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mos的前世今生、未来前景和投资价值

chainnews 发表了文章 • 2019-03-13 11:00 • 来自相关话题

    在 Cosmos 主网上线之际,加密资产投资机构 1confirmation 的创始人兼普通合伙人 Nick Tomaino 撰文阐述他们投资 Cosmos 的理论。1confirmation 是密码货币领域重要的投资机构,其 LP 包括 Peter Thiel、Marc Andreessen、Mark Cuban 等人,投资了 Coinbase、dYdX、MakerDAO、Augur、Nervos 等项目。Tomaino曾经就职于 Coinbase,负责商务拓展工作。

    链闻必须向读者说明,Nick Tomaino 是 Cosmos 的投资者。该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希望帮助读者了解 Cosmos 这个重要项目。


Cosmos 是一个旨在使区块链具有互操作性的网络和框架。有人将 Cosmos 网络称为「区块链互联网」,这是个很棒的网络传播点。在这个行业中,各种红爆网络的传播点已经将加密货币的市值推到了数十亿美元,却没有为世界贡献出有意义的产品。

在加密货币领域,很难找到爆红的网络传播点和有用的产品两者兼备的项目,而 Cosmos 两者都占据。

不同于大多数在网络上爆红的项目,在过去的 4 年多时间里,有使命感的 Cosmos 团队一直处在领先的地位。3 月 13 日,Cosmos 的主网将面向全世界发布,有可能推动整个加密货币行业向具有互操作性的跨链代币、具有可扩展性的基础架构、实现实时最终确认、DApp 开发者体验更佳的方向发展。

 
Cosmos 的起源
 

2014 年,Jae Kwon 是首批在 PoS 权益证明区块链的背景下探索拜占庭容错方向的研究人员之一,他在同年发表了《Tendermint:无挖矿的共识》的白皮书。Tendermint 的基本思想是允许大量分布式节点就共识达成一致,而无需中本聪共识依赖的 PoW 工作量证明挖矿。

中本聪共识是在多个节点之间分配信任的重大突破,但有局限性,比如速度慢、要浪费网络外部的资源才能达成共识等等。Tendermint BFT 共识算法是第一个引入 staking 权益质押、验证、领导轮流选举的算法,以改善中本聪共识的局限性。

多年来,Tendermint 是一项有趣的研究实验,但缺乏实际用例。2016 年,Tendermint 首席技术官 Ethan Buchman 在《Tendermint:区块链时代的拜占庭容错》的论文中描述了 Tendermint 与其他区块链项目的关系。Ethan Buchman 提出了一些关于如何在理论中使用 Tendermint 的想法,但没有给出具体的操作。

在 2014 至 2017 年那个「区块链,而非比特币」的时代,许多人认为 Tendermint 最好在私有区块链中使用。它曾用于 Hyperledger Burrow,允许一组企业在一组许可的节点上达成共识。Tendermint 在早期引起过一些人的兴趣,但是这些早期的对 Tendermint 的实施均未真正实现过。

 
区块链开发者的新框架
 

Cosmos 的 SDK 软件开发工具包是基于 Golang 编程语言构建区块链应用的框架,开发者可基于 Tendermint 共识,使用高效的 Golang 语言构建自己的可扩展区块链。

虽然对于开放式金融领域高币值、低吞吐量的交易来说,以太坊还是个运行地不错的平台,但 Cosmos SDK 可以开辟低币值、高吞吐量的用例:Cosmos SDK + Tendermint 可在 5 秒左右完成最高约 200 笔交易。在未来,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在 Cosmos 实施以太坊的可能,比如 Ethermint 这个项目,这可以让 Solidity 和 Vyper 开发者能够访问可扩展性更高的环境。

Cosmos Network 背后的团队一直在建设,Cosmos SDK 之上建立起了强大的开发者社区。与比特币挂钩的 Nomic 和 BinanceDEX 便是早期两个有趣的例子。





 
通向加密货币的自我主权桥梁
 

如果想保持行业根基开放和包容的价值观,加密货币社区的活动自由至关重要。如今 99% 的币币交易集中在 Coinbase 和币安等中心化交易所。第三方桥梁对某些人来说固然很好,但审查、安全漏洞、盗窃已然是中心化交易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连接加密货币社区的自我主权桥梁是行业需要的重要基础设施,这便是 Cosmos SDK、Cosmos 跨链通信 IBC 协议和 Tendermint 汇集一堂的地方。

所有使用 Cosmos SDK 的项目都可以使用跨链通信 IBC,并连接「枢纽 hub」而获得 Cosmos 网络中的互操作性。

Cosmos Hub 起初会是主要的枢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更多连接不同区域的枢纽。如果你正在构建如 Nomic 这样的与比特币挂钩的项目,便可以通过跨链通信连接到 Cosmos Hub,BTC 便可与所有连接到 Cosmos Hub 的代币进行互操作。可以想象,在广泛连接的枢纽之上的接口,可以让包括 ERC-20 所有支持跨链通信的代币实现去中心化交易。这种新构造削弱了中心化交易所,而使加密货币用户能够自由穿梭于不同的社区。

 
ATOM 在 Cosmos Network 中的作用
 

所有基于代币的模型都面临一个开放性问题:如果产品成功,那么代币能捕获价值吗?对 Cosmos 而言,问题便是:若开发人员使用 Cosmos SDK,并通过跨链通信层连接到 Cosmos 枢纽,ATOM 会捕获长期价值吗?

尚无定论,但 ATOM 的工作代币模型有合理的论据。ATOM 持有者将自己的代币进行「staking」来验证交易,或将代币委托给自己选择的验证者,从而为 Comsos 网络提供安全性。这种验证工作对该网络成功与否至关重要,进行 staking的奖励是获得更多的 ATOM,以及在未来有可能获得其他代币。数百名验证者参与了 Game of Stakes 测试网实验,说明社区对支持该网络有非常强烈的兴趣。

如果 Cosmos Hub 在跨 Cosmos 网络连接多条区块链时非常有用,并且跨链实现了交易价值,那么很可能会有更多人认为该网络的安全性很重要,并意识到 staking 赚取的收益很有价值。社区坚定的信念是赋予代币价值的原因,如果从产品角度看,Cosmos 网络是成功的,那么有理由相信 ATOM 将变得非常有价值。

以太坊将 ETH 作为以太坊 2.0 工作和功能兼备的代币,但 Cosmos 计划实施双代币模型:ATOM 是网络中的委托代币,而 Photon 则是功能型代币。关于功能性代币 Photon 的详情,将由主网上线后由社区通过投票决定是否添加费用代币来决定。按计划,费用代币不会进行 ICO,将被空投到 ETH 持有者,并分发给验证者,这可能会给 ATOM 带来更多价值。

 
开放性问题


Cosmos 还有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

    100 个验证者是否会使网络过于中心化?
    Cosmos 是去中心化交易的最佳方式吗?
    跨链原子交换会有更好的实现方式吗?
    代币的互操作性是否足够?
    是否需要智能合约的互操作性来实现跨项目协同效应,推动生态向前发展?
    Cosmos Hub 会成为主导枢纽吗?抑或会有另一个枢纽兴起?



这些问题以及更多问题将在未来几年得到解答。让我们拭目以待。


(撰文:Nick Tomaino;编译:钱刚) 查看全部
201903130243053983.jpg


    在 Cosmos 主网上线之际,加密资产投资机构 1confirmation 的创始人兼普通合伙人 Nick Tomaino 撰文阐述他们投资 Cosmos 的理论。1confirmation 是密码货币领域重要的投资机构,其 LP 包括 Peter Thiel、Marc Andreessen、Mark Cuban 等人,投资了 Coinbase、dYdX、MakerDAO、Augur、Nervos 等项目。Tomaino曾经就职于 Coinbase,负责商务拓展工作。

    链闻必须向读者说明,Nick Tomaino 是 Cosmos 的投资者。该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希望帮助读者了解 Cosmos 这个重要项目。



Cosmos 是一个旨在使区块链具有互操作性的网络和框架。有人将 Cosmos 网络称为「区块链互联网」,这是个很棒的网络传播点。在这个行业中,各种红爆网络的传播点已经将加密货币的市值推到了数十亿美元,却没有为世界贡献出有意义的产品。

在加密货币领域,很难找到爆红的网络传播点和有用的产品两者兼备的项目,而 Cosmos 两者都占据。

不同于大多数在网络上爆红的项目,在过去的 4 年多时间里,有使命感的 Cosmos 团队一直处在领先的地位。3 月 13 日,Cosmos 的主网将面向全世界发布,有可能推动整个加密货币行业向具有互操作性的跨链代币、具有可扩展性的基础架构、实现实时最终确认、DApp 开发者体验更佳的方向发展。

 
Cosmos 的起源
 

2014 年,Jae Kwon 是首批在 PoS 权益证明区块链的背景下探索拜占庭容错方向的研究人员之一,他在同年发表了《Tendermint:无挖矿的共识》的白皮书。Tendermint 的基本思想是允许大量分布式节点就共识达成一致,而无需中本聪共识依赖的 PoW 工作量证明挖矿。

中本聪共识是在多个节点之间分配信任的重大突破,但有局限性,比如速度慢、要浪费网络外部的资源才能达成共识等等。Tendermint BFT 共识算法是第一个引入 staking 权益质押、验证、领导轮流选举的算法,以改善中本聪共识的局限性。

多年来,Tendermint 是一项有趣的研究实验,但缺乏实际用例。2016 年,Tendermint 首席技术官 Ethan Buchman 在《Tendermint:区块链时代的拜占庭容错》的论文中描述了 Tendermint 与其他区块链项目的关系。Ethan Buchman 提出了一些关于如何在理论中使用 Tendermint 的想法,但没有给出具体的操作。

在 2014 至 2017 年那个「区块链,而非比特币」的时代,许多人认为 Tendermint 最好在私有区块链中使用。它曾用于 Hyperledger Burrow,允许一组企业在一组许可的节点上达成共识。Tendermint 在早期引起过一些人的兴趣,但是这些早期的对 Tendermint 的实施均未真正实现过。

 
区块链开发者的新框架
 

Cosmos 的 SDK 软件开发工具包是基于 Golang 编程语言构建区块链应用的框架,开发者可基于 Tendermint 共识,使用高效的 Golang 语言构建自己的可扩展区块链。

虽然对于开放式金融领域高币值、低吞吐量的交易来说,以太坊还是个运行地不错的平台,但 Cosmos SDK 可以开辟低币值、高吞吐量的用例:Cosmos SDK + Tendermint 可在 5 秒左右完成最高约 200 笔交易。在未来,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在 Cosmos 实施以太坊的可能,比如 Ethermint 这个项目,这可以让 Solidity 和 Vyper 开发者能够访问可扩展性更高的环境。

Cosmos Network 背后的团队一直在建设,Cosmos SDK 之上建立起了强大的开发者社区。与比特币挂钩的 Nomic 和 BinanceDEX 便是早期两个有趣的例子。

201903130243154750.jpg

 
通向加密货币的自我主权桥梁
 

如果想保持行业根基开放和包容的价值观,加密货币社区的活动自由至关重要。如今 99% 的币币交易集中在 Coinbase 和币安等中心化交易所。第三方桥梁对某些人来说固然很好,但审查、安全漏洞、盗窃已然是中心化交易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连接加密货币社区的自我主权桥梁是行业需要的重要基础设施,这便是 Cosmos SDK、Cosmos 跨链通信 IBC 协议和 Tendermint 汇集一堂的地方。

所有使用 Cosmos SDK 的项目都可以使用跨链通信 IBC,并连接「枢纽 hub」而获得 Cosmos 网络中的互操作性。

Cosmos Hub 起初会是主要的枢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更多连接不同区域的枢纽。如果你正在构建如 Nomic 这样的与比特币挂钩的项目,便可以通过跨链通信连接到 Cosmos Hub,BTC 便可与所有连接到 Cosmos Hub 的代币进行互操作。可以想象,在广泛连接的枢纽之上的接口,可以让包括 ERC-20 所有支持跨链通信的代币实现去中心化交易。这种新构造削弱了中心化交易所,而使加密货币用户能够自由穿梭于不同的社区。

 
ATOM 在 Cosmos Network 中的作用
 

所有基于代币的模型都面临一个开放性问题:如果产品成功,那么代币能捕获价值吗?对 Cosmos 而言,问题便是:若开发人员使用 Cosmos SDK,并通过跨链通信层连接到 Cosmos 枢纽,ATOM 会捕获长期价值吗?

尚无定论,但 ATOM 的工作代币模型有合理的论据。ATOM 持有者将自己的代币进行「staking」来验证交易,或将代币委托给自己选择的验证者,从而为 Comsos 网络提供安全性。这种验证工作对该网络成功与否至关重要,进行 staking的奖励是获得更多的 ATOM,以及在未来有可能获得其他代币。数百名验证者参与了 Game of Stakes 测试网实验,说明社区对支持该网络有非常强烈的兴趣。

如果 Cosmos Hub 在跨 Cosmos 网络连接多条区块链时非常有用,并且跨链实现了交易价值,那么很可能会有更多人认为该网络的安全性很重要,并意识到 staking 赚取的收益很有价值。社区坚定的信念是赋予代币价值的原因,如果从产品角度看,Cosmos 网络是成功的,那么有理由相信 ATOM 将变得非常有价值。

以太坊将 ETH 作为以太坊 2.0 工作和功能兼备的代币,但 Cosmos 计划实施双代币模型:ATOM 是网络中的委托代币,而 Photon 则是功能型代币。关于功能性代币 Photon 的详情,将由主网上线后由社区通过投票决定是否添加费用代币来决定。按计划,费用代币不会进行 ICO,将被空投到 ETH 持有者,并分发给验证者,这可能会给 ATOM 带来更多价值。

 
开放性问题


Cosmos 还有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


    100 个验证者是否会使网络过于中心化?
    Cosmos 是去中心化交易的最佳方式吗?
    跨链原子交换会有更好的实现方式吗?
    代币的互操作性是否足够?
    是否需要智能合约的互操作性来实现跨项目协同效应,推动生态向前发展?
    Cosmos Hub 会成为主导枢纽吗?抑或会有另一个枢纽兴起?




这些问题以及更多问题将在未来几年得到解答。让我们拭目以待。


(撰文:Nick Tomaino;编译:钱刚)

Augur是怎么吸引到第一位巨鲸用户的?

chengpishu 发表了文章 • 2019-03-06 10:53 • 来自相关话题

    预测市场是一个美好的思想实验,大意是如果任何一个人都能就任意事件用钱来下注预测,社会就能更好的利用潜藏的信息和知识,更进一步,甚至能利用预测市场去定向改变事件的结果。

    Vitalik也非常喜欢这个idea,他还作为顾问参与了Augur这个项目,一个建在以太坊上的预测市场,完全去中心化。Augur上线不到一年,用户体验上自然是差强人意,流动性也比不上其他中心化预测市场,但是“自由”属性还是吸引到了一小批死忠用户。

    有趣的是,真正严肃的巨鲸用户,是怎么被吸引到Augur上来的?


一位匿名的Augur交易员在Reddit上注册了一个一次性账户,他在Reddit上提及他凭借一己之力在Augur的中期选举市场上产生了该平台几乎全部的交易量。他预测:“共和党将会获得众议院多数席位” ,并在Augur为此下注了超过价值50w美元的ETH,这个人我们暂且称他为JM。

在这个星球上有超过70亿人,我非常好奇为什么JM会成为第一个或者第一批在Augur上进行大额下注的人,如果能知道他选择的心路历程,或许我们就能知道未来Augur对哪些人更有吸引力。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私信了他,以下是我收到的回复:

    我是Augur的粉丝,但我一开始差点放弃了它因为UX体验实在太差,我也是没有办法,如果不是因为想要赚一大笔钱,我不会选择Augur。


JM是以太坊的忠实粉丝,但是他并不是一开始就选择Augur的,他和其他大多数人一样,倾向于选择传统的预测博彩平台并将多家平台纳入考虑范围,并用排除法最终选择了Augur。

JM为什么不选择其他平台?我们先看他的碰壁心路。

他一开始选择了两家英国最知名的博彩网站:Ladbrokes 和 BetWin ,但是这两家都有一个押注限制条款,即:平台限制每笔押注金额不能超过500美元,显然这对于想要赚大钱的JM来说太少了。

他还尝试了另外两家较好的博彩网站,sportsbetting.ag 和 betonline.ag,这两家也有类似条款,即:限制每天盈利不得超过15w 美元。除了这点,这两家还人为调低了押注正确的赔率,JM向平台发邮件咨询,平台回复说未来可能将数据恢复。

JM 还找了其他5家平台比如:5dimes.eu,可以支持加密货币押注,但是这些平台却没有开放中期选举的预测市场。

当他尝试在一家叫做bovada.lv的平台上押注时,他发现他的账户被无故封号导致无法参与中期选举的预测投注。JM因此感到非常厌烦,用JM的话说:

    我没有开玩笑,平台告知我之所以发生这个问题是因为我被禁止参与中期选举的押注,我打电话问客服,客服的答复是他也不清楚...

    我想这种可有可无的客户服务对于一个客均押注额仅10美元的平台来说好像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是这对于一个押注额在5、6位数的用户来讲就相当恶劣了。


他发现市场供应不足、低押注限额、篡改赔率、随意关闭目标市场和毫无缘由的封禁用户账号等问题在传统预测博彩平台中屡见不鲜。尤其最后一个无故封禁账户的平台让他感到害怕,用他的话来说:“我已经准备好躺着赚他一个亿,奈何万事俱备,只差临门一脚”。

JM 让我不要发表一些他对于Ladbrokes平台说过的脏话,这个平台因为他长时间没有交易而封掉了他的账号。至少这个平台解释了封号的原因,像bovado.lv平台在没有任何原因的情况下直接封号更是令他不胜其烦。

所以说,对于JM最终选择Augur来说并不需要觉得很惊讶。它没有押注限额、没有资金托管,也更加无需担心平台关闭目标预测市场或者无故封禁账号。简而言之:你无需信任任何人。

与那些客户服务差劲的平台不同的是,在Augur上你可以得到Reddit和Discord社区的大力支持几乎任何问题都有人答复。Augur另外一个优势在于,它可以提供充足的流动性,你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点位自由进出而不用担心因为深度问题无法套现。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大致可以描绘出那些乐意在Augur上进行大额交易的人物画像:

    他们精通技术;
    他们有大量的资金,对于当前的手续费并不在意;
    对于那些目前不存在的市场,或者存在大量限制 (比如:低押注限额、低赔率和不可靠的管理等)的市场,他们很确信大众都错了,属于逆势投资者。换句话说,他们确信自己知道一些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东西;
    他们对中心化控制的平台保持警惕并喜欢无需信任的博彩平台。


在推动市场流动性方面,逆势投资者扮演了重要角色,因为有大量的普通交易员会站在他们的对手方。如果有一个大额的逆势投资者押注,那么很显然会有大量的人排着队与他进行交易。但是这件事如果反过来就不成立了,如果一个顺应市场的人押注大额资金,那么他将很难找到其他人与自己交易。

我个人预计,在未来5-10年,政治事件预测博彩标的将会占据Augur主要用例。但是,一个用户体验更好的Augur 2.0的及时发布将变得十分重要,因为2020年的大选预热已经开始。在预测这个市场,交易量最大的5家平台中已经有4家开始着手总统大选相关事宜,留给像Augur这样的新玩家的时间窗口很快将会关闭。

在改善用户体验方面,我注意到JM 使用了:“难和困惑”的字眼来形容Augur,而不是通常认为的:“慢和费用高”。在我看来,Augur目前最大的问题不在于交易佣金和Gas消耗,而在于用户的学习成本非常高昂,但是这一切并不是Augur开发者的问题。毕竟去中心化的预测市场本身就不容易被普通用户理解。

交易佣金和交易速度问题是最容易想到的因为它们很明显也非常容易被量化。尽管这两个问题很重要,但是降低用户使用门槛和学习成本对于Augur来讲性价比最高也最容易解决。对于每个像JM这样的人来说,他们一样有大量资金、信心并且热衷预测政治事件,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像JM一样能够忍受Augur那些糟糕的用户体验。

尽管JM的交易可能并没有像他预想的那样成功,但是他知道这并不是徒劳无功的。通过分享他的这段经历,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窗口,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到底是谁在使用Augur,他们为什么使用它以及将来如何让它变得更好。


原文:https://medium.com/sunrise-over-the-merkle-trees/what-one-high-stakes-trader-can-teach-us-about-augur-56497b5c7f01
作者:Ben Davidow
译者:周文辉 查看全部
Augur-Coin.jpg


    预测市场是一个美好的思想实验,大意是如果任何一个人都能就任意事件用钱来下注预测,社会就能更好的利用潜藏的信息和知识,更进一步,甚至能利用预测市场去定向改变事件的结果。

    Vitalik也非常喜欢这个idea,他还作为顾问参与了Augur这个项目,一个建在以太坊上的预测市场,完全去中心化。Augur上线不到一年,用户体验上自然是差强人意,流动性也比不上其他中心化预测市场,但是“自由”属性还是吸引到了一小批死忠用户。

    有趣的是,真正严肃的巨鲸用户,是怎么被吸引到Augur上来的?



一位匿名的Augur交易员在Reddit上注册了一个一次性账户,他在Reddit上提及他凭借一己之力在Augur的中期选举市场上产生了该平台几乎全部的交易量。他预测:“共和党将会获得众议院多数席位” ,并在Augur为此下注了超过价值50w美元的ETH,这个人我们暂且称他为JM。

在这个星球上有超过70亿人,我非常好奇为什么JM会成为第一个或者第一批在Augur上进行大额下注的人,如果能知道他选择的心路历程,或许我们就能知道未来Augur对哪些人更有吸引力。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私信了他,以下是我收到的回复:


    我是Augur的粉丝,但我一开始差点放弃了它因为UX体验实在太差,我也是没有办法,如果不是因为想要赚一大笔钱,我不会选择Augur。



JM是以太坊的忠实粉丝,但是他并不是一开始就选择Augur的,他和其他大多数人一样,倾向于选择传统的预测博彩平台并将多家平台纳入考虑范围,并用排除法最终选择了Augur。

JM为什么不选择其他平台?我们先看他的碰壁心路。

他一开始选择了两家英国最知名的博彩网站:Ladbrokes 和 BetWin ,但是这两家都有一个押注限制条款,即:平台限制每笔押注金额不能超过500美元,显然这对于想要赚大钱的JM来说太少了。

他还尝试了另外两家较好的博彩网站,sportsbetting.ag 和 betonline.ag,这两家也有类似条款,即:限制每天盈利不得超过15w 美元。除了这点,这两家还人为调低了押注正确的赔率,JM向平台发邮件咨询,平台回复说未来可能将数据恢复。

JM 还找了其他5家平台比如:5dimes.eu,可以支持加密货币押注,但是这些平台却没有开放中期选举的预测市场。

当他尝试在一家叫做bovada.lv的平台上押注时,他发现他的账户被无故封号导致无法参与中期选举的预测投注。JM因此感到非常厌烦,用JM的话说:


    我没有开玩笑,平台告知我之所以发生这个问题是因为我被禁止参与中期选举的押注,我打电话问客服,客服的答复是他也不清楚...

    我想这种可有可无的客户服务对于一个客均押注额仅10美元的平台来说好像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是这对于一个押注额在5、6位数的用户来讲就相当恶劣了。



他发现市场供应不足、低押注限额、篡改赔率、随意关闭目标市场和毫无缘由的封禁用户账号等问题在传统预测博彩平台中屡见不鲜。尤其最后一个无故封禁账户的平台让他感到害怕,用他的话来说:“我已经准备好躺着赚他一个亿,奈何万事俱备,只差临门一脚”。

JM 让我不要发表一些他对于Ladbrokes平台说过的脏话,这个平台因为他长时间没有交易而封掉了他的账号。至少这个平台解释了封号的原因,像bovado.lv平台在没有任何原因的情况下直接封号更是令他不胜其烦。

所以说,对于JM最终选择Augur来说并不需要觉得很惊讶。它没有押注限额、没有资金托管,也更加无需担心平台关闭目标预测市场或者无故封禁账号。简而言之:你无需信任任何人。

与那些客户服务差劲的平台不同的是,在Augur上你可以得到Reddit和Discord社区的大力支持几乎任何问题都有人答复。Augur另外一个优势在于,它可以提供充足的流动性,你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点位自由进出而不用担心因为深度问题无法套现。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大致可以描绘出那些乐意在Augur上进行大额交易的人物画像:


    他们精通技术;
    他们有大量的资金,对于当前的手续费并不在意;
    对于那些目前不存在的市场,或者存在大量限制 (比如:低押注限额、低赔率和不可靠的管理等)的市场,他们很确信大众都错了,属于逆势投资者。换句话说,他们确信自己知道一些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东西;
    他们对中心化控制的平台保持警惕并喜欢无需信任的博彩平台。



在推动市场流动性方面,逆势投资者扮演了重要角色,因为有大量的普通交易员会站在他们的对手方。如果有一个大额的逆势投资者押注,那么很显然会有大量的人排着队与他进行交易。但是这件事如果反过来就不成立了,如果一个顺应市场的人押注大额资金,那么他将很难找到其他人与自己交易。

我个人预计,在未来5-10年,政治事件预测博彩标的将会占据Augur主要用例。但是,一个用户体验更好的Augur 2.0的及时发布将变得十分重要,因为2020年的大选预热已经开始。在预测这个市场,交易量最大的5家平台中已经有4家开始着手总统大选相关事宜,留给像Augur这样的新玩家的时间窗口很快将会关闭。

在改善用户体验方面,我注意到JM 使用了:“难和困惑”的字眼来形容Augur,而不是通常认为的:“慢和费用高”。在我看来,Augur目前最大的问题不在于交易佣金和Gas消耗,而在于用户的学习成本非常高昂,但是这一切并不是Augur开发者的问题。毕竟去中心化的预测市场本身就不容易被普通用户理解。

交易佣金和交易速度问题是最容易想到的因为它们很明显也非常容易被量化。尽管这两个问题很重要,但是降低用户使用门槛和学习成本对于Augur来讲性价比最高也最容易解决。对于每个像JM这样的人来说,他们一样有大量资金、信心并且热衷预测政治事件,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像JM一样能够忍受Augur那些糟糕的用户体验。

尽管JM的交易可能并没有像他预想的那样成功,但是他知道这并不是徒劳无功的。通过分享他的这段经历,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窗口,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到底是谁在使用Augur,他们为什么使用它以及将来如何让它变得更好。


原文:https://medium.com/sunrise-over-the-merkle-trees/what-one-high-stakes-trader-can-teach-us-about-augur-56497b5c7f01
作者:Ben Davidow
译者:周文辉

繁荣、萧条和区块链:RChain 的加密货币梦想陷入争议

leeks 发表了文章 • 2019-03-01 13:29 • 来自相关话题

作为RChain Cooperative运营基地的West Seattle住宅目前以135万美元的价格上市。(GeekWire Photo / Ian Edwards)


这栋两层楼的房子坐落在西雅图西部Fauntleroy街区一条安静的街道上,距离普吉特海湾仅有几百码。这间五卧室的3600平方英尺的房子用红色的雪松木瓦包裹着一个保存完好的院子,可以一览无余的水景。

但没有一个家庭住在这里。该房屋由总部位于西雅图的合作社RChain拥有,该合作社以该物业为基地。RChain正在构建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散式计算平台。RChain的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软件工程师Lucius Gregory Meredith表示,其平台(也称为RChain)将处理比竞争对手更多的交易,其行业的潜在应用可能包括音乐流,文件存储和新闻。





RChain Cooperative创始人Greg Meredith。


合作社购买房屋只是其故事的一个不同寻常的方面,这是加密货币繁荣与萧条世界的一个缩影 - 充满了激烈的争议,高调的背叛和财务估值暴跌留下了RChain的未来。

尽管在2017年底最初的ICO筹集了3100万美元,但RChain错过了12月份的主要发行截止日期,并遇到了财务困难。目前还不清楚该公司何时 - 或者是否 - 将发布其旗舰区块链产品,以及该公司花费数百万美元开发的音乐流媒体应用程序。

虽然该公司仍在运营并开发其产品,但西海岸房屋由RChain于2018年4月以15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目前在其定价降至不足130万美元后仍有待出售。去年11月,该房产获得了100万美元的贷款,Meredith称这笔贷款用于资助正在进行的业务,目前每月的成本为750,000美元。

作为RChain及其首席软件架构师的公众形象,Meredith受到合作社成员,投资者和合作伙伴的批评,因为他的业务决策和公司管理层。敲开西西雅图房子的门后,GeekWire遇到了Meredith,后者同意接受采访。

在那次访谈中,Meredith说RChain有足够的资金来完成这个项目。测试版本于2018年9月发布。但RChain的“ 主网 ”发布 - 代号为Mercury,因为每个版本都以太阳系中的行星命名 - 应该在12月底发生,并且已被推迟。

然而,梅雷迪思表示,该项目仍处于开发阶段,应在几个月内发布。“幸运的是,我们将在第二季度(2019年第二季度)出局,”他说,并称“对于主网来说更加现实。Q2的早期部分。“

Reflective Ventures的管理合伙人格雷格·赫斯(Greg Heuss)是一家风险投资公司,该公司使用RChain提供的资金投资了23家区块链初创公司。他说,交付时间表“我们非常有希望。但希望不是一种策略。“

一个资产负债表 2018年10月举行的年度成员会议期间发布Rchain显示,其负债超过1050万$超过其流动资产。此外,公司在筹款期间向投资者发行的称为RHOC的加密货币的价值,即初始硬币发行(ICO),在发布时已从2.86美元的高点跌至不足3美分。如果曾经按市值排名在CoinMarketCap加密货币名单上排名第30位,RHOC现在排在第232位。

