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king本质是一种通胀,为什么让你产生了财富的幻觉

leeks 发表了文章 • 2019-05-22 11:35 • 来自相关话题

之前,我们提到了亚当·斯密的观点,货币本身并非财富。咕噜还有句说,货币的价值是无中生有出来的。

货币本身并不具备太大价值,货币真正的价值是其对应的购买力。

在讨论今天的问题之前,简单来区分两个概念:货币的账面价值、或者说名义价值,通常指,账面数字所显示的价值;货币的实际价值,指的是对应的实际购买力。

 
一、货币幻觉
 

“货币幻觉”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于1928年提出来的,是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效应。它是指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作出反应,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

举个简单的例子:

你原先货币收入是1000元,现在收入翻倍为2000元;但是物价同比翻倍,收入的实际购买力并没有变化。

虽然货币实际购买力并没有变化,整体财富并没有增加。但是你感觉你的可支配收入翻倍了,货币账面价值翻倍了,于是产生了富裕的感觉。

这种富裕的错觉就叫作货币错觉,又叫做货币幻觉。

货币幻觉的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们错误地把货币的账面价值,当成了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这种富裕的错觉,会让人心情愉悦,进而影响到人的行为习惯。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幻觉的作用是很厉害的:因为人们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意愿在很大程度上基于他的货币工资水平,而不是他的实际工资水平。所以,在一个人的货币工资下跌时,即使物价水平也下跌使其实际工资保持不变,他也会拒绝工作表示抗议。反之,当他的货币工资不变,物价上涨使其实际工资降低时,他却没有亏损的感觉,也不会停止工作。

    同时货币错觉对居民消费会产生影响,在工资和物价同比上涨而实际工资不变的情况下,仍然会扩大购物,使实际消费水平增加。也就是说,人们在钱多些的时候会增加自己的消费,却忽视物价上涨,从而会使自己的储蓄降低。


货币幻觉是超级厉害的,它会影响人的心情和心态,进而影响人的行为和习惯。

NB的经济设计师,往往利用货币的幻觉,来激励人们努力工作,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大师凯恩斯就认为:温和的通胀对就业有利,主张增发货币,增加就业,扩大消费,以刺激经济增长。

当然对这种幻觉利用最多的是CX。现在的CX会设置一个虚拟的交易所,让你通过正规交易所买btc,打入他的账号,然后在他的虚拟交易所中,给你显示一个数字,承诺你一个高额的回报率。然后,每个月都能看到你的虚拟数字进账,你的账户数字的增加。让你产生了财富增多、赚钱的错觉。事实上账户数字永远拿不回来,也就是无法兑现。

再来看币圈的很多token经济模型,也都隐含了“货币幻觉”的影子,一个无中生有的货币,利用无中生有的价值,来激励一帮狂热的矿工,产生财富爆发的幻觉,想想就特别有意思,让人热血沸腾。

 
二、Staking本质是一种通胀
 

延用上面的一些观点,用在数字货币领域:

项目的代币本身并非价值。一个项目的价值,不在于其发币的数量,而在于项目本身是否实现了价值的积累。而代币的价值,要看在项目发展中能否实现价值的存储。

所以发币本身并不创造价值,不管Staking收益是100%,还是10倍,都一样。

如果项目本身没有创造更多价值,代币没有捕获更多价值。那么Staking收益率的高低没有任何实际意义,1%和100%没有任何区别,都只是一种通胀。

假设项目价值没有变化,你的代币价值只取决于你的代币数量占比。






上图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1.从币本位的角度来说,POS矿工的代币数量增长了,但是代币的价值并没有改变,但是产生了代币数量增多,价值增加、财富增长的错觉,这就是货币的幻觉,财富的幻觉。

2.货币的通胀率对你的代币价值没有本质影响,影响你代币价值的真正因素是项目价值。

和现实社会各国政府采取的经济通胀政策相同,在所有的POS共识机制中,都存在着“温和的通胀”,这种通胀让矿工产生了货币的幻觉,用来对矿工进行持续的激励。

然而,这种通胀模型设计,对于代币的价格来说,有抑制作用,不利于代币价格的稳定和上涨,这是所有POS设计都需要考虑的问题,如何保证矿工不砸盘。矿工一旦砸盘,所有的幻觉泡沫都会破灭。

Staking economy本质是通胀经济,并不带来实际价值,能带来实际价值的只有项目本身。

对项目来说,代币应有价值存储的功能。价值存储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项目本身是否创造价值,二是代币能否捕获项目成长的价值。

对于矿工或者投资者来说,手里代币数量的增加,并不代表价值的增长。一切都是通胀,一切都是幻觉。当然,人往往被这种幻觉所迷惑,容易沉浸在财富的幻觉中无法自拔。

这种幻觉也有很大效用,可以让人心情愉悦,产生满足感,产生幸福感。这也是为啥明知毒品致幻,还是有人XD的原因。

这也是我不喜欢POS的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POS的安全性,POS从未证明过自身的安全性。Nothing at stake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区块链的未来最大应用市场在DEFI,安全性就是第一属性。

最后建议大家,如果你支持Staking,一定不要只盯着收益率,一定要看项目本身价值,项目是否有成长性,收益率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作者:Allin区块链 查看全部
staking.jpg

之前,我们提到了亚当·斯密的观点,货币本身并非财富。咕噜还有句说,货币的价值是无中生有出来的。

货币本身并不具备太大价值,货币真正的价值是其对应的购买力。

在讨论今天的问题之前,简单来区分两个概念:货币的账面价值、或者说名义价值,通常指,账面数字所显示的价值;货币的实际价值,指的是对应的实际购买力。

 
一、货币幻觉
 

“货币幻觉”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于1928年提出来的,是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效应。它是指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作出反应,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

举个简单的例子:

你原先货币收入是1000元,现在收入翻倍为2000元;但是物价同比翻倍,收入的实际购买力并没有变化。

虽然货币实际购买力并没有变化,整体财富并没有增加。但是你感觉你的可支配收入翻倍了,货币账面价值翻倍了,于是产生了富裕的感觉。

这种富裕的错觉就叫作货币错觉,又叫做货币幻觉。

货币幻觉的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们错误地把货币的账面价值,当成了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这种富裕的错觉,会让人心情愉悦,进而影响到人的行为习惯。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幻觉的作用是很厉害的:因为人们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意愿在很大程度上基于他的货币工资水平,而不是他的实际工资水平。所以,在一个人的货币工资下跌时,即使物价水平也下跌使其实际工资保持不变,他也会拒绝工作表示抗议。反之,当他的货币工资不变,物价上涨使其实际工资降低时,他却没有亏损的感觉,也不会停止工作。

    同时货币错觉对居民消费会产生影响,在工资和物价同比上涨而实际工资不变的情况下,仍然会扩大购物,使实际消费水平增加。也就是说,人们在钱多些的时候会增加自己的消费,却忽视物价上涨,从而会使自己的储蓄降低。



货币幻觉是超级厉害的,它会影响人的心情和心态,进而影响人的行为和习惯。

NB的经济设计师,往往利用货币的幻觉,来激励人们努力工作,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大师凯恩斯就认为:温和的通胀对就业有利,主张增发货币,增加就业,扩大消费,以刺激经济增长。

当然对这种幻觉利用最多的是CX。现在的CX会设置一个虚拟的交易所,让你通过正规交易所买btc,打入他的账号,然后在他的虚拟交易所中,给你显示一个数字,承诺你一个高额的回报率。然后,每个月都能看到你的虚拟数字进账,你的账户数字的增加。让你产生了财富增多、赚钱的错觉。事实上账户数字永远拿不回来,也就是无法兑现。

再来看币圈的很多token经济模型,也都隐含了“货币幻觉”的影子,一个无中生有的货币,利用无中生有的价值,来激励一帮狂热的矿工,产生财富爆发的幻觉,想想就特别有意思,让人热血沸腾。

 
二、Staking本质是一种通胀
 

延用上面的一些观点,用在数字货币领域:

项目的代币本身并非价值。一个项目的价值,不在于其发币的数量,而在于项目本身是否实现了价值的积累。而代币的价值,要看在项目发展中能否实现价值的存储。

所以发币本身并不创造价值,不管Staking收益是100%,还是10倍,都一样。

如果项目本身没有创造更多价值,代币没有捕获更多价值。那么Staking收益率的高低没有任何实际意义,1%和100%没有任何区别,都只是一种通胀。

假设项目价值没有变化,你的代币价值只取决于你的代币数量占比。

201905221040241.jpg


上图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1.从币本位的角度来说,POS矿工的代币数量增长了,但是代币的价值并没有改变,但是产生了代币数量增多,价值增加、财富增长的错觉,这就是货币的幻觉,财富的幻觉。

2.货币的通胀率对你的代币价值没有本质影响,影响你代币价值的真正因素是项目价值。

和现实社会各国政府采取的经济通胀政策相同,在所有的POS共识机制中,都存在着“温和的通胀”,这种通胀让矿工产生了货币的幻觉,用来对矿工进行持续的激励。

然而,这种通胀模型设计,对于代币的价格来说,有抑制作用,不利于代币价格的稳定和上涨,这是所有POS设计都需要考虑的问题,如何保证矿工不砸盘。矿工一旦砸盘,所有的幻觉泡沫都会破灭。

Staking economy本质是通胀经济,并不带来实际价值,能带来实际价值的只有项目本身。

对项目来说,代币应有价值存储的功能。价值存储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项目本身是否创造价值,二是代币能否捕获项目成长的价值。

对于矿工或者投资者来说,手里代币数量的增加,并不代表价值的增长。一切都是通胀,一切都是幻觉。当然,人往往被这种幻觉所迷惑,容易沉浸在财富的幻觉中无法自拔。

这种幻觉也有很大效用,可以让人心情愉悦,产生满足感,产生幸福感。这也是为啥明知毒品致幻,还是有人XD的原因。

这也是我不喜欢POS的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POS的安全性,POS从未证明过自身的安全性。Nothing at stake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区块链的未来最大应用市场在DEFI,安全性就是第一属性。

最后建议大家,如果你支持Staking,一定不要只盯着收益率,一定要看项目本身价值,项目是否有成长性,收益率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作者:Allin区块链

DEX 很热,DEX 也有漏洞,一文说透「抢先交易」恶疾

chainnews 发表了文章 • 2019-05-09 10:39 • 来自相关话题

币安这样的中心化交易所的安全漏洞点燃了大家对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的信心。但是小心,人类不是去中心化交易所上机器人的对手,「抢先交易」已经成为去中心化交易所最大的恶疾。



币安被盗 7000 枚比特币让中心化交易所的风险再次暴露无疑,大家又把目光放在了去中心化交易所(DEX)身上。去中心化交易所不替用户保管资产和私钥,从理论上更加安全。但是,不代表没有问题。

著名的智能合约开发者、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生 Philip Daian 最近发表了一篇论文,指出去中心化交易所上的套利机器人可以像传统交易市场上的高频交易者一样,通过抬高交易 gas 费的方式获得优先的区块位置和订单的优先执行,通过类似传统交易市场上「抢先交易」的操作,获得套利收益。作为人类,和这些套利机器人进行对手交易时会处于劣势。

这个研究结果,引起了彭博社等主流商业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也引发了市场对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担忧。

 
什么是抢先交易
 

所谓「抢先交易」,指的是提前掌握会改变交易价格的重要信息,抢在市场之前进行交易获利。

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交易员先于公开市场获得一个消息:一个机构将在下一秒大量买入 BTC,那么,在这一秒之内,交易员可以先买入 BTC,等到机构下单大量买入的时候,市场上的 BTC 有可能因为买单数量较大而上涨,该交易员就可以在这个时候以较高的价格卖出 BTC 给机构。

成功的抢先交易有可能带来非常大的回报,且风险较低,因为在进行交易之前,交易员已经能够确定未来的一个时间点会有一个交易对手出现,可以从交易中获得确定的利润。

这种操作视不同情况下,有可能是合法的,也有可能是非法的,区别在于信息是否公开。如果信息公开,交易员可以合法地通过更快的速度抢在前面进行交易,即合法套利。反过来,如果信息是不公开的,交易员通过职务便利得到信息,那么在交易的那一刻就违法了。

用一个简单的类比来进一步解释:每一次交易都是一个跑道,每个交易员都是在起点准备的运动员,市场信息的就是裁判员,第一个冲到终点线的运动员会获得利润。那么合法的抢先交易是裁判开枪,所有运动员同时听到枪声,一起开跑,最快的运动员因为自身实力最先冲线。非法的抢先交易是裁判给 3 号运动员暗中做了一个手势,手势是提前计划好的,这个时候 3 号运动员就开跑了,因为其他运动员不知道这个暗号,所以在 3 号运动员之后冲线。

 
传统金融市场中交易所中的抢先交易
 

抢先交易被推到大众视野之中,最大的一个原因是财经作家迈克尔·刘易斯的一本叫做《快闪大对决:一场华尔街起义》(Flash Boys: A Wall Street Revolt) 的书。这本书中,刘易斯详细的描写了高频交易中用到的抢先交易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描写的高频抢先交易,并不违法。原因就是,高频交易员,是通过自己的软件和硬件设备,通过更快的速度获取公开信息,更快的作出判断,更快的下单,抢在其他「运动员」前面作出交易,合法获利。

这种做法虽然合法,但是并不符合「道德」。原因也很简单,在完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高频交易者通过自己的资金实力,可以买到距离交易所更近的服务器,可以铺设更快的电缆,可以雇佣更高级的程序员来写出更快的软件,这一些都为了抢在普通交易者之前对公开信息进行交易。在整个过程中,高频交易者并没有通过市场信息进行经济学上的分析,他们只是把交易这个过程高效的工程化,在这个零和游戏里面占了上风。这种做法简直是剪羊毛的极致,没有给整个市场带来任何好处,结果只是让普通交易者的成本不断上升。

 
中心化加密货币交易所中的抢先交易
 

中心化加密货币交易所中的抢先交易更像是传统金融市场。在此我们不专门展开讨论。因为大部分中心化交易所缺乏监管,抢先交易完全可以看作内幕交易,因为种种原因提前获得内幕消息的玩家变成了最大获利方。

如果换种角度看,甚至可以把交易所跑路看作抢先交易,因为这是典型的运营团队在用户之前得到信息作出判断,套现走人。


去中心化加密货币交易所中的抢先交易
 

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抢先交易比较复杂,市场上一直存在讨论。

正因为中心化交易所的信息不透明,我们才开始慢慢探索去中心化交易所之路。最简单的想法是去中心化交易所可以把交易信息放到链上,所有人可见,打破信息的不透明。同时,用户掌握自己的钱包私钥,真正的控制自己的资金。买卖方之间的交易撮合可以通过智能合约自动进行,去除中间商,省掉手续费。

这一切看上去美好,但是由于智能合约链上交易的技术特性,抢先交易已经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中横行。

去中心化抢先交易的逻辑简单粗暴,由于合约的执行顺序不完全按照时间顺序,而是交易手续费越高,优先级越高,所以运动员可以通过支付更高的手续费,给自己穿上加速飞鞋,让自己最先到达终点,出块过程提前完成更高手续费的交易,完成套利。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 Philip Daian、Steven Goldfeder、Tyler Kell 等研究人员最近发表了一篇论文,他们发现去中心化交易所上套利机器人可以像传统交易市场上的高频交易者一样,利用去中心化交易所部分弱点,获得套利收益。论文指出,这些套利机器人通过抬高交易 gas 费的方式获得优先的区块位置和订单的优先执行,通过抢先交易,让普通交易者在与机器人进行对手交易时处于劣势。

 
Flashboys 2 研究去中心化交易所套利细节
 

Philip Daian 等人的研究论文以「Flash Boys 2.0」为标题,这显然是向迈克尔·刘易斯的经典图书「快闪大对决(Flash Boys)」致敬。






Philip Daian 目前还是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系的博士在读生,但是在分布式系统和密码学领域却已经显露头角。2017 年,他在 Elaine Shi 的指导下,发表了「Snow white: Provably secure proofs of stake」的论文,并且在智能合约安全等方面颇有建树。

康奈尔大学的这个研究团队用了 18 个月的时间追踪了 6 个不具名的去中心交易所,发现了这些去中心交易所存在的「抢先交易」的问题。

为了更容易理解 Philip Daian 团队的发现,我们先罗列出来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特性:

    交易过程是一个离散的出块过程,每个块的容量有限制;
    多个交易所在链上并行,价格差异在出块过程中就已经发生;
    多个交易可以放在同一个原子交换合约内进行,这可以被认为是瞬间执行,跨交易所执行;
    根据交易的复杂程度,越复杂的交易(一个智能合约内的操作越多),收取的手续费越高,所以需要对交易复杂度进行优化;
    交易出块通过协议扩散到整个网络,但是由于每个参与者在网络里的位置不同,接收到信息的时间有先后之分;
    交易顺序尤其重要,并且交易顺序由手续费决定,手续费通过竞拍决定,矿工优先处理更高的手续费交易,这是去中心化交易所抢先交易的核心规则;
    未来的交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模拟出来,玩家可以根据模拟结果进行预判;
    一些交易可能因为没有赢得手续费竞拍而没被执行,但是交易者仍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手续费,这个费用算是尝试执行合约的费用,矿工收取;
    交易是否通过需要等待出块确认,并不是瞬间确认。


根据这几个特性,聪明的玩家可以发现一个搬砖套利抹平价差的过程:

    由于 (1)和(2)当玩家发现交易所之间存在的价差之后,可以通过同(3)一个原子交换合约,进行交易,抹平价差进行套利。这是类似与搬砖套利的一种方法,和传统的跨中心化交易所的搬砖套利不同,原子交换可以确认买入和卖出交易同时执行,不需要考虑其中一个交易所交易未能执行的风险。在交易执行过程中,需要考虑到(4)尽量优化交易逻辑降低手续费;
    但是如果其他玩家也发现了价差,那么通过(5),不同玩家获得信息的速度不同,假设头部几名玩家获得了信息并发动交易。由于(6)玩家希望能尽量快速的通过自己的交易,如果能快速通过自己的交易,玩家便获得了抢先交易的权利,获胜的玩家可以通过(7)对未来的交易网络形态进行预测,准备参与未来的交易;
    未被执行的交易,因为(8)也会带来一定量的交易损失;
    最后由于(9),整个网络的在出块和同步过程中,又会出现价差,循环回到(A),重新发生搬砖套利空间。


Philip Daian 和研究团队根据观察,推断出以下的结论:

    通过观察原子交易合约,估算出此类套利至今有6百万美元的收益;
    套利市场强者通吃,最强的套利机器人长期获取市场内大部分的利润;
    作者们发行了自己的一种叫做 GasToken 的通证,可以通过这个新的通证进行 Gas 费用的套利,玩家可以通过这个通证降低自己在竞拍过程中的手续费价格;
    人为交易过程中的输入错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套利空间,一些机器人专门通过抢夺人为错误订单获得不道德的超额利润,由于去中心化交易所没有监管,这些交易不能被回滚;
    整个去中心化交易系统的设计,由于手续费竞拍,使得矿工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目前,很多新的DEX正在尝试新的设计,解决手续费竞拍带来的问题。


文章最后,通过模拟,该论文还分析出了两个很重要的区块链协议层安全漏洞风险。不过,由于该文只讨论套利逻辑,这里暂不阐述。

 
如何解决抢先交易这个问题?
 

