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天后,我决定逃离这家"甚至连割韭菜也不会成功"的区块链公司

31qu 发表了文章 • 2018-09-10 14:11 • 来自相关话题

“那时的我, 真的觉得把住了时代的脉搏。”吴侃苦笑了一下,如今已是一个普通互联网公司运营总监的他,这样描述着自己曾经的币圈生涯。

150天,这是吴侃在一家区块链公司呆的时间。

而他收到的最新消息是,这家区块链公司“这个月工资发不下来,技术团队已经没了,CEO也不在国内了”。

“国内有好好做的区块链公司吗?”吴侃自问自答,“我觉得没有。”


1 “快辞职吧,来我们这”


“‘比特币8000了’,这是我第一次从同事口里听到的关于区块链的话。”吴侃点着了一支烟,开始回忆自己与区块链的激情相遇。

他依然清晰地记得,自己最初踏入币圈的雀跃和新奇。

那是在2017年年初,比特币价格再次突破8000元,人们以为这是在重现比特币2013年的风光,但几个月后,他们才意识到,这个价格只是奏响了币圈疯狂的序曲。

那之后的半年,暴涨、1CO、监管、回暖,一波又一波暴富神话,不断刺激着吴侃的神经。

“我有一个同事,叫万嘉铭,在以太坊涨到2000块的时候,裸辞去了一家区块链公司做COO。他游说了了我好几个月,让我直接辞职,去他们那。”

无论是在电话里简单沟通,还是在咖啡馆详聊,万嘉铭都会向吴侃滔滔不绝的灌输比特币、以太坊有多赚钱,1CO有多火,区块链技术有多厉害。

吴侃其实有点想去,但就是担心监管,“监管不是不让你们做1CO了吗,你们还怎么融资赚钱?”

“我们不做1CO。”万嘉铭摆了摆手,神秘略带骄傲地说,“我们有其他融资方式,你来了就知道了。”

他们俩在线下碰了5、6次,每次聊的内容都差不多。但说的人不厌烦,听的人也津津有味。

“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好像发现了一个大金矿。”吴侃说,“而且那时候,觉得区块链特别神圣,抓住区块链,就好像抓住了时代的脉搏一样。”


2 “不要有怀疑,不要有迟疑”


虽然朋友的热情,让吴侃心动不已,但他一直犹豫了大半年。“也说不出具体的原因,可能是不太相信自己能这么轻易就找到人生方向,也可能是对区块链技术还不理解。”吴侃说。

真正让他决心扎进区块链领域的,是徐小平的一番话。

“区块链革命已经到来,这是一场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伟大技术革命。”今年年初,徐小平在微信群里“不要外传”的话外传了,在币圈、创业圈掀起轩然大波。

万嘉铭将这个截图转给了吴侃,没说任何话,只配了一个“坏笑”的表情。

“大家对区块链革命不要有怀疑,不要有迟疑。”吴侃把徐小平的这句话反复看了几遍,“觉得每一个字都说到心坎里了”,他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领路人,于是当天晚上决定辞职,第二天就交了申请。

几天后,吴侃加入了万嘉铭所在的区块链公司,头衔是运营总监。运营部刚刚成立,只有他一个人。

第一天,他就仔细问了同事,公司有什么产品,有哪些可以宣传的亮点。

结果,亮点没找到,但是吴侃找到了公司赚钱的方式:确实没有1CO,他们的融资方式,是卖矿机。

“一台矿机四万块,买矿机就送5万个币。”吴侃回忆,他当时再次问了万嘉铭,这是合法的吗?

“当然合法。这就是‘挖矿’。”万嘉铭说,“绝对没有监管问题,我们矿机买卖都是用的人民币交易,都是要正常交税的。”

回忆到这里,吴侃沉默了好一会,才自嘲道:“也怪我自己,没有去查挖矿的概念,不然第一天就能发现他是在忽悠了。”

几天后,吴侃见到了从日本回来的CEO陆明。

陆明和吴侃谈了一下午,他解释了公司的主要业务:用区块链技术做农业溯源。吴侃努力记住从CEO口中蹦出的专业术语,数据上链、不可篡改、Token凭证……有些概念吴侃能理解,有些就只能强行记住个名词。

但吴侃记得最清晰的,还是陆明说到激动处时眼睛闪出的光,和陆明最后拍着自己肩膀说,“运营我不懂,公司账上有4000万,你随便用。”

“真的站到时代的潮头上了。”吴侃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3 运营变客服?只是“一点小波折”


吴侃加入公司时,一共有17个员工,一大半是技术团队。对于一个创业公司而言,人数不算少了。

一周后,吴侃熬夜赶出了第一版详细的运营全案,准备在周一例会上提出。

但没想到,例会上第一个发言的陆明却突然宣布,除了技术人员,其他人员都要放下手上工作,先处理一下“紧急事件”——因为代币没有按照允诺的时间上交易所,所以一批买了矿机的用户,开始有怨言,并且四处在留言投诉。

“我们要主动和用户联系。”陆明给出了计划,“只要不愿意等的、不认可我们价值的,我们就主动给他们办理退款。”

所谓的主动联系,就是主动打电话给已经购买了矿机的用户,问他们要不要“退货”。

“没有一点防备,我就从运营总监变成了客服。”吴侃弹了弹烟灰,这个时候,他还不知道“上交易所”对于国内一个区块链项目的重要性,“只是全案胎死腹中,让我有点郁闷,但还没有到怀疑公司不靠谱的地步。”

“这只是突发问题。”万嘉铭安慰道,“一点小波折。”

于是,在之后的一两个月里,吴侃每天会领到一张表格,上面罗列了购买矿机用户的信息,他就按照顺序,一个一个打过去。

“基本上都会同意退款。”吴侃回忆,他主要任务,是收集用户的意愿,然后把确定要退款的用户推给财务。

4万一台矿机,对于普通人而言也不便宜,“最多的用户买了50台,花了200万。”吴侃说,“但也全退了。”

在打电话的间隙,吴侃了解到更多的细节,比如,用户不仅在网上投诉,有一小撮人,之前一直堵在公司门口,直到拿到退款后才离开。

而这些被退的矿机,要怎么处理?“打回深圳,全堆起来。”吴侃说,“现在依然没卖出去。”

就在吴侃他们一个个打电话的时候,“三点钟群”火了,全民学习区块链的热情被点燃,币价又迎来的一波暴涨,以太坊突破了10000元。

“这可能是我当时没有离开的原因吧。”吴侃说,“虽然公司出了点问题,但行业却越来越火。”

无数人开始涌入区块链行业,他们总以为,自己轻易地一个转身,就能迎来全新的世界。


4 “多参会,多曝光”


虽然万嘉铭说这次退矿机只是“一点小波折”,但吴侃却感觉,这次事件,让公司元气大伤。

吴侃算了下,大概80%的矿机都退了,“3000多万就没了,账面应该也没多少钱了”。

“为什么一定要退矿机?”吴侃有次问万嘉铭,他看了一些行业消息,知道在币圈,币价大起大落是正常,代币长期上不了交易所也是正常,国外项目,锁定期甚至会在1~2年。

“我们和那些项目不一样。”万嘉铭还是这套说辞,“我们是正规协会的成员,不能打1CO的擦边球。”

“买矿机送币就不是1CO了吗?”当时吴侃只是在心里嘀咕,却没有再争论。他想着,退矿机的风波过去了,公司应该要步入正轨了。

但当他再次把之前夭折的全案递给陆明时,得到的回复却是,“你这个不行,区块链运营不是这么做的。”

“那应该怎么做?”

“多参会,多曝光。”

于是,吴侃的工作再次偏移,他开始混迹在各种区块链群里,和各种区块链媒体沟通,寻找能参加的会议。

但这个过程,让吴侃再次意识到,公司真的“元气大伤”。因为虽然区块链活动非常多,但公司却不愿出一分“参会费”。

而且一般小型的交流会,CEO还不愿意去。“要么是比较大型的会议,要么是领导比较多的会议,要么是媒体的专访。”吴侃整理了一下陆明的要求,有些哭笑不得,“CEO觉得自己是‘行业专家’,不反过来要站台费,已经很不错了。”


5 “农业溯源”变成贴二维码


今年上半年,区块链行业迎来一波热潮,吴侃所在的公司,也从17个员工,扩张到30多个,新来的基本上都是技术人员。

而吴侃的运营,也在磕磕绊绊的做着,找免费的会议,约免费的采访。

“农业溯源到底要怎么做?”

吴侃联系了几家媒体,这是记者必问的一个问题。

一般陆明或万嘉铭会这么回答:借助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将农产品种植、生产、运输全流程数据上链,在农产品上加一个二维码,消费者一扫描就能看见所有信息。

实际上,“区块链+农业”确实是一个优质的技术落地领域,除了吴侃所在的公司,零售巨头阿里、京东、沃尔玛,科技公司众安,都纷纷宣布,将把区块链技术,嫁接到食品安全领域。

在几次旁听后,吴侃有了自己的认知。“农业溯源两个关键,一个是区块链技术网络,一个是农产品的数据。如果没有最初的数据,仅有一个区块链网络,也难以做到‘溯源’。”吴侃说。

吴侃有时会跟技术总监交流,问一些很浅显的问题,比如“区块链网络搭建难吗”“我们有多少个节点”。

技术总监是个标准的IT男,略带羞涩,不善言辞,他会很简单的回复“在建”,然后鼠标拖出一张上面闪着橘黄色的光点的世界地图,“这些黄色的点就是我们的节点”。

节点不算多,技术总监的回答也模棱两可,但吴侃却不着急,他认为,行业前期,肯定有难度、有泡沫,只要踏实做事就好。

“后来发生的事情表明,我的这个想法,实在是太天真了。”吴侃说,真相总是来的猝不及防。

那是个初夏午后,吴侃站在楼外的花坛边抽烟,技术总监突然凑了过来说:“我要离职了,劝你也赶紧走。”

“为什么?”吴侃有些吃惊。

“公司根本没做区块链。”技术总监停顿几秒,给足了吴侃消化时间,然后说,“我们没数据,也没节点。”

猛吸了几口,再费力把肺里的烟挤出来,吴侃问:“那二维码扫出的数据是什么?”

“扫出来的数据是假的,我们自己写的。”技术总监依然简单直接地解释,“公司只是把农产品运过来,然后雇一帮人,贴二维码。”

“那公司在做什么?”

“造假呗。”

技术总监并不抽烟,他拍了拍吴侃的肩膀就回办公室了,只留吴侃一个人在阳光中沉默。

“当时脑子没有到一片空白的程度,但确实有些懵了。”吴侃说,“我突然想起,刚到公司时,陆明还在日本,到底是旅游,还是因为有人闹事,暂时避难呢?”

“我其实是做了准备的。”吴侃对31区表示,他经历过互联网千团大战,知道行业初期的混乱和资本碾压的恐怖,也知道创业一定是有风险的,“但像他们这种公司,是不可能成功的。”

吴侃顿了顿,又补充道,“甚至连割韭菜也不会成功。”


6 “花了几百万上币费”


技术总监迅速办完了交接,不到一周就正式离职了。

吴侃也基本确定要离职了,只是想找个时机,和万嘉铭说一声。

在准备离职的时候,吴侃又发现了之前没注意的细节,佐证了技术总监的话。比如,微信周报的消息,是假的,有时候只是去拜访客户,都直接写成“已经达成合作”;渠道也是假的,因为每次公司说促销农产品,一个月只能卖一两千斤,正常的应该是几万斤。

有次,他和财务负责人吃饭,本来只是闲聊,但财务突然慎重地说:“有好机会赶紧走吧,公司现在一个月收入就几百块。”

吴侃点点头,很平静的接受了这个事实。

但出乎意料的是,就在吴侃决定离职的前夕,公司的代币,居然成功上了一家交易所。

不是火币、OK、币安这类一线的交易所,但吴侃也听说过这个交易所,“一段时间广告打的很凶”。

“花了几百万上币费呢。”没等吴侃打听,负责对接交易所的小伙子就得意洋洋地说道,“其他交易所太贵了,要4000万上币费,托了关系也不行。这家已经不错了。”

此时,吴侃已经明白了,对于区块链项目而言,能不能上交易所,上哪家交易所,都是一种实力的证明。

但是,对于吴侃所在的公司而言,成功登录交易所,不是完成了阶段性任务,而是遭遇了更严峻的挑战。

一个,是交易所流量太小,每天的交易玩家最低只有个位数;另一个,是币价暴跌,从2毛跌掉了5分。

“应该是上交易所得时间不好。”吴侃认为,“当时,正是币价暴跌的时候,现在处于熊市,币价更难翻身了。”

吴侃不知道的是,熊市中,流量已经成为交易所的命门,即使一线的交易所,目前每天的交易量只有几万笔,而且集中在主流币上,能分给各个板块、各家项目的用户,实在是太少,更别提这种“有前科”的项目了。

“我们没找市值管理团队吗?”吴侃在微信上问万嘉铭。

“没有。你有认识比较好的团队吗?”

吴侃没有回复,而是发了另一句想说了很久话,“我要离职了”。

这五个字发了过去,万嘉铭长时间没有回复,吴侃觉得如释重负。


7 “太假了”


吴侃离职手续办理的很顺利,除了万嘉铭一直没有出现,还有财务有些尴尬的对吴侃表示,“试用期从3个月变成6个月,你还没转正”。

吴侃没在意这些细节,他只想赶紧逃离这家公司,“当时就一个想法,再也别和区块链扯上任何关系了,太假”。

吴侃在这家区块链公司呆了近5个月,刚好150天,已经磨掉了他对区块链的所有幻想。

“但我依然觉得区块链是个好技术。”吴侃说,“只是现在谈区块链,太早了,而且国内有好好做区块链的公司吗?”

但吴侃已经不想再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了,他重新去了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继续做运营总监。

一个月后,他被拉进一个前公司离职群,他数了数人数,发现一半人都已经离职了。

几天后,没离职但想要离职的人也加入了,群里变成吐槽大会,比如“币价跌了,老板这几天又在发火”,或者是“又忽悠了一个人进来,半天不到就离开了”,或者是“想要离职,有没有好的区块链公司推荐”。

吴侃在群里不怎么说话,但他会一条条翻看群里的对话。

有个事情让吴侃印象深刻:万嘉铭找到一个建微信线上社群的团队,建一个500人的群价格是1万块,公司建了20个。

但建的群都是“死群”,没人说话,也没人买币。公司觉得不满意,所以不愿意支付最后5万的尾款。

“结果那个团队在几个号上发文章,说我们公司是‘非法集资’,吓得老板赶紧把5万块钱给付了。”

“太假了。”吴侃翻完后想,项目是假的,溯源是假的,交易所用户是假的,社区也是假的。

吴侃最后看到的消息,是有人在群里@他和技术总监,说“公司这个月工资发不下来,技术团队已经没了,CEO也不在国内了,幸亏你俩走得早,实在是太明智了”。

吴侃回了一个“坏笑”的表情,然后屏蔽了这个群。



曾经,整个精英阶层,都在向区块链迁徙。

如今,随着熊市横盘、泡沫破裂、行业污名化、监管加剧,一部分人已经决定从区块链逃离。

吴侃是逃离大军中的一员,而更多的人,看到过呼啸而过的财富,就再也不舍得离开。

区块链行业又遇到了周期性的下行阶段,那些徒有其表追风口的公司,已经漏出了斑驳灰败的本来面目。

只有这些搅局的公司离场,行业才会迎来曙光。

(应受访者要求,本文人名均为化名) 查看全部
293233_pet-passports-in-the-eu_11519815234_large.jpg


“那时的我, 真的觉得把住了时代的脉搏。”吴侃苦笑了一下,如今已是一个普通互联网公司运营总监的他,这样描述着自己曾经的币圈生涯。

150天,这是吴侃在一家区块链公司呆的时间。

而他收到的最新消息是,这家区块链公司“这个月工资发不下来,技术团队已经没了,CEO也不在国内了”。

“国内有好好做的区块链公司吗?”吴侃自问自答,“我觉得没有。”


1 “快辞职吧,来我们这”


“‘比特币8000了’,这是我第一次从同事口里听到的关于区块链的话。”吴侃点着了一支烟,开始回忆自己与区块链的激情相遇。

他依然清晰地记得,自己最初踏入币圈的雀跃和新奇。

那是在2017年年初,比特币价格再次突破8000元,人们以为这是在重现比特币2013年的风光,但几个月后,他们才意识到,这个价格只是奏响了币圈疯狂的序曲。

那之后的半年,暴涨、1CO、监管、回暖,一波又一波暴富神话,不断刺激着吴侃的神经。

“我有一个同事,叫万嘉铭,在以太坊涨到2000块的时候,裸辞去了一家区块链公司做COO。他游说了了我好几个月,让我直接辞职,去他们那。”

无论是在电话里简单沟通,还是在咖啡馆详聊,万嘉铭都会向吴侃滔滔不绝的灌输比特币、以太坊有多赚钱,1CO有多火,区块链技术有多厉害。

吴侃其实有点想去,但就是担心监管,“监管不是不让你们做1CO了吗,你们还怎么融资赚钱?”

