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资本抄底,币圈交易所开始出清之路

市场acoin 发表了文章 • 2018-12-12 13:05 • 来自相关话题

在市场流量枯竭面前,数量多如牛毛的加密货币交易所,正面临着退出转型、破产关门、兼并收购的命运选择;

也正因为资本寒冬的背景,“产能”过剩的币圈和币圈交易所将逐步迎来市场出清;

当产业资本开始抄底,预示着熊市进入淘汰行业弱者的新阶段,暗含了加密货币的行业集中度将发生变化,产业吸引力正在增强。


1 交易所出售意愿增强


近期,兼并收购加密货币交易所的动作频频发生。

12月9日,港股上市公司麦迪森控股就斥资16.80亿日元(约1.02亿元人民币)收购了一家持有日本数字资产牌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

麦迪森控股(08057.HK)公告称,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Madison Lab Limited拟收购株式会社BITOCEAN 67.2%股权,总代价将为16.80亿日元(约1.02亿元人民币)。

该公司认为,尽管主要虚拟货币近期出现价格波动,但相关区块链技术的运用将在各个行业中日益普遍。因此该公司董事认为,拥有及运营虚拟货币交易平台有利于集团的长期发展。

无独有偶,火币集团在前段时间通过全资子公司Huobi Japan Holding Ltd购得其全资拥有的日本数字货币交易所BitTrade的100%股份,借此机会进军日本市场。

据悉,BitTrade同样是持有日本金融厅(FSA)授权颁发的数字资产牌照的交易所之一。目前,日本有16家机构拥有此合法牌照。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7年首次收金融业务以来,从事葡萄酒产品等酒类销售的麦迪森控股一直谋求发展金融服务及金融创新项目,并于2017年6月7日由“麦迪森酒业控股有限公司”改名为“麦迪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今年3月,麦迪森控股就曾尝试收购一家日本持牌交易所BITPoint Japan的20%股权。

在2018年3月的这个币圈疯狂阶段,哪怕是最为专业严谨的机构投资者,也将坚信币圈的繁荣和伟大。所以,与麦迪森控股接触的这家日本加密货币交易所,非常的骄傲的开出一个很高的价格。

当时的情况是,麦迪森控股将以日元50亿(约等于约人民币3.05亿元)现金收购在日本持牌经营数字货币交易所BITPoint Japan的20%股权及附带之额外40%股权的收购期权。

在当时的币圈情况下,麦迪森控股最终未能完成收购BITPoint Japan,于是它开始积极寻求收购日本国内的其他加密货币交易所,也就是12月9日所公告的这一家BITOCEAN。

按麦迪森的公告显示,其在三月份谋求收购的BITPoint的估值约为15.25亿元人民币。而在币价行情暴跌、币圈用户流量枯竭后,同为16家日本持牌机构的BITOCEAN按照协议计算,估值仅为1.52亿元人民币,二者前后相差10倍。

显然,当前的状况是,一些中小交易所的出售意愿较年初显著增强。


2 行业开始走上出清之路


时势巨变,一切都在于市况与年初已不可同日而语,比特币等主流币在长达一年的熊市之中跌幅巨大,市场活跃度显著降低,币圈的信仰,不仅在散户中崩塌,创业者的信仰也将经受了巨大的考验。

公开数据显示,近一年,前三大市值币种成交额呈下滑趋势。一年前比特币的日成交额过百亿美元,如今缩水到仅为27亿美元,这对全球大大小小的交易所是一个巨大的压力,毕竟交易所的数量一度近上万家,而整个市场的日成交额又太低。

“休眠账户越来越多,很多人已经不玩了,我都删掉了交易所的APP”一位市场分析人士告诉硬币君,许多做投资的同行都已经开始退出了。

交易所的引流也面临巨大问题,币圈暴跌后,用户营销策略效果堪忧,加之年关临近,一些没有得到新一轮资金支持的交易所,不得不选择关门,甚至跑路。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1月,全球区块链领域共斩获20笔融资,融资总额约为16.4亿元人民币,环比下降23.1%。加密货币潮水退去,资本对于区块链项目的筛选变得谨慎,融资环境愈发严峻。

而另一方面,当熊市来临,泡沫和喧嚣逐步褪去,传统上市公司、金融机构对区块链、加密货币交易开始表现出了浓厚兴趣。

两个星期前,正当币圈暴跌之际,A股上市公司梦网集团副总裁文力对外表示,下一波公司收购兼并的重点将是区块链领域。

也在近期,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Money Forward Inc.(TYO:3994)的全资子公司Money Forward Co. Ltd已宣布即将推出加密货币交易所。信息公布当天,Money Forward公司股价收涨3.46%。

加密货币交易所ErisX则在近日表示,它从富达投资和纳斯达克风险投资等投资者那里总计筹集了2750万美元。纳斯达克证实参与了这轮融资,但拒绝透露具体金额。富达暂未回复。

由此可见,机构投资者与产业资本在加密货币交易的领域布局逐步开始,他们更关注行业的发展,聚焦于低估值的机会,他们的布局策略不是为了给人抬轿子,而是在大家跑路的时候杀进。

当“产能过剩”的币圈交易所难以为继后,产业资本此时出手,或可说明币圈交易所行业已经到了出清的开始阶段。


3 行业集中度提升才是币圈未来


币圈交易所的过往与现状并不是孤立的。实际上,互联网新兴领域也大多经历从热钱疯狂涌入,到最后泡沫破裂时的求生战场的转变。

任何一个有利可图的领域都会引来大量的跟风参与者,币圈交易所的上万家参与者足以说明。

币圈交易所的创业潮,不过是团购创业潮、共享单车创业潮的另一个版本,甚至连跑路都几乎一模一样。

先是有七八年前团购行业的“千团大战”。为了争夺国内团购市场,一个个团购网站开始一轮轮的融资比赛,打起广告战。

直到资本寒冬来临,从2012年开始,团购行业开始出现老板卷款跑路,大规模裁员和降薪,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当99%的参与者都退出团购行业后,唯一的胜利者属于美团网,现金估值已高达600亿美元,这种极短状况在币圈上演吗?

又比如,挤满大街小巷的共享单车仅仅一年时间不到,便落下神坛。人们熟知的摩拜被迫卖身美团,ofo濒临资金链断裂,町町单车老板跑路,该行业也开始走上出清的道路。

加密货币行业里,近期的交易所跑路事件也比比皆是,比如玩家网、SZ交易所均涉嫌其中。此时,摆在中小交易所面前的是,一,运营资金枯竭后破产;二,被金主收购逆势发展。

显然,后者对中小交易所更有吸引力。而互联网科技行业的发展特点恰恰是——牛市恶化行业、熊市做强公司。

牛市导致了参与者不断涌入,行业集中度逐步下降,许多竞争力较弱的行业参与者也能凭借牛市滋润的生活,而熊市恰恰相反在。这也是产业资本在熊市淘金的主要逻辑,正在通过拓展新业务的策略,以帮助他们度过寒冬。

行业集中度提升也许才是币圈交易所的未来。或许正如天风证券所说的那样,行业发展下去的一个极端情况是,矿场全部停工、中小型交易所都倒闭,只剩下巨头,另一个就是稳定币信用坍塌。这三个信号出现,也许行业就见底了。 查看全部
Cryptocurrency-Trading-and-Crypto-Currency-Exchange.jpg

在市场流量枯竭面前,数量多如牛毛的加密货币交易所,正面临着退出转型、破产关门、兼并收购的命运选择;

也正因为资本寒冬的背景,“产能”过剩的币圈和币圈交易所将逐步迎来市场出清;

当产业资本开始抄底,预示着熊市进入淘汰行业弱者的新阶段,暗含了加密货币的行业集中度将发生变化,产业吸引力正在增强。


1 交易所出售意愿增强


近期,兼并收购加密货币交易所的动作频频发生。

12月9日,港股上市公司麦迪森控股就斥资16.80亿日元(约1.02亿元人民币)收购了一家持有日本数字资产牌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

麦迪森控股(08057.HK)公告称,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Madison Lab Limited拟收购株式会社BITOCEAN 67.2%股权,总代价将为16.80亿日元(约1.02亿元人民币)。

该公司认为,尽管主要虚拟货币近期出现价格波动,但相关区块链技术的运用将在各个行业中日益普遍。因此该公司董事认为,拥有及运营虚拟货币交易平台有利于集团的长期发展。

无独有偶,火币集团在前段时间通过全资子公司Huobi Japan Holding Ltd购得其全资拥有的日本数字货币交易所BitTrade的100%股份,借此机会进军日本市场。

据悉,BitTrade同样是持有日本金融厅(FSA)授权颁发的数字资产牌照的交易所之一。目前,日本有16家机构拥有此合法牌照。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7年首次收金融业务以来,从事葡萄酒产品等酒类销售的麦迪森控股一直谋求发展金融服务及金融创新项目,并于2017年6月7日由“麦迪森酒业控股有限公司”改名为“麦迪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今年3月,麦迪森控股就曾尝试收购一家日本持牌交易所BITPoint Japan的20%股权。

在2018年3月的这个币圈疯狂阶段,哪怕是最为专业严谨的机构投资者,也将坚信币圈的繁荣和伟大。所以,与麦迪森控股接触的这家日本加密货币交易所,非常的骄傲的开出一个很高的价格。

当时的情况是,麦迪森控股将以日元50亿(约等于约人民币3.05亿元)现金收购在日本持牌经营数字货币交易所BITPoint Japan的20%股权及附带之额外40%股权的收购期权。

在当时的币圈情况下,麦迪森控股最终未能完成收购BITPoint Japan,于是它开始积极寻求收购日本国内的其他加密货币交易所,也就是12月9日所公告的这一家BITOCEAN。

按麦迪森的公告显示,其在三月份谋求收购的BITPoint的估值约为15.25亿元人民币。而在币价行情暴跌、币圈用户流量枯竭后,同为16家日本持牌机构的BITOCEAN按照协议计算,估值仅为1.52亿元人民币,二者前后相差10倍。

显然,当前的状况是,一些中小交易所的出售意愿较年初显著增强。


2 行业开始走上出清之路


时势巨变,一切都在于市况与年初已不可同日而语,比特币等主流币在长达一年的熊市之中跌幅巨大,市场活跃度显著降低,币圈的信仰,不仅在散户中崩塌,创业者的信仰也将经受了巨大的考验。

公开数据显示,近一年,前三大市值币种成交额呈下滑趋势。一年前比特币的日成交额过百亿美元,如今缩水到仅为27亿美元,这对全球大大小小的交易所是一个巨大的压力,毕竟交易所的数量一度近上万家,而整个市场的日成交额又太低。

“休眠账户越来越多,很多人已经不玩了,我都删掉了交易所的APP”一位市场分析人士告诉硬币君,许多做投资的同行都已经开始退出了。

交易所的引流也面临巨大问题,币圈暴跌后,用户营销策略效果堪忧,加之年关临近,一些没有得到新一轮资金支持的交易所,不得不选择关门,甚至跑路。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1月,全球区块链领域共斩获20笔融资,融资总额约为16.4亿元人民币,环比下降23.1%。加密货币潮水退去,资本对于区块链项目的筛选变得谨慎,融资环境愈发严峻。

而另一方面,当熊市来临,泡沫和喧嚣逐步褪去,传统上市公司、金融机构对区块链、加密货币交易开始表现出了浓厚兴趣。

两个星期前,正当币圈暴跌之际,A股上市公司梦网集团副总裁文力对外表示,下一波公司收购兼并的重点将是区块链领域。

也在近期,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Money Forward Inc.(TYO:3994)的全资子公司Money Forward Co. Ltd已宣布即将推出加密货币交易所。信息公布当天,Money Forward公司股价收涨3.46%。

加密货币交易所ErisX则在近日表示,它从富达投资和纳斯达克风险投资等投资者那里总计筹集了2750万美元。纳斯达克证实参与了这轮融资,但拒绝透露具体金额。富达暂未回复。

由此可见,机构投资者与产业资本在加密货币交易的领域布局逐步开始,他们更关注行业的发展,聚焦于低估值的机会,他们的布局策略不是为了给人抬轿子,而是在大家跑路的时候杀进。

当“产能过剩”的币圈交易所难以为继后,产业资本此时出手,或可说明币圈交易所行业已经到了出清的开始阶段。


3 行业集中度提升才是币圈未来


币圈交易所的过往与现状并不是孤立的。实际上,互联网新兴领域也大多经历从热钱疯狂涌入,到最后泡沫破裂时的求生战场的转变。

任何一个有利可图的领域都会引来大量的跟风参与者,币圈交易所的上万家参与者足以说明。

币圈交易所的创业潮,不过是团购创业潮、共享单车创业潮的另一个版本,甚至连跑路都几乎一模一样。

先是有七八年前团购行业的“千团大战”。为了争夺国内团购市场,一个个团购网站开始一轮轮的融资比赛,打起广告战。

直到资本寒冬来临,从2012年开始,团购行业开始出现老板卷款跑路,大规模裁员和降薪,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当99%的参与者都退出团购行业后,唯一的胜利者属于美团网,现金估值已高达600亿美元,这种极短状况在币圈上演吗?

又比如,挤满大街小巷的共享单车仅仅一年时间不到,便落下神坛。人们熟知的摩拜被迫卖身美团,ofo濒临资金链断裂,町町单车老板跑路,该行业也开始走上出清的道路。

加密货币行业里,近期的交易所跑路事件也比比皆是,比如玩家网、SZ交易所均涉嫌其中。此时,摆在中小交易所面前的是,一,运营资金枯竭后破产;二,被金主收购逆势发展。

显然,后者对中小交易所更有吸引力。而互联网科技行业的发展特点恰恰是——牛市恶化行业、熊市做强公司。

牛市导致了参与者不断涌入,行业集中度逐步下降,许多竞争力较弱的行业参与者也能凭借牛市滋润的生活,而熊市恰恰相反在。这也是产业资本在熊市淘金的主要逻辑,正在通过拓展新业务的策略,以帮助他们度过寒冬。

行业集中度提升也许才是币圈交易所的未来。或许正如天风证券所说的那样,行业发展下去的一个极端情况是,矿场全部停工、中小型交易所都倒闭,只剩下巨头,另一个就是稳定币信用坍塌。这三个信号出现,也许行业就见底了。

“杠杆之王”的万亿生意经

人物shenlian 发表了文章 • 2018-12-12 13:00 • 来自相关话题

Arthur Hayes


据媒体报道,在加密交易所BitMEX上,过去365天的交易量超过1万亿美元,相当于印尼2017年全年的GDP;过去30天的交易量超过900亿美元。

在这些巨额交易量的背后,成全了一个年仅32岁的亿万富翁——5年前,这位叫亚瑟 · 海耶斯(Arthur Hayes)的年轻人被花旗银行扫地出门。

亚瑟 · 海耶斯是BitMEX的创始人,这家平台以提供最高100倍杠杆的加密货币期货合约而闻名。

2018年,他租下了全世界最贵的办公室—长江中心第45层,与高盛等世界级金融机构平起平坐。

在向人们贩卖暴富的梦想或者推人坠入深渊的过程中,亚瑟 · 海耶斯和他的伙伴们,成全了自己的发财梦,成为加密货币领域的“杠杆之王”。


金融危机后被裁员


和众多渴望暴富的热血青年一样,BitMEX创始人亚瑟 · 海耶斯从小便有华尔街投行梦。

亚瑟出生于美国水牛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母都是在通用汽车工作的工人。曾经,亚瑟考虑过从事房地产行业,但是出于对华尔街的向往,他最后还是选择金融作为人生前进的目标,并顺利被全球排名第一的商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录取。

2006 年,他在大一时,来香港进行短暂地学习交流,繁华的东方之珠吸引了他,让他流连忘返。不久后他回到费城,却依旧渴望维多利亚湾的美景,于是第二年他便向香港的12家银行申请了暑期实习,最后去了德意志银行。

亚瑟对自己的现状很满意,伴随着2007年全球牛市的到来,他感觉自己站到了时代风口上,见证了金融繁荣的大爆炸。

2008年6月,22岁的亚瑟顺利从沃顿商学院毕业,随即前往伦敦参加德意志银行的管理培训生计划。

在伦敦金融区边缘的公寓套房内,亚瑟和几十名年轻毕业生经历学生时代最后的洗礼:在六个小时的金融课之后,他们跑去各种酒吧和会所,释放年轻的激情。殊不知,对于他们来说,这也是学生时代最后的疯狂,次贷危机的浪潮即将席卷全球。

亚瑟回忆说,当时还有一个学员因为喝醉而弄断了一根肋骨,而他自己也很享受这样的派对氛围,特别是银行内部“论功行赏”的功利文化,赚钱是唯一目标,没有人会为这个目标感到羞耻,这也符合标准的华尔街文化:贪婪是一种美德。

但也正是华尔街的贪婪,让次贷泡沫逐渐演变成一场全球危机。2008年9月,亚瑟正式成为了德意志银行香港办公室的一名全职员工,在中环的办公室里,他踌躇满志,对未来充满信心。谁也不会预料到,一周之后,这个世界会卸下温柔的伪装,面露狰狞。

2008年9月15日,有着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引发全球金融海啸。当亚瑟看到这消息时,他在瘫坐在办公椅上,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他知道,银行业的好日子到头了,他的好日子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事实的确如此,随后几年,德意志银行大幅削减奖金,并多次重组其全球交易业务,以此来控制风险。当时在ETF做市商团队工作的亚瑟收入锐减,比他预期的要低起码30%到50%,更可怕的是一轮又一轮的裁员潮袭来,亚瑟当时只有一个目标:“一直活下去。”

2013年初,亚瑟跳槽到了花旗银行,但是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5个月后,在花旗银行的裁员潮中,他被裁掉,但是他却没有为此惊慌不安,因为就在一个月以前,他通过网络上的一篇文章认识了比特币。

一个时代落幕了,而新的世界正在萌芽。


往返香港、深圳之间“搬砖”


比特币,这个完全有别于传统金融产品的新事物彻底吸引了他。

被辞后,亚瑟全身心投入比特币交易中,他通过俄罗斯公司ICBIT在分别在现货市场以及期货市场交易比特币。

然而,他那年秋天因为某个市场事件而尝到了一个惨痛教训,那就是他无法从Mt.Gox提取现金。Mt.Gox一家位于日本的比特币交易平台,2014年2月,在85万个比特币被盗后,无力偿还,宣布破产。

长期交易金融衍生品的亚瑟认为购买和持有比特币的做法不仅风险极大,而且相当无趣,这似乎为今后其创建BitMEX埋下了伏笔。

在炒币的过程中,亚瑟兴奋地发现了一条致富之路:比特币在不同交易所之间的价格差距很大,存在套利空间,比如,中国内地交易所的比特币价格比位于香港的Bitfinex多20%。

于是亚瑟开始乐此不疲地在Bitfinex上购买比特币,然后在中国内地的交易所进行售卖赚取价差。

然而,赚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根据中国法律,亚瑟可以将其卖币的钱存入内地的银行账户,但他无法将那些钱汇到香港。于是,他开始乘坐一小时的巴士到深圳的银行,取出所允许的最高提现额2万元,将现金带回香港,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搬砖套利。

就这样,通过一次次的“人肉搬砖”,亚瑟积攒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谁也不会想到,这个穿梭在香港与深圳巴士之间的搬砖青年,有一天会成为享誉全球的比特币杠杆之王。


杠杆之王


亚瑟从不掩饰他的野心,从进入德意志银行的那一刻,他的人生目标便没有动摇过——赚钱,赚更多的钱,几千万美金,甚至是几亿美金。

合法地贪婪是一种光荣,这是它在德意志银行学到的第一件事;而第二件事就是交易衍生品比交易现货更加有利可图,衍生品不仅可以应用数十倍的杠杆,还可以在任何方向上进行巨额投注。既可以让人一夜暴富,也可以让人一贫如洗,股票衍生品交易员出身的亚瑟喜欢这样的游戏。

但是这一次,亚瑟并没有走到牌桌前成为赌徒,他选择做一个大赌场,为所有比特币爱好者提供一个高达100倍杠杆的比特币期货合约交易平台,这就是BitMEX。

2014年1月,不再满足于搬砖套利的亚瑟找到了两个创业合伙人:毕业于牛津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本·戴罗(Ben Delo),他曾为摩根大通开发高频交易系统;以及来自美国的资深程序员山姆·里德(Samuel Reed), 山姆曾经担任过两家技术公司的首席技术官。

三人进行了合理分工,精通金融衍生品的亚瑟担任首席执行官;熟悉高频交易系统的戴罗任首席策略官;有着十几年程序开发经验的山姆担任首席技术官,BitMEX创业铁三角正式形成。

BitMEX被打造成了一个纯期货合约平台,撮合期货合约的买家和卖家,无论加密币走势如何,BitMEX都能保证自己赚钱。

若是比特币,则平台收取0.05%的结算费用,莱特币等其他流动性较低的币种,平台则收取0.25%的结算费用,并且为了绕过银行系统,BitMEX上的所有交易都以比特币结算,不转换为任何法定货币。

同时,亚瑟与戴罗一个天才般的设计,让BitMEX从比特币期货合约交易平台中脱颖而出,那就是永续掉期合约(perpetual swap),即XBT-USD永续合约。与一般定期合约不同,一般定期合约最终会到期并触发标的资产的交割,而这些永续合约永不终止。它追踪与比特币的美元价格指数,投资者可以在不中断的情况下,长时间做多或做空比特币。

BitMEX成为了全世界所有比特币合约玩家的投机天堂,根据官网数据,其日成交量17亿美元,30日成交量约900亿美元,冠绝全球。最高100倍杠杆放大了投机者的贪欲,只需要1%的波动,要么财富翻倍,要么爆仓出局,不成功,便成仁。

用《北京人在纽约》的台词来形容BitMEX再合适不过:

如果你爱他,就让他去BitMEX开单,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让他去BitMEX开单,因为那里是地狱。



赚钱机器


谁也不知道,亚瑟究竟赚了多少钱,但是可以肯定的是,BitMEX这台24小时不间断运转的造富机器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铺垫了三位创始人财富自由的道路。

据英国媒体报道,BitMEX联合创始人之一的本·戴罗成为英国第一位比特币亿万富翁和英国最年轻的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今年8月,BitMEX斥巨资租下了长江中心第45层,每平方英尺(0.09平方米)花费28.66美元,打破此前26.75美元的记录,一举成为全球最贵办公室。

BitMEX将与美国银行,巴克莱银行,彭博社,高盛集团以及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这些传统金融巨头共同分享长江中心。

2013年亚瑟被花旗银行扫地出门;2018年,他一举拿下全球最贵办公室,和华尔街大银行平起平坐,五年时间,斗转星移,换了人间,银行还是那个银行,比特币却不再是当初那个比特币。

“传统金融业已经从往日的辉煌跌下神坛,剩下的只有市场不景气和裁员的新闻,微弱的波动性和监管当局对投资者一举一动的监控。”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亚瑟骄傲地说:“当人们问我什么进入这个行业?我会反问他们,为什么你还苦逼地在银行上着班?是时候冒险了。”

亚瑟喜欢冒险,更喜欢行情剧烈波动,今年1月份当数字货币市场经历雪崩行情时,亚瑟正在北海道滑雪,那一天,BitMEX处理了超过30亿美元的交易量,并且从中获利。

这才是亚瑟真正想要的, “作为一个交易员,这是我可以想到的最好的事情,在市场崩溃时我可以赚到更多的钱,我喜欢这种运动。”


文丨不亮

参考资料:

Bloomberg:With Banking, This Former Citi Trader Went Full Crypto
Cryptoslate:Co-Founder Becomes Britain’s First Bitcoin Billionaire and Youngest Self-Made Billionaire 查看全部
arthur.jpg

Arthur Hayes


据媒体报道,在加密交易所BitMEX上,过去365天的交易量超过1万亿美元,相当于印尼2017年全年的GDP;过去30天的交易量超过900亿美元。

在这些巨额交易量的背后,成全了一个年仅32岁的亿万富翁——5年前,这位叫亚瑟 · 海耶斯(Arthur Hayes)的年轻人被花旗银行扫地出门。

亚瑟 · 海耶斯是BitMEX的创始人,这家平台以提供最高100倍杠杆的加密货币期货合约而闻名。

2018年,他租下了全世界最贵的办公室—长江中心第45层,与高盛等世界级金融机构平起平坐。

在向人们贩卖暴富的梦想或者推人坠入深渊的过程中,亚瑟 · 海耶斯和他的伙伴们,成全了自己的发财梦,成为加密货币领域的“杠杆之王”。


金融危机后被裁员


和众多渴望暴富的热血青年一样,BitMEX创始人亚瑟 · 海耶斯从小便有华尔街投行梦。

亚瑟出生于美国水牛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母都是在通用汽车工作的工人。曾经,亚瑟考虑过从事房地产行业,但是出于对华尔街的向往,他最后还是选择金融作为人生前进的目标,并顺利被全球排名第一的商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录取。

2006 年,他在大一时,来香港进行短暂地学习交流,繁华的东方之珠吸引了他,让他流连忘返。不久后他回到费城,却依旧渴望维多利亚湾的美景,于是第二年他便向香港的12家银行申请了暑期实习,最后去了德意志银行。

亚瑟对自己的现状很满意,伴随着2007年全球牛市的到来,他感觉自己站到了时代风口上,见证了金融繁荣的大爆炸。

2008年6月,22岁的亚瑟顺利从沃顿商学院毕业,随即前往伦敦参加德意志银行的管理培训生计划。

在伦敦金融区边缘的公寓套房内,亚瑟和几十名年轻毕业生经历学生时代最后的洗礼:在六个小时的金融课之后,他们跑去各种酒吧和会所,释放年轻的激情。殊不知,对于他们来说,这也是学生时代最后的疯狂,次贷危机的浪潮即将席卷全球。

亚瑟回忆说,当时还有一个学员因为喝醉而弄断了一根肋骨,而他自己也很享受这样的派对氛围,特别是银行内部“论功行赏”的功利文化,赚钱是唯一目标,没有人会为这个目标感到羞耻,这也符合标准的华尔街文化:贪婪是一种美德。

但也正是华尔街的贪婪,让次贷泡沫逐渐演变成一场全球危机。2008年9月,亚瑟正式成为了德意志银行香港办公室的一名全职员工,在中环的办公室里,他踌躇满志,对未来充满信心。谁也不会预料到,一周之后,这个世界会卸下温柔的伪装,面露狰狞。

2008年9月15日,有着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引发全球金融海啸。当亚瑟看到这消息时,他在瘫坐在办公椅上,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他知道,银行业的好日子到头了,他的好日子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事实的确如此,随后几年,德意志银行大幅削减奖金,并多次重组其全球交易业务,以此来控制风险。当时在ETF做市商团队工作的亚瑟收入锐减,比他预期的要低起码30%到50%,更可怕的是一轮又一轮的裁员潮袭来,亚瑟当时只有一个目标:“一直活下去。”

2013年初,亚瑟跳槽到了花旗银行,但是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5个月后,在花旗银行的裁员潮中,他被裁掉,但是他却没有为此惊慌不安,因为就在一个月以前,他通过网络上的一篇文章认识了比特币。

一个时代落幕了,而新的世界正在萌芽。


往返香港、深圳之间“搬砖”


比特币,这个完全有别于传统金融产品的新事物彻底吸引了他。

被辞后,亚瑟全身心投入比特币交易中,他通过俄罗斯公司ICBIT在分别在现货市场以及期货市场交易比特币。

然而,他那年秋天因为某个市场事件而尝到了一个惨痛教训,那就是他无法从Mt.Gox提取现金。Mt.Gox一家位于日本的比特币交易平台,2014年2月,在85万个比特币被盗后,无力偿还,宣布破产。

长期交易金融衍生品的亚瑟认为购买和持有比特币的做法不仅风险极大,而且相当无趣,这似乎为今后其创建BitMEX埋下了伏笔。

在炒币的过程中,亚瑟兴奋地发现了一条致富之路:比特币在不同交易所之间的价格差距很大,存在套利空间,比如,中国内地交易所的比特币价格比位于香港的Bitfinex多20%。

于是亚瑟开始乐此不疲地在Bitfinex上购买比特币,然后在中国内地的交易所进行售卖赚取价差。

然而,赚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根据中国法律,亚瑟可以将其卖币的钱存入内地的银行账户,但他无法将那些钱汇到香港。于是,他开始乘坐一小时的巴士到深圳的银行,取出所允许的最高提现额2万元,将现金带回香港,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搬砖套利。

就这样,通过一次次的“人肉搬砖”,亚瑟积攒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谁也不会想到,这个穿梭在香港与深圳巴士之间的搬砖青年,有一天会成为享誉全球的比特币杠杆之王。


杠杆之王


亚瑟从不掩饰他的野心,从进入德意志银行的那一刻,他的人生目标便没有动摇过——赚钱,赚更多的钱,几千万美金,甚至是几亿美金。

合法地贪婪是一种光荣,这是它在德意志银行学到的第一件事;而第二件事就是交易衍生品比交易现货更加有利可图,衍生品不仅可以应用数十倍的杠杆,还可以在任何方向上进行巨额投注。既可以让人一夜暴富,也可以让人一贫如洗,股票衍生品交易员出身的亚瑟喜欢这样的游戏。

但是这一次,亚瑟并没有走到牌桌前成为赌徒,他选择做一个大赌场,为所有比特币爱好者提供一个高达100倍杠杆的比特币期货合约交易平台,这就是BitMEX。

2014年1月,不再满足于搬砖套利的亚瑟找到了两个创业合伙人:毕业于牛津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本·戴罗(Ben Delo),他曾为摩根大通开发高频交易系统;以及来自美国的资深程序员山姆·里德(Samuel Reed), 山姆曾经担任过两家技术公司的首席技术官。

三人进行了合理分工,精通金融衍生品的亚瑟担任首席执行官;熟悉高频交易系统的戴罗任首席策略官;有着十几年程序开发经验的山姆担任首席技术官,BitMEX创业铁三角正式形成。

BitMEX被打造成了一个纯期货合约平台,撮合期货合约的买家和卖家,无论加密币走势如何,BitMEX都能保证自己赚钱。

若是比特币,则平台收取0.05%的结算费用,莱特币等其他流动性较低的币种,平台则收取0.25%的结算费用,并且为了绕过银行系统,BitMEX上的所有交易都以比特币结算,不转换为任何法定货币。

同时,亚瑟与戴罗一个天才般的设计,让BitMEX从比特币期货合约交易平台中脱颖而出,那就是永续掉期合约(perpetual swap),即XBT-USD永续合约。与一般定期合约不同,一般定期合约最终会到期并触发标的资产的交割,而这些永续合约永不终止。它追踪与比特币的美元价格指数,投资者可以在不中断的情况下,长时间做多或做空比特币。

BitMEX成为了全世界所有比特币合约玩家的投机天堂,根据官网数据,其日成交量17亿美元,30日成交量约900亿美元,冠绝全球。最高100倍杠杆放大了投机者的贪欲,只需要1%的波动,要么财富翻倍,要么爆仓出局,不成功,便成仁。

用《北京人在纽约》的台词来形容BitMEX再合适不过:


如果你爱他,就让他去BitMEX开单,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让他去BitMEX开单,因为那里是地狱。




赚钱机器


谁也不知道,亚瑟究竟赚了多少钱,但是可以肯定的是,BitMEX这台24小时不间断运转的造富机器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铺垫了三位创始人财富自由的道路。

据英国媒体报道,BitMEX联合创始人之一的本·戴罗成为英国第一位比特币亿万富翁和英国最年轻的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今年8月,BitMEX斥巨资租下了长江中心第45层,每平方英尺(0.09平方米)花费28.66美元,打破此前26.75美元的记录,一举成为全球最贵办公室。

BitMEX将与美国银行,巴克莱银行,彭博社,高盛集团以及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这些传统金融巨头共同分享长江中心。

2013年亚瑟被花旗银行扫地出门;2018年,他一举拿下全球最贵办公室,和华尔街大银行平起平坐,五年时间,斗转星移,换了人间,银行还是那个银行,比特币却不再是当初那个比特币。

“传统金融业已经从往日的辉煌跌下神坛,剩下的只有市场不景气和裁员的新闻,微弱的波动性和监管当局对投资者一举一动的监控。”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亚瑟骄傲地说:“当人们问我什么进入这个行业?我会反问他们,为什么你还苦逼地在银行上着班?是时候冒险了。”

亚瑟喜欢冒险,更喜欢行情剧烈波动,今年1月份当数字货币市场经历雪崩行情时,亚瑟正在北海道滑雪,那一天,BitMEX处理了超过30亿美元的交易量,并且从中获利。

这才是亚瑟真正想要的, “作为一个交易员,这是我可以想到的最好的事情,在市场崩溃时我可以赚到更多的钱,我喜欢这种运动。”


文丨不亮

参考资料:

Bloomberg:With Banking, This Former Citi Trader Went Full Crypto
Cryptoslate:Co-Founder Becomes Britain’s First Bitcoin Billionaire and Youngest Self-Made Billionaire

V神连发15条推文:PoS和分片区块链的效率将提升1000倍

资讯8btc 发表了文章 • 2018-12-12 12:06 • 来自相关话题

以太坊创始人V神(Vitalik Buterin)近日连发15条简短推特,发表自己关于区块链的非金融应用的观点。主要观点包括:公共区块链比中心化服务器和联盟链更具有真正的竞争优势;PoS和分片(sharding)区块链的效率未来将提升1000倍等等。以下是V神所有观点:

1.是时候来一场推特风暴了,让我来简要介绍一下区块链的非金融应用。随着区块链的扩展性越来越好,用户体验越来越好,费用也越来越低,这将成为故事中越来越大的一部分。

2.区块链被低估的一种情况就是这种技术是能够做不同事情的密码学的延伸。密码学允许您对数据进行加密,证明有人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签名,等等....另一方面,区块链则允许你证明一段数据“没有”被发布。

3.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我最近看到的区块链大学学位验证应用。学位证书上只有一个数字签名,但是“(学位)撤销”进行上链。单独使用密码学,您不能检查撤销是否“没有”签名;但在区块链上却可以实现...

