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央行最新报告:加密资产膨胀、现金使用下降,央行正处在重要历史转折点上

市场huoxing 发表了文章 • 2019-02-19 07:37 • 来自相关话题

加拿大央行最新发布了名为《加密“货币”:几位央行行长的观点》( Crypto “Money”: Perspective of a Couple of Canadian Central Bankers )(点击下载PDF报告全文)的报告,称中央银行正处于新的历史转折点上。这一方面缘于加密资产的迅速扩张,一方面缘于现金使用的不断下降。央行是否应该把加密货币引入货币政策,以及是否应该尽快发行央行数字货币(CBDC)?

在报告中,加拿大央行既承认了加密资产的发展不可小觑,区块链技术对金融服务效率的改进,但也从根本上否认了当前加密资产进入货币政策的可能性,认为它们无法对现行货币金融体系产生巨大影响。央行称,“事实上,以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为支撑的货币供应规则可能是劣势而不是优势”,加密货币不可能形成稳定、合理的货币政策的基础。

尽管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加密资产能够同时满足交易媒介、价值存储、记账单位这三个传统意义上的货币功能,但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央行必须未雨绸缪。对于央行是否应该发行法定数字货币(CBDC),加拿大央行认为有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需要研究,包括“CBDC应该以账户为基础还是以Token为基础?应不应该付息?是否应该保留法定货币公共品的属性?如何设计才能不对商业银行的运营产生威胁?”等等。因此,CBDC发行时机并不成熟。

报告从货币的支付和价值储存属性出发,围绕以下三个主题展开讨论:

    1.加密货币和其他加密资产根本性的创新在哪里?

    2.加密货币如何影响央行的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

    3.加密资产影响力不断上升,现金使用率不断下降,数字支付是应该全部放权给私人部门,还是央行应该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


在这份报告中,加拿大央行还透露出,全球数个经济体央行(如英国、新加坡、瑞士等)都已经展开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试验,包括试验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等。

我们对报告的要点进行了梳理,如下:


一、关于加密资产的五个洞察


1,尽管加密资产被视为一个单一的资产大类,然不同加密资产的经济功能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目前官方广泛采用的分类方法是将其分为加密货币、证券代币、实用代币的三类,但这种分类方法并不完美。这既是因为不同类型的加密资产之间存在灰色地带,而且因为项目方会在发展过程中改变加密资产属性。

2,在过去1年半中,全球加密资产的交易规模出现爆发式增长。目前,全球加密资产交易量已经超过美国市政债券(也与加拿大外汇市场的交易规模大致相当);2017年巅峰时期甚至比肩美国公司债券。






3,尽管比特币仍占据加密资产的重要位置,但已显示出老态。按周交易量计算,比特币的市场份额已经跌到50%左右,而其他类型的代币正在扩张其市场份额。






4,代币市场的形态就像一扇“旋转门”,不断有新币产生、旧币消亡。2015年,进出各种加密资产的速度有了明显的提升,以太坊成为大多数加密资产的首要平台。即便是在加密资产市场高涨的2017年,也有许多加密资产由于各种原因死亡。监管层需要多维度审视加密资产,包括这种加密资产的市场完整性和投资者保护,以使投资者可以信任这个市场。






5,加密资产价格的高度波动性使其成为一种非常糟糕的支付手段。研究发现,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加密资产需求主要源于投机,支付只占非常小的一部分。







二、加密资产的创新性


加拿大央行肯定了“区块链”技术及分布式共识机制的创新性,认为它将给经济活动的参与方带来重要的效率改进。但央行也承认,当现行的中心化系统和技术非常高效时,区块链技术的推广可能面临不利境地;但在涉及不同司法辖区的多个中介机构时,区块链技术将大大改进效率。这也是加拿大、新加坡及英国央行采用分布式账本技术(DLT)和加密资产试验跨境支付的原因之一。

央行称,采用区块链技术和加密资产的底线是,它能或者至少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如消除第三方验证)带来效率的改进。目前,区块链并不能完全消除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可信第三方。加密资产领域出现了许多创新性的金融服务机构,如数字货币交易所、数字钱包等,但它们的意义是降低市场摩擦(准入、安全、匹配、信息不对称)而不是消除市场上的中介机构。

在报告中,央行同时指出了区块链技术面临的挑战(亦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例如:

1,“无需信任”的机制并不意味着不需要考虑信任问题。区块链技术消除了对手方风险,但协议、开发者、矿工的信任仍需要建立。如矿工可能联合起来,利用算力优势发动51%攻击——这意味着“账本”有被操纵的风险。共识机制内含的激励制度应该如何设计以避免这些问题?

2,不可能三角问题。理想的分布式账本应该满足正确、去中心、成本效率这三个基本条件,但现实中还没有能够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账本”。例如,比特币网络牺牲了效率,保证了记账的准确性和去中心化。未来,区块链技术的进步是否能够降低实践中对这三个条件的权衡?除了PoW、PBFT等共识机制,还会产生哪些共识机制?


三、加密货币对金融体系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加拿大央行认为,加密货币的出现并不妨碍加拿大及其他货币政策稳健的经济体成功实施现行的货币政策框架,事实上,加密资产也无法为替代性的货币政策提供可行的基础。

一是,当前为各主要经济体广泛采用的“通胀目标”制货币政策仍在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是,尽管比特币等加密资产显示出“固定规则”货币政策的优越性,但从历史上各国的货币政策实践来看,把比特币看成是数字黄金,采用类似“金本位制”的“数字黄金”本位制度必然走向失败,因其和金本位制存在的问题一样,本质上通缩的机制设计无法满足经济不断增长的需要。

三是,即便是把控制货币供给作为政策目标,历史经验也表明,加密资产不能借由这一目标很好地执行货币政策,因现实中的货币需求非常不稳定。与此同时,各种金融创新和金融产品的出现已经改变了人们的货币需求函数,并令货币供给和通胀之间的关系难以准确测量。此外,加密资产(包括比特币)缺乏足够的弹性,无法以稳定的价格满足市场上波动的货币需求。

四是,除了比特币,其他加密资产也在不断增发,加密资产的总供给量增加的同时,透明度和可预测性却降低了,而且不同加密资产之间因为缺乏摩擦而相对价值不确定——这都对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带来了挑战。


四、关于央行数字货币


在加拿大央行看来,以下三个问题是理解央行数字货币问题的关键:

1,现金作为支付以及价值储存手段,其使用的下降是否值得关心?

尽管央行认为现金使用的下降不值得关心(因为金融科技进步总是以其他方式增进社会福利,而央行也能在铸币税之外找到其他的收入来源),但是,如果任由这个趋势发展,现金有可能不再是被广泛接受的支付方式,而与此同时,其他形式的支付服务将借机扩大市场力量。最终,当现金退出与这些支付服务的竞争,消费者和商户可能面临更高的交易成本支出。在这种情况下,央行数字货币(CBDC)或许是市场的有益补充,既增加的在线支付服务的竞争性,也能降低大额交易过程中的偷盗风险,还可以通过多种支付手段降低系统的操作风险。

2,法定货币在现代经济中确切的作用是什么?

加拿大央行法定货币视作“公共品”,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而许多电子支付却不具备“公共品”属性(没有银行账户的人可能会被排除在某些电子支付之外)。法定货币还有一个微妙的作用是巩固一国金融系统的信任。因为法定货币是由国家信用背书的,这点与私人发行货币有着本质区别。

这就引申出一个问题,如果发行央行数字货币(CBDC),CBDC会流通中的法定货币一样具备公共品的属性吗?央行有能力通过设计CBDC的某些特征,使其具有排他性(例如,央行严格控制CBDC的通道、阻止特定类型的交易)。

此外,CBDC还存在其他一系列机制设计问题,有待讨论,这些问题将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如:是否赋予其匿名性、隐私性的特征?其设计是基于账户还是基于token?要不要付息?

3,如果发行央行数字货币,金融体系所面临的风险将会有何不同?

在加拿大央行看来,无论是私营部门发行数字货币还是公共部门发行,都可能给金融系统带来隐患。

· 私人数字货币的问题

如果没有足够的发行支撑,私人数字货币不会成为良好的无风险价值储存工具。不同于公共部门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私人部门总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这有可能使其面临不当激励,比如设计过高的货币流通速度、投入的保障措施不足。信贷风险和不当激励将导致建立在私人数字货币基础上的金融体系无比脆弱。私人部门在金融危机发生时也没有能力像公共部门一样提供充足的流动性。

加拿大央行称,稳定币USDT就是一个例子。一旦USDT的发行方Tether没有遵守足额储备的承诺,发生危机时,USDT的投资者将遭受发行方违约损失。

·央行数字货币的问题

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好处是,它由主权国家和地区发行,因而会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也会考虑发行数字货币的外部性。由于CBDC不代表任何私人负债,因而没有对手方风险——这使其有能力为机构和个人提供安全的避风港;但CBDC却代表央行的负债,只不过这种负债以政府资源为支撑,违约风险较低。

然而,CBDC的另一面是,它与银行活期存款是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关系及它的安全避风港特性是一把双刃剑。比如,CDBC如果设计成基于账户的且是付息的,那么在发生金融危机时,CBDC被视为价值储存的工具,人们对CBDC的需求的增加导致挤兑,直接提升了银行破产的可能性和速度。

基于以上讨论,加拿大央行指出,央行数字货币CBDC还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机制应该如何设计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因此目前并非发行CBDC的最佳时机。对于研究CBDC而言,一个实用的起点是,对活期存款的利率弹性进行估计,并对活期存款和CBDC交叉弹性进行早期猜测。总的来说,了解CBDC和银行存款之间的动态变化如何影响宏观经济是很重要的。考虑到技术进步和偏好的变化可能进展神速,央行也有必要在私营部门发行数字货币变得足够有吸引力之前在CBDC的研究上取得进展。


五、值得进一步深入理解的问题


1,加密资产领域参与者面临的潜在激励,以及与更为传统的金融参与者相比,激励有何不同。

2,当面临金融压力时,主权货币与私人加密货币共存将如何对融系统的稳定性和货币政策产生影响,以及二者共存本身会对金融体系产生压力。

3,CBDC对于公共福利意味着什么,以及相关的权衡。比如,CDBC如何延续现金所具备的“公共品”特征,如何改变银行的资金筹集和收入模型,如何减轻银行在运营过程中潜在的不稳定风险。 查看全部
155053217945242.jpg

加拿大央行最新发布了名为《加密“货币”:几位央行行长的观点》( Crypto “Money”: Perspective of a Couple of Canadian Central Bankers )(点击下载PDF报告全文)的报告,称中央银行正处于新的历史转折点上。这一方面缘于加密资产的迅速扩张,一方面缘于现金使用的不断下降。央行是否应该把加密货币引入货币政策,以及是否应该尽快发行央行数字货币(CBDC)?