这给RChain带来了财务压力,RChain在RHOC中占据了大部分资金。RChain还向Reflective Ventures和另一家风险投资公司Pithia提供了2亿多台RHOC。两家公司在2018年与RChain签订了协议,当时RHOC的价值要高得多。


区块链发起人的大胆承诺


Meredith选择将RChain发现为一个合作社协会,这是为了会员的利益而开展的一项业务。华盛顿州最着名的合作企业是零售商REI。RChain的所有投资者也是合作社的成员,这需要支付20美元的费用并积极参与以某种方式促进RChain的发展。

理解为什么梅雷迪思选择让RChain成为一个合作社需要了解区块链技术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

微软的前高级软件架构师Meredith告诉GeekWire,RChain的想法始于2009年左右,一位企业家向他求助,希望建立一个分散的社交网络。使用电子邮件签收的企业家,“爱众生”,担心谷歌和Facebook等科技巨头积累的大量个人数据,并认为它们可能对社会和民主有害。

根据Meredith的说法,社交网络项目失败了,因为没有依赖广告和保存用户数据就没有货币化模式。但比特币于2009年1月成立,它提供了一种添加支付系统的方法。比特币基于区块链,因此梅雷迪思开始研究新兴技术。

区块链可以改善隐私的想法是该技术推动者的主要论据之一。区块链本质上是通过密码术保护的共享数据库,并且可以将各种数据存储在其中。加密货币是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此时它们是唯一吸引了任何有意义的用户群的应用程序。

在向投资者和公众出售区块链和加密货币时,发起人声称他们将使互联网更加民主,因为他们删除了中间商 - 无论是Facebook和Twitter等集中式社交网络还是银行等金融机构 - 并将权力归还给用户。他们还说区块链在游戏,数字身份,供应链,文件存储,新闻和其他领域都有应用。这个故事,如果你相信拥护者,不会以任何方式与投资者创造高利润的业务发生冲突。

而且,有一段时间,权力下放的故事成功地吸引了投资者到区块链领域。比特币2017年起价为1,000美元,当年收盘价为19,500美元。但从那以后,它的价值下降了80%以上。其他加密货币,其中有超过2,000种,已经下降了更多的百分比。所有加密货币的总市值从2018年初的8000多亿美元下降到今天的1250亿美元。在过去两年中,区块链初创公司在所谓的初始硬币产品(ICO)中筹集了数十亿美元,这是一种加密货币的筹款方法。

ICO不受大多数政府的监管,存在于美国的合法灰色地带。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已经破坏了多个ICO以打破证券法,包括最近在2018年11月解决了两起针对ICO发行人的案件.ICO在大多数欧盟国家和世界上许多其他司法管辖区都是合法的,尽管有些地方,比如中国,禁止他们。


RChain的路径


2015年左右,Meredith加入了一家名为Synereo的公司担任首席技术官。Synereo正在建立一个分散的社交网络,并在2016年9月通过ICO筹集了470万美元。Meredith告诉GeekWire,RChain的概念性工作始于2015年末,当时他意识到依赖于工作量证明或顺序执行模型的区块链不适用于Synereo项目。他说,到2016年春天,他正与Synereo团队公开讨论。Synereo首席执行官Dor Konforty表示,RChain直到2016年下半年才在公司内部进行讨论。无论如何,Meredith和Konforty之间的差异在2016年出现,Meredith被Synereo的股东从他的职位上撤下。那年的12月。

“在过去的两年里,格雷格并没有证明他能够提供任何功能代码,”当时康福特说。就他而言,梅雷迪思告诉GeekWire,Synereo试图以他的声誉进行交易,为该项目筹集资金。据他说,当他设计区块链的时候,Synereo向他们的投资者承诺了,公司的领导层改变了主意。

在联系评论时,Konforty在给GeekWire的一份声明中说,他“没有进一步添加到那里已有的信息。”

2017年,梅雷迪思决定继续以RChain的名义建立他的技术,尽管现在他的愿景已经超越了社交网络,以创建一个通用的区块链。RChain Cooperative于2017年1月的第二周由Meredith和几位员工创立。Meredith被选为董事会主席。

RChain团队知道,单独建立区块链网络不足以吸引用户。因此,除了创立RChain Cooperative,Meredith和其他人,包括Alstom和LexisNexis等技术公司前经理Ed Eykholt和西雅图律师Evan Jensen,于2017年初成立了另一家名为RChain Holdings的公司.RChain Holdings是一家营利性风险投资公司,负责为初创公司提供资金,这些公司将在RChain完成后构建应用程序以在RChain上运行。

该策略是合作社将负责开发底层区块链平台,而RChain Holdings将筹集资金并建立一个开发商和公司社区,以便在其构建后开发分散应用程序(dApps)。这种双重结构对于区块链初创公司来说很常见,尽管RChain的版本在一个关键方面存在差异。在大多数情况下,负责构建平台的组织是一个非营利实体,通常是一个基础,而一个营利性公司负责为生态系统开发业务。在RChain的案例中,这两个组织都是营利性实体,尽管合作社的管理主要是为了其成员的利益,他们同时也可以成为投资者。

Eykholt成为RChain Holdings的首席执行官。他告诉GeekWire,RChain Cooperative在2017年4月中旬从AMP-to-RHOC兑换流程中获得了约100万美元的加密货币。AMP是Meredith曾参与的Synereo项目中使用的加密货币。

尽管如此,RChain项目开始时的速度很慢。Eykholt说,“2017年没有可证明的RChain平台(以及2018年的大部分时间),2017年没有非常活跃的控股和投资组合的营销活动对于控股有意义。”但RChain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ICO市场在2017年期间大幅升温,随着越来越多的区块链初创公司的推出。

随着市场条件的改善,RChain领导层决定推出其ICO,目标是为合作社筹集1500万美元。RChain选择向经过认证的投资者进行私人销售,以每股20美分的价格提供名为RHOC的数字代币,最低投资额为50,000美元。一旦构建了区块链,RHOC令牌将允许用户支付使用在其上运行的dApp的费用。然而,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对RHOC价值的推测是一个同样令人信服的参与原因。

ICO持续了一个月,最终卖出了价值1000万美元的RHOC。但是,在销售已经结束或即将结束的时候,一位新投资者加大了想要购买未售出500万美元的资金。到目前为止,加密货币ICO市场真正升温,比特币在2017年10月中旬触及5000美元。其他投资者在听到新报价后也想要进入。这导致RChain在12月再次出售该公司。筹集了大约2100万美元,筹集的资金总额约为3100万美元。


钱进来之后,问题就开始了


ICO的资金很快就从RChain开始出现问题。据一位向RChain投入100万美元的投资者说,“2017年末,Greg Meredith遭到'黑客袭击',数十万美元的加密被合并后被盗钱包。尽管做出了承诺,但没有进行过认真的调查,也没有提到这个问题。“

在接受GeekWire采访时,梅雷迪思确认投资资金损失了30万美元。他说一个钱包被泄露了。

同样在2017年12月,另一场争议卷入了RChain。那个月,一群西雅图地区的企业高管开始对这个项目感兴趣。该集团于2017年底成立了一家公司,随后更名为Reflective Ventures,旨在为RChain生态系统开发营利性业务。到目前为止,这个领域已经被RChain控股公司处理,他们向新来者展示了潜在的竞争对手。然而,一些反思风险投资团队的历史让一些合作社成员感到不舒服。

Reflective Ventures的创始合伙人之一是David M. Otto,他是受过哈佛大学教育的西雅图律师,2009年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指控参与了一个便士股票“抽水和转储”计划。他最终于2011年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达成和解,支付超过225,000美元的罚款并获得参与便士股票发行的五年禁令。奥托还是几位曾在21世纪初涉及法律困难的公司史蒂夫·班农(Steve Bannon)的商业合作伙伴,后者是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前任顾问。奥托拥有在华盛顿州执业的执照,并且是西雅图律师事务所马丁戴维斯(PLLC)的执行合伙人。

与Opto Ventures的Otto一起的是Steve Careaga,他是Otto投资公司Otto Capital的副总监。Careaga在21世纪初参与了一场争议,当时他担任消防员国家信托基金会的董事会主席,这是一家华盛顿州慈善机构,旨在帮助堕落的消防员。消防员国民托管组织在9月11日袭击事件后筹集了数百万美元,但有人指控董事会财务管理不善,慈善机构于2005年关闭。进入消防员国民托管组织的数百万人中只有65%参加了此项活动。根据Hartford Courant的报告,慈善目的 。Careaga已成为Casper Labs的首席财务官,一个基于RChain技术的区块链创业公司。

Reflective Ventures的第三个合伙人是西雅图市场营销和产品开发主管Greg Heuss,前身为亚马逊,他也是华盛顿区块链联盟的联合创始人和总裁,华盛顿区块链联盟是一个倡导采用区块链的非营利性贸易组织。技术。

当被问及他在Reflective Ventures的合伙人的过去时,Heuss说:“我坚持高标准,尤其是那些与我做生意的人的良心 - 我与史蒂夫或大卫及其过去没有任何问题 - 我已经他们比大多数人都更深入地了解这些故事,并且完全相信他们都很清楚,没有任何“不法行为”。”


与Reflective Ventures和Pithia的交易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尽管一些成员反对,但Reflective Venture的出价是成功的,并且在2018年1月,该公司与RChain Cooperative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根据公开的合同,该协议看到1亿股RHOC代币,每股价值35美分,投入一只名为Fund I的投资基金,由Reflective Ventures管理。

实际上,RHOC在加密货币交易所的市场价值远高于此,从2017年12月中旬的约60美分增加到2018年1月第二周的近3美元。这是RHOC价值的历史最高水平,它下降了99%以上。其他加密货币在同一时期的价格也出现了类似的波动。在2018年8月的研究由华尔街日报发现cryptocurrencies的是价格操纵是对他们进行交易不受监管的交流广泛。

在2018年3月左右,由反对风险投资交易的RChain合作社成员资助的尽职调查报告由Aces United编写。其中,来自宾夕法尼亚律师事务所Promisloff&Ciarlanto的律师分析了RChain和Reflective Ventures之间的交易条款,并发现该协议“非常有利于”Reflective Ventures,该交易在撰写时尚未确立并且仅被命名为“风险投资”。

存入1亿RHOC的基金I在报告中被描述为Ventures的“子公司的子公司”。根据协议,由基金I支持的公司产生的利润的80%将用于RChain,而其余的20%将由Reflective Ventures保留。该报告的结论是,RChain没有权力或投票来影响Ventures或Reflective Ventures的事务,尽管它将在基金I投资委员会董事会中拥有两个席位。

RChain将在未来五年内向Reflective Ventures支付220万美元的年费或2%的基金价值,该报告称其显着降低了Ventures的下行风险,并意味着其“减少了游戏“比否则会。

在与Reflective Ventures达成交易后,RChain Holdings继续运营,但在2017年底更名为Pithia。新任首席执行官Lawrence Lerner也在同一时间担任首席执行官。在2018年2月,Pithia与RChain签订了一项协议,其条款与Reflective Ventures类似。这发生在Meredith同时在RChain和Pithia的董事会上。

Pithia-RChain合同随后在2018年8月重新谈判,当时有一条条款,Meredith同意从Pithia董事会辞职并归还他在公司持有的股份。RChain同意将Pithia的1.05亿RHOC投入投资基金,比Reflective增加500万。此时RHOC的价值下降可能起到了作用,因为一个RHOC在2018年2月的第一周价值低于1美元。

Pithia和Reflective Ventures交易之间存在另一个关键区别,后者在2018年晚些时候变得非常重要。与Pithia签订的合同条款规定,如果RChain未能在2019年3月31日之前开发其区块链平台的工作版本,那么Pithia会被允许保留1.05亿RHOC。

投资超过25万美元的RChain,在不愿透露姓名的情况下与GeekWire交谈,对Pithia和Reflective Venture交易的条款持怀疑态度。

投资者表示,对于Reflective和Pithia来说,这笔交易的结构是多么荒谬可笑。“实际上,研究和开发目标必须由合作社在某些日期实现,否则RHOC代币对这两家公司的资金的贡献将由公司保留。这与你给投资经理的钱是一样的,如果你不做某些事情,经理会保留所有的钱。地球上没有基金以这种方式运作。

投资者补充说:“我相信合作社和像Pithia和Reflective这样的实体之间建立的许多交易都有在实际商业世界中永远无法接受的条款,但看起来格雷格梅雷迪思在他自己的道德指南针中扮演角色。”


RV和Pithia的进展


整个2018年,Reflective Ventures和Pithia都开始为能够为RChain构建dApp的初创公司提供资金。然而在2018年8月,RChain作出了一项决定,将该项目卷入了一场新的争议。RChain决定使用自有资金投资音乐流dApp,称为RSong。

根据几家投资者以及加密新闻网站The Block的说法,RChain向Immersion Networks支付了2300万美元,Immersion Networks是一家位于华盛顿州雷德蒙德的软件工作室,开发音频技术。尽管Meredith不会确认交易条款,但去年10月年会成员会议上发布的资产负债表显示,Immersion的负债为560万美元。根据协议条款,Immersion开发了一款软件播放器,并授予RChain多年使用其音频编解码器的许可。这个想法是RSong完成之后,将在RChain上运行并允许用户使用RHOC令牌支付音乐流。





分散的应用程序RSong将允许用户使用加密货币令牌支付音乐流。(RSong屏幕抓取)


Meredith表示,该计划是依靠第三方后来从RChain购买RSong。

“我们有一家名为Resonate的投资组合公司,我们希望我们将它(RSong)转移给他们。而且他们会接受它并与它一起运行,“梅雷迪思说。

“卫报”于2018年春季对共振进行了描述。据该报报道,该公司总部设在柏林,并于2018年3月从RChain获得了100万美元的投资。该文章称,Resonate也是一个合作社,拥有“支付模式,并正在使用区块链技术”,以创建更加透明的方式来跟踪和分发支付,以及更多的用户隐私和对服务上的个人数据和交互的权力。“

但是Resonate的计划最终没有成功。

“在许多方面,他们做得很好,但加密市场正在向下旋转,”梅雷迪思说。“而他们就像我所知道的那样,已经变得如此。”

RSong交易被许多参与该项目的人看作是一个骗局。向RChain投入100万美元的投资者表示,花在RSong上的钱被“浪费”,并可能危及该项目的未来。另一位投资者告诉The Block,“我并不是说这不是一件好事。但这对我们所拥有的来说是一个疯狂的数额。假设你正在为自己建造一座房子,它的价格是100万美元。但是你找到了一件漂亮的家具,你就可以上五十万。现在你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房子,你已经完全摧毁了你正在进行的主要项目。“

Meredith告诉GeekWire,RSong为RChain提供了一个有效的dApp来测试网络。他说,Immersion的编解码器技术非常有价值,RChain目前正在谈判将一个“八位数”的交易卖给第三方。他还表示,有多家唱片公司有兴趣将他们的音乐目录放在RSong上。

GeekWire可以访问适用于iOS的RSong应用程序的工作版本,它具有两种音频模式,“立体声”和“身临其境”。虽然使用Immersive的编解码技术的“沉浸式”模式听起来更好,但只有三首歌曲在应用程序上。其中一位来自英国创作歌手伊莫根·赫普(Imogen Heap),她正在创办自己的区块链音乐服务Mycelia。

Immersion Networks首席运营官Jim Rondinelli证实,RSong应用程序中使用的音频技术由Immersion Networks提供。他不会以保密协议(NDA)为由确认合同条款。

一些投资者发现,令人不安的是像RChain这样的合作社,它应该以民主的方式为其成员的利益而行,将公开支付给Immersion的价格。“这是另一个话题,表明Greg Meredith进行的业务无能或令人讨厌的管理行为,”一位投资者表示。

Meredith通过电子邮件确认Immersion交易有NDA:

合作社从不希望在NDA下进行交易。但是,合作社无法控制他人的商业行为。例如,我们与Pyrofex(一家与RChain签订合同以提供软件开发服务的公司)的业务的几个方面都在NDA之下,但没有人抱怨这一点。

一般而言,由于其他原因,企业可能具有时间敏感或商业敏感的信息。在所有行业中,我认为没有比艺术和娱乐行业,特别是唱片业更充满这些地雷。

当像RChain Cooperative这样的开源工作与这些类型的业务接触时,没有相当于CopyLeft的合同会迫使这种敏感信息公开; 人们也不会真的想要这个,因为它会对我们努力服务的人产生各种极端的负面影响。

合作社将自己限制为仅与不强制执行NDAs的组织开展业务也是不切实际的。这将消除与大多数商业技术公司的合作,例如IBM,微软,谷歌和亚马逊,以及美国政府和许多其他组织和机构。

我很伤心,人们,特别是投资者,承担最坏的情况而不是来到合作社并询问细节。根据他们履行与合作伙伴协议的协议,我们向合作社成员提供了非常详细的信息。那些利用这个机会的人对我们与合作伙伴的伙伴关系和协议的价值感到非常满意。


RChain延迟的后果


但这不仅仅是RChain已经进入的商业交易导致了问题。10月中旬,RChain给Pithia发了一封信,声称在8月合约规定的最后期限之后的一天,它将无法在4月1日之前交付RChain的现场“主网”版本。作为回应,Pithia在10月中旬行使了终止权,Pithia首席执行官Lerner发布了这一公开声明:

经过慎重考虑,Pithia已确定终止与RChain Cooperative签订的2018年8月13日战略合作协议符合我们投资组合公司和业务的更大利益。决定采用了多种因素,包括延迟平台交付。根据该协议,Pithia将在特定日期之前为一定数量的公司提供资金,合作社将在2018年底之前提供商业上可行的平台。该协议进一步规定了2019年3月31日合作社解决技术问题的最后期限在平台上。来自Cooperative领导层的一封电子邮件证实,该平台将无法在2019年4月1日之前发布。

在合作社确认推迟发布日期之后,Pithia致函合作社领导和董事会,表示Pithia有意终止。根据协议提供的终止的十天等待期于10月21日结束,此时协议终止。

当被问及这封信时,梅雷迪思告诉GeekWire,“这封信是一个错字。而不是把3月31日的11月59日,有人写了4月1日。没有意图拖延或类似的事情,这实际上只是一个错字。“

梅雷迪思说,RChain和Pithia之间的谈判正在进行中,并且法律诉讼尚未取消。勒纳拒绝评论,除了说,“我们仍然是社区的支持者,并期待着该平台的发布。”





Pithia首席执行官Lawrence Lerner。(GeekWire照片)


一位投资者对这封信说:“一个具有惊人财务影响的拼写错误是不恰当的。”

在10月初,RHOC的价格每股约20美分,此后下跌不到3美分。另一位投资者推测,RChain故意发出这封信,以确保Pithia在价格进一步下跌之前可以自由而明确地出售其RHOC。

就其本身而言,Reflective Ventures仍处于运营状态,但如果RChain尚未准备就绪,它所资助的公司最终可能会转向其他区块链网络。反思风险投资公司的合伙人赫斯(Heuss)在考虑了600多家公司后为该公司提供了资金支持。一项典型的投资额在30万美元到300万美元之间,平均交易金额为100万美元。

“对于RChain来说,治理一直是个大问题,”Heuss说。

因此,Reflective Ventures资助的公司保留了他们将使用的区块链的选择权,其中有许多区块链正在开发中。

这意味着最初由RChain通过基金I资助的公司最终可能不会实际使用RChain。Heuss表示,Reflective Ventures的首要任务是其投资组合公司的成功,而不是RChain的技术本身。他补充说,Reflective Ventures正在寻找高达3500万美元的新资金。

RChain fork Casper Labs据报道筹集了2000万美元,反思风险投资正在制定备用计划,以防RChain无法交付。

创业公司Casper Labs,前反对合作伙伴Steve Careaga是首席财务官,正在分析RChain的开源代码。Block于1月14日报道,Casper Labs也在筹集A轮融资,口头承诺为2000万美元。

RChain董事会成员和以太坊基金会研究员Vlad Zamfir一直在与Casper Labs谈判合同,这将使Casper Labs资助Zamfir对他的股份证明“Casper”协议的研究。Pyrofex的前产品经理Medha Parlikar也加入了该公司。一位接近该项目的消息人士表示,对于任何新的Casper Labs令牌,RHOC令牌将一对一匹配。

Meredith表示像Casper Labs这样的叉子的存在不一定是坏事,因为它们与RChain兼容并且可以并排操作以便从网络效应中受益。但目前尚不清楚Casper Labs或其他叉子如何与RChain合作,如果它按计划于2019年推出。

RChain即将出售西西雅图的房屋,这显然是该项目的象征。同样,Meredith说他创建RChain的动机不仅仅是赚钱。在他看来,对气候变化等现代社会的压力意味着新的协调技术,如区块链,是应对挑战所必需的。

最近几周,Meredith一直在向华盛顿州州长Jay Inslee,佛蒙特州参议员 Bernie Sanders和纽约众议员 Alexadria Ocasio-Cortez等政治家发推文 ,提供RChain和区块链,更广泛地作为解决气候变化,金融,和监管司法管辖区。

在故事的最新曲目之一中,2007年被任命为RChain Cooperative首席运营官的 Kenny Rowe 本周宣布辞去他在RChain Cooperative工作人员和董事会的职务,于2月28日生效。他承认面临的困难RChain 以乐观的方式结束了他给社区的公开信。

“虽然合作社在过去几个月里一直处于巨大压力之下,但使用合作社进行区块链治理的想法仍然合理,”他写道。“我完全相信,如果董事会,领导层和成员能够协调一致,那么RChain Cooperative将拥有光明的未来。”
 
原文:Boom, bust and blockchain: RChain Cooperative’s cryptocurrency dreams dissolve into controversy编译:波特虎 查看全部
d4b7e60a5ab54f46acea5d494e135396.jpeg

作为RChain Cooperative运营基地的West Seattle住宅目前以135万美元的价格上市。(GeekWire Photo / Ian Edwards)


这栋两层楼的房子坐落在西雅图西部Fauntleroy街区一条安静的街道上,距离普吉特海湾仅有几百码。这间五卧室的3600平方英尺的房子用红色的雪松木瓦包裹着一个保存完好的院子,可以一览无余的水景。

但没有一个家庭住在这里。该房屋由总部位于西雅图的合作社RChain拥有,该合作社以该物业为基地。RChain正在构建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散式计算平台。RChain的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软件工程师Lucius Gregory Meredith表示,其平台(也称为RChain)将处理比竞争对手更多的交易,其行业的潜在应用可能包括音乐流,文件存储和新闻。

b366c150b62d443b807cbab7747aa4d5.jpg

RChain Cooperative创始人Greg Meredith。


合作社购买房屋只是其故事的一个不同寻常的方面,这是加密货币繁荣与萧条世界的一个缩影 - 充满了激烈的争议,高调的背叛和财务估值暴跌留下了RChain的未来。

尽管在2017年底最初的ICO筹集了3100万美元,但RChain错过了12月份的主要发行截止日期,并遇到了财务困难。目前还不清楚该公司何时 - 或者是否 - 将发布其旗舰区块链产品,以及该公司花费数百万美元开发的音乐流媒体应用程序。

虽然该公司仍在运营并开发其产品,但西海岸房屋由RChain于2018年4月以15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目前在其定价降至不足130万美元后仍有待出售。去年11月,该房产获得了100万美元的贷款,Meredith称这笔贷款用于资助正在进行的业务,目前每月的成本为750,000美元。

作为RChain及其首席软件架构师的公众形象,Meredith受到合作社成员,投资者和合作伙伴的批评,因为他的业务决策和公司管理层。敲开西西雅图房子的门后,GeekWire遇到了Meredith,后者同意接受采访。

在那次访谈中,Meredith说RChain有足够的资金来完成这个项目。测试版本于2018年9月发布。但RChain的“ 主网 ”发布 - 代号为Mercury,因为每个版本都以太阳系中的行星命名 - 应该在12月底发生,并且已被推迟。

然而,梅雷迪思表示,该项目仍处于开发阶段,应在几个月内发布。“幸运的是,我们将在第二季度(2019年第二季度)出局,”他说,并称“对于主网来说更加现实。Q2的早期部分。“

Reflective Ventures的管理合伙人格雷格·赫斯(Greg Heuss)是一家风险投资公司,该公司使用RChain提供的资金投资了23家区块链初创公司。他说,交付时间表“我们非常有希望。但希望不是一种策略。“

一个资产负债表 2018年10月举行的年度成员会议期间发布Rchain显示,其负债超过1050万$超过其流动资产。此外,公司在筹款期间向投资者发行的称为RHOC的加密货币的价值,即初始硬币发行(ICO),在发布时已从2.86美元的高点跌至不足3美分。如果曾经按市值排名在CoinMarketCap加密货币名单上排名第30位,RHOC现在排在第232位。

这给RChain带来了财务压力,RChain在RHOC中占据了大部分资金。RChain还向Reflective Ventures和另一家风险投资公司Pithia提供了2亿多台RHOC。两家公司在2018年与RChain签订了协议,当时RHOC的价值要高得多。


区块链发起人的大胆承诺


Meredith选择将RChain发现为一个合作社协会,这是为了会员的利益而开展的一项业务。华盛顿州最着名的合作企业是零售商REI。RChain的所有投资者也是合作社的成员,这需要支付20美元的费用并积极参与以某种方式促进RChain的发展。

理解为什么梅雷迪思选择让RChain成为一个合作社需要了解区块链技术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

微软的前高级软件架构师Meredith告诉GeekWire,RChain的想法始于2009年左右,一位企业家向他求助,希望建立一个分散的社交网络。使用电子邮件签收的企业家,“爱众生”,担心谷歌和Facebook等科技巨头积累的大量个人数据,并认为它们可能对社会和民主有害。

根据Meredith的说法,社交网络项目失败了,因为没有依赖广告和保存用户数据就没有货币化模式。但比特币于2009年1月成立,它提供了一种添加支付系统的方法。比特币基于区块链,因此梅雷迪思开始研究新兴技术。

区块链可以改善隐私的想法是该技术推动者的主要论据之一。区块链本质上是通过密码术保护的共享数据库,并且可以将各种数据存储在其中。加密货币是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此时它们是唯一吸引了任何有意义的用户群的应用程序。

在向投资者和公众出售区块链和加密货币时,发起人声称他们将使互联网更加民主,因为他们删除了中间商 - 无论是Facebook和Twitter等集中式社交网络还是银行等金融机构 - 并将权力归还给用户。他们还说区块链在游戏,数字身份,供应链,文件存储,新闻和其他领域都有应用。这个故事,如果你相信拥护者,不会以任何方式与投资者创造高利润的业务发生冲突。

而且,有一段时间,权力下放的故事成功地吸引了投资者到区块链领域。比特币2017年起价为1,000美元,当年收盘价为19,500美元。但从那以后,它的价值下降了80%以上。其他加密货币,其中有超过2,000种,已经下降了更多的百分比。所有加密货币的总市值从2018年初的8000多亿美元下降到今天的1250亿美元。在过去两年中,区块链初创公司在所谓的初始硬币产品(ICO)中筹集了数十亿美元,这是一种加密货币的筹款方法。

ICO不受大多数政府的监管,存在于美国的合法灰色地带。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已经破坏了多个ICO以打破证券法,包括最近在2018年11月解决了两起针对ICO发行人的案件.ICO在大多数欧盟国家和世界上许多其他司法管辖区都是合法的,尽管有些地方,比如中国,禁止他们。


RChain的路径


2015年左右,Meredith加入了一家名为Synereo的公司担任首席技术官。Synereo正在建立一个分散的社交网络,并在2016年9月通过ICO筹集了470万美元。Meredith告诉GeekWire,RChain的概念性工作始于2015年末,当时他意识到依赖于工作量证明或顺序执行模型的区块链不适用于Synereo项目。他说,到2016年春天,他正与Synereo团队公开讨论。Synereo首席执行官Dor Konforty表示,RChain直到2016年下半年才在公司内部进行讨论。无论如何,Meredith和Konforty之间的差异在2016年出现,Meredith被Synereo的股东从他的职位上撤下。那年的12月。

“在过去的两年里,格雷格并没有证明他能够提供任何功能代码,”当时康福特说。就他而言,梅雷迪思告诉GeekWire,Synereo试图以他的声誉进行交易,为该项目筹集资金。据他说,当他设计区块链的时候,Synereo向他们的投资者承诺了,公司的领导层改变了主意。

在联系评论时,Konforty在给GeekWire的一份声明中说,他“没有进一步添加到那里已有的信息。”

2017年,梅雷迪思决定继续以RChain的名义建立他的技术,尽管现在他的愿景已经超越了社交网络,以创建一个通用的区块链。RChain Cooperative于2017年1月的第二周由Meredith和几位员工创立。Meredith被选为董事会主席。

RChain团队知道,单独建立区块链网络不足以吸引用户。因此,除了创立RChain Cooperative,Meredith和其他人,包括Alstom和LexisNexis等技术公司前经理Ed Eykholt和西雅图律师Evan Jensen,于2017年初成立了另一家名为RChain Holdings的公司.RChain Holdings是一家营利性风险投资公司,负责为初创公司提供资金,这些公司将在RChain完成后构建应用程序以在RChain上运行。

该策略是合作社将负责开发底层区块链平台,而RChain Holdings将筹集资金并建立一个开发商和公司社区,以便在其构建后开发分散应用程序(dApps)。这种双重结构对于区块链初创公司来说很常见,尽管RChain的版本在一个关键方面存在差异。在大多数情况下,负责构建平台的组织是一个非营利实体,通常是一个基础,而一个营利性公司负责为生态系统开发业务。在RChain的案例中,这两个组织都是营利性实体,尽管合作社的管理主要是为了其成员的利益,他们同时也可以成为投资者。

