Facebook的“区块链革命”:进军加密货币支付系领域,但真准备好了吗?

公司binary 发表了文章 • 2019-05-10 14:50 • 来自相关话题

从2月14日摩根大通与加密货币的“情人节官宣”,到如今沸沸扬扬的Facebook进军加密货币支付系统,巨头身影在区块链市场上出现的愈加频繁。

巨头入场,固然是对区块链行业的整体利好,但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巨头在“革自己的命”。这种“革命”的决心是巨头能否真正布局区块链、推动区块链技术发展的关键。

从2018年开始,有关Facebook有意推出加密货币的消息不胫而走。

据《纽约时报》去年12月报道,Facebook计划推出与一篮子法定货币锚定的加密货币,并准备将其应用在WhatsApp中,用于用户点对点之间发送和接受资金。

最近,Facebook的发币计划又有了最新进展。5月3日,《华尔街日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Facebook的加密货币支付系统项目——“Project Libra”(天秤座计划),已秘密推进一年多时间。目前,Facebook正在寻求与Visa、万事达卡等多家金融公司和线上电子商务公司合作。另有资料表明,Facebook已经在当地时间4月20日从一家加密货币税务公司手中获得了“Libra”商标。

我们不禁要问:Facebook如此热衷区块链及数字货币的真实原因何在?究竟是怎样的战略布局?能否引起区块链行业巨变?


1、一条腿走路的巨人 谈起Facebook,首先想到的必是“社交”,其次可能就是“广告”。

社交是Facebook的基本属性。这种属性的强壮,为Facebook带来了海量的用户及数据。据当地时间4月24日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Facebook一季度的每日活跃用户数为15.6亿,同比增长8%;每月活跃用户数为23.8亿,同样增长8%。





图:Facebook日活用户增长(单位:百万)。来源:零壹财经·Binary根据财报数据整理


而广告则是Facebook目前最主要的变现渠道和收入来源。财报数据显示,Facebook在2019年一季度的营收为150.8亿美元,其中广告收入149.12亿美元,占公司总营收比重高达98.9%。而移动端广告营收在整体广告收入中占比高达93%,高于去年同期的91%。





图:Facebook广告收入及占比变化。来源:零壹财经·Bianry根据财报数据整理


可以说,Facebook依靠着“社交”和“广告”,成为了全球最富有的公司之一。

2018年Facebook全年收入558.4亿美元,净收入为220亿美元,公司总市值高达5500亿美元。在世界品牌实验室2018年12月揭晓的《2018世界品牌500强》中,Facebook高居第11位。

然而,高度依赖广告收入的营收模式也正成为Facebook的潜在危机。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前Facebook的营收几乎全部来自广告,在线游戏等其他业务的收入占比在逐年降低,Oculus等新兴业务短期内更是无法带来巨大营收。

虽然在2019年一季度,Facebook的广告业务表现仍旧亮眼,但就如同该公司在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中的警示:下半年公司还将面临巨大的广告投放方面的阻力。

这种阻力来自于内外两个方面:内部由于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频繁发生,已经逐步导致用户的信任流失,影响广告投放效果;外部谷歌、亚马逊等强敌环伺,尤其是亚马逊近几年在数字广告方面更是异军突起,凭借高转化率和精准投放,越来越受到广告主的青睐。仅2018年第四季度,亚马逊的广告收入就超过50亿美元,增长率高达97%,几乎实现翻倍。虽相较Facebook还相差甚远,但亚马逊正在切实地改变数字广告市场的原有格局。

Facebook就像“一条腿走路的巨人”,表面风光无限,实则步步艰难。扎克·伯格急需为Facebook寻找“另一支脚”,可以带来可观营收和平衡营收结构的“脚”。 目前来看,扎克·伯格选择的是区块链和加密货币。


2、信任危机继续酝酿

Facebook在2018年年报中这样描述到:“Facebook是一个完全依靠广告盈利,失去用户就失去了一切的社交媒体”。

如果说营收结构单一可能使Facebook面临风险,那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问题则有可能直接动摇根基——失去用户。

作为一个掌握着全球三分之一人口海量数据的人际网络和数据库,Facebook在全球用户和监管层的眼中,至关重要。

这些数据甚至足以影响一个国家的选举。2018年3月,Facebook被曝允许一家名叫“剑桥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的数据机构,擅自利用经由Facebook获取的多达8700万位用户的数据。这些本应私密的用户数据曾被用于2016 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特朗普竞选团队对民众的定向政治宣传,以及其他一些政治活动。这桩丑闻引发了全球Facebook用户对个人数据隐私安全的担忧。

之后的9月,Facebook再次因安全系统漏洞而遭受黑客攻击,泄露了超过3000万用户的个人信息,其中1400万用户的敏感信息被黑客获取。

而到了去年12月份,Facebook又被曝存在软件漏洞,并可能导致6800万用户的私人照片泄露。

2018年,对Facebook而言无疑是艰难的一年。单单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问题,就已经难以应对。时间拨到2019年,阴霾却并未消散。数据安全与用户隐私问题仍是悬在Facebook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2019年4月,因未能及时告知俄罗斯监管部门究竟将俄罗斯用户的数据存储在哪,Facebook被当地法院罚款47美元。虽然从数额上看,47美元对于Facebook完全不值一提,但这一罚款措施可能最终导致俄罗斯政府禁止Facebook在该国境内的正常运营。

除此之外,Facebook还面临包括爱尔兰、比利时和德国在内的欧洲多国监管部门的追责。美国联邦贸易委员(FTC)目前也正在与Facebook进行处罚谈判。除了可能对Facebook采取高达30-50亿美元之间的财务处罚外,FTC还可能以领导失察为由,直接向其创始人扎克·伯格追究责任。

腹背受敌的Facebook只能选择“破财消灾”:在其公布的2019年一季度财报中,Facebook已经预留出了30亿美元作为可能的罚款应急措施。

如果30亿美元的处罚能够抵消过去的种种丑闻,Facebook“稳赚不赔“。但事实上,用户对于Facebook的信任危机不可能因为监管部门的罚款而烟消云散。

为了重新挽回用户信任,Facebook宣布将在公司内部建立一个独立的隐私监督委员会,扎克·伯格将亲自出任负责公司隐私政策执行的“指定合规官”。同时,扎克·伯格今年4月份宣布Facebook将转向构建一个“更简单的平台,隐私第一”,将从目前分享大量信息流模式,转向更加私密的好友聊天模式,并且阅后即焚。但这些变化需要耗费数年时间才能真正投入运营,短期内无法重构信任。

用户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可能也是Facebook目前重视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原因之一。毕竟,区块链被誉为“信任机器”,在用户个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3、漫长征途:从社交到支付

扎克·伯格一直以来都对区块链技术秉持着友好态度。就现在来看,Facebook不仅希望利用区块链技术来解决隐私问题,但准备通过发行数字货币的方式进军支付领域,丰富自身的业务层次。

毕竟,进军支付场景是Facebook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事,但始终难偿所愿。





表:Facebook在支付领域的尝试。来源:零壹财经·Binary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为何Facebook对支付如此执著?——Facebook想要构建一个完整的闭环生态,摆脱目前过度依赖单一业务的营收模式,支付就是最为重要的基础场景。

以游戏业务为例,以社交为基础,并带动游戏场景发展的模式已被腾讯证明是可行且有效的。根据2018年腾讯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腾讯手游业务收入为7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24%,占全年营收收入的41%,是腾讯营收的重要来源。

而Facebook拥有数十亿的用户,与缺乏社交元素的App Store相比,更能促进用户的参与感,并且能够带动潜在玩家加入。可为什么不能为Facebook创收?

对此,有国外媒体质疑Facebook拓展游戏业务的障碍就在于缺乏支付通道。彭博社也曾表示,缺乏支付工具会成为Facebook通过手游创收的关键障碍,认为这迫使其依赖苹果和谷歌的支付通道,削减其在游戏业务中的利润。

除了游戏之外,无论是2019年Facebook开发者大会上提到的Instagram新增的产品购物功能还是智能硬件的发售,也都离不开支付这个基础场景。

之前有分析人士认为,Facebook准备发行数字货币,进军支付场景,是企图成为全球“支付宝”。但零壹财经·Binary认为,如果说Facebook还有哪家值得它羡慕的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话,那一定是腾讯或者说腾讯旗下的微信。

首先,两家公司的基础业务相同,那就是社交。这与支付宝以电商为基础的发展模式存在差异。虽然支付宝近些年也一直大力发展自己的社交业务,但进展缓慢。

其次,微信目前横跨通讯、社交、媒体、电商、支付等诸多场景,构建了完整的生态闭环,已经成为中国用户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种模式,正是Facebook当前正在尽力布局的。近些年来,Facebook也在有意识地“模仿”微信:先后上线了贴纸、企业公众号、媒体内容号等类似微信的功能。

所以,Facebook更想成为国际版“微信”。

那为什么Facebook在支付领域没有简单模仿微信的做法,而选择利用加密货币也构建支付体系?

分析人士认为,简单模仿永远只能落于人后,而扎克·伯格显然不想把Facebook作成一个“盗版微信”,所以他需要在最关键同时也是最基础的支付环节先人一步:

首先,使用加密货币做支付系统,实现点对点(P2P)支付,相较传统移动支付能更容易触及用户,是一种更底层直接的经济系统;

其次,从目前的公开资料来看,Facebook发行的加密货币将会与一篮子法定货币的价值锚定。这种稳定的加密货币在支付场景尤其是跨境支付种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有效降低支付系统的成本,同时增强支付主体间的信任。这是微信的移动支付所做不到的。


4、关于“Project Libra”不得不知道的事儿

上文已经基本解释了为什么Facebook和扎克·伯格如此青睐区块链技术,并会选择使用加密货币构建支付系统。那么,对于关键的加密货币支付系统项目“Project Libra”,又有什么值得关注的点?

弄清一个新生事物的本质,首先要知道它是什么。最基本的问题:Facebook将要发行的数字货币是稳定币吗?——由于将与一篮子法定货币价值相锚定,它的价格必然也是稳定的。从这个角度讲,它是稳定币。它与市场上主流稳定币的差别主要在于使用场景。

但正如此前MakerDAO中国社区负责人潘超在接受零壹财经·Binary专访时谈到的,“货币本身就是分阶层的,稳定币也是如此。在不同的阶层当中,稳定币需要解决不同场景中的不同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USDT、USDC等主流稳定币是交易稳定币,摩根大通的JPM Coin是结算稳定币,而Facebook的稳定加密货币就是支付稳定币。

Facebook的加密货币将主要用于构建支付网络,在消除信用卡手续费的同时,消除BTC、ETH等加密资产价格波动过大而无法用于日常支付的难题。同时,这些加密货币还将被融合进入其核心的广告系统,用来将来用户行为,类似“看广告即挖矿“。

Facebook正在积极整合旗下的WhatsApp、Facebook Massager、Instagram三大通讯社交平台,以期未来加密货币与支付能覆盖这些庞大的用户群体。

而据彭博社2018年12月报道,Facebook的加密货币可能会率先在印度发行,WhatsApp用户可以使用加密货币向印度汇款。分析人士认为,Facebook选择印度“首发”可能是出于以下考虑:印度拥有全球最为庞大的Facebook用户;印度存在巨大的汇款市场,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2017年全球汇款金融为6130亿美元,其中690亿来自于印度居民发往家乡的汇款。

同时,Facebook也着手正在与Visa、MasterCard(万事达卡)进行谈判,也在和金融资讯服务公司first data及一些电商平台进行合作谈判。

可是,任何解决方案都不可能完美,区块链和加密货币也是如此。Facebook希望通过加密货币构建支付系统,优势固然存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大家最关心也最常谈及的是,Facebook作为发行机构,将对加密货币保持多少控制权?控制程度不足,Facebook很难从该加密货币的交易费中获利;如果完全控制,这种加密货币将沦为一个中心化发行、控制的完全中心化的加密货币,这被认为是违背了区块链的基本愿景。零壹财经·Binary认为,存在这种担忧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许区块链情怀。但就实际而言,微信没有控制人民币,同样能从支付业务中获利;所以Facebook即使不控制发行的加密货币,也能从其延伸的场景中获得营收。支付只是基础,关键是要围绕社交和支付建立一个具备持续造血能力的业务生态。

另外,某些分析人士担忧Facebook发行的加密货币无法取信于去中心化的加密社区。零壹财经·Binary认为,这点更不用担心。首先Facebook本身拥有数十亿用户,用户规模上完全碾压去中心化加密社区;其次,Facebook的加密货币极大可能是由中心化机构基于联盟链发行,而目前的加密社区更多是基于公链项目而自发形成的。所以,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Facebook更无需取悦于加密社区。

但和其他加密货币项目相同,合规和监管问题始终是绕不过去的坎。Facebook如何保证自己发行的加密货币不成为犯罪分子和黑客手中的工具至关重要。此外,由于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的全球化特性,Facebook还需要取得多国监管部门的许可。所以,Facebook发行数字货币,在目前的监管态势下,必将路途坎坷。

更为关键的是,使用区块链和加密货币在一定程度上是巨头在“革自己的命”,Facebook是否真得做好了准备?

互联网巨头之所以成为巨头,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垄断了数据,而区块链却将用户的个人数据还给了用户。并且,在目前监管尚不明朗的情况下,使用加密货币是存在极大风险的。虽然扎克·伯格很看好区块链技术,也曾在电话会议中表示,“我非常坚信要把权力下放给个人手中,我们谈论去中心化的其中一个方法是独立加密和消息传递,并且确实有一个非常广泛的意义。”但作为一个市值高达5500亿美元的公司,Facebook早已不是一个人的私有物品,其中牵扯到数不清的利益相关方。股东和用户的态度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比创始人的态度更为重要。

所以,不仅扎克·伯格,整个Facebook是否真得准备好了?哪怕是在“革命”。


本文作者:Mr.J 查看全部
201905101105041.jpeg

从2月14日摩根大通与加密货币的“情人节官宣”,到如今沸沸扬扬的Facebook进军加密货币支付系统,巨头身影在区块链市场上出现的愈加频繁。

巨头入场,固然是对区块链行业的整体利好,但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巨头在“革自己的命”。这种“革命”的决心是巨头能否真正布局区块链、推动区块链技术发展的关键。

从2018年开始,有关Facebook有意推出加密货币的消息不胫而走。

据《纽约时报》去年12月报道,Facebook计划推出与一篮子法定货币锚定的加密货币,并准备将其应用在WhatsApp中,用于用户点对点之间发送和接受资金。

最近,Facebook的发币计划又有了最新进展。5月3日,《华尔街日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Facebook的加密货币支付系统项目——“Project Libra”(天秤座计划),已秘密推进一年多时间。目前,Facebook正在寻求与Visa、万事达卡等多家金融公司和线上电子商务公司合作。另有资料表明,Facebook已经在当地时间4月20日从一家加密货币税务公司手中获得了“Libra”商标。

我们不禁要问:Facebook如此热衷区块链及数字货币的真实原因何在?究竟是怎样的战略布局?能否引起区块链行业巨变?


1、一条腿走路的巨人 谈起Facebook,首先想到的必是“社交”,其次可能就是“广告”。

社交是Facebook的基本属性。这种属性的强壮,为Facebook带来了海量的用户及数据。据当地时间4月24日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Facebook一季度的每日活跃用户数为15.6亿,同比增长8%;每月活跃用户数为23.8亿,同样增长8%。

201905101102591.png

图:Facebook日活用户增长(单位:百万)。来源:零壹财经·Binary根据财报数据整理


而广告则是Facebook目前最主要的变现渠道和收入来源。财报数据显示,Facebook在2019年一季度的营收为150.8亿美元,其中广告收入149.12亿美元,占公司总营收比重高达98.9%。而移动端广告营收在整体广告收入中占比高达93%,高于去年同期的91%。

201905101103171.png

图:Facebook广告收入及占比变化。来源:零壹财经·Bianry根据财报数据整理


可以说,Facebook依靠着“社交”和“广告”,成为了全球最富有的公司之一。

2018年Facebook全年收入558.4亿美元,净收入为220亿美元,公司总市值高达5500亿美元。在世界品牌实验室2018年12月揭晓的《2018世界品牌500强》中,Facebook高居第11位。

然而,高度依赖广告收入的营收模式也正成为Facebook的潜在危机。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前Facebook的营收几乎全部来自广告,在线游戏等其他业务的收入占比在逐年降低,Oculus等新兴业务短期内更是无法带来巨大营收。

虽然在2019年一季度,Facebook的广告业务表现仍旧亮眼,但就如同该公司在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中的警示:下半年公司还将面临巨大的广告投放方面的阻力。

这种阻力来自于内外两个方面:内部由于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频繁发生,已经逐步导致用户的信任流失,影响广告投放效果;外部谷歌、亚马逊等强敌环伺,尤其是亚马逊近几年在数字广告方面更是异军突起,凭借高转化率和精准投放,越来越受到广告主的青睐。仅2018年第四季度,亚马逊的广告收入就超过50亿美元,增长率高达97%,几乎实现翻倍。虽相较Facebook还相差甚远,但亚马逊正在切实地改变数字广告市场的原有格局。

Facebook就像“一条腿走路的巨人”,表面风光无限,实则步步艰难。扎克·伯格急需为Facebook寻找“另一支脚”,可以带来可观营收和平衡营收结构的“脚”。 目前来看,扎克·伯格选择的是区块链和加密货币。


2、信任危机继续酝酿

Facebook在2018年年报中这样描述到:“Facebook是一个完全依靠广告盈利,失去用户就失去了一切的社交媒体”。

如果说营收结构单一可能使Facebook面临风险,那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问题则有可能直接动摇根基——失去用户。

作为一个掌握着全球三分之一人口海量数据的人际网络和数据库,Facebook在全球用户和监管层的眼中,至关重要。

这些数据甚至足以影响一个国家的选举。2018年3月,Facebook被曝允许一家名叫“剑桥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的数据机构,擅自利用经由Facebook获取的多达8700万位用户的数据。这些本应私密的用户数据曾被用于2016 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特朗普竞选团队对民众的定向政治宣传,以及其他一些政治活动。这桩丑闻引发了全球Facebook用户对个人数据隐私安全的担忧。

之后的9月,Facebook再次因安全系统漏洞而遭受黑客攻击,泄露了超过3000万用户的个人信息,其中1400万用户的敏感信息被黑客获取。

而到了去年12月份,Facebook又被曝存在软件漏洞,并可能导致6800万用户的私人照片泄露。

2018年,对Facebook而言无疑是艰难的一年。单单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问题,就已经难以应对。时间拨到2019年,阴霾却并未消散。数据安全与用户隐私问题仍是悬在Facebook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2019年4月,因未能及时告知俄罗斯监管部门究竟将俄罗斯用户的数据存储在哪,Facebook被当地法院罚款47美元。虽然从数额上看,47美元对于Facebook完全不值一提,但这一罚款措施可能最终导致俄罗斯政府禁止Facebook在该国境内的正常运营。

除此之外,Facebook还面临包括爱尔兰、比利时和德国在内的欧洲多国监管部门的追责。美国联邦贸易委员(FTC)目前也正在与Facebook进行处罚谈判。除了可能对Facebook采取高达30-50亿美元之间的财务处罚外,FTC还可能以领导失察为由,直接向其创始人扎克·伯格追究责任。

腹背受敌的Facebook只能选择“破财消灾”:在其公布的2019年一季度财报中,Facebook已经预留出了30亿美元作为可能的罚款应急措施。

如果30亿美元的处罚能够抵消过去的种种丑闻,Facebook“稳赚不赔“。但事实上,用户对于Facebook的信任危机不可能因为监管部门的罚款而烟消云散。

为了重新挽回用户信任,Facebook宣布将在公司内部建立一个独立的隐私监督委员会,扎克·伯格将亲自出任负责公司隐私政策执行的“指定合规官”。同时,扎克·伯格今年4月份宣布Facebook将转向构建一个“更简单的平台,隐私第一”,将从目前分享大量信息流模式,转向更加私密的好友聊天模式,并且阅后即焚。但这些变化需要耗费数年时间才能真正投入运营,短期内无法重构信任。

用户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可能也是Facebook目前重视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原因之一。毕竟,区块链被誉为“信任机器”,在用户个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3、漫长征途:从社交到支付

扎克·伯格一直以来都对区块链技术秉持着友好态度。就现在来看,Facebook不仅希望利用区块链技术来解决隐私问题,但准备通过发行数字货币的方式进军支付领域,丰富自身的业务层次。

毕竟,进军支付场景是Facebook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事,但始终难偿所愿。

201905101104271.png

表:Facebook在支付领域的尝试。来源:零壹财经·Binary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为何Facebook对支付如此执著?——Facebook想要构建一个完整的闭环生态,摆脱目前过度依赖单一业务的营收模式,支付就是最为重要的基础场景。

以游戏业务为例,以社交为基础,并带动游戏场景发展的模式已被腾讯证明是可行且有效的。根据2018年腾讯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腾讯手游业务收入为7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24%,占全年营收收入的41%,是腾讯营收的重要来源。

而Facebook拥有数十亿的用户,与缺乏社交元素的App Store相比,更能促进用户的参与感,并且能够带动潜在玩家加入。可为什么不能为Facebook创收?

