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DAX

HADAX

盘点:2018 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被动演变和主动探索

市场chainbs 发表了文章 • 2018-12-27 15:11 • 来自相关话题

2018 年,数字资产交易所经历了极其不平凡的一年。从年初的万所齐开、欣欣向荣,到年末的哀鸿遍野,无数兴衰起伏的故事在此上演。同时,稳定币、监管、安全、衍生品等因素相继对交易所行业发挥了重大影响,引发了诸多重大趋势与变化。

而在这些变化的背后,同样也有很多相对稳定、保持不变的现象与本质,它们驱动着交易所行业发生的大部分变化,并促进行业的进化与发展。

本文总结这一年交易所行业发生的变化以及变化背后的不变,希望能带给各位读者一些启发。


上半年:光鲜亮丽、形势大好


2018 年交易所行业的爆发始于 2017 年底到 2018 年初那轮超级牛市。在那段时间,随着各大数字资产价格的大涨,公众对区块链行业的关注度以及认可程度剧烈上升,同时激发了许多创业者来到区块链行业。

而在区块链行业种种细分方向中,交易所具有商业模式清晰、利润丰厚、政策风险相对较低等特点,对这些新入行者格外具有吸引力,从而成为区块链行业最热门的创业方向之一。

据粗略估算以及参考市场各方面说法,在今年上半年,全球数字资产交易行业新诞生了超过 1 万家类型各异、位于不同地区的交易所,市场上一度戏称「交易所数量比项目数量还要多」。

不过由于交易所筹备与开发周期至少需要 2-3 个月,2018 年最初的几个月市场新增交易所并不是特别多,主要还是那些老牌交易所在市场上频频发声并引起公众关注。

1 月底,火币、OKEx 与 ZB 网等交易所相继宣布发行平台币,掀起了 2018 年平台币发行的第一个高潮。币安是最早发行平台币的交易所之一。2017 年 7 月,币安开启了 BNB 的私募,年底前 KuCoin、DragonEX、CEO 交易所等新成立交易所都推出了自家的平台币,进而随着年底那波超级牛市迎来疯涨,平台也随着获得巨大收益,其中币安平台币 BNB 上涨了近 200 倍,跻身「百倍币」行列。

平台币的火爆令一大批市场老牌玩家发现,交易所除了手续费与上币费还可以通过发行平台币获取可观的收入。由此,火币等老玩家迅速行动,在 1 月份一拥而上推出自家的平台币,并且大多是通过购买手续费点卡赠送的方式发行,以尽可能规避监管风险。

由于这批平台币的发行者基本上都是具有较长历史的老牌交易所,其发行价较 2017 年下半年那波平台币普遍高出很多,因此涨幅也难以再现前一波平台币的涨势,至今为止最高都没有超过 10 倍。

随平台币兴起的还有投票上币机制。该机制最早在 2017 年 12 月出现在币安或者 Bit-Z 交易所,用户可购买并使用其平台币为其认可的币种投票,排名靠前的币种则将直接登陆交易所,该模式一出现就受到了用户的欢迎,既为交易所带来了大批流量,同时也给交易所回流了大量平台币。老牌交易所发行平台币,一定程度上也是在为推出投票上币机制做铺垫。

2 月中旬,火币立即启动了上币投票活动,并推出了全新子品牌、为该活动服务的 HADAX 交易所。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期投票活动一度成为全行业最具争议性的话题。

根据规则,火币会根据投票结果从 60 个投票项目中选择 10 个作为首批上线 HADAX 平台的项目,每个用户最少可投 1 票,最多可投 100 万票,每投 1 票需支付 0.1HT。为了尽可能争取上线,大量项目在鼓动社区用户为其投票的同时,还雇佣了大量刷票机构与个人为其投票。

在最后的投票结果,排名前三的项目币投票数量都达到千万级别,投票花费分别为 4793 万元、4439 万元、4365 万元。其中,第一名的投票人数为 6367 人,第三名为 1047 人,这意味第一名项目币的投票者平均投入 7527 元,第三名项目币的投票者平均投入 41693 元,其中水分可见一斑。





HADAX 第一期投票结果


投票上币活动原本面向用户推出,旨在筛选出多数用户认可的币种,但火币投票活动发展至此,显然已经偏离其原本目的。但从平台币的角度来看,火币不仅从投票活动中获取了大量免费的平台币 HT,HT 价格也从 2 月 12 日活动开启日的 1.6 美元涨至月底的 2.3 美元,此般收益驱使火币基本维持了原有投票机制,但这也为 HADAX 半年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此后的几个月,交易所行业则相对平静,主流交易所一方面通过投票上币等活动来提高用户活跃度,另一方面在加快全球化步伐以及推进合规化,尽可能获取更多国家的用户。

同时,各类新交易所开始加速出现,其中孕育着交易所行业年度最大黑马 FCoin,它不仅将交易所行业推向年度最高峰,也掀起了年度第二波平台币发行高潮。

FCoin 相比其他交易所,最大亮点在于提出了不设硬顶的交易挖矿模式,用户在 FCoin 进行交易后可获得手续费等值的 FT 返还,同时 FT 持有者可根据持币比例获得平台收入每日分红。这无论是对价格敏感的个人用户还是大额交易的机构用户,都具有相当高的吸引力。数据显示,FCoin 在今年 6 月日交易量最高时突破 1000 亿元,超出其他所有交易所总和,平台币 FT 价格则最高上涨近百倍。

随着 FCoin 通过交易挖矿模式顺利实现冷启动,交易量猛增至数字资产交易所前三,大量团队从中意识到交易挖矿模式在交易所行业仍存在很大的机会,尤其是交易挖矿模式能给行业带来很多变量,所以 FCoin 成为他们借鉴的对象。

短时间内,市场上涌现出大量推行交易挖矿模式的交易所,部分是原先一些正在开发中的交易所临时决定改变机制而生的,还有一些是某些一线交易所在原有平台币的情况下再发行专门用于交易挖矿的币种,并纷纷在数据上取得颇为亮眼的成绩。

在 FCoin 等挖矿交易所的刺激下,主流交易所大多如坐针毡。6 月 19 日,OKEx 率先行动,宣布推行开放共赢计划,将开放其技术和运维资源支持建立 100 家采取交易挖矿模式的交易所。此后币安、火币、ZB 网等数十家排名靠前的交易所都宣布了类似的计划,利用自身多年经验支持外部团队创建交易所。

此时,交易所最好的半年已经走向了尾声。


下半年:集体败退、哀鸿遍野


7-8 月,伴随着 FCoin 崛起的激励、主流交易所的支持,以及部分年初入场团队相继开发完毕,交易所仍然在大量出现,迎来全年新交易所入场的最高峰。

而此时,交易所行业全方位下滑与败退的迹象也已经显现。7 月初,FCoin 所引爆的交易挖矿模式在被大量模仿的同时,也已经成为舆论猛烈抨击的对象。

在以 FCoin 为代表的不设硬顶的交易挖矿机制下,用户无论交易量以及支付的手续费有多高,都能获得等值的平台币奖励。同时,FCoin 用户邀请好友使用 FCoin 后可获得被邀请者 90 天内所有手续费 20% 的奖励。

根据年中的调查,在这样的机制下,如果用户注册两个账户并使用邀请奖励机制,用户每次使用交易都能获得与交易手续费 120% 等值的 FT 返还。以手续费为千分之一计算,该用户每次交易都可以获得价值本金万分之二的 FT 纯收益,而交易次数以及本金大小决定着用户当日总收益。

面对丰厚稳定的收益,一大批以刷交易量为目的的量化机构来到 FCoin,共同造就了 FCoin 传奇。为了尽可能降低 FT 价格下跌带来的风险,这些「矿工」会倾向于尽快将手中的 FT 抛售,而只有足够的新资金接盘才能保证 FT 价格的稳定。一旦新增用户资金低于矿工抛盘,币价就会无法支撑,继而导致币价下滑和矿工刷单量下滑,然后 FT 持有者的分红也会下滑、持币意愿下降,币价再进一步下滑,整个平台生态进入负反馈模式。

FCoin 等交易挖矿交易所随后的市场表现,几乎完全按照前述判断呈现。由于新用户大幅下降,FCoin 交易量以及 FT 币价从 7 月开始就进入下滑通道,而且一跌不可收拾。





FT 币价走势


期间,FCoin 还曾提出一系列新概念、新模式,试图以此吸引更多新用户与新资金,例如创业板、币改、FT 权证等,但均以失败或效果差告终,例如 FCoin 币改区第一个项目 QOS 在上线五天后即下跌 83.1%,其战略合作的保险币种 FI 在 8 月初较 7 月初跌去 94.8%。到后期,FCoin 的种种动作几乎都被公众视为「割韭菜」,FT 币价如今已经较最高点跌去 98% 以上。

至此,FCoin 试图打造通证模型典范、颠覆传统交易所模式的梦想完全破碎。

其余采取交易挖矿模式的交易所情况也大致相似,交易量与币价双双大跌,用户也纷纷离去。OKEx、火币等交易所一度大力推动的「云交易所」模式以及上百家已合作的交易所也逐渐消失在公众视野中,成为老牌交易所与新兴交易所交战的「炮灰」。至于那些采用交易挖矿模式的主流交易所,大多也宣布停止交易挖矿,平台币不再由用户交易产出,例如 Bit-Z、DigiFinex 等。

证券交易所中的涨跌停机制一度出现在少数中小型交易所,规定部分币种每日的涨跌幅限制在 10% 以内,但由于不符合数字资产内在规律,目前这些涨跌停机制几乎全部取消。

与此同时,主流交易所此前粗暴发展的恶果也逐渐浮现,其中最明显的现象当属上线了一大批「垃圾」币种导致众多维权者前来声讨,并引发了众多负面舆论。

以火币 HADAX 为例,火币早前对刷票的容忍导致大量垃圾币种登陆 HADAX,随后大部分币种都呈现了几乎一模一样的走势:先是迅速拉伸数倍,随后快速下坠、破发,致使大量投资者损失惨重。期间,火币虽然对 HADAX 上币规则进行了多次大幅调整,但仍然没有显著成效。最终在今年 9 月,火币放弃了负面满满的 HADAX 品牌,并更名为火币创业版。

其他交易所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由于此前对「金主」项目来者不拒或审核宽松,致使平台上出现许多质量低下的项目,随着这些项目相继「收割」完毕跑路以及本质显现,它们逐渐成为无人问津的「幽灵」币种,交易量都在五位数之下。

从表面上来看,这些「垃圾」币种的大行其道只是对投资者造成了大量资金损失,但从深远意义上来看,其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再投资能力与意愿,继而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 2018 年底这轮超级熊市的诞生,而这轮熊市致使几乎所有交易所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此前,虽然大量交易所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打击与批评,但可以凭借手续费以及平台币收益维持交易所的日常运营、获取可观利润,而这轮熊市的跌幅超出了绝大多数交易所的承受范围,也让实际收入大幅缩水。

交易所曾经还被视为区块链行业为数不多可以旱涝保收的生意,但在这轮熊市当中,绝大多数交易所都陷入了亏损境地。据了解,由于数字资产价格、交易量普遍大幅下降,以及大量未上市项目不愿在熊市上所,交易所同时面临着手续费收入、上币费收入以及平台币价值的大幅下跌的境况,这也使得交易所的收入大减。

于是,熬不下去的玩家相继选择退场。从 10 月开始,MEX、Bmart 等交易所陆续被曝光出现无法提现、官网无法打开等现象,玩客网、OKUEX 等交易所则直接宣布无法继续运营并将关闭网站。据统计,出现前述现象或宣布停止运营的交易所不下 80 家。

此外,还有大量交易所呈现「假死」状态:虽然官网可正常打开和登录,且具有连续性交易与挂单,交易量可观,但买卖挂单、成交金额、交易曲线等都呈现规律性的操纵特点。换言之,大量交易所内的交易都在依靠机器人维持虚假交易场景,几乎没有真实用户,宛如一家家「幽灵」交易所。

即便是排名相对靠前的交易所也深受熊市之苦,在亏损之下选择大量裁员以维持中长期的稳定运营。近期,火币就多次传出裁员消息,有媒体称裁员比例高达 50%,并已经裁掉上百人。在上半年不顾一切地野蛮生长、疯狂逐利后,交易所们最终还是自食其果了。


交易所的变与不变


在历数交易所行业今年以来的种种事件与动作之后,我们基于大量历史资料对行业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并总结了以下几大变化与趋势:

第一,交易所内外部的投资并购越来越多,多个具有复杂生态体系的交易所巨头诞生。在获取巨额财富积累后,许多老牌交易所开始大量对外投资或收购,布局媒体、矿业、钱包等上下游领域,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区块链生态系统。





部分交易所的收购案例


其中,国内交易所以火币为代表,今年至少进行了 50 个以上区块链相关项目的投资并购,其中以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区块链媒体、公链项目以及第三方服务商为主,同时内部正在研发或推出了公链、钱包、矿池、咨询等业务,涉及面极其广泛;国外则以 Coinbase 为代表,今年至少发起了 6 起全资收购,涉及证券交易商、去中心化交易所、数字身份认证项目等方向,围绕着区块链金融领域深度布局。

诸如币安、OKex、Bibox 等交易所也都进行了数量不等的对外投资并购,逐步搭建其生态系统。此外,今年也有多个老牌交易所被行业外巨头收购,成为其母公司更庞大生态体系的一部分。

第二,交易所对币种上线机制的探索越来越多,同时下线原有币种成为主流交易所的常规动作。在过去,交易所往往通过衡量项目知名度以及上币费高低来选择上线哪些币种,外界无从获知其内部决策机制与过程。今年以来,交易所行业至少出现了平台币投票、抵押平台币、按币种充值人数排名等四五种公开的上币机制,虽然其中暗藏了交易所们的一些野心——拉动平台币价格,但对多数项目方而言无疑是降低了门槛。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新出现的上币机制很难说探索成功,这些机制很大程度并没有对项目的技术实力做出要求,其实质是在考验项目方的市场营销能力以及敢于花钱的勇气,目前也并没有真正的优质项目通过这些上币机制登陆交易所,反而出现一大批质量低劣的币种,致使交易所的用户资产严重缩水,在给交易所招来许多维权者的同时也有损其品牌形象。

为了弥补形象以及防止对投资者的进一步造成伤害,从下半年开始主流交易所陆续将其平台上项目进展缓慢、交易量持续低迷的币种分批次下线,其中 OKEx、Bittrex 都已经下线至少 100 个币种。





部分主流交易所下线币种的情况


第三,交易所合规化进程较为顺利,全球化发展趋势明显。今年,至少有日本、韩国、美国等数十个国家与地区出台了与交易所相关的政策法规,直接开放数字资产交易所牌照申请的国家也有近 10 个,这些规定对交易所的技术与运营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同时,这对志在全球化发展的部分交易所带来了契机,币安、CoinBase、火币等主流交易所陆续在监管政策较为明确的国家开设办事处、地方站甚至法币交易所。以币安为例,其今年 3 月就宣布将总部迁至政策相对友好的马耳他,此后陆续宣布在乌干达、列支敦士登、新加坡等国开设法币交易所。

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合规成本较高且难度大,大部分交易所都倾向于游离在灰色地带继续过往的打法,与监管保持距离,并由于文化差异、政策等问题许多交易所在海外也屡屡碰壁。

第四,交易所对数字资产衍生品交易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衍生品类型也越来越丰富。衍生品交易在金融资产交易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系统复杂度高、技术难度大、团队实力有限等原因,数字资产衍生品交易过去只在 OKEx、BitMEX 等极少数交易所中出现。

随着数字资产衍生品交易的红利效应越来越强,以及 OKEx 等老牌衍生品交易平台漏洞频出,衍生品交易在今年成为大量交易所眼中的「香饽饽」。

主流交易所中,OKEx、BitMEX 等继续丰富其衍生品类型以巩固优势,火币、Bibox 等主流交易所相继推出衍生品交易服务以完善布局,部分诸如 MXC、BTEX 等中小交易所也推出永续合约等衍生品交易,试图以此招揽人气。此外,今年还有 JEX、BBX、GAEA 等主打衍生品交易的交易所诞生,类型涉及期权交易、掉期交易等。

第五,各交易所的稳定币交易区多样化趋势明显,不再由 USDT 垄断市场。在 2018 年之前,USDT 已经独占几乎所有交易所的稳定币交易区近三年,但期间其透明度一直被受诟病,屡被指责存在私自增发、挪用法币等行为。

从 2018 年初开始,市场上陆续有 DAI、USC 等新兴稳定币诞生,但在用户交易习惯、交易所上币费门槛等种种原因下并没有对 USDT 的地位形成实质性威胁。

真正的契机来自于今年 9 月纽约金融服务局相继批准 GUSD、PAX 等稳定币发行,TUSD、USDC 也得到不同程度的监管认可,它们顿时成为主流交易所争夺的对象。时至今日,各大主流交易所基本上都已经推出 USDT 以外的交易区,并上线多个稳定币,为用户提供足够丰富的选择。

第六,随着交易所安全事故频发,去中心化交易所越来越受重视,但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币安、Coinbase、Bitfinex、BiBox 等主流交易所都正在通过自建、收购等多种方式布局去中心化交易领域,同时也已经有上百家大量原生去中心化交易平台诞生,涌现出多个链上交易的性能解决方案。

但从用户反映来看,由于流动性不高、交易存在延时等问题,大部分用户仍倾向于在中心化交易所交易,去中心交易所获取用户的成本与难度都很高,进一步普及或许还需要某些突破性进展。

总体上而言,交易所行业今年发生了许多意义重大、各有侧重的变化,但在这些繁杂多样的变化之下,交易所行业也存在很多相对稳定、基本保持不变的本质。

交易所即用户交易各类资产的所在地,用户与资产分别是交易所的两大核心要素,一方面要筛选出尽可能丰富、优质的资产供用户选择并投资,另一方面要获取尽可能多的用户提升各类资产的流动性,这是交易所永恒不变的本职工作,前述上币机制、全球化发展、衍生品交易都是如此。

不变的还有一点,为用户交易过程提供尽可能安全、稳定的交易环境与机制,以及为用户资产提供尽可能安全的储存环境,也是交易所非常重要的任务,前述稳定币交易区、去中心化交易所、合规化发展都属于此。

但由于行业缺乏监管以及潜在收益较高,有相当一部分的交易所并不是抱着做「交易所」的心态在做事,而是把交易所当成了纯粹的圈钱工具,通过挪用用户资产、发行空气币、操纵币价甚至携款跑路等方式捞钱,将交易所的职责完全弃之不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整个行业环境的恶化。在各国监管尚不到位的情况下,这类「交易所」的大量存在很可能也会是交易所行业一段时间的常态。

站在 2018 年的末尾来看,2018 年的交易所无疑出现了许多令人欣喜的积极变化,但更多的还是行业的混乱无序与急躁浮夸,致使行业乱象重重,并在下半年随着熊市彻底爆发。

在任何行业迈入正轨,走向合规化、秩序化之前,必然会经历许多弯路、错路,以及部分投机主义者的破坏,区块链行业如此,交易所行业更是如此。面对重重困难与挑战,真正秉持初心、用户至上的交易所应当在 2019 年继续保持自律与合规,苦练内功,当外部契机来临时,这类交易所大概率会是最终的赢家。 查看全部
cryptocurrency-bitcoin-exchange-huobi-okex.jpg

2018 年,数字资产交易所经历了极其不平凡的一年。从年初的万所齐开、欣欣向荣,到年末的哀鸿遍野,无数兴衰起伏的故事在此上演。同时,稳定币、监管、安全、衍生品等因素相继对交易所行业发挥了重大影响,引发了诸多重大趋势与变化。

而在这些变化的背后,同样也有很多相对稳定、保持不变的现象与本质,它们驱动着交易所行业发生的大部分变化,并促进行业的进化与发展。

本文总结这一年交易所行业发生的变化以及变化背后的不变,希望能带给各位读者一些启发。


上半年:光鲜亮丽、形势大好


2018 年交易所行业的爆发始于 2017 年底到 2018 年初那轮超级牛市。在那段时间,随着各大数字资产价格的大涨,公众对区块链行业的关注度以及认可程度剧烈上升,同时激发了许多创业者来到区块链行业。

而在区块链行业种种细分方向中,交易所具有商业模式清晰、利润丰厚、政策风险相对较低等特点,对这些新入行者格外具有吸引力,从而成为区块链行业最热门的创业方向之一。

据粗略估算以及参考市场各方面说法,在今年上半年,全球数字资产交易行业新诞生了超过 1 万家类型各异、位于不同地区的交易所,市场上一度戏称「交易所数量比项目数量还要多」。

不过由于交易所筹备与开发周期至少需要 2-3 个月,2018 年最初的几个月市场新增交易所并不是特别多,主要还是那些老牌交易所在市场上频频发声并引起公众关注。

1 月底,火币、OKEx 与 ZB 网等交易所相继宣布发行平台币,掀起了 2018 年平台币发行的第一个高潮。币安是最早发行平台币的交易所之一。2017 年 7 月,币安开启了 BNB 的私募,年底前 KuCoin、DragonEX、CEO 交易所等新成立交易所都推出了自家的平台币,进而随着年底那波超级牛市迎来疯涨,平台也随着获得巨大收益,其中币安平台币 BNB 上涨了近 200 倍,跻身「百倍币」行列。

平台币的火爆令一大批市场老牌玩家发现,交易所除了手续费与上币费还可以通过发行平台币获取可观的收入。由此,火币等老玩家迅速行动,在 1 月份一拥而上推出自家的平台币,并且大多是通过购买手续费点卡赠送的方式发行,以尽可能规避监管风险。

由于这批平台币的发行者基本上都是具有较长历史的老牌交易所,其发行价较 2017 年下半年那波平台币普遍高出很多,因此涨幅也难以再现前一波平台币的涨势,至今为止最高都没有超过 10 倍。

随平台币兴起的还有投票上币机制。该机制最早在 2017 年 12 月出现在币安或者 Bit-Z 交易所,用户可购买并使用其平台币为其认可的币种投票,排名靠前的币种则将直接登陆交易所,该模式一出现就受到了用户的欢迎,既为交易所带来了大批流量,同时也给交易所回流了大量平台币。老牌交易所发行平台币,一定程度上也是在为推出投票上币机制做铺垫。

2 月中旬,火币立即启动了上币投票活动,并推出了全新子品牌、为该活动服务的 HADAX 交易所。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期投票活动一度成为全行业最具争议性的话题。

根据规则,火币会根据投票结果从 60 个投票项目中选择 10 个作为首批上线 HADAX 平台的项目,每个用户最少可投 1 票,最多可投 100 万票,每投 1 票需支付 0.1HT。为了尽可能争取上线,大量项目在鼓动社区用户为其投票的同时,还雇佣了大量刷票机构与个人为其投票。

在最后的投票结果,排名前三的项目币投票数量都达到千万级别,投票花费分别为 4793 万元、4439 万元、4365 万元。其中,第一名的投票人数为 6367 人,第三名为 1047 人,这意味第一名项目币的投票者平均投入 7527 元,第三名项目币的投票者平均投入 41693 元,其中水分可见一斑。

09450b799cdba2f815470e927b22b3f0.jpg

HADAX 第一期投票结果


投票上币活动原本面向用户推出,旨在筛选出多数用户认可的币种,但火币投票活动发展至此,显然已经偏离其原本目的。但从平台币的角度来看,火币不仅从投票活动中获取了大量免费的平台币 HT,HT 价格也从 2 月 12 日活动开启日的 1.6 美元涨至月底的 2.3 美元,此般收益驱使火币基本维持了原有投票机制,但这也为 HADAX 半年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此后的几个月,交易所行业则相对平静,主流交易所一方面通过投票上币等活动来提高用户活跃度,另一方面在加快全球化步伐以及推进合规化,尽可能获取更多国家的用户。

同时,各类新交易所开始加速出现,其中孕育着交易所行业年度最大黑马 FCoin,它不仅将交易所行业推向年度最高峰,也掀起了年度第二波平台币发行高潮。

FCoin 相比其他交易所,最大亮点在于提出了不设硬顶的交易挖矿模式,用户在 FCoin 进行交易后可获得手续费等值的 FT 返还,同时 FT 持有者可根据持币比例获得平台收入每日分红。这无论是对价格敏感的个人用户还是大额交易的机构用户,都具有相当高的吸引力。数据显示,FCoin 在今年 6 月日交易量最高时突破 1000 亿元,超出其他所有交易所总和,平台币 FT 价格则最高上涨近百倍。

随着 FCoin 通过交易挖矿模式顺利实现冷启动,交易量猛增至数字资产交易所前三,大量团队从中意识到交易挖矿模式在交易所行业仍存在很大的机会,尤其是交易挖矿模式能给行业带来很多变量,所以 FCoin 成为他们借鉴的对象。

短时间内,市场上涌现出大量推行交易挖矿模式的交易所,部分是原先一些正在开发中的交易所临时决定改变机制而生的,还有一些是某些一线交易所在原有平台币的情况下再发行专门用于交易挖矿的币种,并纷纷在数据上取得颇为亮眼的成绩。

在 FCoin 等挖矿交易所的刺激下,主流交易所大多如坐针毡。6 月 19 日,OKEx 率先行动,宣布推行开放共赢计划,将开放其技术和运维资源支持建立 100 家采取交易挖矿模式的交易所。此后币安、火币、ZB 网等数十家排名靠前的交易所都宣布了类似的计划,利用自身多年经验支持外部团队创建交易所。

此时,交易所最好的半年已经走向了尾声。


下半年:集体败退、哀鸿遍野


7-8 月,伴随着 FCoin 崛起的激励、主流交易所的支持,以及部分年初入场团队相继开发完毕,交易所仍然在大量出现,迎来全年新交易所入场的最高峰。

而此时,交易所行业全方位下滑与败退的迹象也已经显现。7 月初,FCoin 所引爆的交易挖矿模式在被大量模仿的同时,也已经成为舆论猛烈抨击的对象。

在以 FCoin 为代表的不设硬顶的交易挖矿机制下,用户无论交易量以及支付的手续费有多高,都能获得等值的平台币奖励。同时,FCoin 用户邀请好友使用 FCoin 后可获得被邀请者 90 天内所有手续费 20% 的奖励。

根据年中的调查,在这样的机制下,如果用户注册两个账户并使用邀请奖励机制,用户每次使用交易都能获得与交易手续费 120% 等值的 FT 返还。以手续费为千分之一计算,该用户每次交易都可以获得价值本金万分之二的 FT 纯收益,而交易次数以及本金大小决定着用户当日总收益。

面对丰厚稳定的收益,一大批以刷交易量为目的的量化机构来到 FCoin,共同造就了 FCoin 传奇。为了尽可能降低 FT 价格下跌带来的风险,这些「矿工」会倾向于尽快将手中的 FT 抛售,而只有足够的新资金接盘才能保证 FT 价格的稳定。一旦新增用户资金低于矿工抛盘,币价就会无法支撑,继而导致币价下滑和矿工刷单量下滑,然后 FT 持有者的分红也会下滑、持币意愿下降,币价再进一步下滑,整个平台生态进入负反馈模式。

FCoin 等交易挖矿交易所随后的市场表现,几乎完全按照前述判断呈现。由于新用户大幅下降,FCoin 交易量以及 FT 币价从 7 月开始就进入下滑通道,而且一跌不可收拾。

ba6346dc1995a44ad37d4694bb5f2b1c.jpg

FT 币价走势


期间,FCoin 还曾提出一系列新概念、新模式,试图以此吸引更多新用户与新资金,例如创业板、币改、FT 权证等,但均以失败或效果差告终,例如 FCoin 币改区第一个项目 QOS 在上线五天后即下跌 83.1%,其战略合作的保险币种 FI 在 8 月初较 7 月初跌去 94.8%。到后期,FCoin 的种种动作几乎都被公众视为「割韭菜」,FT 币价如今已经较最高点跌去 98% 以上。

至此,FCoin 试图打造通证模型典范、颠覆传统交易所模式的梦想完全破碎。

其余采取交易挖矿模式的交易所情况也大致相似,交易量与币价双双大跌,用户也纷纷离去。OKEx、火币等交易所一度大力推动的「云交易所」模式以及上百家已合作的交易所也逐渐消失在公众视野中,成为老牌交易所与新兴交易所交战的「炮灰」。至于那些采用交易挖矿模式的主流交易所,大多也宣布停止交易挖矿,平台币不再由用户交易产出,例如 Bit-Z、DigiFinex 等。

证券交易所中的涨跌停机制一度出现在少数中小型交易所,规定部分币种每日的涨跌幅限制在 10% 以内,但由于不符合数字资产内在规律,目前这些涨跌停机制几乎全部取消。

与此同时,主流交易所此前粗暴发展的恶果也逐渐浮现,其中最明显的现象当属上线了一大批「垃圾」币种导致众多维权者前来声讨,并引发了众多负面舆论。

以火币 HADAX 为例,火币早前对刷票的容忍导致大量垃圾币种登陆 HADAX,随后大部分币种都呈现了几乎一模一样的走势:先是迅速拉伸数倍,随后快速下坠、破发,致使大量投资者损失惨重。期间,火币虽然对 HADAX 上币规则进行了多次大幅调整,但仍然没有显著成效。最终在今年 9 月,火币放弃了负面满满的 HADAX 品牌,并更名为火币创业版。

其他交易所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由于此前对「金主」项目来者不拒或审核宽松,致使平台上出现许多质量低下的项目,随着这些项目相继「收割」完毕跑路以及本质显现,它们逐渐成为无人问津的「幽灵」币种,交易量都在五位数之下。

从表面上来看,这些「垃圾」币种的大行其道只是对投资者造成了大量资金损失,但从深远意义上来看,其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再投资能力与意愿,继而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 2018 年底这轮超级熊市的诞生,而这轮熊市致使几乎所有交易所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此前,虽然大量交易所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打击与批评,但可以凭借手续费以及平台币收益维持交易所的日常运营、获取可观利润,而这轮熊市的跌幅超出了绝大多数交易所的承受范围,也让实际收入大幅缩水。

交易所曾经还被视为区块链行业为数不多可以旱涝保收的生意,但在这轮熊市当中,绝大多数交易所都陷入了亏损境地。据了解,由于数字资产价格、交易量普遍大幅下降,以及大量未上市项目不愿在熊市上所,交易所同时面临着手续费收入、上币费收入以及平台币价值的大幅下跌的境况,这也使得交易所的收入大减。

于是,熬不下去的玩家相继选择退场。从 10 月开始,MEX、Bmart 等交易所陆续被曝光出现无法提现、官网无法打开等现象,玩客网、OKUEX 等交易所则直接宣布无法继续运营并将关闭网站。据统计,出现前述现象或宣布停止运营的交易所不下 80 家。

此外,还有大量交易所呈现「假死」状态:虽然官网可正常打开和登录,且具有连续性交易与挂单,交易量可观,但买卖挂单、成交金额、交易曲线等都呈现规律性的操纵特点。换言之,大量交易所内的交易都在依靠机器人维持虚假交易场景,几乎没有真实用户,宛如一家家「幽灵」交易所。

即便是排名相对靠前的交易所也深受熊市之苦,在亏损之下选择大量裁员以维持中长期的稳定运营。近期,火币就多次传出裁员消息,有媒体称裁员比例高达 50%,并已经裁掉上百人。在上半年不顾一切地野蛮生长、疯狂逐利后,交易所们最终还是自食其果了。


交易所的变与不变


在历数交易所行业今年以来的种种事件与动作之后,我们基于大量历史资料对行业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并总结了以下几大变化与趋势:

第一,交易所内外部的投资并购越来越多,多个具有复杂生态体系的交易所巨头诞生。在获取巨额财富积累后,许多老牌交易所开始大量对外投资或收购,布局媒体、矿业、钱包等上下游领域,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区块链生态系统。

2a8eea2f5d5cb072f71f799768164b8d.jpg

部分交易所的收购案例


其中,国内交易所以火币为代表,今年至少进行了 50 个以上区块链相关项目的投资并购,其中以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区块链媒体、公链项目以及第三方服务商为主,同时内部正在研发或推出了公链、钱包、矿池、咨询等业务,涉及面极其广泛;国外则以 Coinbase 为代表,今年至少发起了 6 起全资收购,涉及证券交易商、去中心化交易所、数字身份认证项目等方向,围绕着区块链金融领域深度布局。

诸如币安、OKex、Bibox 等交易所也都进行了数量不等的对外投资并购,逐步搭建其生态系统。此外,今年也有多个老牌交易所被行业外巨头收购,成为其母公司更庞大生态体系的一部分。

第二,交易所对币种上线机制的探索越来越多,同时下线原有币种成为主流交易所的常规动作。在过去,交易所往往通过衡量项目知名度以及上币费高低来选择上线哪些币种,外界无从获知其内部决策机制与过程。今年以来,交易所行业至少出现了平台币投票、抵押平台币、按币种充值人数排名等四五种公开的上币机制,虽然其中暗藏了交易所们的一些野心——拉动平台币价格,但对多数项目方而言无疑是降低了门槛。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新出现的上币机制很难说探索成功,这些机制很大程度并没有对项目的技术实力做出要求,其实质是在考验项目方的市场营销能力以及敢于花钱的勇气,目前也并没有真正的优质项目通过这些上币机制登陆交易所,反而出现一大批质量低劣的币种,致使交易所的用户资产严重缩水,在给交易所招来许多维权者的同时也有损其品牌形象。

为了弥补形象以及防止对投资者的进一步造成伤害,从下半年开始主流交易所陆续将其平台上项目进展缓慢、交易量持续低迷的币种分批次下线,其中 OKEx、Bittrex 都已经下线至少 100 个币种。

4b8f513e19f6b0dde311fd5bff495e27.jpg

部分主流交易所下线币种的情况


第三,交易所合规化进程较为顺利,全球化发展趋势明显。今年,至少有日本、韩国、美国等数十个国家与地区出台了与交易所相关的政策法规,直接开放数字资产交易所牌照申请的国家也有近 10 个,这些规定对交易所的技术与运营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同时,这对志在全球化发展的部分交易所带来了契机,币安、CoinBase、火币等主流交易所陆续在监管政策较为明确的国家开设办事处、地方站甚至法币交易所。以币安为例,其今年 3 月就宣布将总部迁至政策相对友好的马耳他,此后陆续宣布在乌干达、列支敦士登、新加坡等国开设法币交易所。

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合规成本较高且难度大,大部分交易所都倾向于游离在灰色地带继续过往的打法,与监管保持距离,并由于文化差异、政策等问题许多交易所在海外也屡屡碰壁。

第四,交易所对数字资产衍生品交易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衍生品类型也越来越丰富。衍生品交易在金融资产交易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系统复杂度高、技术难度大、团队实力有限等原因,数字资产衍生品交易过去只在 OKEx、BitMEX 等极少数交易所中出现。

随着数字资产衍生品交易的红利效应越来越强,以及 OKEx 等老牌衍生品交易平台漏洞频出,衍生品交易在今年成为大量交易所眼中的「香饽饽」。

主流交易所中,OKEx、BitMEX 等继续丰富其衍生品类型以巩固优势,火币、Bibox 等主流交易所相继推出衍生品交易服务以完善布局,部分诸如 MXC、BTEX 等中小交易所也推出永续合约等衍生品交易,试图以此招揽人气。此外,今年还有 JEX、BBX、GAEA 等主打衍生品交易的交易所诞生,类型涉及期权交易、掉期交易等。

第五,各交易所的稳定币交易区多样化趋势明显,不再由 USDT 垄断市场。在 2018 年之前,USDT 已经独占几乎所有交易所的稳定币交易区近三年,但期间其透明度一直被受诟病,屡被指责存在私自增发、挪用法币等行为。

从 2018 年初开始,市场上陆续有 DAI、USC 等新兴稳定币诞生,但在用户交易习惯、交易所上币费门槛等种种原因下并没有对 USDT 的地位形成实质性威胁。

真正的契机来自于今年 9 月纽约金融服务局相继批准 GUSD、PAX 等稳定币发行,TUSD、USDC 也得到不同程度的监管认可,它们顿时成为主流交易所争夺的对象。时至今日,各大主流交易所基本上都已经推出 USDT 以外的交易区,并上线多个稳定币,为用户提供足够丰富的选择。

第六,随着交易所安全事故频发,去中心化交易所越来越受重视,但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币安、Coinbase、Bitfinex、BiBox 等主流交易所都正在通过自建、收购等多种方式布局去中心化交易领域,同时也已经有上百家大量原生去中心化交易平台诞生,涌现出多个链上交易的性能解决方案。

但从用户反映来看,由于流动性不高、交易存在延时等问题,大部分用户仍倾向于在中心化交易所交易,去中心交易所获取用户的成本与难度都很高,进一步普及或许还需要某些突破性进展。

总体上而言,交易所行业今年发生了许多意义重大、各有侧重的变化,但在这些繁杂多样的变化之下,交易所行业也存在很多相对稳定、基本保持不变的本质。

交易所即用户交易各类资产的所在地,用户与资产分别是交易所的两大核心要素,一方面要筛选出尽可能丰富、优质的资产供用户选择并投资,另一方面要获取尽可能多的用户提升各类资产的流动性,这是交易所永恒不变的本职工作,前述上币机制、全球化发展、衍生品交易都是如此。

不变的还有一点,为用户交易过程提供尽可能安全、稳定的交易环境与机制,以及为用户资产提供尽可能安全的储存环境,也是交易所非常重要的任务,前述稳定币交易区、去中心化交易所、合规化发展都属于此。

但由于行业缺乏监管以及潜在收益较高,有相当一部分的交易所并不是抱着做「交易所」的心态在做事,而是把交易所当成了纯粹的圈钱工具,通过挪用用户资产、发行空气币、操纵币价甚至携款跑路等方式捞钱,将交易所的职责完全弃之不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整个行业环境的恶化。在各国监管尚不到位的情况下,这类「交易所」的大量存在很可能也会是交易所行业一段时间的常态。

站在 2018 年的末尾来看,2018 年的交易所无疑出现了许多令人欣喜的积极变化,但更多的还是行业的混乱无序与急躁浮夸,致使行业乱象重重,并在下半年随着熊市彻底爆发。

在任何行业迈入正轨,走向合规化、秩序化之前,必然会经历许多弯路、错路,以及部分投机主义者的破坏,区块链行业如此,交易所行业更是如此。面对重重困难与挑战,真正秉持初心、用户至上的交易所应当在 2019 年继续保持自律与合规,苦练内功,当外部契机来临时,这类交易所大概率会是最终的赢家。

李林掌舵难

公司chainbs 发表了文章 • 2018-10-10 10:47 • 来自相关话题

经过持续一年令人眼花缭乱的布局,火币已经将自己打造为一艘看似庞大而坚固的航空母舰,通过业务拓展与大规模投资已经涉足区块链全产业链。

生态、交易、合规,是火币业务扩张最核心的三条脉络。理解这三条脉络,有助于我们看清火币种种动作背后的真实意图。

然而随着越来越广的业务铺开,火币急速发展所埋下的隐患逐渐开始爆发,表面欣欣向荣实则暗流涌动。作为这艘「航空母舰」的掌舵人,李林面临的难题越来越棘手。


01 激进的生态布局


在核心交易业务并没有领先、合规程度也不是最高的情况下,火币进行了全面而激进的生态布局。

从「九四事件」后开始,火币开始在扩张路上狂奔,在此之前,坐落在西二旗良盛大厦的火币,员工总量只有200人左右,交易所业务几乎是火币的全部。

随后这一年,火币就像一只八爪鱼,将触角从交易所延伸至矿池、钱包、媒体、咨询、研究分析、教育培训、项目孵化等各种业务,此外,火币还有即时通信软件(huobi chat)、公链等产品还在内测和开发之中。

此时,员工总量已经突破1300人,主要办公地点也迁移至百度对面的数码科技大厦。

和「投行化」的腾讯相同,火币设火币资本和生态基金,试图通过投资和孵化巩固业务壁垒。据链捕手统计 ,火币目前的对外投资项目超过60个,其中包括大量公链、交易所与媒体,此外还有稳定币、区块链投行、招聘服务商、资管平台等类型各异的项目。投资数量在各大交易所中稳居第一。

从布局范围和速度来看,火币野心勃勃,意欲打造区块链世界的底层基础设施和流量入口。

据火币流出的内部资料,李林将钱包、IM软件与交易共同列为火币未来三大核心事业线,而钱包以及IM均会发行基于HT的生态子通证。






一位深耕在钱包领域的资深人士Vincent表示,钱包一直被视为区块链世界的流量入口,火币此举可能是将钱包作为交易所的迭代对象来考虑。「为了保持长久的领先优势,他们需要进行战略性布局。」

而从李林8月份在链得得分享中也可以窥探到他的危机感,他表示交易所的竞争可能还没有真正开始,在监管推动下的主流机构入场以及公链技术的发展都可能让中心化交易所消失。

李林的野心可能是打造区块链领域的腾讯。从腾讯的成长路径中,我们可以从侧面理解火币的布局意图。

腾讯以其最高频的社交为基础,继而利用庞大的用户基数占领游戏、内容、支付等用户高频使用或消费的领域,形成牢固而完整的生态闭环。

这类企业被称为圈地者,即在一个业务上迅速成长,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最基本能力和资源的积累,随后同时在不同领域寻找机会,争取实现每一个机会的价值最大化。

火币的生态逻辑则是以高频的交易业务为核心,寻找新的增长空间,战略性布局钱包、IM等入口级产品,建立一套规模庞大、服务齐全并以自己为中心的区块链生态体系。

这就不难解释火币为何在已经投资多个钱包以及通讯软件的情况下,还要大刀阔斧地成立钱包与IM事业部,直接与投资对象竞争。

不过就目前来看,火币生态版图虽大,但徒有外形与骨架,血肉未通。

火币内部员工Kylo告诉链捕手,被李林视为核心事业线的矿池、钱包和IM产品定位与形态并不清晰,各事业部各自为政,内部又难以形成高效的沟通联动。

火币投资的生态项目则更是如此,几乎很少看到火币与被投项目产生产品或业务上的协同,用户导流也较少见。

Kylo告诉链捕手,火币内部十分割裂,产品开发初期内耗严重,部门间沟通时,扯皮情况也经常发生。而由于白皮书的屡次变更,多个产品的上线时间也不断推迟,高层对此也很无奈。

矿池可能是火币衍生业务中发展最好的业务之一,但近期却深陷舆论漩涡。近期火币流传出一张名为「火币矿池节点账户数据20180911」的Excel,暴露出火币与其他超级节点票数互投、控制其他节点分割节点收益的内幕。

种种迹象表明,在李林强烈的扩张欲望下,火币完成了对区块链全产业链的布局,其布局广度远胜于其他交易所,但由于速度过快、时间不够充分、经验不足等问题,火币内部与外部生态都未能有效打通,均无法形成合力。


02 进展平平的交易业务


对于火币来说,无论生态的大饼描绘得如何丰富,交易永远是最核心的业务,尤其是在其他战略性业务未成气候的情况下。

在交易业务上,火币今年集中在两个方向发力,第一个方向是完善交易所功能与机制,第二个方向是进行国际化布局,前者意在提升交易体验与资产质量,后者意在获取更多用户。

在第一个方向,火币动作并不多,其中最大的动作就是推出HADAX。

这个自主投票上币机制前期的确给火币带来了许多流量,还直接刺激了HT币价的上涨,但也给火币带去许多「空气币」,项目质量以及机制本身都引起许多质疑。火币COO朱嘉伟也表示火币今年几乎负面都来自于HADAX,火币最终在9月不得不放弃了这个品牌。

同时,火币一直在计划推出合约交易功能,而这个功能正是OKex在与火币、币安等交易所的竞争中最大的优势,吸引了不计其数的用户。火币的合约交易早已开始内测,并原定于9月10日上线,但至今仍未上线,有内部人士称技术原因和市场因素所导致。

在第二个方向,由于国内监管始终严厉、市场竞争激烈以及流量增长缓慢,火币进行国际化布局的重要性愈发凸出。

按照李林的公开表述,火币的全球交易网络主要由火币全球站、主流国家的法币交易站以及火币云合作伙伴组成,2018年的目标是在市场排名前10的主流国家落地法币交易站,火币云合作伙伴再拓展100个国家和地区。