Eykholt成为RChain Holdings的首席执行官。他告诉GeekWire,RChain Cooperative在2017年4月中旬从AMP-to-RHOC兑换流程中获得了约100万美元的加密货币。AMP是Meredith曾参与的Synereo项目中使用的加密货币。

尽管如此,RChain项目开始时的速度很慢。Eykholt说,“2017年没有可证明的RChain平台(以及2018年的大部分时间),2017年没有非常活跃的控股和投资组合的营销活动对于控股有意义。”但RChain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ICO市场在2017年期间大幅升温,随着越来越多的区块链初创公司的推出。

随着市场条件的改善,RChain领导层决定推出其ICO,目标是为合作社筹集1500万美元。RChain选择向经过认证的投资者进行私人销售,以每股20美分的价格提供名为RHOC的数字代币,最低投资额为50,000美元。一旦构建了区块链,RHOC令牌将允许用户支付使用在其上运行的dApp的费用。然而,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对RHOC价值的推测是一个同样令人信服的参与原因。

ICO持续了一个月,最终卖出了价值1000万美元的RHOC。但是,在销售已经结束或即将结束的时候,一位新投资者加大了想要购买未售出500万美元的资金。到目前为止,加密货币ICO市场真正升温,比特币在2017年10月中旬触及5000美元。其他投资者在听到新报价后也想要进入。这导致RChain在12月再次出售该公司。筹集了大约2100万美元,筹集的资金总额约为3100万美元。


钱进来之后,问题就开始了


ICO的资金很快就从RChain开始出现问题。据一位向RChain投入100万美元的投资者说,“2017年末,Greg Meredith遭到'黑客袭击',数十万美元的加密被合并后被盗钱包。尽管做出了承诺,但没有进行过认真的调查,也没有提到这个问题。“

在接受GeekWire采访时,梅雷迪思确认投资资金损失了30万美元。他说一个钱包被泄露了。

同样在2017年12月,另一场争议卷入了RChain。那个月,一群西雅图地区的企业高管开始对这个项目感兴趣。该集团于2017年底成立了一家公司,随后更名为Reflective Ventures,旨在为RChain生态系统开发营利性业务。到目前为止,这个领域已经被RChain控股公司处理,他们向新来者展示了潜在的竞争对手。然而,一些反思风险投资团队的历史让一些合作社成员感到不舒服。

Reflective Ventures的创始合伙人之一是David M. Otto,他是受过哈佛大学教育的西雅图律师,2009年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指控参与了一个便士股票“抽水和转储”计划。他最终于2011年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达成和解,支付超过225,000美元的罚款并获得参与便士股票发行的五年禁令。奥托还是几位曾在21世纪初涉及法律困难的公司史蒂夫·班农(Steve Bannon)的商业合作伙伴,后者是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前任顾问。奥托拥有在华盛顿州执业的执照,并且是西雅图律师事务所马丁戴维斯(PLLC)的执行合伙人。

与Opto Ventures的Otto一起的是Steve Careaga,他是Otto投资公司Otto Capital的副总监。Careaga在21世纪初参与了一场争议,当时他担任消防员国家信托基金会的董事会主席,这是一家华盛顿州慈善机构,旨在帮助堕落的消防员。消防员国民托管组织在9月11日袭击事件后筹集了数百万美元,但有人指控董事会财务管理不善,慈善机构于2005年关闭。进入消防员国民托管组织的数百万人中只有65%参加了此项活动。根据Hartford Courant的报告,慈善目的 。Careaga已成为Casper Labs的首席财务官,一个基于RChain技术的区块链创业公司。

Reflective Ventures的第三个合伙人是西雅图市场营销和产品开发主管Greg Heuss,前身为亚马逊,他也是华盛顿区块链联盟的联合创始人和总裁,华盛顿区块链联盟是一个倡导采用区块链的非营利性贸易组织。技术。

当被问及他在Reflective Ventures的合伙人的过去时,Heuss说:“我坚持高标准,尤其是那些与我做生意的人的良心 - 我与史蒂夫或大卫及其过去没有任何问题 - 我已经他们比大多数人都更深入地了解这些故事,并且完全相信他们都很清楚,没有任何“不法行为”。”


与Reflective Ventures和Pithia的交易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尽管一些成员反对,但Reflective Venture的出价是成功的,并且在2018年1月,该公司与RChain Cooperative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根据公开的合同,该协议看到1亿股RHOC代币,每股价值35美分,投入一只名为Fund I的投资基金,由Reflective Ventures管理。

实际上,RHOC在加密货币交易所的市场价值远高于此,从2017年12月中旬的约60美分增加到2018年1月第二周的近3美元。这是RHOC价值的历史最高水平,它下降了99%以上。其他加密货币在同一时期的价格也出现了类似的波动。在2018年8月的研究由华尔街日报发现cryptocurrencies的是价格操纵是对他们进行交易不受监管的交流广泛。

在2018年3月左右,由反对风险投资交易的RChain合作社成员资助的尽职调查报告由Aces United编写。其中,来自宾夕法尼亚律师事务所Promisloff&Ciarlanto的律师分析了RChain和Reflective Ventures之间的交易条款,并发现该协议“非常有利于”Reflective Ventures,该交易在撰写时尚未确立并且仅被命名为“风险投资”。

存入1亿RHOC的基金I在报告中被描述为Ventures的“子公司的子公司”。根据协议,由基金I支持的公司产生的利润的80%将用于RChain,而其余的20%将由Reflective Ventures保留。该报告的结论是,RChain没有权力或投票来影响Ventures或Reflective Ventures的事务,尽管它将在基金I投资委员会董事会中拥有两个席位。

RChain将在未来五年内向Reflective Ventures支付220万美元的年费或2%的基金价值,该报告称其显着降低了Ventures的下行风险,并意味着其“减少了游戏“比否则会。

在与Reflective Ventures达成交易后,RChain Holdings继续运营,但在2017年底更名为Pithia。新任首席执行官Lawrence Lerner也在同一时间担任首席执行官。在2018年2月,Pithia与RChain签订了一项协议,其条款与Reflective Ventures类似。这发生在Meredith同时在RChain和Pithia的董事会上。

Pithia-RChain合同随后在2018年8月重新谈判,当时有一条条款,Meredith同意从Pithia董事会辞职并归还他在公司持有的股份。RChain同意将Pithia的1.05亿RHOC投入投资基金,比Reflective增加500万。此时RHOC的价值下降可能起到了作用,因为一个RHOC在2018年2月的第一周价值低于1美元。

Pithia和Reflective Ventures交易之间存在另一个关键区别,后者在2018年晚些时候变得非常重要。与Pithia签订的合同条款规定,如果RChain未能在2019年3月31日之前开发其区块链平台的工作版本,那么Pithia会被允许保留1.05亿RHOC。

投资超过25万美元的RChain,在不愿透露姓名的情况下与GeekWire交谈,对Pithia和Reflective Venture交易的条款持怀疑态度。

投资者表示,对于Reflective和Pithia来说,这笔交易的结构是多么荒谬可笑。“实际上,研究和开发目标必须由合作社在某些日期实现,否则RHOC代币对这两家公司的资金的贡献将由公司保留。这与你给投资经理的钱是一样的,如果你不做某些事情,经理会保留所有的钱。地球上没有基金以这种方式运作。

投资者补充说:“我相信合作社和像Pithia和Reflective这样的实体之间建立的许多交易都有在实际商业世界中永远无法接受的条款,但看起来格雷格梅雷迪思在他自己的道德指南针中扮演角色。”


RV和Pithia的进展


整个2018年,Reflective Ventures和Pithia都开始为能够为RChain构建dApp的初创公司提供资金。然而在2018年8月,RChain作出了一项决定,将该项目卷入了一场新的争议。RChain决定使用自有资金投资音乐流dApp,称为RSong。

根据几家投资者以及加密新闻网站The Block的说法,RChain向Immersion Networks支付了2300万美元,Immersion Networks是一家位于华盛顿州雷德蒙德的软件工作室,开发音频技术。尽管Meredith不会确认交易条款,但去年10月年会成员会议上发布的资产负债表显示,Immersion的负债为560万美元。根据协议条款,Immersion开发了一款软件播放器,并授予RChain多年使用其音频编解码器的许可。这个想法是RSong完成之后,将在RChain上运行并允许用户使用RHOC令牌支付音乐流。

3253a1c31c094dfca557ffcd261d4f93.jpg

分散的应用程序RSong将允许用户使用加密货币令牌支付音乐流。(RSong屏幕抓取)


Meredith表示,该计划是依靠第三方后来从RChain购买RSong。

“我们有一家名为Resonate的投资组合公司,我们希望我们将它(RSong)转移给他们。而且他们会接受它并与它一起运行,“梅雷迪思说。

“卫报”于2018年春季对共振进行了描述。据该报报道,该公司总部设在柏林,并于2018年3月从RChain获得了100万美元的投资。该文章称,Resonate也是一个合作社,拥有“支付模式,并正在使用区块链技术”,以创建更加透明的方式来跟踪和分发支付,以及更多的用户隐私和对服务上的个人数据和交互的权力。“

但是Resonate的计划最终没有成功。

“在许多方面,他们做得很好,但加密市场正在向下旋转,”梅雷迪思说。“而他们就像我所知道的那样,已经变得如此。”

RSong交易被许多参与该项目的人看作是一个骗局。向RChain投入100万美元的投资者表示,花在RSong上的钱被“浪费”,并可能危及该项目的未来。另一位投资者告诉The Block,“我并不是说这不是一件好事。但这对我们所拥有的来说是一个疯狂的数额。假设你正在为自己建造一座房子,它的价格是100万美元。但是你找到了一件漂亮的家具,你就可以上五十万。现在你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房子,你已经完全摧毁了你正在进行的主要项目。“

Meredith告诉GeekWire,RSong为RChain提供了一个有效的dApp来测试网络。他说,Immersion的编解码器技术非常有价值,RChain目前正在谈判将一个“八位数”的交易卖给第三方。他还表示,有多家唱片公司有兴趣将他们的音乐目录放在RSong上。

GeekWire可以访问适用于iOS的RSong应用程序的工作版本,它具有两种音频模式,“立体声”和“身临其境”。虽然使用Immersive的编解码技术的“沉浸式”模式听起来更好,但只有三首歌曲在应用程序上。其中一位来自英国创作歌手伊莫根·赫普(Imogen Heap),她正在创办自己的区块链音乐服务Mycelia。

Immersion Networks首席运营官Jim Rondinelli证实,RSong应用程序中使用的音频技术由Immersion Networks提供。他不会以保密协议(NDA)为由确认合同条款。

一些投资者发现,令人不安的是像RChain这样的合作社,它应该以民主的方式为其成员的利益而行,将公开支付给Immersion的价格。“这是另一个话题,表明Greg Meredith进行的业务无能或令人讨厌的管理行为,”一位投资者表示。

Meredith通过电子邮件确认Immersion交易有NDA:

合作社从不希望在NDA下进行交易。但是,合作社无法控制他人的商业行为。例如,我们与Pyrofex(一家与RChain签订合同以提供软件开发服务的公司)的业务的几个方面都在NDA之下,但没有人抱怨这一点。

一般而言,由于其他原因,企业可能具有时间敏感或商业敏感的信息。在所有行业中,我认为没有比艺术和娱乐行业,特别是唱片业更充满这些地雷。

当像RChain Cooperative这样的开源工作与这些类型的业务接触时,没有相当于CopyLeft的合同会迫使这种敏感信息公开; 人们也不会真的想要这个,因为它会对我们努力服务的人产生各种极端的负面影响。

合作社将自己限制为仅与不强制执行NDAs的组织开展业务也是不切实际的。这将消除与大多数商业技术公司的合作,例如IBM,微软,谷歌和亚马逊,以及美国政府和许多其他组织和机构。

我很伤心,人们,特别是投资者,承担最坏的情况而不是来到合作社并询问细节。根据他们履行与合作伙伴协议的协议,我们向合作社成员提供了非常详细的信息。那些利用这个机会的人对我们与合作伙伴的伙伴关系和协议的价值感到非常满意。


RChain延迟的后果


但这不仅仅是RChain已经进入的商业交易导致了问题。10月中旬,RChain给Pithia发了一封信,声称在8月合约规定的最后期限之后的一天,它将无法在4月1日之前交付RChain的现场“主网”版本。作为回应,Pithia在10月中旬行使了终止权,Pithia首席执行官Lerner发布了这一公开声明:

经过慎重考虑,Pithia已确定终止与RChain Cooperative签订的2018年8月13日战略合作协议符合我们投资组合公司和业务的更大利益。决定采用了多种因素,包括延迟平台交付。根据该协议,Pithia将在特定日期之前为一定数量的公司提供资金,合作社将在2018年底之前提供商业上可行的平台。该协议进一步规定了2019年3月31日合作社解决技术问题的最后期限在平台上。来自Cooperative领导层的一封电子邮件证实,该平台将无法在2019年4月1日之前发布。

在合作社确认推迟发布日期之后,Pithia致函合作社领导和董事会,表示Pithia有意终止。根据协议提供的终止的十天等待期于10月21日结束,此时协议终止。

当被问及这封信时,梅雷迪思告诉GeekWire,“这封信是一个错字。而不是把3月31日的11月59日,有人写了4月1日。没有意图拖延或类似的事情,这实际上只是一个错字。“

梅雷迪思说,RChain和Pithia之间的谈判正在进行中,并且法律诉讼尚未取消。勒纳拒绝评论,除了说,“我们仍然是社区的支持者,并期待着该平台的发布。”

db246d96fbcd4e868c3aa6dc432504e5.jpg

Pithia首席执行官Lawrence Lerner。(GeekWire照片)


一位投资者对这封信说:“一个具有惊人财务影响的拼写错误是不恰当的。”

在10月初,RHOC的价格每股约20美分,此后下跌不到3美分。另一位投资者推测,RChain故意发出这封信,以确保Pithia在价格进一步下跌之前可以自由而明确地出售其RHOC。

就其本身而言,Reflective Ventures仍处于运营状态,但如果RChain尚未准备就绪,它所资助的公司最终可能会转向其他区块链网络。反思风险投资公司的合伙人赫斯(Heuss)在考虑了600多家公司后为该公司提供了资金支持。一项典型的投资额在30万美元到300万美元之间,平均交易金额为100万美元。

“对于RChain来说,治理一直是个大问题,”Heuss说。

因此,Reflective Ventures资助的公司保留了他们将使用的区块链的选择权,其中有许多区块链正在开发中。

这意味着最初由RChain通过基金I资助的公司最终可能不会实际使用RChain。Heuss表示,Reflective Ventures的首要任务是其投资组合公司的成功,而不是RChain的技术本身。他补充说,Reflective Ventures正在寻找高达3500万美元的新资金。

RChain fork Casper Labs据报道筹集了2000万美元,反思风险投资正在制定备用计划,以防RChain无法交付。

创业公司Casper Labs,前反对合作伙伴Steve Careaga是首席财务官,正在分析RChain的开源代码。Block于1月14日报道,Casper Labs也在筹集A轮融资,口头承诺为2000万美元。

RChain董事会成员和以太坊基金会研究员Vlad Zamfir一直在与Casper Labs谈判合同,这将使Casper Labs资助Zamfir对他的股份证明“Casper”协议的研究。Pyrofex的前产品经理Medha Parlikar也加入了该公司。一位接近该项目的消息人士表示,对于任何新的Casper Labs令牌,RHOC令牌将一对一匹配。

Meredith表示像Casper Labs这样的叉子的存在不一定是坏事,因为它们与RChain兼容并且可以并排操作以便从网络效应中受益。但目前尚不清楚Casper Labs或其他叉子如何与RChain合作,如果它按计划于2019年推出。

RChain即将出售西西雅图的房屋,这显然是该项目的象征。同样,Meredith说他创建RChain的动机不仅仅是赚钱。在他看来,对气候变化等现代社会的压力意味着新的协调技术,如区块链,是应对挑战所必需的。

最近几周,Meredith一直在向华盛顿州州长Jay Inslee,佛蒙特州参议员 Bernie Sanders和纽约众议员 Alexadria Ocasio-Cortez等政治家发推文 ,提供RChain和区块链,更广泛地作为解决气候变化,金融,和监管司法管辖区。

在故事的最新曲目之一中,2007年被任命为RChain Cooperative首席运营官的 Kenny Rowe 本周宣布辞去他在RChain Cooperative工作人员和董事会的职务,于2月28日生效。他承认面临的困难RChain 以乐观的方式结束了他给社区的公开信。

“虽然合作社在过去几个月里一直处于巨大压力之下,但使用合作社进行区块链治理的想法仍然合理,”他写道。“我完全相信,如果董事会,领导层和成员能够协调一致,那么RChain Cooperative将拥有光明的未来。”
 
原文:Boom, bust and blockchain: RChain Cooperative’s cryptocurrency dreams dissolve into controversy编译:波特虎

去中心化的货币市场:Compound是怎样用区块链重构「借钱」这件小事的?

chengpishu 发表了文章 • 2019-02-27 10:26 • 来自相关话题

货币有时间价值,因为钱会产生利息。

区块链产生了很多的数字资产,但现在这些资产大部分只能直接交易,无法交换时间价值,所以,借贷的实现就变得很重要了。

Compound是一个开放协议,想要实现数字资产的借贷。它想让你在区块链世界里更容易借钱。

借钱是很基础的需求。有的人有额外的资产,放着没用,有的人可能自己没有资产,而这些资产往往具备生产或者投资的价值,如果能让这两部分人互相借贷,那对双方来说都有好处,最终它会创造一个非零和的财富增长。

但在区块链上实现借贷有两个主要的问题:

    现有的借贷机制极其有限,所以很容易导致资产的错误定价。(比如很多的垃圾币有很高的市值,因为没有渠道可以做空它们。)

    区块链资产有可能产生负净值,因为有链上存储的成本,也有交易的风险(不论是场内交易还是场外交易)。我们没有一套很自然的利率机制可以抵消这些成本,这样就会让资产具有挥发性,因为「持有」并不产生「激励」。


中心化的交易所提供一些保证金交易,但需要你信任中心化机构,同时对可借贷的资产类型也有很大的限制,通常只有一些主流的币种。同时,这种中心化的方式无法在链上做借贷,这样对于智能合约来说,就没办法接入这套机制了。

而另外一些点对点协议的做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 ETHLend, Ripio, Lendroid, dYdX 等等。 这些协议为用户提供抵押或非抵押的借贷,但去中心化导致了用户需要承担很高的成本和很不友好的用户体验——比如,出借人需要自己发布、管理、监督借贷交易,这样借贷的过程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异步进行(因为需要花时间筹集借贷资金)。

Compound 想要提供另一种不同的借贷协议,让整个链上的体验和流程变得更简单、更流畅。

以下为Compound运作原理的一个介绍,主要参考来源为白皮书,如果你只想简单的知道Compound是一个借贷协议而不想了解更多,可以直接拉到文章最下面看 #Compound的未来,里面涉及到一些基于Compound协议产生的有趣应用。


Compound的简单介绍


Compound协议让开发者可以基于以太坊建立各种各样的货币市场(money market)。

所谓的“货币市场”,其实就是一个个的币池,每个币池里只有同一种ERC-20的币,协议通过算法来决定这个池子里的币借贷的利率是多少。简单点说,这个算法会基于人们对这个币借贷的供需关系自动计算出利率。例如在Dai这个货币市场里,目前放贷可以收取的年利率是2.29%,贷款需要付出的年利率则是8.69%,这些利率对每个人都一视同仁,而且每时每刻都可能处于浮动状态。

目前在 Compound 上总共有5个开放的货币市场,包含以下币种:

    Basic Attention Token(BAT)

    Dai(DAI)

    Augur(REP)

    Wrapped Ether(WETH)

    0x(ZRX)







不管你是来贷款还是放贷,你都是在跟 Compound 协议直接打交道。这一点跟那些点对点的借贷协议不太一样。在点对点的方案里,借贷双方会做匹配,然后你需要跟找你借钱的人(或者借你钱的人)进行沟通,双方自己商定好借款的利率、到期时间和抵押物品等等。

而在 Compound 协议里,每个ERC-20代币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借贷市场,里面包含每个用户在这个市场里的余额,以及各笔生效的借贷交易,乃至每段时期的历史利率,等等。

Compound协议包括三个主要的合约:

    MoneyMarket合约:负责主要的借贷逻辑的实现,包括了一系列的操作函数,比如放贷(SUPPLY)、提现(WITHDRAW)、借贷(BORROW)、偿还贷款( REPAY BORROW )、 清算(LIQUIDATE)等等。

    InterestRateModel合约:提供借贷利率的计算模型。

    PriceOracle合约:用来提供各个ERC-20代币的价格信息。比如这个合约可以通过排名前十的交易所得出一个币的当前价格,为其他合约所调用。


最主要的合约是MoneyMarket。在最简单的形式下,一个货币市场的MoneyMarket合约,就相当于一个ERC-20合约,这个合约会维护一张表,里面记录每个用户持有币的数量,也就是余额,余额同时也会随着时间计算利息。

Compound引入了一个低gas费的方法来更新合约内的用户余额。每当用户借贷或者放贷的时候,合约会自动更新余额表格里相应资产的条目。此外,Compound还会根据这张记录余额的表格来计算目前借贷和放贷各自的利率应该是多少。


币的放贷(Supplying Tokens)


针对某个token,Compound 会把所有放贷用户提供的同类 token 聚合起来,统一借出给不同的用户。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集中提供更好的流动性,同时用户也可以随时提现自己放贷出去的资产,不需要等到借贷合约到期才能收回钱。

在一个货币市场里,用户的余额会基于供应这个token的利率来计算应记利息。用户可以实时查询自己的余额(包括应计利息),当用户发起一笔交易更新余额的时候(比如放贷、转账、提现),应计利息就会转成相应的 token 资产付给用户。


应用场景


以太坊生态内的长期投资者(比如一些机构),可以利用Compound协议来完成投资的额外收入,赚一些利息。这个额外收入不需要你自己管理资金、完成借贷合约或者承担投机风险。

dApp、机器或者是交易所,如果有额外的token余额,那也可以放到 Compound 协议上增加一点收入,更充分的利用资金。这个有可能为以太坊生态解锁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
币的借贷(Borrowing Tokens)

Compound 让用户通过抵押品的信贷额度无缝地从协议上借钱。你只需要看自己要借哪个币,不需要和别人沟通还款日期、利率,就能马上借钱。借款是实时且可预测的。每个货币市场都有一个由市场决定的浮动利率。





要把自己手上的币放贷出去或者找Compound借币,直接跟平台交互就可以


Compound协议强制应用了一条规则,即每个账户必须拥有足够的余额能够偿还借款的额度,叫做抵押率(目前平台上这个数值是1.5x)。每个账户无法做出任何会使「余额/借款额度」低于「抵押率」的行为,比如再借更多的钱或者把抵押款的余额提现。要增大或者重置抵押率,用户可以全额或者部分偿还借款。任何被 Compound 持有的余额,包括用户用来做抵押品的余额,同时也会产生正常的应计利息。
风险与清算

如果一个用户提供的抵押资产,除以他们信用额度所借的款项,低于抵押率,那他们的抵押资产就可以(通过借款资产)被购买,出售的价格是当前市场价格减去清算折扣(liquidation discount)。这个机制会激励系统里的套利者,去快速减少借款人还不了的借款资产的短缺,从而降低协议的风险。

任何拥有借款资产的以太坊账户都可能全部或部分地参与到这种清算流程,用他们的资产去交换借款人的抵押资产。因为这两类用户和这两类资产,所有价格信息都可以在 Compound 的协议里面看到,所以清算是无摩擦的,不需要依赖任何外部的系统或者order book。
应用场景

这种不需要买卖或者更改自己的投资组合就能持有新资产的能力,会让dApp的用户、投资者和开发者都能拥有新的“超能力”:

    不需要等订单完成、或者执行任何的链下操作,dApp就能从以太坊上借到钱、并且立即在以太坊上使用这些借到的钱。比如在 Golem 网络上购买算力。

    投资者可以进行新的ICO交易,通过借入 eth,以原有的投资组合作为抵押资产。

    投资者如果想要做空一个币,可以先借入这个币,然后再把币卖给交易所,然后从币价的下跌中套利。



治理


在阅读白皮书的过程中,我发现Compound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是它提出了一些治理方面的构想,虽然这部分篇幅也只占一小段,但是之前看dydx或者一些其他defi项目的白皮书,感觉基本不会涉及治理。

Compound的治理机制是这样的:他们设想这整套协议应该是由中心化的管理模式,慢慢转变成由社区和stakeholder投票的去中心化的管理模式。有一个从中心化到去中心化的过渡。这种方式我认为也是比较合理的,能够在效率和开放性取得一个好的平衡。

下面这些权利一开始都由协议的管理员或者管理委员会来掌控:

    选择一个新的管理员或者管理委员会(比如DAO)的权利

    为每个货币市场设定借贷利率模型的权利

    开放、关闭、解禁一个货币市场的权利

    决定应该委托哪个实体提供关于货币价格的权利

    把协议里的资产(赚取的收入)提现的能力


随着时间的进展,Compound希望把这些权利逐步交付给由社区控制的DAO组织。这个DAO的形式可能是以太坊上的一个智能合约,社区成员可以提议或者投票,触发智能合约的特定函数来行使上面提到的那些权利。因为这个DAO其中具备的一项权利是选举新的DAO,所以总的来说,这个DAO会拥有根据stakeholder投票而不断实现自我进化的能力。

不管Compound的这套治理机制的构想究竟有没有落地的可能性,它是否足够成熟,我觉得都是一个有趣的尝试。


Compound的未来


在dydx那篇文章里,我们提到任何人都可以在dydx上构建并发布一个新的期货产品,为加密货币金融市场增加活力。Compound的协议比dydx更简单一些,因为借贷是金融更基础也更普遍的组成部分。

我觉得Compound的未来还是要取决于是否有开发者在它上面搭建新的服务,特别是跟dApp这块结合起来的话,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想象空间。就像白皮书里提到的那样:任何dApp、机器或者交易所,如果有额外的token余额,都可以放到 Compound 协议上更充分的利用资金。这有可能为以太坊生态解锁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

如果有一个dApp运转得很好但是找不到商业模式,而且它合约里沉淀了大量的ERC-20 token,那它就能借助Compound的货币市场做借贷赚一些钱。有点像很多互联网公司利用自己的业务回收现金流,然后把钱拿出去做金融化的运作来挣钱,比如我们一次性交会员费的健身房、购买消费卡的电商、要用车先给押金的租车公司、支付宝等等。

我在Compound的discord频道里看到了他们在聊的几个有趣案例,可以分享一下。比如有人在Compound的协议上搭建了一个很有趣的小应用叫poolTogether,被称为一款“不会亏钱的彩票应用”。这个应用是这样运作的:你找poolTogether买一张彩票,你付的钱就会被锁进一个智能合约里,poolTogether把所有人买彩票的钱都聚合起来,再放到Compound上面去做借贷,等到彩票开奖结束后,所有借贷产生的利息都归中奖的那个人拥有,同时每个人都能拿回自己买票的本金。

这是个非常有趣的应用,因为只要越多的人买彩票,把自己的钱存在一起,那么中奖的利息奖金就会越大,越有吸引力,产生一个正循环。有人还根据这个应用开了另一个脑洞:同样的模式能不能拿来作为支持自己喜欢的up主/歌手/偶像的方式?粉丝们把钱存在一起生利息,利息最后分给自己想要支持的up主。

anyway,类似这样的应用,可能看着特别小,但我认为会是非常有趣的尝试。在discord频道里,有人问Compound,别人都有5倍10倍的保证金交易玩法,Compound的借贷利率相比显得很微不足道,难道你们就没想过增加一些加杠杠的衍生品吗?Compound的创始人回答说,市面上有非常多做金融衍生品的平台,很多都有加杠杠的保证金交易,但是在这些模式里,他看到的是最基础的借贷反而都存在一些不必要的摩擦。因此,Compound还是想把借贷这件最基础的事情做好。我觉得这个判断是正确的,也许有了更牢固的借贷基础,我们才能看到更丰富的应用和新玩法。

(完)

扩展阅读:

compound白皮书:https://compound.finance/documents/Compound.Whitepaper.v04-83de48b6622ddd665234b41076d04c8b.pdf?vsn=d

compound协议的spec:https://github.com/compound-finance/compound-money-market/tree/master/docs/CompoundProtocol.pdf

 compound协议API文档:https://compound.finance/developers

github代码:https://github.com/compound-finance/compound-money-market 查看全部
640_1.jpg

货币有时间价值,因为钱会产生利息。

区块链产生了很多的数字资产,但现在这些资产大部分只能直接交易,无法交换时间价值,所以,借贷的实现就变得很重要了。

Compound是一个开放协议,想要实现数字资产的借贷。它想让你在区块链世界里更容易借钱。

借钱是很基础的需求。有的人有额外的资产,放着没用,有的人可能自己没有资产,而这些资产往往具备生产或者投资的价值,如果能让这两部分人互相借贷,那对双方来说都有好处,最终它会创造一个非零和的财富增长。

但在区块链上实现借贷有两个主要的问题:


    现有的借贷机制极其有限,所以很容易导致资产的错误定价。(比如很多的垃圾币有很高的市值,因为没有渠道可以做空它们。)

    区块链资产有可能产生负净值,因为有链上存储的成本,也有交易的风险(不论是场内交易还是场外交易)。我们没有一套很自然的利率机制可以抵消这些成本,这样就会让资产具有挥发性,因为「持有」并不产生「激励」。