“我们不做1CO。”万嘉铭摆了摆手,神秘略带骄傲地说,“我们有其他融资方式,你来了就知道了。”

他们俩在线下碰了5、6次,每次聊的内容都差不多。但说的人不厌烦,听的人也津津有味。

“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好像发现了一个大金矿。”吴侃说,“而且那时候,觉得区块链特别神圣,抓住区块链,就好像抓住了时代的脉搏一样。”


2 “不要有怀疑,不要有迟疑”


虽然朋友的热情,让吴侃心动不已,但他一直犹豫了大半年。“也说不出具体的原因,可能是不太相信自己能这么轻易就找到人生方向,也可能是对区块链技术还不理解。”吴侃说。

真正让他决心扎进区块链领域的,是徐小平的一番话。

“区块链革命已经到来,这是一场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伟大技术革命。”今年年初,徐小平在微信群里“不要外传”的话外传了,在币圈、创业圈掀起轩然大波。

万嘉铭将这个截图转给了吴侃,没说任何话,只配了一个“坏笑”的表情。

“大家对区块链革命不要有怀疑,不要有迟疑。”吴侃把徐小平的这句话反复看了几遍,“觉得每一个字都说到心坎里了”,他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领路人,于是当天晚上决定辞职,第二天就交了申请。

几天后,吴侃加入了万嘉铭所在的区块链公司,头衔是运营总监。运营部刚刚成立,只有他一个人。

第一天,他就仔细问了同事,公司有什么产品,有哪些可以宣传的亮点。

结果,亮点没找到,但是吴侃找到了公司赚钱的方式:确实没有1CO,他们的融资方式,是卖矿机。

“一台矿机四万块,买矿机就送5万个币。”吴侃回忆,他当时再次问了万嘉铭,这是合法的吗?

“当然合法。这就是‘挖矿’。”万嘉铭说,“绝对没有监管问题,我们矿机买卖都是用的人民币交易,都是要正常交税的。”

回忆到这里,吴侃沉默了好一会,才自嘲道:“也怪我自己,没有去查挖矿的概念,不然第一天就能发现他是在忽悠了。”

几天后,吴侃见到了从日本回来的CEO陆明。

陆明和吴侃谈了一下午,他解释了公司的主要业务:用区块链技术做农业溯源。吴侃努力记住从CEO口中蹦出的专业术语,数据上链、不可篡改、Token凭证……有些概念吴侃能理解,有些就只能强行记住个名词。

但吴侃记得最清晰的,还是陆明说到激动处时眼睛闪出的光,和陆明最后拍着自己肩膀说,“运营我不懂,公司账上有4000万,你随便用。”

“真的站到时代的潮头上了。”吴侃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3 运营变客服?只是“一点小波折”


吴侃加入公司时,一共有17个员工,一大半是技术团队。对于一个创业公司而言,人数不算少了。

一周后,吴侃熬夜赶出了第一版详细的运营全案,准备在周一例会上提出。

但没想到,例会上第一个发言的陆明却突然宣布,除了技术人员,其他人员都要放下手上工作,先处理一下“紧急事件”——因为代币没有按照允诺的时间上交易所,所以一批买了矿机的用户,开始有怨言,并且四处在留言投诉。

“我们要主动和用户联系。”陆明给出了计划,“只要不愿意等的、不认可我们价值的,我们就主动给他们办理退款。”

所谓的主动联系,就是主动打电话给已经购买了矿机的用户,问他们要不要“退货”。

“没有一点防备,我就从运营总监变成了客服。”吴侃弹了弹烟灰,这个时候,他还不知道“上交易所”对于国内一个区块链项目的重要性,“只是全案胎死腹中,让我有点郁闷,但还没有到怀疑公司不靠谱的地步。”

“这只是突发问题。”万嘉铭安慰道,“一点小波折。”

于是,在之后的一两个月里,吴侃每天会领到一张表格,上面罗列了购买矿机用户的信息,他就按照顺序,一个一个打过去。

“基本上都会同意退款。”吴侃回忆,他主要任务,是收集用户的意愿,然后把确定要退款的用户推给财务。

4万一台矿机,对于普通人而言也不便宜,“最多的用户买了50台,花了200万。”吴侃说,“但也全退了。”

在打电话的间隙,吴侃了解到更多的细节,比如,用户不仅在网上投诉,有一小撮人,之前一直堵在公司门口,直到拿到退款后才离开。

而这些被退的矿机,要怎么处理?“打回深圳,全堆起来。”吴侃说,“现在依然没卖出去。”

就在吴侃他们一个个打电话的时候,“三点钟群”火了,全民学习区块链的热情被点燃,币价又迎来的一波暴涨,以太坊突破了10000元。

“这可能是我当时没有离开的原因吧。”吴侃说,“虽然公司出了点问题,但行业却越来越火。”

无数人开始涌入区块链行业,他们总以为,自己轻易地一个转身,就能迎来全新的世界。


4 “多参会,多曝光”


虽然万嘉铭说这次退矿机只是“一点小波折”,但吴侃却感觉,这次事件,让公司元气大伤。

吴侃算了下,大概80%的矿机都退了,“3000多万就没了,账面应该也没多少钱了”。

“为什么一定要退矿机?”吴侃有次问万嘉铭,他看了一些行业消息,知道在币圈,币价大起大落是正常,代币长期上不了交易所也是正常,国外项目,锁定期甚至会在1~2年。

“我们和那些项目不一样。”万嘉铭还是这套说辞,“我们是正规协会的成员,不能打1CO的擦边球。”

“买矿机送币就不是1CO了吗?”当时吴侃只是在心里嘀咕,却没有再争论。他想着,退矿机的风波过去了,公司应该要步入正轨了。

但当他再次把之前夭折的全案递给陆明时,得到的回复却是,“你这个不行,区块链运营不是这么做的。”

“那应该怎么做?”

“多参会,多曝光。”

于是,吴侃的工作再次偏移,他开始混迹在各种区块链群里,和各种区块链媒体沟通,寻找能参加的会议。

但这个过程,让吴侃再次意识到,公司真的“元气大伤”。因为虽然区块链活动非常多,但公司却不愿出一分“参会费”。

而且一般小型的交流会,CEO还不愿意去。“要么是比较大型的会议,要么是领导比较多的会议,要么是媒体的专访。”吴侃整理了一下陆明的要求,有些哭笑不得,“CEO觉得自己是‘行业专家’,不反过来要站台费,已经很不错了。”


5 “农业溯源”变成贴二维码


今年上半年,区块链行业迎来一波热潮,吴侃所在的公司,也从17个员工,扩张到30多个,新来的基本上都是技术人员。

而吴侃的运营,也在磕磕绊绊的做着,找免费的会议,约免费的采访。

“农业溯源到底要怎么做?”

吴侃联系了几家媒体,这是记者必问的一个问题。

一般陆明或万嘉铭会这么回答:借助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将农产品种植、生产、运输全流程数据上链,在农产品上加一个二维码,消费者一扫描就能看见所有信息。

实际上,“区块链+农业”确实是一个优质的技术落地领域,除了吴侃所在的公司,零售巨头阿里、京东、沃尔玛,科技公司众安,都纷纷宣布,将把区块链技术,嫁接到食品安全领域。

在几次旁听后,吴侃有了自己的认知。“农业溯源两个关键,一个是区块链技术网络,一个是农产品的数据。如果没有最初的数据,仅有一个区块链网络,也难以做到‘溯源’。”吴侃说。

吴侃有时会跟技术总监交流,问一些很浅显的问题,比如“区块链网络搭建难吗”“我们有多少个节点”。

技术总监是个标准的IT男,略带羞涩,不善言辞,他会很简单的回复“在建”,然后鼠标拖出一张上面闪着橘黄色的光点的世界地图,“这些黄色的点就是我们的节点”。

节点不算多,技术总监的回答也模棱两可,但吴侃却不着急,他认为,行业前期,肯定有难度、有泡沫,只要踏实做事就好。

“后来发生的事情表明,我的这个想法,实在是太天真了。”吴侃说,真相总是来的猝不及防。

那是个初夏午后,吴侃站在楼外的花坛边抽烟,技术总监突然凑了过来说:“我要离职了,劝你也赶紧走。”

“为什么?”吴侃有些吃惊。

“公司根本没做区块链。”技术总监停顿几秒,给足了吴侃消化时间,然后说,“我们没数据,也没节点。”

猛吸了几口,再费力把肺里的烟挤出来,吴侃问:“那二维码扫出的数据是什么?”

“扫出来的数据是假的,我们自己写的。”技术总监依然简单直接地解释,“公司只是把农产品运过来,然后雇一帮人,贴二维码。”

“那公司在做什么?”

“造假呗。”

技术总监并不抽烟,他拍了拍吴侃的肩膀就回办公室了,只留吴侃一个人在阳光中沉默。

“当时脑子没有到一片空白的程度,但确实有些懵了。”吴侃说,“我突然想起,刚到公司时,陆明还在日本,到底是旅游,还是因为有人闹事,暂时避难呢?”

“我其实是做了准备的。”吴侃对31区表示,他经历过互联网千团大战,知道行业初期的混乱和资本碾压的恐怖,也知道创业一定是有风险的,“但像他们这种公司,是不可能成功的。”

吴侃顿了顿,又补充道,“甚至连割韭菜也不会成功。”


6 “花了几百万上币费”


技术总监迅速办完了交接,不到一周就正式离职了。

吴侃也基本确定要离职了,只是想找个时机,和万嘉铭说一声。

在准备离职的时候,吴侃又发现了之前没注意的细节,佐证了技术总监的话。比如,微信周报的消息,是假的,有时候只是去拜访客户,都直接写成“已经达成合作”;渠道也是假的,因为每次公司说促销农产品,一个月只能卖一两千斤,正常的应该是几万斤。

有次,他和财务负责人吃饭,本来只是闲聊,但财务突然慎重地说:“有好机会赶紧走吧,公司现在一个月收入就几百块。”

吴侃点点头,很平静的接受了这个事实。

但出乎意料的是,就在吴侃决定离职的前夕,公司的代币,居然成功上了一家交易所。

不是火币、OK、币安这类一线的交易所,但吴侃也听说过这个交易所,“一段时间广告打的很凶”。

“花了几百万上币费呢。”没等吴侃打听,负责对接交易所的小伙子就得意洋洋地说道,“其他交易所太贵了,要4000万上币费,托了关系也不行。这家已经不错了。”

此时,吴侃已经明白了,对于区块链项目而言,能不能上交易所,上哪家交易所,都是一种实力的证明。

但是,对于吴侃所在的公司而言,成功登录交易所,不是完成了阶段性任务,而是遭遇了更严峻的挑战。

一个,是交易所流量太小,每天的交易玩家最低只有个位数;另一个,是币价暴跌,从2毛跌掉了5分。

“应该是上交易所得时间不好。”吴侃认为,“当时,正是币价暴跌的时候,现在处于熊市,币价更难翻身了。”

吴侃不知道的是,熊市中,流量已经成为交易所的命门,即使一线的交易所,目前每天的交易量只有几万笔,而且集中在主流币上,能分给各个板块、各家项目的用户,实在是太少,更别提这种“有前科”的项目了。

“我们没找市值管理团队吗?”吴侃在微信上问万嘉铭。

“没有。你有认识比较好的团队吗?”

吴侃没有回复,而是发了另一句想说了很久话,“我要离职了”。

这五个字发了过去,万嘉铭长时间没有回复,吴侃觉得如释重负。


7 “太假了”


吴侃离职手续办理的很顺利,除了万嘉铭一直没有出现,还有财务有些尴尬的对吴侃表示,“试用期从3个月变成6个月,你还没转正”。

吴侃没在意这些细节,他只想赶紧逃离这家公司,“当时就一个想法,再也别和区块链扯上任何关系了,太假”。

吴侃在这家区块链公司呆了近5个月,刚好150天,已经磨掉了他对区块链的所有幻想。

“但我依然觉得区块链是个好技术。”吴侃说,“只是现在谈区块链,太早了,而且国内有好好做区块链的公司吗?”

但吴侃已经不想再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了,他重新去了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继续做运营总监。

一个月后,他被拉进一个前公司离职群,他数了数人数,发现一半人都已经离职了。

几天后,没离职但想要离职的人也加入了,群里变成吐槽大会,比如“币价跌了,老板这几天又在发火”,或者是“又忽悠了一个人进来,半天不到就离开了”,或者是“想要离职,有没有好的区块链公司推荐”。

吴侃在群里不怎么说话,但他会一条条翻看群里的对话。

有个事情让吴侃印象深刻:万嘉铭找到一个建微信线上社群的团队,建一个500人的群价格是1万块,公司建了20个。

但建的群都是“死群”,没人说话,也没人买币。公司觉得不满意,所以不愿意支付最后5万的尾款。

“结果那个团队在几个号上发文章,说我们公司是‘非法集资’,吓得老板赶紧把5万块钱给付了。”

“太假了。”吴侃翻完后想,项目是假的,溯源是假的,交易所用户是假的,社区也是假的。

吴侃最后看到的消息,是有人在群里@他和技术总监,说“公司这个月工资发不下来,技术团队已经没了,CEO也不在国内了,幸亏你俩走得早,实在是太明智了”。

吴侃回了一个“坏笑”的表情,然后屏蔽了这个群。



曾经,整个精英阶层,都在向区块链迁徙。

如今,随着熊市横盘、泡沫破裂、行业污名化、监管加剧,一部分人已经决定从区块链逃离。

吴侃是逃离大军中的一员,而更多的人,看到过呼啸而过的财富,就再也不舍得离开。

区块链行业又遇到了周期性的下行阶段,那些徒有其表追风口的公司,已经漏出了斑驳灰败的本来面目。

只有这些搅局的公司离场,行业才会迎来曙光。

(应受访者要求,本文人名均为化名)

OKEx上演大屠杀:“韭菜”23分钟痛失3500万

chaintruth 发表了文章 • 2018-09-07 14:24 • 来自相关话题

3500万在几分钟内损失了一半,想要止损或者补仓,交易软件却不听使唤。李啸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财富被一点一点装到别人口袋。他不解、着急、愤怒,有人说“用杠杆炒币与赌博无异”,他却觉得自己经历了一次抢劫。