事实上,导致竞价的并不只是套利机器人,这种恶性竞价甚至会发生在几个正常的用户之间。由于区块链的流量有限,当很多人试图进行交易时,自然会慢慢抬高手续费,就像每当牛市的时候流量上升,链上交易的手续费就会疯涨。

这似乎是目前完全的去中心化链上交易所不可避免的一个缺点。

可以看到,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一个套利核心机制是交易顺序的竞价过程,一些团队已经开始解决这个竞价机制带来的问题。他们的做法是把交易撮合这个过程放到链下进行,这样交易顺序通过时间决定,可以有效的解决(6)竞价问题。同时,由于交易撮合在线下进行,交易可以连续的一直进行,这样可以解决(9)(1)(2),让价差尽量减小,降低不平等的套利机会。

这种做法更像是在完全的中心化交易所和完全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之间取一个折中,给用户更多选择。

关于具体的一些去中心化交易所如何解决抢先交易的问题,去中心化交易所协议 Hydro 社区最近撰写过一篇文章进行了很好的总结,可以参考这篇文章:《彭博社也搞错了,在交易所「套利」是这么回事儿》。

传统交易市场中,也在探索解决抢先交易的问题。在《快闪大对决:一场华尔街起义》书中的一个角色 Brad Katsuyama,就在近几年成立了名为 Investors Exhange 的全新股票交易所,这个交易所的核心设计是通过全新的规则,保证信息能够在同一段时间内达到用户手中,从而阻止大户通过工程速度抢先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币安似乎也想通过同样的系统设计,来对抗对散户不公平的抢先交易(详情在官方文档 https://docs.binance.org/anti-frontrun.html)。

就像社区对去中心化治理的探索,我们似乎慢慢意识到,简单的做到去中心化中的信息透明和权利公平分配,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很有可能,我们还是需要一套去中心化的监管机制,让用户可以通过管理机制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当然,这如何与「去中心化」的加密世界理念结合起来,还是一条漫长的探索道路。


撰文:江明睿,就职于密码货币对冲基金 BitCapital 查看全部
201905090938321.jpg


币安这样的中心化交易所的安全漏洞点燃了大家对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的信心。但是小心,人类不是去中心化交易所上机器人的对手,「抢先交易」已经成为去中心化交易所最大的恶疾。




币安被盗 7000 枚比特币让中心化交易所的风险再次暴露无疑,大家又把目光放在了去中心化交易所(DEX)身上。去中心化交易所不替用户保管资产和私钥,从理论上更加安全。但是,不代表没有问题。

著名的智能合约开发者、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生 Philip Daian 最近发表了一篇论文,指出去中心化交易所上的套利机器人可以像传统交易市场上的高频交易者一样,通过抬高交易 gas 费的方式获得优先的区块位置和订单的优先执行,通过类似传统交易市场上「抢先交易」的操作,获得套利收益。作为人类,和这些套利机器人进行对手交易时会处于劣势。

这个研究结果,引起了彭博社等主流商业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也引发了市场对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担忧。

 
什么是抢先交易
 

所谓「抢先交易」,指的是提前掌握会改变交易价格的重要信息,抢在市场之前进行交易获利。

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交易员先于公开市场获得一个消息:一个机构将在下一秒大量买入 BTC,那么,在这一秒之内,交易员可以先买入 BTC,等到机构下单大量买入的时候,市场上的 BTC 有可能因为买单数量较大而上涨,该交易员就可以在这个时候以较高的价格卖出 BTC 给机构。

成功的抢先交易有可能带来非常大的回报,且风险较低,因为在进行交易之前,交易员已经能够确定未来的一个时间点会有一个交易对手出现,可以从交易中获得确定的利润。

这种操作视不同情况下,有可能是合法的,也有可能是非法的,区别在于信息是否公开。如果信息公开,交易员可以合法地通过更快的速度抢在前面进行交易,即合法套利。反过来,如果信息是不公开的,交易员通过职务便利得到信息,那么在交易的那一刻就违法了。

用一个简单的类比来进一步解释:每一次交易都是一个跑道,每个交易员都是在起点准备的运动员,市场信息的就是裁判员,第一个冲到终点线的运动员会获得利润。那么合法的抢先交易是裁判开枪,所有运动员同时听到枪声,一起开跑,最快的运动员因为自身实力最先冲线。非法的抢先交易是裁判给 3 号运动员暗中做了一个手势,手势是提前计划好的,这个时候 3 号运动员就开跑了,因为其他运动员不知道这个暗号,所以在 3 号运动员之后冲线。

 
传统金融市场中交易所中的抢先交易
 

抢先交易被推到大众视野之中,最大的一个原因是财经作家迈克尔·刘易斯的一本叫做《快闪大对决:一场华尔街起义》(Flash Boys: A Wall Street Revolt) 的书。这本书中,刘易斯详细的描写了高频交易中用到的抢先交易策略。

201905090938322.jpg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描写的高频抢先交易,并不违法。原因就是,高频交易员,是通过自己的软件和硬件设备,通过更快的速度获取公开信息,更快的作出判断,更快的下单,抢在其他「运动员」前面作出交易,合法获利。

这种做法虽然合法,但是并不符合「道德」。原因也很简单,在完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高频交易者通过自己的资金实力,可以买到距离交易所更近的服务器,可以铺设更快的电缆,可以雇佣更高级的程序员来写出更快的软件,这一些都为了抢在普通交易者之前对公开信息进行交易。在整个过程中,高频交易者并没有通过市场信息进行经济学上的分析,他们只是把交易这个过程高效的工程化,在这个零和游戏里面占了上风。这种做法简直是剪羊毛的极致,没有给整个市场带来任何好处,结果只是让普通交易者的成本不断上升。

 
中心化加密货币交易所中的抢先交易
 

中心化加密货币交易所中的抢先交易更像是传统金融市场。在此我们不专门展开讨论。因为大部分中心化交易所缺乏监管,抢先交易完全可以看作内幕交易,因为种种原因提前获得内幕消息的玩家变成了最大获利方。

如果换种角度看,甚至可以把交易所跑路看作抢先交易,因为这是典型的运营团队在用户之前得到信息作出判断,套现走人。


去中心化加密货币交易所中的抢先交易
 

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抢先交易比较复杂,市场上一直存在讨论。

正因为中心化交易所的信息不透明,我们才开始慢慢探索去中心化交易所之路。最简单的想法是去中心化交易所可以把交易信息放到链上,所有人可见,打破信息的不透明。同时,用户掌握自己的钱包私钥,真正的控制自己的资金。买卖方之间的交易撮合可以通过智能合约自动进行,去除中间商,省掉手续费。

这一切看上去美好,但是由于智能合约链上交易的技术特性,抢先交易已经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中横行。

去中心化抢先交易的逻辑简单粗暴,由于合约的执行顺序不完全按照时间顺序,而是交易手续费越高,优先级越高,所以运动员可以通过支付更高的手续费,给自己穿上加速飞鞋,让自己最先到达终点,出块过程提前完成更高手续费的交易,完成套利。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 Philip Daian、Steven Goldfeder、Tyler Kell 等研究人员最近发表了一篇论文,他们发现去中心化交易所上套利机器人可以像传统交易市场上的高频交易者一样,利用去中心化交易所部分弱点,获得套利收益。论文指出,这些套利机器人通过抬高交易 gas 费的方式获得优先的区块位置和订单的优先执行,通过抢先交易,让普通交易者在与机器人进行对手交易时处于劣势。

 
Flashboys 2 研究去中心化交易所套利细节
 

Philip Daian 等人的研究论文以「Flash Boys 2.0」为标题,这显然是向迈克尔·刘易斯的经典图书「快闪大对决(Flash Boys)」致敬。

201905090938323.jpg


Philip Daian 目前还是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系的博士在读生,但是在分布式系统和密码学领域却已经显露头角。2017 年,他在 Elaine Shi 的指导下,发表了「Snow white: Provably secure proofs of stake」的论文,并且在智能合约安全等方面颇有建树。

康奈尔大学的这个研究团队用了 18 个月的时间追踪了 6 个不具名的去中心交易所,发现了这些去中心交易所存在的「抢先交易」的问题。

为了更容易理解 Philip Daian 团队的发现,我们先罗列出来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特性:


    交易过程是一个离散的出块过程,每个块的容量有限制;
    多个交易所在链上并行,价格差异在出块过程中就已经发生;
    多个交易可以放在同一个原子交换合约内进行,这可以被认为是瞬间执行,跨交易所执行;
    根据交易的复杂程度,越复杂的交易(一个智能合约内的操作越多),收取的手续费越高,所以需要对交易复杂度进行优化;
    交易出块通过协议扩散到整个网络,但是由于每个参与者在网络里的位置不同,接收到信息的时间有先后之分;
    交易顺序尤其重要,并且交易顺序由手续费决定,手续费通过竞拍决定,矿工优先处理更高的手续费交易,这是去中心化交易所抢先交易的核心规则;
    未来的交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模拟出来,玩家可以根据模拟结果进行预判;
    一些交易可能因为没有赢得手续费竞拍而没被执行,但是交易者仍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手续费,这个费用算是尝试执行合约的费用,矿工收取;
    交易是否通过需要等待出块确认,并不是瞬间确认。



根据这几个特性,聪明的玩家可以发现一个搬砖套利抹平价差的过程:


    由于 (1)和(2)当玩家发现交易所之间存在的价差之后,可以通过同(3)一个原子交换合约,进行交易,抹平价差进行套利。这是类似与搬砖套利的一种方法,和传统的跨中心化交易所的搬砖套利不同,原子交换可以确认买入和卖出交易同时执行,不需要考虑其中一个交易所交易未能执行的风险。在交易执行过程中,需要考虑到(4)尽量优化交易逻辑降低手续费;
    但是如果其他玩家也发现了价差,那么通过(5),不同玩家获得信息的速度不同,假设头部几名玩家获得了信息并发动交易。由于(6)玩家希望能尽量快速的通过自己的交易,如果能快速通过自己的交易,玩家便获得了抢先交易的权利,获胜的玩家可以通过(7)对未来的交易网络形态进行预测,准备参与未来的交易;
    未被执行的交易,因为(8)也会带来一定量的交易损失;
    最后由于(9),整个网络的在出块和同步过程中,又会出现价差,循环回到(A),重新发生搬砖套利空间。



Philip Daian 和研究团队根据观察,推断出以下的结论:


    通过观察原子交易合约,估算出此类套利至今有6百万美元的收益;
    套利市场强者通吃,最强的套利机器人长期获取市场内大部分的利润;
    作者们发行了自己的一种叫做 GasToken 的通证,可以通过这个新的通证进行 Gas 费用的套利,玩家可以通过这个通证降低自己在竞拍过程中的手续费价格;
    人为交易过程中的输入错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套利空间,一些机器人专门通过抢夺人为错误订单获得不道德的超额利润,由于去中心化交易所没有监管,这些交易不能被回滚;
    整个去中心化交易系统的设计,由于手续费竞拍,使得矿工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目前,很多新的DEX正在尝试新的设计,解决手续费竞拍带来的问题。



文章最后,通过模拟,该论文还分析出了两个很重要的区块链协议层安全漏洞风险。不过,由于该文只讨论套利逻辑,这里暂不阐述。

 
如何解决抢先交易这个问题?
 

事实上,导致竞价的并不只是套利机器人,这种恶性竞价甚至会发生在几个正常的用户之间。由于区块链的流量有限,当很多人试图进行交易时,自然会慢慢抬高手续费,就像每当牛市的时候流量上升,链上交易的手续费就会疯涨。

这似乎是目前完全的去中心化链上交易所不可避免的一个缺点。

可以看到,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一个套利核心机制是交易顺序的竞价过程,一些团队已经开始解决这个竞价机制带来的问题。他们的做法是把交易撮合这个过程放到链下进行,这样交易顺序通过时间决定,可以有效的解决(6)竞价问题。同时,由于交易撮合在线下进行,交易可以连续的一直进行,这样可以解决(9)(1)(2),让价差尽量减小,降低不平等的套利机会。

这种做法更像是在完全的中心化交易所和完全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之间取一个折中,给用户更多选择。

关于具体的一些去中心化交易所如何解决抢先交易的问题,去中心化交易所协议 Hydro 社区最近撰写过一篇文章进行了很好的总结,可以参考这篇文章:《彭博社也搞错了,在交易所「套利」是这么回事儿》。

传统交易市场中,也在探索解决抢先交易的问题。在《快闪大对决:一场华尔街起义》书中的一个角色 Brad Katsuyama,就在近几年成立了名为 Investors Exhange 的全新股票交易所,这个交易所的核心设计是通过全新的规则,保证信息能够在同一段时间内达到用户手中,从而阻止大户通过工程速度抢先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币安似乎也想通过同样的系统设计,来对抗对散户不公平的抢先交易(详情在官方文档 https://docs.binance.org/anti-frontrun.html)。

就像社区对去中心化治理的探索,我们似乎慢慢意识到,简单的做到去中心化中的信息透明和权利公平分配,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很有可能,我们还是需要一套去中心化的监管机制,让用户可以通过管理机制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当然,这如何与「去中心化」的加密世界理念结合起来,还是一条漫长的探索道路。


撰文:江明睿,就职于密码货币对冲基金 BitCapital

彭博社也搞错了,在交易所「套利」是这么回事儿

hydro 发表了文章 • 2019-04-22 15:06 • 来自相关话题

康奈尔大学最近一篇论文《Flash Boys 2.0》研究了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上的抢先交易和机器人套利现象。

研究者称,他们跟踪的6家去中心化交易所上,有超过500个机器人,通过「抢先交易」的不当行为,一天就能套取加起来20,000美金。






来源:https://arxiv.org/pdf/1904.05234.pdf

这些交易所包括我们熟知的 Bancor、Kyber、Tokenstore、EtherDelta、0x。

彭博社对此发表评论文,表达对加密货币交易所「操控市场」的担忧,呼吁新型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出现。






事实上,这篇文章「模糊」和「简化」了一些概念,没说清楚去中心化套利是怎么回事,也容易带来误解。

    抢先交易是一种什么操作?

    抢先交易的机器人会影响我的交易吗?

    交易所如何面对这种行为?



本文从专业角度,详解一下,在交易所「通过抢先交易来套利」是怎么回事儿。以下:


彭博社搞错了什么?


彭博社文章讲了这5点:

① 由于同一种代币,在不同交易所价格不同,所以出现套利机会

② 很多人通过「抢先交易」的方式套利

③ 在传统市场,交易规则是:谁先下手,谁拿到订单

④ 在DEX中,交易规则变成:谁付的gas 高,谁拿到订单

⑤ 相似的套利活动也在中心化交易所发生


前3点没问题,后2点不准确。


应该是:


④ 在部分类型的DEX中,交易规则变成:谁付的gas 高,谁拿到订单

    只有部分DEX存在这个问题,比如Bancor/Kyber 链上交易所,和0x上没有撮合引擎,通过广播订单、用户自行吃单的DEX

    具备链下撮合引擎的交易所,比如Hybrid模式的DEX,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⑤ 相似的套利活动也在中心化交易所发生,但手段并不一样

    中心化交易所通过「内幕信息」抢先交易」;链上交易所通过「Gas竞争」抢先交易。



了解其中的区别,首先要理解「抢先交易」是怎么回事。


抢先交易,是一种什么操作?


在金融市场,抢先交易(front-running)有两种类型:

    交易所/Brocker和交易者之间的:依靠的是内幕信息

    交易者和交易者之间的:依靠的是技术优势/gas竞争



先看第一种,在传统金融市场,Brocker利用「内幕信息」来套利,有2种典型行为:


1)在非公开订单成交前,抢先交易:

比如,一个大户委托brocker要下单买4w股股票,brocker知道这笔单会拉升市场价格,于是在给这个大户下单前,自己先以$100的价格买2w股。然后把大户的买单下了,每股价格拉升至$102,此时,brocker立即卖出自己刚买的那2w股,赚取差价。比如以$101.75卖出,就赚到了$35,000。


2)在非公开新闻公布前,抢先交易:

比如,一个媒体要公布一家公司的利好新闻,媒体的内部员工提前购入或做多这家公司的股票。利好新闻公布后,这家公司的股票果然抬高,内部员工因此获利。


是不是听起来很熟悉?

