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token视为证券,ICO在阿联酋走上合法化之路

地区8btc 发表了文章 • 2018-10-09 10:58 • 来自相关话题

据coindesk10月8日报道,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一下简称“阿联酋”)宣布,该国监管机构已允许将ICO代币视为证券,并将在2019年上半年制定相关法规,为首次代币发行(ICO)作为该国合规的融资方式提供法律保障。

据路透社周一消息,该新规将允许企业通过发行代币来筹集资金,除了首次公开募股(IPO)等传统融资方式之外,给该国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方式。

阿联酋证券监管机构负责人Obaid Saif al-Zaabi昨天在研讨会上透露了这一消息:

阿联酋证券和商品管理局(SCA)已批准将ICO视为证券。按照计划,我们应该在2019年上半年制定相关法规。


Zaabi表示,该监管机构已与国外的顾问一起制定了有关ICO的法规草案。并且该机构还在与阿布扎比和迪拜的股票市场合作,为数字资产的交易平台做筹备工作。

路透社指出,近年来油价和股市低迷的双重打击抑制了阿联酋及周边国家的IPO发展。

除了为ICO提供法律依据外,该国还可能制定一项新的法律,通过允许家族企业出售高达100%的所有权,来扩大IPO规模。Zaabi表示,这项措施目前正在等待总理办公室的批准。

如果这成为现实,将标志着阿联酋步入全球为区块链融资方式提供法律保障的国家行列。

今年7月,马耳他政府批准三项法案之一的《虚拟金融资产法案》,将为ICO项目制定相关流程和要求,并且将于11月1日实施。该国总理最近在联合国的一次演讲中表示,加密货币是货币不可避免的未来。(Melody) 查看全部
201810090212417330.jpg

据coindesk10月8日报道,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一下简称“阿联酋”)宣布,该国监管机构已允许将ICO代币视为证券,并将在2019年上半年制定相关法规,为首次代币发行(ICO)作为该国合规的融资方式提供法律保障。

据路透社周一消息,该新规将允许企业通过发行代币来筹集资金,除了首次公开募股(IPO)等传统融资方式之外,给该国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方式。

阿联酋证券监管机构负责人Obaid Saif al-Zaabi昨天在研讨会上透露了这一消息:


阿联酋证券和商品管理局(SCA)已批准将ICO视为证券。按照计划,我们应该在2019年上半年制定相关法规。



Zaabi表示,该监管机构已与国外的顾问一起制定了有关ICO的法规草案。并且该机构还在与阿布扎比和迪拜的股票市场合作,为数字资产的交易平台做筹备工作。

路透社指出,近年来油价和股市低迷的双重打击抑制了阿联酋及周边国家的IPO发展。

除了为ICO提供法律依据外,该国还可能制定一项新的法律,通过允许家族企业出售高达100%的所有权,来扩大IPO规模。Zaabi表示,这项措施目前正在等待总理办公室的批准。

如果这成为现实,将标志着阿联酋步入全球为区块链融资方式提供法律保障的国家行列。

今年7月,马耳他政府批准三项法案之一的《虚拟金融资产法案》,将为ICO项目制定相关流程和要求,并且将于11月1日实施。该国总理最近在联合国的一次演讲中表示,加密货币是货币不可避免的未来。(Melody)

熊市“社群已死”:假信仰+伪共识赌徒聚集地清场 占比80%的羊毛党消逝

市场pencilnews 发表了文章 • 2018-10-09 10:54 • 来自相关话题

共识、信仰以及对“一夜暴富”的幻想将一群原本互不相识的人集合在一个社群里。这些人中有的已成为项目投资者,有的是潜在投资者,剩下的多为羊毛党。社群建设投入多的项目方约有20万“用户”,也就是400个社群,成本大概在200万,运营较差的用户有几千、上万不等。

社群人数已成为一些资方判断一个项目是否可投的重要标准之一。今年行情不断下行,投资者们纷纷离场,不再发言。社群里的聊天交流变成了群主和发广告者在斗智斗勇。

项目方建的用户(投资者)社群在区块链项目野蛮生长之下诞生。初期靠空投、“百倍币”、“千倍币”吸引投资者进入。这种并不是靠兴趣和真实价值聚集的用户群,最初的形成方式或许就已注定他们会在短时间内归于沉寂。

行情何时回暖依然无人知晓,但社群已死正在变成事实。这些只有群主、官方工作人员在疯狂互动的社群是否还能抢救一下?运营者们是干等行情到来,还是行动起来,探索新的方式挽救一把?



社群建设是项目方必不可少的操作
 

远古时候,人类的祖先为了生存,以群体的形式集结在一起与其他动物、自然灾害等抗争。后来,人类基于血缘、族群等关系集结成了部落、国家。

区块链生态与部落、国家在组织形态上较为相似。在区块链生态中,互联网是土壤,通证是法币、共识是法律、公链是王国。在“王国”里,每个人(节点)都可以参与不同的工作,共享这个生态带来的价值回报。

与现实世界不同的是,每个节点的工作量、工作内容都被代码化,由代码来统计各节点的贡献,分配利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通过机器来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关系也被机器重构。

建设一个这样的“王国”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财力。一条公链从立项到主网上线,通常要经历一年左右的时间。时间越长,不确定性就会越多。比如团队人员变动、落地场景尚未被验证、技术攻坚遇难题、数字货币涨跌波动大等。这其中出现任何一条都有可能影响到一个区块链项目的正常推进。

加之行业诞生初期泡沫大,人力物力成本高,行业鱼龙混杂,风险不断攀升。这让项目的推进成本变得更高,仅区块链媒体行业就曾有记者月薪就高达5万~6万者。所以大多数区块链项目启动初期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募资。

去年9月4日之前,项目方可以靠发币融资。出于躲避监管、方便管理等原因,项目方在私募时把投资者以及项目的其他支持者拉倒一个群里。有从业人士曾表示,“早期知道他们的操作流程,但是投不了,你不在项目方的群里不知道人家什么时候私募,有钱无处投。”原本开放、包容的区块链核心思想在社群诞生时已开始变得封闭。

为了私募和积累基础用户,社群建设成为了项目方必不可少的操作。

去年“9.4”央行联合七部委叫停ICO,项目方将主要融资渠道转向机构投资者。尽管如此,社群人数依然成为资方是否投资的重要标准之一。原因一方面是社群建设的好意味着项目将来有一定的基础用户,有益于项目落地。另一方面,资方进场后有人接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资方利益。

 
行情下行,社群已死
 

李万胜于去年10月正式启动了NBS项目。那时正是资本正疯狂进场的时候,泛城资本陈伟星甚至称自己不看白皮书,许多项目都是盲投。但李万胜见了一圈投资人后均被否了。他回忆,当时资方反馈的信息是项目和落地场景都很有价值,但是现在的社群基础不够,我们暂时不投。

但他始终认为,应当等应用落地后,再来做用户。“现在项目方社群用户大部分都怀有赌徒心态,赌徒的社群不需要建设,有利他们就来,无利他们就走。”李万胜认为,“他今天成为你社区一员,明天如果没有拉到100倍你就是的敌人。”时至今日,他们依然未建群,目前两个社群用户总数不到1000。

在区块链项目方的社群中,除去普通投资者外,剩下的就是羊毛党。他们平时通常潜在群里连表情包都懒得发,等项目方空投结束后,领完奖励挥一挥衣袖,加一波人后转身离开,不带走一片云彩。

“进群不说话的都是有目的的。” 社群建设从业者李杰(化名)称。

李杰了解,一个群里大概有80%都是羊毛党,普通投资者最多20%。随着时间的推移真实用户数量会上升,中间有一个共识的过程,即新拉进群的普通用户在熟悉一段时间后会认可项目。

羊毛党中有的单兵作战,有的团队作战。他们通过拉人、转发、签到等方式参与项目的“建设”,换取项目方的奖励。

另一名从事社群建设的杨巍(化名)了解到,一般普通个人做的好的一天可以有100元左右的收入。团队作战的团长能多拿点,有人带着几千上万人,一天能赚上千元。

项目方为羊毛党付出的成本也是极高的。据李杰了解,做一个20万人的社群,成本没有200万拿不下来。

除羊毛党外,一般社群里还存在几个广告党。他们进群后就会甩出一段推广文案。经常让群管理员头疼不已,看见后有的警告一下,有的不警告直接踢出群聊。

今年以来,数字货币行情一直再跌,普通投资者们已纷纷离场,羊毛党做完任务后撤离,群里最为活跃的就剩广告党。广告党被踢完后,时至今日,群里能看到的就是每天项目方的推广文案。

 
分类运营或许是新出路
 

社群不再活跃,已成为许多项目方目前难以应对的问题。是死守等待行情上涨,还是探索新的方式,激发用户的积极性,参与到项目的推进中来。但对于后者,目前项目方大多毫无头绪。

有的采取的办法是找兼职托来活跃社群。他们采取的办法往往是两个人或多个人管理一个社群,负责在群里推送官方的文案,将社群用户的问题反馈官方解决。但这种办法往往只剩工作人员在疯狂对话。

区块链从业者王欣(化名)欣称,币圈社群无可救药,他们都是基于假信仰+伪共识+利益而集结在一起的。那不叫社群或社区,只能叫投资人俱乐部或者说持币会、“TOKEN天使团”、“项目资金筹委会”。

这显然经不起行情下行的考验。他认为,项目方是否需要建社群,要看项目的定位。如果是技术型的项目,自然是重点放在产品上,如果是运营型的项目,自然是要运营用户,同时也得向其他行业学习如何与用户互动。

用户在社群里可能是股东角色、消费者角色、监督者角色、基于共识参与劳动的角色、享受服务的会员角色。项目方可根据不同的角色将不同的用户放在一起,便于做针对性的内容输出。

区块链的鼻祖比特币诞生时,创始人中本聪只是通过邮件与部分参与者沟通,至今无人知晓他的真实身份,项目方、社群更是无从谈起。

社群已死或许并非行情下行的问题。区块链项目方的用户社群是否需要投入建设,以及建成后如何运营?或许还需要项目方不断试错,经过时间的检验才能给出答案。

 
作者:武旭升
注:本文内容主要来自QBD记者采访和网络公开信息,论据难免偏颇,不存在刻意误导。 查看全部
8ba356028e9ad370f8c6e6f39d2a485f.jpg


共识、信仰以及对“一夜暴富”的幻想将一群原本互不相识的人集合在一个社群里。这些人中有的已成为项目投资者,有的是潜在投资者,剩下的多为羊毛党。社群建设投入多的项目方约有20万“用户”,也就是400个社群,成本大概在200万,运营较差的用户有几千、上万不等。

社群人数已成为一些资方判断一个项目是否可投的重要标准之一。今年行情不断下行,投资者们纷纷离场,不再发言。社群里的聊天交流变成了群主和发广告者在斗智斗勇。

项目方建的用户(投资者)社群在区块链项目野蛮生长之下诞生。初期靠空投、“百倍币”、“千倍币”吸引投资者进入。这种并不是靠兴趣和真实价值聚集的用户群,最初的形成方式或许就已注定他们会在短时间内归于沉寂。

行情何时回暖依然无人知晓,但社群已死正在变成事实。这些只有群主、官方工作人员在疯狂互动的社群是否还能抢救一下?运营者们是干等行情到来,还是行动起来,探索新的方式挽救一把?




社群建设是项目方必不可少的操作
 

远古时候,人类的祖先为了生存,以群体的形式集结在一起与其他动物、自然灾害等抗争。后来,人类基于血缘、族群等关系集结成了部落、国家。

区块链生态与部落、国家在组织形态上较为相似。在区块链生态中,互联网是土壤,通证是法币、共识是法律、公链是王国。在“王国”里,每个人(节点)都可以参与不同的工作,共享这个生态带来的价值回报。

与现实世界不同的是,每个节点的工作量、工作内容都被代码化,由代码来统计各节点的贡献,分配利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通过机器来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关系也被机器重构。

建设一个这样的“王国”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财力。一条公链从立项到主网上线,通常要经历一年左右的时间。时间越长,不确定性就会越多。比如团队人员变动、落地场景尚未被验证、技术攻坚遇难题、数字货币涨跌波动大等。这其中出现任何一条都有可能影响到一个区块链项目的正常推进。

加之行业诞生初期泡沫大,人力物力成本高,行业鱼龙混杂,风险不断攀升。这让项目的推进成本变得更高,仅区块链媒体行业就曾有记者月薪就高达5万~6万者。所以大多数区块链项目启动初期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募资。

去年9月4日之前,项目方可以靠发币融资。出于躲避监管、方便管理等原因,项目方在私募时把投资者以及项目的其他支持者拉倒一个群里。有从业人士曾表示,“早期知道他们的操作流程,但是投不了,你不在项目方的群里不知道人家什么时候私募,有钱无处投。”原本开放、包容的区块链核心思想在社群诞生时已开始变得封闭。

为了私募和积累基础用户,社群建设成为了项目方必不可少的操作。

去年“9.4”央行联合七部委叫停ICO,项目方将主要融资渠道转向机构投资者。尽管如此,社群人数依然成为资方是否投资的重要标准之一。原因一方面是社群建设的好意味着项目将来有一定的基础用户,有益于项目落地。另一方面,资方进场后有人接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资方利益。

 
行情下行,社群已死
 

李万胜于去年10月正式启动了NBS项目。那时正是资本正疯狂进场的时候,泛城资本陈伟星甚至称自己不看白皮书,许多项目都是盲投。但李万胜见了一圈投资人后均被否了。他回忆,当时资方反馈的信息是项目和落地场景都很有价值,但是现在的社群基础不够,我们暂时不投。

但他始终认为,应当等应用落地后,再来做用户。“现在项目方社群用户大部分都怀有赌徒心态,赌徒的社群不需要建设,有利他们就来,无利他们就走。”李万胜认为,“他今天成为你社区一员,明天如果没有拉到100倍你就是的敌人。”时至今日,他们依然未建群,目前两个社群用户总数不到1000。

在区块链项目方的社群中,除去普通投资者外,剩下的就是羊毛党。他们平时通常潜在群里连表情包都懒得发,等项目方空投结束后,领完奖励挥一挥衣袖,加一波人后转身离开,不带走一片云彩。

“进群不说话的都是有目的的。” 社群建设从业者李杰(化名)称。

李杰了解,一个群里大概有80%都是羊毛党,普通投资者最多20%。随着时间的推移真实用户数量会上升,中间有一个共识的过程,即新拉进群的普通用户在熟悉一段时间后会认可项目。

羊毛党中有的单兵作战,有的团队作战。他们通过拉人、转发、签到等方式参与项目的“建设”,换取项目方的奖励。

另一名从事社群建设的杨巍(化名)了解到,一般普通个人做的好的一天可以有100元左右的收入。团队作战的团长能多拿点,有人带着几千上万人,一天能赚上千元。

项目方为羊毛党付出的成本也是极高的。据李杰了解,做一个20万人的社群,成本没有200万拿不下来。

除羊毛党外,一般社群里还存在几个广告党。他们进群后就会甩出一段推广文案。经常让群管理员头疼不已,看见后有的警告一下,有的不警告直接踢出群聊。

今年以来,数字货币行情一直再跌,普通投资者们已纷纷离场,羊毛党做完任务后撤离,群里最为活跃的就剩广告党。广告党被踢完后,时至今日,群里能看到的就是每天项目方的推广文案。

 
分类运营或许是新出路
 

社群不再活跃,已成为许多项目方目前难以应对的问题。是死守等待行情上涨,还是探索新的方式,激发用户的积极性,参与到项目的推进中来。但对于后者,目前项目方大多毫无头绪。

有的采取的办法是找兼职托来活跃社群。他们采取的办法往往是两个人或多个人管理一个社群,负责在群里推送官方的文案,将社群用户的问题反馈官方解决。但这种办法往往只剩工作人员在疯狂对话。

区块链从业者王欣(化名)欣称,币圈社群无可救药,他们都是基于假信仰+伪共识+利益而集结在一起的。那不叫社群或社区,只能叫投资人俱乐部或者说持币会、“TOKEN天使团”、“项目资金筹委会”。

这显然经不起行情下行的考验。他认为,项目方是否需要建社群,要看项目的定位。如果是技术型的项目,自然是重点放在产品上,如果是运营型的项目,自然是要运营用户,同时也得向其他行业学习如何与用户互动。

用户在社群里可能是股东角色、消费者角色、监督者角色、基于共识参与劳动的角色、享受服务的会员角色。项目方可根据不同的角色将不同的用户放在一起,便于做针对性的内容输出。

区块链的鼻祖比特币诞生时,创始人中本聪只是通过邮件与部分参与者沟通,至今无人知晓他的真实身份,项目方、社群更是无从谈起。

社群已死或许并非行情下行的问题。区块链项目方的用户社群是否需要投入建设,以及建成后如何运营?或许还需要项目方不断试错,经过时间的检验才能给出答案。

 
作者:武旭升
注:本文内容主要来自QBD记者采访和网络公开信息,论据难免偏颇,不存在刻意误导。

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高性能公链吗?

项目blockbeats 发表了文章 • 2018-10-08 22:36 • 来自相关话题

区块链世界是否已经出现产能过剩?随随便便一个新项目就号称可以吊打旧项目,事实真的如此吗?

常常能见到打着「超越以太坊」、「超越 EOS」、「商用级公链」「世界级交易速度」等旗号的公链项目推出,他们声称解决了困扰以太坊网络的拓展性不足的问题,声称可以达到每秒上千次甚至是百万次交易,交易手续费更低甚至是 0 手续费。

项目团队不断地在技术上实现突破,还有团队将技术指标与传统的 VISA 信用卡和 PayPal 线上支付的处理性能进行对比,让不少人觉得区块链可以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大量问题,数字加密货币「超越 VISA」「吊打 PayPal」指日可待。

可是,事实又如何呢?这些公链的性能真的如所宣称的那样优秀吗?如果这是事实的话,为什么看似处理速度极慢的以太坊转账交易第一的地位仍然如此稳固呢?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高性能的公链吗?

*注意:本文坚持的观点为区块链必须实现真正的去中心化,欢迎留言讨论与之相关的观点。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些主流公链的性能参数对比,其中 NEO、EOS 和波场的节点结构不同,以太坊也有完整节点和普通节点之分。当前 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按照 10 月 3 日当天交易量量进行计算,不过小蚁 NEO 区块链浏览器最近仅可查询到 8 月 14 日的数据。





数据参考:(项目官网和浏览器,dappradar, Ethernodes, stateofthedapps, NEO DApps, CoinGecko: 360 Degree Overview of Cryptocurrencies Chart, trondapp.org)

从上表中,我们有两个发现:

1. NEO、EOS、QTUM、TRON 目前在拓展性上确实优于 ETH,但是他们去中心化的程度远远不如 ETH。

2. 目前绝大多数的 DApp 都是在以太坊上开发的,其他的几条公链相比之下项目太少,巨大的吞吐量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



去中心化和效率,只能选其一?