在报告中,加拿大央行既承认了加密资产的发展不可小觑,区块链技术对金融服务效率的改进,但也从根本上否认了当前加密资产进入货币政策的可能性,认为它们无法对现行货币金融体系产生巨大影响。央行称,“事实上,以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为支撑的货币供应规则可能是劣势而不是优势”,加密货币不可能形成稳定、合理的货币政策的基础。

尽管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加密资产能够同时满足交易媒介、价值存储、记账单位这三个传统意义上的货币功能,但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央行必须未雨绸缪。对于央行是否应该发行法定数字货币(CBDC),加拿大央行认为有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需要研究,包括“CBDC应该以账户为基础还是以Token为基础?应不应该付息?是否应该保留法定货币公共品的属性?如何设计才能不对商业银行的运营产生威胁?”等等。因此,CBDC发行时机并不成熟。

报告从货币的支付和价值储存属性出发,围绕以下三个主题展开讨论:


    1.加密货币和其他加密资产根本性的创新在哪里?

    2.加密货币如何影响央行的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

    3.加密资产影响力不断上升,现金使用率不断下降,数字支付是应该全部放权给私人部门,还是央行应该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



在这份报告中,加拿大央行还透露出,全球数个经济体央行(如英国、新加坡、瑞士等)都已经展开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试验,包括试验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等。

我们对报告的要点进行了梳理,如下:


一、关于加密资产的五个洞察


1,尽管加密资产被视为一个单一的资产大类,然不同加密资产的经济功能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目前官方广泛采用的分类方法是将其分为加密货币、证券代币、实用代币的三类,但这种分类方法并不完美。这既是因为不同类型的加密资产之间存在灰色地带,而且因为项目方会在发展过程中改变加密资产属性。

2,在过去1年半中,全球加密资产的交易规模出现爆发式增长。目前,全球加密资产交易量已经超过美国市政债券(也与加拿大外汇市场的交易规模大致相当);2017年巅峰时期甚至比肩美国公司债券。

155053217959256.png


3,尽管比特币仍占据加密资产的重要位置,但已显示出老态。按周交易量计算,比特币的市场份额已经跌到50%左右,而其他类型的代币正在扩张其市场份额。

155053218039501.png


4,代币市场的形态就像一扇“旋转门”,不断有新币产生、旧币消亡。2015年,进出各种加密资产的速度有了明显的提升,以太坊成为大多数加密资产的首要平台。即便是在加密资产市场高涨的2017年,也有许多加密资产由于各种原因死亡。监管层需要多维度审视加密资产,包括这种加密资产的市场完整性和投资者保护,以使投资者可以信任这个市场。

155053218028485.png


5,加密资产价格的高度波动性使其成为一种非常糟糕的支付手段。研究发现,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加密资产需求主要源于投机,支付只占非常小的一部分。

155053218145356.png



二、加密资产的创新性


加拿大央行肯定了“区块链”技术及分布式共识机制的创新性,认为它将给经济活动的参与方带来重要的效率改进。但央行也承认,当现行的中心化系统和技术非常高效时,区块链技术的推广可能面临不利境地;但在涉及不同司法辖区的多个中介机构时,区块链技术将大大改进效率。这也是加拿大、新加坡及英国央行采用分布式账本技术(DLT)和加密资产试验跨境支付的原因之一。

央行称,采用区块链技术和加密资产的底线是,它能或者至少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如消除第三方验证)带来效率的改进。目前,区块链并不能完全消除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可信第三方。加密资产领域出现了许多创新性的金融服务机构,如数字货币交易所、数字钱包等,但它们的意义是降低市场摩擦(准入、安全、匹配、信息不对称)而不是消除市场上的中介机构。

在报告中,央行同时指出了区块链技术面临的挑战(亦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例如:

1,“无需信任”的机制并不意味着不需要考虑信任问题。区块链技术消除了对手方风险,但协议、开发者、矿工的信任仍需要建立。如矿工可能联合起来,利用算力优势发动51%攻击——这意味着“账本”有被操纵的风险。共识机制内含的激励制度应该如何设计以避免这些问题?

2,不可能三角问题。理想的分布式账本应该满足正确、去中心、成本效率这三个基本条件,但现实中还没有能够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账本”。例如,比特币网络牺牲了效率,保证了记账的准确性和去中心化。未来,区块链技术的进步是否能够降低实践中对这三个条件的权衡?除了PoW、PBFT等共识机制,还会产生哪些共识机制?


三、加密货币对金融体系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加拿大央行认为,加密货币的出现并不妨碍加拿大及其他货币政策稳健的经济体成功实施现行的货币政策框架,事实上,加密资产也无法为替代性的货币政策提供可行的基础。

一是,当前为各主要经济体广泛采用的“通胀目标”制货币政策仍在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是,尽管比特币等加密资产显示出“固定规则”货币政策的优越性,但从历史上各国的货币政策实践来看,把比特币看成是数字黄金,采用类似“金本位制”的“数字黄金”本位制度必然走向失败,因其和金本位制存在的问题一样,本质上通缩的机制设计无法满足经济不断增长的需要。

三是,即便是把控制货币供给作为政策目标,历史经验也表明,加密资产不能借由这一目标很好地执行货币政策,因现实中的货币需求非常不稳定。与此同时,各种金融创新和金融产品的出现已经改变了人们的货币需求函数,并令货币供给和通胀之间的关系难以准确测量。此外,加密资产(包括比特币)缺乏足够的弹性,无法以稳定的价格满足市场上波动的货币需求。

四是,除了比特币,其他加密资产也在不断增发,加密资产的总供给量增加的同时,透明度和可预测性却降低了,而且不同加密资产之间因为缺乏摩擦而相对价值不确定——这都对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带来了挑战。


四、关于央行数字货币


在加拿大央行看来,以下三个问题是理解央行数字货币问题的关键:

1,现金作为支付以及价值储存手段,其使用的下降是否值得关心?

尽管央行认为现金使用的下降不值得关心(因为金融科技进步总是以其他方式增进社会福利,而央行也能在铸币税之外找到其他的收入来源),但是,如果任由这个趋势发展,现金有可能不再是被广泛接受的支付方式,而与此同时,其他形式的支付服务将借机扩大市场力量。最终,当现金退出与这些支付服务的竞争,消费者和商户可能面临更高的交易成本支出。在这种情况下,央行数字货币(CBDC)或许是市场的有益补充,既增加的在线支付服务的竞争性,也能降低大额交易过程中的偷盗风险,还可以通过多种支付手段降低系统的操作风险。

2,法定货币在现代经济中确切的作用是什么?

加拿大央行法定货币视作“公共品”,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而许多电子支付却不具备“公共品”属性(没有银行账户的人可能会被排除在某些电子支付之外)。法定货币还有一个微妙的作用是巩固一国金融系统的信任。因为法定货币是由国家信用背书的,这点与私人发行货币有着本质区别。

这就引申出一个问题,如果发行央行数字货币(CBDC),CBDC会流通中的法定货币一样具备公共品的属性吗?央行有能力通过设计CBDC的某些特征,使其具有排他性(例如,央行严格控制CBDC的通道、阻止特定类型的交易)。

此外,CBDC还存在其他一系列机制设计问题,有待讨论,这些问题将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如:是否赋予其匿名性、隐私性的特征?其设计是基于账户还是基于token?要不要付息?

3,如果发行央行数字货币,金融体系所面临的风险将会有何不同?