中心化的交易所提供一些保证金交易,但需要你信任中心化机构,同时对可借贷的资产类型也有很大的限制,通常只有一些主流的币种。同时,这种中心化的方式无法在链上做借贷,这样对于智能合约来说,就没办法接入这套机制了。

而另外一些点对点协议的做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 ETHLend, Ripio, Lendroid, dYdX 等等。 这些协议为用户提供抵押或非抵押的借贷,但去中心化导致了用户需要承担很高的成本和很不友好的用户体验——比如,出借人需要自己发布、管理、监督借贷交易,这样借贷的过程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异步进行(因为需要花时间筹集借贷资金)。

Compound 想要提供另一种不同的借贷协议,让整个链上的体验和流程变得更简单、更流畅。

以下为Compound运作原理的一个介绍,主要参考来源为白皮书,如果你只想简单的知道Compound是一个借贷协议而不想了解更多,可以直接拉到文章最下面看 #Compound的未来,里面涉及到一些基于Compound协议产生的有趣应用。


Compound的简单介绍


Compound协议让开发者可以基于以太坊建立各种各样的货币市场(money market)。

所谓的“货币市场”,其实就是一个个的币池,每个币池里只有同一种ERC-20的币,协议通过算法来决定这个池子里的币借贷的利率是多少。简单点说,这个算法会基于人们对这个币借贷的供需关系自动计算出利率。例如在Dai这个货币市场里,目前放贷可以收取的年利率是2.29%,贷款需要付出的年利率则是8.69%,这些利率对每个人都一视同仁,而且每时每刻都可能处于浮动状态。

目前在 Compound 上总共有5个开放的货币市场,包含以下币种:


    Basic Attention Token(BAT)

    Dai(DAI)

    Augur(REP)

    Wrapped Ether(WETH)

    0x(ZRX)



dai.jpg


不管你是来贷款还是放贷,你都是在跟 Compound 协议直接打交道。这一点跟那些点对点的借贷协议不太一样。在点对点的方案里,借贷双方会做匹配,然后你需要跟找你借钱的人(或者借你钱的人)进行沟通,双方自己商定好借款的利率、到期时间和抵押物品等等。

而在 Compound 协议里,每个ERC-20代币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借贷市场,里面包含每个用户在这个市场里的余额,以及各笔生效的借贷交易,乃至每段时期的历史利率,等等。

Compound协议包括三个主要的合约:


    MoneyMarket合约:负责主要的借贷逻辑的实现,包括了一系列的操作函数,比如放贷(SUPPLY)、提现(WITHDRAW)、借贷(BORROW)、偿还贷款( REPAY BORROW )、 清算(LIQUIDATE)等等。

    InterestRateModel合约:提供借贷利率的计算模型。

    PriceOracle合约:用来提供各个ERC-20代币的价格信息。比如这个合约可以通过排名前十的交易所得出一个币的当前价格,为其他合约所调用。



最主要的合约是MoneyMarket。在最简单的形式下,一个货币市场的MoneyMarket合约,就相当于一个ERC-20合约,这个合约会维护一张表,里面记录每个用户持有币的数量,也就是余额,余额同时也会随着时间计算利息。

Compound引入了一个低gas费的方法来更新合约内的用户余额。每当用户借贷或者放贷的时候,合约会自动更新余额表格里相应资产的条目。此外,Compound还会根据这张记录余额的表格来计算目前借贷和放贷各自的利率应该是多少。


币的放贷(Supplying Tokens)


针对某个token,Compound 会把所有放贷用户提供的同类 token 聚合起来,统一借出给不同的用户。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集中提供更好的流动性,同时用户也可以随时提现自己放贷出去的资产,不需要等到借贷合约到期才能收回钱。

在一个货币市场里,用户的余额会基于供应这个token的利率来计算应记利息。用户可以实时查询自己的余额(包括应计利息),当用户发起一笔交易更新余额的时候(比如放贷、转账、提现),应计利息就会转成相应的 token 资产付给用户。


应用场景


以太坊生态内的长期投资者(比如一些机构),可以利用Compound协议来完成投资的额外收入,赚一些利息。这个额外收入不需要你自己管理资金、完成借贷合约或者承担投机风险。

dApp、机器或者是交易所,如果有额外的token余额,那也可以放到 Compound 协议上增加一点收入,更充分的利用资金。这个有可能为以太坊生态解锁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
币的借贷(Borrowing Tokens)

Compound 让用户通过抵押品的信贷额度无缝地从协议上借钱。你只需要看自己要借哪个币,不需要和别人沟通还款日期、利率,就能马上借钱。借款是实时且可预测的。每个货币市场都有一个由市场决定的浮动利率。

compound.jpg

要把自己手上的币放贷出去或者找Compound借币,直接跟平台交互就可以


Compound协议强制应用了一条规则,即每个账户必须拥有足够的余额能够偿还借款的额度,叫做抵押率(目前平台上这个数值是1.5x)。每个账户无法做出任何会使「余额/借款额度」低于「抵押率」的行为,比如再借更多的钱或者把抵押款的余额提现。要增大或者重置抵押率,用户可以全额或者部分偿还借款。任何被 Compound 持有的余额,包括用户用来做抵押品的余额,同时也会产生正常的应计利息。
风险与清算

如果一个用户提供的抵押资产,除以他们信用额度所借的款项,低于抵押率,那他们的抵押资产就可以(通过借款资产)被购买,出售的价格是当前市场价格减去清算折扣(liquidation discount)。这个机制会激励系统里的套利者,去快速减少借款人还不了的借款资产的短缺,从而降低协议的风险。

任何拥有借款资产的以太坊账户都可能全部或部分地参与到这种清算流程,用他们的资产去交换借款人的抵押资产。因为这两类用户和这两类资产,所有价格信息都可以在 Compound 的协议里面看到,所以清算是无摩擦的,不需要依赖任何外部的系统或者order book。
应用场景

这种不需要买卖或者更改自己的投资组合就能持有新资产的能力,会让dApp的用户、投资者和开发者都能拥有新的“超能力”:


    不需要等订单完成、或者执行任何的链下操作,dApp就能从以太坊上借到钱、并且立即在以太坊上使用这些借到的钱。比如在 Golem 网络上购买算力。

    投资者可以进行新的ICO交易,通过借入 eth,以原有的投资组合作为抵押资产。

    投资者如果想要做空一个币,可以先借入这个币,然后再把币卖给交易所,然后从币价的下跌中套利。




治理


在阅读白皮书的过程中,我发现Compound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是它提出了一些治理方面的构想,虽然这部分篇幅也只占一小段,但是之前看dydx或者一些其他defi项目的白皮书,感觉基本不会涉及治理。

Compound的治理机制是这样的:他们设想这整套协议应该是由中心化的管理模式,慢慢转变成由社区和stakeholder投票的去中心化的管理模式。有一个从中心化到去中心化的过渡。这种方式我认为也是比较合理的,能够在效率和开放性取得一个好的平衡。

下面这些权利一开始都由协议的管理员或者管理委员会来掌控:


    选择一个新的管理员或者管理委员会(比如DAO)的权利

    为每个货币市场设定借贷利率模型的权利

    开放、关闭、解禁一个货币市场的权利

    决定应该委托哪个实体提供关于货币价格的权利

    把协议里的资产(赚取的收入)提现的能力



随着时间的进展,Compound希望把这些权利逐步交付给由社区控制的DAO组织。这个DAO的形式可能是以太坊上的一个智能合约,社区成员可以提议或者投票,触发智能合约的特定函数来行使上面提到的那些权利。因为这个DAO其中具备的一项权利是选举新的DAO,所以总的来说,这个DAO会拥有根据stakeholder投票而不断实现自我进化的能力。

不管Compound的这套治理机制的构想究竟有没有落地的可能性,它是否足够成熟,我觉得都是一个有趣的尝试。


Compound的未来


在dydx那篇文章里,我们提到任何人都可以在dydx上构建并发布一个新的期货产品,为加密货币金融市场增加活力。Compound的协议比dydx更简单一些,因为借贷是金融更基础也更普遍的组成部分。

我觉得Compound的未来还是要取决于是否有开发者在它上面搭建新的服务,特别是跟dApp这块结合起来的话,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想象空间。就像白皮书里提到的那样:任何dApp、机器或者交易所,如果有额外的token余额,都可以放到 Compound 协议上更充分的利用资金。这有可能为以太坊生态解锁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

如果有一个dApp运转得很好但是找不到商业模式,而且它合约里沉淀了大量的ERC-20 token,那它就能借助Compound的货币市场做借贷赚一些钱。有点像很多互联网公司利用自己的业务回收现金流,然后把钱拿出去做金融化的运作来挣钱,比如我们一次性交会员费的健身房、购买消费卡的电商、要用车先给押金的租车公司、支付宝等等。

我在Compound的discord频道里看到了他们在聊的几个有趣案例,可以分享一下。比如有人在Compound的协议上搭建了一个很有趣的小应用叫poolTogether,被称为一款“不会亏钱的彩票应用”。这个应用是这样运作的:你找poolTogether买一张彩票,你付的钱就会被锁进一个智能合约里,poolTogether把所有人买彩票的钱都聚合起来,再放到Compound上面去做借贷,等到彩票开奖结束后,所有借贷产生的利息都归中奖的那个人拥有,同时每个人都能拿回自己买票的本金。

这是个非常有趣的应用,因为只要越多的人买彩票,把自己的钱存在一起,那么中奖的利息奖金就会越大,越有吸引力,产生一个正循环。有人还根据这个应用开了另一个脑洞:同样的模式能不能拿来作为支持自己喜欢的up主/歌手/偶像的方式?粉丝们把钱存在一起生利息,利息最后分给自己想要支持的up主。

anyway,类似这样的应用,可能看着特别小,但我认为会是非常有趣的尝试。在discord频道里,有人问Compound,别人都有5倍10倍的保证金交易玩法,Compound的借贷利率相比显得很微不足道,难道你们就没想过增加一些加杠杠的衍生品吗?Compound的创始人回答说,市面上有非常多做金融衍生品的平台,很多都有加杠杠的保证金交易,但是在这些模式里,他看到的是最基础的借贷反而都存在一些不必要的摩擦。因此,Compound还是想把借贷这件最基础的事情做好。我觉得这个判断是正确的,也许有了更牢固的借贷基础,我们才能看到更丰富的应用和新玩法。

(完)

扩展阅读:

compound白皮书:https://compound.finance/documents/Compound.Whitepaper.v04-83de48b6622ddd665234b41076d04c8b.pdf?vsn=d

compound协议的spec:https://github.com/compound-finance/compound-money-market/tree/master/docs/CompoundProtocol.pdf

 compound协议API文档:https://compound.finance/developers

github代码:https://github.com/compound-finance/compound-money-market

30 天拉爆 400% 的 Holo,和玩客云有什么区别?

blockbeats 发表了文章 • 2019-02-21 11:36 • 来自相关话题

币圈一到过年就出怪事。

去年春节「三点钟群」给不少人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今年春节前的 7 天,Holo(Hot)这个一涨再涨的币,让熊市的币圈群里刷屏了。

最低点到现在一个月的时间里,Holochain 的代币 HOT 上涨将近了 4 倍。按照 HOT 与 BTC 的交易对来看,现在的 HOT 甚至已经超过了牛市,已经出现了历史最高点。经过春节一段时间的回落,HOT 又开始上涨,再次逼近最高点。

不仅国内在热议,国外的币圈群众也是一脸懵逼,都不知道为啥这个币被拉盘拉成这样。知名论坛 Reddit 上有一个专门的 Holochain 板块,有个帖子问「这波拉盘到底是咋回事?」底下有近 80 条留言。

国外网友众说纷纭,有的认为交易所拉盘,有的认为是韭菜 FOMO,有的认为是 HOLO 的技术终于吸引了人们关注。

这个 Holo 是什么?为什么可以在熊市独领风骚呢?


Holo 与火狐浏览器的谣传


这是 Holochain 的官方介绍,「Holochain 不是一条区块链」,而是另一种分布式的技术。

像比特币、以太坊这种网络,扩展性差的原因,就是全网所有的节点都要进行验证,每个节点的账本都是最新的,这样效率就很低。

而 Holo 换了个想法,这条网络不需要所有节点都验证,每个节点的账本都是网络的一部分,各个节点的账本合起来,就是整条网络。这个技术听起来非常像 BitTorrent 协议,一份文件打成碎片被分布在不同硬盘里,读取的时候要整合起来才行。

有了高扩展性的 Holo,就可以更完美地运行各种各样的 DApp。

这条"超越了区块链"的链不仅获得了大量币圈人关注,连火狐浏览器都跟它有了瓜葛。

Jim Cook,火狐浏览器的开发公司 Mozilla 的 CFO,曾经在去年 4 月份的时候公开支持过 Holochain。到了 5 月份,Holo 人气大涨,直接涨到了当时的最高点,这与火狐的站台密不可分,圈内一直流传 Holo 和火狐的合作关系。

去年 8 月份,Holochain 表示,正在和 Mozilla 讨论一些新产品,但是产品细节并没有透露。坊间传言,Mozilla 很有可能会把 Holochain 的技术融合进火狐浏览器,甚至会用 Holo 的技术做出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官方对于这种暧昧的关系并没有给出多少反应和解释,更让外界对这层合作产生了更多的猜忌。


Holo 原来靠卖硬件也赚钱


任何一种技术都需要推广,得有用户使用才行,尤其是 Holochain 这种想要改变现在互联网中心化的技术,必须得有大量用户,这个技术才能体现出来。但是使用 Holochain,要配置独特的网络环境,这个门槛就相当高了。

为了降低这个门槛,Holochain 特意众筹了自己的特殊硬件产品 HoloPort,众筹的效果非常不错,募了 100 多万美元,比预计的众筹金额多了 1.5 倍。

HoloPort 是一个类似私人云主机,这个主机的硬件设施跟普通主机没有太大区别,只是里面有配置好了的 Holochain 使用环境,拿回家连上网就可以使用这个网络下的应用了。

它借助分散的 P2P 网络,将各类文件打散后存储在全球各地的 Holo 主机上,当用户需要使用的时候,就可以自动提取内容。

但 Holochain 和其他分布式内容存储系统(比如 Filecoin)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不适合存储大型文件,更适合轻量级的应用使用。官方在 FAQ 里也表示,如果想要存储大的文件,请使用 IPFS 系统。

区块律动 BlockBeats 更愿意将其解释为是一个更快的区块链+容量更小的 CDN 网络,它可以实现玩客云、BitTorrent 等系统差不多的功能,以及任何区块链系统可以做到的事情。不过,这个 Holo 版的「玩客云」的价格,要贵得多。






众筹的价格是最便宜的,有三个型号,从 99 美元到 999 美元不等。比较三种型号,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内存和硬盘空间,最便宜的只有 2G 内存,硬盘空间也只有 8G,相当于一个 U 盘的大小,众筹价格也将近 700 人民币。

Holo 的使用代码完全是开源的,在 Holochain 的官网里,有完整的代码布置攻略,从节点配置到工具安装,不同系统下的不同设置方法在官网都有明确指导。在仔细研究一番后,用户可以自己跑整个流程。

解决了代码,剩下就是硬件的问题。同等配置的设备,用户自己完全可以买到更便宜的。

用三种型号里同等配置的 HoloPort 举例,自己组装需要 2133 元左右,Holo 官方售价为 599 美元,合约 4073 元。在代码已经开源的情况下,Holo 光卖设备,利润就可以达到 90%。


这趟车,上的时候要谨慎!


Holo 喊单的不少,国内外都有,老外喊单甚至喊到了 1 美元,但这趟车必须要谨慎上。

网上有个关于 EOS 喊单的图,是某知名币圈人士所说的「EOS 三浪」在 EOS 主网上线前 5 月左右,有人认为 EOS 价格有可能到达四位数。可是 EOS 现在三浪打完了,从 23 美元打到了 3 美元。

按照相同的说法,Holo 从最低点开始涨,现在已经打了 5 浪了,前阵子开始调整,不少人觉得是个上车的好机会。

从币安的交易量看,在上涨 5 倍的这段时间里,已经有大量的人入场了。HOT/BTC 已经到了历史最高点,现在再入场,风险很大。

再结合上面提到的玩客云、Bittorrent、IPFS 的模式,Holochain 落地后短期内火爆的可能性其实并不大。Holochain 的测试网数据显示,目前已经超过 3 万个节点在线,运行了 50 个 DAPP,用户超过 1 万人。我们持谨慎态度,等待更多可用的案例和资料,而非币价的巨幅波动。


作者:区块律动BlockBeats 0x29 查看全部
holo.jpg

币圈一到过年就出怪事。

去年春节「三点钟群」给不少人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今年春节前的 7 天,Holo(Hot)这个一涨再涨的币,让熊市的币圈群里刷屏了。

最低点到现在一个月的时间里,Holochain 的代币 HOT 上涨将近了 4 倍。按照 HOT 与 BTC 的交易对来看,现在的 HOT 甚至已经超过了牛市,已经出现了历史最高点。经过春节一段时间的回落,HOT 又开始上涨,再次逼近最高点。

不仅国内在热议,国外的币圈群众也是一脸懵逼,都不知道为啥这个币被拉盘拉成这样。知名论坛 Reddit 上有一个专门的 Holochain 板块,有个帖子问「这波拉盘到底是咋回事?」底下有近 80 条留言。

国外网友众说纷纭,有的认为交易所拉盘,有的认为是韭菜 FOMO,有的认为是 HOLO 的技术终于吸引了人们关注。

这个 Holo 是什么?为什么可以在熊市独领风骚呢?


Holo 与火狐浏览器的谣传


这是 Holochain 的官方介绍,「Holochain 不是一条区块链」,而是另一种分布式的技术。

像比特币、以太坊这种网络,扩展性差的原因,就是全网所有的节点都要进行验证,每个节点的账本都是最新的,这样效率就很低。

而 Holo 换了个想法,这条网络不需要所有节点都验证,每个节点的账本都是网络的一部分,各个节点的账本合起来,就是整条网络。这个技术听起来非常像 BitTorrent 协议,一份文件打成碎片被分布在不同硬盘里,读取的时候要整合起来才行。

有了高扩展性的 Holo,就可以更完美地运行各种各样的 DApp。

这条"超越了区块链"的链不仅获得了大量币圈人关注,连火狐浏览器都跟它有了瓜葛。

Jim Cook,火狐浏览器的开发公司 Mozilla 的 CFO,曾经在去年 4 月份的时候公开支持过 Holochain。到了 5 月份,Holo 人气大涨,直接涨到了当时的最高点,这与火狐的站台密不可分,圈内一直流传 Holo 和火狐的合作关系。

去年 8 月份,Holochain 表示,正在和 Mozilla 讨论一些新产品,但是产品细节并没有透露。坊间传言,Mozilla 很有可能会把 Holochain 的技术融合进火狐浏览器,甚至会用 Holo 的技术做出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官方对于这种暧昧的关系并没有给出多少反应和解释,更让外界对这层合作产生了更多的猜忌。


Holo 原来靠卖硬件也赚钱


任何一种技术都需要推广,得有用户使用才行,尤其是 Holochain 这种想要改变现在互联网中心化的技术,必须得有大量用户,这个技术才能体现出来。但是使用 Holochain,要配置独特的网络环境,这个门槛就相当高了。

为了降低这个门槛,Holochain 特意众筹了自己的特殊硬件产品 HoloPort,众筹的效果非常不错,募了 100 多万美元,比预计的众筹金额多了 1.5 倍。

HoloPort 是一个类似私人云主机,这个主机的硬件设施跟普通主机没有太大区别,只是里面有配置好了的 Holochain 使用环境,拿回家连上网就可以使用这个网络下的应用了。

它借助分散的 P2P 网络,将各类文件打散后存储在全球各地的 Holo 主机上,当用户需要使用的时候,就可以自动提取内容。

但 Holochain 和其他分布式内容存储系统(比如 Filecoin)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不适合存储大型文件,更适合轻量级的应用使用。官方在 FAQ 里也表示,如果想要存储大的文件,请使用 IPFS 系统。

区块律动 BlockBeats 更愿意将其解释为是一个更快的区块链+容量更小的 CDN 网络,它可以实现玩客云、BitTorrent 等系统差不多的功能,以及任何区块链系统可以做到的事情。不过,这个 Holo 版的「玩客云」的价格,要贵得多。

holoport.jpg


众筹的价格是最便宜的,有三个型号,从 99 美元到 999 美元不等。比较三种型号,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内存和硬盘空间,最便宜的只有 2G 内存,硬盘空间也只有 8G,相当于一个 U 盘的大小,众筹价格也将近 700 人民币。

Holo 的使用代码完全是开源的,在 Holochain 的官网里,有完整的代码布置攻略,从节点配置到工具安装,不同系统下的不同设置方法在官网都有明确指导。在仔细研究一番后,用户可以自己跑整个流程。

解决了代码,剩下就是硬件的问题。同等配置的设备,用户自己完全可以买到更便宜的。

用三种型号里同等配置的 HoloPort 举例,自己组装需要 2133 元左右,Holo 官方售价为 599 美元,合约 4073 元。在代码已经开源的情况下,Holo 光卖设备,利润就可以达到 90%。


这趟车,上的时候要谨慎!


Holo 喊单的不少,国内外都有,老外喊单甚至喊到了 1 美元,但这趟车必须要谨慎上。

网上有个关于 EOS 喊单的图,是某知名币圈人士所说的「EOS 三浪」在 EOS 主网上线前 5 月左右,有人认为 EOS 价格有可能到达四位数。可是 EOS 现在三浪打完了,从 23 美元打到了 3 美元。

按照相同的说法,Holo 从最低点开始涨,现在已经打了 5 浪了,前阵子开始调整,不少人觉得是个上车的好机会。

从币安的交易量看,在上涨 5 倍的这段时间里,已经有大量的人入场了。HOT/BTC 已经到了历史最高点,现在再入场,风险很大。

再结合上面提到的玩客云、Bittorrent、IPFS 的模式,Holochain 落地后短期内火爆的可能性其实并不大。Holochain 的测试网数据显示,目前已经超过 3 万个节点在线,运行了 50 个 DAPP,用户超过 1 万人。我们持谨慎态度,等待更多可用的案例和资料,而非币价的巨幅波动。


作者:区块律动BlockBeats 0x29

BTT 爆红,史上第一个百万日活 DApp 何时诞生?

huoxing 发表了文章 • 2019-02-02 16:29 • 来自相关话题

594 亿枚 BTT 15 分钟内售罄,BTT 开盘暴涨 5 倍,最近一段时间,波场凭借 BTT 再次成为币圈焦点。

事实上,BTT 的火爆早在 8 个月前便埋下了伏笔。彼时,波场斥资 1.4 亿美元收购 BitTorrent (BT),创始人孙宇晨高调宣布:BT 与其超过十亿的全球安装用户正式成为波场生态的一部分,波场生态正式成为全球最大的去中心化互联网生态。

今年 1 月初,BT 宣布推出基于 TRON 协议的平台币 BTT。孙宇晨一如既往地卖力宣传,还拉上币安等合作伙伴,在寒冬中忙得热火朝天。

波场商务负责人 Roy Liu 透露,团队正在对 BT 进行币改,币改完成后的 BT 将是历史上第一个 DAU 超过百万级别的 DApp。

究竟是炒作,还是新一轮的「割韭菜」游戏?币改后的 BT 真的能实现百万日活吗?


BT 的三大用户群


首先思考一个问题:假如币改后的 BT 拥有百万日活,这些用户来自哪里?

据 BT 白皮书显示,BT 将基于波场网络发行总量为 9900 亿的 BTT 代币,并对 TRX 持有者进行空投,新的 BT 客户端将增加 BTT 内置钱包,用户在上传种子时若选择收费模式,则可以获得愿意付费 BTT 用户的收益。






在 BTT 分配方案中,代币持有者除 TRON 基金会(20%)、BitTorrent 生态(19.9%)、BT 团队(19%)、合作伙伴(4%)及各轮次投资者(17%)外,还将为 TRX 持有者、BitTorrent 用户空投,比例分别为 10.1%、10%。

由此可见,BTT 未来将拥有三大核心用户群:BitTorrent 用户、TRX 持有者、新进投资者。那么,这三大用户群能否支持起百万日活?

首先,BitTorrent 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为百万日活 DApp 的构建打下了基础。

BitTorrent 公司拥有 BT 协议的控制权、两个最流行的客户端 BitTorrent 和 uTorrent,其官网显示,每个月有超过 1.7 亿人使用 BT 产品,BT 协议每天可以传输全球 40%的互联网流量。

地域分布上,据最新的 BT 白皮书统计,BitTorrent 协议在全球拥有超过 10 亿用户,其中在 19 个国家的用户均超过其互联网用户的 5%(近 6000 万),在 23 个国家分别拥有超过 100 万用户。

假如这组数据不含水分,即使放到互联网世界也相当亮眼,而这正是波场创始人孙宇晨所看重的。






近日在接受采访时,孙宇晨表示,BT 的 1 亿活跃用户绝大多数不是币圈用户,但其属性与币圈用户高度重合,「首先他们对去中心化技术感兴趣,使用着 P2P 技术;其次用户以 25 到 35 岁的男性为主,在收到 BTT 空投后会去想:BTT 是什么?虚拟货币是什么?他们就会开始调查。」

不过,这些用户的最终转化率仍是个问号。区块链信用评级机构「大炮评级」指出,BitTorrent 原住民用户的转化具有不小挑战,BTT 的最大竞争者其实是 BT 自身,若原有网络一切需求仍然稳定,激励痛点不痛不痒,新扩展竞价模型的需求将缩水,并减弱 BTT 预期;而反过来说,若该模式有望发展成为行业中的杀手级应用,那么其对增量的引流,则意义重大。

对于新 DApp 的构建,TRX 持有者的规模同样不可小觑。据 Etherscan 统计,截至 2 月 1 日 15:00,TRX 持币用户为 1052341 人。

对比波场和 BT,一个为去中心化互联网搭建基础设施,构建全球范围内的自由内容娱乐体系,一个是去中心化的协议,帮助用户分享与下载内容。

从二者的定位和用户属性看,的确存在很高的重合度,这也为 TRX 持有者的转化提供了可能,何况 BTT 会对 TRX 持有者连续空投 6 年,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用户留存和活跃度。

至于新进投资者,他们像既有的 TRX 持有者一样,对 BTT 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这在二级市场中得以表现:BTT 宣布空投后,TRX 逆市上扬,领跑主流币。与此同时,BTT 在币安 Launchpad 的众筹异常火爆,吸睛无数。

众交易所的助攻也让 BTT 蓄势待发。自 BTT 空投计划宣布后,各大交易所纷纷响应,目前的支持名单已包含币安、Bithumb、OKEx、火币等知名交易所,且在不断增加,既保证了 TRX 持有者顺利获得空投的 BTT,也会引起新进投资者的关注。

综合以上信息,BT 在用户端占尽先机,币改之后的新 DApp 值得期待。


百万日活的 3 道坎


实现百万日活非一日之功,波场和 BT 虽占据先天优势,但眼前起码还要跨过 3 道坎。

第一道坎是波场的 TPS。

在 BT 前高管莫里斯看来,波场所谓的 BTT 计划难以让人信服,最大的问题是波场的 TPS 无法满足 BT 点对点传输的需求。他曾对媒体吐槽:「你能听到的所有废话,比如波场 TPS 能达到 1 万次,鬼话连篇!」

的确,波场与 BT 的联盟考验着 TRON 网络的性能。然而,在接受采访时,孙宇晨称波场的 TPS 完全满足 BitTorrent 的需求:「我们目前的解决方案跟以太坊的雷电网络、比特币的闪电网络比较类似。我们有一个混合的解决方案,并不是 BitTorrent 每一笔文件碎片的传输都会上链,我们会先给它开启一个通道,然后等全部文件转完之后再把整体结果上链。」

如果真如孙宇晨所言,这或许又将影响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

第二道坎是运作模式。

业内分析指出,BitTorrent 作为一种内容分发协议,在过去十几年苦于商业模式不清晰,就算经过加密货币的渲染与改造,其根本目的也只是完成之前未竟的事业,即做国际版 CDN (内容分发网络),与之前迅雷的玩客云很像。






但在去年 9 月,迅雷已宣布将向链享云售让部分区块链业务,包括链克、链克商城和链克口袋,在法律层面剥离链克,切割了与「币」有关的业务。加上国内监管趋严,链克已从绝大部分交易所下线,不少投资者在币价暴跌中被深度套牢。

对此,孙宇晨向记者表示,迅雷还称不上去中心化,且只在中国有用户,根本达不到全球去中心化的标准,而 BT 在全球 138 个国家都有超过 10 万以上的活跃用户,是高度的去中心化。

除此之外,他还强调波场的优势是拥有 BitTorrent 协议的控制权,这是迅雷做不到的。「我们的去中心化比迅雷强非常多,并且可以修改整个协议层。」

尽管如此,币改仍是一把双刃剑,虽然能起到激励作用,但无法摆脱加密货币市场的影响,如果收益稳定性较差,用户也很难一直买单。

第三道坎是版权问题。

有分析指出,虽然区块链应用会解决用户奖励机制的问题,但在版权等法律问题上,现在的 BTT 白皮书并没有提到有效的解决途径,BT 有可能成为「盗版世界的交易所」。

互联网观察家王冠雄则认为,区块链接入的 BT 技术下半场更具想象空间:资源提供者和版权方不再像 PC 时代成为被收割者,而是真正的获利者,他们的积极性一旦被充分调动,整个行业的潜能将被彻底激发。

不管如何,用区块链技术解决版权问题是项目方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除了以上 3 道坎外,如何打消公众对波场割韭菜的质疑、如何转变用户的付费习惯等等,都是项目方要解决的问题。


孙宇晨的真正目的


从收购 BT 到发行 BTT,孙宇晨一次次成功地引起币圈关注,其真正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在接受采访时,孙宇晨直言对 BT 信心十足,要倾团队之力打造成熊市的标杆项目。至于 BT 的定位,他认为首先是波场上的 DApp,但后期的作用会更大,包含三个方向的布局:

一是去中心化的带宽共享,借助 BTT 让下载更快;

二是去中心化的存储,类似 SIA、IPFS;

三是去中心化的内容分发网络,虽尚未写进白皮书,但已在后期的规划中。

至于 DApp 日活能否突破百万,以及这些计划能否最终实现,均有待于进一步观察,但这并不妨碍孙宇晨成为事实上的大赢家:按照 BTT 目前的价格(1 BTT=0.0005USD)计算,BTT 市值已逼近 5 亿美元,闯进市值榜 TOP20。






近日,区块链信用评级机构「大炮评级」从项目基本面、团队基本面、社区媒体热度等维度对该项目进行了剖析,梳理如下:

1、波场早期定位偏向泛娱乐,与 BT 的结合有助于其内容板块的布局,BT 分布式网络的特性也与行业有着天然的耦合。但需要说明的是,BT 的整体功能其实完成度已经很高,币改更多是锦上添花而非创造新的刚需。

白皮书中反复强调的一句话是「不会改变当前协议的工作方式」,不对已有用户做强制更新要求,而是让其自行选择是否使用集成新功能的客户端。可见,虽然 BitTorrent 公司目前被收购,但不成为该协作系统垄断者的态度不变。

2、原 BT 团队技术开发成员+波场团队部分成员的加入,组成目前的 BTT 团队,双方在开发、宣传 PR、运营等层面的配合是后续跟进的重点。

3、近期 BT 相关社交媒体及社群热度呈上升趋势,尤其是 Facebook,从社群氛围观察中发现,除了币圈存量用户外,也有部分 BT 的使用者出于好奇对 BTT 项目进行了关注。

4、基于 BT 的受众面及用户积累,其自身是一款相对成熟的协议和产品。从披露进度来看,目前在 BTT 钱包整合、链下 / 链上功能完善等层面进行推进,预计于 2019 年 Q2 能通过参与早期用户测试观察到项目的实际成果。

就目前而言,尽管 BTT 在二级市场表现抢眼,但币改后的 BT 能否实现百万日活,依旧是个未知数,正如 BT 前高管莫里斯所言:真正去中心化的项目是相当复杂的,而且这种复杂程度会带来不菲的成本。

不管如何,BTT 都对商用 DApp 和商用公链产生巨大的探索价值,链圈和币圈的从业者都在拭目以待。 查看全部
a2930efbf69216f333e261c72144a704.jpg

594 亿枚 BTT 15 分钟内售罄,BTT 开盘暴涨 5 倍,最近一段时间,波场凭借 BTT 再次成为币圈焦点。

事实上,BTT 的火爆早在 8 个月前便埋下了伏笔。彼时,波场斥资 1.4 亿美元收购 BitTorrent (BT),创始人孙宇晨高调宣布:BT 与其超过十亿的全球安装用户正式成为波场生态的一部分,波场生态正式成为全球最大的去中心化互联网生态。

今年 1 月初,BT 宣布推出基于 TRON 协议的平台币 BTT。孙宇晨一如既往地卖力宣传,还拉上币安等合作伙伴,在寒冬中忙得热火朝天。

波场商务负责人 Roy Liu 透露,团队正在对 BT 进行币改,币改完成后的 BT 将是历史上第一个 DAU 超过百万级别的 DApp。

究竟是炒作,还是新一轮的「割韭菜」游戏?币改后的 BT 真的能实现百万日活吗?