去中心化是区块链的本质,牺牲去中心化而获得的拓展性违背区块链本意。根据安全性、拓展性、去中心化的不可能三角理论,如果保持安全性不变,要提高拓展性,就必然要提高中心化的程度。

以 NEO 为例,NEO 采用的是 DBFT 共识机制。在这个机制中,有两种参与者,一种是专门用来记账的记账节点,一种是参与这个网络的普通用户。普通用户根据持有权益的比例来选出记账节点。当需要达成一个共识时,就从这些记账节点中随机选出一个节点提出方案,其他记账节点投票表决。

如果有 66% 以上的节点赞同此方案,则公式达成,反之则重新选出一个节点再次投票。NEO 在网络较好的情况下目前可以处理每秒千笔交易,处理速度和吞吐量与 ETH 相比有较为明显的优势。然而,在去中心化和安全性方面,NEO 不得不作出较大牺牲以维持这样的高性能:如果超过三分之一的记账节点停止工作,系统就无法提供正常服务;如果存在三分之一的恶意节点,系统就可能发生分叉。

对于公链来说,维护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比实现高 TPS 更重要,开发者也更愿意在一个去中心化的公链上开发应用。只有在去中心化的公链上开发者才能自由地、无需任何人审查地进行开发,不用担心代码执行被干预、应用被移除、用户被屏蔽等风险。只有在真正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上,数字财产的所有权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

去中心化是区块链的本质。就像比特币被设计出来不是为了高效,而是为了去中心化;以太坊的设计理念也是建立在不能牺牲去中心化的基础上的。去中心化是区块链价值体现最根本的前和唯一的道路,为了它,我们愿意忍受一定的和暂时的低效。

根据 Ethernodes 和 Bitnodes 的数据,截至 9 月 24 日,以太坊在六个大洲拥有 13543 个节点,Consensys 的报告也称以太坊为目前最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平台,相比之下比特币的节点数量为 9930 个。






而其他的这些公链与以太坊相比,验证交易的节点数量极少。以 EOS 为例,它仅有 21 个主要节点,但是可以实现极快的交易确认速度,0.5 秒的出块速度也让用户几乎察觉不到转账确认的时间延迟。

但是牺牲了去中心化换来的效率,需要开发者更加信任区块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 EOS 上开发和使用应用,需要开发者相信这 21 个公开节点里至少 15 个节点不会被攻击、不会更改协议、不会限制使用、不会受到政府或是企业的压力去审查交易。而以太坊正在引入 99% 容错机制,如果要在以太坊上影响这一万多个匿名节点,可能性显然是极低的。

那些打着超越以太坊旗号的项目选择了更高的速度和更低的费用,同时也就放弃了很大程度上的去中心化以及安全性,这是违背区块链去中心化本质精神的。在这种平台上开发出来的所谓的 DApp,可能就只是 App 而已了。

然而遗憾的是,目前的用户很容易被高拓展性带来的优越性能所吸引,往往忽略了去中心化的意义。比如账户丢失或者被盗后可以通过委员会申请仲裁,人治在某些方面比算力统治更有优势。

这种忽视带来的风险会不断累积,而人们往往在风险爆发带来灾难性后果的时候,比如资产受损时,才会认识到它的重要性。7 月份,EOS FOMO 狼人游戏被黑客攻击,不少用户资产受损。9 月,EOS 链上的博彩平台 DEOSGames 就遭到黑客攻击,被盗走超过两万六千美元。

就目前的数据来看,开发者选择了使用以太坊作为 DAPP 的开发和运行场地,表中四个高 TPS 项目上 DAPP 数量不及以太坊的零头。


公链的实用价值并未体现出来


一条公链,像以太坊这样的公链,除了可以用来发币之外,还应当有大量 DAPP 和智能合约存在。但目前这些公链上存在的问题不仅是上表体现出来的链上 DAPP 项目绝对数量小,而且项目种类也相当畸形,更重要的是用户数量远不及预期。

首先,没有开发者,公链再高的吞吐量也没有意义。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发现,目前在以太坊平台上有将近两千个 DApp,而其他的几条公链 DApp 数目都仅仅是两位数。同时以太坊的开发者社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拥有 25 万开发者。公链需要有开发者的参与,有开发者参与才会有应用的落地,才能有使用者的认可,才会有人去使用,这条公链的存在才是有意义的。即使处理速度再快,如果没有交易需要处理,再高的 TPS 也不过只能使这条公链成为一座鬼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多个公链采取的方法都是在自己代码编译器中加入对以太坊智能合约的支持,或者是对以太坊 solidity 代码的升级优化,让开发者可以将以太坊上的智能合约或者 DAPP 直接搬运到新的公链上运行。比如波场的 TVM 就兼容以太坊的 EVM,量子链也兼容 EVM,EOS 也兼容 EVM。但是为什么这些运行在以太坊的项目,没有搬到这些公链上呢,原因很简单:搬过来又没人用,那何苦去搬呢?

其次,目前这些公链上的项目种类也相当贫瘠。下图是 DappRadar 上根据项目种类对用户数进行的统计,观察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的用户都集中在交易所、博彩、游戏这三种项目上,其他类型的项目可以说是忽略不计。






以区块链游戏为例,自从迷恋猫 Cryptokitties 火了之后,就涌现了大量类似的项目,当 FOMO3D 火了之后,又有一批新的仿制项目出现。这个行业存在创新,但是创新容易被滥用,也导致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变得狭隘。

此外,DApp 的使用者数量极少,项目的市值相对于用户数量来说是存在着极大的泡沫的。






任何一个爆火的区块链游戏,看似有很多人玩,实际上可能就那么几百个人参与。例如最近火的 EOS Pixel 游戏,前 5 天的用户数量只有千人;上个月很火的 FIBOS 兑换,参与者也只有千人左右。他们的传播圈子并不大。

根据 Dappradar 的数据,目前所有的 DApp 的日均活跃用户数大多数时间是在一万上下波动。而传统的应用,如单单一个 Facebook 日均活跃用户就有约 14 亿。二者完全无法相比。目前以太坊和 EOS 上日均活跃用户在 300 人以上的 DApp 一共仅 13 个,其中以太坊 6 个,EOS 七个。





以太坊上日均活跃用户数前十的项目





EOS 上日均活跃用户数前十的项目


看起来游戏交易数据不错,但是却掺杂着水分。如 EOS 上日均交易量最大的项目 EOSBet,一个博彩平台,24 内交易数量达到 37 万笔,然而用户数只有约 600 人,相当于平均每名用户在一天之内交易六百笔以上,这里大概率是存在着大量的机器人交易。9 月 11 日到 13 日期间 EOSBet 平台甚至在 36 小时内向一名用户支付了 6 万美元,他在连续多个回合中成为唯一的赢家。


我们不缺少高性能的公链,我们缺少的是使用公链的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区块链大规模应用的阻碍不在于拓展性,不在于缺少高性能的公链。问题在于,没有真正想去使用区块链的人。

区块链是一个大型协作系统,目前公链最需要的是建立生态,吸引项目上链,吸引用户使用链上的 DApp。

从开发者方面来讲,吸引项目上链重要的不仅是高吞吐量和低手续费,最基本的是开发工具和基础设施。即使前文的那些公链宣称超过以太坊 100 倍的吞吐量和 0 手续费,为什么 94% 的项目都还是选择在以太坊上开发?因为以太坊上有远远超过其他公链的优秀开发工具和基础设施。如果公链连最基本的基础设施都建设不好,而且系统内部漏洞诸多,一味去追求高性能又能吸引到谁呢?

以太坊上的开发者可以免费使用 Truffle、Infura、Web3.js 等等这些优秀的开发工具,同时他们自身也在完善着以太坊的基础设施,由此形成一个正向循环。越来越多的开发者被吸引到以太坊网络中,以太坊的设施又被他们不断优化。只不过因为去中心化的缘故,这个优化和更新的速度很慢,远不及中心化的区块链。

从使用者方面来讲,目前的区块链和区块链产品的学习成本太高。中心化的应用往往都对如何打造用户友好的界面做了足够多的调研,而这正是 DApp 所需要借鉴的。区块链技术需要在无形中进入人们的生活,「太上,不知有之。」而不是让潜在用户感到自己的无知,感到畏惧,对新技术感到抗拒。

以 Fomo3D 为例,这个游戏在 7 月底火爆了区块链世界,7 月 21 日当天活跃用户突破一万名。可是,要参加这个游戏,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太难了。普通用户,即便按照网上的教程,按照一二三四的顺序来安装使用,基本上会被卡住。

对于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区块链的人,这样的教程一定会令他敬而远之,整个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问号:

Metamask 是什么?

ETH 是什么?

在哪里购买?

怎么充值?

key 是做什么用的?

游戏里各种分红机制的区别是什么?

智能合约是什么?


这么麻烦的话,用户会更愿意去玩一个用支付宝或者微信输入个密码就可以参与的游戏吧。一天一万名用户的数字放在 DApp 的世界里,目前可以说是区块链世界的一个巅峰了,然而和普通中心化的 App 用户数相比,实在是九牛一毛。

因为使用 DApp 的门槛限制了普通人的参与,即使 DApp 再有趣,也只能从现有的极小的用户基数里吸引玩家。目前区块链的大规模普及如果想要吸引使用者,开发者要做的就是让应用对普通用户来说更友好,缩小甚至隐形区块链、智能合约的概念,让用户使用 DApp 就像使用习以为常的 App 一样容易操作,以免潜在用户产生畏惧甚至抗拒心理。

区块链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个生态系统。吸引开发者带来更多的项目上链、吸引用户使用 DApp、建立生态才是当务之急,一味在吞吐量上争高低、鼓吹超强的性能是看不到前途的。如果现阶段公链不能做到吸引项目上链、吸引新用户的话,或许区块链行业的聚光灯就不得不让给联盟链,由联盟链来实现区块链技术的大规模商用落地了。

简单来讲:让区块链真正用起来,而不是堆技术指标去唬人。


作者:区块律动BlockBeats 0x22 查看全部
shanghai_blockchain_buildings.width-800_.jpg

区块链世界是否已经出现产能过剩?随随便便一个新项目就号称可以吊打旧项目,事实真的如此吗?

常常能见到打着「超越以太坊」、「超越 EOS」、「商用级公链」「世界级交易速度」等旗号的公链项目推出,他们声称解决了困扰以太坊网络的拓展性不足的问题,声称可以达到每秒上千次甚至是百万次交易,交易手续费更低甚至是 0 手续费。

项目团队不断地在技术上实现突破,还有团队将技术指标与传统的 VISA 信用卡和 PayPal 线上支付的处理性能进行对比,让不少人觉得区块链可以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大量问题,数字加密货币「超越 VISA」「吊打 PayPal」指日可待。

可是,事实又如何呢?这些公链的性能真的如所宣称的那样优秀吗?如果这是事实的话,为什么看似处理速度极慢的以太坊转账交易第一的地位仍然如此稳固呢?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高性能的公链吗?

*注意:本文坚持的观点为区块链必须实现真正的去中心化,欢迎留言讨论与之相关的观点。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些主流公链的性能参数对比,其中 NEO、EOS 和波场的节点结构不同,以太坊也有完整节点和普通节点之分。当前 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按照 10 月 3 日当天交易量量进行计算,不过小蚁 NEO 区块链浏览器最近仅可查询到 8 月 14 日的数据。

002.jpg

数据参考:(项目官网和浏览器,dappradar, Ethernodes, stateofthedapps, NEO DApps, CoinGecko: 360 Degree Overview of Cryptocurrencies Chart, trondapp.org)

从上表中,我们有两个发现:


1. NEO、EOS、QTUM、TRON 目前在拓展性上确实优于 ETH,但是他们去中心化的程度远远不如 ETH。

2. 目前绝大多数的 DApp 都是在以太坊上开发的,其他的几条公链相比之下项目太少,巨大的吞吐量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




去中心化和效率,只能选其一?


去中心化是区块链的本质,牺牲去中心化而获得的拓展性违背区块链本意。根据安全性、拓展性、去中心化的不可能三角理论,如果保持安全性不变,要提高拓展性,就必然要提高中心化的程度。

以 NEO 为例,NEO 采用的是 DBFT 共识机制。在这个机制中,有两种参与者,一种是专门用来记账的记账节点,一种是参与这个网络的普通用户。普通用户根据持有权益的比例来选出记账节点。当需要达成一个共识时,就从这些记账节点中随机选出一个节点提出方案,其他记账节点投票表决。

如果有 66% 以上的节点赞同此方案,则公式达成,反之则重新选出一个节点再次投票。NEO 在网络较好的情况下目前可以处理每秒千笔交易,处理速度和吞吐量与 ETH 相比有较为明显的优势。然而,在去中心化和安全性方面,NEO 不得不作出较大牺牲以维持这样的高性能:如果超过三分之一的记账节点停止工作,系统就无法提供正常服务;如果存在三分之一的恶意节点,系统就可能发生分叉。

对于公链来说,维护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比实现高 TPS 更重要,开发者也更愿意在一个去中心化的公链上开发应用。只有在去中心化的公链上开发者才能自由地、无需任何人审查地进行开发,不用担心代码执行被干预、应用被移除、用户被屏蔽等风险。只有在真正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上,数字财产的所有权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

去中心化是区块链的本质。就像比特币被设计出来不是为了高效,而是为了去中心化;以太坊的设计理念也是建立在不能牺牲去中心化的基础上的。去中心化是区块链价值体现最根本的前和唯一的道路,为了它,我们愿意忍受一定的和暂时的低效。

根据 Ethernodes 和 Bitnodes 的数据,截至 9 月 24 日,以太坊在六个大洲拥有 13543 个节点,Consensys 的报告也称以太坊为目前最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平台,相比之下比特币的节点数量为 9930 个。

004.jpg


而其他的这些公链与以太坊相比,验证交易的节点数量极少。以 EOS 为例,它仅有 21 个主要节点,但是可以实现极快的交易确认速度,0.5 秒的出块速度也让用户几乎察觉不到转账确认的时间延迟。

但是牺牲了去中心化换来的效率,需要开发者更加信任区块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 EOS 上开发和使用应用,需要开发者相信这 21 个公开节点里至少 15 个节点不会被攻击、不会更改协议、不会限制使用、不会受到政府或是企业的压力去审查交易。而以太坊正在引入 99% 容错机制,如果要在以太坊上影响这一万多个匿名节点,可能性显然是极低的。

那些打着超越以太坊旗号的项目选择了更高的速度和更低的费用,同时也就放弃了很大程度上的去中心化以及安全性,这是违背区块链去中心化本质精神的。在这种平台上开发出来的所谓的 DApp,可能就只是 App 而已了。

然而遗憾的是,目前的用户很容易被高拓展性带来的优越性能所吸引,往往忽略了去中心化的意义。比如账户丢失或者被盗后可以通过委员会申请仲裁,人治在某些方面比算力统治更有优势。

这种忽视带来的风险会不断累积,而人们往往在风险爆发带来灾难性后果的时候,比如资产受损时,才会认识到它的重要性。7 月份,EOS FOMO 狼人游戏被黑客攻击,不少用户资产受损。9 月,EOS 链上的博彩平台 DEOSGames 就遭到黑客攻击,被盗走超过两万六千美元。

就目前的数据来看,开发者选择了使用以太坊作为 DAPP 的开发和运行场地,表中四个高 TPS 项目上 DAPP 数量不及以太坊的零头。


公链的实用价值并未体现出来


一条公链,像以太坊这样的公链,除了可以用来发币之外,还应当有大量 DAPP 和智能合约存在。但目前这些公链上存在的问题不仅是上表体现出来的链上 DAPP 项目绝对数量小,而且项目种类也相当畸形,更重要的是用户数量远不及预期。

首先,没有开发者,公链再高的吞吐量也没有意义。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发现,目前在以太坊平台上有将近两千个 DApp,而其他的几条公链 DApp 数目都仅仅是两位数。同时以太坊的开发者社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拥有 25 万开发者。公链需要有开发者的参与,有开发者参与才会有应用的落地,才能有使用者的认可,才会有人去使用,这条公链的存在才是有意义的。即使处理速度再快,如果没有交易需要处理,再高的 TPS 也不过只能使这条公链成为一座鬼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多个公链采取的方法都是在自己代码编译器中加入对以太坊智能合约的支持,或者是对以太坊 solidity 代码的升级优化,让开发者可以将以太坊上的智能合约或者 DAPP 直接搬运到新的公链上运行。比如波场的 TVM 就兼容以太坊的 EVM,量子链也兼容 EVM,EOS 也兼容 EVM。但是为什么这些运行在以太坊的项目,没有搬到这些公链上呢,原因很简单:搬过来又没人用,那何苦去搬呢?

其次,目前这些公链上的项目种类也相当贫瘠。下图是 DappRadar 上根据项目种类对用户数进行的统计,观察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的用户都集中在交易所、博彩、游戏这三种项目上,其他类型的项目可以说是忽略不计。

005.jpg


以区块链游戏为例,自从迷恋猫 Cryptokitties 火了之后,就涌现了大量类似的项目,当 FOMO3D 火了之后,又有一批新的仿制项目出现。这个行业存在创新,但是创新容易被滥用,也导致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变得狭隘。

此外,DApp 的使用者数量极少,项目的市值相对于用户数量来说是存在着极大的泡沫的。

006.jpg


任何一个爆火的区块链游戏,看似有很多人玩,实际上可能就那么几百个人参与。例如最近火的 EOS Pixel 游戏,前 5 天的用户数量只有千人;上个月很火的 FIBOS 兑换,参与者也只有千人左右。他们的传播圈子并不大。

根据 Dappradar 的数据,目前所有的 DApp 的日均活跃用户数大多数时间是在一万上下波动。而传统的应用,如单单一个 Facebook 日均活跃用户就有约 14 亿。二者完全无法相比。目前以太坊和 EOS 上日均活跃用户在 300 人以上的 DApp 一共仅 13 个,其中以太坊 6 个,EOS 七个。

007.jpg

以太坊上日均活跃用户数前十的项目

008.jpg

EOS 上日均活跃用户数前十的项目


看起来游戏交易数据不错,但是却掺杂着水分。如 EOS 上日均交易量最大的项目 EOSBet,一个博彩平台,24 内交易数量达到 37 万笔,然而用户数只有约 600 人,相当于平均每名用户在一天之内交易六百笔以上,这里大概率是存在着大量的机器人交易。9 月 11 日到 13 日期间 EOSBet 平台甚至在 36 小时内向一名用户支付了 6 万美元,他在连续多个回合中成为唯一的赢家。


我们不缺少高性能的公链,我们缺少的是使用公链的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区块链大规模应用的阻碍不在于拓展性,不在于缺少高性能的公链。问题在于,没有真正想去使用区块链的人。

区块链是一个大型协作系统,目前公链最需要的是建立生态,吸引项目上链,吸引用户使用链上的 DApp。

从开发者方面来讲,吸引项目上链重要的不仅是高吞吐量和低手续费,最基本的是开发工具和基础设施。即使前文的那些公链宣称超过以太坊 100 倍的吞吐量和 0 手续费,为什么 94% 的项目都还是选择在以太坊上开发?因为以太坊上有远远超过其他公链的优秀开发工具和基础设施。如果公链连最基本的基础设施都建设不好,而且系统内部漏洞诸多,一味去追求高性能又能吸引到谁呢?