在加拿大央行看来,无论是私营部门发行数字货币还是公共部门发行,都可能给金融系统带来隐患。

· 私人数字货币的问题

如果没有足够的发行支撑,私人数字货币不会成为良好的无风险价值储存工具。不同于公共部门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私人部门总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这有可能使其面临不当激励,比如设计过高的货币流通速度、投入的保障措施不足。信贷风险和不当激励将导致建立在私人数字货币基础上的金融体系无比脆弱。私人部门在金融危机发生时也没有能力像公共部门一样提供充足的流动性。

加拿大央行称,稳定币USDT就是一个例子。一旦USDT的发行方Tether没有遵守足额储备的承诺,发生危机时,USDT的投资者将遭受发行方违约损失。

·央行数字货币的问题

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好处是,它由主权国家和地区发行,因而会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也会考虑发行数字货币的外部性。由于CBDC不代表任何私人负债,因而没有对手方风险——这使其有能力为机构和个人提供安全的避风港;但CBDC却代表央行的负债,只不过这种负债以政府资源为支撑,违约风险较低。

然而,CBDC的另一面是,它与银行活期存款是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关系及它的安全避风港特性是一把双刃剑。比如,CDBC如果设计成基于账户的且是付息的,那么在发生金融危机时,CBDC被视为价值储存的工具,人们对CBDC的需求的增加导致挤兑,直接提升了银行破产的可能性和速度。

基于以上讨论,加拿大央行指出,央行数字货币CBDC还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机制应该如何设计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因此目前并非发行CBDC的最佳时机。对于研究CBDC而言,一个实用的起点是,对活期存款的利率弹性进行估计,并对活期存款和CBDC交叉弹性进行早期猜测。总的来说,了解CBDC和银行存款之间的动态变化如何影响宏观经济是很重要的。考虑到技术进步和偏好的变化可能进展神速,央行也有必要在私营部门发行数字货币变得足够有吸引力之前在CBDC的研究上取得进展。


五、值得进一步深入理解的问题


1,加密资产领域参与者面临的潜在激励,以及与更为传统的金融参与者相比,激励有何不同。

2,当面临金融压力时,主权货币与私人加密货币共存将如何对融系统的稳定性和货币政策产生影响,以及二者共存本身会对金融体系产生压力。

3,CBDC对于公共福利意味着什么,以及相关的权衡。比如,CDBC如何延续现金所具备的“公共品”特征,如何改变银行的资金筹集和收入模型,如何减轻银行在运营过程中潜在的不稳定风险。

Polkadot与以太坊之争打响?技术竞争切勿伤及无辜

项目8btc 发表了文章 • 2019-02-19 07:28 • 来自相关话题

“比赛开始了”,Aragon的Jorge Izquierdo近期表示。Aragon是一个可以建立在Polkadot上的以太坊dapp。而Polkadot则是Parity Tech推出的与以太坊2.0类似的区块链。

Parity是以太坊的主要客户端之一,目前有大约30%的网络在使用该客户端,而以太坊基金会管理的Geth约占所有节点的50%。

这意味着Parity对以太坊网络具有重大影响力,因为两个客户端必须始终保持一致,因此两个团队必须协调并就不同的提案达成共识。

而一旦Polkadot区块链成为以太坊的直接竞争者,那就会带来很多问题。Polkadot与以太坊2.0设计基本一致,不过分片(sharding)并非Polkadot的标志,在Polkadot中你可以调整一些参数。

Polkadot创始人Gavin Wood在2016年离开了以太坊基金会,并表示将在今年年底之前正式发布。

以太坊本身也可以成为一个Parachain(子链),但需要通过一个bridge(桥)进行连接。而这种bridge的运作方式尚不清楚,Wood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年底之前上线的Polkadot将会缺少“次要和辅助的部分;bridge、链下基础设施等等。这些功能在完善之后就会发布。”

以去信任化的方式设计两条不同链之间的联系将是一个突破,因此不清楚这个bridge是否更像是一个可信赖的锚定机制,不过他们还计划推出一个名为Edgeware的智能合约Parachain。

开发人员很快就可以选择等待ethereum 2.0,或者转移到Polkadot推出他们自己的Parachain或者在其中一个Parachain中建立自己的dapp。

 
部分开发者坚守以太坊的原因
 

推出Parachain需要得到Polkadot代币持有者的同意。Parity Tech的Maciej Hirsz说:

    我们不能无限制地添加Parachain,必须保证每条Parachain的内容都不会重复。


在以太坊2.0中,初始分片的数量固定为1024,这可能会在以后增加,但其设计是无需许可的。

相比之下,Polkadot这种需要许可来建立Parachain的规则似乎可能变成一个攻击向量,即某条Parachain中的矿工(collator)可能影响其他Parachain的共识:

    如果Polkadot Parachain的共识机制是可变的,那么某Parachain上的有效但“共谋”状态可以桥接到其他Parachain中,这将有损其他Parachain的共识价值。

    可行的解决方案似乎是对Parachain进行治理,但缺点是这个流程要么被动地完成,要么在出现问题后去制定方案,要么主动地解除网络无需许可的状态。


这可能是一些dapp开发人员坚持使用以太坊的原因之一,此外还有内置的治理机制,其中有一个投票选出的理事会,可以一致同意或推翻任何提案。

开发者坚守以太坊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在过去两到三年之间进行ICO之后并持有近300万ETH的dapp的存在。

Aragon就是dapp当中持币量排名第四的。据Santiment,该项目持有18万ETH。这一数字价值2484万美元,且完全可以轻松翻倍,前提是以太坊生态应用不断完善。

除了网络效应、dapp开发工具以及可用性工具等方面的领先优势之外,这应该是优先以太坊开发的足够大的动力。

 
以太坊与Polkadot之争已有人承担后果?
 

然而相比之下,以太坊虽然比Polkadot早了很多年,但Polkadot却能在保证实现以太坊2.0的前提下于今年上线。这对很多苦等以太坊2.0的人来说算是一个福音。另外,由于吸取了以太坊的一些经验,Polkadot也做出了一些改进。

由于目标类似,两者经常被用来作比较。而近段时间,因为这两大网络“之争”(其实是双方的粉丝之争),有人为此受到了打击。

以太坊核心开发者、以太坊客户端Parity的发布经理Afri Schoedon今日宣布退出所有社交媒体平台,不再与公众进行互动。原因是他把以太坊扩容技术Serenity和Polkadot进行了对比,并认为“Polkadot带来了Serenity本该有的东西。”

原本只是想要抛出观点进行讨论的Schoedon却被以太坊社区的一些人指责是为了利益,由于不想面对这些恶意指控,他选择退出社交网络。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同网络的竞争也都是常事,只要是公平且良性的竞争均有利于该项技术的改进,我们都不应该抱着排外的心态去对待。


原文:https://www.trustnodes.com/2019/02/16/is-polkadot-really-a-threat-to-ethereum
作者:trustnodes
编译:Wendy 查看全部
201902180949435063.jpg

“比赛开始了”,Aragon的Jorge Izquierdo近期表示。Aragon是一个可以建立在Polkadot上的以太坊dapp。而Polkadot则是Parity Tech推出的与以太坊2.0类似的区块链。

Parity是以太坊的主要客户端之一,目前有大约30%的网络在使用该客户端,而以太坊基金会管理的Geth约占所有节点的50%。

这意味着Parity对以太坊网络具有重大影响力,因为两个客户端必须始终保持一致,因此两个团队必须协调并就不同的提案达成共识。

而一旦Polkadot区块链成为以太坊的直接竞争者,那就会带来很多问题。Polkadot与以太坊2.0设计基本一致,不过分片(sharding)并非Polkadot的标志,在Polkadot中你可以调整一些参数。

Polkadot创始人Gavin Wood在2016年离开了以太坊基金会,并表示将在今年年底之前正式发布。

以太坊本身也可以成为一个Parachain(子链),但需要通过一个bridge(桥)进行连接。而这种bridge的运作方式尚不清楚,Wood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年底之前上线的Polkadot将会缺少“次要和辅助的部分;bridge、链下基础设施等等。这些功能在完善之后就会发布。”

以去信任化的方式设计两条不同链之间的联系将是一个突破,因此不清楚这个bridge是否更像是一个可信赖的锚定机制,不过他们还计划推出一个名为Edgeware的智能合约Parachain。

开发人员很快就可以选择等待ethereum 2.0,或者转移到Polkadot推出他们自己的Parachain或者在其中一个Parachain中建立自己的dapp。

 
部分开发者坚守以太坊的原因
 

推出Parachain需要得到Polkadot代币持有者的同意。Parity Tech的Maciej Hirsz说:


    我们不能无限制地添加Parachain,必须保证每条Parachain的内容都不会重复。



在以太坊2.0中,初始分片的数量固定为1024,这可能会在以后增加,但其设计是无需许可的。

相比之下,Polkadot这种需要许可来建立Parachain的规则似乎可能变成一个攻击向量,即某条Parachain中的矿工(collator)可能影响其他Parachain的共识:


    如果Polkadot Parachain的共识机制是可变的,那么某Parachain上的有效但“共谋”状态可以桥接到其他Parachain中,这将有损其他Parachain的共识价值。

    可行的解决方案似乎是对Parachain进行治理,但缺点是这个流程要么被动地完成,要么在出现问题后去制定方案,要么主动地解除网络无需许可的状态。



这可能是一些dapp开发人员坚持使用以太坊的原因之一,此外还有内置的治理机制,其中有一个投票选出的理事会,可以一致同意或推翻任何提案。

开发者坚守以太坊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在过去两到三年之间进行ICO之后并持有近300万ETH的dapp的存在。

Aragon就是dapp当中持币量排名第四的。据Santiment,该项目持有18万ETH。这一数字价值2484万美元,且完全可以轻松翻倍,前提是以太坊生态应用不断完善。

除了网络效应、dapp开发工具以及可用性工具等方面的领先优势之外,这应该是优先以太坊开发的足够大的动力。

 
以太坊与Polkadot之争已有人承担后果?
 

