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技公司为中国主要港口提供区块链供应链解决方案

资讯chainb 发表了文章 • 2018-09-25 11:40 • 来自相关话题

美国科技公司Ideanomics已与亚太模范电子港口网络(APMEN)贸易技术公司合作,通过区块链技术简化供应链。Ideanomics与APMEN贸易技术公司一起,旨在利用区块链和所谓的“超级人工智能”,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在线港口清关系统中的港口清关和运输处理削减“中间商”。

根据9月20日星期四发布的新闻稿,美国科技公司Ideanomics已与亚太模范电子港口网络(APMEN)贸易技术公司合作,通过区块链技术简化供应链。

Ideanomics与APMEN贸易技术公司一起,旨在利用区块链和所谓的“超级人工智能”,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在线港口清关系统中的港口清关和运输处理削减“中间商”。

这些工具的第一次使用将发生在中国的两个主要港口——上海和广州,前者在2017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

此举标志着区块链行业不断增长的趋势,一大批大公司希望通过技术的引入来代替传统的供应链基础设施。

在有关Ideanomics和APMEN Tech Trade Co.合作伙伴关系的新闻稿中,Ideanomics董事长兼联合首席执行官Bruno Wu表示:

“我们将整合来自不同合作伙伴的业务数据,与单一窗口合作建立风险控制模型,为监管机构和企业提供风险控制服务。”


新闻稿指出,Ideanomics将拥有新合资企业60%的股份,并承诺在年底之前将在中国证券交易所上市。

随着行业的扩大,一些消息来源最近对区块链供应链效率持怀疑态度,并警告这可能是“炒作”。

Tradeshift首席执行官Christian Lanng上周在中国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发言,甚至表示区块链在当前状态下并不适合“高效”地适应这种规模。

“每当人们说区块链时,我认为他们真正说的是他们想要以数字方式连接东西,”他建议道。



原文:US Tech Firm Eyes Blockchain Supply Chain Solution for Major Chinese Ports
作者:William Suberg
编译:Miranda
来源:cointelegraph 查看全部
740_aHR0cHM6Ly9zMy5jb2ludGVsZWdyYXBoLmNvbS9zdG9yYWdlL3VwbG9hZHMvdmlldy9jYjE4YmJhODUxMGIxZDFhN2IxNjg4NzNhYTY4Y2NiNC5qcGc.jpg

美国科技公司Ideanomics已与亚太模范电子港口网络(APMEN)贸易技术公司合作,通过区块链技术简化供应链。Ideanomics与APMEN贸易技术公司一起,旨在利用区块链和所谓的“超级人工智能”,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在线港口清关系统中的港口清关和运输处理削减“中间商”。

根据9月20日星期四发布的新闻稿,美国科技公司Ideanomics已与亚太模范电子港口网络(APMEN)贸易技术公司合作,通过区块链技术简化供应链。

Ideanomics与APMEN贸易技术公司一起,旨在利用区块链和所谓的“超级人工智能”,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在线港口清关系统中的港口清关和运输处理削减“中间商”。

这些工具的第一次使用将发生在中国的两个主要港口——上海和广州,前者在2017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

此举标志着区块链行业不断增长的趋势,一大批大公司希望通过技术的引入来代替传统的供应链基础设施。

在有关Ideanomics和APMEN Tech Trade Co.合作伙伴关系的新闻稿中,Ideanomics董事长兼联合首席执行官Bruno Wu表示:


“我们将整合来自不同合作伙伴的业务数据,与单一窗口合作建立风险控制模型,为监管机构和企业提供风险控制服务。”



新闻稿指出,Ideanomics将拥有新合资企业60%的股份,并承诺在年底之前将在中国证券交易所上市。

随着行业的扩大,一些消息来源最近对区块链供应链效率持怀疑态度,并警告这可能是“炒作”。

Tradeshift首席执行官Christian Lanng上周在中国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发言,甚至表示区块链在当前状态下并不适合“高效”地适应这种规模。


“每当人们说区块链时,我认为他们真正说的是他们想要以数字方式连接东西,”他建议道。




原文:US Tech Firm Eyes Blockchain Supply Chain Solution for Major Chinese Ports
作者:William Suberg
编译:Miranda
来源:cointelegraph

Raiffeisen银行俄罗斯分行使用区块链发放数字抵押贷款

资讯chainb 发表了文章 • 2018-09-25 11:33 • 来自相关话题

当地商业媒体生意人报9月24日报道,Raiffeisen国际银行俄罗斯分行日前使用当地的区块链平台Masterchain发放了数字抵押贷款。

包含交易各方数据、信贷贷款及其期限以及所抵押财产信息的文件,将在去中心化的存款系统(DDS)中公布。DDS系统基于俄罗斯通过区块链传输有价值数据的网络Masterchain所搭建,由俄罗斯中央银行所领导,多家主要本地银行协同推动,自2016年以来一直在发展。

据Raiffeisen俄罗斯分行IT部门主管Andrey Popov表示,经过电子签名验证的文件将被发送到俄罗斯收集房地产数据的国家机构Rosreestr进行检查。经过验证后,相应的“抵押代币”进入文件存储机构,也就是Raiffeisen银行。

据报道,Raiffeisen的电子抵押贷款是俄罗斯市场上的第一家电子抵押贷款。

生意人报写道,到目前为止,Rosreestr本身尚未与Masterchain平台进行关联,但将州监管机构纳入区块链的谈判仍在继续。将州监管机构关联到平台可能会加速获得抵押贷款还款数据的过程,并在没有第三方的情况下完成交易。

对于Raiffeisen来说,将区块链应用于房地产的第二步,是使用区块链来买卖合约和进行其他的房地产交易。然而,Rosreestr仍未参与到Masterchain中的事实,也阻碍了该平台的发展。

生意人报还了解到,两家主要的匿名俄罗斯银行也参与了DDS系统,并计划在2018年底之前发行电子抵押贷款。

Cointelegraph之前曾报道,区块链已经作为荷兰房地产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测试,该国的土地登记处预计将在一到三年内整合该技术。

而俄罗斯的主要银行也表达了他们对加密货币和区块链的兴趣,因为民众对这些技术的需求“非常高”。此外,据报道,俄罗斯中央银行已经成功进行了首次代币发行(ICO)测试,政府也试图制定相关加密货币规则的工作草案。 


原文:Russian Raiffeisen Bank Branch Issues Digital Mortgage Using Blockchain
作者:Ana Berman
来源:Cointelegraph
编译:Miracle Zhang 查看全部
740_aHR0cHM6Ly9zMy5jb2ludGVsZWdyYXBoLmNvbS9zdG9yYWdlL3VwbG9hZHMvdmlldy9mYjM1ZDU0ZDUwMGE4OThjNzgxOGE4Yzc4Y2IzMGJhMi5qcGc.jpg

当地商业媒体生意人报9月24日报道,Raiffeisen国际银行俄罗斯分行日前使用当地的区块链平台Masterchain发放了数字抵押贷款。

包含交易各方数据、信贷贷款及其期限以及所抵押财产信息的文件,将在去中心化的存款系统(DDS)中公布。DDS系统基于俄罗斯通过区块链传输有价值数据的网络Masterchain所搭建,由俄罗斯中央银行所领导,多家主要本地银行协同推动,自2016年以来一直在发展。

据Raiffeisen俄罗斯分行IT部门主管Andrey Popov表示,经过电子签名验证的文件将被发送到俄罗斯收集房地产数据的国家机构Rosreestr进行检查。经过验证后,相应的“抵押代币”进入文件存储机构,也就是Raiffeisen银行。

据报道,Raiffeisen的电子抵押贷款是俄罗斯市场上的第一家电子抵押贷款。

生意人报写道,到目前为止,Rosreestr本身尚未与Masterchain平台进行关联,但将州监管机构纳入区块链的谈判仍在继续。将州监管机构关联到平台可能会加速获得抵押贷款还款数据的过程,并在没有第三方的情况下完成交易。

对于Raiffeisen来说,将区块链应用于房地产的第二步,是使用区块链来买卖合约和进行其他的房地产交易。然而,Rosreestr仍未参与到Masterchain中的事实,也阻碍了该平台的发展。

生意人报还了解到,两家主要的匿名俄罗斯银行也参与了DDS系统,并计划在2018年底之前发行电子抵押贷款。

Cointelegraph之前曾报道,区块链已经作为荷兰房地产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测试,该国的土地登记处预计将在一到三年内整合该技术。

而俄罗斯的主要银行也表达了他们对加密货币和区块链的兴趣,因为民众对这些技术的需求“非常高”。此外,据报道,俄罗斯中央银行已经成功进行了首次代币发行(ICO)测试,政府也试图制定相关加密货币规则的工作草案。 


原文:Russian Raiffeisen Bank Branch Issues Digital Mortgage Using Blockchain
作者:Ana Berman
来源:Cointelegraph
编译:Miracle Zhang

调查表明:30%的伦敦居民计划投资加密货币,是全英平均比例的两倍

市场chainb 发表了文章 • 2018-09-25 11:28 • 来自相关话题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30%的伦敦人计划投资加密货币,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多,全国均比是13%。

该调查由Atomik代表Rathbone投资管理公司进行,整个英国的样本规模为1503名成年人。

Rathbone公司投资总监Robert Hughes-Penney把大众对加密货币越来越多的注意以及2017年的牛市归因于骤现的对赚快钱的兴趣:

“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的早期持有者获得的丰厚回报被大肆宣传。那些希望获得相似利润回报的人已经跟随早期投资者的脚步入场。”


调查发现,35岁以下成年人中35%对投资数字资产感兴趣,而45岁以上的人中只有4%会考虑进行投资。尽管数字资产在伦敦投资者中显然非常受欢迎,但更多的人还是选择了传统投资方式,例如储蓄账户或者证券和股票。该调查还表明,在伦敦,每8名加密货币投资者中就会有一人认为他们目前的财富应归功于诸如比特币和ETH之类的数字货币,相比之下,在英国的其他地区只有4%的人有相同的想法。

他补充说:

“这些数据表明,在伦敦,部分投资者的投资目标是较短期的,这些人更容易受到所谓的比特币热潮的影响,而在首都以外的地区,投资者多数没有接触过高风险资产这一分类概念。”


6月的一项调查显示,与投资房地产相比,四分之一的英国千禧一代更偏爱比特币,认为购买数字资产的投资回报机遇远大于实体资产。另外,Blockchain Capital今年进行的另一项独立调查也表明这一代人明显更偏好比特币,而不是证券、政府债券以及黄金。

作为一个国际金融科技和金融中心的居民,看到伦敦居民如此坚定地支持加密货币投资是一个很好的迹象。这个城市本身就是许多加密货币项目和公司的所在地。响应对数字资产的强烈需求,英国汇款公司TransferGo最近开放了加密货币交易,而东伦敦则推出了自己的加密货币,即社区英镑(Local Pound),以鼓励在本地商家的消费。同时,CoinBase最近将英镑纳入其平台支付选项,使英国客户可以用更低的价格,更便捷地购买加密货币。

而证券交易平台SharesPost 7月的一项调查则发现,72%的加密货币投资者计划在今年购买更多加密货币,且大多数人预计到2025年将出现大规模投资。66%的投资者还期望加密货币价格会在明年上涨。


原文:1 in 3 Londoners Plan to Invest in Crypto, Twice the National Average: Survey
作者:Conor Maloney
来源:ccn
编译:Maya 查看全部
London-buses-760x400.jpg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30%的伦敦人计划投资加密货币,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多,全国均比是13%。

该调查由Atomik代表Rathbone投资管理公司进行,整个英国的样本规模为1503名成年人。

Rathbone公司投资总监Robert Hughes-Penney把大众对加密货币越来越多的注意以及2017年的牛市归因于骤现的对赚快钱的兴趣:


“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的早期持有者获得的丰厚回报被大肆宣传。那些希望获得相似利润回报的人已经跟随早期投资者的脚步入场。”



调查发现,35岁以下成年人中35%对投资数字资产感兴趣,而45岁以上的人中只有4%会考虑进行投资。尽管数字资产在伦敦投资者中显然非常受欢迎,但更多的人还是选择了传统投资方式,例如储蓄账户或者证券和股票。该调查还表明,在伦敦,每8名加密货币投资者中就会有一人认为他们目前的财富应归功于诸如比特币和ETH之类的数字货币,相比之下,在英国的其他地区只有4%的人有相同的想法。

他补充说:


“这些数据表明,在伦敦,部分投资者的投资目标是较短期的,这些人更容易受到所谓的比特币热潮的影响,而在首都以外的地区,投资者多数没有接触过高风险资产这一分类概念。”



6月的一项调查显示,与投资房地产相比,四分之一的英国千禧一代更偏爱比特币,认为购买数字资产的投资回报机遇远大于实体资产。另外,Blockchain Capital今年进行的另一项独立调查也表明这一代人明显更偏好比特币,而不是证券、政府债券以及黄金。

作为一个国际金融科技和金融中心的居民,看到伦敦居民如此坚定地支持加密货币投资是一个很好的迹象。这个城市本身就是许多加密货币项目和公司的所在地。响应对数字资产的强烈需求,英国汇款公司TransferGo最近开放了加密货币交易,而东伦敦则推出了自己的加密货币,即社区英镑(Local Pound),以鼓励在本地商家的消费。同时,CoinBase最近将英镑纳入其平台支付选项,使英国客户可以用更低的价格,更便捷地购买加密货币。

而证券交易平台SharesPost 7月的一项调查则发现,72%的加密货币投资者计划在今年购买更多加密货币,且大多数人预计到2025年将出现大规模投资。66%的投资者还期望加密货币价格会在明年上涨。


原文:1 in 3 Londoners Plan to Invest in Crypto, Twice the National Average: Survey
作者:Conor Maloney
来源:ccn
编译:Maya

暴涨暴跌的Ripple是什么?——详解瑞波与瑞波币

项目leek 发表了文章 • 2018-09-25 11:15 • 来自相关话题

瑞波币(XRP)短时暴涨,从排名第三跃升到排名第二(最近24小时又暴跌20%),引发很多的关注,那么,瑞波和瑞波币是什么呢?