以太坊上的开发者可以免费使用 Truffle、Infura、Web3.js 等等这些优秀的开发工具,同时他们自身也在完善着以太坊的基础设施,由此形成一个正向循环。越来越多的开发者被吸引到以太坊网络中,以太坊的设施又被他们不断优化。只不过因为去中心化的缘故,这个优化和更新的速度很慢,远不及中心化的区块链。

从使用者方面来讲,目前的区块链和区块链产品的学习成本太高。中心化的应用往往都对如何打造用户友好的界面做了足够多的调研,而这正是 DApp 所需要借鉴的。区块链技术需要在无形中进入人们的生活,「太上,不知有之。」而不是让潜在用户感到自己的无知,感到畏惧,对新技术感到抗拒。

以 Fomo3D 为例,这个游戏在 7 月底火爆了区块链世界,7 月 21 日当天活跃用户突破一万名。可是,要参加这个游戏,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太难了。普通用户,即便按照网上的教程,按照一二三四的顺序来安装使用,基本上会被卡住。

对于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区块链的人,这样的教程一定会令他敬而远之,整个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问号:


Metamask 是什么?

ETH 是什么?

在哪里购买?

怎么充值?

key 是做什么用的?

游戏里各种分红机制的区别是什么?

智能合约是什么?



这么麻烦的话,用户会更愿意去玩一个用支付宝或者微信输入个密码就可以参与的游戏吧。一天一万名用户的数字放在 DApp 的世界里,目前可以说是区块链世界的一个巅峰了,然而和普通中心化的 App 用户数相比,实在是九牛一毛。

因为使用 DApp 的门槛限制了普通人的参与,即使 DApp 再有趣,也只能从现有的极小的用户基数里吸引玩家。目前区块链的大规模普及如果想要吸引使用者,开发者要做的就是让应用对普通用户来说更友好,缩小甚至隐形区块链、智能合约的概念,让用户使用 DApp 就像使用习以为常的 App 一样容易操作,以免潜在用户产生畏惧甚至抗拒心理。

区块链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个生态系统。吸引开发者带来更多的项目上链、吸引用户使用 DApp、建立生态才是当务之急,一味在吞吐量上争高低、鼓吹超强的性能是看不到前途的。如果现阶段公链不能做到吸引项目上链、吸引新用户的话,或许区块链行业的聚光灯就不得不让给联盟链,由联盟链来实现区块链技术的大规模商用落地了。

简单来讲:让区块链真正用起来,而不是堆技术指标去唬人。


作者:区块律动BlockBeats 0x22

加密货币借贷饱受争议,是另辟蹊径还是昙花一现?

投研31qu 发表了文章 • 2018-10-08 22:19 • 来自相关话题

如果你是在币圈浸淫多年的老韭菜,那你一定听过“加密货币借贷”这六个字。
最近,这个模式突然火了起来,“几乎每一天都有一家新项目诞生。”加密货币借贷从业者Aaron表示。

目前,大多数加密货币借贷平台的操作流程是,用户将手中的加密货币(多是BTC、ETH等主流币)抵押给平台,平台按比例,借给用户一定的现金或者USDT等。

这个类似币圈“银行”的模式,到底有多大的魅力?又要承担怎样的风险?


1、什么是加密货币借贷?


加密货币借贷,字如其意,就是将手里的加密货币视作一种资产 ,然后抵押换取法币。其概念类似于银行的抵押贷款,而操作模式,更像是曾经大热的P2P。

目前,全球炒币者的数量在1500万左右,人数每天还在增加。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抱着暴富的幻想而来,在疯狂的币圈中起起伏伏,没有人会是绝对的赢家。

也有一部分人,有“区块链信仰”,他们持币不动,并不短线操作。

无论是哪一类玩家,他们都可能会遇到资金短缺的问题,有时候他们不得不为了获得“暂时的流动性”,而出售手中的加密货币。但是,由于加密货币市场波动巨大,这些人想再回购加密货币时,往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这时候,如果有一个值得信赖的第三方,就能改善这个问题:这些人可以将自己的加密货币抵押给第三方,来满足自己的资金需求。

此时,加密货币更像是有价值的资产,而不是“货币”了。

目前,加密货币借贷业务,更多的是针对在币圈里的高净额人群。这类人本就是加密货币借贷业务的主力军,大多是矿工、项目方或者资深玩家,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手上拥有相当数量的加密货币、对加密货币充满信心。

那么,加密货币借贷的市场前景有多大?

“其实可以类比网贷行业,现在网贷规模在5000亿左右,去年是7000亿,全球规模预计两年之内可能达到3000亿美金,换算成人民币就在21000亿元以上。”升谱科技CTO Aaron告诉31QU,该公司从事加密货币借贷业务。

“这是市场必然现象。” Aaron补充道,有需求就有场景,加密货币借贷业务应运而生。

的确,P2P网贷一度非常火热,如果加密货币市场能也能有这样的发展速度,其利润也会相当可观。

然而,一切会如Aaron预测的一样顺利吗?


2、加密货币借贷业务的运行机制


加密货币借贷具体如何操作?

首先,加密货币借贷平台会规定抵押的范围,比如,只能是主流的币种,btc,bth,eth等。然后,会给不同的币种设定不同抵押率,一般在50%~80%之间。

譬如,一枚比特币目前市场价格在45291人民币,这意味着抵押1枚比特币可以拿到22645.5~36232.8人民币之间的借款。

当然,钱不可能白借,做任何事情都会付出相应的代价,用加密货币借钱也不例外。

加密货币借贷平台一般收取10%~20%左右的利息。

贝宝科技合伙人王立告诉31QU:“我们收取利息会参照P2P的标准,但无论如何都不会超过国家规定的36%红线。”

之后,如果玩家按时还款,合同到期后,可以将抵押的加密货币赎回。

目前,各个加密货币资产借贷平台基本上都是这个模式,区别在于,有些是用自有资金放贷,有些只做中介。

“有些圈外的高净值用户,也对数字货币借贷模式非常感兴趣。”王立告诉31QU,这些高净值用户会作为出资人,为平台提供放贷资金,获得利息,这就完全成为“P2P”理财模式。

而整个过程,会完全避开法币:抵押的是主流加密货币,贷出去的是USTD。

“我们的想法是作为平台方,最好不要参与到交易中。”Aaron说。

“其实我们就像一个中间的仲裁机构一样,用户只是把他的加密货币资产托管到平台上面,然后和实质的资金方线下达成协议,质押人认可对方的报价,资金方认可对方的数字资产,两方达成共识,然后我们这边会承担担保,并监督这一行为的进行。类似于支付宝。作为平台方只会提供质押率和收取手续费,其余的我们一概不参与。”

除了在借款方不同以外,在应对熊市和牛市方面,加密货币借贷平台也有各自的方法。

王立表示,在熊市,借贷的生意会更好做。对于持有币的人来说,除了炒币之外还有别的生活支出,但因为熊市,在炒币暂时带不来预期收益的基础上,将加密货币暂时兑换成流动资金来维持生活需求,这样就不用出售加密货币。

但王立强调,这些人参与的前提是“要对加密货币市场长期持有信心”。

线上线下交易,就是用户借贷的过程。


3、加密货币资产抵押问题不少


尽管加密货币借贷这个业务是基于市场需求而出现的业务,并且借鉴了较为成熟的P2P的借贷模式,看起来合情合理。但要注意的是,加密货币资产借贷依然存在很多挑战。

首先是获客问题。

虽然现在中国币圈玩家有300万,世界币圈玩家大概1500万,但能做为客户的可能并没有想象中的多。

一方面,能拿出大量主流货币抵押的人数还比较少。如果一个币圈玩家拥有0.28枚比特币,那么他将会超过99%的其他币圈玩家。而种类复杂的山寨币,平台也不敢收。

另一方面,币圈大部分玩家还是“赌徒心态”,想要筛选出理智的、懂得合理借助金融工具的借贷人,也并非易事。

其次就是信任问题。

目前,各个平台都会要求用户将加密货币打到平台自己的地址上,完全掌握了这些加密货币。

我们来做最坏的打算:一个用户将持有的一枚比特币质押给了平台方,在平台方得到了50%的质押率的评级,如果说,在用户质押的第二天比特币突然暴涨十倍,完全拿捏住了比特币的平台方会有什么反应?

此时,用户就会担心,平台方会不会悄悄把币卖了?

另一方面,如果比特币突然价格缩水10倍,那么平台就会担心,借款人是不是不还钱了?

“如果质押的加密货币缩水到50%以下,我们就会向质押人预警,提醒质押人要么选择还一部分现金,要么再质押一点儿比特币,总之一定要保证质押率高于50%,如果预警之后质押人没有进行补仓或还款,那么我们就会收走比特币。”Aaron告诉31QU记者。

贝宝公司的应对方法和升谱科技类似。“其实,如果比特币暴涨10倍,那么质押人反而会担心我们是不是会把比特币拿走。”王立告诉31QU记者。

“这其实是一种博弈。”王立认为,在加密货币暴跌的时候,平台方担心质押人欠钱不还,在加密货币暴涨的时候,质押人担心平台方卷币跑路。

这种方法反映出加密货币借贷在当下的一个发展困局:在目前的加密货币借贷领域,还没有一个完善的规章制度来规范质押人和平台方的交易。

如果想完成交易,目前只能依靠双方自发的信任。

尽管平台方承诺不会触碰动个人的加密货币资产,但理论上,用户并不能约束平台方。反之亦然。

所以只有用户与平台相互信任,这笔交易才有可能促成。

“因为质押场景最核心的就是信任问题。作为用户是选择信任品牌,还是信任第三方,这个是一个很重要的选择。”Aaron说。“说实话,现阶段,加密货币借贷并没有获得牌照,我们也只是在尝试。并且因为监管方面的原因,我们不走资金流,更多的还是线下交易,所以这个有一定局限性,更多的还是熟人之间的互相交易。”

“我们做的稍微多一点,我们能在线上支持比特币的借贷,但对于其他加密货币来说,目前还是以线下交易为主。所以在我看来,承诺的本质就是建立信任,你信得过我,才和我做交易。”王立说。

可以说,信任问题局限了加密货币借贷业务的运营和扩张。

最后是合法性问题。

目前,在加密货币中发展最为迅猛、成熟的交易所和发币业务,都在去年“94风波”中被定性为非法。众多大型交易所开始了全球流浪,走不了的就关闭了业务。

早在2015年年底,银监会就发布了针对P2P网贷的金融监管意见稿,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整顿也一直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加密货币借贷,从加密货币方面说,是非法的;从P2P网贷方面说,是被严厉监管的。加密货币资产抵押行业就如同走在钢丝上一样。在高压政策的压力下,其实这些加密货币借贷平台方的神经也紧绷着,他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国家监管政策的变化。

现在虽然发展虽刚有起色,但一旦风险变化,这种夹缝中生存的行业几乎没有自保的手段。

对于这种局面,Aaron和王立都异口同声的表示,永远都不要踩法律风险。但反过来也都希望国家能适度放宽一些监管。

除此之外,Aaron还有一个担忧,就是币圈目前不理性不健康的现状。

“目前整个加密货币市场从2018年带起来的风气就是割韭菜。”Aaron称,“以前是等着韭菜长得茂盛了再割,现在很多都是韭菜才冒出一点芽就下刀子了。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情。长此以往,国家不会不管的,等雷霆万钧下来,那就是一场灾难,一些无辜的人也要受到牵连。”

王立相对乐观一点,他认为加密货币借贷是能够活下去的。

Aaron的担忧和王立的乐观或许都有一定道理。但这也从侧面显示出来整个加密货币资产抵押行业的脆弱性。这个行业太新,有太多不确定的问题,比如行业方向和监管态度,要想在这个行业生存下去,得时刻关注这些问题,稍有不慎,就有崩盘的风险。


4、加密货币资产抵押前路漫漫


在加密货币借贷平台出现之前,也有类似的业务,就是交易所的“融资融币”,也就是杠杆。

除了市场需求以外,王立觉得加密货币借贷平台和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融资融币”业务是本质不同的。

“OKEX是一个合约,并不是一个实盘价,火币是实盘,是正宗的融资。但这二者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以交易为目的,加杠杆去炒。我们更具有流动性,而且我们最多就是为有屯币需求的人去配属一些低的杠杆。”

“最关键的是,我们不涉及任何法币。”王立补充道,“这是加密货币借贷业务和交易所的本质不同,也是加密货币借贷能够存在的原因。”

除了交易所,原本做P2P业务的创业者会不会涌入这个领域?

“所有波动大的资产在我们眼中都不是好的抵押物。”P2P资深从业人员张雷告诉31QU,在他看来,加密货币波动实在是太大。

“举个例子,比如最受银行青睐的房产抵押,也不能做到足值抵押。银行会按照房产估值的60%~70%放贷,而估值也会在正常市价上打个折扣。借款人拿到手里的钱,也只有房价50%~60%,和加密货币的抵押差不多。”

加密货币借贷逃脱不了借贷的范畴,而借贷本身有它特殊的要求和限制。

事实上,目前加密货币借贷就是民间借贷,而民间借贷,目前仍存在灰色地带,而民间借贷所遇到的问题,也必然加密货币借贷中存在。比如,信用问题、监管问题、舆论问题等等。

诚如Aaron所说,加密货币借贷业务的出现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正如2017年杂乱的币圈一样,如今的加密货币借贷平台也在野蛮生长中。


在传统借贷中,风险是永恒的话题,在加密货币借贷领域,同样也是如此。

或许在经过一段时间沉淀之后,加密货币借贷行业会洗净铅华,以一个健康、自然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 查看全部
LTC-Collateral-on-Crypto-Lending-Platform-SALT.jpg

如果你是在币圈浸淫多年的老韭菜,那你一定听过“加密货币借贷”这六个字。
最近,这个模式突然火了起来,“几乎每一天都有一家新项目诞生。”加密货币借贷从业者Aaron表示。

目前,大多数加密货币借贷平台的操作流程是,用户将手中的加密货币(多是BTC、ETH等主流币)抵押给平台,平台按比例,借给用户一定的现金或者USDT等。

这个类似币圈“银行”的模式,到底有多大的魅力?又要承担怎样的风险?


1、什么是加密货币借贷?


加密货币借贷,字如其意,就是将手里的加密货币视作一种资产 ,然后抵押换取法币。其概念类似于银行的抵押贷款,而操作模式,更像是曾经大热的P2P。

目前,全球炒币者的数量在1500万左右,人数每天还在增加。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抱着暴富的幻想而来,在疯狂的币圈中起起伏伏,没有人会是绝对的赢家。

也有一部分人,有“区块链信仰”,他们持币不动,并不短线操作。

无论是哪一类玩家,他们都可能会遇到资金短缺的问题,有时候他们不得不为了获得“暂时的流动性”,而出售手中的加密货币。但是,由于加密货币市场波动巨大,这些人想再回购加密货币时,往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这时候,如果有一个值得信赖的第三方,就能改善这个问题:这些人可以将自己的加密货币抵押给第三方,来满足自己的资金需求。

此时,加密货币更像是有价值的资产,而不是“货币”了。

目前,加密货币借贷业务,更多的是针对在币圈里的高净额人群。这类人本就是加密货币借贷业务的主力军,大多是矿工、项目方或者资深玩家,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手上拥有相当数量的加密货币、对加密货币充满信心。

那么,加密货币借贷的市场前景有多大?

“其实可以类比网贷行业,现在网贷规模在5000亿左右,去年是7000亿,全球规模预计两年之内可能达到3000亿美金,换算成人民币就在21000亿元以上。”升谱科技CTO Aaron告诉31QU,该公司从事加密货币借贷业务。

“这是市场必然现象。” Aaron补充道,有需求就有场景,加密货币借贷业务应运而生。

的确,P2P网贷一度非常火热,如果加密货币市场能也能有这样的发展速度,其利润也会相当可观。

然而,一切会如Aaron预测的一样顺利吗?


2、加密货币借贷业务的运行机制


加密货币借贷具体如何操作?

首先,加密货币借贷平台会规定抵押的范围,比如,只能是主流的币种,btc,bth,eth等。然后,会给不同的币种设定不同抵押率,一般在50%~80%之间。

譬如,一枚比特币目前市场价格在45291人民币,这意味着抵押1枚比特币可以拿到22645.5~36232.8人民币之间的借款。

当然,钱不可能白借,做任何事情都会付出相应的代价,用加密货币借钱也不例外。

加密货币借贷平台一般收取10%~20%左右的利息。

贝宝科技合伙人王立告诉31QU:“我们收取利息会参照P2P的标准,但无论如何都不会超过国家规定的36%红线。”

之后,如果玩家按时还款,合同到期后,可以将抵押的加密货币赎回。

目前,各个加密货币资产借贷平台基本上都是这个模式,区别在于,有些是用自有资金放贷,有些只做中介。

“有些圈外的高净值用户,也对数字货币借贷模式非常感兴趣。”王立告诉31QU,这些高净值用户会作为出资人,为平台提供放贷资金,获得利息,这就完全成为“P2P”理财模式。

而整个过程,会完全避开法币:抵押的是主流加密货币,贷出去的是USTD。

“我们的想法是作为平台方,最好不要参与到交易中。”Aaron说。

“其实我们就像一个中间的仲裁机构一样,用户只是把他的加密货币资产托管到平台上面,然后和实质的资金方线下达成协议,质押人认可对方的报价,资金方认可对方的数字资产,两方达成共识,然后我们这边会承担担保,并监督这一行为的进行。类似于支付宝。作为平台方只会提供质押率和收取手续费,其余的我们一概不参与。”

除了在借款方不同以外,在应对熊市和牛市方面,加密货币借贷平台也有各自的方法。

王立表示,在熊市,借贷的生意会更好做。对于持有币的人来说,除了炒币之外还有别的生活支出,但因为熊市,在炒币暂时带不来预期收益的基础上,将加密货币暂时兑换成流动资金来维持生活需求,这样就不用出售加密货币。

但王立强调,这些人参与的前提是“要对加密货币市场长期持有信心”。

线上线下交易,就是用户借贷的过程。


3、加密货币资产抵押问题不少


尽管加密货币借贷这个业务是基于市场需求而出现的业务,并且借鉴了较为成熟的P2P的借贷模式,看起来合情合理。但要注意的是,加密货币资产借贷依然存在很多挑战。

首先是获客问题。

虽然现在中国币圈玩家有300万,世界币圈玩家大概1500万,但能做为客户的可能并没有想象中的多。

一方面,能拿出大量主流货币抵押的人数还比较少。如果一个币圈玩家拥有0.28枚比特币,那么他将会超过99%的其他币圈玩家。而种类复杂的山寨币,平台也不敢收。

另一方面,币圈大部分玩家还是“赌徒心态”,想要筛选出理智的、懂得合理借助金融工具的借贷人,也并非易事。

其次就是信任问题。

目前,各个平台都会要求用户将加密货币打到平台自己的地址上,完全掌握了这些加密货币。

我们来做最坏的打算:一个用户将持有的一枚比特币质押给了平台方,在平台方得到了50%的质押率的评级,如果说,在用户质押的第二天比特币突然暴涨十倍,完全拿捏住了比特币的平台方会有什么反应?