然而相比之下,以太坊虽然比Polkadot早了很多年,但Polkadot却能在保证实现以太坊2.0的前提下于今年上线。这对很多苦等以太坊2.0的人来说算是一个福音。另外,由于吸取了以太坊的一些经验,Polkadot也做出了一些改进。

由于目标类似,两者经常被用来作比较。而近段时间,因为这两大网络“之争”(其实是双方的粉丝之争),有人为此受到了打击。

以太坊核心开发者、以太坊客户端Parity的发布经理Afri Schoedon今日宣布退出所有社交媒体平台,不再与公众进行互动。原因是他把以太坊扩容技术Serenity和Polkadot进行了对比,并认为“Polkadot带来了Serenity本该有的东西。”

原本只是想要抛出观点进行讨论的Schoedon却被以太坊社区的一些人指责是为了利益,由于不想面对这些恶意指控,他选择退出社交网络。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同网络的竞争也都是常事,只要是公平且良性的竞争均有利于该项技术的改进,我们都不应该抱着排外的心态去对待。


原文:https://www.trustnodes.com/2019/02/16/is-polkadot-really-a-threat-to-ethereum
作者:trustnodes
编译:Wendy

2019年的四大比特币趋势

市场chainb 发表了文章 • 2019-02-19 07:25 • 来自相关话题

现在通常是人们开始评估未来一年可能流行的主题和行业趋势的时候,比特币领域也不例外。投资者和爱好者可能会注意到,将发生哪些趋势,本文将介绍四大趋势。


1.兼容比特币的ATM大面积采用

报告显示,2019年将是比特币ATM在美国各个城市起飞的一年。芝加哥最近新增了30台机器,使这个城市的总数达到近100个,费城的数量也大致相同。

这些ATM仅能分发比特币,但纽约的传统ATM机现在也开始兼容比特币。感兴趣的人可以使用比特币支付提供商LibertyX创建帐户,通过批准程序后,他们每天可以使用ATM借记卡购买价值高达3,000美元的比特币。

这些ATM可以鼓励人们开始使用比特币,或者比以前更广泛地开始处理加密货币。人们已经习惯了使用自动取款机来满足他们的经济需求,因此从自动取款机中获取比特币也不会很困难。


2.更多的中央银行将涉足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

人们通常喜欢比特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可以在没有银行账户的情况下使用比特币。然而,在2019年,可能变得明显的比特币趋势之一,是央行开始通过补充其黄金储备来支持加密货币。

在以色列的第一次比特币峰会上,比特币先驱Nick Szabo概述了他预测更多国家,特别是在遭受极端冲突或财务管理不善的地方,将开始使用加密货币的原因,他还认为央行将开始用加密货币补充其黄金储备。

Szabo解释说:“例如,在某些情况下,中央银行不能信任外国央行或政府债券。已经存在的一个解决方案是让瑞士政府进行托管 - 但这不是信任最小化的解决方案。瑞士政府本身也会受到政治压力,因此更加信任最小化的解决方案是加密货币。”

2018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常务董事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也表达了为什么央行应该发行加密货币。这种趋势可能无法在2019年全面采用,但显而易见的是,中央银行不应回避比特币或整个加密货币行业。

就在本周,摩根大通宣布将推出其自己的“加密货币”,JPM Coin受到很多批评。


3.比特币旅游将增加

2013年5月,有人在披萨上花了10,000 BTC,但最近的趋势是许多公司和地方鼓励游客在旅行时花费比特币。 2018年3月,德国旅游局开始接受比特币。

最近,昆士兰中部的一个澳大利亚海滩小镇成为第一个数字货币友好型旅游城市。

当人们前往不同的国家时,他们通常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访问货币兑换中心。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人们可以放弃这种必要性,只用比特币旅行。这样做需要进行规划,但最终可能会让那些不想在外出时处理传统资金的旅行者更加方便。


4.可存储比特币的智能手机增加

看看科技品牌的未来设备计划表明,智能手机将变成存储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的集成钱包。在2018年末,HTC宣布了Exodus 1,这是一款带有钱包的区块链手机,人们只能用加密货币进行购买。

有传言称,三星Galaxy S10将通过名为Samsung Blockchain KeyStore的商标发明可获得加密货币软件的钱包。

现在说这样的手机有多成功还为时过早,但如果用户更喜欢这种方法来购买硬件钱包,这些早期采用者可能会引发更为重要的趋势。科技品牌通常会观察竞争对手所做的事情,并且如果它们看起来可行,用不了多久就会提供类似产品。 


原文:4 Bitcoin Trends Likely to Dominate 2019
来源:bitcoinist.com
作者:Bitcoinist
编译:Miracle Zhang 查看全部

现在通常是人们开始评估未来一年可能流行的主题和行业趋势的时候,比特币领域也不例外。投资者和爱好者可能会注意到,将发生哪些趋势,本文将介绍四大趋势。


1.兼容比特币的ATM大面积采用

报告显示,2019年将是比特币ATM在美国各个城市起飞的一年。芝加哥最近新增了30台机器,使这个城市的总数达到近100个,费城的数量也大致相同。

这些ATM仅能分发比特币,但纽约的传统ATM机现在也开始兼容比特币。感兴趣的人可以使用比特币支付提供商LibertyX创建帐户,通过批准程序后,他们每天可以使用ATM借记卡购买价值高达3,000美元的比特币。

这些ATM可以鼓励人们开始使用比特币,或者比以前更广泛地开始处理加密货币。人们已经习惯了使用自动取款机来满足他们的经济需求,因此从自动取款机中获取比特币也不会很困难。


2.更多的中央银行将涉足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

人们通常喜欢比特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可以在没有银行账户的情况下使用比特币。然而,在2019年,可能变得明显的比特币趋势之一,是央行开始通过补充其黄金储备来支持加密货币。

在以色列的第一次比特币峰会上,比特币先驱Nick Szabo概述了他预测更多国家,特别是在遭受极端冲突或财务管理不善的地方,将开始使用加密货币的原因,他还认为央行将开始用加密货币补充其黄金储备。

Szabo解释说:“例如,在某些情况下,中央银行不能信任外国央行或政府债券。已经存在的一个解决方案是让瑞士政府进行托管 - 但这不是信任最小化的解决方案。瑞士政府本身也会受到政治压力,因此更加信任最小化的解决方案是加密货币。”

2018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常务董事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也表达了为什么央行应该发行加密货币。这种趋势可能无法在2019年全面采用,但显而易见的是,中央银行不应回避比特币或整个加密货币行业。

就在本周,摩根大通宣布将推出其自己的“加密货币”,JPM Coin受到很多批评。


3.比特币旅游将增加

2013年5月,有人在披萨上花了10,000 BTC,但最近的趋势是许多公司和地方鼓励游客在旅行时花费比特币。 2018年3月,德国旅游局开始接受比特币。

最近,昆士兰中部的一个澳大利亚海滩小镇成为第一个数字货币友好型旅游城市。

当人们前往不同的国家时,他们通常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访问货币兑换中心。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人们可以放弃这种必要性,只用比特币旅行。这样做需要进行规划,但最终可能会让那些不想在外出时处理传统资金的旅行者更加方便。


4.可存储比特币的智能手机增加

看看科技品牌的未来设备计划表明,智能手机将变成存储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的集成钱包。在2018年末,HTC宣布了Exodus 1,这是一款带有钱包的区块链手机,人们只能用加密货币进行购买。

有传言称,三星Galaxy S10将通过名为Samsung Blockchain KeyStore的商标发明可获得加密货币软件的钱包。

现在说这样的手机有多成功还为时过早,但如果用户更喜欢这种方法来购买硬件钱包,这些早期采用者可能会引发更为重要的趋势。科技品牌通常会观察竞争对手所做的事情,并且如果它们看起来可行,用不了多久就会提供类似产品。 


原文:4 Bitcoin Trends Likely to Dominate 2019
来源:bitcoinist.com
作者:Bitcoinist
编译:Miracle Zhang

日本电商巨头乐天将更新其支付应用程序以支持加密货币

资讯chainb 发表了文章 • 2019-02-18 11:30 • 来自相关话题

根据日本电商业巨头乐天于2月12日公布的2018年盈利报告,该公司将于3月18日发布移动应用程序Rakuten Pay的重要更新。该应用程序的新结构似乎表明除了法定货币外,它也将支持加密货币作为支付选项。

从该公司第四季度和2018年全年的报告来看,该应用程序的新版本将提供“一个内置所有支付解决方案的平台”。

正如Cointelegraph在1月的报道所述以及最近的材料所证实的,日本乐天—私下被称为“日本的亚马逊”—透露了对其公司结构的重组。重组后的公司将包括该公司的加密货币交易所“Everybody's Bitcoin”,作为新成立的支付子公司Rakuten Payment的一部分。这家子公司的前身是其会员制子公司,名为“Spotlight”,还将覆盖该公司的预付卡服务,Rakuten Edy。

该公司的利润报告指出更新后的app将支持Edy以及二维码付款。虽然报告并没有明确表示更新后的app将支持加密支付,但该公司对“所有支付解决方案”的描述暗示着支持加密支付也将是其子公司Rakuten Payment业务的一部分。

日本乐天于2018年8月以240万美元收购了日本加密货币交易所Everybody's Bitcoin。当时,公司代表报告称该公司正在“考虑进入加密货币交易所行业”,因为它认为“基于加密货币的支付在电子商务、线下零售和P2P支付中的作用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其盈利报告中,乐天称其2018年的净收入约为1419亿日元(约合13亿美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28.4%。

2015年3月,乐天还宣布已开始接受比特币作为其美国门户网站Rakuten.com的一种支付选项。

另一家日本互联网和金融巨头SBI Holdings也对加密领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该公司在7月推出了自己的加密货币交易所Vctrade。该交易所于2018年12月开始接受几种主要加密货币的存款。 


原文:Japan: E-Commerce Giant Rakuten’s New Payment App Appears to Support Crypto
来源:cointelegraph
作者:Adrian Zmudzinski
编译:Maya 查看全部
958431a20a604450b77e7302745761a4.jpg

根据日本电商业巨头乐天于2月12日公布的2018年盈利报告,该公司将于3月18日发布移动应用程序Rakuten Pay的重要更新。该应用程序的新结构似乎表明除了法定货币外,它也将支持加密货币作为支付选项。

从该公司第四季度和2018年全年的报告来看,该应用程序的新版本将提供“一个内置所有支付解决方案的平台”。

正如Cointelegraph在1月的报道所述以及最近的材料所证实的,日本乐天—私下被称为“日本的亚马逊”—透露了对其公司结构的重组。重组后的公司将包括该公司的加密货币交易所“Everybody's Bitcoin”,作为新成立的支付子公司Rakuten Payment的一部分。这家子公司的前身是其会员制子公司,名为“Spotlight”,还将覆盖该公司的预付卡服务,Rakuten Edy。

该公司的利润报告指出更新后的app将支持Edy以及二维码付款。虽然报告并没有明确表示更新后的app将支持加密支付,但该公司对“所有支付解决方案”的描述暗示着支持加密支付也将是其子公司Rakuten Payment业务的一部分。