对此,有国外媒体质疑Facebook拓展游戏业务的障碍就在于缺乏支付通道。彭博社也曾表示,缺乏支付工具会成为Facebook通过手游创收的关键障碍,认为这迫使其依赖苹果和谷歌的支付通道,削减其在游戏业务中的利润。

除了游戏之外,无论是2019年Facebook开发者大会上提到的Instagram新增的产品购物功能还是智能硬件的发售,也都离不开支付这个基础场景。

之前有分析人士认为,Facebook准备发行数字货币,进军支付场景,是企图成为全球“支付宝”。但零壹财经·Binary认为,如果说Facebook还有哪家值得它羡慕的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话,那一定是腾讯或者说腾讯旗下的微信。

首先,两家公司的基础业务相同,那就是社交。这与支付宝以电商为基础的发展模式存在差异。虽然支付宝近些年也一直大力发展自己的社交业务,但进展缓慢。

其次,微信目前横跨通讯、社交、媒体、电商、支付等诸多场景,构建了完整的生态闭环,已经成为中国用户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种模式,正是Facebook当前正在尽力布局的。近些年来,Facebook也在有意识地“模仿”微信:先后上线了贴纸、企业公众号、媒体内容号等类似微信的功能。

所以,Facebook更想成为国际版“微信”。

那为什么Facebook在支付领域没有简单模仿微信的做法,而选择利用加密货币也构建支付体系?

分析人士认为,简单模仿永远只能落于人后,而扎克·伯格显然不想把Facebook作成一个“盗版微信”,所以他需要在最关键同时也是最基础的支付环节先人一步:

首先,使用加密货币做支付系统,实现点对点(P2P)支付,相较传统移动支付能更容易触及用户,是一种更底层直接的经济系统;

其次,从目前的公开资料来看,Facebook发行的加密货币将会与一篮子法定货币的价值锚定。这种稳定的加密货币在支付场景尤其是跨境支付种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有效降低支付系统的成本,同时增强支付主体间的信任。这是微信的移动支付所做不到的。


4、关于“Project Libra”不得不知道的事儿

上文已经基本解释了为什么Facebook和扎克·伯格如此青睐区块链技术,并会选择使用加密货币构建支付系统。那么,对于关键的加密货币支付系统项目“Project Libra”,又有什么值得关注的点?

弄清一个新生事物的本质,首先要知道它是什么。最基本的问题:Facebook将要发行的数字货币是稳定币吗?——由于将与一篮子法定货币价值相锚定,它的价格必然也是稳定的。从这个角度讲,它是稳定币。它与市场上主流稳定币的差别主要在于使用场景。

但正如此前MakerDAO中国社区负责人潘超在接受零壹财经·Binary专访时谈到的,“货币本身就是分阶层的,稳定币也是如此。在不同的阶层当中,稳定币需要解决不同场景中的不同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USDT、USDC等主流稳定币是交易稳定币,摩根大通的JPM Coin是结算稳定币,而Facebook的稳定加密货币就是支付稳定币。

Facebook的加密货币将主要用于构建支付网络,在消除信用卡手续费的同时,消除BTC、ETH等加密资产价格波动过大而无法用于日常支付的难题。同时,这些加密货币还将被融合进入其核心的广告系统,用来将来用户行为,类似“看广告即挖矿“。

Facebook正在积极整合旗下的WhatsApp、Facebook Massager、Instagram三大通讯社交平台,以期未来加密货币与支付能覆盖这些庞大的用户群体。

而据彭博社2018年12月报道,Facebook的加密货币可能会率先在印度发行,WhatsApp用户可以使用加密货币向印度汇款。分析人士认为,Facebook选择印度“首发”可能是出于以下考虑:印度拥有全球最为庞大的Facebook用户;印度存在巨大的汇款市场,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2017年全球汇款金融为6130亿美元,其中690亿来自于印度居民发往家乡的汇款。

同时,Facebook也着手正在与Visa、MasterCard(万事达卡)进行谈判,也在和金融资讯服务公司first data及一些电商平台进行合作谈判。

可是,任何解决方案都不可能完美,区块链和加密货币也是如此。Facebook希望通过加密货币构建支付系统,优势固然存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大家最关心也最常谈及的是,Facebook作为发行机构,将对加密货币保持多少控制权?控制程度不足,Facebook很难从该加密货币的交易费中获利;如果完全控制,这种加密货币将沦为一个中心化发行、控制的完全中心化的加密货币,这被认为是违背了区块链的基本愿景。零壹财经·Binary认为,存在这种担忧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许区块链情怀。但就实际而言,微信没有控制人民币,同样能从支付业务中获利;所以Facebook即使不控制发行的加密货币,也能从其延伸的场景中获得营收。支付只是基础,关键是要围绕社交和支付建立一个具备持续造血能力的业务生态。

另外,某些分析人士担忧Facebook发行的加密货币无法取信于去中心化的加密社区。零壹财经·Binary认为,这点更不用担心。首先Facebook本身拥有数十亿用户,用户规模上完全碾压去中心化加密社区;其次,Facebook的加密货币极大可能是由中心化机构基于联盟链发行,而目前的加密社区更多是基于公链项目而自发形成的。所以,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Facebook更无需取悦于加密社区。

但和其他加密货币项目相同,合规和监管问题始终是绕不过去的坎。Facebook如何保证自己发行的加密货币不成为犯罪分子和黑客手中的工具至关重要。此外,由于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的全球化特性,Facebook还需要取得多国监管部门的许可。所以,Facebook发行数字货币,在目前的监管态势下,必将路途坎坷。

更为关键的是,使用区块链和加密货币在一定程度上是巨头在“革自己的命”,Facebook是否真得做好了准备?

互联网巨头之所以成为巨头,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垄断了数据,而区块链却将用户的个人数据还给了用户。并且,在目前监管尚不明朗的情况下,使用加密货币是存在极大风险的。虽然扎克·伯格很看好区块链技术,也曾在电话会议中表示,“我非常坚信要把权力下放给个人手中,我们谈论去中心化的其中一个方法是独立加密和消息传递,并且确实有一个非常广泛的意义。”但作为一个市值高达5500亿美元的公司,Facebook早已不是一个人的私有物品,其中牵扯到数不清的利益相关方。股东和用户的态度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比创始人的态度更为重要。

所以,不仅扎克·伯格,整个Facebook是否真得准备好了?哪怕是在“革命”。


本文作者:Mr.J

2个月40倍的传销币?揭秘VDS“共振”模式

项目blockbeats 发表了文章 • 2019-05-10 13:14 • 来自相关话题

本周一个叫 V-Dimension(VDS)的币和它的「共振模式」火了。VDS 短短 2 个月涨了 40 倍,从最初的 2 元涨到目前的 80 元左右,流通市值约有 72 亿元人民币,排在全球加密币市值第 11 位的波场、第 12 位的门罗币后面。

很显然,VDS 团队这个团队熟悉币圈的玩法,比如 Fomo3D 的玩法、价值锁仓、模式币等,也有资金盘的营销方式、层级推荐奖励等,在短短 2 个月内就上了 MXC、Biki 等新交易所。能在短时间内暴涨 40 倍,VDS 团队有备而来。

投资者要得到 VDS,除了去交易所买,就必须要用比特币去 VDS 钱包里的 VDS 池子去「共振」兑换,目前已经有超过 3.2 万个比特币参与兑换,也就是说项目方靠卖 VDS 都已经募了 13 亿元人民币的 BTC。

再看 VDS 所谓的共振模式,简单说就是它做了一个钱包,用户导入或注册比特币钱包后,同步生成一个 VDS 钱包。用户可以用钱包里面的 BTC 单向去兑换(共振)VDS,越早参与 1 个比特币兑换的 VDS 就越多,越后面参与兑换比例就越低,直到兑换比例降到为 1:1 为止。

这个初始的 VDS 池子,叫共振 V 池,用户用比特币单向去兑换池子里的 VDS,然后就能提现 VDS 到钱包。目前已经有超过 32760 个比特币兑换了超过 7000 万个 VDS,空投和已兑换的 VDS 至少有 9000 万个,也就是说 VDS 流通市值约有 72 亿元人民币。

共振模式巨大的吸金能力、狂热的社区参与度和传销人数基数,很快引起了模仿衍变,目前已经或即将出现的共振模式币有:BNB 共振 FDS ;HT 共振 HDS ;OKB 共振 ODS ;WDT 共振 VBT。






在3月份这个项目社区开始活跃起来的时候,VDS 价格只有 2 元,很多人只看他的模式就觉得是个传销币、资金盘,所以关注并不多。现在 VDS 价格达到 80 元时,很多人又回到“区块链革命”与“传销”这个经典问题上来。我们不禁要问:

为何 VDS 能吸金 3.2 万个比特币?

为何 VDS 价格两个月能涨40倍?

共振模式是传销的创新还是区块链创新?

 
吸金 3 万个比特币的资金盘


关于 VDS 的介绍,无论是白皮书、官网还是社区,包装宣传都非常浮夸。比如你看它的十二层推广宣传。






简单说,这是一个做隐私网络的区块链项目,将打造一个未来的货币网络与金融商业生态,其主网建在深网上,其特色功能有有共振交易、信任钢印网络、竞赛系统、隐匿交易、超级主节点、幸运抽奖等。

虽然 VDS 的概念非常宏大,无所不包,但在具体实现的技术逻辑上则非常复杂且模糊不清,且在 Github 上的核心代码完全是复制比特币的白皮书。






VDS 总共发行量 21 亿(即比特币总量的 100 倍),证明方式是 POW。每 60 秒出一次块,有 500 个 VDS 诞生,每四个月减产 5%。团队预挖了一亿,其中 1200 万用来空投,7052 万用来 ICO 募资。

它在白皮书和官网直接宣称,其运营战略就是激励 BTC 用户作为项目启动的主要力量。简单说就是,项目早期的启动资金靠募集用户手里的 BTC。

 VDS 募集 BTC 的机制也非常复杂,其核心可以认为是一种「溢价模式」、「FOMO」的 ICO。

VDS 做了一个钱包,用户导入或注册比特币钱包后,同步生成一个 VDS 钱包。用户可以用钱包里面的 BTC 单向去兑换(共振)VDS,越早参与 1 个比特币兑换的 VDS 就越多,越后面参与兑换比例就越低,直到兑换比例降到为 1:1 为止。这与区块律动 BlockBeats 之前介绍的 Fomo3D 游戏模式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兑换 VDS 的池子,叫共振 V 池。最早参与的用户,一个 BTC 可以兑换 3756 个,然后每一层减少一个 VDS,且每一层只有十个 BTC 的兑换额度,一共有 3756 层 70525000 个 VDS。全部兑换完需要 37560 个 BTC。






现在兑换到了 480 层,也就说已经兑换完了 3276 层,募集了 32760 个 BTC。这些 VDS 共振池的 BTC 去向有两个方面:一半是奖励到裂变前十名,另外一半就是奖励轻主节点幸运抽奖二十名。

 
2个月40倍的传销币 
 

目前 VDS价格在80元左右,流通市值约有72亿元人民币。已有超过45个交易所上线了VDS的交易对,不过大多是中小交易所。这些交易所包括 MXC、Biki 等新兴交易所。

不过团队能募集3.2万个BTC,连续拉两个月的盘,给这些交易所上币费应该不是太大问题。也说明 VDS 团队是有备而来。

如果只把 VDS 当成一个有钱的山寨币或传销币就太简单了。VDS 短短2个月上涨40倍背后,是它强大的市场团队和控盘团队,出色的资金盘运营能力,对币圈的玩法非常熟悉和专业,包括:

    「溢价模式」的 ICO 吸引用户争先参与;
    通过 BTC “共振”获取 VDS,让 VDS 有了锚定BTC的内在价格基础;
    轻主节点抽奖 BTC 模式,引入了彩票的玩法;
    十二层级的强力推广分成模式;
    糅合了节点锁仓、挖矿出块递减等区块链玩法;


项目愿景宏大,几乎糅合了挖矿、支付、隐私、节点等所有区块链概念和玩法。

比如 VDS 共振池的 BTC,一半将奖励给随机抽取的 20 个轻主节点。成为轻主节点非常简单,只需要打开电脑下载一个 pc 端的钱包,点击建立轻主节点把 100 个 VDS 放进去,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个永远抽奖的一张彩票,每周抽一次。这种彩票抽奖模式,自然会吸引很多用户将 VDS 存入轻主节点中。

关于 VDS 的节点有哪些还没有完整的统计。但可以肯定的是,节点一定是项目团队及其投资者、团队利益相关者、部分早期参与者。

再比如比如 VDS 共振池的 BTC,一半将奖励给裂变前十名用户。这自然吸引用户们极力去推广,裂变的人数多了,共振 VDS 的比特币也更多了,VDS 的用户也更多了,VDS 价格也会上涨。而十二层级的强力推广分成模式,更是让用户裂变推广动力十足。






 
共振模式本质是资金盘变种 


共振模式巨大的吸金能力、高涨的社区参与度,很快引起了模仿衍变,目前已经或即将出现的共振模式有:BNB共振 FDS ;HT 共振 HDS ;OKB 共振 ODS ;WDT 共振VBT。

有了VDS的开头,接下来肯定会冒出一大批共振模式的币。关于共振模式究竟是一种共振模式是传销创新还是区块链创新?

其实我们全面已经说过了,共振模式核心是一种「溢价模式」、「Fomo3D」的ICO,再揉入了资金盘、传销/直销、区块链的玩法。不管它概念包装有多繁多花哨,本质是向用户募集有一定社区基础的价值币,来兑换“共振币”。

在共振币价格一路上涨的时候,能不断吸引用户投入 BTC 进入资金池子兑换共振币。但是一旦价格下降,兑换的共振币价值低于投入的BTC,就很难玩下去了。

比如现在VDS的共振比例是1:480,按照比特币是42000元人民币价格来算的话,一个VDS的共振成本是87.5元,一旦VDS的价格跌破87.5元,共振交易就是亏本的。进入池子的 BTC 减少意味着,推广奖励和节点抽奖也减少,对用户的吸引力也将逐渐下降。

另外来自早期参与的VDS大户,比如在共振比例是1:3756参与的用户,他们筹码价格非常低,随时有砸盘的可能。比如网上流传的VDS大户套现5亿离场的截图。






正如吴尼克在《半年吸金52亿,贝尔链的黑庄往事》中所言,玩资金盘和庄股,无异于刀尖舔血。

“当我看着早期入场的不少用户已经赚的盆满钵满,看着一直有人在充值的疯狂热情,看着一直在高位震荡的币价,在明知道项目长期价值几乎为零的情况下,被贪婪驱使着,有过好几次冲动想要入场,享受刀尖舔血的快感。但我不确定庄家这个和我共舞的恶魔是否会在我全身而退之后再决定放弃护盘。刀尖舔血,要贪婪,但更要理智。”

截至发稿,VDS在短时间内大跌14%。请各位区块律动BlockBeats的读者注意该项目风险,谨慎操作。 查看全部
201905101055161.png

本周一个叫 V-Dimension(VDS)的币和它的「共振模式」火了。VDS 短短 2 个月涨了 40 倍,从最初的 2 元涨到目前的 80 元左右,流通市值约有 72 亿元人民币,排在全球加密币市值第 11 位的波场、第 12 位的门罗币后面。

很显然,VDS 团队这个团队熟悉币圈的玩法,比如 Fomo3D 的玩法、价值锁仓、模式币等,也有资金盘的营销方式、层级推荐奖励等,在短短 2 个月内就上了 MXC、Biki 等新交易所。能在短时间内暴涨 40 倍,VDS 团队有备而来。

投资者要得到 VDS,除了去交易所买,就必须要用比特币去 VDS 钱包里的 VDS 池子去「共振」兑换,目前已经有超过 3.2 万个比特币参与兑换,也就是说项目方靠卖 VDS 都已经募了 13 亿元人民币的 BTC。

再看 VDS 所谓的共振模式,简单说就是它做了一个钱包,用户导入或注册比特币钱包后,同步生成一个 VDS 钱包。用户可以用钱包里面的 BTC 单向去兑换(共振)VDS,越早参与 1 个比特币兑换的 VDS 就越多,越后面参与兑换比例就越低,直到兑换比例降到为 1:1 为止。

这个初始的 VDS 池子,叫共振 V 池,用户用比特币单向去兑换池子里的 VDS,然后就能提现 VDS 到钱包。目前已经有超过 32760 个比特币兑换了超过 7000 万个 VDS,空投和已兑换的 VDS 至少有 9000 万个,也就是说 VDS 流通市值约有 72 亿元人民币。

共振模式巨大的吸金能力、狂热的社区参与度和传销人数基数,很快引起了模仿衍变,目前已经或即将出现的共振模式币有:BNB 共振 FDS ;HT 共振 HDS ;OKB 共振 ODS ;WDT 共振 VBT。

201905101053311.png


在3月份这个项目社区开始活跃起来的时候,VDS 价格只有 2 元,很多人只看他的模式就觉得是个传销币、资金盘,所以关注并不多。现在 VDS 价格达到 80 元时,很多人又回到“区块链革命”与“传销”这个经典问题上来。我们不禁要问:

为何 VDS 能吸金 3.2 万个比特币?