此时,用户就会担心,平台方会不会悄悄把币卖了?

另一方面,如果比特币突然价格缩水10倍,那么平台就会担心,借款人是不是不还钱了?

“如果质押的加密货币缩水到50%以下,我们就会向质押人预警,提醒质押人要么选择还一部分现金,要么再质押一点儿比特币,总之一定要保证质押率高于50%,如果预警之后质押人没有进行补仓或还款,那么我们就会收走比特币。”Aaron告诉31QU记者。

贝宝公司的应对方法和升谱科技类似。“其实,如果比特币暴涨10倍,那么质押人反而会担心我们是不是会把比特币拿走。”王立告诉31QU记者。

“这其实是一种博弈。”王立认为,在加密货币暴跌的时候,平台方担心质押人欠钱不还,在加密货币暴涨的时候,质押人担心平台方卷币跑路。

这种方法反映出加密货币借贷在当下的一个发展困局:在目前的加密货币借贷领域,还没有一个完善的规章制度来规范质押人和平台方的交易。

如果想完成交易,目前只能依靠双方自发的信任。

尽管平台方承诺不会触碰动个人的加密货币资产,但理论上,用户并不能约束平台方。反之亦然。

所以只有用户与平台相互信任,这笔交易才有可能促成。

“因为质押场景最核心的就是信任问题。作为用户是选择信任品牌,还是信任第三方,这个是一个很重要的选择。”Aaron说。“说实话,现阶段,加密货币借贷并没有获得牌照,我们也只是在尝试。并且因为监管方面的原因,我们不走资金流,更多的还是线下交易,所以这个有一定局限性,更多的还是熟人之间的互相交易。”

“我们做的稍微多一点,我们能在线上支持比特币的借贷,但对于其他加密货币来说,目前还是以线下交易为主。所以在我看来,承诺的本质就是建立信任,你信得过我,才和我做交易。”王立说。

可以说,信任问题局限了加密货币借贷业务的运营和扩张。

最后是合法性问题。

目前,在加密货币中发展最为迅猛、成熟的交易所和发币业务,都在去年“94风波”中被定性为非法。众多大型交易所开始了全球流浪,走不了的就关闭了业务。

早在2015年年底,银监会就发布了针对P2P网贷的金融监管意见稿,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整顿也一直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加密货币借贷,从加密货币方面说,是非法的;从P2P网贷方面说,是被严厉监管的。加密货币资产抵押行业就如同走在钢丝上一样。在高压政策的压力下,其实这些加密货币借贷平台方的神经也紧绷着,他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国家监管政策的变化。

现在虽然发展虽刚有起色,但一旦风险变化,这种夹缝中生存的行业几乎没有自保的手段。

对于这种局面,Aaron和王立都异口同声的表示,永远都不要踩法律风险。但反过来也都希望国家能适度放宽一些监管。

除此之外,Aaron还有一个担忧,就是币圈目前不理性不健康的现状。

“目前整个加密货币市场从2018年带起来的风气就是割韭菜。”Aaron称,“以前是等着韭菜长得茂盛了再割,现在很多都是韭菜才冒出一点芽就下刀子了。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情。长此以往,国家不会不管的,等雷霆万钧下来,那就是一场灾难,一些无辜的人也要受到牵连。”

王立相对乐观一点,他认为加密货币借贷是能够活下去的。

Aaron的担忧和王立的乐观或许都有一定道理。但这也从侧面显示出来整个加密货币资产抵押行业的脆弱性。这个行业太新,有太多不确定的问题,比如行业方向和监管态度,要想在这个行业生存下去,得时刻关注这些问题,稍有不慎,就有崩盘的风险。


4、加密货币资产抵押前路漫漫


在加密货币借贷平台出现之前,也有类似的业务,就是交易所的“融资融币”,也就是杠杆。

除了市场需求以外,王立觉得加密货币借贷平台和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融资融币”业务是本质不同的。

“OKEX是一个合约,并不是一个实盘价,火币是实盘,是正宗的融资。但这二者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以交易为目的,加杠杆去炒。我们更具有流动性,而且我们最多就是为有屯币需求的人去配属一些低的杠杆。”

“最关键的是,我们不涉及任何法币。”王立补充道,“这是加密货币借贷业务和交易所的本质不同,也是加密货币借贷能够存在的原因。”

除了交易所,原本做P2P业务的创业者会不会涌入这个领域?

“所有波动大的资产在我们眼中都不是好的抵押物。”P2P资深从业人员张雷告诉31QU,在他看来,加密货币波动实在是太大。

“举个例子,比如最受银行青睐的房产抵押,也不能做到足值抵押。银行会按照房产估值的60%~70%放贷,而估值也会在正常市价上打个折扣。借款人拿到手里的钱,也只有房价50%~60%,和加密货币的抵押差不多。”

加密货币借贷逃脱不了借贷的范畴,而借贷本身有它特殊的要求和限制。

事实上,目前加密货币借贷就是民间借贷,而民间借贷,目前仍存在灰色地带,而民间借贷所遇到的问题,也必然加密货币借贷中存在。比如,信用问题、监管问题、舆论问题等等。

诚如Aaron所说,加密货币借贷业务的出现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正如2017年杂乱的币圈一样,如今的加密货币借贷平台也在野蛮生长中。


在传统借贷中,风险是永恒的话题,在加密货币借贷领域,同样也是如此。

或许在经过一段时间沉淀之后,加密货币借贷行业会洗净铅华,以一个健康、自然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

Bitstamp交易机器人发疯,多币种价格大幅震荡

市场8btc 发表了文章 • 2018-10-08 13:32 • 来自相关话题

加密货币行业最古老的大型交易所Bitstamp上的交易机器人最近“发疯”,导致多个交易对价格波动剧烈,LTC/EUR交易对中,莱特币(LTC)价格快速下跌。

根据Bitstamp联合创始人、公司现任首席执行官Nejc Kodrič,“发疯”的机器人属于交易所的一个客户。

正如许多加密货币热衷者在社交媒体上所说,Bitstamp在10月7日早些时候表现极其异常。数据显示,交易所机器人在15分钟内从BTC/EUR交易对卖出价值600万欧元(合690万美元)的BTC,导致BTC价格跌至5,000欧元(合5,760美元)。

随后机器人似乎试图修正错误,在5分钟内买入价值600万欧元的BTC,帮助BTC价格攀升至6,600欧元(合7,620美元)。经过新的交易,BTC变回当前价,即约5,700欧元(合6,570美元)。






其他加密货币也受到影响。以太坊卖单交易价约为235欧元(合270美元),随即买单价跌至123欧元(合141美元),继而价格试图回升。短暂调整后,ETH重返正常价195欧元(合224美元)。

几乎同时,机器人也导致XRP升至0.65欧元高点(合0.75美元),随后价格回落至当前的0.40欧元(0.4美元)。值得注意的是,机器人似乎没有买入莱特币,而只是单向操作了卖出。

根据数据,莱特币跌至1.12欧元(合1.29美元),随后迅速回升至当前价,即50欧元(合57美元)。虽然这场考验发生在短短5分钟内,但是已经足够引起社交媒体用户的猜测,包括大户套现离场及市场操纵等各种可能原因。






据报道,Bitstamp和 Kraken、Coinbase一样,在过去几个月中交易量直线下跌。根据加密资产公司Diar的报告,这可能是因为交易所没有上线存在争议的资产USDT。


原文:Bot Goes 'Wild’ on Bitstamp Causing Massive Price Swings
作者:Francisco Memoria
编译:Allx 查看全部
201810080258282993.jpg

加密货币行业最古老的大型交易所Bitstamp上的交易机器人最近“发疯”,导致多个交易对价格波动剧烈,LTC/EUR交易对中,莱特币(LTC)价格快速下跌。

根据Bitstamp联合创始人、公司现任首席执行官Nejc Kodrič,“发疯”的机器人属于交易所的一个客户。

正如许多加密货币热衷者在社交媒体上所说,Bitstamp在10月7日早些时候表现极其异常。数据显示,交易所机器人在15分钟内从BTC/EUR交易对卖出价值600万欧元(合690万美元)的BTC,导致BTC价格跌至5,000欧元(合5,760美元)。

随后机器人似乎试图修正错误,在5分钟内买入价值600万欧元的BTC,帮助BTC价格攀升至6,600欧元(合7,620美元)。经过新的交易,BTC变回当前价,即约5,700欧元(合6,570美元)。

201810080259086847.png


其他加密货币也受到影响。以太坊卖单交易价约为235欧元(合270美元),随即买单价跌至123欧元(合141美元),继而价格试图回升。短暂调整后,ETH重返正常价195欧元(合224美元)。

几乎同时,机器人也导致XRP升至0.65欧元高点(合0.75美元),随后价格回落至当前的0.40欧元(0.4美元)。值得注意的是,机器人似乎没有买入莱特币,而只是单向操作了卖出。

根据数据,莱特币跌至1.12欧元(合1.29美元),随后迅速回升至当前价,即50欧元(合57美元)。虽然这场考验发生在短短5分钟内,但是已经足够引起社交媒体用户的猜测,包括大户套现离场及市场操纵等各种可能原因。

201810080300084812.png


据报道,Bitstamp和 Kraken、Coinbase一样,在过去几个月中交易量直线下跌。根据加密资产公司Diar的报告,这可能是因为交易所没有上线存在争议的资产USDT。


原文:Bot Goes 'Wild’ on Bitstamp Causing Massive Price Swings
作者:Francisco Memoria
编译:Allx

加密世界最有权势女性:a16z 女掌门,你必须认识一下

人物chainnews 发表了文章 • 2018-10-08 12:47 • 来自相关话题

Kathryn Haun 在风投机构 Andreessen Horowitz 的庭院里

Kathryn Haun 如何从铁腕检察官成为加密货币基金 a16z crypto 女性掌门人?


在九月下旬的一个晚上,墨西哥城 Hipódromo Condesa 街区,正进行着一场硝烟弥漫的辩论。这是一场重头大戏,辩论的主题,是当今经济界最重大的议题之一:像比特币之类的另类币种究竟是代表了金融服务的未来,还是 21 世纪的「庞氏骗局」。

而正反两方辩论者,也是美国两位重量级知识分子,两人都久负盛名,措辞犀利,直抒胸臆:一方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保罗·克鲁格曼 Paul Krugman, 另一方则是 Kathryn Haun ,一位著名的联邦检察官,近期刚刚变身风险投资家。

克鲁格曼的立场在意料之中。他一贯认为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货币、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网络的崛起,是对贵金属作主要货币的旧时代毫无必要的复制。

「我不认为加密货币即将带来一个新时代。」他说。他像沃伦·巴菲特和摩根大通 CEO Jamie Dimon 等华尔街大咖一样对加密货币投资狂潮不屑一顾,他多次表示:「再过 15 年回头看,加密货币狂潮就像是 Pets.com 一样的闹剧。」 他提到的 Pets.com 是互联网繁荣与萧条时期的典型代表,这家公司一度市值虚高,但是市值最终化为乌有。

Kathryn Haun 则持不同意见。在她眼中,虚拟货币和区块链技术是社会的救星:民众从贪婪的银行与互联网垄断巨擘手中夺回权力的最后的希望。

「Facebook、 Amazon、 Netflix、 Google,他们把控了规则,」Haun 说,新的技术让热诚的、企业家型开发者去挑战「他们握有绝对的权力」,挑战这些巨头。





a16z crypto 女掌门 Kathryn Haun


她全力支持新一代技术人才赋予加密货币的民主化梦想。她说,加密货币现在还处于「拨号上网时代」,「批评者混淆了创新的当前阶段与创新的尾声阶段。」

Haun 在主要由科技精英构成的观众中引起的共鸣占到了上风。他们也喜欢她描绘的愿景。

在她演讲时,五个超大屏幕上不时掠过在她检察官职业生涯中绳之以法的罪罚的照片,主要是腐败的美国执法官员。但让观众很兴奋并不仅仅是因为她曾是维护加密货币狂野西部秩序的「警长」,而是她现在站到了他们的阵营。

Kathryn Haun 现在的身份是硅谷重量级风投基金 Andreessen Horowitz 新近加入的一位合伙人。她的新工作是负责 Andreessen Horowitz 旗下的加密货币投资基金 a16z crypto,寻找加密货币世界中的新兴巨头,帮助他们的创始人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取得成功。

这是在一个危险时刻迈出了职业生涯的转折步伐。 加密货币市场在 2018 年一路大幅下挫。 去年的一波全球性投机狂潮在今年 1 月将加密货币市场总市值推升至 8,000 亿美元以上,而现在已经猛烈缩水至 2,000 亿美元。比特币今年以来价格跌去三分之二,ETH 重挫 90%。

Kathryn Haun 和她在 a16z 的新同事们矢志不渝。投资狂潮常常推升泡沫,但如果真正信仰者的看法是正确的,在泡沫破灭之后,留下的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毕竟 Andreessen Horowitz 基金的创始人之一 Marc Andreessen 的事业起点就是将首个商业化网页浏览器发展成著名的初创企业网景科技 Netscape,后者推动了早期互联网的发展,风投业从互联网产业取得了千百亿美元的回报。

缺乏职业的投资经验并没有影响 Haun 的信心。她认为:「对想和你合作的企业家而言,他们得把你想成一位有些战略眼光、有些伎俩、有能力去办成事情」。她表示,身为检察官要说服联邦调查局特工和其他共事的人,需要的能力是一样的。


科技时代的引领者遇上铁腕检察官


在著名风险投资机构 Andreessen Horowitz 位于加州门洛帕克的公司总部里,该公司联合创始人 Ben Horowitz 安静地躺在他办公室的沙发上,头上是嘻哈歌手 Nas 一张著名的黑白海报。他的办公桌前立着一个身穿美式足球联盟奥克兰冲锋者队队服的人体模特。这种另类的混搭倒是与他公司西部独行侠的声誉相得益彰。

这家风投机构成立仅有九年,已迅速跻身硅谷风投机构前茅,先后投资过 Skype、 共享汽车服务 Lyft、开源软件项目的托管平台 GitHub 和其它很多公司。





Andreessen Horowitz 的合伙人 Chris Dixon 和 Ben Horowitz


Andreessen Horowitz 这家机构一直将自己视为时代的引领者。其资产管理规模超过 70 亿美元,它也是第一批以激进姿态进军加密技术投资的重量级风投。

今年夏天,在加密货币市场一路跳水的困境中,Andreessen Horowitz 依然单独成立一支专注加密货币投资的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为 3 亿美元。Ben Horowitz 本人信心满满的将加密货币与更早的互联网时代相比较。他表示,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后, 很多人认为再去投资互联网简直就是傻瓜。

「这才是最傻瓜的想法,他们恰恰错过了互联网一波造富机会。我认为加密货币也是这种情况。」Ben Horowitz 说。

目前,Andreessen Horowitz 已经投资了部分加密货币相关项目。其中包括:美国重量级加密货币交易所 Coinbase ,据报其估值达到 80 亿美元;加密货币市场市值排第三的瑞波币背后的 Ripple 项目;加密货币投资对冲基金 Polychain Capital,其估值在前两年随着加密货币的猛涨而扶摇直上。Andreessen Horowitz 甚至投资了打造加密猫 CryptoKitties 游戏的 Dapper Labs。

数字货币和区块链的概念过于新颖,没有人能有在这方面投资的长期轨迹。雇用 Kathryn Haun 这种履历的人士也就变得容易理解。「我作为投资人的经验也不多,」Ben Horowitz 说,他在转身成为投资人前是网景科技早期的一位高管,后来与 Marc Andreessen 联合创办了一家名为 Opsware 的科技公司。「我们机构中多数人来的时候都不是经验非常丰富的专业投资人士。」

不过现年 43 岁 的 Kathryn Haun 在 Andreessen Horowitz 依然打破了多重天花板。

首先,她成为该基金第一位女性普通合伙人,要知道,普通合伙人位于风投机构权力的顶层。其次,她之前不是任何一家公司的创始人,而对于多数 Andreessen Horowitz 的合伙人而言,这本来是一个先决条件。第三,她职业生涯多数时间是一名公职人员,与私营企业格格不入。

但是这都不是问题。与她共同领导 Andreessen Horowitz 旗下加密基金分支的 Chris Dixon 认为, Kathryn Haun 的优势是她是熟悉监管规定的权威,以及她能将企业家和其他人士对新兴领域保持兴奋的能力。「这里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向外界全面传播和解释新兴科技的优点,以及为这个领域带进更多的人才,KatieHaun 有能力清晰阐释这个领域的重要意义,能在大批人群面前清晰的阐述这一点。」

2013 年,Chris Dixon 加入了风险投资巨头 Andreessen Horowitz,并在那个时候就大胆做出了自己的第一笔区块链投资,投资了 Ripple。之后,他一直领导着 Andreessen Horowitz 的区块链领域投资。


铁腕检察官是如何炼成的


由于父亲是石油公司的管理人员,Kathryn Haun 的童年是在全球范围不断搬家中度过的,先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和科罗拉多州、埃及、希腊和法国生活。

她大学时代选择读斯坦福大学法学院,部分原因是相信熟悉公司法可以给她带来在全球各地工作的机会。「她是你能看到的时间安排最为疯狂和密集的法学院学生之一,」斯坦福大学时代的同班同学、现在是华盛顿一家公司诉讼律师的 Derek Schaffer 回忆称。他还回忆称,Kathryn Haun 经常在她安装在宿舍里的一台跑步机上研读案情材料。

毕业后,Kathryn Haun 依然保持高强度和快节奏。她接受了顶尖律所 Cravath, Swaine & Moore 的工作机会,搬到纽约。但她改变了想法,接受了一家很有名望的巡回法庭的书记员职位,后来升迁成为最高法院大法官 Kennedy 手下的书记员。

2006 年,她加入美国司法部弗吉尼亚州东区检察官办公室,该区以可快速和大概率升至联邦职位而闻名。在那里,她负责国家安全和恐怖主义类案件,她擅长利用当时属于新颖的利用手机基站进行数据定位等新技术收集电子证据。

三年后, Kathryn Haun 回到加州,负责起诉监狱团伙及飞车党、谋杀、毒品集团、盗窃汽车和挪用公款等犯罪行为。她甚至起诉过巴菲特掌控的富国银行 Wells Fargo,因该银行涉嫌入侵已经去世的消费者的账户。最终,一个华尔街监管小组与富国银行达成和解,后者支付 200 万美元罚金。