火币官网上对全球化布局的介绍


从实际进展来看,火币交易业务的国际化探索分为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自主设立国外本地运营团队或合规交易所,目前火币已经在韩国、美国等10多个国家或地区设立运营团队,上个月还通过收购BitTrade进军了日本交易所市场。

8月初,火币云发布了第一期合作伙伴即将上线的通知,称已经敲定DBANK集团、俄罗斯VEB银行、台湾吉富集团、亚太国际控股集团等十余家合作伙伴,此后再无官方公告。据链捕手网络检索,目前还只有部分合作方上线运营。

显得诡异的是,火币印尼、汇币交易所(火币菲律宾)等使用火币云系统的当地交易所的24小时交易量都显示为0。

火币自主设立与运营的国外本地交易所交易量也并不出彩。据链捕手于10月9日下午3点统计的数据,火币澳大利亚站最近24小时交易量约为154万元 ,火币韩国站最近24小时交易量约为600多万元,HBUS(火币美国)最近24小时交易量约为490万元,都与当地主流交易所相差甚远。

从今年火币在交易业务上的总体表现来看,火币始终保持着全球交易量前三的排位,海外布局进展也较为迅速,但多数动作都是亦步亦趋、反响平平,并缺乏突破性进展。


03 艰难的合规化之路


火币海外站交易量寥寥,一定程度上也与缺乏法币通道有关。法币交易在海外更加主流,火币的韩国、美国等地方站虽然几个月前就声称拿到牌照并很快上线法币交易,但至今仍只支持币币交易,只有火币澳洲支持法币交易,离年底达成10个法币交易站的目标相差甚远。

法币通道的缺乏,显示出火币在合规化道路上的艰难步伐。随着各国政府对区块链以及交易所的态度越来越清晰,对交易所设限的政策也越来越严格,各个交易所都将合规化运营以及牌照看作是战略重心。

从合规化进展来看,火币目前仍落后于OK与币安,OK在韩国与美国部分州都已经支持法币入金,币安则着眼于对区块链友好的小国,已经在乌干达、列支敦士登等国设立法币交易所。

但在国内,火币在合规化方面的动作看起来更加迅速。在监管高压下,火币一直在极力撕掉自己交易所的标签,将大部分非交易所业务都拨至火币中国,积极经营政府关系。

9月28日,火币中国落户海南生态软件园,定位为区块链+产业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整合了火币研究院、火币Labs和火币大学等子事业部,旨在面向政府、实体经济等传统企业提供培训、咨询和孵化等业务。

火币以一向成功的公关能力,将这场活动以尽可能浩大的声势曝光在公众视野中,不仅持续已久的公链领袖竞选在同一天在海南落下帷幕,火币还请来了一众主流媒体诸如CCTV、新华社等为活动背书,此举甚至被有些媒体解读为官方对交易所业务的试水和开口子。

但仅仅搭好架子的火币中国,其业务能否真实落地成疑,其公关意义也可能大于实际意义。

火币中国CEO袁煜明曾表示,火币中国提供的是企业端或者政府端的服务,但有关业务的范围、目标和重点等都在模糊的范畴。从实际落地情况来看,无论是企业端还是政府端的服务推进都极其缓慢。

火币中国的运营主体,成立于今年4月3日的「北京链火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与上市公司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不久前达成了合作的战略协议,公告称两者将共同推进区块链技术在健康产业的应用。但随后,紫鑫药业便火速遭到监管部门问询,这在有关人士看来,但凡上市公司涉链,监管层就非常敏感而谨慎的。

这种敏感还体现在业务拓展的方方面面,用戴着脚镣跳舞形容并不为过。据火币员工Stanley透露,作为业务和流量入口的火币大学,尽管请了前工信部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于佳宁前来坐镇,但事业部自七月成立以来,在业务拓展和政府合作上也时不时陷入尴尬境地。

「实际上这块业务一直希望和交易所业务实行双品牌战略,但有些对涉链高度敏感的高层听闻火币两字便不想与交易所扯上半点关系。」Stanley说道。

由此来看,即便表面上剥离了交易所业务,与火币交易所千丝万缕的联系仍使得火币中国举步维艰。但人民日报等官媒的报道,或许意味着火币国内的合规建设已经走上正轨。


04 企业管理难题浮现


面对越来越庞大的火币体系,以及越来越复杂的监管与社会环境,如何掌舵好火币这艘「航空母舰」也成为了李林的重大考验。

从前文谈到火币将业务铺得过广而缺乏深度经营、问题重重来看,火币的人才建设与管理机制已经落后于业务拓展需要。

据一名火币内部人士透露,火币在扩张初期招人不计成本,部门也没有准确的headcount,某事业部leader将招人作为解决效率的唯一手段,团队迅速扩张至几十人。

员工数量的急剧膨胀,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的缺位,直接导致火币价值观的稀释与混乱。

「那些新加入的人,甚至包括高层,他们对火币的价值观是什么,概念全无,但他们内心的想法却很一致,就是暴富。」火币前员工小李描述着他在公司时的浮躁气氛,他还惊讶于招他进来的HR甚至对区块链和数字货币一无所知,后来才发现对方也不过早他一周加入。

李林在8月的采访时也表达了相同的隐忧,「早期为客户服务时,火币被看作是最有温度的一家。现在差一点,我一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这支庞大队伍的大多数人,既没有穿越牛熊的信念,也没有熬过寒冬的向心力。互相倾轧、薅公司羊毛、消极懈怠等不良现象在火币内部已经不在少数,这也直接导致业务上的效率低下与絮乱。

今年6月,火币HADAX新规引起大量Token Fund的不满与退出,火币前高管杜均就毫不留情地在朋友圈指责火币公关经理的水平太差;7月,火币区块链研究院首席经济师闫思甚至被曝光性骚扰内部女员工;8月底,火币交易所渠道运营组员工吕春泉被曝光因欺诈渠道推广费用被火币辞退。






尽管火币极力掩饰其内部剧烈的人事动荡和清洗,但一场大规模的内部整治与裁员潮是无比清晰的事实。

一两周前火币前HR控诉被火币无端辞退的截图便是最好例证,该HR透露称,「火币自肖焱离职后便遭到清理,集团内部人人自危,新到任的庞白雁CHR大动筋骨,将人力架构有三支柱模式改为传统的六大模块。」该事件在币圈引发大量讨论与质疑。

俨然成了火币危机公关的最佳发言人李林,迅速以内部薅羊毛为由平息这场风波,但以其在朋友圈强硬的姿态显示可以推测,其意图更多是为以后的内审扫清障碍。

处在暴富的诱惑下,许多人不免在缺乏规则的环境中动作变形,但同舟又同心,才是火币这艘船能够继续前行的关键。

在2014年一次采访中,李林曾表示:「到2019年,不管火币网那时候会怎样,我都会放手。下一个十年,我想体验其他生活。」  当时的火币意气风发,年轻气盛。

但当时李林可能没有预料到瞬息万变的未来,也低估了做一家交易所的难度。火币的大公司病已经非常明显,管理上已经严重滞后于其扩张步伐,甚至他的战略方向可能也出现失误。

事到如今,面对这艘野心勃勃而又积弊日深的「航空母舰」, 作为掌舵者的李林恐怕难以如期放手,他比任何人都要清楚这一点。

「火币还有很多事需要做,很长的路需要走,想放手也放不开了。」李林今年8月在一次社群分享中如是说道。


注:文中Kylo、Stanley、Vincent等人均为化名。
作者:陈澈;编辑:胡韬  查看全部
lilin.jpg

经过持续一年令人眼花缭乱的布局,火币已经将自己打造为一艘看似庞大而坚固的航空母舰,通过业务拓展与大规模投资已经涉足区块链全产业链。

生态、交易、合规,是火币业务扩张最核心的三条脉络。理解这三条脉络,有助于我们看清火币种种动作背后的真实意图。

然而随着越来越广的业务铺开,火币急速发展所埋下的隐患逐渐开始爆发,表面欣欣向荣实则暗流涌动。作为这艘「航空母舰」的掌舵人,李林面临的难题越来越棘手。


01 激进的生态布局


在核心交易业务并没有领先、合规程度也不是最高的情况下,火币进行了全面而激进的生态布局。

从「九四事件」后开始,火币开始在扩张路上狂奔,在此之前,坐落在西二旗良盛大厦的火币,员工总量只有200人左右,交易所业务几乎是火币的全部。

随后这一年,火币就像一只八爪鱼,将触角从交易所延伸至矿池、钱包、媒体、咨询、研究分析、教育培训、项目孵化等各种业务,此外,火币还有即时通信软件(huobi chat)、公链等产品还在内测和开发之中。

此时,员工总量已经突破1300人,主要办公地点也迁移至百度对面的数码科技大厦。

和「投行化」的腾讯相同,火币设火币资本和生态基金,试图通过投资和孵化巩固业务壁垒。据链捕手统计 ,火币目前的对外投资项目超过60个,其中包括大量公链、交易所与媒体,此外还有稳定币、区块链投行、招聘服务商、资管平台等类型各异的项目。投资数量在各大交易所中稳居第一。

从布局范围和速度来看,火币野心勃勃,意欲打造区块链世界的底层基础设施和流量入口。

据火币流出的内部资料,李林将钱包、IM软件与交易共同列为火币未来三大核心事业线,而钱包以及IM均会发行基于HT的生态子通证。

lilin2.jpg


一位深耕在钱包领域的资深人士Vincent表示,钱包一直被视为区块链世界的流量入口,火币此举可能是将钱包作为交易所的迭代对象来考虑。「为了保持长久的领先优势,他们需要进行战略性布局。」

而从李林8月份在链得得分享中也可以窥探到他的危机感,他表示交易所的竞争可能还没有真正开始,在监管推动下的主流机构入场以及公链技术的发展都可能让中心化交易所消失。

李林的野心可能是打造区块链领域的腾讯。从腾讯的成长路径中,我们可以从侧面理解火币的布局意图。

腾讯以其最高频的社交为基础,继而利用庞大的用户基数占领游戏、内容、支付等用户高频使用或消费的领域,形成牢固而完整的生态闭环。

这类企业被称为圈地者,即在一个业务上迅速成长,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最基本能力和资源的积累,随后同时在不同领域寻找机会,争取实现每一个机会的价值最大化。

火币的生态逻辑则是以高频的交易业务为核心,寻找新的增长空间,战略性布局钱包、IM等入口级产品,建立一套规模庞大、服务齐全并以自己为中心的区块链生态体系。

这就不难解释火币为何在已经投资多个钱包以及通讯软件的情况下,还要大刀阔斧地成立钱包与IM事业部,直接与投资对象竞争。

不过就目前来看,火币生态版图虽大,但徒有外形与骨架,血肉未通。

火币内部员工Kylo告诉链捕手,被李林视为核心事业线的矿池、钱包和IM产品定位与形态并不清晰,各事业部各自为政,内部又难以形成高效的沟通联动。

火币投资的生态项目则更是如此,几乎很少看到火币与被投项目产生产品或业务上的协同,用户导流也较少见。

Kylo告诉链捕手,火币内部十分割裂,产品开发初期内耗严重,部门间沟通时,扯皮情况也经常发生。而由于白皮书的屡次变更,多个产品的上线时间也不断推迟,高层对此也很无奈。

矿池可能是火币衍生业务中发展最好的业务之一,但近期却深陷舆论漩涡。近期火币流传出一张名为「火币矿池节点账户数据20180911」的Excel,暴露出火币与其他超级节点票数互投、控制其他节点分割节点收益的内幕。

种种迹象表明,在李林强烈的扩张欲望下,火币完成了对区块链全产业链的布局,其布局广度远胜于其他交易所,但由于速度过快、时间不够充分、经验不足等问题,火币内部与外部生态都未能有效打通,均无法形成合力。


02 进展平平的交易业务


对于火币来说,无论生态的大饼描绘得如何丰富,交易永远是最核心的业务,尤其是在其他战略性业务未成气候的情况下。

在交易业务上,火币今年集中在两个方向发力,第一个方向是完善交易所功能与机制,第二个方向是进行国际化布局,前者意在提升交易体验与资产质量,后者意在获取更多用户。

在第一个方向,火币动作并不多,其中最大的动作就是推出HADAX。

这个自主投票上币机制前期的确给火币带来了许多流量,还直接刺激了HT币价的上涨,但也给火币带去许多「空气币」,项目质量以及机制本身都引起许多质疑。火币COO朱嘉伟也表示火币今年几乎负面都来自于HADAX,火币最终在9月不得不放弃了这个品牌。

同时,火币一直在计划推出合约交易功能,而这个功能正是OKex在与火币、币安等交易所的竞争中最大的优势,吸引了不计其数的用户。火币的合约交易早已开始内测,并原定于9月10日上线,但至今仍未上线,有内部人士称技术原因和市场因素所导致。

在第二个方向,由于国内监管始终严厉、市场竞争激烈以及流量增长缓慢,火币进行国际化布局的重要性愈发凸出。

按照李林的公开表述,火币的全球交易网络主要由火币全球站、主流国家的法币交易站以及火币云合作伙伴组成,2018年的目标是在市场排名前10的主流国家落地法币交易站,火币云合作伙伴再拓展100个国家和地区。

lilin3.jpg

火币官网上对全球化布局的介绍


从实际进展来看,火币交易业务的国际化探索分为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自主设立国外本地运营团队或合规交易所,目前火币已经在韩国、美国等10多个国家或地区设立运营团队,上个月还通过收购BitTrade进军了日本交易所市场。

8月初,火币云发布了第一期合作伙伴即将上线的通知,称已经敲定DBANK集团、俄罗斯VEB银行、台湾吉富集团、亚太国际控股集团等十余家合作伙伴,此后再无官方公告。据链捕手网络检索,目前还只有部分合作方上线运营。

显得诡异的是,火币印尼、汇币交易所(火币菲律宾)等使用火币云系统的当地交易所的24小时交易量都显示为0。

火币自主设立与运营的国外本地交易所交易量也并不出彩。据链捕手于10月9日下午3点统计的数据,火币澳大利亚站最近24小时交易量约为154万元 ,火币韩国站最近24小时交易量约为600多万元,HBUS(火币美国)最近24小时交易量约为490万元,都与当地主流交易所相差甚远。

从今年火币在交易业务上的总体表现来看,火币始终保持着全球交易量前三的排位,海外布局进展也较为迅速,但多数动作都是亦步亦趋、反响平平,并缺乏突破性进展。


03 艰难的合规化之路


火币海外站交易量寥寥,一定程度上也与缺乏法币通道有关。法币交易在海外更加主流,火币的韩国、美国等地方站虽然几个月前就声称拿到牌照并很快上线法币交易,但至今仍只支持币币交易,只有火币澳洲支持法币交易,离年底达成10个法币交易站的目标相差甚远。

法币通道的缺乏,显示出火币在合规化道路上的艰难步伐。随着各国政府对区块链以及交易所的态度越来越清晰,对交易所设限的政策也越来越严格,各个交易所都将合规化运营以及牌照看作是战略重心。

从合规化进展来看,火币目前仍落后于OK与币安,OK在韩国与美国部分州都已经支持法币入金,币安则着眼于对区块链友好的小国,已经在乌干达、列支敦士登等国设立法币交易所。

但在国内,火币在合规化方面的动作看起来更加迅速。在监管高压下,火币一直在极力撕掉自己交易所的标签,将大部分非交易所业务都拨至火币中国,积极经营政府关系。

9月28日,火币中国落户海南生态软件园,定位为区块链+产业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整合了火币研究院、火币Labs和火币大学等子事业部,旨在面向政府、实体经济等传统企业提供培训、咨询和孵化等业务。

火币以一向成功的公关能力,将这场活动以尽可能浩大的声势曝光在公众视野中,不仅持续已久的公链领袖竞选在同一天在海南落下帷幕,火币还请来了一众主流媒体诸如CCTV、新华社等为活动背书,此举甚至被有些媒体解读为官方对交易所业务的试水和开口子。

但仅仅搭好架子的火币中国,其业务能否真实落地成疑,其公关意义也可能大于实际意义。

火币中国CEO袁煜明曾表示,火币中国提供的是企业端或者政府端的服务,但有关业务的范围、目标和重点等都在模糊的范畴。从实际落地情况来看,无论是企业端还是政府端的服务推进都极其缓慢。

火币中国的运营主体,成立于今年4月3日的「北京链火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与上市公司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不久前达成了合作的战略协议,公告称两者将共同推进区块链技术在健康产业的应用。但随后,紫鑫药业便火速遭到监管部门问询,这在有关人士看来,但凡上市公司涉链,监管层就非常敏感而谨慎的。

这种敏感还体现在业务拓展的方方面面,用戴着脚镣跳舞形容并不为过。据火币员工Stanley透露,作为业务和流量入口的火币大学,尽管请了前工信部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于佳宁前来坐镇,但事业部自七月成立以来,在业务拓展和政府合作上也时不时陷入尴尬境地。

「实际上这块业务一直希望和交易所业务实行双品牌战略,但有些对涉链高度敏感的高层听闻火币两字便不想与交易所扯上半点关系。」Stanley说道。

由此来看,即便表面上剥离了交易所业务,与火币交易所千丝万缕的联系仍使得火币中国举步维艰。但人民日报等官媒的报道,或许意味着火币国内的合规建设已经走上正轨。


04 企业管理难题浮现


面对越来越庞大的火币体系,以及越来越复杂的监管与社会环境,如何掌舵好火币这艘「航空母舰」也成为了李林的重大考验。

从前文谈到火币将业务铺得过广而缺乏深度经营、问题重重来看,火币的人才建设与管理机制已经落后于业务拓展需要。

据一名火币内部人士透露,火币在扩张初期招人不计成本,部门也没有准确的headcount,某事业部leader将招人作为解决效率的唯一手段,团队迅速扩张至几十人。

员工数量的急剧膨胀,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的缺位,直接导致火币价值观的稀释与混乱。

「那些新加入的人,甚至包括高层,他们对火币的价值观是什么,概念全无,但他们内心的想法却很一致,就是暴富。」火币前员工小李描述着他在公司时的浮躁气氛,他还惊讶于招他进来的HR甚至对区块链和数字货币一无所知,后来才发现对方也不过早他一周加入。

李林在8月的采访时也表达了相同的隐忧,「早期为客户服务时,火币被看作是最有温度的一家。现在差一点,我一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这支庞大队伍的大多数人,既没有穿越牛熊的信念,也没有熬过寒冬的向心力。互相倾轧、薅公司羊毛、消极懈怠等不良现象在火币内部已经不在少数,这也直接导致业务上的效率低下与絮乱。

今年6月,火币HADAX新规引起大量Token Fund的不满与退出,火币前高管杜均就毫不留情地在朋友圈指责火币公关经理的水平太差;7月,火币区块链研究院首席经济师闫思甚至被曝光性骚扰内部女员工;8月底,火币交易所渠道运营组员工吕春泉被曝光因欺诈渠道推广费用被火币辞退。

lilin4.jpg


尽管火币极力掩饰其内部剧烈的人事动荡和清洗,但一场大规模的内部整治与裁员潮是无比清晰的事实。

一两周前火币前HR控诉被火币无端辞退的截图便是最好例证,该HR透露称,「火币自肖焱离职后便遭到清理,集团内部人人自危,新到任的庞白雁CHR大动筋骨,将人力架构有三支柱模式改为传统的六大模块。」该事件在币圈引发大量讨论与质疑。

俨然成了火币危机公关的最佳发言人李林,迅速以内部薅羊毛为由平息这场风波,但以其在朋友圈强硬的姿态显示可以推测,其意图更多是为以后的内审扫清障碍。

处在暴富的诱惑下,许多人不免在缺乏规则的环境中动作变形,但同舟又同心,才是火币这艘船能够继续前行的关键。

在2014年一次采访中,李林曾表示:「到2019年,不管火币网那时候会怎样,我都会放手。下一个十年,我想体验其他生活。」  当时的火币意气风发,年轻气盛。

但当时李林可能没有预料到瞬息万变的未来,也低估了做一家交易所的难度。火币的大公司病已经非常明显,管理上已经严重滞后于其扩张步伐,甚至他的战略方向可能也出现失误。

事到如今,面对这艘野心勃勃而又积弊日深的「航空母舰」, 作为掌舵者的李林恐怕难以如期放手,他比任何人都要清楚这一点。

「火币还有很多事需要做,很长的路需要走,想放手也放不开了。」李林今年8月在一次社群分享中如是说道。


注:文中Kylo、Stanley、Vincent等人均为化名。
作者:陈澈;编辑:胡韬 

HADAX启用上币机制2.0,火币创业板如何告别“空气”泥沼?

资讯chaindd 发表了文章 • 2018-09-11 11:56 • 来自相关话题

9月10日,火币官网贴出“别了 HADAX”的字样,9月11日,火币宣布HADAX升级为火币创业板,与火币全球站(HuoBi Global)合并。


9月10日晚7点左右,火币众多高管,包括火币COO朱嘉伟、火币高级商务总监鲁迈等,在微信朋友圈发布拆掉“HADAX”牌子的照片,表示“再见,HADAX!”,与此同时,HADAX官网贴出“别了 HADAX”的字样。似乎在寓意着什么。

9月11日,火币宣布HADAX升级为火币创业板,与火币全球站(HuoBi Global)合并。合板将于9月19日进行。





HADAX合并为火币创业板


合并后的火币将会与火币全球站在统一的界面进行展示,原HADAX上所有币种的交易对融合至火币全球站。火币创业板将和火币主板共享火币的品牌势能和火币全球站的交易用户等资源,投票上币和项目展示中心也将与合并后的火币创业板一起合并至主页面。


让李林反思的HADAX历史


火币自主数字资产交易所HADAX作为火币全球子品牌,曾因项目破发率过高而被人戏称为“垃圾集中站”。

HADAX设立之初,开创投票上币的规则。火币全球专业站的实名用户可使用HT参与投票,在投资者准入门槛、投票数量等其他规则的限定下,火币全球专业站将根据投票结果选择10个项目作为首批上线HADAX的项目。“上币权交给用户”这种全新的交易所模式在上线初期引发强烈反响,项目方报名踊跃。

但是在首期上所的10个币种中,却有7个遭遇破发。关于投票涉嫌刷票、造假等问题不绝于耳。其后,HADAX经过三期十三轮投票,而每一期投票都伴随着上币规则的修改,但无论是引入超级节点进行专业投票还是修改项目入围门槛,依旧在项目本身价值判断上没有实质性进展,刷票上币导致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其后,在链得得“吐槽大会”上,火币集团创始人李林曾表示,HADAX上币过程中确实走过一些弯路、也有过一些教训,尤其让社区完全自主,而且在上币制度过程中,中间出现一些大量场下的买票等相关行为,导致我们这种模式无法帮助用户真正选出最优秀的项目。

6月初,一篇题为《多个项目方炮轰火币HADAX》的网络文章在圈内流传,包括INC在内的五大项目方集体炮轰火币交易网,直指其无底线砸盘。项目方负责人质疑火币在平台内设置多个数据账户,然后修改币种的交易数据进行抛售,把币种的价格砸到白菜价后再出钱回收,最后实现零成本收割。

但是这篇失实的文章引发李林的愤慨。MAN、YCC、GVE项目方发布澄清公告,在火币的调查中发现,INC项目方承认网上言论来源于INC项目方的主要成员,并提出HADAX平台中INC的交易数据不合理,但未提供证据。在与项目方的合作调查中,火币自证清白,INC赔礼道歉。

但正是因为这件事情,同样引发了李林的反思。“Hadax的目标是创新项目的试验田,而不是空气项目集中营。”这起公关事件成为了HADAX“痛改前非”的导火索。

INC事件之后,HADAX选择了暂停投票上币工作,对超级节点和投票规则进行梳理和重新制定,在6月下旬的两周时间内,HADAX暂停了14家超级节点的合作,对公投列表上的项目也做了相应的清理。

李林表示,在这过程中,HADAX平台在优选节点中有部分节点可能会觉得没有被尊重或者品牌受到伤害,因而会有一些应对,他直言“HADAX必须推倒重建”。


重构HADAX,推出2.0版本


这一停就是两个月。

8月13日,火币推出了全新的HADAX2.0规则。新规则中,HADAX 2.0设立了针对项目方的自助上币系统、项目方进度的项目展示中心以及社区驱动的投票上币系统等三大平台,并引入退市机制。

在全新的2.0机制中,推荐机构成为“重点关照对象”,推荐机构推荐项目并与项目捆绑接受监督;

项目展示则类似于传统证券交易所平台,项目进展、定期报道等实现透明化公布;

投票机制中,token分次给到项目方,从而让项目拿到投资额的时间拉长,避免一些只想寻求短期发展的项目,在拿到投资额后做别的事;

回购的HT放入到投资者激励基金,火币每个季度拿出20%回购的HT,从第三季度开始,将这些HT放到投资者激励基金中;

在退市制度上,则从周报披露周期、二级市场交易量、违法活动等多个方面实施严格规定,逐步建立起“良币驱逐劣币”的运行机制。


我们注意到,这一套机制基本仿照着证券二级市场的管理制度,将项目的上币、信批和交易等完全置于“阳光”下,避免“雾里看花”。而对于HADAX 2.0的第一批推荐机构,规定不超过50家,主要以Hadax邀请的机构和原Hadax超级节点为主。

诚如像李林在链得得“吐槽大会”上所说,投资基金、项目方和用户之间,是一个“零和”的游戏。HADAX 2.0希望能够改变这一关系,只有当几个利益达成一致,当我们的用户和投资基金能够找到靠谱的项目,帮助他们长期发展并实现落地应用、产生加之后,再给用户和投资基金回报,才能形成正向的循环。

8月27日,火币自主数字资产交易所(HADAX)2.0第一期投票上币完成,最终HPT (火币矿池) 、RTE(Rate3 Network)和TRIO(Tripio)共三个项目投票达标并且均超额完成,4个参投项目仅MXC一个项目投票数量未达标。按要求是四名中取前两名,HPT是火币自己的项目不占名额。截至目前,RTE已完成上币交易。

全新的HADAX2.0,告别了过去野蛮的上币机制,实现了投资机构、项目方和用户的捆绑和制衡。如今合并至火币全球站,说明HADAX2.0在这一举动似乎也在昭示着HADAX将告别“泥沼”中的过去,迎来一个全新的自己。诚如火币在其公告中说“火币通过HADAX 2.0一定程度上验证了通过社区甄选出优秀项目的可行性”。(作者:成裘) 查看全部
huobi.jpg


9月10日,火币官网贴出“别了 HADAX”的字样,9月11日,火币宣布HADAX升级为火币创业板,与火币全球站(HuoBi Global)合并。



9月10日晚7点左右,火币众多高管,包括火币COO朱嘉伟、火币高级商务总监鲁迈等,在微信朋友圈发布拆掉“HADAX”牌子的照片,表示“再见,HADAX!”,与此同时,HADAX官网贴出“别了 HADAX”的字样。似乎在寓意着什么。

9月11日,火币宣布HADAX升级为火币创业板,与火币全球站(HuoBi Global)合并。合板将于9月19日进行。

20180911090806532.jpg

HADAX合并为火币创业板


合并后的火币将会与火币全球站在统一的界面进行展示,原HADAX上所有币种的交易对融合至火币全球站。火币创业板将和火币主板共享火币的品牌势能和火币全球站的交易用户等资源,投票上币和项目展示中心也将与合并后的火币创业板一起合并至主页面。


让李林反思的HADAX历史


火币自主数字资产交易所HADAX作为火币全球子品牌,曾因项目破发率过高而被人戏称为“垃圾集中站”。

HADAX设立之初,开创投票上币的规则。火币全球专业站的实名用户可使用HT参与投票,在投资者准入门槛、投票数量等其他规则的限定下,火币全球专业站将根据投票结果选择10个项目作为首批上线HADAX的项目。“上币权交给用户”这种全新的交易所模式在上线初期引发强烈反响,项目方报名踊跃。

但是在首期上所的10个币种中,却有7个遭遇破发。关于投票涉嫌刷票、造假等问题不绝于耳。其后,HADAX经过三期十三轮投票,而每一期投票都伴随着上币规则的修改,但无论是引入超级节点进行专业投票还是修改项目入围门槛,依旧在项目本身价值判断上没有实质性进展,刷票上币导致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其后,在链得得“吐槽大会”上,火币集团创始人李林曾表示,HADAX上币过程中确实走过一些弯路、也有过一些教训,尤其让社区完全自主,而且在上币制度过程中,中间出现一些大量场下的买票等相关行为,导致我们这种模式无法帮助用户真正选出最优秀的项目。

6月初,一篇题为《多个项目方炮轰火币HADAX》的网络文章在圈内流传,包括INC在内的五大项目方集体炮轰火币交易网,直指其无底线砸盘。项目方负责人质疑火币在平台内设置多个数据账户,然后修改币种的交易数据进行抛售,把币种的价格砸到白菜价后再出钱回收,最后实现零成本收割。

但是这篇失实的文章引发李林的愤慨。MAN、YCC、GVE项目方发布澄清公告,在火币的调查中发现,INC项目方承认网上言论来源于INC项目方的主要成员,并提出HADAX平台中INC的交易数据不合理,但未提供证据。在与项目方的合作调查中,火币自证清白,INC赔礼道歉。

但正是因为这件事情,同样引发了李林的反思。“Hadax的目标是创新项目的试验田,而不是空气项目集中营。”这起公关事件成为了HADAX“痛改前非”的导火索。

INC事件之后,HADAX选择了暂停投票上币工作,对超级节点和投票规则进行梳理和重新制定,在6月下旬的两周时间内,HADAX暂停了14家超级节点的合作,对公投列表上的项目也做了相应的清理。

李林表示,在这过程中,HADAX平台在优选节点中有部分节点可能会觉得没有被尊重或者品牌受到伤害,因而会有一些应对,他直言“HADAX必须推倒重建”。


重构HADAX,推出2.0版本


这一停就是两个月。

8月13日,火币推出了全新的HADAX2.0规则。新规则中,HADAX 2.0设立了针对项目方的自助上币系统、项目方进度的项目展示中心以及社区驱动的投票上币系统等三大平台,并引入退市机制。


在全新的2.0机制中,推荐机构成为“重点关照对象”,推荐机构推荐项目并与项目捆绑接受监督;

项目展示则类似于传统证券交易所平台,项目进展、定期报道等实现透明化公布;

投票机制中,token分次给到项目方,从而让项目拿到投资额的时间拉长,避免一些只想寻求短期发展的项目,在拿到投资额后做别的事;

回购的HT放入到投资者激励基金,火币每个季度拿出20%回购的HT,从第三季度开始,将这些HT放到投资者激励基金中;

在退市制度上,则从周报披露周期、二级市场交易量、违法活动等多个方面实施严格规定,逐步建立起“良币驱逐劣币”的运行机制。



我们注意到,这一套机制基本仿照着证券二级市场的管理制度,将项目的上币、信批和交易等完全置于“阳光”下,避免“雾里看花”。而对于HADAX 2.0的第一批推荐机构,规定不超过50家,主要以Hadax邀请的机构和原Hadax超级节点为主。

诚如像李林在链得得“吐槽大会”上所说,投资基金、项目方和用户之间,是一个“零和”的游戏。HADAX 2.0希望能够改变这一关系,只有当几个利益达成一致,当我们的用户和投资基金能够找到靠谱的项目,帮助他们长期发展并实现落地应用、产生加之后,再给用户和投资基金回报,才能形成正向的循环。

8月27日,火币自主数字资产交易所(HADAX)2.0第一期投票上币完成,最终HPT (火币矿池) 、RTE(Rate3 Network)和TRIO(Tripio)共三个项目投票达标并且均超额完成,4个参投项目仅MXC一个项目投票数量未达标。按要求是四名中取前两名,HPT是火币自己的项目不占名额。截至目前,RTE已完成上币交易。

全新的HADAX2.0,告别了过去野蛮的上币机制,实现了投资机构、项目方和用户的捆绑和制衡。如今合并至火币全球站,说明HADAX2.0在这一举动似乎也在昭示着HADAX将告别“泥沼”中的过去,迎来一个全新的自己。诚如火币在其公告中说“火币通过HADAX 2.0一定程度上验证了通过社区甄选出优秀项目的可行性”。(作者:成裘)

炒币故事:200万币圈人,谁是幸运的1%?

特写chaintruth 发表了文章 • 2018-09-04 14:17 • 来自相关话题

在币圈赚钱的永远是那1%,99%的人只有被收割的命运,唯一的差别在于被收割了多少。大部分人都盲目地相信自己会成为那1%,却忽略了在巨大的诱惑面前,抽身早就成为不可能。


三个不同职业的男性,在不同的时间,因不同的理由加入币圈。

徐磊,90后,创业者。创业一年,公司持续盈利,有房有车,以14000美元的价格入手两个比特币,一夜涨了2000美元,从此决定入圈。

龙宇,80后,创业者。从事实体经济,曾年入百万,但生意越来越难做,想通过炒币赚钱来补贴亏钱的实体公司。

周鸣,80后,自由职业者。从事股票投资10年,2015年收入100万元,股市行情不好,想谋求其他的生财之道。

三个人的生活看似没有任何交集,但加入币圈,重仓某一数字货币之后,他们以相同的结局收场。

徐磊,卖房卖车,公司倒闭,现每月还贷款2万元,累计亏损400万元。

龙宇,拉朋友入场,倾注1年多积蓄,累计亏损100万元。

周鸣,投入10年积蓄,从银行贷款,问亲戚朋友借钱,累计亏损70多万元。

加入币圈以前,他们的生活安逸,甚至是普通人眼中的人生赢家。加入币圈之后,原有的一切转瞬即逝,多年积蓄人间蒸发,生活到达了另外一种窘境。但他们依然留恋币圈,依旧相信自己有机会成为那赚钱的1%。


初入币圈


刚入币圈,徐磊就尝到了甜头。刚刚毕业两年,他已经拥有一家可持续盈利的公司,买了房,买了车,在大部分人眼中都是人生赢家。

“睡了一觉比特币涨了2000刀,我当时14000刀买了两个,立马就入圈了。”徐磊兴奋地表示。一晚上净赚4000美元,这虽然和4年赚足2亿美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钱来得也算容易。

巨大的财富挑逗着每个人的神经,身边本来处于同一水平的朋友财富轰然增长后,龙宇坐不住了。80后的龙宇实体出身,有2次创业经历。“没有实际应用,发个币就有几个亿、十几个亿的市值,泡沫太大,我们做实体花多少心血才能做到市值1个亿。”他感叹到。





投资数字货币、创办币安,赵长鹏赚了125亿


彼时,龙宇经营的实体生意遇到了瓶颈。“北京房租涨、原材料涨、人工涨、运费涨,还有各种税,项目难做,材料款不好接,公司基本属于亏钱状态。”因此,他打算投资数字货币,赚到钱后,补贴自己的实体公司。

今年4月,比特币价格下跌到4万人民币左右,龙宇决定入手。他没有贸然行动,先是咨询了身边投资数字货币的朋友。“让我购买WICC,我投资1万元,6元入的。”龙宇回忆。2天内,WICC翻了1.5倍,龙宇在8.9元卖出,随后又在价格7.2元时加仓5万元买入,在11元全部卖出。不久,龙宇以0.9元的价格买入SOC,又在1.3元和1.5元时逐步加仓,最后在1.49元全部卖出。这两笔交易,让他在短短10天内赚了10万元。

“你知道人的本性是赚了快钱之后,抽回去特别难。”龙宇感慨。在短期内获得一笔不小的收益后,“急功近利的赌徒心态蒙蔽了思考能力”,他不断买入数字货币,不断加仓。

徐磊和龙宇都从数字货币赚到了钱,选择加大筹码尚可理解,但周鸣的投资经历显然有一丝赌博的味道。80后的他和股票打了10年交道,行情好的时候,一年赚了100万,他花30万买了一辆车,但这样的速度显然和投资数字货币不能比。

周鸣回忆,今年年初新闻上到处都在播放数字货币大涨的消息,媒体上接二连三出现数字货币造富神话,他来不及了解数字货币究竟为何物,匆匆忙忙从股票退出了全部资金,后来又将所有的资金全部押注在一个名为文通的项目上。“因为当时考虑今年股票不好做,而且当时区块链很火,我们是县城,玩币的人很少,来不及了解。”龙宇对笔者表示。

三个不同职业的男性,在不同的时间点,因不同的理由加入币圈,等待他们的却是极其相似的惨淡结局。


重仓一币


徐磊决定玩把大的,将400万资金全部投入EOS。EOS由BM一手打造,他被人称为技术天才,敢与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叫板。

徐磊想通过杠杆(30~150倍)做空EOS,但EOS一度从30元上涨到134元,他赔惨了。此前,他也曾在数字货币赔过钱,比如被代投骗了30多个以太坊(当时单价为6000元人民币)跑路,但金额远没有这次巨大。





EOS最高曾涨至21.46美元,折合146元(9月1日汇率计算)


相比之下,龙宇的做法显得略微保守。他被朋友拉倒一个名为ZJLT项目的群里。白皮书显示,该项目将企业的ID和KYC信息保存到区块链上,打开企业进入区块链世界的入口;然后将企业在平台上完成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情况如实记录并上链保存;最后依据这些真实数据给出一个信用评级,作为企业的信用价值表示。

龙宇对区块链技术并不了解。但天使投资人薛蛮子、著名经济学家王福重等均为ZJLT站台,“朱潘天天在群里说3倍开盘,破发吃屎”。营销搞得很好,龙宇去查看了朱潘的相关信息:90后、草根创业者、100亿创收者、投资深脑链获得百倍回报。

一系列信息让龙宇觉得这个项目有戏。于是,他在场外以0.173元的价格投资40万元买入了ZJLT。6月15日,ZJLT登录HADAX,随后价格从0.1元涨到0.17元之后便开始了暴跌。目前,ZJLT的市场价格为0.01元人民币,较0.173跌去94%。

龙宇曾想赶紧抛了,但在价格暴跌之时,朱潘(项目方)一直在稳定军心,“绝对会拉,很快就起飞了”。每次,他一想抛,“那种洗脑的文字就会出现”,最终龙宇选择持有,直到ZJLT沦为妥妥的空气币,龙宇投资的40万也打了水漂。

周鸣的经历和龙宇颇为类似。今年2月,周鸣通过代投购买了WTB。起初,周鸣比较谨慎,仅仅投资了5万元。但代投邀请周鸣到发币的公司(深圳文通区块链科技公司)尽调,以取得周鸣的信任。周鸣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了深圳,他发现公司在福田的一栋豪华写字楼内,几十台电脑摆放有序,20多个员工正在工作,“我问了他们,连员工和前台都买了”。

考察过后,周鸣决定重仓。从2月到3月期间,他陆陆续续投资了70万元,以均价5元左右的价格,购买了15万个WTB。其中,30万元是他10年的积蓄,10多万是从亲戚朋友借的,剩余的钱全部来自银行贷款。

3月3日中午,WTB在外盘的价格达到22元。周鸣有些小兴奋,晚上WTB登录交易所,价格瞬间跌到2元,这意味着原本投入的70万瞬间变成了28万,钱没赚成,反倒赔了一大半。


维权无望


周鸣有些慌了。满心期待上线,却是这样的结果,他睡意全无。他不断翻阅资料,开始了解以前并不了解的数字货币。此时的他才明白,原来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并非一个事儿。

3月4日,他想要低价卖出,并没有人接盘。“一是交易量少,二是仅有的交易量也是对倒的。”周鸣表示。但项目方却说5月底拉盘,如果不行,6月项目方以6.8元的价格回购。

此时,周鸣已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但投机心态严重的他还在期待6月奇迹。遗憾的是,奇迹没有发生,6月底,深圳文通区块链科技公司人去楼空,WTB也从交易所下线。

他彻彻底底意识到自己被骗了,70万可能就此打了水漂。他马上联系代投,希望找到项目方追回损失,代投给了周鸣一颗并无任何效果的定心丸:很多领导人都在公司,一起解决。周鸣要求代投退钱,但代投拒绝,他表示,这钱不是自己拿的,没有理由退。周鸣没有第一时间报警,而是选择通过媒体发声。他期待以这样的方式逼出文通公司,悉数要回自己的投资款。

同是80后的龙宇也走上了维权路。8月6日,在ZJLT骗局被揭穿后,龙宇加入了维权群。投资者的情绪激动,一些投资者到朱潘当时的公司Beecool拉横幅,一些投资者已经报警,但更多的人还在期待朱潘出来拉盘。直到2天后,朱潘公开宣布退出币圈,项目方拉盘的幻想破灭,诸多投资者才意识到这不过是另外一场骗局。

因为利益而产生的信任瞬间土崩瓦解。龙宇去找了同样投资ZJLT的伙伴沟通,人们发现此前朱潘的文章不过是过度包装。“北京的豪宅是4万一个月租的,他的确有赚到过钱,几千万有的,但没有包装的那么多。”龙宇回忆。有人表示,朱潘甚至拖欠了Beecool公司的装修费用。

维权无疾而终,依然有人在坚持。ZJLT投资者把矛头指向了当时拉群维权的人,“当时说大家一起维权,结果他一个人得币之后就删除所有人,不管大家”。随后,投资者爆出了拉群人的电话号码。





如今,ZJLT维权群状况


但大多数时候,维权群已经变得冷清,唯一能挑动大家神经依然是关于数字货币的消息。群友们相互切磋投资哪个币,该怎么玩儿,过去被骗的经历似乎成为了过眼云烟。

不同于80后的周鸣和龙宇,徐磊更看得开。“也没什么,不后悔,本来就是一个浴血奋战的战场,有人生就有人死,无所谓,还年轻,重头再来。”言语中,这位刚刚毕业两年的90后对过去的一切早已淡然处之。


被打乱的生活,未被打醒的意识


币圈给了他沉痛一击。炒币之后,徐磊卖了房,卖了车,原本盈利的公司也无法继续维持,还需要每个月还银行2万元的贷款,生活在旁人看来一团糟。

但徐磊似乎并没有打算退出币圈,他的朋友圈还在不断更新和数字货币有关的消息。他对笔者感叹:“我见过很多暴富的,只是没有见过自己而已”。

年长一些的龙宇不似徐磊般潇洒。投资ZJLT,身边的朋友也被他带了进来,最后大家都亏了钱,数额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我有时候不敢面对他们,因为他们亏的是一年或者几年的工资,毕竟小县城一年下来也存不过五六万。”龙宇表示。

他后悔带朋友入圈,但却并没有退出的打算。“炒币还会吧。”他淡淡地说道,似乎没有经过更深入的思考,又像早就想清楚了。他认识到虚拟货币这个圈子是大骗子骗小骗子,小骗子骗韭菜,但暴富的神话依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即便已经赔了将近100万(50万个人投资,50万给朋友做了基金,熊市之下,基金无法退出),他依然决定坚持。

梭哈ZJLT的经历让他买了教训。“我本来就不服输,以后不会动不动就梭哈,其实炒币的确是能赚到钱的,但是绝大部分人不懂抽身。”龙宇说道。钱来得如此快,欲望也会随之无限膨胀,原本的底线也就消失了。

对周鸣而言,麻烦似乎更大。投资的70万有10万是从亲戚朋友借的,他觉得对不起他们。眼下更紧急的是银行的债务问题。从银行借来的16万中,8万是分期,8万归还期限是一年。他必须赶快赚到钱,补上窟窿。“我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等有波行情,再去朋友那里借点钱,慢慢做起来自己熟悉的股票,把借的钱还上。”周鸣表示。

生活质量受到了影响。“说来心里不是很爽,现在基本都是啃老,孩子也归父母管。”这样的窘境是他投资股票10年从未遇到过的,“股票一旦不好我会立马降低仓或空仓,毕竟做了10年,有一定经验”。

他从来不后悔投资数字货币,后悔的是自己缺乏知识反而被骗。“数字货币我会关注,看风景,但绝不是我的菜。”周鸣表示。以投机目的入场的周鸣赔得一塌糊涂,却最终明白这不过是传销而已。

被币圈洗劫后回到生活的藩篱,三人的日子变得惨淡。或许,在币圈赚钱的永远是那1%,99%的人只有被收割的命运,唯一的差别在于被收割了多少。大部分人都盲目地相信自己会成为那1%,却忽略了在巨大的诱惑面前,抽身早就成为不可能。


注: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徐磊、龙宇、周鸣均为化名。 查看全部
671d92d3198280ec9d93c3d2b6b6e9ed_1536020610.jpeg