BT 的三大用户群


首先思考一个问题:假如币改后的 BT 拥有百万日活,这些用户来自哪里?

据 BT 白皮书显示,BT 将基于波场网络发行总量为 9900 亿的 BTT 代币,并对 TRX 持有者进行空投,新的 BT 客户端将增加 BTT 内置钱包,用户在上传种子时若选择收费模式,则可以获得愿意付费 BTT 用户的收益。

e679b82a9c13120809a1057383dbfc38.jpg


在 BTT 分配方案中,代币持有者除 TRON 基金会(20%)、BitTorrent 生态(19.9%)、BT 团队(19%)、合作伙伴(4%)及各轮次投资者(17%)外,还将为 TRX 持有者、BitTorrent 用户空投,比例分别为 10.1%、10%。

由此可见,BTT 未来将拥有三大核心用户群:BitTorrent 用户、TRX 持有者、新进投资者。那么,这三大用户群能否支持起百万日活?

首先,BitTorrent 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为百万日活 DApp 的构建打下了基础。

BitTorrent 公司拥有 BT 协议的控制权、两个最流行的客户端 BitTorrent 和 uTorrent,其官网显示,每个月有超过 1.7 亿人使用 BT 产品,BT 协议每天可以传输全球 40%的互联网流量。

地域分布上,据最新的 BT 白皮书统计,BitTorrent 协议在全球拥有超过 10 亿用户,其中在 19 个国家的用户均超过其互联网用户的 5%(近 6000 万),在 23 个国家分别拥有超过 100 万用户。

假如这组数据不含水分,即使放到互联网世界也相当亮眼,而这正是波场创始人孙宇晨所看重的。

bd3b2c4735bae7f28cd826b76f81243e.jpg


近日在接受采访时,孙宇晨表示,BT 的 1 亿活跃用户绝大多数不是币圈用户,但其属性与币圈用户高度重合,「首先他们对去中心化技术感兴趣,使用着 P2P 技术;其次用户以 25 到 35 岁的男性为主,在收到 BTT 空投后会去想:BTT 是什么?虚拟货币是什么?他们就会开始调查。」

不过,这些用户的最终转化率仍是个问号。区块链信用评级机构「大炮评级」指出,BitTorrent 原住民用户的转化具有不小挑战,BTT 的最大竞争者其实是 BT 自身,若原有网络一切需求仍然稳定,激励痛点不痛不痒,新扩展竞价模型的需求将缩水,并减弱 BTT 预期;而反过来说,若该模式有望发展成为行业中的杀手级应用,那么其对增量的引流,则意义重大。

对于新 DApp 的构建,TRX 持有者的规模同样不可小觑。据 Etherscan 统计,截至 2 月 1 日 15:00,TRX 持币用户为 1052341 人。

对比波场和 BT,一个为去中心化互联网搭建基础设施,构建全球范围内的自由内容娱乐体系,一个是去中心化的协议,帮助用户分享与下载内容。

从二者的定位和用户属性看,的确存在很高的重合度,这也为 TRX 持有者的转化提供了可能,何况 BTT 会对 TRX 持有者连续空投 6 年,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用户留存和活跃度。

至于新进投资者,他们像既有的 TRX 持有者一样,对 BTT 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这在二级市场中得以表现:BTT 宣布空投后,TRX 逆市上扬,领跑主流币。与此同时,BTT 在币安 Launchpad 的众筹异常火爆,吸睛无数。

众交易所的助攻也让 BTT 蓄势待发。自 BTT 空投计划宣布后,各大交易所纷纷响应,目前的支持名单已包含币安、Bithumb、OKEx、火币等知名交易所,且在不断增加,既保证了 TRX 持有者顺利获得空投的 BTT,也会引起新进投资者的关注。

综合以上信息,BT 在用户端占尽先机,币改之后的新 DApp 值得期待。


百万日活的 3 道坎


实现百万日活非一日之功,波场和 BT 虽占据先天优势,但眼前起码还要跨过 3 道坎。

第一道坎是波场的 TPS。

在 BT 前高管莫里斯看来,波场所谓的 BTT 计划难以让人信服,最大的问题是波场的 TPS 无法满足 BT 点对点传输的需求。他曾对媒体吐槽:「你能听到的所有废话,比如波场 TPS 能达到 1 万次,鬼话连篇!」

的确,波场与 BT 的联盟考验着 TRON 网络的性能。然而,在接受采访时,孙宇晨称波场的 TPS 完全满足 BitTorrent 的需求:「我们目前的解决方案跟以太坊的雷电网络、比特币的闪电网络比较类似。我们有一个混合的解决方案,并不是 BitTorrent 每一笔文件碎片的传输都会上链,我们会先给它开启一个通道,然后等全部文件转完之后再把整体结果上链。」

如果真如孙宇晨所言,这或许又将影响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

第二道坎是运作模式。

业内分析指出,BitTorrent 作为一种内容分发协议,在过去十几年苦于商业模式不清晰,就算经过加密货币的渲染与改造,其根本目的也只是完成之前未竟的事业,即做国际版 CDN (内容分发网络),与之前迅雷的玩客云很像。

1589f0b4bb9fb0f8127d5d3153b12f0a.jpg


但在去年 9 月,迅雷已宣布将向链享云售让部分区块链业务,包括链克、链克商城和链克口袋,在法律层面剥离链克,切割了与「币」有关的业务。加上国内监管趋严,链克已从绝大部分交易所下线,不少投资者在币价暴跌中被深度套牢。

对此,孙宇晨向记者表示,迅雷还称不上去中心化,且只在中国有用户,根本达不到全球去中心化的标准,而 BT 在全球 138 个国家都有超过 10 万以上的活跃用户,是高度的去中心化。

除此之外,他还强调波场的优势是拥有 BitTorrent 协议的控制权,这是迅雷做不到的。「我们的去中心化比迅雷强非常多,并且可以修改整个协议层。」

尽管如此,币改仍是一把双刃剑,虽然能起到激励作用,但无法摆脱加密货币市场的影响,如果收益稳定性较差,用户也很难一直买单。

第三道坎是版权问题。

有分析指出,虽然区块链应用会解决用户奖励机制的问题,但在版权等法律问题上,现在的 BTT 白皮书并没有提到有效的解决途径,BT 有可能成为「盗版世界的交易所」。

互联网观察家王冠雄则认为,区块链接入的 BT 技术下半场更具想象空间:资源提供者和版权方不再像 PC 时代成为被收割者,而是真正的获利者,他们的积极性一旦被充分调动,整个行业的潜能将被彻底激发。

不管如何,用区块链技术解决版权问题是项目方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除了以上 3 道坎外,如何打消公众对波场割韭菜的质疑、如何转变用户的付费习惯等等,都是项目方要解决的问题。


孙宇晨的真正目的


从收购 BT 到发行 BTT,孙宇晨一次次成功地引起币圈关注,其真正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在接受采访时,孙宇晨直言对 BT 信心十足,要倾团队之力打造成熊市的标杆项目。至于 BT 的定位,他认为首先是波场上的 DApp,但后期的作用会更大,包含三个方向的布局:

一是去中心化的带宽共享,借助 BTT 让下载更快;

二是去中心化的存储,类似 SIA、IPFS;

三是去中心化的内容分发网络,虽尚未写进白皮书,但已在后期的规划中。

至于 DApp 日活能否突破百万,以及这些计划能否最终实现,均有待于进一步观察,但这并不妨碍孙宇晨成为事实上的大赢家:按照 BTT 目前的价格(1 BTT=0.0005USD)计算,BTT 市值已逼近 5 亿美元,闯进市值榜 TOP20。

63f19e09c69d0295f05de48b753ac16a.jpg


近日,区块链信用评级机构「大炮评级」从项目基本面、团队基本面、社区媒体热度等维度对该项目进行了剖析,梳理如下:

1、波场早期定位偏向泛娱乐,与 BT 的结合有助于其内容板块的布局,BT 分布式网络的特性也与行业有着天然的耦合。但需要说明的是,BT 的整体功能其实完成度已经很高,币改更多是锦上添花而非创造新的刚需。

白皮书中反复强调的一句话是「不会改变当前协议的工作方式」,不对已有用户做强制更新要求,而是让其自行选择是否使用集成新功能的客户端。可见,虽然 BitTorrent 公司目前被收购,但不成为该协作系统垄断者的态度不变。

2、原 BT 团队技术开发成员+波场团队部分成员的加入,组成目前的 BTT 团队,双方在开发、宣传 PR、运营等层面的配合是后续跟进的重点。

3、近期 BT 相关社交媒体及社群热度呈上升趋势,尤其是 Facebook,从社群氛围观察中发现,除了币圈存量用户外,也有部分 BT 的使用者出于好奇对 BTT 项目进行了关注。

4、基于 BT 的受众面及用户积累,其自身是一款相对成熟的协议和产品。从披露进度来看,目前在 BTT 钱包整合、链下 / 链上功能完善等层面进行推进,预计于 2019 年 Q2 能通过参与早期用户测试观察到项目的实际成果。

就目前而言,尽管 BTT 在二级市场表现抢眼,但币改后的 BT 能否实现百万日活,依旧是个未知数,正如 BT 前高管莫里斯所言:真正去中心化的项目是相当复杂的,而且这种复杂程度会带来不菲的成本。

不管如何,BTT 都对商用 DApp 和商用公链产生巨大的探索价值,链圈和币圈的从业者都在拭目以待。

也谈Vault:比特币已是最优,任何试图创建更优的加密货币的行为都毫无意义

8btc 发表了文章 • 2019-01-28 10:23 • 来自相关话题

图片来源:visualhunt


据CCN 近日报道,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新的加密货币Vault,与比特币相比,它的新节点启动带宽减少了99%,这样新用户加入网络将变得更为容易。


震惊:新的加密货币声称要优于比特币
 

Vault论文的合著者、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的研究生Derek Leung说道: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加密货币,但在新用户加入系统和存储方面,它们遇到了诸多瓶颈,Vault的的主要目标是使加密货币能够很好地为越来越多的用户扩容。”


但加入维持比特币区块链网络的瓶颈是开发者特意设计的。这是它的一个特性,而不是缺陷。它使您的资金存储在一个更安全的网络上,这样,任何试图通过创建节点来窃取资金或破坏网络的人,都必须付出高昂的成本。

比特币的创造者想要的是一个开源的银行系统和货币,通过一个公共的计算机网络进行维护,任何拥有计算资源的人都可以加入其中,而无需获得任何人的许可。

但是,比特币要想获得想要的成功,开发者明白它必须有一个内置的免疫系统,以保护它免受不道德或恶意行为者的攻击。

Vault的创造者们从一开始就在做的就是让他们的货币价格更低,并告诉你它的开发成本很低,同时公开讨论说它在某种程度上是比特币的一种改进。

这样看来,启动一个节点,以通过您的计算机为该加密货币赋能并获得奖励的成本要低得多。但问题来了,为什么我要将我的资金交给一个由质量低下的节点组成的网络来维护呢?


真的优于比特币?
 

如果有人问是否有一种加密货币要“优于比特币”,答案几乎是绝对的:没有!

比特币的发明者设计并创造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的产品类别,并将比特币设计成了统治该产品类别的主导货币。它一直占据着加密货币行业的主导地位,其总市值超过了全球其他加密货币的总和。


比特币和谷歌都是优势明显的寡头
 

PayPal的创始人、Facebook早期投资者和比特币支持者彼得•泰尔(Peter Thiel)在2017年的一次会议上指出,科技行业存在垄断巨头,他以Alphabet公司和谷歌为例进行了阐述:

    “如果你有一家垄断企业,你会告诉人们你处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之中。但如果你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你又会告诉人们你拥有某种垄断能力。

    举个例子,假设你在硅谷有一家搜索公司,名字暂且不说,如果你想向首席执行官表达‘我们在市场上的份额要比微软在上世纪90年代所占的份额更大,利润率更高’这样的意思,你不会直接这么说……你甚至不会谈到搜索方面的东西。

    你会说,‘我们是一家拥有巨大技术空间的科技公司,我们在智能手机上的竞争对手是苹果(Apple),同时我们在自动驾驶汽车上也有竞争,我们所涉足的每个领域都有竞争,除了搜索引擎,我们从来没有谈论过这个。’”



停止创建“更好的比特币”
 

正如PeterThiel所强调的那样,比特币在加密货币的地位就像谷歌在搜索引擎行业的地位一样。那么,试图建立一个更好的比特币就像试图建立一个更好的谷歌搜索一样,这有什么意义?

几乎所有所谓的山寨币都和Alphabet的副业项目和其他赌注一样,其中一些非常有趣且是盈利的。

像雅虎、必应(Bing)这样“有竞争力的”搜索引擎,它们对谷歌的市场主导地位没有构成确实有效的威胁。

与实际上有大多数资金追捧的货币相比,几乎超过90%或更多的加密货币都是凑热闹的。在货币作为资本使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非常纯粹、非常聪明和诚实的东西。

格雷欣法则(Gresham’s Law)指出,“劣币会驱逐良币”,所以你可以通过观察人们花了什么货币和他们持有什么货币来判断什么货币是劣质的,什么货币是优质的。(注:美元是一个烫手山芋。人们尽可能快地摆脱它。他们先将钱花在必需品上,然后再把钱花在他们想要的一切上,如果还有剩余的话,他们就把钱花在他们甚至根本不想要的东西上,把房子弄得乱七八糟,或者他们把钱换成债券、股票、贵金属、私人投资或比特币存起来。)

地球上没有一种货币能让人们像持有比特币一样坚定持有,这是有原因的,因为没有人能制造出像比特币这样的东西。它是独一无二的。


原文:https://www.ccn.com/trying-to-build-a-better-bitcoin-is-as-pointless-as-creating-a-better-google-search/
作者:WES MESSAMORE
编译:Libert 查看全部
201901271320082012.jpg

图片来源:visualhunt


据CCN 近日报道,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新的加密货币Vault,与比特币相比,它的新节点启动带宽减少了99%,这样新用户加入网络将变得更为容易。


震惊:新的加密货币声称要优于比特币
 

Vault论文的合著者、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的研究生Derek Leung说道: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加密货币,但在新用户加入系统和存储方面,它们遇到了诸多瓶颈,Vault的的主要目标是使加密货币能够很好地为越来越多的用户扩容。”



但加入维持比特币区块链网络的瓶颈是开发者特意设计的。这是它的一个特性,而不是缺陷。它使您的资金存储在一个更安全的网络上,这样,任何试图通过创建节点来窃取资金或破坏网络的人,都必须付出高昂的成本。

比特币的创造者想要的是一个开源的银行系统和货币,通过一个公共的计算机网络进行维护,任何拥有计算资源的人都可以加入其中,而无需获得任何人的许可。

但是,比特币要想获得想要的成功,开发者明白它必须有一个内置的免疫系统,以保护它免受不道德或恶意行为者的攻击。

Vault的创造者们从一开始就在做的就是让他们的货币价格更低,并告诉你它的开发成本很低,同时公开讨论说它在某种程度上是比特币的一种改进。

这样看来,启动一个节点,以通过您的计算机为该加密货币赋能并获得奖励的成本要低得多。但问题来了,为什么我要将我的资金交给一个由质量低下的节点组成的网络来维护呢?


真的优于比特币?
 

如果有人问是否有一种加密货币要“优于比特币”,答案几乎是绝对的:没有!

比特币的发明者设计并创造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的产品类别,并将比特币设计成了统治该产品类别的主导货币。它一直占据着加密货币行业的主导地位,其总市值超过了全球其他加密货币的总和。


比特币和谷歌都是优势明显的寡头
 

PayPal的创始人、Facebook早期投资者和比特币支持者彼得•泰尔(Peter Thiel)在2017年的一次会议上指出,科技行业存在垄断巨头,他以Alphabet公司和谷歌为例进行了阐述:


    “如果你有一家垄断企业,你会告诉人们你处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之中。但如果你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你又会告诉人们你拥有某种垄断能力。

    举个例子,假设你在硅谷有一家搜索公司,名字暂且不说,如果你想向首席执行官表达‘我们在市场上的份额要比微软在上世纪90年代所占的份额更大,利润率更高’这样的意思,你不会直接这么说……你甚至不会谈到搜索方面的东西。

    你会说,‘我们是一家拥有巨大技术空间的科技公司,我们在智能手机上的竞争对手是苹果(Apple),同时我们在自动驾驶汽车上也有竞争,我们所涉足的每个领域都有竞争,除了搜索引擎,我们从来没有谈论过这个。’”




停止创建“更好的比特币”
 

正如PeterThiel所强调的那样,比特币在加密货币的地位就像谷歌在搜索引擎行业的地位一样。那么,试图建立一个更好的比特币就像试图建立一个更好的谷歌搜索一样,这有什么意义?

几乎所有所谓的山寨币都和Alphabet的副业项目和其他赌注一样,其中一些非常有趣且是盈利的。

像雅虎、必应(Bing)这样“有竞争力的”搜索引擎,它们对谷歌的市场主导地位没有构成确实有效的威胁。

与实际上有大多数资金追捧的货币相比,几乎超过90%或更多的加密货币都是凑热闹的。在货币作为资本使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非常纯粹、非常聪明和诚实的东西。

格雷欣法则(Gresham’s Law)指出,“劣币会驱逐良币”,所以你可以通过观察人们花了什么货币和他们持有什么货币来判断什么货币是劣质的,什么货币是优质的。(注:美元是一个烫手山芋。人们尽可能快地摆脱它。他们先将钱花在必需品上,然后再把钱花在他们想要的一切上,如果还有剩余的话,他们就把钱花在他们甚至根本不想要的东西上,把房子弄得乱七八糟,或者他们把钱换成债券、股票、贵金属、私人投资或比特币存起来。)

地球上没有一种货币能让人们像持有比特币一样坚定持有,这是有原因的,因为没有人能制造出像比特币这样的东西。它是独一无二的。


原文:https://www.ccn.com/trying-to-build-a-better-bitcoin-is-as-pointless-as-creating-a-better-google-search/
作者:WES MESSAMORE
编译:Libert

Grin 搅动交易所

odaily 发表了文章 • 2019-01-26 17:12 • 来自相关话题

Grin,2019 年的第一条「鲶鱼」,正搅动着整个交易所市场。仅 1 月 24 日,就有 KuCoin 和 CoinAll 两家交易所先后上线 Grin。上线 Grin 的队列中还出现了三大交易所的影子。

据一位接近 Grin 核心开发团队的人士透露,三大交易所的其中之一正在对接 Grin 核心开发团队,以期尽快上线 Grin。

那些借上线 Grin 实现 30% 的 PV 增长甚至是 100% 用户增长的交易所们,正赶在大交易所没上之前,攫取一波红利。

率先挑起 Grin 大旗的小交易所们,在经历了和矿池合谋、一番明争暗斗之后,绝对不想将到手的肥肉拱手于人。然而,小交易所撑不起流动性和市场参与度,而作为一个「无庄之币」,Grin 要想向更快发展,的确需要拥抱大交易所和更多用户。


上演用户争夺「无间道」


如果说 Grin 之前,币圈对项目的普遍认知是历经基石轮、私募轮以及交易所发行、市值管理团队的「一条龙服务」,那 Grin 的出现则打破人们的固有认知。

在 Grin 的世界里,没有坐镇操盘的「庄家」,只有不停寻找买家的 Grin 矿工们。更独特的是,Grin 没有项目方、没有工资,核心开发者靠捐赠养活团队。

Grin 是近期风行币圈和矿圈的项目。它的设计和比特币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其底层采用 Mimblewimble 协议,协议和项目均由匿名人士发布,社区去中心化和理想主义氛围浓厚。

此外,其开发团队不接受投资,所有人都只能以挖矿的形式获得 Grin。因而,Grin 获得很多早期比特币社区成员推荐。

但 Grin 的货币政策相较比特币又有创新之处,其设计不设发行上限,稳定增长,希望不通胀也不通缩。

Grin 开发于 2016 年,在 2019 年 1 月 16 日上线主网。在此之前,Grin 因没有 ICO 和预挖矿,被不少人认为是比特币原教旨的回归,因此风靡国内外,成为熊市中的明星项目。

按照 Grin 的匿名性机制,其对钱包构成了不小的挑战,一般的持币者很难配置一份自己的钱包。

交易所 BitMesh 合伙人王福强解释;「你可以把这个过程理解为面对面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比较安全。若 A 转账给 B,B 钱包不在线,此时转账的币会被冻结。这时 A 有两种选择:第一种,取消转账,币会退回到钱包;第二种,等待 B 钱包上线,然后交易成功。」

因其上述特性,目前 Grin 在矿工、矿池、交易所这个链条上,主动权被牢牢掌握在矿池和交易所手里。又因其搅动市场带来币价大幅涨跌,巨额利润空间又让矿池和交易所想尽办法攫取主动权。

「Grin 现在已经让矿池这个小小的服务环节,跃升为整个链条的宠儿。」王福强如此评价道。

也因此,F2Pool 鱼池创始人「神鱼」在一次行业交流会上直言,Grin 对于行业小白来说简直是灾难,这其中的一个问题就是包括存储钱包在内的配套环节尚处于缺失状态。

矿工搞不定钱包,就无法提币。此时,交易所就成了 Grin 流向的不二途径。用户可以提币到交易所变现,也可以先存在交易所中。

既然矿池的币总是要流向交易所,那么,流向哪里就有可操作的空间。据王福强介绍,为了能吸引更多的用户,一些交易所有可能和矿池达成某种合作来获取优先导流。

具体操作的方式是,矿池会在矿工提币的页面推荐一些交易所。就像百度的网页排名一样,排在前面的网页,点击率可能更高。待矿工通过矿池链接成功提币至合作交易所后,该交易所就会向给矿池返点。

这一判断并非凭空想象。一位不愿具名的矿工表示,UU 矿池的 Grin 提币页面,一度只有对接了币夫一家交易所。

另外,据王福强介绍,1 月 18 日,BitMesh 在全网的交易量迅速攀升。「鱼池」当日共产出大约 2 万枚 Grin,其中的 8000 枚流向了 BitMesh。

这时,BitMesh 收到某前五矿池的橄榄枝。该矿池到向 BitMesh 开诚布公地出价,称只要 BitMesh 给矿池 1% 的返点,该矿池即可为 BitMesh 导流;同时还称已于其他交易所达成了合作。

当矿池与交易所合谋成为默认的潜规则,交易所与交易所之前也充满了尔虞我诈的「争夺」。

比如说,有些交易所为了争取用户而卧底竞争对手的微信群,上演争夺 Grin 用户的「无间道」。

刚上线 Grin 的头两天是最忙的时候。开发自动充提系统、解决新网络和新用户的问题,让全员只有七个人的 BitMesh 团队忙得不可开交。

王福强告诉记者,当时,团队的几个人全把床铺在了办公室,连续数日不分昼夜地在干活。

「就在这时,还有竞对潜入到我们的客户群里捣乱,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王福强摆手一笑。

「怎么看出来的呢?他们进了我们的客户群就演双簧,一问一答的,说 XX 交易所有多好,试图把客户拉过去。」

有没有可能是矿工的自发分享的心得体验呢?

王福强否定了这个判断。「我也在想 XX 交易所是不是真的很好用。但后来我在好多 Grin 群发现,就是那几个人反复在说一样的话。时间长了,就发现他们是 XX 交易所过来的。」

「他们还假装是我们客服,问了不少问题,后来又各种套话,想知道到底我们的自动充值提现系统是怎么做的。」王福强说。


引发交易所上币潮


熊市之下,交易所不再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角色,不论是三大交易所还是中小型交易所,收入来源(主要是上币费和交易手续费)一片惨淡,不少交易所正战略收缩以求生存。

而 Grin 的明星效应一直延续到上线之后,这个「微笑币」给市场带来了不小震荡。

王福强向记者表示,BitMesh 上线之后一直没有起色。正式上线一周后,BitMesh 迎来了和 Grin 使用同一个协议的 Beam 的主网上线。Beam 为 BitMesh 带来 200 位用户,而 Grin 的上线则将这个数字提高至数千名。

除了 BitMesh 外,还有一大批交易所争相上线 Grin。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1 月 23 日,已经有
Bibox、币夫等二十余家交易所主动上线 Grin。

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透露,截止 1 月 19 日,已经有两家交易所和 Grin 核心开发团队对接上线 Grin 事宜,其中一家是「三大交易所」(火币、OKEx、币安)之一。

那么 Grin 究竟有什么魔力呢?

币夫 CEO Garett Jin 透露,在 Grin 主网上线一周前,币夫开始准备上线事宜,Garett 看重的是 Grin 带来的关注度。

据 Garett 介绍,Grin 上线后,币夫的 PV (访问量)和 UV (独立访客)实现了 30% 以上的增长。

Grin 的出现也让王福强看到了希望,目前 BitMesh 已实现盈亏平衡,BitMesh 的日成交额为 10 余个 BTC,主要收入是 Grin 的交易手续费。

但是,Grin 给交易所注入熊市之光的同时,也为其带来新的竞争与挑战。

一方面,Grin 不比此前的 ICO 项目,它没有项目方「操盘」,一切从零开始,价格波动大、流动性不高。

根据 Mytoken 统计的全网数据,Grin 从 1 月 17 日上午 9 点蹿升至 19.2 美元后直线下落。截至 23 日下午 1 点,Grin 的价格已经变为 3.26 美元。

区块律动 CEO 王帅在社交平台上表示,「Grin 价格掉这么快正好说明没有炒作的人在,或者炒作的人也觉得无利可图。」

的确,一面,交易所上线 Grin 没有上币费可收,另一面在配置钱包、提供流动性上也需付出诸多精力。

在经过这些准备后,不少交易所都在以各种方式宣布自己的不俗战绩。

Garett 称,币夫占据 Grin 全网交易量 80% 以上,而王福强也称 BitMesh 占据 Grin 全网交易量 15%。

而根据非小号 1 月 23 日的数据,Bit.cc 才是大头,占全网交易的 64.85%;根据 Mytoken 的数据,AEX 以 324 万美元的 24 小时交易额占据第一。根据 MiningPoolStats 的数据,hotbit 以 267 万美元名列日交易量首位。

但另一边,不少交易所也承认这里面有交易所刷量的情况,「不然怎么会出现那么多交易量。」

扑朔迷离间,Grin 就像一只蝴蝶,扑哧煽动每个人的情绪和欲望,熊市里交易所久陷平静的水面被打破了。


熊市之光恐熄灭?