Kathryn Haun 在 2012 年第一次听说比特币的概念。当时,她的上司要她进行此类案件的起诉,不用管比特币是什么东东。

比特币的概念当时鲜为人知,但 Kathryn Haun 很快对它有了深入研究。在比特币的早期发展史中,骗子、色情作品商贩和其他不见光的灰色产业使用比特币作为一种财富转移的方式。Kathryn Haun 在第二年组建了第一支联邦团队,集合了司法部、国税局、财政部打击金融犯罪网络和其他政府部门的力量。该小组调查了当时世界第一大比特币交易所 Mt. Gox 遭黑客袭击损失大批比特币的大案。之后她领导了取缔加密货币交易所 BT「数字货币行动组 C-e」的法律行动,联邦机构指控该交易所洗钱。

因为这些案件的起诉工作,Kathryn Haun 在硅谷声名鹊起。硅谷的投资者密切关注这一领域,试图搞清楚是否已经有成熟的环境催生合法的相关初创企业,而不再是罪犯的天堂。

「她展现了无与伦比的企业鉴别力,」初创企业 Harbor 的首席执行官 Josh Stein 表示,「她将第一个案子演化成一系列案子,演化成一个专门的门类,她成为一位公众人物,进入了为全社会利益推动公共政策的领域。」

Andreessen Horowitz 投资了 Harbor 这家旨在推动传统证券「代币化」的初创企业。


职业转轨


部分为人熟知的检察官选择步入政坛,但是 Kathryn Haun 则走了另一条道路。她在科技圈的高知名度为她带来接触初创企业的商业机会。

2015 年,当她担任公职时, Kathryn Haun 在较早担任加密货币经理的 Dan Morehead 的家中,为比特币投资者们讲述了她领导比特币相关调查团队的工作。部分到场者颇为警惕,自诩为自由派「加密朋克」的 Zcash 首席执行官 Zooko Wilcox 表示,他原本有些怕这位检察官。

当台下的听众发现 Kathryn Haun 和他们论调一致,这种畏惧就烟消云散了,他们发现 Haun 对如何引导他们的企业面对监管迷宫,会有很大帮助。

她很快成为加密货币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演讲者。

她在英国维京集团老板 Richard Branson 私人拥有的 Necker 岛上举行的区块链峰会上发表演说。她录制了 2016 年 TEDx 演讲。不久她又接受前谷歌 CEO Eric Schmidt 之邀在阿斯彭一家顶尖私密俱乐部出席相关活动。她在每次演讲都传递一个信息:为何她起诉的那些企业背后的区块链技术有着光明的前景。






2015 年 9 月, Kathryn Haun 进行了个人的首次小规模投资,投给一家名叫 Chain 的金融软件初创企业。她在一次区块链会议结束后在回家的飞机上遇到了该公司的创始人。她向司法部道德办公室清楚申报了这一投资。当时她选择不投资加密货币,尽管她有机会进行投资,因担心未来可能引发法律上的麻烦。

她表示,随着她的职业社交圈不断壮大,开始有了一些商界的工作机会,包括由公司邀请她出任高管。她难以抵御硅谷的诱惑。她表示自己与私营企业的缘分是一场「顿悟」,很像她下定决心去打击犯罪的决定。「我感觉自己在司法职业上已经做了自己想做的事。」

2017 年,Kathryn Haun 决定从美国司法部辞职,然后立刻加入了 Coinbase 董事会。在 Coinbase 董事会,她遇到了领导 Andreessen Horowitz 对加密货币及相关企业进行投资的 Chris Dixon。

Chris Dixon 很仰慕 Kathryn Haun 的法律头脑。另外,她作为检察官的公诉经历、她的演讲技巧和她有过教育工作者的经历 她曾在斯坦福法学院和商学院教授加密货币相关课程,使她成为加密货币行业代言人的不二人选,破除在很多人眼里这个行业被视为骗局或笑话的尴尬。

不过,Kathryn Haun 稍后遇到了甜蜜的苦恼:两难的工作选择。

2018 年 2 月,她加盟旧金山网络安全公司 HackerOne 的董事会。而人事遴选委员会接触她,希望她出任加州北区联邦检察官,或者出任第九巡回上诉法庭的联邦法官。但这些工作机会比起为 Andreessen Horowitz 工作都相形逊色了。

当 Chris Dixon 今年稍早邀请她加盟这家大牌基金, 她接受了邀请。


风投大本营 -- 沙丘路


9 月初的一个周一,Kathryn Haun 看起来非常兴奋。她绿色的眼睛闪烁着光芒。她有理由感到兴奋。作为一位出道如此之短的风险投资家,她在 Andreessen Horowitz 的个人办公室甚至都未准备好让她入驻,但是她的第一笔「很业余的」天使投资已经开花结果。

她在 2015 年投资的初创企业 Chain 已经被他人收购。她的小笔投资取得四倍收益,不过她没有透露具体盈利数字。

这一场胜利给她带来了信心,她现在的工作是从请求 Andreessen Horowitz 投资的众多初创企业中挑选出佼佼者。她表示自己平均每周听取 10 家企业的融资演示。今年夏天要求与她会面的请求非常多,以致于她将计划的投资人生涯开始时间从 9 月提前至 6 月。

Andreessen Horowitz 已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注册了旗下加密货币相关的专属基金「a16z crypto」。这是对冲基金通常采取的做法,但对于一家风险投资基金机构,这显得很不寻常。通常情况下,风投机构持有公司不具流行性的股权资产,直到出现「离场」机会,通常是出售或者公司首次公开发行 IPO 上市。

而对冲基金根据可能分分钟发生变化的市场条件,买进或卖出资产。Kathryn Haun 表示,她的投资将瞄准长期目标,她认为风投对一家初创企业通常的 5-10 年投资周期是王牌法则。换言之,尽管 Andreessen Horowitz 的「加密」基金买进动荡性极高的加密货币和其他数字资产,他们也意在长期持有这些资产。

对于 a16z crypto 的管理,Kathryn Haun 和 Chris Dixon 计划根据领域划分两人的职责:Haun 专注面向消费者的应用,Dixon 关注更具技术性的产品,譬如面向开发者的工具产品等。「我的一个弱项是跟人打交道,我的一个强项是和机器打交道,」Dixon 自我评价称。

Kathryn Haun 尤其感兴趣的一个领域是跨境支付。

「我认为区块链技术的一些强项可以在美国之外取得市场,」她表示说。她提到了自己在埃及和希腊的成长经历,这两个国家都正在经历硅谷人难以想象的金融困局。「金融自由、金融接纳、外汇、国际汇款,美国人往往想不到这些。」

Kathryn Haun 以 Andreessen Horowitz 投资过的 Celo 公司为例,后者正在打造用于支付的区块链系统。该公司意在优化应用于 Android 手机平台的相关技术,而价格相对低廉的 Android 手机平台是很多发展中国家民众接入互联网的重要门户。

汇款也成为 Kathryn Haun 近期与诺贝尔奖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墨西哥城的辩论中重点提到的议题。






她表示,全球汇款每年市场高达 6,000 亿美元,美国与墨西哥间的汇款通道是最为活跃的,一年高达 240 亿美元。尽管技术取得了进步,但相关通道的汇款转移依然速度缓慢、效率低下。「我预期在 10 年内,国际汇款不再是去西联 Western Union 通过电报发送,而像是你通过手机发送电邮那么简单。」

Kathryn Haun 对未来的设想扎根于历史的经验。「别人问那些最早买汽车的人:『你为什么要买汽车?马车不挺好?』」她表示,在互联网萌芽期也是类似情况,比如 1994 年,「我告诉你很快你会在口袋里有一台很小的设备。你可以用它下载两个小时的电影,随时随地可以看,可以用它购物等等……你会觉得我是个疯子,绝对是疯话。」

在墨西哥城的辩论中,她说,加密货币也不例外,外界抨击加密货币背后的区块链网络速度缓慢、成本高昂、技术稚嫩,是没有抓住重点。「我们现在仿佛是互联网初期的拨号上网时代,批评者混淆了创新的当前阶段与创新的尾声阶段。」

Ben Horowitz 也对加密货币的革命性潜力充满信心,他认为「很有可能我们需要的多数东西最终都会加密货币化。届时我们得重新考虑社会组织架构。」不过首先,他手下的这位女合伙人得在这个领域缴出一些成功的投资案例。


原文:Kathryn Haun's Journey From Crime Fighter to Crypto
作者:Robert Hackett,财富杂志
编译:Perry Wang 查看全部
c41cc37f7e4162ae9d498d0b0f681f2b.jpg

Kathryn Haun 在风投机构 Andreessen Horowitz 的庭院里


Kathryn Haun 如何从铁腕检察官成为加密货币基金 a16z crypto 女性掌门人?



在九月下旬的一个晚上,墨西哥城 Hipódromo Condesa 街区,正进行着一场硝烟弥漫的辩论。这是一场重头大戏,辩论的主题,是当今经济界最重大的议题之一:像比特币之类的另类币种究竟是代表了金融服务的未来,还是 21 世纪的「庞氏骗局」。

而正反两方辩论者,也是美国两位重量级知识分子,两人都久负盛名,措辞犀利,直抒胸臆:一方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保罗·克鲁格曼 Paul Krugman, 另一方则是 Kathryn Haun ,一位著名的联邦检察官,近期刚刚变身风险投资家。

克鲁格曼的立场在意料之中。他一贯认为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货币、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网络的崛起,是对贵金属作主要货币的旧时代毫无必要的复制。

「我不认为加密货币即将带来一个新时代。」他说。他像沃伦·巴菲特和摩根大通 CEO Jamie Dimon 等华尔街大咖一样对加密货币投资狂潮不屑一顾,他多次表示:「再过 15 年回头看,加密货币狂潮就像是 Pets.com 一样的闹剧。」 他提到的 Pets.com 是互联网繁荣与萧条时期的典型代表,这家公司一度市值虚高,但是市值最终化为乌有。

Kathryn Haun 则持不同意见。在她眼中,虚拟货币和区块链技术是社会的救星:民众从贪婪的银行与互联网垄断巨擘手中夺回权力的最后的希望。

「Facebook、 Amazon、 Netflix、 Google,他们把控了规则,」Haun 说,新的技术让热诚的、企业家型开发者去挑战「他们握有绝对的权力」,挑战这些巨头。

c90636392a06c317e40544ce7899405b.jpg

a16z crypto 女掌门 Kathryn Haun


她全力支持新一代技术人才赋予加密货币的民主化梦想。她说,加密货币现在还处于「拨号上网时代」,「批评者混淆了创新的当前阶段与创新的尾声阶段。」

Haun 在主要由科技精英构成的观众中引起的共鸣占到了上风。他们也喜欢她描绘的愿景。

在她演讲时,五个超大屏幕上不时掠过在她检察官职业生涯中绳之以法的罪罚的照片,主要是腐败的美国执法官员。但让观众很兴奋并不仅仅是因为她曾是维护加密货币狂野西部秩序的「警长」,而是她现在站到了他们的阵营。

Kathryn Haun 现在的身份是硅谷重量级风投基金 Andreessen Horowitz 新近加入的一位合伙人。她的新工作是负责 Andreessen Horowitz 旗下的加密货币投资基金 a16z crypto,寻找加密货币世界中的新兴巨头,帮助他们的创始人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取得成功。

这是在一个危险时刻迈出了职业生涯的转折步伐。 加密货币市场在 2018 年一路大幅下挫。 去年的一波全球性投机狂潮在今年 1 月将加密货币市场总市值推升至 8,000 亿美元以上,而现在已经猛烈缩水至 2,000 亿美元。比特币今年以来价格跌去三分之二,ETH 重挫 90%。

Kathryn Haun 和她在 a16z 的新同事们矢志不渝。投资狂潮常常推升泡沫,但如果真正信仰者的看法是正确的,在泡沫破灭之后,留下的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毕竟 Andreessen Horowitz 基金的创始人之一 Marc Andreessen 的事业起点就是将首个商业化网页浏览器发展成著名的初创企业网景科技 Netscape,后者推动了早期互联网的发展,风投业从互联网产业取得了千百亿美元的回报。

缺乏职业的投资经验并没有影响 Haun 的信心。她认为:「对想和你合作的企业家而言,他们得把你想成一位有些战略眼光、有些伎俩、有能力去办成事情」。她表示,身为检察官要说服联邦调查局特工和其他共事的人,需要的能力是一样的。


科技时代的引领者遇上铁腕检察官


在著名风险投资机构 Andreessen Horowitz 位于加州门洛帕克的公司总部里,该公司联合创始人 Ben Horowitz 安静地躺在他办公室的沙发上,头上是嘻哈歌手 Nas 一张著名的黑白海报。他的办公桌前立着一个身穿美式足球联盟奥克兰冲锋者队队服的人体模特。这种另类的混搭倒是与他公司西部独行侠的声誉相得益彰。

这家风投机构成立仅有九年,已迅速跻身硅谷风投机构前茅,先后投资过 Skype、 共享汽车服务 Lyft、开源软件项目的托管平台 GitHub 和其它很多公司。

391d8be5d26a74ce93ded2c4a97d0b17.jpg

Andreessen Horowitz 的合伙人 Chris Dixon 和 Ben Horowitz


Andreessen Horowitz 这家机构一直将自己视为时代的引领者。其资产管理规模超过 70 亿美元,它也是第一批以激进姿态进军加密技术投资的重量级风投。

今年夏天,在加密货币市场一路跳水的困境中,Andreessen Horowitz 依然单独成立一支专注加密货币投资的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为 3 亿美元。Ben Horowitz 本人信心满满的将加密货币与更早的互联网时代相比较。他表示,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后, 很多人认为再去投资互联网简直就是傻瓜。

「这才是最傻瓜的想法,他们恰恰错过了互联网一波造富机会。我认为加密货币也是这种情况。」Ben Horowitz 说。

目前,Andreessen Horowitz 已经投资了部分加密货币相关项目。其中包括:美国重量级加密货币交易所 Coinbase ,据报其估值达到 80 亿美元;加密货币市场市值排第三的瑞波币背后的 Ripple 项目;加密货币投资对冲基金 Polychain Capital,其估值在前两年随着加密货币的猛涨而扶摇直上。Andreessen Horowitz 甚至投资了打造加密猫 CryptoKitties 游戏的 Dapper Labs。

数字货币和区块链的概念过于新颖,没有人能有在这方面投资的长期轨迹。雇用 Kathryn Haun 这种履历的人士也就变得容易理解。「我作为投资人的经验也不多,」Ben Horowitz 说,他在转身成为投资人前是网景科技早期的一位高管,后来与 Marc Andreessen 联合创办了一家名为 Opsware 的科技公司。「我们机构中多数人来的时候都不是经验非常丰富的专业投资人士。」

不过现年 43 岁 的 Kathryn Haun 在 Andreessen Horowitz 依然打破了多重天花板。

首先,她成为该基金第一位女性普通合伙人,要知道,普通合伙人位于风投机构权力的顶层。其次,她之前不是任何一家公司的创始人,而对于多数 Andreessen Horowitz 的合伙人而言,这本来是一个先决条件。第三,她职业生涯多数时间是一名公职人员,与私营企业格格不入。

但是这都不是问题。与她共同领导 Andreessen Horowitz 旗下加密基金分支的 Chris Dixon 认为, Kathryn Haun 的优势是她是熟悉监管规定的权威,以及她能将企业家和其他人士对新兴领域保持兴奋的能力。「这里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向外界全面传播和解释新兴科技的优点,以及为这个领域带进更多的人才,KatieHaun 有能力清晰阐释这个领域的重要意义,能在大批人群面前清晰的阐述这一点。」

2013 年,Chris Dixon 加入了风险投资巨头 Andreessen Horowitz,并在那个时候就大胆做出了自己的第一笔区块链投资,投资了 Ripple。之后,他一直领导着 Andreessen Horowitz 的区块链领域投资。


铁腕检察官是如何炼成的


由于父亲是石油公司的管理人员,Kathryn Haun 的童年是在全球范围不断搬家中度过的,先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和科罗拉多州、埃及、希腊和法国生活。

她大学时代选择读斯坦福大学法学院,部分原因是相信熟悉公司法可以给她带来在全球各地工作的机会。「她是你能看到的时间安排最为疯狂和密集的法学院学生之一,」斯坦福大学时代的同班同学、现在是华盛顿一家公司诉讼律师的 Derek Schaffer 回忆称。他还回忆称,Kathryn Haun 经常在她安装在宿舍里的一台跑步机上研读案情材料。

毕业后,Kathryn Haun 依然保持高强度和快节奏。她接受了顶尖律所 Cravath, Swaine & Moore 的工作机会,搬到纽约。但她改变了想法,接受了一家很有名望的巡回法庭的书记员职位,后来升迁成为最高法院大法官 Kennedy 手下的书记员。

2006 年,她加入美国司法部弗吉尼亚州东区检察官办公室,该区以可快速和大概率升至联邦职位而闻名。在那里,她负责国家安全和恐怖主义类案件,她擅长利用当时属于新颖的利用手机基站进行数据定位等新技术收集电子证据。

三年后, Kathryn Haun 回到加州,负责起诉监狱团伙及飞车党、谋杀、毒品集团、盗窃汽车和挪用公款等犯罪行为。她甚至起诉过巴菲特掌控的富国银行 Wells Fargo,因该银行涉嫌入侵已经去世的消费者的账户。最终,一个华尔街监管小组与富国银行达成和解,后者支付 200 万美元罚金。

Kathryn Haun 在 2012 年第一次听说比特币的概念。当时,她的上司要她进行此类案件的起诉,不用管比特币是什么东东。

比特币的概念当时鲜为人知,但 Kathryn Haun 很快对它有了深入研究。在比特币的早期发展史中,骗子、色情作品商贩和其他不见光的灰色产业使用比特币作为一种财富转移的方式。Kathryn Haun 在第二年组建了第一支联邦团队,集合了司法部、国税局、财政部打击金融犯罪网络和其他政府部门的力量。该小组调查了当时世界第一大比特币交易所 Mt. Gox 遭黑客袭击损失大批比特币的大案。之后她领导了取缔加密货币交易所 BT「数字货币行动组 C-e」的法律行动,联邦机构指控该交易所洗钱。

因为这些案件的起诉工作,Kathryn Haun 在硅谷声名鹊起。硅谷的投资者密切关注这一领域,试图搞清楚是否已经有成熟的环境催生合法的相关初创企业,而不再是罪犯的天堂。

「她展现了无与伦比的企业鉴别力,」初创企业 Harbor 的首席执行官 Josh Stein 表示,「她将第一个案子演化成一系列案子,演化成一个专门的门类,她成为一位公众人物,进入了为全社会利益推动公共政策的领域。」

Andreessen Horowitz 投资了 Harbor 这家旨在推动传统证券「代币化」的初创企业。


职业转轨


部分为人熟知的检察官选择步入政坛,但是 Kathryn Haun 则走了另一条道路。她在科技圈的高知名度为她带来接触初创企业的商业机会。

2015 年,当她担任公职时, Kathryn Haun 在较早担任加密货币经理的 Dan Morehead 的家中,为比特币投资者们讲述了她领导比特币相关调查团队的工作。部分到场者颇为警惕,自诩为自由派「加密朋克」的 Zcash 首席执行官 Zooko Wilcox 表示,他原本有些怕这位检察官。