在币圈赚钱的永远是那1%,99%的人只有被收割的命运,唯一的差别在于被收割了多少。大部分人都盲目地相信自己会成为那1%,却忽略了在巨大的诱惑面前,抽身早就成为不可能。



三个不同职业的男性,在不同的时间,因不同的理由加入币圈。

徐磊,90后,创业者。创业一年,公司持续盈利,有房有车,以14000美元的价格入手两个比特币,一夜涨了2000美元,从此决定入圈。

龙宇,80后,创业者。从事实体经济,曾年入百万,但生意越来越难做,想通过炒币赚钱来补贴亏钱的实体公司。

周鸣,80后,自由职业者。从事股票投资10年,2015年收入100万元,股市行情不好,想谋求其他的生财之道。

三个人的生活看似没有任何交集,但加入币圈,重仓某一数字货币之后,他们以相同的结局收场。

徐磊,卖房卖车,公司倒闭,现每月还贷款2万元,累计亏损400万元。

龙宇,拉朋友入场,倾注1年多积蓄,累计亏损100万元。

周鸣,投入10年积蓄,从银行贷款,问亲戚朋友借钱,累计亏损70多万元。

加入币圈以前,他们的生活安逸,甚至是普通人眼中的人生赢家。加入币圈之后,原有的一切转瞬即逝,多年积蓄人间蒸发,生活到达了另外一种窘境。但他们依然留恋币圈,依旧相信自己有机会成为那赚钱的1%。


初入币圈


刚入币圈,徐磊就尝到了甜头。刚刚毕业两年,他已经拥有一家可持续盈利的公司,买了房,买了车,在大部分人眼中都是人生赢家。

“睡了一觉比特币涨了2000刀,我当时14000刀买了两个,立马就入圈了。”徐磊兴奋地表示。一晚上净赚4000美元,这虽然和4年赚足2亿美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钱来得也算容易。

巨大的财富挑逗着每个人的神经,身边本来处于同一水平的朋友财富轰然增长后,龙宇坐不住了。80后的龙宇实体出身,有2次创业经历。“没有实际应用,发个币就有几个亿、十几个亿的市值,泡沫太大,我们做实体花多少心血才能做到市值1个亿。”他感叹到。

483fd9676dc4c3f109c3fa60b9441c0c_1536020610.jpeg

投资数字货币、创办币安,赵长鹏赚了125亿


彼时,龙宇经营的实体生意遇到了瓶颈。“北京房租涨、原材料涨、人工涨、运费涨,还有各种税,项目难做,材料款不好接,公司基本属于亏钱状态。”因此,他打算投资数字货币,赚到钱后,补贴自己的实体公司。

今年4月,比特币价格下跌到4万人民币左右,龙宇决定入手。他没有贸然行动,先是咨询了身边投资数字货币的朋友。“让我购买WICC,我投资1万元,6元入的。”龙宇回忆。2天内,WICC翻了1.5倍,龙宇在8.9元卖出,随后又在价格7.2元时加仓5万元买入,在11元全部卖出。不久,龙宇以0.9元的价格买入SOC,又在1.3元和1.5元时逐步加仓,最后在1.49元全部卖出。这两笔交易,让他在短短10天内赚了10万元。

“你知道人的本性是赚了快钱之后,抽回去特别难。”龙宇感慨。在短期内获得一笔不小的收益后,“急功近利的赌徒心态蒙蔽了思考能力”,他不断买入数字货币,不断加仓。

徐磊和龙宇都从数字货币赚到了钱,选择加大筹码尚可理解,但周鸣的投资经历显然有一丝赌博的味道。80后的他和股票打了10年交道,行情好的时候,一年赚了100万,他花30万买了一辆车,但这样的速度显然和投资数字货币不能比。

周鸣回忆,今年年初新闻上到处都在播放数字货币大涨的消息,媒体上接二连三出现数字货币造富神话,他来不及了解数字货币究竟为何物,匆匆忙忙从股票退出了全部资金,后来又将所有的资金全部押注在一个名为文通的项目上。“因为当时考虑今年股票不好做,而且当时区块链很火,我们是县城,玩币的人很少,来不及了解。”龙宇对笔者表示。

三个不同职业的男性,在不同的时间点,因不同的理由加入币圈,等待他们的却是极其相似的惨淡结局。


重仓一币


徐磊决定玩把大的,将400万资金全部投入EOS。EOS由BM一手打造,他被人称为技术天才,敢与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叫板。

徐磊想通过杠杆(30~150倍)做空EOS,但EOS一度从30元上涨到134元,他赔惨了。此前,他也曾在数字货币赔过钱,比如被代投骗了30多个以太坊(当时单价为6000元人民币)跑路,但金额远没有这次巨大。

969054d9cd4d7a8a3a3309bb2feaf5d5_1536020610.png

EOS最高曾涨至21.46美元,折合146元(9月1日汇率计算)


相比之下,龙宇的做法显得略微保守。他被朋友拉倒一个名为ZJLT项目的群里。白皮书显示,该项目将企业的ID和KYC信息保存到区块链上,打开企业进入区块链世界的入口;然后将企业在平台上完成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情况如实记录并上链保存;最后依据这些真实数据给出一个信用评级,作为企业的信用价值表示。

龙宇对区块链技术并不了解。但天使投资人薛蛮子、著名经济学家王福重等均为ZJLT站台,“朱潘天天在群里说3倍开盘,破发吃屎”。营销搞得很好,龙宇去查看了朱潘的相关信息:90后、草根创业者、100亿创收者、投资深脑链获得百倍回报。

一系列信息让龙宇觉得这个项目有戏。于是,他在场外以0.173元的价格投资40万元买入了ZJLT。6月15日,ZJLT登录HADAX,随后价格从0.1元涨到0.17元之后便开始了暴跌。目前,ZJLT的市场价格为0.01元人民币,较0.173跌去94%。

龙宇曾想赶紧抛了,但在价格暴跌之时,朱潘(项目方)一直在稳定军心,“绝对会拉,很快就起飞了”。每次,他一想抛,“那种洗脑的文字就会出现”,最终龙宇选择持有,直到ZJLT沦为妥妥的空气币,龙宇投资的40万也打了水漂。

周鸣的经历和龙宇颇为类似。今年2月,周鸣通过代投购买了WTB。起初,周鸣比较谨慎,仅仅投资了5万元。但代投邀请周鸣到发币的公司(深圳文通区块链科技公司)尽调,以取得周鸣的信任。周鸣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了深圳,他发现公司在福田的一栋豪华写字楼内,几十台电脑摆放有序,20多个员工正在工作,“我问了他们,连员工和前台都买了”。

考察过后,周鸣决定重仓。从2月到3月期间,他陆陆续续投资了70万元,以均价5元左右的价格,购买了15万个WTB。其中,30万元是他10年的积蓄,10多万是从亲戚朋友借的,剩余的钱全部来自银行贷款。

3月3日中午,WTB在外盘的价格达到22元。周鸣有些小兴奋,晚上WTB登录交易所,价格瞬间跌到2元,这意味着原本投入的70万瞬间变成了28万,钱没赚成,反倒赔了一大半。


维权无望


周鸣有些慌了。满心期待上线,却是这样的结果,他睡意全无。他不断翻阅资料,开始了解以前并不了解的数字货币。此时的他才明白,原来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并非一个事儿。

3月4日,他想要低价卖出,并没有人接盘。“一是交易量少,二是仅有的交易量也是对倒的。”周鸣表示。但项目方却说5月底拉盘,如果不行,6月项目方以6.8元的价格回购。

此时,周鸣已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但投机心态严重的他还在期待6月奇迹。遗憾的是,奇迹没有发生,6月底,深圳文通区块链科技公司人去楼空,WTB也从交易所下线。

他彻彻底底意识到自己被骗了,70万可能就此打了水漂。他马上联系代投,希望找到项目方追回损失,代投给了周鸣一颗并无任何效果的定心丸:很多领导人都在公司,一起解决。周鸣要求代投退钱,但代投拒绝,他表示,这钱不是自己拿的,没有理由退。周鸣没有第一时间报警,而是选择通过媒体发声。他期待以这样的方式逼出文通公司,悉数要回自己的投资款。

同是80后的龙宇也走上了维权路。8月6日,在ZJLT骗局被揭穿后,龙宇加入了维权群。投资者的情绪激动,一些投资者到朱潘当时的公司Beecool拉横幅,一些投资者已经报警,但更多的人还在期待朱潘出来拉盘。直到2天后,朱潘公开宣布退出币圈,项目方拉盘的幻想破灭,诸多投资者才意识到这不过是另外一场骗局。

因为利益而产生的信任瞬间土崩瓦解。龙宇去找了同样投资ZJLT的伙伴沟通,人们发现此前朱潘的文章不过是过度包装。“北京的豪宅是4万一个月租的,他的确有赚到过钱,几千万有的,但没有包装的那么多。”龙宇回忆。有人表示,朱潘甚至拖欠了Beecool公司的装修费用。

维权无疾而终,依然有人在坚持。ZJLT投资者把矛头指向了当时拉群维权的人,“当时说大家一起维权,结果他一个人得币之后就删除所有人,不管大家”。随后,投资者爆出了拉群人的电话号码。

e4dd42f7d21272e16391774d3654c6c2_1536020610.jpeg

如今,ZJLT维权群状况


但大多数时候,维权群已经变得冷清,唯一能挑动大家神经依然是关于数字货币的消息。群友们相互切磋投资哪个币,该怎么玩儿,过去被骗的经历似乎成为了过眼云烟。

不同于80后的周鸣和龙宇,徐磊更看得开。“也没什么,不后悔,本来就是一个浴血奋战的战场,有人生就有人死,无所谓,还年轻,重头再来。”言语中,这位刚刚毕业两年的90后对过去的一切早已淡然处之。


被打乱的生活,未被打醒的意识


币圈给了他沉痛一击。炒币之后,徐磊卖了房,卖了车,原本盈利的公司也无法继续维持,还需要每个月还银行2万元的贷款,生活在旁人看来一团糟。

但徐磊似乎并没有打算退出币圈,他的朋友圈还在不断更新和数字货币有关的消息。他对笔者感叹:“我见过很多暴富的,只是没有见过自己而已”。

年长一些的龙宇不似徐磊般潇洒。投资ZJLT,身边的朋友也被他带了进来,最后大家都亏了钱,数额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我有时候不敢面对他们,因为他们亏的是一年或者几年的工资,毕竟小县城一年下来也存不过五六万。”龙宇表示。

他后悔带朋友入圈,但却并没有退出的打算。“炒币还会吧。”他淡淡地说道,似乎没有经过更深入的思考,又像早就想清楚了。他认识到虚拟货币这个圈子是大骗子骗小骗子,小骗子骗韭菜,但暴富的神话依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即便已经赔了将近100万(50万个人投资,50万给朋友做了基金,熊市之下,基金无法退出),他依然决定坚持。

梭哈ZJLT的经历让他买了教训。“我本来就不服输,以后不会动不动就梭哈,其实炒币的确是能赚到钱的,但是绝大部分人不懂抽身。”龙宇说道。钱来得如此快,欲望也会随之无限膨胀,原本的底线也就消失了。

对周鸣而言,麻烦似乎更大。投资的70万有10万是从亲戚朋友借的,他觉得对不起他们。眼下更紧急的是银行的债务问题。从银行借来的16万中,8万是分期,8万归还期限是一年。他必须赶快赚到钱,补上窟窿。“我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等有波行情,再去朋友那里借点钱,慢慢做起来自己熟悉的股票,把借的钱还上。”周鸣表示。

生活质量受到了影响。“说来心里不是很爽,现在基本都是啃老,孩子也归父母管。”这样的窘境是他投资股票10年从未遇到过的,“股票一旦不好我会立马降低仓或空仓,毕竟做了10年,有一定经验”。

他从来不后悔投资数字货币,后悔的是自己缺乏知识反而被骗。“数字货币我会关注,看风景,但绝不是我的菜。”周鸣表示。以投机目的入场的周鸣赔得一塌糊涂,却最终明白这不过是传销而已。

被币圈洗劫后回到生活的藩篱,三人的日子变得惨淡。或许,在币圈赚钱的永远是那1%,99%的人只有被收割的命运,唯一的差别在于被收割了多少。大部分人都盲目地相信自己会成为那1%,却忽略了在巨大的诱惑面前,抽身早就成为不可能。


注: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徐磊、龙宇、周鸣均为化名。

港交所能接受一家发币的交易所借壳上市吗?

市场blockbeats 发表了文章 • 2018-09-01 13:16 • 来自相关话题

内部管理混乱,顶风 ICO 投票上币,这家挑战监管的交易所真的能够在港交所借壳上市吗?

8 月 28 日,火币董事长李林收购港股主板上市公司桐成控股(01611)73.73% 股权的消息被曝出。根据港交所的信息,李林代表的火币集团收购桐成控股约 2.16 亿股,占已发行股比 71.67%。媒体报道显示,按照每股均价 2.72 港元计算,为这次「借壳上市」,李林需要支付约 5.87 亿港元(约合人民币 5.11 亿元)。





要约方(火币)的简化股权结构图


桐成控股的声明中提到,交易于买卖协议日期完成,这意味着火币或很快完成借壳上市,成为国内首家登上资本市场的数字货币交易所。受此影响,8 月 30 日桐成控股复牌暴涨 70%,达 5.24 港元,市值飙升至 15.76 亿港元。公告显示,要约人(火币)将帮助桐成控股改进运营并加入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资产领域进行拓展等。

同一天,火币旗下 HADAX 交易所也完成了内部反腐整改后的第二期上币投票,三个区块链项目成功晋级、Token 将登陆 HADAX 交易所进行交易。

而就在 3 天前,国内颁布了继 2017 年「9.4 事件」后更严格的区块链金融监管文件。银保监会联合中央网信办、公安部、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共同发布《关于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明确了通过发行「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方式吸收资金行为,是炒作区块链概念的非法集资、传销、诈骗。

相关部门也开通了举报入口,区块链非法集资、传销和诈骗进入官方严厉监管阶段,火币、HADAX、OKEx、币安、Bigone等交易所成为文件中的重点监控对象。

监管方再次确认虚拟数字币相关交易的违法属性,火币却一边借壳上市在资本市场进行运作寻求金融政策上的合规,一边通过平台币和新项目 ICO 融资不断试探监管底线。


资本运作:地主家还有多少余粮


交易所暴利的说法由来已久,此次火币为借壳上市豪掷超 5 亿元足以证明交易所的资金实力,但在持续近半年的熊市背景下,交易所的余粮能否满足火币此次的资本运作和后续扩张呢?

根据 4 月 16 日火币官网发布的回购公告,每季度将拿出收入的 20% 进行回购 HT。2018 第一季度,火币回购 933.29 万个 HT,由此可知火币一季度收入近 5 亿元。据《碳链价值》报道,火币团队从年初的 200 人扩展到如今的 1300 人,业务从交易所一路扩展到矿池、钱包、资本、孵化器、基金、公链、研究院、实验室等等,从单线作战到接近 10 条线同时推进,这对于这家创业公司的运营和管理压力来说,可谓空前巨大。

火热的交易所业务从 4 月开始极速下滑,受影响不仅仅是火币一家。根据非小号数据,3 月 31 日当日,火币的成交量为 81 亿元。但受熊市影响,4 月至今交易所交易量整体呈下降趋势,火币从 4 月 1 日的 62 亿元,降至 8 月 28 日的 40 亿元。降幅近 35% 所对应的是,交易所的手续费收入急剧下降,其他业务线条除了基金和资本外,几乎没有贡献收入的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HADAX 以及官方指定的投票 Token HT,成为火币的收益来源之一。据区块律动 BlockBeats 统计,火币 HADAX 上币变相缴纳的手续费高达数千万元。在业内不少人看来,HADAX 其实是是火币内部混乱管理的产物,其目的就是为了完成指标而圈钱。

事实证明,HADAX 上的项目不仅高风险,而且质量很差。截至发稿,HADAX 上线的所有项目都处于濒临破发状态,大量投资者被套牢,不少项目方也在这场圈钱骗局中丧失信心。

此外,HADAX 交易所还多次被项目方指责内幕砸盘、收割项目方。今年 6 月初 HADAX 上币项目影链主动曝光 HADAX 的收割行为,文章《5 大项目方曝光火币 HADAX 无底线砸盘收割项目方》指出,INC 采取的是锁仓机制,目前还没有个人用户达到两百万数额,而交易所却有这样的账号出现并进交易,指责平台在背后砸盘割韭菜。

五大项目方也联合指责火币,通过内部设置多个数据账户修改后台交易数据来进行抛售,无底线砸盘后,再在低价接回来。最终,这次撕逼事件以影链项目负责人公开道歉后,火币退币、项目退市收场。

**据区块律动 BlockBeats 从 HADAX 第一批上币的某项目方了解到,HADAX 上币的费用让该项目元气大伤,目前该团队在出掉自己手中的部分存货后便不再拉盘,项目仅剩的一名开发人员也已离职。近期区块律动 BlockBeats 将深入报道这个即将跑路的项目。

交易所在虚拟数字币交易中的强势地位可见一斑,HADAX 的混乱也暴露了火币管理混乱、内部腐败的问题。

在新投资者不再入场、青黄不接,交易量下滑严重只剩机器人撑场,项目方认清现状后,火币的收入可想而知开始大幅度下降。再加上业务线条增加、海外业务的扩张、团队人数激增,运营成本也水涨船高。

竞争对手并没有放弃竞争,火币极有可能掉出第一梯队。7 月份的火币有几条路可以选:

1、继续运营下去,假装无事发生;

2、积极转型,迎合监管;

3、假意逢迎,变着法圈钱。


火币选择了第 3 条路。


因为腐败问题而改革的 HADAX 交易所


6 月 29 日,HADAX 交易所发布新规则,将超级节点分为两层,常务节点和优选节点:拥有较大权力的常务节点多为传统 VC,失去投票话语权的优选节点大多是 Token 基金。因为丧失了优势地位,沦为二流投票权,这直接使得节点资本杜均和 DFund 基金赵东宣布退出火币 HADAX 超级节点。新旧资本背景的势力分裂就此开始,火币的内部反腐口号也再次打响。

杜均是火币联合创始人,此前被媒体报道称为「集火币项目上线、宣传于一体的大庄家」,此次公开翻脸,倒戈社区自治交易所,并在宣布退出的行文中配上一张黑色竖中指图,不满意味明显。






圈内大佬赵东宣布 DFund 退出 HADAX 超级节点后,币信资本和了得资本也相继退出。BlockVC、LinkVC、创世资本等超级节点,也公开表达各自的不满情绪。LinkVC 合伙人张力称「火币有些部门很官僚」。

面对多方的质疑和反对声音,李林回应:「当人拥有没有监管的权力以后,就会变得「官僚」,这是人性。」他表示要将 HADAX 推倒重建,「对用户负责是最重要的事情」。

据内部人士透露,火币全球商务副总裁霍力被免职,原 HADAX 负责人被抽调,HADAX 现由火币 COO 朱嘉伟直接负责,据传还有多名高管奖金被取消,不少 HADAX 员工相继离职。火币似乎进入一种肃清和反省状态。详情查阅本篇文章《撕裂中的中国币圈》。

火币内部的失控和腐败在 HADAX 上线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在第一批 HADAX 上币项目中,前三名的项目花了超过 4000 万人民币的上币费(HT),而这三个项目都在归零的路上。






这种变相地使用平台币进行投票的行为,增加了平台币 HT 的流通和使用场景上,变相地拉高火币交易所的整体市值。

在整改后的 HADAX 2.0 中,相关规则提高了投票者的门槛,由 HADAX 团队定向邀请合格投票者参与投票,即持有净资产不低于 150 万美元(机构)或 45 万美元(个人)的平台用户才有资格参与此次投票。普通投资者从原来可以投票支持喜欢的项目到被限制参与,投资者已经失去了选择他们喜欢的项目的权利。

HADAX 用「锁仓」为自己留了条后路。此次投票激励的 Token 空投给投票者,投票支付的 HT 空投给项目方。为防止项目方跑路,空投给投票者的 Token 激励,和用户投票支付的 HT 都会锁仓,分 12 个月解锁,上币当天解锁 1/3,剩余部分从次月开始每月 1 日解锁,11 个月解锁完毕。

投票上币的项目展示时间仅一周,投票时间也从一周缩到了 1 小时,非常仓促。最终,只有得票前两名的项目可以上 HADAX 进行交易。

看到这里,你应该差不多明白了,HADAX 改版之后的投票规则最大的受益方仍然是火币。其对投资者投票资格的限制,项目方空头奖励锁仓 HT 的限制,投票所消耗的 HT 返还期限限制,都缩减了 HT 在整个市场上的流动性,从而推高 HT 价格。


上币不避亲,拉升平台币更要紧


据火币 HADAX 2.0 官网显示,第二轮入围的投票项目 HPT(火币矿池生态通证)、TRIO(Tripio)、RTE(Rate3)、MXC(极域)中,HPT 以总票数 8230725 票位居第一,第二名 RTE 总票数 749994 票,第三名 TRIO 总票数 590000 票。






忽略平台方所说的投票后续会以空投方式返还给用户和项目方,按照近期均价 15 元粗略计算,这三个项目上线交易所对应的成本分别为 12000 万元,1100 万元,以及 880 万元。

不过很快,HADAX 交易所 8 月 27 日发布公布信息称,「HPT 属火币子币,不占用名额,本次排名前二的币有资格上币。所以在本期公开投票中 HPT,RTE,TRIO 均成功上币。」






区块律动 BlockBeats 想问,既然不占用名额,为何不直接上线,还搞投票这些虚的?这一举动,颇有种火币豪掷 1.23 亿元来证明,强硬的资金靠山是确保上线的唯一标准。但对火币来说,名、利缺一不可,这种富二代式优越感的背后,其实是 HPT 投票结束,大量锁仓的 HT 和「拔得头筹」声势下的 HPT。

除有火币背书的 HPT,此次上线的其他两个项目是颇具暴发户性质的 RTE、TRIO。为什么说是暴发户,从上币规则可管中一窥。

首先,投票需要支付火币官方指定代币——HT。项目方由火币指定推荐机构上报,推荐机构在投票账户中需要存储 50 万 HT,该 HT 仅能用于投票,不能用于交易。当账户低于 10 万 HT 时,需要一次性补足 50 万 HT,否则失去投票资格。

其次,个人投票者和机构投票者最少可投 1 万 HT,最多前者能投 5 万 HT,后者能投 20 万 HT。按照近期均价 15 元计算,个人投票的最低成本 15 万元,最高成本 75 万元。机构投票者的最高成本 300 万元。

那么问题来了,机构作为推荐方为什么要买至少 50 万 HT 获得投票资格呢?看到这应该明白,这次的投票上币,与 HADAX 1.0 的本质并无两样,不过是多出一个第三方——投资机构或合格投资人,项目方把钱交给二者买 HT 给自己投票,投票的 HT 又以锁仓的形式回到项目方手中,因此项目方自有资金的多少成为能否出道的关键。

所以,新一批上币项目是不是价值项目不敢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RTE、TRIO 是众多项目方中为上线砸钱最多的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HADAX 官网展示的项目介绍页面里有一行小字「当前页展示内容为项目方自行填写,火币不对此内容真实性负责」,这意味着,火币并不对自己亲自审核通过且展示在自己平台上的项目负任何责任。

宣称「价值项目」的投票上线币种几乎全部归零、对审核展示在平台的项目方信息真实性不负责任、一再改变规则却不变圈钱本质。可见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投票中,火币是首要的利益获取者,紧随其后的是投资机构及其背后的项目方,最后才是不明真相的普通投资者。

抱歉,这不是对用户负责的态度。


监管升级,火币能否安睡


即使经过整改,目前火币内部依旧一团乱。

人事变动上,从 OKEx 挖来的李书沸,在与许明星的两度隔空对话中说尽肺腑之言,加入火币之后,李担任了国际业务副总裁的职位,但并未从事火币国际化业务工作,而是参与全球首部区块链微电影《火之恋》的拍摄和制作,并在其中担任重要角色。






在流量数据上,Similarweb 的数据显示,主站 huobi.pro 在近 6 个月中,桌面和移动网络上的流量持续下滑。最高点在 3 月,访问量达 820 万,最低点为 7 月,访问量为 155 万,最高下滑率高达 81%。






从流量区域分布来看,火币的海外流量看起来不错,但是口碑差强人意。在国外虚拟数字币交易平台比较网站 CryptoCompare 中,火币 Pro 交易所只拿到了 2.7 分的用户评分。海外用户 killhuobi 反映,在火币上交易比特币非常危险,只要比特币价格下降,其网站和应用程序就无法定期打开。






本想等到时机成熟时彻底放弃中国市场,可惜火币没有迎来蓬勃发展的海外市场,反倒是迎来了比去年更严厉的监管。

监管对数字加密货币交易所关注已久。最早是 3 月份,火币 COO 朱嘉伟公开透露,今年 1 月份监管机构就开始布局调查国内虚拟数字币交易所,「国内的加密货币交易禁令很可能取消」。他称「目前监管正在全面了解加密货币交易的操作,比特币如何运作,资金来自何处,资金流向何处,人们如何赚钱和亏钱。」

当时,监管确实已经开始对交易的合规性进行调查。北京、上海的央行金融监管机构开始调查国内的虚拟数字币交易所,是否满足关于反洗钱和资本管制的合规条件。

圈内一片风声鹤唳,火币也开始寻求合规。其在 3 月底海南三亚举办的媒体发布会上宣称,「已与澳大利亚 Blockchain Global 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开拓澳洲数字资产交易市场。」

但在当天下午就被打脸。区块链集团亲自发声明否认合作,并要求火币集团为冒用上市公司名义进行商业活动的侵权行为公开道歉并澄清。5 天后,区块链集团再发声明称,为防止引发不必要的误会,其将保留采取法律行动的权利。

8 月 21 日,大量参与炒币的微信公众号被微信永久封禁,其中就包括火币旗下的「火币行情」这个账号,朱嘉伟今年年初「加密货币交易禁令可能取消」的预言失败。

8 月 28 日史上最严监管到来,中国互联网金融举报信息平台将「代币融资发型」列入互联网金融举报范围范围,内容直指以离岸公司形式继续业务的各大交易所,并开放了举报入口,以国人为主要用户的数字加密货币交易所感到前所未有的政策压力。

火币的内部清理仍在继续进行。9月1日凌晨消息,火币集团辞退了渠道运营总监胡天敏和下属吕春泉,据悉两人因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而被辞退。该部门对拆单补款负有审批责任,在对渠道供应商联合诈骗渠道推广费过程中,胡天敏负有审批责任。





港交所披露的桐成控股股权转让文件


此次火币斥资收购港股上市公司,有媒体评论称是通过港交所收购上市公司借壳上市来寻求庇护,试图合规来迎合监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虚拟数字币交易所们增加了信心。但区块律动 BlockBeats 认为,这样的借壳上市很有可能失败,而变成一种财务投资。

自媒体小犀财经提到,按照港交所的上市规则,当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的 24 个月内,控制人向上市公司累计注入资产的资产比率、代价比率、盈利比率、收益比例和股本比率任一指标高于 100%,都将被认定为反向收购(借壳上市),需以 IPO 申请的标准进行审批。同时,香港联交所保留自由裁量权。

这意味着,如果港交所不以 IPO 申请标准批准的话,火币只是这家 LED 照明公司的大股东,而无法实现火币的借壳上市。更何况大陆政策严格,美国 SEC 又多次拒绝与虚拟货币相关的 ETF 基金,香港方面自然不敢在此刻轻举妄动。

能否借壳上市?留给火币的时间不多了,港交所的问询可能很快就到。

在这场与监管的博弈中,交易所们离岸操控模式到底能持续多久仍是未知数。但更让人费解的是,许多交易所并未选择暂时避风头,而是继续「顶风作案」。(0x28) 查看全部
timg.jpeg


内部管理混乱,顶风 ICO 投票上币,这家挑战监管的交易所真的能够在港交所借壳上市吗?

8 月 28 日,火币董事长李林收购港股主板上市公司桐成控股(01611)73.73% 股权的消息被曝出。根据港交所的信息,李林代表的火币集团收购桐成控股约 2.16 亿股,占已发行股比 71.67%。媒体报道显示,按照每股均价 2.72 港元计算,为这次「借壳上市」,李林需要支付约 5.87 亿港元(约合人民币 5.11 亿元)。

huo01.jpg

要约方(火币)的简化股权结构图


桐成控股的声明中提到,交易于买卖协议日期完成,这意味着火币或很快完成借壳上市,成为国内首家登上资本市场的数字货币交易所。受此影响,8 月 30 日桐成控股复牌暴涨 70%,达 5.24 港元,市值飙升至 15.76 亿港元。公告显示,要约人(火币)将帮助桐成控股改进运营并加入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资产领域进行拓展等。

同一天,火币旗下 HADAX 交易所也完成了内部反腐整改后的第二期上币投票,三个区块链项目成功晋级、Token 将登陆 HADAX 交易所进行交易。

而就在 3 天前,国内颁布了继 2017 年「9.4 事件」后更严格的区块链金融监管文件。银保监会联合中央网信办、公安部、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共同发布《关于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明确了通过发行「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方式吸收资金行为,是炒作区块链概念的非法集资、传销、诈骗。

相关部门也开通了举报入口,区块链非法集资、传销和诈骗进入官方严厉监管阶段,火币、HADAX、OKEx、币安、Bigone等交易所成为文件中的重点监控对象。

监管方再次确认虚拟数字币相关交易的违法属性,火币却一边借壳上市在资本市场进行运作寻求金融政策上的合规,一边通过平台币和新项目 ICO 融资不断试探监管底线。


资本运作:地主家还有多少余粮


交易所暴利的说法由来已久,此次火币为借壳上市豪掷超 5 亿元足以证明交易所的资金实力,但在持续近半年的熊市背景下,交易所的余粮能否满足火币此次的资本运作和后续扩张呢?

根据 4 月 16 日火币官网发布的回购公告,每季度将拿出收入的 20% 进行回购 HT。2018 第一季度,火币回购 933.29 万个 HT,由此可知火币一季度收入近 5 亿元。据《碳链价值》报道,火币团队从年初的 200 人扩展到如今的 1300 人,业务从交易所一路扩展到矿池、钱包、资本、孵化器、基金、公链、研究院、实验室等等,从单线作战到接近 10 条线同时推进,这对于这家创业公司的运营和管理压力来说,可谓空前巨大。

火热的交易所业务从 4 月开始极速下滑,受影响不仅仅是火币一家。根据非小号数据,3 月 31 日当日,火币的成交量为 81 亿元。但受熊市影响,4 月至今交易所交易量整体呈下降趋势,火币从 4 月 1 日的 62 亿元,降至 8 月 28 日的 40 亿元。降幅近 35% 所对应的是,交易所的手续费收入急剧下降,其他业务线条除了基金和资本外,几乎没有贡献收入的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HADAX 以及官方指定的投票 Token HT,成为火币的收益来源之一。据区块律动 BlockBeats 统计,火币 HADAX 上币变相缴纳的手续费高达数千万元。在业内不少人看来,HADAX 其实是是火币内部混乱管理的产物,其目的就是为了完成指标而圈钱。

事实证明,HADAX 上的项目不仅高风险,而且质量很差。截至发稿,HADAX 上线的所有项目都处于濒临破发状态,大量投资者被套牢,不少项目方也在这场圈钱骗局中丧失信心。

此外,HADAX 交易所还多次被项目方指责内幕砸盘、收割项目方。今年 6 月初 HADAX 上币项目影链主动曝光 HADAX 的收割行为,文章《5 大项目方曝光火币 HADAX 无底线砸盘收割项目方》指出,INC 采取的是锁仓机制,目前还没有个人用户达到两百万数额,而交易所却有这样的账号出现并进交易,指责平台在背后砸盘割韭菜。

五大项目方也联合指责火币,通过内部设置多个数据账户修改后台交易数据来进行抛售,无底线砸盘后,再在低价接回来。最终,这次撕逼事件以影链项目负责人公开道歉后,火币退币、项目退市收场。

**据区块律动 BlockBeats 从 HADAX 第一批上币的某项目方了解到,HADAX 上币的费用让该项目元气大伤,目前该团队在出掉自己手中的部分存货后便不再拉盘,项目仅剩的一名开发人员也已离职。近期区块律动 BlockBeats 将深入报道这个即将跑路的项目。

交易所在虚拟数字币交易中的强势地位可见一斑,HADAX 的混乱也暴露了火币管理混乱、内部腐败的问题。

在新投资者不再入场、青黄不接,交易量下滑严重只剩机器人撑场,项目方认清现状后,火币的收入可想而知开始大幅度下降。再加上业务线条增加、海外业务的扩张、团队人数激增,运营成本也水涨船高。

竞争对手并没有放弃竞争,火币极有可能掉出第一梯队。7 月份的火币有几条路可以选:


1、继续运营下去,假装无事发生;

2、积极转型,迎合监管;

3、假意逢迎,变着法圈钱。



火币选择了第 3 条路。


因为腐败问题而改革的 HADAX 交易所


6 月 29 日,HADAX 交易所发布新规则,将超级节点分为两层,常务节点和优选节点:拥有较大权力的常务节点多为传统 VC,失去投票话语权的优选节点大多是 Token 基金。因为丧失了优势地位,沦为二流投票权,这直接使得节点资本杜均和 DFund 基金赵东宣布退出火币 HADAX 超级节点。新旧资本背景的势力分裂就此开始,火币的内部反腐口号也再次打响。

杜均是火币联合创始人,此前被媒体报道称为「集火币项目上线、宣传于一体的大庄家」,此次公开翻脸,倒戈社区自治交易所,并在宣布退出的行文中配上一张黑色竖中指图,不满意味明显。

huo02.jpg


圈内大佬赵东宣布 DFund 退出 HADAX 超级节点后,币信资本和了得资本也相继退出。BlockVC、LinkVC、创世资本等超级节点,也公开表达各自的不满情绪。LinkVC 合伙人张力称「火币有些部门很官僚」。

面对多方的质疑和反对声音,李林回应:「当人拥有没有监管的权力以后,就会变得「官僚」,这是人性。」他表示要将 HADAX 推倒重建,「对用户负责是最重要的事情」。

据内部人士透露,火币全球商务副总裁霍力被免职,原 HADAX 负责人被抽调,HADAX 现由火币 COO 朱嘉伟直接负责,据传还有多名高管奖金被取消,不少 HADAX 员工相继离职。火币似乎进入一种肃清和反省状态。详情查阅本篇文章《撕裂中的中国币圈》。

火币内部的失控和腐败在 HADAX 上线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在第一批 HADAX 上币项目中,前三名的项目花了超过 4000 万人民币的上币费(HT),而这三个项目都在归零的路上。

huo03.jpg


这种变相地使用平台币进行投票的行为,增加了平台币 HT 的流通和使用场景上,变相地拉高火币交易所的整体市值。

在整改后的 HADAX 2.0 中,相关规则提高了投票者的门槛,由 HADAX 团队定向邀请合格投票者参与投票,即持有净资产不低于 150 万美元(机构)或 45 万美元(个人)的平台用户才有资格参与此次投票。普通投资者从原来可以投票支持喜欢的项目到被限制参与,投资者已经失去了选择他们喜欢的项目的权利。

HADAX 用「锁仓」为自己留了条后路。此次投票激励的 Token 空投给投票者,投票支付的 HT 空投给项目方。为防止项目方跑路,空投给投票者的 Token 激励,和用户投票支付的 HT 都会锁仓,分 12 个月解锁,上币当天解锁 1/3,剩余部分从次月开始每月 1 日解锁,11 个月解锁完毕。

投票上币的项目展示时间仅一周,投票时间也从一周缩到了 1 小时,非常仓促。最终,只有得票前两名的项目可以上 HADAX 进行交易。

看到这里,你应该差不多明白了,HADAX 改版之后的投票规则最大的受益方仍然是火币。其对投资者投票资格的限制,项目方空头奖励锁仓 HT 的限制,投票所消耗的 HT 返还期限限制,都缩减了 HT 在整个市场上的流动性,从而推高 HT 价格。


上币不避亲,拉升平台币更要紧


据火币 HADAX 2.0 官网显示,第二轮入围的投票项目 HPT(火币矿池生态通证)、TRIO(Tripio)、RTE(Rate3)、MXC(极域)中,HPT 以总票数 8230725 票位居第一,第二名 RTE 总票数 749994 票,第三名 TRIO 总票数 590000 票。

huo04.jpg


忽略平台方所说的投票后续会以空投方式返还给用户和项目方,按照近期均价 15 元粗略计算,这三个项目上线交易所对应的成本分别为 12000 万元,1100 万元,以及 880 万元。

不过很快,HADAX 交易所 8 月 27 日发布公布信息称,「HPT 属火币子币,不占用名额,本次排名前二的币有资格上币。所以在本期公开投票中 HPT,RTE,TRIO 均成功上币。」

huo05.jpg


区块律动 BlockBeats 想问,既然不占用名额,为何不直接上线,还搞投票这些虚的?这一举动,颇有种火币豪掷 1.23 亿元来证明,强硬的资金靠山是确保上线的唯一标准。但对火币来说,名、利缺一不可,这种富二代式优越感的背后,其实是 HPT 投票结束,大量锁仓的 HT 和「拔得头筹」声势下的 HPT。

除有火币背书的 HPT,此次上线的其他两个项目是颇具暴发户性质的 RTE、TRIO。为什么说是暴发户,从上币规则可管中一窥。

首先,投票需要支付火币官方指定代币——HT。项目方由火币指定推荐机构上报,推荐机构在投票账户中需要存储 50 万 HT,该 HT 仅能用于投票,不能用于交易。当账户低于 10 万 HT 时,需要一次性补足 50 万 HT,否则失去投票资格。

其次,个人投票者和机构投票者最少可投 1 万 HT,最多前者能投 5 万 HT,后者能投 20 万 HT。按照近期均价 15 元计算,个人投票的最低成本 15 万元,最高成本 75 万元。机构投票者的最高成本 300 万元。

那么问题来了,机构作为推荐方为什么要买至少 50 万 HT 获得投票资格呢?看到这应该明白,这次的投票上币,与 HADAX 1.0 的本质并无两样,不过是多出一个第三方——投资机构或合格投资人,项目方把钱交给二者买 HT 给自己投票,投票的 HT 又以锁仓的形式回到项目方手中,因此项目方自有资金的多少成为能否出道的关键。

所以,新一批上币项目是不是价值项目不敢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RTE、TRIO 是众多项目方中为上线砸钱最多的项目。

huo06.jpg


值得注意的是,HADAX 官网展示的项目介绍页面里有一行小字「当前页展示内容为项目方自行填写,火币不对此内容真实性负责」,这意味着,火币并不对自己亲自审核通过且展示在自己平台上的项目负任何责任。

宣称「价值项目」的投票上线币种几乎全部归零、对审核展示在平台的项目方信息真实性不负责任、一再改变规则却不变圈钱本质。可见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投票中,火币是首要的利益获取者,紧随其后的是投资机构及其背后的项目方,最后才是不明真相的普通投资者。

抱歉,这不是对用户负责的态度。


监管升级,火币能否安睡


即使经过整改,目前火币内部依旧一团乱。

人事变动上,从 OKEx 挖来的李书沸,在与许明星的两度隔空对话中说尽肺腑之言,加入火币之后,李担任了国际业务副总裁的职位,但并未从事火币国际化业务工作,而是参与全球首部区块链微电影《火之恋》的拍摄和制作,并在其中担任重要角色。

huo07.jpg


在流量数据上,Similarweb 的数据显示,主站 huobi.pro 在近 6 个月中,桌面和移动网络上的流量持续下滑。最高点在 3 月,访问量达 820 万,最低点为 7 月,访问量为 155 万,最高下滑率高达 81%。

huo08.jpg


从流量区域分布来看,火币的海外流量看起来不错,但是口碑差强人意。在国外虚拟数字币交易平台比较网站 CryptoCompare 中,火币 Pro 交易所只拿到了 2.7 分的用户评分。海外用户 killhuobi 反映,在火币上交易比特币非常危险,只要比特币价格下降,其网站和应用程序就无法定期打开。

huo09.png


本想等到时机成熟时彻底放弃中国市场,可惜火币没有迎来蓬勃发展的海外市场,反倒是迎来了比去年更严厉的监管。

监管对数字加密货币交易所关注已久。最早是 3 月份,火币 COO 朱嘉伟公开透露,今年 1 月份监管机构就开始布局调查国内虚拟数字币交易所,「国内的加密货币交易禁令很可能取消」。他称「目前监管正在全面了解加密货币交易的操作,比特币如何运作,资金来自何处,资金流向何处,人们如何赚钱和亏钱。」

当时,监管确实已经开始对交易的合规性进行调查。北京、上海的央行金融监管机构开始调查国内的虚拟数字币交易所,是否满足关于反洗钱和资本管制的合规条件。

圈内一片风声鹤唳,火币也开始寻求合规。其在 3 月底海南三亚举办的媒体发布会上宣称,「已与澳大利亚 Blockchain Global 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开拓澳洲数字资产交易市场。」

但在当天下午就被打脸。区块链集团亲自发声明否认合作,并要求火币集团为冒用上市公司名义进行商业活动的侵权行为公开道歉并澄清。5 天后,区块链集团再发声明称,为防止引发不必要的误会,其将保留采取法律行动的权利。

8 月 21 日,大量参与炒币的微信公众号被微信永久封禁,其中就包括火币旗下的「火币行情」这个账号,朱嘉伟今年年初「加密货币交易禁令可能取消」的预言失败。

8 月 28 日史上最严监管到来,中国互联网金融举报信息平台将「代币融资发型」列入互联网金融举报范围范围,内容直指以离岸公司形式继续业务的各大交易所,并开放了举报入口,以国人为主要用户的数字加密货币交易所感到前所未有的政策压力。

火币的内部清理仍在继续进行。9月1日凌晨消息,火币集团辞退了渠道运营总监胡天敏和下属吕春泉,据悉两人因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而被辞退。该部门对拆单补款负有审批责任,在对渠道供应商联合诈骗渠道推广费过程中,胡天敏负有审批责任。

huo10.jpg

港交所披露的桐成控股股权转让文件


此次火币斥资收购港股上市公司,有媒体评论称是通过港交所收购上市公司借壳上市来寻求庇护,试图合规来迎合监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虚拟数字币交易所们增加了信心。但区块律动 BlockBeats 认为,这样的借壳上市很有可能失败,而变成一种财务投资。

自媒体小犀财经提到,按照港交所的上市规则,当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的 24 个月内,控制人向上市公司累计注入资产的资产比率、代价比率、盈利比率、收益比例和股本比率任一指标高于 100%,都将被认定为反向收购(借壳上市),需以 IPO 申请的标准进行审批。同时,香港联交所保留自由裁量权。

这意味着,如果港交所不以 IPO 申请标准批准的话,火币只是这家 LED 照明公司的大股东,而无法实现火币的借壳上市。更何况大陆政策严格,美国 SEC 又多次拒绝与虚拟货币相关的 ETF 基金,香港方面自然不敢在此刻轻举妄动。

能否借壳上市?留给火币的时间不多了,港交所的问询可能很快就到。

在这场与监管的博弈中,交易所们离岸操控模式到底能持续多久仍是未知数。但更让人费解的是,许多交易所并未选择暂时避风头,而是继续「顶风作案」。(0x28)

火币HADAX 2.0,那些被捆绑的机构和项目方

公司xcong 发表了文章 • 2018-08-23 22:38 • 来自相关话题

8月22日晚,多家投资机构开始为火币HADAX 2.0的第一次投票预热,小葱也被拉到名为“HADAX投票激励群”的微信群中。HPT(火币矿池生态通证)、TRIO(Tripio)、RTE(Rate3)、MXC(极域)成为首轮入围的项目,它们会在三天后接受公开投票。

去年以来,交易所下放一部分权力,开始推行投票上币,火币的子品牌HADAX也是其中之一。HADAX为了引入优质的项目,将一部分决定权交到了投资机构手中,然而,却一直未能找到投资机构参与的最佳方式,导致近半年以来频繁更改规则。

一周前,火币HADAX公告公布《HADAX 2.0正式规则及第一期的具体安排》。与此前的规则相比,投资机构的推荐方式和上币话语权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