4.要检查某个学位是否还没有撤销,只需扫描区块链并检查撤销合约的所有日志。如果一个给定的学位被签名,并且在链上没有发现撤销,那么这意味着这个学位仍然有效。

5.您可以将此扩展到其他情景。其中一个很大的应用情景就是自主身份中的密钥(Key)撤销。如果你有一把Key A,然后你切换到Key B,之后Key A被黑客攻击,那么正在与你交流的人如何知道Key A已经无效了呢?他可以检查链上的撤销。

6.另一类用例就是验证流程的完整性。例如,在拍卖中,您可能希望验证是否包含了所有按时提交的投标,并且不包括延迟的投标。如果出价被发布到链,甚至进行了加密,你可以做到这一点。

7.还有许多其他类别的用例,这些用例需要将不同的应用放在一个公共数据库上,如果这是一个可靠的中立平台,那么这样会更方便(或风险更低)。从理论上讲,供应链追踪领域可以应用到这一点。

8.在可信的信号中立性方面,公有区块链与中心化服务器和联盟链相比具有真正的竞争优势。现在看来,这样的优势可能抵不上当前公有链的成本。

9.PoS和分片(sharding)区块链的效率未来将提升1000倍。因此,在未来,将事务进行上链所作出的效率牺牲都将是可接受的。

10.区块链并不是为了降低计算成本(至少相对于中心化服务器而言)。区块链是以增加计算成本的形式实现*减少*社会成本*而做出牺牲。

11.在过去的70年里,每单位计算的计算机成本已经降低了1万亿倍。人力成本已经上涨了2-10倍。因此,为了降低社会成本而招致更高的技术成本,至少有时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交易。

12.如果区块链Layer 1变得足够便宜,我就可以预见到像日常购物收据这样的东西都将被发布到区块链上。因为区块链是实现可验证性、保证非双重支付等等的最简单工具。

13.区块链带来的另一个有趣的东西是持久性的价值。例如,您在以太坊钱包中持有的ERC721收藏品在非常真实的加密意义上就是“您的”,而如果它只是存储在中央服务器中,那就不是这样了。

14.中心化服务器可以在以后决定更改规则,它们可以被黑客攻击,或者如果公司消失,这些服务器可以直接被关闭。而区块链Merkle收据却是永远存在的。

15.在一个重要的意义上,区块链的非金融应用比金融应用有优势:如果非金融应用崩溃,其风险更低,因此这些应用的快速部署很少会引起担忧。因此,这类应用可能会是第一批广泛部署的应用,尤其是在机构环境中。 查看全部
Vitalik-Buterin-and-Thai-Central-Bank-Will-Discuss-Future-of-Financial-Sector.jpg

以太坊创始人V神(Vitalik Buterin)近日连发15条简短推特,发表自己关于区块链的非金融应用的观点。主要观点包括:公共区块链比中心化服务器和联盟链更具有真正的竞争优势;PoS和分片(sharding)区块链的效率未来将提升1000倍等等。以下是V神所有观点:

1.是时候来一场推特风暴了,让我来简要介绍一下区块链的非金融应用。随着区块链的扩展性越来越好,用户体验越来越好,费用也越来越低,这将成为故事中越来越大的一部分。

2.区块链被低估的一种情况就是这种技术是能够做不同事情的密码学的延伸。密码学允许您对数据进行加密,证明有人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签名,等等....另一方面,区块链则允许你证明一段数据“没有”被发布。

3.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我最近看到的区块链大学学位验证应用。学位证书上只有一个数字签名,但是“(学位)撤销”进行上链。单独使用密码学,您不能检查撤销是否“没有”签名;但在区块链上却可以实现...

4.要检查某个学位是否还没有撤销,只需扫描区块链并检查撤销合约的所有日志。如果一个给定的学位被签名,并且在链上没有发现撤销,那么这意味着这个学位仍然有效。

5.您可以将此扩展到其他情景。其中一个很大的应用情景就是自主身份中的密钥(Key)撤销。如果你有一把Key A,然后你切换到Key B,之后Key A被黑客攻击,那么正在与你交流的人如何知道Key A已经无效了呢?他可以检查链上的撤销。

6.另一类用例就是验证流程的完整性。例如,在拍卖中,您可能希望验证是否包含了所有按时提交的投标,并且不包括延迟的投标。如果出价被发布到链,甚至进行了加密,你可以做到这一点。

7.还有许多其他类别的用例,这些用例需要将不同的应用放在一个公共数据库上,如果这是一个可靠的中立平台,那么这样会更方便(或风险更低)。从理论上讲,供应链追踪领域可以应用到这一点。

8.在可信的信号中立性方面,公有区块链与中心化服务器和联盟链相比具有真正的竞争优势。现在看来,这样的优势可能抵不上当前公有链的成本。

9.PoS和分片(sharding)区块链的效率未来将提升1000倍。因此,在未来,将事务进行上链所作出的效率牺牲都将是可接受的。

10.区块链并不是为了降低计算成本(至少相对于中心化服务器而言)。区块链是以增加计算成本的形式实现*减少*社会成本*而做出牺牲。

11.在过去的70年里,每单位计算的计算机成本已经降低了1万亿倍。人力成本已经上涨了2-10倍。因此,为了降低社会成本而招致更高的技术成本,至少有时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交易。

12.如果区块链Layer 1变得足够便宜,我就可以预见到像日常购物收据这样的东西都将被发布到区块链上。因为区块链是实现可验证性、保证非双重支付等等的最简单工具。

13.区块链带来的另一个有趣的东西是持久性的价值。例如,您在以太坊钱包中持有的ERC721收藏品在非常真实的加密意义上就是“您的”,而如果它只是存储在中央服务器中,那就不是这样了。

14.中心化服务器可以在以后决定更改规则,它们可以被黑客攻击,或者如果公司消失,这些服务器可以直接被关闭。而区块链Merkle收据却是永远存在的。

15.在一个重要的意义上,区块链的非金融应用比金融应用有优势:如果非金融应用崩溃,其风险更低,因此这些应用的快速部署很少会引起担忧。因此,这类应用可能会是第一批广泛部署的应用,尤其是在机构环境中。

盘点:最懂区块链的十大女神,值得你关注

人物blockchaincamp 发表了文章 • 2018-12-11 18:59 • 来自相关话题

根据《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区块链是男人的世界,区块链投资者中的女性比例仅为 4-6%。

或许,这一因素也是导致区块链世界如此乌烟瘴气的一大原。毕竟,也只有币圈的喧嚣和 ICO 的疯狂才能把技术创新与嫩模走秀放在同一个舞台上……

然而,喧嚣之外,区块链世界并不是没有净土。最近,Block Explorer 网站就为我们评选出了 2018 年最值得关注的十大区块链女性:「The Most Important Women in Blockchain, 2018」

她们之中,有来自 MIT 的技术大神,有刚刚经历过个人成长和项目救赎的区块链创业者,也有我们一直在听她讲解区块链技术的一线工程师……为什么她们更值得了解和关注,区块链大本营特地增加了一些相关的背景信息,一并整理如下:


一、Kathleen Breitman







她是谁:Kathleen Breitman 是区块链项目 Tezos 联合创始人,这是一个能自我修复的区块链加密系统。

Tezos 项目在 2017 年共筹集资金 2.32 亿美元,是当时融资规模第 3 大的 ICO,也是史上最具争议的一次 ICO。因为过多的财富让整个 Tezos 项目深陷泥潭:天真的 Kathleen 和丈夫 Arthur Breitman 虽说手握核心代码,却不小心给了 Tezos 基金会主席 Johann Gevers 过大的财务权力,后者的贪婪与不合作态度导致整个项目停滞不前。

巨大的资金争议引来 SEC 和 FBI 的关注,以及特别严格的法律审查。经过数个月的波折与交锋,Breitman 夫妇终于在 Tezos 社区的帮助下将基金会的运转恢复正常,并开始大踏步地推进项目研发。

Tezos 的故事充斥着财富、贪婪与救赎,《连线》杂志将其作为今年 6 月份的封面故事:「The Blockchain: a Love Story; TheBlockchain: a Horror Story」

今年 9 月份,Tezos 项目终于实现上线。

为何值得关注:救赎与成长,让 Kathleen 的推文充满了她自己对于区块链领域的深入思考,当然,她也会特别关注重要的人物及现场活动,还会时不时会发一条能让你「轻松一刻」的笑话。

她都说些什么:







二、Neha Narula







她是谁:Neha Narula 是一位技术大神,她曾担任 Google 的工程师,也是负责重新上线 Digg 网站的重要一员。现在,Narula 是 MIT 媒体实验室 Digital Currency Initiative (数字货币倡议)项目的主管,该项目专注于解决加密货币相关技术及大规模采用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如隐私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为何值得关注:Narula 可谓是普及区块链话题的一姐,她会向公众通俗解释区块链技术相关的一系列炫酷问题,比如,如何为加密货币自动售货机创建一个 demo?如何方便用户使用多种加密货币支付?等等。

她都说些什么:







三、Galia Benartzi







她是谁:Benartzi 是 Bancor 项目的联合创始人之一,这是一个智能通证协议,也是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通证之一。CoinSchedule 把它列为是 2017 年第 5 大通证,也是史上第 12 大通证。

目前,Benartzi 主要负责 Bancor 的业务拓展,这绝对是一项艰巨而又关键的任务。

为何值得关注:Benartzi 的 Twitter 会转发她对加密货币和数字资产未来的思考,此外,她还会分享自己在重大活动中的采访和谈话。如果你想对 Bancor 和 Benartzi 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就可以关注她。

她都说些什么:







四、Preethi Kasireddy







她是谁:Preethi Kasireddy 的文章我们分享过多次了。她是一个区块链理论和实践的金矿,她所分享的知识都比较通俗易懂,且相当个性化:

最新一篇在详解分布式共识:这个女生说:弄懂本文前,你所知道的区块链可能都是错的

Preethi Kasireddy 出身于工业与系统工程专业出身,做过许多让人梦寐以求的工作——顶级投行高盛的分析师、著名风投 a16z 的合伙人,后来转型去学编程。

在接触区块链之后,金融从业背景和全栈编程能力让 Preethi 更加如鱼得水。从 Coinbase
工程师到智能合约设计的自由职业者,究根问底的天性让她开始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来向大家解释区块链技术的真相,篇篇爆款:

比如这篇,《最全!写给技术小白的以太坊完整工作原理和运行机制!》「How does Ethereum work, anyway?」 在 Medium 获赞 45000+,区块链大本营已全文译出。

比如这篇,《公有链的基本挑战》,原文「Fundamental challenges with public blockchains」在 Medium 获赞 17200+,评论比原文还长。

比如这篇,《区块链尚无法扩展,至少现在不成,但希望犹在》,原文 「Blockchains don’t scale. Not today, at least. But there’s hope.」在 Medium 获赞 13600+,由技术专栏「Hacker Noon」特别约稿。

Preethi 特别喜欢冒险,最近她着手于 TruStory 专家社交网络项目,该项目专注于加密货币相关的新闻,能有效识别内容的真实性。此外,她还主持了一些女性参与的区块链与加密货币会议。

为何值得关注:在她看来,「加密货币是一个潜力股,它能打破并重建我们今天所拥有的根深蒂固、低效率和腐败的系统,也就是说,这些系统会变得更加公开、公平、有效。之前,我一直都认为加密货币仅仅是一个技术上的突破,但是现在,我意识到,它并不止于技术,而是源自于技术,然后引领着一场变革。」

她都说些什么:







五、Meltem Demirors







她是谁:Meltem Demirors 的文章我们也做过分享:https://medium.com/coinshares/the-truth-about-the-crypto-crisis-7a38125983d5

对于区块链,有「区块链桑德伯格」之称的 Meltem Demirors 认为我们不必太过悲观,因为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币价彻底崩盘只是区块链技术真正开始兴起的一个开端:






跟互联网泡沫时一样,要让区块链技术展现出真正的生命力,市场就必需先刮骨疗毒,用规律说话,赶走那帮贪婪的投机者。

Meltem Demirors 是 Coinshares 的首席战略官,她在 MIT 和牛津大学教授区块链课程,同时还是世界经济论坛上专注讨论区块链影响的「全球未来理事会」首批成员。

从 2015 年开始,她潜心加入了比特币投资领域最为活跃的公司之一——Digital Currency Group,其投资组合中包含了 100 多家区块链公司,在这个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

在她看来: 「在 2013 年的时候发起一个比特币交易,这真的难以想象,它一下子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为何值得关注:Meltem 对区块链行业及宏观经济上将要采取的措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她也会毫不犹豫的将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大家。

她都说些什么:







六、Linda Xie







她是谁:Linda 在 AIG 美亚保险积累了丰富的企业风险管理经验,也在 Coinbase 积累了丰富的产品管理经验。之后,她做了去中心化交易所协议 0x 的顾问,并在投资管理公司 Scalar capital 担任董事总经理,同时也是创始人之一。

为何值得关注:Linda 有着超凡的洞察力和理解力,她可以用通俗的语言为你解释什么是区块链和加密货币,同时也乐于分享自己的一些好想法和发现。她的见解很有温度,阅读她的文字仿佛就是在跟一个多年未见的好友叙旧。

她都说些什么:







七、Amy Wan







她是谁:Amy 是一位法律专业人士,曾在美国商务部工作,拥有扎实的法律基础和经验。随后,她转至众筹空间,为房地产平台众筹到了 2360 万美元。ICO 的爆发引起了她的注意,为此,她撰写了一部 ICO 法律指南。

目前,她任职于 Sagewise 软件开发工具包供应商,致力于解决一个较有争议的区块链产品。

为何值得关注:她知识渊博、很有影响力,同时也是女性的代表。如果你想了解区块链上的安全通证产品,或者想了解去中心化,亦或者对区块链的争议仲裁感兴趣,你一定可以从她那里学到东西。

她都说些什么:







八、Taylor Monahan







她是谁:如果你用过以太坊钱包 MyEtherWallet、MyCrypto,那你一定要了解一下 Monahan,因为这些钱包都是她一手写出来的。

为何值得关注:Monahan 在 Twitter 中会经常发表对一些重大行业活动以及对自己产品的观点,她的语言很有意思,充满了幽默与讽刺。

她都说些什么:







九、Joyce Kim







她是谁:Joyce Kim 的职业生涯简直就是国际版的杜拉拉升职记。她从一名普通的法律职员开始,随后跳槽到咨询创业公司,现在又成为公司的创始人。她曾创建韩国流行音乐最大的在线社区之一 Soompi.com,也曾创建基于「愿望清单」购物的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程序 Simple Honey,该项目 于 2013 年被 OpenCoin 收购。

再后来,她伙同别人一起创立了 Stellar 公司并担任执行董事,试图创建一个对所有人开放的金融产品的金融平台。

2017 年以来,她再次成为 SparkChain Capital (A 系列基金)的管理合伙人,投资世界各地的区块链公司。

为何值得关注:Joyce Kim 并不经常在 Twitter 上说话,但我们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她能一改常态,活跃起来。因为她不仅对区块链充满热情,而且对于区块链下金融机构变革的深远影响充满兴趣。除此之外,她在传统「冒险」角度对于加密货币创始人和通证的评价,还会让你受益匪浅。

她都说些什么:







十、Dovey Wan







她是谁:Dovey Wan 是加密资产投资基金公司 Primitive Ventures 的联合创始人之一,该公司以它的 Zcash、Sia、Kyber Network 以及相关的其他加密货币项目而闻名。

此外,她还是火币网通证列表的投票成员之一,对申请在火币网(目前是第六大加密货币交易所)和 Hadax 交易所上市的候选人投支持或反对票,想要上市的区块链公司可少不了她的一票哟!

为何值得关注:Dovey 的推文绝对是一个大金库,她经常会在 Twitter 上更新她对新技术的想法,或者用诙谐的语言评论业内备受争议的事件。此外,她也会随性的发一些有趣的旅途照片。

她都说些什么:







参与:王柯凝;编辑:波波 查看全部
women-in-blockchain.jpg

根据《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区块链是男人的世界,区块链投资者中的女性比例仅为 4-6%。

或许,这一因素也是导致区块链世界如此乌烟瘴气的一大原。毕竟,也只有币圈的喧嚣和 ICO 的疯狂才能把技术创新与嫩模走秀放在同一个舞台上……

然而,喧嚣之外,区块链世界并不是没有净土。最近,Block Explorer 网站就为我们评选出了 2018 年最值得关注的十大区块链女性:「The Most Important Women in Blockchain, 2018

她们之中,有来自 MIT 的技术大神,有刚刚经历过个人成长和项目救赎的区块链创业者,也有我们一直在听她讲解区块链技术的一线工程师……为什么她们更值得了解和关注,区块链大本营特地增加了一些相关的背景信息,一并整理如下:


一、Kathleen Breitman


7b596b0c6269e3d147910b43c9a2055e.jpg


她是谁:Kathleen Breitman 是区块链项目 Tezos 联合创始人,这是一个能自我修复的区块链加密系统。

Tezos 项目在 2017 年共筹集资金 2.32 亿美元,是当时融资规模第 3 大的 ICO,也是史上最具争议的一次 ICO。因为过多的财富让整个 Tezos 项目深陷泥潭:天真的 Kathleen 和丈夫 Arthur Breitman 虽说手握核心代码,却不小心给了 Tezos 基金会主席 Johann Gevers 过大的财务权力,后者的贪婪与不合作态度导致整个项目停滞不前。

巨大的资金争议引来 SEC 和 FBI 的关注,以及特别严格的法律审查。经过数个月的波折与交锋,Breitman 夫妇终于在 Tezos 社区的帮助下将基金会的运转恢复正常,并开始大踏步地推进项目研发。

Tezos 的故事充斥着财富、贪婪与救赎,《连线》杂志将其作为今年 6 月份的封面故事:「The Blockchain: a Love Story; TheBlockchain: a Horror Story

今年 9 月份,Tezos 项目终于实现上线。

为何值得关注:救赎与成长,让 Kathleen 的推文充满了她自己对于区块链领域的深入思考,当然,她也会特别关注重要的人物及现场活动,还会时不时会发一条能让你「轻松一刻」的笑话。

她都说些什么:

57514246ebf7ecad69c4c83a19911ccf.jpg



二、Neha Narula


a12c58f81a2f0805925a0fee673cce95.jpg


她是谁:Neha Narula 是一位技术大神,她曾担任 Google 的工程师,也是负责重新上线 Digg 网站的重要一员。现在,Narula 是 MIT 媒体实验室 Digital Currency Initiative (数字货币倡议)项目的主管,该项目专注于解决加密货币相关技术及大规模采用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如隐私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为何值得关注:Narula 可谓是普及区块链话题的一姐,她会向公众通俗解释区块链技术相关的一系列炫酷问题,比如,如何为加密货币自动售货机创建一个 demo?如何方便用户使用多种加密货币支付?等等。

她都说些什么:

9533d696bfa0763cc09d19251b7d6376.jpg



三、Galia Benartzi


00897419ee5e2a35069d18abf2f96b36.jpg


她是谁:Benartzi 是 Bancor 项目的联合创始人之一,这是一个智能通证协议,也是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通证之一。CoinSchedule 把它列为是 2017 年第 5 大通证,也是史上第 12 大通证。

目前,Benartzi 主要负责 Bancor 的业务拓展,这绝对是一项艰巨而又关键的任务。

为何值得关注:Benartzi 的 Twitter 会转发她对加密货币和数字资产未来的思考,此外,她还会分享自己在重大活动中的采访和谈话。如果你想对 Bancor 和 Benartzi 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就可以关注她。

她都说些什么:

04c4f9325baf6308f0a8a328d0432117.jpg



四、Preethi Kasireddy


8ff1fd479ee0ff32679f6c5e2623c5e8.jpg


她是谁:Preethi Kasireddy 的文章我们分享过多次了。她是一个区块链理论和实践的金矿,她所分享的知识都比较通俗易懂,且相当个性化:

最新一篇在详解分布式共识:这个女生说:弄懂本文前,你所知道的区块链可能都是错的

Preethi Kasireddy 出身于工业与系统工程专业出身,做过许多让人梦寐以求的工作——顶级投行高盛的分析师、著名风投 a16z 的合伙人,后来转型去学编程。

在接触区块链之后,金融从业背景和全栈编程能力让 Preethi 更加如鱼得水。从 Coinbase
工程师到智能合约设计的自由职业者,究根问底的天性让她开始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来向大家解释区块链技术的真相,篇篇爆款:

比如这篇,《最全!写给技术小白的以太坊完整工作原理和运行机制!》「How does Ethereum work, anyway?」 在 Medium 获赞 45000+,区块链大本营已全文译出。

比如这篇,《公有链的基本挑战》,原文「Fundamental challenges with public blockchains」在 Medium 获赞 17200+,评论比原文还长。

比如这篇,《区块链尚无法扩展,至少现在不成,但希望犹在》,原文 「Blockchains don’t scale. Not today, at least. But there’s hope.」在 Medium 获赞 13600+,由技术专栏「Hacker Noon」特别约稿。

Preethi 特别喜欢冒险,最近她着手于 TruStory 专家社交网络项目,该项目专注于加密货币相关的新闻,能有效识别内容的真实性。此外,她还主持了一些女性参与的区块链与加密货币会议。

为何值得关注:在她看来,「加密货币是一个潜力股,它能打破并重建我们今天所拥有的根深蒂固、低效率和腐败的系统,也就是说,这些系统会变得更加公开、公平、有效。之前,我一直都认为加密货币仅仅是一个技术上的突破,但是现在,我意识到,它并不止于技术,而是源自于技术,然后引领着一场变革。」

她都说些什么:

2260a64469197b21690ab6f6e07ce6d7.jpg



五、Meltem Demirors


2bc6c4c6a15476c0ed23fe239143118c.jpg


她是谁:Meltem Demirors 的文章我们也做过分享:https://medium.com/coinshares/the-truth-about-the-crypto-crisis-7a38125983d5

对于区块链,有「区块链桑德伯格」之称的 Meltem Demirors 认为我们不必太过悲观,因为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币价彻底崩盘只是区块链技术真正开始兴起的一个开端:

856e06cb8225974b56d4709176af75f4.jpg


跟互联网泡沫时一样,要让区块链技术展现出真正的生命力,市场就必需先刮骨疗毒,用规律说话,赶走那帮贪婪的投机者。

Meltem Demirors 是 Coinshares 的首席战略官,她在 MIT 和牛津大学教授区块链课程,同时还是世界经济论坛上专注讨论区块链影响的「全球未来理事会」首批成员。

从 2015 年开始,她潜心加入了比特币投资领域最为活跃的公司之一——Digital Currency Group,其投资组合中包含了 100 多家区块链公司,在这个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

在她看来: 「在 2013 年的时候发起一个比特币交易,这真的难以想象,它一下子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为何值得关注:Meltem 对区块链行业及宏观经济上将要采取的措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她也会毫不犹豫的将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大家。

她都说些什么:

10cb16c9ff6ddfcc679789f1eb6d3602.jpg



六、Linda Xie


d8392887243aa0838cf5fd354ddc94f8.jpg


她是谁:Linda 在 AIG 美亚保险积累了丰富的企业风险管理经验,也在 Coinbase 积累了丰富的产品管理经验。之后,她做了去中心化交易所协议 0x 的顾问,并在投资管理公司 Scalar capital 担任董事总经理,同时也是创始人之一。

为何值得关注:Linda 有着超凡的洞察力和理解力,她可以用通俗的语言为你解释什么是区块链和加密货币,同时也乐于分享自己的一些好想法和发现。她的见解很有温度,阅读她的文字仿佛就是在跟一个多年未见的好友叙旧。

她都说些什么:

4b1526349ae9de9c4f32cc84201b4e8b.jpg



七、Amy Wan


b6e5067a7fff126e696e7a1e5b4f8fbc.jpg


她是谁:Amy 是一位法律专业人士,曾在美国商务部工作,拥有扎实的法律基础和经验。随后,她转至众筹空间,为房地产平台众筹到了 2360 万美元。ICO 的爆发引起了她的注意,为此,她撰写了一部 ICO 法律指南。

目前,她任职于 Sagewise 软件开发工具包供应商,致力于解决一个较有争议的区块链产品。

为何值得关注:她知识渊博、很有影响力,同时也是女性的代表。如果你想了解区块链上的安全通证产品,或者想了解去中心化,亦或者对区块链的争议仲裁感兴趣,你一定可以从她那里学到东西。

她都说些什么:

e4f3f37e53461bc3cfebb187545da28d.jpg



八、Taylor Monahan


31f43fe717ed065208d005774e841bc2.jpg


她是谁:如果你用过以太坊钱包 MyEtherWallet、MyCrypto,那你一定要了解一下 Monahan,因为这些钱包都是她一手写出来的。

为何值得关注:Monahan 在 Twitter 中会经常发表对一些重大行业活动以及对自己产品的观点,她的语言很有意思,充满了幽默与讽刺。

她都说些什么:

05564ef0bc8c4f1f7205e4cb532a91f6.jpg



九、Joyce Kim


2b32a55062c9ba65ede5831a06d62b4c.jpg


她是谁:Joyce Kim 的职业生涯简直就是国际版的杜拉拉升职记。她从一名普通的法律职员开始,随后跳槽到咨询创业公司,现在又成为公司的创始人。她曾创建韩国流行音乐最大的在线社区之一 Soompi.com,也曾创建基于「愿望清单」购物的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程序 Simple Honey,该项目 于 2013 年被 OpenCoin 收购。

再后来,她伙同别人一起创立了 Stellar 公司并担任执行董事,试图创建一个对所有人开放的金融产品的金融平台。

2017 年以来,她再次成为 SparkChain Capital (A 系列基金)的管理合伙人,投资世界各地的区块链公司。

为何值得关注:Joyce Kim 并不经常在 Twitter 上说话,但我们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她能一改常态,活跃起来。因为她不仅对区块链充满热情,而且对于区块链下金融机构变革的深远影响充满兴趣。除此之外,她在传统「冒险」角度对于加密货币创始人和通证的评价,还会让你受益匪浅。

她都说些什么:

e6c76382ad0b12ae1d4b091c3e4fe669.jpg



十、Dovey Wan


bb9b63dd841c24cf1e86167ce2c7f5f3.jpg


她是谁:Dovey Wan 是加密资产投资基金公司 Primitive Ventures 的联合创始人之一,该公司以它的 Zcash、Sia、Kyber Network 以及相关的其他加密货币项目而闻名。

此外,她还是火币网通证列表的投票成员之一,对申请在火币网(目前是第六大加密货币交易所)和 Hadax 交易所上市的候选人投支持或反对票,想要上市的区块链公司可少不了她的一票哟!

为何值得关注:Dovey 的推文绝对是一个大金库,她经常会在 Twitter 上更新她对新技术的想法,或者用诙谐的语言评论业内备受争议的事件。此外,她也会随性的发一些有趣的旅途照片。

她都说些什么:

2e323181636aacf5e475e015b4c390e4.jpg



参与:王柯凝;编辑:波波

A16Z合伙人:互联网科技时代才刚刚开始

投研randomblock 发表了文章 • 2018-12-11 18:38 • 来自相关话题

2018年11月,Andreessen Horowitz(通常大家称作A16Z)的基金峰会上,Benedict Evans 跟大家分享了他们对市场的观点。

当大家都觉得互联网时代已经结束的时候,Evans却告诉大家故事才刚刚开始。

如果我们认为这是一个中间阶段,那么下一个阶段将会如何变化?机器学习将会如何影响零售,制造,市场营销,科技金融,健康和娱乐行业。

当人们尝试用科技解决更大的问题,面对更艰难的市场,触及更深层的变革,将会发生什么?