在加密货币行业,2018年 1C0 和最近的 1E0 中,类似的事情一直在上演。

本来,这样的「抢先交易」行为在传统金融市场是被禁止的。

在美国,很可能会以触犯「市场操控」和「内幕交易」法律而受到指控。

在我国,「抢先交易」往往和「老鼠仓」关联起来。老鼠仓指的是损公肥私的腐败行为:

    基金经理用自有资金买入股票后,用基金里的客户资金(如自己控制的机构资金,证券投资基金资金)拉高相应股票价格后,通过出售个人事先购买的股票进行套利的行为。

    或者,庄家在用公有资金拉升股价之前,先用个人的资金在低位建仓,待用公有资金拉升到高位后个人仓位率先卖出获利。



作为基金经理,如果你这么做了,结果是什么?

被取消从业资格、没收违法所得、巨额罚款、禁入市场,甚至坐牢。






捞钱一时爽,结局火葬场。


抢先交易,都是违法的吗?


「抢先交易」并不都是违法的。只要利用「公开信息」进行抢先交易,就是合法的。

比如,标普500公布将美国航空集团纳入其指数的投资组合,那么其他跟踪标普500的指数和基金,也需要买入美航的股票。大量买入会导致美航股票价格抬升。于是交易者看到标普500发出公告后,立即买入,等股票价格被抬升后再卖出。

这样的「抢先交易」就是合法的,因为根据公开信息做投资判断,对每个人都公平。

下面,讲第二类,发生在交易者之间的「抢先交易」。

《Flash Boys》是每个华尔街交易员必读的一本书。






由Michael Lewis 在2014出版,书中讲了一个例子:Spread Networks在芝加哥和纽约之间,给自己的对冲基金客户端建造了一条电缆,花费了3亿美元,只为提高3毫秒的速度。而就是这3毫秒速度的提高,让他们可以「抢跑」任何其他基金的交易员。

在传统金融的市场对速度的追求,已经演变成一场军备竞赛。


去中心化交易所上的「抢先交易」与Gas 竞赛 


相似地,通过技术优势而「抢先交易」也在链上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发生。

但尴尬的是,区块链的特性把传统的交易规则改变了。

传统的交易规则是,订单按照「价格时间」顺序成交。在相同出价下,谁先来的,订单归谁。这也是市场的共识。

而在区块链上,交易规则变成了「gas 竞拍」:在相同出价下,谁的gas fee出价高,订单归谁。

这会带来什么问题呢?

【订单冲突】多人吃到同一个订单,但只有一个人能成交,剩下的人都吃单失败。订单失败或成功只能等区块链的确认结果,耽误交易时机。

【普通交易者在机器人面前利益受损】机器人实时计算,来决定合适的gas fee。支付更高嗯gas fee,即使来得晚,也可以成功「插队」抢走别人的订单。

【套利风险】当市场的 gas竞争激烈,很可能机器人赚的价差并不能覆盖住成本。而且,已经支付gas fee的订单上链后,即使没有成功,gas fee也并不会被退还。


于是,Gas 激励竞争的结局,就变成,矿工坐收渔利。

不过,这种「抢先交易」只发生在:

    链上交易所,如Bancor,Kyber

    没有撮合引擎,通过订单广播让用户自行吃单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如一些0x relayer



康奈尔学者论文和彭博社指摘的「抢先交易」,其实都是只针对这种「链上/无撮合引擎」的交易所。


有没有更好的去中心化交易模式?


解决加密货币交易所「抢先交易」的问题,关键在于「撮合」这一环节。

没有撮合引擎、或者撮合引擎上链,都出问题。

于是,我们就把撮合引擎放在链下,这样保障交易体验和撮合效率;同时,把交易结算和资金储存放在链上,保障资金的安全。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Hybrid模式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Hybrid模式交易所是这样解决问题的:

    提供撮合引擎,并将其放在链下,避免抢先交易,遵循「价格时间」交易规则共识,讲求先来后到

    交易所自动为订单计算和设置合理 gas 价格,避免 gas 竞争



目前市场熟知的 Hybrid 模式交易所包括DDEX、Paradex、IDEX 等。这种模式交易所也是近年来流动性最大的去中心化交易所类型。

链下撮合引擎,不仅维护了市场秩序,也带来了更多流动性。

Hybrid 模式的交易技术由 Hydro 协议提供。

Hybrid 模式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上,同样也有套利行为发生。比如我们之前介绍过,可以通过HummingBot这样的机器人来高频交易,低风险套利。

这种套利是通过技术和策略优势,而不是通过内幕消息和gas竞争破坏规则,来赚取利润。

只要市场存在的地方,只要交易发生的地方,就有套利机会。

只不过,当机会摆在面前,想想机会凭什么属于你?

你是有过人的技术和策略;还是,你付出了信誉、道德,甚至法律的代价? 查看全部
hydroprotocol.jpg

康奈尔大学最近一篇论文《Flash Boys 2.0》研究了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上的抢先交易和机器人套利现象。

研究者称,他们跟踪的6家去中心化交易所上,有超过500个机器人,通过「抢先交易」的不当行为,一天就能套取加起来20,000美金。

e882828864d2fbb9518e5e9e8e22eb25.jpg


来源:https://arxiv.org/pdf/1904.05234.pdf

这些交易所包括我们熟知的 Bancor、Kyber、Tokenstore、EtherDelta、0x。

彭博社对此发表评论文,表达对加密货币交易所「操控市场」的担忧,呼吁新型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出现。

890bbf94438e3d9161860841147a20c7.jpg


事实上,这篇文章「模糊」和「简化」了一些概念,没说清楚去中心化套利是怎么回事,也容易带来误解。


    抢先交易是一种什么操作?

    抢先交易的机器人会影响我的交易吗?

    交易所如何面对这种行为?




本文从专业角度,详解一下,在交易所「通过抢先交易来套利」是怎么回事儿。以下:


彭博社搞错了什么?


彭博社文章讲了这5点:

① 由于同一种代币,在不同交易所价格不同,所以出现套利机会

② 很多人通过「抢先交易」的方式套利

③ 在传统市场,交易规则是:谁先下手,谁拿到订单

④ 在DEX中,交易规则变成:谁付的gas 高,谁拿到订单

⑤ 相似的套利活动也在中心化交易所发生


前3点没问题,后2点不准确。


应该是:


④ 在部分类型的DEX中,交易规则变成:谁付的gas 高,谁拿到订单


    只有部分DEX存在这个问题,比如Bancor/Kyber 链上交易所,和0x上没有撮合引擎,通过广播订单、用户自行吃单的DEX

    具备链下撮合引擎的交易所,比如Hybrid模式的DEX,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⑤ 相似的套利活动也在中心化交易所发生,但手段并不一样


    中心化交易所通过「内幕信息」抢先交易」;链上交易所通过「Gas竞争」抢先交易。




了解其中的区别,首先要理解「抢先交易」是怎么回事。


抢先交易,是一种什么操作?


在金融市场,抢先交易(front-running)有两种类型:


    交易所/Brocker和交易者之间的:依靠的是内幕信息

    交易者和交易者之间的:依靠的是技术优势/gas竞争




先看第一种,在传统金融市场,Brocker利用「内幕信息」来套利,有2种典型行为:


1)在非公开订单成交前,抢先交易:

比如,一个大户委托brocker要下单买4w股股票,brocker知道这笔单会拉升市场价格,于是在给这个大户下单前,自己先以$100的价格买2w股。然后把大户的买单下了,每股价格拉升至$102,此时,brocker立即卖出自己刚买的那2w股,赚取差价。比如以$101.75卖出,就赚到了$35,000。


2)在非公开新闻公布前,抢先交易:

比如,一个媒体要公布一家公司的利好新闻,媒体的内部员工提前购入或做多这家公司的股票。利好新闻公布后,这家公司的股票果然抬高,内部员工因此获利。


是不是听起来很熟悉?

在加密货币行业,2018年 1C0 和最近的 1E0 中,类似的事情一直在上演。

本来,这样的「抢先交易」行为在传统金融市场是被禁止的。

在美国,很可能会以触犯「市场操控」和「内幕交易」法律而受到指控。

在我国,「抢先交易」往往和「老鼠仓」关联起来。老鼠仓指的是损公肥私的腐败行为:


    基金经理用自有资金买入股票后,用基金里的客户资金(如自己控制的机构资金,证券投资基金资金)拉高相应股票价格后,通过出售个人事先购买的股票进行套利的行为。

    或者,庄家在用公有资金拉升股价之前,先用个人的资金在低位建仓,待用公有资金拉升到高位后个人仓位率先卖出获利。




作为基金经理,如果你这么做了,结果是什么?

被取消从业资格、没收违法所得、巨额罚款、禁入市场,甚至坐牢。

95747c129a5c20b94cf9cbdaaf37b2a6.jpg


捞钱一时爽,结局火葬场。


抢先交易,都是违法的吗?


「抢先交易」并不都是违法的。只要利用「公开信息」进行抢先交易,就是合法的。

比如,标普500公布将美国航空集团纳入其指数的投资组合,那么其他跟踪标普500的指数和基金,也需要买入美航的股票。大量买入会导致美航股票价格抬升。于是交易者看到标普500发出公告后,立即买入,等股票价格被抬升后再卖出。

这样的「抢先交易」就是合法的,因为根据公开信息做投资判断,对每个人都公平。

下面,讲第二类,发生在交易者之间的「抢先交易」。

《Flash Boys》是每个华尔街交易员必读的一本书。

7cc25162eb11aed89bd14c7e7d61a165.jpg


由Michael Lewis 在2014出版,书中讲了一个例子:Spread Networks在芝加哥和纽约之间,给自己的对冲基金客户端建造了一条电缆,花费了3亿美元,只为提高3毫秒的速度。而就是这3毫秒速度的提高,让他们可以「抢跑」任何其他基金的交易员。

在传统金融的市场对速度的追求,已经演变成一场军备竞赛。


去中心化交易所上的「抢先交易」与Gas 竞赛 


相似地,通过技术优势而「抢先交易」也在链上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发生。

但尴尬的是,区块链的特性把传统的交易规则改变了。

传统的交易规则是,订单按照「价格时间」顺序成交。在相同出价下,谁先来的,订单归谁。这也是市场的共识。

而在区块链上,交易规则变成了「gas 竞拍」:在相同出价下,谁的gas fee出价高,订单归谁。

这会带来什么问题呢?

【订单冲突】多人吃到同一个订单,但只有一个人能成交,剩下的人都吃单失败。订单失败或成功只能等区块链的确认结果,耽误交易时机。

【普通交易者在机器人面前利益受损】机器人实时计算,来决定合适的gas fee。支付更高嗯gas fee,即使来得晚,也可以成功「插队」抢走别人的订单。

【套利风险】当市场的 gas竞争激烈,很可能机器人赚的价差并不能覆盖住成本。而且,已经支付gas fee的订单上链后,即使没有成功,gas fee也并不会被退还。


于是,Gas 激励竞争的结局,就变成,矿工坐收渔利。

不过,这种「抢先交易」只发生在:


    链上交易所,如Bancor,Kyber

    没有撮合引擎,通过订单广播让用户自行吃单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如一些0x relayer




康奈尔学者论文和彭博社指摘的「抢先交易」,其实都是只针对这种「链上/无撮合引擎」的交易所。


有没有更好的去中心化交易模式?


解决加密货币交易所「抢先交易」的问题,关键在于「撮合」这一环节。

没有撮合引擎、或者撮合引擎上链,都出问题。

于是,我们就把撮合引擎放在链下,这样保障交易体验和撮合效率;同时,把交易结算和资金储存放在链上,保障资金的安全。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Hybrid模式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Hybrid模式交易所是这样解决问题的:


    提供撮合引擎,并将其放在链下,避免抢先交易,遵循「价格时间」交易规则共识,讲求先来后到

    交易所自动为订单计算和设置合理 gas 价格,避免 gas 竞争




目前市场熟知的 Hybrid 模式交易所包括DDEX、Paradex、IDEX 等。这种模式交易所也是近年来流动性最大的去中心化交易所类型。

链下撮合引擎,不仅维护了市场秩序,也带来了更多流动性。

Hybrid 模式的交易技术由 Hydro 协议提供。

Hybrid 模式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上,同样也有套利行为发生。比如我们之前介绍过,可以通过HummingBot这样的机器人来高频交易,低风险套利。

这种套利是通过技术和策略优势,而不是通过内幕消息和gas竞争破坏规则,来赚取利润。

只要市场存在的地方,只要交易发生的地方,就有套利机会。

只不过,当机会摆在面前,想想机会凭什么属于你?

你是有过人的技术和策略;还是,你付出了信誉、道德,甚至法律的代价?

NGC StakeX:Staking Economy 治理机制分类研究

ngccapital 发表了文章 • 2019-04-22 14:35 • 来自相关话题

图片来源:ethnews


今年DeFi已经明显成为区块链领域的热点,DeFi分支中的Staking Economy也发展得如火如荼,节点服务商已多达百家。NGC目前在这个领域有所布局,旗下NGC StakeX作为节点服务商目前已经推出LoomNetwork, TomoChain, IRISnet这三个项目。在此,我们撰文谈谈自己对于Staking Economy的理解。

本篇文章按照共识机制/非共识机制的分类方式梳理了现有主要的Stake模式。为什么以“共识机制”作为分类理由呢?因为我们认为目前所有应用Staking Economy的项目的最终目的是“治理”,公链通常通过共识机制的设计来达到这一目的,其他类型的项目则采用其他机制设计。


共识机制类


1.PoSe/Masternodes热潮


作为“老牌”Stake项目,几乎所有的节点服务商都会选择Dash作为提供服务对象之一。其实2017年开始,Dash的Masternode系统就已经引发了一波热潮。

Masternode系统采用的共识机制名为PoSe(Proof of Service),是类似于POS+POW的混合挖矿方式。以Dash举例,Dash拥有一个双层网络,第一层网络为用户提供资金的发送和接收服务并防止双花支付的发生,第二层网络具备财务隐私(匿名发送)、即时交易(即时发送)、去中心化管理以及预算提案系统。矿工组成了网络的第一层级,主节点(Masternode)组成第二层级。

不得不说Masternode系统的确可以吸引不少用户参与维护网络,因为其节点设置简单易操作,只需要钱包或者租VPS就可以获得节点奖励,并且一般所需质押的代币数量不多(初期成本低)。

Dash的Masternode系统的成功了吸引了上千类似的项目,一些新币的ROI非常之高:在masternodes.online上,ROI高于100%的项目比比皆是。我们按照成交量排名,也可以发现这其中的项目没有几个是我们所听说过的。没错,它们可能大部分都是一些“诈骗”项目。






不过,我们不得不承认,Masternode节点服务商的一整套基础服务都无比完善,以Midas.investments这个节点服务商举例,它围绕各种Masternode项目建立了整个投资闭环(社区-项目分析-交易所(DEX)-钱包)。笔者作为体验用户之一,感受到服务之体贴流畅实际已远超许多节点服务商。






如图,笔者随便选了一个ROI高达1129%的项目投资了几百块钱,Midas.investments默认每天会自动复利投资,并清晰写明每天得到的利润。

在众多看起来不怎么可信的Masternode Coin中,也有项目脱颖而出,比如ImageCoin(图像币),年初至今已经涨了近百倍。

即便如此,也不建议大家随便投资Masternode Coin,毕竟天堂(暴涨)地狱(归零)一念之间,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极为有趣的市场,我们可以看到五花八门的项目涌现出来。另外,如果不想信任Masternode节点服务商,自己动手搭一个Masternode也是不错的体验!