为何 VDS 价格两个月能涨40倍?

共振模式是传销的创新还是区块链创新?

 
吸金 3 万个比特币的资金盘


关于 VDS 的介绍,无论是白皮书、官网还是社区,包装宣传都非常浮夸。比如你看它的十二层推广宣传。

201905101053521.jpeg


简单说,这是一个做隐私网络的区块链项目,将打造一个未来的货币网络与金融商业生态,其主网建在深网上,其特色功能有有共振交易、信任钢印网络、竞赛系统、隐匿交易、超级主节点、幸运抽奖等。

虽然 VDS 的概念非常宏大,无所不包,但在具体实现的技术逻辑上则非常复杂且模糊不清,且在 Github 上的核心代码完全是复制比特币的白皮书。

201905101054321.png


VDS 总共发行量 21 亿(即比特币总量的 100 倍),证明方式是 POW。每 60 秒出一次块,有 500 个 VDS 诞生,每四个月减产 5%。团队预挖了一亿,其中 1200 万用来空投,7052 万用来 ICO 募资。

它在白皮书和官网直接宣称,其运营战略就是激励 BTC 用户作为项目启动的主要力量。简单说就是,项目早期的启动资金靠募集用户手里的 BTC。

 VDS 募集 BTC 的机制也非常复杂,其核心可以认为是一种「溢价模式」、「FOMO」的 ICO。

VDS 做了一个钱包,用户导入或注册比特币钱包后,同步生成一个 VDS 钱包。用户可以用钱包里面的 BTC 单向去兑换(共振)VDS,越早参与 1 个比特币兑换的 VDS 就越多,越后面参与兑换比例就越低,直到兑换比例降到为 1:1 为止。这与区块律动 BlockBeats 之前介绍的 Fomo3D 游戏模式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兑换 VDS 的池子,叫共振 V 池。最早参与的用户,一个 BTC 可以兑换 3756 个,然后每一层减少一个 VDS,且每一层只有十个 BTC 的兑换额度,一共有 3756 层 70525000 个 VDS。全部兑换完需要 37560 个 BTC。

201905101054591.jpeg


现在兑换到了 480 层,也就说已经兑换完了 3276 层,募集了 32760 个 BTC。这些 VDS 共振池的 BTC 去向有两个方面:一半是奖励到裂变前十名,另外一半就是奖励轻主节点幸运抽奖二十名。

 
2个月40倍的传销币 
 

目前 VDS价格在80元左右,流通市值约有72亿元人民币。已有超过45个交易所上线了VDS的交易对,不过大多是中小交易所。这些交易所包括 MXC、Biki 等新兴交易所。

不过团队能募集3.2万个BTC,连续拉两个月的盘,给这些交易所上币费应该不是太大问题。也说明 VDS 团队是有备而来。

如果只把 VDS 当成一个有钱的山寨币或传销币就太简单了。VDS 短短2个月上涨40倍背后,是它强大的市场团队和控盘团队,出色的资金盘运营能力,对币圈的玩法非常熟悉和专业,包括:


    「溢价模式」的 ICO 吸引用户争先参与;
    通过 BTC “共振”获取 VDS,让 VDS 有了锚定BTC的内在价格基础;
    轻主节点抽奖 BTC 模式,引入了彩票的玩法;
    十二层级的强力推广分成模式;
    糅合了节点锁仓、挖矿出块递减等区块链玩法;



项目愿景宏大,几乎糅合了挖矿、支付、隐私、节点等所有区块链概念和玩法。

比如 VDS 共振池的 BTC,一半将奖励给随机抽取的 20 个轻主节点。成为轻主节点非常简单,只需要打开电脑下载一个 pc 端的钱包,点击建立轻主节点把 100 个 VDS 放进去,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个永远抽奖的一张彩票,每周抽一次。这种彩票抽奖模式,自然会吸引很多用户将 VDS 存入轻主节点中。

关于 VDS 的节点有哪些还没有完整的统计。但可以肯定的是,节点一定是项目团队及其投资者、团队利益相关者、部分早期参与者。

再比如比如 VDS 共振池的 BTC,一半将奖励给裂变前十名用户。这自然吸引用户们极力去推广,裂变的人数多了,共振 VDS 的比特币也更多了,VDS 的用户也更多了,VDS 价格也会上涨。而十二层级的强力推广分成模式,更是让用户裂变推广动力十足。

201905101055581.jpeg


 
共振模式本质是资金盘变种 


共振模式巨大的吸金能力、高涨的社区参与度,很快引起了模仿衍变,目前已经或即将出现的共振模式有:BNB共振 FDS ;HT 共振 HDS ;OKB 共振 ODS ;WDT 共振VBT。

有了VDS的开头,接下来肯定会冒出一大批共振模式的币。关于共振模式究竟是一种共振模式是传销创新还是区块链创新?

其实我们全面已经说过了,共振模式核心是一种「溢价模式」、「Fomo3D」的ICO,再揉入了资金盘、传销/直销、区块链的玩法。不管它概念包装有多繁多花哨,本质是向用户募集有一定社区基础的价值币,来兑换“共振币”。

在共振币价格一路上涨的时候,能不断吸引用户投入 BTC 进入资金池子兑换共振币。但是一旦价格下降,兑换的共振币价值低于投入的BTC,就很难玩下去了。

比如现在VDS的共振比例是1:480,按照比特币是42000元人民币价格来算的话,一个VDS的共振成本是87.5元,一旦VDS的价格跌破87.5元,共振交易就是亏本的。进入池子的 BTC 减少意味着,推广奖励和节点抽奖也减少,对用户的吸引力也将逐渐下降。

另外来自早期参与的VDS大户,比如在共振比例是1:3756参与的用户,他们筹码价格非常低,随时有砸盘的可能。比如网上流传的VDS大户套现5亿离场的截图。

201905101056281.png


正如吴尼克在《半年吸金52亿,贝尔链的黑庄往事》中所言,玩资金盘和庄股,无异于刀尖舔血。

“当我看着早期入场的不少用户已经赚的盆满钵满,看着一直有人在充值的疯狂热情,看着一直在高位震荡的币价,在明知道项目长期价值几乎为零的情况下,被贪婪驱使着,有过好几次冲动想要入场,享受刀尖舔血的快感。但我不确定庄家这个和我共舞的恶魔是否会在我全身而退之后再决定放弃护盘。刀尖舔血,要贪婪,但更要理智。”

截至发稿,VDS在短时间内大跌14%。请各位区块律动BlockBeats的读者注意该项目风险,谨慎操作。

揭秘区块链资金盘套路:发项目、做推广、炒币价、跑路收网

市场leeks 发表了文章 • 2019-05-09 10:54 • 来自相关话题

无论是宣称零投入就能获得极高收益的各类“区块链”平台,还是以“搬砖挣差价”的各类智能套利工具,以及打着“公开公平公正”幌子的区块链交易所……掀开资金盘的外衣你会看见模式化的运营机制:一个小游戏+击鼓传花式玩法,最终目的是让后来者高价接盘再跑路收网。

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当前加密数字货币市场处于“深熊”区间,很多“区块链”“加密货币”成为有心人炒作的对象,不但没有真正应用落地,实践中还出现以此为旗帜进行欺诈的行为。记者梳理此类骗局的运作模式,揭开区块链资金盘的神秘面纱:发项目、做推广、炒币价、跑路收网。

 
吸引投资者“入局”
 

有业内人士给记者讲了大多数打着区块链幌子的平台的运营模式:以“XX能赚钱”为旗号,吸引大量投资者入局,并制定一系列“游戏机制”使参加游戏的人能够获得免费的虚拟币(可以兑换成该平台的平台币),这些人进行项目推广还可以获得额外的虚拟币。同时,利用一种简单兑换机制,达到平台币与法定货币兑换的目的。入局者越多活跃度越高,越容易吸引更多的接盘者,不投资的用户可以出力拉人头获得收益,投资的人通过低买高卖获得收益。

为了达到活跃社群的目的,项目方会雇佣专业人士运营其社群,社群内用户的极高比例都是项目方的“自己人”,用户一旦入局,就会被一步步引导投资。此外,所有的平台币都掌握在项目方的手中,在项目一开始,他们手中就握有一定数量的平台币,这些平台币是为了在后期卖给接盘者。

同时,项目方不仅可以随时终止买卖,甚至平台币“固定数量”的真实性也受质疑,项目能运营多久?市场能够活跃多久皆是未知数。“有收益就有风险”更成其为“跑路收网”借口。记者发现,近期跑路的项目,基本都是打着“游戏、搬砖挣差价”等幌子的资金盘。以Moretoken为例,其贴吧内有数条关于“停止运营、无法打开APP”的帖子,至今钱包无法打开。Moretoken号称智能搬砖套利,只要将有价值的数字货币存入就可以每天坐享高额分红。此外,通过邀请他人进入也能获得高额奖励。通过层层设计,把用户的钱给骗进来,最后跑路,并谎称遭遇黑客攻击导致APP数据无法恢复,数字资产被盗。

 
资金盘的套路
 

币圈项目繁多,众多虚拟币社群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经历一次易名,虽然改了名称,但是群主和管理员并没有变,依旧是那一群人。然而,项目却换了一个又一个,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

在记者“卧底”的几个月时间里,现名为“财富”的项目已经经过至少两次更名,从“守币者联盟”到“ATC”再到“财富”,邀请记者入群的管理人员之一的“风筝”一直都在群内。同样的套路出现在“财富”项目内:先是一番诸如“日赚几百元、月入数万元”等吹破天的夸赞,并辅之以复制来的收益率表格;然后是对项目的吹捧,从站台人到依托高科技,入眼皆是高大上的宣传资料;接着,有人开始大肆喊价收币,从几毛钱到几元钱,喊价者多售卖者少;再下去,就是一轮对项目看好的讨论。

这时,慎重观望的韭菜可能依旧持有戒心,偶尔发出的一个提问,就会引来数人的回答,而他们的回答套路是:让你先去某平台注册拿免费的收益(即平台币),然后告诉你可以通过完成一系列的任务/玩游戏来获得更多的平台币(此过程的目的是增加该项目的活跃度,引诱更多的人入局),并且表示也可以向其他用户买/卖平台币,接着会向你表示该平台币价格处于上涨阶段建议囤币,等有足够的接盘者入局,就实施“跑路收网割韭菜”的行为。

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所有资金盘都有共性特征,大肆宣传零投入挣钱、可以分红,平台币数量固定等,并要求成员进行推广达到发展下线寻找接盘者的目的。此外,这些项目的寿命也非常短暂,有运营几天就跑路的,也存在运营几个月才收网的,而“击鼓传花式”玩法最终的一棒都是落在投资者手中。

2017年9月,央行等部门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其中指出:代币发行融资中使用的代币或“虚拟货币”不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任何所谓的代币融资交易平台不得从事法定货币与代币、“虚拟货币”相互之间的兑换业务,不得买卖或作为中央对手方买卖代币或“虚拟货币”,不得为代币或“虚拟货币”提供定价、信息中介等服务。

目前,中国的法律法规尚未允许Security Token在中国发行。日前,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发布《关于防范以“虚拟货币”、“ICO”、“STO”、“稳定币”及其他变种名义进行非法金融活动的风险提示》指出,部分媒体、社交平台、研究团体以“金融创新”为噱头,发币揽财为目的,交易炒作升值为利诱,利用“研究”“论坛”之名,宣传“ICO”“IEO”“STO”“稳定币”“积分币”“数字货币”等,以此进行培训、项目推介、融资交易等不同形式的线上、线下活动。此类活动并非真正基于区块链技术,而是借机炒作区块链概念,严重扰乱正常的金融经济秩序,带来社会风险隐患。


每经记者 潘婷    每经编辑 廖丹 查看全部
Cryptocurrency-fraud-anatomy-scam-1024x512-06-09-2017-1024x512.jpeg

无论是宣称零投入就能获得极高收益的各类“区块链”平台,还是以“搬砖挣差价”的各类智能套利工具,以及打着“公开公平公正”幌子的区块链交易所……掀开资金盘的外衣你会看见模式化的运营机制:一个小游戏+击鼓传花式玩法,最终目的是让后来者高价接盘再跑路收网。

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当前加密数字货币市场处于“深熊”区间,很多“区块链”“加密货币”成为有心人炒作的对象,不但没有真正应用落地,实践中还出现以此为旗帜进行欺诈的行为。记者梳理此类骗局的运作模式,揭开区块链资金盘的神秘面纱:发项目、做推广、炒币价、跑路收网。

 
吸引投资者“入局”
 

有业内人士给记者讲了大多数打着区块链幌子的平台的运营模式:以“XX能赚钱”为旗号,吸引大量投资者入局,并制定一系列“游戏机制”使参加游戏的人能够获得免费的虚拟币(可以兑换成该平台的平台币),这些人进行项目推广还可以获得额外的虚拟币。同时,利用一种简单兑换机制,达到平台币与法定货币兑换的目的。入局者越多活跃度越高,越容易吸引更多的接盘者,不投资的用户可以出力拉人头获得收益,投资的人通过低买高卖获得收益。

为了达到活跃社群的目的,项目方会雇佣专业人士运营其社群,社群内用户的极高比例都是项目方的“自己人”,用户一旦入局,就会被一步步引导投资。此外,所有的平台币都掌握在项目方的手中,在项目一开始,他们手中就握有一定数量的平台币,这些平台币是为了在后期卖给接盘者。

同时,项目方不仅可以随时终止买卖,甚至平台币“固定数量”的真实性也受质疑,项目能运营多久?市场能够活跃多久皆是未知数。“有收益就有风险”更成其为“跑路收网”借口。记者发现,近期跑路的项目,基本都是打着“游戏、搬砖挣差价”等幌子的资金盘。以Moretoken为例,其贴吧内有数条关于“停止运营、无法打开APP”的帖子,至今钱包无法打开。Moretoken号称智能搬砖套利,只要将有价值的数字货币存入就可以每天坐享高额分红。此外,通过邀请他人进入也能获得高额奖励。通过层层设计,把用户的钱给骗进来,最后跑路,并谎称遭遇黑客攻击导致APP数据无法恢复,数字资产被盗。

 
资金盘的套路
 

币圈项目繁多,众多虚拟币社群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经历一次易名,虽然改了名称,但是群主和管理员并没有变,依旧是那一群人。然而,项目却换了一个又一个,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

在记者“卧底”的几个月时间里,现名为“财富”的项目已经经过至少两次更名,从“守币者联盟”到“ATC”再到“财富”,邀请记者入群的管理人员之一的“风筝”一直都在群内。同样的套路出现在“财富”项目内:先是一番诸如“日赚几百元、月入数万元”等吹破天的夸赞,并辅之以复制来的收益率表格;然后是对项目的吹捧,从站台人到依托高科技,入眼皆是高大上的宣传资料;接着,有人开始大肆喊价收币,从几毛钱到几元钱,喊价者多售卖者少;再下去,就是一轮对项目看好的讨论。

这时,慎重观望的韭菜可能依旧持有戒心,偶尔发出的一个提问,就会引来数人的回答,而他们的回答套路是:让你先去某平台注册拿免费的收益(即平台币),然后告诉你可以通过完成一系列的任务/玩游戏来获得更多的平台币(此过程的目的是增加该项目的活跃度,引诱更多的人入局),并且表示也可以向其他用户买/卖平台币,接着会向你表示该平台币价格处于上涨阶段建议囤币,等有足够的接盘者入局,就实施“跑路收网割韭菜”的行为。

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所有资金盘都有共性特征,大肆宣传零投入挣钱、可以分红,平台币数量固定等,并要求成员进行推广达到发展下线寻找接盘者的目的。此外,这些项目的寿命也非常短暂,有运营几天就跑路的,也存在运营几个月才收网的,而“击鼓传花式”玩法最终的一棒都是落在投资者手中。

2017年9月,央行等部门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其中指出:代币发行融资中使用的代币或“虚拟货币”不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任何所谓的代币融资交易平台不得从事法定货币与代币、“虚拟货币”相互之间的兑换业务,不得买卖或作为中央对手方买卖代币或“虚拟货币”,不得为代币或“虚拟货币”提供定价、信息中介等服务。

目前,中国的法律法规尚未允许Security Token在中国发行。日前,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发布《关于防范以“虚拟货币”、“ICO”、“STO”、“稳定币”及其他变种名义进行非法金融活动的风险提示》指出,部分媒体、社交平台、研究团体以“金融创新”为噱头,发币揽财为目的,交易炒作升值为利诱,利用“研究”“论坛”之名,宣传“ICO”“IEO”“STO”“稳定币”“积分币”“数字货币”等,以此进行培训、项目推介、融资交易等不同形式的线上、线下活动。此类活动并非真正基于区块链技术,而是借机炒作区块链概念,严重扰乱正常的金融经济秩序,带来社会风险隐患。


每经记者 潘婷    每经编辑 廖丹

来啦!以太坊2.0信标链测试网正式上线

资讯8btc 发表了文章 • 2019-05-09 10:48 • 来自相关话题

分片技术开发公司Prysmatic Labs的联合创始人Preston Van Loon于5月7日在博客网站Medium上发文宣布,以太坊2.0的信标链测试网正式上线,也标志着以太坊2.0阶段0的测试网终于完成。

以太坊2.0是即将推出的新一代以太坊区块链,其特点是在安全性、可扩展性和去中心化方面都有所改进。 当前以太坊网络不能以硬分叉的方式升级到以太坊2.0,用户将能够通过单向智能合约从当前的PoW链中将价值转移到新的PoS链中。

该公告还指出,分片是以太坊2.0背后的核心概念。而分片中的碎片(shards)则是管理智能合约、交易并由信标链协调的独立链。文章中,Van Loon还解释了分片实现后的好处:

    “与现有的以太坊工作量证明链(PoW)相比,分片可以实现系统的横向可扩展性,因为交易可以并行处理。”