日本乐天于2018年8月以240万美元收购了日本加密货币交易所Everybody's Bitcoin。当时,公司代表报告称该公司正在“考虑进入加密货币交易所行业”,因为它认为“基于加密货币的支付在电子商务、线下零售和P2P支付中的作用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其盈利报告中,乐天称其2018年的净收入约为1419亿日元(约合13亿美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28.4%。

2015年3月,乐天还宣布已开始接受比特币作为其美国门户网站Rakuten.com的一种支付选项。

另一家日本互联网和金融巨头SBI Holdings也对加密领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该公司在7月推出了自己的加密货币交易所Vctrade。该交易所于2018年12月开始接受几种主要加密货币的存款。 


原文:Japan: E-Commerce Giant Rakuten’s New Payment App Appears to Support Crypto
来源:cointelegraph
作者:Adrian Zmudzinski
编译:Maya

日本经济协会要求金融厅降低加密货币交易税

地区chainb 发表了文章 • 2019-02-18 11:26 • 来自相关话题

据日本Cointelegraph于2月14日报道,日本新经济协会(JANE)已要求日本金融厅(FSA)降低目前的加密货币交易税。

据报道,在日本电商巨头乐天的首席执行官Hiroshi Mikitani的带领下,日本新经济协会向日本金融厅提交了一份提案,要求他们按照累进税制而不是一般税收对加密交易征税。

根据该文章,目前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得税为55%。采用累进税制将把加密交易税降低至20%—与日本股票和外汇市场的税率相同。该协会还要求金融厅取消对不同加密货币间交易征税。

在监管提案中,新经济协会要求金融厅不要对加密行业实施限制性监管,因为这将有害于行业创新。具体而言,该协会的提案提到了对金融厅监管范围的澄清、ICO结算、加密托管业务和衍生品交易的流程。

日本乐天,被称为“日本的亚马逊”,最近宣布将对公司结构进行重组,建立一个新的支付子公司,子公司将涵盖其加密相关业务。该公司提到计划将其会员制分支机构Spotlight Inc.重新命名为Rakuten Payment作为其支付子公司,该实体还将运营一家加密货币交易所。

与此同时,日本金融厅最近透露,该机构的加密相关业务许可审核流程将在1月12日起的六个月内予以批准或拒绝。 


原文:Japan Economic Alliance Asks Financial Regulator FSA to Reduce Tax on Crypto
来源:cointelegraph
作者:Helen Partz
编译:Maya 查看全部
20190218104070047004.jpg

据日本Cointelegraph于2月14日报道,日本新经济协会(JANE)已要求日本金融厅(FSA)降低目前的加密货币交易税。

据报道,在日本电商巨头乐天的首席执行官Hiroshi Mikitani的带领下,日本新经济协会向日本金融厅提交了一份提案,要求他们按照累进税制而不是一般税收对加密交易征税。

根据该文章,目前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得税为55%。采用累进税制将把加密交易税降低至20%—与日本股票和外汇市场的税率相同。该协会还要求金融厅取消对不同加密货币间交易征税。

在监管提案中,新经济协会要求金融厅不要对加密行业实施限制性监管,因为这将有害于行业创新。具体而言,该协会的提案提到了对金融厅监管范围的澄清、ICO结算、加密托管业务和衍生品交易的流程。

日本乐天,被称为“日本的亚马逊”,最近宣布将对公司结构进行重组,建立一个新的支付子公司,子公司将涵盖其加密相关业务。该公司提到计划将其会员制分支机构Spotlight Inc.重新命名为Rakuten Payment作为其支付子公司,该实体还将运营一家加密货币交易所。

与此同时,日本金融厅最近透露,该机构的加密相关业务许可审核流程将在1月12日起的六个月内予以批准或拒绝。 


原文:Japan Economic Alliance Asks Financial Regulator FSA to Reduce Tax on Crypto
来源:cointelegraph
作者:Helen Partz
编译:Maya

新SEC申请显示苹果公司或涉足区块链领域

资讯chainb 发表了文章 • 2019-02-18 11:22 • 来自相关话题

苹果公司于日前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一份神秘文件,该文件的内容显示这家计算机业巨头似乎对区块链技术很感兴趣。
该文件题为“苹果公司对负责任采购的承诺摘要”,文件详述了该公司“在其移动通信和媒体设备、个人计算机及相关配件的全球制造供应商网络中维护人权的承诺”,同时指出其在这方面做出的内部工作,以及与供应链供应商的关系。该文件主要描述了苹果公司为其流行产品(如iPhone)进行负责人材料采购的努力。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2月15日提交的文件还提到,苹果公司参与了负责任商业联盟负责任矿产计划的“区块链指南”起草工作。根据澳大利亚储备银行于去年12月中旬发布的声明,这些“自愿性指南”,代表了一个行业的努力,为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定义了一套共同的原则、属性和定义,以支持矿物供应链尽职调查。声明中没有提到苹果公司的参与,但在该计划的官方网页上,苹果公司被列为“会员公司”。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还指出,2018年,苹果公司主持了澳大利亚储备银行董事会,并参与了其内部委员会和工作组,其中包括一支“区块链团队”的工作。


何时推出iChain?

除了这些细节之外,该文件并未涉及苹果观察者最想知道的事情:该公司是否想要加入这一不断发展的技术行业?具体来说,如果苹果公司正在开发某种以供应链为中心的解决方案,那么我们还未见任何推广。

截止发稿时,苹果公司尚未提供任何与RBA合作有关的进一步信息。

“财富”杂志的约翰·罗伯茨(Jeff John Roberts)在去年12月曾写到,苹果公司是否会趁此次暴跌入场是一个问题,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像苹果这样的科技巨头会让区块链支付大规模发挥作用”。

不过至少可以说明的是,苹果公司内部有明显的兴趣。2017年12月,苹果公司的早期人士已经加入了加密货币领域的创业公司,而苹果公司发布的专利文件也详细说明了通过将区块链技术与公钥基础设施(PKI)相结合来证明时间戳的提议计划。 


原文:Apple Hints at Behind-the-Scenes Blockchain Work in New SEC Filing
来源:Coindesk
作者:Stan Higgins
编译:Miracle Zhang 查看全部
20190218104115181518.jpg

苹果公司于日前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一份神秘文件,该文件的内容显示这家计算机业巨头似乎对区块链技术很感兴趣。
该文件题为“苹果公司对负责任采购的承诺摘要”,文件详述了该公司“在其移动通信和媒体设备、个人计算机及相关配件的全球制造供应商网络中维护人权的承诺”,同时指出其在这方面做出的内部工作,以及与供应链供应商的关系。该文件主要描述了苹果公司为其流行产品(如iPhone)进行负责人材料采购的努力。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2月15日提交的文件还提到,苹果公司参与了负责任商业联盟负责任矿产计划的“区块链指南”起草工作。根据澳大利亚储备银行于去年12月中旬发布的声明,这些“自愿性指南”,代表了一个行业的努力,为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定义了一套共同的原则、属性和定义,以支持矿物供应链尽职调查。声明中没有提到苹果公司的参与,但在该计划的官方网页上,苹果公司被列为“会员公司”。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还指出,2018年,苹果公司主持了澳大利亚储备银行董事会,并参与了其内部委员会和工作组,其中包括一支“区块链团队”的工作。


何时推出iChain?

除了这些细节之外,该文件并未涉及苹果观察者最想知道的事情:该公司是否想要加入这一不断发展的技术行业?具体来说,如果苹果公司正在开发某种以供应链为中心的解决方案,那么我们还未见任何推广。

截止发稿时,苹果公司尚未提供任何与RBA合作有关的进一步信息。

“财富”杂志的约翰·罗伯茨(Jeff John Roberts)在去年12月曾写到,苹果公司是否会趁此次暴跌入场是一个问题,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像苹果这样的科技巨头会让区块链支付大规模发挥作用”。

不过至少可以说明的是,苹果公司内部有明显的兴趣。2017年12月,苹果公司的早期人士已经加入了加密货币领域的创业公司,而苹果公司发布的专利文件也详细说明了通过将区块链技术与公钥基础设施(PKI)相结合来证明时间戳的提议计划。 


原文:Apple Hints at Behind-the-Scenes Blockchain Work in New SEC Filing
来源:Coindesk
作者:Stan Higgins
编译:Miracle Zhang

印度尼西亚:新立法认定加密货币为商品

地区chainb 发表了文章 • 2019-02-18 11:09 • 来自相关话题

亚洲新闻机构KrASIA于2月15日报道,印度尼西亚于日前引入了一项新的立法,承认比特币(BTC)是一种贸易商品。

印度尼西亚商品期货交易监管机构(又称Bappebti)最初曾签署了一项法令,于去年6月规定加密货币将成为可以在证券交易所进行合法交易的商品期货。该机构随后表示,印尼政府将很快发布相应的法规,规范货币交易公司、税收和其他相关问题。

据报道,如今Bappebti批准了第5/2019号法令,该法规将比特币和其他数字货币视为交易商品。因此,该立法认可已经在该国运营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合法。

据报道,新政策概述了印度尼西亚境内对任何加密货币的一系列要求。具体而言,加密货币必须遵守风险评估、反洗钱(AML)和打击恐怖主义融资(CFT)要求。该政策还规定,加密货币交易商必须保存交易历史至少五年,并在该国国内设置服务器。

据报道,Bappepti的负责人Indrasari Wisnu Wardhana表示,随着新立法的出台,该机构希望可以“为那些想要投资加密资产的人提供保护,以免被欺诈性卖家欺骗”。

与此同时,印度尼西亚银行(BI)支付系统政策部负责人Onny Widjanarko强调,“BI仍然禁止比特币或加密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商品不是商务智能的一个领域,但我们还是在关注上述情况。”