当台下的听众发现 Kathryn Haun 和他们论调一致,这种畏惧就烟消云散了,他们发现 Haun 对如何引导他们的企业面对监管迷宫,会有很大帮助。

她很快成为加密货币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演讲者。

她在英国维京集团老板 Richard Branson 私人拥有的 Necker 岛上举行的区块链峰会上发表演说。她录制了 2016 年 TEDx 演讲。不久她又接受前谷歌 CEO Eric Schmidt 之邀在阿斯彭一家顶尖私密俱乐部出席相关活动。她在每次演讲都传递一个信息:为何她起诉的那些企业背后的区块链技术有着光明的前景。

ba309a1dc5fe959f40d9c46a0485cacb.jpg


2015 年 9 月, Kathryn Haun 进行了个人的首次小规模投资,投给一家名叫 Chain 的金融软件初创企业。她在一次区块链会议结束后在回家的飞机上遇到了该公司的创始人。她向司法部道德办公室清楚申报了这一投资。当时她选择不投资加密货币,尽管她有机会进行投资,因担心未来可能引发法律上的麻烦。

她表示,随着她的职业社交圈不断壮大,开始有了一些商界的工作机会,包括由公司邀请她出任高管。她难以抵御硅谷的诱惑。她表示自己与私营企业的缘分是一场「顿悟」,很像她下定决心去打击犯罪的决定。「我感觉自己在司法职业上已经做了自己想做的事。」

2017 年,Kathryn Haun 决定从美国司法部辞职,然后立刻加入了 Coinbase 董事会。在 Coinbase 董事会,她遇到了领导 Andreessen Horowitz 对加密货币及相关企业进行投资的 Chris Dixon。

Chris Dixon 很仰慕 Kathryn Haun 的法律头脑。另外,她作为检察官的公诉经历、她的演讲技巧和她有过教育工作者的经历 她曾在斯坦福法学院和商学院教授加密货币相关课程,使她成为加密货币行业代言人的不二人选,破除在很多人眼里这个行业被视为骗局或笑话的尴尬。

不过,Kathryn Haun 稍后遇到了甜蜜的苦恼:两难的工作选择。

2018 年 2 月,她加盟旧金山网络安全公司 HackerOne 的董事会。而人事遴选委员会接触她,希望她出任加州北区联邦检察官,或者出任第九巡回上诉法庭的联邦法官。但这些工作机会比起为 Andreessen Horowitz 工作都相形逊色了。

当 Chris Dixon 今年稍早邀请她加盟这家大牌基金, 她接受了邀请。


风投大本营 -- 沙丘路


9 月初的一个周一,Kathryn Haun 看起来非常兴奋。她绿色的眼睛闪烁着光芒。她有理由感到兴奋。作为一位出道如此之短的风险投资家,她在 Andreessen Horowitz 的个人办公室甚至都未准备好让她入驻,但是她的第一笔「很业余的」天使投资已经开花结果。

她在 2015 年投资的初创企业 Chain 已经被他人收购。她的小笔投资取得四倍收益,不过她没有透露具体盈利数字。

这一场胜利给她带来了信心,她现在的工作是从请求 Andreessen Horowitz 投资的众多初创企业中挑选出佼佼者。她表示自己平均每周听取 10 家企业的融资演示。今年夏天要求与她会面的请求非常多,以致于她将计划的投资人生涯开始时间从 9 月提前至 6 月。

Andreessen Horowitz 已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注册了旗下加密货币相关的专属基金「a16z crypto」。这是对冲基金通常采取的做法,但对于一家风险投资基金机构,这显得很不寻常。通常情况下,风投机构持有公司不具流行性的股权资产,直到出现「离场」机会,通常是出售或者公司首次公开发行 IPO 上市。

而对冲基金根据可能分分钟发生变化的市场条件,买进或卖出资产。Kathryn Haun 表示,她的投资将瞄准长期目标,她认为风投对一家初创企业通常的 5-10 年投资周期是王牌法则。换言之,尽管 Andreessen Horowitz 的「加密」基金买进动荡性极高的加密货币和其他数字资产,他们也意在长期持有这些资产。

对于 a16z crypto 的管理,Kathryn Haun 和 Chris Dixon 计划根据领域划分两人的职责:Haun 专注面向消费者的应用,Dixon 关注更具技术性的产品,譬如面向开发者的工具产品等。「我的一个弱项是跟人打交道,我的一个强项是和机器打交道,」Dixon 自我评价称。

Kathryn Haun 尤其感兴趣的一个领域是跨境支付。

「我认为区块链技术的一些强项可以在美国之外取得市场,」她表示说。她提到了自己在埃及和希腊的成长经历,这两个国家都正在经历硅谷人难以想象的金融困局。「金融自由、金融接纳、外汇、国际汇款,美国人往往想不到这些。」

Kathryn Haun 以 Andreessen Horowitz 投资过的 Celo 公司为例,后者正在打造用于支付的区块链系统。该公司意在优化应用于 Android 手机平台的相关技术,而价格相对低廉的 Android 手机平台是很多发展中国家民众接入互联网的重要门户。

汇款也成为 Kathryn Haun 近期与诺贝尔奖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墨西哥城的辩论中重点提到的议题。

8851a2ebef28b4fb77730731d2802d84.jpg


她表示,全球汇款每年市场高达 6,000 亿美元,美国与墨西哥间的汇款通道是最为活跃的,一年高达 240 亿美元。尽管技术取得了进步,但相关通道的汇款转移依然速度缓慢、效率低下。「我预期在 10 年内,国际汇款不再是去西联 Western Union 通过电报发送,而像是你通过手机发送电邮那么简单。」

Kathryn Haun 对未来的设想扎根于历史的经验。「别人问那些最早买汽车的人:『你为什么要买汽车?马车不挺好?』」她表示,在互联网萌芽期也是类似情况,比如 1994 年,「我告诉你很快你会在口袋里有一台很小的设备。你可以用它下载两个小时的电影,随时随地可以看,可以用它购物等等……你会觉得我是个疯子,绝对是疯话。」

在墨西哥城的辩论中,她说,加密货币也不例外,外界抨击加密货币背后的区块链网络速度缓慢、成本高昂、技术稚嫩,是没有抓住重点。「我们现在仿佛是互联网初期的拨号上网时代,批评者混淆了创新的当前阶段与创新的尾声阶段。」

Ben Horowitz 也对加密货币的革命性潜力充满信心,他认为「很有可能我们需要的多数东西最终都会加密货币化。届时我们得重新考虑社会组织架构。」不过首先,他手下的这位女合伙人得在这个领域缴出一些成功的投资案例。


原文:Kathryn Haun's Journey From Crime Fighter to Crypto
作者:Robert Hackett,财富杂志
编译:Perry Wang

耶鲁大学据称参与投资加密货币基金Paradigm,基金规模4亿美元

资讯chainb 发表了文章 • 2018-10-08 12:26 • 来自相关话题

据彭博社周五发表的一篇匿名消息来源的报道称,常春藤联盟高校耶鲁大学投资了价值4亿美元的加密货币基金Paradigm,目前具体投资金额还未确定。耶鲁大学一直以寻求更多非传统投资而闻名,每年的回报率约为12.6%。


CNBC报道耶鲁大学的首席投资官David Swensen也投资了Andreessen Horowitz的价值3亿美元的加密货币基金,基金于6月份关闭。新闻引用匿名消息来源。

耶鲁大学也陷入加密货币空间的动荡之中了吗?

据彭博社周五发表的一篇匿名消息来源的报道称,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虽然尚未得到官方证实,但据说这所常春藤联盟的高校投资了由Coinbase联合创始人Fred Ehrsam,Sequoia Capital的前合伙人Matt Huang,以及曾在Pantera Capital工作的Charles Noyes联合创立的主要加密货币基金Paradigm。

报告表明,在全球教育机构中拥有第二大捐赠基金(2016年价值254亿美元,消息来自维基百科)的耶鲁大学也是过去几个月帮助Paradigm筹集4亿美元的投资者之一。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Matt Huang离开Sequoia加入Ersham,并于6月份成立了新基金,而且Sequoia Capital也投资了Paradigm。

Noyes在6月份告诉彭博社,Paradigm旨在投资早期加密货币,区块链和交易所项目。

今天的报告称,耶鲁大学对Paradigm基金的投资规模尚未得到确定,媒体联系大学要求评论此事但并未得到回复。

自耶鲁大学创始人Elihu Yale在1718年捐赠了562英镑的初始资金开始,耶鲁大学的基金就一直在发展,直到目前的水平。维基百科指出,哈佛大学目前拥有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捐赠基金。

据在线知识人士称,自80年代中期以来,耶鲁大学一直以寻求更多非传统投资而闻名,每年的回报率约为12.6%。 


原文:
来源:coindesk
作者:Daniel Palmer
编译:Miranda 查看全部
20181008111237643764.jpg


据彭博社周五发表的一篇匿名消息来源的报道称,常春藤联盟高校耶鲁大学投资了价值4亿美元的加密货币基金Paradigm,目前具体投资金额还未确定。耶鲁大学一直以寻求更多非传统投资而闻名,每年的回报率约为12.6%。



CNBC报道耶鲁大学的首席投资官David Swensen也投资了Andreessen Horowitz的价值3亿美元的加密货币基金,基金于6月份关闭。新闻引用匿名消息来源。

耶鲁大学也陷入加密货币空间的动荡之中了吗?

据彭博社周五发表的一篇匿名消息来源的报道称,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虽然尚未得到官方证实,但据说这所常春藤联盟的高校投资了由Coinbase联合创始人Fred Ehrsam,Sequoia Capital的前合伙人Matt Huang,以及曾在Pantera Capital工作的Charles Noyes联合创立的主要加密货币基金Paradigm。

报告表明,在全球教育机构中拥有第二大捐赠基金(2016年价值254亿美元,消息来自维基百科)的耶鲁大学也是过去几个月帮助Paradigm筹集4亿美元的投资者之一。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Matt Huang离开Sequoia加入Ersham,并于6月份成立了新基金,而且Sequoia Capital也投资了Paradigm。

Noyes在6月份告诉彭博社,Paradigm旨在投资早期加密货币,区块链和交易所项目。

今天的报告称,耶鲁大学对Paradigm基金的投资规模尚未得到确定,媒体联系大学要求评论此事但并未得到回复。

自耶鲁大学创始人Elihu Yale在1718年捐赠了562英镑的初始资金开始,耶鲁大学的基金就一直在发展,直到目前的水平。维基百科指出,哈佛大学目前拥有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捐赠基金。

据在线知识人士称,自80年代中期以来,耶鲁大学一直以寻求更多非传统投资而闻名,每年的回报率约为12.6%。 


原文:
来源:coindesk
作者:Daniel Palmer
编译:Miranda

比特币开发人员提出避免硬分叉的"Forward Blocks"扩容方案

资讯8btc 发表了文章 • 2018-10-08 12:12 • 来自相关话题

上周五,Blockstream的联合创始人马克•弗里登巴赫(Mark Friedenbach)在比特币扩容大会(Scaling Bitcoin)首次提出了“Forward Blocks”的提案,该提议称可以让比特币在未来进行诸如增加区块大小或变更工作量证明(PoW)等有争议的升级更容易实施。社区对此褒贬不一,有人称之为“突破”,有人称之为“网络攻击”。

这是一项重大声明,在活动开始前的几周内一直保密,因为它挑战了比特币社区内普遍的核心观念。其中最主要的一个观点是,比特币可以以一种向后兼容(backwards-compatible)的方式进行大规模改变,无需要求每个用户升级他们的软件。

有一个问题是,许多比特币用户使用该协议来掌握自己资金的主权,而强制性的软件更改本质上破坏了这种控制。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笼罩在协议更改问题上,逐渐堆积成一个主要的矛盾,最终导致了比特币网络声名狼藉的比特币现金(bitcoin cash)硬分叉。

弗里登巴赫的研究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了加密货币开发人员多年来一直在努力解决的一个问题:如何对一个大型的分布式系统进行更大规模的改变?许多人会辩称,比特币的更改动作越大,实施应该也会越困难。他们表示,由于比特币是去中心化的,不存在什么“老大”,用户应该可以选择接受或拒绝改变。

此外,有人认为,比特币的一些最大变化只能通过“硬分叉”来实现,这种改变不能采取向后兼容的方式,需要所有加密货币的用户进行升级以跟上这种变化。或者,正如弗里登巴赫所言,在“forward blocks”之前的情况就是如此。

弗里登巴赫表示:“大多数关于扩容的争论都集中在如何安全地执行硬分叉的问题上,以及我们应该何时(如果有的话)使用硬分叉进行扩容。”现在,他认为这不再是一个问题。他表示:

“‘Forward blocks’让整个争论毫无意义。如果我们决定采用它,我们无需硬分叉就可以扩容比特币。它可以通过像之前的隔验证(SegWit)那样的软分叉来完成。”


弗里登巴赫认为,这种“选择式加入”的更改比特币网络的方法(如去年比特币升级时所使用的)甚至可以用于作更大的改变。


分叉混合

 
作为幕后的开发人员,弗里登巴赫在加密货币领域的名气并不大。

他辞去在美国宇航局(NASA)开发太间研究应用的工作,投身于比特币领域,继续研究与比特币未来可能发生的巨大改变相关的理论,如增强智能合约功能,以便用户进行更复杂的交易类型以及在侧链上共同编写原创Blockstream论文。

实际上,并不是比特币的区块大小,而是完全不同的代码改变促使弗里登巴赫开始考虑这个想法:改变比特币的PoW算法,这通常被看作是对那些确保网络安全的计算硬件(矿工)的一种抑制,防止它们获得过多的算力。

在过去一年里,尽管ASIC矿机一直被各社区所抵制,但它们还是悄悄地抢占了一些区块链,因此许多人一直主张对比特币进行正式改革。例如,在Sia社区,经过数月的争论,用户们最近决定,他们将实施硬分叉这一“杀手锏”来踢除目前掌握算力的ASIC矿机。

开发人员通常认为,硬分叉是实现这种更改的唯一方法,这使它成为一个特别有争议的命题。但事实证明,“Forward Blocks”在这里也很有用,它使得通过软分叉而不是硬分叉来执行共识更改成为可能。

那么,Forward Blocks是如何工作的呢?在他的新论文中,弗里登巴赫将这种变化描述为各类型分叉的混合:

“虽然这些方法各自都有不可接受的权衡,但值得注意的是,将它们结合在一起,可以‘抵消’了大多数不好的权衡,同时又保留了组合的优势。……最终的方案,通过一种我们称之为Forward Blocks的新机制组合在一起,实际上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种‘无所不容’式的提议一样复杂。”


由于这是一种常规的升级,一种更改比特币网络的方式,因此,它并不仅仅只能用于弗里登巴赫强调的两种升级:区块大小和PoW。弗里登巴赫甚至认为,这种升级的方法可以用于比特币分片中,以进一步实现协议扩容,这个术语让人想起以太坊也正在使用这种技术。(所有这些想法以及如何更详细地完成Forward Blocks都在其论文中作了阐述。)


只是另一种工具?
 

尽管这篇论文直到今天才被完整地呈现出来,但在他的演讲之前,社交媒体上一直对此有讨论。一些比特币开发开发人员对这个想法并不太感兴趣。

比特币长期开发人员Shinobimonkey表示:

“与其说这是一种升级,不如说它是一种网络攻击。”


Blockstream的首席执行官亚当•巴克(Adam Back)也把它描绘成一个有趣的升级版本,他表示:

“我觉得没什么问题。机制总是有用的,与它在技术上是否可行以及在用户共识方面是否有用无关。这只是另一种需要探索的工具。”


该提议也吸引到了其他支持者。比特币的核心贡献者卡尔-约翰•阿尔姆(Karl-Johan Alm)甚至称其为一项“突破”,但仍认为目前还不清楚它是否会被用于实践中。阿尔姆继续说道:

 “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可以选择去做一些我们以前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我们是否这样做完全是另一回事。”


弗里登巴赫也并不一定主张将它用于在比特币网络上。相反,他只是试图指出这种选择是存在的,并引发了更广泛的讨论而已。他告诉CoinDesk:

“工具没有‘好’或‘坏’的道德砝码。工具只是工具。如何使用工具才是一个问题,至于用不用在比特币上,我没有什么意见。”


时间会证明比特币社区是否会觉得值得一试。

与此同时,弗里登巴赫正计划在“Freicoin”项目上测试这种改变方法,这是他几年前与人合作推出了一个与比特币稍微不同的经济模型。进一步说,如果小型社区Freicoin决定采用它,这一升级方法将首次在非官方条件下进行测试。


原文:Bitcoin 'Breakthrough' Claims Block Size Increase Possible Without Hard Fork
作者:Alyssa Hertig
编译:Libert 查看全部
Screen-Shot-2018-10-07-at-7.35_.25-PM-860x430_.jpg

上周五,Blockstream的联合创始人马克•弗里登巴赫(Mark Friedenbach)在比特币扩容大会(Scaling Bitcoin)首次提出了“Forward Blocks”的提案,该提议称可以让比特币在未来进行诸如增加区块大小或变更工作量证明(PoW)等有争议的升级更容易实施。社区对此褒贬不一,有人称之为“突破”,有人称之为“网络攻击”。

这是一项重大声明,在活动开始前的几周内一直保密,因为它挑战了比特币社区内普遍的核心观念。其中最主要的一个观点是,比特币可以以一种向后兼容(backwards-compatible)的方式进行大规模改变,无需要求每个用户升级他们的软件。

有一个问题是,许多比特币用户使用该协议来掌握自己资金的主权,而强制性的软件更改本质上破坏了这种控制。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笼罩在协议更改问题上,逐渐堆积成一个主要的矛盾,最终导致了比特币网络声名狼藉的比特币现金(bitcoin cash)硬分叉。

弗里登巴赫的研究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了加密货币开发人员多年来一直在努力解决的一个问题:如何对一个大型的分布式系统进行更大规模的改变?许多人会辩称,比特币的更改动作越大,实施应该也会越困难。他们表示,由于比特币是去中心化的,不存在什么“老大”,用户应该可以选择接受或拒绝改变。

此外,有人认为,比特币的一些最大变化只能通过“硬分叉”来实现,这种改变不能采取向后兼容的方式,需要所有加密货币的用户进行升级以跟上这种变化。或者,正如弗里登巴赫所言,在“forward blocks”之前的情况就是如此。

弗里登巴赫表示:“大多数关于扩容的争论都集中在如何安全地执行硬分叉的问题上,以及我们应该何时(如果有的话)使用硬分叉进行扩容。”现在,他认为这不再是一个问题。他表示:


“‘Forward blocks’让整个争论毫无意义。如果我们决定采用它,我们无需硬分叉就可以扩容比特币。它可以通过像之前的隔验证(SegWit)那样的软分叉来完成。”



弗里登巴赫认为,这种“选择式加入”的更改比特币网络的方法(如去年比特币升级时所使用的)甚至可以用于作更大的改变。


分叉混合

 
作为幕后的开发人员,弗里登巴赫在加密货币领域的名气并不大。

他辞去在美国宇航局(NASA)开发太间研究应用的工作,投身于比特币领域,继续研究与比特币未来可能发生的巨大改变相关的理论,如增强智能合约功能,以便用户进行更复杂的交易类型以及在侧链上共同编写原创Blockstream论文。

实际上,并不是比特币的区块大小,而是完全不同的代码改变促使弗里登巴赫开始考虑这个想法:改变比特币的PoW算法,这通常被看作是对那些确保网络安全的计算硬件(矿工)的一种抑制,防止它们获得过多的算力。

在过去一年里,尽管ASIC矿机一直被各社区所抵制,但它们还是悄悄地抢占了一些区块链,因此许多人一直主张对比特币进行正式改革。例如,在Sia社区,经过数月的争论,用户们最近决定,他们将实施硬分叉这一“杀手锏”来踢除目前掌握算力的ASIC矿机。

开发人员通常认为,硬分叉是实现这种更改的唯一方法,这使它成为一个特别有争议的命题。但事实证明,“Forward Blocks”在这里也很有用,它使得通过软分叉而不是硬分叉来执行共识更改成为可能。

那么,Forward Blocks是如何工作的呢?在他的新论文中,弗里登巴赫将这种变化描述为各类型分叉的混合:


“虽然这些方法各自都有不可接受的权衡,但值得注意的是,将它们结合在一起,可以‘抵消’了大多数不好的权衡,同时又保留了组合的优势。……最终的方案,通过一种我们称之为Forward Blocks的新机制组合在一起,实际上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种‘无所不容’式的提议一样复杂。”



由于这是一种常规的升级,一种更改比特币网络的方式,因此,它并不仅仅只能用于弗里登巴赫强调的两种升级:区块大小和PoW。弗里登巴赫甚至认为,这种升级的方法可以用于比特币分片中,以进一步实现协议扩容,这个术语让人想起以太坊也正在使用这种技术。(所有这些想法以及如何更详细地完成Forward Blocks都在其论文中作了阐述。)


只是另一种工具?
 