Loon表示,现在测试网已经可以公开访问,并链接到一个专门的指引网站,该网站解释了如何开始质押(staking)。当前版本的测试网并不支持智能合约,只有一个客户端,其功能配置与 ETH 2.0主网不同。

Loon上周就已经表示,以太坊向PoS共识算法过渡的第一阶段代码可能会在6月底完成。

目前,去中心化应用(DApp)中的ETH交易量上个月创下新高,但新出现的DApp却非常少。


原文:https://cointelegraph.com/news/an-ethereum-20-proof-of-stake-testnet-blockchain-is-now-live
作者:Adrian Zmudzinski
编译:Apatheticco 查看全部
201905090058467697.png

分片技术开发公司Prysmatic Labs的联合创始人Preston Van Loon于5月7日在博客网站Medium上发文宣布,以太坊2.0的信标链测试网正式上线,也标志着以太坊2.0阶段0的测试网终于完成。

以太坊2.0是即将推出的新一代以太坊区块链,其特点是在安全性、可扩展性和去中心化方面都有所改进。 当前以太坊网络不能以硬分叉的方式升级到以太坊2.0,用户将能够通过单向智能合约从当前的PoW链中将价值转移到新的PoS链中。

该公告还指出,分片是以太坊2.0背后的核心概念。而分片中的碎片(shards)则是管理智能合约、交易并由信标链协调的独立链。文章中,Van Loon还解释了分片实现后的好处:


    “与现有的以太坊工作量证明链(PoW)相比,分片可以实现系统的横向可扩展性,因为交易可以并行处理。”



Loon表示,现在测试网已经可以公开访问,并链接到一个专门的指引网站,该网站解释了如何开始质押(staking)。当前版本的测试网并不支持智能合约,只有一个客户端,其功能配置与 ETH 2.0主网不同。

Loon上周就已经表示,以太坊向PoS共识算法过渡的第一阶段代码可能会在6月底完成。

目前,去中心化应用(DApp)中的ETH交易量上个月创下新高,但新出现的DApp却非常少。


原文:https://cointelegraph.com/news/an-ethereum-20-proof-of-stake-testnet-blockchain-is-now-live
作者:Adrian Zmudzinski
编译:Apatheticco

DEX 很热,DEX 也有漏洞,一文说透「抢先交易」恶疾

攻略chainnews 发表了文章 • 2019-05-09 10:39 • 来自相关话题

币安这样的中心化交易所的安全漏洞点燃了大家对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的信心。但是小心,人类不是去中心化交易所上机器人的对手,「抢先交易」已经成为去中心化交易所最大的恶疾。



币安被盗 7000 枚比特币让中心化交易所的风险再次暴露无疑,大家又把目光放在了去中心化交易所(DEX)身上。去中心化交易所不替用户保管资产和私钥,从理论上更加安全。但是,不代表没有问题。

著名的智能合约开发者、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生 Philip Daian 最近发表了一篇论文,指出去中心化交易所上的套利机器人可以像传统交易市场上的高频交易者一样,通过抬高交易 gas 费的方式获得优先的区块位置和订单的优先执行,通过类似传统交易市场上「抢先交易」的操作,获得套利收益。作为人类,和这些套利机器人进行对手交易时会处于劣势。

这个研究结果,引起了彭博社等主流商业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也引发了市场对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担忧。

 
什么是抢先交易
 

所谓「抢先交易」,指的是提前掌握会改变交易价格的重要信息,抢在市场之前进行交易获利。

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交易员先于公开市场获得一个消息:一个机构将在下一秒大量买入 BTC,那么,在这一秒之内,交易员可以先买入 BTC,等到机构下单大量买入的时候,市场上的 BTC 有可能因为买单数量较大而上涨,该交易员就可以在这个时候以较高的价格卖出 BTC 给机构。

成功的抢先交易有可能带来非常大的回报,且风险较低,因为在进行交易之前,交易员已经能够确定未来的一个时间点会有一个交易对手出现,可以从交易中获得确定的利润。

这种操作视不同情况下,有可能是合法的,也有可能是非法的,区别在于信息是否公开。如果信息公开,交易员可以合法地通过更快的速度抢在前面进行交易,即合法套利。反过来,如果信息是不公开的,交易员通过职务便利得到信息,那么在交易的那一刻就违法了。

用一个简单的类比来进一步解释:每一次交易都是一个跑道,每个交易员都是在起点准备的运动员,市场信息的就是裁判员,第一个冲到终点线的运动员会获得利润。那么合法的抢先交易是裁判开枪,所有运动员同时听到枪声,一起开跑,最快的运动员因为自身实力最先冲线。非法的抢先交易是裁判给 3 号运动员暗中做了一个手势,手势是提前计划好的,这个时候 3 号运动员就开跑了,因为其他运动员不知道这个暗号,所以在 3 号运动员之后冲线。

 
传统金融市场中交易所中的抢先交易
 

抢先交易被推到大众视野之中,最大的一个原因是财经作家迈克尔·刘易斯的一本叫做《快闪大对决:一场华尔街起义》(Flash Boys: A Wall Street Revolt) 的书。这本书中,刘易斯详细的描写了高频交易中用到的抢先交易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描写的高频抢先交易,并不违法。原因就是,高频交易员,是通过自己的软件和硬件设备,通过更快的速度获取公开信息,更快的作出判断,更快的下单,抢在其他「运动员」前面作出交易,合法获利。

这种做法虽然合法,但是并不符合「道德」。原因也很简单,在完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高频交易者通过自己的资金实力,可以买到距离交易所更近的服务器,可以铺设更快的电缆,可以雇佣更高级的程序员来写出更快的软件,这一些都为了抢在普通交易者之前对公开信息进行交易。在整个过程中,高频交易者并没有通过市场信息进行经济学上的分析,他们只是把交易这个过程高效的工程化,在这个零和游戏里面占了上风。这种做法简直是剪羊毛的极致,没有给整个市场带来任何好处,结果只是让普通交易者的成本不断上升。

 
中心化加密货币交易所中的抢先交易
 

中心化加密货币交易所中的抢先交易更像是传统金融市场。在此我们不专门展开讨论。因为大部分中心化交易所缺乏监管,抢先交易完全可以看作内幕交易,因为种种原因提前获得内幕消息的玩家变成了最大获利方。

如果换种角度看,甚至可以把交易所跑路看作抢先交易,因为这是典型的运营团队在用户之前得到信息作出判断,套现走人。


去中心化加密货币交易所中的抢先交易
 

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抢先交易比较复杂,市场上一直存在讨论。

正因为中心化交易所的信息不透明,我们才开始慢慢探索去中心化交易所之路。最简单的想法是去中心化交易所可以把交易信息放到链上,所有人可见,打破信息的不透明。同时,用户掌握自己的钱包私钥,真正的控制自己的资金。买卖方之间的交易撮合可以通过智能合约自动进行,去除中间商,省掉手续费。

这一切看上去美好,但是由于智能合约链上交易的技术特性,抢先交易已经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中横行。

去中心化抢先交易的逻辑简单粗暴,由于合约的执行顺序不完全按照时间顺序,而是交易手续费越高,优先级越高,所以运动员可以通过支付更高的手续费,给自己穿上加速飞鞋,让自己最先到达终点,出块过程提前完成更高手续费的交易,完成套利。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 Philip Daian、Steven Goldfeder、Tyler Kell 等研究人员最近发表了一篇论文,他们发现去中心化交易所上套利机器人可以像传统交易市场上的高频交易者一样,利用去中心化交易所部分弱点,获得套利收益。论文指出,这些套利机器人通过抬高交易 gas 费的方式获得优先的区块位置和订单的优先执行,通过抢先交易,让普通交易者在与机器人进行对手交易时处于劣势。

 
Flashboys 2 研究去中心化交易所套利细节
 

Philip Daian 等人的研究论文以「Flash Boys 2.0」为标题,这显然是向迈克尔·刘易斯的经典图书「快闪大对决(Flash Boys)」致敬。






Philip Daian 目前还是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系的博士在读生,但是在分布式系统和密码学领域却已经显露头角。2017 年,他在 Elaine Shi 的指导下,发表了「Snow white: Provably secure proofs of stake」的论文,并且在智能合约安全等方面颇有建树。

康奈尔大学的这个研究团队用了 18 个月的时间追踪了 6 个不具名的去中心交易所,发现了这些去中心交易所存在的「抢先交易」的问题。

为了更容易理解 Philip Daian 团队的发现,我们先罗列出来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特性:

    交易过程是一个离散的出块过程,每个块的容量有限制;
    多个交易所在链上并行,价格差异在出块过程中就已经发生;
    多个交易可以放在同一个原子交换合约内进行,这可以被认为是瞬间执行,跨交易所执行;
    根据交易的复杂程度,越复杂的交易(一个智能合约内的操作越多),收取的手续费越高,所以需要对交易复杂度进行优化;
    交易出块通过协议扩散到整个网络,但是由于每个参与者在网络里的位置不同,接收到信息的时间有先后之分;
    交易顺序尤其重要,并且交易顺序由手续费决定,手续费通过竞拍决定,矿工优先处理更高的手续费交易,这是去中心化交易所抢先交易的核心规则;
    未来的交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模拟出来,玩家可以根据模拟结果进行预判;
    一些交易可能因为没有赢得手续费竞拍而没被执行,但是交易者仍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手续费,这个费用算是尝试执行合约的费用,矿工收取;
    交易是否通过需要等待出块确认,并不是瞬间确认。


根据这几个特性,聪明的玩家可以发现一个搬砖套利抹平价差的过程:

    由于 (1)和(2)当玩家发现交易所之间存在的价差之后,可以通过同(3)一个原子交换合约,进行交易,抹平价差进行套利。这是类似与搬砖套利的一种方法,和传统的跨中心化交易所的搬砖套利不同,原子交换可以确认买入和卖出交易同时执行,不需要考虑其中一个交易所交易未能执行的风险。在交易执行过程中,需要考虑到(4)尽量优化交易逻辑降低手续费;
    但是如果其他玩家也发现了价差,那么通过(5),不同玩家获得信息的速度不同,假设头部几名玩家获得了信息并发动交易。由于(6)玩家希望能尽量快速的通过自己的交易,如果能快速通过自己的交易,玩家便获得了抢先交易的权利,获胜的玩家可以通过(7)对未来的交易网络形态进行预测,准备参与未来的交易;
    未被执行的交易,因为(8)也会带来一定量的交易损失;
    最后由于(9),整个网络的在出块和同步过程中,又会出现价差,循环回到(A),重新发生搬砖套利空间。


Philip Daian 和研究团队根据观察,推断出以下的结论:

    通过观察原子交易合约,估算出此类套利至今有6百万美元的收益;
    套利市场强者通吃,最强的套利机器人长期获取市场内大部分的利润;
    作者们发行了自己的一种叫做 GasToken 的通证,可以通过这个新的通证进行 Gas 费用的套利,玩家可以通过这个通证降低自己在竞拍过程中的手续费价格;
    人为交易过程中的输入错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套利空间,一些机器人专门通过抢夺人为错误订单获得不道德的超额利润,由于去中心化交易所没有监管,这些交易不能被回滚;
    整个去中心化交易系统的设计,由于手续费竞拍,使得矿工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目前,很多新的DEX正在尝试新的设计,解决手续费竞拍带来的问题。


文章最后,通过模拟,该论文还分析出了两个很重要的区块链协议层安全漏洞风险。不过,由于该文只讨论套利逻辑,这里暂不阐述。

 
如何解决抢先交易这个问题?
 

事实上,导致竞价的并不只是套利机器人,这种恶性竞价甚至会发生在几个正常的用户之间。由于区块链的流量有限,当很多人试图进行交易时,自然会慢慢抬高手续费,就像每当牛市的时候流量上升,链上交易的手续费就会疯涨。

这似乎是目前完全的去中心化链上交易所不可避免的一个缺点。

可以看到,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一个套利核心机制是交易顺序的竞价过程,一些团队已经开始解决这个竞价机制带来的问题。他们的做法是把交易撮合这个过程放到链下进行,这样交易顺序通过时间决定,可以有效的解决(6)竞价问题。同时,由于交易撮合在线下进行,交易可以连续的一直进行,这样可以解决(9)(1)(2),让价差尽量减小,降低不平等的套利机会。

这种做法更像是在完全的中心化交易所和完全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之间取一个折中,给用户更多选择。

关于具体的一些去中心化交易所如何解决抢先交易的问题,去中心化交易所协议 Hydro 社区最近撰写过一篇文章进行了很好的总结,可以参考这篇文章:《彭博社也搞错了,在交易所「套利」是这么回事儿》。

传统交易市场中,也在探索解决抢先交易的问题。在《快闪大对决:一场华尔街起义》书中的一个角色 Brad Katsuyama,就在近几年成立了名为 Investors Exhange 的全新股票交易所,这个交易所的核心设计是通过全新的规则,保证信息能够在同一段时间内达到用户手中,从而阻止大户通过工程速度抢先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币安似乎也想通过同样的系统设计,来对抗对散户不公平的抢先交易(详情在官方文档 https://docs.binance.org/anti-frontrun.html)。

就像社区对去中心化治理的探索,我们似乎慢慢意识到,简单的做到去中心化中的信息透明和权利公平分配,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很有可能,我们还是需要一套去中心化的监管机制,让用户可以通过管理机制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当然,这如何与「去中心化」的加密世界理念结合起来,还是一条漫长的探索道路。


撰文:江明睿,就职于密码货币对冲基金 BitCapital 查看全部
201905090938321.jpg


币安这样的中心化交易所的安全漏洞点燃了大家对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的信心。但是小心,人类不是去中心化交易所上机器人的对手,「抢先交易」已经成为去中心化交易所最大的恶疾。




币安被盗 7000 枚比特币让中心化交易所的风险再次暴露无疑,大家又把目光放在了去中心化交易所(DEX)身上。去中心化交易所不替用户保管资产和私钥,从理论上更加安全。但是,不代表没有问题。

著名的智能合约开发者、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生 Philip Daian 最近发表了一篇论文,指出去中心化交易所上的套利机器人可以像传统交易市场上的高频交易者一样,通过抬高交易 gas 费的方式获得优先的区块位置和订单的优先执行,通过类似传统交易市场上「抢先交易」的操作,获得套利收益。作为人类,和这些套利机器人进行对手交易时会处于劣势。

这个研究结果,引起了彭博社等主流商业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也引发了市场对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担忧。

 
什么是抢先交易
 

所谓「抢先交易」,指的是提前掌握会改变交易价格的重要信息,抢在市场之前进行交易获利。

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交易员先于公开市场获得一个消息:一个机构将在下一秒大量买入 BTC,那么,在这一秒之内,交易员可以先买入 BTC,等到机构下单大量买入的时候,市场上的 BTC 有可能因为买单数量较大而上涨,该交易员就可以在这个时候以较高的价格卖出 BTC 给机构。

成功的抢先交易有可能带来非常大的回报,且风险较低,因为在进行交易之前,交易员已经能够确定未来的一个时间点会有一个交易对手出现,可以从交易中获得确定的利润。

这种操作视不同情况下,有可能是合法的,也有可能是非法的,区别在于信息是否公开。如果信息公开,交易员可以合法地通过更快的速度抢在前面进行交易,即合法套利。反过来,如果信息是不公开的,交易员通过职务便利得到信息,那么在交易的那一刻就违法了。

用一个简单的类比来进一步解释:每一次交易都是一个跑道,每个交易员都是在起点准备的运动员,市场信息的就是裁判员,第一个冲到终点线的运动员会获得利润。那么合法的抢先交易是裁判开枪,所有运动员同时听到枪声,一起开跑,最快的运动员因为自身实力最先冲线。非法的抢先交易是裁判给 3 号运动员暗中做了一个手势,手势是提前计划好的,这个时候 3 号运动员就开跑了,因为其他运动员不知道这个暗号,所以在 3 号运动员之后冲线。

 
传统金融市场中交易所中的抢先交易
 

抢先交易被推到大众视野之中,最大的一个原因是财经作家迈克尔·刘易斯的一本叫做《快闪大对决:一场华尔街起义》(Flash Boys: A Wall Street Revolt) 的书。这本书中,刘易斯详细的描写了高频交易中用到的抢先交易策略。

201905090938322.jpg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描写的高频抢先交易,并不违法。原因就是,高频交易员,是通过自己的软件和硬件设备,通过更快的速度获取公开信息,更快的作出判断,更快的下单,抢在其他「运动员」前面作出交易,合法获利。

这种做法虽然合法,但是并不符合「道德」。原因也很简单,在完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高频交易者通过自己的资金实力,可以买到距离交易所更近的服务器,可以铺设更快的电缆,可以雇佣更高级的程序员来写出更快的软件,这一些都为了抢在普通交易者之前对公开信息进行交易。在整个过程中,高频交易者并没有通过市场信息进行经济学上的分析,他们只是把交易这个过程高效的工程化,在这个零和游戏里面占了上风。这种做法简直是剪羊毛的极致,没有给整个市场带来任何好处,结果只是让普通交易者的成本不断上升。

 
中心化加密货币交易所中的抢先交易
 

中心化加密货币交易所中的抢先交易更像是传统金融市场。在此我们不专门展开讨论。因为大部分中心化交易所缺乏监管,抢先交易完全可以看作内幕交易,因为种种原因提前获得内幕消息的玩家变成了最大获利方。

如果换种角度看,甚至可以把交易所跑路看作抢先交易,因为这是典型的运营团队在用户之前得到信息作出判断,套现走人。


去中心化加密货币交易所中的抢先交易
 

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抢先交易比较复杂,市场上一直存在讨论。

正因为中心化交易所的信息不透明,我们才开始慢慢探索去中心化交易所之路。最简单的想法是去中心化交易所可以把交易信息放到链上,所有人可见,打破信息的不透明。同时,用户掌握自己的钱包私钥,真正的控制自己的资金。买卖方之间的交易撮合可以通过智能合约自动进行,去除中间商,省掉手续费。

这一切看上去美好,但是由于智能合约链上交易的技术特性,抢先交易已经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中横行。

去中心化抢先交易的逻辑简单粗暴,由于合约的执行顺序不完全按照时间顺序,而是交易手续费越高,优先级越高,所以运动员可以通过支付更高的手续费,给自己穿上加速飞鞋,让自己最先到达终点,出块过程提前完成更高手续费的交易,完成套利。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 Philip Daian、Steven Goldfeder、Tyler Kell 等研究人员最近发表了一篇论文,他们发现去中心化交易所上套利机器人可以像传统交易市场上的高频交易者一样,利用去中心化交易所部分弱点,获得套利收益。论文指出,这些套利机器人通过抬高交易 gas 费的方式获得优先的区块位置和订单的优先执行,通过抢先交易,让普通交易者在与机器人进行对手交易时处于劣势。