本文摘编自方军的一本即将出版的区块链普及书籍,这可能是第一本从互联网视角讨论区块链的书。

Ripple案例分析是这本书的附录,本文为其中部分,并增加部分近期资料。


01 暴涨暴跌的瑞波币


瑞波公司和瑞波币有着复杂、难解的关系,它们共用一个名字,但瑞波公司反复强调:瑞波公司和瑞波币是两回事。

这么强调是必要的,一方面确认瑞波是加密数字货币,专门用于支付的,另一方面避免了瑞波币被视为与瑞波公司业绩挂钩的股票证券。

那么,瑞波公司是什么?瑞波币是什么?这就要从头说起。


02 瑞波支付协议(RipplePay)


瑞波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04年,加拿大温哥华的软件开发者瑞恩·富杰尔(Ryan Fugger)发明了用于互联网支付的瑞波支付协议(RipplePay)。

2012年,瑞波公司正式成立,当时名字叫OpenCoin,后来改名为瑞波实验室。

瑞波公司开始开发名为“瑞波交易协议”(Ripple Transaction Protocol,也可简称“瑞波协议“)的新支付协议:

  一, 两个用户之间可以即时、直接转账,无需任何中介;

  二, 通过它,可以进行各种货币或类货币的转账,比如美元、欧元、日元、人民币、黄金、航空里程等等;

  三, 它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的,有着一个由网络中的服务器共同维护的共同账本,服务器不一定属于瑞波公司,而可以属于任何人,比如银行等金融机构;

  四, 模仿了比特币,它基于区块链推出了自己的数字货币瑞波币(XPR),以帮助金融机构进行转账。



03 新的结构:开源技术,瑞波公司,瑞波币


2013年9月,这家公司正式更名为瑞波,并宣布,瑞波的服务器和客户端全部开放源代码。这么做是在开源社区和公司之间再做一次角色的区分。

瑞波的主要开源技术是瑞波币相关的XRP Leger(瑞波币账本),它自称是一个“分布式的加密账本”。

而这家商业公司的运作重心变为主攻跨国汇款,与银行金融机构合作,将瑞波协议融入已有的金融IT系统。它的全球金融合作伙伴有美国运通、加拿大皇家银行、埃森哲等。

到此,瑞波从一个支付协议发展成为一个生态(见图):





图:瑞波的组成


新的社区生态包括三个部分:

属于社区的开源软件;

提供商业产品的瑞波公司;

以及数字货币瑞波币(XRP)。


其中,瑞波公司是开源代码的主要贡献者,也持有大量的瑞波币。这三者共同运行一个瑞波区块链,又称瑞波网(RippleNet)。

瑞波生态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抽象的全球支付协议;

第二个层次包括开源软件、瑞波公司、瑞波币共同组成;

第三个层次是由众多银行金融机构组成的社区联盟,联盟成员也参与瑞波区块链的运作。


瑞波所建立的全球支付网络瑞波网,是典型的实时全额支付系统(Real Time Gross Settlement,RTGS),是按国际标准建立的跨银行电子转帐系统。在其主要应用的跨国汇款领域,瑞波网也可看成银行业通行的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系统的有力竞争者。

瑞波公司是瑞波生态的核心:它是瑞波协议的发明者,它是开源代码的主要贡献者,它是瑞波网这个区块链网络的核心运营者,它也为开源软件提供技术支持,如运营开发者门户。除此之外,瑞波公司还有着两个关键的角色。


04 瑞波公司的角色之一:提供商业化产品


瑞波公司提供了三种解决方案,来帮金融机构或公司接入瑞波区块链网络。这三种解决方案分别是:

协助银行处理全球支付的xCurrent;

帮支付服务商提供流动性的xRapid;

帮普通公司接入瑞波网进行支付的xVia。


近期,据cointelegraph分析师分析,四大因素导致了Ripple的暴涨,其中就特别提到了xRapid:

1.Ripple设计的区块链支持工具xRapid的发布;

2.美国十大银行之一PNC加入RippleNet;

3.Ripple对“安全”标签的回避,将XRP强调为商品;

4.投资者们“害怕错失良机”的心理。



05 瑞波公司的角色之二:瑞波币的“管理人”


瑞波公司的另一个重要角色涉及到瑞波币(XRP)。

瑞波币是一种采用区块链技术发行的加密数字货币,但是仅用于瑞波区块链网络内部的交易媒介。

它网站上曾有这样一段话介绍瑞波币:类似于比特币,瑞波币存在于瑞波区块链网络中,是一种没有交易对手的货币。

根据瑞波网站知识中心的信息,它自称是“基于数学的货币”。

瑞波币一共发行了1000亿枚,与比特币、以太币等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发不同,在创建时,所有的1000亿枚瑞波币都直接发行出来了,且根据规则将永不再增发。

它的创建者也就是瑞波公司的创始团队给自己留下了200亿枚,而将另外的800亿交给瑞波公司管理。

至今,瑞博公司仍拥有60%以上的瑞波币。这正是为什么我们认为瑞波公司的重要角色是瑞波币的“管理人”。

不管在传统的世界,还是在区块链世界,这都是一个我们不熟悉的角色。按常见的逻辑,我们无法解释这种安排。

按区块链世界的逻辑,比特币、以太坊等的核心是强调去中心化,而不会把数字货币交由某个中心化机构管理。


06 瑞波公司解决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瑞波公司为银行提供多个解决方案,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跨国汇款。银行等金融机构采用它的企业级软件,即名为xCurrent的结算系统,可以解决跨国转账的两个核心问题:时间长,成本高。

跨国汇款并不真的涉及到资金的跨境流动,而主要是依托SWIFT系统进行信息传递,从而进行清算(clearing),然后各个银行更新自己的账本,完成资金结算(settlement) 。

通常,跨国汇款的流程比这个假设案例要复杂得多,涉及更多方。这样的跨国汇款流程带来的弊端有:整个流程漫长,即便在SWIFT的协助下也是如此;成本高昂,银行要在国外银行设立往来账户,涉及大量的处理成本与资金沉淀成本。

瑞波的xCurrent软件帮银行做的,是跟SWIFT一样的通信,以及基于区块链的实时结算,以减少跨国汇款的成本(如图)。





图:瑞波xCurrent的工作逻辑


银行部署了瑞波xCurrent软件后,两个银行的跨国汇款所经历的流程如图所示,总体上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两个银行通过信使(messenger)进行信息交换;

第二阶段:两个银行经由瑞波的ILP分类账、外汇行情、验证器,进行账本的处理,完成资金在区块链账本上的结算。


要注意的是,这是一个为了便于理解而省略的图示,如果两个银行之间没有往来账户关系,那么仍然需要多个银行金融机构参与,以完成资金的结算。


07 仍未实际规模化使用的 xRapid 与 xVia


要注意的是,在银行部署瑞波的xCurrent软件进行跨国转账时,用到了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但并没有用到加密数字货币。

瑞波一共提供三种解决方案,在另外的解决方案中,则用到了瑞波币(XRP)。在瑞波为跨国汇款提供流动性的xRapid中,采用了瑞波币(XRP)来进行货币转换。

xRapid 目前仍处在开发阶段,现在有西联汇款(Western Union)和速汇金(MoneyGram)在参与试用。

不过,瑞波币的价格波动可能与它的这个功能是相悖的,价格波动可能对银行来说意味着资产损失的可能,但瑞波认为,金融机构不需要大量持有瑞波币,而只需要在转换时用它来做交换媒介,这就降低它们因持有价格波动的瑞波币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瑞波公司最初拟采用瑞波币和瑞波网来进行跨国汇款,但之后选择了提供xCurrent软件以更好地服务现有的银行客户,而瑞波币的实际应用目前仍处在早期。


08 附录:瑞波 xCurrent 跨国转账的流程


具体来说,利用瑞波的xCurrent系统进行一个跨国汇款要经过五个流程:

第一步:发起支付(payment initiation)。

第二步:交易前验证(Pre-transaction Validation)。

第三步:用加密技术搁置资金(Cryptographic Hold of Fund)。

第四步:结算(Settlement)。

第五步:确认(Confirmation)。

(说明,这个较为清晰的理解方式是去看xCurrent技术文档,了解其中各个案例各个账本中账面变化情况。)


作者:方军
来源:方军读书会 查看全部
ripple1.jpg

瑞波币(XRP)短时暴涨,从排名第三跃升到排名第二(最近24小时又暴跌20%),引发很多的关注,那么,瑞波和瑞波币是什么呢?

本文摘编自方军的一本即将出版的区块链普及书籍,这可能是第一本从互联网视角讨论区块链的书。

Ripple案例分析是这本书的附录,本文为其中部分,并增加部分近期资料。


01 暴涨暴跌的瑞波币


瑞波公司和瑞波币有着复杂、难解的关系,它们共用一个名字,但瑞波公司反复强调:瑞波公司和瑞波币是两回事。

这么强调是必要的,一方面确认瑞波是加密数字货币,专门用于支付的,另一方面避免了瑞波币被视为与瑞波公司业绩挂钩的股票证券。

那么,瑞波公司是什么?瑞波币是什么?这就要从头说起。


02 瑞波支付协议(RipplePay)


瑞波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04年,加拿大温哥华的软件开发者瑞恩·富杰尔(Ryan Fugger)发明了用于互联网支付的瑞波支付协议(RipplePay)。

2012年,瑞波公司正式成立,当时名字叫OpenCoin,后来改名为瑞波实验室。

瑞波公司开始开发名为“瑞波交易协议”(Ripple Transaction Protocol,也可简称“瑞波协议“)的新支付协议:


  一, 两个用户之间可以即时、直接转账,无需任何中介;

  二, 通过它,可以进行各种货币或类货币的转账,比如美元、欧元、日元、人民币、黄金、航空里程等等;

  三, 它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的,有着一个由网络中的服务器共同维护的共同账本,服务器不一定属于瑞波公司,而可以属于任何人,比如银行等金融机构;

  四, 模仿了比特币,它基于区块链推出了自己的数字货币瑞波币(XPR),以帮助金融机构进行转账。




03 新的结构:开源技术,瑞波公司,瑞波币


2013年9月,这家公司正式更名为瑞波,并宣布,瑞波的服务器和客户端全部开放源代码。这么做是在开源社区和公司之间再做一次角色的区分。

瑞波的主要开源技术是瑞波币相关的XRP Leger(瑞波币账本),它自称是一个“分布式的加密账本”。

而这家商业公司的运作重心变为主攻跨国汇款,与银行金融机构合作,将瑞波协议融入已有的金融IT系统。它的全球金融合作伙伴有美国运通、加拿大皇家银行、埃森哲等。

到此,瑞波从一个支付协议发展成为一个生态(见图):

ripple2.jpg

图:瑞波的组成


新的社区生态包括三个部分:


属于社区的开源软件;

提供商业产品的瑞波公司;

以及数字货币瑞波币(XRP)。



其中,瑞波公司是开源代码的主要贡献者,也持有大量的瑞波币。这三者共同运行一个瑞波区块链,又称瑞波网(RippleNet)。

瑞波生态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抽象的全球支付协议;

第二个层次包括开源软件、瑞波公司、瑞波币共同组成;

第三个层次是由众多银行金融机构组成的社区联盟,联盟成员也参与瑞波区块链的运作。



瑞波所建立的全球支付网络瑞波网,是典型的实时全额支付系统(Real Time Gross Settlement,RTGS),是按国际标准建立的跨银行电子转帐系统。在其主要应用的跨国汇款领域,瑞波网也可看成银行业通行的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系统的有力竞争者。

瑞波公司是瑞波生态的核心:它是瑞波协议的发明者,它是开源代码的主要贡献者,它是瑞波网这个区块链网络的核心运营者,它也为开源软件提供技术支持,如运营开发者门户。除此之外,瑞波公司还有着两个关键的角色。


04 瑞波公司的角色之一:提供商业化产品


瑞波公司提供了三种解决方案,来帮金融机构或公司接入瑞波区块链网络。这三种解决方案分别是:


协助银行处理全球支付的xCurrent;

帮支付服务商提供流动性的xRapid;

帮普通公司接入瑞波网进行支付的xVia。



近期,据cointelegraph分析师分析,四大因素导致了Ripple的暴涨,其中就特别提到了xRapid:


1.Ripple设计的区块链支持工具xRapid的发布;

2.美国十大银行之一PNC加入RippleNet;

3.Ripple对“安全”标签的回避,将XRP强调为商品;

4.投资者们“害怕错失良机”的心理。




05 瑞波公司的角色之二:瑞波币的“管理人”


瑞波公司的另一个重要角色涉及到瑞波币(XRP)。

瑞波币是一种采用区块链技术发行的加密数字货币,但是仅用于瑞波区块链网络内部的交易媒介。

它网站上曾有这样一段话介绍瑞波币:类似于比特币,瑞波币存在于瑞波区块链网络中,是一种没有交易对手的货币。

根据瑞波网站知识中心的信息,它自称是“基于数学的货币”。

瑞波币一共发行了1000亿枚,与比特币、以太币等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发不同,在创建时,所有的1000亿枚瑞波币都直接发行出来了,且根据规则将永不再增发。

它的创建者也就是瑞波公司的创始团队给自己留下了200亿枚,而将另外的800亿交给瑞波公司管理。

至今,瑞博公司仍拥有60%以上的瑞波币。这正是为什么我们认为瑞波公司的重要角色是瑞波币的“管理人”。

不管在传统的世界,还是在区块链世界,这都是一个我们不熟悉的角色。按常见的逻辑,我们无法解释这种安排。

按区块链世界的逻辑,比特币、以太坊等的核心是强调去中心化,而不会把数字货币交由某个中心化机构管理。


06 瑞波公司解决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瑞波公司为银行提供多个解决方案,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跨国汇款。银行等金融机构采用它的企业级软件,即名为xCurrent的结算系统,可以解决跨国转账的两个核心问题:时间长,成本高。

跨国汇款并不真的涉及到资金的跨境流动,而主要是依托SWIFT系统进行信息传递,从而进行清算(clearing),然后各个银行更新自己的账本,完成资金结算(settlement) 。

通常,跨国汇款的流程比这个假设案例要复杂得多,涉及更多方。这样的跨国汇款流程带来的弊端有:整个流程漫长,即便在SWIFT的协助下也是如此;成本高昂,银行要在国外银行设立往来账户,涉及大量的处理成本与资金沉淀成本。

瑞波的xCurrent软件帮银行做的,是跟SWIFT一样的通信,以及基于区块链的实时结算,以减少跨国汇款的成本(如图)。

ripple3.jpg

图:瑞波xCurrent的工作逻辑


银行部署了瑞波xCurrent软件后,两个银行的跨国汇款所经历的流程如图所示,总体上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两个银行通过信使(messenger)进行信息交换;

第二阶段:两个银行经由瑞波的ILP分类账、外汇行情、验证器,进行账本的处理,完成资金在区块链账本上的结算。



要注意的是,这是一个为了便于理解而省略的图示,如果两个银行之间没有往来账户关系,那么仍然需要多个银行金融机构参与,以完成资金的结算。


07 仍未实际规模化使用的 xRapid 与 xVia


要注意的是,在银行部署瑞波的xCurrent软件进行跨国转账时,用到了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但并没有用到加密数字货币。

瑞波一共提供三种解决方案,在另外的解决方案中,则用到了瑞波币(XRP)。在瑞波为跨国汇款提供流动性的xRapid中,采用了瑞波币(XRP)来进行货币转换。

xRapid 目前仍处在开发阶段,现在有西联汇款(Western Union)和速汇金(MoneyGram)在参与试用。

不过,瑞波币的价格波动可能与它的这个功能是相悖的,价格波动可能对银行来说意味着资产损失的可能,但瑞波认为,金融机构不需要大量持有瑞波币,而只需要在转换时用它来做交换媒介,这就降低它们因持有价格波动的瑞波币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瑞波公司最初拟采用瑞波币和瑞波网来进行跨国汇款,但之后选择了提供xCurrent软件以更好地服务现有的银行客户,而瑞波币的实际应用目前仍处在早期。


08 附录:瑞波 xCurrent 跨国转账的流程


具体来说,利用瑞波的xCurrent系统进行一个跨国汇款要经过五个流程:

第一步:发起支付(payment initiation)。

第二步:交易前验证(Pre-transaction Validation)。

第三步:用加密技术搁置资金(Cryptographic Hold of Fund)。

第四步:结算(Settlement)。

第五步:确认(Confirmation)。

(说明,这个较为清晰的理解方式是去看xCurrent技术文档,了解其中各个案例各个账本中账面变化情况。)


作者:方军
来源:方军读书会

遭VC哄抢,曾3小时吸入1亿现金:这款区块链上的抖音是黑马还是新式骗局?