9月5日下午,比特币价格连续暴跌,OKEx交易平台上一大批采用杠杆(20倍)交易的用户惨遭血洗。看似正常的行情波动,却因为一些迹象,被认为是平台蓄意收割散户。

爆仓者止损无门。APP闪退、平台无法登陆等一系列状况让投资者们痛失多年积蓄。其中最多的,短短23分钟便损失了20000个以太坊,折合近3500万元人民币。

求助无路。客服答应一天内给解释却爽约,OKEx官方称事情还未研究清楚,目前还没有对于用户损失的处理方案。投资者询问客服OKEx的总部在哪里,客服始终不肯说。

法律无援。“平台都在海外,另外是虚拟币与虚拟币之间的杠杆交易,实际上并没有牵扯人民币的结算,这个就不太好定义为非法期货。”数字货币资深研究员张梦龙对区块链Truth(ID:chaintruth)表示。

很多人把炒币当作赌博。赌多年积蓄,博一夜暴富。如今,多年积蓄赔光,一夜暴富梦碎,在法律和大盘走势面前双双败下阵来,他们手足无措。


23分钟损失3500万


9月5日,王磊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新婚贺礼”。

这本是稀松平常的一天。婚礼就在几天后,王磊的心情紧张又愉悦。像往常一样,下午五点半,他买完菜到家,并没有马上做饭,而是打开电脑,看了一眼OKEx官网上数字货币的价格。

这种警惕源于炒币一年多的经验判断。“ETH和EOS已经上涨了2周时间,我有一点担心下跌,而且我是做合约的,得保持警觉。”王磊告诉区块链Truth(ID:chaintruth)。

看到大盘的一瞬间,新婚的喜悦瞬间被冲散。“比特币价格跌了3个点,我亏损了有一半多了。”王磊坦言,这已经超出了他的最大承受能力。赶快去平仓!他迅速做了决定。

手机却不听指挥了。“点开软件之后根本没有任何反应,输账号点登陆也没有任何反应,根本看不见自己的仓位。”眼看着5万多元成了空气,王磊的紧张感骤然上升。

币价还在下跌,手机和电脑却迟迟不动。过了不到10分钟,王磊收到一条短信,“告诉我亏损已经达到70%了,必须平仓或者补仓。”不到10分钟,他又多损失了2万。

王磊有些慌了,他马上拿来妻子的手机反复登录,但依然无果。他必须按捺住自己内心的紧张,“我老婆根本不知道我投了那么多钱炒币”。再过了10分钟,爆仓了。短短半小时,王磊损失了8万元。这份新婚大礼显然不是那么称心如意。





维权者提供的APP无法正常登陆的页面


几乎在同一时间,在另一座城市,有人和王磊的遭遇高度相似。“短短23分钟,让我损失了20000个以太坊(9月5日18时,ETH价格约252美元,20000个ETH折合人民币将近3500万元)”,李啸告诉区块链Truth(ID:chaintruth),言语中隐藏不住愤怒和无奈。
   




 仓位无法查看


不止王磊、李啸,受到此次“大瀑布”波及的用户不在少数。他们本想采取各种止损措施,但OKEx偏不巧在此时出现各种BUG,比如APP闪退、无法登陆平台、无法查看合约和仓位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王磊们想及时止损,也束手无策。

遭到“暴力洗劫”的散户们迅速组织了维权群。在现实世界中,这些人或许没有任何交集,却因为这样不得已的理由必须拧成一团。他们的损失从一两万到几百万、上千万不等,他们想要抗争。


OKEx客服“不在线”


登录不上平台,王磊第一时间想到联系客服。直到晚上八点多,他才“如愿以偿”。客服前后不一致的说法让王磊颇为不爽。他回忆,起初,客服表示因为大量客户涌入,机器变得缓慢。随后,客服便承认是宕机了。

对于这样的解释,王磊并不买账。“国外的平台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国内整个网一断,币价就立马往下砸。这里面奇怪的一个问题是,既然宕机了,大不了整个数字货币的交易都停了,但做空的人却可以疯狂交易,里面的交易量还在持续扩大。散户却进不去,你告诉我说你用户太多导致宕机了,这谎言编得。”

他觉得损失不该自己承担,“如果系统正常,我爆仓了,我可以忍受,我自己承担损失。”但客服并没有给出王磊合理的解决方式。无奈之下,王磊问了不下十几次客服OKEx的总部在哪里,但客服始终不肯说,“他们说这不是我们能说的范围”。双方僵持之下,最终客服承诺9月6日回复给到结果,但截至到9月7日凌晨,王磊依然没能等来所谓的结果。

在被爆仓两个小时后,有维权者得到了OKEx客服的回复,客服表示系统已经恢复正常,核实清楚后,会给用户一个解决方案。但解决方案至今未给出。





9月5日19:40,OKEx官方回应


针对用户的几点疑问,区块链Truth(ID:chaintruth)向OKEx官方寻求说法。OKEx的一位高管表示,这次事故的原因很清楚,是基于行情极大波动,造成部分用户短时间无法登入操作,至于更详细的技术原因,需要仔细的研究。这和公告上发出的内容并无差异。

对于此次宕机造成的用户损失,他表示:我们跟一直以来采取的态度一样。“网络世界庞杂,造成网络不稳定的因素非常多。对于平台自身失误造成的用户损失,我们一直本着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态度与用户探讨补偿方案和比例。眼下,事情还未研究清楚,目前还没有对于用户损失的处理方案。”

但用户已经等不及了。他们想要通过维权要回自己的损失。上一次,当“敌敌畏撒向徐明星”时,据说300个维权者要回了自己的损失,“没去的估计就没赔”。而这一次,维权者想要以同样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利益。

在维权群里,投资者们愤愤不平。“这种人一看就是短命的相”、“根本没有良知”、“不用弄死”、“一只手或者一只脚就可以”、“直接暗网操作”......他们在以尽可能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愤怒。
 









维权群里,投资者情绪激动,言语激烈。


杠杆交易:博弈大盘


巨额的财产损失让很多人坐立不安。“我一个人在办公室待着,不想回家”、“我从昨晚到现在没睡,躺在床上一天多了”、“哪里有钱吃晚饭”等等类似的声音从未停止,而造成他们损失的“罪魁祸首”则是杠杆交易。

杠杆交易本不是什么新事物。“杠杆现在应用最多的领域是外汇和贵金属。一般来说,这个领域行情一天的变动都是千分之几。为了增加收益,投资者会采取杠杆的方式进行交易。”三两知CEO张博涵对区块链Truth(ID:chaintruth)表示。“A股本身有涨跌幅的限制,在大牛市时,投资者会采取场外配资的方式,来增加自己的收益。”

到了币圈,情况变得不一样了。7×24小时不眠不休的交易,币价没有涨跌幅限制,像过山车般刺激人心。“在币圈这个领域,因为本身的涨跌幅就很大,一般来说配2倍3倍都是很可怕的事情。”三两知CEO张博涵说道。

区块链Truth(ID:chaintruth)查询OKEx平台,发现其杠杆交易倍数最高可达20倍。高杠杆的影响下,收益被无限放大。比如某散户投资10万,10倍杠杆,大盘上涨5%,那么该散户便收入5万。反之,亦然。     





OKEx官网显示,启动杠杆交易前,投资者需知的合约规则


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想要赚钱,就必须要和大盘走势博弈。在币圈,大盘的走势似乎并不是完全市场化的。张博涵表示,因为有了交易所和庄家的存在,就有把仓位拉爆的方式。在他看来,能否把仓拉爆取决于交易所是用第三方的行情还是用自己场内的行情,“如果是用自己场内的行情,交易所自己就能操纵,随便一个大单就可以把自己的行情拉升几个点”。

一旦操纵行情有了可能,交易所便将散户的财富攥在了手里。“很多时候一些交易所会让自己的行情幅度扩大化,这样就会把一些仓位拉爆。”张博涵表示。造成的结果显而易见,“把别人拉爆,自己付出很小的代价,便可以把他人的收益据为己有”。

交易所坐拥财富,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其吃相颇为难看。“本来滑点(指下单点位和最后成交点位有差距)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现在有些人故意把仓拉爆,就是在透支自己的口碑,从长期来讲,是一个双输的过程。”

和大盘博弈,投资者几乎毫无优势。从法律的角度讲,投资者维权的机会也不大。一般而言,交易所在提供杠杆服务之前,都会在合约里面注明,当币价达到多大波动时会强制平仓。“如果是配了10倍左右的杠杆,整个行情跌5%左右(投资者损失一半收益),就会提示补仓,然后跌8%左右(投资者损失80%收益),就会强制进行平仓,这个就是所谓的爆仓。”张博涵表示。

事实上,当合约盈亏比例达到-70%时,王磊确实收到了来自OKEx平台的风险提示短信。但当王磊想要减持和平仓的时候,他怎么都无法登陆OKEx官网及App。

“如果发生在国内,这类似于非法期货。但目前各类平台都在海外,另外是虚拟币与虚拟币之间的杠杆交易,实际上并没有牵扯人民币的结算,这个就不太好定义。”数字货币资深研究员张梦龙对区块链Truth(ID:chaintruth)表示。

在法律和大盘的博弈中,投资者双双败下阵来。


只有7秒记忆的币圈


或许,从选择了杠杆交易开始,他们早就心浮气躁。“一般来讲,正常人是不会用杠杆方式操作的。”张博涵表示。

“这个风险是巨大的,已经超越了投资的范畴。杠杆交易的本质是博取风险收益,如果控制不好,实际上就是一种赌博行为。”币策首席分析师肖磊对区块链Truth(ID:chaintruth)表示。

赌博的结果是损失惨重。有些人一夜之间损失了1000万元,有些人损失了1万个ETH,更有人在损失了920万之后,当晚就要跳楼,在被朋友拦下之后方才止住。但今天再去拨打其电话,已是关机状态,人不知所踪。

一夜之间,被收割的“韭菜”们被一种强大的力量团结在一起。人们想挽回自己的损失,却意见不一。有人想起诉,有人却主张不起诉,原本强大的力量瞬间被削弱。

“我知道为什么维权这么难了,因为大家都不希望这个赌场消失,我敢说群里的大部分人是希望把损失要回来,而不是希望让OK倒闭。”一个投资者说。

或许,这个群的命运和所有维权群一样。事发前两天,散户们想方设法想要回自己的损失。但当所有的挣扎没有结果后,可能仅仅一个星期,维权群便成了死群。“不出三天,咱这个群基本就不会有人说话了,OK也算拖过去了”,有投资者表示。

币圈的人似乎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在被疯狂收割之后,只要还有粮草,便依然存有希望。“币圈只有7秒记忆”,过去被收割的经历似乎成为了别人的故事。他们斗志昂扬,再一次冲进了没有刀光剑影的战场。但在这场实力悬殊的游戏中,他们或许只有被收割的命运。

摆在王磊眼前的是,他必须强装开心,去筹办自己如期而至的婚礼。


出品:区块链Truth
作者:林默默 三十
编辑:贺树龙
注: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王磊、李啸、张梦龙皆为化名。 查看全部
taoshao.jpg


3500万在几分钟内损失了一半,想要止损或者补仓,交易软件却不听使唤。李啸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财富被一点一点装到别人口袋。他不解、着急、愤怒,有人说“用杠杆炒币与赌博无异”,他却觉得自己经历了一次抢劫。

9月5日下午,比特币价格连续暴跌,OKEx交易平台上一大批采用杠杆(20倍)交易的用户惨遭血洗。看似正常的行情波动,却因为一些迹象,被认为是平台蓄意收割散户。

爆仓者止损无门。APP闪退、平台无法登陆等一系列状况让投资者们痛失多年积蓄。其中最多的,短短23分钟便损失了20000个以太坊,折合近3500万元人民币。

求助无路。客服答应一天内给解释却爽约,OKEx官方称事情还未研究清楚,目前还没有对于用户损失的处理方案。投资者询问客服OKEx的总部在哪里,客服始终不肯说。

法律无援。“平台都在海外,另外是虚拟币与虚拟币之间的杠杆交易,实际上并没有牵扯人民币的结算,这个就不太好定义为非法期货。”数字货币资深研究员张梦龙对区块链Truth(ID:chaintruth)表示。

很多人把炒币当作赌博。赌多年积蓄,博一夜暴富。如今,多年积蓄赔光,一夜暴富梦碎,在法律和大盘走势面前双双败下阵来,他们手足无措。


23分钟损失3500万


9月5日,王磊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新婚贺礼”。

这本是稀松平常的一天。婚礼就在几天后,王磊的心情紧张又愉悦。像往常一样,下午五点半,他买完菜到家,并没有马上做饭,而是打开电脑,看了一眼OKEx官网上数字货币的价格。

这种警惕源于炒币一年多的经验判断。“ETH和EOS已经上涨了2周时间,我有一点担心下跌,而且我是做合约的,得保持警觉。”王磊告诉区块链Truth(ID:chaintruth)。

看到大盘的一瞬间,新婚的喜悦瞬间被冲散。“比特币价格跌了3个点,我亏损了有一半多了。”王磊坦言,这已经超出了他的最大承受能力。赶快去平仓!他迅速做了决定。

手机却不听指挥了。“点开软件之后根本没有任何反应,输账号点登陆也没有任何反应,根本看不见自己的仓位。”眼看着5万多元成了空气,王磊的紧张感骤然上升。

币价还在下跌,手机和电脑却迟迟不动。过了不到10分钟,王磊收到一条短信,“告诉我亏损已经达到70%了,必须平仓或者补仓。”不到10分钟,他又多损失了2万。

王磊有些慌了,他马上拿来妻子的手机反复登录,但依然无果。他必须按捺住自己内心的紧张,“我老婆根本不知道我投了那么多钱炒币”。再过了10分钟,爆仓了。短短半小时,王磊损失了8万元。这份新婚大礼显然不是那么称心如意。

taosha2.jpg

维权者提供的APP无法正常登陆的页面


几乎在同一时间,在另一座城市,有人和王磊的遭遇高度相似。“短短23分钟,让我损失了20000个以太坊(9月5日18时,ETH价格约252美元,20000个ETH折合人民币将近3500万元)”,李啸告诉区块链Truth(ID:chaintruth),言语中隐藏不住愤怒和无奈。
   
taosha3.jpg

 仓位无法查看


不止王磊、李啸,受到此次“大瀑布”波及的用户不在少数。他们本想采取各种止损措施,但OKEx偏不巧在此时出现各种BUG,比如APP闪退、无法登陆平台、无法查看合约和仓位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王磊们想及时止损,也束手无策。

遭到“暴力洗劫”的散户们迅速组织了维权群。在现实世界中,这些人或许没有任何交集,却因为这样不得已的理由必须拧成一团。他们的损失从一两万到几百万、上千万不等,他们想要抗争。


OKEx客服“不在线”


登录不上平台,王磊第一时间想到联系客服。直到晚上八点多,他才“如愿以偿”。客服前后不一致的说法让王磊颇为不爽。他回忆,起初,客服表示因为大量客户涌入,机器变得缓慢。随后,客服便承认是宕机了。

对于这样的解释,王磊并不买账。“国外的平台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国内整个网一断,币价就立马往下砸。这里面奇怪的一个问题是,既然宕机了,大不了整个数字货币的交易都停了,但做空的人却可以疯狂交易,里面的交易量还在持续扩大。散户却进不去,你告诉我说你用户太多导致宕机了,这谎言编得。”

他觉得损失不该自己承担,“如果系统正常,我爆仓了,我可以忍受,我自己承担损失。”但客服并没有给出王磊合理的解决方式。无奈之下,王磊问了不下十几次客服OKEx的总部在哪里,但客服始终不肯说,“他们说这不是我们能说的范围”。双方僵持之下,最终客服承诺9月6日回复给到结果,但截至到9月7日凌晨,王磊依然没能等来所谓的结果。

在被爆仓两个小时后,有维权者得到了OKEx客服的回复,客服表示系统已经恢复正常,核实清楚后,会给用户一个解决方案。但解决方案至今未给出。

taosha4.jpg

9月5日19:40,OKEx官方回应


针对用户的几点疑问,区块链Truth(ID:chaintruth)向OKEx官方寻求说法。OKEx的一位高管表示,这次事故的原因很清楚,是基于行情极大波动,造成部分用户短时间无法登入操作,至于更详细的技术原因,需要仔细的研究。这和公告上发出的内容并无差异。