2.混合PoW/PoS


其实Masternode也可以说是混合PoW/PoS机制,但是由于其已经形成了一个特别的生态,所以我们将其单独划分了一个类别。

混合共识(Hybrid Consensus)也是一直以来的技术热点之一,Hackernoon认为2019年值得关注的趋势之一就有混合共识(Hybrid Consensus)的成熟。以太坊在2018年4月提出了 PoW/PoS混合共识细则,以实现POW到POS的过渡。除此之外,其实现有采用混合PoW/PoS作为共识的币种很少。

最具有代表性的应该是Decred,混合PoW/PoS作为其链上治理机制也引起了广泛讨论。每名用户(即PoS选民)都可以将DCR进行质押来购买选票,选票用于验证PoW矿工所产生的区块是否有效。每个区块中必须具有随机选择的5个投票中的至少3票。投票平均选择时间为28天,最长时间为142天。

包括最近即将主网上线的QuarkChain,采用的共识POSW实际上也是混合PoW/PoS。其基本思路是,如果一个矿工想将其所有的哈希算力用于挖矿(假设其具有网络Y中所有算力的P%),那么他必须持有并抵押跟P%等量的Y通证。

下表是我们简单总结了几个的混合PoW/PoS机制项目的区块奖励分配以及stake收益率(理论)。






3.类POS共识机制


各种类POS共识机制被许多“2.0公链”采用,也是Staking Economy的主流。类POS共识机制的出现是POS共识机制的进一步发展,许多类POS机制都致力于解决POS机制存在的“Nothing at Stake”问题。“Nothing at Stake”,中文一般翻译成“无利害攻击”,简单解释来说,就是当一条链出现分叉时,POS共识机制下,节点在两个分叉链下同时挖矿是可行的。许多类POS共识机制对此的解决方法是引入惩罚机制,对作恶的节点进行经济惩罚(Slashing),以建立更加稳定的网络。

不同类POS共识机制有不同的设计,在节点和委托人(投票人)的细则上都有非常多的差异,此处也无法一一类比列举,主要以下列项目举例简单说明。(图可放大查看)






共识机制对于公链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但是对于不同的共识机制,我们可以比较其异同,但总是无法确定其优劣。但这并不代表节点服务商研究共识机制没有意义,因为从共识中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到运维不同项目节点的差异。

对于节点服务商来说,当然更偏好锁定期短、年利率高、可获得投票数多的项目,但对于项目方来说这往往意味着牺牲去中心化性,甚至可能让网络更易受到攻击。以TomoChain举例来说,设计机制是150个共识节点,持币者投票排名靠后的节点会获得更高的收益。近期的热门项目Nucypher、Polkdot在机制设计时也都有这方面的考虑。这也就是引入Staking Economy后,我们往往会更多接触到“治理”这个词的原因——项目方、节点、持币者,都处在这样微妙的博弈中。


非共识机制类


1.双代币机制


双代币机制的代表项目是NEO、Ontology和Vechain,这一类项目拥有两种代币,分别是网络原生代币NEO/ONT/VET,和其燃料代币GAS/ONG/VTHO。原生代币一般也被称作管理代币,持有代币可以获得网络的管理权,比如作为节点参与网络运营,而燃料代币则作为网络中主要使用的代币存在,使用场景包括支付转账、部署智能合约运行、节点激励等等。作为这类项目的节点,收益是燃料代币,燃料代币存在较大升值空间是至关重要的。


2.DApp治理


区块链行业目前正渐渐朝向应用层发展。除了公链项目以外,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趋势:在更偏向应用类的区块链项目中,Staking Economy也即将发挥其独特的魅力。


(1)TCR(Token-Curated Registries)通证注册表

TCR(Token-Curated Registries),最早是在2017年由ConsenSys的Mike Goldin提出。Curated直接翻译是“注册、策展”,Token-Curated Registries,通证注册表,进一步的含义是一种治理机制,一些项目希望持有其通证的人贡献其智慧,共同做出决策。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某些美食APP上会评选年度必吃榜,但其实这些APP作为裁判员可以随意添加/删除榜单餐厅,这时候我们更希望拥有一份客观公正的榜单,这就需要餐厅用户的群策群力。TCR通过其设计的激励/惩罚机制,希望通证持有人更加积极地参与进整个生态,简单来说,通证持有人通过抵押通证(Stake)参与投票,所做的选择合理,即获得通证奖励,反之则受到惩罚。当然,不同项目在TCR设计细节上会有所差异。


Ocean Protocol的创始人Trent对TCR有深入的研究,在2018年对TCR进行了广泛的传播。Ocean Protocol是一个数据交换协议,TCR可帮助其实现更安全、准确、隐私的数据交易。


Foam是基于以太坊的定位证明协议,也利用TCR来激励用户在世界地图上标注正确的位置,这张地图是真正去中心化的,而不是归政府或军方运营。






(2)其他

Livepeer是基于以太坊的去中心化的视频基础设施,用户可以利用闲置的计算资源参与视频解码。Livepeer希望通过Staking Economy使参与者更经济、高效地参与流媒体生态系统中。节点主要通过stake来参与视频转码和视频分发,其他的参与者(验证者)验证节点工作,也是通过用vote的方式进行。目前,Livepeer也是许多节点服务商所青睐的项目,根据StakingRewards的数据显示其年收益率高达150%。

Augur是基于以太坊的去中心化预测市场。Augur的事件仲裁机制,结果由所有REP持币者共同决定。REP持有人必须押注(Stake)在正确结果上以获得奖励,奖励根据持币比例不而不同。

Aurora是基于以太坊的应用程序和协议的集合,目的是构建去中心化银行和金融平台。IDEX是Aurora平台上产品之一,是一个基于以太坊的去中心化交易所,节点的主要任务包括保存区块链上已有的交易历史、将经过批准的交易和提现提交给区块链进行确认、托管订单、跟踪用户账单、匹配交易等等。拥有10,000 AURA即可成为节点,节点获取的奖励与Stake数量和时间以及全网Stake总量有关,而节点的奖励来源则是交易所的手续费收入的25%。目前IDEX节点的理论收益率在15%左右。

以太坊上这么多的DApp采用了Staking Economy的设计理念,也难怪以太坊在DeFi上表现如此出色了!


NGC StakeX如何选择标的


Staking Economy的玩法的确是五花八门,NGC StakeX作为节点服务商,判断是否作为某个项目的节点,始终遵循这样的逻辑:了解一个项目进行Stake的目的—判断该项目本身的质量—研究其节点规则—最终决策。

1.了解一个项目进行Stake的目的。这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但也时常被忽视。作为项目方,希望更多用户通过Stake的方式参与进项目是肯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希望节点控制甚至垄断大量的用户资源。对于节点服务商来说,如果认为其网络的Stake机制设计如同鸡肋,并不能更好地服务于整个项目,那参与节点服务的逻辑从一开始就不存在。

2.判断该项目本身的质量。这肯定是毋庸置疑的,如果一个项目年收益率是50%,一年后币价跌了90%,显然得不偿失。其次,对于应用类项目来说,如果缺少人使用该应用,回馈给节点的奖励也会大大减少。举例如去中心化交易所,节点收入非常依赖整个交易所的活跃度。

3.研究其节点规则。这也是节点服务商最直接的收入影响因素。不同项目有不同的区块奖励、奖励周期、通胀计划、Stake周期、锁定期、Slashing惩罚机制、运维固件要求等等,在做节点服务之前都需要进行彻底的了解。

当然,前文也说过,涉及Staking Economy的项目,项目方-节点-用户始终处于博弈之中,找到一个对节点服务商来说方方面面都完美的项目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对自己的期待则是NGC_StakeX作为节点服务商服务于最优秀的项目并参与其建设;而NGC作为区块链行业最领先的基金之一,始终保持其敏锐的行业嗅觉。


关于NGC StakeX


NGC StakeX 是NGC和XOrder于2019年初联合推出的新产品,旨在帮助机构投资伙伴通过复利的方式增值他们的加密货币资产,年化收益率从20%-50%不等。第一批上线的项目包括Tomochain, Loom Network, IRISnet等。 查看全部
POS-vs-POW-1024x512-11-02-2016.jpg

图片来源:ethnews


今年DeFi已经明显成为区块链领域的热点,DeFi分支中的Staking Economy也发展得如火如荼,节点服务商已多达百家。NGC目前在这个领域有所布局,旗下NGC StakeX作为节点服务商目前已经推出LoomNetwork, TomoChain, IRISnet这三个项目。在此,我们撰文谈谈自己对于Staking Economy的理解。

本篇文章按照共识机制/非共识机制的分类方式梳理了现有主要的Stake模式。为什么以“共识机制”作为分类理由呢?因为我们认为目前所有应用Staking Economy的项目的最终目的是“治理”,公链通常通过共识机制的设计来达到这一目的,其他类型的项目则采用其他机制设计。


共识机制类


1.PoSe/Masternodes热潮


作为“老牌”Stake项目,几乎所有的节点服务商都会选择Dash作为提供服务对象之一。其实2017年开始,Dash的Masternode系统就已经引发了一波热潮。

Masternode系统采用的共识机制名为PoSe(Proof of Service),是类似于POS+POW的混合挖矿方式。以Dash举例,Dash拥有一个双层网络,第一层网络为用户提供资金的发送和接收服务并防止双花支付的发生,第二层网络具备财务隐私(匿名发送)、即时交易(即时发送)、去中心化管理以及预算提案系统。矿工组成了网络的第一层级,主节点(Masternode)组成第二层级。

不得不说Masternode系统的确可以吸引不少用户参与维护网络,因为其节点设置简单易操作,只需要钱包或者租VPS就可以获得节点奖励,并且一般所需质押的代币数量不多(初期成本低)。

Dash的Masternode系统的成功了吸引了上千类似的项目,一些新币的ROI非常之高:在masternodes.online上,ROI高于100%的项目比比皆是。我们按照成交量排名,也可以发现这其中的项目没有几个是我们所听说过的。没错,它们可能大部分都是一些“诈骗”项目。

cfbecabab3b11da48da56724065a59e6.jpg


不过,我们不得不承认,Masternode节点服务商的一整套基础服务都无比完善,以Midas.investments这个节点服务商举例,它围绕各种Masternode项目建立了整个投资闭环(社区-项目分析-交易所(DEX)-钱包)。笔者作为体验用户之一,感受到服务之体贴流畅实际已远超许多节点服务商。

c376c5008b60e9a7d2c3fcc0cd870340.jpg


如图,笔者随便选了一个ROI高达1129%的项目投资了几百块钱,Midas.investments默认每天会自动复利投资,并清晰写明每天得到的利润。

在众多看起来不怎么可信的Masternode Coin中,也有项目脱颖而出,比如ImageCoin(图像币),年初至今已经涨了近百倍。

即便如此,也不建议大家随便投资Masternode Coin,毕竟天堂(暴涨)地狱(归零)一念之间,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极为有趣的市场,我们可以看到五花八门的项目涌现出来。另外,如果不想信任Masternode节点服务商,自己动手搭一个Masternode也是不错的体验!


2.混合PoW/PoS


其实Masternode也可以说是混合PoW/PoS机制,但是由于其已经形成了一个特别的生态,所以我们将其单独划分了一个类别。

混合共识(Hybrid Consensus)也是一直以来的技术热点之一,Hackernoon认为2019年值得关注的趋势之一就有混合共识(Hybrid Consensus)的成熟。以太坊在2018年4月提出了 PoW/PoS混合共识细则,以实现POW到POS的过渡。除此之外,其实现有采用混合PoW/PoS作为共识的币种很少。

最具有代表性的应该是Decred,混合PoW/PoS作为其链上治理机制也引起了广泛讨论。每名用户(即PoS选民)都可以将DCR进行质押来购买选票,选票用于验证PoW矿工所产生的区块是否有效。每个区块中必须具有随机选择的5个投票中的至少3票。投票平均选择时间为28天,最长时间为142天。

包括最近即将主网上线的QuarkChain,采用的共识POSW实际上也是混合PoW/PoS。其基本思路是,如果一个矿工想将其所有的哈希算力用于挖矿(假设其具有网络Y中所有算力的P%),那么他必须持有并抵押跟P%等量的Y通证。

下表是我们简单总结了几个的混合PoW/PoS机制项目的区块奖励分配以及stake收益率(理论)。

6eb9ff752f5c4b1fdbb3c9ce95380193.jpg


3.类POS共识机制


各种类POS共识机制被许多“2.0公链”采用,也是Staking Economy的主流。类POS共识机制的出现是POS共识机制的进一步发展,许多类POS机制都致力于解决POS机制存在的“Nothing at Stake”问题。“Nothing at Stake”,中文一般翻译成“无利害攻击”,简单解释来说,就是当一条链出现分叉时,POS共识机制下,节点在两个分叉链下同时挖矿是可行的。许多类POS共识机制对此的解决方法是引入惩罚机制,对作恶的节点进行经济惩罚(Slashing),以建立更加稳定的网络。

不同类POS共识机制有不同的设计,在节点和委托人(投票人)的细则上都有非常多的差异,此处也无法一一类比列举,主要以下列项目举例简单说明。(图可放大查看)

6f99a8c2e9c935bfcfb5619947fe0c67.jpg


共识机制对于公链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但是对于不同的共识机制,我们可以比较其异同,但总是无法确定其优劣。但这并不代表节点服务商研究共识机制没有意义,因为从共识中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到运维不同项目节点的差异。

对于节点服务商来说,当然更偏好锁定期短、年利率高、可获得投票数多的项目,但对于项目方来说这往往意味着牺牲去中心化性,甚至可能让网络更易受到攻击。以TomoChain举例来说,设计机制是150个共识节点,持币者投票排名靠后的节点会获得更高的收益。近期的热门项目Nucypher、Polkdot在机制设计时也都有这方面的考虑。这也就是引入Staking Economy后,我们往往会更多接触到“治理”这个词的原因——项目方、节点、持币者,都处在这样微妙的博弈中。


非共识机制类


1.双代币机制


双代币机制的代表项目是NEO、Ontology和Vechain,这一类项目拥有两种代币,分别是网络原生代币NEO/ONT/VET,和其燃料代币GAS/ONG/VTHO。原生代币一般也被称作管理代币,持有代币可以获得网络的管理权,比如作为节点参与网络运营,而燃料代币则作为网络中主要使用的代币存在,使用场景包括支付转账、部署智能合约运行、节点激励等等。作为这类项目的节点,收益是燃料代币,燃料代币存在较大升值空间是至关重要的。


2.DApp治理


区块链行业目前正渐渐朝向应用层发展。除了公链项目以外,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趋势:在更偏向应用类的区块链项目中,Staking Economy也即将发挥其独特的魅力。


(1)TCR(Token-Curated Registries)通证注册表

TCR(Token-Curated Registries),最早是在2017年由ConsenSys的Mike Goldin提出。Curated直接翻译是“注册、策展”,Token-Curated Registries,通证注册表,进一步的含义是一种治理机制,一些项目希望持有其通证的人贡献其智慧,共同做出决策。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某些美食APP上会评选年度必吃榜,但其实这些APP作为裁判员可以随意添加/删除榜单餐厅,这时候我们更希望拥有一份客观公正的榜单,这就需要餐厅用户的群策群力。TCR通过其设计的激励/惩罚机制,希望通证持有人更加积极地参与进整个生态,简单来说,通证持有人通过抵押通证(Stake)参与投票,所做的选择合理,即获得通证奖励,反之则受到惩罚。当然,不同项目在TCR设计细节上会有所差异。


Ocean Protocol的创始人Trent对TCR有深入的研究,在2018年对TCR进行了广泛的传播。Ocean Protocol是一个数据交换协议,TCR可帮助其实现更安全、准确、隐私的数据交易。


Foam是基于以太坊的定位证明协议,也利用TCR来激励用户在世界地图上标注正确的位置,这张地图是真正去中心化的,而不是归政府或军方运营。

05c28ac54e54c510aca91b1f6248b767.jpg


(2)其他

Livepeer是基于以太坊的去中心化的视频基础设施,用户可以利用闲置的计算资源参与视频解码。Livepeer希望通过Staking Economy使参与者更经济、高效地参与流媒体生态系统中。节点主要通过stake来参与视频转码和视频分发,其他的参与者(验证者)验证节点工作,也是通过用vote的方式进行。目前,Livepeer也是许多节点服务商所青睐的项目,根据StakingRewards的数据显示其年收益率高达150%。

Augur是基于以太坊的去中心化预测市场。Augur的事件仲裁机制,结果由所有REP持币者共同决定。REP持有人必须押注(Stake)在正确结果上以获得奖励,奖励根据持币比例不而不同。

Aurora是基于以太坊的应用程序和协议的集合,目的是构建去中心化银行和金融平台。IDEX是Aurora平台上产品之一,是一个基于以太坊的去中心化交易所,节点的主要任务包括保存区块链上已有的交易历史、将经过批准的交易和提现提交给区块链进行确认、托管订单、跟踪用户账单、匹配交易等等。拥有10,000 AURA即可成为节点,节点获取的奖励与Stake数量和时间以及全网Stake总量有关,而节点的奖励来源则是交易所的手续费收入的25%。目前IDEX节点的理论收益率在15%左右。

以太坊上这么多的DApp采用了Staking Economy的设计理念,也难怪以太坊在DeFi上表现如此出色了!