项目pencilnews 发表了文章 • 2018-09-25 10:50 • 来自相关话题

火牛视频截图


“北京时间9月15日凌晨,趣头条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融资8400万美元,对应市值约21亿美元。在趣头条上市消息传遍整个互联网创投圈之际,一款同样通过高额返利获客的短视频应用“火牛视频”也悄然走红。 

火牛视频于今年7月底推出,创始团队为原蛙趣短视频的核心成员景风等,其内容摘要包括直播和短视频两类。目前火牛视频总条数约1700万,总用户约1400万,单日收入200万。 

当前其盈利模式主要依靠打赏充值,用户可以通过打赏挖矿,持币分红。有玩家透露,充值年化高达1200%,单日最高3小时涌入1亿现金,玩家有充值数十万、数百万的。曾经直播间土豪“包养”主播的玩法在这里却可以获得高额的现金回报。 

火牛视频采用了区块链的“玩法”,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用户,以及高额的利润让其成为资本追逐的对象,除大量个人用户疯狂充值打赏外,国内一线VC也纷纷找上门。 

对于火牛目前疯狂圈人和吸金的现象,有人称这要么是项目方傻,要么是资金盘,有人则认为大家都是在赌自己不是最后一个下车。这会不会的确是一个可以持续下去的新玩法呢?


两个月涌入1400万用户


“一家人看火牛,可以赚全家水费。亲戚都看火牛,可以赚全家水电费。一日注册,每日每月都可以分红,现在注册就是公司的原始股东……”

最近这样一则推广文案泛滥在各大区块链及币圈用户群中。这是火牛视频用户为了拉新在各大币圈及区块链群里推广的文案。

目前,他们每拉一个新用户可以获得约20个FB,10000FB每天可获100元现金分红。依靠这种裂变,据火牛攻略数据显示,平台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内涌入约1400万用户。

火牛视频是一款集短视频与直播于一体的视频内容软件。技术上,官方宣称利用了人工智能、编解码以及CND等。其创始团队为蛙趣短视频核心团队。

蛙趣是一个短视频内容聚合平台,成立于2014年。四年大概是一个互联网公司从起步到上市的时间。然而,蛙趣尽管比抖音起步更早,但似乎并未抢到短视频的红利,在AppStore仅有不到1000万次安装。

蛙趣创始人,也是现任火牛视频CEO景风,16岁就被保送清华大学学习计算机,24岁获得人工智能博士学位。此外,蛙趣产品VP产品曾任酷我音乐产品总监,蛙趣技术VP漆凯也位列其中。顾问团队则包括土豆网创始人&前CEO王威以及产品专家孙剑锋等。但9月21日,官网上火牛视频团队除CEO景风外,其余人均被撤下。






图片来自火牛视频官网截图,左边为原团队阵容,撤下其他成员的原因官方并未回应。

去年抖音横空出世,联合快手收割了大部分的短视频用户,连腾讯“亲儿子”微视都难以出头的场景下,蛙趣的日子不好过也不足为奇。在此节点上团队转型无可厚非,但其运营模式和飞速增长的用户量让人产生不少疑虑。

火牛视频在经济模型上结合了区块链的通证经济。即用户可以通过贡献内容、分享内容、打赏主播、邀请好友等行为参与挖矿,获得FB。官方宣称,视频+信任=火牛。

FB总量火牛视频官网以及白皮书均未给出,但其分配方式官网却有显示。用户可以打赏挖矿,打赏分为免费打赏和付费打赏。免费打赏内容发布者,打赏者与分享者共享FB总量的15.5%。直播免费打赏让打赏者与主播共享FB总量的7.75%。付费打赏则可以让打赏者与主播、内容发布者分享总的40%,并同步解冻剩余的36.75%。

官网显示,平台收入的80%将按照持有FB的比例分给用户,10000FB可以分得100元人民币。号称“全民持‘股’,人人是‘股东’;资产透明公开,收入返还用户。火牛会将平台80%的收入定期分配给所有流通FB的持有者,共同分享平台成长。”

其中FB每日的挖矿产出、释放总量以及流通总量均在火牛攻略更新。

除持币分红外,团队还对FB进行回购销毁。打赏挖钻、收入回馈与回购销毁结合,持续提高FB持有收益。火牛团队以15% 的利润定期回购流通FB并销毁,提高回馈,保障FB持有者利益。

“要么资金盘,要么项目方傻。”

这一模式与如今已走下神坛的FCoin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处。同样都是社区运营,持币分红,并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用户。火牛在注册时需要邀请码,并且需要绑定微信,这将用户与其周围的家人、微信好友等绑定在一起,将周围的亲人、朋友发展成平台用户。这种模式常见于传销,都是从熟人下手。

火牛视频大概于今年七月初正式推出。8月初,杨阳(化名)接触到火牛视频。当时听说这个软件看视频就能挣钱,而且还可以用区块链技术挖矿,于是他自己也注册了一个。

“刚开始邀请快手和抖音的主播来火牛视频,但是他们不相信,现在有的主播已轻松日入一万。”杨阳表示,“区块链这个东西,不懂的还真不相信。”自从注册火牛以后,他自己写了一些推广文章,如今已积累约25000FB,每天可享受250块钱的分红。

据杨阳了解,早期的分红主要依靠平台出资,后来则依靠用户充值和付费打赏。充值端口大概是8月10日前后上线,用户充值可以获得火票,火票可以用于打赏主播,打赏可以挖矿获得FB,持有FB可以参与分红。

这让充值变成了一种“投资”行为,相当于买了火牛视频的股票。而且据悉这种“投资”的年化是1200%。高额的利润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涌入,让平台资金短时间内变得充裕。因此,最近国内某一线VC找上门还被其拒绝了。

另一投资者刘旭(化名)则透露,最快的时候10亿火票3个多小时就被抢完。当时火票与人民币的比例是0.1:1,也就是三个小时就有1亿人民币涌入平台。而充值者的年化1200%,一个月可回本。官方公告显示,截至9月21号,充值用户就有200万。

据杨阳所知,有的用户充值了几十万,有的充值了几百万,有的10天就回本。

火牛视频在短时间内就积累了大量资金。但这带来的结果可能是这样一个循环,高回报吸引大量用户涌入,大量用户涌入后,平台支出的分红数额就会提高。

一旦平台单日利润达不到分红数额,平台就会亏损。平台亏损分红就会降低,结果用户流失,充值变少,利润持续减少,最后直到平台崩盘。对此,有网友发文表示这要么是资金盘,要么是项目方傻。有业内人士则认为,大家都是在赌自己不是最后一个下车。

作为投资者的刘旭则表示,“第一,我看重景风老大的为人和邓总(邓乐耕)为人;第二,我看重的是公司的分红模式和股权架构,第三是技术团队,第四是平台的盈利模式。” 而他自己则表示,对区块链的理解并不多。

目前,某知情人士透露,平台单日利润约200万,来源主要是靠充值打赏。不过在刘旭看来,未来,广告以及跟流量相关的商业都可以成为平台的盈利渠道。

铅笔道&QBD曾电话联系火牛视频CEO景风,他对以上观点未作任何回应。


真用户or羊毛党


一边是投资者大量涌入,默认采用博傻理论,希望拉倒新人接盘,赌自己不是最后一个下车。另一边是羊毛党在张牙舞爪拼命薅。

杨阳最初就是听说这款软件可以赚钱,才成为了火牛的“用户”。网上搜索火牛怎样赚钱,有许多手把手教导新用户怎样从平台赚到更多钱的的文章。

比如,有的用户采用的办法是用两个号互相打赏赚火钻。

具体操作流程是注册两个号,一个号发视频,另外一个号充值火票打赏前面发的视频。充值1000火票100元,目前打赏别人1000火票,打赏方和被打赏方可以分别获得220个火钻,两个号就是440个火钻,440个火钻每天分红3元左右,那么就要33天左右回本,33天后就是纯赚。

现在火牛视频注册用户约1400万。抖音、快手并不缺有趣的内容,用户涌入无非看准其分红。现阶段,每天还有新用户不断涌入,随着用户体量越来越大,平台的资金能否正常运转已被打上了一个问号。

业内人士提出,最好的结果或许是当用户达到一定体量后,平台控制充值,回归内容,将其打造成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短视频内容平台。

当前数字货币行情不断下行,处于熊市中的从业者们一片哀嚎。火牛视频的出现像是一颗石子扔向一潭死水激起了一丝波纹。但它是否是一种能让资金健康流转的新玩法,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作者:武旭升;编辑:薛婷;校对:李丽
注:本文内容主要来自QBD记者采访和网络公开信息,论据难免偏颇,不存在刻意误导。 查看全部
huo1.jpg

火牛视频截图


“北京时间9月15日凌晨,趣头条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融资8400万美元,对应市值约21亿美元。在趣头条上市消息传遍整个互联网创投圈之际,一款同样通过高额返利获客的短视频应用“火牛视频”也悄然走红。 

火牛视频于今年7月底推出,创始团队为原蛙趣短视频的核心成员景风等,其内容摘要包括直播和短视频两类。目前火牛视频总条数约1700万,总用户约1400万,单日收入200万。 

当前其盈利模式主要依靠打赏充值,用户可以通过打赏挖矿,持币分红。有玩家透露,充值年化高达1200%,单日最高3小时涌入1亿现金,玩家有充值数十万、数百万的。曾经直播间土豪“包养”主播的玩法在这里却可以获得高额的现金回报。 

火牛视频采用了区块链的“玩法”,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用户,以及高额的利润让其成为资本追逐的对象,除大量个人用户疯狂充值打赏外,国内一线VC也纷纷找上门。 

对于火牛目前疯狂圈人和吸金的现象,有人称这要么是项目方傻,要么是资金盘,有人则认为大家都是在赌自己不是最后一个下车。这会不会的确是一个可以持续下去的新玩法呢?


两个月涌入1400万用户


“一家人看火牛,可以赚全家水费。亲戚都看火牛,可以赚全家水电费。一日注册,每日每月都可以分红,现在注册就是公司的原始股东……”

最近这样一则推广文案泛滥在各大区块链及币圈用户群中。这是火牛视频用户为了拉新在各大币圈及区块链群里推广的文案。

目前,他们每拉一个新用户可以获得约20个FB,10000FB每天可获100元现金分红。依靠这种裂变,据火牛攻略数据显示,平台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内涌入约1400万用户。

火牛视频是一款集短视频与直播于一体的视频内容软件。技术上,官方宣称利用了人工智能、编解码以及CND等。其创始团队为蛙趣短视频核心团队。

蛙趣是一个短视频内容聚合平台,成立于2014年。四年大概是一个互联网公司从起步到上市的时间。然而,蛙趣尽管比抖音起步更早,但似乎并未抢到短视频的红利,在AppStore仅有不到1000万次安装。

蛙趣创始人,也是现任火牛视频CEO景风,16岁就被保送清华大学学习计算机,24岁获得人工智能博士学位。此外,蛙趣产品VP产品曾任酷我音乐产品总监,蛙趣技术VP漆凯也位列其中。顾问团队则包括土豆网创始人&前CEO王威以及产品专家孙剑锋等。但9月21日,官网上火牛视频团队除CEO景风外,其余人均被撤下。

huo2.jpg


图片来自火牛视频官网截图,左边为原团队阵容,撤下其他成员的原因官方并未回应。

去年抖音横空出世,联合快手收割了大部分的短视频用户,连腾讯“亲儿子”微视都难以出头的场景下,蛙趣的日子不好过也不足为奇。在此节点上团队转型无可厚非,但其运营模式和飞速增长的用户量让人产生不少疑虑。

火牛视频在经济模型上结合了区块链的通证经济。即用户可以通过贡献内容、分享内容、打赏主播、邀请好友等行为参与挖矿,获得FB。官方宣称,视频+信任=火牛。

FB总量火牛视频官网以及白皮书均未给出,但其分配方式官网却有显示。用户可以打赏挖矿,打赏分为免费打赏和付费打赏。免费打赏内容发布者,打赏者与分享者共享FB总量的15.5%。直播免费打赏让打赏者与主播共享FB总量的7.75%。付费打赏则可以让打赏者与主播、内容发布者分享总的40%,并同步解冻剩余的36.75%。

官网显示,平台收入的80%将按照持有FB的比例分给用户,10000FB可以分得100元人民币。号称“全民持‘股’,人人是‘股东’;资产透明公开,收入返还用户。火牛会将平台80%的收入定期分配给所有流通FB的持有者,共同分享平台成长。”

其中FB每日的挖矿产出、释放总量以及流通总量均在火牛攻略更新。

除持币分红外,团队还对FB进行回购销毁。打赏挖钻、收入回馈与回购销毁结合,持续提高FB持有收益。火牛团队以15% 的利润定期回购流通FB并销毁,提高回馈,保障FB持有者利益。

“要么资金盘,要么项目方傻。”

这一模式与如今已走下神坛的FCoin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处。同样都是社区运营,持币分红,并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用户。火牛在注册时需要邀请码,并且需要绑定微信,这将用户与其周围的家人、微信好友等绑定在一起,将周围的亲人、朋友发展成平台用户。这种模式常见于传销,都是从熟人下手。

火牛视频大概于今年七月初正式推出。8月初,杨阳(化名)接触到火牛视频。当时听说这个软件看视频就能挣钱,而且还可以用区块链技术挖矿,于是他自己也注册了一个。

“刚开始邀请快手和抖音的主播来火牛视频,但是他们不相信,现在有的主播已轻松日入一万。”杨阳表示,“区块链这个东西,不懂的还真不相信。”自从注册火牛以后,他自己写了一些推广文章,如今已积累约25000FB,每天可享受250块钱的分红。

据杨阳了解,早期的分红主要依靠平台出资,后来则依靠用户充值和付费打赏。充值端口大概是8月10日前后上线,用户充值可以获得火票,火票可以用于打赏主播,打赏可以挖矿获得FB,持有FB可以参与分红。

这让充值变成了一种“投资”行为,相当于买了火牛视频的股票。而且据悉这种“投资”的年化是1200%。高额的利润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涌入,让平台资金短时间内变得充裕。因此,最近国内某一线VC找上门还被其拒绝了。

另一投资者刘旭(化名)则透露,最快的时候10亿火票3个多小时就被抢完。当时火票与人民币的比例是0.1:1,也就是三个小时就有1亿人民币涌入平台。而充值者的年化1200%,一个月可回本。官方公告显示,截至9月21号,充值用户就有200万。

据杨阳所知,有的用户充值了几十万,有的充值了几百万,有的10天就回本。

火牛视频在短时间内就积累了大量资金。但这带来的结果可能是这样一个循环,高回报吸引大量用户涌入,大量用户涌入后,平台支出的分红数额就会提高。

一旦平台单日利润达不到分红数额,平台就会亏损。平台亏损分红就会降低,结果用户流失,充值变少,利润持续减少,最后直到平台崩盘。对此,有网友发文表示这要么是资金盘,要么是项目方傻。有业内人士则认为,大家都是在赌自己不是最后一个下车。

作为投资者的刘旭则表示,“第一,我看重景风老大的为人和邓总(邓乐耕)为人;第二,我看重的是公司的分红模式和股权架构,第三是技术团队,第四是平台的盈利模式。” 而他自己则表示,对区块链的理解并不多。

目前,某知情人士透露,平台单日利润约200万,来源主要是靠充值打赏。不过在刘旭看来,未来,广告以及跟流量相关的商业都可以成为平台的盈利渠道。

铅笔道&QBD曾电话联系火牛视频CEO景风,他对以上观点未作任何回应。


真用户or羊毛党


一边是投资者大量涌入,默认采用博傻理论,希望拉倒新人接盘,赌自己不是最后一个下车。另一边是羊毛党在张牙舞爪拼命薅。

杨阳最初就是听说这款软件可以赚钱,才成为了火牛的“用户”。网上搜索火牛怎样赚钱,有许多手把手教导新用户怎样从平台赚到更多钱的的文章。

比如,有的用户采用的办法是用两个号互相打赏赚火钻。

具体操作流程是注册两个号,一个号发视频,另外一个号充值火票打赏前面发的视频。充值1000火票100元,目前打赏别人1000火票,打赏方和被打赏方可以分别获得220个火钻,两个号就是440个火钻,440个火钻每天分红3元左右,那么就要33天左右回本,33天后就是纯赚。