对于此次宕机造成的用户损失,他表示:我们跟一直以来采取的态度一样。“网络世界庞杂,造成网络不稳定的因素非常多。对于平台自身失误造成的用户损失,我们一直本着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态度与用户探讨补偿方案和比例。眼下,事情还未研究清楚,目前还没有对于用户损失的处理方案。”

但用户已经等不及了。他们想要通过维权要回自己的损失。上一次,当“敌敌畏撒向徐明星”时,据说300个维权者要回了自己的损失,“没去的估计就没赔”。而这一次,维权者想要以同样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利益。

在维权群里,投资者们愤愤不平。“这种人一看就是短命的相”、“根本没有良知”、“不用弄死”、“一只手或者一只脚就可以”、“直接暗网操作”......他们在以尽可能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愤怒。
 
taosha5.jpg


taosha6.jpg

维权群里,投资者情绪激动,言语激烈。


杠杆交易:博弈大盘


巨额的财产损失让很多人坐立不安。“我一个人在办公室待着,不想回家”、“我从昨晚到现在没睡,躺在床上一天多了”、“哪里有钱吃晚饭”等等类似的声音从未停止,而造成他们损失的“罪魁祸首”则是杠杆交易。

杠杆交易本不是什么新事物。“杠杆现在应用最多的领域是外汇和贵金属。一般来说,这个领域行情一天的变动都是千分之几。为了增加收益,投资者会采取杠杆的方式进行交易。”三两知CEO张博涵对区块链Truth(ID:chaintruth)表示。“A股本身有涨跌幅的限制,在大牛市时,投资者会采取场外配资的方式,来增加自己的收益。”

到了币圈,情况变得不一样了。7×24小时不眠不休的交易,币价没有涨跌幅限制,像过山车般刺激人心。“在币圈这个领域,因为本身的涨跌幅就很大,一般来说配2倍3倍都是很可怕的事情。”三两知CEO张博涵说道。

区块链Truth(ID:chaintruth)查询OKEx平台,发现其杠杆交易倍数最高可达20倍。高杠杆的影响下,收益被无限放大。比如某散户投资10万,10倍杠杆,大盘上涨5%,那么该散户便收入5万。反之,亦然。     

taosha7.jpg

OKEx官网显示,启动杠杆交易前,投资者需知的合约规则


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想要赚钱,就必须要和大盘走势博弈。在币圈,大盘的走势似乎并不是完全市场化的。张博涵表示,因为有了交易所和庄家的存在,就有把仓位拉爆的方式。在他看来,能否把仓拉爆取决于交易所是用第三方的行情还是用自己场内的行情,“如果是用自己场内的行情,交易所自己就能操纵,随便一个大单就可以把自己的行情拉升几个点”。

一旦操纵行情有了可能,交易所便将散户的财富攥在了手里。“很多时候一些交易所会让自己的行情幅度扩大化,这样就会把一些仓位拉爆。”张博涵表示。造成的结果显而易见,“把别人拉爆,自己付出很小的代价,便可以把他人的收益据为己有”。

交易所坐拥财富,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其吃相颇为难看。“本来滑点(指下单点位和最后成交点位有差距)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现在有些人故意把仓拉爆,就是在透支自己的口碑,从长期来讲,是一个双输的过程。”

和大盘博弈,投资者几乎毫无优势。从法律的角度讲,投资者维权的机会也不大。一般而言,交易所在提供杠杆服务之前,都会在合约里面注明,当币价达到多大波动时会强制平仓。“如果是配了10倍左右的杠杆,整个行情跌5%左右(投资者损失一半收益),就会提示补仓,然后跌8%左右(投资者损失80%收益),就会强制进行平仓,这个就是所谓的爆仓。”张博涵表示。

事实上,当合约盈亏比例达到-70%时,王磊确实收到了来自OKEx平台的风险提示短信。但当王磊想要减持和平仓的时候,他怎么都无法登陆OKEx官网及App。

“如果发生在国内,这类似于非法期货。但目前各类平台都在海外,另外是虚拟币与虚拟币之间的杠杆交易,实际上并没有牵扯人民币的结算,这个就不太好定义。”数字货币资深研究员张梦龙对区块链Truth(ID:chaintruth)表示。

在法律和大盘的博弈中,投资者双双败下阵来。


只有7秒记忆的币圈


或许,从选择了杠杆交易开始,他们早就心浮气躁。“一般来讲,正常人是不会用杠杆方式操作的。”张博涵表示。

“这个风险是巨大的,已经超越了投资的范畴。杠杆交易的本质是博取风险收益,如果控制不好,实际上就是一种赌博行为。”币策首席分析师肖磊对区块链Truth(ID:chaintruth)表示。

赌博的结果是损失惨重。有些人一夜之间损失了1000万元,有些人损失了1万个ETH,更有人在损失了920万之后,当晚就要跳楼,在被朋友拦下之后方才止住。但今天再去拨打其电话,已是关机状态,人不知所踪。

一夜之间,被收割的“韭菜”们被一种强大的力量团结在一起。人们想挽回自己的损失,却意见不一。有人想起诉,有人却主张不起诉,原本强大的力量瞬间被削弱。

“我知道为什么维权这么难了,因为大家都不希望这个赌场消失,我敢说群里的大部分人是希望把损失要回来,而不是希望让OK倒闭。”一个投资者说。

或许,这个群的命运和所有维权群一样。事发前两天,散户们想方设法想要回自己的损失。但当所有的挣扎没有结果后,可能仅仅一个星期,维权群便成了死群。“不出三天,咱这个群基本就不会有人说话了,OK也算拖过去了”,有投资者表示。

币圈的人似乎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在被疯狂收割之后,只要还有粮草,便依然存有希望。“币圈只有7秒记忆”,过去被收割的经历似乎成为了别人的故事。他们斗志昂扬,再一次冲进了没有刀光剑影的战场。但在这场实力悬殊的游戏中,他们或许只有被收割的命运。

摆在王磊眼前的是,他必须强装开心,去筹办自己如期而至的婚礼。


出品:区块链Truth
作者:林默默 三十
编辑:贺树龙
注: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王磊、李啸、张梦龙皆为化名。

跋扈女男爵主导 ICO 闹剧,现在苹果联合创始人登场

chainnews 发表了文章 • 2018-09-07 10:44 • 来自相关话题

Michelle Mone,女男爵,荣膺过大英帝国官佐勋章 OBE,2014 年资料图片


今年稍早《金融时报》报道过苏格兰著名内衣设计师、保守派议员 Michelle Mone 与其富商男友 Doug Barrowman 准备进行 ICO 的新闻。其 ICO 是准备为一家基于代币的众筹风投机构 募集资金。

但这一计划最终惨败,充分暴露了 ICO 市场漏洞百出,特别缺少对币圈食物链底层「赏金猎手」的保护,「赏金猎手」是指很多线上大小 V 在社交媒体和互联网各个角落为 ICO 摇旗呐喊,以此换取代币酬劳。

EQUI 项目方 2 月曾对《金融时报》表示,希望募集不超过 8,000 万美元。Doug Barrowman 表示,即使募集资金数量小于这一预期,代币发行仍会「激活」。

荣膺大英帝国官佐勋章 OBE 的梅费尔女男爵 Michelle Mone 自称「全球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最权威的专家之一」,她对 Business Insider 表示,她和男友 Barrowman 是以其「卓越的声誉」 为 ICO 背书,「『他们』不可能做任何事情让人们失望」。

投资者们可能会欢迎这种显赫的背书,因为 ICO 基本处于无监管状态。监管机构可能会介入,美国监管机构曾表示对于属于证券性质、但不叫证券的所有产品,证券监管法规依然有效。据数据追踪机构 icodata.io 统计,各类机构的 ICO 今年迄今已经融资 68 亿美元。

但 EQUI ICO 没能按计划进行。没有被激活,很多人明显感到非常失望。

EQUI 自 3 月 1 日起进行了两周的私募预售,要求最低投资额 10 万美元。该机构 3 月 6 日发新闻通稿吹嘘仅仅数日募集到 700 万美元。 Barrowman 当时发声明称:「成交很疯狂,少则数十万美元,多则 200 万美元」。不过到 3 月 30 日,看起来他们只募集到 700 万美元,EQUI 宣布:「好消息,100 美元额度起的公开 ICO 延长至 6 月 30 日(原计划 4 月 12 日截止)。」

截止 6 月底,EQUI 募资额依然」在 700 万美元徘徊。EQUI 决定放弃 ICO,在 9 月 18 日重新推出,更名为 EQUI Global。依然高调宣称成为「传统风投的终结者」,项目标志不变,创始人也没变,依然是 Michelle Mone 与 Doug Barrowman,以及「即将宣布的另外一人」,但这一次没有 ICO。


ICO 是个奇怪的商业空间


EQUI 通过电邮解释:

「我们的创始人是传统型商人,从商时间累计超过 300 年。他们都认为 ICO 是个非常奇怪的商业空间,发生了一些让人不得不警惕的事情。因此我们不再推进 ICO,但我们会依然专注区块链代币科技。」


《金融时报》记者询问「考虑到你们只有两位创始人,怎么可能累计从商时间超过 300 年?」得到的答复是「笔误,另外这一数字也包含四位顾问委员会成员的履历(那他们应该至少 90 多岁了吧)」






EQUI 称投资者「财团」承诺对该项目投资 600 万美元,目前尚不清楚投资者「财团」关系有多紧密。另外 EQUI 「短短」四个月的 ICO 中募集了 ETH,按目前价格算约折合 25 万美元(按 3 月时 ETH 市场价格计算,当时约合 70 万美元)。

当《金融时报》记者追问,据他们公布的数据,3 月初「疯狂成交」到 6 月 30 日间,似乎募集数字没什么变化,然后被告知私募预售募集到「650-700 万美元」,之后公开 ICO 募集到 843.33 个 ETH。所以最初说私募募集 700 万美元是四舍五入……

Barrowman 对《金融时报》表示:

「当停止 ICO 后,我们做了很多对项目基本面进行修改的团队很少做到的事情:全额退款。不到 40 个人的投资者财团撤回 600 万美元投资,因为要重新评估项目以及项目的修改。这是为了保障 EQUI 代币的基本面符合证券监管法规,以及监管机构可能将 EQUI 代币列为政权后可能的修改。」


共 57.8 个 ETH 被退还给要求退款的投资人。意味着他们通过 ICO 估计的 ETH 减少至 785.53 个。

有些人是在不同意的情况下被强制退款,正像 EQUI Reddit 频道中这个帖子说的这种情况:






有自称内情人士的消息来源告诉《金融时报》:不是所有第一批投资人都要求退款,最终「成熟」投资人的资金被留下来,其他人则被退款。该公司现在规定「成熟」投资人才可以参加这个专注于「区块链代币科技」的 EQUI 风投机构,但严格声明不会有 ICO。

经历了他们自称「非常成功」、没理由失败的 ICO 后,为什么又改弦更张不走 ICO 路线了?内情人士透露,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将会加盟该公司,成为 EQUI 的第三位联合创始人。他不想参与 ICO,该公司告诉《金融时报》,「他想以另外一种方式处理这件事。」

沃兹尼亚克 6 月告诉 CNBC,他希望比特币成为世界单一货币, 因为「构思非常单纯」(他的整个采访视频值得看一看)。


「闹剧?悲剧?」


纠纷就此爆发,先是苏格兰 Wings over Scotland 网站报道之前提到的大小 V 「赏金猎手」应该得到多少报酬展开争议,因为 ICO 不再推进。

这凸显出 ICO 世界的另一面。与传统金融世界中证券发行的佣金制度不同,代币发行的推广费用并没有合法地位。
EQUI 最初的白皮书中写着会给 「赏金猎手」 筹款额 2% 的报酬。






考虑到当时 EQUI 一个币价格为 0.5 美元,共发行 2.5 一个币,赏金猎手们声称他们预期分享 250 万美元的报酬,并表示这是 EQUI 基金会在 Bitcointalk 一个帖子开出的承诺:

总金额 2%、即 250 万美元将在赏金猎手群体中瓜分。

EQUI 称他们不会那则帖子负责,认为是在公司正式公布赏金规则之前,赏金猎手内部提前看到了相关规则,这是圈子里的普遍做法。

但 EQUI 对 2% 具体所指有异议。他们通过电邮告诉《金融时报》:

「赏金猎人」群体的工作只募集到 2000 美元,给他们的报酬应该是 40 美元,但出于友好我们决定按照退款发生后的金额足额支付给他们,共计超过 1 万美元。


EQUI 称「赏金猎人」群体的工作只募集到 2000 美元的说法还是很奇怪,后者主要是在线上为发币摇旗呐喊,通常吸引的是低收入群体,而他们完成每个被交代的任务,譬如转发广告推文、在其线上签名天价代币的 Logo、写软文和拍广告视频等,会得到一定代币作为报酬。

意思比较混乱的是, EQUI 声明中所说的退款发生后的金额似乎指的是退款后所剩的 785.33 ETH,其 2% 作为奖金返还给赏金猎人,即 15.71 个 ETH,目前价格为 4,000 美元左右。但他们决定将其增加到 40 个 ETH,约 1.1 万美元。据说参与 EQUI 传播的账号达到 7600 多个, 1.1 万美元也不是个很大的数字。


「警察会找到你」


《金融时报》与 EQUI 的几位赏金猎手进行了接触,看到了他们的 电报 Telegram 信息。当他们抱怨得到的报酬太少、待遇不公平时, EQUI 用律师威胁他们是否在「诋毁」该公司。一则发送给一群赏金猎人的 Telegram 信息称:「如果你威胁和诋毁我们公司的商誉,警察会找到你」。另一条则表示:「你们都那么蠢。」

EQUI 拒绝对这些信息置评。

一名赏金猎人、29 岁的俄罗斯仓库工人 Maksim Koselev 称,在 EQUI ICO 期间,他每天拿出 10-15 分钟、一周七天不间断的发布相关帖子,持续了几个月,包括写了两篇有关推广该公司的俄语文章。他表示,自己曾给超过 100 个 ICO 项目做过赏金猎人,除了那些卷钱跑的骗局外,这一次是最糟糕的体验。赏金猎人认为他们应该分到 EQUI 筹到的 700 万美元的 2%,特别是考虑到 EQUI 还想继续从投资人手中筹款。

《金融时报》与 EQUI 打交道过程总感觉奇奇怪怪。当按照网站联络方式与该公司接触时,电邮被回复给女男爵的新闻官,后者给《金融时报》一份「独家新闻协议」。当问到有关赏金猎人的抱怨时,被告知「对任何对 EQUI 或我们创始人的诽谤,我们将采取严厉措施。」

Equi 不仅把所有电邮抄送律师,每封信函底部还包含「英国国会声明」,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记者是在跟一位英国上议院议员打交道。

EQUI 的法律顾问 Paul Tweed 是一位媒体宠儿,《纽约时报》今年稍早曾为他撰写整篇报道,他的客户包括了史泰龙、小甜甜布兰妮等明星。 EQUI 的公关公司是 Egg Media,一家专业处理危机公关、公司品牌和个人声誉的公关公司。

这场 ICO 中的人物都是社会名流,看起来他们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他们似乎也不缺钱。

周一他们给《金融时报》回的电邮中竟然包含「我们的律师注意着你们的一举一动」的措辞。






采访此文的《金融时报》 Alphaville 团队一直以来没少在女男爵的公关团队那里碰钉子,但告诉记者律师在注意着你们的一举一动,则到了另外一种程度。


作者:《金融时报》Jemima Kelly
编译:Perry Wang 查看全部
e7971290-e576-5967-9b21-a4eed8a478bf.jpg