去年10月推出新的资本要求后,印度尼西亚的比特币经纪人对监管机构感到不满。新规定要求经纪人至少有7000万美元来开展期货交易。 


原文:Indonesia: New Legislation Recognizes Crypto as Trading Commodity
来源:Cointelegraph
作者:Ana Alexandre
编译:Miracle Zhang 查看全部
cc9375c6419accc008b4bdcf946cc747.jpg

亚洲新闻机构KrASIA于2月15日报道,印度尼西亚于日前引入了一项新的立法,承认比特币(BTC)是一种贸易商品。

印度尼西亚商品期货交易监管机构(又称Bappebti)最初曾签署了一项法令,于去年6月规定加密货币将成为可以在证券交易所进行合法交易的商品期货。该机构随后表示,印尼政府将很快发布相应的法规,规范货币交易公司、税收和其他相关问题。

据报道,如今Bappebti批准了第5/2019号法令,该法规将比特币和其他数字货币视为交易商品。因此,该立法认可已经在该国运营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合法。

据报道,新政策概述了印度尼西亚境内对任何加密货币的一系列要求。具体而言,加密货币必须遵守风险评估、反洗钱(AML)和打击恐怖主义融资(CFT)要求。该政策还规定,加密货币交易商必须保存交易历史至少五年,并在该国国内设置服务器。

据报道,Bappepti的负责人Indrasari Wisnu Wardhana表示,随着新立法的出台,该机构希望可以“为那些想要投资加密资产的人提供保护,以免被欺诈性卖家欺骗”。

与此同时,印度尼西亚银行(BI)支付系统政策部负责人Onny Widjanarko强调,“BI仍然禁止比特币或加密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商品不是商务智能的一个领域,但我们还是在关注上述情况。”

去年10月推出新的资本要求后,印度尼西亚的比特币经纪人对监管机构感到不满。新规定要求经纪人至少有7000万美元来开展期货交易。 


原文:Indonesia: New Legislation Recognizes Crypto as Trading Commodity
来源:Cointelegraph
作者:Ana Alexandre
编译:Miracle Zhang

摩根币威胁XRP地位?瑞波CEO:银行币解决不了问题

观点8btc 发表了文章 • 2019-02-18 11:03 • 来自相关话题

瑞波首席执行官Brad Garlinghouse表示,美国银行巨头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刚刚公开的数字资产没有抓住加密货币的要领。

摩根大通再近期公开了其基于区块链的摩根币(JPM Coin),该资产在最初阶段将用于提高指定业务的结算效率。对此,Garlinghouse迅速进行了回应:

    和预料中的一样,银行对加密货币的态度开始转变。但这个摩根大通的项目没有抓住要领——推出了一个封闭的网络,就像网景公司(Netscape)在上市两年后被AOL收购一样(被AOL收购的公司几乎都没落了),银行币无法解决任何问题。


Garlinghouse在评论中加上了一篇他两年前所写的文章链接,这篇文章批评了银行发行专用数字货币的前景。Garlinghouse在文章中表示,此类项目就是误入歧途,最终只会导致“一种与今天相比更加碎片化的货币应用场景”。

    如果隶属于不同数字资产组织的银行想要互相结算交易,那么他们就需要在他们自己的数字资产之间建立市场或者在自己的数字资产与法定货币之间建立交易。真是一团乱!


值得注意的是,摩根大通已经指出,摩根币最初将用于大型企业间的国际结算业务,提高此类交易的效率,毕竟通过SWIFT等网络的交易都需要耗费一天或以上的时间——而摩根币的这种功能与瑞波币(XRP)就十分相似了。

就在最近,Garlinghouse还强调了瑞波币希望能够取代SWIFT的全球银行间网络的目标,并表示“我们每天所做的事都是为了取代SWIFT”。

就连喜欢diss加密货币的末日博士也不看好摩根币,他在推特上说:

    摩根大通新推出的加密货币跟区块链或者加密货币有什么关系?它是私有化的,并非公开的;是许可式的,并非无需许可的;其基于受信权威来验证交易,并非去信任化的;其实中心化的,并非去中心化的。把摩根币称作加密货币就是一个笑话。


然而,据彭博社报道,多个业内人士都认为摩根币将会构成瑞波主场(即银行和企业的跨境支付和汇款市场)的直接威胁。

某专家表示:

    与其说摩根大通的项目具有革命性,到不说这是一种发展方向——其利用了一个私有的许可式区块链技术Quorum——与比特币相比,它更像是谷歌表单。该项目显然可以直接和瑞波实验室以及他们的中心化加密货币XRP竞争。


和瑞波币不同的是,摩根大通的这个加密资产与美元挂勾,这对金融机构来说非常有吸引力,因为他们绝对不会接受用价格波动较大的交易单位进行结算和支付。

最后,摩根大通的这一举动代表了其态度的360度大转变:该银行的首席执行官Jamie Dimon早前因为喷比特币是欺诈而再次出名。不过,他在去年参加世界经济论坛的时候就开始淡化这种敌意了。
原文:https://cointelegraph.com/news/ripple-ceo-brad-garlinghouse-says-jpmorgan-coin-misses-the-point-of-crypto作者:Marie Huillet
编译:Wendy 查看全部
201902171547243879.jpg

瑞波首席执行官Brad Garlinghouse表示,美国银行巨头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刚刚公开的数字资产没有抓住加密货币的要领。

摩根大通再近期公开了其基于区块链的摩根币(JPM Coin),该资产在最初阶段将用于提高指定业务的结算效率。对此,Garlinghouse迅速进行了回应:


    和预料中的一样,银行对加密货币的态度开始转变。但这个摩根大通的项目没有抓住要领——推出了一个封闭的网络,就像网景公司(Netscape)在上市两年后被AOL收购一样(被AOL收购的公司几乎都没落了),银行币无法解决任何问题。



Garlinghouse在评论中加上了一篇他两年前所写的文章链接,这篇文章批评了银行发行专用数字货币的前景。Garlinghouse在文章中表示,此类项目就是误入歧途,最终只会导致“一种与今天相比更加碎片化的货币应用场景”。


    如果隶属于不同数字资产组织的银行想要互相结算交易,那么他们就需要在他们自己的数字资产之间建立市场或者在自己的数字资产与法定货币之间建立交易。真是一团乱!



值得注意的是,摩根大通已经指出,摩根币最初将用于大型企业间的国际结算业务,提高此类交易的效率,毕竟通过SWIFT等网络的交易都需要耗费一天或以上的时间——而摩根币的这种功能与瑞波币(XRP)就十分相似了。

就在最近,Garlinghouse还强调了瑞波币希望能够取代SWIFT的全球银行间网络的目标,并表示“我们每天所做的事都是为了取代SWIFT”。

就连喜欢diss加密货币的末日博士也不看好摩根币,他在推特上说:


    摩根大通新推出的加密货币跟区块链或者加密货币有什么关系?它是私有化的,并非公开的;是许可式的,并非无需许可的;其基于受信权威来验证交易,并非去信任化的;其实中心化的,并非去中心化的。把摩根币称作加密货币就是一个笑话。



然而,据彭博社报道,多个业内人士都认为摩根币将会构成瑞波主场(即银行和企业的跨境支付和汇款市场)的直接威胁。

某专家表示:


    与其说摩根大通的项目具有革命性,到不说这是一种发展方向——其利用了一个私有的许可式区块链技术Quorum——与比特币相比,它更像是谷歌表单。该项目显然可以直接和瑞波实验室以及他们的中心化加密货币XRP竞争。



和瑞波币不同的是,摩根大通的这个加密资产与美元挂勾,这对金融机构来说非常有吸引力,因为他们绝对不会接受用价格波动较大的交易单位进行结算和支付。

最后,摩根大通的这一举动代表了其态度的360度大转变:该银行的首席执行官Jamie Dimon早前因为喷比特币是欺诈而再次出名。不过,他在去年参加世界经济论坛的时候就开始淡化这种敌意了。
原文:https://cointelegraph.com/news/ripple-ceo-brad-garlinghouse-says-jpmorgan-coin-misses-the-point-of-crypto作者:Marie Huillet
编译:Wendy

区块链登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把握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

资讯8btc 发表了文章 • 2019-02-18 10:54 • 来自相关话题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企业的‘命门’所在。企业必须在核心技术上不断实现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掌控产业发展主导权。”

“科技竞争就像短道速滑,我们在加速,人家也在加速,最后要看谁速度更快、谁的速度更能持续。”

……

关于科技创新,习近平总书记用形象的比喻,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事业。从“向科学进军”到迎来“科学的春天”,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科技一直在抢抓机遇,不断开拓创新。

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依赖进口、容易被别人“卡脖子”的严峻挑战,科技创新怎样才能做到化危为机、与时俱进、继续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市场需求日趋强劲,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创新之路越走越宽
 

科技水平影响民族兴衰,创新能力关乎国家命运!

历史经验一再表明,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是科学基础雄厚的国家;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成为世界强国的国家,都是在重要科技领域处于领先行列的国家。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以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脑科学、再生医学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领域孕育新的变革,融合机器人、数字化、新材料的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加速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当今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浪潮激荡,中国科技准备得怎么样?