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客观并且全面的总结和展望,在这样一个人类时代交替的时间点特别值得观看。于是“随机区块(RandomBlock)”翻译了演讲视频,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发。
 
点击查看演讲视频 >>

以下是演讲文字整理:


我们来思考一下互联网今天所处的阶段,所谓“开始阶段的尾声” 。

过去20年时间我们经常看到这张渗透率图表,它们总是往右上走,而现在我们到了上升期结束的时候。 互联网接入的故事已接近尾声,我们连接了全球四分之三的人口,我们将会连接所有剩下的人。






然而我们继续看故事的其他部分,它们还远没有接近完成。接入的故事已完成,但关于"应用"的故事才刚刚开始,看起来这将是未来20年的主题。

大多数人都已经上网了,但大部分的钱还没有上线。在它们上线的过程中,我们会面对新的问题,难度更大的市场,我们多半会对这些市场做更大的改造——相比我们过去处理的那些市场。解决这些问题时,我们拥有比以前更多的基础设施:过去十年,我们探讨和建立了社交网络、搜索引擎、以及当下的机器学习和数字货币。

我想在开始以前,看一下市场规模将会是很有帮助的。 最明显的,电子商务,从绝对金额的角度看起来挺大,美国的电子商务一年四千五百美元。但如果你在更大的范围来比较,在零售行业它仍然只有大约百分之十。 如果把餐饮行业也算上——互联网已经在通过Airbnb等模式进入——那么电子商务的占比就更小了。






我们进一步的把零售支出拆开,看看里面有哪些项目。加油站,在未来会有大的变化,甚至可能在未来20年完全消失。而这一块的市场容量超过现在美国电子商务的总规模。其他有意思的部分包括汽车整车和零件,每年消费一万亿美元。这些消费在未来10-20年中都会消失或者完全改变。而零售还并不是唯一的机会。其他的消费者支出,现在每年超过10万亿美金——以前的ppt一般都是10亿美金规模的,今天这一个动不动就是一万亿——如果在这个大的范围里面考虑, 在整个市场里面互联网只占了4%的份额。

所以:电子商务的实际占比想象中要小得多。

类似的,我们可以看看广告业。现在互联网是全球广告业最大的一块。在美国的情况也差不多,占了接近40%的广告预算。 而广告本身的规模并没有改变:多年来,广告业在GDP中的份额是基本稳定的。所以有人说,也许google和facebook 已经遥遥领先,也许没有给其他人留下太多机遇,也许google和facebook已经能提供所有服务, 但你必须把广告(Ad)和市场推广(Marketing)两个业务放在一起考虑。而市场推广这一块,是我们一直没有考虑的。市场推广包括邮件营销、电话营销——这看起来有点诡异:我们把FaceBook上的精准营销叫做广告,我们把它和电视广告放在一起比较,但是我们并不将其与电话营销,或者邮件营销做比较。






一个更大的疑问是:如果你在Amazon的搜索结果中购买广告位我们叫做广告,但是如果你在沃尔玛买广告位,我们就叫做市场营销——仿佛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但他们当然是一样的:从本质上来说,这两种业务在做的事情,都是 “获客”。如果你再想想,为了获客支付的其他各类费用:门店租金也是为了获取客户花的钱,这些也是算在广告和营销以外的。 类似的还有运费和服务费。 总之,还有很多市场,我们才刚刚开始触及。

如果看全球范围,光是广告和营销现在已经接近一万亿美元。

Jeff Bezos(Amazon创始人) 那句著名的“你的利润是我的机会”会开始浮现在脑海中,全球性的角度看这个问题是很有趣的。因为我们不但需要考虑市场机会有多大,还应该考虑“还有哪里有机会”。

一种有益的思考方式,是类比另外一次全球技术革命——“工业化”,它跟互联网有点像:都是先从一个国家起源然后蔓延到大洋彼岸的另一个大的、低收入国家。工业化是英国发明的,然后美国接过工业化旗帜,并且继续推进。经过一个世纪,技术已经扩散了。如果我们看全球的情况,技术传到哪里了? 变化从哪来?答案并不出人意料,美国和欧洲减小的份额很多去了中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中也能看到类似的现象:计算机同样是在美国和欧洲发明的,他们曾控制3/4的市场,现在他们份额减小很多。和工业化过程一样,他们减小的份额很大一部分已经到了中国。中国的智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美国和欧洲的总和。

如果看移动互联网使用量也能看到同样的结论,APEC的移动互联网流量比北美和西欧加起来还大得多。这些也表现在消费能力上,全球中产阶级比过去大得多,他们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这些最终反应到电子商务等领域——中国从几乎没有电商,到现在比美国和西欧加起来还要大。如果我们看美国的电子商务渗透率,会发现它远远落后一些领先的国家。中国显然是完成了飞跃,这是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故事。韩国和英国同样大幅领先美国,而西欧的其他地方则相当落后。从中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事情:美国曾经是电子商务这个故事的主角,而现在已经不是了。






从另外一个方向来看,我们平时讨论的四大创业公司:谷歌,苹果,Facebook和Amazon,感受一下它们的规模和增速差异,这是有意义的。因为我们倾向于将他们放在一起讨论。还有另一家经常讨论的公司是Netflix,所以把它也放在这个图上。但我想更有意思的是看看三大中国互联网巨头,他们要小一些,因为它们不那么全球性。但他们的规模和四大是在一个数量级的,增速更是如此。但这些都只是大公司,所有人都讨论都害怕的巨头。






更有趣的则是看看在美国以外有哪些50亿到500亿的公司正在兴起。今天有更多的独角兽正在美国之外,在硅谷之外诞生。这也影响到了风险投资行业,VC——又是一个主要在美国发明,主要在美国开展的业务。而今天,这个行业,这个商业模式已经在全世界扩散开,这也促进了其他地方的创业市场。

这让我们回到一开始的问题:机会在哪里?

美国电子商务现在是4000-5000亿,跟美国整体的零售业比,再跟全世界零售业比,跟全世界的消费者支出比。我们的眼界从几千亿美金, 放大到了四十到五十万亿的潜在市场,就能看到,目前真正触及的只是潜在市场很浅的一层。我们要怎么满足这些领域, 除了跟着互联网渗透率往上走,还有没有其他的做法。我觉得事情的模式会不太一样:互联网的前20年我们真的是在专注于做简单的事情——当时也许看起来并不那么简单。至少很多亲历的创业者这么想——但总的来说,我们做的领域是那些在低渗透率,有限的资本下就能成功的领域。这些模式不需要用户有网购习惯。所以主要是Low-touch商品:那些不用现场体验的商品。在这个阶段我们倾向于制作工具而不是只做全栈体验。我们倾向于利用信息套利,例如比价、机票。






未来20年,我们做的事情需要高渗透,需要更多资本。基本上我们要把表左边的这些特点倒过来:建立完整的公司,全栈式体验,用信息建立完整的业务模式。很好的例证,即比较过去20年来的大公司像Yelp和今天像doordash这样的业务。Yelp是低资本需求,低渗透业务,属于信息套利范畴,是在销售工具;doordash则需要在半小时内拿到你的热餐。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业务,基于不一样的假设:比如互联网的发展情况如何,你需要什么样的资本,消费者愿意在网上做哪些事情。

如果我们关注40万亿美元的消费支出,那里有很多东西我们只是刚刚从外围开始触及甚至完全没有触及,即使是目前已经触及的领域,未来我们会有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如果你想想20年前我们如何解决房产问题:我们做房源信息,我们做价格比较。而现在,OpenDoor可以直接收购房产。再来看看交通领域,以前在网上卖机票,现在我们做汽车做自动驾驶汽车,我们做Airbnb。谈到健康,过去的网站会让你以为自己患了黑死病,现在我们能编辑分子,我们将编辑基因,我们将编辑细胞并创造完全不同的治疗方法。

在各个领域内,我们在转向不同的行业特征,用不同方式去解决问题。最明显的,你今天能观察到的这种情况,我认为是在零售行业。我认为一个很好的概念模型去思考零售是把它分成物流为主的零售及另一种品味为主的零售: 体验/推荐/服务,这两者之间有一个频谱。原来的Sears Roebuck在100年前主要是零售即物流的模式,沃尔玛也如此。另一方面我们从来没有真正在大城市之外规模化“品味零售”,这种模式还是以小门店的方式进行。

而现在,我们开始同时触及这两种零售模式。亚马逊的物流式零售已经非常成功。现在亚马逊和其他公司还在继续推进这方面: 当日送达、免运费,特别是生鲜派送。但同时我们在尝试往频谱另外一边的模式推进,去试图触及其他类型的零售,不只是把零售作为“一种特殊的Fedex”(物流式零售)——而是关于推荐、品味、偏好、发现等。这类的变化在美国的影响可能比在其他地方更大,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的零售商铺面积远远超过其他地区。所以上面这个图表可能会在未来十年发生巨变。现在我们考虑该如何解决。






我真的足够老了记得在20世纪90年代末人们曾经说“电商是轻资产”,购买货车是一个非常愚蠢的想法,事实上,1994年原始的亚马逊商业计划书说“无仓库,无库存,无运输”——当然,这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大概三周而已...现在亚马逊已经不是“轻资产”。亚马逊已经变成一个基础设施业务。现在和未来20年推动Amazon改变的最大因素可能是生鲜这类的业务。有趣的是,生鲜业务打破了亚马逊模式。事实上,它打破了整个电子商务模型:因为亚马逊的核心逻辑是所有东西都是包裹,类似数据分组交换网络,他们不必知道箱子里是什么,他们只是运送给你。他们只是把它从架子上取下来并运送给你。所以它是一个商品平台,显然你不能像这样来做生鲜。生鲜几乎需要一整个新的公司:你需要不同的物流,不同的递送,不同的电商平台和其他一切。






这个图表很清楚地显示生鲜业务比电子商务要大得多。这是一个很大机会,值得为此建立几乎一整套新的公司去做这件事。这是一张图表关于在线生鲜市场的,大概数百亿美元。不足为奇的是,中国市场大于美国。因为中国显然人口大得多,所以更有用的是看看人均收入。其他的主要发达国家市场,远远领先于美国市场。所以在美国的生鲜业务追赶其他国家的过程中应该会看到客观的增长。

再一次,我觉得比渗透率更有趣的是想一想电商如何改变了行业。这张图表显示了在过去十几年里生鲜杂货店、超市的商品数量的变化。这里你看到的是零售模式的变化中,生鲜杂货店的SKU数量变化了,购物的方式也变化了。本质的问题是,当你的购物方式改变的时候,你购买的东西也就改变了,你购物的流程改变了,那么你放进购物车的东西也就会不一样。当我们再次改变购买体验时,不管是不是传统的电子商务还是在其他品类,但特别是在生鲜领域,也会影响什么品类的东西被购买。

所以这意味着:钱在移动,品类会变化。

就像我们前面讨论的,钱从广告到市场营销中移动。在从线下到线上的过程中,消费者购买的东西也会发生变化。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考虑在零售行业从“物流式”到品味/偏好/推荐/展示模式的变化。我认为思考这个的一个好方法是:互联网让你买到任何可以在纽约买到的东西,这正是Sears Roebuck在100年前所做的,它让你可以买到任何在纽约能买到的东西。但它无法让你以你在纽约的购物方式购物。

现在开始有改变了。现在有一堆基础模块和一堆新的想法,来尝试如何建立一个消费者互联网业务。他们为您提供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1、社交

   2、新经济模型,比如租赁或订阅

   3、新的理念:如果你是一个线上品牌,也许你会希望开一个线下店——把门店的租金考虑成一种新的流量成本,来替代部分Instagram上的获客成本,从而让客户来源多元化。感觉很多现在线下活动都会转移到广告,同时很多广告将转变为线下活动。

   4、当然还有机器学习它在改变我们做推荐和建议的方式。







所有这些模块让我们可以触及哪些以前从来不可能触达的领域。20年前,在网上买时尚品是个疯狂的想法就像比特币会取代法定货币一样——这明显是疯了。WarbyParker 在网上卖眼镜?购买没试过的化妆品?这些过去不可想象的事情现在都在成为现实。这得益于我们有这些新的模块,我们有更多的渗透率,而消费者愿意在线上做几乎所有事情。

这让我们回到一开始的提法:当我们考虑未来20年的新问题时,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图。在最初的二十年里,互联网主要做了电商和广告,而在未来的20年互联网会做剩下的所有事。都有哪些事呢?

先看看全球GDP,你可以发现我不太喜欢对数坐标,全球GDP的哪一块可能需要我们解决。汽车? 你多半已经知道,特斯拉这样的加州“小”公司一直做得很好。事实上,特斯拉销量已经超过了美国其他高端汽车制造商。但如果我们考虑所有汽车相关机会,软件,电池,我们又会得到这么一个也许更适合用对数坐标的图。这实际上清晰的表明整体的机会有多大。这还只是美国的,并不是全球的数据。

比起单纯的看汽车数量更有趣的是看看里面具体包含哪些部分。这个图的右侧是传统汽车各部件的费用,包括设备厂商和一级供应商。而左边则列出了有多少电子行业里面的公司能从里面分一杯羹。这是因为当我们在升级到电动车,升级到智能驾驶的时候,车辆的配件组成将会完全不同,供应商也会不同,软件会进入汽车领域。比这个更有趣的是,软件会重新定义"汽车”。智能驾驶会改变了我们心中汽车的样子。它不会看起来还像今天的车,只是没有方向盘。它会看起来不一样,有不同的功能,用在不同的地方。这会将完全解放汽车旅行,变成不同类型的车辆,不同的模式。如果坐在车上不用再盯着方向盘乘客会做什么? 也许可以投资于酒类公司?

电视也是个有趣的领域,软件业会侵入它。现在,Netflix和亚马逊已经是一线内容制作者。他们的预算已经和其他美国主流娱乐公司差不多了。这里有一个2010年的著名评论时代华纳的Jeff Bewkes说(Netflix)就像阿尔巴尼亚军队,完全不需要担心。我希望现在有人正在关心阿尔巴尼亚军队。跟有趣的是这个问题:电视的本质是什么?看游戏直播的人,现在比看Netflix,HBO,ESPN的人多。最新的AAA级主机游戏的首周末收入超过了最近的所有好莱坞大片。看游戏直播成为一件大事。eSports现在和美国的各大职业联盟尺寸差不多。和全球性的运动还有差距,但跟美国的已经差不多了。但如果你看看收入的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这也是一个有趣的领域,你应该会看到很明显的增长。有意思的业务模式正被创造出来。从整体上看,收看电视的人数在减少,看手机的人在增加。科技行业用了20年的努力试图进入用户的客厅,现在他们终于进入的客厅,但并不是依靠电视,而是用手机。用户的注意力投向发生根本的改变,使用这些注意力的方式也会变化。






已经讨论了很多关于钱的话题。“软件业吞噬资金”,这听起来是个有趣的话题。Angela今天也讨论了这个话题。一个有趣的看法是,所有资金都在进入Fintech领域,而市场显然不足以完全吸收这些资金。确实,很多资金正在进入,刚刚开始在解决一些明显的痛点。但如果我们考虑一下整体的机会,会有万亿级的市场,可以被软件和技术解决。把房地产规模放在这里做一个参照,可以帮我们认识这到底是多大个规模。

但我们仔细看的时候会发现不管这个市场有多大,还有相当大一部分人未被触及,很多美国人没有银行账号,全球就更是这样了。这些人不会被传统的纸质支票和信用卡方案覆盖,他们会被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服务,基于软件,基于网络,基于手机。在美国,有很多人名义上有银行账户,但实际上并没有。有一种说法“在美国有两个银行系统,一个是为在座各位服务的,另一个是为其他人服务的”他们得到的服务更差。而现在,也有一些人希望在未来10到20年改变这种情况。

当我们考虑这些工具的时候,会发现美国并不是领先的。图的左边是移动支付渗透率,而右边是移动支付金额。显然,中国正在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而这些有趣的事情将会向全球蔓延。我们现在有了一些基本模块,这些基本模块能用来用来构建Fintech,构建新的金融应用。

    1、我们有大量的数据,各种不同的数据。

    2、消费者预期变化:哪些金融服务可以做,服务应该是什么样。

    3、解绑:把业务从传统的综合性银行解绑出来。

    4、机器学习,这能有助于我们理解各种数据。



已经讨论过了钱,剩下的就是谈论死亡了....我们有一个死亡基金,对不起,是生物基金。药物研发750亿美元,这个看起来像一个大市场。这是个有趣的市场,VC已经介入很久了。但它现在正在被用新的方式解决:

    1、机器学习,再一次的改变了药物研发。

    2、更有趣的是,社交和可穿戴设备在改变医学实验。如果你需要1w个符合某种条件的受试者。社交媒体给出了找到这些人的全新方法,而可穿戴设备则给出了监控测试的全新方法。

    3、当然,我们还有办法编辑基因和编辑细胞,这意味着我们将会有完全不同的疗法。








但除了750亿,我们还可以想想其他机会:图上依次是,药物研发药物销售,健康保险,最后是全球医疗市场。这些是你生病以后花的钱,超过7万亿美元。我们如何解决其中一些。七万亿花在医疗上,而这些都是“生病”的成本,实际上,这只是生病的一部分成本。

那么更有趣的是,我们来想想“不生病”的成本:如果能不生病,它的价值是多少。如果能不死,价值是多少,如果能不用为治疗操心,价值是多少。这是一些我们现在可以开始考虑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来看这个事:这些是我们已经通过的关卡,已经把简单的怪物都干掉了,而现在已经进入了高难模式,我们已经干掉了小兵,现在要对付拿着机枪的老怪。所以,我们在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更困难的问题,更困难的市场。为此我们有哪些工具?我们有一个有趣的新的层面。如果你想想互联网的前20年的事情先是AOL,信息高速公路交互式电视这类的死胡同。然后Internet和Web出现了,提供了一种去中心的,不需要权限的创新:你不需要找AT&T或者Time Warner申请许可,就可以制作网站。而这促使了互联网大爆发。而这时,我们发现需要在其上具有某种有组织的新层面。所以有了Google和Facebook,我们花了近十年思考谷歌和Facebook以及他们如何组织内容。这些平台是被设计成中心化的。他们捕捉意义和意图,因此他们也能获取价值。他们也是高度抽象的,他们并不真的理解事物,他们只是观察我们的动作。

现在我们有两个新的基本层,加密货币和机器学习。

除了其他特点,他们首先是去中心化的。这是什么意思,这能做什么? Google,Facebook或者Amazon会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问这是什么东西?谷歌会说它出现的页面提到了Wishbone,Hanna和Wagner。Facebook会说喜欢家具的人分享了这个链接。而亚马逊会说,这是个SKU,我不懂你的问题。买了这个SKU的人也买了其他SCU。有了机器学习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可以得到更多层面的意义和更多层次的理解。首先我们会知道这是一把椅子。这是很好的进步,我们现在已经可以做到了。以前我们做不到这一点,现在我们可以了,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把椅子。下一步我们可以知道这是当代斯堪的纳维亚风格。而如果进入更深一层的意义,你会说,好吧,如果你喜欢这把椅子,你多半不会喜欢迪士尼游轮,所以我们不会向您展示迪士尼游轮广告,我们给你推些别的。我们一步步深入的理解了物品的意义。而不是通过多个层次的抽象以后去根据谁链接给了谁,谁分享了什么去猜测。

这不只是在消费场景,如果我们回去想想生物场景,机器学习意味着我可以看一下X射线并告诉你是否有癌症,大规模和自动化的这样做。我也可以这么说看起来过几天可能会心脏病发作。或者说,你如果不改变生活习惯你可能会在接下来一两天心脏病发作。我们理解了到了逐层加深的意义,而他们有不同的价值,能解决不同的问题。

一个理解机器学习的框架是,机器学习是一个工具,能放大人力。 以两种不同的方式放大:1.其中一个是我在地下室有一百万张照片我现在有了一百万实习生能帮我看所有这些图。这是一种人工智能,它能自动化非常简单的人类工作,以前无法自动化的工作。2.另一种人工智能是,现在我在地下室有100w图片,现在我可以派一个实习生去看所有的图片。他半小时后回来说当我看到第30万张的时候发现这张照片有点意思。也就是说,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得到了一种超能力。我们能看到以前看不到的事情。

考虑完机器学习,我们也考虑一下加密货币。图上这个是另外一种类型的“加密”。为什么加密货币很重要。想象一下在1993年被问到为什么Internet很重要,而在此以前,你需要花很多时间争论你说的是Internet还是Intranet,是Web还是WWW。然后你会说,这是一个分布式的,去中心化的,无权限控制的网络,任何人都可以建立任何东西。你不需要获得电话公司的许可。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乔布斯说,你见过这个叫互联网的东西,我们应该买它。现在这些东西已经不是这么玩了,玩法已经改变了。我们如何来考虑未来的应用会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不知道。

这是90年代早期的互联网服务器和流量。90年代Mac在网络服务器的占比超过Linux。WWW只是网络流量的3%,这是当年网络上的的各种应用,并不是那么重要的应用。我们现在看到的所有应用都在右上方那个紫色的小块里面。所以你有了网络,你看见了网络上建立的应用,但你并不知道哪些应用未来会是重要的。重要的是网络的能力。

加密货币也一样,他也是分布式,去中心化的网络,任何人都可以不需要权限就在上面开发,它内建信任机制,内建价值交换和支付,内建机制能理解事物。我们回到这一张图,这个图上一直在封闭——开放——封闭——开放的摇摆。我们来考虑这些东西能做什么。我们有新的机制来发现意义和意图,来理解事物,知道它可能意味着什么。有新的方式来构建网络,那是一种分散的不要许可的方式。当然,还有市场重置:每当技术上有重要变化的时候就像在在摇树一样,会产生新的公司。






最后一个事情,我把这个叫做“End of the beginning"这就是一开始的样子,这个可爱的年轻人叫做Geoffrey Bezos,他刚刚进入了图书领域。这是Geoffrey bezels今天的样子,他已经不在图书领域了。在未来20年他要做的是火箭,当然,可能还有其他的东西。






以上是我的分享,谢谢大家。 查看全部
evans.jpeg

2018年11月,Andreessen Horowitz(通常大家称作A16Z)的基金峰会上,Benedict Evans 跟大家分享了他们对市场的观点。

当大家都觉得互联网时代已经结束的时候,Evans却告诉大家故事才刚刚开始。

如果我们认为这是一个中间阶段,那么下一个阶段将会如何变化?机器学习将会如何影响零售,制造,市场营销,科技金融,健康和娱乐行业。

当人们尝试用科技解决更大的问题,面对更艰难的市场,触及更深层的变革,将会发生什么?

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客观并且全面的总结和展望,在这样一个人类时代交替的时间点特别值得观看。于是“随机区块(RandomBlock)”翻译了演讲视频,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发。
 
点击查看演讲视频 >>

以下是演讲文字整理:


我们来思考一下互联网今天所处的阶段,所谓“开始阶段的尾声” 。

过去20年时间我们经常看到这张渗透率图表,它们总是往右上走,而现在我们到了上升期结束的时候。 互联网接入的故事已接近尾声,我们连接了全球四分之三的人口,我们将会连接所有剩下的人。

b01.jpg


然而我们继续看故事的其他部分,它们还远没有接近完成。接入的故事已完成,但关于"应用"的故事才刚刚开始,看起来这将是未来20年的主题。

大多数人都已经上网了,但大部分的钱还没有上线。在它们上线的过程中,我们会面对新的问题,难度更大的市场,我们多半会对这些市场做更大的改造——相比我们过去处理的那些市场。解决这些问题时,我们拥有比以前更多的基础设施:过去十年,我们探讨和建立了社交网络、搜索引擎、以及当下的机器学习和数字货币。

我想在开始以前,看一下市场规模将会是很有帮助的。 最明显的,电子商务,从绝对金额的角度看起来挺大,美国的电子商务一年四千五百美元。但如果你在更大的范围来比较,在零售行业它仍然只有大约百分之十。 如果把餐饮行业也算上——互联网已经在通过Airbnb等模式进入——那么电子商务的占比就更小了。

b02.jpg


我们进一步的把零售支出拆开,看看里面有哪些项目。加油站,在未来会有大的变化,甚至可能在未来20年完全消失。而这一块的市场容量超过现在美国电子商务的总规模。其他有意思的部分包括汽车整车和零件,每年消费一万亿美元。这些消费在未来10-20年中都会消失或者完全改变。而零售还并不是唯一的机会。其他的消费者支出,现在每年超过10万亿美金——以前的ppt一般都是10亿美金规模的,今天这一个动不动就是一万亿——如果在这个大的范围里面考虑, 在整个市场里面互联网只占了4%的份额。

所以:电子商务的实际占比想象中要小得多。

类似的,我们可以看看广告业。现在互联网是全球广告业最大的一块。在美国的情况也差不多,占了接近40%的广告预算。 而广告本身的规模并没有改变:多年来,广告业在GDP中的份额是基本稳定的。所以有人说,也许google和facebook 已经遥遥领先,也许没有给其他人留下太多机遇,也许google和facebook已经能提供所有服务, 但你必须把广告(Ad)和市场推广(Marketing)两个业务放在一起考虑。而市场推广这一块,是我们一直没有考虑的。市场推广包括邮件营销、电话营销——这看起来有点诡异:我们把FaceBook上的精准营销叫做广告,我们把它和电视广告放在一起比较,但是我们并不将其与电话营销,或者邮件营销做比较。

b03.jpg


一个更大的疑问是:如果你在Amazon的搜索结果中购买广告位我们叫做广告,但是如果你在沃尔玛买广告位,我们就叫做市场营销——仿佛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但他们当然是一样的:从本质上来说,这两种业务在做的事情,都是 “获客”。如果你再想想,为了获客支付的其他各类费用:门店租金也是为了获取客户花的钱,这些也是算在广告和营销以外的。 类似的还有运费和服务费。 总之,还有很多市场,我们才刚刚开始触及。

如果看全球范围,光是广告和营销现在已经接近一万亿美元。

Jeff Bezos(Amazon创始人) 那句著名的“你的利润是我的机会”会开始浮现在脑海中,全球性的角度看这个问题是很有趣的。因为我们不但需要考虑市场机会有多大,还应该考虑“还有哪里有机会”。

一种有益的思考方式,是类比另外一次全球技术革命——“工业化”,它跟互联网有点像:都是先从一个国家起源然后蔓延到大洋彼岸的另一个大的、低收入国家。工业化是英国发明的,然后美国接过工业化旗帜,并且继续推进。经过一个世纪,技术已经扩散了。如果我们看全球的情况,技术传到哪里了? 变化从哪来?答案并不出人意料,美国和欧洲减小的份额很多去了中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中也能看到类似的现象:计算机同样是在美国和欧洲发明的,他们曾控制3/4的市场,现在他们份额减小很多。和工业化过程一样,他们减小的份额很大一部分已经到了中国。中国的智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美国和欧洲的总和。

如果看移动互联网使用量也能看到同样的结论,APEC的移动互联网流量比北美和西欧加起来还大得多。这些也表现在消费能力上,全球中产阶级比过去大得多,他们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这些最终反应到电子商务等领域——中国从几乎没有电商,到现在比美国和西欧加起来还要大。如果我们看美国的电子商务渗透率,会发现它远远落后一些领先的国家。中国显然是完成了飞跃,这是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故事。韩国和英国同样大幅领先美国,而西欧的其他地方则相当落后。从中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事情:美国曾经是电子商务这个故事的主角,而现在已经不是了。

b04.jpg


从另外一个方向来看,我们平时讨论的四大创业公司:谷歌,苹果,Facebook和Amazon,感受一下它们的规模和增速差异,这是有意义的。因为我们倾向于将他们放在一起讨论。还有另一家经常讨论的公司是Netflix,所以把它也放在这个图上。但我想更有意思的是看看三大中国互联网巨头,他们要小一些,因为它们不那么全球性。但他们的规模和四大是在一个数量级的,增速更是如此。但这些都只是大公司,所有人都讨论都害怕的巨头。

b05.jpg


更有趣的则是看看在美国以外有哪些50亿到500亿的公司正在兴起。今天有更多的独角兽正在美国之外,在硅谷之外诞生。这也影响到了风险投资行业,VC——又是一个主要在美国发明,主要在美国开展的业务。而今天,这个行业,这个商业模式已经在全世界扩散开,这也促进了其他地方的创业市场。

这让我们回到一开始的问题:机会在哪里?

美国电子商务现在是4000-5000亿,跟美国整体的零售业比,再跟全世界零售业比,跟全世界的消费者支出比。我们的眼界从几千亿美金, 放大到了四十到五十万亿的潜在市场,就能看到,目前真正触及的只是潜在市场很浅的一层。我们要怎么满足这些领域, 除了跟着互联网渗透率往上走,还有没有其他的做法。我觉得事情的模式会不太一样:互联网的前20年我们真的是在专注于做简单的事情——当时也许看起来并不那么简单。至少很多亲历的创业者这么想——但总的来说,我们做的领域是那些在低渗透率,有限的资本下就能成功的领域。这些模式不需要用户有网购习惯。所以主要是Low-touch商品:那些不用现场体验的商品。在这个阶段我们倾向于制作工具而不是只做全栈体验。我们倾向于利用信息套利,例如比价、机票。

b06.jpg


未来20年,我们做的事情需要高渗透,需要更多资本。基本上我们要把表左边的这些特点倒过来:建立完整的公司,全栈式体验,用信息建立完整的业务模式。很好的例证,即比较过去20年来的大公司像Yelp和今天像doordash这样的业务。Yelp是低资本需求,低渗透业务,属于信息套利范畴,是在销售工具;doordash则需要在半小时内拿到你的热餐。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业务,基于不一样的假设:比如互联网的发展情况如何,你需要什么样的资本,消费者愿意在网上做哪些事情。

如果我们关注40万亿美元的消费支出,那里有很多东西我们只是刚刚从外围开始触及甚至完全没有触及,即使是目前已经触及的领域,未来我们会有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如果你想想20年前我们如何解决房产问题:我们做房源信息,我们做价格比较。而现在,OpenDoor可以直接收购房产。再来看看交通领域,以前在网上卖机票,现在我们做汽车做自动驾驶汽车,我们做Airbnb。谈到健康,过去的网站会让你以为自己患了黑死病,现在我们能编辑分子,我们将编辑基因,我们将编辑细胞并创造完全不同的治疗方法。

在各个领域内,我们在转向不同的行业特征,用不同方式去解决问题。最明显的,你今天能观察到的这种情况,我认为是在零售行业。我认为一个很好的概念模型去思考零售是把它分成物流为主的零售及另一种品味为主的零售: 体验/推荐/服务,这两者之间有一个频谱。原来的Sears Roebuck在100年前主要是零售即物流的模式,沃尔玛也如此。另一方面我们从来没有真正在大城市之外规模化“品味零售”,这种模式还是以小门店的方式进行。

而现在,我们开始同时触及这两种零售模式。亚马逊的物流式零售已经非常成功。现在亚马逊和其他公司还在继续推进这方面: 当日送达、免运费,特别是生鲜派送。但同时我们在尝试往频谱另外一边的模式推进,去试图触及其他类型的零售,不只是把零售作为“一种特殊的Fedex”(物流式零售)——而是关于推荐、品味、偏好、发现等。这类的变化在美国的影响可能比在其他地方更大,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的零售商铺面积远远超过其他地区。所以上面这个图表可能会在未来十年发生巨变。现在我们考虑该如何解决。

b07.jpg


我真的足够老了记得在20世纪90年代末人们曾经说“电商是轻资产”,购买货车是一个非常愚蠢的想法,事实上,1994年原始的亚马逊商业计划书说“无仓库,无库存,无运输”——当然,这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大概三周而已...现在亚马逊已经不是“轻资产”。亚马逊已经变成一个基础设施业务。现在和未来20年推动Amazon改变的最大因素可能是生鲜这类的业务。有趣的是,生鲜业务打破了亚马逊模式。事实上,它打破了整个电子商务模型:因为亚马逊的核心逻辑是所有东西都是包裹,类似数据分组交换网络,他们不必知道箱子里是什么,他们只是运送给你。他们只是把它从架子上取下来并运送给你。所以它是一个商品平台,显然你不能像这样来做生鲜。生鲜几乎需要一整个新的公司:你需要不同的物流,不同的递送,不同的电商平台和其他一切。

b08.jpg


这个图表很清楚地显示生鲜业务比电子商务要大得多。这是一个很大机会,值得为此建立几乎一整套新的公司去做这件事。这是一张图表关于在线生鲜市场的,大概数百亿美元。不足为奇的是,中国市场大于美国。因为中国显然人口大得多,所以更有用的是看看人均收入。其他的主要发达国家市场,远远领先于美国市场。所以在美国的生鲜业务追赶其他国家的过程中应该会看到客观的增长。

再一次,我觉得比渗透率更有趣的是想一想电商如何改变了行业。这张图表显示了在过去十几年里生鲜杂货店、超市的商品数量的变化。这里你看到的是零售模式的变化中,生鲜杂货店的SKU数量变化了,购物的方式也变化了。本质的问题是,当你的购物方式改变的时候,你购买的东西也就改变了,你购物的流程改变了,那么你放进购物车的东西也就会不一样。当我们再次改变购买体验时,不管是不是传统的电子商务还是在其他品类,但特别是在生鲜领域,也会影响什么品类的东西被购买。

所以这意味着:钱在移动,品类会变化。

就像我们前面讨论的,钱从广告到市场营销中移动。在从线下到线上的过程中,消费者购买的东西也会发生变化。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考虑在零售行业从“物流式”到品味/偏好/推荐/展示模式的变化。我认为思考这个的一个好方法是:互联网让你买到任何可以在纽约买到的东西,这正是Sears Roebuck在100年前所做的,它让你可以买到任何在纽约能买到的东西。但它无法让你以你在纽约的购物方式购物。

现在开始有改变了。现在有一堆基础模块和一堆新的想法,来尝试如何建立一个消费者互联网业务。他们为您提供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1、社交

   2、新经济模型,比如租赁或订阅

   3、新的理念:如果你是一个线上品牌,也许你会希望开一个线下店——把门店的租金考虑成一种新的流量成本,来替代部分Instagram上的获客成本,从而让客户来源多元化。感觉很多现在线下活动都会转移到广告,同时很多广告将转变为线下活动。

   4、当然还有机器学习它在改变我们做推荐和建议的方式。



b09.jpg


所有这些模块让我们可以触及哪些以前从来不可能触达的领域。20年前,在网上买时尚品是个疯狂的想法就像比特币会取代法定货币一样——这明显是疯了。WarbyParker 在网上卖眼镜?购买没试过的化妆品?这些过去不可想象的事情现在都在成为现实。这得益于我们有这些新的模块,我们有更多的渗透率,而消费者愿意在线上做几乎所有事情。

这让我们回到一开始的提法:当我们考虑未来20年的新问题时,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图。在最初的二十年里,互联网主要做了电商和广告,而在未来的20年互联网会做剩下的所有事。都有哪些事呢?