Michelle Mone,女男爵,荣膺过大英帝国官佐勋章 OBE,2014 年资料图片


今年稍早《金融时报》报道过苏格兰著名内衣设计师、保守派议员 Michelle Mone 与其富商男友 Doug Barrowman 准备进行 ICO 的新闻。其 ICO 是准备为一家基于代币的众筹风投机构 募集资金。

但这一计划最终惨败,充分暴露了 ICO 市场漏洞百出,特别缺少对币圈食物链底层「赏金猎手」的保护,「赏金猎手」是指很多线上大小 V 在社交媒体和互联网各个角落为 ICO 摇旗呐喊,以此换取代币酬劳。

EQUI 项目方 2 月曾对《金融时报》表示,希望募集不超过 8,000 万美元。Doug Barrowman 表示,即使募集资金数量小于这一预期,代币发行仍会「激活」。

荣膺大英帝国官佐勋章 OBE 的梅费尔女男爵 Michelle Mone 自称「全球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最权威的专家之一」,她对 Business Insider 表示,她和男友 Barrowman 是以其「卓越的声誉」 为 ICO 背书,「『他们』不可能做任何事情让人们失望」。

投资者们可能会欢迎这种显赫的背书,因为 ICO 基本处于无监管状态。监管机构可能会介入,美国监管机构曾表示对于属于证券性质、但不叫证券的所有产品,证券监管法规依然有效。据数据追踪机构 icodata.io 统计,各类机构的 ICO 今年迄今已经融资 68 亿美元。

但 EQUI ICO 没能按计划进行。没有被激活,很多人明显感到非常失望。

EQUI 自 3 月 1 日起进行了两周的私募预售,要求最低投资额 10 万美元。该机构 3 月 6 日发新闻通稿吹嘘仅仅数日募集到 700 万美元。 Barrowman 当时发声明称:「成交很疯狂,少则数十万美元,多则 200 万美元」。不过到 3 月 30 日,看起来他们只募集到 700 万美元,EQUI 宣布:「好消息,100 美元额度起的公开 ICO 延长至 6 月 30 日(原计划 4 月 12 日截止)。」

截止 6 月底,EQUI 募资额依然」在 700 万美元徘徊。EQUI 决定放弃 ICO,在 9 月 18 日重新推出,更名为 EQUI Global。依然高调宣称成为「传统风投的终结者」,项目标志不变,创始人也没变,依然是 Michelle Mone 与 Doug Barrowman,以及「即将宣布的另外一人」,但这一次没有 ICO。


ICO 是个奇怪的商业空间


EQUI 通过电邮解释:


「我们的创始人是传统型商人,从商时间累计超过 300 年。他们都认为 ICO 是个非常奇怪的商业空间,发生了一些让人不得不警惕的事情。因此我们不再推进 ICO,但我们会依然专注区块链代币科技。」



《金融时报》记者询问「考虑到你们只有两位创始人,怎么可能累计从商时间超过 300 年?」得到的答复是「笔误,另外这一数字也包含四位顾问委员会成员的履历(那他们应该至少 90 多岁了吧)」

1ba2203f-661e-599f-8080-a3ed0e3497b5_tMAYb54.jpg


EQUI 称投资者「财团」承诺对该项目投资 600 万美元,目前尚不清楚投资者「财团」关系有多紧密。另外 EQUI 「短短」四个月的 ICO 中募集了 ETH,按目前价格算约折合 25 万美元(按 3 月时 ETH 市场价格计算,当时约合 70 万美元)。

当《金融时报》记者追问,据他们公布的数据,3 月初「疯狂成交」到 6 月 30 日间,似乎募集数字没什么变化,然后被告知私募预售募集到「650-700 万美元」,之后公开 ICO 募集到 843.33 个 ETH。所以最初说私募募集 700 万美元是四舍五入……

Barrowman 对《金融时报》表示:


「当停止 ICO 后,我们做了很多对项目基本面进行修改的团队很少做到的事情:全额退款。不到 40 个人的投资者财团撤回 600 万美元投资,因为要重新评估项目以及项目的修改。这是为了保障 EQUI 代币的基本面符合证券监管法规,以及监管机构可能将 EQUI 代币列为政权后可能的修改。」



共 57.8 个 ETH 被退还给要求退款的投资人。意味着他们通过 ICO 估计的 ETH 减少至 785.53 个。

有些人是在不同意的情况下被强制退款,正像 EQUI Reddit 频道中这个帖子说的这种情况:

620cd221-7593-51d4-a489-84a19599ebda_5DFoUcu.JPG


有自称内情人士的消息来源告诉《金融时报》:不是所有第一批投资人都要求退款,最终「成熟」投资人的资金被留下来,其他人则被退款。该公司现在规定「成熟」投资人才可以参加这个专注于「区块链代币科技」的 EQUI 风投机构,但严格声明不会有 ICO。

经历了他们自称「非常成功」、没理由失败的 ICO 后,为什么又改弦更张不走 ICO 路线了?内情人士透露,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将会加盟该公司,成为 EQUI 的第三位联合创始人。他不想参与 ICO,该公司告诉《金融时报》,「他想以另外一种方式处理这件事。」

沃兹尼亚克 6 月告诉 CNBC,他希望比特币成为世界单一货币, 因为「构思非常单纯」(他的整个采访视频值得看一看)。


「闹剧?悲剧?」


纠纷就此爆发,先是苏格兰 Wings over Scotland 网站报道之前提到的大小 V 「赏金猎手」应该得到多少报酬展开争议,因为 ICO 不再推进。

这凸显出 ICO 世界的另一面。与传统金融世界中证券发行的佣金制度不同,代币发行的推广费用并没有合法地位。
EQUI 最初的白皮书中写着会给 「赏金猎手」 筹款额 2% 的报酬。

8f9764f6-3b3a-558c-b845-08fd224f2838_qZPm0py.JPG


考虑到当时 EQUI 一个币价格为 0.5 美元,共发行 2.5 一个币,赏金猎手们声称他们预期分享 250 万美元的报酬,并表示这是 EQUI 基金会在 Bitcointalk 一个帖子开出的承诺:

总金额 2%、即 250 万美元将在赏金猎手群体中瓜分。

EQUI 称他们不会那则帖子负责,认为是在公司正式公布赏金规则之前,赏金猎手内部提前看到了相关规则,这是圈子里的普遍做法。

但 EQUI 对 2% 具体所指有异议。他们通过电邮告诉《金融时报》:


「赏金猎人」群体的工作只募集到 2000 美元,给他们的报酬应该是 40 美元,但出于友好我们决定按照退款发生后的金额足额支付给他们,共计超过 1 万美元。



EQUI 称「赏金猎人」群体的工作只募集到 2000 美元的说法还是很奇怪,后者主要是在线上为发币摇旗呐喊,通常吸引的是低收入群体,而他们完成每个被交代的任务,譬如转发广告推文、在其线上签名天价代币的 Logo、写软文和拍广告视频等,会得到一定代币作为报酬。

意思比较混乱的是, EQUI 声明中所说的退款发生后的金额似乎指的是退款后所剩的 785.33 ETH,其 2% 作为奖金返还给赏金猎人,即 15.71 个 ETH,目前价格为 4,000 美元左右。但他们决定将其增加到 40 个 ETH,约 1.1 万美元。据说参与 EQUI 传播的账号达到 7600 多个, 1.1 万美元也不是个很大的数字。


「警察会找到你」


《金融时报》与 EQUI 的几位赏金猎手进行了接触,看到了他们的 电报 Telegram 信息。当他们抱怨得到的报酬太少、待遇不公平时, EQUI 用律师威胁他们是否在「诋毁」该公司。一则发送给一群赏金猎人的 Telegram 信息称:「如果你威胁和诋毁我们公司的商誉,警察会找到你」。另一条则表示:「你们都那么蠢。」

EQUI 拒绝对这些信息置评。

一名赏金猎人、29 岁的俄罗斯仓库工人 Maksim Koselev 称,在 EQUI ICO 期间,他每天拿出 10-15 分钟、一周七天不间断的发布相关帖子,持续了几个月,包括写了两篇有关推广该公司的俄语文章。他表示,自己曾给超过 100 个 ICO 项目做过赏金猎人,除了那些卷钱跑的骗局外,这一次是最糟糕的体验。赏金猎人认为他们应该分到 EQUI 筹到的 700 万美元的 2%,特别是考虑到 EQUI 还想继续从投资人手中筹款。

《金融时报》与 EQUI 打交道过程总感觉奇奇怪怪。当按照网站联络方式与该公司接触时,电邮被回复给女男爵的新闻官,后者给《金融时报》一份「独家新闻协议」。当问到有关赏金猎人的抱怨时,被告知「对任何对 EQUI 或我们创始人的诽谤,我们将采取严厉措施。」

Equi 不仅把所有电邮抄送律师,每封信函底部还包含「英国国会声明」,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记者是在跟一位英国上议院议员打交道。

EQUI 的法律顾问 Paul Tweed 是一位媒体宠儿,《纽约时报》今年稍早曾为他撰写整篇报道,他的客户包括了史泰龙、小甜甜布兰妮等明星。 EQUI 的公关公司是 Egg Media,一家专业处理危机公关、公司品牌和个人声誉的公关公司。

这场 ICO 中的人物都是社会名流,看起来他们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他们似乎也不缺钱。

周一他们给《金融时报》回的电邮中竟然包含「我们的律师注意着你们的一举一动」的措辞。

6d1a78ec-3921-58ac-b136-bdebe585255c_2YnXHsp.JPG


采访此文的《金融时报》 Alphaville 团队一直以来没少在女男爵的公关团队那里碰钉子,但告诉记者律师在注意着你们的一举一动,则到了另外一种程度。


作者:《金融时报》Jemima Kelly
编译:Perry Wang

你不知道的币圈阴暗面:交易所、代币发行方和排名网站如何联合骗钱

chainnews 发表了文章 • 2018-09-06 17:58 • 来自相关话题

在加密货币市场上,主要利益相关者是交易所、替代币/加密资产/分叉货币的发行方,还有代币排名网站,它们相互合作,从唯一一个群体中攫取价值:散户投资者。不知情的投资者向这一整条业务线注入资金。

我觉得有必要阐释这些关系,以便投资者能够了解他们正在参与的这场游戏的本质。

下图总结了四组关系的核心所在:






图中的「价值」,表示资金流动或简单用途。比方说,投资者从排名网站的信息中获得价值。

这可能有点难懂,因此我将逐个解释每个分组。


交易所


在这个行业中有两种类型的交易所:法币通道和替代币「赌场」,我暂时不考虑点对点交易所或去中心化交易所。法币通道往往受到了监管,遵守 KYC/AML 规定,甚至监管机构可能对交易进行监控,通常表现得就跟全储备银行一样。Coinbase 和 Gemini 是这类交易所的代表。本文与这些交易所无关,它们通常中规中矩,正处于向监管机构示好的关键阶段。

我得说,其他的交易所则属于「替代币赌场」。它们往往处于无监管或监管较少的地方,比如英属维尔京群岛、塞舌尔群岛或马耳他等充满异国情调的岛屿,还有可能会在不同的司法管辖区四处游走,以避开监管机构的密切关注。币安是其中的典型。他们倾向于对合规、KYC/AML、刷单和上报体现采取非常随意的态度。他们甚至可能根本不参与法币交易,交易者通常必须使用比特币 BTC 和以太币 ETH 才能进入赌场的其余部分。

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使用这些交易所非常困难。一个业内人尽皆知的秘密是:没有人对「功能型代币」以及这些交易所可能提供的资源感兴趣。在意这些特性的人并非该类交易所的最终用户。在法币通道上获得 BTC,在提供数字货币交易对的交易所注册,发送 BTC,浏览订单,进行交易,不断切换各种私钥和钱包,这对大多数新手来说都是难于上青天的事情。所以这些交易所的最终用户是日间交易员和希望随时随地进入替代币赌场的赌徒。

一些巨鲸自然会在市场上逡巡,但大多数参与者都是寻找 100 倍涨幅的散户投资者。太阳底下无新事。


替代币开发者及团队成员


交易所与替代币的开发人员和营销人员 即「发币方」有着互惠互利的关系。一般来说,创建替代币在技术上并不具有挑战性。多年来,许多替代币都是用 forkgen 或众多 ERC20 生成器创建的。对替代币团队成员的主要挑战并不是来自于技术层面,而是社交层面。说得好听点,这叫「社区建设」。

可以想见,这指的是扩大代币的购买者的范围,并让现有的购买者更加狂热地支持他们选择的代币。

「社区建设」是营销的另一种表述。它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足够再专写一篇长文。

不过从开发人员的角度来看,这是一场微妙的游戏,需要创造足够的创新,或者说得更实际一点,是「创新的假象」,好让投资者相信项目正以合理的速度朝着既定目标推进。开发人员有动力大肆宣传合作伙伴关系、新版本、新目标,同时不断放送新闻和公告。每一条意料之外的信息都是一次积极的冲击,会鼓励投资者继续购买,同时证明他们之前购买的合理性。

对投资者来说,最令人兴奋的事情是交易所挂牌新的代币。由于交易所是分散的流动性资金池,而且每个人都希望能交易新推出的产品,因此在活跃的交易所突然挂牌新的资产,可能会导致其价格迅速上涨。

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替代币的开发人员和营销人员向交易所支付 此处请直接代入「贿赂」上币费,以他们的项目在交易所挂牌。许多项目的预算都是从指定用于上市费用的资金项目中提取的。这些交易所将它的商业模式建立在挤压开发团队的上币费用上。

但交易所该如何证明这笔代价不菲的上币费花得值当呢?简单来说,就是假装自己是一个流动活跃的交易场所。

毕竟发行方通常是其代币的最大持有者,而且他们也能从上市中获益。通常,在币安这样的交易所上市,将为团队内部人士提供一个剥离所持股份并成功退出的机会。因此,替代币的开发人员和推广人员支付大笔上币费用,既符合他们自身的利益 发币方往往得花数十万美元,通常以 BTC 支付,同时也符合交易所的利益,尤其是二线交易所,因为这样能给人留下流动性很高的印象。


代币排名网站


到了这一步,轮到排名网站开始发挥作用了。它们在这个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从表面上看,它们为投资者提供了有用的服务,除了广告收入,它们几乎得不到任何回报。但隐藏的事实才更加险恶。事实上,排名网站正处在从散户投资者那里吸引资金、再把资金放入替代币创建者和交易所运营商口袋,是这场游戏的中心。

代币排名网站的商业模式是怎样的?