投资机构权力最大的超级节点时代:机构票选直接上币


今年2月12日,火币HADAX投票上币正式启动。

在第一期投票规则中,上币完全依赖交易所用户的投票。而在3月份公布的《HADAX第二期投票上币规则定稿》中,火币HADAX将投资机构的权力写入了规则,被称为“超级投票节点”。从此,投资机构一直在火币HADAX上币规则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第二期投票规则中,投资机构(即超级节点)的权利体现在初审。初审中的项目,依据获得超级节点票数高低进入公众投票列表,争夺HADAX上线资格。超级节点全部投了赞成票投票的项目,可以推荐上Huobi Pro。当然,这些项目还要经过Huobi Pro的过会审核。

一个半月后,火币HADAX又加入了新的玩法,名为“超级投票节点专场活动”。超级节点的权利在“专场活动”中得到最大体现:所有超级节点一起投票,得票前两名的项目可以直接上币。在欧洲和澳洲专场,得票前三名的项目可以直接上币。至此,由投资机构扮演的超级节点的权力发挥到最大,可以直接决定上币。AE、REN、PKT、EZT、NBC都在此规则下实现了上币。

投资机构联合起来把自己投资的项目推上交易所似乎不是什么难事,以第一期超级投票节点专场活动中得票数第一的项目HOT为例,支持HOT的超级节点共有十家,其中的六家都是该项目的机构投资人。


超级节点被分级,引发多家投资机构不满


6月9日,一家区块链媒体发文称,INC等五大项目方炮轰火币交易所,指责火币平台无底线砸盘,强推和交易所有内幕关系的币种。火币创始人李林发长文予以回击,随即暂停了投票上币。几个星期后,HADAX对超级节点进行调整,发布《关于HADAX超级节点和投票规则的更新以及后续安排》。

调整后的规则将超级节点分成两类,常务节点和优选节点。存续时间较长的基金列为首批常务节点,存续时间还不够长或存在其他问题的被列为了优选节点。小葱APP统计后发现,50%的常务节点和74%优选节点来自HADAX原来的超级节点,其余为新增,原来超级节点中也有超过30%的节点被“淘汰”。






常务节点和优选节点的权力被限定在初审阶段,但是新增一条规则:项目必须得到至少一个常务节点的投票,才能上币。也就是说,常务节点被赋予了更高权重的话语权。

这一举动引起了多个原超级节点的不满。落选常务节点的节点资本和DFund纷纷宣布退出HADAX超级节点。意识到不妥的火币创始人李林发表朋友圈,对他们退出的行为表示理解,并称Hadax必须推倒重建,下个月还会有大的升级。于是就有了今天的Hadax 2.0正式规则。


2.0新规:谁将决定投资机构的去留


HADAX最新投票上币规则公布于8月13日,即《Hadax 2.0正式规则及第一期的具体安排》。Hadax 2.0完全删掉了“节点”的概念,将投资机构统称为“推荐机构”。据公告内容,推荐机构主要由原HADAX超级节点和一些新邀请的机构组成。

新规首次引入了机构评分制,机构的得分取决于其推荐项目上市后的市场表现,如项目收益和交易量。HADAX 会根据一定时期内推荐机构的得分进行末尾淘汰。但至于多长时间为一个考察周期,这一版的上币规则中并没有明确。

小葱分析认为,将机构得分与其推荐项目上市后的表现(币价、交易量)挂钩,将促使投资机构与其推荐的项目深度绑定,投资机构将“被迫”为自己推荐的项目在一定时期内负责,否则可能面临机构得分下降、甚至被末尾淘汰的后果。






在上币流程中,HADAX规定,推荐机构要对所有项目进行交叉互评,HADAX将根据互评结果最终决定哪些项目进入公开投票阶段。

HADAX 也埋下了一个悬念,当采集到足够的推荐机构数据之后,会将此步骤的决策权交给推荐机构。但此处公告语言较为模糊,可以理解为由机构决定最终决定哪些项目进入公开投票阶段,也可以理解为由机构决定机构的去留。






无论是哪一种理解,都将导致在HADAX投票上币2.0时代,投资机构间互相制衡、博弈的关系进一步强化。


定向邀请之谜


超级节点投票时期,最终的投票结果由用户投票的HT数量和项目缴纳的保证金HT数量决定。资产达到100USDT的用户为合格用户,支付0.1HT就可以投出一票,最多投10万票,每30天最多投给3个项目。

在最新的2.0新规中,投票的结果判定变得更为复杂。项目方需要预先设定投票目标,最终需要票数既达到投票目标,又位列前两名,才能上币。投票目标的设定需要技巧,如果目标设置过低,即便达到投票目标,但是连续4周都未能跻身前两名,还是会被HADAX进行退票处理。 











2.0新规中,合格投票者变成了由HADAX定向邀请,但是规则中没有明确定向邀请的规则和标准。与此同时,合格投票者要求净资产不低于45万美元的个人或不低于150万美元的机构,投票需要支付HT,这也进一步抬高了投票的门槛。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想促成自己支持的项目的上币,就要用USDT、比特币、以太坊换得HT,再将HT投给自己支持的项目。项目方得到了用户投来的HT,回馈以自己发行的token。这就是一个用户用USDT、比特币、以太坊买了项目方token,项目方用自己的token买了HT,HADAX用HT换回比特币、以太坊的过程。

无论是超级节点时代,还是常务节点/优选节点时代,HADAX投票规则的公投环节都给了投资机构充足的参与机会。

如今,“节点”概念一去不复返,但机构还是那些机构,利益最大化的诉求也从未变过。只是在2.0新规之下,投资机构已经再无直接推荐上币的权力(除非再举行额外的专场活动),还要在投票阶段协同项目方“路演”,并为项目上币后的表现负起责任。而常务节点的取消,也意味着不存在拥有特权的投资机构,互评制度将导致投资机构间的竞争和博弈进一步白热化。一句话,投资机构要想在火币这里分得一部分上币权力,可能会变得越来越难。


作者:武婧文 查看全部

20180815033148983.jpg


8月22日晚,多家投资机构开始为火币HADAX 2.0的第一次投票预热,小葱也被拉到名为“HADAX投票激励群”的微信群中。HPT(火币矿池生态通证)、TRIO(Tripio)、RTE(Rate3)、MXC(极域)成为首轮入围的项目,它们会在三天后接受公开投票。

去年以来,交易所下放一部分权力,开始推行投票上币,火币的子品牌HADAX也是其中之一。HADAX为了引入优质的项目,将一部分决定权交到了投资机构手中,然而,却一直未能找到投资机构参与的最佳方式,导致近半年以来频繁更改规则。

一周前,火币HADAX公告公布《HADAX 2.0正式规则及第一期的具体安排》。与此前的规则相比,投资机构的推荐方式和上币话语权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


投资机构权力最大的超级节点时代:机构票选直接上币


今年2月12日,火币HADAX投票上币正式启动。

在第一期投票规则中,上币完全依赖交易所用户的投票。而在3月份公布的《HADAX第二期投票上币规则定稿》中,火币HADAX将投资机构的权力写入了规则,被称为“超级投票节点”。从此,投资机构一直在火币HADAX上币规则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第二期投票规则中,投资机构(即超级节点)的权利体现在初审。初审中的项目,依据获得超级节点票数高低进入公众投票列表,争夺HADAX上线资格。超级节点全部投了赞成票投票的项目,可以推荐上Huobi Pro。当然,这些项目还要经过Huobi Pro的过会审核。

一个半月后,火币HADAX又加入了新的玩法,名为“超级投票节点专场活动”。超级节点的权利在“专场活动”中得到最大体现:所有超级节点一起投票,得票前两名的项目可以直接上币。在欧洲和澳洲专场,得票前三名的项目可以直接上币。至此,由投资机构扮演的超级节点的权力发挥到最大,可以直接决定上币。AE、REN、PKT、EZT、NBC都在此规则下实现了上币。

投资机构联合起来把自己投资的项目推上交易所似乎不是什么难事,以第一期超级投票节点专场活动中得票数第一的项目HOT为例,支持HOT的超级节点共有十家,其中的六家都是该项目的机构投资人。


超级节点被分级,引发多家投资机构不满


6月9日,一家区块链媒体发文称,INC等五大项目方炮轰火币交易所,指责火币平台无底线砸盘,强推和交易所有内幕关系的币种。火币创始人李林发长文予以回击,随即暂停了投票上币。几个星期后,HADAX对超级节点进行调整,发布《关于HADAX超级节点和投票规则的更新以及后续安排》。

调整后的规则将超级节点分成两类,常务节点和优选节点。存续时间较长的基金列为首批常务节点,存续时间还不够长或存在其他问题的被列为了优选节点。小葱APP统计后发现,50%的常务节点和74%优选节点来自HADAX原来的超级节点,其余为新增,原来超级节点中也有超过30%的节点被“淘汰”。

7cfa5b54-2290-4d98-bb6f-0d1987b73818.png


常务节点和优选节点的权力被限定在初审阶段,但是新增一条规则:项目必须得到至少一个常务节点的投票,才能上币。也就是说,常务节点被赋予了更高权重的话语权。

这一举动引起了多个原超级节点的不满。落选常务节点的节点资本和DFund纷纷宣布退出HADAX超级节点。意识到不妥的火币创始人李林发表朋友圈,对他们退出的行为表示理解,并称Hadax必须推倒重建,下个月还会有大的升级。于是就有了今天的Hadax 2.0正式规则。


2.0新规:谁将决定投资机构的去留


HADAX最新投票上币规则公布于8月13日,即《Hadax 2.0正式规则及第一期的具体安排》。Hadax 2.0完全删掉了“节点”的概念,将投资机构统称为“推荐机构”。据公告内容,推荐机构主要由原HADAX超级节点和一些新邀请的机构组成。

新规首次引入了机构评分制,机构的得分取决于其推荐项目上市后的市场表现,如项目收益和交易量。HADAX 会根据一定时期内推荐机构的得分进行末尾淘汰。但至于多长时间为一个考察周期,这一版的上币规则中并没有明确。

小葱分析认为,将机构得分与其推荐项目上市后的表现(币价、交易量)挂钩,将促使投资机构与其推荐的项目深度绑定,投资机构将“被迫”为自己推荐的项目在一定时期内负责,否则可能面临机构得分下降、甚至被末尾淘汰的后果。

d49161e2-52cc-495b-a5eb-7fd4610ca042.png


在上币流程中,HADAX规定,推荐机构要对所有项目进行交叉互评,HADAX将根据互评结果最终决定哪些项目进入公开投票阶段。

HADAX 也埋下了一个悬念,当采集到足够的推荐机构数据之后,会将此步骤的决策权交给推荐机构。但此处公告语言较为模糊,可以理解为由机构决定最终决定哪些项目进入公开投票阶段,也可以理解为由机构决定机构的去留。

82ffc997-d3a9-499b-84e2-5c790958b2ac.png


无论是哪一种理解,都将导致在HADAX投票上币2.0时代,投资机构间互相制衡、博弈的关系进一步强化。


定向邀请之谜


超级节点投票时期,最终的投票结果由用户投票的HT数量和项目缴纳的保证金HT数量决定。资产达到100USDT的用户为合格用户,支付0.1HT就可以投出一票,最多投10万票,每30天最多投给3个项目。

在最新的2.0新规中,投票的结果判定变得更为复杂。项目方需要预先设定投票目标,最终需要票数既达到投票目标,又位列前两名,才能上币。投票目标的设定需要技巧,如果目标设置过低,即便达到投票目标,但是连续4周都未能跻身前两名,还是会被HADAX进行退票处理。 

72aea189-9930-4338-b2c9-5c7afbae8811.png


13e31b0d-1d5b-4777-9512-1fa70958a04d.png


2.0新规中,合格投票者变成了由HADAX定向邀请,但是规则中没有明确定向邀请的规则和标准。与此同时,合格投票者要求净资产不低于45万美元的个人或不低于150万美元的机构,投票需要支付HT,这也进一步抬高了投票的门槛。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想促成自己支持的项目的上币,就要用USDT、比特币、以太坊换得HT,再将HT投给自己支持的项目。项目方得到了用户投来的HT,回馈以自己发行的token。这就是一个用户用USDT、比特币、以太坊买了项目方token,项目方用自己的token买了HT,HADAX用HT换回比特币、以太坊的过程。

无论是超级节点时代,还是常务节点/优选节点时代,HADAX投票规则的公投环节都给了投资机构充足的参与机会。

如今,“节点”概念一去不复返,但机构还是那些机构,利益最大化的诉求也从未变过。只是在2.0新规之下,投资机构已经再无直接推荐上币的权力(除非再举行额外的专场活动),还要在投票阶段协同项目方“路演”,并为项目上币后的表现负起责任。而常务节点的取消,也意味着不存在拥有特权的投资机构,互评制度将导致投资机构间的竞争和博弈进一步白热化。一句话,投资机构要想在火币这里分得一部分上币权力,可能会变得越来越难。


作者:武婧文

盘点:2018 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被动演变和主动探索

市场chainbs 发表了文章 • 2018-12-27 15:11 • 来自相关话题

2018 年,数字资产交易所经历了极其不平凡的一年。从年初的万所齐开、欣欣向荣,到年末的哀鸿遍野,无数兴衰起伏的故事在此上演。同时,稳定币、监管、安全、衍生品等因素相继对交易所行业发挥了重大影响,引发了诸多重大趋势与变化。

而在这些变化的背后,同样也有很多相对稳定、保持不变的现象与本质,它们驱动着交易所行业发生的大部分变化,并促进行业的进化与发展。

本文总结这一年交易所行业发生的变化以及变化背后的不变,希望能带给各位读者一些启发。


上半年:光鲜亮丽、形势大好


2018 年交易所行业的爆发始于 2017 年底到 2018 年初那轮超级牛市。在那段时间,随着各大数字资产价格的大涨,公众对区块链行业的关注度以及认可程度剧烈上升,同时激发了许多创业者来到区块链行业。

而在区块链行业种种细分方向中,交易所具有商业模式清晰、利润丰厚、政策风险相对较低等特点,对这些新入行者格外具有吸引力,从而成为区块链行业最热门的创业方向之一。

据粗略估算以及参考市场各方面说法,在今年上半年,全球数字资产交易行业新诞生了超过 1 万家类型各异、位于不同地区的交易所,市场上一度戏称「交易所数量比项目数量还要多」。

不过由于交易所筹备与开发周期至少需要 2-3 个月,2018 年最初的几个月市场新增交易所并不是特别多,主要还是那些老牌交易所在市场上频频发声并引起公众关注。

1 月底,火币、OKEx 与 ZB 网等交易所相继宣布发行平台币,掀起了 2018 年平台币发行的第一个高潮。币安是最早发行平台币的交易所之一。2017 年 7 月,币安开启了 BNB 的私募,年底前 KuCoin、DragonEX、CEO 交易所等新成立交易所都推出了自家的平台币,进而随着年底那波超级牛市迎来疯涨,平台也随着获得巨大收益,其中币安平台币 BNB 上涨了近 200 倍,跻身「百倍币」行列。

平台币的火爆令一大批市场老牌玩家发现,交易所除了手续费与上币费还可以通过发行平台币获取可观的收入。由此,火币等老玩家迅速行动,在 1 月份一拥而上推出自家的平台币,并且大多是通过购买手续费点卡赠送的方式发行,以尽可能规避监管风险。

由于这批平台币的发行者基本上都是具有较长历史的老牌交易所,其发行价较 2017 年下半年那波平台币普遍高出很多,因此涨幅也难以再现前一波平台币的涨势,至今为止最高都没有超过 10 倍。

随平台币兴起的还有投票上币机制。该机制最早在 2017 年 12 月出现在币安或者 Bit-Z 交易所,用户可购买并使用其平台币为其认可的币种投票,排名靠前的币种则将直接登陆交易所,该模式一出现就受到了用户的欢迎,既为交易所带来了大批流量,同时也给交易所回流了大量平台币。老牌交易所发行平台币,一定程度上也是在为推出投票上币机制做铺垫。

2 月中旬,火币立即启动了上币投票活动,并推出了全新子品牌、为该活动服务的 HADAX 交易所。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期投票活动一度成为全行业最具争议性的话题。

根据规则,火币会根据投票结果从 60 个投票项目中选择 10 个作为首批上线 HADAX 平台的项目,每个用户最少可投 1 票,最多可投 100 万票,每投 1 票需支付 0.1HT。为了尽可能争取上线,大量项目在鼓动社区用户为其投票的同时,还雇佣了大量刷票机构与个人为其投票。

在最后的投票结果,排名前三的项目币投票数量都达到千万级别,投票花费分别为 4793 万元、4439 万元、4365 万元。其中,第一名的投票人数为 6367 人,第三名为 1047 人,这意味第一名项目币的投票者平均投入 7527 元,第三名项目币的投票者平均投入 41693 元,其中水分可见一斑。





HADAX 第一期投票结果


投票上币活动原本面向用户推出,旨在筛选出多数用户认可的币种,但火币投票活动发展至此,显然已经偏离其原本目的。但从平台币的角度来看,火币不仅从投票活动中获取了大量免费的平台币 HT,HT 价格也从 2 月 12 日活动开启日的 1.6 美元涨至月底的 2.3 美元,此般收益驱使火币基本维持了原有投票机制,但这也为 HADAX 半年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此后的几个月,交易所行业则相对平静,主流交易所一方面通过投票上币等活动来提高用户活跃度,另一方面在加快全球化步伐以及推进合规化,尽可能获取更多国家的用户。

同时,各类新交易所开始加速出现,其中孕育着交易所行业年度最大黑马 FCoin,它不仅将交易所行业推向年度最高峰,也掀起了年度第二波平台币发行高潮。

FCoin 相比其他交易所,最大亮点在于提出了不设硬顶的交易挖矿模式,用户在 FCoin 进行交易后可获得手续费等值的 FT 返还,同时 FT 持有者可根据持币比例获得平台收入每日分红。这无论是对价格敏感的个人用户还是大额交易的机构用户,都具有相当高的吸引力。数据显示,FCoin 在今年 6 月日交易量最高时突破 1000 亿元,超出其他所有交易所总和,平台币 FT 价格则最高上涨近百倍。

随着 FCoin 通过交易挖矿模式顺利实现冷启动,交易量猛增至数字资产交易所前三,大量团队从中意识到交易挖矿模式在交易所行业仍存在很大的机会,尤其是交易挖矿模式能给行业带来很多变量,所以 FCoin 成为他们借鉴的对象。

短时间内,市场上涌现出大量推行交易挖矿模式的交易所,部分是原先一些正在开发中的交易所临时决定改变机制而生的,还有一些是某些一线交易所在原有平台币的情况下再发行专门用于交易挖矿的币种,并纷纷在数据上取得颇为亮眼的成绩。

在 FCoin 等挖矿交易所的刺激下,主流交易所大多如坐针毡。6 月 19 日,OKEx 率先行动,宣布推行开放共赢计划,将开放其技术和运维资源支持建立 100 家采取交易挖矿模式的交易所。此后币安、火币、ZB 网等数十家排名靠前的交易所都宣布了类似的计划,利用自身多年经验支持外部团队创建交易所。

此时,交易所最好的半年已经走向了尾声。


下半年:集体败退、哀鸿遍野


7-8 月,伴随着 FCoin 崛起的激励、主流交易所的支持,以及部分年初入场团队相继开发完毕,交易所仍然在大量出现,迎来全年新交易所入场的最高峰。

而此时,交易所行业全方位下滑与败退的迹象也已经显现。7 月初,FCoin 所引爆的交易挖矿模式在被大量模仿的同时,也已经成为舆论猛烈抨击的对象。

在以 FCoin 为代表的不设硬顶的交易挖矿机制下,用户无论交易量以及支付的手续费有多高,都能获得等值的平台币奖励。同时,FCoin 用户邀请好友使用 FCoin 后可获得被邀请者 90 天内所有手续费 20% 的奖励。

根据年中的调查,在这样的机制下,如果用户注册两个账户并使用邀请奖励机制,用户每次使用交易都能获得与交易手续费 120% 等值的 FT 返还。以手续费为千分之一计算,该用户每次交易都可以获得价值本金万分之二的 FT 纯收益,而交易次数以及本金大小决定着用户当日总收益。

面对丰厚稳定的收益,一大批以刷交易量为目的的量化机构来到 FCoin,共同造就了 FCoin 传奇。为了尽可能降低 FT 价格下跌带来的风险,这些「矿工」会倾向于尽快将手中的 FT 抛售,而只有足够的新资金接盘才能保证 FT 价格的稳定。一旦新增用户资金低于矿工抛盘,币价就会无法支撑,继而导致币价下滑和矿工刷单量下滑,然后 FT 持有者的分红也会下滑、持币意愿下降,币价再进一步下滑,整个平台生态进入负反馈模式。

FCoin 等交易挖矿交易所随后的市场表现,几乎完全按照前述判断呈现。由于新用户大幅下降,FCoin 交易量以及 FT 币价从 7 月开始就进入下滑通道,而且一跌不可收拾。





FT 币价走势


期间,FCoin 还曾提出一系列新概念、新模式,试图以此吸引更多新用户与新资金,例如创业板、币改、FT 权证等,但均以失败或效果差告终,例如 FCoin 币改区第一个项目 QOS 在上线五天后即下跌 83.1%,其战略合作的保险币种 FI 在 8 月初较 7 月初跌去 94.8%。到后期,FCoin 的种种动作几乎都被公众视为「割韭菜」,FT 币价如今已经较最高点跌去 98% 以上。

至此,FCoin 试图打造通证模型典范、颠覆传统交易所模式的梦想完全破碎。

其余采取交易挖矿模式的交易所情况也大致相似,交易量与币价双双大跌,用户也纷纷离去。OKEx、火币等交易所一度大力推动的「云交易所」模式以及上百家已合作的交易所也逐渐消失在公众视野中,成为老牌交易所与新兴交易所交战的「炮灰」。至于那些采用交易挖矿模式的主流交易所,大多也宣布停止交易挖矿,平台币不再由用户交易产出,例如 Bit-Z、DigiFinex 等。

证券交易所中的涨跌停机制一度出现在少数中小型交易所,规定部分币种每日的涨跌幅限制在 10% 以内,但由于不符合数字资产内在规律,目前这些涨跌停机制几乎全部取消。

与此同时,主流交易所此前粗暴发展的恶果也逐渐浮现,其中最明显的现象当属上线了一大批「垃圾」币种导致众多维权者前来声讨,并引发了众多负面舆论。

以火币 HADAX 为例,火币早前对刷票的容忍导致大量垃圾币种登陆 HADAX,随后大部分币种都呈现了几乎一模一样的走势:先是迅速拉伸数倍,随后快速下坠、破发,致使大量投资者损失惨重。期间,火币虽然对 HADAX 上币规则进行了多次大幅调整,但仍然没有显著成效。最终在今年 9 月,火币放弃了负面满满的 HADAX 品牌,并更名为火币创业版。

其他交易所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由于此前对「金主」项目来者不拒或审核宽松,致使平台上出现许多质量低下的项目,随着这些项目相继「收割」完毕跑路以及本质显现,它们逐渐成为无人问津的「幽灵」币种,交易量都在五位数之下。

从表面上来看,这些「垃圾」币种的大行其道只是对投资者造成了大量资金损失,但从深远意义上来看,其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再投资能力与意愿,继而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 2018 年底这轮超级熊市的诞生,而这轮熊市致使几乎所有交易所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此前,虽然大量交易所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打击与批评,但可以凭借手续费以及平台币收益维持交易所的日常运营、获取可观利润,而这轮熊市的跌幅超出了绝大多数交易所的承受范围,也让实际收入大幅缩水。

交易所曾经还被视为区块链行业为数不多可以旱涝保收的生意,但在这轮熊市当中,绝大多数交易所都陷入了亏损境地。据了解,由于数字资产价格、交易量普遍大幅下降,以及大量未上市项目不愿在熊市上所,交易所同时面临着手续费收入、上币费收入以及平台币价值的大幅下跌的境况,这也使得交易所的收入大减。

于是,熬不下去的玩家相继选择退场。从 10 月开始,MEX、Bmart 等交易所陆续被曝光出现无法提现、官网无法打开等现象,玩客网、OKUEX 等交易所则直接宣布无法继续运营并将关闭网站。据统计,出现前述现象或宣布停止运营的交易所不下 80 家。

此外,还有大量交易所呈现「假死」状态:虽然官网可正常打开和登录,且具有连续性交易与挂单,交易量可观,但买卖挂单、成交金额、交易曲线等都呈现规律性的操纵特点。换言之,大量交易所内的交易都在依靠机器人维持虚假交易场景,几乎没有真实用户,宛如一家家「幽灵」交易所。

即便是排名相对靠前的交易所也深受熊市之苦,在亏损之下选择大量裁员以维持中长期的稳定运营。近期,火币就多次传出裁员消息,有媒体称裁员比例高达 50%,并已经裁掉上百人。在上半年不顾一切地野蛮生长、疯狂逐利后,交易所们最终还是自食其果了。


交易所的变与不变


在历数交易所行业今年以来的种种事件与动作之后,我们基于大量历史资料对行业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并总结了以下几大变化与趋势:

第一,交易所内外部的投资并购越来越多,多个具有复杂生态体系的交易所巨头诞生。在获取巨额财富积累后,许多老牌交易所开始大量对外投资或收购,布局媒体、矿业、钱包等上下游领域,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区块链生态系统。





部分交易所的收购案例


其中,国内交易所以火币为代表,今年至少进行了 50 个以上区块链相关项目的投资并购,其中以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区块链媒体、公链项目以及第三方服务商为主,同时内部正在研发或推出了公链、钱包、矿池、咨询等业务,涉及面极其广泛;国外则以 Coinbase 为代表,今年至少发起了 6 起全资收购,涉及证券交易商、去中心化交易所、数字身份认证项目等方向,围绕着区块链金融领域深度布局。

诸如币安、OKex、Bibox 等交易所也都进行了数量不等的对外投资并购,逐步搭建其生态系统。此外,今年也有多个老牌交易所被行业外巨头收购,成为其母公司更庞大生态体系的一部分。

第二,交易所对币种上线机制的探索越来越多,同时下线原有币种成为主流交易所的常规动作。在过去,交易所往往通过衡量项目知名度以及上币费高低来选择上线哪些币种,外界无从获知其内部决策机制与过程。今年以来,交易所行业至少出现了平台币投票、抵押平台币、按币种充值人数排名等四五种公开的上币机制,虽然其中暗藏了交易所们的一些野心——拉动平台币价格,但对多数项目方而言无疑是降低了门槛。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新出现的上币机制很难说探索成功,这些机制很大程度并没有对项目的技术实力做出要求,其实质是在考验项目方的市场营销能力以及敢于花钱的勇气,目前也并没有真正的优质项目通过这些上币机制登陆交易所,反而出现一大批质量低劣的币种,致使交易所的用户资产严重缩水,在给交易所招来许多维权者的同时也有损其品牌形象。

为了弥补形象以及防止对投资者的进一步造成伤害,从下半年开始主流交易所陆续将其平台上项目进展缓慢、交易量持续低迷的币种分批次下线,其中 OKEx、Bittrex 都已经下线至少 100 个币种。





部分主流交易所下线币种的情况


第三,交易所合规化进程较为顺利,全球化发展趋势明显。今年,至少有日本、韩国、美国等数十个国家与地区出台了与交易所相关的政策法规,直接开放数字资产交易所牌照申请的国家也有近 10 个,这些规定对交易所的技术与运营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同时,这对志在全球化发展的部分交易所带来了契机,币安、CoinBase、火币等主流交易所陆续在监管政策较为明确的国家开设办事处、地方站甚至法币交易所。以币安为例,其今年 3 月就宣布将总部迁至政策相对友好的马耳他,此后陆续宣布在乌干达、列支敦士登、新加坡等国开设法币交易所。

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合规成本较高且难度大,大部分交易所都倾向于游离在灰色地带继续过往的打法,与监管保持距离,并由于文化差异、政策等问题许多交易所在海外也屡屡碰壁。

第四,交易所对数字资产衍生品交易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衍生品类型也越来越丰富。衍生品交易在金融资产交易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系统复杂度高、技术难度大、团队实力有限等原因,数字资产衍生品交易过去只在 OKEx、BitMEX 等极少数交易所中出现。

随着数字资产衍生品交易的红利效应越来越强,以及 OKEx 等老牌衍生品交易平台漏洞频出,衍生品交易在今年成为大量交易所眼中的「香饽饽」。

主流交易所中,OKEx、BitMEX 等继续丰富其衍生品类型以巩固优势,火币、Bibox 等主流交易所相继推出衍生品交易服务以完善布局,部分诸如 MXC、BTEX 等中小交易所也推出永续合约等衍生品交易,试图以此招揽人气。此外,今年还有 JEX、BBX、GAEA 等主打衍生品交易的交易所诞生,类型涉及期权交易、掉期交易等。

第五,各交易所的稳定币交易区多样化趋势明显,不再由 USDT 垄断市场。在 2018 年之前,USDT 已经独占几乎所有交易所的稳定币交易区近三年,但期间其透明度一直被受诟病,屡被指责存在私自增发、挪用法币等行为。

从 2018 年初开始,市场上陆续有 DAI、USC 等新兴稳定币诞生,但在用户交易习惯、交易所上币费门槛等种种原因下并没有对 USDT 的地位形成实质性威胁。

真正的契机来自于今年 9 月纽约金融服务局相继批准 GUSD、PAX 等稳定币发行,TUSD、USDC 也得到不同程度的监管认可,它们顿时成为主流交易所争夺的对象。时至今日,各大主流交易所基本上都已经推出 USDT 以外的交易区,并上线多个稳定币,为用户提供足够丰富的选择。

第六,随着交易所安全事故频发,去中心化交易所越来越受重视,但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币安、Coinbase、Bitfinex、BiBox 等主流交易所都正在通过自建、收购等多种方式布局去中心化交易领域,同时也已经有上百家大量原生去中心化交易平台诞生,涌现出多个链上交易的性能解决方案。

但从用户反映来看,由于流动性不高、交易存在延时等问题,大部分用户仍倾向于在中心化交易所交易,去中心交易所获取用户的成本与难度都很高,进一步普及或许还需要某些突破性进展。

总体上而言,交易所行业今年发生了许多意义重大、各有侧重的变化,但在这些繁杂多样的变化之下,交易所行业也存在很多相对稳定、基本保持不变的本质。

交易所即用户交易各类资产的所在地,用户与资产分别是交易所的两大核心要素,一方面要筛选出尽可能丰富、优质的资产供用户选择并投资,另一方面要获取尽可能多的用户提升各类资产的流动性,这是交易所永恒不变的本职工作,前述上币机制、全球化发展、衍生品交易都是如此。

不变的还有一点,为用户交易过程提供尽可能安全、稳定的交易环境与机制,以及为用户资产提供尽可能安全的储存环境,也是交易所非常重要的任务,前述稳定币交易区、去中心化交易所、合规化发展都属于此。

但由于行业缺乏监管以及潜在收益较高,有相当一部分的交易所并不是抱着做「交易所」的心态在做事,而是把交易所当成了纯粹的圈钱工具,通过挪用用户资产、发行空气币、操纵币价甚至携款跑路等方式捞钱,将交易所的职责完全弃之不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整个行业环境的恶化。在各国监管尚不到位的情况下,这类「交易所」的大量存在很可能也会是交易所行业一段时间的常态。

站在 2018 年的末尾来看,2018 年的交易所无疑出现了许多令人欣喜的积极变化,但更多的还是行业的混乱无序与急躁浮夸,致使行业乱象重重,并在下半年随着熊市彻底爆发。

在任何行业迈入正轨,走向合规化、秩序化之前,必然会经历许多弯路、错路,以及部分投机主义者的破坏,区块链行业如此,交易所行业更是如此。面对重重困难与挑战,真正秉持初心、用户至上的交易所应当在 2019 年继续保持自律与合规,苦练内功,当外部契机来临时,这类交易所大概率会是最终的赢家。 查看全部
cryptocurrency-bitcoin-exchange-huobi-okex.jpg

2018 年,数字资产交易所经历了极其不平凡的一年。从年初的万所齐开、欣欣向荣,到年末的哀鸿遍野,无数兴衰起伏的故事在此上演。同时,稳定币、监管、安全、衍生品等因素相继对交易所行业发挥了重大影响,引发了诸多重大趋势与变化。

而在这些变化的背后,同样也有很多相对稳定、保持不变的现象与本质,它们驱动着交易所行业发生的大部分变化,并促进行业的进化与发展。

本文总结这一年交易所行业发生的变化以及变化背后的不变,希望能带给各位读者一些启发。


上半年:光鲜亮丽、形势大好


2018 年交易所行业的爆发始于 2017 年底到 2018 年初那轮超级牛市。在那段时间,随着各大数字资产价格的大涨,公众对区块链行业的关注度以及认可程度剧烈上升,同时激发了许多创业者来到区块链行业。

而在区块链行业种种细分方向中,交易所具有商业模式清晰、利润丰厚、政策风险相对较低等特点,对这些新入行者格外具有吸引力,从而成为区块链行业最热门的创业方向之一。

据粗略估算以及参考市场各方面说法,在今年上半年,全球数字资产交易行业新诞生了超过 1 万家类型各异、位于不同地区的交易所,市场上一度戏称「交易所数量比项目数量还要多」。

不过由于交易所筹备与开发周期至少需要 2-3 个月,2018 年最初的几个月市场新增交易所并不是特别多,主要还是那些老牌交易所在市场上频频发声并引起公众关注。

1 月底,火币、OKEx 与 ZB 网等交易所相继宣布发行平台币,掀起了 2018 年平台币发行的第一个高潮。币安是最早发行平台币的交易所之一。2017 年 7 月,币安开启了 BNB 的私募,年底前 KuCoin、DragonEX、CEO 交易所等新成立交易所都推出了自家的平台币,进而随着年底那波超级牛市迎来疯涨,平台也随着获得巨大收益,其中币安平台币 BNB 上涨了近 200 倍,跻身「百倍币」行列。

平台币的火爆令一大批市场老牌玩家发现,交易所除了手续费与上币费还可以通过发行平台币获取可观的收入。由此,火币等老玩家迅速行动,在 1 月份一拥而上推出自家的平台币,并且大多是通过购买手续费点卡赠送的方式发行,以尽可能规避监管风险。

由于这批平台币的发行者基本上都是具有较长历史的老牌交易所,其发行价较 2017 年下半年那波平台币普遍高出很多,因此涨幅也难以再现前一波平台币的涨势,至今为止最高都没有超过 10 倍。

随平台币兴起的还有投票上币机制。该机制最早在 2017 年 12 月出现在币安或者 Bit-Z 交易所,用户可购买并使用其平台币为其认可的币种投票,排名靠前的币种则将直接登陆交易所,该模式一出现就受到了用户的欢迎,既为交易所带来了大批流量,同时也给交易所回流了大量平台币。老牌交易所发行平台币,一定程度上也是在为推出投票上币机制做铺垫。

2 月中旬,火币立即启动了上币投票活动,并推出了全新子品牌、为该活动服务的 HADAX 交易所。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期投票活动一度成为全行业最具争议性的话题。

根据规则,火币会根据投票结果从 60 个投票项目中选择 10 个作为首批上线 HADAX 平台的项目,每个用户最少可投 1 票,最多可投 100 万票,每投 1 票需支付 0.1HT。为了尽可能争取上线,大量项目在鼓动社区用户为其投票的同时,还雇佣了大量刷票机构与个人为其投票。

在最后的投票结果,排名前三的项目币投票数量都达到千万级别,投票花费分别为 4793 万元、4439 万元、4365 万元。其中,第一名的投票人数为 6367 人,第三名为 1047 人,这意味第一名项目币的投票者平均投入 7527 元,第三名项目币的投票者平均投入 41693 元,其中水分可见一斑。

09450b799cdba2f815470e927b22b3f0.jpg

HADAX 第一期投票结果


投票上币活动原本面向用户推出,旨在筛选出多数用户认可的币种,但火币投票活动发展至此,显然已经偏离其原本目的。但从平台币的角度来看,火币不仅从投票活动中获取了大量免费的平台币 HT,HT 价格也从 2 月 12 日活动开启日的 1.6 美元涨至月底的 2.3 美元,此般收益驱使火币基本维持了原有投票机制,但这也为 HADAX 半年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此后的几个月,交易所行业则相对平静,主流交易所一方面通过投票上币等活动来提高用户活跃度,另一方面在加快全球化步伐以及推进合规化,尽可能获取更多国家的用户。

同时,各类新交易所开始加速出现,其中孕育着交易所行业年度最大黑马 FCoin,它不仅将交易所行业推向年度最高峰,也掀起了年度第二波平台币发行高潮。

FCoin 相比其他交易所,最大亮点在于提出了不设硬顶的交易挖矿模式,用户在 FCoin 进行交易后可获得手续费等值的 FT 返还,同时 FT 持有者可根据持币比例获得平台收入每日分红。这无论是对价格敏感的个人用户还是大额交易的机构用户,都具有相当高的吸引力。数据显示,FCoin 在今年 6 月日交易量最高时突破 1000 亿元,超出其他所有交易所总和,平台币 FT 价格则最高上涨近百倍。

随着 FCoin 通过交易挖矿模式顺利实现冷启动,交易量猛增至数字资产交易所前三,大量团队从中意识到交易挖矿模式在交易所行业仍存在很大的机会,尤其是交易挖矿模式能给行业带来很多变量,所以 FCoin 成为他们借鉴的对象。

短时间内,市场上涌现出大量推行交易挖矿模式的交易所,部分是原先一些正在开发中的交易所临时决定改变机制而生的,还有一些是某些一线交易所在原有平台币的情况下再发行专门用于交易挖矿的币种,并纷纷在数据上取得颇为亮眼的成绩。

在 FCoin 等挖矿交易所的刺激下,主流交易所大多如坐针毡。6 月 19 日,OKEx 率先行动,宣布推行开放共赢计划,将开放其技术和运维资源支持建立 100 家采取交易挖矿模式的交易所。此后币安、火币、ZB 网等数十家排名靠前的交易所都宣布了类似的计划,利用自身多年经验支持外部团队创建交易所。

此时,交易所最好的半年已经走向了尾声。


下半年:集体败退、哀鸿遍野


7-8 月,伴随着 FCoin 崛起的激励、主流交易所的支持,以及部分年初入场团队相继开发完毕,交易所仍然在大量出现,迎来全年新交易所入场的最高峰。

而此时,交易所行业全方位下滑与败退的迹象也已经显现。7 月初,FCoin 所引爆的交易挖矿模式在被大量模仿的同时,也已经成为舆论猛烈抨击的对象。

在以 FCoin 为代表的不设硬顶的交易挖矿机制下,用户无论交易量以及支付的手续费有多高,都能获得等值的平台币奖励。同时,FCoin 用户邀请好友使用 FCoin 后可获得被邀请者 90 天内所有手续费 20% 的奖励。

根据年中的调查,在这样的机制下,如果用户注册两个账户并使用邀请奖励机制,用户每次使用交易都能获得与交易手续费 120% 等值的 FT 返还。以手续费为千分之一计算,该用户每次交易都可以获得价值本金万分之二的 FT 纯收益,而交易次数以及本金大小决定着用户当日总收益。

面对丰厚稳定的收益,一大批以刷交易量为目的的量化机构来到 FCoin,共同造就了 FCoin 传奇。为了尽可能降低 FT 价格下跌带来的风险,这些「矿工」会倾向于尽快将手中的 FT 抛售,而只有足够的新资金接盘才能保证 FT 价格的稳定。一旦新增用户资金低于矿工抛盘,币价就会无法支撑,继而导致币价下滑和矿工刷单量下滑,然后 FT 持有者的分红也会下滑、持币意愿下降,币价再进一步下滑,整个平台生态进入负反馈模式。

FCoin 等交易挖矿交易所随后的市场表现,几乎完全按照前述判断呈现。由于新用户大幅下降,FCoin 交易量以及 FT 币价从 7 月开始就进入下滑通道,而且一跌不可收拾。

ba6346dc1995a44ad37d4694bb5f2b1c.jpg

FT 币价走势


期间,FCoin 还曾提出一系列新概念、新模式,试图以此吸引更多新用户与新资金,例如创业板、币改、FT 权证等,但均以失败或效果差告终,例如 FCoin 币改区第一个项目 QOS 在上线五天后即下跌 83.1%,其战略合作的保险币种 FI 在 8 月初较 7 月初跌去 94.8%。到后期,FCoin 的种种动作几乎都被公众视为「割韭菜」,FT 币价如今已经较最高点跌去 98% 以上。

至此,FCoin 试图打造通证模型典范、颠覆传统交易所模式的梦想完全破碎。

其余采取交易挖矿模式的交易所情况也大致相似,交易量与币价双双大跌,用户也纷纷离去。OKEx、火币等交易所一度大力推动的「云交易所」模式以及上百家已合作的交易所也逐渐消失在公众视野中,成为老牌交易所与新兴交易所交战的「炮灰」。至于那些采用交易挖矿模式的主流交易所,大多也宣布停止交易挖矿,平台币不再由用户交易产出,例如 Bit-Z、DigiFinex 等。

证券交易所中的涨跌停机制一度出现在少数中小型交易所,规定部分币种每日的涨跌幅限制在 10% 以内,但由于不符合数字资产内在规律,目前这些涨跌停机制几乎全部取消。

与此同时,主流交易所此前粗暴发展的恶果也逐渐浮现,其中最明显的现象当属上线了一大批「垃圾」币种导致众多维权者前来声讨,并引发了众多负面舆论。

以火币 HADAX 为例,火币早前对刷票的容忍导致大量垃圾币种登陆 HADAX,随后大部分币种都呈现了几乎一模一样的走势:先是迅速拉伸数倍,随后快速下坠、破发,致使大量投资者损失惨重。期间,火币虽然对 HADAX 上币规则进行了多次大幅调整,但仍然没有显著成效。最终在今年 9 月,火币放弃了负面满满的 HADAX 品牌,并更名为火币创业版。

其他交易所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由于此前对「金主」项目来者不拒或审核宽松,致使平台上出现许多质量低下的项目,随着这些项目相继「收割」完毕跑路以及本质显现,它们逐渐成为无人问津的「幽灵」币种,交易量都在五位数之下。

从表面上来看,这些「垃圾」币种的大行其道只是对投资者造成了大量资金损失,但从深远意义上来看,其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再投资能力与意愿,继而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 2018 年底这轮超级熊市的诞生,而这轮熊市致使几乎所有交易所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此前,虽然大量交易所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打击与批评,但可以凭借手续费以及平台币收益维持交易所的日常运营、获取可观利润,而这轮熊市的跌幅超出了绝大多数交易所的承受范围,也让实际收入大幅缩水。

交易所曾经还被视为区块链行业为数不多可以旱涝保收的生意,但在这轮熊市当中,绝大多数交易所都陷入了亏损境地。据了解,由于数字资产价格、交易量普遍大幅下降,以及大量未上市项目不愿在熊市上所,交易所同时面临着手续费收入、上币费收入以及平台币价值的大幅下跌的境况,这也使得交易所的收入大减。

于是,熬不下去的玩家相继选择退场。从 10 月开始,MEX、Bmart 等交易所陆续被曝光出现无法提现、官网无法打开等现象,玩客网、OKUEX 等交易所则直接宣布无法继续运营并将关闭网站。据统计,出现前述现象或宣布停止运营的交易所不下 80 家。

此外,还有大量交易所呈现「假死」状态:虽然官网可正常打开和登录,且具有连续性交易与挂单,交易量可观,但买卖挂单、成交金额、交易曲线等都呈现规律性的操纵特点。换言之,大量交易所内的交易都在依靠机器人维持虚假交易场景,几乎没有真实用户,宛如一家家「幽灵」交易所。

即便是排名相对靠前的交易所也深受熊市之苦,在亏损之下选择大量裁员以维持中长期的稳定运营。近期,火币就多次传出裁员消息,有媒体称裁员比例高达 50%,并已经裁掉上百人。在上半年不顾一切地野蛮生长、疯狂逐利后,交易所们最终还是自食其果了。


交易所的变与不变


在历数交易所行业今年以来的种种事件与动作之后,我们基于大量历史资料对行业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并总结了以下几大变化与趋势:

第一,交易所内外部的投资并购越来越多,多个具有复杂生态体系的交易所巨头诞生。在获取巨额财富积累后,许多老牌交易所开始大量对外投资或收购,布局媒体、矿业、钱包等上下游领域,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区块链生态系统。

2a8eea2f5d5cb072f71f799768164b8d.jpg

部分交易所的收购案例


其中,国内交易所以火币为代表,今年至少进行了 50 个以上区块链相关项目的投资并购,其中以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区块链媒体、公链项目以及第三方服务商为主,同时内部正在研发或推出了公链、钱包、矿池、咨询等业务,涉及面极其广泛;国外则以 Coinbase 为代表,今年至少发起了 6 起全资收购,涉及证券交易商、去中心化交易所、数字身份认证项目等方向,围绕着区块链金融领域深度布局。

诸如币安、OKex、Bibox 等交易所也都进行了数量不等的对外投资并购,逐步搭建其生态系统。此外,今年也有多个老牌交易所被行业外巨头收购,成为其母公司更庞大生态体系的一部分。

第二,交易所对币种上线机制的探索越来越多,同时下线原有币种成为主流交易所的常规动作。在过去,交易所往往通过衡量项目知名度以及上币费高低来选择上线哪些币种,外界无从获知其内部决策机制与过程。今年以来,交易所行业至少出现了平台币投票、抵押平台币、按币种充值人数排名等四五种公开的上币机制,虽然其中暗藏了交易所们的一些野心——拉动平台币价格,但对多数项目方而言无疑是降低了门槛。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新出现的上币机制很难说探索成功,这些机制很大程度并没有对项目的技术实力做出要求,其实质是在考验项目方的市场营销能力以及敢于花钱的勇气,目前也并没有真正的优质项目通过这些上币机制登陆交易所,反而出现一大批质量低劣的币种,致使交易所的用户资产严重缩水,在给交易所招来许多维权者的同时也有损其品牌形象。

为了弥补形象以及防止对投资者的进一步造成伤害,从下半年开始主流交易所陆续将其平台上项目进展缓慢、交易量持续低迷的币种分批次下线,其中 OKEx、Bittrex 都已经下线至少 100 个币种。

4b8f513e19f6b0dde311fd5bff495e27.jpg

部分主流交易所下线币种的情况


第三,交易所合规化进程较为顺利,全球化发展趋势明显。今年,至少有日本、韩国、美国等数十个国家与地区出台了与交易所相关的政策法规,直接开放数字资产交易所牌照申请的国家也有近 10 个,这些规定对交易所的技术与运营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同时,这对志在全球化发展的部分交易所带来了契机,币安、CoinBase、火币等主流交易所陆续在监管政策较为明确的国家开设办事处、地方站甚至法币交易所。以币安为例,其今年 3 月就宣布将总部迁至政策相对友好的马耳他,此后陆续宣布在乌干达、列支敦士登、新加坡等国开设法币交易所。

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合规成本较高且难度大,大部分交易所都倾向于游离在灰色地带继续过往的打法,与监管保持距离,并由于文化差异、政策等问题许多交易所在海外也屡屡碰壁。

第四,交易所对数字资产衍生品交易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衍生品类型也越来越丰富。衍生品交易在金融资产交易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系统复杂度高、技术难度大、团队实力有限等原因,数字资产衍生品交易过去只在 OKEx、BitMEX 等极少数交易所中出现。

随着数字资产衍生品交易的红利效应越来越强,以及 OKEx 等老牌衍生品交易平台漏洞频出,衍生品交易在今年成为大量交易所眼中的「香饽饽」。

主流交易所中,OKEx、BitMEX 等继续丰富其衍生品类型以巩固优势,火币、Bibox 等主流交易所相继推出衍生品交易服务以完善布局,部分诸如 MXC、BTEX 等中小交易所也推出永续合约等衍生品交易,试图以此招揽人气。此外,今年还有 JEX、BBX、GAEA 等主打衍生品交易的交易所诞生,类型涉及期权交易、掉期交易等。

第五,各交易所的稳定币交易区多样化趋势明显,不再由 USDT 垄断市场。在 2018 年之前,USDT 已经独占几乎所有交易所的稳定币交易区近三年,但期间其透明度一直被受诟病,屡被指责存在私自增发、挪用法币等行为。

从 2018 年初开始,市场上陆续有 DAI、USC 等新兴稳定币诞生,但在用户交易习惯、交易所上币费门槛等种种原因下并没有对 USDT 的地位形成实质性威胁。

真正的契机来自于今年 9 月纽约金融服务局相继批准 GUSD、PAX 等稳定币发行,TUSD、USDC 也得到不同程度的监管认可,它们顿时成为主流交易所争夺的对象。时至今日,各大主流交易所基本上都已经推出 USDT 以外的交易区,并上线多个稳定币,为用户提供足够丰富的选择。

第六,随着交易所安全事故频发,去中心化交易所越来越受重视,但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币安、Coinbase、Bitfinex、BiBox 等主流交易所都正在通过自建、收购等多种方式布局去中心化交易领域,同时也已经有上百家大量原生去中心化交易平台诞生,涌现出多个链上交易的性能解决方案。

但从用户反映来看,由于流动性不高、交易存在延时等问题,大部分用户仍倾向于在中心化交易所交易,去中心交易所获取用户的成本与难度都很高,进一步普及或许还需要某些突破性进展。

总体上而言,交易所行业今年发生了许多意义重大、各有侧重的变化,但在这些繁杂多样的变化之下,交易所行业也存在很多相对稳定、基本保持不变的本质。

交易所即用户交易各类资产的所在地,用户与资产分别是交易所的两大核心要素,一方面要筛选出尽可能丰富、优质的资产供用户选择并投资,另一方面要获取尽可能多的用户提升各类资产的流动性,这是交易所永恒不变的本职工作,前述上币机制、全球化发展、衍生品交易都是如此。

不变的还有一点,为用户交易过程提供尽可能安全、稳定的交易环境与机制,以及为用户资产提供尽可能安全的储存环境,也是交易所非常重要的任务,前述稳定币交易区、去中心化交易所、合规化发展都属于此。

但由于行业缺乏监管以及潜在收益较高,有相当一部分的交易所并不是抱着做「交易所」的心态在做事,而是把交易所当成了纯粹的圈钱工具,通过挪用用户资产、发行空气币、操纵币价甚至携款跑路等方式捞钱,将交易所的职责完全弃之不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整个行业环境的恶化。在各国监管尚不到位的情况下,这类「交易所」的大量存在很可能也会是交易所行业一段时间的常态。

站在 2018 年的末尾来看,2018 年的交易所无疑出现了许多令人欣喜的积极变化,但更多的还是行业的混乱无序与急躁浮夸,致使行业乱象重重,并在下半年随着熊市彻底爆发。

在任何行业迈入正轨,走向合规化、秩序化之前,必然会经历许多弯路、错路,以及部分投机主义者的破坏,区块链行业如此,交易所行业更是如此。面对重重困难与挑战,真正秉持初心、用户至上的交易所应当在 2019 年继续保持自律与合规,苦练内功,当外部契机来临时,这类交易所大概率会是最终的赢家。

炒币故事:200万币圈人,谁是幸运的1%?

特写chaintruth 发表了文章 • 2018-09-04 14:17 • 来自相关话题

在币圈赚钱的永远是那1%,99%的人只有被收割的命运,唯一的差别在于被收割了多少。大部分人都盲目地相信自己会成为那1%,却忽略了在巨大的诱惑面前,抽身早就成为不可能。


三个不同职业的男性,在不同的时间,因不同的理由加入币圈。

徐磊,90后,创业者。创业一年,公司持续盈利,有房有车,以14000美元的价格入手两个比特币,一夜涨了2000美元,从此决定入圈。

龙宇,80后,创业者。从事实体经济,曾年入百万,但生意越来越难做,想通过炒币赚钱来补贴亏钱的实体公司。

周鸣,80后,自由职业者。从事股票投资10年,2015年收入100万元,股市行情不好,想谋求其他的生财之道。

三个人的生活看似没有任何交集,但加入币圈,重仓某一数字货币之后,他们以相同的结局收场。

徐磊,卖房卖车,公司倒闭,现每月还贷款2万元,累计亏损400万元。

龙宇,拉朋友入场,倾注1年多积蓄,累计亏损100万元。

周鸣,投入10年积蓄,从银行贷款,问亲戚朋友借钱,累计亏损70多万元。

加入币圈以前,他们的生活安逸,甚至是普通人眼中的人生赢家。加入币圈之后,原有的一切转瞬即逝,多年积蓄人间蒸发,生活到达了另外一种窘境。但他们依然留恋币圈,依旧相信自己有机会成为那赚钱的1%。


初入币圈


刚入币圈,徐磊就尝到了甜头。刚刚毕业两年,他已经拥有一家可持续盈利的公司,买了房,买了车,在大部分人眼中都是人生赢家。

“睡了一觉比特币涨了2000刀,我当时14000刀买了两个,立马就入圈了。”徐磊兴奋地表示。一晚上净赚4000美元,这虽然和4年赚足2亿美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钱来得也算容易。

巨大的财富挑逗着每个人的神经,身边本来处于同一水平的朋友财富轰然增长后,龙宇坐不住了。80后的龙宇实体出身,有2次创业经历。“没有实际应用,发个币就有几个亿、十几个亿的市值,泡沫太大,我们做实体花多少心血才能做到市值1个亿。”他感叹到。





投资数字货币、创办币安,赵长鹏赚了125亿


彼时,龙宇经营的实体生意遇到了瓶颈。“北京房租涨、原材料涨、人工涨、运费涨,还有各种税,项目难做,材料款不好接,公司基本属于亏钱状态。”因此,他打算投资数字货币,赚到钱后,补贴自己的实体公司。

今年4月,比特币价格下跌到4万人民币左右,龙宇决定入手。他没有贸然行动,先是咨询了身边投资数字货币的朋友。“让我购买WICC,我投资1万元,6元入的。”龙宇回忆。2天内,WICC翻了1.5倍,龙宇在8.9元卖出,随后又在价格7.2元时加仓5万元买入,在11元全部卖出。不久,龙宇以0.9元的价格买入SOC,又在1.3元和1.5元时逐步加仓,最后在1.49元全部卖出。这两笔交易,让他在短短10天内赚了10万元。

“你知道人的本性是赚了快钱之后,抽回去特别难。”龙宇感慨。在短期内获得一笔不小的收益后,“急功近利的赌徒心态蒙蔽了思考能力”,他不断买入数字货币,不断加仓。

徐磊和龙宇都从数字货币赚到了钱,选择加大筹码尚可理解,但周鸣的投资经历显然有一丝赌博的味道。80后的他和股票打了10年交道,行情好的时候,一年赚了100万,他花30万买了一辆车,但这样的速度显然和投资数字货币不能比。

周鸣回忆,今年年初新闻上到处都在播放数字货币大涨的消息,媒体上接二连三出现数字货币造富神话,他来不及了解数字货币究竟为何物,匆匆忙忙从股票退出了全部资金,后来又将所有的资金全部押注在一个名为文通的项目上。“因为当时考虑今年股票不好做,而且当时区块链很火,我们是县城,玩币的人很少,来不及了解。”龙宇对笔者表示。

三个不同职业的男性,在不同的时间点,因不同的理由加入币圈,等待他们的却是极其相似的惨淡结局。


重仓一币


徐磊决定玩把大的,将400万资金全部投入EOS。EOS由BM一手打造,他被人称为技术天才,敢与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叫板。

徐磊想通过杠杆(30~150倍)做空EOS,但EOS一度从30元上涨到134元,他赔惨了。此前,他也曾在数字货币赔过钱,比如被代投骗了30多个以太坊(当时单价为6000元人民币)跑路,但金额远没有这次巨大。





EOS最高曾涨至21.46美元,折合146元(9月1日汇率计算)


相比之下,龙宇的做法显得略微保守。他被朋友拉倒一个名为ZJLT项目的群里。白皮书显示,该项目将企业的ID和KYC信息保存到区块链上,打开企业进入区块链世界的入口;然后将企业在平台上完成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情况如实记录并上链保存;最后依据这些真实数据给出一个信用评级,作为企业的信用价值表示。

龙宇对区块链技术并不了解。但天使投资人薛蛮子、著名经济学家王福重等均为ZJLT站台,“朱潘天天在群里说3倍开盘,破发吃屎”。营销搞得很好,龙宇去查看了朱潘的相关信息:90后、草根创业者、100亿创收者、投资深脑链获得百倍回报。

一系列信息让龙宇觉得这个项目有戏。于是,他在场外以0.173元的价格投资40万元买入了ZJLT。6月15日,ZJLT登录HADAX,随后价格从0.1元涨到0.17元之后便开始了暴跌。目前,ZJLT的市场价格为0.01元人民币,较0.173跌去94%。

龙宇曾想赶紧抛了,但在价格暴跌之时,朱潘(项目方)一直在稳定军心,“绝对会拉,很快就起飞了”。每次,他一想抛,“那种洗脑的文字就会出现”,最终龙宇选择持有,直到ZJLT沦为妥妥的空气币,龙宇投资的40万也打了水漂。

周鸣的经历和龙宇颇为类似。今年2月,周鸣通过代投购买了WTB。起初,周鸣比较谨慎,仅仅投资了5万元。但代投邀请周鸣到发币的公司(深圳文通区块链科技公司)尽调,以取得周鸣的信任。周鸣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了深圳,他发现公司在福田的一栋豪华写字楼内,几十台电脑摆放有序,20多个员工正在工作,“我问了他们,连员工和前台都买了”。

考察过后,周鸣决定重仓。从2月到3月期间,他陆陆续续投资了70万元,以均价5元左右的价格,购买了15万个WTB。其中,30万元是他10年的积蓄,10多万是从亲戚朋友借的,剩余的钱全部来自银行贷款。

3月3日中午,WTB在外盘的价格达到22元。周鸣有些小兴奋,晚上WTB登录交易所,价格瞬间跌到2元,这意味着原本投入的70万瞬间变成了28万,钱没赚成,反倒赔了一大半。


维权无望


周鸣有些慌了。满心期待上线,却是这样的结果,他睡意全无。他不断翻阅资料,开始了解以前并不了解的数字货币。此时的他才明白,原来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并非一个事儿。

3月4日,他想要低价卖出,并没有人接盘。“一是交易量少,二是仅有的交易量也是对倒的。”周鸣表示。但项目方却说5月底拉盘,如果不行,6月项目方以6.8元的价格回购。

此时,周鸣已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但投机心态严重的他还在期待6月奇迹。遗憾的是,奇迹没有发生,6月底,深圳文通区块链科技公司人去楼空,WTB也从交易所下线。

他彻彻底底意识到自己被骗了,70万可能就此打了水漂。他马上联系代投,希望找到项目方追回损失,代投给了周鸣一颗并无任何效果的定心丸:很多领导人都在公司,一起解决。周鸣要求代投退钱,但代投拒绝,他表示,这钱不是自己拿的,没有理由退。周鸣没有第一时间报警,而是选择通过媒体发声。他期待以这样的方式逼出文通公司,悉数要回自己的投资款。

同是80后的龙宇也走上了维权路。8月6日,在ZJLT骗局被揭穿后,龙宇加入了维权群。投资者的情绪激动,一些投资者到朱潘当时的公司Beecool拉横幅,一些投资者已经报警,但更多的人还在期待朱潘出来拉盘。直到2天后,朱潘公开宣布退出币圈,项目方拉盘的幻想破灭,诸多投资者才意识到这不过是另外一场骗局。

因为利益而产生的信任瞬间土崩瓦解。龙宇去找了同样投资ZJLT的伙伴沟通,人们发现此前朱潘的文章不过是过度包装。“北京的豪宅是4万一个月租的,他的确有赚到过钱,几千万有的,但没有包装的那么多。”龙宇回忆。有人表示,朱潘甚至拖欠了Beecool公司的装修费用。

维权无疾而终,依然有人在坚持。ZJLT投资者把矛头指向了当时拉群维权的人,“当时说大家一起维权,结果他一个人得币之后就删除所有人,不管大家”。随后,投资者爆出了拉群人的电话号码。





如今,ZJLT维权群状况


但大多数时候,维权群已经变得冷清,唯一能挑动大家神经依然是关于数字货币的消息。群友们相互切磋投资哪个币,该怎么玩儿,过去被骗的经历似乎成为了过眼云烟。

不同于80后的周鸣和龙宇,徐磊更看得开。“也没什么,不后悔,本来就是一个浴血奋战的战场,有人生就有人死,无所谓,还年轻,重头再来。”言语中,这位刚刚毕业两年的90后对过去的一切早已淡然处之。


被打乱的生活,未被打醒的意识


币圈给了他沉痛一击。炒币之后,徐磊卖了房,卖了车,原本盈利的公司也无法继续维持,还需要每个月还银行2万元的贷款,生活在旁人看来一团糟。

但徐磊似乎并没有打算退出币圈,他的朋友圈还在不断更新和数字货币有关的消息。他对笔者感叹:“我见过很多暴富的,只是没有见过自己而已”。

年长一些的龙宇不似徐磊般潇洒。投资ZJLT,身边的朋友也被他带了进来,最后大家都亏了钱,数额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我有时候不敢面对他们,因为他们亏的是一年或者几年的工资,毕竟小县城一年下来也存不过五六万。”龙宇表示。

他后悔带朋友入圈,但却并没有退出的打算。“炒币还会吧。”他淡淡地说道,似乎没有经过更深入的思考,又像早就想清楚了。他认识到虚拟货币这个圈子是大骗子骗小骗子,小骗子骗韭菜,但暴富的神话依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即便已经赔了将近100万(50万个人投资,50万给朋友做了基金,熊市之下,基金无法退出),他依然决定坚持。

梭哈ZJLT的经历让他买了教训。“我本来就不服输,以后不会动不动就梭哈,其实炒币的确是能赚到钱的,但是绝大部分人不懂抽身。”龙宇说道。钱来得如此快,欲望也会随之无限膨胀,原本的底线也就消失了。

对周鸣而言,麻烦似乎更大。投资的70万有10万是从亲戚朋友借的,他觉得对不起他们。眼下更紧急的是银行的债务问题。从银行借来的16万中,8万是分期,8万归还期限是一年。他必须赶快赚到钱,补上窟窿。“我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等有波行情,再去朋友那里借点钱,慢慢做起来自己熟悉的股票,把借的钱还上。”周鸣表示。

生活质量受到了影响。“说来心里不是很爽,现在基本都是啃老,孩子也归父母管。”这样的窘境是他投资股票10年从未遇到过的,“股票一旦不好我会立马降低仓或空仓,毕竟做了10年,有一定经验”。

他从来不后悔投资数字货币,后悔的是自己缺乏知识反而被骗。“数字货币我会关注,看风景,但绝不是我的菜。”周鸣表示。以投机目的入场的周鸣赔得一塌糊涂,却最终明白这不过是传销而已。

被币圈洗劫后回到生活的藩篱,三人的日子变得惨淡。或许,在币圈赚钱的永远是那1%,99%的人只有被收割的命运,唯一的差别在于被收割了多少。大部分人都盲目地相信自己会成为那1%,却忽略了在巨大的诱惑面前,抽身早就成为不可能。


注: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徐磊、龙宇、周鸣均为化名。 查看全部
671d92d3198280ec9d93c3d2b6b6e9ed_1536020610.jpeg


在币圈赚钱的永远是那1%,99%的人只有被收割的命运,唯一的差别在于被收割了多少。大部分人都盲目地相信自己会成为那1%,却忽略了在巨大的诱惑面前,抽身早就成为不可能。



三个不同职业的男性,在不同的时间,因不同的理由加入币圈。

徐磊,90后,创业者。创业一年,公司持续盈利,有房有车,以14000美元的价格入手两个比特币,一夜涨了2000美元,从此决定入圈。

龙宇,80后,创业者。从事实体经济,曾年入百万,但生意越来越难做,想通过炒币赚钱来补贴亏钱的实体公司。

周鸣,80后,自由职业者。从事股票投资10年,2015年收入100万元,股市行情不好,想谋求其他的生财之道。

三个人的生活看似没有任何交集,但加入币圈,重仓某一数字货币之后,他们以相同的结局收场。

徐磊,卖房卖车,公司倒闭,现每月还贷款2万元,累计亏损400万元。

龙宇,拉朋友入场,倾注1年多积蓄,累计亏损100万元。

周鸣,投入10年积蓄,从银行贷款,问亲戚朋友借钱,累计亏损70多万元。

加入币圈以前,他们的生活安逸,甚至是普通人眼中的人生赢家。加入币圈之后,原有的一切转瞬即逝,多年积蓄人间蒸发,生活到达了另外一种窘境。但他们依然留恋币圈,依旧相信自己有机会成为那赚钱的1%。


初入币圈


刚入币圈,徐磊就尝到了甜头。刚刚毕业两年,他已经拥有一家可持续盈利的公司,买了房,买了车,在大部分人眼中都是人生赢家。

“睡了一觉比特币涨了2000刀,我当时14000刀买了两个,立马就入圈了。”徐磊兴奋地表示。一晚上净赚4000美元,这虽然和4年赚足2亿美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钱来得也算容易。

巨大的财富挑逗着每个人的神经,身边本来处于同一水平的朋友财富轰然增长后,龙宇坐不住了。80后的龙宇实体出身,有2次创业经历。“没有实际应用,发个币就有几个亿、十几个亿的市值,泡沫太大,我们做实体花多少心血才能做到市值1个亿。”他感叹到。

483fd9676dc4c3f109c3fa60b9441c0c_1536020610.jpeg

投资数字货币、创办币安,赵长鹏赚了125亿


彼时,龙宇经营的实体生意遇到了瓶颈。“北京房租涨、原材料涨、人工涨、运费涨,还有各种税,项目难做,材料款不好接,公司基本属于亏钱状态。”因此,他打算投资数字货币,赚到钱后,补贴自己的实体公司。

今年4月,比特币价格下跌到4万人民币左右,龙宇决定入手。他没有贸然行动,先是咨询了身边投资数字货币的朋友。“让我购买WICC,我投资1万元,6元入的。”龙宇回忆。2天内,WICC翻了1.5倍,龙宇在8.9元卖出,随后又在价格7.2元时加仓5万元买入,在11元全部卖出。不久,龙宇以0.9元的价格买入SOC,又在1.3元和1.5元时逐步加仓,最后在1.49元全部卖出。这两笔交易,让他在短短10天内赚了10万元。

“你知道人的本性是赚了快钱之后,抽回去特别难。”龙宇感慨。在短期内获得一笔不小的收益后,“急功近利的赌徒心态蒙蔽了思考能力”,他不断买入数字货币,不断加仓。

徐磊和龙宇都从数字货币赚到了钱,选择加大筹码尚可理解,但周鸣的投资经历显然有一丝赌博的味道。80后的他和股票打了10年交道,行情好的时候,一年赚了100万,他花30万买了一辆车,但这样的速度显然和投资数字货币不能比。

周鸣回忆,今年年初新闻上到处都在播放数字货币大涨的消息,媒体上接二连三出现数字货币造富神话,他来不及了解数字货币究竟为何物,匆匆忙忙从股票退出了全部资金,后来又将所有的资金全部押注在一个名为文通的项目上。“因为当时考虑今年股票不好做,而且当时区块链很火,我们是县城,玩币的人很少,来不及了解。”龙宇对笔者表示。

三个不同职业的男性,在不同的时间点,因不同的理由加入币圈,等待他们的却是极其相似的惨淡结局。


重仓一币


徐磊决定玩把大的,将400万资金全部投入EOS。EOS由BM一手打造,他被人称为技术天才,敢与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叫板。

徐磊想通过杠杆(30~150倍)做空EOS,但EOS一度从30元上涨到134元,他赔惨了。此前,他也曾在数字货币赔过钱,比如被代投骗了30多个以太坊(当时单价为6000元人民币)跑路,但金额远没有这次巨大。

969054d9cd4d7a8a3a3309bb2feaf5d5_1536020610.png

EOS最高曾涨至21.46美元,折合146元(9月1日汇率计算)


相比之下,龙宇的做法显得略微保守。他被朋友拉倒一个名为ZJLT项目的群里。白皮书显示,该项目将企业的ID和KYC信息保存到区块链上,打开企业进入区块链世界的入口;然后将企业在平台上完成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情况如实记录并上链保存;最后依据这些真实数据给出一个信用评级,作为企业的信用价值表示。

龙宇对区块链技术并不了解。但天使投资人薛蛮子、著名经济学家王福重等均为ZJLT站台,“朱潘天天在群里说3倍开盘,破发吃屎”。营销搞得很好,龙宇去查看了朱潘的相关信息:90后、草根创业者、100亿创收者、投资深脑链获得百倍回报。

一系列信息让龙宇觉得这个项目有戏。于是,他在场外以0.173元的价格投资40万元买入了ZJLT。6月15日,ZJLT登录HADAX,随后价格从0.1元涨到0.17元之后便开始了暴跌。目前,ZJLT的市场价格为0.01元人民币,较0.173跌去94%。

龙宇曾想赶紧抛了,但在价格暴跌之时,朱潘(项目方)一直在稳定军心,“绝对会拉,很快就起飞了”。每次,他一想抛,“那种洗脑的文字就会出现”,最终龙宇选择持有,直到ZJLT沦为妥妥的空气币,龙宇投资的40万也打了水漂。

周鸣的经历和龙宇颇为类似。今年2月,周鸣通过代投购买了WTB。起初,周鸣比较谨慎,仅仅投资了5万元。但代投邀请周鸣到发币的公司(深圳文通区块链科技公司)尽调,以取得周鸣的信任。周鸣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了深圳,他发现公司在福田的一栋豪华写字楼内,几十台电脑摆放有序,20多个员工正在工作,“我问了他们,连员工和前台都买了”。

考察过后,周鸣决定重仓。从2月到3月期间,他陆陆续续投资了70万元,以均价5元左右的价格,购买了15万个WTB。其中,30万元是他10年的积蓄,10多万是从亲戚朋友借的,剩余的钱全部来自银行贷款。

3月3日中午,WTB在外盘的价格达到22元。周鸣有些小兴奋,晚上WTB登录交易所,价格瞬间跌到2元,这意味着原本投入的70万瞬间变成了28万,钱没赚成,反倒赔了一大半。


维权无望


周鸣有些慌了。满心期待上线,却是这样的结果,他睡意全无。他不断翻阅资料,开始了解以前并不了解的数字货币。此时的他才明白,原来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并非一个事儿。

3月4日,他想要低价卖出,并没有人接盘。“一是交易量少,二是仅有的交易量也是对倒的。”周鸣表示。但项目方却说5月底拉盘,如果不行,6月项目方以6.8元的价格回购。

此时,周鸣已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但投机心态严重的他还在期待6月奇迹。遗憾的是,奇迹没有发生,6月底,深圳文通区块链科技公司人去楼空,WTB也从交易所下线。

他彻彻底底意识到自己被骗了,70万可能就此打了水漂。他马上联系代投,希望找到项目方追回损失,代投给了周鸣一颗并无任何效果的定心丸:很多领导人都在公司,一起解决。周鸣要求代投退钱,但代投拒绝,他表示,这钱不是自己拿的,没有理由退。周鸣没有第一时间报警,而是选择通过媒体发声。他期待以这样的方式逼出文通公司,悉数要回自己的投资款。

同是80后的龙宇也走上了维权路。8月6日,在ZJLT骗局被揭穿后,龙宇加入了维权群。投资者的情绪激动,一些投资者到朱潘当时的公司Beecool拉横幅,一些投资者已经报警,但更多的人还在期待朱潘出来拉盘。直到2天后,朱潘公开宣布退出币圈,项目方拉盘的幻想破灭,诸多投资者才意识到这不过是另外一场骗局。

因为利益而产生的信任瞬间土崩瓦解。龙宇去找了同样投资ZJLT的伙伴沟通,人们发现此前朱潘的文章不过是过度包装。“北京的豪宅是4万一个月租的,他的确有赚到过钱,几千万有的,但没有包装的那么多。”龙宇回忆。有人表示,朱潘甚至拖欠了Beecool公司的装修费用。

维权无疾而终,依然有人在坚持。ZJLT投资者把矛头指向了当时拉群维权的人,“当时说大家一起维权,结果他一个人得币之后就删除所有人,不管大家”。随后,投资者爆出了拉群人的电话号码。

e4dd42f7d21272e16391774d3654c6c2_1536020610.jpeg

如今,ZJLT维权群状况


但大多数时候,维权群已经变得冷清,唯一能挑动大家神经依然是关于数字货币的消息。群友们相互切磋投资哪个币,该怎么玩儿,过去被骗的经历似乎成为了过眼云烟。

不同于80后的周鸣和龙宇,徐磊更看得开。“也没什么,不后悔,本来就是一个浴血奋战的战场,有人生就有人死,无所谓,还年轻,重头再来。”言语中,这位刚刚毕业两年的90后对过去的一切早已淡然处之。


被打乱的生活,未被打醒的意识


币圈给了他沉痛一击。炒币之后,徐磊卖了房,卖了车,原本盈利的公司也无法继续维持,还需要每个月还银行2万元的贷款,生活在旁人看来一团糟。

但徐磊似乎并没有打算退出币圈,他的朋友圈还在不断更新和数字货币有关的消息。他对笔者感叹:“我见过很多暴富的,只是没有见过自己而已”。

年长一些的龙宇不似徐磊般潇洒。投资ZJLT,身边的朋友也被他带了进来,最后大家都亏了钱,数额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我有时候不敢面对他们,因为他们亏的是一年或者几年的工资,毕竟小县城一年下来也存不过五六万。”龙宇表示。

他后悔带朋友入圈,但却并没有退出的打算。“炒币还会吧。”他淡淡地说道,似乎没有经过更深入的思考,又像早就想清楚了。他认识到虚拟货币这个圈子是大骗子骗小骗子,小骗子骗韭菜,但暴富的神话依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即便已经赔了将近100万(50万个人投资,50万给朋友做了基金,熊市之下,基金无法退出),他依然决定坚持。

梭哈ZJLT的经历让他买了教训。“我本来就不服输,以后不会动不动就梭哈,其实炒币的确是能赚到钱的,但是绝大部分人不懂抽身。”龙宇说道。钱来得如此快,欲望也会随之无限膨胀,原本的底线也就消失了。

对周鸣而言,麻烦似乎更大。投资的70万有10万是从亲戚朋友借的,他觉得对不起他们。眼下更紧急的是银行的债务问题。从银行借来的16万中,8万是分期,8万归还期限是一年。他必须赶快赚到钱,补上窟窿。“我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等有波行情,再去朋友那里借点钱,慢慢做起来自己熟悉的股票,把借的钱还上。”周鸣表示。

生活质量受到了影响。“说来心里不是很爽,现在基本都是啃老,孩子也归父母管。”这样的窘境是他投资股票10年从未遇到过的,“股票一旦不好我会立马降低仓或空仓,毕竟做了10年,有一定经验”。

他从来不后悔投资数字货币,后悔的是自己缺乏知识反而被骗。“数字货币我会关注,看风景,但绝不是我的菜。”周鸣表示。以投机目的入场的周鸣赔得一塌糊涂,却最终明白这不过是传销而已。

被币圈洗劫后回到生活的藩篱,三人的日子变得惨淡。或许,在币圈赚钱的永远是那1%,99%的人只有被收割的命运,唯一的差别在于被收割了多少。大部分人都盲目地相信自己会成为那1%,却忽略了在巨大的诱惑面前,抽身早就成为不可能。


注: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徐磊、龙宇、周鸣均为化名。

盘点:2018 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被动演变和主动探索

市场chainbs 发表了文章 • 2018-12-27 15:11 • 来自相关话题

2018 年,数字资产交易所经历了极其不平凡的一年。从年初的万所齐开、欣欣向荣,到年末的哀鸿遍野,无数兴衰起伏的故事在此上演。同时,稳定币、监管、安全、衍生品等因素相继对交易所行业发挥了重大影响,引发了诸多重大趋势与变化。

而在这些变化的背后,同样也有很多相对稳定、保持不变的现象与本质,它们驱动着交易所行业发生的大部分变化,并促进行业的进化与发展。

本文总结这一年交易所行业发生的变化以及变化背后的不变,希望能带给各位读者一些启发。


上半年:光鲜亮丽、形势大好


2018 年交易所行业的爆发始于 2017 年底到 2018 年初那轮超级牛市。在那段时间,随着各大数字资产价格的大涨,公众对区块链行业的关注度以及认可程度剧烈上升,同时激发了许多创业者来到区块链行业。

而在区块链行业种种细分方向中,交易所具有商业模式清晰、利润丰厚、政策风险相对较低等特点,对这些新入行者格外具有吸引力,从而成为区块链行业最热门的创业方向之一。

据粗略估算以及参考市场各方面说法,在今年上半年,全球数字资产交易行业新诞生了超过 1 万家类型各异、位于不同地区的交易所,市场上一度戏称「交易所数量比项目数量还要多」。

不过由于交易所筹备与开发周期至少需要 2-3 个月,2018 年最初的几个月市场新增交易所并不是特别多,主要还是那些老牌交易所在市场上频频发声并引起公众关注。

1 月底,火币、OKEx 与 ZB 网等交易所相继宣布发行平台币,掀起了 2018 年平台币发行的第一个高潮。币安是最早发行平台币的交易所之一。2017 年 7 月,币安开启了 BNB 的私募,年底前 KuCoin、DragonEX、CEO 交易所等新成立交易所都推出了自家的平台币,进而随着年底那波超级牛市迎来疯涨,平台也随着获得巨大收益,其中币安平台币 BNB 上涨了近 200 倍,跻身「百倍币」行列。

平台币的火爆令一大批市场老牌玩家发现,交易所除了手续费与上币费还可以通过发行平台币获取可观的收入。由此,火币等老玩家迅速行动,在 1 月份一拥而上推出自家的平台币,并且大多是通过购买手续费点卡赠送的方式发行,以尽可能规避监管风险。

由于这批平台币的发行者基本上都是具有较长历史的老牌交易所,其发行价较 2017 年下半年那波平台币普遍高出很多,因此涨幅也难以再现前一波平台币的涨势,至今为止最高都没有超过 10 倍。

随平台币兴起的还有投票上币机制。该机制最早在 2017 年 12 月出现在币安或者 Bit-Z 交易所,用户可购买并使用其平台币为其认可的币种投票,排名靠前的币种则将直接登陆交易所,该模式一出现就受到了用户的欢迎,既为交易所带来了大批流量,同时也给交易所回流了大量平台币。老牌交易所发行平台币,一定程度上也是在为推出投票上币机制做铺垫。

2 月中旬,火币立即启动了上币投票活动,并推出了全新子品牌、为该活动服务的 HADAX 交易所。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期投票活动一度成为全行业最具争议性的话题。

根据规则,火币会根据投票结果从 60 个投票项目中选择 10 个作为首批上线 HADAX 平台的项目,每个用户最少可投 1 票,最多可投 100 万票,每投 1 票需支付 0.1HT。为了尽可能争取上线,大量项目在鼓动社区用户为其投票的同时,还雇佣了大量刷票机构与个人为其投票。

在最后的投票结果,排名前三的项目币投票数量都达到千万级别,投票花费分别为 4793 万元、4439 万元、4365 万元。其中,第一名的投票人数为 6367 人,第三名为 1047 人,这意味第一名项目币的投票者平均投入 7527 元,第三名项目币的投票者平均投入 41693 元,其中水分可见一斑。





HADAX 第一期投票结果


投票上币活动原本面向用户推出,旨在筛选出多数用户认可的币种,但火币投票活动发展至此,显然已经偏离其原本目的。但从平台币的角度来看,火币不仅从投票活动中获取了大量免费的平台币 HT,HT 价格也从 2 月 12 日活动开启日的 1.6 美元涨至月底的 2.3 美元,此般收益驱使火币基本维持了原有投票机制,但这也为 HADAX 半年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此后的几个月,交易所行业则相对平静,主流交易所一方面通过投票上币等活动来提高用户活跃度,另一方面在加快全球化步伐以及推进合规化,尽可能获取更多国家的用户。

同时,各类新交易所开始加速出现,其中孕育着交易所行业年度最大黑马 FCoin,它不仅将交易所行业推向年度最高峰,也掀起了年度第二波平台币发行高潮。

FCoin 相比其他交易所,最大亮点在于提出了不设硬顶的交易挖矿模式,用户在 FCoin 进行交易后可获得手续费等值的 FT 返还,同时 FT 持有者可根据持币比例获得平台收入每日分红。这无论是对价格敏感的个人用户还是大额交易的机构用户,都具有相当高的吸引力。数据显示,FCoin 在今年 6 月日交易量最高时突破 1000 亿元,超出其他所有交易所总和,平台币 FT 价格则最高上涨近百倍。

随着 FCoin 通过交易挖矿模式顺利实现冷启动,交易量猛增至数字资产交易所前三,大量团队从中意识到交易挖矿模式在交易所行业仍存在很大的机会,尤其是交易挖矿模式能给行业带来很多变量,所以 FCoin 成为他们借鉴的对象。

短时间内,市场上涌现出大量推行交易挖矿模式的交易所,部分是原先一些正在开发中的交易所临时决定改变机制而生的,还有一些是某些一线交易所在原有平台币的情况下再发行专门用于交易挖矿的币种,并纷纷在数据上取得颇为亮眼的成绩。

在 FCoin 等挖矿交易所的刺激下,主流交易所大多如坐针毡。6 月 19 日,OKEx 率先行动,宣布推行开放共赢计划,将开放其技术和运维资源支持建立 100 家采取交易挖矿模式的交易所。此后币安、火币、ZB 网等数十家排名靠前的交易所都宣布了类似的计划,利用自身多年经验支持外部团队创建交易所。

此时,交易所最好的半年已经走向了尾声。


下半年:集体败退、哀鸿遍野


7-8 月,伴随着 FCoin 崛起的激励、主流交易所的支持,以及部分年初入场团队相继开发完毕,交易所仍然在大量出现,迎来全年新交易所入场的最高峰。

而此时,交易所行业全方位下滑与败退的迹象也已经显现。7 月初,FCoin 所引爆的交易挖矿模式在被大量模仿的同时,也已经成为舆论猛烈抨击的对象。

在以 FCoin 为代表的不设硬顶的交易挖矿机制下,用户无论交易量以及支付的手续费有多高,都能获得等值的平台币奖励。同时,FCoin 用户邀请好友使用 FCoin 后可获得被邀请者 90 天内所有手续费 20% 的奖励。

根据年中的调查,在这样的机制下,如果用户注册两个账户并使用邀请奖励机制,用户每次使用交易都能获得与交易手续费 120% 等值的 FT 返还。以手续费为千分之一计算,该用户每次交易都可以获得价值本金万分之二的 FT 纯收益,而交易次数以及本金大小决定着用户当日总收益。

面对丰厚稳定的收益,一大批以刷交易量为目的的量化机构来到 FCoin,共同造就了 FCoin 传奇。为了尽可能降低 FT 价格下跌带来的风险,这些「矿工」会倾向于尽快将手中的 FT 抛售,而只有足够的新资金接盘才能保证 FT 价格的稳定。一旦新增用户资金低于矿工抛盘,币价就会无法支撑,继而导致币价下滑和矿工刷单量下滑,然后 FT 持有者的分红也会下滑、持币意愿下降,币价再进一步下滑,整个平台生态进入负反馈模式。

FCoin 等交易挖矿交易所随后的市场表现,几乎完全按照前述判断呈现。由于新用户大幅下降,FCoin 交易量以及 FT 币价从 7 月开始就进入下滑通道,而且一跌不可收拾。





FT 币价走势


期间,FCoin 还曾提出一系列新概念、新模式,试图以此吸引更多新用户与新资金,例如创业板、币改、FT 权证等,但均以失败或效果差告终,例如 FCoin 币改区第一个项目 QOS 在上线五天后即下跌 83.1%,其战略合作的保险币种 FI 在 8 月初较 7 月初跌去 94.8%。到后期,FCoin 的种种动作几乎都被公众视为「割韭菜」,FT 币价如今已经较最高点跌去 98% 以上。

至此,FCoin 试图打造通证模型典范、颠覆传统交易所模式的梦想完全破碎。

其余采取交易挖矿模式的交易所情况也大致相似,交易量与币价双双大跌,用户也纷纷离去。OKEx、火币等交易所一度大力推动的「云交易所」模式以及上百家已合作的交易所也逐渐消失在公众视野中,成为老牌交易所与新兴交易所交战的「炮灰」。至于那些采用交易挖矿模式的主流交易所,大多也宣布停止交易挖矿,平台币不再由用户交易产出,例如 Bit-Z、DigiFinex 等。

证券交易所中的涨跌停机制一度出现在少数中小型交易所,规定部分币种每日的涨跌幅限制在 10% 以内,但由于不符合数字资产内在规律,目前这些涨跌停机制几乎全部取消。

与此同时,主流交易所此前粗暴发展的恶果也逐渐浮现,其中最明显的现象当属上线了一大批「垃圾」币种导致众多维权者前来声讨,并引发了众多负面舆论。

以火币 HADAX 为例,火币早前对刷票的容忍导致大量垃圾币种登陆 HADAX,随后大部分币种都呈现了几乎一模一样的走势:先是迅速拉伸数倍,随后快速下坠、破发,致使大量投资者损失惨重。期间,火币虽然对 HADAX 上币规则进行了多次大幅调整,但仍然没有显著成效。最终在今年 9 月,火币放弃了负面满满的 HADAX 品牌,并更名为火币创业版。

其他交易所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由于此前对「金主」项目来者不拒或审核宽松,致使平台上出现许多质量低下的项目,随着这些项目相继「收割」完毕跑路以及本质显现,它们逐渐成为无人问津的「幽灵」币种,交易量都在五位数之下。

从表面上来看,这些「垃圾」币种的大行其道只是对投资者造成了大量资金损失,但从深远意义上来看,其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再投资能力与意愿,继而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 2018 年底这轮超级熊市的诞生,而这轮熊市致使几乎所有交易所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此前,虽然大量交易所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打击与批评,但可以凭借手续费以及平台币收益维持交易所的日常运营、获取可观利润,而这轮熊市的跌幅超出了绝大多数交易所的承受范围,也让实际收入大幅缩水。

交易所曾经还被视为区块链行业为数不多可以旱涝保收的生意,但在这轮熊市当中,绝大多数交易所都陷入了亏损境地。据了解,由于数字资产价格、交易量普遍大幅下降,以及大量未上市项目不愿在熊市上所,交易所同时面临着手续费收入、上币费收入以及平台币价值的大幅下跌的境况,这也使得交易所的收入大减。

于是,熬不下去的玩家相继选择退场。从 10 月开始,MEX、Bmart 等交易所陆续被曝光出现无法提现、官网无法打开等现象,玩客网、OKUEX 等交易所则直接宣布无法继续运营并将关闭网站。据统计,出现前述现象或宣布停止运营的交易所不下 80 家。

此外,还有大量交易所呈现「假死」状态:虽然官网可正常打开和登录,且具有连续性交易与挂单,交易量可观,但买卖挂单、成交金额、交易曲线等都呈现规律性的操纵特点。换言之,大量交易所内的交易都在依靠机器人维持虚假交易场景,几乎没有真实用户,宛如一家家「幽灵」交易所。

即便是排名相对靠前的交易所也深受熊市之苦,在亏损之下选择大量裁员以维持中长期的稳定运营。近期,火币就多次传出裁员消息,有媒体称裁员比例高达 50%,并已经裁掉上百人。在上半年不顾一切地野蛮生长、疯狂逐利后,交易所们最终还是自食其果了。


交易所的变与不变


在历数交易所行业今年以来的种种事件与动作之后,我们基于大量历史资料对行业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并总结了以下几大变化与趋势:

第一,交易所内外部的投资并购越来越多,多个具有复杂生态体系的交易所巨头诞生。在获取巨额财富积累后,许多老牌交易所开始大量对外投资或收购,布局媒体、矿业、钱包等上下游领域,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区块链生态系统。





部分交易所的收购案例


其中,国内交易所以火币为代表,今年至少进行了 50 个以上区块链相关项目的投资并购,其中以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区块链媒体、公链项目以及第三方服务商为主,同时内部正在研发或推出了公链、钱包、矿池、咨询等业务,涉及面极其广泛;国外则以 Coinbase 为代表,今年至少发起了 6 起全资收购,涉及证券交易商、去中心化交易所、数字身份认证项目等方向,围绕着区块链金融领域深度布局。