现在火牛视频注册用户约1400万。抖音、快手并不缺有趣的内容,用户涌入无非看准其分红。现阶段,每天还有新用户不断涌入,随着用户体量越来越大,平台的资金能否正常运转已被打上了一个问号。

业内人士提出,最好的结果或许是当用户达到一定体量后,平台控制充值,回归内容,将其打造成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短视频内容平台。

当前数字货币行情不断下行,处于熊市中的从业者们一片哀嚎。火牛视频的出现像是一颗石子扔向一潭死水激起了一丝波纹。但它是否是一种能让资金健康流转的新玩法,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作者:武旭升;编辑:薛婷;校对:李丽
注:本文内容主要来自QBD记者采访和网络公开信息,论据难免偏颇,不存在刻意误导。

比特币现“2010年以来最严重的漏洞”,有人自责、有人抨击社区分裂

资讯8btc 发表了文章 • 2018-09-24 23:26 • 来自相关话题

就在Core开发者John Newbery声称为比特币网络上周曝出的CVE-2018-17144网络漏洞负责之后,Bitcoin Core开发者谴责了比特币(BTC)和比特币现金(BCH)之间的内斗。

 
“感到尴尬和抱歉”
 

9月23日,负责检查比特币代码库的Newbery在Twitter上发表评论说,正是因为他的代码检查工作不到位,这个漏洞才没有被注意到。

Bitcoin Core客户端近日出现漏洞,Core开发者之后迅速修复,敦促整个比特币网络升级到Core客户端补丁,并将此列为紧急事项。

Core团队此后已经发布一份关于这次漏洞的《完整总结报告》,其中包括这次bug的技术规范和根除方法。

“我绝对没有读取到CheckTransaction()。当我看到它时,这个“我们在CheckBlock中跳过它”描述应该会让我注意到。


Newbery在总结报告中表示,他没有注意到它。

“这个描述和 fCheckDuplicateInputs标签很容易引起注意。我应该凭直觉行事。至少我应该查一下Bitcoin Core PR #9049。但我没有。”


尽管Newbery对他的忽略导致的结果感到“尴尬和抱歉”,然而社区的反应似乎表明,他们没有兴趣将此事归咎于任何一方。

与此同时,其他消息来源也对代码监督的问题严重性提出了警告,Bitcoin.org的创建者Cobra称这个问题“非常可怕”,Bitcointalk的Theymos则认为这是比特币“2010年以来最严重的漏洞”。

 
Van Der Laan猛烈抨击社区争吵
 

同为Core开发者的Wladimir van der Laan此前曾表示,合作失败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出现。

他在周日的推特中表示,“错误代码被合并本来就是错误的。是的,我们搞砸了,但是我们搞砸的东西范围很广。”

整个社区因为没有足够彻底地审查共识更改而搞砸了,需要更多的开发者关注!这是我们所有人的全部责任。

Van der Laan在一场辩论中写道,这个漏洞的发现为比特币(BTC)和比特币现金(BCH)的支持者提供了相互批评对方的不足之处的肥沃土壤。

“‘不专业’这个词甚至都不足以形容他们,”他补充说。


原文:John Newbery: I’m Responsible For ‘Worst Bitcoin Bug Since 2010’
作者:WILMA WOO
编译:Kyle 查看全部
201809241424214799.jpg

就在Core开发者John Newbery声称为比特币网络上周曝出的CVE-2018-17144网络漏洞负责之后,Bitcoin Core开发者谴责了比特币(BTC)和比特币现金(BCH)之间的内斗。

 
“感到尴尬和抱歉”
 

9月23日,负责检查比特币代码库的Newbery在Twitter上发表评论说,正是因为他的代码检查工作不到位,这个漏洞才没有被注意到。

Bitcoin Core客户端近日出现漏洞,Core开发者之后迅速修复,敦促整个比特币网络升级到Core客户端补丁,并将此列为紧急事项。

Core团队此后已经发布一份关于这次漏洞的《完整总结报告》,其中包括这次bug的技术规范和根除方法。


“我绝对没有读取到CheckTransaction()。当我看到它时,这个“我们在CheckBlock中跳过它”描述应该会让我注意到。



Newbery在总结报告中表示,他没有注意到它。


“这个描述和 fCheckDuplicateInputs标签很容易引起注意。我应该凭直觉行事。至少我应该查一下Bitcoin Core PR #9049。但我没有。”



尽管Newbery对他的忽略导致的结果感到“尴尬和抱歉”,然而社区的反应似乎表明,他们没有兴趣将此事归咎于任何一方。

与此同时,其他消息来源也对代码监督的问题严重性提出了警告,Bitcoin.org的创建者Cobra称这个问题“非常可怕”,Bitcointalk的Theymos则认为这是比特币“2010年以来最严重的漏洞”。

 
Van Der Laan猛烈抨击社区争吵
 

同为Core开发者的Wladimir van der Laan此前曾表示,合作失败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出现。

他在周日的推特中表示,“错误代码被合并本来就是错误的。是的,我们搞砸了,但是我们搞砸的东西范围很广。”

整个社区因为没有足够彻底地审查共识更改而搞砸了,需要更多的开发者关注!这是我们所有人的全部责任。

Van der Laan在一场辩论中写道,这个漏洞的发现为比特币(BTC)和比特币现金(BCH)的支持者提供了相互批评对方的不足之处的肥沃土壤。

“‘不专业’这个词甚至都不足以形容他们,”他补充说。


原文:John Newbery: I’m Responsible For ‘Worst Bitcoin Bug Since 2010’
作者:WILMA WOO
编译:Kyle

昨日互联网,明日区块链

特写odaily 发表了文章 • 2018-09-24 22:26 • 来自相关话题

回顾互联网历史,会发现区块链做不到今天它所说的一切。

“You can't gaze in the crystal ball and see the future. 

What the Internet is going to be in the funture is what society makes it.”

 (你没法通过水晶球窥见未来。互联网的未来是社会造就的。)

——TCP/IP 协议发明者 Robert Kahn



“你看,这件事我们竟然没有参与。”

保罗 · 艾伦拿着最新一期的《大众电子学》杂志,封面上印着 Altair 8800 型计算机的图片。

艾伦的这句话击中了比尔 · 盖茨内心。1974 年的这一刻,为盖茨两年后辍学哈佛埋下了种子。

此前,电脑还是价格昂贵的庞然大物,最多只在发烧友间流行。《大众电子学》在这个圈子的话语权,犹如摇滚界的《滚石》、金融界的《华尔街日报》、科技届的《连线》。它宣布:“电脑走进千家万户的时代来了。”Altair 8800是第一台微型计算机,价格亲民,操作简便。






实际上,登上封面的“样机”只做到了“价格亲民”。Altair 没有屏幕和键盘,用户需要用以不同方式拨动开关“输入”,输出则依靠面板上的红灯。要做到“操作简便”,它还需要一个 BASIC 语言的编译器,把“人话”(代码,高级编程语言)翻译给它听,让用户在电脑上自己写程序。

于是,盖茨和两位伙伴日夜颠倒连续工作两个月,开发出针对微处理器的第一款商业化本地高级编程语言,并开创了个人电脑软件行业。

PC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区块链,最大的共同点是,辍学创业很流行。

戏谑的断语看似荒谬,背后却是科技时代机会的稍纵即逝——时代不会等你四年,只能自行追赶。

这种潮流的开创者,大概就是比尔 · 盖茨了。这位曾经的全球首富回校演讲又 “怂恿” 了当时的扎克伯克辍学创业。就连如今区块链界被封神的 Vitalik Buterin(圈中称为 V 神),亦是如此。这位少年开创了区块链 2.0 时代,让公链变成了操作系统,用以太坊自己的话是“去中心化程序运行平台”。





图片来自Fortune报道 Can This 22-year-old Coder Out-Bitcoin Bitcoin?


于是,追赶时代的赛跑开始,公链大战拉开帷幕。

投资人从中看到了过去,“这太像八九十年代的互联网了,所有人都在做操作系统和协议”。

“这跟互联网根本就是不一样的东西。” 即便创投圈中有不少人对此等类比嗤之以鼻,但总是避免不了以互联网的例子论证自身逻辑。毕竟,微软和谷歌因分别抢下了主流操作系统而成为两个时代的王者。

听投资人高谈阔论、看创业者描绘蓝图,“今天的区块链就像早期的互联网,初期百舸争流、泡沫高吹很常见” 这类的断言创投记者听过太多。Odaily 星球日报很想看看当年的故事,互联网早期究竟发生了什么。在新湃资金投资人王卓推荐下,我读了《创新者》这本书,里面涉及物理、通讯和编程,作为一个文科生的我真的是 CPU 不太够用,于是在阅读过程中查找了一些资料。本文可以看做一篇小书评 + 简单的互联网前史。


相像的口号:互联网也曾想去中心化


区块链技术最大的口号,是去中心化。

这种理想主义情怀可以从各个公链领袖的轶事中知晓。

以太坊创始人 V 神当年不过是一名沉迷于《魔兽世界》的一名网瘾少年,后来制作方暴雪在版本更新中,取消了游戏中角色“术士”的“生命虹吸”技能。悲痛的他多次发邮件和在官方论坛里联系了暴雪的工程师,要求还原这个技能无果。






年纪小小的他开始不忿于这种“中心化发行”的弊端。开发商是网游的中心,掌管着服务器和游戏设定,玩家是弱小的,只能选择被动接受,或者离开。据公开资料,他选择了放弃玩魔兽,开始寻找有没有一种办法能够打破这种中心化的方式。再说公链 EOS 的天才 CTO BM,也有一段因离婚法律诉讼被法院剥夺财产的故事。

当今的互联网被大公司所垄断,区块链要建造一个平等的可信互联网。

现今所谓“集权、垄断”的互联网,创造之初也是承载着去中心化的愿望。

近者可见微博和微信开启的自媒体时代,远者可追溯至互联网的雏形。

互联网(因特网)最早可追溯到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组建的计算机网络阿帕网(APRA)。《创新者》一书如此描述它诞生的初衷:

阿帕网最终代表着军事和学术兴趣的有趣结合。为阿帕网拨款的国防部倾向于建立带有集中控制的分层指挥系统。但五角大楼将设计网络的任务交给了一批学者,他们中的一些人并不想被军方征召,多数人则不信任中央集权。他们选择了一种有无数节点,各节点可自行路由,而不是基于几个中央枢纽的结构,因此这个网络很难控制。泰勒说:“我一直都倾向于把分布式系统植入网络。这样一来,某个集团就会很难攫取网络控制权。我不信任大型中央组织,这种不信任是我的天性使然。”

……

建立一个恢复力强、抗攻击的军用指挥控制系统并不是 ARPA 研究人员的动机,他们心底里甚至压根就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但这却是他们的项目最终获得五角大楼的稳定拨款和国会资助的一大原因。 

这种军事与学术动机的相互作用成为植根于互联网的特质。科技史学家珍妮特 · 阿巴特指出:“阿帕网和互联网的设计都更注重生存力、灵活性和高效能等军事价值,而不是低成本、简洁性或消费吸引力等商业目标。但与此同时,设计和建造 ARPA 网络的团队主要由搞学术的科学家组成,他们在该系统中注入了自己所坚持的共治、分权和信息自由交流等价值。


彼时,阿帕网仍是一个美国学术和军事机构之间局域网,世界仍有大大小小的其他网络,但他们并没有连起来。

直到 TCP/IP 协议的出现与被大规模采用。1981 年,阿帕网采用 TCP/IP 协议,标志着因特网的出现。

互联网诞生不意味着互联网的普及,后者还取决普通人访问网络的门槛。初期的互联网还是“封闭”的,主要向军队研究人员和学术机构开放。要想上网,一般需要隶属于一所大学或者一家研究机构。虽然大概在七八十年代,民众可以借电话线连网(还要用modem,俗称“猫”),可是那时的电脑无论从体积还是价格上都让人高不可攀,并不是所有人都买得起电脑,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玩电脑。这就是关于乔布斯、微软等硬件制造商与图形交互界面的故事,在此不再赘述。

真正让互联网大规模普及的是万维网。设计者的初衷同样是资源访问的“去中心化”。

如好奇心日报报道,“在 1980 年代末,计算机使用者是这么上网的:首先你知道目标服务器(网站)是谁,然后在计算机运行远程控制程序 (Telnet),输入一串数字和点代表服务器,输入账号和密码以验证身份,再输入命令让远程主机运行,一层一层地往下找信息。”导出数据的过程可能还受限于操作系统,这个过程显然让人无比纠结。

有了万维网,用户只需要在浏览器中键入或点击一个超链接,就能直接跳转到你想去的地方。(这个过程浏览器是必须要用到的工具,技术细节可以阅读“小明学习笔记第三期”。)无数网站开头的那个WWW,就是万维网(World Wide Web)。

任职于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在 80 年代末发明了万维网,在1991 年做出第一个图形界面网页浏览器。在他眼中,这种“网状”资源访问方式取代了原来树状资源访问结构,让信息传播变得更为自由。“我当时在为‘万维网’找一个名字时,我想要强调的元素就是它是去中心化的,让任何东西可以连接到任何东西。”





万维网之父 Tim Berners-Lee


伯纳斯·李坚持认为万维网的协议应该免费开放共享,并且永远纳入公共领域。他并没有为万维网申请专利。根据《创新者》,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在一份文档中宣布它“放弃该代码的所有知识产权,包括它的源代码以及二进制形式,同时允许任何人使用、复制、修改和再分发它”。

无数的浏览器、网页和应用由此而生。不过,去中心化的理想不再。

到了今天,世界上大多数的路由器和基站等通讯基础设施由各国通讯巨头掌握;移动互联网的 APP 成为信息孤岛,应用流量则被几家互联网巨头垄断,国外 Facebook、谷歌和亚马逊,国内有 BAT。《纽约时报》认为,国人衣食住行每个决策,都可以在微信内完成,这何尝不是一种集权。(点击查看报道 How China Is Changing Your Internet)

这些公司加速了互联网的普及,也垄断了互联网的话语权。

去中心化这个看似美好的初衷一再异化。究其原因,彻底分布式的模式并不高效,规模效应带来了边际成本递减,每个人建路由器不如一个区域共享路由。社区治理也并不一定比公司制高效。

前车之鉴如上,依然不乏重押区块链者。

有人认为去重拾过去恰逢其时,当存储成本下降,信任将更为重要; 有人相信每十年都会出现新一代操作系统,区块链是下一代;更有甚者即便看不懂,也不可以错过。

互联网没能达成去中心化的初衷,也不妨碍它改变人类生活方式。


哪个协议会胜出:开源情怀与商业合力


那么问题来了,该押注谁?