像 CoinMarketCap、CoinGecko、CoinRanking、Cryptoslate、CryptoCoinRankings、CoinCodex、CryptoCoinCharts 等网站都在出售广告位,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嵌入交易所的联盟链接。它们中的一些人会把混合定价 API 卖给更老练的交易者,因为对方需要可靠的价格反馈。许多交易所都有联盟计划,如果你是活跃的交易员和交易所之间的中间人,推荐链接可能是一个有利可图的收入来源。

有时,排名网站先通过给交易所或交易平台做横幅广告赚一笔,然后在广告本身中纳入他们自己的联盟链接,这样能又赚一笔。只要你能掌握个人诀窍,是很容易赚到钱的。

投资者在这些网站上会看到交易特定代币的交易所链接,某些规模较小的项目并没有多少流动性。由于排名网站是吸引投资者的港口,因此他们拥有一群几乎心悦诚服的受众,并且可以通过联盟链接轻松获利。CryptoCoinCharts 和 CoinCodex 上可以嵌入联盟链接,直接从它们的网站导流到交易所。一些聚合器将允许你直接在排名网站上交易加密货币。

这不仅仅局限于交易所。任何在 2017 年 4 月到 11 月间访问 CoinMarketCap 的人都会记得,上面有无时不在的 BitConnect 横幅广告。

BitConnect 是一个臭名昭著的庞氏骗局,运营模式基本上就是拿钱给联盟伙伴刊登链接,再通过引用链接吸引新用户。CoinMarketCap 不满足于止步在 BitConnect,此后又为许多其他欺诈网站登了横幅广告。幸运的是,我和「BCC Ponzi」账户记录了这件事,也清楚地记下了谁该为此事负责。

这是一笔 6 位数的月收入,用于将流量导向一个现已不复存在的庞氏骗局。是的,做出如此举动的排名网站,与其提供的交易所数据赢得了数以百万计的用户和数十家基金信任的网站是同一家。

它们的法子还不只这一招。BitConnect 的庞氏骗局依靠的是 CoinMarketCap 等不加批判地公布交易所数据、显示 BCC 代币大幅升值。当然,这些数据是虚幻的。95% 以上的 BCC 交易量来自于一个在 bitconnect.co 上托管的「交易所」。

CoinMarketCap 通过不带任何警告地列出这些交易量,直接让 BitConnect 骗局得逞,最终从投资者那里卷走了预计约 1 亿美元。

因此,CoinMarketCap 不仅是规模最大、最受欢迎的聚合网站,还因为通过接受横幅广告付费助长欺诈,在某些情况下,它们还利用横幅广告本身的关联链接从中牟利。

CoinMarketCap 是一个整体上操作很业余的机构,在长岛市的一套公寓里经营。事实证明,CoinMarketCap 通常无法对交易流动性做出成熟的判断。这些都属于题外话了,让我们来讨论一下更广泛的问题。


弊端何在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主要的问题与排名网站、交易所和发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尤其是与交易量有关。容我细细道来:

发行商希望在流动性强的市场挂牌,然后退出,或拉高自己的头寸

交易所希望标榜自己具有流动性,这样发行商将更愿意支付上币费用

归入「替代币赌场」的这类交易所大多不受监管,也没有多少外界监督,因此几乎可以为所欲为

许多交易所于是会进行刷单,让自己的交易量显得更大,并改善自己的流动性状况

排名网站通过引用链接和广告赚钱,缺乏监控每个交易所的资源,因此会不加批判地发布交易所数据

从事刷单的交易所在排名网站上获得更高位次的排名,成功营销了自己

交易所利润、排名网站利润、发行者利润,所有这些都是以投资者为代价的,当然,投资者有可能在短期内会有所收益


促使我写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正是代币排名网站的疏忽。毕竟其他方面的漏洞都已经有了很完善的记载。此时,法币通道正在趋于专业化,竭力让监管机构看到他们的诚信。但人们普遍认为,「替代币赌场」这样的币币交易所存在缺陷。

尽管突兀地改变排名网站的算法会构成风险,尤其是在 CoinMarketCap 突然去除了韩国交易所数据,引发了一场危机之后,但这些排名网站彻头彻尾的业余性质还是被低估了。

许多基金都在根据 CoinMarketCap 数据做头寸标记,如果加密对冲基金的有限责任合伙人发现,CoinMarketCap 是有意从替代币赌场收集伪造数据,不知道将会有多震惊。

CryptoExchangeRanks 则采用了一种创新的方法,他们把交易所报出的交换量与其相对的网站流量进行比较,从而找出特别恶劣的违规者。

目前,想要寻找可靠数据的投资者选择余地很小。他们要么可以有选择地信任交易所,要么自个儿收集数据,要么使用像 Blockstream/ICE datafeed 这类更具鉴别力的数据来源。这个市场是在趋于专业化,我希望像 CoinMarketCap 这种赚钱时野心勃勃,做事时漫不经心的企业成为明日黄花。


这个市场的未来会怎样?


「替代币赌场、替代币发行商、排名网站」这三驾马车的问题在于,它们的激励机制交织得极其紧密,但是它们用户的相关知识背景又极其欠缺。在许多情况下,「交易所」的说法并不准确。目前这些加密货币交易所,只会让人们联想到 1920 年代的投机商号, 1980 年代的电话交易所,2000 年代初不受监管的扑克网站 这些网站将不知情的玩家的底牌透给内幕交易者,或者是过去十年间出现的那些不受监管的外汇或二元期权交易平台。

很简单,大多数提供加密交易对的交易所与纽交所或纳斯达克等交易所没有任何共同之处。尽管一些投资者意识到了这一点,但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它们是可信的,甚至把自己的代币长期存放在这些交易所里。

反过来,这些交易所却在以猖獗的、显而易见的刷单交易来推销自己。但它们很难被关闭或得到监管。毕竟,清算和结算发生在不受审查的比特币和以太坊网络上。

因此,只要仍然存在着在全球实时运营的赌场上押注替代币的需求,这些不透明的交易所就将继续存在。只要投资者还在利用业余的排名网站获取交易场所的信息,交易所就有动力通过粉饰太平,制造虚假的流动性来进行市场营销。如果这些交易所继续列出炒作项目,允许发行者退出,发币商显然有动力去继续玩这套营销游戏,做一个虚假的路线图欺骗投资者。投资者应该对这些实体保持警惕,并在投资前做出明智的决定。


作者:Nic Carter, 免费链上数据资源 coinmetrics 的联合创始人,Castle Island Ventures 合伙人。
编译:詹涓 查看全部
Bitcoin-bucket-and-dollar-bundles.jpg


在加密货币市场上,主要利益相关者是交易所、替代币/加密资产/分叉货币的发行方,还有代币排名网站,它们相互合作,从唯一一个群体中攫取价值:散户投资者。不知情的投资者向这一整条业务线注入资金。

我觉得有必要阐释这些关系,以便投资者能够了解他们正在参与的这场游戏的本质。

下图总结了四组关系的核心所在:

chain.jpg


图中的「价值」,表示资金流动或简单用途。比方说,投资者从排名网站的信息中获得价值。

这可能有点难懂,因此我将逐个解释每个分组。


交易所


在这个行业中有两种类型的交易所:法币通道和替代币「赌场」,我暂时不考虑点对点交易所或去中心化交易所。法币通道往往受到了监管,遵守 KYC/AML 规定,甚至监管机构可能对交易进行监控,通常表现得就跟全储备银行一样。Coinbase 和 Gemini 是这类交易所的代表。本文与这些交易所无关,它们通常中规中矩,正处于向监管机构示好的关键阶段。

我得说,其他的交易所则属于「替代币赌场」。它们往往处于无监管或监管较少的地方,比如英属维尔京群岛、塞舌尔群岛或马耳他等充满异国情调的岛屿,还有可能会在不同的司法管辖区四处游走,以避开监管机构的密切关注。币安是其中的典型。他们倾向于对合规、KYC/AML、刷单和上报体现采取非常随意的态度。他们甚至可能根本不参与法币交易,交易者通常必须使用比特币 BTC 和以太币 ETH 才能进入赌场的其余部分。

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使用这些交易所非常困难。一个业内人尽皆知的秘密是:没有人对「功能型代币」以及这些交易所可能提供的资源感兴趣。在意这些特性的人并非该类交易所的最终用户。在法币通道上获得 BTC,在提供数字货币交易对的交易所注册,发送 BTC,浏览订单,进行交易,不断切换各种私钥和钱包,这对大多数新手来说都是难于上青天的事情。所以这些交易所的最终用户是日间交易员和希望随时随地进入替代币赌场的赌徒。

一些巨鲸自然会在市场上逡巡,但大多数参与者都是寻找 100 倍涨幅的散户投资者。太阳底下无新事。


替代币开发者及团队成员


交易所与替代币的开发人员和营销人员 即「发币方」有着互惠互利的关系。一般来说,创建替代币在技术上并不具有挑战性。多年来,许多替代币都是用 forkgen 或众多 ERC20 生成器创建的。对替代币团队成员的主要挑战并不是来自于技术层面,而是社交层面。说得好听点,这叫「社区建设」。

可以想见,这指的是扩大代币的购买者的范围,并让现有的购买者更加狂热地支持他们选择的代币。

「社区建设」是营销的另一种表述。它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足够再专写一篇长文。

不过从开发人员的角度来看,这是一场微妙的游戏,需要创造足够的创新,或者说得更实际一点,是「创新的假象」,好让投资者相信项目正以合理的速度朝着既定目标推进。开发人员有动力大肆宣传合作伙伴关系、新版本、新目标,同时不断放送新闻和公告。每一条意料之外的信息都是一次积极的冲击,会鼓励投资者继续购买,同时证明他们之前购买的合理性。

对投资者来说,最令人兴奋的事情是交易所挂牌新的代币。由于交易所是分散的流动性资金池,而且每个人都希望能交易新推出的产品,因此在活跃的交易所突然挂牌新的资产,可能会导致其价格迅速上涨。

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替代币的开发人员和营销人员向交易所支付 此处请直接代入「贿赂」上币费,以他们的项目在交易所挂牌。许多项目的预算都是从指定用于上市费用的资金项目中提取的。这些交易所将它的商业模式建立在挤压开发团队的上币费用上。

但交易所该如何证明这笔代价不菲的上币费花得值当呢?简单来说,就是假装自己是一个流动活跃的交易场所。

毕竟发行方通常是其代币的最大持有者,而且他们也能从上市中获益。通常,在币安这样的交易所上市,将为团队内部人士提供一个剥离所持股份并成功退出的机会。因此,替代币的开发人员和推广人员支付大笔上币费用,既符合他们自身的利益 发币方往往得花数十万美元,通常以 BTC 支付,同时也符合交易所的利益,尤其是二线交易所,因为这样能给人留下流动性很高的印象。


代币排名网站


到了这一步,轮到排名网站开始发挥作用了。它们在这个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从表面上看,它们为投资者提供了有用的服务,除了广告收入,它们几乎得不到任何回报。但隐藏的事实才更加险恶。事实上,排名网站正处在从散户投资者那里吸引资金、再把资金放入替代币创建者和交易所运营商口袋,是这场游戏的中心。

代币排名网站的商业模式是怎样的?

像 CoinMarketCap、CoinGecko、CoinRanking、Cryptoslate、CryptoCoinRankings、CoinCodex、CryptoCoinCharts 等网站都在出售广告位,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嵌入交易所的联盟链接。它们中的一些人会把混合定价 API 卖给更老练的交易者,因为对方需要可靠的价格反馈。许多交易所都有联盟计划,如果你是活跃的交易员和交易所之间的中间人,推荐链接可能是一个有利可图的收入来源。

有时,排名网站先通过给交易所或交易平台做横幅广告赚一笔,然后在广告本身中纳入他们自己的联盟链接,这样能又赚一笔。只要你能掌握个人诀窍,是很容易赚到钱的。

投资者在这些网站上会看到交易特定代币的交易所链接,某些规模较小的项目并没有多少流动性。由于排名网站是吸引投资者的港口,因此他们拥有一群几乎心悦诚服的受众,并且可以通过联盟链接轻松获利。CryptoCoinCharts 和 CoinCodex 上可以嵌入联盟链接,直接从它们的网站导流到交易所。一些聚合器将允许你直接在排名网站上交易加密货币。

这不仅仅局限于交易所。任何在 2017 年 4 月到 11 月间访问 CoinMarketCap 的人都会记得,上面有无时不在的 BitConnect 横幅广告。

BitConnect 是一个臭名昭著的庞氏骗局,运营模式基本上就是拿钱给联盟伙伴刊登链接,再通过引用链接吸引新用户。CoinMarketCap 不满足于止步在 BitConnect,此后又为许多其他欺诈网站登了横幅广告。幸运的是,我和「BCC Ponzi」账户记录了这件事,也清楚地记下了谁该为此事负责。

这是一笔 6 位数的月收入,用于将流量导向一个现已不复存在的庞氏骗局。是的,做出如此举动的排名网站,与其提供的交易所数据赢得了数以百万计的用户和数十家基金信任的网站是同一家。

它们的法子还不只这一招。BitConnect 的庞氏骗局依靠的是 CoinMarketCap 等不加批判地公布交易所数据、显示 BCC 代币大幅升值。当然,这些数据是虚幻的。95% 以上的 BCC 交易量来自于一个在 bitconnect.co 上托管的「交易所」。

CoinMarketCap 通过不带任何警告地列出这些交易量,直接让 BitConnect 骗局得逞,最终从投资者那里卷走了预计约 1 亿美元。

因此,CoinMarketCap 不仅是规模最大、最受欢迎的聚合网站,还因为通过接受横幅广告付费助长欺诈,在某些情况下,它们还利用横幅广告本身的关联链接从中牟利。

CoinMarketCap 是一个整体上操作很业余的机构,在长岛市的一套公寓里经营。事实证明,CoinMarketCap 通常无法对交易流动性做出成熟的判断。这些都属于题外话了,让我们来讨论一下更广泛的问题。


弊端何在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主要的问题与排名网站、交易所和发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尤其是与交易量有关。容我细细道来:


发行商希望在流动性强的市场挂牌,然后退出,或拉高自己的头寸

交易所希望标榜自己具有流动性,这样发行商将更愿意支付上币费用

归入「替代币赌场」的这类交易所大多不受监管,也没有多少外界监督,因此几乎可以为所欲为

许多交易所于是会进行刷单,让自己的交易量显得更大,并改善自己的流动性状况

排名网站通过引用链接和广告赚钱,缺乏监控每个交易所的资源,因此会不加批判地发布交易所数据

从事刷单的交易所在排名网站上获得更高位次的排名,成功营销了自己

交易所利润、排名网站利润、发行者利润,所有这些都是以投资者为代价的,当然,投资者有可能在短期内会有所收益



促使我写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正是代币排名网站的疏忽。毕竟其他方面的漏洞都已经有了很完善的记载。此时,法币通道正在趋于专业化,竭力让监管机构看到他们的诚信。但人们普遍认为,「替代币赌场」这样的币币交易所存在缺陷。

尽管突兀地改变排名网站的算法会构成风险,尤其是在 CoinMarketCap 突然去除了韩国交易所数据,引发了一场危机之后,但这些排名网站彻头彻尾的业余性质还是被低估了。

许多基金都在根据 CoinMarketCap 数据做头寸标记,如果加密对冲基金的有限责任合伙人发现,CoinMarketCap 是有意从替代币赌场收集伪造数据,不知道将会有多震惊。

CryptoExchangeRanks 则采用了一种创新的方法,他们把交易所报出的交换量与其相对的网站流量进行比较,从而找出特别恶劣的违规者。

目前,想要寻找可靠数据的投资者选择余地很小。他们要么可以有选择地信任交易所,要么自个儿收集数据,要么使用像 Blockstream/ICE datafeed 这类更具鉴别力的数据来源。这个市场是在趋于专业化,我希望像 CoinMarketCap 这种赚钱时野心勃勃,做事时漫不经心的企业成为明日黄花。


这个市场的未来会怎样?