 
Flashboys 2 研究去中心化交易所套利细节
 

Philip Daian 等人的研究论文以「Flash Boys 2.0」为标题,这显然是向迈克尔·刘易斯的经典图书「快闪大对决(Flash Boys)」致敬。

201905090938323.jpg


Philip Daian 目前还是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系的博士在读生,但是在分布式系统和密码学领域却已经显露头角。2017 年,他在 Elaine Shi 的指导下,发表了「Snow white: Provably secure proofs of stake」的论文,并且在智能合约安全等方面颇有建树。

康奈尔大学的这个研究团队用了 18 个月的时间追踪了 6 个不具名的去中心交易所,发现了这些去中心交易所存在的「抢先交易」的问题。

为了更容易理解 Philip Daian 团队的发现,我们先罗列出来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特性:


    交易过程是一个离散的出块过程,每个块的容量有限制;
    多个交易所在链上并行,价格差异在出块过程中就已经发生;
    多个交易可以放在同一个原子交换合约内进行,这可以被认为是瞬间执行,跨交易所执行;
    根据交易的复杂程度,越复杂的交易(一个智能合约内的操作越多),收取的手续费越高,所以需要对交易复杂度进行优化;
    交易出块通过协议扩散到整个网络,但是由于每个参与者在网络里的位置不同,接收到信息的时间有先后之分;
    交易顺序尤其重要,并且交易顺序由手续费决定,手续费通过竞拍决定,矿工优先处理更高的手续费交易,这是去中心化交易所抢先交易的核心规则;
    未来的交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模拟出来,玩家可以根据模拟结果进行预判;
    一些交易可能因为没有赢得手续费竞拍而没被执行,但是交易者仍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手续费,这个费用算是尝试执行合约的费用,矿工收取;
    交易是否通过需要等待出块确认,并不是瞬间确认。



根据这几个特性,聪明的玩家可以发现一个搬砖套利抹平价差的过程:


    由于 (1)和(2)当玩家发现交易所之间存在的价差之后,可以通过同(3)一个原子交换合约,进行交易,抹平价差进行套利。这是类似与搬砖套利的一种方法,和传统的跨中心化交易所的搬砖套利不同,原子交换可以确认买入和卖出交易同时执行,不需要考虑其中一个交易所交易未能执行的风险。在交易执行过程中,需要考虑到(4)尽量优化交易逻辑降低手续费;
    但是如果其他玩家也发现了价差,那么通过(5),不同玩家获得信息的速度不同,假设头部几名玩家获得了信息并发动交易。由于(6)玩家希望能尽量快速的通过自己的交易,如果能快速通过自己的交易,玩家便获得了抢先交易的权利,获胜的玩家可以通过(7)对未来的交易网络形态进行预测,准备参与未来的交易;
    未被执行的交易,因为(8)也会带来一定量的交易损失;
    最后由于(9),整个网络的在出块和同步过程中,又会出现价差,循环回到(A),重新发生搬砖套利空间。



Philip Daian 和研究团队根据观察,推断出以下的结论:


    通过观察原子交易合约,估算出此类套利至今有6百万美元的收益;
    套利市场强者通吃,最强的套利机器人长期获取市场内大部分的利润;
    作者们发行了自己的一种叫做 GasToken 的通证,可以通过这个新的通证进行 Gas 费用的套利,玩家可以通过这个通证降低自己在竞拍过程中的手续费价格;
    人为交易过程中的输入错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套利空间,一些机器人专门通过抢夺人为错误订单获得不道德的超额利润,由于去中心化交易所没有监管,这些交易不能被回滚;
    整个去中心化交易系统的设计,由于手续费竞拍,使得矿工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目前,很多新的DEX正在尝试新的设计,解决手续费竞拍带来的问题。



文章最后,通过模拟,该论文还分析出了两个很重要的区块链协议层安全漏洞风险。不过,由于该文只讨论套利逻辑,这里暂不阐述。

 
如何解决抢先交易这个问题?
 

事实上,导致竞价的并不只是套利机器人,这种恶性竞价甚至会发生在几个正常的用户之间。由于区块链的流量有限,当很多人试图进行交易时,自然会慢慢抬高手续费,就像每当牛市的时候流量上升,链上交易的手续费就会疯涨。

这似乎是目前完全的去中心化链上交易所不可避免的一个缺点。

可以看到,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一个套利核心机制是交易顺序的竞价过程,一些团队已经开始解决这个竞价机制带来的问题。他们的做法是把交易撮合这个过程放到链下进行,这样交易顺序通过时间决定,可以有效的解决(6)竞价问题。同时,由于交易撮合在线下进行,交易可以连续的一直进行,这样可以解决(9)(1)(2),让价差尽量减小,降低不平等的套利机会。

这种做法更像是在完全的中心化交易所和完全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之间取一个折中,给用户更多选择。

关于具体的一些去中心化交易所如何解决抢先交易的问题,去中心化交易所协议 Hydro 社区最近撰写过一篇文章进行了很好的总结,可以参考这篇文章:《彭博社也搞错了,在交易所「套利」是这么回事儿》。

传统交易市场中,也在探索解决抢先交易的问题。在《快闪大对决:一场华尔街起义》书中的一个角色 Brad Katsuyama,就在近几年成立了名为 Investors Exhange 的全新股票交易所,这个交易所的核心设计是通过全新的规则,保证信息能够在同一段时间内达到用户手中,从而阻止大户通过工程速度抢先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币安似乎也想通过同样的系统设计,来对抗对散户不公平的抢先交易(详情在官方文档 https://docs.binance.org/anti-frontrun.html)。

就像社区对去中心化治理的探索,我们似乎慢慢意识到,简单的做到去中心化中的信息透明和权利公平分配,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很有可能,我们还是需要一套去中心化的监管机制,让用户可以通过管理机制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当然,这如何与「去中心化」的加密世界理念结合起来,还是一条漫长的探索道路。


撰文:江明睿,就职于密码货币对冲基金 BitCapital

圈重点,一文读懂Bitfinex的LEO新版白皮书

投研odaily 发表了文章 • 2019-05-09 10:27 • 来自相关话题

“最终解释权归发行方所有。”



5月8日,加密货币交易所 Bitfinex 正式公布了LEO的官方白皮书。

此前,Bitfinex股东、DGroup创始人赵东已在微博发布该白皮书中文草稿版,但二者仍然有许多区别。Odaily星球日报为读者梳理了官方白皮书的九个重点。

 
投资不针对美国用户
 

在此前的中文版草稿中,LEO的发行范围为全球用户。但最新的白皮书中将美国地区、美国用户以及其他被禁止的人员(官方并未给出解释)列入LEO私募的“黑名单”。





(中文版草稿)





(新版白皮书首页)


这种变化其实可以理解。Bitfinex、Tether及其母公司 iFinex,都是注册在美国境外(英属维京群岛)的离岸公司。按照规定,如果在纽约州从事虚拟货币相关业务需要得到州金融服务部颁发的牌照,并遵守相关法规,但 Bitfinex 和 Tether 都没有相关牌照。此外,Bitfinex由于挪用Tether(二者母公司都是iFinex)用户存款,正遭到纽约州总检察长办公室审查。出于政策考虑,Bitfinex将美国及美国用户排除在外也在情理之中。

 
LEO发行公司不是Bitfinex以及 iFinex
 

新版白皮书首页也将措辞换成了“用于iFinex交易平台、产品和服务的LEO代币的首次交易平台发行”,这里仅仅指出了LEO代币的用途,但对发行主体进行了模糊处理。





(新版封面)





(中文版草稿)


并且新版白皮书称,LEO代币的发行者并不是Bitfinex以及 iFinex,而是一家新成立的实体公司,该公司名为 Unus Sed Leo Limited,注册于英属维京群岛,专为发行LEO代币而成立,资产有限,没有业务运作。










(白皮书截图)


此举意味着Bitfinex以及iFinex将自己从发币的风险中抽出,一旦日后 LEO 代币亏损严重,投资者维权时 Bitfinex 以及 iFinex 并不承担主体责任。

 
LEO筹集资金不仅仅是用来还债的
 

在此前中文版的草稿中,LEO的发行背景是Bitfinex资产被冻结,不少投资者理解发行 LEO 是用来筹集资金进行还款的。但新版白皮书指出,LEO 所得款项可用于营运资金和一般业务用途,包括资本支出、经营费用、偿债和其他资本重组活动。







LEO不是稳定币,价格会有波动
 

新版白皮书指出,LEO的私募价格为 1 USDT,发行商也考虑接受其他形式的资产购买;此外,Bitfinex将在私募结束后上架 LEO:USDT交易对,这也意味着其价格将存在波动。





(Odaily星球日报注:2016年Bitfinex发生盗币事件,为了还债,曾发行BFX,价格为1美元,最后官方仍然以1美元的价格赎回;BFX也可转换成Bitfinex股权。许多投资者认为此番发行的LEO与BFX类似,也是一种债券币,但LEO赎回价格是按照市价;并且从后文来看,LEO并不能转换成股权,仅仅是降低手续费而已。)

 
私募后剩下的币由发行方决定
 

此前中文版草稿指出,LEO 私募截止到2019年5月10日;在私募截止后,如果有份额会进行公募。





(中文草稿版)


不过,新版白皮书却更改了这一说法,首先私募时间往后顺延一天,截止到2019年5月11日;其次,私募结束后如果剩余代币,“那么发行方可以根据适用法律,以其认为适当的方式,不时地出售剩余的令牌。“










(新版白皮书)


”以其认为适当的方式”,以及白皮书前文出现的“发行者自行决定的方式和时间出售”,都显得主观性非常强,可以视为发行方有可能进入二级市场进行抛售。

 
按月回购,直到没有代币进入商业流通
 

关于LEO回购政策,新版白皮书与中文版草稿基本一致:

    回购周期将以月度为单位,用iFinex所有服务上月利润的X%按照市价回购LEO,X%至少为27%;
    被解冻净资产的(至少)95%将用来回购和销毁对应数量的LEO ,iFinex有权在资产解冻之后的18个月内逐步完成回购和销毁,目的是避免市场波动。
    未来归还的被盗比特币净资产(至少)80%将用来回购和销毁对应数量的LEO ,iFinex有权在被盗比特币归还之后的18个月内逐步完成回购和销毁,目的是避免市场波动。

    (说明:净资产是指扣酴所有法律、运营等费用以后剩余的资产数量)



不过,关于回购周期,却引发争议。此前中文版草稿规定“无截止时间限制”,新版白皮书的说法是“until no tokens are in commercial circulation”(直到没有代币进入商业流通)

交易员AlbertTheKing发文表示,新的表述为Bitfinex留下一个空子。

    “BFX的措辞给他们自己留了很大的钻空子空间。试想如果未来BFX不管因为利润太高不想分红,还是因为麻烦已经解决不想再分红,都可以通过各种巧妙的手段来实现no tokens are in commercial circulation。例如在LEO交易量小的时候升级系统取消所有挂单,恢复运行后半小时内没有LEO卖单出现,就说no tokens are in commercial circulation已经达成,那他们就不需要继续付分红(回购)了。”



LEO能否降低手续费,由Bitfinex自行决定
 

中文版草稿规定了LEO的功能是降低交易手续费以及贷款费,新版白皮书中关于LEO的功能基本没有大的改变,但在每条规定的最后却增加了一条:由于费用变化或其他原因,Bitfinex可以自行决定是否降低费用。





(新版白皮书截图)


此外,关于具体的费用变化也有不同:

    草稿版规定,任意数量的LEO持有人在交易时,所有 crypto-to- crypto交易对的 taker fee l相比 crypto-to-fiat交易对降低15%;新版白皮书将费率改成了“15%^5”(约为万分之0.7);






(新版白皮书截图)

    草稿版规定交易费可以累加,但新版白皮书规定手续费折扣上线为25%,折扣的有效期为30天,30天后将重新计费;
    LEO的使用范围变得狭窄:草稿版规定,除了 Bitfinex之外,LEO持有者也可以在 Betfinex、 Ethfinex、 Eosfinex等平台上享受类似优惠;新版白皮书的表述是,Eosfinex将为LEO代币持有者提供类似的折扣,未来 iFinex交易平台、产品和服务有望为LEO代币持有者提供类似的费用减免或其他功能和好处。


关于LEO具体降低手续费,二者也有相同的表述:

    Bitfinex放贷费:P2P出借方在过去1个月中每持有1万美元价值LEO,放贷费用降低0.05%,上限5%;
    Bitfinex提现&充值手续费:LEO持有者将最多获得25%的提现&充值手续费优惠,持有LEO数量超过价值5000万美元,每月提现200万美元免手续费,每月提现超过200万美元的,手续费2%(原来是3%)。
    Bitfinex衍生品taker fee:在过去1个月中每持有1万美元价值LEO,放贷费用降低1bps(基点),上限为2bps(基点)。



iFinex 去年收入超过4亿美元
 

新版白皮书也公布了iFinex去年的营收状况,全年净利润4.182亿美元,股东分红2.61亿美元。






根据新版白皮书,2017年,iFinex&Bitfinex团队人数从35人扩充到60人左右;2018年人数从60人扩充到90人;截止到2019年5月1日,iFinex&Bitfinex 整个团队成员超过100人,其中开发团队只有25名员工。这些员工分布在全球,进行7*24(一周7天,一天24小时)分布式协作办公。

“在市场活动低迷时期,我们并没有减少人员数量。每个月我们都会收到上百封求职信件,但我们更加注重质量。“白皮书中写道。

相比于其他头部交易所,iFinex&Bitfinex的开发团队人数显得“捉襟见肘“,我们不禁怀疑这样一只团队能否支撑起开发的重任?

白皮中解释称,iFinex&Bitfinex团队完全能够胜任开发重担。尽管有时候开发需要从零开始,但开发团队还是完成了开发任务,所付出的成本只是外包价格一小部分。比如即将上线的Bitfinex衍生品平台,就是由Bitfinex团队完全自主设计和开发的。

不过,iFinex也在报告中指出,盈利报告未经审计、LEO代币存在投资风险、白皮书并不具备法律效力。

 
2016年曾经发币化解危机
 

新版白皮书也对过去 iFinex&Bitfinex团队所遭遇的危机及应对进行回顾。


黑客盗币

2016年8月2日, Bitfinex被黑客盗走119756个比特币(当时市值6000万美元)。这是继门头沟MT.Gox事件后,最大的一次被盗事件。彼时,交易所被黑客盗币的情况时有发生,面对巨额损失几乎不可追回的处境,很多交易所只能放弃。

但 Bitfinex采取了几种方式,既拯救了平台,也让用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挽回损失。首先,Bitfinex将所有账户的损失进行了汇总,并将 BFX 代币以 1 美元兑换 1 BFX 的比例发给损失的用户。在安全漏洞发生后的8个月内,所有BFX代币持有者的BFX都以足额(1美元)的价格被赎回。

此外,Bitfinex也发行了RRT ( Recovery Right Token),可以将BFX代币转换为iFinex的股权,也有部分持币者(DGroup创始人赵东)是通过这一转换得到了iFinex的股权。值得注意的是,所有BFX代币最终被赎回和销毁。

此外,根据当时的规定,在未来被盗资产被追回时,由于Bitfinex已经偿还了所有债务,RRT持有者可以分配追回的资金,一个RRT最高可分 1美元。

白皮书透露,目前Bitfinex仍在全球范围积极的与各地执法机关合作,一旦被盗的比特币到达任何交易所或企业,就会追踪并没收它们。

2019年2月25日,在美国政府的协助下Bitfinex追回28个比特币,并按照规定转换成美元分给了RRT持有者。

此外,该公司还与行业领袖合作来创建一种程序,可以让黑客有机会、安全地、私下地退还大部分被盗资金,同时保留一部分资金作为“退还”的回报。不过,Bitfinex不能保证这些战略将会成功。


Crypto Capital


根据新版白皮书,2015年初,Bitfinex便与一家名为Crypto Capital的支付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一家美国支付代理商中断服务后,Bitfinex立即加强了与Crypto Capital的合作关系。

2018年夏末,Crypto Capital向Bitfinex表示,其托管的资金曾受到部分政府扣押,不过预计这些资金很快就会被释放。

到2018年底,Bitfinex越来越担心Crypto Capital可能无法返还托管的资金,于是开始向外贷款(这里指的是借用Tether的资金周转)。

在白皮中,Bitfinex表示正与世界各地的多个司法管辖区积极协商,以加快解冻资金,不过Bitfinex对能否收回这些资金尚不确定。


原创文章,作者:秦晓峰 查看全部
201905090948321.jpg!heading_.jpg


“最终解释权归发行方所有。”




5月8日,加密货币交易所 Bitfinex 正式公布了LEO的官方白皮书。

此前,Bitfinex股东、DGroup创始人赵东已在微博发布该白皮书中文草稿版,但二者仍然有许多区别。Odaily星球日报为读者梳理了官方白皮书的九个重点。

 
投资不针对美国用户
 

在此前的中文版草稿中,LEO的发行范围为全球用户。但最新的白皮书中将美国地区、美国用户以及其他被禁止的人员(官方并未给出解释)列入LEO私募的“黑名单”。

201905090948322.jpg

(中文版草稿)

201905090948333.jpg

(新版白皮书首页)


这种变化其实可以理解。Bitfinex、Tether及其母公司 iFinex,都是注册在美国境外(英属维京群岛)的离岸公司。按照规定,如果在纽约州从事虚拟货币相关业务需要得到州金融服务部颁发的牌照,并遵守相关法规,但 Bitfinex 和 Tether 都没有相关牌照。此外,Bitfinex由于挪用Tether(二者母公司都是iFinex)用户存款,正遭到纽约州总检察长办公室审查。出于政策考虑,Bitfinex将美国及美国用户排除在外也在情理之中。

 
LEO发行公司不是Bitfinex以及 iFinex
 

新版白皮书首页也将措辞换成了“用于iFinex交易平台、产品和服务的LEO代币的首次交易平台发行”,这里仅仅指出了LEO代币的用途,但对发行主体进行了模糊处理。

201905090948334.jpg

(新版封面)

201905090948335.jpg

(中文版草稿)


并且新版白皮书称,LEO代币的发行者并不是Bitfinex以及 iFinex,而是一家新成立的实体公司,该公司名为 Unus Sed Leo Limited,注册于英属维京群岛,专为发行LEO代币而成立,资产有限,没有业务运作。

201905090948346.jpg


201905090948347.jpg

(白皮书截图)


此举意味着Bitfinex以及iFinex将自己从发币的风险中抽出,一旦日后 LEO 代币亏损严重,投资者维权时 Bitfinex 以及 iFinex 并不承担主体责任。