诸如币安、OKex、Bibox 等交易所也都进行了数量不等的对外投资并购,逐步搭建其生态系统。此外,今年也有多个老牌交易所被行业外巨头收购,成为其母公司更庞大生态体系的一部分。

第二,交易所对币种上线机制的探索越来越多,同时下线原有币种成为主流交易所的常规动作。在过去,交易所往往通过衡量项目知名度以及上币费高低来选择上线哪些币种,外界无从获知其内部决策机制与过程。今年以来,交易所行业至少出现了平台币投票、抵押平台币、按币种充值人数排名等四五种公开的上币机制,虽然其中暗藏了交易所们的一些野心——拉动平台币价格,但对多数项目方而言无疑是降低了门槛。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新出现的上币机制很难说探索成功,这些机制很大程度并没有对项目的技术实力做出要求,其实质是在考验项目方的市场营销能力以及敢于花钱的勇气,目前也并没有真正的优质项目通过这些上币机制登陆交易所,反而出现一大批质量低劣的币种,致使交易所的用户资产严重缩水,在给交易所招来许多维权者的同时也有损其品牌形象。

为了弥补形象以及防止对投资者的进一步造成伤害,从下半年开始主流交易所陆续将其平台上项目进展缓慢、交易量持续低迷的币种分批次下线,其中 OKEx、Bittrex 都已经下线至少 100 个币种。





部分主流交易所下线币种的情况


第三,交易所合规化进程较为顺利,全球化发展趋势明显。今年,至少有日本、韩国、美国等数十个国家与地区出台了与交易所相关的政策法规,直接开放数字资产交易所牌照申请的国家也有近 10 个,这些规定对交易所的技术与运营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同时,这对志在全球化发展的部分交易所带来了契机,币安、CoinBase、火币等主流交易所陆续在监管政策较为明确的国家开设办事处、地方站甚至法币交易所。以币安为例,其今年 3 月就宣布将总部迁至政策相对友好的马耳他,此后陆续宣布在乌干达、列支敦士登、新加坡等国开设法币交易所。

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合规成本较高且难度大,大部分交易所都倾向于游离在灰色地带继续过往的打法,与监管保持距离,并由于文化差异、政策等问题许多交易所在海外也屡屡碰壁。

第四,交易所对数字资产衍生品交易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衍生品类型也越来越丰富。衍生品交易在金融资产交易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系统复杂度高、技术难度大、团队实力有限等原因,数字资产衍生品交易过去只在 OKEx、BitMEX 等极少数交易所中出现。

随着数字资产衍生品交易的红利效应越来越强,以及 OKEx 等老牌衍生品交易平台漏洞频出,衍生品交易在今年成为大量交易所眼中的「香饽饽」。

主流交易所中,OKEx、BitMEX 等继续丰富其衍生品类型以巩固优势,火币、Bibox 等主流交易所相继推出衍生品交易服务以完善布局,部分诸如 MXC、BTEX 等中小交易所也推出永续合约等衍生品交易,试图以此招揽人气。此外,今年还有 JEX、BBX、GAEA 等主打衍生品交易的交易所诞生,类型涉及期权交易、掉期交易等。

第五,各交易所的稳定币交易区多样化趋势明显,不再由 USDT 垄断市场。在 2018 年之前,USDT 已经独占几乎所有交易所的稳定币交易区近三年,但期间其透明度一直被受诟病,屡被指责存在私自增发、挪用法币等行为。

从 2018 年初开始,市场上陆续有 DAI、USC 等新兴稳定币诞生,但在用户交易习惯、交易所上币费门槛等种种原因下并没有对 USDT 的地位形成实质性威胁。

真正的契机来自于今年 9 月纽约金融服务局相继批准 GUSD、PAX 等稳定币发行,TUSD、USDC 也得到不同程度的监管认可,它们顿时成为主流交易所争夺的对象。时至今日,各大主流交易所基本上都已经推出 USDT 以外的交易区,并上线多个稳定币,为用户提供足够丰富的选择。

第六,随着交易所安全事故频发,去中心化交易所越来越受重视,但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币安、Coinbase、Bitfinex、BiBox 等主流交易所都正在通过自建、收购等多种方式布局去中心化交易领域,同时也已经有上百家大量原生去中心化交易平台诞生,涌现出多个链上交易的性能解决方案。

但从用户反映来看,由于流动性不高、交易存在延时等问题,大部分用户仍倾向于在中心化交易所交易,去中心交易所获取用户的成本与难度都很高,进一步普及或许还需要某些突破性进展。

总体上而言,交易所行业今年发生了许多意义重大、各有侧重的变化,但在这些繁杂多样的变化之下,交易所行业也存在很多相对稳定、基本保持不变的本质。

交易所即用户交易各类资产的所在地,用户与资产分别是交易所的两大核心要素,一方面要筛选出尽可能丰富、优质的资产供用户选择并投资,另一方面要获取尽可能多的用户提升各类资产的流动性,这是交易所永恒不变的本职工作,前述上币机制、全球化发展、衍生品交易都是如此。

不变的还有一点,为用户交易过程提供尽可能安全、稳定的交易环境与机制,以及为用户资产提供尽可能安全的储存环境,也是交易所非常重要的任务,前述稳定币交易区、去中心化交易所、合规化发展都属于此。

但由于行业缺乏监管以及潜在收益较高,有相当一部分的交易所并不是抱着做「交易所」的心态在做事,而是把交易所当成了纯粹的圈钱工具,通过挪用用户资产、发行空气币、操纵币价甚至携款跑路等方式捞钱,将交易所的职责完全弃之不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整个行业环境的恶化。在各国监管尚不到位的情况下,这类「交易所」的大量存在很可能也会是交易所行业一段时间的常态。

站在 2018 年的末尾来看,2018 年的交易所无疑出现了许多令人欣喜的积极变化,但更多的还是行业的混乱无序与急躁浮夸,致使行业乱象重重,并在下半年随着熊市彻底爆发。

在任何行业迈入正轨,走向合规化、秩序化之前,必然会经历许多弯路、错路,以及部分投机主义者的破坏,区块链行业如此,交易所行业更是如此。面对重重困难与挑战,真正秉持初心、用户至上的交易所应当在 2019 年继续保持自律与合规,苦练内功,当外部契机来临时,这类交易所大概率会是最终的赢家。 查看全部
cryptocurrency-bitcoin-exchange-huobi-okex.jpg

2018 年,数字资产交易所经历了极其不平凡的一年。从年初的万所齐开、欣欣向荣,到年末的哀鸿遍野,无数兴衰起伏的故事在此上演。同时,稳定币、监管、安全、衍生品等因素相继对交易所行业发挥了重大影响,引发了诸多重大趋势与变化。

而在这些变化的背后,同样也有很多相对稳定、保持不变的现象与本质,它们驱动着交易所行业发生的大部分变化,并促进行业的进化与发展。

本文总结这一年交易所行业发生的变化以及变化背后的不变,希望能带给各位读者一些启发。


上半年:光鲜亮丽、形势大好


2018 年交易所行业的爆发始于 2017 年底到 2018 年初那轮超级牛市。在那段时间,随着各大数字资产价格的大涨,公众对区块链行业的关注度以及认可程度剧烈上升,同时激发了许多创业者来到区块链行业。

而在区块链行业种种细分方向中,交易所具有商业模式清晰、利润丰厚、政策风险相对较低等特点,对这些新入行者格外具有吸引力,从而成为区块链行业最热门的创业方向之一。

据粗略估算以及参考市场各方面说法,在今年上半年,全球数字资产交易行业新诞生了超过 1 万家类型各异、位于不同地区的交易所,市场上一度戏称「交易所数量比项目数量还要多」。

不过由于交易所筹备与开发周期至少需要 2-3 个月,2018 年最初的几个月市场新增交易所并不是特别多,主要还是那些老牌交易所在市场上频频发声并引起公众关注。

1 月底,火币、OKEx 与 ZB 网等交易所相继宣布发行平台币,掀起了 2018 年平台币发行的第一个高潮。币安是最早发行平台币的交易所之一。2017 年 7 月,币安开启了 BNB 的私募,年底前 KuCoin、DragonEX、CEO 交易所等新成立交易所都推出了自家的平台币,进而随着年底那波超级牛市迎来疯涨,平台也随着获得巨大收益,其中币安平台币 BNB 上涨了近 200 倍,跻身「百倍币」行列。

平台币的火爆令一大批市场老牌玩家发现,交易所除了手续费与上币费还可以通过发行平台币获取可观的收入。由此,火币等老玩家迅速行动,在 1 月份一拥而上推出自家的平台币,并且大多是通过购买手续费点卡赠送的方式发行,以尽可能规避监管风险。

由于这批平台币的发行者基本上都是具有较长历史的老牌交易所,其发行价较 2017 年下半年那波平台币普遍高出很多,因此涨幅也难以再现前一波平台币的涨势,至今为止最高都没有超过 10 倍。

随平台币兴起的还有投票上币机制。该机制最早在 2017 年 12 月出现在币安或者 Bit-Z 交易所,用户可购买并使用其平台币为其认可的币种投票,排名靠前的币种则将直接登陆交易所,该模式一出现就受到了用户的欢迎,既为交易所带来了大批流量,同时也给交易所回流了大量平台币。老牌交易所发行平台币,一定程度上也是在为推出投票上币机制做铺垫。

2 月中旬,火币立即启动了上币投票活动,并推出了全新子品牌、为该活动服务的 HADAX 交易所。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期投票活动一度成为全行业最具争议性的话题。

根据规则,火币会根据投票结果从 60 个投票项目中选择 10 个作为首批上线 HADAX 平台的项目,每个用户最少可投 1 票,最多可投 100 万票,每投 1 票需支付 0.1HT。为了尽可能争取上线,大量项目在鼓动社区用户为其投票的同时,还雇佣了大量刷票机构与个人为其投票。

在最后的投票结果,排名前三的项目币投票数量都达到千万级别,投票花费分别为 4793 万元、4439 万元、4365 万元。其中,第一名的投票人数为 6367 人,第三名为 1047 人,这意味第一名项目币的投票者平均投入 7527 元,第三名项目币的投票者平均投入 41693 元,其中水分可见一斑。

09450b799cdba2f815470e927b22b3f0.jpg

HADAX 第一期投票结果


投票上币活动原本面向用户推出,旨在筛选出多数用户认可的币种,但火币投票活动发展至此,显然已经偏离其原本目的。但从平台币的角度来看,火币不仅从投票活动中获取了大量免费的平台币 HT,HT 价格也从 2 月 12 日活动开启日的 1.6 美元涨至月底的 2.3 美元,此般收益驱使火币基本维持了原有投票机制,但这也为 HADAX 半年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此后的几个月,交易所行业则相对平静,主流交易所一方面通过投票上币等活动来提高用户活跃度,另一方面在加快全球化步伐以及推进合规化,尽可能获取更多国家的用户。

同时,各类新交易所开始加速出现,其中孕育着交易所行业年度最大黑马 FCoin,它不仅将交易所行业推向年度最高峰,也掀起了年度第二波平台币发行高潮。

FCoin 相比其他交易所,最大亮点在于提出了不设硬顶的交易挖矿模式,用户在 FCoin 进行交易后可获得手续费等值的 FT 返还,同时 FT 持有者可根据持币比例获得平台收入每日分红。这无论是对价格敏感的个人用户还是大额交易的机构用户,都具有相当高的吸引力。数据显示,FCoin 在今年 6 月日交易量最高时突破 1000 亿元,超出其他所有交易所总和,平台币 FT 价格则最高上涨近百倍。

随着 FCoin 通过交易挖矿模式顺利实现冷启动,交易量猛增至数字资产交易所前三,大量团队从中意识到交易挖矿模式在交易所行业仍存在很大的机会,尤其是交易挖矿模式能给行业带来很多变量,所以 FCoin 成为他们借鉴的对象。

短时间内,市场上涌现出大量推行交易挖矿模式的交易所,部分是原先一些正在开发中的交易所临时决定改变机制而生的,还有一些是某些一线交易所在原有平台币的情况下再发行专门用于交易挖矿的币种,并纷纷在数据上取得颇为亮眼的成绩。

在 FCoin 等挖矿交易所的刺激下,主流交易所大多如坐针毡。6 月 19 日,OKEx 率先行动,宣布推行开放共赢计划,将开放其技术和运维资源支持建立 100 家采取交易挖矿模式的交易所。此后币安、火币、ZB 网等数十家排名靠前的交易所都宣布了类似的计划,利用自身多年经验支持外部团队创建交易所。

此时,交易所最好的半年已经走向了尾声。


下半年:集体败退、哀鸿遍野


7-8 月,伴随着 FCoin 崛起的激励、主流交易所的支持,以及部分年初入场团队相继开发完毕,交易所仍然在大量出现,迎来全年新交易所入场的最高峰。

而此时,交易所行业全方位下滑与败退的迹象也已经显现。7 月初,FCoin 所引爆的交易挖矿模式在被大量模仿的同时,也已经成为舆论猛烈抨击的对象。

在以 FCoin 为代表的不设硬顶的交易挖矿机制下,用户无论交易量以及支付的手续费有多高,都能获得等值的平台币奖励。同时,FCoin 用户邀请好友使用 FCoin 后可获得被邀请者 90 天内所有手续费 20% 的奖励。

根据年中的调查,在这样的机制下,如果用户注册两个账户并使用邀请奖励机制,用户每次使用交易都能获得与交易手续费 120% 等值的 FT 返还。以手续费为千分之一计算,该用户每次交易都可以获得价值本金万分之二的 FT 纯收益,而交易次数以及本金大小决定着用户当日总收益。

面对丰厚稳定的收益,一大批以刷交易量为目的的量化机构来到 FCoin,共同造就了 FCoin 传奇。为了尽可能降低 FT 价格下跌带来的风险,这些「矿工」会倾向于尽快将手中的 FT 抛售,而只有足够的新资金接盘才能保证 FT 价格的稳定。一旦新增用户资金低于矿工抛盘,币价就会无法支撑,继而导致币价下滑和矿工刷单量下滑,然后 FT 持有者的分红也会下滑、持币意愿下降,币价再进一步下滑,整个平台生态进入负反馈模式。

FCoin 等交易挖矿交易所随后的市场表现,几乎完全按照前述判断呈现。由于新用户大幅下降,FCoin 交易量以及 FT 币价从 7 月开始就进入下滑通道,而且一跌不可收拾。

ba6346dc1995a44ad37d4694bb5f2b1c.jpg

FT 币价走势


期间,FCoin 还曾提出一系列新概念、新模式,试图以此吸引更多新用户与新资金,例如创业板、币改、FT 权证等,但均以失败或效果差告终,例如 FCoin 币改区第一个项目 QOS 在上线五天后即下跌 83.1%,其战略合作的保险币种 FI 在 8 月初较 7 月初跌去 94.8%。到后期,FCoin 的种种动作几乎都被公众视为「割韭菜」,FT 币价如今已经较最高点跌去 98% 以上。

至此,FCoin 试图打造通证模型典范、颠覆传统交易所模式的梦想完全破碎。

其余采取交易挖矿模式的交易所情况也大致相似,交易量与币价双双大跌,用户也纷纷离去。OKEx、火币等交易所一度大力推动的「云交易所」模式以及上百家已合作的交易所也逐渐消失在公众视野中,成为老牌交易所与新兴交易所交战的「炮灰」。至于那些采用交易挖矿模式的主流交易所,大多也宣布停止交易挖矿,平台币不再由用户交易产出,例如 Bit-Z、DigiFinex 等。

证券交易所中的涨跌停机制一度出现在少数中小型交易所,规定部分币种每日的涨跌幅限制在 10% 以内,但由于不符合数字资产内在规律,目前这些涨跌停机制几乎全部取消。

与此同时,主流交易所此前粗暴发展的恶果也逐渐浮现,其中最明显的现象当属上线了一大批「垃圾」币种导致众多维权者前来声讨,并引发了众多负面舆论。

以火币 HADAX 为例,火币早前对刷票的容忍导致大量垃圾币种登陆 HADAX,随后大部分币种都呈现了几乎一模一样的走势:先是迅速拉伸数倍,随后快速下坠、破发,致使大量投资者损失惨重。期间,火币虽然对 HADAX 上币规则进行了多次大幅调整,但仍然没有显著成效。最终在今年 9 月,火币放弃了负面满满的 HADAX 品牌,并更名为火币创业版。

其他交易所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由于此前对「金主」项目来者不拒或审核宽松,致使平台上出现许多质量低下的项目,随着这些项目相继「收割」完毕跑路以及本质显现,它们逐渐成为无人问津的「幽灵」币种,交易量都在五位数之下。

从表面上来看,这些「垃圾」币种的大行其道只是对投资者造成了大量资金损失,但从深远意义上来看,其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再投资能力与意愿,继而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 2018 年底这轮超级熊市的诞生,而这轮熊市致使几乎所有交易所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此前,虽然大量交易所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打击与批评,但可以凭借手续费以及平台币收益维持交易所的日常运营、获取可观利润,而这轮熊市的跌幅超出了绝大多数交易所的承受范围,也让实际收入大幅缩水。

交易所曾经还被视为区块链行业为数不多可以旱涝保收的生意,但在这轮熊市当中,绝大多数交易所都陷入了亏损境地。据了解,由于数字资产价格、交易量普遍大幅下降,以及大量未上市项目不愿在熊市上所,交易所同时面临着手续费收入、上币费收入以及平台币价值的大幅下跌的境况,这也使得交易所的收入大减。

于是,熬不下去的玩家相继选择退场。从 10 月开始,MEX、Bmart 等交易所陆续被曝光出现无法提现、官网无法打开等现象,玩客网、OKUEX 等交易所则直接宣布无法继续运营并将关闭网站。据统计,出现前述现象或宣布停止运营的交易所不下 80 家。

此外,还有大量交易所呈现「假死」状态:虽然官网可正常打开和登录,且具有连续性交易与挂单,交易量可观,但买卖挂单、成交金额、交易曲线等都呈现规律性的操纵特点。换言之,大量交易所内的交易都在依靠机器人维持虚假交易场景,几乎没有真实用户,宛如一家家「幽灵」交易所。

即便是排名相对靠前的交易所也深受熊市之苦,在亏损之下选择大量裁员以维持中长期的稳定运营。近期,火币就多次传出裁员消息,有媒体称裁员比例高达 50%,并已经裁掉上百人。在上半年不顾一切地野蛮生长、疯狂逐利后,交易所们最终还是自食其果了。


交易所的变与不变


在历数交易所行业今年以来的种种事件与动作之后,我们基于大量历史资料对行业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并总结了以下几大变化与趋势:

第一,交易所内外部的投资并购越来越多,多个具有复杂生态体系的交易所巨头诞生。在获取巨额财富积累后,许多老牌交易所开始大量对外投资或收购,布局媒体、矿业、钱包等上下游领域,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区块链生态系统。

2a8eea2f5d5cb072f71f799768164b8d.jpg

部分交易所的收购案例


其中,国内交易所以火币为代表,今年至少进行了 50 个以上区块链相关项目的投资并购,其中以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区块链媒体、公链项目以及第三方服务商为主,同时内部正在研发或推出了公链、钱包、矿池、咨询等业务,涉及面极其广泛;国外则以 Coinbase 为代表,今年至少发起了 6 起全资收购,涉及证券交易商、去中心化交易所、数字身份认证项目等方向,围绕着区块链金融领域深度布局。

诸如币安、OKex、Bibox 等交易所也都进行了数量不等的对外投资并购,逐步搭建其生态系统。此外,今年也有多个老牌交易所被行业外巨头收购,成为其母公司更庞大生态体系的一部分。

第二,交易所对币种上线机制的探索越来越多,同时下线原有币种成为主流交易所的常规动作。在过去,交易所往往通过衡量项目知名度以及上币费高低来选择上线哪些币种,外界无从获知其内部决策机制与过程。今年以来,交易所行业至少出现了平台币投票、抵押平台币、按币种充值人数排名等四五种公开的上币机制,虽然其中暗藏了交易所们的一些野心——拉动平台币价格,但对多数项目方而言无疑是降低了门槛。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新出现的上币机制很难说探索成功,这些机制很大程度并没有对项目的技术实力做出要求,其实质是在考验项目方的市场营销能力以及敢于花钱的勇气,目前也并没有真正的优质项目通过这些上币机制登陆交易所,反而出现一大批质量低劣的币种,致使交易所的用户资产严重缩水,在给交易所招来许多维权者的同时也有损其品牌形象。

为了弥补形象以及防止对投资者的进一步造成伤害,从下半年开始主流交易所陆续将其平台上项目进展缓慢、交易量持续低迷的币种分批次下线,其中 OKEx、Bittrex 都已经下线至少 100 个币种。

4b8f513e19f6b0dde311fd5bff495e27.jpg

部分主流交易所下线币种的情况


第三,交易所合规化进程较为顺利,全球化发展趋势明显。今年,至少有日本、韩国、美国等数十个国家与地区出台了与交易所相关的政策法规,直接开放数字资产交易所牌照申请的国家也有近 10 个,这些规定对交易所的技术与运营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同时,这对志在全球化发展的部分交易所带来了契机,币安、CoinBase、火币等主流交易所陆续在监管政策较为明确的国家开设办事处、地方站甚至法币交易所。以币安为例,其今年 3 月就宣布将总部迁至政策相对友好的马耳他,此后陆续宣布在乌干达、列支敦士登、新加坡等国开设法币交易所。

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合规成本较高且难度大,大部分交易所都倾向于游离在灰色地带继续过往的打法,与监管保持距离,并由于文化差异、政策等问题许多交易所在海外也屡屡碰壁。

第四,交易所对数字资产衍生品交易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衍生品类型也越来越丰富。衍生品交易在金融资产交易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系统复杂度高、技术难度大、团队实力有限等原因,数字资产衍生品交易过去只在 OKEx、BitMEX 等极少数交易所中出现。

随着数字资产衍生品交易的红利效应越来越强,以及 OKEx 等老牌衍生品交易平台漏洞频出,衍生品交易在今年成为大量交易所眼中的「香饽饽」。

主流交易所中,OKEx、BitMEX 等继续丰富其衍生品类型以巩固优势,火币、Bibox 等主流交易所相继推出衍生品交易服务以完善布局,部分诸如 MXC、BTEX 等中小交易所也推出永续合约等衍生品交易,试图以此招揽人气。此外,今年还有 JEX、BBX、GAEA 等主打衍生品交易的交易所诞生,类型涉及期权交易、掉期交易等。

第五,各交易所的稳定币交易区多样化趋势明显,不再由 USDT 垄断市场。在 2018 年之前,USDT 已经独占几乎所有交易所的稳定币交易区近三年,但期间其透明度一直被受诟病,屡被指责存在私自增发、挪用法币等行为。

从 2018 年初开始,市场上陆续有 DAI、USC 等新兴稳定币诞生,但在用户交易习惯、交易所上币费门槛等种种原因下并没有对 USDT 的地位形成实质性威胁。

真正的契机来自于今年 9 月纽约金融服务局相继批准 GUSD、PAX 等稳定币发行,TUSD、USDC 也得到不同程度的监管认可,它们顿时成为主流交易所争夺的对象。时至今日,各大主流交易所基本上都已经推出 USDT 以外的交易区,并上线多个稳定币,为用户提供足够丰富的选择。

第六,随着交易所安全事故频发,去中心化交易所越来越受重视,但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币安、Coinbase、Bitfinex、BiBox 等主流交易所都正在通过自建、收购等多种方式布局去中心化交易领域,同时也已经有上百家大量原生去中心化交易平台诞生,涌现出多个链上交易的性能解决方案。

但从用户反映来看,由于流动性不高、交易存在延时等问题,大部分用户仍倾向于在中心化交易所交易,去中心交易所获取用户的成本与难度都很高,进一步普及或许还需要某些突破性进展。

总体上而言,交易所行业今年发生了许多意义重大、各有侧重的变化,但在这些繁杂多样的变化之下,交易所行业也存在很多相对稳定、基本保持不变的本质。

交易所即用户交易各类资产的所在地,用户与资产分别是交易所的两大核心要素,一方面要筛选出尽可能丰富、优质的资产供用户选择并投资,另一方面要获取尽可能多的用户提升各类资产的流动性,这是交易所永恒不变的本职工作,前述上币机制、全球化发展、衍生品交易都是如此。

不变的还有一点,为用户交易过程提供尽可能安全、稳定的交易环境与机制,以及为用户资产提供尽可能安全的储存环境,也是交易所非常重要的任务,前述稳定币交易区、去中心化交易所、合规化发展都属于此。

但由于行业缺乏监管以及潜在收益较高,有相当一部分的交易所并不是抱着做「交易所」的心态在做事,而是把交易所当成了纯粹的圈钱工具,通过挪用用户资产、发行空气币、操纵币价甚至携款跑路等方式捞钱,将交易所的职责完全弃之不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整个行业环境的恶化。在各国监管尚不到位的情况下,这类「交易所」的大量存在很可能也会是交易所行业一段时间的常态。

站在 2018 年的末尾来看,2018 年的交易所无疑出现了许多令人欣喜的积极变化,但更多的还是行业的混乱无序与急躁浮夸,致使行业乱象重重,并在下半年随着熊市彻底爆发。

在任何行业迈入正轨,走向合规化、秩序化之前,必然会经历许多弯路、错路,以及部分投机主义者的破坏,区块链行业如此,交易所行业更是如此。面对重重困难与挑战,真正秉持初心、用户至上的交易所应当在 2019 年继续保持自律与合规,苦练内功,当外部契机来临时,这类交易所大概率会是最终的赢家。

李林掌舵难

公司chainbs 发表了文章 • 2018-10-10 10:47 • 来自相关话题

经过持续一年令人眼花缭乱的布局,火币已经将自己打造为一艘看似庞大而坚固的航空母舰,通过业务拓展与大规模投资已经涉足区块链全产业链。

生态、交易、合规,是火币业务扩张最核心的三条脉络。理解这三条脉络,有助于我们看清火币种种动作背后的真实意图。

然而随着越来越广的业务铺开,火币急速发展所埋下的隐患逐渐开始爆发,表面欣欣向荣实则暗流涌动。作为这艘「航空母舰」的掌舵人,李林面临的难题越来越棘手。


01 激进的生态布局


在核心交易业务并没有领先、合规程度也不是最高的情况下,火币进行了全面而激进的生态布局。

从「九四事件」后开始,火币开始在扩张路上狂奔,在此之前,坐落在西二旗良盛大厦的火币,员工总量只有200人左右,交易所业务几乎是火币的全部。

随后这一年,火币就像一只八爪鱼,将触角从交易所延伸至矿池、钱包、媒体、咨询、研究分析、教育培训、项目孵化等各种业务,此外,火币还有即时通信软件(huobi chat)、公链等产品还在内测和开发之中。

此时,员工总量已经突破1300人,主要办公地点也迁移至百度对面的数码科技大厦。

和「投行化」的腾讯相同,火币设火币资本和生态基金,试图通过投资和孵化巩固业务壁垒。据链捕手统计 ,火币目前的对外投资项目超过60个,其中包括大量公链、交易所与媒体,此外还有稳定币、区块链投行、招聘服务商、资管平台等类型各异的项目。投资数量在各大交易所中稳居第一。

从布局范围和速度来看,火币野心勃勃,意欲打造区块链世界的底层基础设施和流量入口。

据火币流出的内部资料,李林将钱包、IM软件与交易共同列为火币未来三大核心事业线,而钱包以及IM均会发行基于HT的生态子通证。






一位深耕在钱包领域的资深人士Vincent表示,钱包一直被视为区块链世界的流量入口,火币此举可能是将钱包作为交易所的迭代对象来考虑。「为了保持长久的领先优势,他们需要进行战略性布局。」

而从李林8月份在链得得分享中也可以窥探到他的危机感,他表示交易所的竞争可能还没有真正开始,在监管推动下的主流机构入场以及公链技术的发展都可能让中心化交易所消失。

李林的野心可能是打造区块链领域的腾讯。从腾讯的成长路径中,我们可以从侧面理解火币的布局意图。

腾讯以其最高频的社交为基础,继而利用庞大的用户基数占领游戏、内容、支付等用户高频使用或消费的领域,形成牢固而完整的生态闭环。

这类企业被称为圈地者,即在一个业务上迅速成长,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最基本能力和资源的积累,随后同时在不同领域寻找机会,争取实现每一个机会的价值最大化。

火币的生态逻辑则是以高频的交易业务为核心,寻找新的增长空间,战略性布局钱包、IM等入口级产品,建立一套规模庞大、服务齐全并以自己为中心的区块链生态体系。

这就不难解释火币为何在已经投资多个钱包以及通讯软件的情况下,还要大刀阔斧地成立钱包与IM事业部,直接与投资对象竞争。

不过就目前来看,火币生态版图虽大,但徒有外形与骨架,血肉未通。

火币内部员工Kylo告诉链捕手,被李林视为核心事业线的矿池、钱包和IM产品定位与形态并不清晰,各事业部各自为政,内部又难以形成高效的沟通联动。

火币投资的生态项目则更是如此,几乎很少看到火币与被投项目产生产品或业务上的协同,用户导流也较少见。

Kylo告诉链捕手,火币内部十分割裂,产品开发初期内耗严重,部门间沟通时,扯皮情况也经常发生。而由于白皮书的屡次变更,多个产品的上线时间也不断推迟,高层对此也很无奈。

矿池可能是火币衍生业务中发展最好的业务之一,但近期却深陷舆论漩涡。近期火币流传出一张名为「火币矿池节点账户数据20180911」的Excel,暴露出火币与其他超级节点票数互投、控制其他节点分割节点收益的内幕。

种种迹象表明,在李林强烈的扩张欲望下,火币完成了对区块链全产业链的布局,其布局广度远胜于其他交易所,但由于速度过快、时间不够充分、经验不足等问题,火币内部与外部生态都未能有效打通,均无法形成合力。


02 进展平平的交易业务


对于火币来说,无论生态的大饼描绘得如何丰富,交易永远是最核心的业务,尤其是在其他战略性业务未成气候的情况下。

在交易业务上,火币今年集中在两个方向发力,第一个方向是完善交易所功能与机制,第二个方向是进行国际化布局,前者意在提升交易体验与资产质量,后者意在获取更多用户。

在第一个方向,火币动作并不多,其中最大的动作就是推出HADAX。

这个自主投票上币机制前期的确给火币带来了许多流量,还直接刺激了HT币价的上涨,但也给火币带去许多「空气币」,项目质量以及机制本身都引起许多质疑。火币COO朱嘉伟也表示火币今年几乎负面都来自于HADAX,火币最终在9月不得不放弃了这个品牌。

同时,火币一直在计划推出合约交易功能,而这个功能正是OKex在与火币、币安等交易所的竞争中最大的优势,吸引了不计其数的用户。火币的合约交易早已开始内测,并原定于9月10日上线,但至今仍未上线,有内部人士称技术原因和市场因素所导致。

在第二个方向,由于国内监管始终严厉、市场竞争激烈以及流量增长缓慢,火币进行国际化布局的重要性愈发凸出。

按照李林的公开表述,火币的全球交易网络主要由火币全球站、主流国家的法币交易站以及火币云合作伙伴组成,2018年的目标是在市场排名前10的主流国家落地法币交易站,火币云合作伙伴再拓展100个国家和地区。





火币官网上对全球化布局的介绍


从实际进展来看,火币交易业务的国际化探索分为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自主设立国外本地运营团队或合规交易所,目前火币已经在韩国、美国等10多个国家或地区设立运营团队,上个月还通过收购BitTrade进军了日本交易所市场。

8月初,火币云发布了第一期合作伙伴即将上线的通知,称已经敲定DBANK集团、俄罗斯VEB银行、台湾吉富集团、亚太国际控股集团等十余家合作伙伴,此后再无官方公告。据链捕手网络检索,目前还只有部分合作方上线运营。

显得诡异的是,火币印尼、汇币交易所(火币菲律宾)等使用火币云系统的当地交易所的24小时交易量都显示为0。

火币自主设立与运营的国外本地交易所交易量也并不出彩。据链捕手于10月9日下午3点统计的数据,火币澳大利亚站最近24小时交易量约为154万元 ,火币韩国站最近24小时交易量约为600多万元,HBUS(火币美国)最近24小时交易量约为490万元,都与当地主流交易所相差甚远。

从今年火币在交易业务上的总体表现来看,火币始终保持着全球交易量前三的排位,海外布局进展也较为迅速,但多数动作都是亦步亦趋、反响平平,并缺乏突破性进展。


03 艰难的合规化之路


火币海外站交易量寥寥,一定程度上也与缺乏法币通道有关。法币交易在海外更加主流,火币的韩国、美国等地方站虽然几个月前就声称拿到牌照并很快上线法币交易,但至今仍只支持币币交易,只有火币澳洲支持法币交易,离年底达成10个法币交易站的目标相差甚远。

法币通道的缺乏,显示出火币在合规化道路上的艰难步伐。随着各国政府对区块链以及交易所的态度越来越清晰,对交易所设限的政策也越来越严格,各个交易所都将合规化运营以及牌照看作是战略重心。

从合规化进展来看,火币目前仍落后于OK与币安,OK在韩国与美国部分州都已经支持法币入金,币安则着眼于对区块链友好的小国,已经在乌干达、列支敦士登等国设立法币交易所。

但在国内,火币在合规化方面的动作看起来更加迅速。在监管高压下,火币一直在极力撕掉自己交易所的标签,将大部分非交易所业务都拨至火币中国,积极经营政府关系。

9月28日,火币中国落户海南生态软件园,定位为区块链+产业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整合了火币研究院、火币Labs和火币大学等子事业部,旨在面向政府、实体经济等传统企业提供培训、咨询和孵化等业务。

火币以一向成功的公关能力,将这场活动以尽可能浩大的声势曝光在公众视野中,不仅持续已久的公链领袖竞选在同一天在海南落下帷幕,火币还请来了一众主流媒体诸如CCTV、新华社等为活动背书,此举甚至被有些媒体解读为官方对交易所业务的试水和开口子。

但仅仅搭好架子的火币中国,其业务能否真实落地成疑,其公关意义也可能大于实际意义。

火币中国CEO袁煜明曾表示,火币中国提供的是企业端或者政府端的服务,但有关业务的范围、目标和重点等都在模糊的范畴。从实际落地情况来看,无论是企业端还是政府端的服务推进都极其缓慢。

火币中国的运营主体,成立于今年4月3日的「北京链火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与上市公司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不久前达成了合作的战略协议,公告称两者将共同推进区块链技术在健康产业的应用。但随后,紫鑫药业便火速遭到监管部门问询,这在有关人士看来,但凡上市公司涉链,监管层就非常敏感而谨慎的。

这种敏感还体现在业务拓展的方方面面,用戴着脚镣跳舞形容并不为过。据火币员工Stanley透露,作为业务和流量入口的火币大学,尽管请了前工信部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于佳宁前来坐镇,但事业部自七月成立以来,在业务拓展和政府合作上也时不时陷入尴尬境地。

「实际上这块业务一直希望和交易所业务实行双品牌战略,但有些对涉链高度敏感的高层听闻火币两字便不想与交易所扯上半点关系。」Stanley说道。

由此来看,即便表面上剥离了交易所业务,与火币交易所千丝万缕的联系仍使得火币中国举步维艰。但人民日报等官媒的报道,或许意味着火币国内的合规建设已经走上正轨。


04 企业管理难题浮现


面对越来越庞大的火币体系,以及越来越复杂的监管与社会环境,如何掌舵好火币这艘「航空母舰」也成为了李林的重大考验。

从前文谈到火币将业务铺得过广而缺乏深度经营、问题重重来看,火币的人才建设与管理机制已经落后于业务拓展需要。

据一名火币内部人士透露,火币在扩张初期招人不计成本,部门也没有准确的headcount,某事业部leader将招人作为解决效率的唯一手段,团队迅速扩张至几十人。

员工数量的急剧膨胀,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的缺位,直接导致火币价值观的稀释与混乱。

「那些新加入的人,甚至包括高层,他们对火币的价值观是什么,概念全无,但他们内心的想法却很一致,就是暴富。」火币前员工小李描述着他在公司时的浮躁气氛,他还惊讶于招他进来的HR甚至对区块链和数字货币一无所知,后来才发现对方也不过早他一周加入。

李林在8月的采访时也表达了相同的隐忧,「早期为客户服务时,火币被看作是最有温度的一家。现在差一点,我一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这支庞大队伍的大多数人,既没有穿越牛熊的信念,也没有熬过寒冬的向心力。互相倾轧、薅公司羊毛、消极懈怠等不良现象在火币内部已经不在少数,这也直接导致业务上的效率低下与絮乱。

今年6月,火币HADAX新规引起大量Token Fund的不满与退出,火币前高管杜均就毫不留情地在朋友圈指责火币公关经理的水平太差;7月,火币区块链研究院首席经济师闫思甚至被曝光性骚扰内部女员工;8月底,火币交易所渠道运营组员工吕春泉被曝光因欺诈渠道推广费用被火币辞退。






尽管火币极力掩饰其内部剧烈的人事动荡和清洗,但一场大规模的内部整治与裁员潮是无比清晰的事实。

一两周前火币前HR控诉被火币无端辞退的截图便是最好例证,该HR透露称,「火币自肖焱离职后便遭到清理,集团内部人人自危,新到任的庞白雁CHR大动筋骨,将人力架构有三支柱模式改为传统的六大模块。」该事件在币圈引发大量讨论与质疑。

俨然成了火币危机公关的最佳发言人李林,迅速以内部薅羊毛为由平息这场风波,但以其在朋友圈强硬的姿态显示可以推测,其意图更多是为以后的内审扫清障碍。

处在暴富的诱惑下,许多人不免在缺乏规则的环境中动作变形,但同舟又同心,才是火币这艘船能够继续前行的关键。

在2014年一次采访中,李林曾表示:「到2019年,不管火币网那时候会怎样,我都会放手。下一个十年,我想体验其他生活。」  当时的火币意气风发,年轻气盛。

但当时李林可能没有预料到瞬息万变的未来,也低估了做一家交易所的难度。火币的大公司病已经非常明显,管理上已经严重滞后于其扩张步伐,甚至他的战略方向可能也出现失误。

事到如今,面对这艘野心勃勃而又积弊日深的「航空母舰」, 作为掌舵者的李林恐怕难以如期放手,他比任何人都要清楚这一点。

「火币还有很多事需要做,很长的路需要走,想放手也放不开了。」李林今年8月在一次社群分享中如是说道。


注:文中Kylo、Stanley、Vincent等人均为化名。
作者:陈澈;编辑:胡韬  查看全部
lilin.jpg

经过持续一年令人眼花缭乱的布局,火币已经将自己打造为一艘看似庞大而坚固的航空母舰,通过业务拓展与大规模投资已经涉足区块链全产业链。

生态、交易、合规,是火币业务扩张最核心的三条脉络。理解这三条脉络,有助于我们看清火币种种动作背后的真实意图。

然而随着越来越广的业务铺开,火币急速发展所埋下的隐患逐渐开始爆发,表面欣欣向荣实则暗流涌动。作为这艘「航空母舰」的掌舵人,李林面临的难题越来越棘手。


01 激进的生态布局


在核心交易业务并没有领先、合规程度也不是最高的情况下,火币进行了全面而激进的生态布局。

从「九四事件」后开始,火币开始在扩张路上狂奔,在此之前,坐落在西二旗良盛大厦的火币,员工总量只有200人左右,交易所业务几乎是火币的全部。

随后这一年,火币就像一只八爪鱼,将触角从交易所延伸至矿池、钱包、媒体、咨询、研究分析、教育培训、项目孵化等各种业务,此外,火币还有即时通信软件(huobi chat)、公链等产品还在内测和开发之中。

此时,员工总量已经突破1300人,主要办公地点也迁移至百度对面的数码科技大厦。

和「投行化」的腾讯相同,火币设火币资本和生态基金,试图通过投资和孵化巩固业务壁垒。据链捕手统计 ,火币目前的对外投资项目超过60个,其中包括大量公链、交易所与媒体,此外还有稳定币、区块链投行、招聘服务商、资管平台等类型各异的项目。投资数量在各大交易所中稳居第一。

从布局范围和速度来看,火币野心勃勃,意欲打造区块链世界的底层基础设施和流量入口。

据火币流出的内部资料,李林将钱包、IM软件与交易共同列为火币未来三大核心事业线,而钱包以及IM均会发行基于HT的生态子通证。

lilin2.jpg


一位深耕在钱包领域的资深人士Vincent表示,钱包一直被视为区块链世界的流量入口,火币此举可能是将钱包作为交易所的迭代对象来考虑。「为了保持长久的领先优势,他们需要进行战略性布局。」

而从李林8月份在链得得分享中也可以窥探到他的危机感,他表示交易所的竞争可能还没有真正开始,在监管推动下的主流机构入场以及公链技术的发展都可能让中心化交易所消失。

李林的野心可能是打造区块链领域的腾讯。从腾讯的成长路径中,我们可以从侧面理解火币的布局意图。

腾讯以其最高频的社交为基础,继而利用庞大的用户基数占领游戏、内容、支付等用户高频使用或消费的领域,形成牢固而完整的生态闭环。

这类企业被称为圈地者,即在一个业务上迅速成长,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最基本能力和资源的积累,随后同时在不同领域寻找机会,争取实现每一个机会的价值最大化。

火币的生态逻辑则是以高频的交易业务为核心,寻找新的增长空间,战略性布局钱包、IM等入口级产品,建立一套规模庞大、服务齐全并以自己为中心的区块链生态体系。

这就不难解释火币为何在已经投资多个钱包以及通讯软件的情况下,还要大刀阔斧地成立钱包与IM事业部,直接与投资对象竞争。

不过就目前来看,火币生态版图虽大,但徒有外形与骨架,血肉未通。

火币内部员工Kylo告诉链捕手,被李林视为核心事业线的矿池、钱包和IM产品定位与形态并不清晰,各事业部各自为政,内部又难以形成高效的沟通联动。

火币投资的生态项目则更是如此,几乎很少看到火币与被投项目产生产品或业务上的协同,用户导流也较少见。

Kylo告诉链捕手,火币内部十分割裂,产品开发初期内耗严重,部门间沟通时,扯皮情况也经常发生。而由于白皮书的屡次变更,多个产品的上线时间也不断推迟,高层对此也很无奈。

矿池可能是火币衍生业务中发展最好的业务之一,但近期却深陷舆论漩涡。近期火币流传出一张名为「火币矿池节点账户数据20180911」的Excel,暴露出火币与其他超级节点票数互投、控制其他节点分割节点收益的内幕。

种种迹象表明,在李林强烈的扩张欲望下,火币完成了对区块链全产业链的布局,其布局广度远胜于其他交易所,但由于速度过快、时间不够充分、经验不足等问题,火币内部与外部生态都未能有效打通,均无法形成合力。


02 进展平平的交易业务


对于火币来说,无论生态的大饼描绘得如何丰富,交易永远是最核心的业务,尤其是在其他战略性业务未成气候的情况下。

在交易业务上,火币今年集中在两个方向发力,第一个方向是完善交易所功能与机制,第二个方向是进行国际化布局,前者意在提升交易体验与资产质量,后者意在获取更多用户。

在第一个方向,火币动作并不多,其中最大的动作就是推出HADAX。

这个自主投票上币机制前期的确给火币带来了许多流量,还直接刺激了HT币价的上涨,但也给火币带去许多「空气币」,项目质量以及机制本身都引起许多质疑。火币COO朱嘉伟也表示火币今年几乎负面都来自于HADAX,火币最终在9月不得不放弃了这个品牌。

同时,火币一直在计划推出合约交易功能,而这个功能正是OKex在与火币、币安等交易所的竞争中最大的优势,吸引了不计其数的用户。火币的合约交易早已开始内测,并原定于9月10日上线,但至今仍未上线,有内部人士称技术原因和市场因素所导致。