流动性是摆在这些中小交易所眼前的问题。

在被问及当前最急需的资源时,王福强表示;「我们尤其需要做市商,通过做量化、搬砖来提供流动性,不然很难做好用户体验。」

为此,王福强甚至表示愿意出让股份来和做市商寻求合作。

提供流动性就像是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因为没有流动性所以需要做市商,但没有流动性做市商也很难做量化。尤其是,Grin 这个没有 ICO 的项目,甚至没人向做市商出资赞助。

想在交易所间买卖 Grin 套利的交易人员常凯告诉记者,「现在搬砖的速度很慢,我们试过在 Grin 价格差得大的两个交易所之间搬砖,但因为交易所的技术问题,提的币没及时到账,等了 1 个小时后,行情早没了。」

简而言之,此时恐怕难有大批做市商为 Grin 持有者解套。

也正是由于流动性问题,一些交易所和用户(主要是 Grin 矿工)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1 月 22 日,矿工黎少茂在群里号召矿友们联合起来,「如果 23 号币夫还不能提现的话,我们就联名去公安局报警,说币夫诈骗、非法开交易所」。

群内的矿工对于币夫只能充币不能提币的做法,亦是怨声载道。

黎少茂告诉记者,1 月 17 日,各大矿池开始给矿工打 Grin 。当时交易所正开着高价买单,最高时一个 Grin 能卖一个 BTC,矿工们看到价格后纷纷将币提到矿池推荐的交易所。

黎少茂就是在这样眼红脑热的情况下把自己的 Grin 打到币夫上。但当时他并没有看到,币夫交易所 23 日才能提币的公告。

1 月 15 日,币夫交易所在上线 Grin 交易对前发布了一则公告,称将在 1 月 23 日(也就是在开放充币的 7 天后)才能提币。

黎少茂打币至交易所中,准备卖出时才发现这个「潜规则」。黎少茂无法理解,他不明白交易所为什么要扣留用户的币那么久,与此同时,其他交易所在开放充币的同时就提供提币服务。

对此,Garrett 称,提现延迟几天对于交易所而言是很常规的做法,可以给交易所的技术、流程的磨合留出一定时间。当时币夫评估后决定这么做,也许在决策方面没有充分考虑矿工的需求,这个可在之后进行改正。「后面看到用户反馈需求了,我们觉得既然宣传出去了就没必要朝更夕改。」


「鲶鱼」搅动三大交易所


正当各个交易所竞争得不亦乐乎时,王福强担心的事情悄然发生。

在 MiningPoolStats 上,OKEx 赫然出现在上线 Grin 的交易所中,并且有三对交易对:GAIN/BTC、GRIN/USDT、GRIN/ETH,背后或许暗示着 OKEx 即将上线 Grin。

另外,Grin 的 discord 官方社群里出现的截图亦显示,OKEx 的 API 里出现了 Grin 的身影。

对此,记者向 OKEx 求证,对方表示「只能等通知,没有明确消息要上(Grin)」。

或许,三大交易早已开始觊觎 Grin 这块蛋糕。

据一位接近 Grin 核心开发团队的人士透露,除了 OKEx 外,三大交易所中还有一家正在对接 Grin 核心开发团队,以期尽快上线 Grin。

「现在交易所行业已经很拥挤了,大牌交易所要上了 Grin 的话,那小交易所几乎就没戏了。」王福强表示。

1 月 24 日下午,KuCoin 交易所也宣布上线 Grin。不到 4 小时后,Coinall 也宣布上线 Grin。

这迫使大部分交易所抓紧筹备上线 Grin,只为抢占这个已被一些人啃过的「先机」。

另一边,胡亮透露,由于大型交易所繁琐的流程以及复杂的风控体系,上线 Grin 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没有项目方,没有上币费,也没有讨价还价,所有交易所都站在同一起跑线,比拼的是速度和体验。

无论是互相抹黑还是与矿池合纵连横,皆是为了瓜分 Grin 这个蛋糕。在 Grin 出现之前,和前几大交易所竞争存量用户是妄图的。

毕竟这一次不需要上币费,也不需要投票上币,没有做市商,Grin 作为 2019 年第一头鲶鱼闯进了交易所市场,让 BitMesh 这样的新型交易所看到希望,也给三大交易所敲响了警钟。

交易所的世界需要更多像 Grin 一样的币种,让后面的创新交易所不断挑战前面的权威,也让投资者认清交易所的真实面目。 查看全部
cheshire-grin.jpg

Grin,2019 年的第一条「鲶鱼」,正搅动着整个交易所市场。仅 1 月 24 日,就有 KuCoin 和 CoinAll 两家交易所先后上线 Grin。上线 Grin 的队列中还出现了三大交易所的影子。

据一位接近 Grin 核心开发团队的人士透露,三大交易所的其中之一正在对接 Grin 核心开发团队,以期尽快上线 Grin。

那些借上线 Grin 实现 30% 的 PV 增长甚至是 100% 用户增长的交易所们,正赶在大交易所没上之前,攫取一波红利。

率先挑起 Grin 大旗的小交易所们,在经历了和矿池合谋、一番明争暗斗之后,绝对不想将到手的肥肉拱手于人。然而,小交易所撑不起流动性和市场参与度,而作为一个「无庄之币」,Grin 要想向更快发展,的确需要拥抱大交易所和更多用户。


上演用户争夺「无间道」


如果说 Grin 之前,币圈对项目的普遍认知是历经基石轮、私募轮以及交易所发行、市值管理团队的「一条龙服务」,那 Grin 的出现则打破人们的固有认知。

在 Grin 的世界里,没有坐镇操盘的「庄家」,只有不停寻找买家的 Grin 矿工们。更独特的是,Grin 没有项目方、没有工资,核心开发者靠捐赠养活团队。

Grin 是近期风行币圈和矿圈的项目。它的设计和比特币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其底层采用 Mimblewimble 协议,协议和项目均由匿名人士发布,社区去中心化和理想主义氛围浓厚。

此外,其开发团队不接受投资,所有人都只能以挖矿的形式获得 Grin。因而,Grin 获得很多早期比特币社区成员推荐。

但 Grin 的货币政策相较比特币又有创新之处,其设计不设发行上限,稳定增长,希望不通胀也不通缩。

Grin 开发于 2016 年,在 2019 年 1 月 16 日上线主网。在此之前,Grin 因没有 ICO 和预挖矿,被不少人认为是比特币原教旨的回归,因此风靡国内外,成为熊市中的明星项目。

按照 Grin 的匿名性机制,其对钱包构成了不小的挑战,一般的持币者很难配置一份自己的钱包。

交易所 BitMesh 合伙人王福强解释;「你可以把这个过程理解为面对面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比较安全。若 A 转账给 B,B 钱包不在线,此时转账的币会被冻结。这时 A 有两种选择:第一种,取消转账,币会退回到钱包;第二种,等待 B 钱包上线,然后交易成功。」

因其上述特性,目前 Grin 在矿工、矿池、交易所这个链条上,主动权被牢牢掌握在矿池和交易所手里。又因其搅动市场带来币价大幅涨跌,巨额利润空间又让矿池和交易所想尽办法攫取主动权。

「Grin 现在已经让矿池这个小小的服务环节,跃升为整个链条的宠儿。」王福强如此评价道。

也因此,F2Pool 鱼池创始人「神鱼」在一次行业交流会上直言,Grin 对于行业小白来说简直是灾难,这其中的一个问题就是包括存储钱包在内的配套环节尚处于缺失状态。

矿工搞不定钱包,就无法提币。此时,交易所就成了 Grin 流向的不二途径。用户可以提币到交易所变现,也可以先存在交易所中。

既然矿池的币总是要流向交易所,那么,流向哪里就有可操作的空间。据王福强介绍,为了能吸引更多的用户,一些交易所有可能和矿池达成某种合作来获取优先导流。

具体操作的方式是,矿池会在矿工提币的页面推荐一些交易所。就像百度的网页排名一样,排在前面的网页,点击率可能更高。待矿工通过矿池链接成功提币至合作交易所后,该交易所就会向给矿池返点。

这一判断并非凭空想象。一位不愿具名的矿工表示,UU 矿池的 Grin 提币页面,一度只有对接了币夫一家交易所。

另外,据王福强介绍,1 月 18 日,BitMesh 在全网的交易量迅速攀升。「鱼池」当日共产出大约 2 万枚 Grin,其中的 8000 枚流向了 BitMesh。

这时,BitMesh 收到某前五矿池的橄榄枝。该矿池到向 BitMesh 开诚布公地出价,称只要 BitMesh 给矿池 1% 的返点,该矿池即可为 BitMesh 导流;同时还称已于其他交易所达成了合作。

当矿池与交易所合谋成为默认的潜规则,交易所与交易所之前也充满了尔虞我诈的「争夺」。

比如说,有些交易所为了争取用户而卧底竞争对手的微信群,上演争夺 Grin 用户的「无间道」。

刚上线 Grin 的头两天是最忙的时候。开发自动充提系统、解决新网络和新用户的问题,让全员只有七个人的 BitMesh 团队忙得不可开交。

王福强告诉记者,当时,团队的几个人全把床铺在了办公室,连续数日不分昼夜地在干活。

「就在这时,还有竞对潜入到我们的客户群里捣乱,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王福强摆手一笑。

「怎么看出来的呢?他们进了我们的客户群就演双簧,一问一答的,说 XX 交易所有多好,试图把客户拉过去。」

有没有可能是矿工的自发分享的心得体验呢?

王福强否定了这个判断。「我也在想 XX 交易所是不是真的很好用。但后来我在好多 Grin 群发现,就是那几个人反复在说一样的话。时间长了,就发现他们是 XX 交易所过来的。」

「他们还假装是我们客服,问了不少问题,后来又各种套话,想知道到底我们的自动充值提现系统是怎么做的。」王福强说。


引发交易所上币潮


熊市之下,交易所不再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角色,不论是三大交易所还是中小型交易所,收入来源(主要是上币费和交易手续费)一片惨淡,不少交易所正战略收缩以求生存。

而 Grin 的明星效应一直延续到上线之后,这个「微笑币」给市场带来了不小震荡。

王福强向记者表示,BitMesh 上线之后一直没有起色。正式上线一周后,BitMesh 迎来了和 Grin 使用同一个协议的 Beam 的主网上线。Beam 为 BitMesh 带来 200 位用户,而 Grin 的上线则将这个数字提高至数千名。

除了 BitMesh 外,还有一大批交易所争相上线 Grin。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1 月 23 日,已经有
Bibox、币夫等二十余家交易所主动上线 Grin。

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透露,截止 1 月 19 日,已经有两家交易所和 Grin 核心开发团队对接上线 Grin 事宜,其中一家是「三大交易所」(火币、OKEx、币安)之一。

那么 Grin 究竟有什么魔力呢?

币夫 CEO Garett Jin 透露,在 Grin 主网上线一周前,币夫开始准备上线事宜,Garett 看重的是 Grin 带来的关注度。

据 Garett 介绍,Grin 上线后,币夫的 PV (访问量)和 UV (独立访客)实现了 30% 以上的增长。

Grin 的出现也让王福强看到了希望,目前 BitMesh 已实现盈亏平衡,BitMesh 的日成交额为 10 余个 BTC,主要收入是 Grin 的交易手续费。

但是,Grin 给交易所注入熊市之光的同时,也为其带来新的竞争与挑战。

一方面,Grin 不比此前的 ICO 项目,它没有项目方「操盘」,一切从零开始,价格波动大、流动性不高。

根据 Mytoken 统计的全网数据,Grin 从 1 月 17 日上午 9 点蹿升至 19.2 美元后直线下落。截至 23 日下午 1 点,Grin 的价格已经变为 3.26 美元。

区块律动 CEO 王帅在社交平台上表示,「Grin 价格掉这么快正好说明没有炒作的人在,或者炒作的人也觉得无利可图。」

的确,一面,交易所上线 Grin 没有上币费可收,另一面在配置钱包、提供流动性上也需付出诸多精力。

在经过这些准备后,不少交易所都在以各种方式宣布自己的不俗战绩。

Garett 称,币夫占据 Grin 全网交易量 80% 以上,而王福强也称 BitMesh 占据 Grin 全网交易量 15%。

而根据非小号 1 月 23 日的数据,Bit.cc 才是大头,占全网交易的 64.85%;根据 Mytoken 的数据,AEX 以 324 万美元的 24 小时交易额占据第一。根据 MiningPoolStats 的数据,hotbit 以 267 万美元名列日交易量首位。

但另一边,不少交易所也承认这里面有交易所刷量的情况,「不然怎么会出现那么多交易量。」

扑朔迷离间,Grin 就像一只蝴蝶,扑哧煽动每个人的情绪和欲望,熊市里交易所久陷平静的水面被打破了。


熊市之光恐熄灭?


流动性是摆在这些中小交易所眼前的问题。

在被问及当前最急需的资源时,王福强表示;「我们尤其需要做市商,通过做量化、搬砖来提供流动性,不然很难做好用户体验。」

为此,王福强甚至表示愿意出让股份来和做市商寻求合作。

提供流动性就像是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因为没有流动性所以需要做市商,但没有流动性做市商也很难做量化。尤其是,Grin 这个没有 ICO 的项目,甚至没人向做市商出资赞助。

想在交易所间买卖 Grin 套利的交易人员常凯告诉记者,「现在搬砖的速度很慢,我们试过在 Grin 价格差得大的两个交易所之间搬砖,但因为交易所的技术问题,提的币没及时到账,等了 1 个小时后,行情早没了。」

简而言之,此时恐怕难有大批做市商为 Grin 持有者解套。

也正是由于流动性问题,一些交易所和用户(主要是 Grin 矿工)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1 月 22 日,矿工黎少茂在群里号召矿友们联合起来,「如果 23 号币夫还不能提现的话,我们就联名去公安局报警,说币夫诈骗、非法开交易所」。

群内的矿工对于币夫只能充币不能提币的做法,亦是怨声载道。

黎少茂告诉记者,1 月 17 日,各大矿池开始给矿工打 Grin 。当时交易所正开着高价买单,最高时一个 Grin 能卖一个 BTC,矿工们看到价格后纷纷将币提到矿池推荐的交易所。

黎少茂就是在这样眼红脑热的情况下把自己的 Grin 打到币夫上。但当时他并没有看到,币夫交易所 23 日才能提币的公告。

1 月 15 日,币夫交易所在上线 Grin 交易对前发布了一则公告,称将在 1 月 23 日(也就是在开放充币的 7 天后)才能提币。

黎少茂打币至交易所中,准备卖出时才发现这个「潜规则」。黎少茂无法理解,他不明白交易所为什么要扣留用户的币那么久,与此同时,其他交易所在开放充币的同时就提供提币服务。

对此,Garrett 称,提现延迟几天对于交易所而言是很常规的做法,可以给交易所的技术、流程的磨合留出一定时间。当时币夫评估后决定这么做,也许在决策方面没有充分考虑矿工的需求,这个可在之后进行改正。「后面看到用户反馈需求了,我们觉得既然宣传出去了就没必要朝更夕改。」


「鲶鱼」搅动三大交易所


正当各个交易所竞争得不亦乐乎时,王福强担心的事情悄然发生。

在 MiningPoolStats 上,OKEx 赫然出现在上线 Grin 的交易所中,并且有三对交易对:GAIN/BTC、GRIN/USDT、GRIN/ETH,背后或许暗示着 OKEx 即将上线 Grin。

另外,Grin 的 discord 官方社群里出现的截图亦显示,OKEx 的 API 里出现了 Grin 的身影。

对此,记者向 OKEx 求证,对方表示「只能等通知,没有明确消息要上(Grin)」。

或许,三大交易早已开始觊觎 Grin 这块蛋糕。

据一位接近 Grin 核心开发团队的人士透露,除了 OKEx 外,三大交易所中还有一家正在对接 Grin 核心开发团队,以期尽快上线 Grin。

「现在交易所行业已经很拥挤了,大牌交易所要上了 Grin 的话,那小交易所几乎就没戏了。」王福强表示。

1 月 24 日下午,KuCoin 交易所也宣布上线 Grin。不到 4 小时后,Coinall 也宣布上线 Grin。

这迫使大部分交易所抓紧筹备上线 Grin,只为抢占这个已被一些人啃过的「先机」。

另一边,胡亮透露,由于大型交易所繁琐的流程以及复杂的风控体系,上线 Grin 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没有项目方,没有上币费,也没有讨价还价,所有交易所都站在同一起跑线,比拼的是速度和体验。

无论是互相抹黑还是与矿池合纵连横,皆是为了瓜分 Grin 这个蛋糕。在 Grin 出现之前,和前几大交易所竞争存量用户是妄图的。

毕竟这一次不需要上币费,也不需要投票上币,没有做市商,Grin 作为 2019 年第一头鲶鱼闯进了交易所市场,让 BitMesh 这样的新型交易所看到希望,也给三大交易所敲响了警钟。

交易所的世界需要更多像 Grin 一样的币种,让后面的创新交易所不断挑战前面的权威,也让投资者认清交易所的真实面目。

关于 Grin 的流言、谣言和谎言

chainnews 发表了文章 • 2019-01-26 10:58 • 来自相关话题

链闻是最早关注并报道隐私币 Grin 的中文媒体之一。我们投入精力关注这个项目的原因非常简单:我们相信,注重隐私保护的 MimbleWimble 协议是密码世界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创新结晶。而 Grin,是最早开始完善并让该协议真正实现的项目。这个项目极具特点,一小队理想主义者,用近乎笨拙和原始的方式,在一个已经混入太多沽名钓誉者的密码世界中试图建立一个纯碎的乌托邦。随着 Grin 上线,中国的区块链社区中出现大量关于 Grin 的讨论,这些讨论不乏真知灼见,但也有不少荒谬的、杜撰出来只为了吸引眼球的流言和谣言。

一名 Grin 爱好者和 Grin 社区的长期深度潜水员为链闻发来一篇自己撰写的文章,一一澄清中文社区中充斥的关于 Grin 的不准确信息,以及作者的一些所观所感。我们发表这篇文章,希望给关注 Grin 发展的朋友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撰文:Ginny



隐私币 Grin 的火爆引发了不少讨论,但是,也出现了不少似是而非的流言、谣言和谎言。

作为一名 Grin 的爱好者和 Grin 社区的长期深度潜水员,我把我看到的一些广泛传播的错误信息汇集于此,希望作一点点 Grin 科普,也算是给 Grin 贡献一点绵薄之力了。目的非常简单:对于任何项目,只有基于准确的事实,才能展开分析和讨论,否则,只能是以讹传讹。


误读 1

「Grin 不支持 ASIC 算法挖矿。」



事实

Grin 当然支持 ASIC 挖矿 ,只是截至目前,专门用于挖 Grin 的 ASIC 矿机还没有上市。从公开资料看,目前已经宣布的最早的 Grin 矿机初步计划是到 2019 年 10 月才能出货。

Grin 反对的是秘密的 ASIC 矿机研发和生产,因为秘密的 ASIC 研制和生产会导致算力集中。而一切公开的 ASIC 市场行为,都是受到 Grin 社区欢迎的。

Grin 从一开始就支持了双 PoW 算法,一个是抗 ASIC 的 cuck(AR)oo 算法,另一个是 ASIC 友好的 cuck(AT)oo 算法。其中,「AR」是「ASIC Resistant,抗 ASIC」的缩写;AT 是「ASIC Tuned / Tweaked / Targeted,支持 ASIC」的缩写。

在两种 PoW 算法的使用上,Grin 对两种 PoW 算法的区块占比做了自动化的动态分配:在主网上线之初,抗 ASIC 的 PoW 算法占 90% 的区块比例,支持 ASIC 的 PoW 算法占 10% 的区块比例;而后,在两年的时间内,抗 ASIC 的 PoW 算法的区块比例会从开始的 90% 比例逐步下降到 0%,而支持 ASIC 的 PoW 算法的区块比例会从开始的 10% 比例逐步上升到 100%。调整速度大约为抗 ASIC/ 支持 ASIC 的比例每 8 天各自下降 / 上升大约 1%。

经过这样的两年调整之后,Grin 将只剩下 ASIC 矿机,显卡矿机将退出 Grin 生态。

经过计算,大致的双 PoW 区块比例调整时间为:

2019/1/15—1/23 抗 ASIC 的 PoW 区块占 90%,支持 ASIC 的 PoW 区块占 10%

2019/1/23—1/31 抗 ASIC 的 PoW 区块占 89%,支持 ASIC 的 PoW 区块占 11%

2019/1/31—2/08 抗 ASIC 的 PoW 区块占 88%,支持 ASIC 的 PoW 区块占 12%

… …

2020/12/31—1/07 抗 ASIC 的 PoW 区块占 2%,支持 ASIC 的 PoW 区块占 98%

2021/1/07—1/15 抗 ASIC 的 PoW 区块占 1%,支持 ASIC 的 PoW 区块占 99%

2021/1/15 以后抗 ASIC 的 PoW 区块占 0%,支持 ASIC 的 PoW 区块占 100%


具体细节,可参阅 Grin 论坛上的信息:https://www.grin-forum.org/t/choice-of-asic-resistant-pow-for-gpu-miners/1017


为什么 Grin 会对 ASIC 持欢迎态度?这是来自 Grin 社区长期探讨、研究和最终达成的共识。

社区中的普遍共识是,ASIC 矿机的单位算力能耗是显卡矿机的数十分之一,而且 ASIC 矿机的单位算力成本也远远小于显卡矿机,因此,ASIC 矿机相比显卡矿机更加环保和经济。此外,从 Grin 的算力安全和避免 51% 攻击的角度而言,ASIC 矿机也会使得 Grin 的全网算力大幅提升,51% 攻击成本也将同步大幅提升,因此,Grin 会更加安全。

而设计两年的过渡期,是为了让 ASIC 芯片研发和制造商、矿机生产商能够更平滑地进入 Grin 生态。

必须指出,Grin 核心开发者和 Grin 社区提倡和欢迎公开的针对 Grin 的 PoW 算法的 ASIC 研发和生产,但直到有 ASIC 厂商自己公布研发和生产信息之前,并不清楚是否有厂商计划或正在研发 ASIC。原因也很简单:Grin 是一个开放的社区治理型项目,不附属于任何商业实体,也不会为任何商业实体背书,所有关于 Grin 矿机的开发活动,都是第三方自发行为。

Grin 社区也只能从公开信息获得关于矿机生产商的开发信息。我注意到,第一个公开宣布开发 ASIC Grin 矿机的是 Obelisk。该公司 2019 年 1 月 17 日宣布,将开发 Obelisk ASIC GRN1,具体信息,可参考 Obelisk 在 Medium 上的博客文章:「The Obelisk GRN1: An ASIC for Grin」。


误读 2

Grin 核心技术 MimbleWimble 诞生于比特币社区,但因比特币最重要是安全稳定无法用到。

曾经直面怒怼比特大陆和 BCH 的「矿霸」吴忌寒的比特币社群领导人 Cobra 即使对 Grin 赞赏有加,也毫不留情指出了其问题所在:「我认为如果 Mimblewimble 是如此的伟大,那么比特币侧链早就使用这样的技术了。任何技术都可以复制,但比特币网络不能复制。」

Cobra 指出了问题的核心所在:相较比特币, Grin 完全没有实质的进步。


事实

以上文字完全属于以讹传讹,甚至涉嫌移花接木!

我看到上述文字的时候的确也吃了一惊!不禁无比惊奇 Cobra 怎么会说出这么自相矛盾的话来?!

于是我努力找出出处。顺便提醒一下写这段文字的媒体朋友,请下次注明出处!害我一通好找!还算顺利,几分钟以后,我在 Cobra 1 月 16 日的 Twitter 上找到了,原文如下:






翻译版:「Grin 很容易成为比特币发布以来技术最先进,最引人入胜的加密货币。很有意思的是,我们看到比特币原教旨主义者据此积极推广 Grin。就个人而言,我个人是一个 Grin 的大粉丝,会买很多!」


这个推文是满怀赞许啊!所谓的 「Grin 完全没有实质的进步」的指责在哪里呢?

直到我看到这条推文下面的评论,我才恍然大悟。截屏如下:






原来,一名叫做「 cryptocorda」的人的对 @CobraBitcoin 推文进行了评论,和上述错误的中文翻译内容完全一致!

这下我终于明白了,原来是粗心的中文文章作者张冠李戴,将一个吃瓜粉丝在 Cobra 推文下面发的一条无知评论当成是 Cobra 的言论了。这简直是浪费时间!拜托这位作者朋友,下次别这么粗心好不?这样,在有意或无意间误导了读者,形同蓄意抹黑。

那么, Grin 在底层技术方面到底有没有实质进步?事实如何呢?

MimbleWimble 的确诞生于比特币社区,但是要在比特币中用 MimbleWimble 来增强隐私存在协议兼容性问题。比特币最终没有采纳 MimbleWimble 原因有很多方面。我认为最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MimbleWimble 协议不支持脚本;第二,MimbleWimble 协议没有钱包地址,交易是一种交互式交易。这些与比特币核心架构和设计相抵触,或者说完全不兼容。

我找到一篇发表于 2016 年 8 月 25 日的「古董」文,几乎是在白皮书投放的第一时间,就以中文介绍了 MimbleWimble 协议。这么早的介绍值得赞一个啊!有兴趣的可以参阅 @kyle 的这篇靠谱的介绍文章:「伏地魔发动咒语『Mimblewimble』帮助比特币解决扩容问题」,链接是:https://www.8btc.com/article/101630

或者,也可以去比较久远的 Reddit 上的 MimbleWimble 讨论组找到一些著名的比特币核心开发者们在 2016 年到 2017 年间的讨论。具体可以参见:https://www.reddit.com/r/Mimblewimble

通过阅读那些准确和深入的技术讨论,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比特币没有实现 MimbleWimble 了。

至此,我相信 「相较比特币,Grin 完全没有实质的进步」这类说法,是无知的谣言。

Grin 的创新点和技术亮点,其实除了隐私保护,还有轻量、高效等等,以及发行政策。而且 Grin 依然在继续研究和开发,相信将来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会有更多特色功能推出。


误读 3

很多人以为 Grin 是集旷世技术之大成的惊天之币,真是疯狂。现在能用的匿名币都已经有好几个了, Grin 最慢出来,而且是最难用的,除了轻量级区块链这个亮点,能火靠的主要是情怀。


事实

我想先来讨论一下「Grin 最慢出来」这个说法。

看样子,这段文字的作者是把 Grin 和其它几个隐私币当成同一起跑线上的选手,是最晚一个跑到指定地点 即主网上线 的,所以可以评为「最慢」选手。







为了帮作者更容易看清楚信息,我用上表比较了一下比较早出现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隐私币,其中包括门罗币和 Zcash 的发布时间。

如果按照作者的逻辑,Zcash 也很慢呢!因为门罗币发布之后又过了两年半 Zcash 才发布。所以,问题其实在于作者在做毫无逻辑的时间比较,仿佛只要是隐私币,都是同样一个东西。

作者的头脑简单的一段评论只有两个词稍微靠谱一点:「轻量级」和「情怀」。不过作者的略带调侃的「能火靠的主要是情怀」中的情怀可不是比特币原教旨主义者所称道的 Grin 的「情怀」了。

我需要认真解释一下为什么 Grin「最慢」,即为什么 Grin 是 2019 年 1 月 15 日发布,而不是 2014 年,也不是 2016 年。

Grin 的底层协议用的是 MimbleWimble,而 MimbleWimble 白皮书是 2016 年 8 月 1 日发表的。所以,对不起了,再牛的开发者也赶不过同年 3 个月以后的 Zcash 发布了!

同年 10 月 21 日,Grin 开源项目创始人 Ignotus Peverell 在 Github 上提交了 Grin 的初始代码,并在 MimbleWimble 白皮书发布的同一个 IRC 上宣布了 Grin 项目成立。随后在 2 年多的时间里,吸引了 600 多名开发者参与 Grin 的开发讨论,并且 100 多名开发者直接贡献了代码到 Grin 的代码仓库。

次年,斯坦福大学博士Benedikt Bunz、伦敦大学学院的Jonathan Bootle博士 、斯坦福大学教授Dan BonehBLS 签名的发明人,哥德尔奖获得者,ACM Prize in Computing 2014 年得主、以及比特币核心开发者Pieter Wuille和Greg Maxwell博士 ,以及 Blockstream 的数学家Andrew Poelstra于 2017 年共同发表隐私交易密码学的重量级论文「Bulletproofs: Short Proofs for Confidential Transactions and More」,为非交互式零知识证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构造方式,大大缩减了范围证明的大小,奠定了 Grin 的隐私交易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原始论文参见_2018 IEEE Symposium on Security and Privacy - S &P; 2018 pages 319-338._

也就是说,Grin 不仅仅是 2016 年 8 月 1 日的 MimbleWimble 白皮书,还集成了另外几项重量级的研究成果。除了上面说的 Bulletproofs 以外,还包括 Gregory Maxwell 博士等人 2018 年 1 月发表的 Schnorr-based MuSig 签名方案;参见论文 「Simple Schnorr Multi-Signatures with Applications to Bitcoin」https://eprint.iacr.org/2018/068.pdf

Giulia Fanti 等人于 2018 年 5 月发表的 Dandelion++,进一步保护交易隐私,等等。在此就不一个一个罗列下去了。

为了保证安全和质量,Grin 做了长期的测试工作,主网发布之前共经历了 5 个测试网,从 2017 年 11 月发布的 Testnet1 ,直到最近的 Tesetnet4 以及永久性的测试网 Floonet。

综上所述,Grin 在 2019 年 1 月 15 日发布主网可以说是历经艰辛,在这中间,学术研究和开发以及测试同步进行,不断迭代,最终水到渠成的结果。

说 Grin 是「集旷世技术之大成的惊天之币」固然过于夸张,但是,我认为:Grin 既是区块链隐私保护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整个区块链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Grin 的发布不光是靠一群核心开发者,Grin 背后的一批密码学者和比特币研究者以及整个 Grin 社区的共同努力,才终于在 MimbleWimble 白皮书发布大约 2 年半之后推出了 Grin。

这里还值得强调的一点是,Grin 的核心开发者除了其中一名靠募捐拿了一点点基本「工资」以外 确切来说,是一年零 1 个月时间募集了 12 万欧元,其他开发者全部都是免费为 Grin 开发。而且核心开发者一共才 8 个人,近一半人还是兼职开发。

所以,以后想说 Grin 慢的朋友请先搞清楚 Grin 是什么,然后把位子摆得稍微公允一点再评论不迟。

关于 Grin 的发展经历,一个热心的 Grin 粉丝还为此特意做了一个网站:https://grinhistory.info

再来说一下「Grin 是最难用的」这个说法。我并不知道该作者到底有没有「用过」Grin。如果真用过了,那么是和哪些币做过对比,之后发现 Grin 相比而言最难用?具体难用在哪些地方?