先看看全球GDP,你可以发现我不太喜欢对数坐标,全球GDP的哪一块可能需要我们解决。汽车? 你多半已经知道,特斯拉这样的加州“小”公司一直做得很好。事实上,特斯拉销量已经超过了美国其他高端汽车制造商。但如果我们考虑所有汽车相关机会,软件,电池,我们又会得到这么一个也许更适合用对数坐标的图。这实际上清晰的表明整体的机会有多大。这还只是美国的,并不是全球的数据。

比起单纯的看汽车数量更有趣的是看看里面具体包含哪些部分。这个图的右侧是传统汽车各部件的费用,包括设备厂商和一级供应商。而左边则列出了有多少电子行业里面的公司能从里面分一杯羹。这是因为当我们在升级到电动车,升级到智能驾驶的时候,车辆的配件组成将会完全不同,供应商也会不同,软件会进入汽车领域。比这个更有趣的是,软件会重新定义"汽车”。智能驾驶会改变了我们心中汽车的样子。它不会看起来还像今天的车,只是没有方向盘。它会看起来不一样,有不同的功能,用在不同的地方。这会将完全解放汽车旅行,变成不同类型的车辆,不同的模式。如果坐在车上不用再盯着方向盘乘客会做什么? 也许可以投资于酒类公司?

电视也是个有趣的领域,软件业会侵入它。现在,Netflix和亚马逊已经是一线内容制作者。他们的预算已经和其他美国主流娱乐公司差不多了。这里有一个2010年的著名评论时代华纳的Jeff Bewkes说(Netflix)就像阿尔巴尼亚军队,完全不需要担心。我希望现在有人正在关心阿尔巴尼亚军队。跟有趣的是这个问题:电视的本质是什么?看游戏直播的人,现在比看Netflix,HBO,ESPN的人多。最新的AAA级主机游戏的首周末收入超过了最近的所有好莱坞大片。看游戏直播成为一件大事。eSports现在和美国的各大职业联盟尺寸差不多。和全球性的运动还有差距,但跟美国的已经差不多了。但如果你看看收入的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这也是一个有趣的领域,你应该会看到很明显的增长。有意思的业务模式正被创造出来。从整体上看,收看电视的人数在减少,看手机的人在增加。科技行业用了20年的努力试图进入用户的客厅,现在他们终于进入的客厅,但并不是依靠电视,而是用手机。用户的注意力投向发生根本的改变,使用这些注意力的方式也会变化。

b10.jpg


已经讨论了很多关于钱的话题。“软件业吞噬资金”,这听起来是个有趣的话题。Angela今天也讨论了这个话题。一个有趣的看法是,所有资金都在进入Fintech领域,而市场显然不足以完全吸收这些资金。确实,很多资金正在进入,刚刚开始在解决一些明显的痛点。但如果我们考虑一下整体的机会,会有万亿级的市场,可以被软件和技术解决。把房地产规模放在这里做一个参照,可以帮我们认识这到底是多大个规模。

但我们仔细看的时候会发现不管这个市场有多大,还有相当大一部分人未被触及,很多美国人没有银行账号,全球就更是这样了。这些人不会被传统的纸质支票和信用卡方案覆盖,他们会被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服务,基于软件,基于网络,基于手机。在美国,有很多人名义上有银行账户,但实际上并没有。有一种说法“在美国有两个银行系统,一个是为在座各位服务的,另一个是为其他人服务的”他们得到的服务更差。而现在,也有一些人希望在未来10到20年改变这种情况。

当我们考虑这些工具的时候,会发现美国并不是领先的。图的左边是移动支付渗透率,而右边是移动支付金额。显然,中国正在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而这些有趣的事情将会向全球蔓延。我们现在有了一些基本模块,这些基本模块能用来用来构建Fintech,构建新的金融应用。


    1、我们有大量的数据,各种不同的数据。

    2、消费者预期变化:哪些金融服务可以做,服务应该是什么样。

    3、解绑:把业务从传统的综合性银行解绑出来。

    4、机器学习,这能有助于我们理解各种数据。




已经讨论过了钱,剩下的就是谈论死亡了....我们有一个死亡基金,对不起,是生物基金。药物研发750亿美元,这个看起来像一个大市场。这是个有趣的市场,VC已经介入很久了。但它现在正在被用新的方式解决:


    1、机器学习,再一次的改变了药物研发。

    2、更有趣的是,社交和可穿戴设备在改变医学实验。如果你需要1w个符合某种条件的受试者。社交媒体给出了找到这些人的全新方法,而可穿戴设备则给出了监控测试的全新方法。

    3、当然,我们还有办法编辑基因和编辑细胞,这意味着我们将会有完全不同的疗法。




b11.jpg


但除了750亿,我们还可以想想其他机会:图上依次是,药物研发药物销售,健康保险,最后是全球医疗市场。这些是你生病以后花的钱,超过7万亿美元。我们如何解决其中一些。七万亿花在医疗上,而这些都是“生病”的成本,实际上,这只是生病的一部分成本。

那么更有趣的是,我们来想想“不生病”的成本:如果能不生病,它的价值是多少。如果能不死,价值是多少,如果能不用为治疗操心,价值是多少。这是一些我们现在可以开始考虑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来看这个事:这些是我们已经通过的关卡,已经把简单的怪物都干掉了,而现在已经进入了高难模式,我们已经干掉了小兵,现在要对付拿着机枪的老怪。所以,我们在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更困难的问题,更困难的市场。为此我们有哪些工具?我们有一个有趣的新的层面。如果你想想互联网的前20年的事情先是AOL,信息高速公路交互式电视这类的死胡同。然后Internet和Web出现了,提供了一种去中心的,不需要权限的创新:你不需要找AT&T或者Time Warner申请许可,就可以制作网站。而这促使了互联网大爆发。而这时,我们发现需要在其上具有某种有组织的新层面。所以有了Google和Facebook,我们花了近十年思考谷歌和Facebook以及他们如何组织内容。这些平台是被设计成中心化的。他们捕捉意义和意图,因此他们也能获取价值。他们也是高度抽象的,他们并不真的理解事物,他们只是观察我们的动作。

现在我们有两个新的基本层,加密货币和机器学习。

除了其他特点,他们首先是去中心化的。这是什么意思,这能做什么? Google,Facebook或者Amazon会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b12.jpg


问这是什么东西?谷歌会说它出现的页面提到了Wishbone,Hanna和Wagner。Facebook会说喜欢家具的人分享了这个链接。而亚马逊会说,这是个SKU,我不懂你的问题。买了这个SKU的人也买了其他SCU。有了机器学习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可以得到更多层面的意义和更多层次的理解。首先我们会知道这是一把椅子。这是很好的进步,我们现在已经可以做到了。以前我们做不到这一点,现在我们可以了,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把椅子。下一步我们可以知道这是当代斯堪的纳维亚风格。而如果进入更深一层的意义,你会说,好吧,如果你喜欢这把椅子,你多半不会喜欢迪士尼游轮,所以我们不会向您展示迪士尼游轮广告,我们给你推些别的。我们一步步深入的理解了物品的意义。而不是通过多个层次的抽象以后去根据谁链接给了谁,谁分享了什么去猜测。

这不只是在消费场景,如果我们回去想想生物场景,机器学习意味着我可以看一下X射线并告诉你是否有癌症,大规模和自动化的这样做。我也可以这么说看起来过几天可能会心脏病发作。或者说,你如果不改变生活习惯你可能会在接下来一两天心脏病发作。我们理解了到了逐层加深的意义,而他们有不同的价值,能解决不同的问题。

一个理解机器学习的框架是,机器学习是一个工具,能放大人力。 以两种不同的方式放大:1.其中一个是我在地下室有一百万张照片我现在有了一百万实习生能帮我看所有这些图。这是一种人工智能,它能自动化非常简单的人类工作,以前无法自动化的工作。2.另一种人工智能是,现在我在地下室有100w图片,现在我可以派一个实习生去看所有的图片。他半小时后回来说当我看到第30万张的时候发现这张照片有点意思。也就是说,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得到了一种超能力。我们能看到以前看不到的事情。

考虑完机器学习,我们也考虑一下加密货币。图上这个是另外一种类型的“加密”。为什么加密货币很重要。想象一下在1993年被问到为什么Internet很重要,而在此以前,你需要花很多时间争论你说的是Internet还是Intranet,是Web还是WWW。然后你会说,这是一个分布式的,去中心化的,无权限控制的网络,任何人都可以建立任何东西。你不需要获得电话公司的许可。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乔布斯说,你见过这个叫互联网的东西,我们应该买它。现在这些东西已经不是这么玩了,玩法已经改变了。我们如何来考虑未来的应用会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不知道。

这是90年代早期的互联网服务器和流量。90年代Mac在网络服务器的占比超过Linux。WWW只是网络流量的3%,这是当年网络上的的各种应用,并不是那么重要的应用。我们现在看到的所有应用都在右上方那个紫色的小块里面。所以你有了网络,你看见了网络上建立的应用,但你并不知道哪些应用未来会是重要的。重要的是网络的能力。

加密货币也一样,他也是分布式,去中心化的网络,任何人都可以不需要权限就在上面开发,它内建信任机制,内建价值交换和支付,内建机制能理解事物。我们回到这一张图,这个图上一直在封闭——开放——封闭——开放的摇摆。我们来考虑这些东西能做什么。我们有新的机制来发现意义和意图,来理解事物,知道它可能意味着什么。有新的方式来构建网络,那是一种分散的不要许可的方式。当然,还有市场重置:每当技术上有重要变化的时候就像在在摇树一样,会产生新的公司。

b13.jpg


最后一个事情,我把这个叫做“End of the beginning"这就是一开始的样子,这个可爱的年轻人叫做Geoffrey Bezos,他刚刚进入了图书领域。这是Geoffrey bezels今天的样子,他已经不在图书领域了。在未来20年他要做的是火箭,当然,可能还有其他的东西。

b14.jpg


以上是我的分享,谢谢大家。

波场变形记:挥舞着百亿钞票的 RMB 玩家

特写chainbs 发表了文章 • 2018-12-11 10:54 • 来自相关话题

波场某场路演时找到大量美女为项目站台宣传,宣传口号相当夸张


波场,可能是区块链行业最具争议性与戏剧性的项目。

在这一年多时间,波场曾被众人视为不折不扣的「空气」项目,白皮书与代码多次被曝抄袭。如今,波场已经被许多人认为是少数「踏实做事」的项目之一;

在这一年多时间,孙宇晨曾多次被传高位套现跑路,甚至九四之后一度不肯退币。如今,随着大价钱收购 BitTorrent 以及连续举办高额奖金的开发者赛事,波场又被许多人认为是「最舍得花钱」的项目之一。

更神奇的是,波场发行的代币期间从发行价 0.01 元最高涨到约 1.87 元(今年 1 月初),市值达到约 1870 亿元,一度跻身「百倍币」之列。

因为以上种种,公众对波场长期以来都持有一种复杂的心态,有鄙夷,有不解,也有钦佩。那么,孙宇晨与他的波场,是如何实现这种形象的改变以及状态的更迭的?波场如今呈现的「繁荣」究竟是强力营销所营造的假象,还是水到渠成的自然现象?

在采访 10 余位接近波场的人士和业内专家,以及查阅、分析大量历史资料后,希望通过本文向大家呈现一个真实的波场「变形记」。


成功的营销策略


伴随着 17 年 ICO 的火爆与野蛮生长,加密货币市场出现一大批投机的传销项目、空气项目,主要特征是技术含量低、缺乏真实应用场景、重度营销且风格粗暴,并且以圈钱为核心目的。

去年 7、8 月问世的波场,恰好与前述特征形成多处对应,具有较高空气项目的嫌疑:它标榜自己将「构建一个全球范围内去中心化的自由内容娱乐体系」,但没有任何技术代码以及创新思路,创始人孙宇晨曾多次被指抄袭、炒作,多次创业乏善可陈……

但这并不妨碍波场 ICO 的火爆。在连续举办十多次线下路演活动后,波场在 17 年 8 月 21 日于币安平台首度开放 ICO,5 亿个波场币 TRX 在 53 秒内以约 0.01 元的价格出售完毕,此后陆续在 RenRenICO、ICO365 等平台上线,均销售火爆。据一位曾深度参与波场项目的人士张曦(化名)透露,波场在这轮 ICO 中共募集约 7000 个比特币,彼时价值约 2 亿元。

此前一两个月,波场已经顺利完成其私募融资,并宣称其私募投资人包括比特大陆 CEO 吴忌寒、FBG 资本创始合伙人周硕基、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量子链创始人帅初、OFO 创始人戴威等。波场前 COO 刘明在今年 5 月的一次直播中曾提到,波场私募规模近 4000 个比特币,并且以 10 亿元的估值总共融资 6 亿元。

不过张曦告诉我们,「6 亿」这个数据有夸张成分。综合多方面信息来看,波场总融资价值的区间很可能在 3-5 亿元之间。

作为公众眼中的「空气」项目,波场 ICO 之所以能如此成功,一部分要归功于疯狂的市场行情,另一部分则要归功于其创始人孙宇晨「出神入化」的营销能力。

创办波场之前,孙宇晨在互联网行业成名已久,拥有 2011 年亚洲周刊封面人物、2014 年达沃斯论坛全球杰出青年、2015 年福布斯中国 30 位 30 岁以下创业者、马云创办的湖畔大学首批学员中唯一 90 后学员等众多令人眼花缭乱的称号,他还频繁地出现在各大演讲场合以及参加各大媒体节目的访谈,以博取更高的关注度。

擅长营销与包装,以及对名利的异常渴望,是孙宇晨被公认的最大特质。2015 年 8 月,《智族 GQ》特稿《风口上的孙宇晨》的发布将孙宇晨的这些特质彰显无遗。孙宇晨还在该文中说,「PR 在我们这儿就是跳动的心脏,时不时就得蹦跶一下,不蹦就死了。吃相是很难看,但是没办法。」

或许是过于追求个人曝光度以及疏于关注产品,陪我 APP 虽然在 15 年下半年拿到 6000 万元 A 轮融资,但始终没能在市场上引起波澜,长期位居苹果应用市场社交分类 100 名开外,总榜 1500 名开外。





陪我 APP16 年 4 月-17 年 8 月在苹果应用商店社交分类排名趋势__来源:七麦数据


某种程度上来看,孙宇晨的那套行为方式并不适合互联网行业,但异常适合于早期的区块链行业。由于区块链技术尚不成熟,谈落地与应用都为时过早,技术水平与执行力再强暂时也难有用武之地。在 17 年上半年 ICO 盛行之际,最受市场欢迎的项目往往就是那些团队会讲故事、资源渠道广、营销能力强的项目。

「投资就是看人,我在孙宇晨担任 Ripple 大中华区首席代表时就认识他了,后来看他一直参加各种节目、进入湖畔大学,就觉得孙宇晨个人能力非常强。」波场私募投资人、比特币中国创始人杨林科谈及投资波场的理由时说,「而且他微博有将近 100 万粉丝,这对波场未来的推广有很大帮助。」

波场前 COO 刘明也曾表示,他之所以全力支持孙宇晨做波场这个项目 ,就是因为孙宇晨可以利用自身在币圈以外的强大影响力去扩大币圈的受众基数。

在 17 年国内那群蜂拥而至的 ICO 发起者中,孙宇晨无疑是其中经历最丰富以及名气最大的人之一,其市场营销能力更是公认顶级,对于普通民众的心理需求与倾向有着敏锐感知,这些特质在波场 ICO 以及后续运营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张曦告诉我们,波场长期以来的 PR 策略可以用 「 高举高打」与「低到尘埃」两词来概括。「高举高打」是指将波场营造为高逼格的项目,这首先是将创始人孙宇晨与「 90 后创业领袖」、「 马云门徒」、「全球杰出青年」等标签绑定。

一位与波场有过合作的项目方人士王凯迪(化名)表示,孙宇晨对「 马云首个 90 后门徒」这个称呼特别在意,如果稿件中没用这个称呼,他就会说这个稿件对他的定位不准确,要求改一改。「现在孙宇晨已经很少用这个名号,因为阿里巴巴那边已经警告过他了。」何笛补充说。

其次,波场会经常找到公关公司对接路透社等海外顶级媒体发布软文,再将稿件翻译后传回国内,「散户一看就会觉得这是全球性的高逼格项目。」张曦说。





11 月波场官方账号翻译的部分海外媒体报道


如上图所示,时至今日波场的海外媒体宣发渠道已经从路透社等海外顶级媒体扩散至俄罗斯、韩国等地区性主流媒体,并且保持每周至少一篇文章以及一家新媒体的频率,营造全球各地都在关注波场的氛围。

在国内,波场的宣发渠道更加广阔,从主流财经媒体到草根自媒体,大多都曾为波场发布过新闻报道,内容多在极力彰显波场的人才与技术实力。据了解,波场还专门孵化过多个区块链自媒体。

「低到尘埃」则主要指创始人孙宇晨经常「低下身段」与用户接触交流,强力打造孙宇晨的个人 IP。据观察,波场大部分新闻信息都是首先通过孙宇晨个人微博、推特等社交媒体发出,波场官方账号仅转发分享。在波场官网最下方,孙宇晨的个人微博、Twitter、Facebook 等账号也都全部列出,并且其关注者数量都高于波场官方账号,这在所有项目官网中都极其罕见。

从孙宇晨的个人微博可见,他平均每天发布至少 5 条信息,大部分都是分享项目动态以及评论市场走向,偶尔也会「蹭」热点,譬如模仿胡海泉在陈一凡吸毒事发后的感叹体、评论基因编辑事件,总体呈诙谐幽默、接地气的形象。

在波场的微信公众号,用户甚至可以直接在菜单栏找到孙宇晨的个人微信二维码,并在 1 天内通过申请加为好友,其朋友圈经常发布波场动态以及市场评论。对此,张曦告诉我们,孙宇晨的微博等各大社交媒体动态都并非孙宇晨本人发布,波场设有专门的文案经理进行编辑与打理,那些微信号也是由专人同步孙宇晨本人朋友圈信息。

孙宇晨还非常热衷于通过直播与用户进行沟通,17 年 8 月的 ICO 阶段他至少在微博一直播平台进行了 12 次直播,月底 ICO 那几天几乎每天都会直播。此后,孙宇晨仍然保持每月至少 1-2 次的频率,在波场重要节点时与用户进行交流。

「除了 V 神,还有哪几个项目创始人敢这么出来摇旗呐喊?」朝财猫创始人 Jeffery 表示,他正是基于孙宇晨这种「讨喜」的 PR 策略在二级市场投资了波场币。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孙宇晨每次直播点击人数都显示在 500 万-2000 万之间,但评论量普遍都在 1000 左右,两者比例远低于正常比例,且孙宇晨微博粉丝至今仍只有 106 万。据从多处信源了解,孙宇晨的直播人数大部分都是由第三方团队刷出来的,真实在线人数最多也就一两千人。

事实上,波场在微博、推特以及公众号等各大渠道都具有明显的造假痕迹,文章评论数与转发数的水分大概率不低于 7 成。





波场官方公众号留言区可疑留言:留言点赞数类似,大多非常规账户名、内容均无意义





孙宇晨微博可疑的转发内容:转发时间过于规律,账户名杂乱无意义


虽然直播以及其他社交媒体真实覆盖面并不大,但张曦仍然认为意义重大。「大部分散户其实不关心你做什么项目,技术指标如何,他们只关心价格与涨幅,社交媒体主要起到形式上的作用:当波场价格逐步上升的时候,孙宇晨的频繁发声及其漂亮的数据对散户就是最好的「春药」。」张曦说。

但这些虚假的数据显然不会令孙宇晨感到满意,毕竟他对被关注与被讨论的渴望超过绝大多数创业者,波场也需要源源不断的新流量。「我衡量一件事是否要做,热不热闹很重要,一定要有人搭理我,哪怕是骂我呢?」他曾在那篇热传的 GQ 特稿中如是说。

孙宇晨多次在推特点评以太坊并艾特 V 神、双方多次论战可能就出于此因,常规的项目进展根本没法引起大范围关注,只有这类「非常规」内容才能在社交媒体走红。前几周,孙宇晨甚至还宣布邀请到著名篮球运动员科比参加明年年初的波场会议。更早时候,市场上还多次盛传波场将与阿里、百度、Twitter 等互联网巨头进行合作,但全都没有下文。

而最近几个月,波场正在极力为自己塑造「做实事」项目的形象。

寒冬之下,众多区块链项目进入「冬眠」状态,进展寥寥。在这样的背景下,波场不仅继续保持稳定的对外发声,譬如每周都会宣布波场上了某个新交易所、与某项目达成合作、被某海外媒体报道、在某国举办线下 Meetup 等,同时其主网交易笔数与地址屡创新高以及 DApp 数量迅速增长的新闻也屡见报道,例如《曾经槽点满满,但波场真的在做事》。

如今来看,波场的营销策略无疑是相当成功的,不仅将很多人对波场的印象从「空气」项目转变为少数「做实事」的项目,还成为了大量区块链项目的「榜样」,许多其他项目用户都会在社区建议项目方学习波场的营销策略。

不过在波场极力塑造的形象之下,波场的技术与生态真的如同宣传那般领先与优异吗?


「重注 」技术与生态


谈及波场技术,抄袭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18 年 1 月初,Protocol Labs 创始人 Juan Benet 发推称,波场英文版白皮书至少有 9 页是从 IPFS 或 Filecoin 的文件中拷贝出来的;4 月,以太坊创始人则在转推中以「Ctrl+C 和 Ctrl+V」暗讽波场白皮书抄袭;6 月,DAR 的研究人员在波场 Tron codebase 中发现了多个从其他项目复制的代码实例。波场的抄袭,几乎成为行业众所周知的事情。

孙宇晨也曾在访谈中间接承认并回应了这个问题,「我认为商业社会本质上比的还是执行力和是否能真正把一件事情 deliver 出来。」他说,「做出来,我觉得才是最重要的。某种程度上来说,争论这个想法本身是谁的,其实没有意义。」

Jeffery 也认为,这个行业本身就是开源的,关键是谁能把这些技术落地,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认识,以及吸引更多人才一起完成一个共同的事业,这未尝不是一种策略。

由于行业本身乱象频发,以及波场出色的 PR 策略,抄袭时间并没有对波场产生实质性影响,而波场对技术的投入也的确在逐步增大。

从 17 年 10 月开始,波场陆续从各大主流互联网公司挖来大批技术高管,第一位就是目前担任波场 CTO 的陈志强,他此前曾在网易、腾讯、360 任职,并担任过阿里巴巴大数据专家(通稿称职级为 P8)。12 月,波场再度从阿里挖来一名大将——原阿里巴巴数据挖掘专家赵宏,目前为波场公链技术负责人。

今年年初,波场又陆续从百度、美团、京东等互联网公司挖来多名高级工程师,至今技术人员已在百人之上。无论是技术高管背景,还是技术人员规模,波场都堪称区块链行业中最豪华的项目之一。

同时,波场的长期目标也悄悄从「构建全球范围内的自由内容娱乐体系」转变为「构建全球最大的区块链去中心化应用操作系统」,试图吸引更多第三方开发人员在波场主链开发 DApp 应用。





波场与以太坊等项目在 GitHub 提交代码次数对比图;来源:Tripio 提供


由上图可见,波场今年 3 月份后在 GitHub 上提交代码的次数显著提升,始终高于以太坊数倍,直至 11 月。而根据 TokenInsight 指数 12 月 7 日数据,波场最近 3 个月总共在 GitHub 提交 853 次代码,在所有区块链项目中排第 9 名。

随着今年 6 月底波场主网上线以及后续多次优化,波场主网现已运行 5 个多月。从主网表现来看,波场目前还未被曝光过出现重大漏洞,相比之下以太坊与 EOS 智能合约被曝光的漏洞相对较多;波场还声称主网 TPS 最高可达到 2000,区块浏览器显示当前 TPS 峰值为 748,远高于以太坊但低于 EOS 的 3996;波场主网交易手续费与 EOS 同样为零,以太坊仍需要一定手续费;根据 DappRadar 数据,波场 DApp 数量约 20 个(以游戏类 DApp 为主),远低于 EOS 的 197 个与以太坊的 1265 个,后两者 DApp 的使用人数也是数倍于波场。

由上述信息可见,波场主网整体运行较稳定,并较以太坊与 EOS 存在一定优势,但 DApp 开发者数量与用户数量均远低于以太坊与 EOS。这可能与波场主网推进较慢、基础设施不完善有关,也有可能与波场在开发者群体中长期负面印象有关。

虽然波场凭借「出神入化」的 PR 策略赢得大量普通用户的青睐,但其善于炒作与抄袭的特质在区块链行业资深人士中已深入人心,尤其是技术开发者群体,这种固有印象通常是很难被消除的。在向多位区块链技术专家询问其对波场技术的看法时,他们几乎都表示未对波场技术及代码有过研究,无法评论。

一名知名投资机构负责人唐斌华(化名)则告诉我们,他们这个圈子几乎不会讨论到波场这个项目,因为一直觉得它就是个空气项目,也不太认可它的宣传方式,「论技术,比它技术好的项目有很多论落地,比它落地程度高的项目也有不少,所以我们不会把波场纳入研究与投资范围。」

但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下,波场主网的交易笔数与地址持续创造新高,根据波场区块浏览器的数据,其交易数于 12 月 1 日达到 239 万笔,四倍于以太坊交易数。但据了解与观察,尽管近期波场 DApp 的发力以及空投增多的确为波场贡献了大量交易数,但这个庞大的数据仍存在多个可疑之处。

首先,波场主网地址增长速度与交易笔数增长速度并不匹配,前者远低于后者。由图可见,波场主网交易笔数从 10 月中旬开始大涨,至今最高达到 10 倍涨幅,但同期波场主网地址增长缓慢,从 10 中旬至今只上涨约 40%,两者的差距难有合理解释。





波场主网地址增长图表





波场主网交易笔数图表


其次,波场主网交易转账记录存在诸多疑点,包括多个地址频繁相互转账、小额转账频繁出现,具体可见以下截取的部分具有典型性的截图:





11 月 29 日 17:04 左右_转账信息 来源:tronscan.org





11 月 29 日 15:55 左右转账信息 来源:tronscan.org





11 月 15 日 11:20 左右_转账信息 来源:tronscan.org


从以上转账交易信息可见,最近几周波场主网上有许多地址在来回转账,且都在短时内完成。但无论是个人转账交易,还是 DApp 智能合约产生的自动交易,都无法解释为什么会短时间内出现如此频繁的相互转账、循环转账,「这很有可能是波场自己开发的自动转账程序产生的。」一名公链开发人员祝楠(化名)告诉我们。

考虑到波场转账交易无需手续费,以及孙宇晨对炒作的需求与掌握,这个猜测具有相当的可信度。「中国人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把所有有评判标准的潜规则读得非常明白,然后会让自己所做的事情非常符合标准和规则。」王凯迪认为,只要大家都看重主网交易量以及代码更新次数,波场就会通过各种手段提升自己的数值。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波场目前的公链及 DApp 生态建设力度在所有公链中可以排进前五。据观察,波场几乎是举办各类开发大赛频次最高、奖励最丰厚的区块链项目。根据波场今年 4 月初发布的信息,该项目启动了包含一系列活动的 TronPG 20 亿美金奖励计划,具体包括:

4 月初,波场宣布举办首届编程大赛,激励开发者开发适配于波场 TRON 主网的冷钱包、热钱包、区块浏览器,总奖金池为 100 万美元;

4 月底,波场宣布开启波场 TRON 创业者基金计划,只要团队开发的 TRON 生态产品本身达到 DEMO 级别或者更高并通过审核,波场将给予单个项目 10 万美金额度的借款支持。在还款方式上,项目方可在 18 个月内无息偿还债务或者在融资后转为股权,若项目创业失败则不予追究;

6 月中旬,波场宣布启动 2 万美金「奖励金」计划,为适配于波场 TRON 优秀钱包和区块浏览器的项目发放 2 万美金奖金;

11 月 29 日,波场宣布成立区块链游戏基金,称将在未来 3 年内投入 1 亿美金在全球范围内打造区块链游戏生态;

12 月 1 日,波场宣布启动百万美元加速计划,激励开发者在波场开发并提交 DApp 作品,一等奖作品可获 20 万美元奖励,总奖金池为 100 万美元;

12 月 5 日 ,波场宣布启动生态共建者计划,支持波场 DApp 开发者申请资金、技术支持、社区导流等资源,完成特定任务的 DApp 可以获得奖励。

除了直接发放了大量奖金,波场在最近一年还对投资了多个区块链项目。根据网络公开信息统计,孙宇晨或者波场至少对 Tripio、Global Social Chain、DACC、Game.com 等 5 个以上项目进行了投资。

其中,Tripio 技术合伙人 JQ 告诉我们,他们近期会考虑将波场作为跨平台部署 Tripio 协议的第一站,开发出 Tripio 协议的波场版本,「除了因为波场比较有影响力以外,还因为波场对以太坊语言的兼容度很高,对我们而言投入产出比会比较合理。」

至于合作方就更多了。最近 1-2 个月,波场至少与 NeoWorld、DappRadar、dapdap.io、Cocos-BCX、SpiderStore、Blockchain Cuties 等 15 个以上项目达成合作,其中主要是游戏类项目与 DApp 平台类项目,与波场近期强力打造游戏类 DApp 的方向相吻合。

通过大规模的奖励、投资以及缔结合作,波场正在通过利益关系打造一个规模可观的「朋友圈」,共同为完善波场主网的基础设施、DApp 应用贡献力量,以及推动波场 DApp 获得更多受众、走向落地。


巨额财富的来源


至此,一个贯穿全文的线索已经跃然纸上:波场资金实力非常雄厚。

无论是大规模投放软文、大量从互联网巨头挖人,还是连续举办高额奖金赛事、多次对外投资,都需要大笔大笔的资金,今年 6 月波场甚至还花了 1.4 亿美元收购了 P2P 下载软件 BitTorrent。在去年九四事件中将所有 ICO 资金「吐」回去后,为什么波场还会这么有钱?为什么即便市值更高的项目也没有波场这么「壕」?