NGC StakeX如何选择标的


Staking Economy的玩法的确是五花八门,NGC StakeX作为节点服务商,判断是否作为某个项目的节点,始终遵循这样的逻辑:了解一个项目进行Stake的目的—判断该项目本身的质量—研究其节点规则—最终决策。

1.了解一个项目进行Stake的目的。这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但也时常被忽视。作为项目方,希望更多用户通过Stake的方式参与进项目是肯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希望节点控制甚至垄断大量的用户资源。对于节点服务商来说,如果认为其网络的Stake机制设计如同鸡肋,并不能更好地服务于整个项目,那参与节点服务的逻辑从一开始就不存在。

2.判断该项目本身的质量。这肯定是毋庸置疑的,如果一个项目年收益率是50%,一年后币价跌了90%,显然得不偿失。其次,对于应用类项目来说,如果缺少人使用该应用,回馈给节点的奖励也会大大减少。举例如去中心化交易所,节点收入非常依赖整个交易所的活跃度。

3.研究其节点规则。这也是节点服务商最直接的收入影响因素。不同项目有不同的区块奖励、奖励周期、通胀计划、Stake周期、锁定期、Slashing惩罚机制、运维固件要求等等,在做节点服务之前都需要进行彻底的了解。

当然,前文也说过,涉及Staking Economy的项目,项目方-节点-用户始终处于博弈之中,找到一个对节点服务商来说方方面面都完美的项目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对自己的期待则是NGC_StakeX作为节点服务商服务于最优秀的项目并参与其建设;而NGC作为区块链行业最领先的基金之一,始终保持其敏锐的行业嗅觉。


关于NGC StakeX


NGC StakeX 是NGC和XOrder于2019年初联合推出的新产品,旨在帮助机构投资伙伴通过复利的方式增值他们的加密货币资产,年化收益率从20%-50%不等。第一批上线的项目包括Tomochain, Loom Network, IRISnet等。

刚刚,有人在三里屯发现了200枚比特币二维码!

blockbeats 发表了文章 • 2019-04-17 16:13 • 来自相关话题

从今年年初的 Bitcoin Core、BCH、BSV 对比特币归属的三方指正,到昨天币安、Shapeshift、Kraken 这些交易所已经宣布下架比特币分叉币 BSV,比特币在 2019 年开年再次吸引了行业大量目光。用比特币当做奖励的寻宝活动也层出不穷。

前天凌晨,调频到 Blockstream 卫星信号的人接收到了这么一条消息,这似乎是一个寻宝游戏。






这不是第一次出现以比特币为奖励的寻宝活动,之前最知名要属 Bitcoin Chanllege 这个游戏,一位匿名人士在一张图片里隐藏了私钥,要到私钥的人可以领走 310 个比特币的奖励。但这个名为 Satoshi's Treasure 显然不太一样。

同样还是找私钥,但是这款寻宝游戏更像是一个现实版的「头号玩家」。

一个含有价值 100 万美元比特币的私钥,被游戏发明者用 Shamir 私钥切分法分成了 1000 份,用这种神奇的方法,玩家只需要找出 400 份,就可以拼凑出完整的私钥。






这些寻找私钥碎片的信息会陆续出现在官网上,目前游戏已经放出了 3 个私钥碎片,就是通过 Blockstream 的卫星广播发出来的那些信息。也就是说,至少还要放出 397 个私钥寻找信息,这个游戏才有可能结束。

前三条信息,一共给了 12 个经纬度坐标,寻宝者需要去到这个坐标地点,才能可能找到私钥信息。






「现在已经有 1.6 万人参与了。」区块律动 Blockbeats 专访的 Primitive 基金的合伙人 Eric Meltzer 说,他就是这个游戏的发起人之一。「我一直很喜欢玩替代现实类的游戏,比如曾经的 Cicada 3301。我也一直在期待着能用比特币寻宝。」


Shamir 私钥切分法


这个寻宝游戏之所以能够让大量玩家参与进来,最重要的基础,就是 Shamir 私钥切分法,这个方法得以将私钥分成了 1000 份,但玩家只需要找到其中的 400 份就可以复原完整的私钥。其实这种方法一直被广泛用于密钥管理和数字签名领域。

「我跟我的基金合伙人 Dovey Wan 一直在思考如何安全地存储基金,我发现 Shamir 是个不错的主意。」Eric 说。

1979 年,Shamir 和 Blackly 提出了这种秘密共享技术,一个秘密可以分为 n 个影子秘密分给持有者,其中任意不少于 x 个影子秘密均可以恢复秘密,少于 x 个影子就不能恢复。这种技术的出现给密钥管理打开了新的大门。既保证了秘密的安全性,又能防止秘密过于集中而带来的风险。

但是有的玩家对于私钥被分成 1000 份有些疑虑,认为游戏的持续时间实在是太长了。

「如果玩家找宝藏速度很快的话,游戏预计一年内可以结束吧。」Eric 告诉我们。Satoshi's Treasure 这个游戏使用的只是一个简单的 Shamir 私钥切分模型,1000 和 400 这两个门槛数字都是通过一些模型计算出来的。


前三个私钥碎片已经被破解


第一个私钥碎片出现的地点都是美国,根据给出的经纬度,分别旧金山、纽约、洛杉矶和波士顿。用谷歌地图可以看到,在旧金山的坐标指向的是一家中餐馆。纽约的坐标则是著名的时代广场。






 第二个私钥碎片都在亚洲,分别在北京、香港、东京、首尔。第三个碎片分别在伦敦、坎帕拉、悉尼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玩家只要去每个碎片的任意一个地方就可以得到这个碎片信息。

在北京时间今天凌晨,纽约时间中午 12 点的时候,有网友亲自去到了纽约的坐标地点,发现了私钥的碎片信息。






扫描这个二维码,就会进入https://satoshistreasure.xyz/k1 这个游戏网页,需要猎宝人输入一个 passphrase,而这个 passphrase 就写在二维码的周围,第一个碎片的 passphrase 是 orbital。

把这个词输进网页,玩家就可以得到第一个私钥碎片。






而有的极客网友通过第一个私钥信息,发现似乎不用亲自到实地是找二维码,自己也能用代码解决另外两个碎片信息。在 github 上一位名叫 John Cantrell 的网友发了一篇《我是如何在几分钟内拿到 Satoshi's Treasure 前三个私钥碎片的》。

首先,后两个依旧需要输入 passphrase,网址只需要把第一个网址的 k1,改成 k2 和 k3。然后他发现这些 phrase 其实是用 HMACSHA256 这种加密技术。于是他自己写了个字典攻击的脚本,不一会儿便得出了三个 passphrase。






看到有人在这么短时间内就把三个私钥碎片都找到,Erik 也比较惊讶。在他的第 62 周 Proof of Work 的周报中,他说:「本以为至少要几周才能有人想出这种方法,没想到仅仅用了半个小时。」


Eric 给的猎宝建议


「这个游戏其实不需要你有任何加密行业相关的知识,只要你有任意一个行业的知识,我保证你会用上。」Eric 说。这不是一个给比特币爱好者玩的游戏,面对的玩家是所有人。

而且,Eric 强烈建议大家组队,因为一个人单干太难了。「这个游戏的设计里,只在一个国家的玩家是不可能找到全部 400 个线索,」从前三条信息就可以看出,私钥碎片被分布到了世界各地,所以玩家要么跟其他国家的朋友组队,要么就得买一年的机票钱。

做这个游戏,Eric 有两个愿望,第一就是想让大家改变一下天天两点一线的生活,可以出去转转;第二,就是希望更多人了解比特币。

虽然 Eric 没有向我们透露游戏接下来的线索会在何时何地公布,但显然游戏会越来越难。「我们是比特币的忠实粉丝,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比特币到底有什么用。」Eric 说。

我们整理了一下最新的 Satoshi's Treasure 游戏线索,后续游戏有新的进展都会在网站上更新。


Satoshi's Treasure线索合集:https://www.theblockbeats.com/index/index/info/id/227/inf_id/1082
作者:区块律动BlockBeats 0x29,欢迎添加作者微信 qkldlinda 与他进行交流! 查看全部
201.jpg

从今年年初的 Bitcoin Core、BCH、BSV 对比特币归属的三方指正,到昨天币安、Shapeshift、Kraken 这些交易所已经宣布下架比特币分叉币 BSV,比特币在 2019 年开年再次吸引了行业大量目光。用比特币当做奖励的寻宝活动也层出不穷。

前天凌晨,调频到 Blockstream 卫星信号的人接收到了这么一条消息,这似乎是一个寻宝游戏。

202.jpg


这不是第一次出现以比特币为奖励的寻宝活动,之前最知名要属 Bitcoin Chanllege 这个游戏,一位匿名人士在一张图片里隐藏了私钥,要到私钥的人可以领走 310 个比特币的奖励。但这个名为 Satoshi's Treasure 显然不太一样。

同样还是找私钥,但是这款寻宝游戏更像是一个现实版的「头号玩家」。

一个含有价值 100 万美元比特币的私钥,被游戏发明者用 Shamir 私钥切分法分成了 1000 份,用这种神奇的方法,玩家只需要找出 400 份,就可以拼凑出完整的私钥。

203.jpg


这些寻找私钥碎片的信息会陆续出现在官网上,目前游戏已经放出了 3 个私钥碎片,就是通过 Blockstream 的卫星广播发出来的那些信息。也就是说,至少还要放出 397 个私钥寻找信息,这个游戏才有可能结束。

前三条信息,一共给了 12 个经纬度坐标,寻宝者需要去到这个坐标地点,才能可能找到私钥信息。

204.jpg


「现在已经有 1.6 万人参与了。」区块律动 Blockbeats 专访的 Primitive 基金的合伙人 Eric Meltzer 说,他就是这个游戏的发起人之一。「我一直很喜欢玩替代现实类的游戏,比如曾经的 Cicada 3301。我也一直在期待着能用比特币寻宝。」


Shamir 私钥切分法


这个寻宝游戏之所以能够让大量玩家参与进来,最重要的基础,就是 Shamir 私钥切分法,这个方法得以将私钥分成了 1000 份,但玩家只需要找到其中的 400 份就可以复原完整的私钥。其实这种方法一直被广泛用于密钥管理和数字签名领域。

「我跟我的基金合伙人 Dovey Wan 一直在思考如何安全地存储基金,我发现 Shamir 是个不错的主意。」Eric 说。

1979 年,Shamir 和 Blackly 提出了这种秘密共享技术,一个秘密可以分为 n 个影子秘密分给持有者,其中任意不少于 x 个影子秘密均可以恢复秘密,少于 x 个影子就不能恢复。这种技术的出现给密钥管理打开了新的大门。既保证了秘密的安全性,又能防止秘密过于集中而带来的风险。

但是有的玩家对于私钥被分成 1000 份有些疑虑,认为游戏的持续时间实在是太长了。

「如果玩家找宝藏速度很快的话,游戏预计一年内可以结束吧。」Eric 告诉我们。Satoshi's Treasure 这个游戏使用的只是一个简单的 Shamir 私钥切分模型,1000 和 400 这两个门槛数字都是通过一些模型计算出来的。


前三个私钥碎片已经被破解


第一个私钥碎片出现的地点都是美国,根据给出的经纬度,分别旧金山、纽约、洛杉矶和波士顿。用谷歌地图可以看到,在旧金山的坐标指向的是一家中餐馆。纽约的坐标则是著名的时代广场。

205.jpg


 第二个私钥碎片都在亚洲,分别在北京、香港、东京、首尔。第三个碎片分别在伦敦、坎帕拉、悉尼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玩家只要去每个碎片的任意一个地方就可以得到这个碎片信息。

在北京时间今天凌晨,纽约时间中午 12 点的时候,有网友亲自去到了纽约的坐标地点,发现了私钥的碎片信息。

206.jpg


扫描这个二维码,就会进入https://satoshistreasure.xyz/k1 这个游戏网页,需要猎宝人输入一个 passphrase,而这个 passphrase 就写在二维码的周围,第一个碎片的 passphrase 是 orbital。

把这个词输进网页,玩家就可以得到第一个私钥碎片。

207.jpg


而有的极客网友通过第一个私钥信息,发现似乎不用亲自到实地是找二维码,自己也能用代码解决另外两个碎片信息。在 github 上一位名叫 John Cantrell 的网友发了一篇《我是如何在几分钟内拿到 Satoshi's Treasure 前三个私钥碎片的》。

首先,后两个依旧需要输入 passphrase,网址只需要把第一个网址的 k1,改成 k2 和 k3。然后他发现这些 phrase 其实是用 HMACSHA256 这种加密技术。于是他自己写了个字典攻击的脚本,不一会儿便得出了三个 passphrase。

208.jpg


看到有人在这么短时间内就把三个私钥碎片都找到,Erik 也比较惊讶。在他的第 62 周 Proof of Work 的周报中,他说:「本以为至少要几周才能有人想出这种方法,没想到仅仅用了半个小时。」


Eric 给的猎宝建议


「这个游戏其实不需要你有任何加密行业相关的知识,只要你有任意一个行业的知识,我保证你会用上。」Eric 说。这不是一个给比特币爱好者玩的游戏,面对的玩家是所有人。

而且,Eric 强烈建议大家组队,因为一个人单干太难了。「这个游戏的设计里,只在一个国家的玩家是不可能找到全部 400 个线索,」从前三条信息就可以看出,私钥碎片被分布到了世界各地,所以玩家要么跟其他国家的朋友组队,要么就得买一年的机票钱。

做这个游戏,Eric 有两个愿望,第一就是想让大家改变一下天天两点一线的生活,可以出去转转;第二,就是希望更多人了解比特币。

虽然 Eric 没有向我们透露游戏接下来的线索会在何时何地公布,但显然游戏会越来越难。「我们是比特币的忠实粉丝,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比特币到底有什么用。」Eric 说。

我们整理了一下最新的 Satoshi's Treasure 游戏线索,后续游戏有新的进展都会在网站上更新。


Satoshi's Treasure线索合集:https://www.theblockbeats.com/index/index/info/id/227/inf_id/1082
作者:区块律动BlockBeats 0x29,欢迎添加作者微信 qkldlinda 与他进行交流!

Staking资金超56亿美元,年收益最高150%,你的币“生币”了吗?

8btc 发表了文章 • 2019-04-16 16:34 • 来自相关话题

这个行业永远不缺热点,Staking就是其中之一。

Staking翻译成中文大概是抵押,由此形成的Staking Economy则被翻译为权益经济学。Staking指的是在PoS或DPoS共识机制下,代币持有人通过向节点抵押代币从而获得项目增发代币的投资行为。

为什么会火?从数据看,2018年以来,超过80%的新公链都采用了PoS而非PoW机制。近期,除了以太坊升级后迈出由PoW向PoS共识转变的第一步,包括像Cosmos、Polkadot、Cardano、Difinity等明星公链相继上线,它们无一列外都是PoS类共识机制。

EOS掀起了超级节点竞选,但没有引发Staking大战,如今,挖矿并不一定要用矿机,通过构建PoS共识机制下的节点也能打造一个超级“矿池”的想法正越来越有市场。

群雄逐鹿,野蛮生长,巨大的利益正酝酿着一场变革。

 
Staking,不抵押就“贬值”
 

Staking模式的商业逻辑很简单,不管是PoS还是DPoS共识机制,节点运营者首先通过品牌、技术等影响力去影响个人或机构投资者,接受他们的代币委托,甚至也可以投入自有资金组成节点,节点通过出块等获得项目增发的代币。比如,DASH的收益在7% ,而 Livepeer 竟高达150%。最终,运营者根据一定比例获得Staking带来的收益。如果节点运营者单纯面向机构节点提供运营服务,风险更小。

这几乎是一个多赢的模式。项目方可以锁定一定比例的代币,减少市场抛压;代币持有者可以以币生币,等于将代币存入银行获取可观的利率。而节点运营者则能够盘活手里的资金,低风险的获得收益提成。

最后,三者趋于一致的目的性将推动整个公链生态的正向发展。Staking获得的收益是加密货币,因此随着加密货币价格上升,Staking参与者的收益也将更为可观。

节点运营者的成本有哪些?

第一,服务器成本,这一块往往是AWS这类云服务器或者硬件服务器。相对于EOS动辄70余万人民币的节点配置费用,如今Staking的这一费用已降低不少,Wetez曾在巴比特专栏文章里透露:一台云服务器配置年费从低到高费用大概介于3千至1万之间。

第二,运维团队, MatPooLCTO金磊曾介绍,对于一支成熟的队伍来说,假设节点不需要持币者打币,节点的运维并不难。而如果需要用户打币,那么就要开发相应的钱包,投入成本相对更大。

第三,资金成本,假设抵押代币来自节点运营者自己,这部分锁仓资金会是比较大的成本。

第四,运营成本,这部分投入主要是构建品牌,运营节点生态,很难被估量,也是投入的大头。

持币者的成本则在于Staking的代币,这些资产会被限制流动,持币者无法根据市场行情快速买卖。其次,如果节点存在技术问题,Staking的代币有可能被系统罚没。此外,持币者需向节点运营者缴纳手续费。

相比而言,不参与Staking的成本可能更高,因为Staking奖励的来源是代币增发,比如Cosmos 就以7%-20% 通胀率进行增发,倘若持币者囤币而不参与Staking,在币价横盘的情况下,实际上资产就被稀释了。因此,Staking是一种非常强的激励机制。

 
群雄逐鹿,“持币者”的游戏
 

如果说早期PoW共识诞生了蚂蚁矿池、鱼池这类大矿池,及比特大陆、嘉楠耘智这类矿机商,那PoS的兴起势必也将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

巴比特合伙人,MatPool矿池COO李宗乘介绍,目前Staking的玩家大概有以下几路人马。

第一,传统矿池。如MatPool,其诞生于2018年9月,除支持 BTM 及 SIPC 两种 PoW 共识的算力挖矿外目前也是 NEO、本体和 IRIS 三条公链的共识节点。传统矿池参与Staking很像是业务的横向拓展,具有前瞻性和技术优势。

第二,钱包。比如 Cobo 钱包、币信钱包。钱包的业务逻辑在于它天然存储了用户的“加密资产”,很像是加密资产界的银行,Staking 等于为用户提供了额外的利息,既能增加收入也能提高用户粘性。

第三,交易所。比如火币和 Coinbase Custody,后者是Coinbase专为机构客户服务的加密资产托管机构,其计划在今年支持 Cosmos、Polkadot、Algorand 等 PoS 类项目。交易所的逻辑和钱包如出一辙。但问题在于,交易所拿着用户的加密资产布局 Staking,它将如何给用户“分成”。这是否可能催生不仅免交易费,用户还能拿“利息”的交易所?

第四,投资机构。比如万向系的 Hashquark 。实际上,Cosmos、Polkadot、Difinity等PoS共识的项目往往通过私募等方式分散代币,因此投资机构手里存在大量项目代币。如果不在二级市场抛售,那么,Staking无疑是有效的资产增值方式。

第五,全新的参与者,比如专门布局Staking的运营者Wetez,其发展路线图中将会包括不少优质的PoS项目,Cosmos、Cardano、Polkadot等都是其物色对象。

Stakingrewards.com 是目前收录 Staking 项目和团队较为全面的网站,它收入了全球23个Staking 节点运营团队,德国、美国、罗米尼亚分别以5家、4家、2家位列前三,中国仅有星火矿池入选。位于爱沙尼亚的 MyCointainer 以18项资产位列项目第一。

 
平均收益率为13%,Staking Economy未来可期?