慢时代半步,会被抛弃;快时代半步,身先士卒。对于此时的区块链,押注基础设施是不二选择。

互联网形成归功 TCP/IP 协议,普及就得谈及基于 HTTP 协议的万维网。

据雷锋网和《创新者》,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不同类型的计算机使用着不同的语言,不同局域网之间也有不同的协议(通讯规则),导致他们之间沟通困难。当时就职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罗伯特·卡恩(Robert Elliot Kahn)与温特·瑟夫(Vint Cerf)开始制定一个通讯规则,让这些主机能遵循这套规则通讯。这就像在制定一套世界通用“邮寄体系”。





发明 TCP/IP 协议的男人


我发布了最近一期的小明学习笔记(写的 TCP/IP 协议),朋友说想知道当年那么多协议,标准是怎么形成和胜出的。

确实,推广 TCP/IP 并不容易。在此之前已经存在一个互联技术(ARPA),其虽然无法支持 10 万台计算机的互联,但有一定先发优势,不并非瞬间就能转换为 TCP/IP。再者,标准化组织 ISO 自己推出了一套开放式互联的架构标准化组织。

虽说阿帕网是最早出现的“互联网”,但面对其他网络合纵连横,也是“寡不敌众”。据《创新者》,1981年,威斯康星大学的劳伦斯·兰德韦伯(Lawrence Landweber)联合一批没有接入阿帕网的大学共同创建了另一个基于 TCP/IP 协议的网络,该网络名为计算机科学网(CSNET)。他说:“当时美国只有很少一部分计算机研究机构能够联网。”这个网络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网(NSFNET)的前身,后来逐渐成为因特网的主干,阿帕网地位摇摇。

另据雷锋网报道,“一直到 1983 年 1 月 1 日,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决定阿帕网以 TCP/IP 协议取代旧网络核心协议 NCP 后,互联网正式结束了旧通信协议的多方割据状态”。后来,两位发明者选择将 TCP/IP 协议的规范和技术开放出去,让所有厂家生产的计算机都能免费实现相互通信,并且在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里,各种办会、BD (简直是创始人躬亲地推),说服大家用这个协议。随着 UNIX、IBM、微软等主流的软硬件厂商逐渐选择 TCP/IP 协议,其位置越发巩固。

TCP/IP 协议的胜出离不开“农村包围城市”的联盟策略以及一众大厂的支持,更离不开发明者的分享精神。

开源带来的免费、自由和开放,是一种有利的武器。苹果是全球利润率最高的硬件厂商,但开源的安卓操作系统市占率远超苹果。在 Windows 和 Mac 占领用户心智的今天,Linux 操作系统仍然程序员的最爱。

万维网的爆发式流行亦然。

万维网说白了是一款帮你找内容/资源工具(说黑了是以超文本标注语言与超文本传输协议为基础的信息浏览系统)。当时,各种新兴的互联网协议和内容查找工具也是割据山头,比如 Veronica 和 Gopher、Archie 和 FTP、万维网等。1993 年 4 月,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宣布万维网对任何人免费开放,并不收取任何费用。两个月之后 Gopher 宣布不再免费,用户从 Gopher 转向万维网。

谈再多情怀还是要拿商业逻辑讲道理。开源免费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万维网的应用前景,丰富而低门槛。

Mosaic 等浏览器简易的图形化操作界面抓住了用户,奠定了万维网的地位。

沉迷研究球员数据的杨致远本来费尽心思研究 Gopher 和 FTP,在Mosaic 浏览器推出后,旋即转向了万维网,开始亲手编纂一份分类网站目录。这份万维网指南就是后来的“雅虎”(Yahoo!)。 

1994 年 4 月,《连线》(Wired )杂志的创始人兼主编路易斯·罗塞托(Louis Rossetto)就认为,在上述协议和工具中,万维网是最佳的选择,因为包括 Mosaic 在内的多款网页浏览器的图形显示功能已经越来越强大。

Mosaic 的出现成就了万维网,点燃了互联网大热的火种。

很多人可能没听过 Mosaic,但其核心团队而后创立的品牌则是让微软颤抖的网景。它的 IPO 标志着互联网时代开始。






在微软以操作系统捆绑的优势占领这个市场之前,网景市场份额达到 90%。据公开资料,网景推出后半年,万维网流量成为网络主流,其次是文件传输。这个趋势也告诉微软:抓住了网页,就抓住了未来。

互联网将席卷人类生活。


以何种姿势闯入消费级:难以预测的未来


1969 年,第一届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举办、反越战游行示威爆发、NASA成功载人登月球、可编程计算机被放到了微处理器上、第一个可远程连接网络阿帕网诞生。

音乐被改变,科技引发改变。当年,大众只会看到音乐节成为新闻焦点。






衣食住行、风花雪月,人类真正关心的话题。只有当科技进入了这些领域,才会有巨大的势能。

道理听了很多遍。可是,历史上那么多次改变,还是来得那么猝不及防。

技术的发明者只能为应用蓄势,总是猜不到结局。1954 年,研制出晶体管的贝尔实验室看不到的未来,却被德州仪器的哈格蒂看到了。《乔布斯传》作者艾萨克森评价,哈格蒂有与乔布斯一样的能力:一是扭转现实扭曲力场,他可以迫使别人做到连他们自己都觉得不可能的事;二是让消费者迷上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需要的设备。

为了打入消费市场,他要求工程师把晶体管单价从16美元降到3美元,并费尽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无线电和收音机公司跟他一起生产一款袖珍收音机——一种市面上完全没有的设备。所有公司都觉得消费没有这个需求(听起来是不是跟苹果生产虚拟键盘一样?当时谁会觉得我想要虚拟键盘),但有一家公司被他说服了。

突然之间,每一位身处美国的人都知道了什么是晶体管。

收音机不再是一台放在客厅的共享设备,而是个人设备,你可以随时听想听的音乐,即使这些音乐是你的父母不允许你听的。《创新者》中描述的收音机之于摇滚青年,一如今天网易云音乐之于文艺青年们,装 X 必备神器。

晶体管收音机的出现和摇滚乐的兴起之间也确实存在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猫王)的首张商业唱片《That’s All Right》正是在 Regency 收音机流行的同期推出的。一方面,这种充满叛逆气息的新潮音乐使得每个小孩都想拥有一台收音机。另一方面,收音机可以被随身带到海滩或者地下室这些远离父母的为难和控制的地方,这样也会促进音乐产业的蓬勃发展。

“我对发明晶体管的唯一遗憾是它被用在了摇滚乐上。”晶体管的其中一位发明者沃尔特·布拉顿经常这么抱怨道,不过这大概只是一句玩笑而已。飞鸟乐队(The Byrds)的主唱罗杰·麦奎恩(Roger McGuinn)在1955年庆祝自己的13岁生日时,收到的生日礼物就是一个晶体管收音机。“我听到了猫王的歌,”他回忆道,“这对我来说是一次改变人生的经历。”

从此,人们开始改变自己对电子技术的看法,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它将不再是大型企业和军队的专属领域,它也可以是实现个性、自由和创意的工具,甚至还会带来一点叛逆精神。







40 年后,音乐产业再次被互联网改变,标志性的产品叫  iTunes 。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唱片公司为了赚钱,不再销售单曲,而是销售专辑。专辑中只会有一两首好歌,但粉丝会为了主打歌买下整张专辑。直到苹果开始在线销售音乐。

用户能轻松地购买、管理音乐,苹果的工程师需要解决在线支付、MP3加密或数字水印、数字压缩和发行等音乐界多年来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成为乔布斯》一书写道,“苹果没法依赖唱片公司直接向iTunes用户销售、发行音乐也不可行,因为唱片公司的技术不过关,在线销量乏善可陈。索尼音乐曾尝试在线销售数字音乐,但基本不销售其他唱片公司的音乐,而且无法在电脑上播放。”

最后,iTunes 解决了上述“属于音乐产业的问题”,成为在线音乐一大渠道,甚至后来进军内容产业。

几大唱片公司没想到,他们的敌人不来自音乐行业,而来自互联网。

50 年代的收音机,就像后来的计算机和互联网。

它们曾经都被看做是专属于大企业与军队的“集权化身”,与消费领域结合之后产生难以预知的化学反应。谁能想到晶体管会推动了摇滚,iTunes在数十年后改变了音乐产业,早期互联网缔造者无法预见亚马逊、Facebook和谷歌的诞生。“用户体验是个很奇妙的事情,互联网的初期谁能想到做淘宝、微信和饿了么,杨致远和马云那时候还在做黄页。”

技术早期本来就是大量试错。与当年不同的是,今天的风投环境太过成熟,试错的成本太低,推高了泡沫。

互联网历史上的种种意想不到与泡沫,给了创业者历经牛熊还愿意押注区块链的理由。

“You can't gaze in the crystal ball and see the future. 
 
What the Internet is going to be in the funture is what society makes it.”
 
(你没法通过水晶球窥见未来。互联网的未来是社会造就的。)


即便互联网做不到去中心化,也不妨碍今天BAT攫取中国互联网八成流量。

即便互联网没做到当初设想的一切,却做到了它想不到的一切。

谁知道这不是区块链的明天呢?


作者:卢晓明 查看全部
c.jpg

回顾互联网历史,会发现区块链做不到今天它所说的一切。


“You can't gaze in the crystal ball and see the future. 

What the Internet is going to be in the funture is what society makes it.”

 (你没法通过水晶球窥见未来。互联网的未来是社会造就的。)

——TCP/IP 协议发明者 Robert Kahn




“你看,这件事我们竟然没有参与。”

保罗 · 艾伦拿着最新一期的《大众电子学》杂志,封面上印着 Altair 8800 型计算机的图片。

艾伦的这句话击中了比尔 · 盖茨内心。1974 年的这一刻,为盖茨两年后辍学哈佛埋下了种子。

此前,电脑还是价格昂贵的庞然大物,最多只在发烧友间流行。《大众电子学》在这个圈子的话语权,犹如摇滚界的《滚石》、金融界的《华尔街日报》、科技届的《连线》。它宣布:“电脑走进千家万户的时代来了。”Altair 8800是第一台微型计算机,价格亲民,操作简便。

c2.jpg


实际上,登上封面的“样机”只做到了“价格亲民”。Altair 没有屏幕和键盘,用户需要用以不同方式拨动开关“输入”,输出则依靠面板上的红灯。要做到“操作简便”,它还需要一个 BASIC 语言的编译器,把“人话”(代码,高级编程语言)翻译给它听,让用户在电脑上自己写程序。

于是,盖茨和两位伙伴日夜颠倒连续工作两个月,开发出针对微处理器的第一款商业化本地高级编程语言,并开创了个人电脑软件行业。

PC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区块链,最大的共同点是,辍学创业很流行。

戏谑的断语看似荒谬,背后却是科技时代机会的稍纵即逝——时代不会等你四年,只能自行追赶。

这种潮流的开创者,大概就是比尔 · 盖茨了。这位曾经的全球首富回校演讲又 “怂恿” 了当时的扎克伯克辍学创业。就连如今区块链界被封神的 Vitalik Buterin(圈中称为 V 神),亦是如此。这位少年开创了区块链 2.0 时代,让公链变成了操作系统,用以太坊自己的话是“去中心化程序运行平台”。

c3.jpg

图片来自Fortune报道 Can This 22-year-old Coder Out-Bitcoin Bitcoin?


于是,追赶时代的赛跑开始,公链大战拉开帷幕。

投资人从中看到了过去,“这太像八九十年代的互联网了,所有人都在做操作系统和协议”。

“这跟互联网根本就是不一样的东西。” 即便创投圈中有不少人对此等类比嗤之以鼻,但总是避免不了以互联网的例子论证自身逻辑。毕竟,微软和谷歌因分别抢下了主流操作系统而成为两个时代的王者。

听投资人高谈阔论、看创业者描绘蓝图,“今天的区块链就像早期的互联网,初期百舸争流、泡沫高吹很常见” 这类的断言创投记者听过太多。Odaily 星球日报很想看看当年的故事,互联网早期究竟发生了什么。在新湃资金投资人王卓推荐下,我读了《创新者》这本书,里面涉及物理、通讯和编程,作为一个文科生的我真的是 CPU 不太够用,于是在阅读过程中查找了一些资料。本文可以看做一篇小书评 + 简单的互联网前史。


相像的口号:互联网也曾想去中心化


区块链技术最大的口号,是去中心化。

这种理想主义情怀可以从各个公链领袖的轶事中知晓。

以太坊创始人 V 神当年不过是一名沉迷于《魔兽世界》的一名网瘾少年,后来制作方暴雪在版本更新中,取消了游戏中角色“术士”的“生命虹吸”技能。悲痛的他多次发邮件和在官方论坛里联系了暴雪的工程师,要求还原这个技能无果。

c4.jpg


年纪小小的他开始不忿于这种“中心化发行”的弊端。开发商是网游的中心,掌管着服务器和游戏设定,玩家是弱小的,只能选择被动接受,或者离开。据公开资料,他选择了放弃玩魔兽,开始寻找有没有一种办法能够打破这种中心化的方式。再说公链 EOS 的天才 CTO BM,也有一段因离婚法律诉讼被法院剥夺财产的故事。

当今的互联网被大公司所垄断,区块链要建造一个平等的可信互联网。

现今所谓“集权、垄断”的互联网,创造之初也是承载着去中心化的愿望。

近者可见微博和微信开启的自媒体时代,远者可追溯至互联网的雏形。

互联网(因特网)最早可追溯到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组建的计算机网络阿帕网(APRA)。《创新者》一书如此描述它诞生的初衷:


阿帕网最终代表着军事和学术兴趣的有趣结合。为阿帕网拨款的国防部倾向于建立带有集中控制的分层指挥系统。但五角大楼将设计网络的任务交给了一批学者,他们中的一些人并不想被军方征召,多数人则不信任中央集权。他们选择了一种有无数节点,各节点可自行路由,而不是基于几个中央枢纽的结构,因此这个网络很难控制。泰勒说:“我一直都倾向于把分布式系统植入网络。这样一来,某个集团就会很难攫取网络控制权。我不信任大型中央组织,这种不信任是我的天性使然。”

……

建立一个恢复力强、抗攻击的军用指挥控制系统并不是 ARPA 研究人员的动机,他们心底里甚至压根就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但这却是他们的项目最终获得五角大楼的稳定拨款和国会资助的一大原因。 

这种军事与学术动机的相互作用成为植根于互联网的特质。科技史学家珍妮特 · 阿巴特指出:“阿帕网和互联网的设计都更注重生存力、灵活性和高效能等军事价值,而不是低成本、简洁性或消费吸引力等商业目标。但与此同时,设计和建造 ARPA 网络的团队主要由搞学术的科学家组成,他们在该系统中注入了自己所坚持的共治、分权和信息自由交流等价值。



彼时,阿帕网仍是一个美国学术和军事机构之间局域网,世界仍有大大小小的其他网络,但他们并没有连起来。

直到 TCP/IP 协议的出现与被大规模采用。1981 年,阿帕网采用 TCP/IP 协议,标志着因特网的出现。

互联网诞生不意味着互联网的普及,后者还取决普通人访问网络的门槛。初期的互联网还是“封闭”的,主要向军队研究人员和学术机构开放。要想上网,一般需要隶属于一所大学或者一家研究机构。虽然大概在七八十年代,民众可以借电话线连网(还要用modem,俗称“猫”),可是那时的电脑无论从体积还是价格上都让人高不可攀,并不是所有人都买得起电脑,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玩电脑。这就是关于乔布斯、微软等硬件制造商与图形交互界面的故事,在此不再赘述。

真正让互联网大规模普及的是万维网。设计者的初衷同样是资源访问的“去中心化”。

如好奇心日报报道,“在 1980 年代末,计算机使用者是这么上网的:首先你知道目标服务器(网站)是谁,然后在计算机运行远程控制程序 (Telnet),输入一串数字和点代表服务器,输入账号和密码以验证身份,再输入命令让远程主机运行,一层一层地往下找信息。”导出数据的过程可能还受限于操作系统,这个过程显然让人无比纠结。

有了万维网,用户只需要在浏览器中键入或点击一个超链接,就能直接跳转到你想去的地方。(这个过程浏览器是必须要用到的工具,技术细节可以阅读“小明学习笔记第三期”。)无数网站开头的那个WWW,就是万维网(World Wide Web)。

任职于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在 80 年代末发明了万维网,在1991 年做出第一个图形界面网页浏览器。在他眼中,这种“网状”资源访问方式取代了原来树状资源访问结构,让信息传播变得更为自由。“我当时在为‘万维网’找一个名字时,我想要强调的元素就是它是去中心化的,让任何东西可以连接到任何东西。”

c5.jpg

万维网之父 Tim Berners-Lee


伯纳斯·李坚持认为万维网的协议应该免费开放共享,并且永远纳入公共领域。他并没有为万维网申请专利。根据《创新者》,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在一份文档中宣布它“放弃该代码的所有知识产权,包括它的源代码以及二进制形式,同时允许任何人使用、复制、修改和再分发它”。

无数的浏览器、网页和应用由此而生。不过,去中心化的理想不再。

到了今天,世界上大多数的路由器和基站等通讯基础设施由各国通讯巨头掌握;移动互联网的 APP 成为信息孤岛,应用流量则被几家互联网巨头垄断,国外 Facebook、谷歌和亚马逊,国内有 BAT。《纽约时报》认为,国人衣食住行每个决策,都可以在微信内完成,这何尝不是一种集权。(点击查看报道 How China Is Changing Your Internet)

这些公司加速了互联网的普及,也垄断了互联网的话语权。

去中心化这个看似美好的初衷一再异化。究其原因,彻底分布式的模式并不高效,规模效应带来了边际成本递减,每个人建路由器不如一个区域共享路由。社区治理也并不一定比公司制高效。

前车之鉴如上,依然不乏重押区块链者。

有人认为去重拾过去恰逢其时,当存储成本下降,信任将更为重要; 有人相信每十年都会出现新一代操作系统,区块链是下一代;更有甚者即便看不懂,也不可以错过。

互联网没能达成去中心化的初衷,也不妨碍它改变人类生活方式。


哪个协议会胜出:开源情怀与商业合力


那么问题来了,该押注谁?