概括来说,就是孙宇晨对财富与成功的强烈渴望在出色的营销策略与疯狂的市场行情之下,促使他完成了巨额的财富积累,其中有「个人奋斗」的因素,但更多的属于「历史进程」的因素。

正如绝大多数 ICO 项目,孙宇晨创办波场的主要目的很大可能是「圈钱」。波场前 COO 刘明就在 5 月的直播中提到,孙宇晨在波场早期根本不相信比特币、去中心化,私募完成后立即把比特币换成了法币。随后刘明还在朋友圈表示,孙宇晨当时甚至希望直接接受人民币投资,但被他力劝而作罢。

九四事件之后,孙宇晨更是一度因为坚决不退币的强硬态度而引起大量关注。波场 ICO 原定于 17 年 9 月 9 日,但 8 月底市场流传出监管将至的信息后,孙宇晨立即加快了 ICO 进度,最终于 9 月 3 日在微博宣布 ICO 完成,「孙宇晨甚至还计划赶在文件出台以前上中币网开交易,但最后 4 号中午中币网那边告诉孙宇晨他们人已经在金融局,然后就作罢了。」张曦说。

这个说法在刘明的微博中得到部分印证。正如下图,刘明在微博回复一名网友称,「他(孙宇晨)不肯退,还坚持说今天能上国内交易所,我也是服了,看今天谁敢上。」张曦还告诉我们,孙宇晨在得知无法上币以及文件出台的消息后,当即飞去了韩国。





刘明微博去年 9 月对孙宇晨不肯退币的评论


种种迹象之下,孙宇晨不甘心放弃这笔上亿元巨款的心理状态可见一斑。但最终,在刘明、何一等合作伙伴的施压下,孙宇晨接受了退币并将 ICO 募得的上万比特币返还给投资人。不过,孙宇晨没有料到,这次巨大「损失」反而为他后来赢得更多财富埋下了伏笔。

根据波场白皮书,波场总共发行 1000 亿个波场币,其中 40% 公开发售,15% 私募发售,35% 由波场基金会所有并用于生态建设,10% 用于支付早期支持陪我欢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即前文提到的陪我 APP 运营主体。

我们从多处信源了解到,波场基金会所持 35% 波场币始终由孙宇晨个人掌控,陪我科技所拥有的 10% 也全部由孙宇晨掌控。去年 9 月波场退币通道开启后,绝大部分 ICO 与私募投资人都选择了退币,而这些退回的波场币也全部在孙宇晨手中。由此,波场币所有发行量中有 90% 以上都由孙宇晨个人控制,形成高度控盘之势。

虽然波场没能在 9 月 4 日当天登陆中币网,且当时整个行业风声鹤唳,但孙宇晨仍然没有放弃尽快登陆交易所的想法。毕竟对孙宇晨而言,上交易所意味着他手中的大量波场币将可以变现。

我们在 Coinmarketcap 网站发现,波场币的交易最早在去年 9 月 13 日即纳入该网站的统计范围。根据了解的信息,波场当时登陆于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EtherDelta。10 月底,波场正式登陆币安平台。

根据 Coinmarketcap 的数据,波场自去年 9 月初到 11 月底,波场币的价格一直在 0.01-0.02 元的范围内小幅波动,但日交易量已从早期的 50-150 万元上升至 2000-4000 万元。

此后,伴随着整个市场行情的疯狂上涨,波场币的价格与日交易量也迎来双双大涨,价格于 1 月 5 日达到峰值 1.87 元,总发行市值达到 1870 亿元,日交易量达到 343 亿元。至此,波场币成为「百倍币」中的一员。

在这次大涨中,收获最大的人当属拥有 90% 以上波场币的孙宇晨。据了解,孙宇晨在波场币登陆交易所后就一直在逐渐出售手中的币,特别是在登陆币安之后。刘明也在直播中提到,孙宇晨曾用多名波场员工的身份在币安交易平台开办账户,将掌握的波场币充入账户卖掉套现。

「孙宇晨的命太好了。」张曦在采访中多次感叹道。

孙宇晨在那次牛市中究竟套现了多少现金,暂时无从得知。但从接近孙宇晨的人士口中得知,孙宇晨在今年 11 月初掌握的所有资产价值约有 100 多亿元,其中以法币为主,但不确定是否包含属于基金会、已锁定的约 34% 波场币份额。「从真金白银来说,我觉得孙宇晨大概率就是币圈最有钱的那个人。」王凯迪说。

除了前述因素之外,孙宇晨之所以能积累如此巨额财富,还要归因于他的「狠心」。从接近孙宇晨的人士处了解到,波场团队早期成员之间的利益分配长期存在纠纷,孙宇晨在项目早期曾对多名早期重要成员承诺给予波场总发行量数额不等的可观份额,但始终没能兑换,最终成为多名早期成员离开的重要导火索。

不过按照波场前 COO 刘明在那次直播中的说法,他自己来到波场前并没有事先与孙宇晨谈好利益分配问题,导致他根据自认为的贡献找孙宇晨要 5% 份额时遭到拒绝。最终,孙宇晨只向刘明发放了 1000 万个波场币,是所有发行量的万分之一,并且当时只价值 10 多万元,「这种事情他能做出来!」刘明愤愤不平地说。

无论手段如何,波场现在毫无疑问是整个区块链行业拥有可动用资金最多的项目,但孙宇晨看起来如今也不再只是「圈钱」,而是敢于花大笔钱去完善波场的基础设施以及生态体系,即便在这个市场寒冬,波场的动作与声量也未见减少,依然是整个行业「做事」最多的项目之一。

前文提到的 GQ 特稿中还曾提到,「一定要赢」,是孙宇晨的人生信条与核心逻辑。孙宇晨口中的「一定要赢」其实包含财富与事业上的双重成功,两者相辅相成,但前者优先于后者。在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财富自由之后,孙宇晨会倾向于将其重心转移到事业成功之上,他需要这样来维持自己的形象,「到今天这个地步,就算他不信区块链也只能逼自己相信,然后继续演下去。」王凯迪说。

如今孙宇晨最大的愿望,可能的确是将波场打造为全球最大的区块链去中心化应用操作系统。他曾在一次访谈中表示,「我不愿意成为那种有悲情色彩的英雄,更愿意哪怕背负骂名把事情做成,这是我这些年最大的变化,可能与成为一个英雄相比,我更在意能把事情真正做成。」

但问题是,充裕的资金固然是项目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但团队文化、组织机制、长远战略等因素同样也是,而由孙宇晨占据绝对话语权的波场显然并没有在这几个方面彰显出其领先之处,而单纯通过利益绑定的内外部关系也并非牢不可破,甚至可能会越来越脆弱。

如果想要在公链竞赛中抢得有利位置,并落地实际应用场景,波场未来还有很多紧迫性的功课要做。


作者:龚荃宇;编辑:李曌 查看全部
13896c6b3b305277dad98d8997ac97a6.jpg

波场某场路演时找到大量美女为项目站台宣传,宣传口号相当夸张


波场,可能是区块链行业最具争议性与戏剧性的项目。

在这一年多时间,波场曾被众人视为不折不扣的「空气」项目,白皮书与代码多次被曝抄袭。如今,波场已经被许多人认为是少数「踏实做事」的项目之一;

在这一年多时间,孙宇晨曾多次被传高位套现跑路,甚至九四之后一度不肯退币。如今,随着大价钱收购 BitTorrent 以及连续举办高额奖金的开发者赛事,波场又被许多人认为是「最舍得花钱」的项目之一。

更神奇的是,波场发行的代币期间从发行价 0.01 元最高涨到约 1.87 元(今年 1 月初),市值达到约 1870 亿元,一度跻身「百倍币」之列。

因为以上种种,公众对波场长期以来都持有一种复杂的心态,有鄙夷,有不解,也有钦佩。那么,孙宇晨与他的波场,是如何实现这种形象的改变以及状态的更迭的?波场如今呈现的「繁荣」究竟是强力营销所营造的假象,还是水到渠成的自然现象?

在采访 10 余位接近波场的人士和业内专家,以及查阅、分析大量历史资料后,希望通过本文向大家呈现一个真实的波场「变形记」。


成功的营销策略


伴随着 17 年 ICO 的火爆与野蛮生长,加密货币市场出现一大批投机的传销项目、空气项目,主要特征是技术含量低、缺乏真实应用场景、重度营销且风格粗暴,并且以圈钱为核心目的。

去年 7、8 月问世的波场,恰好与前述特征形成多处对应,具有较高空气项目的嫌疑:它标榜自己将「构建一个全球范围内去中心化的自由内容娱乐体系」,但没有任何技术代码以及创新思路,创始人孙宇晨曾多次被指抄袭、炒作,多次创业乏善可陈……

但这并不妨碍波场 ICO 的火爆。在连续举办十多次线下路演活动后,波场在 17 年 8 月 21 日于币安平台首度开放 ICO,5 亿个波场币 TRX 在 53 秒内以约 0.01 元的价格出售完毕,此后陆续在 RenRenICO、ICO365 等平台上线,均销售火爆。据一位曾深度参与波场项目的人士张曦(化名)透露,波场在这轮 ICO 中共募集约 7000 个比特币,彼时价值约 2 亿元。

此前一两个月,波场已经顺利完成其私募融资,并宣称其私募投资人包括比特大陆 CEO 吴忌寒、FBG 资本创始合伙人周硕基、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量子链创始人帅初、OFO 创始人戴威等。波场前 COO 刘明在今年 5 月的一次直播中曾提到,波场私募规模近 4000 个比特币,并且以 10 亿元的估值总共融资 6 亿元。

不过张曦告诉我们,「6 亿」这个数据有夸张成分。综合多方面信息来看,波场总融资价值的区间很可能在 3-5 亿元之间。

作为公众眼中的「空气」项目,波场 ICO 之所以能如此成功,一部分要归功于疯狂的市场行情,另一部分则要归功于其创始人孙宇晨「出神入化」的营销能力。

创办波场之前,孙宇晨在互联网行业成名已久,拥有 2011 年亚洲周刊封面人物、2014 年达沃斯论坛全球杰出青年、2015 年福布斯中国 30 位 30 岁以下创业者、马云创办的湖畔大学首批学员中唯一 90 后学员等众多令人眼花缭乱的称号,他还频繁地出现在各大演讲场合以及参加各大媒体节目的访谈,以博取更高的关注度。

擅长营销与包装,以及对名利的异常渴望,是孙宇晨被公认的最大特质。2015 年 8 月,《智族 GQ》特稿《风口上的孙宇晨》的发布将孙宇晨的这些特质彰显无遗。孙宇晨还在该文中说,「PR 在我们这儿就是跳动的心脏,时不时就得蹦跶一下,不蹦就死了。吃相是很难看,但是没办法。」

或许是过于追求个人曝光度以及疏于关注产品,陪我 APP 虽然在 15 年下半年拿到 6000 万元 A 轮融资,但始终没能在市场上引起波澜,长期位居苹果应用市场社交分类 100 名开外,总榜 1500 名开外。

b77596da3fb69899a1cb5de34d9163be.jpg

陪我 APP16 年 4 月-17 年 8 月在苹果应用商店社交分类排名趋势__来源:七麦数据


某种程度上来看,孙宇晨的那套行为方式并不适合互联网行业,但异常适合于早期的区块链行业。由于区块链技术尚不成熟,谈落地与应用都为时过早,技术水平与执行力再强暂时也难有用武之地。在 17 年上半年 ICO 盛行之际,最受市场欢迎的项目往往就是那些团队会讲故事、资源渠道广、营销能力强的项目。

「投资就是看人,我在孙宇晨担任 Ripple 大中华区首席代表时就认识他了,后来看他一直参加各种节目、进入湖畔大学,就觉得孙宇晨个人能力非常强。」波场私募投资人、比特币中国创始人杨林科谈及投资波场的理由时说,「而且他微博有将近 100 万粉丝,这对波场未来的推广有很大帮助。」

波场前 COO 刘明也曾表示,他之所以全力支持孙宇晨做波场这个项目 ,就是因为孙宇晨可以利用自身在币圈以外的强大影响力去扩大币圈的受众基数。

在 17 年国内那群蜂拥而至的 ICO 发起者中,孙宇晨无疑是其中经历最丰富以及名气最大的人之一,其市场营销能力更是公认顶级,对于普通民众的心理需求与倾向有着敏锐感知,这些特质在波场 ICO 以及后续运营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张曦告诉我们,波场长期以来的 PR 策略可以用 「 高举高打」与「低到尘埃」两词来概括。「高举高打」是指将波场营造为高逼格的项目,这首先是将创始人孙宇晨与「 90 后创业领袖」、「 马云门徒」、「全球杰出青年」等标签绑定。

一位与波场有过合作的项目方人士王凯迪(化名)表示,孙宇晨对「 马云首个 90 后门徒」这个称呼特别在意,如果稿件中没用这个称呼,他就会说这个稿件对他的定位不准确,要求改一改。「现在孙宇晨已经很少用这个名号,因为阿里巴巴那边已经警告过他了。」何笛补充说。

其次,波场会经常找到公关公司对接路透社等海外顶级媒体发布软文,再将稿件翻译后传回国内,「散户一看就会觉得这是全球性的高逼格项目。」张曦说。

309dc6b0747b6ac7271ee52c4fa38c31.jpg

11 月波场官方账号翻译的部分海外媒体报道


如上图所示,时至今日波场的海外媒体宣发渠道已经从路透社等海外顶级媒体扩散至俄罗斯、韩国等地区性主流媒体,并且保持每周至少一篇文章以及一家新媒体的频率,营造全球各地都在关注波场的氛围。

在国内,波场的宣发渠道更加广阔,从主流财经媒体到草根自媒体,大多都曾为波场发布过新闻报道,内容多在极力彰显波场的人才与技术实力。据了解,波场还专门孵化过多个区块链自媒体。

「低到尘埃」则主要指创始人孙宇晨经常「低下身段」与用户接触交流,强力打造孙宇晨的个人 IP。据观察,波场大部分新闻信息都是首先通过孙宇晨个人微博、推特等社交媒体发出,波场官方账号仅转发分享。在波场官网最下方,孙宇晨的个人微博、Twitter、Facebook 等账号也都全部列出,并且其关注者数量都高于波场官方账号,这在所有项目官网中都极其罕见。

从孙宇晨的个人微博可见,他平均每天发布至少 5 条信息,大部分都是分享项目动态以及评论市场走向,偶尔也会「蹭」热点,譬如模仿胡海泉在陈一凡吸毒事发后的感叹体、评论基因编辑事件,总体呈诙谐幽默、接地气的形象。

在波场的微信公众号,用户甚至可以直接在菜单栏找到孙宇晨的个人微信二维码,并在 1 天内通过申请加为好友,其朋友圈经常发布波场动态以及市场评论。对此,张曦告诉我们,孙宇晨的微博等各大社交媒体动态都并非孙宇晨本人发布,波场设有专门的文案经理进行编辑与打理,那些微信号也是由专人同步孙宇晨本人朋友圈信息。

孙宇晨还非常热衷于通过直播与用户进行沟通,17 年 8 月的 ICO 阶段他至少在微博一直播平台进行了 12 次直播,月底 ICO 那几天几乎每天都会直播。此后,孙宇晨仍然保持每月至少 1-2 次的频率,在波场重要节点时与用户进行交流。

「除了 V 神,还有哪几个项目创始人敢这么出来摇旗呐喊?」朝财猫创始人 Jeffery 表示,他正是基于孙宇晨这种「讨喜」的 PR 策略在二级市场投资了波场币。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孙宇晨每次直播点击人数都显示在 500 万-2000 万之间,但评论量普遍都在 1000 左右,两者比例远低于正常比例,且孙宇晨微博粉丝至今仍只有 106 万。据从多处信源了解,孙宇晨的直播人数大部分都是由第三方团队刷出来的,真实在线人数最多也就一两千人。

事实上,波场在微博、推特以及公众号等各大渠道都具有明显的造假痕迹,文章评论数与转发数的水分大概率不低于 7 成。

f153ccd67bd676e0650030eacee965e7.jpg

波场官方公众号留言区可疑留言:留言点赞数类似,大多非常规账户名、内容均无意义

7ab83f755632295ac9181ddd73d10bef.jpg

孙宇晨微博可疑的转发内容:转发时间过于规律,账户名杂乱无意义


虽然直播以及其他社交媒体真实覆盖面并不大,但张曦仍然认为意义重大。「大部分散户其实不关心你做什么项目,技术指标如何,他们只关心价格与涨幅,社交媒体主要起到形式上的作用:当波场价格逐步上升的时候,孙宇晨的频繁发声及其漂亮的数据对散户就是最好的「春药」。」张曦说。

但这些虚假的数据显然不会令孙宇晨感到满意,毕竟他对被关注与被讨论的渴望超过绝大多数创业者,波场也需要源源不断的新流量。「我衡量一件事是否要做,热不热闹很重要,一定要有人搭理我,哪怕是骂我呢?」他曾在那篇热传的 GQ 特稿中如是说。

孙宇晨多次在推特点评以太坊并艾特 V 神、双方多次论战可能就出于此因,常规的项目进展根本没法引起大范围关注,只有这类「非常规」内容才能在社交媒体走红。前几周,孙宇晨甚至还宣布邀请到著名篮球运动员科比参加明年年初的波场会议。更早时候,市场上还多次盛传波场将与阿里、百度、Twitter 等互联网巨头进行合作,但全都没有下文。

而最近几个月,波场正在极力为自己塑造「做实事」项目的形象。

寒冬之下,众多区块链项目进入「冬眠」状态,进展寥寥。在这样的背景下,波场不仅继续保持稳定的对外发声,譬如每周都会宣布波场上了某个新交易所、与某项目达成合作、被某海外媒体报道、在某国举办线下 Meetup 等,同时其主网交易笔数与地址屡创新高以及 DApp 数量迅速增长的新闻也屡见报道,例如《曾经槽点满满,但波场真的在做事》。

如今来看,波场的营销策略无疑是相当成功的,不仅将很多人对波场的印象从「空气」项目转变为少数「做实事」的项目,还成为了大量区块链项目的「榜样」,许多其他项目用户都会在社区建议项目方学习波场的营销策略。

不过在波场极力塑造的形象之下,波场的技术与生态真的如同宣传那般领先与优异吗?


「重注 」技术与生态


谈及波场技术,抄袭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18 年 1 月初,Protocol Labs 创始人 Juan Benet 发推称,波场英文版白皮书至少有 9 页是从 IPFS 或 Filecoin 的文件中拷贝出来的;4 月,以太坊创始人则在转推中以「Ctrl+C 和 Ctrl+V」暗讽波场白皮书抄袭;6 月,DAR 的研究人员在波场 Tron codebase 中发现了多个从其他项目复制的代码实例。波场的抄袭,几乎成为行业众所周知的事情。

孙宇晨也曾在访谈中间接承认并回应了这个问题,「我认为商业社会本质上比的还是执行力和是否能真正把一件事情 deliver 出来。」他说,「做出来,我觉得才是最重要的。某种程度上来说,争论这个想法本身是谁的,其实没有意义。」

Jeffery 也认为,这个行业本身就是开源的,关键是谁能把这些技术落地,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认识,以及吸引更多人才一起完成一个共同的事业,这未尝不是一种策略。

由于行业本身乱象频发,以及波场出色的 PR 策略,抄袭时间并没有对波场产生实质性影响,而波场对技术的投入也的确在逐步增大。

从 17 年 10 月开始,波场陆续从各大主流互联网公司挖来大批技术高管,第一位就是目前担任波场 CTO 的陈志强,他此前曾在网易、腾讯、360 任职,并担任过阿里巴巴大数据专家(通稿称职级为 P8)。12 月,波场再度从阿里挖来一名大将——原阿里巴巴数据挖掘专家赵宏,目前为波场公链技术负责人。

今年年初,波场又陆续从百度、美团、京东等互联网公司挖来多名高级工程师,至今技术人员已在百人之上。无论是技术高管背景,还是技术人员规模,波场都堪称区块链行业中最豪华的项目之一。

同时,波场的长期目标也悄悄从「构建全球范围内的自由内容娱乐体系」转变为「构建全球最大的区块链去中心化应用操作系统」,试图吸引更多第三方开发人员在波场主链开发 DApp 应用。

e73053817144dafb877bebddf9d46574.jpg

波场与以太坊等项目在 GitHub 提交代码次数对比图;来源:Tripio 提供


由上图可见,波场今年 3 月份后在 GitHub 上提交代码的次数显著提升,始终高于以太坊数倍,直至 11 月。而根据 TokenInsight 指数 12 月 7 日数据,波场最近 3 个月总共在 GitHub 提交 853 次代码,在所有区块链项目中排第 9 名。

随着今年 6 月底波场主网上线以及后续多次优化,波场主网现已运行 5 个多月。从主网表现来看,波场目前还未被曝光过出现重大漏洞,相比之下以太坊与 EOS 智能合约被曝光的漏洞相对较多;波场还声称主网 TPS 最高可达到 2000,区块浏览器显示当前 TPS 峰值为 748,远高于以太坊但低于 EOS 的 3996;波场主网交易手续费与 EOS 同样为零,以太坊仍需要一定手续费;根据 DappRadar 数据,波场 DApp 数量约 20 个(以游戏类 DApp 为主),远低于 EOS 的 197 个与以太坊的 1265 个,后两者 DApp 的使用人数也是数倍于波场。

由上述信息可见,波场主网整体运行较稳定,并较以太坊与 EOS 存在一定优势,但 DApp 开发者数量与用户数量均远低于以太坊与 EOS。这可能与波场主网推进较慢、基础设施不完善有关,也有可能与波场在开发者群体中长期负面印象有关。

虽然波场凭借「出神入化」的 PR 策略赢得大量普通用户的青睐,但其善于炒作与抄袭的特质在区块链行业资深人士中已深入人心,尤其是技术开发者群体,这种固有印象通常是很难被消除的。在向多位区块链技术专家询问其对波场技术的看法时,他们几乎都表示未对波场技术及代码有过研究,无法评论。

一名知名投资机构负责人唐斌华(化名)则告诉我们,他们这个圈子几乎不会讨论到波场这个项目,因为一直觉得它就是个空气项目,也不太认可它的宣传方式,「论技术,比它技术好的项目有很多论落地,比它落地程度高的项目也有不少,所以我们不会把波场纳入研究与投资范围。」

但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下,波场主网的交易笔数与地址持续创造新高,根据波场区块浏览器的数据,其交易数于 12 月 1 日达到 239 万笔,四倍于以太坊交易数。但据了解与观察,尽管近期波场 DApp 的发力以及空投增多的确为波场贡献了大量交易数,但这个庞大的数据仍存在多个可疑之处。

首先,波场主网地址增长速度与交易笔数增长速度并不匹配,前者远低于后者。由图可见,波场主网交易笔数从 10 月中旬开始大涨,至今最高达到 10 倍涨幅,但同期波场主网地址增长缓慢,从 10 中旬至今只上涨约 40%,两者的差距难有合理解释。

470f1618776e6da7649f5b33ebe4f6d4.jpg

波场主网地址增长图表

2c3706e8384f3e193d68ecd9d29b70b8.jpg

波场主网交易笔数图表


其次,波场主网交易转账记录存在诸多疑点,包括多个地址频繁相互转账、小额转账频繁出现,具体可见以下截取的部分具有典型性的截图:

0f180897cd62984be037da2ab0e76a07.jpg

11 月 29 日 17:04 左右_转账信息 来源:tronscan.org

faf65168dbb7d95a78987babe0f19a6e.jpg

11 月 29 日 15:55 左右转账信息 来源:tronscan.org

36d757e0edc1a3a18afc60bc25039f4b.jpg

11 月 15 日 11:20 左右_转账信息 来源:tronscan.org


从以上转账交易信息可见,最近几周波场主网上有许多地址在来回转账,且都在短时内完成。但无论是个人转账交易,还是 DApp 智能合约产生的自动交易,都无法解释为什么会短时间内出现如此频繁的相互转账、循环转账,「这很有可能是波场自己开发的自动转账程序产生的。」一名公链开发人员祝楠(化名)告诉我们。

考虑到波场转账交易无需手续费,以及孙宇晨对炒作的需求与掌握,这个猜测具有相当的可信度。「中国人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把所有有评判标准的潜规则读得非常明白,然后会让自己所做的事情非常符合标准和规则。」王凯迪认为,只要大家都看重主网交易量以及代码更新次数,波场就会通过各种手段提升自己的数值。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波场目前的公链及 DApp 生态建设力度在所有公链中可以排进前五。据观察,波场几乎是举办各类开发大赛频次最高、奖励最丰厚的区块链项目。根据波场今年 4 月初发布的信息,该项目启动了包含一系列活动的 TronPG 20 亿美金奖励计划,具体包括:

4 月初,波场宣布举办首届编程大赛,激励开发者开发适配于波场 TRON 主网的冷钱包、热钱包、区块浏览器,总奖金池为 100 万美元;

4 月底,波场宣布开启波场 TRON 创业者基金计划,只要团队开发的 TRON 生态产品本身达到 DEMO 级别或者更高并通过审核,波场将给予单个项目 10 万美金额度的借款支持。在还款方式上,项目方可在 18 个月内无息偿还债务或者在融资后转为股权,若项目创业失败则不予追究;

6 月中旬,波场宣布启动 2 万美金「奖励金」计划,为适配于波场 TRON 优秀钱包和区块浏览器的项目发放 2 万美金奖金;

11 月 29 日,波场宣布成立区块链游戏基金,称将在未来 3 年内投入 1 亿美金在全球范围内打造区块链游戏生态;

12 月 1 日,波场宣布启动百万美元加速计划,激励开发者在波场开发并提交 DApp 作品,一等奖作品可获 20 万美元奖励,总奖金池为 100 万美元;

12 月 5 日 ,波场宣布启动生态共建者计划,支持波场 DApp 开发者申请资金、技术支持、社区导流等资源,完成特定任务的 DApp 可以获得奖励。

除了直接发放了大量奖金,波场在最近一年还对投资了多个区块链项目。根据网络公开信息统计,孙宇晨或者波场至少对 Tripio、Global Social Chain、DACC、Game.com 等 5 个以上项目进行了投资。

其中,Tripio 技术合伙人 JQ 告诉我们,他们近期会考虑将波场作为跨平台部署 Tripio 协议的第一站,开发出 Tripio 协议的波场版本,「除了因为波场比较有影响力以外,还因为波场对以太坊语言的兼容度很高,对我们而言投入产出比会比较合理。」

至于合作方就更多了。最近 1-2 个月,波场至少与 NeoWorld、DappRadar、dapdap.io、Cocos-BCX、SpiderStore、Blockchain Cuties 等 15 个以上项目达成合作,其中主要是游戏类项目与 DApp 平台类项目,与波场近期强力打造游戏类 DApp 的方向相吻合。

通过大规模的奖励、投资以及缔结合作,波场正在通过利益关系打造一个规模可观的「朋友圈」,共同为完善波场主网的基础设施、DApp 应用贡献力量,以及推动波场 DApp 获得更多受众、走向落地。


巨额财富的来源


至此,一个贯穿全文的线索已经跃然纸上:波场资金实力非常雄厚。

无论是大规模投放软文、大量从互联网巨头挖人,还是连续举办高额奖金赛事、多次对外投资,都需要大笔大笔的资金,今年 6 月波场甚至还花了 1.4 亿美元收购了 P2P 下载软件 BitTorrent。在去年九四事件中将所有 ICO 资金「吐」回去后,为什么波场还会这么有钱?为什么即便市值更高的项目也没有波场这么「壕」?

概括来说,就是孙宇晨对财富与成功的强烈渴望在出色的营销策略与疯狂的市场行情之下,促使他完成了巨额的财富积累,其中有「个人奋斗」的因素,但更多的属于「历史进程」的因素。

正如绝大多数 ICO 项目,孙宇晨创办波场的主要目的很大可能是「圈钱」。波场前 COO 刘明就在 5 月的直播中提到,孙宇晨在波场早期根本不相信比特币、去中心化,私募完成后立即把比特币换成了法币。随后刘明还在朋友圈表示,孙宇晨当时甚至希望直接接受人民币投资,但被他力劝而作罢。

九四事件之后,孙宇晨更是一度因为坚决不退币的强硬态度而引起大量关注。波场 ICO 原定于 17 年 9 月 9 日,但 8 月底市场流传出监管将至的信息后,孙宇晨立即加快了 ICO 进度,最终于 9 月 3 日在微博宣布 ICO 完成,「孙宇晨甚至还计划赶在文件出台以前上中币网开交易,但最后 4 号中午中币网那边告诉孙宇晨他们人已经在金融局,然后就作罢了。」张曦说。

这个说法在刘明的微博中得到部分印证。正如下图,刘明在微博回复一名网友称,「他(孙宇晨)不肯退,还坚持说今天能上国内交易所,我也是服了,看今天谁敢上。」张曦还告诉我们,孙宇晨在得知无法上币以及文件出台的消息后,当即飞去了韩国。

4861c690d9fd3b17fc3e45f8269ed223.jpg

刘明微博去年 9 月对孙宇晨不肯退币的评论


种种迹象之下,孙宇晨不甘心放弃这笔上亿元巨款的心理状态可见一斑。但最终,在刘明、何一等合作伙伴的施压下,孙宇晨接受了退币并将 ICO 募得的上万比特币返还给投资人。不过,孙宇晨没有料到,这次巨大「损失」反而为他后来赢得更多财富埋下了伏笔。

根据波场白皮书,波场总共发行 1000 亿个波场币,其中 40% 公开发售,15% 私募发售,35% 由波场基金会所有并用于生态建设,10% 用于支付早期支持陪我欢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即前文提到的陪我 APP 运营主体。

我们从多处信源了解到,波场基金会所持 35% 波场币始终由孙宇晨个人掌控,陪我科技所拥有的 10% 也全部由孙宇晨掌控。去年 9 月波场退币通道开启后,绝大部分 ICO 与私募投资人都选择了退币,而这些退回的波场币也全部在孙宇晨手中。由此,波场币所有发行量中有 90% 以上都由孙宇晨个人控制,形成高度控盘之势。

虽然波场没能在 9 月 4 日当天登陆中币网,且当时整个行业风声鹤唳,但孙宇晨仍然没有放弃尽快登陆交易所的想法。毕竟对孙宇晨而言,上交易所意味着他手中的大量波场币将可以变现。

我们在 Coinmarketcap 网站发现,波场币的交易最早在去年 9 月 13 日即纳入该网站的统计范围。根据了解的信息,波场当时登陆于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EtherDelta。10 月底,波场正式登陆币安平台。

根据 Coinmarketcap 的数据,波场自去年 9 月初到 11 月底,波场币的价格一直在 0.01-0.02 元的范围内小幅波动,但日交易量已从早期的 50-150 万元上升至 2000-4000 万元。

此后,伴随着整个市场行情的疯狂上涨,波场币的价格与日交易量也迎来双双大涨,价格于 1 月 5 日达到峰值 1.87 元,总发行市值达到 1870 亿元,日交易量达到 343 亿元。至此,波场币成为「百倍币」中的一员。

在这次大涨中,收获最大的人当属拥有 90% 以上波场币的孙宇晨。据了解,孙宇晨在波场币登陆交易所后就一直在逐渐出售手中的币,特别是在登陆币安之后。刘明也在直播中提到,孙宇晨曾用多名波场员工的身份在币安交易平台开办账户,将掌握的波场币充入账户卖掉套现。

「孙宇晨的命太好了。」张曦在采访中多次感叹道。

孙宇晨在那次牛市中究竟套现了多少现金,暂时无从得知。但从接近孙宇晨的人士口中得知,孙宇晨在今年 11 月初掌握的所有资产价值约有 100 多亿元,其中以法币为主,但不确定是否包含属于基金会、已锁定的约 34% 波场币份额。「从真金白银来说,我觉得孙宇晨大概率就是币圈最有钱的那个人。」王凯迪说。

除了前述因素之外,孙宇晨之所以能积累如此巨额财富,还要归因于他的「狠心」。从接近孙宇晨的人士处了解到,波场团队早期成员之间的利益分配长期存在纠纷,孙宇晨在项目早期曾对多名早期重要成员承诺给予波场总发行量数额不等的可观份额,但始终没能兑换,最终成为多名早期成员离开的重要导火索。

不过按照波场前 COO 刘明在那次直播中的说法,他自己来到波场前并没有事先与孙宇晨谈好利益分配问题,导致他根据自认为的贡献找孙宇晨要 5% 份额时遭到拒绝。最终,孙宇晨只向刘明发放了 1000 万个波场币,是所有发行量的万分之一,并且当时只价值 10 多万元,「这种事情他能做出来!」刘明愤愤不平地说。

无论手段如何,波场现在毫无疑问是整个区块链行业拥有可动用资金最多的项目,但孙宇晨看起来如今也不再只是「圈钱」,而是敢于花大笔钱去完善波场的基础设施以及生态体系,即便在这个市场寒冬,波场的动作与声量也未见减少,依然是整个行业「做事」最多的项目之一。

前文提到的 GQ 特稿中还曾提到,「一定要赢」,是孙宇晨的人生信条与核心逻辑。孙宇晨口中的「一定要赢」其实包含财富与事业上的双重成功,两者相辅相成,但前者优先于后者。在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财富自由之后,孙宇晨会倾向于将其重心转移到事业成功之上,他需要这样来维持自己的形象,「到今天这个地步,就算他不信区块链也只能逼自己相信,然后继续演下去。」王凯迪说。

如今孙宇晨最大的愿望,可能的确是将波场打造为全球最大的区块链去中心化应用操作系统。他曾在一次访谈中表示,「我不愿意成为那种有悲情色彩的英雄,更愿意哪怕背负骂名把事情做成,这是我这些年最大的变化,可能与成为一个英雄相比,我更在意能把事情真正做成。」

但问题是,充裕的资金固然是项目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但团队文化、组织机制、长远战略等因素同样也是,而由孙宇晨占据绝对话语权的波场显然并没有在这几个方面彰显出其领先之处,而单纯通过利益绑定的内外部关系也并非牢不可破,甚至可能会越来越脆弱。

如果想要在公链竞赛中抢得有利位置,并落地实际应用场景,波场未来还有很多紧迫性的功课要做。


作者:龚荃宇;编辑:李曌

800亿美元!加密货币的真正杀手级应用也许已经显露出来了

资讯8btc 发表了文章 • 2018-12-11 10:11 • 来自相关话题

世界银行在其最新报告中披露,印度在2018年收到的汇款最多,有800亿美元来自海外。与此同时,用户为使用支付服务支付了40亿美元的费用。

 
中间商友好型模型
 

目前的汇款模式中间有太多的检查点。如果一个人想把钱从美国纽约汇到印度新德里,他的资金要经过支付走廊内的几家中介机构。当地有一家银行会先把资金汇给伦敦的一家银行合作伙伴。在那里,付款将等待几天的确认,然后前往,比如说,新德里银行(New Delhi bank)的合作银行所在地迪拜。再过几天,这些资金就会得到确认,并被送到目的地新德里的银行账户。

在整个过程中,每个参与者都拿走了相当一部分的资金。这就是传统汇款模式对日常用户来说变得过于成本昂贵的原因。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在超过25%的汇款通道中,佣金要高出10%以上。因此,把100美元寄回家至少会付出10美元的成本。

 
加密货币在汇款领域:印度为什么应该进行探索?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望改变整个汇款行业的格局。以区块链为例,它开辟了另一种支付通道,可以像电子邮件一样快速发送资金,而无需支付高额佣金。根据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数据,当人们平均支付7.45%的费用时,使用区块链可以将这笔支出减少到最低1%。

    印度在2018年成为汇款最多的国家。

    800亿美元汇回国内。

    国际转账公司将这些资金汇回印度,收取了40亿美元的费用。

    印度采用加密货币可以消除这种中间人,为印度节省数十亿美元。

    多么简单!