目前,据 Stakingrewards.com 数据显示,全球加密货币资产总市值约为1730亿美元,其中,用于 Staking 的资金约为56亿美元,占比约3.2%。而其记录的 Staking 公链共有82条,其中 EOS 以25亿美元位列第一,Dash 以5.5亿排名第二,Tezos 以5.3亿排名第三,Cosmos、NEM、Tron 等紧随其后。

EOS 目前市值排名第六,总市值约50亿美元,也就是说其 Staking 的代币数量约占其市值的50%。不过EOS的收益率相对较低,只有1.7%。但根据数链评级统计,Staking收益率区间在0.02%到156.23%,平均收益率为13.34%,中位数7.15%。





收益  ​▲数据来源:数链评级


此前,巴比特曾报道,过去两年,接近80%新推出公链项目开始采用PoS或DPoS共识,2019年更是此类公链集中上线的爆发年。某种程度上,PoS或DPoS共识对于开发者而言在早期更容易实现对项目的把控,推进项目发展。而PoW不仅需要考虑算力,同时也要考虑51%攻击,挑战更大。

PoS类项目增多、代币市值占比较低、平均收益率可观,这三个因素能不能催生一个庞大的Staking Economy(权益经济学)?这还有待市场给出答案。

但是,如同PoS 共识机制本身被揶揄中心化一样,节点运营也具有明显的中心化烙印。另外,加密资产由于存在安全及高波动率等不确定因素,Staking虽然是蓝海,也同样颇具风险。

当前,对于持有此类加密资产的持币人而言,需要弄清楚的是Staking收益来自于项目的Token增发,高收益也意味着较高的贬值风险。另外,李宗乘提醒,持币人在物色运营节点时一方面要考虑项目本身的价值,同时也需要考虑运营节点的安全机制,另外,哪怕是持有人自己也需要有正确的加密资产保管经验。


作者:王佳健 查看全部
Proof-of-Stake.jpg

这个行业永远不缺热点,Staking就是其中之一。

Staking翻译成中文大概是抵押,由此形成的Staking Economy则被翻译为权益经济学。Staking指的是在PoS或DPoS共识机制下,代币持有人通过向节点抵押代币从而获得项目增发代币的投资行为。

为什么会火?从数据看,2018年以来,超过80%的新公链都采用了PoS而非PoW机制。近期,除了以太坊升级后迈出由PoW向PoS共识转变的第一步,包括像Cosmos、Polkadot、Cardano、Difinity等明星公链相继上线,它们无一列外都是PoS类共识机制。

EOS掀起了超级节点竞选,但没有引发Staking大战,如今,挖矿并不一定要用矿机,通过构建PoS共识机制下的节点也能打造一个超级“矿池”的想法正越来越有市场。

群雄逐鹿,野蛮生长,巨大的利益正酝酿着一场变革。

 
Staking,不抵押就“贬值”
 

Staking模式的商业逻辑很简单,不管是PoS还是DPoS共识机制,节点运营者首先通过品牌、技术等影响力去影响个人或机构投资者,接受他们的代币委托,甚至也可以投入自有资金组成节点,节点通过出块等获得项目增发的代币。比如,DASH的收益在7% ,而 Livepeer 竟高达150%。最终,运营者根据一定比例获得Staking带来的收益。如果节点运营者单纯面向机构节点提供运营服务,风险更小。

这几乎是一个多赢的模式。项目方可以锁定一定比例的代币,减少市场抛压;代币持有者可以以币生币,等于将代币存入银行获取可观的利率。而节点运营者则能够盘活手里的资金,低风险的获得收益提成。

最后,三者趋于一致的目的性将推动整个公链生态的正向发展。Staking获得的收益是加密货币,因此随着加密货币价格上升,Staking参与者的收益也将更为可观。

节点运营者的成本有哪些?

第一,服务器成本,这一块往往是AWS这类云服务器或者硬件服务器。相对于EOS动辄70余万人民币的节点配置费用,如今Staking的这一费用已降低不少,Wetez曾在巴比特专栏文章里透露:一台云服务器配置年费从低到高费用大概介于3千至1万之间。

第二,运维团队, MatPooLCTO金磊曾介绍,对于一支成熟的队伍来说,假设节点不需要持币者打币,节点的运维并不难。而如果需要用户打币,那么就要开发相应的钱包,投入成本相对更大。

第三,资金成本,假设抵押代币来自节点运营者自己,这部分锁仓资金会是比较大的成本。

第四,运营成本,这部分投入主要是构建品牌,运营节点生态,很难被估量,也是投入的大头。

持币者的成本则在于Staking的代币,这些资产会被限制流动,持币者无法根据市场行情快速买卖。其次,如果节点存在技术问题,Staking的代币有可能被系统罚没。此外,持币者需向节点运营者缴纳手续费。

相比而言,不参与Staking的成本可能更高,因为Staking奖励的来源是代币增发,比如Cosmos 就以7%-20% 通胀率进行增发,倘若持币者囤币而不参与Staking,在币价横盘的情况下,实际上资产就被稀释了。因此,Staking是一种非常强的激励机制。

 
群雄逐鹿,“持币者”的游戏
 

如果说早期PoW共识诞生了蚂蚁矿池、鱼池这类大矿池,及比特大陆、嘉楠耘智这类矿机商,那PoS的兴起势必也将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

巴比特合伙人,MatPool矿池COO李宗乘介绍,目前Staking的玩家大概有以下几路人马。

第一,传统矿池。如MatPool,其诞生于2018年9月,除支持 BTM 及 SIPC 两种 PoW 共识的算力挖矿外目前也是 NEO、本体和 IRIS 三条公链的共识节点。传统矿池参与Staking很像是业务的横向拓展,具有前瞻性和技术优势。

第二,钱包。比如 Cobo 钱包、币信钱包。钱包的业务逻辑在于它天然存储了用户的“加密资产”,很像是加密资产界的银行,Staking 等于为用户提供了额外的利息,既能增加收入也能提高用户粘性。

第三,交易所。比如火币和 Coinbase Custody,后者是Coinbase专为机构客户服务的加密资产托管机构,其计划在今年支持 Cosmos、Polkadot、Algorand 等 PoS 类项目。交易所的逻辑和钱包如出一辙。但问题在于,交易所拿着用户的加密资产布局 Staking,它将如何给用户“分成”。这是否可能催生不仅免交易费,用户还能拿“利息”的交易所?

第四,投资机构。比如万向系的 Hashquark 。实际上,Cosmos、Polkadot、Difinity等PoS共识的项目往往通过私募等方式分散代币,因此投资机构手里存在大量项目代币。如果不在二级市场抛售,那么,Staking无疑是有效的资产增值方式。

第五,全新的参与者,比如专门布局Staking的运营者Wetez,其发展路线图中将会包括不少优质的PoS项目,Cosmos、Cardano、Polkadot等都是其物色对象。

Stakingrewards.com 是目前收录 Staking 项目和团队较为全面的网站,它收入了全球23个Staking 节点运营团队,德国、美国、罗米尼亚分别以5家、4家、2家位列前三,中国仅有星火矿池入选。位于爱沙尼亚的 MyCointainer 以18项资产位列项目第一。

 
平均收益率为13%,Staking Economy未来可期?


目前,据 Stakingrewards.com 数据显示,全球加密货币资产总市值约为1730亿美元,其中,用于 Staking 的资金约为56亿美元,占比约3.2%。而其记录的 Staking 公链共有82条,其中 EOS 以25亿美元位列第一,Dash 以5.5亿排名第二,Tezos 以5.3亿排名第三,Cosmos、NEM、Tron 等紧随其后。

EOS 目前市值排名第六,总市值约50亿美元,也就是说其 Staking 的代币数量约占其市值的50%。不过EOS的收益率相对较低,只有1.7%。但根据数链评级统计,Staking收益率区间在0.02%到156.23%,平均收益率为13.34%,中位数7.15%。

201904151011227079.jpg

收益  ​▲数据来源:数链评级


此前,巴比特曾报道,过去两年,接近80%新推出公链项目开始采用PoS或DPoS共识,2019年更是此类公链集中上线的爆发年。某种程度上,PoS或DPoS共识对于开发者而言在早期更容易实现对项目的把控,推进项目发展。而PoW不仅需要考虑算力,同时也要考虑51%攻击,挑战更大。

PoS类项目增多、代币市值占比较低、平均收益率可观,这三个因素能不能催生一个庞大的Staking Economy(权益经济学)?这还有待市场给出答案。

但是,如同PoS 共识机制本身被揶揄中心化一样,节点运营也具有明显的中心化烙印。另外,加密资产由于存在安全及高波动率等不确定因素,Staking虽然是蓝海,也同样颇具风险。

当前,对于持有此类加密资产的持币人而言,需要弄清楚的是Staking收益来自于项目的Token增发,高收益也意味着较高的贬值风险。另外,李宗乘提醒,持币人在物色运营节点时一方面要考虑项目本身的价值,同时也需要考虑运营节点的安全机制,另外,哪怕是持有人自己也需要有正确的加密资产保管经验。


作者:王佳健

一张图了解比特币分叉史

btcmagazine 发表了文章 • 2019-04-11 11:22 • 来自相关话题

下文有一张比特币分叉图总结。虽然没有涵盖到所有的分叉,但图中展示了至今为止的一些最重要的分叉。


什么是比特币分叉?

“分叉”这个词有时会让人不好理解,因为不同类型的“分叉”代表着不同的东西。


代码库分叉

代码库分叉是软件实现代码的副本。代码库分叉通常是对原始代码库进行的调整。在比特币上,代码库的分叉意味着生成可以与比特币协议完全兼容的代码。它们可能会导致区块链的分叉,或者形成一个全新的数字货币体系。


区块链分叉

当区块链上出现两个版本的交易历史记录时,就会发生区块链分叉。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可以是预期之内的,也可以是预期之外的。结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看,可能会导致一个孤立区块或一个全新的数字货币体系。


硬分叉

硬分叉是一种协议升级,它可以放宽或删除规则。如果所有用户都进行升级,那么硬分叉就不会导致区块链的分叉。尤其在比特币上,一些人认为,除非所有用户都升级,否则“升级”的协议根本不应该被称为硬分叉,而应该称为一种新的数字货币或“分叉币”。


软分叉

软分叉是一种协议升级,它可以收紧或添加规则。软分叉的升级可能会导致区块链的分叉,但是大部分哈希算力的强制执行将最终聚合相同的历史交易记录。哈希算力可以让矿工激活软分叉 (MASF),而用户也可以激活软分叉 (UASF)。


灰色地带

虽然不同的名词间有所区别,但比特币分叉的情况其实很复杂。硬分叉和软分叉之间的区别往往不是很明显,有时甚至根本不清楚什么要进行协议升级。时至今日,业内专家对某些事件的分类仍存在分歧。有些纯粹出于政治动机而试图改写历史的分叉,会让情况变得更为复杂。







图中关键信息


比特币核心

比特币诞生于2009年,当时中本聪发布了第一个比特币代码库。然后,它被称为“比特币”(或者,更具体地说,第一个版本的“比特币0.1.0”)。同一代码库的后期被重新命名为“比特币核心”,有时也被称为“中本聪客户端”。


常规区块链分叉

当两个或更多的矿工同时挖到有效区块时,比特币的区块链会分叉成为两个分支。按照设计的规则,只要一个分支变长,这些分叉就会分解,此时较短的分支就会被丢弃。哪怕是今天,这种情况也经常发生。


第一次软分叉

比特币的第一个软分叉协议升级后禁用了协议特性的OP_RETURN。从技术上讲,这是一个UASF,但在早期,实际上只是中本聪在制定协议规则。升级没有导致区块链分叉。


第一次硬分叉

比特币的第一次硬叉协议升级增加了一个新功能OP_NOP,而且也是由中本聪指定的。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这次升级实际上是一个硬分叉。从结果来看,它没有导致区块链分叉。


意外的区块链分叉

在比特币网络的不同部分看到不同的交易历史,并且通常不会自动解决的时候,就会出现意外的区块链分叉。这种类型的区块链分叉通常是由软件缺陷或其他技术问题引起的,并且是比特币可能经历的最大短期故障之一。幸运的是,在比特币的历史上,这种事情只发生过两三次,每次都是通过社区协调解决的,并没有造成太大的破坏。


比特币结 Bitcoin Knots

比特币结是比特币核心代码库分叉的一个例子。代码库分叉的是代码的副本,而不会引起区块链分叉。比特币结的设计初衷是与比特币核心保持兼容——它只是提供了不同的功能,可以理解为相互兼容又能提供不同功能的比特币钱包软件。


Libbitcoin

Libbitcoin是在不同的代码库中完全重新实现比特币协议的一个例子。它不是一个比特币核心的代码库分支,但它的设计目的是保持与比特币核心兼容。


第一次MASF

P2SH升级可以说是第一个MASF,尽管后来的MASF使用了一种更纯粹的基于哈希算力的升级机制。它没有导致区块链分叉。


BIP148客户端

BIP148客户端是比特币核心代码库分叉的另一个例子。BIP148客户端被调整为强制执行的UASF,以便激活隔离证协议的升级。它可能与比特币核心和其他比特币客户端变得不兼容。


比特币ABC

比特币ABC是比特币核心代码库分支的另一个例子。然而,比特币ABC进行了调整,以确保它在某个时间点与比特币核心和其他比特币客户端不兼容。

Bitcoin ABC从比特币中分叉出来,并创造出了“比特币现金”

2017年8月1日,比特币ABC与比特币核心等比特币客户端发生冲突。在此过程中,它创造了一种新的数字货币,称为“比特币现金”。(虽然该信息在这张图中并没有显示,但比特币现金现在也包括了几个客户端——不仅仅只是比特币ABC。)


BTC1

BTC1也是一个比特币核心的代码库分支,经过调整后,确保了它与比特币核心以及其他比特币客户端不兼容。然而,BTC1的目的是为新的比特币协议“Segwit2x”部署硬分叉升级。换句话说,它的目标是让所有比特币用户都改用Segwit2x协议,并把这个协议称为“比特币”。


第一次UASF

如果当时BIP148客户端没有获得足够的支持,它就会放弃比特币原链,从而创建一种新的数字货币。然而,由于有足够多的矿工升级了他们的系统,BIP148的客户端仍然与其他比特币客户端兼容。许多人将此协议升级视为第一个“真正的”UASF:它不是由开发人员决定的,而是源于草根用户的运动。


Bitcoin Clashic

这是一个新的Bitcoin ABC发行版,旨在从硬分叉到升级的比特币现金协议。大多数比特币现金用户确实升级了这种新协议,并将其命名为“比特币现金”。然而,一小部分用户选择继续使用最早的比特币现金协议,并为这种加密货币取了一个新名字:“Bitcoin Clashic”。


比特币核心(尚未实现)

2018年初,Bitcoin Clashic社区中的大多数人都采用了Bitcoin Clashic客户端的一个代码库分支,名为Bitcoin Core Sq。这与现有的Bitcoin Clashic客户端不兼容,所以这又一次创造了一种新的数字货币。该软件故意和“比特币核心Bitcoin Core”的名字相混淆,实际上Bitcoin Core Sq和Bitcoin Core的数字货币、Bitcoin Core软件客户端、比特币协议并不兼容,是不同的产品。虽然Bitcoin Clashic也存在了一段时间,但现在它已经完全被抛弃了(主要是被比特币核心所取代)。


Segwit2x的失败

由于种种原因,几乎没有人采用BTC1。它不仅未能“升级”比特币协议,甚至没有能继续作为一种新的数字货币。


比特币黄金、比特币钻石和几十种分叉币

在Bitcoin ABC开创了一个通过区块链分叉创造比特币现金的相对成功的先例之后,一系列所谓的“分叉币”都陆续问世。比特币现金诞生于比特币社区内部长期存在的分歧,而其他比特币分叉币则普遍认为区块链分叉是一种发行新币的好方法。


Bitcoin SV

中本聪的愿景(Bitcoin SV)是比特币ABC的一个代码库分支,但经过调整,比特币SV确保了它在某个时间点与比特币现金协议并不兼容。


Bitcoin ABC和Bitcoin SV的分歧

2018年,比特币现金社区内部出现分歧,导致比特币ABC和比特币SV都脱离了现有的比特币现金协议。比特币ABC方面的分裂几乎在各个方面都更大,并自称为“比特币现金”(Bitcoin Cash),不过现在它也被称为“比特币现金ABC”。比特币SV方面的分裂称其为“比特币SV”。新的数字货币及其主要实现,现在都使用“比特币SV”这个名字。)


Bitcoin Dark

Bitcoin Dark是比特币核心的一个代码库分支,同时它形成了一种同名的数字货币:Bitcoin Dark。与莱特币和其他许多数字货币一样,这个代码库从一开始就被调整为与比特币协议完全不兼容。因此,它是一种全新的数字货币,而不是区块链的分叉,只是碰巧在其名字中使用了“比特币”。如今,Bitcoin Dark已经销声匿迹了。 查看全部
201904102238231.jpg

下文有一张比特币分叉图总结。虽然没有涵盖到所有的分叉,但图中展示了至今为止的一些最重要的分叉。


什么是比特币分叉?