慢时代半步,会被抛弃;快时代半步,身先士卒。对于此时的区块链,押注基础设施是不二选择。

互联网形成归功 TCP/IP 协议,普及就得谈及基于 HTTP 协议的万维网。

据雷锋网和《创新者》,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不同类型的计算机使用着不同的语言,不同局域网之间也有不同的协议(通讯规则),导致他们之间沟通困难。当时就职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罗伯特·卡恩(Robert Elliot Kahn)与温特·瑟夫(Vint Cerf)开始制定一个通讯规则,让这些主机能遵循这套规则通讯。这就像在制定一套世界通用“邮寄体系”。

c6.jpg

发明 TCP/IP 协议的男人


我发布了最近一期的小明学习笔记(写的 TCP/IP 协议),朋友说想知道当年那么多协议,标准是怎么形成和胜出的。

确实,推广 TCP/IP 并不容易。在此之前已经存在一个互联技术(ARPA),其虽然无法支持 10 万台计算机的互联,但有一定先发优势,不并非瞬间就能转换为 TCP/IP。再者,标准化组织 ISO 自己推出了一套开放式互联的架构标准化组织。

虽说阿帕网是最早出现的“互联网”,但面对其他网络合纵连横,也是“寡不敌众”。据《创新者》,1981年,威斯康星大学的劳伦斯·兰德韦伯(Lawrence Landweber)联合一批没有接入阿帕网的大学共同创建了另一个基于 TCP/IP 协议的网络,该网络名为计算机科学网(CSNET)。他说:“当时美国只有很少一部分计算机研究机构能够联网。”这个网络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网(NSFNET)的前身,后来逐渐成为因特网的主干,阿帕网地位摇摇。

另据雷锋网报道,“一直到 1983 年 1 月 1 日,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决定阿帕网以 TCP/IP 协议取代旧网络核心协议 NCP 后,互联网正式结束了旧通信协议的多方割据状态”。后来,两位发明者选择将 TCP/IP 协议的规范和技术开放出去,让所有厂家生产的计算机都能免费实现相互通信,并且在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里,各种办会、BD (简直是创始人躬亲地推),说服大家用这个协议。随着 UNIX、IBM、微软等主流的软硬件厂商逐渐选择 TCP/IP 协议,其位置越发巩固。

TCP/IP 协议的胜出离不开“农村包围城市”的联盟策略以及一众大厂的支持,更离不开发明者的分享精神。

开源带来的免费、自由和开放,是一种有利的武器。苹果是全球利润率最高的硬件厂商,但开源的安卓操作系统市占率远超苹果。在 Windows 和 Mac 占领用户心智的今天,Linux 操作系统仍然程序员的最爱。

万维网的爆发式流行亦然。

万维网说白了是一款帮你找内容/资源工具(说黑了是以超文本标注语言与超文本传输协议为基础的信息浏览系统)。当时,各种新兴的互联网协议和内容查找工具也是割据山头,比如 Veronica 和 Gopher、Archie 和 FTP、万维网等。1993 年 4 月,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宣布万维网对任何人免费开放,并不收取任何费用。两个月之后 Gopher 宣布不再免费,用户从 Gopher 转向万维网。

谈再多情怀还是要拿商业逻辑讲道理。开源免费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万维网的应用前景,丰富而低门槛。

Mosaic 等浏览器简易的图形化操作界面抓住了用户,奠定了万维网的地位。

沉迷研究球员数据的杨致远本来费尽心思研究 Gopher 和 FTP,在Mosaic 浏览器推出后,旋即转向了万维网,开始亲手编纂一份分类网站目录。这份万维网指南就是后来的“雅虎”(Yahoo!)。 

1994 年 4 月,《连线》(Wired )杂志的创始人兼主编路易斯·罗塞托(Louis Rossetto)就认为,在上述协议和工具中,万维网是最佳的选择,因为包括 Mosaic 在内的多款网页浏览器的图形显示功能已经越来越强大。

Mosaic 的出现成就了万维网,点燃了互联网大热的火种。

很多人可能没听过 Mosaic,但其核心团队而后创立的品牌则是让微软颤抖的网景。它的 IPO 标志着互联网时代开始。

c7.jpg


在微软以操作系统捆绑的优势占领这个市场之前,网景市场份额达到 90%。据公开资料,网景推出后半年,万维网流量成为网络主流,其次是文件传输。这个趋势也告诉微软:抓住了网页,就抓住了未来。

互联网将席卷人类生活。


以何种姿势闯入消费级:难以预测的未来


1969 年,第一届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举办、反越战游行示威爆发、NASA成功载人登月球、可编程计算机被放到了微处理器上、第一个可远程连接网络阿帕网诞生。

音乐被改变,科技引发改变。当年,大众只会看到音乐节成为新闻焦点。

c8.jpg


衣食住行、风花雪月,人类真正关心的话题。只有当科技进入了这些领域,才会有巨大的势能。

道理听了很多遍。可是,历史上那么多次改变,还是来得那么猝不及防。

技术的发明者只能为应用蓄势,总是猜不到结局。1954 年,研制出晶体管的贝尔实验室看不到的未来,却被德州仪器的哈格蒂看到了。《乔布斯传》作者艾萨克森评价,哈格蒂有与乔布斯一样的能力:一是扭转现实扭曲力场,他可以迫使别人做到连他们自己都觉得不可能的事;二是让消费者迷上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需要的设备。

为了打入消费市场,他要求工程师把晶体管单价从16美元降到3美元,并费尽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无线电和收音机公司跟他一起生产一款袖珍收音机——一种市面上完全没有的设备。所有公司都觉得消费没有这个需求(听起来是不是跟苹果生产虚拟键盘一样?当时谁会觉得我想要虚拟键盘),但有一家公司被他说服了。

突然之间,每一位身处美国的人都知道了什么是晶体管。

收音机不再是一台放在客厅的共享设备,而是个人设备,你可以随时听想听的音乐,即使这些音乐是你的父母不允许你听的。《创新者》中描述的收音机之于摇滚青年,一如今天网易云音乐之于文艺青年们,装 X 必备神器。


晶体管收音机的出现和摇滚乐的兴起之间也确实存在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猫王)的首张商业唱片《That’s All Right》正是在 Regency 收音机流行的同期推出的。一方面,这种充满叛逆气息的新潮音乐使得每个小孩都想拥有一台收音机。另一方面,收音机可以被随身带到海滩或者地下室这些远离父母的为难和控制的地方,这样也会促进音乐产业的蓬勃发展。

“我对发明晶体管的唯一遗憾是它被用在了摇滚乐上。”晶体管的其中一位发明者沃尔特·布拉顿经常这么抱怨道,不过这大概只是一句玩笑而已。飞鸟乐队(The Byrds)的主唱罗杰·麦奎恩(Roger McGuinn)在1955年庆祝自己的13岁生日时,收到的生日礼物就是一个晶体管收音机。“我听到了猫王的歌,”他回忆道,“这对我来说是一次改变人生的经历。”

从此,人们开始改变自己对电子技术的看法,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它将不再是大型企业和军队的专属领域,它也可以是实现个性、自由和创意的工具,甚至还会带来一点叛逆精神。



c9.jpg


40 年后,音乐产业再次被互联网改变,标志性的产品叫  iTunes 。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唱片公司为了赚钱,不再销售单曲,而是销售专辑。专辑中只会有一两首好歌,但粉丝会为了主打歌买下整张专辑。直到苹果开始在线销售音乐。

用户能轻松地购买、管理音乐,苹果的工程师需要解决在线支付、MP3加密或数字水印、数字压缩和发行等音乐界多年来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成为乔布斯》一书写道,“苹果没法依赖唱片公司直接向iTunes用户销售、发行音乐也不可行,因为唱片公司的技术不过关,在线销量乏善可陈。索尼音乐曾尝试在线销售数字音乐,但基本不销售其他唱片公司的音乐,而且无法在电脑上播放。”

最后,iTunes 解决了上述“属于音乐产业的问题”,成为在线音乐一大渠道,甚至后来进军内容产业。

几大唱片公司没想到,他们的敌人不来自音乐行业,而来自互联网。

50 年代的收音机,就像后来的计算机和互联网。

它们曾经都被看做是专属于大企业与军队的“集权化身”,与消费领域结合之后产生难以预知的化学反应。谁能想到晶体管会推动了摇滚,iTunes在数十年后改变了音乐产业,早期互联网缔造者无法预见亚马逊、Facebook和谷歌的诞生。“用户体验是个很奇妙的事情,互联网的初期谁能想到做淘宝、微信和饿了么,杨致远和马云那时候还在做黄页。”

技术早期本来就是大量试错。与当年不同的是,今天的风投环境太过成熟,试错的成本太低,推高了泡沫。

互联网历史上的种种意想不到与泡沫,给了创业者历经牛熊还愿意押注区块链的理由。


“You can't gaze in the crystal ball and see the future. 
 
What the Internet is going to be in the funture is what society makes it.”
 
(你没法通过水晶球窥见未来。互联网的未来是社会造就的。)



即便互联网做不到去中心化,也不妨碍今天BAT攫取中国互联网八成流量。

即便互联网没做到当初设想的一切,却做到了它想不到的一切。

谁知道这不是区块链的明天呢?


作者:卢晓明

抢滩韩国:一场轰轰烈烈的区块链新战事

地区chainbs 发表了文章 • 2018-09-24 22:15 • 来自相关话题

韩国在去年9月一度成为继中国之后第二个明确禁止ICO的国家,一众本地区块链项目计划转移到国外。

但时过境迁,该禁令不仅没有落实并且最终取消,韩国成为亚洲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最受欢迎的区块链市场之一,大量区块链项目开始抢滩韩国区块链市场,并且已经有很多项目尝到甜头。

在这场抢滩战事中,区块链项目为何如此钟意韩国市场?又采取了哪些市场开拓策略?它们的生存现状又如何?我们将在本中将为读者解答韩国区块链市场的种种疑惑。


「我现在每天至少要参加三四个中国项目的电话会议,微信咨询次数那就更多了。」海外区块链营销咨询公司BlockMania联合创始人Karen告诉链捕手,六七月份以来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的区块链项目找到她咨询开拓韩国市场的策略方法。

在我们对近10个区块链项目的采访中,几乎所有项目都有进入韩国市场的意愿,已经成立韩国本地团队的项目亦不在少数,抢滩韩国俨然成为区块链行业的新一波潮流。


01 区块链友好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众所周知,韩国是一个对区块链和数字货币都相当开放与包容的国家。根据火币韩国此前的内部分享数据,韩国目前参与各类投资的经济个体大约2700万,其中币圈用户可能有300多万,也有当地机构预估最新数据有近8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16%、总投资个体30%。

在投资热情高涨的韩国市场,「泡菜溢价」年初时曾闻名于币圈,部分币种在韩国本地交易所的价格市场高出其他交易所三四成,CoinMarketCap也一度将韩国价格排除在全球平均价格计算之外。

时至今日,虽然币种出现大幅价差的现象越来越少,但上韩国本地交易所即大涨的现象仍在持续,即便是在深不见底的熊市中。8月31日,万物链登陆韩国Bithumb交易所,当日价格最高点即达到前一日低点的110%。此前,这一幕曾在IOST、CMT、ELF等币种上得到不同程度的上演。





万物链通证ITC在上Bithumb前后币价表现


目前,韩国无论是区块链的公众认知度还是政策友好度,都堪称是程度最高的几个国家之一。

对于韩国市场如此火热的原因,Karen认为这与韩国这几年经济陷入困境、缺乏刺激有关,民众虽然大多具有较高的收入积累,但无论是股票市场还是房产市场,这些传统的投资标的的增长空间都比较低,具有显著高收益空间的投资标的则相当缺乏。比特币等加密数字货币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困局。

不过DCC创始人朱晟卿给出了另外一种说法:「我做过调研,结果显示韩国社会现在给年轻人赚钱的机会不那么多了,导致投机心理和赌性比较强,因而韩国年轻人会非常热衷于炒币。」他还表示,小币种在韩国民众中的接受度尤其高,也正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两个说法共同印证的是,韩国社会面临着严峻的经济下行形势,阶级上升通道愈加闭塞。「因此,韩国政府也希望通过扶持区块链产业来刺激经济发展,并以此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Karen补充道。


02 市场开拓策略


从韩国整体的经济格局与命脉来看,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互联网行业,都主要由几个大财团掌控,比如三星、乐天、LG等集团,没有背景和资源的创业公司很难从几大巨头中突出重围。CoinTiger创始人富兰克林则进一步指出,韩国本地民众具有明显的「排外」心理,注重保护本国市场。

同时,中韩两国在思维方式与文化差异上仍存在较大的差异。基于这些特性,中国的区块链项目如要顺利进入韩国市场,必须要在合作伙伴与本地化运营团队上下大功夫。

对于前往韩国探路的区块链项目,第一步就是要聘请理解韩国市场与文化的本国人,组建本地化的运营团队。更加稳妥的办法则是寻找当地合作伙伴共同推进业务发展,或者寻求韩国本地投资机构注资并背书。以OKCoin为例,它选择与韩国最大网络集团NHN合作,共同注资成立OKCoin韩国站,并由韩国当地团队开发和运营。

「包括我们在内,很多刚去韩国市场的项目都会因为不熟悉当地用户习惯而走弯路、多花钱,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LendChain创始人阿一告诉我们,经过一些弯路后,他们也已经与了解当地市场、有成熟打法的韩国本地企业合作。