尽管这篇论文直到今天才被完整地呈现出来,但在他的演讲之前,社交媒体上一直对此有讨论。一些比特币开发开发人员对这个想法并不太感兴趣。

比特币长期开发人员Shinobimonkey表示:


“与其说这是一种升级,不如说它是一种网络攻击。”



Blockstream的首席执行官亚当•巴克(Adam Back)也把它描绘成一个有趣的升级版本,他表示:


“我觉得没什么问题。机制总是有用的,与它在技术上是否可行以及在用户共识方面是否有用无关。这只是另一种需要探索的工具。”



该提议也吸引到了其他支持者。比特币的核心贡献者卡尔-约翰•阿尔姆(Karl-Johan Alm)甚至称其为一项“突破”,但仍认为目前还不清楚它是否会被用于实践中。阿尔姆继续说道:


 “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可以选择去做一些我们以前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我们是否这样做完全是另一回事。”



弗里登巴赫也并不一定主张将它用于在比特币网络上。相反,他只是试图指出这种选择是存在的,并引发了更广泛的讨论而已。他告诉CoinDesk:


“工具没有‘好’或‘坏’的道德砝码。工具只是工具。如何使用工具才是一个问题,至于用不用在比特币上,我没有什么意见。”



时间会证明比特币社区是否会觉得值得一试。

与此同时,弗里登巴赫正计划在“Freicoin”项目上测试这种改变方法,这是他几年前与人合作推出了一个与比特币稍微不同的经济模型。进一步说,如果小型社区Freicoin决定采用它,这一升级方法将首次在非官方条件下进行测试。


原文:Bitcoin 'Breakthrough' Claims Block Size Increase Possible Without Hard Fork
作者:Alyssa Hertig
编译:Libert

V神提出的以太坊500tps被秒杀?以太坊开发者新技术可以实现17000tps

资讯8btc 发表了文章 • 2018-10-08 11:58 • 来自相关话题

今年9月,以太坊联合创始人维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表示,通过使用ZK-Snarks(专注于隐私的加密货币Zcash的基础技术),以太坊网络每秒可扩展至500笔交易(500tps)。

然而,以太坊研究者Barry Whitehat,Alex Gluchowski,Harry R,Yondon Fu和Philippe Castonguay最近介绍了一种称为“snark侧链”的解决方案,能够将以太坊网络交易能力扩展至每秒17000笔(17000tps),接近Visa的交易能力。

 
什么是snark侧链?
 

类似于Plasma,snark侧链是一种链下解决方案,允许用户在以太坊主网之外转移代币和ETH。通过这种链下交易处理能力,以太坊网络用户可以每秒发送和接收上万笔交易。

在snark侧链上,运营者负责关闭一个交易通道,并将其作为单笔交易上载到以太坊主网络。这意味着,在发布一个由以太坊网络用户之间进行的成千上万笔交易组成的通道之前,用户可以在智能合约层面上请求提款。

恶意运营者可能会拒绝在通道中提取资金,并可能破坏维护大量交易数据存储的通道。

但是,这种系统内置的协议会对恶意运营者进行惩罚,取消它们的资格并将通道降级为链上代币,并且不允许在通道上进行任何进一步的修改。

研究人员解释说:

“如果有恶意操作(最坏的情况),系统就会将其降级为链上代币。恶意的运营者不能窃取资金,也不能在任何有意义的时间内夺取人们的资金。如果数据变成不可用,那么就可以替换这个运营者,我们可以回滚到以前有效的状态(应现有用户的请求),并使用新的运营者从该状态继续下去。”


简单地说,作为以太坊的一个二层支付网络,snark侧链允许用户自由地发送和接收大量支付,而不会受到通道运营者和恶意用户的恶意影响的威胁。

 
以太坊是一个扩容的好地方
 

ZK-Snarks,snark侧链,Plasma和分片(sharding)是由以太坊开源开发者社区所开发的许多扩容解决方案中的一部分。

在此之前,Buterin指出,Plasma和分片的大规模部署可能会产生一种协同效应,使以太坊能够每秒处理100万笔。

ZK-Snarks具有能够“验证计算的正确性而无需执行”和“了解执行了什么”的能力。这种技术除了能够直接增加超过3000%的网络能力之外,还增加了网络的额外效率。

在未来的几年里,以太坊将继续测试所有这些扩容解决方案,并将首先实现任意一种生产准备就绪的功能,逐步扩大网络规模。目前,以太坊交易能力不足以处理数百万用户的去中心化应用(dApps)。但是,dApps也不能准备好处理数百万用户。扩展性将随着整个区块链生态系统在采用方面的改进而提高。


原文:Forget Buterin’s 500 TX/S, Researchers Explore 17,000 TX/S on Ethereum
作者:Joseph Young
编译:Kyle 查看全部
ethereum-wallet-dapp-cryptocurrency-760x400.jpg

今年9月,以太坊联合创始人维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表示,通过使用ZK-Snarks(专注于隐私的加密货币Zcash的基础技术),以太坊网络每秒可扩展至500笔交易(500tps)。

然而,以太坊研究者Barry Whitehat,Alex Gluchowski,Harry R,Yondon Fu和Philippe Castonguay最近介绍了一种称为“snark侧链”的解决方案,能够将以太坊网络交易能力扩展至每秒17000笔(17000tps),接近Visa的交易能力。

 
什么是snark侧链?
 

类似于Plasma,snark侧链是一种链下解决方案,允许用户在以太坊主网之外转移代币和ETH。通过这种链下交易处理能力,以太坊网络用户可以每秒发送和接收上万笔交易。

在snark侧链上,运营者负责关闭一个交易通道,并将其作为单笔交易上载到以太坊主网络。这意味着,在发布一个由以太坊网络用户之间进行的成千上万笔交易组成的通道之前,用户可以在智能合约层面上请求提款。

恶意运营者可能会拒绝在通道中提取资金,并可能破坏维护大量交易数据存储的通道。

但是,这种系统内置的协议会对恶意运营者进行惩罚,取消它们的资格并将通道降级为链上代币,并且不允许在通道上进行任何进一步的修改。

研究人员解释说:


“如果有恶意操作(最坏的情况),系统就会将其降级为链上代币。恶意的运营者不能窃取资金,也不能在任何有意义的时间内夺取人们的资金。如果数据变成不可用,那么就可以替换这个运营者,我们可以回滚到以前有效的状态(应现有用户的请求),并使用新的运营者从该状态继续下去。”



简单地说,作为以太坊的一个二层支付网络,snark侧链允许用户自由地发送和接收大量支付,而不会受到通道运营者和恶意用户的恶意影响的威胁。

 
以太坊是一个扩容的好地方
 

ZK-Snarks,snark侧链,Plasma和分片(sharding)是由以太坊开源开发者社区所开发的许多扩容解决方案中的一部分。

在此之前,Buterin指出,Plasma和分片的大规模部署可能会产生一种协同效应,使以太坊能够每秒处理100万笔。

ZK-Snarks具有能够“验证计算的正确性而无需执行”和“了解执行了什么”的能力。这种技术除了能够直接增加超过3000%的网络能力之外,还增加了网络的额外效率。

在未来的几年里,以太坊将继续测试所有这些扩容解决方案,并将首先实现任意一种生产准备就绪的功能,逐步扩大网络规模。目前,以太坊交易能力不足以处理数百万用户的去中心化应用(dApps)。但是,dApps也不能准备好处理数百万用户。扩展性将随着整个区块链生态系统在采用方面的改进而提高。


原文:Forget Buterin’s 500 TX/S, Researchers Explore 17,000 TX/S on Ethereum
作者:Joseph Young
编译:Kyle

比特币:十年话江湖

特写hellobtc 发表了文章 • 2018-10-08 11:16 • 来自相关话题

比特币十年江湖

没有财富神话

更多的是血泪传奇
 

引语  
风起于青萍之末
 

比特币圈,比任何一个圈子都具有江湖习气。 
构成这个江湖的大多数人都是籍籍无名之辈,他们从一开始就不属于时代主流力量。所以,他们的行事做派极其草莽,动辄撸串,怒则撕逼。他们的口号是“一币一嫩M”“一币一别S”,他们的信仰是“守币如守寡”。

传统的互联网圈、金融圈、区块链圈觉得这是一个loser的世界,但是这些人眼高于顶,自命不凡,叛逆心极重。他们不甘心在BAT画好的版图里闪展腾挪,在他们眼中,比特币让他们看到了曙光,正所谓“风起于青萍之末”。

格局未定,真假莫辨,十年区块链世界,财富无限,无论币涨币跌,依旧无限可能。这就是比特币的世界。

 
01 中国比特币史上最神秘的人物:烤猫
 

谈到比特币,一定要说到烤猫。烤猫去了哪里?这是中国比特币圈最大谜题。 

就像比特币世界在寻找中本聪一样,中国比特币圈至今有不少人在搜索“烤猫”。

烤猫真名蒋信予,2001年考取中国科大少年班,自由主义者,论坛ID:Friedcat,直译烤猫。

喜欢穿拖鞋,打扮随性,常出没于南山海岸城。

他是中国比特币圈第一个成功发布ICO项目的人,也是中国最早制造Asic矿机技术天才之一。早在2013年就已经身家过亿,手握全网20%算力,那时候北京的“南瓜张”阿瓦隆构不成威胁,蝴蝶矿机尚未出货,吴忌寒的“蚂蚁矿机”还在筹备之中。

然而,2014年底~2015年初,区块链世界大神级的烤猫突然失联。

关于烤猫失踪,江湖传闻非常多,最大传言是他资助了某自由主义组织,然后就失踪了。

然而,这一信息至今未得到确认,当年烤猫公司的员工闪电和瑞锡,都说不清楚。

烤猫在公众场合最后一次出现是2014年8月2日,当时烤猫公司举办“百万T算力时代”线下沙龙。与会人员包括比特币中国创始人杨林科、比特币壹钱包创始人吴钢、币须网创始人罗金海等。

那天场景仍然清晰,会场布置特别low,连背景板都没有拉平整,到场的人也非常随性,稀稀落落四方坐定。主持人邀请烤猫上台演讲时,一个单眼皮瘦个男生,穿着一双拖鞋,面无表情的走上台来,连自己都没介绍,就开始说数据……这就是传说中的烤猫。

烤猫,是比特币历史上无法绕过去的一个人。他突然崛起,骤然消失。他带富了一批人,同时也坑了一批人。他既是PoW世界的英雄,也是“算力中心化”始作俑者。

相较于比特币的暴富神话,我们也要看到区块链世界里的悲剧。像烤猫这样在币圈辉煌过而最后杳无音讯的人,数不胜数。

但当大家以为烤猫不会再出现时,2017年8月4日,烤猫2个钱包账户(总收入74715个BTC)有5笔转账记录,共转出17597个BTC。

烤猫的钱包到底是谁在控制?他为什么在公众面前消失,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02 2009-2010年:比特币的“结绳记事”年代
 

上文提到了壹钱包创始人吴钢,他现在是币信创始人,江湖人称“行长”。区块链世界的大多数人都记得吴钢的名字叫“星空”,属于区块链世界的远古大神,又称比特币世界的“甘道夫”。早在2009~2010年,关注P2P技术的“星空”就躲在公司偷挖了8000多个比特币。当然,离职后这些币都已经消失在历史尘烟里。 

“星空”每见到一个区块链世界里的人,总是说:“来我们公司吧,给1%的股份。”他用这句口号聚集了比特币圈内早期很多精英,包括纵横四海(p2pbucks创始人)、超级君、孙小小、大熊、熊二等,这些人都是比特币圈里极具个性的人物,到2018年,很多都是一方诸侯。

最早期的比特币玩家多多少少与“星空”都有一些关系。北航博士张楠赓的阿瓦隆矿机一代,“星空”是投资者之一;现在比特币圈内呼风唤雨的赵东,也是“星空”指引进来的。2012年发行的烤猫股票,“星空”和谢坚都有参与。

吴钢和超级君掏心掏肺地说过:“我几乎投了比特币界所有能投的项目,绝大多数都是亏损的,不过但凡有促进社区变得更美好的项目,我都愿意去试试。成了,回报巨大;不成,没关系,为社区避雷。”

从最开始的“结绳记事”到今天的区块链世界的投资大佬,吴钢(“星空”)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比特币信仰者,也正是像他这样忠实且有高认知的粉丝,才能从比特币世界获得上百倍的回报。


03 2011-2012年:比特币的蛮荒岁月
 

2011年比特币世界,大部分比特币爱好者都各自为战,无组织无纪律,技术爱好者占多数,他们相约在一些QQ群里谈挖矿和未来前景,其中最有名的是“和平饭店”QQ群,里面集中了长铗、赵东、四海、墨不一、星空、暴走恭亲王等,但现在这个群竟然找不到了。除了“星空”,巴比特网站作为大本营也在早期积聚了不少用户,该网站是在2011年由长铗(刘志鹏)、QQagent(吴忌寒)、老端(端宏斌)这三个人最早开始创办。 

长铗是科幻圈内知名的新锐作家,比原链的创始人;QQagent后来做蚂蚁矿机赚了大钱,现在已经成为圈内大佬;老端后来批比特币捧山寨币引来很多非议,被圈内人认为是“比特币世界的叛逆者”,现在基本已远离币圈。

2011年~2012年,有目标的圈内人开始跑马圈地。除了巴比特,墨不一创立了BTC123,杨林科创立了比特币中国交易平台,四海创立了p2pbucks,徐明星看《傲骨贤妻》看出了比特币商机,还有沈波在后面的默默奉献……都为比特币世界做出莫大贡献。

 
04 2013年:北上深杭“群雄并起”


2013年之前,比特币其实没有真正的历史记录。那是一个原教旨主义的时代,记录大多基于传说。2013年之后,比特币开启了真正的商业化时代,比特币成为很多创业者施展个人抱负的舞台,而以北上深杭的创业最为激荡鼓舞。

北京以车库为中心,星空(币信)、李林(火币)、徐明星(OKCOIN)、二宝、洋洋、赵东、李笑来、李盈斐(比特大陆)、文浩都属于这个圈子。

上海圈子,则包括老猫、初夏虎、暴走恭亲王、达鸿飞、徐义吉、巨蟹、墨不一、杨林科等。

深圳圈子最为杂乱,申屠青春、疯狂小强(小强矿机)、罗金海(币须)、姚远(币汇)、廖翔(闪电矿机)、刘爱华(币看)、花松秀(后期进入深圳)、杨建军(比特币国际)、王晋(比特帮)。

杭州则是以巴比特为代表的长铗、宋欢平、宫少等。

在这四个城市里面,北京的创业明显大气,一开始就结合了资本和运营的力量,李林主导的火币网和徐明星创立的OKCOIN两大交易所超越上海的比特币中国,成为比特币世界的中心。加上比特大陆、币信和比特派,北京又一次走在中国最前面。

上海创业帮的资本运作能力十分熟练,老猫、初夏虎、暴走恭亲王、达鸿飞、徐义吉等都有强大的组织动员和说服能力,这在2017年的ICO项目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上海这次的走位也是不错的,从现在来看,走在深圳前面。

深圳人民一向喜欢实干,都是自家掏腰包做事情,虽然在各个领域都有涉猎,但无论是发币还是矿机,无论是支付还是电商,虽然深圳的创业者把各个领域都尝试了一遍,但最后用血一般的事实告诉了全世界:理想、情怀以及技术在这个世界都没有用,比特币世界只有两个领域赚钱,一是挖矿,二是交易。深圳人民还是适合干实事,比特币创业只能排在第三。

杭州那边不是特别熟悉,主要是以巴比特为中心,聚集了一帮创业人士。

2013年的这一轮创业,特别有意义,涉及范围极广,基本上探索了整个比特币产业链,而且的确有很多落地应用出来,从ATM机到硬件钱包,从跨境支付到电子商务,这一波创业者全都尝试了一遍。他们是这个世界最早期的拓荒者,虽然坚持下来的并不多,获得成功的仍然属于少数,但比特币世界认可这样有创业资历的实干家。 

如同武侠世界里的江湖,比特币圈里有论资排辈的习惯。不管后来者如何土豪,但比特币圈里只认那几十个人。面对早期的创业者,再壕的土豪也难以进入这个圈子。

 
05 2014-2016:区块链世界的悲情岁月

 
2013年1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从这天开始,比特币开始正式走入下行通道。 

很多比特币创业公司苦苦挣扎,大批的创业者离开了这个圈子。

比特币的行情为4500的时候,比特币的创业者聚在一起撸串;比特币的行情为3500的时候,北上深杭还能找一帮子人聚会;比特币的行情为2000的时候,很多比特币创业者开始卖币为生;比特币的行情为900的时候,再也没有人谈及比特币了。

万马齐喑,暗无天日。

这是2014年活跃于广州币圈的“万方中”说过的话:所谓的财富神话,不过是成年人世界的鸡汤。区块链世界只有笑话,没有神话。大佬们会告诉你赚了几千万,不会告诉你投资失败后的一无所有。相较之于暴富神话,我们看到更多的或许是区块链世界里的残忍。