我期待听到真正的 Grin 使用者提供的反馈,同时,也坚决反对泛泛而谈的莫须有的责备。

最后,来点评一下「情怀」二字。

Grin 之所以被比特币原教旨主义者力挺,除了技术先进性之外,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这个「情怀」。

什么是 Grin 的情怀?

Grin 继承了几乎所有令比特币如此强大的社会特性:匿名创始人、无领导的团队、PoW、无 ICO、无预挖矿、无开发税等,以及,致敬中本聪。这就是 Grin 的情怀!

在 2016 年至 2018 年这三年间,正是 ICO 横行大把捞钱的时代,Grin 开发者们坚守阵地,埋头研究和开发,成为近年来所有加密货币开发项目中最清贫的项目团队。

必须指出,在 Grin 项目展开的这 2 年半的时间,Grin 社区累计募捐大约 12 万欧元 +17 个比特币,其中 17 个比特币是用于代码安全审计的专项资金,12 万欧元是给其中一名核心开发者 @yeastplume 一年的基本工资。

这个清贫的团队,花了 2 年半的时间保质保量地将 Grin 项目开发完成,并公平地发布,这就是被比特币原教旨主义者所称道的 Grin 情怀!

所以,调侃 Grin「能火靠的主要是情怀」的评论者们显然并不明白「情怀」的含有具体指的是什么。我强烈建议、也鼓励对 Grin 项目感兴趣的朋友多多参与 Grin 社区各种互动,多多与 Grin 核心团队成员交流。你对这个项目了解更多,你就越会理解 Grin 社区的「情怀」究竟是什么。


误读 4

「回归去中心化」的初心,还是进一步中心化?如果是另一个团队,这个名字或许只是巧合;但一个哈利波特的粉丝团队为自己的成果起名为「Grin」,其背后含义就让人不得不深思了。

Grin 是《哈利·波特》系列中第一代黑魔王格林德沃 Grindelwald 的简写,而格林德沃一直以来倡导强者天然有统治弱者的权力,这听起来作为比特币继承人有点不太恰当。


事实

作者显然不了解 Grin 的名字由来。

Grin 和哈利波特的关系相信大家都已经了解了:Grin 底层协议是 MimbleWimble,这个 MimbleWimble 的名字是出自哈利波特书中的一句魔法咒语,可以让人舌头打结说不了话。MimbleWimble 协议的作者是匿名的,发布白皮书以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其起名的本意已经无人得知了。人们猜测,这个名字可能意思是使用这个协议以后就可以实现隐私交易功能,就像念了咒语让人保守秘密一样。

而 Grin 的名字据信来自「Gringotts Wizarding Bank」,在哈利波特一书中是「the only bank of the wizarding world」,意思是「魔法世界的唯一银行」。

所以,将项目命名为 Grin 是取其「银行」之意,还蛮贴切的。所以,简单一句话就解释好了。希望今后不要再妖魔化 Grin 了啊,和黑魔王什么的毫无关系。


误读 5

Grin 社区关注量极少,只有一千多人。


事实

首先要说明下,Grin 项目完全不同于任何商业项目,不做商业推广,即现在和将来都不会砸钱买流量买粉丝。

在 Grin 约两年半的开发过程中,Grin 爱好者自发组建了多个社交群组。其中,比较早的 Discord 群目前有 6 千多名关注者。链接:https://discord.gg/9pTs2Bw







另外,_GrinCoins_和_GrinFans_两个电报群都是在 Grin 主网上线前后新组建的,目前分别有大约 1500 人和 2000 人。

而核心开发者主要所在的_Gitter_群虽然历史最久,但因为主要偏重开发以及 Grin 治理,目前为止也只有 3500 多人。链接:https://gitter.im/grin_community_







综上,客观地说,考虑各个社群可能有重复的人员,Grin 社群总人数估计在 1 万左右。和上面谣传的「只有 1 千人」还是有数量级的差距的。

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不应该将一个 Grin 这样的完全开源的非商业项目和动辄数万的商业公司的中心化社群人数相提并论。


误读 6

中国社区聚会 Grincon 是试图在中国炒作 Grin。


事实

Grincon 会议是 Grin 爱好者自发组织的线下会议,目前大多偏重研究和开发。最早的 Grincon0 发生在去年 11 月 9 日,在德国柏林举行,会议的组织者在 YouTube 上全场直播了这次会议。因为会议筹备充分,大部分非匿名的核心开发者都参加了这次会议。有趣的是,会议组织者还销售印有 Grin 笑脸图标的文化衫,并且全部收入都捐给了 Grin 开发资金。会议内容可参见网站:https://grincon.org/

此前和之后,全球各地的 Grin 爱好者组织也组织过不少小型的聚会。在 Grin 发布之后,各地还有多个庆祝活动,但规模都不大。

早在几个月之前,Grin 支持者就已经在筹划 1 月 28 日在美国旧金山的第一次 Grincon US 会议。为了支持 Grin,会议销售入场券,并承诺会议的所有收益将全部捐给 Grin 开发资金。前文讲过,Grin 项目是一个极为清贫的项目,参见前文所述。会议详情可参阅链接:https://grincon.us/

Grincon US 筹划和安排非常精细,邀请到了大部分开发者、Grin 背后的部分学术研究者、以及 Grin 生态中一些第三方项目开发方等做主题演讲。相比之下,Grincon 中国的第一次会议在 1 月 19 日组织时略显仓促,也没有看到专门的网站,并且因为时间仓促,只邀请到了一名 Grin 核心开发者 @garyyu 参加,而距离较远的其他核心开发者悉数缺席,和 Grincon US 的规模和影响相比相去甚远。

有人和媒体用阴谋论的方式拿这个中国聚会为理由,质疑 Grin 在「中国大势炒作」,显然不是事实。相比柏林和旧金山的 Grincon 会议规模以及学术气氛,中国的 Grin 会议内容极为单薄,人气也较低。

另外,甚至在某些品质堪忧的媒体上,还看到有评论宣称对 Grin 核心开发者出席 Grincon 中国会议表示失望。原文如下:

可以说这位做报告的 Gary 与想象中的「极客文化」、「密码朋克精神」有不小距离了。说好的纯匿名,说好的海外团队打造呢?莫非这位核心开发者仅仅是大中华区代表?


GitHub 上的个人资料显示, @garyyu 是一名新加坡的开发者,是华人。但是因为 Gary Yu 是华人,所以就用阴谋论的腔调宣称「Grin 是一个中国项目」,荒谬可笑可见一斑。如果 Grincon0 和 Grincon US 上露面的核心开发者们看到中国媒体如此这般的评论,不知该作何感想。

事实是,Grin 核心开发者中除了两名开发者匿名外 包括项目创始人,其余都公开身份,就如比特币的核心开发者除了中本聪和少数开发者之外,大多都是公开身份一样。

至于说「说好的海外团队打造」这种评论,多少有些崇洋媚外的自卑心理作祟。Grin 核心开发者中出现了一名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这件事,难道不应该高兴和自豪才对?

除了以上几个显然是误读的信息,必须纠正之外,另外还有一些观点,我也希望能够澄清一下,与社区朋友多多交流交流。


待商榷的观点 1

Grin 无限发行等于无限期的通胀,竞争币层出不穷,Grin 的币价会长期保持下跌态势。原文摘录如下:

由于 Grin 的无限期通货膨胀机制,矿工将倾向于出售挖矿得来的 Grin,而 Grin 的币价长期来看还会保持下跌态势,因此 Grin 并不适用于投资者持有。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投资者将缺乏购买 Grin 的意愿,而购买将是大部分用户使用 Grin 的前提,在竞争币层出不穷的背景下,Grin 的大规模普及、流通所需要的时间可能将极大地放缓,其成为通用支付货币的设想可能更加遥远。

Grin 的发行机制,蕴藏着通胀危机。


我的看法

先来看下 Grin 的 「无限期通货膨胀机制」。首先,我个人觉得 Grin 的无限线性发行机制并不能简单理解为「无限通胀」。






上图出自 @CryptoProfG 的一篇 Medium 博客文章,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找来一读。

经过计算可以得出,到 2039 年,Grin 的年通胀率将是 5%;而等到 2059 年,这个数字将降低到 2.5%;等到了 2099 年,Grin 的年通胀率将变成 1.25%。如果对比 1935 年以来的美元,从 2039 年左右开始,Grin 的年通胀率就已经小于或远小于美元同期的通胀率了。

另外,重要的一点是,Grin 在开始 4 年的线性发行和比特币是一模一样的机制,只是 Grin 没有设计成像比特币一样每 4 年减半发行。主要原因是,Grin 的愿景是希望在流动性上超越比特币。

众所周知,比特币的流动性极低,日交易量只占现有比特币的 0.5%,而黄金的这一指标都能接近 3%。Grin 希望未来能有远远超过比特币的流动性指标。

希望可以通过以上澄清,能够消除「Grin 的发行机制,蕴藏着通胀危机」这一类的肤浅认识。

请允许我再来评论一下所谓「矿工将倾向于出售挖矿得来的 Grin」的说法。

到我写这篇东西的时候 2019 年 1 月 23 日为止,Grin 上线不足 8 天。如此短的时间,加上非常有限的 Grin 供应量,拿目前市场上 Grin 的交易信息判断其未来走势,没有任何意义。

任何一个密码货币的币价形成,都需要一个过程,取决于供需双方的博弈。除非有巨大的利益诱惑,有利可图,没有矿工会傻到在币价未正式形成之前大笔甩卖辛苦挖到的 Grin。

@kovalskee 在 Grin 主网上线之际在 Medium 上发表了一篇 Grin 的价格形成研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阅,题目是「Price of Grin pre-launch」,里面有比较详细的分析。

不过需要声明:推荐阅读并不代表我完全同意文中的 Grin 价格预测,我推荐的是其分析问题的严肃和认真的态度。

最后,说一下「在竞争币层出不穷的背景下,Grin 的大规模普及、流通所需要的时间可能将极大地放缓,其成为通用支付货币的设想可能更加遥远」这个观点。

我真是佩服这位作者,Grin 才上线几天,Grin 社区中一些严肃的研究者都在做认真的分析和观察,偶尔小心翼翼地做出多种可能性的预测,而作者就如先知一般做出了果断的预测,无需论据考究,无需分析假设,真乃神人!

至于「在竞争币层出不穷的背景下」这个说法,我个人持保留意见。层出不穷的是各种名目的 ICO 才对。现实情况是,像 Grin 这样的项目难得一见。我能看到的事实是,Grin 社区中活跃着目前世界上最顶级的密码学术专家,他们支持 Grin 项目背后所采用的各项技术,对 Grin 的发展寄予厚望。

举个例子。1 月 28 日,在美国加州会举办一场 Grin 社区的聚会「Grincon」。如果真的了解密码学领域的大咖和牛人,就会明白这场聚会的意义。关于这场聚会的信息和购票可以访问这个网站:https://grincon.us/(备注:所有会议收入全部贡献给 Grin 开发资金。)

另外,我也想附上部分参会人员名单供真正懂行的朋友参考:

Grin 项目创始人 Ignotus Peverell

斯坦福大学教授 Dan Boneh BLS 签名的发明人,哥德尔奖获得者

Blockstream 数学家及比特币核心开发者 Andrew Poelstra

斯坦福大学博士 Benedikt Bunz

布谷鸟 PoW 算法发明者,计算机科学家及 Grin 核心开发者 John Tromp

Grin 核心开发者 Michael Cordner 即 @yeastplume

等等。


待商榷的观点 2

「币价大跌,大量套牢;短期会被大炒,长期看一文不值」。原文分别摘录如下:

Grin 的爆红,虽然不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炒作,而是一场自发性炒作,但还是对 Grin 本身形成较大的伤害,其价格已然呈现出大涨大跌的态势,跌幅最高达到 97%,大量投资者被套牢并成为这场炒作的牺牲品。

匿名币很容易出现炒作行为,就好比曾经风光无限、单价被炒至 3000 BTC 的匿名币 Zcash。所以 Grin
在短期内会被大炒,但长期来看却「一文不值」。

Grin 团队对无限膨胀的 Grin 的定位为一种真正的日常生活中的货币,而不是像比特币那样作为一种价值储存手段。


我的看法

说实在话,我并不太关心具体的 Grin 币价以及涨跌。钱包决定思维。我必须声明,当前我的钱包中共有 Grin 100 枚,涨 10 倍我也发不了财,所以以下言论无关个人私利。

前几天,Grin 的全网算力最高到达 700K GPS,最低回落到 500K GPS,目前稳定在 600K GPS 左右,相当于 20 万 ~ 30 万块显卡在提供 Grin 算力。就目前的阶段而言虽然已经足够安全,但是相比 Grin 的影响力以及前期核心开发团队的 100 万块显卡的预测数据而言,这只是达到了 20%~30% 而已,总体还是偏低。

但是,关于「其价格已然呈现出大涨大跌的态势,跌幅最高达到 97%」的说法,值得商榷,只有了解了所谓「大涨大跌」的背景,才能明白这种「流言」实际意义不大。

我还是推荐上文提到的 @kovalskee 在 Grin 主网上线之前写的那篇文章,很好的分析了 Grin 价格形成的过程,以及未来的预期:

We don’t know how Grin’s first weeks, months or years will play out.However, Grin’s launch process as explained by the lead team is unique and clear. It will be slower vs「ICOs」due to no pre-mine. It is likely that each Grin coin will be highly valued initially — there will be few around and there’s much interest. Grin’s price could overshoot after mainnet launch, not necessary immediately but even in the months after opening.


翻译过来大概意思是说:

我们不知道 Grin 的开始几周、几个月、或者几年价格会怎么走。然而,Grin 团队对 Grin 独特的线性发行机制已经说得很清楚和明白了。由于没有预挖矿,也不像 ICO 模式一开始就有巨大的供应量,很可能一上市交易就会被过高地估价,因为一开始的供应量太少了,而感兴趣的人很多。 Grin 的价格在上线之初可能会过高,也许不是马上就看到,可能要几个月后才会出现 Grin 价格过高。


所以,刚上线时价格大幅波动并不令人意外,其实早有预见,毕竟供需总量都太少。将单个交易所出现过的极少的成交量所对应的每枚 Grin 币价格 100 美元作为依据,对外宣称「Grin 大跌 97%,大量投资者被套牢」,不科学、也极不负责。这只是制造醒目标题,吸引阅读量。

做标题党固然无可厚非,但是在文中将事情说清楚也好啊,结果后面再来一句「Grin 在短期内会被大炒,但长期来看却一文不值」,这种评论也不专业了,毫无可信度。

在这里,我附上某交易所的 100 美元初始无 微 量成交价的情况共供参考:







看到这个成交状况,在「100 美元」的价位基本没有成交量,拿这个成交价格说事情,没有任何意义。如果以此展开评论,称 「虽然 Grin 的设计机制围绕着公平出发的原则,但是随着币价的暴跌以及质疑声渐起,Grin 多日来的热潮正在逐步消退,在行业分歧与争议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它似乎正在越发远离设计初衷,更像是一场比谁跑得快的游戏,而狂热的投资者注定是这场游戏的牺牲者」,非常不严谨。

关于「Grin 团队对无限膨胀的 Grin 的定位为一种真正的日常生活中的货币,而不是像比特币那样作为一种价值储存手段」这种说法,前半句可以参考前文的解释,准确表述应该是「Grin 希望未来能有很好的流动性的指标特性」,后半句则又是一种歪曲和错误理解了。

Grin 社区中达成的共识是,希望通过线性发行机制,在提供公平的同时,还可以解决较早的一些隐私币出现的供应总量不足的问题,以及比特币流动性指标偏低的问题。

正如上面所提的 @kovalskee 的那篇「Price of Grin」的博文中所言:

In the first years it is mass distribution and adoption by merchants and services will be the key over time to realizing Grin’s vision, and over a long time horizon Grin can likely become a store of value. Perhaps that which will drive demand will be a single privacy- or micropayment-focused service「killer app」 the holy grail so highly sought out in the「crypto」space that will propel usage of Grin. Perhaps it’ll be an array of applications or use-cases focused on privacy. It might be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in some authoritarian regime,in emerging markets, or in the West.


我就不完整翻译了,核心的意思是说「开始几年逐步被大量企业和服务所采用是世界意识到 Grin 美好 愿景的关键,可能 过了很久之后 Grin 能够成为一种 像比特币一样的 价值储存手段…」

简单来说,Grin 希望提供较好的流动性,Grin 希望币价相对稳定,但是从来没在社区中看到 Grin「不会成为价值储存手段」这样的说法。

相反,Grin 的发行机制设计希望在供应总量上能够解决较早的一些隐私币的总量偏小的问题。很显然,这是需要时间的。我就不展开讨论这个话题了,推荐有兴趣的朋友加入 Grin 论坛和 Grin 社群,那里有很多更有资格探讨这个经济学问题的专业人士。


待商榷的观点 3

Grin 的强匿名性使得它难以收到政府的认可。原文分别摘录如下:

Grin 强匿名性的特点可能也会使得它难以受到政府的认可。相比之下,比特币虽然也具有匿名性,但它的交易可追溯性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其匿名效果,比特币也正是因此被一些国家认可为货币或者纳入监管范围,这将是 Grin 未来进一步拓展的重要劣势。

Grin 的匿名属性,或成为绊脚石。


我的看法

这个问题只能拭目以待,目前来看,争辩无益。我只是想说, 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使得人们也越来越注重隐私,这似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

另外,「比特币虽然也具有匿名性,但它的交易可追溯性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其匿名效果,比特币也正是因此被一些国家认可为货币或者纳入监管范围」这个观点,我个人并不认同。

我认为这是常识性错误。我粗略翻看了一下各国的比特币政策,参见维基百科上「比特币在各国或地区的合法性」条目 https://zh.wikipedia.org,并没看到有哪个国家是根据比特币的匿名性强弱来决定开放和禁止的。 


待商榷的观点 4

Grin 不该被推到「韭菜」面前。原文如下:

Grin 本该是一个暂时停留在极客圈子的玩具,却被推到了韭菜面前,无异于捧杀。


我的看法

关于「Grin 本该是一个暂时停留在极客圈子的玩具」,这句评论不知道是否同样适用于较早推出的门罗币和 Zcash?据我所知,并没听说门罗和 Zcash 曾经被视为「玩具」。

我非常认同的说法是,密码社区的朋友需要更多的了解 Grin 的特性,而不是跟风炒作。毕竟,Grin 的经济模型设计并不适合炒作。

前文讲过,Grin 在 2019 年 1 月 15 日发布之前,经过了 5 个测试网阶段,历时近两年半的时间。比起一年、甚至半年发币的 ICO 项目来说,显然是脚踏实地,兢兢业业。

至于「却被推到了韭菜面前,无异于捧杀」的说法,我的看法是,Grin 的愿景非常理想主义,但再美的理想也是要用现实来检验的,总要有推出的时候。历时 2 年半研究和开发,Grin 选择 2019 年 1 月发布,当为水到渠成之举。对于 Grin 的长远的发展之路,这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Grin 主网的发布,获得了中外众多媒体的关注,有褒有贬,这本是好事。但是,所有的评论,应该站在了解事实的基础上,而不是以讹传讹。

至于 Grin 的投资价值,更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

我希望密码货币的投资者,每个人都不是「韭菜」,不应该任由骗子宰割。但是,避免成为一个「韭菜」,最重要的是擦亮眼睛,了解准确的事实,不被虚假信息、流言、谣言和谎言欺骗。

作为一名 Grin 的爱好者,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澄清一些让我看来令人惊诧的对 Grin 的错误解读。 查看全部
Grins-Long-And-Short-On-Privacy-Standards.jpg


链闻是最早关注并报道隐私币 Grin 的中文媒体之一。我们投入精力关注这个项目的原因非常简单:我们相信,注重隐私保护的 MimbleWimble 协议是密码世界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创新结晶。而 Grin,是最早开始完善并让该协议真正实现的项目。这个项目极具特点,一小队理想主义者,用近乎笨拙和原始的方式,在一个已经混入太多沽名钓誉者的密码世界中试图建立一个纯碎的乌托邦。随着 Grin 上线,中国的区块链社区中出现大量关于 Grin 的讨论,这些讨论不乏真知灼见,但也有不少荒谬的、杜撰出来只为了吸引眼球的流言和谣言。

一名 Grin 爱好者和 Grin 社区的长期深度潜水员为链闻发来一篇自己撰写的文章,一一澄清中文社区中充斥的关于 Grin 的不准确信息,以及作者的一些所观所感。我们发表这篇文章,希望给关注 Grin 发展的朋友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撰文:Ginny




隐私币 Grin 的火爆引发了不少讨论,但是,也出现了不少似是而非的流言、谣言和谎言。

作为一名 Grin 的爱好者和 Grin 社区的长期深度潜水员,我把我看到的一些广泛传播的错误信息汇集于此,希望作一点点 Grin 科普,也算是给 Grin 贡献一点绵薄之力了。目的非常简单:对于任何项目,只有基于准确的事实,才能展开分析和讨论,否则,只能是以讹传讹。


误读 1


「Grin 不支持 ASIC 算法挖矿。」




事实

Grin 当然支持 ASIC 挖矿 ,只是截至目前,专门用于挖 Grin 的 ASIC 矿机还没有上市。从公开资料看,目前已经宣布的最早的 Grin 矿机初步计划是到 2019 年 10 月才能出货。

Grin 反对的是秘密的 ASIC 矿机研发和生产,因为秘密的 ASIC 研制和生产会导致算力集中。而一切公开的 ASIC 市场行为,都是受到 Grin 社区欢迎的。

Grin 从一开始就支持了双 PoW 算法,一个是抗 ASIC 的 cuck(AR)oo 算法,另一个是 ASIC 友好的 cuck(AT)oo 算法。其中,「AR」是「ASIC Resistant,抗 ASIC」的缩写;AT 是「ASIC Tuned / Tweaked / Targeted,支持 ASIC」的缩写。

在两种 PoW 算法的使用上,Grin 对两种 PoW 算法的区块占比做了自动化的动态分配:在主网上线之初,抗 ASIC 的 PoW 算法占 90% 的区块比例,支持 ASIC 的 PoW 算法占 10% 的区块比例;而后,在两年的时间内,抗 ASIC 的 PoW 算法的区块比例会从开始的 90% 比例逐步下降到 0%,而支持 ASIC 的 PoW 算法的区块比例会从开始的 10% 比例逐步上升到 100%。调整速度大约为抗 ASIC/ 支持 ASIC 的比例每 8 天各自下降 / 上升大约 1%。

经过这样的两年调整之后,Grin 将只剩下 ASIC 矿机,显卡矿机将退出 Grin 生态。

经过计算,大致的双 PoW 区块比例调整时间为:

2019/1/15—1/23 抗 ASIC 的 PoW 区块占 90%,支持 ASIC 的 PoW 区块占 10%

2019/1/23—1/31 抗 ASIC 的 PoW 区块占 89%,支持 ASIC 的 PoW 区块占 11%

2019/1/31—2/08 抗 ASIC 的 PoW 区块占 88%,支持 ASIC 的 PoW 区块占 12%

… …

2020/12/31—1/07 抗 ASIC 的 PoW 区块占 2%,支持 ASIC 的 PoW 区块占 98%

2021/1/07—1/15 抗 ASIC 的 PoW 区块占 1%,支持 ASIC 的 PoW 区块占 99%

2021/1/15 以后抗 ASIC 的 PoW 区块占 0%,支持 ASIC 的 PoW 区块占 100%


具体细节,可参阅 Grin 论坛上的信息:https://www.grin-forum.org/t/choice-of-asic-resistant-pow-for-gpu-miners/1017


为什么 Grin 会对 ASIC 持欢迎态度?这是来自 Grin 社区长期探讨、研究和最终达成的共识。

社区中的普遍共识是,ASIC 矿机的单位算力能耗是显卡矿机的数十分之一,而且 ASIC 矿机的单位算力成本也远远小于显卡矿机,因此,ASIC 矿机相比显卡矿机更加环保和经济。此外,从 Grin 的算力安全和避免 51% 攻击的角度而言,ASIC 矿机也会使得 Grin 的全网算力大幅提升,51% 攻击成本也将同步大幅提升,因此,Grin 会更加安全。

而设计两年的过渡期,是为了让 ASIC 芯片研发和制造商、矿机生产商能够更平滑地进入 Grin 生态。

必须指出,Grin 核心开发者和 Grin 社区提倡和欢迎公开的针对 Grin 的 PoW 算法的 ASIC 研发和生产,但直到有 ASIC 厂商自己公布研发和生产信息之前,并不清楚是否有厂商计划或正在研发 ASIC。原因也很简单:Grin 是一个开放的社区治理型项目,不附属于任何商业实体,也不会为任何商业实体背书,所有关于 Grin 矿机的开发活动,都是第三方自发行为。

Grin 社区也只能从公开信息获得关于矿机生产商的开发信息。我注意到,第一个公开宣布开发 ASIC Grin 矿机的是 Obelisk。该公司 2019 年 1 月 17 日宣布,将开发 Obelisk ASIC GRN1,具体信息,可参考 Obelisk 在 Medium 上的博客文章:「The Obelisk GRN1: An ASIC for Grin」。


误读 2

Grin 核心技术 MimbleWimble 诞生于比特币社区,但因比特币最重要是安全稳定无法用到。

曾经直面怒怼比特大陆和 BCH 的「矿霸」吴忌寒的比特币社群领导人 Cobra 即使对 Grin 赞赏有加,也毫不留情指出了其问题所在:「我认为如果 Mimblewimble 是如此的伟大,那么比特币侧链早就使用这样的技术了。任何技术都可以复制,但比特币网络不能复制。」

Cobra 指出了问题的核心所在:相较比特币, Grin 完全没有实质的进步。


事实

以上文字完全属于以讹传讹,甚至涉嫌移花接木!

我看到上述文字的时候的确也吃了一惊!不禁无比惊奇 Cobra 怎么会说出这么自相矛盾的话来?!

于是我努力找出出处。顺便提醒一下写这段文字的媒体朋友,请下次注明出处!害我一通好找!还算顺利,几分钟以后,我在 Cobra 1 月 16 日的 Twitter 上找到了,原文如下:

3d33108a4774315d48170686d1ec166b.jpg


翻译版:「Grin 很容易成为比特币发布以来技术最先进,最引人入胜的加密货币。很有意思的是,我们看到比特币原教旨主义者据此积极推广 Grin。就个人而言,我个人是一个 Grin 的大粉丝,会买很多!」


这个推文是满怀赞许啊!所谓的 「Grin 完全没有实质的进步」的指责在哪里呢?

直到我看到这条推文下面的评论,我才恍然大悟。截屏如下:

2f6f8797dad4a99b26778a659b14486a.jpg


原来,一名叫做「 cryptocorda」的人的对 @CobraBitcoin 推文进行了评论,和上述错误的中文翻译内容完全一致!

这下我终于明白了,原来是粗心的中文文章作者张冠李戴,将一个吃瓜粉丝在 Cobra 推文下面发的一条无知评论当成是 Cobra 的言论了。这简直是浪费时间!拜托这位作者朋友,下次别这么粗心好不?这样,在有意或无意间误导了读者,形同蓄意抹黑。

那么, Grin 在底层技术方面到底有没有实质进步?事实如何呢?