在韩国市场获得显著成功的aelf全球运营总监JB Lee则表示,虚拟货币从根本上来看是一个正在经历高速发展与变化的行业,因此需要一支能够灵活应变、不停地和社区互动并产出高质量内容的运营团队。

但这并不容易,「与中国发展多年的微信生态不同,韩国的多人在线聊天社群生态是去年才出现的,精通「在线社区管理」的人才很少。」JB Lee告诉链捕手,aelf在招聘时对运营人才一般会有三点要求,一是对区块链有深刻理解,二是流利使用多国语言办公,三是具有很强的创业思维与学习能力。

不过对于多数项目而言,招聘到具有优异特质的人才仍然困难和高成本。据链捕手了解,作为初步试探,招募韩国留学华人是一些项目更加现实的选择。

第二步就是进行大规模推广活动,即通过各种活动、媒介提升韩国民众对项目的认知度并吸纳到社群之中,为接下来登陆韩国本地交易所造势和预热。

据Karen介绍,区块链项目在韩国的推广步骤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在早期,项目方要将主流媒体PR稿在网络上铺开,尤其是韩国最主要的网络搜索引擎NAVER上的关键词新闻,并开始举办线下活动和进行轻度病毒营销;在上所前1个月,项目方需要在电视台、纸媒、YouTube等阵地开启大规模宣传,增加与韩国民众的线下互动频次;在上所后,项目方要注重社群内成员的运营,保持在适度频次的主流媒体PR与营销。






以最早在韩国市场走红的量子链为例,它在17年8月就来到韩国举办社区粉丝见面会,还在此发布了第二版测试网络。2个月后,量子链还协同多个基于其开发的分布式应用,接连在韩国举办了三场巡回Meetup,共计约500人参加。「那段时间韩国各个渠道都在铺开宣传量子链,帅初在韩国币圈中几乎是网红级别的人物。」Karen告诉链捕手。

量子链庞大的宣传攻势取得的成效也着实不错。17年10月,量子链在韩国主流交易所Bithumb上线5天后,QTUM的全球总成交额较前一日翻了6倍并达到历史最高点,其中Bithumb的交易量占比51%,另一家韩国交易所Coinone则占比33%。

「中国区块链项目对韩国区块链市场的认知最早就是从量子链开始的。」万物链联合创始人吕新浩说。从18年初开始,前往韩国举办活动、展开宣传的区块链项目逐渐增加,并于五六月份呈爆发式增长,成百上千个项目纷纷前往韩国探路。

与此同时,项目方上韩国交易所的难度也在增加。吕新浩告诉链捕手,万物链在上Bithumb之前经历了近半年以上的铺垫期,期间一直在与交易所方面反复沟通、在社交媒体上宣传造势。

由于前面提到的团队组建难以及营销的专业性,几乎所有区块链项目在韩国的宣传都由当地专业的市场营销公司负责。「韩国已经有很多家区块链PR公司具备服务中国项目的语言和文化理解力了。」JB Lee说。

在社群建设成果方面,aelf称在韩国的Kakao用户已经达到700多人,电报群人数达到1万7千,其中有一名活跃用户还被吸收为aelf韩国团队的核心成员。DCC则表示其韩国社区人数大约有2000多人。

阿一还告诉我们,现阶段在韩国市场比较成功的项目有小蚁、量子、波场、aelf、RUFF、DACC、沃尔顿链等,韩国社区的高度支持,也是这些项目走向全球的重要原因。


03 交易所的困境


相比公链项目们的多点开花,中国交易所们在韩国市场的探索则显得比较惨淡。

最早正式进入韩国市场的中国交易所是火币,于今年3月31日上线火币韩国站,至今共上线100多个币种。据火币官方发布数据,火币韩国站在上线2个多月后注册用户为20多万。OKCoin韩国站旋即在4月2日上线,至今共上线40多个币种。

据两者9月18日官网数据,火币韩国站的日交易额为1400万元左右,OKCoin韩国站的日交易额为3500万元左右(此前最高达到1.15亿,但日均交易量始终为3000万元左右),相比Bithumb的日均约20亿元、UPbit的日均约10亿元交易量,明显差了好几个量级。

更具体地来看,OKCoin的交易量虽然相对较高,但其中八成都是HYC、AUTO、AAC这三个小币种,也就是说日交易量的含金量还需打个折扣。





OKCoin韩国站币种交易量排行榜


火币等交易所在韩国的业务推进效果较差,一方面与前面提到的用户习惯差异具有重要关系,另一方面也与韩国对交易所行业的严格政策有关。

CoinTiger创始人富兰克林向链捕手介绍道,韩国方面对交易所的合规要求非常严格,需要建立复杂的KYC审查流程,以满足法币入金要求。另外,韩国要求合规交易所必须使用当地的金融云,据推算比阿里金融云贵好几倍,且不能服务韩国国外用户。因此,CoinTiger交易所虽然一度在韩国设立本地运营团队,但很快选择了撤退。

火币韩国站在3月底上线时即发出公告,称法币交易会在近期上线,但至今未能开通。币安六七月份也在准备进入韩国市场,但近期表示仍在等待当地金融机构做出最终决定。

从新闻报道来看,韩国政府对主要交易所的突发检查也越来越频繁,主要涉及检查逃税漏税、夸大交易量等问题。加之年初韩国政府宣布对加密货币交易所收取高达24.2%的企业和地方所得税,交易所在韩国需要付出的时间与资金成本越来越高。反观韩国本地的法币交易所,「它们背后其实都有大财团,这些大财团所具有的能量和影响力不是一个外国公司能够具备的。」富兰克林说道。

总的来看,目前中国区块链项目在韩国的拓展都停留在打造知名度与口碑阶段,取得业务上实质性突破的项目几乎没有,但鉴于韩国对区块链的政策友好度与公众知名度,前往韩国「镀金」的项目势必只会越来越多。

在采访中,大部分受访者都向链捕手表达了对中国项目进军韩国区块链市场的看好,唯一持悲观态度的是选择撤退的CoinTiger创始人富兰克林。

「从历史上看,中国公司在韩国能够成功的例子几乎没有。」他说道。


作者:龚荃宇;编辑:潘宇波 查看全部
h01.jpg


韩国在去年9月一度成为继中国之后第二个明确禁止ICO的国家,一众本地区块链项目计划转移到国外。

但时过境迁,该禁令不仅没有落实并且最终取消,韩国成为亚洲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最受欢迎的区块链市场之一,大量区块链项目开始抢滩韩国区块链市场,并且已经有很多项目尝到甜头。

在这场抢滩战事中,区块链项目为何如此钟意韩国市场?又采取了哪些市场开拓策略?它们的生存现状又如何?我们将在本中将为读者解答韩国区块链市场的种种疑惑。



「我现在每天至少要参加三四个中国项目的电话会议,微信咨询次数那就更多了。」海外区块链营销咨询公司BlockMania联合创始人Karen告诉链捕手,六七月份以来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的区块链项目找到她咨询开拓韩国市场的策略方法。

在我们对近10个区块链项目的采访中,几乎所有项目都有进入韩国市场的意愿,已经成立韩国本地团队的项目亦不在少数,抢滩韩国俨然成为区块链行业的新一波潮流。


01 区块链友好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众所周知,韩国是一个对区块链和数字货币都相当开放与包容的国家。根据火币韩国此前的内部分享数据,韩国目前参与各类投资的经济个体大约2700万,其中币圈用户可能有300多万,也有当地机构预估最新数据有近8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16%、总投资个体30%。

在投资热情高涨的韩国市场,「泡菜溢价」年初时曾闻名于币圈,部分币种在韩国本地交易所的价格市场高出其他交易所三四成,CoinMarketCap也一度将韩国价格排除在全球平均价格计算之外。

时至今日,虽然币种出现大幅价差的现象越来越少,但上韩国本地交易所即大涨的现象仍在持续,即便是在深不见底的熊市中。8月31日,万物链登陆韩国Bithumb交易所,当日价格最高点即达到前一日低点的110%。此前,这一幕曾在IOST、CMT、ELF等币种上得到不同程度的上演。

h02.png

万物链通证ITC在上Bithumb前后币价表现


目前,韩国无论是区块链的公众认知度还是政策友好度,都堪称是程度最高的几个国家之一。

对于韩国市场如此火热的原因,Karen认为这与韩国这几年经济陷入困境、缺乏刺激有关,民众虽然大多具有较高的收入积累,但无论是股票市场还是房产市场,这些传统的投资标的的增长空间都比较低,具有显著高收益空间的投资标的则相当缺乏。比特币等加密数字货币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困局。

不过DCC创始人朱晟卿给出了另外一种说法:「我做过调研,结果显示韩国社会现在给年轻人赚钱的机会不那么多了,导致投机心理和赌性比较强,因而韩国年轻人会非常热衷于炒币。」他还表示,小币种在韩国民众中的接受度尤其高,也正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两个说法共同印证的是,韩国社会面临着严峻的经济下行形势,阶级上升通道愈加闭塞。「因此,韩国政府也希望通过扶持区块链产业来刺激经济发展,并以此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Karen补充道。


02 市场开拓策略


从韩国整体的经济格局与命脉来看,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互联网行业,都主要由几个大财团掌控,比如三星、乐天、LG等集团,没有背景和资源的创业公司很难从几大巨头中突出重围。CoinTiger创始人富兰克林则进一步指出,韩国本地民众具有明显的「排外」心理,注重保护本国市场。

同时,中韩两国在思维方式与文化差异上仍存在较大的差异。基于这些特性,中国的区块链项目如要顺利进入韩国市场,必须要在合作伙伴与本地化运营团队上下大功夫。

对于前往韩国探路的区块链项目,第一步就是要聘请理解韩国市场与文化的本国人,组建本地化的运营团队。更加稳妥的办法则是寻找当地合作伙伴共同推进业务发展,或者寻求韩国本地投资机构注资并背书。以OKCoin为例,它选择与韩国最大网络集团NHN合作,共同注资成立OKCoin韩国站,并由韩国当地团队开发和运营。

「包括我们在内,很多刚去韩国市场的项目都会因为不熟悉当地用户习惯而走弯路、多花钱,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LendChain创始人阿一告诉我们,经过一些弯路后,他们也已经与了解当地市场、有成熟打法的韩国本地企业合作。

在韩国市场获得显著成功的aelf全球运营总监JB Lee则表示,虚拟货币从根本上来看是一个正在经历高速发展与变化的行业,因此需要一支能够灵活应变、不停地和社区互动并产出高质量内容的运营团队。

但这并不容易,「与中国发展多年的微信生态不同,韩国的多人在线聊天社群生态是去年才出现的,精通「在线社区管理」的人才很少。」JB Lee告诉链捕手,aelf在招聘时对运营人才一般会有三点要求,一是对区块链有深刻理解,二是流利使用多国语言办公,三是具有很强的创业思维与学习能力。

不过对于多数项目而言,招聘到具有优异特质的人才仍然困难和高成本。据链捕手了解,作为初步试探,招募韩国留学华人是一些项目更加现实的选择。

第二步就是进行大规模推广活动,即通过各种活动、媒介提升韩国民众对项目的认知度并吸纳到社群之中,为接下来登陆韩国本地交易所造势和预热。

据Karen介绍,区块链项目在韩国的推广步骤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在早期,项目方要将主流媒体PR稿在网络上铺开,尤其是韩国最主要的网络搜索引擎NAVER上的关键词新闻,并开始举办线下活动和进行轻度病毒营销;在上所前1个月,项目方需要在电视台、纸媒、YouTube等阵地开启大规模宣传,增加与韩国民众的线下互动频次;在上所后,项目方要注重社群内成员的运营,保持在适度频次的主流媒体PR与营销。

h03.jpg


以最早在韩国市场走红的量子链为例,它在17年8月就来到韩国举办社区粉丝见面会,还在此发布了第二版测试网络。2个月后,量子链还协同多个基于其开发的分布式应用,接连在韩国举办了三场巡回Meetup,共计约500人参加。「那段时间韩国各个渠道都在铺开宣传量子链,帅初在韩国币圈中几乎是网红级别的人物。」Karen告诉链捕手。

量子链庞大的宣传攻势取得的成效也着实不错。17年10月,量子链在韩国主流交易所Bithumb上线5天后,QTUM的全球总成交额较前一日翻了6倍并达到历史最高点,其中Bithumb的交易量占比51%,另一家韩国交易所Coinone则占比33%。

「中国区块链项目对韩国区块链市场的认知最早就是从量子链开始的。」万物链联合创始人吕新浩说。从18年初开始,前往韩国举办活动、展开宣传的区块链项目逐渐增加,并于五六月份呈爆发式增长,成百上千个项目纷纷前往韩国探路。

与此同时,项目方上韩国交易所的难度也在增加。吕新浩告诉链捕手,万物链在上Bithumb之前经历了近半年以上的铺垫期,期间一直在与交易所方面反复沟通、在社交媒体上宣传造势。

由于前面提到的团队组建难以及营销的专业性,几乎所有区块链项目在韩国的宣传都由当地专业的市场营销公司负责。「韩国已经有很多家区块链PR公司具备服务中国项目的语言和文化理解力了。」JB Lee说。

在社群建设成果方面,aelf称在韩国的Kakao用户已经达到700多人,电报群人数达到1万7千,其中有一名活跃用户还被吸收为aelf韩国团队的核心成员。DCC则表示其韩国社区人数大约有2000多人。

阿一还告诉我们,现阶段在韩国市场比较成功的项目有小蚁、量子、波场、aelf、RUFF、DACC、沃尔顿链等,韩国社区的高度支持,也是这些项目走向全球的重要原因。


03 交易所的困境


相比公链项目们的多点开花,中国交易所们在韩国市场的探索则显得比较惨淡。

最早正式进入韩国市场的中国交易所是火币,于今年3月31日上线火币韩国站,至今共上线100多个币种。据火币官方发布数据,火币韩国站在上线2个多月后注册用户为20多万。OKCoin韩国站旋即在4月2日上线,至今共上线40多个币种。

据两者9月18日官网数据,火币韩国站的日交易额为1400万元左右,OKCoin韩国站的日交易额为3500万元左右(此前最高达到1.15亿,但日均交易量始终为3000万元左右),相比Bithumb的日均约20亿元、UPbit的日均约10亿元交易量,明显差了好几个量级。

更具体地来看,OKCoin的交易量虽然相对较高,但其中八成都是HYC、AUTO、AAC这三个小币种,也就是说日交易量的含金量还需打个折扣。

h04.png

OKCoin韩国站币种交易量排行榜


火币等交易所在韩国的业务推进效果较差,一方面与前面提到的用户习惯差异具有重要关系,另一方面也与韩国对交易所行业的严格政策有关。

CoinTiger创始人富兰克林向链捕手介绍道,韩国方面对交易所的合规要求非常严格,需要建立复杂的KYC审查流程,以满足法币入金要求。另外,韩国要求合规交易所必须使用当地的金融云,据推算比阿里金融云贵好几倍,且不能服务韩国国外用户。因此,CoinTiger交易所虽然一度在韩国设立本地运营团队,但很快选择了撤退。

火币韩国站在3月底上线时即发出公告,称法币交易会在近期上线,但至今未能开通。币安六七月份也在准备进入韩国市场,但近期表示仍在等待当地金融机构做出最终决定。

从新闻报道来看,韩国政府对主要交易所的突发检查也越来越频繁,主要涉及检查逃税漏税、夸大交易量等问题。加之年初韩国政府宣布对加密货币交易所收取高达24.2%的企业和地方所得税,交易所在韩国需要付出的时间与资金成本越来越高。反观韩国本地的法币交易所,「它们背后其实都有大财团,这些大财团所具有的能量和影响力不是一个外国公司能够具备的。」富兰克林说道。