「替代币赌场、替代币发行商、排名网站」这三驾马车的问题在于,它们的激励机制交织得极其紧密,但是它们用户的相关知识背景又极其欠缺。在许多情况下,「交易所」的说法并不准确。目前这些加密货币交易所,只会让人们联想到 1920 年代的投机商号, 1980 年代的电话交易所,2000 年代初不受监管的扑克网站 这些网站将不知情的玩家的底牌透给内幕交易者,或者是过去十年间出现的那些不受监管的外汇或二元期权交易平台。

很简单,大多数提供加密交易对的交易所与纽交所或纳斯达克等交易所没有任何共同之处。尽管一些投资者意识到了这一点,但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它们是可信的,甚至把自己的代币长期存放在这些交易所里。

反过来,这些交易所却在以猖獗的、显而易见的刷单交易来推销自己。但它们很难被关闭或得到监管。毕竟,清算和结算发生在不受审查的比特币和以太坊网络上。

因此,只要仍然存在着在全球实时运营的赌场上押注替代币的需求,这些不透明的交易所就将继续存在。只要投资者还在利用业余的排名网站获取交易场所的信息,交易所就有动力通过粉饰太平,制造虚假的流动性来进行市场营销。如果这些交易所继续列出炒作项目,允许发行者退出,发币商显然有动力去继续玩这套营销游戏,做一个虚假的路线图欺骗投资者。投资者应该对这些实体保持警惕,并在投资前做出明智的决定。


作者:Nic Carter, 免费链上数据资源 coinmetrics 的联合创始人,Castle Island Ventures 合伙人。
编译:詹涓

币圈“教父”肖风往事

shiliucaijing 发表了文章 • 2018-09-06 12:31 • 来自相关话题

1年前,57岁的肖风遇到了币圈最严监管令,央行严禁ICO。

肖风手起刀落,将旗下交易所关闭,将已发行币清退。那一年,业内人士估算,肖风团队从ICO中获取的收益保守估计在30亿以上。

7年前,肖风离开博时基金选择了万向,彼时应该是博时基金和肖风本人最艰难的时候。一代公募基金枭雄留下诸多遗恨。

17年前,博时基金股票买卖中操作手法异常,证监会通报批评,责令整改。时任博时总经理的肖风被罚暂停其基金高级管理人员资格一年。

值此央行94禁令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区块链币圈最牛大玩家肖风往事,是为时代记。

太阳底下无新事,相比A股坐庄时代的疯狂,区块链币圈玩法已经升级,在无监管、全球性和高科技掩护下,大胆操盘,在短期内迅速积累了巨大财富。

我们将陆续披露这些大玩家(庄家)的策略和手段以及布局,给历史留下印记。 


01 古典基金沉浮


一年前,面对“区块链金融最严监管令”,肖风选择终止万向一切ICO项目。销声匿迹一段时间后,至今年七月,肖风重出江湖,评价区块链:“十年、二十年之后,区块链一定会出现5万亿美元的项目。”

肖风一直看好区块链,也从未退出这一风口。这与七年前离开博时基金截然不同。

在创建博时基金之前,肖风于1993年进入深圳市证券管理办公室工作,历任副处长、处长、证管办副主任。1992年到中国人民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就职,历任证券管理处科长、副处长。

1998年4月起,肖风“弃官下海”,开始筹建博时基金。然而,世纪之交时,证券交易所行业乱象一如今日币圈,投机风气盛行,庄家操纵股价的现象屡见不鲜,源于“嘉实风波”的基金业丑闻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2001年3月,证监会发布对国内十大基金管理公司,也就是日后人们常常提起的“老十家”的检查报告。在报告中,证监会认为,博时基金股票买卖中操作手法异常,证监会通报批评,责令整改。对于时任博时总经理的肖风被罚暂停其基金高级管理人员资格一年。

这样的结果令人感到疑惑:祸起嘉实,然而却惩罚了博时。一部分人因此认为,肖风是做了替罪羊;也有人认为,苍蝇不叮无缝蛋,博时自身也有违法违规的操作。对此,肖风不予评价。

2002-2003年间,庄股崩盘、庄家倒台,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理念在公募基金行业的带领下发生了巨变。2002年9月,博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首只开放式基金定名为“价值增长”,并重仓蓝筹股。

2003年,钢铁、汽车、石化、能源、银行“五朵金花”构成了蓝筹股的中坚,以嘉陵、长安为代表的汽车股一路上涨,博时赚的盆满钵满。据统计,博时价值增长基金在2003年净值增长率达到34.34%,在当时全部的70多只基金中名列第一。在肖风的带领下,博时基金在2004年底资产管理规模达到247亿元,并于2004年成为国内资产管理规模排名第一的基金公司。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2007年,上证出现了历史性的高点位“6124”,这是股民们为之狂欢的点位,也是整个基金行业爆发的一年,博时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达到2215亿元的顶点。

到了2008年10月底,上证调整到足以令市场都在哭泣的1664点,而在2009年一度反弹到3478点。这些在A股有名的数字,在肖风看来,都能作为判断与2001年相似的大好机会来临。然而此一时彼一时,一方面,2008年4万亿的强刺激之后,市场上的流动性一下收紧许多;另一方面,2009年创业板才启动,不具备可比性,但是以苹果概念股为代表的新兴行业托起了中小板大涨,而以周期蓝筹为代表的主板应声下跌。

这一波,肖风铩羽而归,“蓝筹梦”破灭了。博时的资产管理规模和净利润不断下滑,截至到2011年上半年,博时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为1113亿元,管理基金资产净值占市场比重下降到了4.72%,资产管理规模的排名也滑落至第五位。不幸的是,博时旗下基金份额持有者面对的是博时2010年全年业绩亏损86.27亿元的局面。

然而,此时博时内部发生股权变动,据当时报道,万向集团的鲁伟鼎对拿下博时基金志在必得,虽然最后未能成功,不过鲁伟鼎因此与肖风相识,并将后者引入万向。他迅速任命肖风担任一系列万向系公司重要职位,包括:万向控股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民生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万向信托有限公司董事长、民生通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通联支付网络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通联数据股份公司董事长及浙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众多头衔中,如果单看肖风的老本行基金业务,把浙商基金,从资产净值规模5.21亿元,排名93家基金公司的第85位,带到管理规模为52.13亿元,旗下基金产品数也增加到11只。可谓大幅增长。

但是,比起同年的V神的身价,浙商基金的大幅度提升就显得小巫了。

我们从坊间的一些风声可以洞察到,肖风内心对于资本认知的巨大变化。

据说,他对天弘基金的余额宝感到非常震撼,当年他倾注那么多心血在博时基金上,整个产品线的全部规模也不过两千亿,而余额宝做到了7000多亿的规模。

触动太大了。之后大手笔的通过区块链撬动资本以及与V神的相识就似上天早有安排。


02 遇见V神


2015年10月17日,一场由在万向任职的肖风组织的关于区块链的非正式活动在上海红象餐厅举行,见者有份,免费报名。这场活动就是日后著名的“首届区块链全球峰会”,但当时,它还没有这样响亮的名号。第四届将在9月召开,门票已高达4500元。

以太坊创始人维塔利克·布特林是这次活动的演讲嘉宾之一,而以太坊项目也迅速被万向相中,在万向成立的“万向区块链实验室”中,维塔利克的身份是首席科学家。





据万向区块链公司官网


据知情人士称,肖风对互联网金融的关注至少在2013年就开始了,起初思路是P2P平台,然而肖风认为P2P存在众多问题,而比特币此时刚刚传入中国,他觉得这是个方向。

通过与V神的相识,肖风看到了技术的颠覆,嗅到了资本的力量。

比特币是一种点对点的价值交换系统,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安全性很高的激励机制安排。去中心化意味着分布式存储和算力的提供,需要给予提供者激励。提供算力和存储的过程就是挖矿的过程(Power of Work)。这一想法解决了分布式数据库及算力问题和资金问题。

比特币让区块链技术浮出水面,也直接诞生了加密货币行情。比特币交易平台Mt.Gox(已破产)爆发“黑客事件”,加密数字货币的安全性受到了投资者们的质疑,比特币价格持续走低,急剧回落。

2012年11月28日,比特币的第一个四年产量减半时间点来临。2013年1月,因塞浦路斯债务危机,不少民众开始摒弃由银行监管的传统金融行业,加密数字货币受到青睐,在这一系列因素影响下,2013年4月10日比特币涨到了最高266美元。

然而,一周内,比特币最低跌至50美元,跌幅近80%。经历2013年4月暴跌后,经过1个月调整,比特币逐步恢复元气。2013年5月下旬,价格恢复到130美元。






在五年时间里,比特币的价值增长了近 100,000%,为早期“挖矿”者赚了一大笔钱,然而,由于比特币的Pow规则,运力就是分配权,专门为了挖矿的矿机上市,创造新比特币的过程需要惊人的能量消耗。万向即使入主“币圈”,也已经比最早一批人丧失了先手优势。与其在红海中厮杀,不如开辟一片新的天地,万向的目光投向了区块链2.0。

这时以太坊和V神横空出世。

如果说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的1.0应用,那么以太坊则是区块链的2.0应用。时至今日,以太坊市值已达到413亿美元,被评价为继比特币之后最有价值的区块链项目。

区块链的基本原理是密码学上的Shamir秘密共享。Shamir的秘密共享可以用来将任何数据分割成N个片段,可以选择K和N是什么。然后一个程序可以以分布式的方式对数据块进行评估,这样在计算结束时,每个人都有一段计算结果,但在计算过程中,任何一个人都不能知道计算的全貌。最后,将这些片段组合在一起,以揭示结果。






比特币使用的是最底层的区块链技术,从用途上看,仅仅是依托一条粗壮的主链发行了一种安全性更强的新型货币,而任何想要沿主链分支的侧链都无法直接生长,更无法发生联系,必须使用比特币,并最终汇入主链。另外,随着算力的提高,分散式的“矿工”在挖矿的过程中必将输给拥有矿机的一部分主导力量。这样的情况对去中心化的交易创造了障碍,因此一种新的区块链机制“以太坊”诞生了。

以太坊不是公司制制度,而是基金会制度,其存活依赖于外来资金流入。另外,以太坊的POW技术与比特币类似,完全靠价格炒作促进矿工挖矿,而用户买到ETH就可以使用,因此投机市场产生价格,左边是矿工,右边是用户。

同比特币不同,以太坊虽然有其用来交易的虚拟货币ETH,但允许甚至鼓励用户依托程序创立自己的虚拟货币,将交易媒介的角色与投机和股权工具的角色分开,不同币种的竞争将决定于用户更喜欢哪一种,另外加成侧链技术使以太坊中的联系不再是线状的,而是一个个节点形成的网。





据以太坊官方网站


03 五位一体的操盘策略:不是庄家,胜似庄家


在万向区块链实验室中,穿越和熟稔A股坐庄时代的肖风作为一把手,操盘方向区块链,V神则负责站台。具体投资项目则由投资人沈波负责。





沈波


沈波之前在银行、证券以及基金行业有着大量的经验、同时是比特股(BitShares)的创始人之一,它被设计成去中心化的全球支付系统和交易所,用DPOS(授权股权证明)算法代替了比特币的PoW(工作量证明)共识机制——也就是不用挖矿了,以解决比特币对算力资源的大量消耗。

2014年末,沈波看到了区块链投资中蕴含的巨大前景,于是找到了肖风,想一起在区块链行业中做点什么。

2015年,沈波、V神与肖风打算从投资的角度与区块链社区建立良好的关系,推动行业发展,之后便成立了万向区块链实验室、分布式资本。如今,分布式资本是中国最大的专业投资区块链领域的基金,由万向控股出资5000万美金发起,目前已在全球投资了40家公司。沈波与肖风、V神出任合伙人。

沈波为人低调,走在前台的宣发和概念策略交由币圈著名网红“暴走恭亲王”龚鸣代劳。





龚鸣


龚鸣一直被认为是一个高智商且富有闯劲的优秀创业者。他在微博认证上这样介绍自己:热爱数学、电影和绘画,致力于推动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的发展,著有《数字资产》、《区块链-新经济蓝图》等作品。

初中时,龚鸣便就读华师大二附中天才实验班,又有着上海大学数学系的学业背景和金融领域的从业背景。他创建的“动听中国”(一个听书网站)曾有着极高的流量。然而,由于网站上被查出色情内容,以制作、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龚鸣被判3年6个月刑期,后减刑至一年。

2013年8月19日,他翻译第一篇比特币相关新闻《从Lavabit和Silent Circle到Bitcoin》,其后撰写自媒体“区块链铅笔”,观点相当新颖,甚至有些激进。吸引了大量的拥趸,成为币圈“网红”,奠定了自己在区块链的地位。而在翻译第一篇白皮书《比特股(BitShares)白皮书》时,他获得了沈波的帮助。






2015年10月17日V神前来上海,大约正是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肖风、V神、沈波和恭鸣对区块链信心满满的人完成了集合。2015年11月6日,龚鸣发表第一篇区块链相关《桑坦德创新风投启动区块链技术竞赛》,以媒体的身份来给万向区块链项目操盘。


04 央行九四禁令,如何清盘,如何再起


随着进一步发展,很多操盘都是在龚鸣手里进行的,2017年,万向区块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3月,龚鸣又做了一个ICO交易所——ICOAGE。被关闭之前,它是国内最大的ICO平台之一。





CYBEX白皮书中提到ICOAGE的相关讯息


2017年5月,肖风举办了万向区块链大赛、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蚂蚁区块链平台技术负责人徐义吉、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基础科技产品部副总经理卢道和、万达网络科技先进技术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季宙栋、钜真金融创始人孙立林等众多国内区块链领域的嘉宾和代表性企业。





肖风推销区块链演讲照片


在当时,肖风一呼百应,诸侯纷纷投奔,聚集于其麾下。因为他的项目有着大部分人难以匹敌的资本实力,所以它最早期就以创业实验室为核心,之后分布式资本优选其中的项目进行投入。由于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往往整体投资数目不大,但是占的份额不小。

截止2017年8月,沈波投资的ICO项目至少有5个,主要分布在预测市场、分布式存储、内容分发、交易所等几个领域里,这几个领域市场上足够大,相比国外相通领域也有比较成熟的对标项目。

它们分别是:基于石墨烯区块链的分布式交易系统平台CYBEX;基于以太坊的移动社交市场预测平台Delphy;基于以太坊的原创内容发布、推荐和交易生态圈Primas;旨在打造区块链时代的阿里云的分布式存储网络Genaro;全球第一个基于真实数据源的区块链开源协议的SCRY.INFO)

可以看出,肖风在区块链上可谓雄心勃勃。

白皮书中,CYBEX聚焦交易所,而Delphy掌握了市场预测,相当于可以直接判断什么项目更加有前景;Primas则是直接把握区块链的交易核心命脉,发布、推荐直接关系到一个项目的曝光量和信用度。

此外,Genaro更加针对外国用户,白皮书也没有中文版本,而SCRY.INFO则更像从中国的“双马”手中抢夺信息源,一时间看起来前景广阔。










CYBEX的投资公司与核心团队:注意比特股(Bitshares)正是沈波的公司





Delphy的理事会名单


然而,2017年9月4日央行发布公告: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ICO)应当立即停止。同币安、火币等不同,肖风、沈波等人更偏保守与谨慎,在九四禁止的时候,龚鸣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将能退的币全部退出去,流言传说当时币圈还有不少老韭菜不愿退币,即使龚鸣说国家规定,他们也坚持非常看好项目的前景。





ICOAGE退币名单


对此,龚鸣强硬地表示,必须退币,前期支付的BTC原路退回。所谓退币就是让每个虚拟币退市,通俗说就是让所有玩家把自己发出去的东西全部收回来。

熟悉恭鸣的业内人士表示,他(龚鸣)实在不想二进宫。该知情人士透露,至今,龚鸣依然远走日本和海外,等国内情形稳定后再考虑回国。


05 币圈幽灵还在否


尘埃落定之后,肖风的这几位肱股伙伴逐渐从币圈慢慢隐退。肖风在2001年被处罚过,龚鸣同样也有过进宫的经历,所有人由于已经赚到大量的钱,全部变得保守。另外,衰落与币圈本身的特点也息息相关。在币圈,哪怕再大的大佬,一旦隐退几个月之后,就像明星过气,对币圈新人的号召力已经大不如前。

然而,尽管肖风名下的交易所和ICO关闭了,它们的幽灵却仍然在币圈游荡。肖风开创了区块链币圈操盘玩法,如今所有的区块链庄家运作,都有着这种玩法的影子。

区块链币圈王者离开后,诸侯纷纷效仿其行为,又形成许多大大小小的势力。如同当年肖风操盘,有自己的媒体,自己的投资公司。利用媒体造势,由币圈中人进行基本操盘,而资本在其后进行运作,在优势项目中以少量代价换取最大的份额,或者等待发币后割一波韭菜。