在第二个方向,由于国内监管始终严厉、市场竞争激烈以及流量增长缓慢,火币进行国际化布局的重要性愈发凸出。

按照李林的公开表述,火币的全球交易网络主要由火币全球站、主流国家的法币交易站以及火币云合作伙伴组成,2018年的目标是在市场排名前10的主流国家落地法币交易站,火币云合作伙伴再拓展100个国家和地区。

lilin3.jpg

火币官网上对全球化布局的介绍


从实际进展来看,火币交易业务的国际化探索分为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自主设立国外本地运营团队或合规交易所,目前火币已经在韩国、美国等10多个国家或地区设立运营团队,上个月还通过收购BitTrade进军了日本交易所市场。

8月初,火币云发布了第一期合作伙伴即将上线的通知,称已经敲定DBANK集团、俄罗斯VEB银行、台湾吉富集团、亚太国际控股集团等十余家合作伙伴,此后再无官方公告。据链捕手网络检索,目前还只有部分合作方上线运营。

显得诡异的是,火币印尼、汇币交易所(火币菲律宾)等使用火币云系统的当地交易所的24小时交易量都显示为0。

火币自主设立与运营的国外本地交易所交易量也并不出彩。据链捕手于10月9日下午3点统计的数据,火币澳大利亚站最近24小时交易量约为154万元 ,火币韩国站最近24小时交易量约为600多万元,HBUS(火币美国)最近24小时交易量约为490万元,都与当地主流交易所相差甚远。

从今年火币在交易业务上的总体表现来看,火币始终保持着全球交易量前三的排位,海外布局进展也较为迅速,但多数动作都是亦步亦趋、反响平平,并缺乏突破性进展。


03 艰难的合规化之路


火币海外站交易量寥寥,一定程度上也与缺乏法币通道有关。法币交易在海外更加主流,火币的韩国、美国等地方站虽然几个月前就声称拿到牌照并很快上线法币交易,但至今仍只支持币币交易,只有火币澳洲支持法币交易,离年底达成10个法币交易站的目标相差甚远。

法币通道的缺乏,显示出火币在合规化道路上的艰难步伐。随着各国政府对区块链以及交易所的态度越来越清晰,对交易所设限的政策也越来越严格,各个交易所都将合规化运营以及牌照看作是战略重心。

从合规化进展来看,火币目前仍落后于OK与币安,OK在韩国与美国部分州都已经支持法币入金,币安则着眼于对区块链友好的小国,已经在乌干达、列支敦士登等国设立法币交易所。

但在国内,火币在合规化方面的动作看起来更加迅速。在监管高压下,火币一直在极力撕掉自己交易所的标签,将大部分非交易所业务都拨至火币中国,积极经营政府关系。

9月28日,火币中国落户海南生态软件园,定位为区块链+产业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整合了火币研究院、火币Labs和火币大学等子事业部,旨在面向政府、实体经济等传统企业提供培训、咨询和孵化等业务。

火币以一向成功的公关能力,将这场活动以尽可能浩大的声势曝光在公众视野中,不仅持续已久的公链领袖竞选在同一天在海南落下帷幕,火币还请来了一众主流媒体诸如CCTV、新华社等为活动背书,此举甚至被有些媒体解读为官方对交易所业务的试水和开口子。

但仅仅搭好架子的火币中国,其业务能否真实落地成疑,其公关意义也可能大于实际意义。

火币中国CEO袁煜明曾表示,火币中国提供的是企业端或者政府端的服务,但有关业务的范围、目标和重点等都在模糊的范畴。从实际落地情况来看,无论是企业端还是政府端的服务推进都极其缓慢。

火币中国的运营主体,成立于今年4月3日的「北京链火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与上市公司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不久前达成了合作的战略协议,公告称两者将共同推进区块链技术在健康产业的应用。但随后,紫鑫药业便火速遭到监管部门问询,这在有关人士看来,但凡上市公司涉链,监管层就非常敏感而谨慎的。

这种敏感还体现在业务拓展的方方面面,用戴着脚镣跳舞形容并不为过。据火币员工Stanley透露,作为业务和流量入口的火币大学,尽管请了前工信部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于佳宁前来坐镇,但事业部自七月成立以来,在业务拓展和政府合作上也时不时陷入尴尬境地。

「实际上这块业务一直希望和交易所业务实行双品牌战略,但有些对涉链高度敏感的高层听闻火币两字便不想与交易所扯上半点关系。」Stanley说道。

由此来看,即便表面上剥离了交易所业务,与火币交易所千丝万缕的联系仍使得火币中国举步维艰。但人民日报等官媒的报道,或许意味着火币国内的合规建设已经走上正轨。


04 企业管理难题浮现


面对越来越庞大的火币体系,以及越来越复杂的监管与社会环境,如何掌舵好火币这艘「航空母舰」也成为了李林的重大考验。

从前文谈到火币将业务铺得过广而缺乏深度经营、问题重重来看,火币的人才建设与管理机制已经落后于业务拓展需要。

据一名火币内部人士透露,火币在扩张初期招人不计成本,部门也没有准确的headcount,某事业部leader将招人作为解决效率的唯一手段,团队迅速扩张至几十人。

员工数量的急剧膨胀,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的缺位,直接导致火币价值观的稀释与混乱。

「那些新加入的人,甚至包括高层,他们对火币的价值观是什么,概念全无,但他们内心的想法却很一致,就是暴富。」火币前员工小李描述着他在公司时的浮躁气氛,他还惊讶于招他进来的HR甚至对区块链和数字货币一无所知,后来才发现对方也不过早他一周加入。

李林在8月的采访时也表达了相同的隐忧,「早期为客户服务时,火币被看作是最有温度的一家。现在差一点,我一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这支庞大队伍的大多数人,既没有穿越牛熊的信念,也没有熬过寒冬的向心力。互相倾轧、薅公司羊毛、消极懈怠等不良现象在火币内部已经不在少数,这也直接导致业务上的效率低下与絮乱。

今年6月,火币HADAX新规引起大量Token Fund的不满与退出,火币前高管杜均就毫不留情地在朋友圈指责火币公关经理的水平太差;7月,火币区块链研究院首席经济师闫思甚至被曝光性骚扰内部女员工;8月底,火币交易所渠道运营组员工吕春泉被曝光因欺诈渠道推广费用被火币辞退。

lilin4.jpg


尽管火币极力掩饰其内部剧烈的人事动荡和清洗,但一场大规模的内部整治与裁员潮是无比清晰的事实。

一两周前火币前HR控诉被火币无端辞退的截图便是最好例证,该HR透露称,「火币自肖焱离职后便遭到清理,集团内部人人自危,新到任的庞白雁CHR大动筋骨,将人力架构有三支柱模式改为传统的六大模块。」该事件在币圈引发大量讨论与质疑。

俨然成了火币危机公关的最佳发言人李林,迅速以内部薅羊毛为由平息这场风波,但以其在朋友圈强硬的姿态显示可以推测,其意图更多是为以后的内审扫清障碍。

处在暴富的诱惑下,许多人不免在缺乏规则的环境中动作变形,但同舟又同心,才是火币这艘船能够继续前行的关键。

在2014年一次采访中,李林曾表示:「到2019年,不管火币网那时候会怎样,我都会放手。下一个十年,我想体验其他生活。」  当时的火币意气风发,年轻气盛。

但当时李林可能没有预料到瞬息万变的未来,也低估了做一家交易所的难度。火币的大公司病已经非常明显,管理上已经严重滞后于其扩张步伐,甚至他的战略方向可能也出现失误。

事到如今,面对这艘野心勃勃而又积弊日深的「航空母舰」, 作为掌舵者的李林恐怕难以如期放手,他比任何人都要清楚这一点。

「火币还有很多事需要做,很长的路需要走,想放手也放不开了。」李林今年8月在一次社群分享中如是说道。


注:文中Kylo、Stanley、Vincent等人均为化名。
作者:陈澈;编辑:胡韬 

HADAX启用上币机制2.0,火币创业板如何告别“空气”泥沼?

资讯chaindd 发表了文章 • 2018-09-11 11:56 • 来自相关话题

9月10日,火币官网贴出“别了 HADAX”的字样,9月11日,火币宣布HADAX升级为火币创业板,与火币全球站(HuoBi Global)合并。


9月10日晚7点左右,火币众多高管,包括火币COO朱嘉伟、火币高级商务总监鲁迈等,在微信朋友圈发布拆掉“HADAX”牌子的照片,表示“再见,HADAX!”,与此同时,HADAX官网贴出“别了 HADAX”的字样。似乎在寓意着什么。

9月11日,火币宣布HADAX升级为火币创业板,与火币全球站(HuoBi Global)合并。合板将于9月19日进行。





HADAX合并为火币创业板


合并后的火币将会与火币全球站在统一的界面进行展示,原HADAX上所有币种的交易对融合至火币全球站。火币创业板将和火币主板共享火币的品牌势能和火币全球站的交易用户等资源,投票上币和项目展示中心也将与合并后的火币创业板一起合并至主页面。


让李林反思的HADAX历史


火币自主数字资产交易所HADAX作为火币全球子品牌,曾因项目破发率过高而被人戏称为“垃圾集中站”。

HADAX设立之初,开创投票上币的规则。火币全球专业站的实名用户可使用HT参与投票,在投资者准入门槛、投票数量等其他规则的限定下,火币全球专业站将根据投票结果选择10个项目作为首批上线HADAX的项目。“上币权交给用户”这种全新的交易所模式在上线初期引发强烈反响,项目方报名踊跃。

但是在首期上所的10个币种中,却有7个遭遇破发。关于投票涉嫌刷票、造假等问题不绝于耳。其后,HADAX经过三期十三轮投票,而每一期投票都伴随着上币规则的修改,但无论是引入超级节点进行专业投票还是修改项目入围门槛,依旧在项目本身价值判断上没有实质性进展,刷票上币导致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其后,在链得得“吐槽大会”上,火币集团创始人李林曾表示,HADAX上币过程中确实走过一些弯路、也有过一些教训,尤其让社区完全自主,而且在上币制度过程中,中间出现一些大量场下的买票等相关行为,导致我们这种模式无法帮助用户真正选出最优秀的项目。

6月初,一篇题为《多个项目方炮轰火币HADAX》的网络文章在圈内流传,包括INC在内的五大项目方集体炮轰火币交易网,直指其无底线砸盘。项目方负责人质疑火币在平台内设置多个数据账户,然后修改币种的交易数据进行抛售,把币种的价格砸到白菜价后再出钱回收,最后实现零成本收割。

但是这篇失实的文章引发李林的愤慨。MAN、YCC、GVE项目方发布澄清公告,在火币的调查中发现,INC项目方承认网上言论来源于INC项目方的主要成员,并提出HADAX平台中INC的交易数据不合理,但未提供证据。在与项目方的合作调查中,火币自证清白,INC赔礼道歉。

但正是因为这件事情,同样引发了李林的反思。“Hadax的目标是创新项目的试验田,而不是空气项目集中营。”这起公关事件成为了HADAX“痛改前非”的导火索。

INC事件之后,HADAX选择了暂停投票上币工作,对超级节点和投票规则进行梳理和重新制定,在6月下旬的两周时间内,HADAX暂停了14家超级节点的合作,对公投列表上的项目也做了相应的清理。

李林表示,在这过程中,HADAX平台在优选节点中有部分节点可能会觉得没有被尊重或者品牌受到伤害,因而会有一些应对,他直言“HADAX必须推倒重建”。


重构HADAX,推出2.0版本


这一停就是两个月。

8月13日,火币推出了全新的HADAX2.0规则。新规则中,HADAX 2.0设立了针对项目方的自助上币系统、项目方进度的项目展示中心以及社区驱动的投票上币系统等三大平台,并引入退市机制。

在全新的2.0机制中,推荐机构成为“重点关照对象”,推荐机构推荐项目并与项目捆绑接受监督;

项目展示则类似于传统证券交易所平台,项目进展、定期报道等实现透明化公布;

投票机制中,token分次给到项目方,从而让项目拿到投资额的时间拉长,避免一些只想寻求短期发展的项目,在拿到投资额后做别的事;

回购的HT放入到投资者激励基金,火币每个季度拿出20%回购的HT,从第三季度开始,将这些HT放到投资者激励基金中;

在退市制度上,则从周报披露周期、二级市场交易量、违法活动等多个方面实施严格规定,逐步建立起“良币驱逐劣币”的运行机制。


我们注意到,这一套机制基本仿照着证券二级市场的管理制度,将项目的上币、信批和交易等完全置于“阳光”下,避免“雾里看花”。而对于HADAX 2.0的第一批推荐机构,规定不超过50家,主要以Hadax邀请的机构和原Hadax超级节点为主。

诚如像李林在链得得“吐槽大会”上所说,投资基金、项目方和用户之间,是一个“零和”的游戏。HADAX 2.0希望能够改变这一关系,只有当几个利益达成一致,当我们的用户和投资基金能够找到靠谱的项目,帮助他们长期发展并实现落地应用、产生加之后,再给用户和投资基金回报,才能形成正向的循环。

8月27日,火币自主数字资产交易所(HADAX)2.0第一期投票上币完成,最终HPT (火币矿池) 、RTE(Rate3 Network)和TRIO(Tripio)共三个项目投票达标并且均超额完成,4个参投项目仅MXC一个项目投票数量未达标。按要求是四名中取前两名,HPT是火币自己的项目不占名额。截至目前,RTE已完成上币交易。

全新的HADAX2.0,告别了过去野蛮的上币机制,实现了投资机构、项目方和用户的捆绑和制衡。如今合并至火币全球站,说明HADAX2.0在这一举动似乎也在昭示着HADAX将告别“泥沼”中的过去,迎来一个全新的自己。诚如火币在其公告中说“火币通过HADAX 2.0一定程度上验证了通过社区甄选出优秀项目的可行性”。(作者:成裘) 查看全部
huobi.jpg


9月10日,火币官网贴出“别了 HADAX”的字样,9月11日,火币宣布HADAX升级为火币创业板,与火币全球站(HuoBi Global)合并。



9月10日晚7点左右,火币众多高管,包括火币COO朱嘉伟、火币高级商务总监鲁迈等,在微信朋友圈发布拆掉“HADAX”牌子的照片,表示“再见,HADAX!”,与此同时,HADAX官网贴出“别了 HADAX”的字样。似乎在寓意着什么。

9月11日,火币宣布HADAX升级为火币创业板,与火币全球站(HuoBi Global)合并。合板将于9月19日进行。

20180911090806532.jpg

HADAX合并为火币创业板


合并后的火币将会与火币全球站在统一的界面进行展示,原HADAX上所有币种的交易对融合至火币全球站。火币创业板将和火币主板共享火币的品牌势能和火币全球站的交易用户等资源,投票上币和项目展示中心也将与合并后的火币创业板一起合并至主页面。


让李林反思的HADAX历史


火币自主数字资产交易所HADAX作为火币全球子品牌,曾因项目破发率过高而被人戏称为“垃圾集中站”。

HADAX设立之初,开创投票上币的规则。火币全球专业站的实名用户可使用HT参与投票,在投资者准入门槛、投票数量等其他规则的限定下,火币全球专业站将根据投票结果选择10个项目作为首批上线HADAX的项目。“上币权交给用户”这种全新的交易所模式在上线初期引发强烈反响,项目方报名踊跃。

但是在首期上所的10个币种中,却有7个遭遇破发。关于投票涉嫌刷票、造假等问题不绝于耳。其后,HADAX经过三期十三轮投票,而每一期投票都伴随着上币规则的修改,但无论是引入超级节点进行专业投票还是修改项目入围门槛,依旧在项目本身价值判断上没有实质性进展,刷票上币导致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其后,在链得得“吐槽大会”上,火币集团创始人李林曾表示,HADAX上币过程中确实走过一些弯路、也有过一些教训,尤其让社区完全自主,而且在上币制度过程中,中间出现一些大量场下的买票等相关行为,导致我们这种模式无法帮助用户真正选出最优秀的项目。

6月初,一篇题为《多个项目方炮轰火币HADAX》的网络文章在圈内流传,包括INC在内的五大项目方集体炮轰火币交易网,直指其无底线砸盘。项目方负责人质疑火币在平台内设置多个数据账户,然后修改币种的交易数据进行抛售,把币种的价格砸到白菜价后再出钱回收,最后实现零成本收割。

但是这篇失实的文章引发李林的愤慨。MAN、YCC、GVE项目方发布澄清公告,在火币的调查中发现,INC项目方承认网上言论来源于INC项目方的主要成员,并提出HADAX平台中INC的交易数据不合理,但未提供证据。在与项目方的合作调查中,火币自证清白,INC赔礼道歉。

但正是因为这件事情,同样引发了李林的反思。“Hadax的目标是创新项目的试验田,而不是空气项目集中营。”这起公关事件成为了HADAX“痛改前非”的导火索。

INC事件之后,HADAX选择了暂停投票上币工作,对超级节点和投票规则进行梳理和重新制定,在6月下旬的两周时间内,HADAX暂停了14家超级节点的合作,对公投列表上的项目也做了相应的清理。

李林表示,在这过程中,HADAX平台在优选节点中有部分节点可能会觉得没有被尊重或者品牌受到伤害,因而会有一些应对,他直言“HADAX必须推倒重建”。


重构HADAX,推出2.0版本


这一停就是两个月。

8月13日,火币推出了全新的HADAX2.0规则。新规则中,HADAX 2.0设立了针对项目方的自助上币系统、项目方进度的项目展示中心以及社区驱动的投票上币系统等三大平台,并引入退市机制。


在全新的2.0机制中,推荐机构成为“重点关照对象”,推荐机构推荐项目并与项目捆绑接受监督;

项目展示则类似于传统证券交易所平台,项目进展、定期报道等实现透明化公布;

投票机制中,token分次给到项目方,从而让项目拿到投资额的时间拉长,避免一些只想寻求短期发展的项目,在拿到投资额后做别的事;

回购的HT放入到投资者激励基金,火币每个季度拿出20%回购的HT,从第三季度开始,将这些HT放到投资者激励基金中;

在退市制度上,则从周报披露周期、二级市场交易量、违法活动等多个方面实施严格规定,逐步建立起“良币驱逐劣币”的运行机制。



我们注意到,这一套机制基本仿照着证券二级市场的管理制度,将项目的上币、信批和交易等完全置于“阳光”下,避免“雾里看花”。而对于HADAX 2.0的第一批推荐机构,规定不超过50家,主要以Hadax邀请的机构和原Hadax超级节点为主。

诚如像李林在链得得“吐槽大会”上所说,投资基金、项目方和用户之间,是一个“零和”的游戏。HADAX 2.0希望能够改变这一关系,只有当几个利益达成一致,当我们的用户和投资基金能够找到靠谱的项目,帮助他们长期发展并实现落地应用、产生加之后,再给用户和投资基金回报,才能形成正向的循环。

8月27日,火币自主数字资产交易所(HADAX)2.0第一期投票上币完成,最终HPT (火币矿池) 、RTE(Rate3 Network)和TRIO(Tripio)共三个项目投票达标并且均超额完成,4个参投项目仅MXC一个项目投票数量未达标。按要求是四名中取前两名,HPT是火币自己的项目不占名额。截至目前,RTE已完成上币交易。

全新的HADAX2.0,告别了过去野蛮的上币机制,实现了投资机构、项目方和用户的捆绑和制衡。如今合并至火币全球站,说明HADAX2.0在这一举动似乎也在昭示着HADAX将告别“泥沼”中的过去,迎来一个全新的自己。诚如火币在其公告中说“火币通过HADAX 2.0一定程度上验证了通过社区甄选出优秀项目的可行性”。(作者:成裘)

炒币故事:200万币圈人,谁是幸运的1%?

特写chaintruth 发表了文章 • 2018-09-04 14:17 • 来自相关话题

在币圈赚钱的永远是那1%,99%的人只有被收割的命运,唯一的差别在于被收割了多少。大部分人都盲目地相信自己会成为那1%,却忽略了在巨大的诱惑面前,抽身早就成为不可能。


三个不同职业的男性,在不同的时间,因不同的理由加入币圈。

徐磊,90后,创业者。创业一年,公司持续盈利,有房有车,以14000美元的价格入手两个比特币,一夜涨了2000美元,从此决定入圈。

龙宇,80后,创业者。从事实体经济,曾年入百万,但生意越来越难做,想通过炒币赚钱来补贴亏钱的实体公司。

周鸣,80后,自由职业者。从事股票投资10年,2015年收入100万元,股市行情不好,想谋求其他的生财之道。

三个人的生活看似没有任何交集,但加入币圈,重仓某一数字货币之后,他们以相同的结局收场。

徐磊,卖房卖车,公司倒闭,现每月还贷款2万元,累计亏损400万元。

龙宇,拉朋友入场,倾注1年多积蓄,累计亏损100万元。

周鸣,投入10年积蓄,从银行贷款,问亲戚朋友借钱,累计亏损70多万元。

加入币圈以前,他们的生活安逸,甚至是普通人眼中的人生赢家。加入币圈之后,原有的一切转瞬即逝,多年积蓄人间蒸发,生活到达了另外一种窘境。但他们依然留恋币圈,依旧相信自己有机会成为那赚钱的1%。


初入币圈


刚入币圈,徐磊就尝到了甜头。刚刚毕业两年,他已经拥有一家可持续盈利的公司,买了房,买了车,在大部分人眼中都是人生赢家。

“睡了一觉比特币涨了2000刀,我当时14000刀买了两个,立马就入圈了。”徐磊兴奋地表示。一晚上净赚4000美元,这虽然和4年赚足2亿美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钱来得也算容易。

巨大的财富挑逗着每个人的神经,身边本来处于同一水平的朋友财富轰然增长后,龙宇坐不住了。80后的龙宇实体出身,有2次创业经历。“没有实际应用,发个币就有几个亿、十几个亿的市值,泡沫太大,我们做实体花多少心血才能做到市值1个亿。”他感叹到。





投资数字货币、创办币安,赵长鹏赚了125亿


彼时,龙宇经营的实体生意遇到了瓶颈。“北京房租涨、原材料涨、人工涨、运费涨,还有各种税,项目难做,材料款不好接,公司基本属于亏钱状态。”因此,他打算投资数字货币,赚到钱后,补贴自己的实体公司。

今年4月,比特币价格下跌到4万人民币左右,龙宇决定入手。他没有贸然行动,先是咨询了身边投资数字货币的朋友。“让我购买WICC,我投资1万元,6元入的。”龙宇回忆。2天内,WICC翻了1.5倍,龙宇在8.9元卖出,随后又在价格7.2元时加仓5万元买入,在11元全部卖出。不久,龙宇以0.9元的价格买入SOC,又在1.3元和1.5元时逐步加仓,最后在1.49元全部卖出。这两笔交易,让他在短短10天内赚了10万元。

“你知道人的本性是赚了快钱之后,抽回去特别难。”龙宇感慨。在短期内获得一笔不小的收益后,“急功近利的赌徒心态蒙蔽了思考能力”,他不断买入数字货币,不断加仓。

徐磊和龙宇都从数字货币赚到了钱,选择加大筹码尚可理解,但周鸣的投资经历显然有一丝赌博的味道。80后的他和股票打了10年交道,行情好的时候,一年赚了100万,他花30万买了一辆车,但这样的速度显然和投资数字货币不能比。

周鸣回忆,今年年初新闻上到处都在播放数字货币大涨的消息,媒体上接二连三出现数字货币造富神话,他来不及了解数字货币究竟为何物,匆匆忙忙从股票退出了全部资金,后来又将所有的资金全部押注在一个名为文通的项目上。“因为当时考虑今年股票不好做,而且当时区块链很火,我们是县城,玩币的人很少,来不及了解。”龙宇对笔者表示。

三个不同职业的男性,在不同的时间点,因不同的理由加入币圈,等待他们的却是极其相似的惨淡结局。


重仓一币


徐磊决定玩把大的,将400万资金全部投入EOS。EOS由BM一手打造,他被人称为技术天才,敢与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叫板。

徐磊想通过杠杆(30~150倍)做空EOS,但EOS一度从30元上涨到134元,他赔惨了。此前,他也曾在数字货币赔过钱,比如被代投骗了30多个以太坊(当时单价为6000元人民币)跑路,但金额远没有这次巨大。





EOS最高曾涨至21.46美元,折合146元(9月1日汇率计算)


相比之下,龙宇的做法显得略微保守。他被朋友拉倒一个名为ZJLT项目的群里。白皮书显示,该项目将企业的ID和KYC信息保存到区块链上,打开企业进入区块链世界的入口;然后将企业在平台上完成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情况如实记录并上链保存;最后依据这些真实数据给出一个信用评级,作为企业的信用价值表示。

龙宇对区块链技术并不了解。但天使投资人薛蛮子、著名经济学家王福重等均为ZJLT站台,“朱潘天天在群里说3倍开盘,破发吃屎”。营销搞得很好,龙宇去查看了朱潘的相关信息:90后、草根创业者、100亿创收者、投资深脑链获得百倍回报。

一系列信息让龙宇觉得这个项目有戏。于是,他在场外以0.173元的价格投资40万元买入了ZJLT。6月15日,ZJLT登录HADAX,随后价格从0.1元涨到0.17元之后便开始了暴跌。目前,ZJLT的市场价格为0.01元人民币,较0.173跌去94%。

龙宇曾想赶紧抛了,但在价格暴跌之时,朱潘(项目方)一直在稳定军心,“绝对会拉,很快就起飞了”。每次,他一想抛,“那种洗脑的文字就会出现”,最终龙宇选择持有,直到ZJLT沦为妥妥的空气币,龙宇投资的40万也打了水漂。

周鸣的经历和龙宇颇为类似。今年2月,周鸣通过代投购买了WTB。起初,周鸣比较谨慎,仅仅投资了5万元。但代投邀请周鸣到发币的公司(深圳文通区块链科技公司)尽调,以取得周鸣的信任。周鸣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了深圳,他发现公司在福田的一栋豪华写字楼内,几十台电脑摆放有序,20多个员工正在工作,“我问了他们,连员工和前台都买了”。

考察过后,周鸣决定重仓。从2月到3月期间,他陆陆续续投资了70万元,以均价5元左右的价格,购买了15万个WTB。其中,30万元是他10年的积蓄,10多万是从亲戚朋友借的,剩余的钱全部来自银行贷款。

3月3日中午,WTB在外盘的价格达到22元。周鸣有些小兴奋,晚上WTB登录交易所,价格瞬间跌到2元,这意味着原本投入的70万瞬间变成了28万,钱没赚成,反倒赔了一大半。


维权无望


周鸣有些慌了。满心期待上线,却是这样的结果,他睡意全无。他不断翻阅资料,开始了解以前并不了解的数字货币。此时的他才明白,原来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并非一个事儿。

3月4日,他想要低价卖出,并没有人接盘。“一是交易量少,二是仅有的交易量也是对倒的。”周鸣表示。但项目方却说5月底拉盘,如果不行,6月项目方以6.8元的价格回购。

此时,周鸣已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但投机心态严重的他还在期待6月奇迹。遗憾的是,奇迹没有发生,6月底,深圳文通区块链科技公司人去楼空,WTB也从交易所下线。

他彻彻底底意识到自己被骗了,70万可能就此打了水漂。他马上联系代投,希望找到项目方追回损失,代投给了周鸣一颗并无任何效果的定心丸:很多领导人都在公司,一起解决。周鸣要求代投退钱,但代投拒绝,他表示,这钱不是自己拿的,没有理由退。周鸣没有第一时间报警,而是选择通过媒体发声。他期待以这样的方式逼出文通公司,悉数要回自己的投资款。

同是80后的龙宇也走上了维权路。8月6日,在ZJLT骗局被揭穿后,龙宇加入了维权群。投资者的情绪激动,一些投资者到朱潘当时的公司Beecool拉横幅,一些投资者已经报警,但更多的人还在期待朱潘出来拉盘。直到2天后,朱潘公开宣布退出币圈,项目方拉盘的幻想破灭,诸多投资者才意识到这不过是另外一场骗局。

因为利益而产生的信任瞬间土崩瓦解。龙宇去找了同样投资ZJLT的伙伴沟通,人们发现此前朱潘的文章不过是过度包装。“北京的豪宅是4万一个月租的,他的确有赚到过钱,几千万有的,但没有包装的那么多。”龙宇回忆。有人表示,朱潘甚至拖欠了Beecool公司的装修费用。

维权无疾而终,依然有人在坚持。ZJLT投资者把矛头指向了当时拉群维权的人,“当时说大家一起维权,结果他一个人得币之后就删除所有人,不管大家”。随后,投资者爆出了拉群人的电话号码。





如今,ZJLT维权群状况


但大多数时候,维权群已经变得冷清,唯一能挑动大家神经依然是关于数字货币的消息。群友们相互切磋投资哪个币,该怎么玩儿,过去被骗的经历似乎成为了过眼云烟。

不同于80后的周鸣和龙宇,徐磊更看得开。“也没什么,不后悔,本来就是一个浴血奋战的战场,有人生就有人死,无所谓,还年轻,重头再来。”言语中,这位刚刚毕业两年的90后对过去的一切早已淡然处之。


被打乱的生活,未被打醒的意识


币圈给了他沉痛一击。炒币之后,徐磊卖了房,卖了车,原本盈利的公司也无法继续维持,还需要每个月还银行2万元的贷款,生活在旁人看来一团糟。

但徐磊似乎并没有打算退出币圈,他的朋友圈还在不断更新和数字货币有关的消息。他对笔者感叹:“我见过很多暴富的,只是没有见过自己而已”。

年长一些的龙宇不似徐磊般潇洒。投资ZJLT,身边的朋友也被他带了进来,最后大家都亏了钱,数额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我有时候不敢面对他们,因为他们亏的是一年或者几年的工资,毕竟小县城一年下来也存不过五六万。”龙宇表示。

他后悔带朋友入圈,但却并没有退出的打算。“炒币还会吧。”他淡淡地说道,似乎没有经过更深入的思考,又像早就想清楚了。他认识到虚拟货币这个圈子是大骗子骗小骗子,小骗子骗韭菜,但暴富的神话依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即便已经赔了将近100万(50万个人投资,50万给朋友做了基金,熊市之下,基金无法退出),他依然决定坚持。

梭哈ZJLT的经历让他买了教训。“我本来就不服输,以后不会动不动就梭哈,其实炒币的确是能赚到钱的,但是绝大部分人不懂抽身。”龙宇说道。钱来得如此快,欲望也会随之无限膨胀,原本的底线也就消失了。

对周鸣而言,麻烦似乎更大。投资的70万有10万是从亲戚朋友借的,他觉得对不起他们。眼下更紧急的是银行的债务问题。从银行借来的16万中,8万是分期,8万归还期限是一年。他必须赶快赚到钱,补上窟窿。“我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等有波行情,再去朋友那里借点钱,慢慢做起来自己熟悉的股票,把借的钱还上。”周鸣表示。

生活质量受到了影响。“说来心里不是很爽,现在基本都是啃老,孩子也归父母管。”这样的窘境是他投资股票10年从未遇到过的,“股票一旦不好我会立马降低仓或空仓,毕竟做了10年,有一定经验”。

他从来不后悔投资数字货币,后悔的是自己缺乏知识反而被骗。“数字货币我会关注,看风景,但绝不是我的菜。”周鸣表示。以投机目的入场的周鸣赔得一塌糊涂,却最终明白这不过是传销而已。

被币圈洗劫后回到生活的藩篱,三人的日子变得惨淡。或许,在币圈赚钱的永远是那1%,99%的人只有被收割的命运,唯一的差别在于被收割了多少。大部分人都盲目地相信自己会成为那1%,却忽略了在巨大的诱惑面前,抽身早就成为不可能。


注: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徐磊、龙宇、周鸣均为化名。 查看全部
671d92d3198280ec9d93c3d2b6b6e9ed_1536020610.jpeg


在币圈赚钱的永远是那1%,99%的人只有被收割的命运,唯一的差别在于被收割了多少。大部分人都盲目地相信自己会成为那1%,却忽略了在巨大的诱惑面前,抽身早就成为不可能。



三个不同职业的男性,在不同的时间,因不同的理由加入币圈。

徐磊,90后,创业者。创业一年,公司持续盈利,有房有车,以14000美元的价格入手两个比特币,一夜涨了2000美元,从此决定入圈。

龙宇,80后,创业者。从事实体经济,曾年入百万,但生意越来越难做,想通过炒币赚钱来补贴亏钱的实体公司。

周鸣,80后,自由职业者。从事股票投资10年,2015年收入100万元,股市行情不好,想谋求其他的生财之道。

三个人的生活看似没有任何交集,但加入币圈,重仓某一数字货币之后,他们以相同的结局收场。

徐磊,卖房卖车,公司倒闭,现每月还贷款2万元,累计亏损400万元。

龙宇,拉朋友入场,倾注1年多积蓄,累计亏损100万元。

周鸣,投入10年积蓄,从银行贷款,问亲戚朋友借钱,累计亏损70多万元。

加入币圈以前,他们的生活安逸,甚至是普通人眼中的人生赢家。加入币圈之后,原有的一切转瞬即逝,多年积蓄人间蒸发,生活到达了另外一种窘境。但他们依然留恋币圈,依旧相信自己有机会成为那赚钱的1%。


初入币圈


刚入币圈,徐磊就尝到了甜头。刚刚毕业两年,他已经拥有一家可持续盈利的公司,买了房,买了车,在大部分人眼中都是人生赢家。

“睡了一觉比特币涨了2000刀,我当时14000刀买了两个,立马就入圈了。”徐磊兴奋地表示。一晚上净赚4000美元,这虽然和4年赚足2亿美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钱来得也算容易。

巨大的财富挑逗着每个人的神经,身边本来处于同一水平的朋友财富轰然增长后,龙宇坐不住了。80后的龙宇实体出身,有2次创业经历。“没有实际应用,发个币就有几个亿、十几个亿的市值,泡沫太大,我们做实体花多少心血才能做到市值1个亿。”他感叹到。

483fd9676dc4c3f109c3fa60b9441c0c_1536020610.jpeg

投资数字货币、创办币安,赵长鹏赚了125亿


彼时,龙宇经营的实体生意遇到了瓶颈。“北京房租涨、原材料涨、人工涨、运费涨,还有各种税,项目难做,材料款不好接,公司基本属于亏钱状态。”因此,他打算投资数字货币,赚到钱后,补贴自己的实体公司。

今年4月,比特币价格下跌到4万人民币左右,龙宇决定入手。他没有贸然行动,先是咨询了身边投资数字货币的朋友。“让我购买WICC,我投资1万元,6元入的。”龙宇回忆。2天内,WICC翻了1.5倍,龙宇在8.9元卖出,随后又在价格7.2元时加仓5万元买入,在11元全部卖出。不久,龙宇以0.9元的价格买入SOC,又在1.3元和1.5元时逐步加仓,最后在1.49元全部卖出。这两笔交易,让他在短短10天内赚了10万元。

“你知道人的本性是赚了快钱之后,抽回去特别难。”龙宇感慨。在短期内获得一笔不小的收益后,“急功近利的赌徒心态蒙蔽了思考能力”,他不断买入数字货币,不断加仓。

徐磊和龙宇都从数字货币赚到了钱,选择加大筹码尚可理解,但周鸣的投资经历显然有一丝赌博的味道。80后的他和股票打了10年交道,行情好的时候,一年赚了100万,他花30万买了一辆车,但这样的速度显然和投资数字货币不能比。

周鸣回忆,今年年初新闻上到处都在播放数字货币大涨的消息,媒体上接二连三出现数字货币造富神话,他来不及了解数字货币究竟为何物,匆匆忙忙从股票退出了全部资金,后来又将所有的资金全部押注在一个名为文通的项目上。“因为当时考虑今年股票不好做,而且当时区块链很火,我们是县城,玩币的人很少,来不及了解。”龙宇对笔者表示。

三个不同职业的男性,在不同的时间点,因不同的理由加入币圈,等待他们的却是极其相似的惨淡结局。


重仓一币


徐磊决定玩把大的,将400万资金全部投入EOS。EOS由BM一手打造,他被人称为技术天才,敢与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叫板。

徐磊想通过杠杆(30~150倍)做空EOS,但EOS一度从30元上涨到134元,他赔惨了。此前,他也曾在数字货币赔过钱,比如被代投骗了30多个以太坊(当时单价为6000元人民币)跑路,但金额远没有这次巨大。

969054d9cd4d7a8a3a3309bb2feaf5d5_1536020610.png

EOS最高曾涨至21.46美元,折合146元(9月1日汇率计算)


相比之下,龙宇的做法显得略微保守。他被朋友拉倒一个名为ZJLT项目的群里。白皮书显示,该项目将企业的ID和KYC信息保存到区块链上,打开企业进入区块链世界的入口;然后将企业在平台上完成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情况如实记录并上链保存;最后依据这些真实数据给出一个信用评级,作为企业的信用价值表示。

龙宇对区块链技术并不了解。但天使投资人薛蛮子、著名经济学家王福重等均为ZJLT站台,“朱潘天天在群里说3倍开盘,破发吃屎”。营销搞得很好,龙宇去查看了朱潘的相关信息:90后、草根创业者、100亿创收者、投资深脑链获得百倍回报。

一系列信息让龙宇觉得这个项目有戏。于是,他在场外以0.173元的价格投资40万元买入了ZJLT。6月15日,ZJLT登录HADAX,随后价格从0.1元涨到0.17元之后便开始了暴跌。目前,ZJLT的市场价格为0.01元人民币,较0.173跌去94%。

龙宇曾想赶紧抛了,但在价格暴跌之时,朱潘(项目方)一直在稳定军心,“绝对会拉,很快就起飞了”。每次,他一想抛,“那种洗脑的文字就会出现”,最终龙宇选择持有,直到ZJLT沦为妥妥的空气币,龙宇投资的40万也打了水漂。

周鸣的经历和龙宇颇为类似。今年2月,周鸣通过代投购买了WTB。起初,周鸣比较谨慎,仅仅投资了5万元。但代投邀请周鸣到发币的公司(深圳文通区块链科技公司)尽调,以取得周鸣的信任。周鸣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了深圳,他发现公司在福田的一栋豪华写字楼内,几十台电脑摆放有序,20多个员工正在工作,“我问了他们,连员工和前台都买了”。

考察过后,周鸣决定重仓。从2月到3月期间,他陆陆续续投资了70万元,以均价5元左右的价格,购买了15万个WTB。其中,30万元是他10年的积蓄,10多万是从亲戚朋友借的,剩余的钱全部来自银行贷款。

3月3日中午,WTB在外盘的价格达到22元。周鸣有些小兴奋,晚上WTB登录交易所,价格瞬间跌到2元,这意味着原本投入的70万瞬间变成了28万,钱没赚成,反倒赔了一大半。


维权无望


周鸣有些慌了。满心期待上线,却是这样的结果,他睡意全无。他不断翻阅资料,开始了解以前并不了解的数字货币。此时的他才明白,原来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并非一个事儿。

3月4日,他想要低价卖出,并没有人接盘。“一是交易量少,二是仅有的交易量也是对倒的。”周鸣表示。但项目方却说5月底拉盘,如果不行,6月项目方以6.8元的价格回购。

此时,周鸣已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但投机心态严重的他还在期待6月奇迹。遗憾的是,奇迹没有发生,6月底,深圳文通区块链科技公司人去楼空,WTB也从交易所下线。

他彻彻底底意识到自己被骗了,70万可能就此打了水漂。他马上联系代投,希望找到项目方追回损失,代投给了周鸣一颗并无任何效果的定心丸:很多领导人都在公司,一起解决。周鸣要求代投退钱,但代投拒绝,他表示,这钱不是自己拿的,没有理由退。周鸣没有第一时间报警,而是选择通过媒体发声。他期待以这样的方式逼出文通公司,悉数要回自己的投资款。

同是80后的龙宇也走上了维权路。8月6日,在ZJLT骗局被揭穿后,龙宇加入了维权群。投资者的情绪激动,一些投资者到朱潘当时的公司Beecool拉横幅,一些投资者已经报警,但更多的人还在期待朱潘出来拉盘。直到2天后,朱潘公开宣布退出币圈,项目方拉盘的幻想破灭,诸多投资者才意识到这不过是另外一场骗局。

因为利益而产生的信任瞬间土崩瓦解。龙宇去找了同样投资ZJLT的伙伴沟通,人们发现此前朱潘的文章不过是过度包装。“北京的豪宅是4万一个月租的,他的确有赚到过钱,几千万有的,但没有包装的那么多。”龙宇回忆。有人表示,朱潘甚至拖欠了Beecool公司的装修费用。

维权无疾而终,依然有人在坚持。ZJLT投资者把矛头指向了当时拉群维权的人,“当时说大家一起维权,结果他一个人得币之后就删除所有人,不管大家”。随后,投资者爆出了拉群人的电话号码。

e4dd42f7d21272e16391774d3654c6c2_1536020610.jpeg

如今,ZJLT维权群状况


但大多数时候,维权群已经变得冷清,唯一能挑动大家神经依然是关于数字货币的消息。群友们相互切磋投资哪个币,该怎么玩儿,过去被骗的经历似乎成为了过眼云烟。

不同于80后的周鸣和龙宇,徐磊更看得开。“也没什么,不后悔,本来就是一个浴血奋战的战场,有人生就有人死,无所谓,还年轻,重头再来。”言语中,这位刚刚毕业两年的90后对过去的一切早已淡然处之。


被打乱的生活,未被打醒的意识


币圈给了他沉痛一击。炒币之后,徐磊卖了房,卖了车,原本盈利的公司也无法继续维持,还需要每个月还银行2万元的贷款,生活在旁人看来一团糟。

但徐磊似乎并没有打算退出币圈,他的朋友圈还在不断更新和数字货币有关的消息。他对笔者感叹:“我见过很多暴富的,只是没有见过自己而已”。

年长一些的龙宇不似徐磊般潇洒。投资ZJLT,身边的朋友也被他带了进来,最后大家都亏了钱,数额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我有时候不敢面对他们,因为他们亏的是一年或者几年的工资,毕竟小县城一年下来也存不过五六万。”龙宇表示。

他后悔带朋友入圈,但却并没有退出的打算。“炒币还会吧。”他淡淡地说道,似乎没有经过更深入的思考,又像早就想清楚了。他认识到虚拟货币这个圈子是大骗子骗小骗子,小骗子骗韭菜,但暴富的神话依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即便已经赔了将近100万(50万个人投资,50万给朋友做了基金,熊市之下,基金无法退出),他依然决定坚持。

梭哈ZJLT的经历让他买了教训。“我本来就不服输,以后不会动不动就梭哈,其实炒币的确是能赚到钱的,但是绝大部分人不懂抽身。”龙宇说道。钱来得如此快,欲望也会随之无限膨胀,原本的底线也就消失了。

对周鸣而言,麻烦似乎更大。投资的70万有10万是从亲戚朋友借的,他觉得对不起他们。眼下更紧急的是银行的债务问题。从银行借来的16万中,8万是分期,8万归还期限是一年。他必须赶快赚到钱,补上窟窿。“我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等有波行情,再去朋友那里借点钱,慢慢做起来自己熟悉的股票,把借的钱还上。”周鸣表示。

生活质量受到了影响。“说来心里不是很爽,现在基本都是啃老,孩子也归父母管。”这样的窘境是他投资股票10年从未遇到过的,“股票一旦不好我会立马降低仓或空仓,毕竟做了10年,有一定经验”。

他从来不后悔投资数字货币,后悔的是自己缺乏知识反而被骗。“数字货币我会关注,看风景,但绝不是我的菜。”周鸣表示。以投机目的入场的周鸣赔得一塌糊涂,却最终明白这不过是传销而已。

被币圈洗劫后回到生活的藩篱,三人的日子变得惨淡。或许,在币圈赚钱的永远是那1%,99%的人只有被收割的命运,唯一的差别在于被收割了多少。大部分人都盲目地相信自己会成为那1%,却忽略了在巨大的诱惑面前,抽身早就成为不可能。


注: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徐磊、龙宇、周鸣均为化名。

港交所能接受一家发币的交易所借壳上市吗?

市场blockbeats 发表了文章 • 2018-09-01 13:16 • 来自相关话题

内部管理混乱,顶风 ICO 投票上币,这家挑战监管的交易所真的能够在港交所借壳上市吗?