总的来看,目前中国区块链项目在韩国的拓展都停留在打造知名度与口碑阶段,取得业务上实质性突破的项目几乎没有,但鉴于韩国对区块链的政策友好度与公众知名度,前往韩国「镀金」的项目势必只会越来越多。

在采访中,大部分受访者都向链捕手表达了对中国项目进军韩国区块链市场的看好,唯一持悲观态度的是选择撤退的CoinTiger创始人富兰克林。

「从历史上看,中国公司在韩国能够成功的例子几乎没有。」他说道。


作者:龚荃宇;编辑:潘宇波

以太坊GPU矿工抵制ASIC的情绪蔓延,ProgPoW或成解决方案

资讯8btc 发表了文章 • 2018-09-24 21:24 • 来自相关话题

一些以太坊矿工和开发人员已经提出了阻止专门挖矿硬件在网络上有效运行的计划。

自今年4月以来,围绕以太坊ASIC矿机的争议不断升温。上周四有消息传出,一家新的ASIC硬件生产商声称,其矿机的产出利润是其主要竞争对手比特大陆产品的六倍以上。

该消息传出后,一些GPU矿工支持者对开发人员未采取措施阻止越来越多的ASIC矿机使用表示担忧,许多人认为这实际上会吞噬规模较小的矿工的利益,他们呼吁GPU矿工们举行全面“罢工”。 一个名叫“Mdaria510”的GitHub用户说道:

“对GPU矿工来说,唯一可行的前进道路就是‘继续罢工’,并继续集中开采现有的链,逐渐消弱以太坊向武力妥协的举动。”


为了支持这种观点,另一位名为“MoneroCrusher”的用户补充说,以太坊挖矿社区提出的采取抵抗ASIC措施的要求被“公然忽视”,他们承诺将用自己的哈希算力加入这场抗争。

尽管如此,面对咄咄逼人抗议声,一些以太坊开发人员已经声明,有关阻止ASIC矿机的代码更改可能会作为全系统网络升级的一部分进行实施。而这一讨论的算法包含在一个名为ProgPoW的以太坊改进方案(EIP)中。

CoinDesk曾详细描述称,ProgPoW的目标是通过最大化发挥GPU的独有特性(如内存)来最小化平台上的ASIC挖矿行为。

但大多数开发人员认为,只有在以太坊网络原定于今年10月或11月的 “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 硬分叉完成之后, ProgPoW升级才能得到实施。以太坊基金会的安全官员马丁•霍尔斯特•斯温德(Martin Holst Swende)在Github上写道:

“我认为我们不应该把它加进‘君士坦丁堡’升级中。实施该算法只是一个方面,为了确保切换顺利进行,还需要做其他事情,而这些事情需要测试才会知道结果。我的观点是,我们应该在‘君士坦丁堡’升级后不久就切换成PoW硬分叉网络。”



危险的游戏?
 

即便如此,有迹象表明GPU矿工们已失去了耐性。

Reddit评论员“Bayminer”将该计划描述为“玩火”,有些人担心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以太坊就可能会成为中心化的ASIC矿工群体一时的脑洞大开的牺牲品。

虽然目前大规模ASIC挖矿还不现实,但是以太坊网络中ASIC矿工确实存在,再加上最近ASIC矿机的强势发展,已经足以让GPU采矿倡导者要求开发者社区采取行动,而且是越快越好。一名名为“gfunksound”的用户在GitHub愤懑地将它表述为“对以太坊的一个非常严重的威胁”:

“我们发现了很多ASIC矿工完全控制着网络、并用枪口指着其他矿工强迫他们做出决定的例子,我认为以太坊核心开发团队应该不愿意让自己陷入这种境地。”


事实上,一些人认为,在一个ASIC占主导地位的平台上,矿工们的实力将足以阻止或显著推迟以太坊转向权益证明(PoS)的进程,这是一个完全废除能源密集型挖矿共识转变。

GitHub的用户“Sinabi”补充说,由于这是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创建初期设定的最终目标,“矿工中心化将迫使以太坊团队最终更多地迎合ASIC矿工的需求,而不是坚持它最初建立的中立愿景。”

同时,有关审查的指控也出现了。例如,MoneroCrusher指责“比特大陆和其他制造商”利用社交媒体机器人来否决“每一篇批评ASIC的帖子”。他还声称自己受到了审查,他指出,他最初反对ASIC的 Reddit帖子在“开始获得关注”时被删除了。


社区态度各异
 

然而,开发人员对这种指责进行了反驳。

以太坊客户开发人员阿弗里•肖顿(Afri Schoedon)告诉CoinDesk,MoneroCrusher所指的Reddit帖子其实是“被一位审核员错误地删除了”,根本就不存在“故意审查”之事。据以太坊独立开发者阿列克谢•阿库诺夫(Alexey Akhunov)称,过去几天在Reddit上看到的聊天内容“太过情绪化,根本就没有说到点子上”。

然而,其他开发人员对以抵抗ASIC为中心的硬分叉的想法采取了更为开放的态度。以太坊开发人员尼克•约翰逊(Nick Johnson)在与ProgPoW的主要支持者交谈后表示,他支持该提议的目标。他对CoinDesk说道:

“我对此也相当有信心,在PoS系统准备推出之前保留以太坊挖矿的去中心化是一个有用且必要的更改。”


与此同时,像肖顿这样的开发人员对于这种草率的实施持谨慎态度,他们表示,“仓促的更改”将危及“网络的安全和稳定”。他也在GitHub上重申,在实施方面,ProgPoW肯定不会在君士坦丁堡及时得到考虑,他说道:

“我们已经在‘君士坦丁堡’升级工作上付出了11个月,而硬分叉就是决战阶段。任何其他的提议,无论多么微小,都必须等到下一次硬分叉。”


约翰逊对此表示赞同,他说道:“君士坦丁堡现在已经差不多定案了。”

尽管如此,他还是对不久之后的实施持欢迎态度。他重申,没有任何其他提议中的PoW变更像ProgPOW一样经过深思熟虑,或更有可能获得成功的。 另一方面,像肖顿这样的开发人员认为未来的时间会更长,他们预计这个提议“从实现、测试到主网部署,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


原文:Momentum Is Building to Block Big Miners from Ethereum's Blockchain
作者:Christine Kim
编译:Libert 查看全部
201809231554545021.jpg

一些以太坊矿工和开发人员已经提出了阻止专门挖矿硬件在网络上有效运行的计划。

自今年4月以来,围绕以太坊ASIC矿机的争议不断升温。上周四有消息传出,一家新的ASIC硬件生产商声称,其矿机的产出利润是其主要竞争对手比特大陆产品的六倍以上。

该消息传出后,一些GPU矿工支持者对开发人员未采取措施阻止越来越多的ASIC矿机使用表示担忧,许多人认为这实际上会吞噬规模较小的矿工的利益,他们呼吁GPU矿工们举行全面“罢工”。 一个名叫“Mdaria510”的GitHub用户说道:


“对GPU矿工来说,唯一可行的前进道路就是‘继续罢工’,并继续集中开采现有的链,逐渐消弱以太坊向武力妥协的举动。”



为了支持这种观点,另一位名为“MoneroCrusher”的用户补充说,以太坊挖矿社区提出的采取抵抗ASIC措施的要求被“公然忽视”,他们承诺将用自己的哈希算力加入这场抗争。

尽管如此,面对咄咄逼人抗议声,一些以太坊开发人员已经声明,有关阻止ASIC矿机的代码更改可能会作为全系统网络升级的一部分进行实施。而这一讨论的算法包含在一个名为ProgPoW的以太坊改进方案(EIP)中。

CoinDesk曾详细描述称,ProgPoW的目标是通过最大化发挥GPU的独有特性(如内存)来最小化平台上的ASIC挖矿行为。

但大多数开发人员认为,只有在以太坊网络原定于今年10月或11月的 “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 硬分叉完成之后, ProgPoW升级才能得到实施。以太坊基金会的安全官员马丁•霍尔斯特•斯温德(Martin Holst Swende)在Github上写道:


“我认为我们不应该把它加进‘君士坦丁堡’升级中。实施该算法只是一个方面,为了确保切换顺利进行,还需要做其他事情,而这些事情需要测试才会知道结果。我的观点是,我们应该在‘君士坦丁堡’升级后不久就切换成PoW硬分叉网络。”




危险的游戏?
 

即便如此,有迹象表明GPU矿工们已失去了耐性。

Reddit评论员“Bayminer”将该计划描述为“玩火”,有些人担心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以太坊就可能会成为中心化的ASIC矿工群体一时的脑洞大开的牺牲品。

虽然目前大规模ASIC挖矿还不现实,但是以太坊网络中ASIC矿工确实存在,再加上最近ASIC矿机的强势发展,已经足以让GPU采矿倡导者要求开发者社区采取行动,而且是越快越好。一名名为“gfunksound”的用户在GitHub愤懑地将它表述为“对以太坊的一个非常严重的威胁”:


“我们发现了很多ASIC矿工完全控制着网络、并用枪口指着其他矿工强迫他们做出决定的例子,我认为以太坊核心开发团队应该不愿意让自己陷入这种境地。”



事实上,一些人认为,在一个ASIC占主导地位的平台上,矿工们的实力将足以阻止或显著推迟以太坊转向权益证明(PoS)的进程,这是一个完全废除能源密集型挖矿共识转变。

GitHub的用户“Sinabi”补充说,由于这是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创建初期设定的最终目标,“矿工中心化将迫使以太坊团队最终更多地迎合ASIC矿工的需求,而不是坚持它最初建立的中立愿景。”

同时,有关审查的指控也出现了。例如,MoneroCrusher指责“比特大陆和其他制造商”利用社交媒体机器人来否决“每一篇批评ASIC的帖子”。他还声称自己受到了审查,他指出,他最初反对ASIC的 Reddit帖子在“开始获得关注”时被删除了。


社区态度各异
 

然而,开发人员对这种指责进行了反驳。

以太坊客户开发人员阿弗里•肖顿(Afri Schoedon)告诉CoinDesk,MoneroCrusher所指的Reddit帖子其实是“被一位审核员错误地删除了”,根本就不存在“故意审查”之事。据以太坊独立开发者阿列克谢•阿库诺夫(Alexey Akhunov)称,过去几天在Reddit上看到的聊天内容“太过情绪化,根本就没有说到点子上”。

然而,其他开发人员对以抵抗ASIC为中心的硬分叉的想法采取了更为开放的态度。以太坊开发人员尼克•约翰逊(Nick Johnson)在与ProgPoW的主要支持者交谈后表示,他支持该提议的目标。他对CoinDesk说道:


“我对此也相当有信心,在PoS系统准备推出之前保留以太坊挖矿的去中心化是一个有用且必要的更改。”



与此同时,像肖顿这样的开发人员对于这种草率的实施持谨慎态度,他们表示,“仓促的更改”将危及“网络的安全和稳定”。他也在GitHub上重申,在实施方面,ProgPoW肯定不会在君士坦丁堡及时得到考虑,他说道:


“我们已经在‘君士坦丁堡’升级工作上付出了11个月,而硬分叉就是决战阶段。任何其他的提议,无论多么微小,都必须等到下一次硬分叉。”



约翰逊对此表示赞同,他说道:“君士坦丁堡现在已经差不多定案了。”

尽管如此,他还是对不久之后的实施持欢迎态度。他重申,没有任何其他提议中的PoW变更像ProgPOW一样经过深思熟虑,或更有可能获得成功的。 另一方面,像肖顿这样的开发人员认为未来的时间会更长,他们预计这个提议“从实现、测试到主网部署,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


原文:Momentum Is Building to Block Big Miners from Ethereum's Blockchain
作者:Christine Kim
编译:Libert

日本Zaif交易所实际损失高于预期 ,或引起新一轮监管“加码”

地区8btc 发表了文章 • 2018-09-24 21:17 • 来自相关话题

近日,日本加密货币交易所Zaif宣布,上周黑客攻击造成的实际损失比预想得高。这一事件对于原本处境艰难的日本加密交易所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Zaif母公司Tech Bureau发布声明表示,鉴于萌奈币(Monacoin)的损失高于预期,本次攻击的最终损失并非早前报道的5970万美元,而是6250万美元。

去年获得了日本金融厅(FSA)发布的运营许可证的Zaif,现在面临巨大的回应压力。上周,路透社报道称,FSA已经派出一支检查员团队前往Tech Bureau位于大阪的办公室,以核实该公司是否能够弥补客户损失,并确保其已采取措施加强安全网络。据悉,Zaif交易所在今年已收到来自FSA的两次业务整改通知。

许多持有FSA许可的日本交易所也一直竭力达到监管要求,但是在今年夏天仍收到了业务整改通知。其中,日本领先的加密货币交易所bitFlyer由于监管审查的加强,已搁置海外扩张和新业务拓展计划。

日本多家媒体报道称,在Zaif遭受攻击前,FSA执行委员会已经在考虑制定更严的加密货币交易规定。不过,由于客户的不满和媒体的压力,FSA可能被迫再次收紧检查制度和许可颁发政策。

9月23日,日本著名新闻媒体《读卖新闻》上发表的一篇社论建议,FSA应“重新严格检查其他加密货币交易商的资产管理条件”,并敦促:

由于黑客攻击技术变得非常复杂,建议考虑撤销未采取足够措施保护系统免受攻击的运营商的注册。


日本警察厅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加密货币盗窃案在2018年增加了两倍。今年上半年,加密货币钱包失窃额总计605.03亿日元(5.4亿美元)。


原文:Fallout Continues in Wake of USD 63m Hack
作者:Tim Alper
编译:ElaineW 查看全部
866d5c7017.jpg

近日,日本加密货币交易所Zaif宣布,上周黑客攻击造成的实际损失比预想得高。这一事件对于原本处境艰难的日本加密交易所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Zaif母公司Tech Bureau发布声明表示,鉴于萌奈币(Monacoin)的损失高于预期,本次攻击的最终损失并非早前报道的5970万美元,而是6250万美元。

去年获得了日本金融厅(FSA)发布的运营许可证的Zaif,现在面临巨大的回应压力。上周,路透社报道称,FSA已经派出一支检查员团队前往Tech Bureau位于大阪的办公室,以核实该公司是否能够弥补客户损失,并确保其已采取措施加强安全网络。据悉,Zaif交易所在今年已收到来自FSA的两次业务整改通知。

许多持有FSA许可的日本交易所也一直竭力达到监管要求,但是在今年夏天仍收到了业务整改通知。其中,日本领先的加密货币交易所bitFlyer由于监管审查的加强,已搁置海外扩张和新业务拓展计划。

日本多家媒体报道称,在Zaif遭受攻击前,FSA执行委员会已经在考虑制定更严的加密货币交易规定。不过,由于客户的不满和媒体的压力,FSA可能被迫再次收紧检查制度和许可颁发政策。

9月23日,日本著名新闻媒体《读卖新闻》上发表的一篇社论建议,FSA应“重新严格检查其他加密货币交易商的资产管理条件”,并敦促:


由于黑客攻击技术变得非常复杂,建议考虑撤销未采取足够措施保护系统免受攻击的运营商的注册。



日本警察厅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加密货币盗窃案在2018年增加了两倍。今年上半年,加密货币钱包失窃额总计605.03亿日元(5.4亿美元)。


原文:Fallout Continues in Wake of USD 63m Hack
作者:Tim Alper
编译:Elai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