毋庸置疑,我国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


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嫦娥四号、北斗三号、载人航天、大飞机、中微子振荡等重大创新成果举世瞩目;高铁网络、移动支付、数字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人工智能等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战略高技术领域持续取得重大突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8.5%。

创新的浪潮,在不断奔涌。年轻的浙大教授胡海岚在《自然》杂志同时刊发两篇论文后,收到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发来的邮件,对方想一起开展脑科学项目研究,表示“这是未来最有价值的一个研究”;中科院上海有机所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单项成果,转化效益达4.57亿美元……


一些前沿领域在国际上进入并行、领跑阶段——

人工智能被誉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的战略性技术。《纽约时报》曾撰文指出,世界人工智能的另一个中心在中国。这一领域崛起的不是几家而是一批中国企业,腾讯、百度、依图、商汤……他们开始把研发中心放到美国硅谷。相关统计显示,当前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专利申请数量以及融资规模均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全球最值得关注的100家人工智能企业,中国企业超过20家。《经济学人》杂志甚至这样说:“从前美国那些科技公司的老板,想要看看世界最前沿的科技,只要推开门就行了,现在他们还得飞去中国一趟才算看全了。”


科研人员、设备、资金等支撑条件今非昔比——

截至2018年,我国研发人员总量预计达418万人,居世界第一。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首位,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3万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经历了从少到多、从学习跟踪到自主创新的过程,兴建和投入使用了散裂中子源、强磁场装置、同步辐射光源、大型天文望远镜、海洋科考船等一大批大科学装置设施,设施数量、建造规模和覆盖领域逐步扩大。2018年全社会R&D支出占GDP比重预计为2.15%。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向高质量转变,既向科技创新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需求,也为成果转化应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庞大市场。

从基础研究到核心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原创”“关键”“引领”等词语越来越多出现在中国科技的词典里。科技领域不断崛起的新动能,正快速重塑经济增长格局,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

中国科技创新释放了活力、培养了自信、找准了坐标,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发展道路。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怀进鹏表示:“信心足、路子对、基础好、市场大、拉动力强,中国科技一定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深耕基础研究,培育创新氛围,核心技术研发奋起直追
 

成绩令人欣喜,但现实让人警醒:我们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依然不足,容易被别人“卡脖子”。

我国钢铁年产量超过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仍生产不出一些特种钢材;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国,我国每年的集成电路进口额高达2000多亿美元;高性能飞机发动机严重依赖他国,高端汽车仍以外资、合资品牌为主……

事贵制人,而不贵见制于人。习近平总书记对“卡脖子”问题早有洞见,曾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一个互联网企业即便规模再大、市值再高,如果核心元器件严重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

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被人“卡脖子”,是挑战,也是机遇。它倒逼我们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中奋起直追。


——创新布局上,要让企业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

“走不出实验室的技术不能称之为关键核心技术,只有能转化为成熟的产品,实现大规模应用的技术,才是名副其实的关键核心技术。必须充分认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中科院计算所原所长、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国杰院士认为,不仅要利用高校院所的科研力量,还要大力支持有技术实力和创新意愿的龙头企业,让他们牵头,联合高校院所合力攻关。


——创新方法上,要加大研发投入,坚定不移地持续创新。

“有核心技术不一定赢,但没有核心技术一定输。”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过10多年持续攻关,由液晶显示领域的“小学生”跃升为全球老大,董事长王东升对创新有切身感受,“关键核心技术不是一天就能攻克的,必须拿出真金白银、持续增加投入,而且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困难面前不退让、诱惑面前不转向,保持战略定力、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攻关。”


——创新范围上,要向前一步,深耕基础研究。

“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才能流长。”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看来,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其根源在于基础研究的根子不深、底子不牢,缺乏源头活水。“我们应当在根子上找原因,在源头上下功夫,鼓励企业和高校院所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打牢根基、提供源泉。”


——创新文化上,大力营造“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

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更是如此。研发关键核心技术,意味着承担比一般技术创新更高的风险、更多的失败。需要大力营造“鼓励创新、虽败犹荣”的创新氛围,出台“允许试错、不行再来”的鼓励措施,让广大科研人员解放思想、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敢啃“硬骨头”、勇闯“无人区”。

“关键核心技术并非高不可攀。”科技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胡志坚举例,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创造了“两弹一星”的世界奇迹;改革开放以来,老中青科研人员自主创新、接力攻关,载人航天、北斗系统和探月工程不断取得重大进展,世界为之瞩目。“我国创新条件已经大有改观,科研人员量质齐升、研发设备日益精良、研发经费世界第二;我国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强大制度优势。只要我们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就一定能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把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我们只有力争在一些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才能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赢得主动。”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说。

 
破除体制障碍,深化科技合作,催生更多创新动能
 

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需要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的进程中,不断提升我国科技创新整体实力。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完善点火系,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

人们注意到,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奖金达800万元,而且全由个人支配。这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设立近20年以来,首次对奖金额度和分配结构进行调整,充分体现了党对科技工作者的激励和关怀。与此同时,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奖金额度也分别提高50%。

《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实施一年多来,催生了很多变化,这是其中一例。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蕴藏的巨大潜能。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有明晰的思路。

——围绕创新主体、创新基础、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方面的改革持续用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优化和强化技术创新体系顶层设计,明确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功能定位,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激情和活力;

——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让市场真正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绝不能关起门来搞创新,而要充分利用全面扩大开放的有利条件,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

地处偏远的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共有来自30多个国家的100多名外籍科研人员。从全国来看,还有很多外籍科研人员活跃在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

嫦娥四号搭载4台国际科学探测设备,在月球背面追寻宇宙奥秘;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开启了未来中微子物理发展的大门;中国北斗为包括“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内的世界各地提供精准卫星导航服务;中科院牵头成立了“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

近年来,我国积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开发了许多新技术、新产品,和世界人民共享创新成果。

新的起点上,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我国的科技创新之路将越走越宽广。

——宏观层面,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鼓励我国科学家发起和组织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突出重点,把“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合作建设面向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联盟和科技创新基地,为各国共同发展创造机遇和平台;

——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势,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影响力和规则制定能力。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只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所有创新难题,世界各国和地区都把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作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局长曹京华表示。

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世界科技革命风生水起,大潮涌动,中国科技当勇立潮头。只要我们善于发现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一定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动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书写精彩篇章。

(本报记者武卫政、赵永新、余建斌、吴月辉、谷业凯、喻思南、刘诗瑶)

本文来源:《人民日报》( 2019年02月18日  01 版)
原文标题: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把握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新内涵述评之二 查看全部
blockchain-and-the-supply-chain.png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企业的‘命门’所在。企业必须在核心技术上不断实现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掌控产业发展主导权。”

“科技竞争就像短道速滑,我们在加速,人家也在加速,最后要看谁速度更快、谁的速度更能持续。”

……

关于科技创新,习近平总书记用形象的比喻,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事业。从“向科学进军”到迎来“科学的春天”,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科技一直在抢抓机遇,不断开拓创新。

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依赖进口、容易被别人“卡脖子”的严峻挑战,科技创新怎样才能做到化危为机、与时俱进、继续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市场需求日趋强劲,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创新之路越走越宽
 

科技水平影响民族兴衰,创新能力关乎国家命运!

历史经验一再表明,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是科学基础雄厚的国家;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成为世界强国的国家,都是在重要科技领域处于领先行列的国家。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以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脑科学、再生医学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领域孕育新的变革,融合机器人、数字化、新材料的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加速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当今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浪潮激荡,中国科技准备得怎么样?

毋庸置疑,我国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


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嫦娥四号、北斗三号、载人航天、大飞机、中微子振荡等重大创新成果举世瞩目;高铁网络、移动支付、数字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人工智能等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战略高技术领域持续取得重大突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8.5%。

创新的浪潮,在不断奔涌。年轻的浙大教授胡海岚在《自然》杂志同时刊发两篇论文后,收到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发来的邮件,对方想一起开展脑科学项目研究,表示“这是未来最有价值的一个研究”;中科院上海有机所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单项成果,转化效益达4.57亿美元……


一些前沿领域在国际上进入并行、领跑阶段——

人工智能被誉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的战略性技术。《纽约时报》曾撰文指出,世界人工智能的另一个中心在中国。这一领域崛起的不是几家而是一批中国企业,腾讯、百度、依图、商汤……他们开始把研发中心放到美国硅谷。相关统计显示,当前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专利申请数量以及融资规模均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全球最值得关注的100家人工智能企业,中国企业超过20家。《经济学人》杂志甚至这样说:“从前美国那些科技公司的老板,想要看看世界最前沿的科技,只要推开门就行了,现在他们还得飞去中国一趟才算看全了。”


科研人员、设备、资金等支撑条件今非昔比——

截至2018年,我国研发人员总量预计达418万人,居世界第一。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首位,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3万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经历了从少到多、从学习跟踪到自主创新的过程,兴建和投入使用了散裂中子源、强磁场装置、同步辐射光源、大型天文望远镜、海洋科考船等一大批大科学装置设施,设施数量、建造规模和覆盖领域逐步扩大。2018年全社会R&D支出占GDP比重预计为2.15%。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向高质量转变,既向科技创新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需求,也为成果转化应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庞大市场。

从基础研究到核心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原创”“关键”“引领”等词语越来越多出现在中国科技的词典里。科技领域不断崛起的新动能,正快速重塑经济增长格局,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

中国科技创新释放了活力、培养了自信、找准了坐标,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发展道路。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怀进鹏表示:“信心足、路子对、基础好、市场大、拉动力强,中国科技一定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深耕基础研究,培育创新氛围,核心技术研发奋起直追
 

成绩令人欣喜,但现实让人警醒:我们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依然不足,容易被别人“卡脖子”。

我国钢铁年产量超过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仍生产不出一些特种钢材;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国,我国每年的集成电路进口额高达2000多亿美元;高性能飞机发动机严重依赖他国,高端汽车仍以外资、合资品牌为主……

事贵制人,而不贵见制于人。习近平总书记对“卡脖子”问题早有洞见,曾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一个互联网企业即便规模再大、市值再高,如果核心元器件严重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

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被人“卡脖子”,是挑战,也是机遇。它倒逼我们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中奋起直追。


——创新布局上,要让企业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

“走不出实验室的技术不能称之为关键核心技术,只有能转化为成熟的产品,实现大规模应用的技术,才是名副其实的关键核心技术。必须充分认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中科院计算所原所长、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国杰院士认为,不仅要利用高校院所的科研力量,还要大力支持有技术实力和创新意愿的龙头企业,让他们牵头,联合高校院所合力攻关。