 
LEO筹集资金不仅仅是用来还债的
 

在此前中文版的草稿中,LEO的发行背景是Bitfinex资产被冻结,不少投资者理解发行 LEO 是用来筹集资金进行还款的。但新版白皮书指出,LEO 所得款项可用于营运资金和一般业务用途,包括资本支出、经营费用、偿债和其他资本重组活动。

201905090948348.jpg



LEO不是稳定币,价格会有波动
 

新版白皮书指出,LEO的私募价格为 1 USDT,发行商也考虑接受其他形式的资产购买;此外,Bitfinex将在私募结束后上架 LEO:USDT交易对,这也意味着其价格将存在波动。

201905090948349.jpg

(Odaily星球日报注:2016年Bitfinex发生盗币事件,为了还债,曾发行BFX,价格为1美元,最后官方仍然以1美元的价格赎回;BFX也可转换成Bitfinex股权。许多投资者认为此番发行的LEO与BFX类似,也是一种债券币,但LEO赎回价格是按照市价;并且从后文来看,LEO并不能转换成股权,仅仅是降低手续费而已。)

 
私募后剩下的币由发行方决定
 

此前中文版草稿指出,LEO 私募截止到2019年5月10日;在私募截止后,如果有份额会进行公募。

2019050909483510.jpg

(中文草稿版)


不过,新版白皮书却更改了这一说法,首先私募时间往后顺延一天,截止到2019年5月11日;其次,私募结束后如果剩余代币,“那么发行方可以根据适用法律,以其认为适当的方式,不时地出售剩余的令牌。“

2019050909483511.jpg


2019050909483512.jpg

(新版白皮书)


”以其认为适当的方式”,以及白皮书前文出现的“发行者自行决定的方式和时间出售”,都显得主观性非常强,可以视为发行方有可能进入二级市场进行抛售。

 
按月回购,直到没有代币进入商业流通
 

关于LEO回购政策,新版白皮书与中文版草稿基本一致:


    回购周期将以月度为单位,用iFinex所有服务上月利润的X%按照市价回购LEO,X%至少为27%;
    被解冻净资产的(至少)95%将用来回购和销毁对应数量的LEO ,iFinex有权在资产解冻之后的18个月内逐步完成回购和销毁,目的是避免市场波动。
    未来归还的被盗比特币净资产(至少)80%将用来回购和销毁对应数量的LEO ,iFinex有权在被盗比特币归还之后的18个月内逐步完成回购和销毁,目的是避免市场波动。

    (说明:净资产是指扣酴所有法律、运营等费用以后剩余的资产数量)




不过,关于回购周期,却引发争议。此前中文版草稿规定“无截止时间限制”,新版白皮书的说法是“until no tokens are in commercial circulation”(直到没有代币进入商业流通)

交易员AlbertTheKing发文表示,新的表述为Bitfinex留下一个空子。


    “BFX的措辞给他们自己留了很大的钻空子空间。试想如果未来BFX不管因为利润太高不想分红,还是因为麻烦已经解决不想再分红,都可以通过各种巧妙的手段来实现no tokens are in commercial circulation。例如在LEO交易量小的时候升级系统取消所有挂单,恢复运行后半小时内没有LEO卖单出现,就说no tokens are in commercial circulation已经达成,那他们就不需要继续付分红(回购)了。”




LEO能否降低手续费,由Bitfinex自行决定
 

中文版草稿规定了LEO的功能是降低交易手续费以及贷款费,新版白皮书中关于LEO的功能基本没有大的改变,但在每条规定的最后却增加了一条:由于费用变化或其他原因,Bitfinex可以自行决定是否降低费用。

2019050909483613.jpg

(新版白皮书截图)


此外,关于具体的费用变化也有不同:


    草稿版规定,任意数量的LEO持有人在交易时,所有 crypto-to- crypto交易对的 taker fee l相比 crypto-to-fiat交易对降低15%;新版白皮书将费率改成了“15%^5”(约为万分之0.7);



2019050909483614.jpg

(新版白皮书截图)


    草稿版规定交易费可以累加,但新版白皮书规定手续费折扣上线为25%,折扣的有效期为30天,30天后将重新计费;
    LEO的使用范围变得狭窄:草稿版规定,除了 Bitfinex之外,LEO持有者也可以在 Betfinex、 Ethfinex、 Eosfinex等平台上享受类似优惠;新版白皮书的表述是,Eosfinex将为LEO代币持有者提供类似的折扣,未来 iFinex交易平台、产品和服务有望为LEO代币持有者提供类似的费用减免或其他功能和好处。



关于LEO具体降低手续费,二者也有相同的表述:


    Bitfinex放贷费:P2P出借方在过去1个月中每持有1万美元价值LEO,放贷费用降低0.05%,上限5%;
    Bitfinex提现&充值手续费:LEO持有者将最多获得25%的提现&充值手续费优惠,持有LEO数量超过价值5000万美元,每月提现200万美元免手续费,每月提现超过200万美元的,手续费2%(原来是3%)。
    Bitfinex衍生品taker fee:在过去1个月中每持有1万美元价值LEO,放贷费用降低1bps(基点),上限为2bps(基点)。




iFinex 去年收入超过4亿美元
 

新版白皮书也公布了iFinex去年的营收状况,全年净利润4.182亿美元,股东分红2.61亿美元。

2019050909483615.jpg


根据新版白皮书,2017年,iFinex&Bitfinex团队人数从35人扩充到60人左右;2018年人数从60人扩充到90人;截止到2019年5月1日,iFinex&Bitfinex 整个团队成员超过100人,其中开发团队只有25名员工。这些员工分布在全球,进行7*24(一周7天,一天24小时)分布式协作办公。

“在市场活动低迷时期,我们并没有减少人员数量。每个月我们都会收到上百封求职信件,但我们更加注重质量。“白皮书中写道。

相比于其他头部交易所,iFinex&Bitfinex的开发团队人数显得“捉襟见肘“,我们不禁怀疑这样一只团队能否支撑起开发的重任?

白皮中解释称,iFinex&Bitfinex团队完全能够胜任开发重担。尽管有时候开发需要从零开始,但开发团队还是完成了开发任务,所付出的成本只是外包价格一小部分。比如即将上线的Bitfinex衍生品平台,就是由Bitfinex团队完全自主设计和开发的。

不过,iFinex也在报告中指出,盈利报告未经审计、LEO代币存在投资风险、白皮书并不具备法律效力。

 
2016年曾经发币化解危机
 

新版白皮书也对过去 iFinex&Bitfinex团队所遭遇的危机及应对进行回顾。


黑客盗币

2016年8月2日, Bitfinex被黑客盗走119756个比特币(当时市值6000万美元)。这是继门头沟MT.Gox事件后,最大的一次被盗事件。彼时,交易所被黑客盗币的情况时有发生,面对巨额损失几乎不可追回的处境,很多交易所只能放弃。

但 Bitfinex采取了几种方式,既拯救了平台,也让用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挽回损失。首先,Bitfinex将所有账户的损失进行了汇总,并将 BFX 代币以 1 美元兑换 1 BFX 的比例发给损失的用户。在安全漏洞发生后的8个月内,所有BFX代币持有者的BFX都以足额(1美元)的价格被赎回。

此外,Bitfinex也发行了RRT ( Recovery Right Token),可以将BFX代币转换为iFinex的股权,也有部分持币者(DGroup创始人赵东)是通过这一转换得到了iFinex的股权。值得注意的是,所有BFX代币最终被赎回和销毁。

此外,根据当时的规定,在未来被盗资产被追回时,由于Bitfinex已经偿还了所有债务,RRT持有者可以分配追回的资金,一个RRT最高可分 1美元。

白皮书透露,目前Bitfinex仍在全球范围积极的与各地执法机关合作,一旦被盗的比特币到达任何交易所或企业,就会追踪并没收它们。

2019年2月25日,在美国政府的协助下Bitfinex追回28个比特币,并按照规定转换成美元分给了RRT持有者。

此外,该公司还与行业领袖合作来创建一种程序,可以让黑客有机会、安全地、私下地退还大部分被盗资金,同时保留一部分资金作为“退还”的回报。不过,Bitfinex不能保证这些战略将会成功。


Crypto Capital


根据新版白皮书,2015年初,Bitfinex便与一家名为Crypto Capital的支付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一家美国支付代理商中断服务后,Bitfinex立即加强了与Crypto Capital的合作关系。

2018年夏末,Crypto Capital向Bitfinex表示,其托管的资金曾受到部分政府扣押,不过预计这些资金很快就会被释放。

到2018年底,Bitfinex越来越担心Crypto Capital可能无法返还托管的资金,于是开始向外贷款(这里指的是借用Tether的资金周转)。

在白皮中,Bitfinex表示正与世界各地的多个司法管辖区积极协商,以加快解冻资金,不过Bitfinex对能否收回这些资金尚不确定。


原创文章,作者:秦晓峰

链游“哑火”背后:一场区块链开发者与资金、用户、技术的缠斗

特写31qu 发表了文章 • 2019-05-08 10:58 • 来自相关话题

BLOCKLORDS 游戏界面


上个月,腾讯推出了一款名为《一起来捉妖》的游戏,上线当日便荣登游戏单榜首,并掀起了一股“捉妖热”。

虽然打着区块链擦边球,《一起来捉妖》并没有太多区块链元素,但这款早在去年 4 月就已筹备的游戏,无论从质量、创意,还是用户体量来看,都让区块链游戏望尘莫及。

纵观区块链生态,能长期占据 DApp 数据统计榜首的,依旧是菠菜、竞猜类游戏,时不时发生的黑客攻击事件,也让这类游戏徘徊于“危机边缘”。

“资金是区块链开发者面临的头号难题。”BLOCKLORDS 制作人 Nicky 告诉 31QU,菠菜类游戏短时间吸金效应惊人,但并不长久,行情低迷的情况下,链游团队依旧在苦寻盈利。

另一方面,几大公链绝对优势尚未显现,用户还零落分散在各条公链,对于 DApp 开发团队来说,只在一条公链上开发游戏不太现实,但“全能开发者稀缺”、DApp“迁移难度大”。

资金、用户、技术逐渐成为横亘在团队面前的三块绊脚石,去年下半年还热闹非凡的项目,不少已经哑火,团队不得不暂时退场。


找资金


据 DAppReview 统计的数据,2018 年春节期间,几大公链平均每日交易额较 12 月降低了 60~70%,在经历去年下半年的疯狂后,DApp 的热度跌落近半,没有“暴富效应”后,DApp 创业团队的资金问题就显现了。

此前,DApp 曾一度流行“礼包预售”模式,即在游戏上线前,就提前出售包含道具、券、代币等的“超值礼包”,团队先获得一笔收入支持后续的发展。随着 DApp 热度减弱,这种模式的吸引力逐渐减少。

“我们也想过这种模式,但最后发现与预期有差距,就放弃了。”Nicky 告诉 31QU,对策略类游戏来说,预售的模式对后进场的玩家不公平,所以没采用这种方式。

幸运的是,两次开发者大赛给他们带来了“启动基金”。

“参加大赛的时候,我们就是抱着获奖目的去的。”回忆当时的参赛初衷和取得的成绩时,Nicky 依旧难掩兴奋,当时团队刚组建,恰好赶上 NEO 举办首届开发者大赛,他们最终拿到了 50 万元奖金。

去年年底,团队又参加了波场举办的“TRONAccelerator”线上 DApp 开发者大赛,再次拿到了 3 万美元奖金。

而同期参赛的其他团队,就没那么顺利了。“当年和我们一起参加 NEO开发者大赛的项目,除了一两个幸存,大部分已经消失匿迹了”,Nicky 称,后来都没看到他们游戏传出任何关于上线的消息,“估计是放弃了”。

如果不是这两次大赛的奖金,BLOCKLORDS 的后续开发可能不会那么顺利,“我们接触了几个投资人,但现在的行情下,对方基本上都希望先看到游戏成品、用户数据后,再决定是否投资。” Nicky 表示,但对于 DApp 来说,前期正是急需资金的阶段,“没钱怎么有产品?”

一位去年 11 月就已入场,目前还在坚持的开发者白浩告诉 31QU,自从去年 12 月游戏上线火了一阵,吸引一批玩家后,“现在玩的人已经不多了。”他坦言,虽然“每周还会推出新玩法,但游戏已经不是团队的主要工作。”

在他们的游戏内测群里,还时不时有积极的玩家出来聊天,让群友聊聊 EOS 和目前的游戏,但畅谈 EOS、链游未来的玩家越来来少,管理员偶尔出现,回复用户多次询问的“最近是否要推出新玩法”疑问时,会留下一句:“如今保持现金流才是最重要的。”

而没有充裕资金,已将游戏停服的邵夏团队已经退场,目前的状态是“观望”。

他们去年开发了一款卡牌游戏,由于玩家锐减、营收无法 Cover 支出,热度仅持续了两周,最后在玩家的一脸惊愕中匆忙停止了项目。如今 3 个多月过去了,邵夏依旧没有看到合适的时机,只能“再等等看”。


增量用户在哪里?


除了资金,DApp 团队还需解决获客问题。

一位深度参与 EOS 侧链开发的投资人告诉 31 QU,今年以来 EOS 的 DApp 整体数据每月下降 20~30%,寻找增量用户已经成为公链当前最紧迫的事情。

前段时间,一款基于波场开发的竞猜游戏占据了波场 DApp 日活榜首,该游戏客服小巴对31QU表示,他们的用户主要在海外。他进一步透露,“其实国内用户很少,没几个”。仅 2 天后,31QU 再次查看该竞猜类游戏排名,其已经从波场榜单周日活首位下落到第 5 的位置。

连博彩、竞猜类游戏的吸引力都变弱了,其他链游还有机会吗?

Nicky 团队寄希望于优质产品。据了解,他们正在开发的是一款以欧洲中世纪为背景的史诗策略类区块链游戏——BLOCKLORDS。

据 Nicky 介绍,目前整个项目进展还算顺利,游戏仅上线一周、尚未推广的情况下,“交易量在一千笔以上,交易额有 4 万多个 Tron。”

这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了。

根据 DAppreview 近期发布的 2019Q1 DApp数据报告, 如果按照每日交易额作为筛选标准,对数据过滤,可以获得“各条公链日活用户在3000~6000之间”的结论。

一直以来,使用门槛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 DApp 的规模落地。“比如新用户要玩 DApp,你需要先让他了解加密货币、钱包,甚至 EOS 账户、RAM等概念,对于不熟悉区块链的用户来说,这就把很多玩家挡在了游戏之外。”白浩告诉 31QU,这个问题至今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入局区块链前,Nicky 在国内一家知名游戏公司担任运营总监,2017 年年底,加密猫(CrytoKitties)引爆游戏圈,在与几个伙伴商量后,决定入圈做链游,团队6~7 个成员,恰好是独立工作室的规模。

他告诉 31QU,BLOCKLORDS 现阶段主要面向海外用户,对国内用户可能有些门槛。“我们团队成员此前的工作,就是做国内游戏的海外本地化的,对海外玩家有较深的了解。”

Nicky 介绍,“海外的玩家和国内玩家的不同在于,他们对游戏的‘好玩性’更加重视。”

“从项目发布到上线,我们一直在推特上和玩家同步进度,陆陆续续有日本、秘鲁的玩家留言,期待我们的游戏上线。”Nicky 表示,他们希望凝聚核心粉丝,借助他们的口碑,把游戏传播出去,等做好海外市场,他们会推出中文版。


DApp 迁移难度


除了资金用户问题,链游开发还会遇到人才和特有的“跨链”问题。

“国内厉害的开发者其实不多。”

一位链游开发者分析说,链游画面渣、操作延迟的问题不仅因为公链性能的限制,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公链的开发语言不同,市面上也很难找到对 Java、Python、C# 等语言全能的程序员。”

2017 年底,同样是看到一只小猫咪竟能掀起全民讨论热潮后,已在游戏行业有近 10 年经验的老将陈昊芝很快反应过来。如果按照游戏周期论,5 年就会转换一个战场的话,是时候考虑开拓新赛道了。






于是,陈昊芝和友人共同发起了游戏公链项目 Cocos-BCX。在进入区块链之前,他做的是游戏引擎,如今转向区块链,他要做的也还是“老本行”,

“对独立开发者来说,由于不同公链存在不同的开发环境,要想在不同公链上部署游戏,开发投入就是很大一笔开支。”陈昊芝表示,Cocos-BCX 是一条专门为游戏开发者准备的公链,“给开发者提供开发工具,以及支持跨平台的技术环境,让开发者轻松就能把游戏部署到其他公链上。”

简单类比,Cocos-BCX 就像是一个封装好的盒子,它的功能是给开发者提供各种调用接口,让一些复杂的开发过程变得简单,减少开发者将项目迁移其他公链的难度。

今年 3 月 24 日,Cocos 在其主办的区块链游戏技术大会上发布并演示了支持区块链游戏开发的引擎 Cocos。宣布提供类似服务的,还有另两家游戏引擎提供商,白鹭科技和 LayaBox,其中,去年 5 月,白鹭发布了HTML5区块链引擎,满足开发者需求。

“传统游戏开发需要引擎,在进行区块链游戏开发的时候,同样需要这类工具。”Nicky 表示,他们目前就在用 Cocos 开源提供的开发工具,“不同公链交互、跨链在理论上可行,但短时间内还无法实现。”

“另外,我们尝试过把 BLOCKLORDS 的战斗逻辑上链,写进智能合约,但最后发现不太可行,一方面是数据体量较大,另一方面会造成比较高昂的 Gas 费用,是否需要玩家承担这部分费用是个问题。”

智能合约的开发,数据、功能、逻辑上链的取舍是区块链游戏的独有特点,Nicky 告诉 31QU,由于游戏本身就是需要多次更新迭代的产品,如果把战斗公式上链,要想更新,就必须改动相关的代码,牵一发而动全身,“而改动底层智能合约没那么容易,从团队角度看,也不太好支撑这部分的成本。”


结语


DApp 再也不是一门疯狂、稳赚的生意了。

无论对独立游戏开发者,还是从传统游戏进场的大玩家来说,现阶段除了博彩、竞猜游戏,其他类型的游戏要想突围、寻求赢利暂时还不现实。

至少摆在 DApp 开发者面前的,还有资金、用户、技术等这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有的项目可以解决,有的只能依赖整个行业的迭代。

不过,区块链游戏这个命题,依旧有广阔的前景。因为根据 DappReview 数据,今年第一季度三大主链总计 DApp 交易流水达到了 36 亿美金,相比于去年全年的 50 亿美金,不难预计:今年上半年,这个数据就能轻松超越去年全年的数据。