    — Crypto Kanoon (@cryptokanoon)  2018年12月9日


然而,印度对加密货币的立场并非完全乐观。印度储备银行(RBI)今年发布了一份通知,要求银行停止与加密货币公司的关系。虽然这一决定打击了当地交易所市场,但也阻碍了许多在区块链领域酝酿的初创公司的发展。

与此同时,使用区块链的银行一般无法将现有的中介机构从支付走廊中减少出去。它最多只能在收取同类佣金的情况下加快结算速度。

印度可以在任何时候探索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银行间网络,前提是允许在该网络上发行中央代币。然而,这仍将要求它们让所有银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看起来不太可能。简单的说,如果一个银行像WhatsApp这样工作,另一个像Instagram这样工作,WhatsApp的用户就不能向Instagram的用户发送消息,也就是说,他们需要一个共同的协议。

与此同时,尽管有银行禁令,印度汇款用户仍可以继续探索比特币等更便宜的去中心化支付模式。许多印度自由职业者已经接受比特币作为支付方式,并通过p2p交易平台将比特币兑换成印度卢比。

针对世界银行发布的这份报告,加密货币分析师Joseph Young发推评论说:

    在印度买卖加密货币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很遗憾。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汇款市场,对于一些地区的海外银行账户来说,跨境交易可能非常困难。过度监管正在扼杀印度这样一个强大的加密市场。


今日,人民日报在《对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的文章中指出,中国金融市场还有很大空间丰富金融投资产品,规范金融市场行为,疏通投资者和需要集资的优良企业之间的融资渠道,让金融市场充分发挥其金融媒介作用。近年来,加密资产和区块链在内的金融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加快了金融交易速度,降低了交易成本,给未来发展带来广阔前景,但如何对这一新领域进行有效、合理的监管,还需摸着石头过河。

这篇文章充分肯定了加密货币在汇款领域的潜力,也为加密货币的未来应用明确了一个方向。随着加密货币生态系统的发展和完善,汇款领域也许将会出现加密货币的一个杀手级应用。


原文:India Receives $80 Billion in Remittance, Big Potential for Crypto?
作者:DAVIT BABAYAN
译者:kyle 查看全部
photo-1455620611406-966ca6889d80-1500x700.jpg

世界银行在其最新报告中披露,印度在2018年收到的汇款最多,有800亿美元来自海外。与此同时,用户为使用支付服务支付了40亿美元的费用。

 
中间商友好型模型
 

目前的汇款模式中间有太多的检查点。如果一个人想把钱从美国纽约汇到印度新德里,他的资金要经过支付走廊内的几家中介机构。当地有一家银行会先把资金汇给伦敦的一家银行合作伙伴。在那里,付款将等待几天的确认,然后前往,比如说,新德里银行(New Delhi bank)的合作银行所在地迪拜。再过几天,这些资金就会得到确认,并被送到目的地新德里的银行账户。

在整个过程中,每个参与者都拿走了相当一部分的资金。这就是传统汇款模式对日常用户来说变得过于成本昂贵的原因。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在超过25%的汇款通道中,佣金要高出10%以上。因此,把100美元寄回家至少会付出10美元的成本。

 
加密货币在汇款领域:印度为什么应该进行探索?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望改变整个汇款行业的格局。以区块链为例,它开辟了另一种支付通道,可以像电子邮件一样快速发送资金,而无需支付高额佣金。根据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数据,当人们平均支付7.45%的费用时,使用区块链可以将这笔支出减少到最低1%。


    印度在2018年成为汇款最多的国家。

    800亿美元汇回国内。

    国际转账公司将这些资金汇回印度,收取了40亿美元的费用。

    印度采用加密货币可以消除这种中间人,为印度节省数十亿美元。

    多么简单!

    — Crypto Kanoon (@cryptokanoon)  2018年12月9日



然而,印度对加密货币的立场并非完全乐观。印度储备银行(RBI)今年发布了一份通知,要求银行停止与加密货币公司的关系。虽然这一决定打击了当地交易所市场,但也阻碍了许多在区块链领域酝酿的初创公司的发展。

与此同时,使用区块链的银行一般无法将现有的中介机构从支付走廊中减少出去。它最多只能在收取同类佣金的情况下加快结算速度。

印度可以在任何时候探索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银行间网络,前提是允许在该网络上发行中央代币。然而,这仍将要求它们让所有银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看起来不太可能。简单的说,如果一个银行像WhatsApp这样工作,另一个像Instagram这样工作,WhatsApp的用户就不能向Instagram的用户发送消息,也就是说,他们需要一个共同的协议。

与此同时,尽管有银行禁令,印度汇款用户仍可以继续探索比特币等更便宜的去中心化支付模式。许多印度自由职业者已经接受比特币作为支付方式,并通过p2p交易平台将比特币兑换成印度卢比。

针对世界银行发布的这份报告,加密货币分析师Joseph Young发推评论说:


    在印度买卖加密货币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很遗憾。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汇款市场,对于一些地区的海外银行账户来说,跨境交易可能非常困难。过度监管正在扼杀印度这样一个强大的加密市场。



今日,人民日报在《对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的文章中指出,中国金融市场还有很大空间丰富金融投资产品,规范金融市场行为,疏通投资者和需要集资的优良企业之间的融资渠道,让金融市场充分发挥其金融媒介作用。近年来,加密资产和区块链在内的金融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加快了金融交易速度,降低了交易成本,给未来发展带来广阔前景,但如何对这一新领域进行有效、合理的监管,还需摸着石头过河。

这篇文章充分肯定了加密货币在汇款领域的潜力,也为加密货币的未来应用明确了一个方向。随着加密货币生态系统的发展和完善,汇款领域也许将会出现加密货币的一个杀手级应用。


原文:India Receives $80 Billion in Remittance, Big Potential for Crypto?
作者:DAVIT BABAYAN
译者:kyle

抽丝剥茧,我们查出了这笔85万枚价值29亿美元的BTC属于谁...

市场huoxing 发表了文章 • 2018-12-10 12:38 • 来自相关话题

如今这笔资产大张旗鼓的被揭示出来,且动机不明的以如此大手笔处置占市场总市值2.7%的Bitcoin,不得不让其他Bitcoin持有者,甚至整个数字货币市场为之胆战。

12月4日,莱比特矿池江卓尔发布的一条微博“43笔×8000币,是处女座买币,还是处女座整理币?”,随后又发表了博文“分析屯币61.6万BTC+75万BCH的神秘处女座”。江卓尔在文中提及观察到有大户大额转移BTC和BCH,并按每个账户8000枚BTC的格式囤积起来,总共囤积了77个地址,高达61.6万枚。这件奇事在圈内广泛传播,引起了我们的关注,火星财经随后对这些账户展开追踪调查。

截至12月7日,这些每个储存了8000枚BTC的地址大军,已经由江卓尔发微博时的43个迅速扩大到了107个,以平均每日20个账户的速度增长。其囤积的Bitcoin总数量已经达到了85.6万枚,即便以现在Bitcoin的价格3400美元计算,也已经达到了29.1亿美元,是现在Bitcoin富豪榜第一名Bitfinex冷钱包的6.17倍,当前Bitcoin总量的4.9%,当前数字市场总市值的2.7%,可谓巨鲸中的巨鲸。 







抽丝剥茧,转移再多次也逃不出链上记录


根据Bitcoin链上数据,这些储存着8000枚BTC的地址发生的第一笔交易均在11月30日之后,也可以理解为在第一笔交易发生时刚刚创建,即都是新地址。火星财经对这些地址进行统计对比发现:

    11月30日,7个地址创建,6个地址同日充入8000枚BTC,其余1个在第二天达到8000枚;

    12月1日,18个地址创建,17个地址同日充入8000枚BTC,其余1个在12月7日达到8000枚;

    12月2日周日,12月3日周一无交易发生;

    12月4日,19个地址创建,15个地址同日充入8000枚BTC,其余4个在随后3天内达到8000枚;

    12月5日,34个地址创建,31个地址同日充入8000枚BTC,其余3个地址在第二天达到8000枚;

    12月6日,29个地址创建,全部29个地址同日充入8000枚BTC。

 

有意思的是,12月2日和3日的无交易时间跨度与周六日的时间很贴切,于是我们假设其显示的交易完成时间即为发起时间,并忽略网络拥堵和10分钟左右的打包时间,对这107个地址的首次交易时间的时区进行了调整。






由资料可见,纽约时间和洛杉矶时间均契合周六日休息的时间段,而洛杉矶时间UTC-8更接近日间工作时段,由此或可判定这些账户较大概率来自大洋彼岸的某家机构。而且这些账户地址除了余额统一为8000枚BTC,创建时间、转入时间紧凑外,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即107个账户中有105账户的转入次数在40-42次内(40次转入73个,41次转入26个,42次转入6个)。






 我们抽出1EDRfeNkjkH2SAhSbEKzhKuabnEbVWbKEp这个地址,由0到8000枚Bitcoin,共经过7个区块的交易。继续细化其转账数据后发现,其用来转账7个区块共涉及40笔交易,每笔交易200枚BTC,总共从349个独立地址中转出,每个地址转出量为5-100 BTC不等。忽略第一笔转账所用时间,其他30笔交易在4个小时左右完成,且在连续的区块552421-552424, 552426上完成转账,推测为在相近的时间发起大量转账,且打包速度较快。

这每日十几个账户,每个账户40笔交易,约349个转出地址的操作显然不可能是个人,或韭菜所能做到的。虽然我们可以从这些时间点,操作能力判断这个机构所在,但对机构如此规律,大张旗鼓的囤币行为还是难有合理的解释。而江卓尔在文中所说的“韭菜大佬”处女座买币,处女座整理币的猜想显然站不住脚了。

火星财经继续调查后判断,这是设定交易目标地址和交易规则后的自动化处理。此系统的运行原理可以推断为:无论转出地址有多少余额,只要超过200 BTC,则将200 BTC发送至目标地址,其余金额平分后分散至小账户中,这些小账户再以200 BTC规则进行转账。以此类推,大变小,小变碎,直至全部转出账户清零。而这些转账极为集中和迅速,在目标账户的累积过程中被密集的打包在相邻区块中,直至目标账户达到8000枚BTC,这种现象也验证了我们对其自动化处理的判断。

以97cbff8fa0339d5ec03c030f8377643933b6aebb20199d41daeab2776716db85这笔交易为例,系统从1KVAHsKY地址转出66233枚BTC,但并不是将其中8000枚全部转入至一个新地址,而是将200枚BTC转出至目标地址1FUBESNx,其余的66033枚BTC则平均分发至99个新地址,每个地址660.34枚。

此次转账总共转出了100个地址,我们推测为此自动化系统的上限。而后余额660.34枚BTC的地址继续转出200BTC至某个目标地址,剩余的460.34枚BTC则分成5份,4份每份100 BTC,其余一份60.34枚。这些99*4个余额100BTC的账户每三个一组,继续转出200 BTC至目标账户,99个余额60.34枚BTC的账户每4个一组,转出200 BTC至目标账户,以此类推。







而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其转移过程中,除了最初发起地址和目标地址外,中间交易多数使用了bc1地址,而bc1地址是隔离见证SegregatedWitness(SegWit)的原生地址。SegWit软分叉于17年8月在Bitcoin网络上正式激活,其目的是增加Bitcoin区块的承载量,它保留交易信息,分离验证信息,并且此类交易不会进入未花费交易输出(UTXO)组,既降低Bitcoin网络未花费交易区的臃肿,也极大节省了用户开支。这个机构使用这种格式进行转账,显然是其所用系统设计考虑到了余额转移牵扯的大量交易费用。


到底谁拥有这107个BTC的账户地址


火星财经对转入1EDRfeNk地址的349个独立地址进行了抽查追溯,其中地址bc1qh2ag经过了50次转账,最初来自于3KJJumhLiHdLb9htSV1imjpDd5F8B6iFAr,这个地址被bitinfochart标记为fee.org钱包地址,而根据fee.org网站上提供的Bitcoin捐赠地址,通过searchain.io地址检索后对比,两者均属于同一钱包。然而令人震惊的是,据searchain.io数据,此钱包中总共有13,670,127个地址,根据上述转移过程判断这些地址大部分来自于自动化系统产生的零碎地址。






此外我们还追溯了bc1q3s3、bc1qrk50、bc1q3h9等地址,源头均来自标记为fee.org的钱包地址,且均包含于该钱包的13,670,127个地址。

那fee.org到底是谁,为什么拥有如此庞大数量的Bitcoin储备?又为什么要大张旗鼓的创建这些储存着8000枚BTC的地址?


FEE.org与85.6万枚Bitcoin


FEE.org是Foundationfor Economic Education的网站,即经济学教育基金会。FEE创建于1946年7月,距今已有72年,该基金会是美国首批现代自由主义机构之一,主要活动是出版书籍和举办讲座、研讨会。其创始人伦纳德雷德出版了29本书,绝大部分仍在由FEE出售。FEE与美国经济学家默里·罗斯巴德,英国知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知名的经济学家路德维希·冯·米塞斯有着密切往来。但根据其2013-2017年年度报告,其影响力和规模自2013年才开始大幅增长。






FEE的主要收入来自捐款和投资,小部分来源于政府补助和版权费用。根据FEE 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截至2017年,其收入中的380万美元来自于捐赠,占总收入的77%。据报道,FEE自2013年6月7日开始接受Bitcoin捐赠,当时Bitcoin只有不到100美元,虽然随后在13年12月暴涨至1150美元。而对于一家存活了72年的颇有影响力的组织,在5年内募集几十万枚Bitcoin也不是很难的事情,毕竟13年中旬Bitcoin才不到100美元,13年7月至17年初Bitcoin均价也才不到600美元。

火星财经推测FEE将持有的Bitcoin转移到这些新地址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可能:

1. FEE持有了太多零碎的钱包地址,在管理上极为困难,所以将零散地址中的Bitcoin汇集整理。但这并不能解释FEE为什么要将Bitcoin分散在这107个地址中。

2. FEE想要将这些每个储存了8000枚BTC的地址出售。因为现在的Bitcoin,甚至整个数字货币市场均处于大幅下跌的行情中,持有分散储存大量的Bitcoin不如将之汇集后集体出售。但出售Bitcoin并不是出售游戏帐号,除了冷钱包,并不能直接交易账户地址,而且还是不能解释第一种可能中的疑问。

3. FEE想要将这些Bitcoin进行抛售止损。自价格最高点至今,Bitcoin已经跌超80%,且已经跌破了2017年全年的日平均价格,基金想出售资产止损也是无可厚非的。但这种推测还是不能解释以上疑点。


占总量4.9%的“半裸”定时炸弹


我们目前尚不明确FEE处置所持Bitcoin的目的,也很难从官方文件得知这85万枚BTC是否仅通过其捐赠渠道获得,或是其多年来投资的收益所得,但所幸的是,这些占总量4.9%的Bitcoin目前在一家72年的经济学教育基金会手中,而不是华尔街之狼。

FEE作为一家非盈利的经济教育基金会,对Bitcoin这种新兴数字经济的发展也极为关注,其网站上发布了大量Bitcoin的相关文章,并多次参与包括The North American Bitcoin Conference(北美比特币会议)在内的bitcoin相关活动。理论上FEE是看重Bitcoin的价值的,且其2017年第一季度发布的财报并没有出现赤字,所以并不会随意抛售手中的巨量Bitcoin。但有趣的是,FEE自2013年开始接受Bitcoin为捐赠手段至今,其4年的财报完全没有提及Bitcoin,但13年财报捐赠收入较12年增加近100万美元。但根据其他年报数据,以及Bitcoin价格变动,增加的捐赠收入可能与比特币关联度较低,即FEE或许并没有将全部的bitcoin捐赠数据写入财报。

而如今这笔资产大张旗鼓的被揭示出来,且动机不明的以如此大手笔处置占市场总市值2.7%的Bitcoin,不得不让其他Bitcoin持有者,甚至整个数字货币市场为之胆战。即便火星财经(ID:hxcj24h)认为FEE不会轻易抛售,但其财报,及年度报告均停留在了2017年,我们无从得知其真实的财政状况。如果他们真的因当前行情持续走低准备抛掉所有Bitcoin,整个数字货币将真正迎来天崩地裂,不得不说,这仍是一个“半裸”的巨大定时炸弹。 查看全部
fee.jpg

如今这笔资产大张旗鼓的被揭示出来,且动机不明的以如此大手笔处置占市场总市值2.7%的Bitcoin,不得不让其他Bitcoin持有者,甚至整个数字货币市场为之胆战。

12月4日,莱比特矿池江卓尔发布的一条微博“43笔×8000币,是处女座买币,还是处女座整理币?”,随后又发表了博文“分析屯币61.6万BTC+75万BCH的神秘处女座”。江卓尔在文中提及观察到有大户大额转移BTC和BCH,并按每个账户8000枚BTC的格式囤积起来,总共囤积了77个地址,高达61.6万枚。这件奇事在圈内广泛传播,引起了我们的关注,火星财经随后对这些账户展开追踪调查。

截至12月7日,这些每个储存了8000枚BTC的地址大军,已经由江卓尔发微博时的43个迅速扩大到了107个,以平均每日20个账户的速度增长。其囤积的Bitcoin总数量已经达到了85.6万枚,即便以现在Bitcoin的价格3400美元计算,也已经达到了29.1亿美元,是现在Bitcoin富豪榜第一名Bitfinex冷钱包的6.17倍,当前Bitcoin总量的4.9%,当前数字市场总市值的2.7%,可谓巨鲸中的巨鲸。 

fee2.jpg



抽丝剥茧,转移再多次也逃不出链上记录


根据Bitcoin链上数据,这些储存着8000枚BTC的地址发生的第一笔交易均在11月30日之后,也可以理解为在第一笔交易发生时刚刚创建,即都是新地址。火星财经对这些地址进行统计对比发现:


    11月30日,7个地址创建,6个地址同日充入8000枚BTC,其余1个在第二天达到8000枚;

    12月1日,18个地址创建,17个地址同日充入8000枚BTC,其余1个在12月7日达到8000枚;

    12月2日周日,12月3日周一无交易发生;

    12月4日,19个地址创建,15个地址同日充入8000枚BTC,其余4个在随后3天内达到8000枚;

    12月5日,34个地址创建,31个地址同日充入8000枚BTC,其余3个地址在第二天达到8000枚;

    12月6日,29个地址创建,全部29个地址同日充入8000枚BTC。


 

有意思的是,12月2日和3日的无交易时间跨度与周六日的时间很贴切,于是我们假设其显示的交易完成时间即为发起时间,并忽略网络拥堵和10分钟左右的打包时间,对这107个地址的首次交易时间的时区进行了调整。

fee3.jpg


由资料可见,纽约时间和洛杉矶时间均契合周六日休息的时间段,而洛杉矶时间UTC-8更接近日间工作时段,由此或可判定这些账户较大概率来自大洋彼岸的某家机构。而且这些账户地址除了余额统一为8000枚BTC,创建时间、转入时间紧凑外,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即107个账户中有105账户的转入次数在40-42次内(40次转入73个,41次转入26个,42次转入6个)。

fee4.jpg


 我们抽出1EDRfeNkjkH2SAhSbEKzhKuabnEbVWbKEp这个地址,由0到8000枚Bitcoin,共经过7个区块的交易。继续细化其转账数据后发现,其用来转账7个区块共涉及40笔交易,每笔交易200枚BTC,总共从349个独立地址中转出,每个地址转出量为5-100 BTC不等。忽略第一笔转账所用时间,其他30笔交易在4个小时左右完成,且在连续的区块552421-552424, 552426上完成转账,推测为在相近的时间发起大量转账,且打包速度较快。

这每日十几个账户,每个账户40笔交易,约349个转出地址的操作显然不可能是个人,或韭菜所能做到的。虽然我们可以从这些时间点,操作能力判断这个机构所在,但对机构如此规律,大张旗鼓的囤币行为还是难有合理的解释。而江卓尔在文中所说的“韭菜大佬”处女座买币,处女座整理币的猜想显然站不住脚了。

火星财经继续调查后判断,这是设定交易目标地址和交易规则后的自动化处理。此系统的运行原理可以推断为:无论转出地址有多少余额,只要超过200 BTC,则将200 BTC发送至目标地址,其余金额平分后分散至小账户中,这些小账户再以200 BTC规则进行转账。以此类推,大变小,小变碎,直至全部转出账户清零。而这些转账极为集中和迅速,在目标账户的累积过程中被密集的打包在相邻区块中,直至目标账户达到8000枚BTC,这种现象也验证了我们对其自动化处理的判断。


以97cbff8fa0339d5ec03c030f8377643933b6aebb20199d41daeab2776716db85这笔交易为例,系统从1KVAHsKY地址转出66233枚BTC,但并不是将其中8000枚全部转入至一个新地址,而是将200枚BTC转出至目标地址1FUBESNx,其余的66033枚BTC则平均分发至99个新地址,每个地址660.34枚。

此次转账总共转出了100个地址,我们推测为此自动化系统的上限。而后余额660.34枚BTC的地址继续转出200BTC至某个目标地址,剩余的460.34枚BTC则分成5份,4份每份100 BTC,其余一份60.34枚。这些99*4个余额100BTC的账户每三个一组,继续转出200 BTC至目标账户,99个余额60.34枚BTC的账户每4个一组,转出200 BTC至目标账户,以此类推。



fee5.jpg


而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其转移过程中,除了最初发起地址和目标地址外,中间交易多数使用了bc1地址,而bc1地址是隔离见证SegregatedWitness(SegWit)的原生地址。SegWit软分叉于17年8月在Bitcoin网络上正式激活,其目的是增加Bitcoin区块的承载量,它保留交易信息,分离验证信息,并且此类交易不会进入未花费交易输出(UTXO)组,既降低Bitcoin网络未花费交易区的臃肿,也极大节省了用户开支。这个机构使用这种格式进行转账,显然是其所用系统设计考虑到了余额转移牵扯的大量交易费用。


到底谁拥有这107个BTC的账户地址


火星财经对转入1EDRfeNk地址的349个独立地址进行了抽查追溯,其中地址bc1qh2ag经过了50次转账,最初来自于3KJJumhLiHdLb9htSV1imjpDd5F8B6iFAr,这个地址被bitinfochart标记为fee.org钱包地址,而根据fee.org网站上提供的Bitcoin捐赠地址,通过searchain.io地址检索后对比,两者均属于同一钱包。然而令人震惊的是,据searchain.io数据,此钱包中总共有13,670,127个地址,根据上述转移过程判断这些地址大部分来自于自动化系统产生的零碎地址。

fee6.jpg


此外我们还追溯了bc1q3s3、bc1qrk50、bc1q3h9等地址,源头均来自标记为fee.org的钱包地址,且均包含于该钱包的13,670,127个地址。

那fee.org到底是谁,为什么拥有如此庞大数量的Bitcoin储备?又为什么要大张旗鼓的创建这些储存着8000枚BTC的地址?


FEE.org与85.6万枚Bitcoin


FEE.org是Foundationfor Economic Education的网站,即经济学教育基金会。FEE创建于1946年7月,距今已有72年,该基金会是美国首批现代自由主义机构之一,主要活动是出版书籍和举办讲座、研讨会。其创始人伦纳德雷德出版了29本书,绝大部分仍在由FEE出售。FEE与美国经济学家默里·罗斯巴德,英国知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知名的经济学家路德维希·冯·米塞斯有着密切往来。但根据其2013-2017年年度报告,其影响力和规模自2013年才开始大幅增长。

fee7.jpg


FEE的主要收入来自捐款和投资,小部分来源于政府补助和版权费用。根据FEE 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截至2017年,其收入中的380万美元来自于捐赠,占总收入的77%。据报道,FEE自2013年6月7日开始接受Bitcoin捐赠,当时Bitcoin只有不到100美元,虽然随后在13年12月暴涨至1150美元。而对于一家存活了72年的颇有影响力的组织,在5年内募集几十万枚Bitcoin也不是很难的事情,毕竟13年中旬Bitcoin才不到100美元,13年7月至17年初Bitcoin均价也才不到600美元。

火星财经推测FEE将持有的Bitcoin转移到这些新地址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可能:

1. FEE持有了太多零碎的钱包地址,在管理上极为困难,所以将零散地址中的Bitcoin汇集整理。但这并不能解释FEE为什么要将Bitcoin分散在这107个地址中。

2. FEE想要将这些每个储存了8000枚BTC的地址出售。因为现在的Bitcoin,甚至整个数字货币市场均处于大幅下跌的行情中,持有分散储存大量的Bitcoin不如将之汇集后集体出售。但出售Bitcoin并不是出售游戏帐号,除了冷钱包,并不能直接交易账户地址,而且还是不能解释第一种可能中的疑问。

3. FEE想要将这些Bitcoin进行抛售止损。自价格最高点至今,Bitcoin已经跌超80%,且已经跌破了2017年全年的日平均价格,基金想出售资产止损也是无可厚非的。但这种推测还是不能解释以上疑点。


占总量4.9%的“半裸”定时炸弹


我们目前尚不明确FEE处置所持Bitcoin的目的,也很难从官方文件得知这85万枚BTC是否仅通过其捐赠渠道获得,或是其多年来投资的收益所得,但所幸的是,这些占总量4.9%的Bitcoin目前在一家72年的经济学教育基金会手中,而不是华尔街之狼。

FEE作为一家非盈利的经济教育基金会,对Bitcoin这种新兴数字经济的发展也极为关注,其网站上发布了大量Bitcoin的相关文章,并多次参与包括The North American Bitcoin Conference(北美比特币会议)在内的bitcoin相关活动。理论上FEE是看重Bitcoin的价值的,且其2017年第一季度发布的财报并没有出现赤字,所以并不会随意抛售手中的巨量Bitcoin。但有趣的是,FEE自2013年开始接受Bitcoin为捐赠手段至今,其4年的财报完全没有提及Bitcoin,但13年财报捐赠收入较12年增加近100万美元。但根据其他年报数据,以及Bitcoin价格变动,增加的捐赠收入可能与比特币关联度较低,即FEE或许并没有将全部的bitcoin捐赠数据写入财报。

而如今这笔资产大张旗鼓的被揭示出来,且动机不明的以如此大手笔处置占市场总市值2.7%的Bitcoin,不得不让其他Bitcoin持有者,甚至整个数字货币市场为之胆战。即便火星财经(ID:hxcj24h)认为FEE不会轻易抛售,但其财报,及年度报告均停留在了2017年,我们无从得知其真实的财政状况。如果他们真的因当前行情持续走低准备抛掉所有Bitcoin,整个数字货币将真正迎来天崩地裂,不得不说,这仍是一个“半裸”的巨大定时炸弹。

马斯克,是现实版钢铁侠,还是比特币之父中本聪?

人物31qu 发表了文章 • 2018-12-10 12:04 • 来自相关话题

他是少年天才,12岁就写出了一款太空大战游戏;他拥有百亿财富,却一心想要建立火星移民基地。

他是美国真实版钢铁侠、特斯拉与SpaceX的创建者:马斯克(Elon Musk)。

很少有人知道,在探索太空移民、无人驾驶的马斯克,也和比特币这个“暗网黄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他创办的知名公司,SpaceX、特斯拉、Boring Company、X.com都纠缠在其中。

今天,31QU将揭秘马斯克与比特币背后的陈年往事。这个传奇男人,为何屡屡被冠上“中本聪”的嫌疑?


马斯克与比特币的亲密接触 


在外界看来,马斯克公开发表与比特币相关的言论始于今年推特上的一句话,“想要购买一些比特币吗?”

但一些加密爱好者却通过马斯克的推特发现,他早就已经默默关注着当时还没有被主流所接纳的比特币。

2014年11月,马斯克曾在一个推特动态称:“我已经知道谁是中本聪,它不再是一个疑问”。






而马斯克作为一个美国顶级的明星式富豪,他本人以及旗下的公司,与比特币有着十分错综复杂的关系。

事实上,比特币的第一次商品购买,著名的“披萨事件”,就始于马斯克在1999年所创办的X.com公司。

这段历史要回溯到2010年5月22日,当时,一个名为Laszlo的程序员,曾通过比特币论坛求助,想用一万比特币来购买2块披萨。在经过四天的等待后,Laszlo最终向Jercos发送一万比特币,Jercos为Laszlo订购了两块价值25美元的披萨。

而Jercos当时使用的支付工具是PayPal的前身Confinity,这是1998年由三个学生所创建的第三方支付服务系统,在2000年3月被马斯克的创业项目X.com收购后,正式命名为PayPal。

至此,马斯克通过PayPal,完成了与比特币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事实上,在收购完成后,马斯克对PayPal的初心是希望这个工具可以作为国际汇款的第三方服务商——这和目前比特币服务的市场和使用场景几乎一致,只是比特币游离在监管之外。





▲PayPal总部大楼,来自谷歌


而马斯克的初心,在2002年PayPal被eBay用15亿美元全资收购后,就有了新的进展,PayPal也一直向着第三方支付工具不断进化,并和比特币的关系愈发紧密。

根据31QU调查得知,在国外的比特币场外交易平台,所有的比特币的线上交易都能找到PayPal支付的影子。而凭借对加密交易的场外支持,PayPal财务在2017年表现亮眼,财报显示,PayPal年收益为17.95亿美元,年收入为130.94亿美元,比2016年增长20.8%。

出色的财务表现,为PayPal带来了高达1000亿美元的股票市值。这一市值,目前高于比特币的740亿美元,也高于eBay的285亿美元。





▲PayPal的股票价格


如果马斯克是一个纯粹的逐利商人,那他做过最后悔的事情之一恐怕必然是在2002年以1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PayPal。

但马斯克并不是这样一个纯粹的逐利者,在出售PayPal之后,他按照自己儿时的梦想,创办了SpaceX火箭公司和Boring Company隧道交通公司,并成为了世界第一大电动汽车品牌特斯拉的创始人。

这些企业,也都在一些命运般的巧合下,与比特币产生了微妙的联系.