早期区块链世界里的知名人士“不卖自萌VV酱”后来谈到:比我更专业的专业矿工,矿场公司的程序员,能够自己写矿池程序,自己设计ASIC的牛人,最后赚钱的也是极少数,大部分公司最后走向倒闭,这批人不知去向了。所谓的技术专家、密码学家,两年后多不知所终。甚至我们当年还请出凯文·凯利来公司捧场,下场一样是然,并,卵。

2014年5月份, 以太坊的创始人Vitalik Buterin来到中国,传播他的以太坊理念。还记得当时的现场,一部分人听得昏昏欲睡,另一部分人(黄建、赵东等)在一边拉盘。没有几个人真正在意Vitalik讲了什么,后来在网上传播的那张合照,Vitalik躲在后排右边的第4位,小脸还被蚂蚁矿机的李盈菲和比特币国际的杨建军挡去了部分。

在这段艰难的岁月里,信仰者坚持了下来。我们经常说矿工没有信仰,但事实上,在这样艰难的岁月,矿工走遍中国寻找低价水电,仍然在坚持拓荒式生存,瑞锡、小小、三金他们就是在这段时间一直坚守着自己的领地。 






 
06 2017-2018年:区块链的世界已一改原貌


2014~2016年,在这3年寒冬里,那些探索各种应用的先驱者,从硬件钱包到ATM机,从电子商务到第三方支付,很多企业都倒闭了。 曾经理想,满地辛酸,这就是比特币蛮荒时代的现实。 从2015年开始,对比特币的关注逐渐转移到区块链上,一些传统机构开始思考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2016年,一切似乎变得更加美好,资本圈和金融界,都对区块链表达出一种相见恨晚之意。

就是在这段时间,加密货币世界里面形成了链圈和币圈两大门派。正如有人说的:链圈好像丐帮的净衣派,高端人才,唯技术论,鄙视币圈的炒作和唯利益论;而币圈的人则鄙视链圈的穷困。

但直到2017年,艾西欧横空出世后,全世界才真正震惊,一切变得与原来完全不一样了。

到了2018年,基本上大家都明白这个圈子是怎么回事了,这里不再赘述。


07 应该铭记的“布道者”
 

每一次比特币疯涨,总有一些人出来跳大神,向全世界宣传自己身家翻了多少倍,赚了多少个亿,然后晒自己在全世界逍遥,当然最后的重点是,把你的人民币给我,我也让你翻个100倍,让你也财富自由起来。但币价回归后,你会发现这些神话很快就消失于江湖,这一波很多神话来自于90后,来自于VC投资圈。对于吃瓜群众来讲,谁赚到钱就是他们的榜样,从来不管“神话”背后的真相。谁的代币赚了100倍,谁就是值得膜拜的对象,完全不去了解区块链技术的本质。

稍微认真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要告诉你自己赚了这么多钱,如果这么好赚钱为什么要告诉你?

在区块链这个世界,当然不必去排斥投资,只是除了这些浮于表面上的泡沫外,其实还有更多人值得我们关注并感谢的。

2015年,当比特币处于最冰点的时候,万象集团高举“区块链”大旗成立区块链实验室,给区块链世界打了一剂强心针,应该感谢肖风和沈波;最开始一直做比特币慈善的墨客;在《财经郎眼》与郎咸平打擂台的王福重,作为一个经济学家支持比特币并不容易。

同时还有,最早的币圈清道夫“比特币封面”,至今被传为神话;2013年就在微博上布道的“货币之王比特币”;比特洋洋的视频访谈,早期比二宝要有名得多;当年为了传播理念当上百度比特币吧主的火星人;写下许多优秀内容的“新闻理科生”和“不卖自萌VV酱”;最早做BTC123导航的墨不一以及做比特币资讯网站P2PBUCKS的纵横四海。

当然,还有很多人,在那个充满争议的时代开始布道。直到今天,无数的专家和大咖冒了出来,编织一个又一个百度不到的神奇故事。







结语
比特币:我没有敌人
 

比特币的十年,是充满争议的十年,也是野蛮生长的十年。很多时候都是误解,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比特币只是一段开源程序、一种密码算法、一种新技术、一个P2P的电子支付系统、一个美好的思想…… 

虽然技术界的自由主义者会赋予它伟大理想,极客里的无政府主义者视它为现代信仰,但比特币只是想通过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让人类的生活更加高效便利。

对自由主义者来说,比特币可能是心中的诺亚方舟;对行走于灰色世界的极客来说,比特币是遮人耳目的铁幕。

比特币十年江湖,没有财富神话,更多的是血泪传奇。


本文作者:十七进制。转自公众号「2140:科学极客的未来之城,碳基生命的守护圣地,AI的自由城邦,区块链文明的溯源地!」,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白话区块链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或建议。 查看全部
GettyImages-630953764-800x549.jpg

比特币十年江湖

没有财富神话

更多的是血泪传奇
 

引语  
风起于青萍之末

 

比特币圈,比任何一个圈子都具有江湖习气。 
构成这个江湖的大多数人都是籍籍无名之辈,他们从一开始就不属于时代主流力量。所以,他们的行事做派极其草莽,动辄撸串,怒则撕逼。他们的口号是“一币一嫩M”“一币一别S”,他们的信仰是“守币如守寡”。

传统的互联网圈、金融圈、区块链圈觉得这是一个loser的世界,但是这些人眼高于顶,自命不凡,叛逆心极重。他们不甘心在BAT画好的版图里闪展腾挪,在他们眼中,比特币让他们看到了曙光,正所谓“风起于青萍之末”。

格局未定,真假莫辨,十年区块链世界,财富无限,无论币涨币跌,依旧无限可能。这就是比特币的世界。

 
01 中国比特币史上最神秘的人物:烤猫
 

谈到比特币,一定要说到烤猫。烤猫去了哪里?这是中国比特币圈最大谜题。 

就像比特币世界在寻找中本聪一样,中国比特币圈至今有不少人在搜索“烤猫”。

烤猫真名蒋信予,2001年考取中国科大少年班,自由主义者,论坛ID:Friedcat,直译烤猫。

喜欢穿拖鞋,打扮随性,常出没于南山海岸城。

他是中国比特币圈第一个成功发布ICO项目的人,也是中国最早制造Asic矿机技术天才之一。早在2013年就已经身家过亿,手握全网20%算力,那时候北京的“南瓜张”阿瓦隆构不成威胁,蝴蝶矿机尚未出货,吴忌寒的“蚂蚁矿机”还在筹备之中。

然而,2014年底~2015年初,区块链世界大神级的烤猫突然失联。

关于烤猫失踪,江湖传闻非常多,最大传言是他资助了某自由主义组织,然后就失踪了。

然而,这一信息至今未得到确认,当年烤猫公司的员工闪电和瑞锡,都说不清楚。

烤猫在公众场合最后一次出现是2014年8月2日,当时烤猫公司举办“百万T算力时代”线下沙龙。与会人员包括比特币中国创始人杨林科、比特币壹钱包创始人吴钢、币须网创始人罗金海等。

那天场景仍然清晰,会场布置特别low,连背景板都没有拉平整,到场的人也非常随性,稀稀落落四方坐定。主持人邀请烤猫上台演讲时,一个单眼皮瘦个男生,穿着一双拖鞋,面无表情的走上台来,连自己都没介绍,就开始说数据……这就是传说中的烤猫。

烤猫,是比特币历史上无法绕过去的一个人。他突然崛起,骤然消失。他带富了一批人,同时也坑了一批人。他既是PoW世界的英雄,也是“算力中心化”始作俑者。

相较于比特币的暴富神话,我们也要看到区块链世界里的悲剧。像烤猫这样在币圈辉煌过而最后杳无音讯的人,数不胜数。

但当大家以为烤猫不会再出现时,2017年8月4日,烤猫2个钱包账户(总收入74715个BTC)有5笔转账记录,共转出17597个BTC。

烤猫的钱包到底是谁在控制?他为什么在公众面前消失,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201810061459031299.jpeg


 
02 2009-2010年:比特币的“结绳记事”年代
 

上文提到了壹钱包创始人吴钢,他现在是币信创始人,江湖人称“行长”。区块链世界的大多数人都记得吴钢的名字叫“星空”,属于区块链世界的远古大神,又称比特币世界的“甘道夫”。早在2009~2010年,关注P2P技术的“星空”就躲在公司偷挖了8000多个比特币。当然,离职后这些币都已经消失在历史尘烟里。 

“星空”每见到一个区块链世界里的人,总是说:“来我们公司吧,给1%的股份。”他用这句口号聚集了比特币圈内早期很多精英,包括纵横四海(p2pbucks创始人)、超级君、孙小小、大熊、熊二等,这些人都是比特币圈里极具个性的人物,到2018年,很多都是一方诸侯。

最早期的比特币玩家多多少少与“星空”都有一些关系。北航博士张楠赓的阿瓦隆矿机一代,“星空”是投资者之一;现在比特币圈内呼风唤雨的赵东,也是“星空”指引进来的。2012年发行的烤猫股票,“星空”和谢坚都有参与。

吴钢和超级君掏心掏肺地说过:“我几乎投了比特币界所有能投的项目,绝大多数都是亏损的,不过但凡有促进社区变得更美好的项目,我都愿意去试试。成了,回报巨大;不成,没关系,为社区避雷。”

从最开始的“结绳记事”到今天的区块链世界的投资大佬,吴钢(“星空”)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比特币信仰者,也正是像他这样忠实且有高认知的粉丝,才能从比特币世界获得上百倍的回报。


03 2011-2012年:比特币的蛮荒岁月
 

2011年比特币世界,大部分比特币爱好者都各自为战,无组织无纪律,技术爱好者占多数,他们相约在一些QQ群里谈挖矿和未来前景,其中最有名的是“和平饭店”QQ群,里面集中了长铗、赵东、四海、墨不一、星空、暴走恭亲王等,但现在这个群竟然找不到了。除了“星空”,巴比特网站作为大本营也在早期积聚了不少用户,该网站是在2011年由长铗(刘志鹏)、QQagent(吴忌寒)、老端(端宏斌)这三个人最早开始创办。 

长铗是科幻圈内知名的新锐作家,比原链的创始人;QQagent后来做蚂蚁矿机赚了大钱,现在已经成为圈内大佬;老端后来批比特币捧山寨币引来很多非议,被圈内人认为是“比特币世界的叛逆者”,现在基本已远离币圈。

2011年~2012年,有目标的圈内人开始跑马圈地。除了巴比特,墨不一创立了BTC123,杨林科创立了比特币中国交易平台,四海创立了p2pbucks,徐明星看《傲骨贤妻》看出了比特币商机,还有沈波在后面的默默奉献……都为比特币世界做出莫大贡献。

 
04 2013年:北上深杭“群雄并起”


2013年之前,比特币其实没有真正的历史记录。那是一个原教旨主义的时代,记录大多基于传说。2013年之后,比特币开启了真正的商业化时代,比特币成为很多创业者施展个人抱负的舞台,而以北上深杭的创业最为激荡鼓舞。

北京以车库为中心,星空(币信)、李林(火币)、徐明星(OKCOIN)、二宝、洋洋、赵东、李笑来、李盈斐(比特大陆)、文浩都属于这个圈子。

上海圈子,则包括老猫、初夏虎、暴走恭亲王、达鸿飞、徐义吉、巨蟹、墨不一、杨林科等。

深圳圈子最为杂乱,申屠青春、疯狂小强(小强矿机)、罗金海(币须)、姚远(币汇)、廖翔(闪电矿机)、刘爱华(币看)、花松秀(后期进入深圳)、杨建军(比特币国际)、王晋(比特帮)。

杭州则是以巴比特为代表的长铗、宋欢平、宫少等。

在这四个城市里面,北京的创业明显大气,一开始就结合了资本和运营的力量,李林主导的火币网和徐明星创立的OKCOIN两大交易所超越上海的比特币中国,成为比特币世界的中心。加上比特大陆、币信和比特派,北京又一次走在中国最前面。

上海创业帮的资本运作能力十分熟练,老猫、初夏虎、暴走恭亲王、达鸿飞、徐义吉等都有强大的组织动员和说服能力,这在2017年的ICO项目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上海这次的走位也是不错的,从现在来看,走在深圳前面。

深圳人民一向喜欢实干,都是自家掏腰包做事情,虽然在各个领域都有涉猎,但无论是发币还是矿机,无论是支付还是电商,虽然深圳的创业者把各个领域都尝试了一遍,但最后用血一般的事实告诉了全世界:理想、情怀以及技术在这个世界都没有用,比特币世界只有两个领域赚钱,一是挖矿,二是交易。深圳人民还是适合干实事,比特币创业只能排在第三。

杭州那边不是特别熟悉,主要是以巴比特为中心,聚集了一帮创业人士。

2013年的这一轮创业,特别有意义,涉及范围极广,基本上探索了整个比特币产业链,而且的确有很多落地应用出来,从ATM机到硬件钱包,从跨境支付到电子商务,这一波创业者全都尝试了一遍。他们是这个世界最早期的拓荒者,虽然坚持下来的并不多,获得成功的仍然属于少数,但比特币世界认可这样有创业资历的实干家。 

如同武侠世界里的江湖,比特币圈里有论资排辈的习惯。不管后来者如何土豪,但比特币圈里只认那几十个人。面对早期的创业者,再壕的土豪也难以进入这个圈子。

 
05 2014-2016:区块链世界的悲情岁月

 
2013年1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从这天开始,比特币开始正式走入下行通道。 

很多比特币创业公司苦苦挣扎,大批的创业者离开了这个圈子。

比特币的行情为4500的时候,比特币的创业者聚在一起撸串;比特币的行情为3500的时候,北上深杭还能找一帮子人聚会;比特币的行情为2000的时候,很多比特币创业者开始卖币为生;比特币的行情为900的时候,再也没有人谈及比特币了。

万马齐喑,暗无天日。

这是2014年活跃于广州币圈的“万方中”说过的话:所谓的财富神话,不过是成年人世界的鸡汤。区块链世界只有笑话,没有神话。大佬们会告诉你赚了几千万,不会告诉你投资失败后的一无所有。相较之于暴富神话,我们看到更多的或许是区块链世界里的残忍。

早期区块链世界里的知名人士“不卖自萌VV酱”后来谈到:比我更专业的专业矿工,矿场公司的程序员,能够自己写矿池程序,自己设计ASIC的牛人,最后赚钱的也是极少数,大部分公司最后走向倒闭,这批人不知去向了。所谓的技术专家、密码学家,两年后多不知所终。甚至我们当年还请出凯文·凯利来公司捧场,下场一样是然,并,卵。

2014年5月份, 以太坊的创始人Vitalik Buterin来到中国,传播他的以太坊理念。还记得当时的现场,一部分人听得昏昏欲睡,另一部分人(黄建、赵东等)在一边拉盘。没有几个人真正在意Vitalik讲了什么,后来在网上传播的那张合照,Vitalik躲在后排右边的第4位,小脸还被蚂蚁矿机的李盈菲和比特币国际的杨建军挡去了部分。

在这段艰难的岁月里,信仰者坚持了下来。我们经常说矿工没有信仰,但事实上,在这样艰难的岁月,矿工走遍中国寻找低价水电,仍然在坚持拓荒式生存,瑞锡、小小、三金他们就是在这段时间一直坚守着自己的领地。 

201810061458477648.jpeg


 
06 2017-2018年:区块链的世界已一改原貌


2014~2016年,在这3年寒冬里,那些探索各种应用的先驱者,从硬件钱包到ATM机,从电子商务到第三方支付,很多企业都倒闭了。 曾经理想,满地辛酸,这就是比特币蛮荒时代的现实。 从2015年开始,对比特币的关注逐渐转移到区块链上,一些传统机构开始思考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2016年,一切似乎变得更加美好,资本圈和金融界,都对区块链表达出一种相见恨晚之意。

就是在这段时间,加密货币世界里面形成了链圈和币圈两大门派。正如有人说的:链圈好像丐帮的净衣派,高端人才,唯技术论,鄙视币圈的炒作和唯利益论;而币圈的人则鄙视链圈的穷困。

但直到2017年,艾西欧横空出世后,全世界才真正震惊,一切变得与原来完全不一样了。

到了2018年,基本上大家都明白这个圈子是怎么回事了,这里不再赘述。


07 应该铭记的“布道者”
 

每一次比特币疯涨,总有一些人出来跳大神,向全世界宣传自己身家翻了多少倍,赚了多少个亿,然后晒自己在全世界逍遥,当然最后的重点是,把你的人民币给我,我也让你翻个100倍,让你也财富自由起来。但币价回归后,你会发现这些神话很快就消失于江湖,这一波很多神话来自于90后,来自于VC投资圈。对于吃瓜群众来讲,谁赚到钱就是他们的榜样,从来不管“神话”背后的真相。谁的代币赚了100倍,谁就是值得膜拜的对象,完全不去了解区块链技术的本质。

稍微认真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要告诉你自己赚了这么多钱,如果这么好赚钱为什么要告诉你?

在区块链这个世界,当然不必去排斥投资,只是除了这些浮于表面上的泡沫外,其实还有更多人值得我们关注并感谢的。

2015年,当比特币处于最冰点的时候,万象集团高举“区块链”大旗成立区块链实验室,给区块链世界打了一剂强心针,应该感谢肖风和沈波;最开始一直做比特币慈善的墨客;在《财经郎眼》与郎咸平打擂台的王福重,作为一个经济学家支持比特币并不容易。

同时还有,最早的币圈清道夫“比特币封面”,至今被传为神话;2013年就在微博上布道的“货币之王比特币”;比特洋洋的视频访谈,早期比二宝要有名得多;当年为了传播理念当上百度比特币吧主的火星人;写下许多优秀内容的“新闻理科生”和“不卖自萌VV酱”;最早做BTC123导航的墨不一以及做比特币资讯网站P2PBUCKS的纵横四海。

当然,还有很多人,在那个充满争议的时代开始布道。直到今天,无数的专家和大咖冒了出来,编织一个又一个百度不到的神奇故事。

201810061458355944.jpeg



结语
比特币:我没有敌人

 

比特币的十年,是充满争议的十年,也是野蛮生长的十年。很多时候都是误解,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比特币只是一段开源程序、一种密码算法、一种新技术、一个P2P的电子支付系统、一个美好的思想…… 

虽然技术界的自由主义者会赋予它伟大理想,极客里的无政府主义者视它为现代信仰,但比特币只是想通过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让人类的生活更加高效便利。

对自由主义者来说,比特币可能是心中的诺亚方舟;对行走于灰色世界的极客来说,比特币是遮人耳目的铁幕。

比特币十年江湖,没有财富神话,更多的是血泪传奇。


本文作者:十七进制。转自公众号「2140:科学极客的未来之城,碳基生命的守护圣地,AI的自由城邦,区块链文明的溯源地!」,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白话区块链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