只要忠诚的用户还在、进场的开发者越多,再加上基于公链开发的游戏质量更好,区块链游戏总有一天会离普通大众越来越近,甚至触手可及。


文 / 31QU 林君 查看全部
201905072209101.jpg

BLOCKLORDS 游戏界面


上个月,腾讯推出了一款名为《一起来捉妖》的游戏,上线当日便荣登游戏单榜首,并掀起了一股“捉妖热”。

虽然打着区块链擦边球,《一起来捉妖》并没有太多区块链元素,但这款早在去年 4 月就已筹备的游戏,无论从质量、创意,还是用户体量来看,都让区块链游戏望尘莫及。

纵观区块链生态,能长期占据 DApp 数据统计榜首的,依旧是菠菜、竞猜类游戏,时不时发生的黑客攻击事件,也让这类游戏徘徊于“危机边缘”。

“资金是区块链开发者面临的头号难题。”BLOCKLORDS 制作人 Nicky 告诉 31QU,菠菜类游戏短时间吸金效应惊人,但并不长久,行情低迷的情况下,链游团队依旧在苦寻盈利。

另一方面,几大公链绝对优势尚未显现,用户还零落分散在各条公链,对于 DApp 开发团队来说,只在一条公链上开发游戏不太现实,但“全能开发者稀缺”、DApp“迁移难度大”。

资金、用户、技术逐渐成为横亘在团队面前的三块绊脚石,去年下半年还热闹非凡的项目,不少已经哑火,团队不得不暂时退场。


找资金


据 DAppReview 统计的数据,2018 年春节期间,几大公链平均每日交易额较 12 月降低了 60~70%,在经历去年下半年的疯狂后,DApp 的热度跌落近半,没有“暴富效应”后,DApp 创业团队的资金问题就显现了。

此前,DApp 曾一度流行“礼包预售”模式,即在游戏上线前,就提前出售包含道具、券、代币等的“超值礼包”,团队先获得一笔收入支持后续的发展。随着 DApp 热度减弱,这种模式的吸引力逐渐减少。

“我们也想过这种模式,但最后发现与预期有差距,就放弃了。”Nicky 告诉 31QU,对策略类游戏来说,预售的模式对后进场的玩家不公平,所以没采用这种方式。

幸运的是,两次开发者大赛给他们带来了“启动基金”。

“参加大赛的时候,我们就是抱着获奖目的去的。”回忆当时的参赛初衷和取得的成绩时,Nicky 依旧难掩兴奋,当时团队刚组建,恰好赶上 NEO 举办首届开发者大赛,他们最终拿到了 50 万元奖金。

去年年底,团队又参加了波场举办的“TRONAccelerator”线上 DApp 开发者大赛,再次拿到了 3 万美元奖金。

而同期参赛的其他团队,就没那么顺利了。“当年和我们一起参加 NEO开发者大赛的项目,除了一两个幸存,大部分已经消失匿迹了”,Nicky 称,后来都没看到他们游戏传出任何关于上线的消息,“估计是放弃了”。

如果不是这两次大赛的奖金,BLOCKLORDS 的后续开发可能不会那么顺利,“我们接触了几个投资人,但现在的行情下,对方基本上都希望先看到游戏成品、用户数据后,再决定是否投资。” Nicky 表示,但对于 DApp 来说,前期正是急需资金的阶段,“没钱怎么有产品?”

一位去年 11 月就已入场,目前还在坚持的开发者白浩告诉 31QU,自从去年 12 月游戏上线火了一阵,吸引一批玩家后,“现在玩的人已经不多了。”他坦言,虽然“每周还会推出新玩法,但游戏已经不是团队的主要工作。”

在他们的游戏内测群里,还时不时有积极的玩家出来聊天,让群友聊聊 EOS 和目前的游戏,但畅谈 EOS、链游未来的玩家越来来少,管理员偶尔出现,回复用户多次询问的“最近是否要推出新玩法”疑问时,会留下一句:“如今保持现金流才是最重要的。”

而没有充裕资金,已将游戏停服的邵夏团队已经退场,目前的状态是“观望”。

他们去年开发了一款卡牌游戏,由于玩家锐减、营收无法 Cover 支出,热度仅持续了两周,最后在玩家的一脸惊愕中匆忙停止了项目。如今 3 个多月过去了,邵夏依旧没有看到合适的时机,只能“再等等看”。


增量用户在哪里?


除了资金,DApp 团队还需解决获客问题。

一位深度参与 EOS 侧链开发的投资人告诉 31 QU,今年以来 EOS 的 DApp 整体数据每月下降 20~30%,寻找增量用户已经成为公链当前最紧迫的事情。

前段时间,一款基于波场开发的竞猜游戏占据了波场 DApp 日活榜首,该游戏客服小巴对31QU表示,他们的用户主要在海外。他进一步透露,“其实国内用户很少,没几个”。仅 2 天后,31QU 再次查看该竞猜类游戏排名,其已经从波场榜单周日活首位下落到第 5 的位置。

连博彩、竞猜类游戏的吸引力都变弱了,其他链游还有机会吗?

Nicky 团队寄希望于优质产品。据了解,他们正在开发的是一款以欧洲中世纪为背景的史诗策略类区块链游戏——BLOCKLORDS。

据 Nicky 介绍,目前整个项目进展还算顺利,游戏仅上线一周、尚未推广的情况下,“交易量在一千笔以上,交易额有 4 万多个 Tron。”

这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了。

根据 DAppreview 近期发布的 2019Q1 DApp数据报告, 如果按照每日交易额作为筛选标准,对数据过滤,可以获得“各条公链日活用户在3000~6000之间”的结论。

一直以来,使用门槛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 DApp 的规模落地。“比如新用户要玩 DApp,你需要先让他了解加密货币、钱包,甚至 EOS 账户、RAM等概念,对于不熟悉区块链的用户来说,这就把很多玩家挡在了游戏之外。”白浩告诉 31QU,这个问题至今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入局区块链前,Nicky 在国内一家知名游戏公司担任运营总监,2017 年年底,加密猫(CrytoKitties)引爆游戏圈,在与几个伙伴商量后,决定入圈做链游,团队6~7 个成员,恰好是独立工作室的规模。

他告诉 31QU,BLOCKLORDS 现阶段主要面向海外用户,对国内用户可能有些门槛。“我们团队成员此前的工作,就是做国内游戏的海外本地化的,对海外玩家有较深的了解。”

Nicky 介绍,“海外的玩家和国内玩家的不同在于,他们对游戏的‘好玩性’更加重视。”

“从项目发布到上线,我们一直在推特上和玩家同步进度,陆陆续续有日本、秘鲁的玩家留言,期待我们的游戏上线。”Nicky 表示,他们希望凝聚核心粉丝,借助他们的口碑,把游戏传播出去,等做好海外市场,他们会推出中文版。


DApp 迁移难度


除了资金用户问题,链游开发还会遇到人才和特有的“跨链”问题。

“国内厉害的开发者其实不多。”

一位链游开发者分析说,链游画面渣、操作延迟的问题不仅因为公链性能的限制,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公链的开发语言不同,市面上也很难找到对 Java、Python、C# 等语言全能的程序员。”

2017 年底,同样是看到一只小猫咪竟能掀起全民讨论热潮后,已在游戏行业有近 10 年经验的老将陈昊芝很快反应过来。如果按照游戏周期论,5 年就会转换一个战场的话,是时候考虑开拓新赛道了。

201905072209102.jpg


于是,陈昊芝和友人共同发起了游戏公链项目 Cocos-BCX。在进入区块链之前,他做的是游戏引擎,如今转向区块链,他要做的也还是“老本行”,

“对独立开发者来说,由于不同公链存在不同的开发环境,要想在不同公链上部署游戏,开发投入就是很大一笔开支。”陈昊芝表示,Cocos-BCX 是一条专门为游戏开发者准备的公链,“给开发者提供开发工具,以及支持跨平台的技术环境,让开发者轻松就能把游戏部署到其他公链上。”

简单类比,Cocos-BCX 就像是一个封装好的盒子,它的功能是给开发者提供各种调用接口,让一些复杂的开发过程变得简单,减少开发者将项目迁移其他公链的难度。

今年 3 月 24 日,Cocos 在其主办的区块链游戏技术大会上发布并演示了支持区块链游戏开发的引擎 Cocos。宣布提供类似服务的,还有另两家游戏引擎提供商,白鹭科技和 LayaBox,其中,去年 5 月,白鹭发布了HTML5区块链引擎,满足开发者需求。

“传统游戏开发需要引擎,在进行区块链游戏开发的时候,同样需要这类工具。”Nicky 表示,他们目前就在用 Cocos 开源提供的开发工具,“不同公链交互、跨链在理论上可行,但短时间内还无法实现。”

“另外,我们尝试过把 BLOCKLORDS 的战斗逻辑上链,写进智能合约,但最后发现不太可行,一方面是数据体量较大,另一方面会造成比较高昂的 Gas 费用,是否需要玩家承担这部分费用是个问题。”

智能合约的开发,数据、功能、逻辑上链的取舍是区块链游戏的独有特点,Nicky 告诉 31QU,由于游戏本身就是需要多次更新迭代的产品,如果把战斗公式上链,要想更新,就必须改动相关的代码,牵一发而动全身,“而改动底层智能合约没那么容易,从团队角度看,也不太好支撑这部分的成本。”


结语


DApp 再也不是一门疯狂、稳赚的生意了。

无论对独立游戏开发者,还是从传统游戏进场的大玩家来说,现阶段除了博彩、竞猜游戏,其他类型的游戏要想突围、寻求赢利暂时还不现实。

至少摆在 DApp 开发者面前的,还有资金、用户、技术等这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有的项目可以解决,有的只能依赖整个行业的迭代。

不过,区块链游戏这个命题,依旧有广阔的前景。因为根据 DappReview 数据,今年第一季度三大主链总计 DApp 交易流水达到了 36 亿美金,相比于去年全年的 50 亿美金,不难预计:今年上半年,这个数据就能轻松超越去年全年的数据。

只要忠诚的用户还在、进场的开发者越多,再加上基于公链开发的游戏质量更好,区块链游戏总有一天会离普通大众越来越近,甚至触手可及。


文 / 31QU 林君

WSM覆灭记:全球第二大暗网市场是如何垮台的?

特写ccvalue 发表了文章 • 2019-05-08 10:49 • 来自相关话题

警方抓捕WSM相关人员时缴获的违法物品 | 来源:纽约时报

暗网黑吃黑也是很牛的了,有组织专门做互联网到暗网的访问代理入口,口碑做起来,慢慢积累用户流量,然后随便搞中间人劫持,偷用户加密货币。再顺便搞个暗网服务导航,里面也有钓鱼加密货币的。没一定隐私及安全功力的,不要随便逛暗网...——慢雾科技余弦


当地时间5月3号,跨多国合作的执法部门在德国宣布,他们成功关闭了全球第二大暗网市场:The Wall Street Marketplace(华尔街市场,以下简称WSM),并抓获了3名管理者(也是创办人)以及多名犯罪嫌疑人。据欧洲刑警组织(Europol)公布的报告,执法部门一共缴获超过60万美元的现金、高达六位数的比特币与门罗币,以及大量的其他非法物品。

这次抓捕历时大约一年半,汇集了德国、荷兰、美国、罗马尼亚等多国执法部门的力量,尽管相关部门声称,这可能是截至目前最困难的一次对网络犯罪的执法行动,但从各方曝光的信息来看,WSM的倒下同它的前辈之遭遇颇为相似——历史总是押韵的。


01 暗网与WSM简史
 

要理解WSM是如何倒下的,我们不妨先看看以往的暗网市场历史。

暗网市场的先驱自然是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Silk Road),在它2013年9月被FBI关掉后,一个名为“重载”(Reloaded)的暗网市场的流量快速增长,因为前者的用户需要一个新的平台来满足其交易需求。然而在2个月后,该平台因为不堪流量爆炸的纷扰,被迫选择下线。

另一名为“绵羊市场”(Sheep Marketplace)的暗网市场,于2013年3月份上线,“丝路”的坍塌同样使得它在客源方面收益颇丰。然而好景不长,同年12月,两名佛罗里达的黑客盗取了该网站用户价值600万美元的比特币,引起警方关注后,该网站停止了运行。

这两个“丝路”时代的暗网市场的遭遇为尔后的同类市场发展,埋下了两条暗线:

一个平台会因为另一平台的倒闭而收获大量流量,但着可能招致网站无法负荷;

另一条线是:平台可能因黑客盗窃而损失惨重,进而下线;抑或是,平台意识到被警方盯上后,会产生“出逃骗局”(Exit Scam)。

后丝路时代的平台发展状况,同以上暗线基本贴合。

2015年对于暗网市场来说是一个分水岭,该年3月份,一家名为“进化”(Evolution)的暗网市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Exit Scam”,在窃取了用户以及商户托管的价值1200万美元的比特币(这一数值相当于彼时整个暗网市场金额的一半)后,直接关停运营。

而后接棒市场领头羊之位的是:黑行(Black Bank)和Agora两家暗网市场,但前者在同年5月以“网站维护”(maintenance)的名义暂停几日后,同样携款跑路(但具体金额不详)。

接连发生的平台跑路事件和用户与商户的舆论压力,使得各家平台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托管方式和运营模式。

WSM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于2016年诞生,上线伊始,它就尝试着引入了一些新的机制:支持门罗币(Monera)以加强交易的隐私性;上线Multisig的比特币托管模式,与传统的平台托管模式并存,降低客户与商户资金被平台裹挟而逃的风险;它还设立了“深度FAQ”(in-depth FAQ)版块,为客户理解其平台提供帮助;此外,它还在Dread(暗网市场的论坛)、Reddit上请专员来为客户和商户处理问题,并且维护平台与外界的公共关系。

一系列新颖的措施,为WSM吸引了海量的、从其他平台迁移而来的忠实粉丝。从其被关停后,欧洲刑警组织公布的报告来看,该平台上着超过5400家注册商户以及63000余件非法商品(包括但不限于毒品、管制武器、假钞、恶意软件等),同时它还有着超过115万名注册客户。

荷兰国家刑事调查司司长安迪.克莱格(Andy Kraag)指出,执法部门难以评估WSM的整体交易额,但仅荷兰境内在WSM上的毒品交易商的交易额就高达一亿欧元,可见WSM的规模之巨。

 
02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然而WSM的措施并没有保佑它长长久久——毕竟黑天鹅频出才是这个世界的常态:今年4月,WSM的同行,也是最大的暗网市场Dream宣布其将主动关停,并让用户迁移至别的平台。

在业内颇有口碑的WSM自然成为大家的不二之选,瞬时涌入的海量用户极大地增加了网站的负荷,WSM被迫进入“维护状态”。





WSM运营专员在Dread表明该网站正致力于升级其软硬件 | 来源:darkwebnews


与此同时,该网站的托管资金池出现了异样:大量用户与商户的比特币竟然被锁定住了,他们无法将其转入自己的账户。Dread的创始人、管理员,Hugbnter,也在Dread的相关板块提示WSM或存在跑路风险。

综合各方信源来看,当时被锁定的比特币大约有1400万美元——3000万美元的规模,而如果WSM跑路成功,他们可提走至少1100万美元的现金。

大额资金的短时间异动引起了执法部门的注意,德国警方事后表示:“当我们看到WSM在提取资金时,我们立刻展开了行动。”

而那位帮助WSM运营Dread和Reddit的专员Med31ln,更是给了执法部门一记神助攻:

或许是感知到平台即将跑路,这位WSM的专员竟然开始敲诈客户和商户,他要求后者每人向其支付0.05比特币,不然他会将相关人员的信息直接交给执法部门,让他们身陷囹圄。

可能是敲诈到的金额并未达到这位专员的预期,他一副破罐子破摔的心态,直接把自己登录WSM后台的相关信息曝光在了网上,意欲使得第三方通过这种方式看到所有用户和商户的信息,让后者感受到更大的威胁,进而转给他0.05比特币。

然而,这在可能满足他私欲的同时,也为暴露了WSM的真实IP,这显然能增大警方破案的可能性。

起于其他平台倒塌之间的WSM,摧垮它的直接原因,又何不是似曾相识。

WSM的破案过程大致如上,但还有一个问题悬而未决:执法部门是如何确定罪犯的钱包地址的呢?