比如,马斯克的Boring Company公司所开发的手持喷火器,曾在今年10月份出现在一家支持比特币支付的第三方网站上。虽然该网站并不属于马斯克,但因为马斯克在近段时间和加密历史的诸多传闻,而引起了加密爱好者的重点关注。

在最近的一系列事件中最能石锤马斯克与比特币关系的事情,莫过于文章开头提到的“推特事件”。

在今年10月22日,马斯克在推特上毫不掩饰的问道:“想要购买一些比特币吗?”。






在马斯克这一言论发出后,其推特在一天之内便遭了加密爱好者的疯狂互动,甚至币安创始人赵长鹏也在这条推特下面留言到:“如果接受比特币,将购买一辆特斯拉”。

但在加密粉丝看到特斯拉支持比特币支付曙光的同时,马斯克的推特却在第一时间遭遇了来自美国政府的封锁。

作为美国颇具影响力的明星商人,这并非马斯克在言论自由上的第一次被封锁。

在今年的8月7日,马斯克就曾因私有化特斯拉的言论,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罚款4000万美元(个人和特斯拉各2000万)。马斯克不仅丢掉了特斯拉董事会主席的职位,并且他之后的推特发出前都需要经过律师审核。


手下员工涉足丝绸之路 


并不只是手下的公司和比特币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一名本身颇具传奇色彩的富豪和天才,马斯克曾直接被“指认”为中本聪。

2017年11月,一个SpaceX实习生称马斯克是比特币的创造者——中本聪。

当然,这一猜测被马斯克自己所否认,而这一实习生因为涉嫌传播谣言也直接被马斯克所开除。

但该实习生给出了3个理由:

1、马斯克很是一名C++语言的技术高手,而比特币的创建所使用的也是C++语言;

2、马斯克痴迷于创造革命性的事物,而比特币的诞生正好是2008年经济危机时,为了解决经济危机的一种伟大创新;

3、中本聪在创建比特币后面对几十亿美元的资产依然不为所动,这说明中本聪很有钱,而马斯克正好是一名拥有百亿美元资产的世界级富豪。


这名SpaceX实习生的猜测只是加密爱好者对马斯克身份怀疑的引子,事实上早在2014年,SpaceX的一个员工涉足一个暗网名为“丝绸之路2.0”的犯罪案件时,马斯克就已经被加密爱好者列为了中本聪的怀疑对象。

丝绸之路是一个建立在暗网上的毒品交易平台,因为其信息和身份的多重加密,所以"丝绸之路"便成了美国政府的重点打击对象。

事件起因源于2014年11月6日丝绸之路2.0的破灭。当时联邦调查局对外宣布,一名初创公司创始人和SpaceX员工Benthall因涉嫌经营丝绸之路2.0而在旧金山被捕。





▲SpaceX员工涉足丝绸之路的报道


根据联邦调查局的说法,Benthall每个月都能在毒品市赚取数百万美元的比特币,而他同时在SpaceX工作。

不过,根据SpaceX的对外发言人介绍,Benthall在2014年2月就离开了SpaceX公司,而在Benthall被抓前,他的Facebook上依然写着他在SpaceX公司的软件工程师岗位。

然而,即便按照SpaceX公司的说法。Benthall在2014年2月离开了SpaceX公司,但据31QU了解,Benthall早在丝绸之路1.0时,就已经成为了丝绸之路1.0的核心管理者。

也就是说,在Benthall还是SpaceX的员工时,他就已经是一名丝绸之路的参与者了,这种关系背后,一度让SpaceX公司以及马斯克受到丝绸之路2.0的牵连。

所以,在有了2014年这次事件的前提下,加上2017年11月时SpaceX公司实习生的怀疑和爆料,瞬间点燃了加密社区对马斯克是否是中本聪的讨论。

虽然当时马斯克否定了这种猜疑,但通过今年10月22日的推特事件,也足以表明,马斯克在互联网上的言论并不自由。

所以,一些加密社区的成员怀疑,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马斯克已经被美国政府绑架。


个人传奇 


我们再回到马斯克本人的经历上,细细梳理,你会发现他的理念常常与比特币不谋而合,而他和比特币的诸多交集,通过马斯克的成长经历可以窥见一斑。

1971年6月28日,马斯克出生在南非的一个富裕家庭,不过因为和父亲的不和,他成年后至今都从未和父亲相认。

马斯克是那个时代的天才儿童,在他只有12岁大时便通过自学编码制作了一款太空单人PC游戏(游戏链接:http://blastar-1984.appspot.com/),并通过当时的互联网将这款游戏以500美元的价格卖给了Office Technology杂志。





▲游戏界面


但身为天才的马斯克,在南非的孩子中并不讨喜,甚至因为马斯克的不合群,而在中学时期遭遇过严重的校园暴力。当马斯克的母亲为此找到学校时,学校却以孩子之间的正常玩耍为由,拒绝承认校园暴力的存在。

这段历史给马斯克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创伤,并在那个年纪就产生了移民美国的想法。

1989年,17岁的马斯克为了逃避南非的军役,也为了更方便移民美国,首先移民到了母亲的国家加拿大。

当时他毫不掩饰的对自己对美国的崇拜,直言:“我美国是伟大事物发生的地方,它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发生的伟大事物都要多得多。” 

在加拿大的女王大学修学两年后,马斯克凭借出色的天赋,被美国宾利法尼亚大学录取,并在2年时间内取得了该学校两大专业的硕士学位。1995年,在马斯克考入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的第二天,对学校教育已经失去兴趣的马斯克毅然退学,并在互联网的萌芽时期,开始了他在商业旅途上的新传奇。

马斯克在他20多岁时,因为将初创公司Zip2以3.07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Compaq Computers的一个部门,而获得了上千万美元的资产,并成为那个年纪少有的千万富翁。

1999年马斯克创立了一家在线金融服务公司X.com ,2000年X.com收购了Confinity,2001年通过技术合并创立了PayPal。2002年随着eBay以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PayPal,马斯克也正式进军亿美国万富豪的行列,这也为马斯克为了创办其他公司创造了金钱上的条件基础。





▲今天的PayPal官网


2002年马斯克成立了他的第三家公司SpaceX。2008年,NASA授予该公司处理国际空间站货物运输的合同,“未来计划进行宇航员运输 ”,以取代NASA自己的航天飞机任务。

2017年9月,马斯克为他的大猎鹰火箭提供了一个去往火星的设计方案,这是一个31引擎的庞然大物,顶部是一艘能够载至少100人的宇宙飞船。

他透露,SpaceX的目标是在2022年首次向火星发射货物,这是他在红色星球上殖民化的首要目标之一,这一计划被马斯克规划为在2040年建立一个汇聚了8万无政府精英的火星基地。

事实上,这一计划比上世纪的人类登月还要伟大。只是,和登月计划所不同的是,登月计划消耗的是美国政府的钱,而这次火星移民消耗的将是马斯克自己的钱。

马斯克这样做的原因在于,他十分担心小行星或是超级火山会摧毁人类,并曾在一次会议上公开直言:

我们面临着恐龙从未见过的风险:工程病毒,无意中造成的微型黑洞,灾难性的全球变暖或一些尚未知的技术可能意味着我们的终结。迟早,我们必须将生命扩展到这个绿色和蓝色的球之外——或者灭绝。






马斯克的这种疯狂行为背后,也和他对美国的不满有关。在马斯克获得美国居民的身份后,曾一反自己对美国的崇拜言论:“美国并不是完美的,美国已经做过许多愚蠢的事情,而美国做的事情也很糟糕。”

从崇拜到批判,马斯克对美国的态度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而这种思想,简直和中本聪创造比特币来挑战世界金融体系的做法如出一辙。

只是马斯克选择了将人类迁移到火星来创造科技理想国的做法,而中本聪则直接从现有的世界规则进行了一个名为比特币的实验。


成为中本聪 


在极客眼中,中本聪是比特币世界的精神领袖,而马斯克,是现实世界中的神。

马斯克一直都是加密爱好者在推特上的重点关注对象。

甚至部分诈骗者,曾利用仿制“马斯克的推特账号”来对一些加密爱好者进行过多次诈骗,并获取了不少于100万美元的收入。

通过诈骗者的伪装频次,已经侧面表明加密爱好者有多喜欢马斯克。

而马斯克本身,也有挑战权威的烙印。

在2013年,马斯克离开了马克扎克伯格的游说组织FWD.us后,曾公开发表自己对于现有政治不满的言论: “我们不应该屈服于政治,如果我们屈服于此,我们就会得到对我们本不公平的政治制度。”

2017年6月,在马斯克为特朗普以政府顾问的身份合作2年后,随着特朗普宣布退出“气候变化巴黎协定”,马斯克愤然与特朗普公开决裂。

马斯克并不喜欢美国的任何党派,此前马斯克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直言:“我是一个民主党人,也同时是一名共和党人,为了在美国政府中发表意见,政治捐款是一项要求。”

马斯克的我行我素,以及对火星移民基地的建设计划,让马斯克一直都是加密爱好者在推特上的重点关注对象。

正如生命科学杂志和一众国际媒体对马斯克的评价:“他正在改变世界”。

而基于这段传奇经历,据福布斯报道截至2017年12月,埃隆马斯克的净资产为202亿美元,排在世界富豪榜的第47位。






不过基于PayPal的项目,也有媒体直言马斯克不可能成为中本聪。因为从目前的使用场景而言PayPal和比特币都属于跨国转账下的支付工具,他们构成了竞争关系,假如马斯克真的是中本聪,那他可能会面临来自PayPal的压力。

而相比中本聪,马斯克本人,似乎要更加“温和”一些。

在被质疑为中本聪后的一次回应中,马斯克曾以政治正确的方式表明了自己对比特币的观点:“比特币是一个好东西,但它也是非法交易的工具”。

2018年12月的今天,比特币的信仰正在崩塌,没有谁真的喜欢比特币,大家喜欢的只是比特币带来的财富。

所以,对于马斯克而言,他是否是中本聪似乎只是一个态度问题。 查看全部
elon_musk.jpg


他是少年天才,12岁就写出了一款太空大战游戏;他拥有百亿财富,却一心想要建立火星移民基地。

他是美国真实版钢铁侠、特斯拉与SpaceX的创建者:马斯克(Elon Musk)。

很少有人知道,在探索太空移民、无人驾驶的马斯克,也和比特币这个“暗网黄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他创办的知名公司,SpaceX、特斯拉、Boring Company、X.com都纠缠在其中。

今天,31QU将揭秘马斯克与比特币背后的陈年往事。这个传奇男人,为何屡屡被冠上“中本聪”的嫌疑?


马斯克与比特币的亲密接触 


在外界看来,马斯克公开发表与比特币相关的言论始于今年推特上的一句话,“想要购买一些比特币吗?”

但一些加密爱好者却通过马斯克的推特发现,他早就已经默默关注着当时还没有被主流所接纳的比特币。

2014年11月,马斯克曾在一个推特动态称:“我已经知道谁是中本聪,它不再是一个疑问”。

elon.png


而马斯克作为一个美国顶级的明星式富豪,他本人以及旗下的公司,与比特币有着十分错综复杂的关系。

事实上,比特币的第一次商品购买,著名的“披萨事件”,就始于马斯克在1999年所创办的X.com公司。

这段历史要回溯到2010年5月22日,当时,一个名为Laszlo的程序员,曾通过比特币论坛求助,想用一万比特币来购买2块披萨。在经过四天的等待后,Laszlo最终向Jercos发送一万比特币,Jercos为Laszlo订购了两块价值25美元的披萨。

而Jercos当时使用的支付工具是PayPal的前身Confinity,这是1998年由三个学生所创建的第三方支付服务系统,在2000年3月被马斯克的创业项目X.com收购后,正式命名为PayPal。

至此,马斯克通过PayPal,完成了与比特币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事实上,在收购完成后,马斯克对PayPal的初心是希望这个工具可以作为国际汇款的第三方服务商——这和目前比特币服务的市场和使用场景几乎一致,只是比特币游离在监管之外。

paypal.jpg

▲PayPal总部大楼,来自谷歌


而马斯克的初心,在2002年PayPal被eBay用15亿美元全资收购后,就有了新的进展,PayPal也一直向着第三方支付工具不断进化,并和比特币的关系愈发紧密。

根据31QU调查得知,在国外的比特币场外交易平台,所有的比特币的线上交易都能找到PayPal支付的影子。而凭借对加密交易的场外支持,PayPal财务在2017年表现亮眼,财报显示,PayPal年收益为17.95亿美元,年收入为130.94亿美元,比2016年增长20.8%。

出色的财务表现,为PayPal带来了高达1000亿美元的股票市值。这一市值,目前高于比特币的740亿美元,也高于eBay的285亿美元。

paypal_price.png

▲PayPal的股票价格


如果马斯克是一个纯粹的逐利商人,那他做过最后悔的事情之一恐怕必然是在2002年以1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PayPal。

但马斯克并不是这样一个纯粹的逐利者,在出售PayPal之后,他按照自己儿时的梦想,创办了SpaceX火箭公司和Boring Company隧道交通公司,并成为了世界第一大电动汽车品牌特斯拉的创始人。

这些企业,也都在一些命运般的巧合下,与比特币产生了微妙的联系.

比如,马斯克的Boring Company公司所开发的手持喷火器,曾在今年10月份出现在一家支持比特币支付的第三方网站上。虽然该网站并不属于马斯克,但因为马斯克在近段时间和加密历史的诸多传闻,而引起了加密爱好者的重点关注。

在最近的一系列事件中最能石锤马斯克与比特币关系的事情,莫过于文章开头提到的“推特事件”。

在今年10月22日,马斯克在推特上毫不掩饰的问道:“想要购买一些比特币吗?”。

buy.png


在马斯克这一言论发出后,其推特在一天之内便遭了加密爱好者的疯狂互动,甚至币安创始人赵长鹏也在这条推特下面留言到:“如果接受比特币,将购买一辆特斯拉”。

但在加密粉丝看到特斯拉支持比特币支付曙光的同时,马斯克的推特却在第一时间遭遇了来自美国政府的封锁。

作为美国颇具影响力的明星商人,这并非马斯克在言论自由上的第一次被封锁。

在今年的8月7日,马斯克就曾因私有化特斯拉的言论,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罚款4000万美元(个人和特斯拉各2000万)。马斯克不仅丢掉了特斯拉董事会主席的职位,并且他之后的推特发出前都需要经过律师审核。


手下员工涉足丝绸之路 


并不只是手下的公司和比特币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一名本身颇具传奇色彩的富豪和天才,马斯克曾直接被“指认”为中本聪。

2017年11月,一个SpaceX实习生称马斯克是比特币的创造者——中本聪。

当然,这一猜测被马斯克自己所否认,而这一实习生因为涉嫌传播谣言也直接被马斯克所开除。

但该实习生给出了3个理由:


1、马斯克很是一名C++语言的技术高手,而比特币的创建所使用的也是C++语言;

2、马斯克痴迷于创造革命性的事物,而比特币的诞生正好是2008年经济危机时,为了解决经济危机的一种伟大创新;

3、中本聪在创建比特币后面对几十亿美元的资产依然不为所动,这说明中本聪很有钱,而马斯克正好是一名拥有百亿美元资产的世界级富豪。



这名SpaceX实习生的猜测只是加密爱好者对马斯克身份怀疑的引子,事实上早在2014年,SpaceX的一个员工涉足一个暗网名为“丝绸之路2.0”的犯罪案件时,马斯克就已经被加密爱好者列为了中本聪的怀疑对象。

丝绸之路是一个建立在暗网上的毒品交易平台,因为其信息和身份的多重加密,所以"丝绸之路"便成了美国政府的重点打击对象。

事件起因源于2014年11月6日丝绸之路2.0的破灭。当时联邦调查局对外宣布,一名初创公司创始人和SpaceX员工Benthall因涉嫌经营丝绸之路2.0而在旧金山被捕。

road.jpg

▲SpaceX员工涉足丝绸之路的报道


根据联邦调查局的说法,Benthall每个月都能在毒品市赚取数百万美元的比特币,而他同时在SpaceX工作。

不过,根据SpaceX的对外发言人介绍,Benthall在2014年2月就离开了SpaceX公司,而在Benthall被抓前,他的Facebook上依然写着他在SpaceX公司的软件工程师岗位。

然而,即便按照SpaceX公司的说法。Benthall在2014年2月离开了SpaceX公司,但据31QU了解,Benthall早在丝绸之路1.0时,就已经成为了丝绸之路1.0的核心管理者。

也就是说,在Benthall还是SpaceX的员工时,他就已经是一名丝绸之路的参与者了,这种关系背后,一度让SpaceX公司以及马斯克受到丝绸之路2.0的牵连。

所以,在有了2014年这次事件的前提下,加上2017年11月时SpaceX公司实习生的怀疑和爆料,瞬间点燃了加密社区对马斯克是否是中本聪的讨论。

虽然当时马斯克否定了这种猜疑,但通过今年10月22日的推特事件,也足以表明,马斯克在互联网上的言论并不自由。

所以,一些加密社区的成员怀疑,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马斯克已经被美国政府绑架。


个人传奇 


我们再回到马斯克本人的经历上,细细梳理,你会发现他的理念常常与比特币不谋而合,而他和比特币的诸多交集,通过马斯克的成长经历可以窥见一斑。

1971年6月28日,马斯克出生在南非的一个富裕家庭,不过因为和父亲的不和,他成年后至今都从未和父亲相认。

马斯克是那个时代的天才儿童,在他只有12岁大时便通过自学编码制作了一款太空单人PC游戏(游戏链接:http://blastar-1984.appspot.com/),并通过当时的互联网将这款游戏以500美元的价格卖给了Office Technology杂志。

blastar.jpg

▲游戏界面


但身为天才的马斯克,在南非的孩子中并不讨喜,甚至因为马斯克的不合群,而在中学时期遭遇过严重的校园暴力。当马斯克的母亲为此找到学校时,学校却以孩子之间的正常玩耍为由,拒绝承认校园暴力的存在。

这段历史给马斯克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创伤,并在那个年纪就产生了移民美国的想法。

1989年,17岁的马斯克为了逃避南非的军役,也为了更方便移民美国,首先移民到了母亲的国家加拿大。

当时他毫不掩饰的对自己对美国的崇拜,直言:“我美国是伟大事物发生的地方,它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发生的伟大事物都要多得多。” 

在加拿大的女王大学修学两年后,马斯克凭借出色的天赋,被美国宾利法尼亚大学录取,并在2年时间内取得了该学校两大专业的硕士学位。1995年,在马斯克考入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的第二天,对学校教育已经失去兴趣的马斯克毅然退学,并在互联网的萌芽时期,开始了他在商业旅途上的新传奇。

马斯克在他20多岁时,因为将初创公司Zip2以3.07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Compaq Computers的一个部门,而获得了上千万美元的资产,并成为那个年纪少有的千万富翁。

1999年马斯克创立了一家在线金融服务公司X.com ,2000年X.com收购了Confinity,2001年通过技术合并创立了PayPal。2002年随着eBay以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PayPal,马斯克也正式进军亿美国万富豪的行列,这也为马斯克为了创办其他公司创造了金钱上的条件基础。

pay.jpg

▲今天的PayPal官网


2002年马斯克成立了他的第三家公司SpaceX。2008年,NASA授予该公司处理国际空间站货物运输的合同,“未来计划进行宇航员运输 ”,以取代NASA自己的航天飞机任务。

2017年9月,马斯克为他的大猎鹰火箭提供了一个去往火星的设计方案,这是一个31引擎的庞然大物,顶部是一艘能够载至少100人的宇宙飞船。

他透露,SpaceX的目标是在2022年首次向火星发射货物,这是他在红色星球上殖民化的首要目标之一,这一计划被马斯克规划为在2040年建立一个汇聚了8万无政府精英的火星基地。

事实上,这一计划比上世纪的人类登月还要伟大。只是,和登月计划所不同的是,登月计划消耗的是美国政府的钱,而这次火星移民消耗的将是马斯克自己的钱。

马斯克这样做的原因在于,他十分担心小行星或是超级火山会摧毁人类,并曾在一次会议上公开直言:

我们面临着恐龙从未见过的风险:工程病毒,无意中造成的微型黑洞,灾难性的全球变暖或一些尚未知的技术可能意味着我们的终结。迟早,我们必须将生命扩展到这个绿色和蓝色的球之外——或者灭绝。

star.jpg


马斯克的这种疯狂行为背后,也和他对美国的不满有关。在马斯克获得美国居民的身份后,曾一反自己对美国的崇拜言论:“美国并不是完美的,美国已经做过许多愚蠢的事情,而美国做的事情也很糟糕。”

从崇拜到批判,马斯克对美国的态度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而这种思想,简直和中本聪创造比特币来挑战世界金融体系的做法如出一辙。

只是马斯克选择了将人类迁移到火星来创造科技理想国的做法,而中本聪则直接从现有的世界规则进行了一个名为比特币的实验。


成为中本聪 


在极客眼中,中本聪是比特币世界的精神领袖,而马斯克,是现实世界中的神。

马斯克一直都是加密爱好者在推特上的重点关注对象。

甚至部分诈骗者,曾利用仿制“马斯克的推特账号”来对一些加密爱好者进行过多次诈骗,并获取了不少于100万美元的收入。

通过诈骗者的伪装频次,已经侧面表明加密爱好者有多喜欢马斯克。

而马斯克本身,也有挑战权威的烙印。

在2013年,马斯克离开了马克扎克伯格的游说组织FWD.us后,曾公开发表自己对于现有政治不满的言论: “我们不应该屈服于政治,如果我们屈服于此,我们就会得到对我们本不公平的政治制度。”

2017年6月,在马斯克为特朗普以政府顾问的身份合作2年后,随着特朗普宣布退出“气候变化巴黎协定”,马斯克愤然与特朗普公开决裂。

马斯克并不喜欢美国的任何党派,此前马斯克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直言:“我是一个民主党人,也同时是一名共和党人,为了在美国政府中发表意见,政治捐款是一项要求。”

马斯克的我行我素,以及对火星移民基地的建设计划,让马斯克一直都是加密爱好者在推特上的重点关注对象。

正如生命科学杂志和一众国际媒体对马斯克的评价:“他正在改变世界”。

而基于这段传奇经历,据福布斯报道截至2017年12月,埃隆马斯克的净资产为202亿美元,排在世界富豪榜的第47位。

musk.jpg


不过基于PayPal的项目,也有媒体直言马斯克不可能成为中本聪。因为从目前的使用场景而言PayPal和比特币都属于跨国转账下的支付工具,他们构成了竞争关系,假如马斯克真的是中本聪,那他可能会面临来自PayPal的压力。

而相比中本聪,马斯克本人,似乎要更加“温和”一些。

在被质疑为中本聪后的一次回应中,马斯克曾以政治正确的方式表明了自己对比特币的观点:“比特币是一个好东西,但它也是非法交易的工具”。

2018年12月的今天,比特币的信仰正在崩塌,没有谁真的喜欢比特币,大家喜欢的只是比特币带来的财富。

所以,对于马斯克而言,他是否是中本聪似乎只是一个态度问题。

加密乌托邦的陨落:Joe Lubin 的以太坊梦想

人物chainnews 发表了文章 • 2018-12-10 11:38 • 来自相关话题

仅次于中本聪的加密货币富豪 Joe Lubin 在 2015 年创建了以太坊开发工作室 Consensys,为以太坊生态系统创建开发工具及应用程序。不同于区块链公司的一般做法,Consensys 并未选择融资或发行 ICO 筹集资金,「好好先生」Lubin 慷慨解囊,全力支持 Consensys 项目开发。据 Forbes 估计,截至 2018 年 2 月,Joe Lubin 净资产约有 50 亿美元。然而加密货币市场寒冬经久不散,Lubin 还能否为梦想买单?Consensys 还能支撑多久?


01

在一年前,Joe Lubin 似乎是世界上最有先见之明的人之一。当时加密货币(如以太币)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能言善辩的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Lubin 计划从达沃斯到 SXSW 的各种活动中发表演讲。公司举行的「Ethereal Summit」时,门庭若市,只剩下站立的地方,无论 Lubin 发言有多荒诞,人们都不会漏下他说的一个字。

2017 年 10 月在旧金山举行的一次活动中,他指责与会者敲打电视机,还粗鲁对待 Apple 手机助理 Siri。「我们设计了以太坊是使机器和机器人成为一等公民」,Lubin 直言不讳地说道,同时还表达了自己对去中心化、自主主权和全球社区民主化愿景的支持。「所以要善待这一代的机器,以免将来某个认为你对她的祖先不敬的人工智能对你展开报复,把你的碳转化成对未来机器经济更有用的东西。」

Lubin 的讥讽引起了满堂嬉笑,谁能料到在 2017 年秋,加密货币的底层技术分布式数据库——区块链席卷而来,其将建立新的世界秩序的想法并非完全不切实际。类似比特币的数字货币——以太币的价格从 2017 年初的 10 美元 / 枚暴涨至 300 美元 / 枚,接下来三个月内更是达到了 1389 美元 / 枚的峰值。Forbes 很快将 Lubin 列为加密领域第二富有的人,其资产高达 50 亿美元。这并非空穴来风,有报道表示 Lubin 持有以太币流通量的 5%-10%,而以太币市值在 2018 年初已经超过 1000 亿美元。

「区块链技术的潜力是无穷的」,54 岁的 Lubin 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告诉 Forbes。「它的价值比现有的代币高出许多,因为区块链会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我们将在这项技术上构建所有项目。」

2014 年底,在以太网以 30 美分 / 枚的价格推出以太币之后几个月,Lubin 创建了 ConsenSys,雄心勃勃地将这个控股公司描述为一个为去中心化世界构建应用程序和基础设施的全球「有机体」。实际意义上,Consensys 是第一个加密企业集团,包含一系列盈利性公司,为比特币最大的区块链竞争对手——以太坊提供支持。在 Consensys 总部布鲁克林,超过 50 家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种类繁多,从扑克网站和供应链公司到预测市场,医疗数据公司和网络安全咨询公司。

但 Consensys 并未发起融资或发行债券。在 Lubin 的去中心化未来版图中,他同时担任了架构师,首席执行官和中央银行家的角色,用个人加密货币存款为所有 ConsenSys 的 Spoke 提供资金。

尽管其基础层出现严重问题,但 Lubin 还没有对总体规划进行明显改动。首先,以太坊区块链面临巨大阻力。由于技术优势(主要是因为它允许将应用程序「嵌入」区块链中),以太坊成为数百个 ICO 的发行平台,而其中许多骗局 ICO 导致投资者损失数十亿美元。加密货币「原野」上充斥着许多在以太坊上发行却命途不济的 ICO 残骸,雪上加霜的是,现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其他监管机构也正在瞄准其中一些 ICO 采取执法行动。11 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针对以太坊创业公司 Airfox 和 Paragon 采取行动,这两家公司在 2017 年发行 ICO 时实际上已经出售了 2700 万美元的未注册证券,其代币目前基本上一文不值。与此同时,支持应用程序的区块链竞争对手如 EOS,每天处理的交易量几乎为以太坊的十倍;另一个竞争对手——Dfinity,最近从 Andreessen Horowitz 等风险投资公司那里筹集了 1.02 亿美元,正在向以太坊发起挑战。但几乎所有区块链技术发展仍然非常缓慢,以太坊每秒只能处理大约 20 笔交易。相比之下,Visa 可以处理 24000 笔。

然而 Lubin 的公司规模却在不断增长。ConsenSys 旗下有 1200 名员工,官网上同时发布了约 200 个职位空缺。虽然 ConsenSys 对此不置可否,但据 Forbes 估计,Consensys 几乎所有业务都处于亏损状态,有些业务甚至毫无盈利的可能性。Lubin 的「全球有机体」似乎每年以超过 1 亿美元的速度耗费资金。

当有些非常担忧的员工询问 Lubin 关于 ConsenSys 的可持续性时,Lubin 的回答总是很得体:「Joe 会说,' 这绝对不是你需要担心的事情。我们还能以当前的速度持续长远发展,」5 月份离职的 Consensys 前全球运营总监 Carolyn Reckhow 回忆道。

加密货币遭到重创,以太币价格从 1389 美元 / 枚直线下跌至 100 美元左右,Lubin 持有资产可能已经缩水到不足 10 亿美元,人们很怀疑 Lubin 还能为梦想买多久的单。这一切都取决于他抛售的以太币数量及时机。


02

与以太坊其他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 和 Anthony Di Iorio 一样,Lubin 在加拿大长大。父亲是一名牙医,母亲从事房地产经纪。自称为电脑怪才的 Lubin 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就读普林斯顿大学,在那里他打壁球,是未来亿万富翁、对冲基金大亨 Mike Novogratz 的室友。Mike 和 Lubin 一样,最终转向区块链和加密行业。在 1987 年毕业并获得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学位后,Lubin 刚开始在普林斯顿机器人实验室从事科技研究,最终转行至金融业为高盛构建软件,后来运营了一个成功的量化对冲基金。

Lubin 的办公室与「911 事件」中遭遇恐怖袭击的世贸中心距离不远,悲惨的经历使他陷入了生存危机。在随后的十年里,他对世界现状深感沮丧。

Lubin 在 2017 年 5 月份举行的 Ethereal Summit 上表示,「信赖那些我们内心认为最符合个人利益的机构是愚蠢的 ...... 我觉得我们当前所在的全球社会和经济体系,无论是象征意义上还是事实上,又或是道德意义上,都已是破产状态。我相信我们的社会与经济体系正在一步步、一层层地走向崩溃」。Lubin 预见了两个同样灾难性的结果——各国央行行长最终会通过贬值货币来偿还不断增加的债务,进而抑制了几十年的经济增长;第二个后果是,一些预期外的「非线性」事件会导致发展壁垒,并使世界陷入前所未有的经济大萧条。Lubin 对此深感悲痛,于是前往秘鲁和厄瓜多尔寻找庇护所。

2011 年初,Lubin 读了比特币白皮书并且得到顿悟:「去中心化将会改变游戏规则。」Lubin 的全球「有机体」似乎每年耗资超过 1 亿美元,但 ConsenSys 仍在继续扩张。 在了解完比特币的所有内容后,Lubin 由 Di Iorio 引荐给了 Vitalik Buterin——19 岁的以太坊创建者,加密行业的天才少年。在阅读了 Buterin 2013 年 11 月发布的以太坊白皮书后,Lubin 参与以太坊项目的底层设计并参加了 2014 年 1 月在迈阿密举行的北美比特币会议。在此之后他继续作为核心团队成员参与了以太坊在 2014 年 7 月发行的 1800 万美元 ICO,据传,Lubin 是以太坊众筹期间最大的买家之一,当时每枚价格估计远低于 1 美元。然而以太坊创始团队出现分歧,最终分道扬镳。Buterin 继续关注这项技术,Lubin 则制定了围绕以太坊创建商业生态系统的计划。

Lubin 选择布鲁克林下层中产阶级社区 Bushwick 作为 Consensys 总部。从外面看, Bogart Street49 号看起来很脏:门上盖着酒吧卫生间常见的各种贴纸,周围都是涂鸦。其内部装饰也没什么不同,ConsenSys 在公寓住宅区旁边租下了许多阁楼。

在公司组织结构方面,Lubin 并不像传统典型的公司内部阶层构造。他的 ConsenSys 将实行所谓的「全民主」——没有管理者或汇报结构。决策权将是分散的,员工可以选择自己的头衔。很少有人有固定的办公桌。

「每天都是如此松散,我不知道走进去后是否有座位,简直就像是《权力的游戏》」,Jeff Scott Ward 说,他于 2015 年 6 月加入 ConsenSys,在 2018 年初离开公司。Ward 指出,一层楼有一个可容纳 30 人的厕所,公司近一年半没有聘请人力资源专员。ConsenSys 的首批项目或者说是 Spoke 包括用于加密货币交易的记账应用和针对音乐家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版权平台。Spoke 的大部分创想都来自 ConsenSys 的员工,一旦项目获得批准,Lubin 就会给初创公司提供 25 万到 50 万美元的资金。目的是使 Spoke 成为自立的企业,并且为了实现这一点,Consensys 员工偶尔会被分派到他们自己的项目里。Lubin 更广泛的目标是将他的以太坊生态系统变成他所谓的 mesh,其强度来自各个项目的互连性。

Consensys 推出的项目中只有小部分获得牵引力。记账应用 Balanc3 表示,已有超过 25 个商业客户(虽然没有明说具体客户),每个客户每年至少支付 25000 美元的服务费。另一个项目是 Kaleido——帮助企业实施区块链技术的初创公司,拥有 1900 名用户,刚开始收取服务费。亚马逊云计算部门最近宣布其托管平台与 Kaleido 的区块链产品相整合。ConsenSys 已为以太坊创建了专业开发工具,程序员下载次数达数百万次,但并未收费。