8 月 28 日,火币董事长李林收购港股主板上市公司桐成控股(01611)73.73% 股权的消息被曝出。根据港交所的信息,李林代表的火币集团收购桐成控股约 2.16 亿股,占已发行股比 71.67%。媒体报道显示,按照每股均价 2.72 港元计算,为这次「借壳上市」,李林需要支付约 5.87 亿港元(约合人民币 5.11 亿元)。





要约方(火币)的简化股权结构图


桐成控股的声明中提到,交易于买卖协议日期完成,这意味着火币或很快完成借壳上市,成为国内首家登上资本市场的数字货币交易所。受此影响,8 月 30 日桐成控股复牌暴涨 70%,达 5.24 港元,市值飙升至 15.76 亿港元。公告显示,要约人(火币)将帮助桐成控股改进运营并加入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资产领域进行拓展等。

同一天,火币旗下 HADAX 交易所也完成了内部反腐整改后的第二期上币投票,三个区块链项目成功晋级、Token 将登陆 HADAX 交易所进行交易。

而就在 3 天前,国内颁布了继 2017 年「9.4 事件」后更严格的区块链金融监管文件。银保监会联合中央网信办、公安部、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共同发布《关于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明确了通过发行「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方式吸收资金行为,是炒作区块链概念的非法集资、传销、诈骗。

相关部门也开通了举报入口,区块链非法集资、传销和诈骗进入官方严厉监管阶段,火币、HADAX、OKEx、币安、Bigone等交易所成为文件中的重点监控对象。

监管方再次确认虚拟数字币相关交易的违法属性,火币却一边借壳上市在资本市场进行运作寻求金融政策上的合规,一边通过平台币和新项目 ICO 融资不断试探监管底线。


资本运作:地主家还有多少余粮


交易所暴利的说法由来已久,此次火币为借壳上市豪掷超 5 亿元足以证明交易所的资金实力,但在持续近半年的熊市背景下,交易所的余粮能否满足火币此次的资本运作和后续扩张呢?

根据 4 月 16 日火币官网发布的回购公告,每季度将拿出收入的 20% 进行回购 HT。2018 第一季度,火币回购 933.29 万个 HT,由此可知火币一季度收入近 5 亿元。据《碳链价值》报道,火币团队从年初的 200 人扩展到如今的 1300 人,业务从交易所一路扩展到矿池、钱包、资本、孵化器、基金、公链、研究院、实验室等等,从单线作战到接近 10 条线同时推进,这对于这家创业公司的运营和管理压力来说,可谓空前巨大。

火热的交易所业务从 4 月开始极速下滑,受影响不仅仅是火币一家。根据非小号数据,3 月 31 日当日,火币的成交量为 81 亿元。但受熊市影响,4 月至今交易所交易量整体呈下降趋势,火币从 4 月 1 日的 62 亿元,降至 8 月 28 日的 40 亿元。降幅近 35% 所对应的是,交易所的手续费收入急剧下降,其他业务线条除了基金和资本外,几乎没有贡献收入的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HADAX 以及官方指定的投票 Token HT,成为火币的收益来源之一。据区块律动 BlockBeats 统计,火币 HADAX 上币变相缴纳的手续费高达数千万元。在业内不少人看来,HADAX 其实是是火币内部混乱管理的产物,其目的就是为了完成指标而圈钱。

事实证明,HADAX 上的项目不仅高风险,而且质量很差。截至发稿,HADAX 上线的所有项目都处于濒临破发状态,大量投资者被套牢,不少项目方也在这场圈钱骗局中丧失信心。

此外,HADAX 交易所还多次被项目方指责内幕砸盘、收割项目方。今年 6 月初 HADAX 上币项目影链主动曝光 HADAX 的收割行为,文章《5 大项目方曝光火币 HADAX 无底线砸盘收割项目方》指出,INC 采取的是锁仓机制,目前还没有个人用户达到两百万数额,而交易所却有这样的账号出现并进交易,指责平台在背后砸盘割韭菜。

五大项目方也联合指责火币,通过内部设置多个数据账户修改后台交易数据来进行抛售,无底线砸盘后,再在低价接回来。最终,这次撕逼事件以影链项目负责人公开道歉后,火币退币、项目退市收场。

**据区块律动 BlockBeats 从 HADAX 第一批上币的某项目方了解到,HADAX 上币的费用让该项目元气大伤,目前该团队在出掉自己手中的部分存货后便不再拉盘,项目仅剩的一名开发人员也已离职。近期区块律动 BlockBeats 将深入报道这个即将跑路的项目。

交易所在虚拟数字币交易中的强势地位可见一斑,HADAX 的混乱也暴露了火币管理混乱、内部腐败的问题。

在新投资者不再入场、青黄不接,交易量下滑严重只剩机器人撑场,项目方认清现状后,火币的收入可想而知开始大幅度下降。再加上业务线条增加、海外业务的扩张、团队人数激增,运营成本也水涨船高。

竞争对手并没有放弃竞争,火币极有可能掉出第一梯队。7 月份的火币有几条路可以选:

1、继续运营下去,假装无事发生;

2、积极转型,迎合监管;

3、假意逢迎,变着法圈钱。


火币选择了第 3 条路。


因为腐败问题而改革的 HADAX 交易所


6 月 29 日,HADAX 交易所发布新规则,将超级节点分为两层,常务节点和优选节点:拥有较大权力的常务节点多为传统 VC,失去投票话语权的优选节点大多是 Token 基金。因为丧失了优势地位,沦为二流投票权,这直接使得节点资本杜均和 DFund 基金赵东宣布退出火币 HADAX 超级节点。新旧资本背景的势力分裂就此开始,火币的内部反腐口号也再次打响。

杜均是火币联合创始人,此前被媒体报道称为「集火币项目上线、宣传于一体的大庄家」,此次公开翻脸,倒戈社区自治交易所,并在宣布退出的行文中配上一张黑色竖中指图,不满意味明显。






圈内大佬赵东宣布 DFund 退出 HADAX 超级节点后,币信资本和了得资本也相继退出。BlockVC、LinkVC、创世资本等超级节点,也公开表达各自的不满情绪。LinkVC 合伙人张力称「火币有些部门很官僚」。

面对多方的质疑和反对声音,李林回应:「当人拥有没有监管的权力以后,就会变得「官僚」,这是人性。」他表示要将 HADAX 推倒重建,「对用户负责是最重要的事情」。

据内部人士透露,火币全球商务副总裁霍力被免职,原 HADAX 负责人被抽调,HADAX 现由火币 COO 朱嘉伟直接负责,据传还有多名高管奖金被取消,不少 HADAX 员工相继离职。火币似乎进入一种肃清和反省状态。详情查阅本篇文章《撕裂中的中国币圈》。

火币内部的失控和腐败在 HADAX 上线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在第一批 HADAX 上币项目中,前三名的项目花了超过 4000 万人民币的上币费(HT),而这三个项目都在归零的路上。






这种变相地使用平台币进行投票的行为,增加了平台币 HT 的流通和使用场景上,变相地拉高火币交易所的整体市值。

在整改后的 HADAX 2.0 中,相关规则提高了投票者的门槛,由 HADAX 团队定向邀请合格投票者参与投票,即持有净资产不低于 150 万美元(机构)或 45 万美元(个人)的平台用户才有资格参与此次投票。普通投资者从原来可以投票支持喜欢的项目到被限制参与,投资者已经失去了选择他们喜欢的项目的权利。

HADAX 用「锁仓」为自己留了条后路。此次投票激励的 Token 空投给投票者,投票支付的 HT 空投给项目方。为防止项目方跑路,空投给投票者的 Token 激励,和用户投票支付的 HT 都会锁仓,分 12 个月解锁,上币当天解锁 1/3,剩余部分从次月开始每月 1 日解锁,11 个月解锁完毕。

投票上币的项目展示时间仅一周,投票时间也从一周缩到了 1 小时,非常仓促。最终,只有得票前两名的项目可以上 HADAX 进行交易。

看到这里,你应该差不多明白了,HADAX 改版之后的投票规则最大的受益方仍然是火币。其对投资者投票资格的限制,项目方空头奖励锁仓 HT 的限制,投票所消耗的 HT 返还期限限制,都缩减了 HT 在整个市场上的流动性,从而推高 HT 价格。


上币不避亲,拉升平台币更要紧


据火币 HADAX 2.0 官网显示,第二轮入围的投票项目 HPT(火币矿池生态通证)、TRIO(Tripio)、RTE(Rate3)、MXC(极域)中,HPT 以总票数 8230725 票位居第一,第二名 RTE 总票数 749994 票,第三名 TRIO 总票数 590000 票。






忽略平台方所说的投票后续会以空投方式返还给用户和项目方,按照近期均价 15 元粗略计算,这三个项目上线交易所对应的成本分别为 12000 万元,1100 万元,以及 880 万元。

不过很快,HADAX 交易所 8 月 27 日发布公布信息称,「HPT 属火币子币,不占用名额,本次排名前二的币有资格上币。所以在本期公开投票中 HPT,RTE,TRIO 均成功上币。」






区块律动 BlockBeats 想问,既然不占用名额,为何不直接上线,还搞投票这些虚的?这一举动,颇有种火币豪掷 1.23 亿元来证明,强硬的资金靠山是确保上线的唯一标准。但对火币来说,名、利缺一不可,这种富二代式优越感的背后,其实是 HPT 投票结束,大量锁仓的 HT 和「拔得头筹」声势下的 HPT。

除有火币背书的 HPT,此次上线的其他两个项目是颇具暴发户性质的 RTE、TRIO。为什么说是暴发户,从上币规则可管中一窥。

首先,投票需要支付火币官方指定代币——HT。项目方由火币指定推荐机构上报,推荐机构在投票账户中需要存储 50 万 HT,该 HT 仅能用于投票,不能用于交易。当账户低于 10 万 HT 时,需要一次性补足 50 万 HT,否则失去投票资格。

其次,个人投票者和机构投票者最少可投 1 万 HT,最多前者能投 5 万 HT,后者能投 20 万 HT。按照近期均价 15 元计算,个人投票的最低成本 15 万元,最高成本 75 万元。机构投票者的最高成本 300 万元。

那么问题来了,机构作为推荐方为什么要买至少 50 万 HT 获得投票资格呢?看到这应该明白,这次的投票上币,与 HADAX 1.0 的本质并无两样,不过是多出一个第三方——投资机构或合格投资人,项目方把钱交给二者买 HT 给自己投票,投票的 HT 又以锁仓的形式回到项目方手中,因此项目方自有资金的多少成为能否出道的关键。

所以,新一批上币项目是不是价值项目不敢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RTE、TRIO 是众多项目方中为上线砸钱最多的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HADAX 官网展示的项目介绍页面里有一行小字「当前页展示内容为项目方自行填写,火币不对此内容真实性负责」,这意味着,火币并不对自己亲自审核通过且展示在自己平台上的项目负任何责任。

宣称「价值项目」的投票上线币种几乎全部归零、对审核展示在平台的项目方信息真实性不负责任、一再改变规则却不变圈钱本质。可见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投票中,火币是首要的利益获取者,紧随其后的是投资机构及其背后的项目方,最后才是不明真相的普通投资者。

抱歉,这不是对用户负责的态度。


监管升级,火币能否安睡


即使经过整改,目前火币内部依旧一团乱。

人事变动上,从 OKEx 挖来的李书沸,在与许明星的两度隔空对话中说尽肺腑之言,加入火币之后,李担任了国际业务副总裁的职位,但并未从事火币国际化业务工作,而是参与全球首部区块链微电影《火之恋》的拍摄和制作,并在其中担任重要角色。






在流量数据上,Similarweb 的数据显示,主站 huobi.pro 在近 6 个月中,桌面和移动网络上的流量持续下滑。最高点在 3 月,访问量达 820 万,最低点为 7 月,访问量为 155 万,最高下滑率高达 81%。






从流量区域分布来看,火币的海外流量看起来不错,但是口碑差强人意。在国外虚拟数字币交易平台比较网站 CryptoCompare 中,火币 Pro 交易所只拿到了 2.7 分的用户评分。海外用户 killhuobi 反映,在火币上交易比特币非常危险,只要比特币价格下降,其网站和应用程序就无法定期打开。






本想等到时机成熟时彻底放弃中国市场,可惜火币没有迎来蓬勃发展的海外市场,反倒是迎来了比去年更严厉的监管。

监管对数字加密货币交易所关注已久。最早是 3 月份,火币 COO 朱嘉伟公开透露,今年 1 月份监管机构就开始布局调查国内虚拟数字币交易所,「国内的加密货币交易禁令很可能取消」。他称「目前监管正在全面了解加密货币交易的操作,比特币如何运作,资金来自何处,资金流向何处,人们如何赚钱和亏钱。」

当时,监管确实已经开始对交易的合规性进行调查。北京、上海的央行金融监管机构开始调查国内的虚拟数字币交易所,是否满足关于反洗钱和资本管制的合规条件。

圈内一片风声鹤唳,火币也开始寻求合规。其在 3 月底海南三亚举办的媒体发布会上宣称,「已与澳大利亚 Blockchain Global 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开拓澳洲数字资产交易市场。」

但在当天下午就被打脸。区块链集团亲自发声明否认合作,并要求火币集团为冒用上市公司名义进行商业活动的侵权行为公开道歉并澄清。5 天后,区块链集团再发声明称,为防止引发不必要的误会,其将保留采取法律行动的权利。

8 月 21 日,大量参与炒币的微信公众号被微信永久封禁,其中就包括火币旗下的「火币行情」这个账号,朱嘉伟今年年初「加密货币交易禁令可能取消」的预言失败。

8 月 28 日史上最严监管到来,中国互联网金融举报信息平台将「代币融资发型」列入互联网金融举报范围范围,内容直指以离岸公司形式继续业务的各大交易所,并开放了举报入口,以国人为主要用户的数字加密货币交易所感到前所未有的政策压力。

火币的内部清理仍在继续进行。9月1日凌晨消息,火币集团辞退了渠道运营总监胡天敏和下属吕春泉,据悉两人因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而被辞退。该部门对拆单补款负有审批责任,在对渠道供应商联合诈骗渠道推广费过程中,胡天敏负有审批责任。





港交所披露的桐成控股股权转让文件


此次火币斥资收购港股上市公司,有媒体评论称是通过港交所收购上市公司借壳上市来寻求庇护,试图合规来迎合监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虚拟数字币交易所们增加了信心。但区块律动 BlockBeats 认为,这样的借壳上市很有可能失败,而变成一种财务投资。

自媒体小犀财经提到,按照港交所的上市规则,当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的 24 个月内,控制人向上市公司累计注入资产的资产比率、代价比率、盈利比率、收益比例和股本比率任一指标高于 100%,都将被认定为反向收购(借壳上市),需以 IPO 申请的标准进行审批。同时,香港联交所保留自由裁量权。

这意味着,如果港交所不以 IPO 申请标准批准的话,火币只是这家 LED 照明公司的大股东,而无法实现火币的借壳上市。更何况大陆政策严格,美国 SEC 又多次拒绝与虚拟货币相关的 ETF 基金,香港方面自然不敢在此刻轻举妄动。

能否借壳上市?留给火币的时间不多了,港交所的问询可能很快就到。

在这场与监管的博弈中,交易所们离岸操控模式到底能持续多久仍是未知数。但更让人费解的是,许多交易所并未选择暂时避风头,而是继续「顶风作案」。(0x28) 查看全部
timg.jpeg


内部管理混乱,顶风 ICO 投票上币,这家挑战监管的交易所真的能够在港交所借壳上市吗?

8 月 28 日,火币董事长李林收购港股主板上市公司桐成控股(01611)73.73% 股权的消息被曝出。根据港交所的信息,李林代表的火币集团收购桐成控股约 2.16 亿股,占已发行股比 71.67%。媒体报道显示,按照每股均价 2.72 港元计算,为这次「借壳上市」,李林需要支付约 5.87 亿港元(约合人民币 5.11 亿元)。

huo01.jpg

要约方(火币)的简化股权结构图


桐成控股的声明中提到,交易于买卖协议日期完成,这意味着火币或很快完成借壳上市,成为国内首家登上资本市场的数字货币交易所。受此影响,8 月 30 日桐成控股复牌暴涨 70%,达 5.24 港元,市值飙升至 15.76 亿港元。公告显示,要约人(火币)将帮助桐成控股改进运营并加入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资产领域进行拓展等。

同一天,火币旗下 HADAX 交易所也完成了内部反腐整改后的第二期上币投票,三个区块链项目成功晋级、Token 将登陆 HADAX 交易所进行交易。

而就在 3 天前,国内颁布了继 2017 年「9.4 事件」后更严格的区块链金融监管文件。银保监会联合中央网信办、公安部、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共同发布《关于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明确了通过发行「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方式吸收资金行为,是炒作区块链概念的非法集资、传销、诈骗。

相关部门也开通了举报入口,区块链非法集资、传销和诈骗进入官方严厉监管阶段,火币、HADAX、OKEx、币安、Bigone等交易所成为文件中的重点监控对象。

监管方再次确认虚拟数字币相关交易的违法属性,火币却一边借壳上市在资本市场进行运作寻求金融政策上的合规,一边通过平台币和新项目 ICO 融资不断试探监管底线。


资本运作:地主家还有多少余粮


交易所暴利的说法由来已久,此次火币为借壳上市豪掷超 5 亿元足以证明交易所的资金实力,但在持续近半年的熊市背景下,交易所的余粮能否满足火币此次的资本运作和后续扩张呢?

根据 4 月 16 日火币官网发布的回购公告,每季度将拿出收入的 20% 进行回购 HT。2018 第一季度,火币回购 933.29 万个 HT,由此可知火币一季度收入近 5 亿元。据《碳链价值》报道,火币团队从年初的 200 人扩展到如今的 1300 人,业务从交易所一路扩展到矿池、钱包、资本、孵化器、基金、公链、研究院、实验室等等,从单线作战到接近 10 条线同时推进,这对于这家创业公司的运营和管理压力来说,可谓空前巨大。

火热的交易所业务从 4 月开始极速下滑,受影响不仅仅是火币一家。根据非小号数据,3 月 31 日当日,火币的成交量为 81 亿元。但受熊市影响,4 月至今交易所交易量整体呈下降趋势,火币从 4 月 1 日的 62 亿元,降至 8 月 28 日的 40 亿元。降幅近 35% 所对应的是,交易所的手续费收入急剧下降,其他业务线条除了基金和资本外,几乎没有贡献收入的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HADAX 以及官方指定的投票 Token HT,成为火币的收益来源之一。据区块律动 BlockBeats 统计,火币 HADAX 上币变相缴纳的手续费高达数千万元。在业内不少人看来,HADAX 其实是是火币内部混乱管理的产物,其目的就是为了完成指标而圈钱。

事实证明,HADAX 上的项目不仅高风险,而且质量很差。截至发稿,HADAX 上线的所有项目都处于濒临破发状态,大量投资者被套牢,不少项目方也在这场圈钱骗局中丧失信心。

此外,HADAX 交易所还多次被项目方指责内幕砸盘、收割项目方。今年 6 月初 HADAX 上币项目影链主动曝光 HADAX 的收割行为,文章《5 大项目方曝光火币 HADAX 无底线砸盘收割项目方》指出,INC 采取的是锁仓机制,目前还没有个人用户达到两百万数额,而交易所却有这样的账号出现并进交易,指责平台在背后砸盘割韭菜。

五大项目方也联合指责火币,通过内部设置多个数据账户修改后台交易数据来进行抛售,无底线砸盘后,再在低价接回来。最终,这次撕逼事件以影链项目负责人公开道歉后,火币退币、项目退市收场。

**据区块律动 BlockBeats 从 HADAX 第一批上币的某项目方了解到,HADAX 上币的费用让该项目元气大伤,目前该团队在出掉自己手中的部分存货后便不再拉盘,项目仅剩的一名开发人员也已离职。近期区块律动 BlockBeats 将深入报道这个即将跑路的项目。

交易所在虚拟数字币交易中的强势地位可见一斑,HADAX 的混乱也暴露了火币管理混乱、内部腐败的问题。

在新投资者不再入场、青黄不接,交易量下滑严重只剩机器人撑场,项目方认清现状后,火币的收入可想而知开始大幅度下降。再加上业务线条增加、海外业务的扩张、团队人数激增,运营成本也水涨船高。

竞争对手并没有放弃竞争,火币极有可能掉出第一梯队。7 月份的火币有几条路可以选:


1、继续运营下去,假装无事发生;

2、积极转型,迎合监管;

3、假意逢迎,变着法圈钱。



火币选择了第 3 条路。


因为腐败问题而改革的 HADAX 交易所


6 月 29 日,HADAX 交易所发布新规则,将超级节点分为两层,常务节点和优选节点:拥有较大权力的常务节点多为传统 VC,失去投票话语权的优选节点大多是 Token 基金。因为丧失了优势地位,沦为二流投票权,这直接使得节点资本杜均和 DFund 基金赵东宣布退出火币 HADAX 超级节点。新旧资本背景的势力分裂就此开始,火币的内部反腐口号也再次打响。

杜均是火币联合创始人,此前被媒体报道称为「集火币项目上线、宣传于一体的大庄家」,此次公开翻脸,倒戈社区自治交易所,并在宣布退出的行文中配上一张黑色竖中指图,不满意味明显。

huo02.jpg


圈内大佬赵东宣布 DFund 退出 HADAX 超级节点后,币信资本和了得资本也相继退出。BlockVC、LinkVC、创世资本等超级节点,也公开表达各自的不满情绪。LinkVC 合伙人张力称「火币有些部门很官僚」。

面对多方的质疑和反对声音,李林回应:「当人拥有没有监管的权力以后,就会变得「官僚」,这是人性。」他表示要将 HADAX 推倒重建,「对用户负责是最重要的事情」。

据内部人士透露,火币全球商务副总裁霍力被免职,原 HADAX 负责人被抽调,HADAX 现由火币 COO 朱嘉伟直接负责,据传还有多名高管奖金被取消,不少 HADAX 员工相继离职。火币似乎进入一种肃清和反省状态。详情查阅本篇文章《撕裂中的中国币圈》。

火币内部的失控和腐败在 HADAX 上线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在第一批 HADAX 上币项目中,前三名的项目花了超过 4000 万人民币的上币费(HT),而这三个项目都在归零的路上。

huo03.jpg


这种变相地使用平台币进行投票的行为,增加了平台币 HT 的流通和使用场景上,变相地拉高火币交易所的整体市值。

在整改后的 HADAX 2.0 中,相关规则提高了投票者的门槛,由 HADAX 团队定向邀请合格投票者参与投票,即持有净资产不低于 150 万美元(机构)或 45 万美元(个人)的平台用户才有资格参与此次投票。普通投资者从原来可以投票支持喜欢的项目到被限制参与,投资者已经失去了选择他们喜欢的项目的权利。

HADAX 用「锁仓」为自己留了条后路。此次投票激励的 Token 空投给投票者,投票支付的 HT 空投给项目方。为防止项目方跑路,空投给投票者的 Token 激励,和用户投票支付的 HT 都会锁仓,分 12 个月解锁,上币当天解锁 1/3,剩余部分从次月开始每月 1 日解锁,11 个月解锁完毕。

投票上币的项目展示时间仅一周,投票时间也从一周缩到了 1 小时,非常仓促。最终,只有得票前两名的项目可以上 HADAX 进行交易。

看到这里,你应该差不多明白了,HADAX 改版之后的投票规则最大的受益方仍然是火币。其对投资者投票资格的限制,项目方空头奖励锁仓 HT 的限制,投票所消耗的 HT 返还期限限制,都缩减了 HT 在整个市场上的流动性,从而推高 HT 价格。


上币不避亲,拉升平台币更要紧


据火币 HADAX 2.0 官网显示,第二轮入围的投票项目 HPT(火币矿池生态通证)、TRIO(Tripio)、RTE(Rate3)、MXC(极域)中,HPT 以总票数 8230725 票位居第一,第二名 RTE 总票数 749994 票,第三名 TRIO 总票数 590000 票。

huo04.jpg


忽略平台方所说的投票后续会以空投方式返还给用户和项目方,按照近期均价 15 元粗略计算,这三个项目上线交易所对应的成本分别为 12000 万元,1100 万元,以及 880 万元。

不过很快,HADAX 交易所 8 月 27 日发布公布信息称,「HPT 属火币子币,不占用名额,本次排名前二的币有资格上币。所以在本期公开投票中 HPT,RTE,TRIO 均成功上币。」

huo05.jpg


区块律动 BlockBeats 想问,既然不占用名额,为何不直接上线,还搞投票这些虚的?这一举动,颇有种火币豪掷 1.23 亿元来证明,强硬的资金靠山是确保上线的唯一标准。但对火币来说,名、利缺一不可,这种富二代式优越感的背后,其实是 HPT 投票结束,大量锁仓的 HT 和「拔得头筹」声势下的 HPT。

除有火币背书的 HPT,此次上线的其他两个项目是颇具暴发户性质的 RTE、TRIO。为什么说是暴发户,从上币规则可管中一窥。

首先,投票需要支付火币官方指定代币——HT。项目方由火币指定推荐机构上报,推荐机构在投票账户中需要存储 50 万 HT,该 HT 仅能用于投票,不能用于交易。当账户低于 10 万 HT 时,需要一次性补足 50 万 HT,否则失去投票资格。

其次,个人投票者和机构投票者最少可投 1 万 HT,最多前者能投 5 万 HT,后者能投 20 万 HT。按照近期均价 15 元计算,个人投票的最低成本 15 万元,最高成本 75 万元。机构投票者的最高成本 300 万元。

那么问题来了,机构作为推荐方为什么要买至少 50 万 HT 获得投票资格呢?看到这应该明白,这次的投票上币,与 HADAX 1.0 的本质并无两样,不过是多出一个第三方——投资机构或合格投资人,项目方把钱交给二者买 HT 给自己投票,投票的 HT 又以锁仓的形式回到项目方手中,因此项目方自有资金的多少成为能否出道的关键。

所以,新一批上币项目是不是价值项目不敢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RTE、TRIO 是众多项目方中为上线砸钱最多的项目。

huo06.jpg


值得注意的是,HADAX 官网展示的项目介绍页面里有一行小字「当前页展示内容为项目方自行填写,火币不对此内容真实性负责」,这意味着,火币并不对自己亲自审核通过且展示在自己平台上的项目负任何责任。

宣称「价值项目」的投票上线币种几乎全部归零、对审核展示在平台的项目方信息真实性不负责任、一再改变规则却不变圈钱本质。可见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投票中,火币是首要的利益获取者,紧随其后的是投资机构及其背后的项目方,最后才是不明真相的普通投资者。

抱歉,这不是对用户负责的态度。


监管升级,火币能否安睡


即使经过整改,目前火币内部依旧一团乱。

人事变动上,从 OKEx 挖来的李书沸,在与许明星的两度隔空对话中说尽肺腑之言,加入火币之后,李担任了国际业务副总裁的职位,但并未从事火币国际化业务工作,而是参与全球首部区块链微电影《火之恋》的拍摄和制作,并在其中担任重要角色。

huo07.jpg


在流量数据上,Similarweb 的数据显示,主站 huobi.pro 在近 6 个月中,桌面和移动网络上的流量持续下滑。最高点在 3 月,访问量达 820 万,最低点为 7 月,访问量为 155 万,最高下滑率高达 81%。

huo08.jpg


从流量区域分布来看,火币的海外流量看起来不错,但是口碑差强人意。在国外虚拟数字币交易平台比较网站 CryptoCompare 中,火币 Pro 交易所只拿到了 2.7 分的用户评分。海外用户 killhuobi 反映,在火币上交易比特币非常危险,只要比特币价格下降,其网站和应用程序就无法定期打开。

huo09.png


本想等到时机成熟时彻底放弃中国市场,可惜火币没有迎来蓬勃发展的海外市场,反倒是迎来了比去年更严厉的监管。

监管对数字加密货币交易所关注已久。最早是 3 月份,火币 COO 朱嘉伟公开透露,今年 1 月份监管机构就开始布局调查国内虚拟数字币交易所,「国内的加密货币交易禁令很可能取消」。他称「目前监管正在全面了解加密货币交易的操作,比特币如何运作,资金来自何处,资金流向何处,人们如何赚钱和亏钱。」

当时,监管确实已经开始对交易的合规性进行调查。北京、上海的央行金融监管机构开始调查国内的虚拟数字币交易所,是否满足关于反洗钱和资本管制的合规条件。

圈内一片风声鹤唳,火币也开始寻求合规。其在 3 月底海南三亚举办的媒体发布会上宣称,「已与澳大利亚 Blockchain Global 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开拓澳洲数字资产交易市场。」

但在当天下午就被打脸。区块链集团亲自发声明否认合作,并要求火币集团为冒用上市公司名义进行商业活动的侵权行为公开道歉并澄清。5 天后,区块链集团再发声明称,为防止引发不必要的误会,其将保留采取法律行动的权利。

8 月 21 日,大量参与炒币的微信公众号被微信永久封禁,其中就包括火币旗下的「火币行情」这个账号,朱嘉伟今年年初「加密货币交易禁令可能取消」的预言失败。

8 月 28 日史上最严监管到来,中国互联网金融举报信息平台将「代币融资发型」列入互联网金融举报范围范围,内容直指以离岸公司形式继续业务的各大交易所,并开放了举报入口,以国人为主要用户的数字加密货币交易所感到前所未有的政策压力。

火币的内部清理仍在继续进行。9月1日凌晨消息,火币集团辞退了渠道运营总监胡天敏和下属吕春泉,据悉两人因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而被辞退。该部门对拆单补款负有审批责任,在对渠道供应商联合诈骗渠道推广费过程中,胡天敏负有审批责任。

huo10.jpg

港交所披露的桐成控股股权转让文件


此次火币斥资收购港股上市公司,有媒体评论称是通过港交所收购上市公司借壳上市来寻求庇护,试图合规来迎合监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虚拟数字币交易所们增加了信心。但区块律动 BlockBeats 认为,这样的借壳上市很有可能失败,而变成一种财务投资。

自媒体小犀财经提到,按照港交所的上市规则,当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的 24 个月内,控制人向上市公司累计注入资产的资产比率、代价比率、盈利比率、收益比例和股本比率任一指标高于 100%,都将被认定为反向收购(借壳上市),需以 IPO 申请的标准进行审批。同时,香港联交所保留自由裁量权。

这意味着,如果港交所不以 IPO 申请标准批准的话,火币只是这家 LED 照明公司的大股东,而无法实现火币的借壳上市。更何况大陆政策严格,美国 SEC 又多次拒绝与虚拟货币相关的 ETF 基金,香港方面自然不敢在此刻轻举妄动。

能否借壳上市?留给火币的时间不多了,港交所的问询可能很快就到。

在这场与监管的博弈中,交易所们离岸操控模式到底能持续多久仍是未知数。但更让人费解的是,许多交易所并未选择暂时避风头,而是继续「顶风作案」。(0x28)

火币HADAX 2.0,那些被捆绑的机构和项目方

公司xcong 发表了文章 • 2018-08-23 22:38 • 来自相关话题

8月22日晚,多家投资机构开始为火币HADAX 2.0的第一次投票预热,小葱也被拉到名为“HADAX投票激励群”的微信群中。HPT(火币矿池生态通证)、TRIO(Tripio)、RTE(Rate3)、MXC(极域)成为首轮入围的项目,它们会在三天后接受公开投票。

去年以来,交易所下放一部分权力,开始推行投票上币,火币的子品牌HADAX也是其中之一。HADAX为了引入优质的项目,将一部分决定权交到了投资机构手中,然而,却一直未能找到投资机构参与的最佳方式,导致近半年以来频繁更改规则。

一周前,火币HADAX公告公布《HADAX 2.0正式规则及第一期的具体安排》。与此前的规则相比,投资机构的推荐方式和上币话语权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


投资机构权力最大的超级节点时代:机构票选直接上币


今年2月12日,火币HADAX投票上币正式启动。

在第一期投票规则中,上币完全依赖交易所用户的投票。而在3月份公布的《HADAX第二期投票上币规则定稿》中,火币HADAX将投资机构的权力写入了规则,被称为“超级投票节点”。从此,投资机构一直在火币HADAX上币规则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第二期投票规则中,投资机构(即超级节点)的权利体现在初审。初审中的项目,依据获得超级节点票数高低进入公众投票列表,争夺HADAX上线资格。超级节点全部投了赞成票投票的项目,可以推荐上Huobi Pro。当然,这些项目还要经过Huobi Pro的过会审核。

一个半月后,火币HADAX又加入了新的玩法,名为“超级投票节点专场活动”。超级节点的权利在“专场活动”中得到最大体现:所有超级节点一起投票,得票前两名的项目可以直接上币。在欧洲和澳洲专场,得票前三名的项目可以直接上币。至此,由投资机构扮演的超级节点的权力发挥到最大,可以直接决定上币。AE、REN、PKT、EZT、NBC都在此规则下实现了上币。

投资机构联合起来把自己投资的项目推上交易所似乎不是什么难事,以第一期超级投票节点专场活动中得票数第一的项目HOT为例,支持HOT的超级节点共有十家,其中的六家都是该项目的机构投资人。


超级节点被分级,引发多家投资机构不满


6月9日,一家区块链媒体发文称,INC等五大项目方炮轰火币交易所,指责火币平台无底线砸盘,强推和交易所有内幕关系的币种。火币创始人李林发长文予以回击,随即暂停了投票上币。几个星期后,HADAX对超级节点进行调整,发布《关于HADAX超级节点和投票规则的更新以及后续安排》。

调整后的规则将超级节点分成两类,常务节点和优选节点。存续时间较长的基金列为首批常务节点,存续时间还不够长或存在其他问题的被列为了优选节点。小葱APP统计后发现,50%的常务节点和74%优选节点来自HADAX原来的超级节点,其余为新增,原来超级节点中也有超过30%的节点被“淘汰”。






常务节点和优选节点的权力被限定在初审阶段,但是新增一条规则:项目必须得到至少一个常务节点的投票,才能上币。也就是说,常务节点被赋予了更高权重的话语权。

这一举动引起了多个原超级节点的不满。落选常务节点的节点资本和DFund纷纷宣布退出HADAX超级节点。意识到不妥的火币创始人李林发表朋友圈,对他们退出的行为表示理解,并称Hadax必须推倒重建,下个月还会有大的升级。于是就有了今天的Hadax 2.0正式规则。


2.0新规:谁将决定投资机构的去留


HADAX最新投票上币规则公布于8月13日,即《Hadax 2.0正式规则及第一期的具体安排》。Hadax 2.0完全删掉了“节点”的概念,将投资机构统称为“推荐机构”。据公告内容,推荐机构主要由原HADAX超级节点和一些新邀请的机构组成。

新规首次引入了机构评分制,机构的得分取决于其推荐项目上市后的市场表现,如项目收益和交易量。HADAX 会根据一定时期内推荐机构的得分进行末尾淘汰。但至于多长时间为一个考察周期,这一版的上币规则中并没有明确。

小葱分析认为,将机构得分与其推荐项目上市后的表现(币价、交易量)挂钩,将促使投资机构与其推荐的项目深度绑定,投资机构将“被迫”为自己推荐的项目在一定时期内负责,否则可能面临机构得分下降、甚至被末尾淘汰的后果。






在上币流程中,HADAX规定,推荐机构要对所有项目进行交叉互评,HADAX将根据互评结果最终决定哪些项目进入公开投票阶段。

HADAX 也埋下了一个悬念,当采集到足够的推荐机构数据之后,会将此步骤的决策权交给推荐机构。但此处公告语言较为模糊,可以理解为由机构决定最终决定哪些项目进入公开投票阶段,也可以理解为由机构决定机构的去留。






无论是哪一种理解,都将导致在HADAX投票上币2.0时代,投资机构间互相制衡、博弈的关系进一步强化。


定向邀请之谜


超级节点投票时期,最终的投票结果由用户投票的HT数量和项目缴纳的保证金HT数量决定。资产达到100USDT的用户为合格用户,支付0.1HT就可以投出一票,最多投10万票,每30天最多投给3个项目。

在最新的2.0新规中,投票的结果判定变得更为复杂。项目方需要预先设定投票目标,最终需要票数既达到投票目标,又位列前两名,才能上币。投票目标的设定需要技巧,如果目标设置过低,即便达到投票目标,但是连续4周都未能跻身前两名,还是会被HADAX进行退票处理。 











2.0新规中,合格投票者变成了由HADAX定向邀请,但是规则中没有明确定向邀请的规则和标准。与此同时,合格投票者要求净资产不低于45万美元的个人或不低于150万美元的机构,投票需要支付HT,这也进一步抬高了投票的门槛。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想促成自己支持的项目的上币,就要用USDT、比特币、以太坊换得HT,再将HT投给自己支持的项目。项目方得到了用户投来的HT,回馈以自己发行的token。这就是一个用户用USDT、比特币、以太坊买了项目方token,项目方用自己的token买了HT,HADAX用HT换回比特币、以太坊的过程。

无论是超级节点时代,还是常务节点/优选节点时代,HADAX投票规则的公投环节都给了投资机构充足的参与机会。

如今,“节点”概念一去不复返,但机构还是那些机构,利益最大化的诉求也从未变过。只是在2.0新规之下,投资机构已经再无直接推荐上币的权力(除非再举行额外的专场活动),还要在投票阶段协同项目方“路演”,并为项目上币后的表现负起责任。而常务节点的取消,也意味着不存在拥有特权的投资机构,互评制度将导致投资机构间的竞争和博弈进一步白热化。一句话,投资机构要想在火币这里分得一部分上币权力,可能会变得越来越难。


作者:武婧文 查看全部

20180815033148983.jpg


8月22日晚,多家投资机构开始为火币HADAX 2.0的第一次投票预热,小葱也被拉到名为“HADAX投票激励群”的微信群中。HPT(火币矿池生态通证)、TRIO(Tripio)、RTE(Rate3)、MXC(极域)成为首轮入围的项目,它们会在三天后接受公开投票。

去年以来,交易所下放一部分权力,开始推行投票上币,火币的子品牌HADAX也是其中之一。HADAX为了引入优质的项目,将一部分决定权交到了投资机构手中,然而,却一直未能找到投资机构参与的最佳方式,导致近半年以来频繁更改规则。

一周前,火币HADAX公告公布《HADAX 2.0正式规则及第一期的具体安排》。与此前的规则相比,投资机构的推荐方式和上币话语权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


投资机构权力最大的超级节点时代:机构票选直接上币


今年2月12日,火币HADAX投票上币正式启动。

在第一期投票规则中,上币完全依赖交易所用户的投票。而在3月份公布的《HADAX第二期投票上币规则定稿》中,火币HADAX将投资机构的权力写入了规则,被称为“超级投票节点”。从此,投资机构一直在火币HADAX上币规则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第二期投票规则中,投资机构(即超级节点)的权利体现在初审。初审中的项目,依据获得超级节点票数高低进入公众投票列表,争夺HADAX上线资格。超级节点全部投了赞成票投票的项目,可以推荐上Huobi Pro。当然,这些项目还要经过Huobi Pro的过会审核。

一个半月后,火币HADAX又加入了新的玩法,名为“超级投票节点专场活动”。超级节点的权利在“专场活动”中得到最大体现:所有超级节点一起投票,得票前两名的项目可以直接上币。在欧洲和澳洲专场,得票前三名的项目可以直接上币。至此,由投资机构扮演的超级节点的权力发挥到最大,可以直接决定上币。AE、REN、PKT、EZT、NBC都在此规则下实现了上币。

投资机构联合起来把自己投资的项目推上交易所似乎不是什么难事,以第一期超级投票节点专场活动中得票数第一的项目HOT为例,支持HOT的超级节点共有十家,其中的六家都是该项目的机构投资人。


超级节点被分级,引发多家投资机构不满


6月9日,一家区块链媒体发文称,INC等五大项目方炮轰火币交易所,指责火币平台无底线砸盘,强推和交易所有内幕关系的币种。火币创始人李林发长文予以回击,随即暂停了投票上币。几个星期后,HADAX对超级节点进行调整,发布《关于HADAX超级节点和投票规则的更新以及后续安排》。

调整后的规则将超级节点分成两类,常务节点和优选节点。存续时间较长的基金列为首批常务节点,存续时间还不够长或存在其他问题的被列为了优选节点。小葱APP统计后发现,50%的常务节点和74%优选节点来自HADAX原来的超级节点,其余为新增,原来超级节点中也有超过30%的节点被“淘汰”。

7cfa5b54-2290-4d98-bb6f-0d1987b73818.png


常务节点和优选节点的权力被限定在初审阶段,但是新增一条规则:项目必须得到至少一个常务节点的投票,才能上币。也就是说,常务节点被赋予了更高权重的话语权。

这一举动引起了多个原超级节点的不满。落选常务节点的节点资本和DFund纷纷宣布退出HADAX超级节点。意识到不妥的火币创始人李林发表朋友圈,对他们退出的行为表示理解,并称Hadax必须推倒重建,下个月还会有大的升级。于是就有了今天的Hadax 2.0正式规则。


2.0新规:谁将决定投资机构的去留


HADAX最新投票上币规则公布于8月13日,即《Hadax 2.0正式规则及第一期的具体安排》。Hadax 2.0完全删掉了“节点”的概念,将投资机构统称为“推荐机构”。据公告内容,推荐机构主要由原HADAX超级节点和一些新邀请的机构组成。

新规首次引入了机构评分制,机构的得分取决于其推荐项目上市后的市场表现,如项目收益和交易量。HADAX 会根据一定时期内推荐机构的得分进行末尾淘汰。但至于多长时间为一个考察周期,这一版的上币规则中并没有明确。

小葱分析认为,将机构得分与其推荐项目上市后的表现(币价、交易量)挂钩,将促使投资机构与其推荐的项目深度绑定,投资机构将“被迫”为自己推荐的项目在一定时期内负责,否则可能面临机构得分下降、甚至被末尾淘汰的后果。

d49161e2-52cc-495b-a5eb-7fd4610ca042.png


在上币流程中,HADAX规定,推荐机构要对所有项目进行交叉互评,HADAX将根据互评结果最终决定哪些项目进入公开投票阶段。

HADAX 也埋下了一个悬念,当采集到足够的推荐机构数据之后,会将此步骤的决策权交给推荐机构。但此处公告语言较为模糊,可以理解为由机构决定最终决定哪些项目进入公开投票阶段,也可以理解为由机构决定机构的去留。

82ffc997-d3a9-499b-84e2-5c790958b2ac.png


无论是哪一种理解,都将导致在HADAX投票上币2.0时代,投资机构间互相制衡、博弈的关系进一步强化。


定向邀请之谜


超级节点投票时期,最终的投票结果由用户投票的HT数量和项目缴纳的保证金HT数量决定。资产达到100USDT的用户为合格用户,支付0.1HT就可以投出一票,最多投10万票,每30天最多投给3个项目。

在最新的2.0新规中,投票的结果判定变得更为复杂。项目方需要预先设定投票目标,最终需要票数既达到投票目标,又位列前两名,才能上币。投票目标的设定需要技巧,如果目标设置过低,即便达到投票目标,但是连续4周都未能跻身前两名,还是会被HADAX进行退票处理。 

72aea189-9930-4338-b2c9-5c7afbae8811.png


13e31b0d-1d5b-4777-9512-1fa70958a04d.png


2.0新规中,合格投票者变成了由HADAX定向邀请,但是规则中没有明确定向邀请的规则和标准。与此同时,合格投票者要求净资产不低于45万美元的个人或不低于150万美元的机构,投票需要支付HT,这也进一步抬高了投票的门槛。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想促成自己支持的项目的上币,就要用USDT、比特币、以太坊换得HT,再将HT投给自己支持的项目。项目方得到了用户投来的HT,回馈以自己发行的token。这就是一个用户用USDT、比特币、以太坊买了项目方token,项目方用自己的token买了HT,HADAX用HT换回比特币、以太坊的过程。

无论是超级节点时代,还是常务节点/优选节点时代,HADAX投票规则的公投环节都给了投资机构充足的参与机会。

如今,“节点”概念一去不复返,但机构还是那些机构,利益最大化的诉求也从未变过。只是在2.0新规之下,投资机构已经再无直接推荐上币的权力(除非再举行额外的专场活动),还要在投票阶段协同项目方“路演”,并为项目上币后的表现负起责任。而常务节点的取消,也意味着不存在拥有特权的投资机构,互评制度将导致投资机构间的竞争和博弈进一步白热化。一句话,投资机构要想在火币这里分得一部分上币权力,可能会变得越来越难。


作者:武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