03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破绽由WSM的被捕创始人之一Frost露出。

首先是,执法部门通过测试,找到了可能由WSM使用的VPN。碰巧的是,该VPN因故停止无法工作,但犯罪团队依然访问WSM网站(没有了VPN,使用者的数据相当于失去了保护色),这就使得执法部门顺利获得了Frost的部分信息(包括其具体的位置以及可能的姓名)。

而后,执法部门转向了对Frost的钱包地址进行了分析,斩除其层叠的“保护层”后,执法部门发现一个疑似WSM管理方的地址,和在汉莎暗网(Hansa Market)交易的匿名地址一致。

而后,执法部门将汉莎上的地址转给了一家不具名的比特币交易服务商,发现背后的控制人姓名为“Martin Frost”,以及相关的邮箱地址,这些信息同执法部门先前在VPN偶然关停后发现的信息一致,Frost因而被锁定。执法部门使用类似的办法,找到了另外两位WSM的管理员。





执法部门会对比特币的交易历史进行逆向拆解 | 来源:sciencemag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VPN的故障为执法部门提供了重要线索,但最终破案成功同其对比特币地址的“拆解”有很大关系,负责这一工作的是美国邮政检验局(The United States Postal Inspection Service)。而当年丝路被关停后,相关的比特币也是由执法部门逆向拆解追踪到的,彼时负责这一工作的是FBI。

不难预想,此次WSM被关一案中,执法部门运用的手段大概率会在下一次类似的抓捕中运用,而可预期时间内,也会有不少按暗网平台重走前辈们的老路。

而WSM的落幕显然不是暗网的结束,更不会是执法部门与暗网平台方斗争的结束。前者会吸取WSM倒下的教训,可能会建立更安全的VPN,使用更复杂的手短隐匿加密货币的踪迹,甚至去创造新的匿名加密货币;

而执法部门会凭借在WSM一案中获取的海量信息,顺藤摸瓜,追本溯源,找到更多的犯罪嫌疑人,以及从事相关买卖的消费者和商户。

加密货币与暗网市场的绑定,是人性的恶念对科技的污化与缠结。何时能够斩断这一链接,或许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参考链接:

https://techcrunch.com/2019/05/03/how-german-and-us-authorities-took-down-the-owners-of-darknet-drug-emporium-wall-street-market/

https://darkwebnews.com/darkwebmarkets/wall-street-market-exit-scam/

https://www.forbes.com/sites/daveywinder/2019/05/03/did-a-bitcoin-exit-scam-cause-dark-web-wall-street-market-crash/amp/

https://www.nytimes.com/2019/05/03/business/germany-wall-street-market-drugs.html

https://bitcoinmagazine.com/articles/major-darknet-marketplace-wall-street-market-shuttered-law-enforcement/amp/

https://en.bitcoinwiki.org/wiki/Darknet_market

https://www.ndss-symposium.org/wp-content/uploads/2019/02/ndss2019_09-1_Lee_paper.pdf

https://explorepsychedelics.com/markets/wall-street-market/

作者:王泽龙
编辑:江小渔 查看全部
201905080749102.jpg

警方抓捕WSM相关人员时缴获的违法物品 | 来源:纽约时报


暗网黑吃黑也是很牛的了,有组织专门做互联网到暗网的访问代理入口,口碑做起来,慢慢积累用户流量,然后随便搞中间人劫持,偷用户加密货币。再顺便搞个暗网服务导航,里面也有钓鱼加密货币的。没一定隐私及安全功力的,不要随便逛暗网...——慢雾科技余弦



当地时间5月3号,跨多国合作的执法部门在德国宣布,他们成功关闭了全球第二大暗网市场:The Wall Street Marketplace(华尔街市场,以下简称WSM),并抓获了3名管理者(也是创办人)以及多名犯罪嫌疑人。据欧洲刑警组织(Europol)公布的报告,执法部门一共缴获超过60万美元的现金、高达六位数的比特币与门罗币,以及大量的其他非法物品。

这次抓捕历时大约一年半,汇集了德国、荷兰、美国、罗马尼亚等多国执法部门的力量,尽管相关部门声称,这可能是截至目前最困难的一次对网络犯罪的执法行动,但从各方曝光的信息来看,WSM的倒下同它的前辈之遭遇颇为相似——历史总是押韵的。


01 暗网与WSM简史
 

要理解WSM是如何倒下的,我们不妨先看看以往的暗网市场历史。

暗网市场的先驱自然是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Silk Road),在它2013年9月被FBI关掉后,一个名为“重载”(Reloaded)的暗网市场的流量快速增长,因为前者的用户需要一个新的平台来满足其交易需求。然而在2个月后,该平台因为不堪流量爆炸的纷扰,被迫选择下线。

另一名为“绵羊市场”(Sheep Marketplace)的暗网市场,于2013年3月份上线,“丝路”的坍塌同样使得它在客源方面收益颇丰。然而好景不长,同年12月,两名佛罗里达的黑客盗取了该网站用户价值600万美元的比特币,引起警方关注后,该网站停止了运行。

这两个“丝路”时代的暗网市场的遭遇为尔后的同类市场发展,埋下了两条暗线:

一个平台会因为另一平台的倒闭而收获大量流量,但着可能招致网站无法负荷;

另一条线是:平台可能因黑客盗窃而损失惨重,进而下线;抑或是,平台意识到被警方盯上后,会产生“出逃骗局”(Exit Scam)。

后丝路时代的平台发展状况,同以上暗线基本贴合。

2015年对于暗网市场来说是一个分水岭,该年3月份,一家名为“进化”(Evolution)的暗网市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Exit Scam”,在窃取了用户以及商户托管的价值1200万美元的比特币(这一数值相当于彼时整个暗网市场金额的一半)后,直接关停运营。

而后接棒市场领头羊之位的是:黑行(Black Bank)和Agora两家暗网市场,但前者在同年5月以“网站维护”(maintenance)的名义暂停几日后,同样携款跑路(但具体金额不详)。

接连发生的平台跑路事件和用户与商户的舆论压力,使得各家平台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托管方式和运营模式。

WSM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于2016年诞生,上线伊始,它就尝试着引入了一些新的机制:支持门罗币(Monera)以加强交易的隐私性;上线Multisig的比特币托管模式,与传统的平台托管模式并存,降低客户与商户资金被平台裹挟而逃的风险;它还设立了“深度FAQ”(in-depth FAQ)版块,为客户理解其平台提供帮助;此外,它还在Dread(暗网市场的论坛)、Reddit上请专员来为客户和商户处理问题,并且维护平台与外界的公共关系。

一系列新颖的措施,为WSM吸引了海量的、从其他平台迁移而来的忠实粉丝。从其被关停后,欧洲刑警组织公布的报告来看,该平台上着超过5400家注册商户以及63000余件非法商品(包括但不限于毒品、管制武器、假钞、恶意软件等),同时它还有着超过115万名注册客户。

荷兰国家刑事调查司司长安迪.克莱格(Andy Kraag)指出,执法部门难以评估WSM的整体交易额,但仅荷兰境内在WSM上的毒品交易商的交易额就高达一亿欧元,可见WSM的规模之巨。

 
02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然而WSM的措施并没有保佑它长长久久——毕竟黑天鹅频出才是这个世界的常态:今年4月,WSM的同行,也是最大的暗网市场Dream宣布其将主动关停,并让用户迁移至别的平台。

在业内颇有口碑的WSM自然成为大家的不二之选,瞬时涌入的海量用户极大地增加了网站的负荷,WSM被迫进入“维护状态”。

201905080749113.jpg

WSM运营专员在Dread表明该网站正致力于升级其软硬件 | 来源:darkwebnews


与此同时,该网站的托管资金池出现了异样:大量用户与商户的比特币竟然被锁定住了,他们无法将其转入自己的账户。Dread的创始人、管理员,Hugbnter,也在Dread的相关板块提示WSM或存在跑路风险。

综合各方信源来看,当时被锁定的比特币大约有1400万美元——3000万美元的规模,而如果WSM跑路成功,他们可提走至少1100万美元的现金。

大额资金的短时间异动引起了执法部门的注意,德国警方事后表示:“当我们看到WSM在提取资金时,我们立刻展开了行动。”

而那位帮助WSM运营Dread和Reddit的专员Med31ln,更是给了执法部门一记神助攻:

或许是感知到平台即将跑路,这位WSM的专员竟然开始敲诈客户和商户,他要求后者每人向其支付0.05比特币,不然他会将相关人员的信息直接交给执法部门,让他们身陷囹圄。

可能是敲诈到的金额并未达到这位专员的预期,他一副破罐子破摔的心态,直接把自己登录WSM后台的相关信息曝光在了网上,意欲使得第三方通过这种方式看到所有用户和商户的信息,让后者感受到更大的威胁,进而转给他0.05比特币。

然而,这在可能满足他私欲的同时,也为暴露了WSM的真实IP,这显然能增大警方破案的可能性。

起于其他平台倒塌之间的WSM,摧垮它的直接原因,又何不是似曾相识。

WSM的破案过程大致如上,但还有一个问题悬而未决:执法部门是如何确定罪犯的钱包地址的呢?


03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破绽由WSM的被捕创始人之一Frost露出。

首先是,执法部门通过测试,找到了可能由WSM使用的VPN。碰巧的是,该VPN因故停止无法工作,但犯罪团队依然访问WSM网站(没有了VPN,使用者的数据相当于失去了保护色),这就使得执法部门顺利获得了Frost的部分信息(包括其具体的位置以及可能的姓名)。

而后,执法部门转向了对Frost的钱包地址进行了分析,斩除其层叠的“保护层”后,执法部门发现一个疑似WSM管理方的地址,和在汉莎暗网(Hansa Market)交易的匿名地址一致。

而后,执法部门将汉莎上的地址转给了一家不具名的比特币交易服务商,发现背后的控制人姓名为“Martin Frost”,以及相关的邮箱地址,这些信息同执法部门先前在VPN偶然关停后发现的信息一致,Frost因而被锁定。执法部门使用类似的办法,找到了另外两位WSM的管理员。

201905080749114.jpg

执法部门会对比特币的交易历史进行逆向拆解 | 来源:sciencemag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VPN的故障为执法部门提供了重要线索,但最终破案成功同其对比特币地址的“拆解”有很大关系,负责这一工作的是美国邮政检验局(The United States Postal Inspection Service)。而当年丝路被关停后,相关的比特币也是由执法部门逆向拆解追踪到的,彼时负责这一工作的是FBI。

不难预想,此次WSM被关一案中,执法部门运用的手段大概率会在下一次类似的抓捕中运用,而可预期时间内,也会有不少按暗网平台重走前辈们的老路。

而WSM的落幕显然不是暗网的结束,更不会是执法部门与暗网平台方斗争的结束。前者会吸取WSM倒下的教训,可能会建立更安全的VPN,使用更复杂的手短隐匿加密货币的踪迹,甚至去创造新的匿名加密货币;

而执法部门会凭借在WSM一案中获取的海量信息,顺藤摸瓜,追本溯源,找到更多的犯罪嫌疑人,以及从事相关买卖的消费者和商户。

加密货币与暗网市场的绑定,是人性的恶念对科技的污化与缠结。何时能够斩断这一链接,或许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参考链接:

https://techcrunch.com/2019/05/03/how-german-and-us-authorities-took-down-the-owners-of-darknet-drug-emporium-wall-street-market/

https://darkwebnews.com/darkwebmarkets/wall-street-market-exit-scam/

https://www.forbes.com/sites/daveywinder/2019/05/03/did-a-bitcoin-exit-scam-cause-dark-web-wall-street-market-crash/amp/

https://www.nytimes.com/2019/05/03/business/germany-wall-street-market-drugs.html

https://bitcoinmagazine.com/articles/major-darknet-marketplace-wall-street-market-shuttered-law-enforcement/amp/

https://en.bitcoinwiki.org/wiki/Darknet_market

https://www.ndss-symposium.org/wp-content/uploads/2019/02/ndss2019_09-1_Lee_paper.pdf

https://explorepsychedelics.com/markets/wall-street-market/

作者:王泽龙
编辑:江小渔

不甘落后,微软发布以太坊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包

资讯8btc 发表了文章 • 2019-05-08 10:39 • 来自相关话题

(图片来源:flickr)


据Coindesk 5月7日报道,微软最近发布了一套工具包,该工具包将允许客户在其云计算平台Azure上构建基于以太坊的应用程序。

本周,微软的MVP(最有价值的专业人士)、BuildAzure.com的创始人Chris Pietschmann在其博客中宣布,微软开发的全新Azure区块链开发工具包将帮助开发者在Azure的区块链服务或以太坊区块链上创建并部署基于以太坊的应用程序。

这一套以太坊开发工具包作为微软源代码编辑器Visual Studio代码的扩展,将允许开发者创建并部署以太坊的智能合约,同时还可以帮助开发者利用Solity和Truffle等开源区块链工具。

微软在其GitHub页面上表示:

    Azure区块链服务是一种托管性质的以太坊服务,你可以对其进行部署,并与它进行交互,你甚至还可以将它集成到其他基于Azure的服务中,比如Azure Flow、Logic Apps或者像SQL Server和Cosmos DB这样的存储服务。


Pietschmann表示,Windows 10和MacOS都将支持这一扩展,并补充说这套以太坊开发工具包也可以在Azure的虚拟机中运行。

随后,Pietschmann进一步指出:

    虽然社区中的其他开发者已经发布了针对Visual Studio Code的Solidy和其他区块链技术扩展,但是现在微软也发布了一套相应的官方工具。


就在上个月,微软与以太坊企业联盟(Enterprise  Ethereum Alliance)联合推出了一套用于构建通证的工具包,该工具包旨在帮助企业设计并创建适合企业特定需求的加密货币通证。此外,微软还在Azure上推出了以太坊共识“权威证明(proof of authority)”,它取代了公有链通常使用的工作量证明机制。

在上周,微软还曾表示,它将通过Azure平台向其商业客户推广摩根大通的Quorum区块链。


原文:https://www.coindesk.com/microsoft-releases-ethereum-app-development-kit-for-azure-cloud
作者:Yogita Khatri
编译:Captain Hiro 查看全部
201905071215083857.jpg

(图片来源:flickr)


据Coindesk 5月7日报道,微软最近发布了一套工具包,该工具包将允许客户在其云计算平台Azure上构建基于以太坊的应用程序。

本周,微软的MVP(最有价值的专业人士)、BuildAzure.com的创始人Chris Pietschmann在其博客中宣布,微软开发的全新Azure区块链开发工具包将帮助开发者在Azure的区块链服务或以太坊区块链上创建并部署基于以太坊的应用程序。

这一套以太坊开发工具包作为微软源代码编辑器Visual Studio代码的扩展,将允许开发者创建并部署以太坊的智能合约,同时还可以帮助开发者利用Solity和Truffle等开源区块链工具。

微软在其GitHub页面上表示:


    Azure区块链服务是一种托管性质的以太坊服务,你可以对其进行部署,并与它进行交互,你甚至还可以将它集成到其他基于Azure的服务中,比如Azure Flow、Logic Apps或者像SQL Server和Cosmos DB这样的存储服务。



Pietschmann表示,Windows 10和MacOS都将支持这一扩展,并补充说这套以太坊开发工具包也可以在Azure的虚拟机中运行。

随后,Pietschmann进一步指出:


    虽然社区中的其他开发者已经发布了针对Visual Studio Code的Solidy和其他区块链技术扩展,但是现在微软也发布了一套相应的官方工具。



就在上个月,微软与以太坊企业联盟(Enterprise  Ethereum Alliance)联合推出了一套用于构建通证的工具包,该工具包旨在帮助企业设计并创建适合企业特定需求的加密货币通证。此外,微软还在Azure上推出了以太坊共识“权威证明(proof of authority)”,它取代了公有链通常使用的工作量证明机制。

在上周,微软还曾表示,它将通过Azure平台向其商业客户推广摩根大通的Quorum区块链。


原文:https://www.coindesk.com/microsoft-releases-ethereum-app-development-kit-for-azure-cloud
作者:Yogita Khatri
编译:Captain Hiro

IMF最新年报:加密货币不会对金融稳定构成威胁

观点8btc 发表了文章 • 2019-05-08 10:31 • 来自相关话题

图片来源:visualhunt


据外媒近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的年度报告指出,加密货币不会对全球经济稳定构成威胁。或者至少现在还没有。

每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会发布一份详细描述世界经济状况的报告。今年的报告题为《崎岖之路,砥砺前行(A Bumpy Ride Ahead)》,其中有一章是专门针对加密货币的论述。

报告解释说,尽管加密资产在2017和2018年期间“大幅升值”,但其总市值还不到全球四大银行资产负债表总市值的3%。即使在加密货币最受欢迎的时候,这一数字也未达到6%。





加密资产规模、价格增值、实现波动性及夏普比率图。来源: IMF


报告指出,该行业仍然非常集中;比特币、以太坊和Ripple占据了加密货币市场总市值的80%。尽管全球有180多家活跃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但80%以上的交易是在前14名进行的。令人惊讶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计算出,在过去三年里,投资者从FANG股票[Facebook、亚马逊(Amazon)、奈飞(Netflix)、谷歌(Google)]获得的收益从比加密资产中获得的还要多。

此外,报告指出,2017年12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和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首次推出的比特币期货对世界的影响没有一些人预期的那样大:

    “期货交易量仅占CME和CBOE整体交易量的一小部分,相比加密货币交易所比特币现货交易量,其只占到2.3%。”






各加密货币的累积市场份额,主流加密货币交易量占比,比特币的法币交易占比,比特币期货对比特币现货交易占比图.来源: IMF


基于这些原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得出结论,加密货币对法定金融体系构成的威胁非常有限。与其说这是对加密货币投下的信任票,不如说这是一种理解,即加密货币的实际意义远没有媒体大肆宣传的那么重要。不过,该报告还补充说,由于该行业的迅猛增长,“监管者应对此保持警惕”。

总的来说,加密行业给人的印象是,它的利基市场仍然比它自己想象的要大一些。更重要的是,报告对区块链技术的未来应用持乐观态度,其写道:

    “加密资产的底层技术——分布式账本技术(DLT)——也可能带来更高效的市场基础设施。”


报告接着补充道:

    “未来的政策制定需要灵活、创新和合作。作为讨论和国际合作的论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可以提供建议,并帮助推进加密资产监管的议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于1945年12月,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协议的一部分。它的职能是通过提供咨询和发放贷款来维持国际经济稳定。其总部设在华盛顿特区,拥有189个成员国,控制着6680亿美元的基金。


原文:https://www.financemagnates.com/cryptocurrency/news/imf-cryptocurrency-not-appear-pose-risk-financial-stability/
作者:Simon Golstein
编译:Libert 查看全部
201905071046481008.jpg

图片来源:visualhunt


据外媒近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的年度报告指出,加密货币不会对全球经济稳定构成威胁。或者至少现在还没有。

每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会发布一份详细描述世界经济状况的报告。今年的报告题为《崎岖之路,砥砺前行(A Bumpy Ride Ahead)》,其中有一章是专门针对加密货币的论述。

报告解释说,尽管加密资产在2017和2018年期间“大幅升值”,但其总市值还不到全球四大银行资产负债表总市值的3%。即使在加密货币最受欢迎的时候,这一数字也未达到6%。

201905071036317607.jpg

加密资产规模、价格增值、实现波动性及夏普比率图。来源: IMF


报告指出,该行业仍然非常集中;比特币、以太坊和Ripple占据了加密货币市场总市值的80%。尽管全球有180多家活跃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但80%以上的交易是在前14名进行的。令人惊讶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计算出,在过去三年里,投资者从FANG股票[Facebook、亚马逊(Amazon)、奈飞(Netflix)、谷歌(Google)]获得的收益从比加密资产中获得的还要多。

此外,报告指出,2017年12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和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首次推出的比特币期货对世界的影响没有一些人预期的那样大:


    “期货交易量仅占CME和CBOE整体交易量的一小部分,相比加密货币交易所比特币现货交易量,其只占到2.3%。”



201905071036562010.jpg

各加密货币的累积市场份额,主流加密货币交易量占比,比特币的法币交易占比,比特币期货对比特币现货交易占比图.来源: IMF


基于这些原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得出结论,加密货币对法定金融体系构成的威胁非常有限。与其说这是对加密货币投下的信任票,不如说这是一种理解,即加密货币的实际意义远没有媒体大肆宣传的那么重要。不过,该报告还补充说,由于该行业的迅猛增长,“监管者应对此保持警惕”。

总的来说,加密行业给人的印象是,它的利基市场仍然比它自己想象的要大一些。更重要的是,报告对区块链技术的未来应用持乐观态度,其写道:


    “加密资产的底层技术——分布式账本技术(DLT)——也可能带来更高效的市场基础设施。”



报告接着补充道:


    “未来的政策制定需要灵活、创新和合作。作为讨论和国际合作的论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可以提供建议,并帮助推进加密资产监管的议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于1945年12月,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协议的一部分。它的职能是通过提供咨询和发放贷款来维持国际经济稳定。其总部设在华盛顿特区,拥有189个成员国,控制着6680亿美元的基金。


原文:https://www.financemagnates.com/cryptocurrency/news/imf-cryptocurrency-not-appear-pose-risk-financial-stability/
作者:Simon Golstein
编译:Lib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