在审批项目时,Lubin 并不像传统风险投资者那样谨慎。「在项目选择上,Joe 倾向于保持开放态度,常说可以,为什么不呢」,现在担任加密钱包公司 Casa 客户服务和运营主管的 Reckhow 说。「幸运的是,他处在一个拥有决策权的位置,但他不擅于分清项目选择的优先次序,而宁愿什么都通过。」


03

当加密货币处于牛市时,作为以太坊的「沃巴克老爹」极具优势,但随着加密货币进入另一个熊市,Lubin 之前表示会定期出售加密货币用于投资经营,现在可能需要终止一些项目。

2017 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学生 Mark Beylin 找到 Lubin,提出了新创想——Bounties Network,类似于综合类工作外包平台 Upwork,为自由职业者提供工作,但 Bounties Network 使用以太坊的智能合约,这将有助于工作计费。经过一年的运营,Bounties Network 现有 7 名员工,总共只有 40 万美元的酬金。平台薪酬高低不等,一篇关于未来工作的 800 字博客文章稿费可能高达 171 美元,而将一份白皮书翻译为葡萄牙语可能只有 67.30 美元。到目前为止,Bounties Network 总收入不到 50000 美元。

2016 年 10 月,迪拜的 18 岁高中毕业生 Jared Pereira 向 Lubin 抛出了 Fathom,该项目通过将学术评估和评分外包给校外机构来改变传统高等教育业务。Lubin 当即就通过了 Fathom,但两年后该项目有六个研究人员却没有可开发的原型。它的网站十分简陋,仅有几页表述了开发者的「高风亮节」:「如果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来自由地选择人生经历,并且能够将这些经验可靠地传达给世界上任何一个实体,那么不同规模的社会组织的效率将会发生数量级的提升。」

Lubin 投资的其他项目似乎更是不堪一击。Lubin 经常穿着同名 T 恤推广的项目 Cellarius,是一个「跨媒体网络朋克特许经营」项目,目的是在区块链上进行协作式讲故事。但究竟什么是协作式讲故事,为什么区块链会让故事讲述变得更好或更有利可图?其网站的解释仍是含糊其辞。

Lubin 仍坚持 ConsenSys 在项目筛选方面越来越谨慎,但本性难移。就在 10 月份,Consensys 又收购了一家名为 Planetary Resources 陨石开采公司,该公司成立于 2010 年,试图开采外太空资源。Lubin 高深莫测地说,「我们认为 Planetary Resources 公司是一个专业能力很高的团队,他们有兴趣探索区块链如何在开采太空资源中发挥作用」。Civil 是一个基于以太坊的平台,其使命是支持一个全球性的优质新闻编辑室社区,因未达到众筹最低目标 800 万美元而不得不取消 ICO。Civil 的 18 个新闻编辑室的一些记者表示他们尚未收到 Civil 承诺的代币赔偿。(Forbes 最近宣布与 Civil 建立合作关系。)

ConsenSys 还提供咨询服务,主要帮助企业掌握区块链知识从而更好地布局区块链。到目前为止,这是该公司发展最好的业务。从短期来看,Consensys 咨询服务将会成功,除非那些公司醒悟过来,意识到区块链不一定对大多数事物都有帮助,有时甚至比其他技术更糟糕。例如,ConsenSys 的顾问合作创建了 Komgo,一个由花旗,法国巴黎银行和荷兰银行等 15 家银行组成的财团。Komgo 希望利用区块链来提高世界各地货物运输的融资效率,如石油。ConsenSys 咨询顾问还与菲律宾的友联银行合作,旨在提高转账速度。

Lubin 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ConsenSys 的咨询部门已经从 30 名员工发展到 250 多名,正以现金及股权的形式带来了「数千万美元」的利益。ConsenSys 的 spoke,主要是应用程序和开发人员工具。据 orbes 估计,到 2018 年,所有这些项目总收入不会超过 1000 万美元。

到目前为止,除咨询服务外,ConsenSys 最成功的业务是其为以太坊程序员提供的开发工具。其中,MetaMask 允许用户从 Web 浏览器登录以太坊,下载量超过一百万(所有这些都是免费的);Truffle 帮助开发人员管理和测试部分用于构建以太坊应用程序的代码,也拥有 100 万次免费下载量。由于区块链开发者社区具有公共的,准无政府主义的特性,因此这些工具很难从开发者处收取实际费用。ConsenSys 声称其访问以太坊的工具——Infura 将很快收取服务费。

加密资产管理公司 CoinShares 首席战略官 Meltem Demirors 说:「ConsenSys 在开发前五年中为以太坊生态系统所作的贡献比任何公司都多。」

这些未见起色的项目没有影响到 Lubin,显而易见的是他投资这些项目不是为了盈利,「我不是想创建公司然后推出去赚钱,目的是创建一个生态系统,像发展一个大家庭。」但是,Lubin 也承认正在进行循序渐进的改变,最近 Lubin 向其员工发送了一份备忘录,为了迎接 ConsenSys 2.0 的到来,该公司将精简业务,淘汰表现不佳的项目。Lubin 说,「在 ConsenSys 2.0 规划上,我们将更关注传统创业公司必须跨越的市场障碍」。他并未排除裁员的可能,其中甚至包括咨询部门。


04

ConsenSys 的最大问题与其说是加密货币价格暴跌和 Lubin 资产缩水,倒不如说是企业集团怪异的运营结构。

ConsenSys 宁愿相信自己正在重塑工作和业务的未来。当你走进 ConsenSys 布鲁克林黑客风格的总部时,你会发现有很多反主流的布局,包括墙上的一个大横幅,上面写着「欢迎进入去中心化的未来」。

事实上,首席执行官 Lubin 试图不去指导别人该做什么。「他想成为反传统的首席执行官或创始人」,离职员工 Jeff Scott Ward 说,部分原因是因为 Lubin 是一个想要推动民主化的「好好先生」。但让「好好先生」掌权有一些不好的结果。在 ConsenSys,员工们几乎没有动力在截止日期前完成工作并取得快速进展。Balanc3 发言人 Griffin Anderson 表示,在很多方面,Consensys 不像硅谷风投公司那样存在产生收益或达到目标的压力。Glassdoor 一位评论员将 ConsenSys 描述为「无资金限制,无达标压力」的地方。

传统结构的匮乏也催生了丑陋的公司政治。「感觉有点像电影《幸存者》」,离职员工 Lucas Cullen 说。还有离职员工指出,与 Lubin 关系密切的 ConsenSys 员工可以更快地获得资源,而且不同团队的责任大相径庭。

ConsenSys 确实有资源分配委员会(RAC),负责决定项目是否有资格继续分配到额外的工程师或资金。但委员会人员架构一直不太稳定。「固定有一个人来自财务部,但委员会通常都是由对你所在领域感兴趣的人组成的,任何人都能报名称为委员会成员」,Truset 的联合创始人 Thomas Hill 表示,Truset 是 ConsenSys 其中一个项目,正在打造一个众包商业数据平台。

在 ConsenSys 工作了三年的 Ward 表示,厨房里的厨师太多了。就像是在比较谁的自我最强?令人筋疲力尽。UPort 是基于以太坊的自主权身份 ID 应用,允许用户身份验证、无密登录、数字签名并和以太坊上的其它应用交互。该应用有三个项目经理,他们甚至都不能在一个愿景上保持一致的意见。即使如今只有 15 个应用程序使用 UPort,该项目仍被分为两部分。

许多人将 ConsenSys 的企业文化描述为混乱,公司似乎无法跟踪投资的项目。ConsenSys 主页显示有 50 多家辐条公司,但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这个数字的范围从「超过 30」变为最近的 42 个。公司发言人表示,这个数字一直不稳定。

Lubin 承认其中存在一些问题。「问责制一直是 ConsenSys 的一大难题,」他说,「我们一直在努力建立各种机制,区分各人的职责与义务,并确保实施明确的问责制」。但他也提到了他推行的网状结构的真正好处。不同项目之间需要协作互动,而组织机构中的筒仓隔离了不同的部门。员工们表示,质疑他人的假设并没什么可耻辱的。一些内部人士感觉被赋予了自主权——特别是能在项目之间进行横向调动。

「ConsenSys 最终将作为一个案例研究纳入 Harvard Business Review,要么作为改变企业组织结构的优秀样板,要么就是失败案例」,Truset 联合创始人 Hill 直言不讳道。


05

如果 Lubin 在为即将到来的去中心化时代重塑企业是一个悖论,那这个悖论就是 ConsenSys 实际上比卢宾所承认的更加中心化。

例如,当 ConsenSys 的分支机构分拆并成为独立的公司时,Lubin 会掌握 50%或更多的股权。因此,与美国镀金时代的 John Pierpont Morgan 和 Andrew Carnegie 以及互联网时代的科技巨头 Jeff Bezos 和 Mark Zuckerberg 一样,Lubin 正在成为区块链时代的独裁巨头之一。「这就是整个网格和去中心化分崩离析的地方,从来没有人知道谁拥有什么股份」,Ward 表示。比如说 Grid+——ConsenSys 通过 ICO 分拆出来的一个项目,据 Forbes 估计,Lubin 带走了不少于 20%的代币再加上一半股权。

「我认为他们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去中心化」,CoinShares 的 Demirors 说。

ConsenSys1200 名员工持有股权的问题已成为一个流传的笑话。离职员工指责道,Lubin 很长一段时间都避重就轻,如果你问他什么时候实施计划,回答总是「六个星期之后」。事实上,Consensys 首批约 100 名员工在 2017 年初收到分配的股权,而大约两年后,ConsenSys 表示,它仍在制定一项计划,给更多员工分配公司股权。

Lubin 认为 ConsenSys 公司结构并不存在矛盾,「如果你能够构建一个为许多人服务的系统,并得到较高的满意度,那么原始结构并不一定必须由很多人平均拥有」,这和 Zuckerberg 在 Facebook 不平衡的公开募股前夕的说辞一样。

2017 年,ConsenSys 还能利用 ICO 作为一种简单而有利可图的方式来催生分支企业并奖励内部员工。但现在 ICO 正处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打击的风口,这个方式不再适用。「当我们寻求个能多的外部投资时,有些特定的交易映射到传统的风投模型中,在这些交易中,我们将保留较少股权」,ConsenSys Labs 负责人 Ron Garrett 指出,Consensys Labs 是负责筛选 spoke 项目的部门。他还补充说,其他创业孵化器如 Betaworks,都持有它们所孵化公司的多数股权。民主化和去中心化暂且讲到这里。

就目前而言,Joe Lubin 在未来业务方面的重大试验实际上是与时间赛跑:在 Lubin 的资金耗尽之前,区块链应用是否会取得主流成功?

即使是以太坊上最成功的应用程序,其用户群也很小。最广泛使用的应用程序是去中心化的加密货币交易所是 IDEX,与 ConsenSys 毫无关联。经过一年多的运营,日用户量仅为 1000。Lubin 说:「我们知道这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大规模应用。」

如果 Lubin 仍然是亿万富翁,ConsenSys 或许还能维持数年(即使是每年耗资超过一亿美元)。但 Lubin 毫不嘴软,「Consensys 目前仍在健康稳固的运营中」。

Lubin 会在什么时候认输?

「我从未退出,而且我从来没有为投资的项目采取退出策略,」他在 ConsenSys 的旧金山办事处说道,他刚刚为 16 家初创公司举办了「体验日」,这些公司都希望能得到 Lubin 资助。「这些项目我都投!」


来源:哥德尔实验室 查看全部
fb3ac99bee8d4b06767bbb33353b0037.jpg

仅次于中本聪的加密货币富豪 Joe Lubin 在 2015 年创建了以太坊开发工作室 Consensys,为以太坊生态系统创建开发工具及应用程序。不同于区块链公司的一般做法,Consensys 并未选择融资或发行 ICO 筹集资金,「好好先生」Lubin 慷慨解囊,全力支持 Consensys 项目开发。据 Forbes 估计,截至 2018 年 2 月,Joe Lubin 净资产约有 50 亿美元。然而加密货币市场寒冬经久不散,Lubin 还能否为梦想买单?Consensys 还能支撑多久?


01

在一年前,Joe Lubin 似乎是世界上最有先见之明的人之一。当时加密货币(如以太币)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能言善辩的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Lubin 计划从达沃斯到 SXSW 的各种活动中发表演讲。公司举行的「Ethereal Summit」时,门庭若市,只剩下站立的地方,无论 Lubin 发言有多荒诞,人们都不会漏下他说的一个字。

2017 年 10 月在旧金山举行的一次活动中,他指责与会者敲打电视机,还粗鲁对待 Apple 手机助理 Siri。「我们设计了以太坊是使机器和机器人成为一等公民」,Lubin 直言不讳地说道,同时还表达了自己对去中心化、自主主权和全球社区民主化愿景的支持。「所以要善待这一代的机器,以免将来某个认为你对她的祖先不敬的人工智能对你展开报复,把你的碳转化成对未来机器经济更有用的东西。」

Lubin 的讥讽引起了满堂嬉笑,谁能料到在 2017 年秋,加密货币的底层技术分布式数据库——区块链席卷而来,其将建立新的世界秩序的想法并非完全不切实际。类似比特币的数字货币——以太币的价格从 2017 年初的 10 美元 / 枚暴涨至 300 美元 / 枚,接下来三个月内更是达到了 1389 美元 / 枚的峰值。Forbes 很快将 Lubin 列为加密领域第二富有的人,其资产高达 50 亿美元。这并非空穴来风,有报道表示 Lubin 持有以太币流通量的 5%-10%,而以太币市值在 2018 年初已经超过 1000 亿美元。

「区块链技术的潜力是无穷的」,54 岁的 Lubin 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告诉 Forbes。「它的价值比现有的代币高出许多,因为区块链会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我们将在这项技术上构建所有项目。」

2014 年底,在以太网以 30 美分 / 枚的价格推出以太币之后几个月,Lubin 创建了 ConsenSys,雄心勃勃地将这个控股公司描述为一个为去中心化世界构建应用程序和基础设施的全球「有机体」。实际意义上,Consensys 是第一个加密企业集团,包含一系列盈利性公司,为比特币最大的区块链竞争对手——以太坊提供支持。在 Consensys 总部布鲁克林,超过 50 家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种类繁多,从扑克网站和供应链公司到预测市场,医疗数据公司和网络安全咨询公司。

但 Consensys 并未发起融资或发行债券。在 Lubin 的去中心化未来版图中,他同时担任了架构师,首席执行官和中央银行家的角色,用个人加密货币存款为所有 ConsenSys 的 Spoke 提供资金。

尽管其基础层出现严重问题,但 Lubin 还没有对总体规划进行明显改动。首先,以太坊区块链面临巨大阻力。由于技术优势(主要是因为它允许将应用程序「嵌入」区块链中),以太坊成为数百个 ICO 的发行平台,而其中许多骗局 ICO 导致投资者损失数十亿美元。加密货币「原野」上充斥着许多在以太坊上发行却命途不济的 ICO 残骸,雪上加霜的是,现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其他监管机构也正在瞄准其中一些 ICO 采取执法行动。11 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针对以太坊创业公司 Airfox 和 Paragon 采取行动,这两家公司在 2017 年发行 ICO 时实际上已经出售了 2700 万美元的未注册证券,其代币目前基本上一文不值。与此同时,支持应用程序的区块链竞争对手如 EOS,每天处理的交易量几乎为以太坊的十倍;另一个竞争对手——Dfinity,最近从 Andreessen Horowitz 等风险投资公司那里筹集了 1.02 亿美元,正在向以太坊发起挑战。但几乎所有区块链技术发展仍然非常缓慢,以太坊每秒只能处理大约 20 笔交易。相比之下,Visa 可以处理 24000 笔。

然而 Lubin 的公司规模却在不断增长。ConsenSys 旗下有 1200 名员工,官网上同时发布了约 200 个职位空缺。虽然 ConsenSys 对此不置可否,但据 Forbes 估计,Consensys 几乎所有业务都处于亏损状态,有些业务甚至毫无盈利的可能性。Lubin 的「全球有机体」似乎每年以超过 1 亿美元的速度耗费资金。

当有些非常担忧的员工询问 Lubin 关于 ConsenSys 的可持续性时,Lubin 的回答总是很得体:「Joe 会说,' 这绝对不是你需要担心的事情。我们还能以当前的速度持续长远发展,」5 月份离职的 Consensys 前全球运营总监 Carolyn Reckhow 回忆道。

加密货币遭到重创,以太币价格从 1389 美元 / 枚直线下跌至 100 美元左右,Lubin 持有资产可能已经缩水到不足 10 亿美元,人们很怀疑 Lubin 还能为梦想买多久的单。这一切都取决于他抛售的以太币数量及时机。


02

与以太坊其他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 和 Anthony Di Iorio 一样,Lubin 在加拿大长大。父亲是一名牙医,母亲从事房地产经纪。自称为电脑怪才的 Lubin 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就读普林斯顿大学,在那里他打壁球,是未来亿万富翁、对冲基金大亨 Mike Novogratz 的室友。Mike 和 Lubin 一样,最终转向区块链和加密行业。在 1987 年毕业并获得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学位后,Lubin 刚开始在普林斯顿机器人实验室从事科技研究,最终转行至金融业为高盛构建软件,后来运营了一个成功的量化对冲基金。

Lubin 的办公室与「911 事件」中遭遇恐怖袭击的世贸中心距离不远,悲惨的经历使他陷入了生存危机。在随后的十年里,他对世界现状深感沮丧。

Lubin 在 2017 年 5 月份举行的 Ethereal Summit 上表示,「信赖那些我们内心认为最符合个人利益的机构是愚蠢的 ...... 我觉得我们当前所在的全球社会和经济体系,无论是象征意义上还是事实上,又或是道德意义上,都已是破产状态。我相信我们的社会与经济体系正在一步步、一层层地走向崩溃」。Lubin 预见了两个同样灾难性的结果——各国央行行长最终会通过贬值货币来偿还不断增加的债务,进而抑制了几十年的经济增长;第二个后果是,一些预期外的「非线性」事件会导致发展壁垒,并使世界陷入前所未有的经济大萧条。Lubin 对此深感悲痛,于是前往秘鲁和厄瓜多尔寻找庇护所。

2011 年初,Lubin 读了比特币白皮书并且得到顿悟:「去中心化将会改变游戏规则。」Lubin 的全球「有机体」似乎每年耗资超过 1 亿美元,但 ConsenSys 仍在继续扩张。 在了解完比特币的所有内容后,Lubin 由 Di Iorio 引荐给了 Vitalik Buterin——19 岁的以太坊创建者,加密行业的天才少年。在阅读了 Buterin 2013 年 11 月发布的以太坊白皮书后,Lubin 参与以太坊项目的底层设计并参加了 2014 年 1 月在迈阿密举行的北美比特币会议。在此之后他继续作为核心团队成员参与了以太坊在 2014 年 7 月发行的 1800 万美元 ICO,据传,Lubin 是以太坊众筹期间最大的买家之一,当时每枚价格估计远低于 1 美元。然而以太坊创始团队出现分歧,最终分道扬镳。Buterin 继续关注这项技术,Lubin 则制定了围绕以太坊创建商业生态系统的计划。

Lubin 选择布鲁克林下层中产阶级社区 Bushwick 作为 Consensys 总部。从外面看, Bogart Street49 号看起来很脏:门上盖着酒吧卫生间常见的各种贴纸,周围都是涂鸦。其内部装饰也没什么不同,ConsenSys 在公寓住宅区旁边租下了许多阁楼。

在公司组织结构方面,Lubin 并不像传统典型的公司内部阶层构造。他的 ConsenSys 将实行所谓的「全民主」——没有管理者或汇报结构。决策权将是分散的,员工可以选择自己的头衔。很少有人有固定的办公桌。

「每天都是如此松散,我不知道走进去后是否有座位,简直就像是《权力的游戏》」,Jeff Scott Ward 说,他于 2015 年 6 月加入 ConsenSys,在 2018 年初离开公司。Ward 指出,一层楼有一个可容纳 30 人的厕所,公司近一年半没有聘请人力资源专员。ConsenSys 的首批项目或者说是 Spoke 包括用于加密货币交易的记账应用和针对音乐家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版权平台。Spoke 的大部分创想都来自 ConsenSys 的员工,一旦项目获得批准,Lubin 就会给初创公司提供 25 万到 50 万美元的资金。目的是使 Spoke 成为自立的企业,并且为了实现这一点,Consensys 员工偶尔会被分派到他们自己的项目里。Lubin 更广泛的目标是将他的以太坊生态系统变成他所谓的 mesh,其强度来自各个项目的互连性。

Consensys 推出的项目中只有小部分获得牵引力。记账应用 Balanc3 表示,已有超过 25 个商业客户(虽然没有明说具体客户),每个客户每年至少支付 25000 美元的服务费。另一个项目是 Kaleido——帮助企业实施区块链技术的初创公司,拥有 1900 名用户,刚开始收取服务费。亚马逊云计算部门最近宣布其托管平台与 Kaleido 的区块链产品相整合。ConsenSys 已为以太坊创建了专业开发工具,程序员下载次数达数百万次,但并未收费。

在审批项目时,Lubin 并不像传统风险投资者那样谨慎。「在项目选择上,Joe 倾向于保持开放态度,常说可以,为什么不呢」,现在担任加密钱包公司 Casa 客户服务和运营主管的 Reckhow 说。「幸运的是,他处在一个拥有决策权的位置,但他不擅于分清项目选择的优先次序,而宁愿什么都通过。」


03

当加密货币处于牛市时,作为以太坊的「沃巴克老爹」极具优势,但随着加密货币进入另一个熊市,Lubin 之前表示会定期出售加密货币用于投资经营,现在可能需要终止一些项目。

2017 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学生 Mark Beylin 找到 Lubin,提出了新创想——Bounties Network,类似于综合类工作外包平台 Upwork,为自由职业者提供工作,但 Bounties Network 使用以太坊的智能合约,这将有助于工作计费。经过一年的运营,Bounties Network 现有 7 名员工,总共只有 40 万美元的酬金。平台薪酬高低不等,一篇关于未来工作的 800 字博客文章稿费可能高达 171 美元,而将一份白皮书翻译为葡萄牙语可能只有 67.30 美元。到目前为止,Bounties Network 总收入不到 50000 美元。

2016 年 10 月,迪拜的 18 岁高中毕业生 Jared Pereira 向 Lubin 抛出了 Fathom,该项目通过将学术评估和评分外包给校外机构来改变传统高等教育业务。Lubin 当即就通过了 Fathom,但两年后该项目有六个研究人员却没有可开发的原型。它的网站十分简陋,仅有几页表述了开发者的「高风亮节」:「如果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来自由地选择人生经历,并且能够将这些经验可靠地传达给世界上任何一个实体,那么不同规模的社会组织的效率将会发生数量级的提升。」

Lubin 投资的其他项目似乎更是不堪一击。Lubin 经常穿着同名 T 恤推广的项目 Cellarius,是一个「跨媒体网络朋克特许经营」项目,目的是在区块链上进行协作式讲故事。但究竟什么是协作式讲故事,为什么区块链会让故事讲述变得更好或更有利可图?其网站的解释仍是含糊其辞。

Lubin 仍坚持 ConsenSys 在项目筛选方面越来越谨慎,但本性难移。就在 10 月份,Consensys 又收购了一家名为 Planetary Resources 陨石开采公司,该公司成立于 2010 年,试图开采外太空资源。Lubin 高深莫测地说,「我们认为 Planetary Resources 公司是一个专业能力很高的团队,他们有兴趣探索区块链如何在开采太空资源中发挥作用」。Civil 是一个基于以太坊的平台,其使命是支持一个全球性的优质新闻编辑室社区,因未达到众筹最低目标 800 万美元而不得不取消 ICO。Civil 的 18 个新闻编辑室的一些记者表示他们尚未收到 Civil 承诺的代币赔偿。(Forbes 最近宣布与 Civil 建立合作关系。)

ConsenSys 还提供咨询服务,主要帮助企业掌握区块链知识从而更好地布局区块链。到目前为止,这是该公司发展最好的业务。从短期来看,Consensys 咨询服务将会成功,除非那些公司醒悟过来,意识到区块链不一定对大多数事物都有帮助,有时甚至比其他技术更糟糕。例如,ConsenSys 的顾问合作创建了 Komgo,一个由花旗,法国巴黎银行和荷兰银行等 15 家银行组成的财团。Komgo 希望利用区块链来提高世界各地货物运输的融资效率,如石油。ConsenSys 咨询顾问还与菲律宾的友联银行合作,旨在提高转账速度。

Lubin 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ConsenSys 的咨询部门已经从 30 名员工发展到 250 多名,正以现金及股权的形式带来了「数千万美元」的利益。ConsenSys 的 spoke,主要是应用程序和开发人员工具。据 orbes 估计,到 2018 年,所有这些项目总收入不会超过 1000 万美元。

到目前为止,除咨询服务外,ConsenSys 最成功的业务是其为以太坊程序员提供的开发工具。其中,MetaMask 允许用户从 Web 浏览器登录以太坊,下载量超过一百万(所有这些都是免费的);Truffle 帮助开发人员管理和测试部分用于构建以太坊应用程序的代码,也拥有 100 万次免费下载量。由于区块链开发者社区具有公共的,准无政府主义的特性,因此这些工具很难从开发者处收取实际费用。ConsenSys 声称其访问以太坊的工具——Infura 将很快收取服务费。

加密资产管理公司 CoinShares 首席战略官 Meltem Demirors 说:「ConsenSys 在开发前五年中为以太坊生态系统所作的贡献比任何公司都多。」

这些未见起色的项目没有影响到 Lubin,显而易见的是他投资这些项目不是为了盈利,「我不是想创建公司然后推出去赚钱,目的是创建一个生态系统,像发展一个大家庭。」但是,Lubin 也承认正在进行循序渐进的改变,最近 Lubin 向其员工发送了一份备忘录,为了迎接 ConsenSys 2.0 的到来,该公司将精简业务,淘汰表现不佳的项目。Lubin 说,「在 ConsenSys 2.0 规划上,我们将更关注传统创业公司必须跨越的市场障碍」。他并未排除裁员的可能,其中甚至包括咨询部门。


04

ConsenSys 的最大问题与其说是加密货币价格暴跌和 Lubin 资产缩水,倒不如说是企业集团怪异的运营结构。

ConsenSys 宁愿相信自己正在重塑工作和业务的未来。当你走进 ConsenSys 布鲁克林黑客风格的总部时,你会发现有很多反主流的布局,包括墙上的一个大横幅,上面写着「欢迎进入去中心化的未来」。

事实上,首席执行官 Lubin 试图不去指导别人该做什么。「他想成为反传统的首席执行官或创始人」,离职员工 Jeff Scott Ward 说,部分原因是因为 Lubin 是一个想要推动民主化的「好好先生」。但让「好好先生」掌权有一些不好的结果。在 ConsenSys,员工们几乎没有动力在截止日期前完成工作并取得快速进展。Balanc3 发言人 Griffin Anderson 表示,在很多方面,Consensys 不像硅谷风投公司那样存在产生收益或达到目标的压力。Glassdoor 一位评论员将 ConsenSys 描述为「无资金限制,无达标压力」的地方。

传统结构的匮乏也催生了丑陋的公司政治。「感觉有点像电影《幸存者》」,离职员工 Lucas Cullen 说。还有离职员工指出,与 Lubin 关系密切的 ConsenSys 员工可以更快地获得资源,而且不同团队的责任大相径庭。

ConsenSys 确实有资源分配委员会(RAC),负责决定项目是否有资格继续分配到额外的工程师或资金。但委员会人员架构一直不太稳定。「固定有一个人来自财务部,但委员会通常都是由对你所在领域感兴趣的人组成的,任何人都能报名称为委员会成员」,Truset 的联合创始人 Thomas Hill 表示,Truset 是 ConsenSys 其中一个项目,正在打造一个众包商业数据平台。

在 ConsenSys 工作了三年的 Ward 表示,厨房里的厨师太多了。就像是在比较谁的自我最强?令人筋疲力尽。UPort 是基于以太坊的自主权身份 ID 应用,允许用户身份验证、无密登录、数字签名并和以太坊上的其它应用交互。该应用有三个项目经理,他们甚至都不能在一个愿景上保持一致的意见。即使如今只有 15 个应用程序使用 UPort,该项目仍被分为两部分。

许多人将 ConsenSys 的企业文化描述为混乱,公司似乎无法跟踪投资的项目。ConsenSys 主页显示有 50 多家辐条公司,但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这个数字的范围从「超过 30」变为最近的 42 个。公司发言人表示,这个数字一直不稳定。

Lubin 承认其中存在一些问题。「问责制一直是 ConsenSys 的一大难题,」他说,「我们一直在努力建立各种机制,区分各人的职责与义务,并确保实施明确的问责制」。但他也提到了他推行的网状结构的真正好处。不同项目之间需要协作互动,而组织机构中的筒仓隔离了不同的部门。员工们表示,质疑他人的假设并没什么可耻辱的。一些内部人士感觉被赋予了自主权——特别是能在项目之间进行横向调动。

「ConsenSys 最终将作为一个案例研究纳入 Harvard Business Review,要么作为改变企业组织结构的优秀样板,要么就是失败案例」,Truset 联合创始人 Hill 直言不讳道。


05

如果 Lubin 在为即将到来的去中心化时代重塑企业是一个悖论,那这个悖论就是 ConsenSys 实际上比卢宾所承认的更加中心化。

例如,当 ConsenSys 的分支机构分拆并成为独立的公司时,Lubin 会掌握 50%或更多的股权。因此,与美国镀金时代的 John Pierpont Morgan 和 Andrew Carnegie 以及互联网时代的科技巨头 Jeff Bezos 和 Mark Zuckerberg 一样,Lubin 正在成为区块链时代的独裁巨头之一。「这就是整个网格和去中心化分崩离析的地方,从来没有人知道谁拥有什么股份」,Ward 表示。比如说 Grid+——ConsenSys 通过 ICO 分拆出来的一个项目,据 Forbes 估计,Lubin 带走了不少于 20%的代币再加上一半股权。

「我认为他们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去中心化」,CoinShares 的 Demirors 说。

ConsenSys1200 名员工持有股权的问题已成为一个流传的笑话。离职员工指责道,Lubin 很长一段时间都避重就轻,如果你问他什么时候实施计划,回答总是「六个星期之后」。事实上,Consensys 首批约 100 名员工在 2017 年初收到分配的股权,而大约两年后,ConsenSys 表示,它仍在制定一项计划,给更多员工分配公司股权。

Lubin 认为 ConsenSys 公司结构并不存在矛盾,「如果你能够构建一个为许多人服务的系统,并得到较高的满意度,那么原始结构并不一定必须由很多人平均拥有」,这和 Zuckerberg 在 Facebook 不平衡的公开募股前夕的说辞一样。

2017 年,ConsenSys 还能利用 ICO 作为一种简单而有利可图的方式来催生分支企业并奖励内部员工。但现在 ICO 正处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打击的风口,这个方式不再适用。「当我们寻求个能多的外部投资时,有些特定的交易映射到传统的风投模型中,在这些交易中,我们将保留较少股权」,ConsenSys Labs 负责人 Ron Garrett 指出,Consensys Labs 是负责筛选 spoke 项目的部门。他还补充说,其他创业孵化器如 Betaworks,都持有它们所孵化公司的多数股权。民主化和去中心化暂且讲到这里。

就目前而言,Joe Lubin 在未来业务方面的重大试验实际上是与时间赛跑:在 Lubin 的资金耗尽之前,区块链应用是否会取得主流成功?

即使是以太坊上最成功的应用程序,其用户群也很小。最广泛使用的应用程序是去中心化的加密货币交易所是 IDEX,与 ConsenSys 毫无关联。经过一年多的运营,日用户量仅为 1000。Lubin 说:「我们知道这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大规模应用。」

如果 Lubin 仍然是亿万富翁,ConsenSys 或许还能维持数年(即使是每年耗资超过一亿美元)。但 Lubin 毫不嘴软,「Consensys 目前仍在健康稳固的运营中」。

Lubin 会在什么时候认输?

「我从未退出,而且我从来没有为投资的项目采取退出策略,」他在 ConsenSys 的旧金山办事处说道,他刚刚为 16 家初创公司举办了「体验日」,这些公司都希望能得到 Lubin 资助。「这些项目我都投!」


来源:哥德尔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