——创新方法上,要加大研发投入,坚定不移地持续创新。

“有核心技术不一定赢,但没有核心技术一定输。”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过10多年持续攻关,由液晶显示领域的“小学生”跃升为全球老大,董事长王东升对创新有切身感受,“关键核心技术不是一天就能攻克的,必须拿出真金白银、持续增加投入,而且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困难面前不退让、诱惑面前不转向,保持战略定力、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攻关。”


——创新范围上,要向前一步,深耕基础研究。

“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才能流长。”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看来,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其根源在于基础研究的根子不深、底子不牢,缺乏源头活水。“我们应当在根子上找原因,在源头上下功夫,鼓励企业和高校院所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打牢根基、提供源泉。”


——创新文化上,大力营造“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

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更是如此。研发关键核心技术,意味着承担比一般技术创新更高的风险、更多的失败。需要大力营造“鼓励创新、虽败犹荣”的创新氛围,出台“允许试错、不行再来”的鼓励措施,让广大科研人员解放思想、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敢啃“硬骨头”、勇闯“无人区”。

“关键核心技术并非高不可攀。”科技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胡志坚举例,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创造了“两弹一星”的世界奇迹;改革开放以来,老中青科研人员自主创新、接力攻关,载人航天、北斗系统和探月工程不断取得重大进展,世界为之瞩目。“我国创新条件已经大有改观,科研人员量质齐升、研发设备日益精良、研发经费世界第二;我国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强大制度优势。只要我们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就一定能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把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我们只有力争在一些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才能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赢得主动。”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说。

 
破除体制障碍,深化科技合作,催生更多创新动能
 

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需要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的进程中,不断提升我国科技创新整体实力。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完善点火系,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

人们注意到,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奖金达800万元,而且全由个人支配。这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设立近20年以来,首次对奖金额度和分配结构进行调整,充分体现了党对科技工作者的激励和关怀。与此同时,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奖金额度也分别提高50%。

《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实施一年多来,催生了很多变化,这是其中一例。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蕴藏的巨大潜能。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有明晰的思路。

——围绕创新主体、创新基础、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方面的改革持续用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优化和强化技术创新体系顶层设计,明确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功能定位,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激情和活力;

——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让市场真正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绝不能关起门来搞创新,而要充分利用全面扩大开放的有利条件,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

地处偏远的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共有来自30多个国家的100多名外籍科研人员。从全国来看,还有很多外籍科研人员活跃在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

嫦娥四号搭载4台国际科学探测设备,在月球背面追寻宇宙奥秘;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开启了未来中微子物理发展的大门;中国北斗为包括“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内的世界各地提供精准卫星导航服务;中科院牵头成立了“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

近年来,我国积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开发了许多新技术、新产品,和世界人民共享创新成果。

新的起点上,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我国的科技创新之路将越走越宽广。

——宏观层面,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鼓励我国科学家发起和组织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突出重点,把“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合作建设面向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联盟和科技创新基地,为各国共同发展创造机遇和平台;

——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势,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影响力和规则制定能力。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只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所有创新难题,世界各国和地区都把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作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局长曹京华表示。

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世界科技革命风生水起,大潮涌动,中国科技当勇立潮头。只要我们善于发现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一定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动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书写精彩篇章。

(本报记者武卫政、赵永新、余建斌、吴月辉、谷业凯、喻思南、刘诗瑶)

本文来源:《人民日报》( 2019年02月18日  01 版)
原文标题: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把握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新内涵述评之二

Signature银行通过区块链系统进行百万美元级转账

资讯chainb 发表了文章 • 2019-02-15 11:38 • 来自相关话题

虽然近期加密货币领域因为摩根大通的区块链美元转账计划而躁动不断,但一家规模较小的纽约银行早已于两个月前就启动了一项类似计划。

Signature银行高管表示,自今年年初推出以来,其基于区块链的Signet系统已经拥有超过100位客户,他们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使用该系统向对方转账数百万美元。

Signature Bank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oseph J. DePaolo向CoinDesk表示:

    “可以说的是,我们每天的转账额已经达到数百万美元,有些日子甚至可以达到数千万美金,而我们的客户数量也达到了三位数。”


Signature是美国少数几家为加密货币初创公司提供存款账户的银行之一,其他提供此项服务的银行还包括纽约的大都会银行和圣地亚哥的Silvergate银行。

该银行表示,虽然Signet平台已经获得了第一批客户,但其非加密货币业务也在蓬勃发展。

除了之前曾宣布的美国独立电力交易公司PowerNet吸纳Signet成为其可再生能源客户的支付平台,DePaolo表示,Signature还在引入另外两个货币和财产的快速流动对其非常重要的“生态系统”。

虽然未透露具体的机构名称,但DePaolo表示:“这两个生态系统是货物批发生态系统和钻石批发生态系统。”

他还表示,Signature正在与一家产权保险公司进行谈判。他解释了为什么这样的实体会对实时支付感兴趣,他说道:

    “如果你曾经参与商业房地产交易,通常所有的律师都会坐在那里吃午饭等待电汇。”



Signet与JPM币


凭借450亿美元的资产,Signature银行的规模还不到美国最大的银行摩根大通的2%。因此,DePaolo和Signature的董事长Scott很自豪地表示摩根大通周四宣布的JPM币与他们已经拥有的系统非常相似。

Signature的区块链系统和JPM币之间相当微妙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运行在以太坊技术的私有变体上。

JPM使用的是Quorum,一个面向数据隐私的以太坊公共区块链代码的分支。Signet平台则是与trueDigital一起构建,是一个专有的区块链,也使用以太坊作为基础。

另一个共同点是,两者都涉及稳定币,与真实世界中的美元挂钩,一比一存入银行以换取客户可以通过分布式账本相互发送的代币贝,然后再与机构进行一对一兑换。

用区块链替换电汇的目标,也让人想起加密货币友好的竞争对手-Silvergate银行的SEN系统,该系统可以全天候实时连接到客户端。

但Signature主席Scott Shay声称,Signet的广泛用途使其与众不同。

他说:“我们的Signet可以适应各种行业,该平台并不是以加密货币交易所为重点。”

回到JPM币,Shay指出Signet已经获得了纽约州金融服务部(NYDFS)的批准。相比之下,摩根大通在其公告中表示,随着新产品的推出:“我们将积极与监管机构合作,解释其设计并征求他们的反馈和任何必要的批准。”

Shay得出结论:

    “不同的是,我们实际上已经在正常运营了。”



原文:‘Already Live’: Signature Bank Is Moving Millions on a JPMorgan-Like Private, Dollar-Backed Cryptocurrency
来源:Coindesk
作者:Ian Allison
编译:Miracle Zhang 查看全部
Scott-A.-Shay-Chairman-of-the-Board-Signature-Bank-latest-1-860x430_.jpg

虽然近期加密货币领域因为摩根大通的区块链美元转账计划而躁动不断,但一家规模较小的纽约银行早已于两个月前就启动了一项类似计划。

Signature银行高管表示,自今年年初推出以来,其基于区块链的Signet系统已经拥有超过100位客户,他们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使用该系统向对方转账数百万美元。

Signature Bank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oseph J. DePaolo向CoinDesk表示:


    “可以说的是,我们每天的转账额已经达到数百万美元,有些日子甚至可以达到数千万美金,而我们的客户数量也达到了三位数。”



Signature是美国少数几家为加密货币初创公司提供存款账户的银行之一,其他提供此项服务的银行还包括纽约的大都会银行和圣地亚哥的Silvergate银行。

该银行表示,虽然Signet平台已经获得了第一批客户,但其非加密货币业务也在蓬勃发展。

除了之前曾宣布的美国独立电力交易公司PowerNet吸纳Signet成为其可再生能源客户的支付平台,DePaolo表示,Signature还在引入另外两个货币和财产的快速流动对其非常重要的“生态系统”。

虽然未透露具体的机构名称,但DePaolo表示:“这两个生态系统是货物批发生态系统和钻石批发生态系统。”

他还表示,Signature正在与一家产权保险公司进行谈判。他解释了为什么这样的实体会对实时支付感兴趣,他说道:


    “如果你曾经参与商业房地产交易,通常所有的律师都会坐在那里吃午饭等待电汇。”




Signet与JPM币


凭借450亿美元的资产,Signature银行的规模还不到美国最大的银行摩根大通的2%。因此,DePaolo和Signature的董事长Scott很自豪地表示摩根大通周四宣布的JPM币与他们已经拥有的系统非常相似。

Signature的区块链系统和JPM币之间相当微妙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运行在以太坊技术的私有变体上。

JPM使用的是Quorum,一个面向数据隐私的以太坊公共区块链代码的分支。Signet平台则是与trueDigital一起构建,是一个专有的区块链,也使用以太坊作为基础。

另一个共同点是,两者都涉及稳定币,与真实世界中的美元挂钩,一比一存入银行以换取客户可以通过分布式账本相互发送的代币贝,然后再与机构进行一对一兑换。

用区块链替换电汇的目标,也让人想起加密货币友好的竞争对手-Silvergate银行的SEN系统,该系统可以全天候实时连接到客户端。

但Signature主席Scott Shay声称,Signet的广泛用途使其与众不同。

他说:“我们的Signet可以适应各种行业,该平台并不是以加密货币交易所为重点。”

回到JPM币,Shay指出Signet已经获得了纽约州金融服务部(NYDFS)的批准。相比之下,摩根大通在其公告中表示,随着新产品的推出:“我们将积极与监管机构合作,解释其设计并征求他们的反馈和任何必要的批准。”

Shay得出结论:


    “不同的是,我们实际上已经在正常运营了。”




原文:‘Already Live’: Signature Bank Is Moving Millions on a JPMorgan-Like Private, Dollar-Backed Cryptocurrency
来源:Coindesk
作者:Ian Allison
编译:Miracle 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