“分叉”这个词有时会让人不好理解,因为不同类型的“分叉”代表着不同的东西。


代码库分叉

代码库分叉是软件实现代码的副本。代码库分叉通常是对原始代码库进行的调整。在比特币上,代码库的分叉意味着生成可以与比特币协议完全兼容的代码。它们可能会导致区块链的分叉,或者形成一个全新的数字货币体系。


区块链分叉

当区块链上出现两个版本的交易历史记录时,就会发生区块链分叉。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可以是预期之内的,也可以是预期之外的。结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看,可能会导致一个孤立区块或一个全新的数字货币体系。


硬分叉

硬分叉是一种协议升级,它可以放宽或删除规则。如果所有用户都进行升级,那么硬分叉就不会导致区块链的分叉。尤其在比特币上,一些人认为,除非所有用户都升级,否则“升级”的协议根本不应该被称为硬分叉,而应该称为一种新的数字货币或“分叉币”。


软分叉

软分叉是一种协议升级,它可以收紧或添加规则。软分叉的升级可能会导致区块链的分叉,但是大部分哈希算力的强制执行将最终聚合相同的历史交易记录。哈希算力可以让矿工激活软分叉 (MASF),而用户也可以激活软分叉 (UASF)。


灰色地带

虽然不同的名词间有所区别,但比特币分叉的情况其实很复杂。硬分叉和软分叉之间的区别往往不是很明显,有时甚至根本不清楚什么要进行协议升级。时至今日,业内专家对某些事件的分类仍存在分歧。有些纯粹出于政治动机而试图改写历史的分叉,会让情况变得更为复杂。


201904102238242.jpg


图中关键信息


比特币核心

比特币诞生于2009年,当时中本聪发布了第一个比特币代码库。然后,它被称为“比特币”(或者,更具体地说,第一个版本的“比特币0.1.0”)。同一代码库的后期被重新命名为“比特币核心”,有时也被称为“中本聪客户端”。


常规区块链分叉

当两个或更多的矿工同时挖到有效区块时,比特币的区块链会分叉成为两个分支。按照设计的规则,只要一个分支变长,这些分叉就会分解,此时较短的分支就会被丢弃。哪怕是今天,这种情况也经常发生。


第一次软分叉

比特币的第一个软分叉协议升级后禁用了协议特性的OP_RETURN。从技术上讲,这是一个UASF,但在早期,实际上只是中本聪在制定协议规则。升级没有导致区块链分叉。


第一次硬分叉

比特币的第一次硬叉协议升级增加了一个新功能OP_NOP,而且也是由中本聪指定的。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这次升级实际上是一个硬分叉。从结果来看,它没有导致区块链分叉。


意外的区块链分叉

在比特币网络的不同部分看到不同的交易历史,并且通常不会自动解决的时候,就会出现意外的区块链分叉。这种类型的区块链分叉通常是由软件缺陷或其他技术问题引起的,并且是比特币可能经历的最大短期故障之一。幸运的是,在比特币的历史上,这种事情只发生过两三次,每次都是通过社区协调解决的,并没有造成太大的破坏。


比特币结 Bitcoin Knots

比特币结是比特币核心代码库分叉的一个例子。代码库分叉的是代码的副本,而不会引起区块链分叉。比特币结的设计初衷是与比特币核心保持兼容——它只是提供了不同的功能,可以理解为相互兼容又能提供不同功能的比特币钱包软件。


Libbitcoin

Libbitcoin是在不同的代码库中完全重新实现比特币协议的一个例子。它不是一个比特币核心的代码库分支,但它的设计目的是保持与比特币核心兼容。


第一次MASF

P2SH升级可以说是第一个MASF,尽管后来的MASF使用了一种更纯粹的基于哈希算力的升级机制。它没有导致区块链分叉。


BIP148客户端

BIP148客户端是比特币核心代码库分叉的另一个例子。BIP148客户端被调整为强制执行的UASF,以便激活隔离证协议的升级。它可能与比特币核心和其他比特币客户端变得不兼容。


比特币ABC

比特币ABC是比特币核心代码库分支的另一个例子。然而,比特币ABC进行了调整,以确保它在某个时间点与比特币核心和其他比特币客户端不兼容。

Bitcoin ABC从比特币中分叉出来,并创造出了“比特币现金”

2017年8月1日,比特币ABC与比特币核心等比特币客户端发生冲突。在此过程中,它创造了一种新的数字货币,称为“比特币现金”。(虽然该信息在这张图中并没有显示,但比特币现金现在也包括了几个客户端——不仅仅只是比特币ABC。)


BTC1

BTC1也是一个比特币核心的代码库分支,经过调整后,确保了它与比特币核心以及其他比特币客户端不兼容。然而,BTC1的目的是为新的比特币协议“Segwit2x”部署硬分叉升级。换句话说,它的目标是让所有比特币用户都改用Segwit2x协议,并把这个协议称为“比特币”。


第一次UASF

如果当时BIP148客户端没有获得足够的支持,它就会放弃比特币原链,从而创建一种新的数字货币。然而,由于有足够多的矿工升级了他们的系统,BIP148的客户端仍然与其他比特币客户端兼容。许多人将此协议升级视为第一个“真正的”UASF:它不是由开发人员决定的,而是源于草根用户的运动。


Bitcoin Clashic

这是一个新的Bitcoin ABC发行版,旨在从硬分叉到升级的比特币现金协议。大多数比特币现金用户确实升级了这种新协议,并将其命名为“比特币现金”。然而,一小部分用户选择继续使用最早的比特币现金协议,并为这种加密货币取了一个新名字:“Bitcoin Clashic”。


比特币核心(尚未实现)

2018年初,Bitcoin Clashic社区中的大多数人都采用了Bitcoin Clashic客户端的一个代码库分支,名为Bitcoin Core Sq。这与现有的Bitcoin Clashic客户端不兼容,所以这又一次创造了一种新的数字货币。该软件故意和“比特币核心Bitcoin Core”的名字相混淆,实际上Bitcoin Core Sq和Bitcoin Core的数字货币、Bitcoin Core软件客户端、比特币协议并不兼容,是不同的产品。虽然Bitcoin Clashic也存在了一段时间,但现在它已经完全被抛弃了(主要是被比特币核心所取代)。


Segwit2x的失败

由于种种原因,几乎没有人采用BTC1。它不仅未能“升级”比特币协议,甚至没有能继续作为一种新的数字货币。


比特币黄金、比特币钻石和几十种分叉币

在Bitcoin ABC开创了一个通过区块链分叉创造比特币现金的相对成功的先例之后,一系列所谓的“分叉币”都陆续问世。比特币现金诞生于比特币社区内部长期存在的分歧,而其他比特币分叉币则普遍认为区块链分叉是一种发行新币的好方法。


Bitcoin SV

中本聪的愿景(Bitcoin SV)是比特币ABC的一个代码库分支,但经过调整,比特币SV确保了它在某个时间点与比特币现金协议并不兼容。


Bitcoin ABC和Bitcoin SV的分歧

2018年,比特币现金社区内部出现分歧,导致比特币ABC和比特币SV都脱离了现有的比特币现金协议。比特币ABC方面的分裂几乎在各个方面都更大,并自称为“比特币现金”(Bitcoin Cash),不过现在它也被称为“比特币现金ABC”。比特币SV方面的分裂称其为“比特币SV”。新的数字货币及其主要实现,现在都使用“比特币SV”这个名字。)


Bitcoin Dark

Bitcoin Dark是比特币核心的一个代码库分支,同时它形成了一种同名的数字货币:Bitcoin Dark。与莱特币和其他许多数字货币一样,这个代码库从一开始就被调整为与比特币协议完全不兼容。因此,它是一种全新的数字货币,而不是区块链的分叉,只是碰巧在其名字中使用了“比特币”。如今,Bitcoin Dark已经销声匿迹了。

“禁止挖矿”政策解读:对既得利益者和出海矿工是利好吗?

odaily 发表了文章 • 2019-04-11 11:10 • 来自相关话题

4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将“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列为国家产业政策已明令淘汰或立即淘汰的产业。

一时间,有人欢喜有人愁。国内的矿工对这份由国家部委征询的文件惴惴不安,出海了的矿工则为自己的提早布局暗自庆幸。

究竟这份文件将会产生何种影响,国内从业者要如何应对?Odaily星球日报采访了重庆工商大学区块链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昌用、伊朗矿场主一帆,并综合市场上出现的其他声音,来为大家做一个多维的解读。

 
短期不会有影响
 

首先,对密码货币的总体发展不会有显著影响。“密码货币供给恒定,其价格不受其成本影响。”刘昌用表示。

其次,不会立刻出现大规模清退关停的情况。“征求意见稿到执行期再到执行阶段是有一个过程的,产业淘汰的周期也比较长,至少三年以上。”北大区块链俱乐部秘书长、同时也是矿场主的陈雷曾对媒体表示。

一帆也同意这个观点。“挖矿在中国本来就是灰色产业,文件没有说取缔的话,淘汰是需要时间和处理的弹性的。这个征求意见稿,等正式版下来要半年,等摸底执行又半年,等待处理又半年。所以文件暂时不会有什么实际的影响,最多可能被人炒作利用一下。但远期肯定有影响。”

第三,施行之后禁不禁?地方政府的选择权依然很大。

落到实施上,陈雷表示,有些产业淘汰会由国家意志去推动,但不会发生在挖矿业。

此前,国家曾对环京钢铁产业、山西煤炭产业等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进行运动式整顿。其特征是高污染、产业规模和增加值极大,涉及从业人口多,影响面广。但挖矿产业主要是利用了闲置电力、无污染,规模不大且分散,涉及人口极小,影响面小,从各方面来看,发生国家主导的整顿可能性很低。没有统一从上到下部署要求的话,地方政府主要就看怎么用这根红线了,可以是举刀杀人,也可以是加码增收。

当然,悲观的看法也有。

刘昌用认为,地方政府从政治高度上会非常重视产业政策方向,从而对挖矿产业进行抑制。

一位匿名的评论人士(姑且称他为老 K)也表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类别分为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鼓励类自然不奢求,如果是限制类,还能打打擦边球,但是淘汰类,就很一目了然了,就是明着让你生存不下去。这事,只要没出现大的反转,最后都是一锅端为结局。

 
长远来看是消极影响
 

一帆表示,长远看,有政府资源的矿工再扩大规模会有阻碍,因为树大招风。

“受损害最大的是国内电力资源丰富但难以输出的贫困地区。”刘昌用相信。

老 K 感叹,不知道若干年后,看着中国将比特币交易第一、挖矿第一的优势,拱手相让给别国,是否会是另一个遗憾。

“从这个角度(损害国内挖矿产业,利于别国快速增长)看,发改委的政策是不明智的。他们就是按既定方针行事,缺乏对密码经济的充分理解。”刘昌用表示。

 
从业者如何应对?
 

对于这个问题,业内普遍认为,有些海外资源的战略意义会更加凸显。

“从‘九·四’开始,有目光的币圈从业者,就不应该将业务重心放在国内。所以现在很多完全靠国内玩家参与的项目,后续生存空间堪忧。你永远不要抱有侥幸,就跟你谈个对象第一次出现家暴一样,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离开他。”老 K 表示。

那么,这种限制态度开始为出海的矿场/矿工带去利好了吗?在伊朗做矿场的一帆并不这么认为。主要依据是他并不看好这一政策能顺利和较好落实。当然,市场上也未有见到因此出海的风潮。

 
当然也有一点安慰
 

算力更加去中心化。“国外社区天天一群人,对中国掌握大量算力耿耿于怀,经过这次,这雷可能会排除。”老 K 表示。

其次,一些业内人士判断,这份文件很可能阻断新进场者,而有政府资源的矿工只要维护好关系,便成为既得利益者。届时,随着部分矿工被取缔、新人无法进场,仍能留在网络中的矿工营收有望增加。并且,相比于其他地方的矿工,他们拿到的是便宜、大规模且较为可靠的电。

另外,这份名录现在尚处于征询阶段,征询日期截止至 5 月 7 日。相关单位和个人还可登陆国家发改委官网(http://www.ndrc.gov.cn)填写意见反馈表,提出异议。但老 K 忍不住破了一盆冷水:“理论上说,在征求结束前,正式文件发布前,还有转机。但这是理论上,至少在我感觉中,希望渺茫”。

 
国内矿圈还有拥抱监管的可能吗?
 

算力资产配置平台 Minebank CEO 李日升认为矿场很难合规化。“要合规的话一定要政府、央企等“国家队”来干这件事(也就是大部分人可能没得玩)。因为用人民币投资挖矿,换回比特币就可以兑换成美元这样的法币。对于对抗美国政策风险而言,无疑是一项战略储备,就像导弹、石油等行业一样。上升到这个层面的话就要放在国家的手里。”

矿机托管综合服务平台哈希时代 CEO 郑巡认为,矿圈拥抱监管有几个问题。

最大的问题是哪个部门管归谁管没有明确,经信委、电监局、税务局、央行、互金办似乎都有点挂钩。

其次,如何防止人们用挖矿来偷税甚至洗钱还没办法进行监管。因为挖矿产出的币是干净的,可以全球流动,让人难以追溯资金源头,因而成为灰色地带。要合规化就要让这些流程可监管。我们其实有设想过,因为对于法币的监控可以做到,那么就从这块做起也许能杜绝非法所得流入矿业,从而满足监管的需求。到时合规化或许就有希望。


作者:黄雪姣、小派克、秦晓峰 查看全部
shutterstock_669548110-e1523342213989.jpg

4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将“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列为国家产业政策已明令淘汰或立即淘汰的产业。

一时间,有人欢喜有人愁。国内的矿工对这份由国家部委征询的文件惴惴不安,出海了的矿工则为自己的提早布局暗自庆幸。

究竟这份文件将会产生何种影响,国内从业者要如何应对?Odaily星球日报采访了重庆工商大学区块链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昌用、伊朗矿场主一帆,并综合市场上出现的其他声音,来为大家做一个多维的解读。

 
短期不会有影响
 

首先,对密码货币的总体发展不会有显著影响。“密码货币供给恒定,其价格不受其成本影响。”刘昌用表示。

其次,不会立刻出现大规模清退关停的情况。“征求意见稿到执行期再到执行阶段是有一个过程的,产业淘汰的周期也比较长,至少三年以上。”北大区块链俱乐部秘书长、同时也是矿场主的陈雷曾对媒体表示。

一帆也同意这个观点。“挖矿在中国本来就是灰色产业,文件没有说取缔的话,淘汰是需要时间和处理的弹性的。这个征求意见稿,等正式版下来要半年,等摸底执行又半年,等待处理又半年。所以文件暂时不会有什么实际的影响,最多可能被人炒作利用一下。但远期肯定有影响。”

第三,施行之后禁不禁?地方政府的选择权依然很大。

落到实施上,陈雷表示,有些产业淘汰会由国家意志去推动,但不会发生在挖矿业。

此前,国家曾对环京钢铁产业、山西煤炭产业等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进行运动式整顿。其特征是高污染、产业规模和增加值极大,涉及从业人口多,影响面广。但挖矿产业主要是利用了闲置电力、无污染,规模不大且分散,涉及人口极小,影响面小,从各方面来看,发生国家主导的整顿可能性很低。没有统一从上到下部署要求的话,地方政府主要就看怎么用这根红线了,可以是举刀杀人,也可以是加码增收。

当然,悲观的看法也有。

刘昌用认为,地方政府从政治高度上会非常重视产业政策方向,从而对挖矿产业进行抑制。

一位匿名的评论人士(姑且称他为老 K)也表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类别分为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鼓励类自然不奢求,如果是限制类,还能打打擦边球,但是淘汰类,就很一目了然了,就是明着让你生存不下去。这事,只要没出现大的反转,最后都是一锅端为结局。

 
长远来看是消极影响
 

一帆表示,长远看,有政府资源的矿工再扩大规模会有阻碍,因为树大招风。

“受损害最大的是国内电力资源丰富但难以输出的贫困地区。”刘昌用相信。

老 K 感叹,不知道若干年后,看着中国将比特币交易第一、挖矿第一的优势,拱手相让给别国,是否会是另一个遗憾。

“从这个角度(损害国内挖矿产业,利于别国快速增长)看,发改委的政策是不明智的。他们就是按既定方针行事,缺乏对密码经济的充分理解。”刘昌用表示。

 
从业者如何应对?
 

对于这个问题,业内普遍认为,有些海外资源的战略意义会更加凸显。

“从‘九·四’开始,有目光的币圈从业者,就不应该将业务重心放在国内。所以现在很多完全靠国内玩家参与的项目,后续生存空间堪忧。你永远不要抱有侥幸,就跟你谈个对象第一次出现家暴一样,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离开他。”老 K 表示。

那么,这种限制态度开始为出海的矿场/矿工带去利好了吗?在伊朗做矿场的一帆并不这么认为。主要依据是他并不看好这一政策能顺利和较好落实。当然,市场上也未有见到因此出海的风潮。

 
当然也有一点安慰
 

算力更加去中心化。“国外社区天天一群人,对中国掌握大量算力耿耿于怀,经过这次,这雷可能会排除。”老 K 表示。

其次,一些业内人士判断,这份文件很可能阻断新进场者,而有政府资源的矿工只要维护好关系,便成为既得利益者。届时,随着部分矿工被取缔、新人无法进场,仍能留在网络中的矿工营收有望增加。并且,相比于其他地方的矿工,他们拿到的是便宜、大规模且较为可靠的电。

另外,这份名录现在尚处于征询阶段,征询日期截止至 5 月 7 日。相关单位和个人还可登陆国家发改委官网(http://www.ndrc.gov.cn)填写意见反馈表,提出异议。但老 K 忍不住破了一盆冷水:“理论上说,在征求结束前,正式文件发布前,还有转机。但这是理论上,至少在我感觉中,希望渺茫”。

 
国内矿圈还有拥抱监管的可能吗?
 