MimbleWimble 的确诞生于比特币社区,但是要在比特币中用 MimbleWimble 来增强隐私存在协议兼容性问题。比特币最终没有采纳 MimbleWimble 原因有很多方面。我认为最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MimbleWimble 协议不支持脚本;第二,MimbleWimble 协议没有钱包地址,交易是一种交互式交易。这些与比特币核心架构和设计相抵触,或者说完全不兼容。

我找到一篇发表于 2016 年 8 月 25 日的「古董」文,几乎是在白皮书投放的第一时间,就以中文介绍了 MimbleWimble 协议。这么早的介绍值得赞一个啊!有兴趣的可以参阅 @kyle 的这篇靠谱的介绍文章:「伏地魔发动咒语『Mimblewimble』帮助比特币解决扩容问题」,链接是:https://www.8btc.com/article/101630

或者,也可以去比较久远的 Reddit 上的 MimbleWimble 讨论组找到一些著名的比特币核心开发者们在 2016 年到 2017 年间的讨论。具体可以参见:https://www.reddit.com/r/Mimblewimble

通过阅读那些准确和深入的技术讨论,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比特币没有实现 MimbleWimble 了。

至此,我相信 「相较比特币,Grin 完全没有实质的进步」这类说法,是无知的谣言。

Grin 的创新点和技术亮点,其实除了隐私保护,还有轻量、高效等等,以及发行政策。而且 Grin 依然在继续研究和开发,相信将来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会有更多特色功能推出。


误读 3

很多人以为 Grin 是集旷世技术之大成的惊天之币,真是疯狂。现在能用的匿名币都已经有好几个了, Grin 最慢出来,而且是最难用的,除了轻量级区块链这个亮点,能火靠的主要是情怀。


事实

我想先来讨论一下「Grin 最慢出来」这个说法。

看样子,这段文字的作者是把 Grin 和其它几个隐私币当成同一起跑线上的选手,是最晚一个跑到指定地点 即主网上线 的,所以可以评为「最慢」选手。

144d3d212fb0088e7044c238300388f8.jpg



为了帮作者更容易看清楚信息,我用上表比较了一下比较早出现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隐私币,其中包括门罗币和 Zcash 的发布时间。

如果按照作者的逻辑,Zcash 也很慢呢!因为门罗币发布之后又过了两年半 Zcash 才发布。所以,问题其实在于作者在做毫无逻辑的时间比较,仿佛只要是隐私币,都是同样一个东西。

作者的头脑简单的一段评论只有两个词稍微靠谱一点:「轻量级」和「情怀」。不过作者的略带调侃的「能火靠的主要是情怀」中的情怀可不是比特币原教旨主义者所称道的 Grin 的「情怀」了。

我需要认真解释一下为什么 Grin「最慢」,即为什么 Grin 是 2019 年 1 月 15 日发布,而不是 2014 年,也不是 2016 年。

Grin 的底层协议用的是 MimbleWimble,而 MimbleWimble 白皮书是 2016 年 8 月 1 日发表的。所以,对不起了,再牛的开发者也赶不过同年 3 个月以后的 Zcash 发布了!

同年 10 月 21 日,Grin 开源项目创始人 Ignotus Peverell 在 Github 上提交了 Grin 的初始代码,并在 MimbleWimble 白皮书发布的同一个 IRC 上宣布了 Grin 项目成立。随后在 2 年多的时间里,吸引了 600 多名开发者参与 Grin 的开发讨论,并且 100 多名开发者直接贡献了代码到 Grin 的代码仓库。

次年,斯坦福大学博士Benedikt Bunz、伦敦大学学院的Jonathan Bootle博士 、斯坦福大学教授Dan BonehBLS 签名的发明人,哥德尔奖获得者,ACM Prize in Computing 2014 年得主、以及比特币核心开发者Pieter Wuille和Greg Maxwell博士 ,以及 Blockstream 的数学家Andrew Poelstra于 2017 年共同发表隐私交易密码学的重量级论文「Bulletproofs: Short Proofs for Confidential Transactions and More」,为非交互式零知识证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构造方式,大大缩减了范围证明的大小,奠定了 Grin 的隐私交易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原始论文参见_2018 IEEE Symposium on Security and Privacy - S &P; 2018 pages 319-338._

也就是说,Grin 不仅仅是 2016 年 8 月 1 日的 MimbleWimble 白皮书,还集成了另外几项重量级的研究成果。除了上面说的 Bulletproofs 以外,还包括 Gregory Maxwell 博士等人 2018 年 1 月发表的 Schnorr-based MuSig 签名方案;参见论文 「Simple Schnorr Multi-Signatures with Applications to Bitcoin」https://eprint.iacr.org/2018/068.pdf

Giulia Fanti 等人于 2018 年 5 月发表的 Dandelion++,进一步保护交易隐私,等等。在此就不一个一个罗列下去了。

为了保证安全和质量,Grin 做了长期的测试工作,主网发布之前共经历了 5 个测试网,从 2017 年 11 月发布的 Testnet1 ,直到最近的 Tesetnet4 以及永久性的测试网 Floonet。

综上所述,Grin 在 2019 年 1 月 15 日发布主网可以说是历经艰辛,在这中间,学术研究和开发以及测试同步进行,不断迭代,最终水到渠成的结果。

说 Grin 是「集旷世技术之大成的惊天之币」固然过于夸张,但是,我认为:Grin 既是区块链隐私保护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整个区块链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Grin 的发布不光是靠一群核心开发者,Grin 背后的一批密码学者和比特币研究者以及整个 Grin 社区的共同努力,才终于在 MimbleWimble 白皮书发布大约 2 年半之后推出了 Grin。

这里还值得强调的一点是,Grin 的核心开发者除了其中一名靠募捐拿了一点点基本「工资」以外 确切来说,是一年零 1 个月时间募集了 12 万欧元,其他开发者全部都是免费为 Grin 开发。而且核心开发者一共才 8 个人,近一半人还是兼职开发。

所以,以后想说 Grin 慢的朋友请先搞清楚 Grin 是什么,然后把位子摆得稍微公允一点再评论不迟。

关于 Grin 的发展经历,一个热心的 Grin 粉丝还为此特意做了一个网站:https://grinhistory.info

再来说一下「Grin 是最难用的」这个说法。我并不知道该作者到底有没有「用过」Grin。如果真用过了,那么是和哪些币做过对比,之后发现 Grin 相比而言最难用?具体难用在哪些地方?

我期待听到真正的 Grin 使用者提供的反馈,同时,也坚决反对泛泛而谈的莫须有的责备。

最后,来点评一下「情怀」二字。

Grin 之所以被比特币原教旨主义者力挺,除了技术先进性之外,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这个「情怀」。

什么是 Grin 的情怀?

Grin 继承了几乎所有令比特币如此强大的社会特性:匿名创始人、无领导的团队、PoW、无 ICO、无预挖矿、无开发税等,以及,致敬中本聪。这就是 Grin 的情怀!

在 2016 年至 2018 年这三年间,正是 ICO 横行大把捞钱的时代,Grin 开发者们坚守阵地,埋头研究和开发,成为近年来所有加密货币开发项目中最清贫的项目团队。

必须指出,在 Grin 项目展开的这 2 年半的时间,Grin 社区累计募捐大约 12 万欧元 +17 个比特币,其中 17 个比特币是用于代码安全审计的专项资金,12 万欧元是给其中一名核心开发者 @yeastplume 一年的基本工资。

这个清贫的团队,花了 2 年半的时间保质保量地将 Grin 项目开发完成,并公平地发布,这就是被比特币原教旨主义者所称道的 Grin 情怀!

所以,调侃 Grin「能火靠的主要是情怀」的评论者们显然并不明白「情怀」的含有具体指的是什么。我强烈建议、也鼓励对 Grin 项目感兴趣的朋友多多参与 Grin 社区各种互动,多多与 Grin 核心团队成员交流。你对这个项目了解更多,你就越会理解 Grin 社区的「情怀」究竟是什么。


误读 4

「回归去中心化」的初心,还是进一步中心化?如果是另一个团队,这个名字或许只是巧合;但一个哈利波特的粉丝团队为自己的成果起名为「Grin」,其背后含义就让人不得不深思了。

Grin 是《哈利·波特》系列中第一代黑魔王格林德沃 Grindelwald 的简写,而格林德沃一直以来倡导强者天然有统治弱者的权力,这听起来作为比特币继承人有点不太恰当。


事实

作者显然不了解 Grin 的名字由来。

Grin 和哈利波特的关系相信大家都已经了解了:Grin 底层协议是 MimbleWimble,这个 MimbleWimble 的名字是出自哈利波特书中的一句魔法咒语,可以让人舌头打结说不了话。MimbleWimble 协议的作者是匿名的,发布白皮书以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其起名的本意已经无人得知了。人们猜测,这个名字可能意思是使用这个协议以后就可以实现隐私交易功能,就像念了咒语让人保守秘密一样。

而 Grin 的名字据信来自「Gringotts Wizarding Bank」,在哈利波特一书中是「the only bank of the wizarding world」,意思是「魔法世界的唯一银行」。

所以,将项目命名为 Grin 是取其「银行」之意,还蛮贴切的。所以,简单一句话就解释好了。希望今后不要再妖魔化 Grin 了啊,和黑魔王什么的毫无关系。


误读 5

Grin 社区关注量极少,只有一千多人。


事实

首先要说明下,Grin 项目完全不同于任何商业项目,不做商业推广,即现在和将来都不会砸钱买流量买粉丝。

在 Grin 约两年半的开发过程中,Grin 爱好者自发组建了多个社交群组。其中,比较早的 Discord 群目前有 6 千多名关注者。链接:https://discord.gg/9pTs2Bw

0bb398729d0dbaa4e44904a12418da12.jpg



另外,_GrinCoins_和_GrinFans_两个电报群都是在 Grin 主网上线前后新组建的,目前分别有大约 1500 人和 2000 人。

而核心开发者主要所在的_Gitter_群虽然历史最久,但因为主要偏重开发以及 Grin 治理,目前为止也只有 3500 多人。链接:https://gitter.im/grin_community_

907c205df08e4646fa8c4941f18e1357.jpg



综上,客观地说,考虑各个社群可能有重复的人员,Grin 社群总人数估计在 1 万左右。和上面谣传的「只有 1 千人」还是有数量级的差距的。

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不应该将一个 Grin 这样的完全开源的非商业项目和动辄数万的商业公司的中心化社群人数相提并论。


误读 6

中国社区聚会 Grincon 是试图在中国炒作 Grin。


事实

Grincon 会议是 Grin 爱好者自发组织的线下会议,目前大多偏重研究和开发。最早的 Grincon0 发生在去年 11 月 9 日,在德国柏林举行,会议的组织者在 YouTube 上全场直播了这次会议。因为会议筹备充分,大部分非匿名的核心开发者都参加了这次会议。有趣的是,会议组织者还销售印有 Grin 笑脸图标的文化衫,并且全部收入都捐给了 Grin 开发资金。会议内容可参见网站:https://grincon.org/

此前和之后,全球各地的 Grin 爱好者组织也组织过不少小型的聚会。在 Grin 发布之后,各地还有多个庆祝活动,但规模都不大。

早在几个月之前,Grin 支持者就已经在筹划 1 月 28 日在美国旧金山的第一次 Grincon US 会议。为了支持 Grin,会议销售入场券,并承诺会议的所有收益将全部捐给 Grin 开发资金。前文讲过,Grin 项目是一个极为清贫的项目,参见前文所述。会议详情可参阅链接:https://grincon.us/

Grincon US 筹划和安排非常精细,邀请到了大部分开发者、Grin 背后的部分学术研究者、以及 Grin 生态中一些第三方项目开发方等做主题演讲。相比之下,Grincon 中国的第一次会议在 1 月 19 日组织时略显仓促,也没有看到专门的网站,并且因为时间仓促,只邀请到了一名 Grin 核心开发者 @garyyu 参加,而距离较远的其他核心开发者悉数缺席,和 Grincon US 的规模和影响相比相去甚远。

有人和媒体用阴谋论的方式拿这个中国聚会为理由,质疑 Grin 在「中国大势炒作」,显然不是事实。相比柏林和旧金山的 Grincon 会议规模以及学术气氛,中国的 Grin 会议内容极为单薄,人气也较低。

另外,甚至在某些品质堪忧的媒体上,还看到有评论宣称对 Grin 核心开发者出席 Grincon 中国会议表示失望。原文如下:

可以说这位做报告的 Gary 与想象中的「极客文化」、「密码朋克精神」有不小距离了。说好的纯匿名,说好的海外团队打造呢?莫非这位核心开发者仅仅是大中华区代表?


GitHub 上的个人资料显示, @garyyu 是一名新加坡的开发者,是华人。但是因为 Gary Yu 是华人,所以就用阴谋论的腔调宣称「Grin 是一个中国项目」,荒谬可笑可见一斑。如果 Grincon0 和 Grincon US 上露面的核心开发者们看到中国媒体如此这般的评论,不知该作何感想。

事实是,Grin 核心开发者中除了两名开发者匿名外 包括项目创始人,其余都公开身份,就如比特币的核心开发者除了中本聪和少数开发者之外,大多都是公开身份一样。

至于说「说好的海外团队打造」这种评论,多少有些崇洋媚外的自卑心理作祟。Grin 核心开发者中出现了一名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这件事,难道不应该高兴和自豪才对?

除了以上几个显然是误读的信息,必须纠正之外,另外还有一些观点,我也希望能够澄清一下,与社区朋友多多交流交流。


待商榷的观点 1

Grin 无限发行等于无限期的通胀,竞争币层出不穷,Grin 的币价会长期保持下跌态势。原文摘录如下:

由于 Grin 的无限期通货膨胀机制,矿工将倾向于出售挖矿得来的 Grin,而 Grin 的币价长期来看还会保持下跌态势,因此 Grin 并不适用于投资者持有。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投资者将缺乏购买 Grin 的意愿,而购买将是大部分用户使用 Grin 的前提,在竞争币层出不穷的背景下,Grin 的大规模普及、流通所需要的时间可能将极大地放缓,其成为通用支付货币的设想可能更加遥远。

Grin 的发行机制,蕴藏着通胀危机。


我的看法

先来看下 Grin 的 「无限期通货膨胀机制」。首先,我个人觉得 Grin 的无限线性发行机制并不能简单理解为「无限通胀」。

ab4e6844afe821624014570f4fb8e3fd.jpg


上图出自 @CryptoProfG 的一篇 Medium 博客文章,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找来一读。

经过计算可以得出,到 2039 年,Grin 的年通胀率将是 5%;而等到 2059 年,这个数字将降低到 2.5%;等到了 2099 年,Grin 的年通胀率将变成 1.25%。如果对比 1935 年以来的美元,从 2039 年左右开始,Grin 的年通胀率就已经小于或远小于美元同期的通胀率了。

另外,重要的一点是,Grin 在开始 4 年的线性发行和比特币是一模一样的机制,只是 Grin 没有设计成像比特币一样每 4 年减半发行。主要原因是,Grin 的愿景是希望在流动性上超越比特币。

众所周知,比特币的流动性极低,日交易量只占现有比特币的 0.5%,而黄金的这一指标都能接近 3%。Grin 希望未来能有远远超过比特币的流动性指标。

希望可以通过以上澄清,能够消除「Grin 的发行机制,蕴藏着通胀危机」这一类的肤浅认识。

请允许我再来评论一下所谓「矿工将倾向于出售挖矿得来的 Grin」的说法。

到我写这篇东西的时候 2019 年 1 月 23 日为止,Grin 上线不足 8 天。如此短的时间,加上非常有限的 Grin 供应量,拿目前市场上 Grin 的交易信息判断其未来走势,没有任何意义。

任何一个密码货币的币价形成,都需要一个过程,取决于供需双方的博弈。除非有巨大的利益诱惑,有利可图,没有矿工会傻到在币价未正式形成之前大笔甩卖辛苦挖到的 Grin。

@kovalskee 在 Grin 主网上线之际在 Medium 上发表了一篇 Grin 的价格形成研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阅,题目是「Price of Grin pre-launch」,里面有比较详细的分析。

不过需要声明:推荐阅读并不代表我完全同意文中的 Grin 价格预测,我推荐的是其分析问题的严肃和认真的态度。

最后,说一下「在竞争币层出不穷的背景下,Grin 的大规模普及、流通所需要的时间可能将极大地放缓,其成为通用支付货币的设想可能更加遥远」这个观点。

我真是佩服这位作者,Grin 才上线几天,Grin 社区中一些严肃的研究者都在做认真的分析和观察,偶尔小心翼翼地做出多种可能性的预测,而作者就如先知一般做出了果断的预测,无需论据考究,无需分析假设,真乃神人!

至于「在竞争币层出不穷的背景下」这个说法,我个人持保留意见。层出不穷的是各种名目的 ICO 才对。现实情况是,像 Grin 这样的项目难得一见。我能看到的事实是,Grin 社区中活跃着目前世界上最顶级的密码学术专家,他们支持 Grin 项目背后所采用的各项技术,对 Grin 的发展寄予厚望。

举个例子。1 月 28 日,在美国加州会举办一场 Grin 社区的聚会「Grincon」。如果真的了解密码学领域的大咖和牛人,就会明白这场聚会的意义。关于这场聚会的信息和购票可以访问这个网站:https://grincon.us/(备注:所有会议收入全部贡献给 Grin 开发资金。)

另外,我也想附上部分参会人员名单供真正懂行的朋友参考:

Grin 项目创始人 Ignotus Peverell

斯坦福大学教授 Dan Boneh BLS 签名的发明人,哥德尔奖获得者

Blockstream 数学家及比特币核心开发者 Andrew Poelstra

斯坦福大学博士 Benedikt Bunz

布谷鸟 PoW 算法发明者,计算机科学家及 Grin 核心开发者 John Tromp

Grin 核心开发者 Michael Cordner 即 @yeastplume

等等。


待商榷的观点 2

「币价大跌,大量套牢;短期会被大炒,长期看一文不值」。原文分别摘录如下:

Grin 的爆红,虽然不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炒作,而是一场自发性炒作,但还是对 Grin 本身形成较大的伤害,其价格已然呈现出大涨大跌的态势,跌幅最高达到 97%,大量投资者被套牢并成为这场炒作的牺牲品。

匿名币很容易出现炒作行为,就好比曾经风光无限、单价被炒至 3000 BTC 的匿名币 Zcash。所以 Grin
在短期内会被大炒,但长期来看却「一文不值」。

Grin 团队对无限膨胀的 Grin 的定位为一种真正的日常生活中的货币,而不是像比特币那样作为一种价值储存手段。


我的看法

说实在话,我并不太关心具体的 Grin 币价以及涨跌。钱包决定思维。我必须声明,当前我的钱包中共有 Grin 100 枚,涨 10 倍我也发不了财,所以以下言论无关个人私利。

前几天,Grin 的全网算力最高到达 700K GPS,最低回落到 500K GPS,目前稳定在 600K GPS 左右,相当于 20 万 ~ 30 万块显卡在提供 Grin 算力。就目前的阶段而言虽然已经足够安全,但是相比 Grin 的影响力以及前期核心开发团队的 100 万块显卡的预测数据而言,这只是达到了 20%~30% 而已,总体还是偏低。

但是,关于「其价格已然呈现出大涨大跌的态势,跌幅最高达到 97%」的说法,值得商榷,只有了解了所谓「大涨大跌」的背景,才能明白这种「流言」实际意义不大。

我还是推荐上文提到的 @kovalskee 在 Grin 主网上线之前写的那篇文章,很好的分析了 Grin 价格形成的过程,以及未来的预期:

We don’t know how Grin’s first weeks, months or years will play out.However, Grin’s launch process as explained by the lead team is unique and clear. It will be slower vs「ICOs」due to no pre-mine. It is likely that each Grin coin will be highly valued initially — there will be few around and there’s much interest. Grin’s price could overshoot after mainnet launch, not necessary immediately but even in the months after opening.


翻译过来大概意思是说:

我们不知道 Grin 的开始几周、几个月、或者几年价格会怎么走。然而,Grin 团队对 Grin 独特的线性发行机制已经说得很清楚和明白了。由于没有预挖矿,也不像 ICO 模式一开始就有巨大的供应量,很可能一上市交易就会被过高地估价,因为一开始的供应量太少了,而感兴趣的人很多。 Grin 的价格在上线之初可能会过高,也许不是马上就看到,可能要几个月后才会出现 Grin 价格过高。


所以,刚上线时价格大幅波动并不令人意外,其实早有预见,毕竟供需总量都太少。将单个交易所出现过的极少的成交量所对应的每枚 Grin 币价格 100 美元作为依据,对外宣称「Grin 大跌 97%,大量投资者被套牢」,不科学、也极不负责。这只是制造醒目标题,吸引阅读量。

做标题党固然无可厚非,但是在文中将事情说清楚也好啊,结果后面再来一句「Grin 在短期内会被大炒,但长期来看却一文不值」,这种评论也不专业了,毫无可信度。

在这里,我附上某交易所的 100 美元初始无 微 量成交价的情况共供参考:

bcfea7c729f8000f164449ed608d01b0.jpg



看到这个成交状况,在「100 美元」的价位基本没有成交量,拿这个成交价格说事情,没有任何意义。如果以此展开评论,称 「虽然 Grin 的设计机制围绕着公平出发的原则,但是随着币价的暴跌以及质疑声渐起,Grin 多日来的热潮正在逐步消退,在行业分歧与争议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它似乎正在越发远离设计初衷,更像是一场比谁跑得快的游戏,而狂热的投资者注定是这场游戏的牺牲者」,非常不严谨。

关于「Grin 团队对无限膨胀的 Grin 的定位为一种真正的日常生活中的货币,而不是像比特币那样作为一种价值储存手段」这种说法,前半句可以参考前文的解释,准确表述应该是「Grin 希望未来能有很好的流动性的指标特性」,后半句则又是一种歪曲和错误理解了。

Grin 社区中达成的共识是,希望通过线性发行机制,在提供公平的同时,还可以解决较早的一些隐私币出现的供应总量不足的问题,以及比特币流动性指标偏低的问题。

正如上面所提的 @kovalskee 的那篇「Price of Grin」的博文中所言:

In the first years it is mass distribution and adoption by merchants and services will be the key over time to realizing Grin’s vision, and over a long time horizon Grin can likely become a store of value. Perhaps that which will drive demand will be a single privacy- or micropayment-focused service「killer app」 the holy grail so highly sought out in the「crypto」space that will propel usage of Grin. Perhaps it’ll be an array of applications or use-cases focused on privacy. It might be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in some authoritarian regime,in emerging markets, or in the West.


我就不完整翻译了,核心的意思是说「开始几年逐步被大量企业和服务所采用是世界意识到 Grin 美好 愿景的关键,可能 过了很久之后 Grin 能够成为一种 像比特币一样的 价值储存手段…」

简单来说,Grin 希望提供较好的流动性,Grin 希望币价相对稳定,但是从来没在社区中看到 Grin「不会成为价值储存手段」这样的说法。

相反,Grin 的发行机制设计希望在供应总量上能够解决较早的一些隐私币的总量偏小的问题。很显然,这是需要时间的。我就不展开讨论这个话题了,推荐有兴趣的朋友加入 Grin 论坛和 Grin 社群,那里有很多更有资格探讨这个经济学问题的专业人士。


待商榷的观点 3

Grin 的强匿名性使得它难以收到政府的认可。原文分别摘录如下:

Grin 强匿名性的特点可能也会使得它难以受到政府的认可。相比之下,比特币虽然也具有匿名性,但它的交易可追溯性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其匿名效果,比特币也正是因此被一些国家认可为货币或者纳入监管范围,这将是 Grin 未来进一步拓展的重要劣势。

Grin 的匿名属性,或成为绊脚石。


我的看法

这个问题只能拭目以待,目前来看,争辩无益。我只是想说, 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使得人们也越来越注重隐私,这似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

另外,「比特币虽然也具有匿名性,但它的交易可追溯性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其匿名效果,比特币也正是因此被一些国家认可为货币或者纳入监管范围」这个观点,我个人并不认同。

我认为这是常识性错误。我粗略翻看了一下各国的比特币政策,参见维基百科上「比特币在各国或地区的合法性」条目 https://zh.wikipedia.org,并没看到有哪个国家是根据比特币的匿名性强弱来决定开放和禁止的。 


待商榷的观点 4

Grin 不该被推到「韭菜」面前。原文如下:

Grin 本该是一个暂时停留在极客圈子的玩具,却被推到了韭菜面前,无异于捧杀。


我的看法

关于「Grin 本该是一个暂时停留在极客圈子的玩具」,这句评论不知道是否同样适用于较早推出的门罗币和 Zcash?据我所知,并没听说门罗和 Zcash 曾经被视为「玩具」。

我非常认同的说法是,密码社区的朋友需要更多的了解 Grin 的特性,而不是跟风炒作。毕竟,Grin 的经济模型设计并不适合炒作。

前文讲过,Grin 在 2019 年 1 月 15 日发布之前,经过了 5 个测试网阶段,历时近两年半的时间。比起一年、甚至半年发币的 ICO 项目来说,显然是脚踏实地,兢兢业业。

至于「却被推到了韭菜面前,无异于捧杀」的说法,我的看法是,Grin 的愿景非常理想主义,但再美的理想也是要用现实来检验的,总要有推出的时候。历时 2 年半研究和开发,Grin 选择 2019 年 1 月发布,当为水到渠成之举。对于 Grin 的长远的发展之路,这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Grin 主网的发布,获得了中外众多媒体的关注,有褒有贬,这本是好事。但是,所有的评论,应该站在了解事实的基础上,而不是以讹传讹。

至于 Grin 的投资价值,更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

我希望密码货币的投资者,每个人都不是「韭菜」,不应该任由骗子宰割。但是,避免成为一个「韭菜」,最重要的是擦亮眼睛,了解准确的事实,不被虚假信息、流言、谣言和谎言欺骗。

作为一名 Grin 的爱好者,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澄清一些让我看来令人惊诧的对 Grin 的错误解读。

门罗开发者首谈Grin:并不害怕被取代

8btc 发表了文章 • 2019-01-22 09:45 • 来自相关话题

Grin和Beam已经成为了最近隐私领域最炙手可热的话题,这两种币都基于MimbleWimble协议,旨在实现比特币所没有的隐私性和延展性。上周,Grin几乎每天都上头条,因为其被视为最接近比特币的币种,但在上线之后的短短几天内就下跌了97%。

MimbleWimble协议诞生于2016年,其作者是匿名开发者Tom Elvis Jedusor,这两个名字都取自哈利波特系列。该项协议的核心是隐私,在交易过程中,没有人能够看到具体的币种数量以及地址,只需要公开一些用于验证交易的信息。

这一协议也即将进入门罗网络,作为其侧链存在。门罗首席开发者Riccardo Spagni在推特透露,“门罗正在部署一条MimbleWimble侧链。”

在近期的一场活动中,Blockstream CSO缪永权(Samson Mow)、莱特币创始人李启威(Charlie Lee)、fluffypony(Riccardo Spagni)以及Whale Panda讨论了有关Grin和Beam的话题。

当被问到是否因这个新的隐私币感到不安时,Spagni回答,他对一切能够改善隐私的事物都表示支持。

    我们对Zcash的批评并非针对其隐私技术。我认为其隐私技术如果能够正确部署,总体来说将会产生积极影响。我未来也绝对会批评Grin和Beam,因为我认为有批评是好事。有了批评,门罗才能变得更好,因此这些批评的声音应该被视为是正面的因素。


他说自己之所有没有觉得受到了威胁是因为这两种新匿名币的出现并不会影响门罗继续存在:

    我认为门罗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项目,无论其用户数量是1个还是100个还是100万个,无论其价格是2美分还是20美分还是2美元,对于技术社区来说真的没那么重要,因为他们只关注不同的代码库。


随后,Charlie Lee也对Grin和Beam做出了评价,认为它们能够“在不做出任何妥协的情况下实现隐私和延展性”。另外,Lee认为MimbleWimble技术在保证系统隐私方面的能力很有意思,并指出其能够打造比比特币延展性更强的币种。

当被问到这一协议是否可能作为侧链部署到比特币网络或直接进入比特币网络时,Lee回答,重点在于侧链的安全性。


原文:https://ambcrypto.com/mimblewimbles-grin-and-beam-have-the-potential-to-be-more-scalable-than-bitcoin-says-litecoin-creator/
作者:Priya
编译:Wendy 查看全部
201901211056067359.jpg

Grin和Beam已经成为了最近隐私领域最炙手可热的话题,这两种币都基于MimbleWimble协议,旨在实现比特币所没有的隐私性和延展性。上周,Grin几乎每天都上头条,因为其被视为最接近比特币的币种,但在上线之后的短短几天内就下跌了97%。

MimbleWimble协议诞生于2016年,其作者是匿名开发者Tom Elvis Jedusor,这两个名字都取自哈利波特系列。该项协议的核心是隐私,在交易过程中,没有人能够看到具体的币种数量以及地址,只需要公开一些用于验证交易的信息。

这一协议也即将进入门罗网络,作为其侧链存在。门罗首席开发者Riccardo Spagni在推特透露,“门罗正在部署一条MimbleWimble侧链。”

在近期的一场活动中,Blockstream CSO缪永权(Samson Mow)、莱特币创始人李启威(Charlie Lee)、fluffypony(Riccardo Spagni)以及Whale Panda讨论了有关Grin和Beam的话题。

当被问到是否因这个新的隐私币感到不安时,Spagni回答,他对一切能够改善隐私的事物都表示支持。


    我们对Zcash的批评并非针对其隐私技术。我认为其隐私技术如果能够正确部署,总体来说将会产生积极影响。我未来也绝对会批评Grin和Beam,因为我认为有批评是好事。有了批评,门罗才能变得更好,因此这些批评的声音应该被视为是正面的因素。



他说自己之所有没有觉得受到了威胁是因为这两种新匿名币的出现并不会影响门罗继续存在:


    我认为门罗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项目,无论其用户数量是1个还是100个还是100万个,无论其价格是2美分还是20美分还是2美元,对于技术社区来说真的没那么重要,因为他们只关注不同的代码库。



随后,Charlie Lee也对Grin和Beam做出了评价,认为它们能够“在不做出任何妥协的情况下实现隐私和延展性”。另外,Lee认为MimbleWimble技术在保证系统隐私方面的能力很有意思,并指出其能够打造比比特币延展性更强的币种。

当被问到这一协议是否可能作为侧链部署到比特币网络或直接进入比特币网络时,Lee回答,重点在于侧链的安全性。


原文:https://ambcrypto.com/mimblewimbles-grin-and-beam-have-the-potential-to-be-more-scalable-than-bitcoin-says-litecoin-creator/
作者:Priya
编译:We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