算力资产配置平台 Minebank CEO 李日升认为矿场很难合规化。“要合规的话一定要政府、央企等“国家队”来干这件事(也就是大部分人可能没得玩)。因为用人民币投资挖矿,换回比特币就可以兑换成美元这样的法币。对于对抗美国政策风险而言,无疑是一项战略储备,就像导弹、石油等行业一样。上升到这个层面的话就要放在国家的手里。”

矿机托管综合服务平台哈希时代 CEO 郑巡认为,矿圈拥抱监管有几个问题。

最大的问题是哪个部门管归谁管没有明确,经信委、电监局、税务局、央行、互金办似乎都有点挂钩。

其次,如何防止人们用挖矿来偷税甚至洗钱还没办法进行监管。因为挖矿产出的币是干净的,可以全球流动,让人难以追溯资金源头,因而成为灰色地带。要合规化就要让这些流程可监管。我们其实有设想过,因为对于法币的监控可以做到,那么就从这块做起也许能杜绝非法所得流入矿业,从而满足监管的需求。到时合规化或许就有希望。


作者:黄雪姣、小派克、秦晓峰

区块链如何获得网信办备案?首批197个项目梳理:联盟链主唱 金融、存证应用多

leeks 发表了文章 • 2019-04-02 12:12 • 来自相关话题

(制图:互链脉搏研究院)


3月30日下午,网信办发布了第一批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编号,共有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197个区块链信息服务在列。

互链脉搏从地域、区块链信息服务的底层及应用领域,对这197个区块链信息服务进行分析,发现网信办备案似乎并无定式。已公布的备案名单中,既有空气币项目,又有政府主导区块链项目;发起主体既有无官网的小公司,又有BATJ等大企业。

 
腾讯系备案项最多 阿里系紧随其后
 

北上广浙作为区块链企业、项目的“大本营”,不出意料的成为首批通过备案的企业的集中地。北京市共有63家,占总量的三成,位列第一,广东省、浙江省、上海市紧随其后,分别有47家、24家、19家。

其中,广东省又以深圳市为主,深圳共有37家,占比78.72%。同时,互链脉搏观察,深圳备案的区块链信息服务项目较为分散,除众安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4项)、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3项)、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2项)三家公司备案多项外,其余的公司均只备案一项。

浙江省则几乎全部集中于杭州市,杭州共有22个,占比91.66%。杭州备案的主体中,有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5项)、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4项)两家进行了多项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

除北上广浙外,备案数量位列第五的便是江苏省,共有12家,相对集中于南京(8家)。而其中,仅江苏荣泽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项)、翼帆数字科技(南京)有限公司(2项)两家公司的备案数量就占了江苏省备案数量的半数。

互链脉搏观察,不仅仅是广州、浙江、江苏的几家公司进行多项备案。百度、阿里、腾讯、京东及它们旗下的企业更是有多项备案通过。

百度及百度投资的爱奇艺,共5个项目通过备案;阿里系的蚂蚁金服、阿里系投资、参股的企业,共有6个项目通过备案;腾讯、腾讯牵头发起的微众银行、腾讯旗下基金投资的企业,共有7个项目通过备案;京东方面共有4个项目通备案。





(制图:互链脉搏研究院)

 
联盟链最多
 

互链脉搏试图寻找能在网信办备案的区块链项目规律。从区块链类型来看,据互链脉搏梳理,首批197个项目中,联盟链数量高达116个,占比59%,接近6成;其次是提供区块链技术服务的项目,它们通常有自己的区块链架构技术,用于不同客户的区块搭建需求,这类项目31个,占比16%。

值得注意的是,公链项目只有25个,占比13%;区块链Baas平台19个,占比9%;另有一些提供矿机挖矿等区块链项目,互链脉搏将其归为配套技术,共计4个,占比接近2%;SaaS平台仅仅2两个,占比1%。





(制图:互链脉搏研究院)


网信办首批备案名单也大致反映出中国区块链发展的特色,联盟链主唱,公链在国内并不吃开。和海外区块链项目,大都是公链形成差异化发展路线。

 
金融溯源应用多
 

从首批备案的197个项目应用类型来看,35个,占比18%的区块链项目并无明确的区块链应用落地,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进行各类服务。

具体应用方面,金融是区块链应用第一大场景。互链脉搏统计,共计21个,占比11%的项目为金融类项目(供应链金融、证券保险不在此类);其次是存证业务,数量20个,占比10%。这两方面应用占比超过10%。

溯源、版权、司法、数字身份、政务、供应链金融、医疗的区块链应用占比也都超过5%。





(制图:互链脉搏研究院)


这一比例这和市场普遍预期基本相同。但值得注意的是,应用项目占比居前的都是2B或2G场景,金融类基本是面向金融机构的区块链系统;存证、溯源基本都是面向生产商、零售商的联盟链;司法、政务更是会直接对接到政府机构。

2C的应用在首批备案中数量非常有限。社交、零售、广告、酒店等2C项目各只有1例。说明区块链目前应用还集中在2B和2G端。

 
谁能获得备案?
 

但互链脉搏发现,首批通过备案的样本情况,跟市场整体样本情况基本相同。网信办似乎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样的偏好,即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似乎是只要达到备案要求,即可备案,未通过备案的或许是一些材料提交不足等原因造成。

从项目质量来看,本次通过备案的既有“正规军”项目,如北京互联网法院主导的天平链;又有曾经推出“归零币”的美链(海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的“脸薪”,该项目甚至仅能检索到软件下载页面,没有其余的项目介绍信息。

从项目主体来看,既有BATJ等大企业主体,还有一些连个官网都没有的小公司项目;

从是否发币来看,既有海外发币的项目,也有不发币的项目。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诚如本次网信办发布的《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发布第一批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编号的公告》所说:备案仅是对主体区块链信息服务相关情况的登记,不代表对其机构、产品和服务的认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网信部门后续将会同各有关部门,依据《管理规定》对备案主体进行监督检查,并督促未备案主体尽快履行备案义务。

事实上,区块链项目在网信办备案只是拥抱监管第一步,中国对区块链的监管是多部门配合的组合拳。
 

原文:https://www.blockob.com/posts/info/11473
作者:互链脉搏研究 查看全部
201904021040221.jpg

(制图:互链脉搏研究院)


3月30日下午,网信办发布了第一批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编号,共有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197个区块链信息服务在列。

互链脉搏从地域、区块链信息服务的底层及应用领域,对这197个区块链信息服务进行分析,发现网信办备案似乎并无定式。已公布的备案名单中,既有空气币项目,又有政府主导区块链项目;发起主体既有无官网的小公司,又有BATJ等大企业。

 
腾讯系备案项最多 阿里系紧随其后
 

北上广浙作为区块链企业、项目的“大本营”,不出意料的成为首批通过备案的企业的集中地。北京市共有63家,占总量的三成,位列第一,广东省、浙江省、上海市紧随其后,分别有47家、24家、19家。

其中,广东省又以深圳市为主,深圳共有37家,占比78.72%。同时,互链脉搏观察,深圳备案的区块链信息服务项目较为分散,除众安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4项)、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3项)、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2项)三家公司备案多项外,其余的公司均只备案一项。

浙江省则几乎全部集中于杭州市,杭州共有22个,占比91.66%。杭州备案的主体中,有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5项)、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4项)两家进行了多项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

除北上广浙外,备案数量位列第五的便是江苏省,共有12家,相对集中于南京(8家)。而其中,仅江苏荣泽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项)、翼帆数字科技(南京)有限公司(2项)两家公司的备案数量就占了江苏省备案数量的半数。

互链脉搏观察,不仅仅是广州、浙江、江苏的几家公司进行多项备案。百度、阿里、腾讯、京东及它们旗下的企业更是有多项备案通过。

百度及百度投资的爱奇艺,共5个项目通过备案;阿里系的蚂蚁金服、阿里系投资、参股的企业,共有6个项目通过备案;腾讯、腾讯牵头发起的微众银行、腾讯旗下基金投资的企业,共有7个项目通过备案;京东方面共有4个项目通备案。

201904021040222.jpg

(制图:互链脉搏研究院)

 
联盟链最多
 

互链脉搏试图寻找能在网信办备案的区块链项目规律。从区块链类型来看,据互链脉搏梳理,首批197个项目中,联盟链数量高达116个,占比59%,接近6成;其次是提供区块链技术服务的项目,它们通常有自己的区块链架构技术,用于不同客户的区块搭建需求,这类项目31个,占比16%。

值得注意的是,公链项目只有25个,占比13%;区块链Baas平台19个,占比9%;另有一些提供矿机挖矿等区块链项目,互链脉搏将其归为配套技术,共计4个,占比接近2%;SaaS平台仅仅2两个,占比1%。

201904021040233.jpg

(制图:互链脉搏研究院)


网信办首批备案名单也大致反映出中国区块链发展的特色,联盟链主唱,公链在国内并不吃开。和海外区块链项目,大都是公链形成差异化发展路线。

 
金融溯源应用多
 

从首批备案的197个项目应用类型来看,35个,占比18%的区块链项目并无明确的区块链应用落地,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进行各类服务。

具体应用方面,金融是区块链应用第一大场景。互链脉搏统计,共计21个,占比11%的项目为金融类项目(供应链金融、证券保险不在此类);其次是存证业务,数量20个,占比10%。这两方面应用占比超过10%。

溯源、版权、司法、数字身份、政务、供应链金融、医疗的区块链应用占比也都超过5%。

201904021040234.jpg

(制图:互链脉搏研究院)


这一比例这和市场普遍预期基本相同。但值得注意的是,应用项目占比居前的都是2B或2G场景,金融类基本是面向金融机构的区块链系统;存证、溯源基本都是面向生产商、零售商的联盟链;司法、政务更是会直接对接到政府机构。

2C的应用在首批备案中数量非常有限。社交、零售、广告、酒店等2C项目各只有1例。说明区块链目前应用还集中在2B和2G端。

 
谁能获得备案?
 

但互链脉搏发现,首批通过备案的样本情况,跟市场整体样本情况基本相同。网信办似乎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样的偏好,即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似乎是只要达到备案要求,即可备案,未通过备案的或许是一些材料提交不足等原因造成。

从项目质量来看,本次通过备案的既有“正规军”项目,如北京互联网法院主导的天平链;又有曾经推出“归零币”的美链(海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的“脸薪”,该项目甚至仅能检索到软件下载页面,没有其余的项目介绍信息。

从项目主体来看,既有BATJ等大企业主体,还有一些连个官网都没有的小公司项目;

从是否发币来看,既有海外发币的项目,也有不发币的项目。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诚如本次网信办发布的《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发布第一批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编号的公告》所说:备案仅是对主体区块链信息服务相关情况的登记,不代表对其机构、产品和服务的认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网信部门后续将会同各有关部门,依据《管理规定》对备案主体进行监督检查,并督促未备案主体尽快履行备案义务。

事实上,区块链项目在网信办备案只是拥抱监管第一步,中国对区块链的监管是多部门配合的组合拳。
 

原文:https://www.blockob.com/posts/info/11473
作者:互链脉搏研究

详解“黑科技”合成加密资产,怎么用加密货币做空美股?

8btc 发表了文章 • 2019-03-28 13:46 • 来自相关话题

昨日,基于以太坊的去中心化金融合约协议UMA Protocol宣布发行美国股票指数(S&P500)的ERC20代币USStocks。这意味着,任何能够连接到互联网,并拥有数字货币的人都能够参与美国股票市场。举个例子,我们可以用UMA协议发布一个代表S&P500的合约,用一个Token代表S&P500空头,当然我们可以直接用稳定币Dai购买空头合约,达到做空目的。

在以太坊等去中心化网络上推出合成资产(synthetic assets)是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重大发展,它消除了传统金融市场较高的准入门槛(美股开户需要繁杂的文件和流程,以及3000美金的开户门槛),让投资者在加密世界平行地参与美国金融市场。

本文将仔细研究一下合成加密资产,解释它们是什么,它们为何重要,以及与它们相关的一些风险。






合成资产使投资者可以参与投资资产/资产组合而无需持有它们。这是通过使用与交易对手的金融合约完成的。合约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构建,以模仿直接与资产交互时所产生的影响。

一种常见的合成资产就是总收益互换(Total Return Swap,TRS)。在这里,交易对手同意支付资产(例如Facebook股票)的总回报,而另一方同意支付固定的现金流量和保证金/抵押品。掉期(swap)在未来的一个时间终止并结算。

传统金融的TRS通常不要求交易对手发布100%的抵押品,因为它们通常是相互信任并使用法律制度来解决纠纷。但是,仍然存在交易对手风险。

考虑到这一点,UMA protocol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加密资产的TSR,也就是USStocks,代表了500家最大上市公司股票的合成所有权。所以现在任何人都可以直接投资美国股票而不必拥有任何股票。

那么,USStocks是怎么个原理呢?

1.流动性提供商将稳定币DAI存入智能合约

2.他们的抵押比率一直保持在代币价格的108.5%以上(传统金融TRS通常不到100%)

3. USStocks自由交易直至到期,然后任何持有人都可以在最终结算价值下将手中的USStocks兑换为DAI






它的美妙之处在于完全没有任何人去实际接触标的股票。相反,预言机跟踪指数的价格。随着价格上涨或下跌,预言机将价格信息转发给智能合约,并且抵押要求会实时发生变化。流动性提供商然后相应地管理他们的抵押比率,确保所有USStocks代币持有人能够在合约到期时兑换他们的代币。

合成加密资产对于整个去中心化金融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们使普通民众更容易参与金融市场。现在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投资美国股票市场。这对发展中国家的民众来说意义重大。

抗审查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回到USStocks的例子,用户并没有自己持有标的股票,那么政府或银行就无法从他们身上拿走!

值得注意的是:具有抗审查能力的合成资产非常适合不希望依赖可信第三方的DAO和其他DeFi网络。例如,USStocks的一个受益者将是MakerDAO。毕竟我们需要通过DAI来买卖USStocks。

然而,尽管存在所有这些积极因素,但存在许多风险。

I.合成价格可以与标的现货价格脱钩。比如,USStocks可以在最终到期时兑换为DAI,在此之前,市场供需可能导致合成价格偏离标的资产。

II.在某些情况下,流动性提供商会引发不必要的清算:在目前的设计中,智能合约持有DAI;如果流动性提供商未能保持所需的108.5%的抵押比率,合约将立即被清算,并且代币持有人将在所有剩余的Dai中获得结算(可能优于市场水平)。

III.该系统目前不具有资本效率(例如,UMAprotocol的流动性提供者需要提供108.5%的抵押品),尽管这可能会在未来随着系统信誉的增强而发生变化。

IV.合成资产系统依赖于预言机来提供价格,这引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应该信任预言机?

V.在许多国家,合成资产的创建是非法的。

虽然社区需要解决或减轻这些风险才能使这些系统真正安全,但是看到越来越多的团队开始研究合成加密资产的确让人感到兴奋。


原文:https://twitter.com/spencernoon/status/1111040334400765952
作者:Spencer Noon
编译:Apatheticco 查看全部
US-bull-market-now-longest-in-history-3453-days.jpg

昨日,基于以太坊的去中心化金融合约协议UMA Protocol宣布发行美国股票指数(S&P500)的ERC20代币USStocks。这意味着,任何能够连接到互联网,并拥有数字货币的人都能够参与美国股票市场。举个例子,我们可以用UMA协议发布一个代表S&P500的合约,用一个Token代表S&P500空头,当然我们可以直接用稳定币Dai购买空头合约,达到做空目的。

在以太坊等去中心化网络上推出合成资产(synthetic assets)是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重大发展,它消除了传统金融市场较高的准入门槛(美股开户需要繁杂的文件和流程,以及3000美金的开户门槛),让投资者在加密世界平行地参与美国金融市场。

本文将仔细研究一下合成加密资产,解释它们是什么,它们为何重要,以及与它们相关的一些风险。

201903280326353803.png


合成资产使投资者可以参与投资资产/资产组合而无需持有它们。这是通过使用与交易对手的金融合约完成的。合约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构建,以模仿直接与资产交互时所产生的影响。

一种常见的合成资产就是总收益互换(Total Return Swap,TRS)。在这里,交易对手同意支付资产(例如Facebook股票)的总回报,而另一方同意支付固定的现金流量和保证金/抵押品。掉期(swap)在未来的一个时间终止并结算。

传统金融的TRS通常不要求交易对手发布100%的抵押品,因为它们通常是相互信任并使用法律制度来解决纠纷。但是,仍然存在交易对手风险。

考虑到这一点,UMA protocol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加密资产的TSR,也就是USStocks,代表了500家最大上市公司股票的合成所有权。所以现在任何人都可以直接投资美国股票而不必拥有任何股票。

那么,USStocks是怎么个原理呢?

1.流动性提供商将稳定币DAI存入智能合约

2.他们的抵押比率一直保持在代币价格的108.5%以上(传统金融TRS通常不到100%)

3. USStocks自由交易直至到期,然后任何持有人都可以在最终结算价值下将手中的USStocks兑换为DAI

201903280325572193.jpg


它的美妙之处在于完全没有任何人去实际接触标的股票。相反,预言机跟踪指数的价格。随着价格上涨或下跌,预言机将价格信息转发给智能合约,并且抵押要求会实时发生变化。流动性提供商然后相应地管理他们的抵押比率,确保所有USStocks代币持有人能够在合约到期时兑换他们的代币。

合成加密资产对于整个去中心化金融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们使普通民众更容易参与金融市场。现在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投资美国股票市场。这对发展中国家的民众来说意义重大。

抗审查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回到USStocks的例子,用户并没有自己持有标的股票,那么政府或银行就无法从他们身上拿走!

值得注意的是:具有抗审查能力的合成资产非常适合不希望依赖可信第三方的DAO和其他DeFi网络。例如,USStocks的一个受益者将是MakerDAO。毕竟我们需要通过DAI来买卖USStocks。

然而,尽管存在所有这些积极因素,但存在许多风险。

I.合成价格可以与标的现货价格脱钩。比如,USStocks可以在最终到期时兑换为DAI,在此之前,市场供需可能导致合成价格偏离标的资产。

II.在某些情况下,流动性提供商会引发不必要的清算:在目前的设计中,智能合约持有DAI;如果流动性提供商未能保持所需的108.5%的抵押比率,合约将立即被清算,并且代币持有人将在所有剩余的Dai中获得结算(可能优于市场水平)。

III.该系统目前不具有资本效率(例如,UMAprotocol的流动性提供者需要提供108.5%的抵押品),尽管这可能会在未来随着系统信誉的增强而发生变化。

IV.合成资产系统依赖于预言机来提供价格,这引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应该信任预言机?

V.在许多国家,合成资产的创建是非法的。

虽然社区需要解决或减轻这些风险才能使这些系统真正安全,但是看到越来越多的团队开始研究合成加密资产的确让人感到兴奋。


原文:https://twitter.com/spencernoon/status/1111040334400765952
作者:Spencer Noon
编译:Apathetic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