然而,回顾肖风对区块链的操盘,会发现仍旧持有的是基金投资时的思路。这样的缺陷其实十分明显:但凡面临监管政策的调控,整个行业陷入周期性调整的阶段时,大船总是最难掉头的。

如今,区块链币圈厮杀进入下半场。全球性区块链项目投资依旧是肖风最爱。

2016年8月,肖风主导投资了一家名为钜真金融的公司,创始人是孙立林,这笔投资创下区块链领域单笔最大金额——1.5亿,2017年钜真金融更名为矩阵元。2018年7月,孙立林又有了一个新身份——PlatON创始人,这个项目则由肖风亲自挂帅。值得注意的是,矩阵元的CSO正是肖风的女儿。


作者:王丹阳,赵黎 查看全部
w01.jpg


1年前,57岁的肖风遇到了币圈最严监管令,央行严禁ICO。

肖风手起刀落,将旗下交易所关闭,将已发行币清退。那一年,业内人士估算,肖风团队从ICO中获取的收益保守估计在30亿以上。

7年前,肖风离开博时基金选择了万向,彼时应该是博时基金和肖风本人最艰难的时候。一代公募基金枭雄留下诸多遗恨。

17年前,博时基金股票买卖中操作手法异常,证监会通报批评,责令整改。时任博时总经理的肖风被罚暂停其基金高级管理人员资格一年。

值此央行94禁令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区块链币圈最牛大玩家肖风往事,是为时代记。

太阳底下无新事,相比A股坐庄时代的疯狂,区块链币圈玩法已经升级,在无监管、全球性和高科技掩护下,大胆操盘,在短期内迅速积累了巨大财富。

我们将陆续披露这些大玩家(庄家)的策略和手段以及布局,给历史留下印记。 


01 古典基金沉浮


一年前,面对“区块链金融最严监管令”,肖风选择终止万向一切ICO项目。销声匿迹一段时间后,至今年七月,肖风重出江湖,评价区块链:“十年、二十年之后,区块链一定会出现5万亿美元的项目。”

肖风一直看好区块链,也从未退出这一风口。这与七年前离开博时基金截然不同。

在创建博时基金之前,肖风于1993年进入深圳市证券管理办公室工作,历任副处长、处长、证管办副主任。1992年到中国人民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就职,历任证券管理处科长、副处长。

1998年4月起,肖风“弃官下海”,开始筹建博时基金。然而,世纪之交时,证券交易所行业乱象一如今日币圈,投机风气盛行,庄家操纵股价的现象屡见不鲜,源于“嘉实风波”的基金业丑闻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2001年3月,证监会发布对国内十大基金管理公司,也就是日后人们常常提起的“老十家”的检查报告。在报告中,证监会认为,博时基金股票买卖中操作手法异常,证监会通报批评,责令整改。对于时任博时总经理的肖风被罚暂停其基金高级管理人员资格一年。

这样的结果令人感到疑惑:祸起嘉实,然而却惩罚了博时。一部分人因此认为,肖风是做了替罪羊;也有人认为,苍蝇不叮无缝蛋,博时自身也有违法违规的操作。对此,肖风不予评价。

2002-2003年间,庄股崩盘、庄家倒台,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理念在公募基金行业的带领下发生了巨变。2002年9月,博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首只开放式基金定名为“价值增长”,并重仓蓝筹股。

2003年,钢铁、汽车、石化、能源、银行“五朵金花”构成了蓝筹股的中坚,以嘉陵、长安为代表的汽车股一路上涨,博时赚的盆满钵满。据统计,博时价值增长基金在2003年净值增长率达到34.34%,在当时全部的70多只基金中名列第一。在肖风的带领下,博时基金在2004年底资产管理规模达到247亿元,并于2004年成为国内资产管理规模排名第一的基金公司。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2007年,上证出现了历史性的高点位“6124”,这是股民们为之狂欢的点位,也是整个基金行业爆发的一年,博时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达到2215亿元的顶点。

到了2008年10月底,上证调整到足以令市场都在哭泣的1664点,而在2009年一度反弹到3478点。这些在A股有名的数字,在肖风看来,都能作为判断与2001年相似的大好机会来临。然而此一时彼一时,一方面,2008年4万亿的强刺激之后,市场上的流动性一下收紧许多;另一方面,2009年创业板才启动,不具备可比性,但是以苹果概念股为代表的新兴行业托起了中小板大涨,而以周期蓝筹为代表的主板应声下跌。

这一波,肖风铩羽而归,“蓝筹梦”破灭了。博时的资产管理规模和净利润不断下滑,截至到2011年上半年,博时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为1113亿元,管理基金资产净值占市场比重下降到了4.72%,资产管理规模的排名也滑落至第五位。不幸的是,博时旗下基金份额持有者面对的是博时2010年全年业绩亏损86.27亿元的局面。

然而,此时博时内部发生股权变动,据当时报道,万向集团的鲁伟鼎对拿下博时基金志在必得,虽然最后未能成功,不过鲁伟鼎因此与肖风相识,并将后者引入万向。他迅速任命肖风担任一系列万向系公司重要职位,包括:万向控股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民生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万向信托有限公司董事长、民生通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通联支付网络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通联数据股份公司董事长及浙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众多头衔中,如果单看肖风的老本行基金业务,把浙商基金,从资产净值规模5.21亿元,排名93家基金公司的第85位,带到管理规模为52.13亿元,旗下基金产品数也增加到11只。可谓大幅增长。

但是,比起同年的V神的身价,浙商基金的大幅度提升就显得小巫了。

我们从坊间的一些风声可以洞察到,肖风内心对于资本认知的巨大变化。

据说,他对天弘基金的余额宝感到非常震撼,当年他倾注那么多心血在博时基金上,整个产品线的全部规模也不过两千亿,而余额宝做到了7000多亿的规模。

触动太大了。之后大手笔的通过区块链撬动资本以及与V神的相识就似上天早有安排。


02 遇见V神


2015年10月17日,一场由在万向任职的肖风组织的关于区块链的非正式活动在上海红象餐厅举行,见者有份,免费报名。这场活动就是日后著名的“首届区块链全球峰会”,但当时,它还没有这样响亮的名号。第四届将在9月召开,门票已高达4500元。

以太坊创始人维塔利克·布特林是这次活动的演讲嘉宾之一,而以太坊项目也迅速被万向相中,在万向成立的“万向区块链实验室”中,维塔利克的身份是首席科学家。

w02.png

据万向区块链公司官网


据知情人士称,肖风对互联网金融的关注至少在2013年就开始了,起初思路是P2P平台,然而肖风认为P2P存在众多问题,而比特币此时刚刚传入中国,他觉得这是个方向。

通过与V神的相识,肖风看到了技术的颠覆,嗅到了资本的力量。

比特币是一种点对点的价值交换系统,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安全性很高的激励机制安排。去中心化意味着分布式存储和算力的提供,需要给予提供者激励。提供算力和存储的过程就是挖矿的过程(Power of Work)。这一想法解决了分布式数据库及算力问题和资金问题。

比特币让区块链技术浮出水面,也直接诞生了加密货币行情。比特币交易平台Mt.Gox(已破产)爆发“黑客事件”,加密数字货币的安全性受到了投资者们的质疑,比特币价格持续走低,急剧回落。

2012年11月28日,比特币的第一个四年产量减半时间点来临。2013年1月,因塞浦路斯债务危机,不少民众开始摒弃由银行监管的传统金融行业,加密数字货币受到青睐,在这一系列因素影响下,2013年4月10日比特币涨到了最高266美元。

然而,一周内,比特币最低跌至50美元,跌幅近80%。经历2013年4月暴跌后,经过1个月调整,比特币逐步恢复元气。2013年5月下旬,价格恢复到130美元。

w03.jpg


在五年时间里,比特币的价值增长了近 100,000%,为早期“挖矿”者赚了一大笔钱,然而,由于比特币的Pow规则,运力就是分配权,专门为了挖矿的矿机上市,创造新比特币的过程需要惊人的能量消耗。万向即使入主“币圈”,也已经比最早一批人丧失了先手优势。与其在红海中厮杀,不如开辟一片新的天地,万向的目光投向了区块链2.0。

这时以太坊和V神横空出世。

如果说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的1.0应用,那么以太坊则是区块链的2.0应用。时至今日,以太坊市值已达到413亿美元,被评价为继比特币之后最有价值的区块链项目。

区块链的基本原理是密码学上的Shamir秘密共享。Shamir的秘密共享可以用来将任何数据分割成N个片段,可以选择K和N是什么。然后一个程序可以以分布式的方式对数据块进行评估,这样在计算结束时,每个人都有一段计算结果,但在计算过程中,任何一个人都不能知道计算的全貌。最后,将这些片段组合在一起,以揭示结果。

w04.png


比特币使用的是最底层的区块链技术,从用途上看,仅仅是依托一条粗壮的主链发行了一种安全性更强的新型货币,而任何想要沿主链分支的侧链都无法直接生长,更无法发生联系,必须使用比特币,并最终汇入主链。另外,随着算力的提高,分散式的“矿工”在挖矿的过程中必将输给拥有矿机的一部分主导力量。这样的情况对去中心化的交易创造了障碍,因此一种新的区块链机制“以太坊”诞生了。

以太坊不是公司制制度,而是基金会制度,其存活依赖于外来资金流入。另外,以太坊的POW技术与比特币类似,完全靠价格炒作促进矿工挖矿,而用户买到ETH就可以使用,因此投机市场产生价格,左边是矿工,右边是用户。

同比特币不同,以太坊虽然有其用来交易的虚拟货币ETH,但允许甚至鼓励用户依托程序创立自己的虚拟货币,将交易媒介的角色与投机和股权工具的角色分开,不同币种的竞争将决定于用户更喜欢哪一种,另外加成侧链技术使以太坊中的联系不再是线状的,而是一个个节点形成的网。

w05.jpg

据以太坊官方网站


03 五位一体的操盘策略:不是庄家,胜似庄家


在万向区块链实验室中,穿越和熟稔A股坐庄时代的肖风作为一把手,操盘方向区块链,V神则负责站台。具体投资项目则由投资人沈波负责。

w06.jpg

沈波


沈波之前在银行、证券以及基金行业有着大量的经验、同时是比特股(BitShares)的创始人之一,它被设计成去中心化的全球支付系统和交易所,用DPOS(授权股权证明)算法代替了比特币的PoW(工作量证明)共识机制——也就是不用挖矿了,以解决比特币对算力资源的大量消耗。

2014年末,沈波看到了区块链投资中蕴含的巨大前景,于是找到了肖风,想一起在区块链行业中做点什么。

2015年,沈波、V神与肖风打算从投资的角度与区块链社区建立良好的关系,推动行业发展,之后便成立了万向区块链实验室、分布式资本。如今,分布式资本是中国最大的专业投资区块链领域的基金,由万向控股出资5000万美金发起,目前已在全球投资了40家公司。沈波与肖风、V神出任合伙人。

沈波为人低调,走在前台的宣发和概念策略交由币圈著名网红“暴走恭亲王”龚鸣代劳。

w07.jpg

龚鸣


龚鸣一直被认为是一个高智商且富有闯劲的优秀创业者。他在微博认证上这样介绍自己:热爱数学、电影和绘画,致力于推动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的发展,著有《数字资产》、《区块链-新经济蓝图》等作品。

初中时,龚鸣便就读华师大二附中天才实验班,又有着上海大学数学系的学业背景和金融领域的从业背景。他创建的“动听中国”(一个听书网站)曾有着极高的流量。然而,由于网站上被查出色情内容,以制作、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龚鸣被判3年6个月刑期,后减刑至一年。

2013年8月19日,他翻译第一篇比特币相关新闻《从Lavabit和Silent Circle到Bitcoin》,其后撰写自媒体“区块链铅笔”,观点相当新颖,甚至有些激进。吸引了大量的拥趸,成为币圈“网红”,奠定了自己在区块链的地位。而在翻译第一篇白皮书《比特股(BitShares)白皮书》时,他获得了沈波的帮助。

w08.png


2015年10月17日V神前来上海,大约正是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肖风、V神、沈波和恭鸣对区块链信心满满的人完成了集合。2015年11月6日,龚鸣发表第一篇区块链相关《桑坦德创新风投启动区块链技术竞赛》,以媒体的身份来给万向区块链项目操盘。


04 央行九四禁令,如何清盘,如何再起


随着进一步发展,很多操盘都是在龚鸣手里进行的,2017年,万向区块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3月,龚鸣又做了一个ICO交易所——ICOAGE。被关闭之前,它是国内最大的ICO平台之一。

w20.png

CYBEX白皮书中提到ICOAGE的相关讯息


2017年5月,肖风举办了万向区块链大赛、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蚂蚁区块链平台技术负责人徐义吉、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基础科技产品部副总经理卢道和、万达网络科技先进技术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季宙栋、钜真金融创始人孙立林等众多国内区块链领域的嘉宾和代表性企业。

w09.jpg

肖风推销区块链演讲照片


在当时,肖风一呼百应,诸侯纷纷投奔,聚集于其麾下。因为他的项目有着大部分人难以匹敌的资本实力,所以它最早期就以创业实验室为核心,之后分布式资本优选其中的项目进行投入。由于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往往整体投资数目不大,但是占的份额不小。

截止2017年8月,沈波投资的ICO项目至少有5个,主要分布在预测市场、分布式存储、内容分发、交易所等几个领域里,这几个领域市场上足够大,相比国外相通领域也有比较成熟的对标项目。

它们分别是:基于石墨烯区块链的分布式交易系统平台CYBEX;基于以太坊的移动社交市场预测平台Delphy;基于以太坊的原创内容发布、推荐和交易生态圈Primas;旨在打造区块链时代的阿里云的分布式存储网络Genaro;全球第一个基于真实数据源的区块链开源协议的SCRY.INFO)

可以看出,肖风在区块链上可谓雄心勃勃。

白皮书中,CYBEX聚焦交易所,而Delphy掌握了市场预测,相当于可以直接判断什么项目更加有前景;Primas则是直接把握区块链的交易核心命脉,发布、推荐直接关系到一个项目的曝光量和信用度。

此外,Genaro更加针对外国用户,白皮书也没有中文版本,而SCRY.INFO则更像从中国的“双马”手中抢夺信息源,一时间看起来前景广阔。

w10.jpg


w11.jpg

CYBEX的投资公司与核心团队:注意比特股(Bitshares)正是沈波的公司

w12.jpg

Delphy的理事会名单


然而,2017年9月4日央行发布公告: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ICO)应当立即停止。同币安、火币等不同,肖风、沈波等人更偏保守与谨慎,在九四禁止的时候,龚鸣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将能退的币全部退出去,流言传说当时币圈还有不少老韭菜不愿退币,即使龚鸣说国家规定,他们也坚持非常看好项目的前景。

w13.jpg

ICOAGE退币名单


对此,龚鸣强硬地表示,必须退币,前期支付的BTC原路退回。所谓退币就是让每个虚拟币退市,通俗说就是让所有玩家把自己发出去的东西全部收回来。

熟悉恭鸣的业内人士表示,他(龚鸣)实在不想二进宫。该知情人士透露,至今,龚鸣依然远走日本和海外,等国内情形稳定后再考虑回国。


05 币圈幽灵还在否


尘埃落定之后,肖风的这几位肱股伙伴逐渐从币圈慢慢隐退。肖风在2001年被处罚过,龚鸣同样也有过进宫的经历,所有人由于已经赚到大量的钱,全部变得保守。另外,衰落与币圈本身的特点也息息相关。在币圈,哪怕再大的大佬,一旦隐退几个月之后,就像明星过气,对币圈新人的号召力已经大不如前。

然而,尽管肖风名下的交易所和ICO关闭了,它们的幽灵却仍然在币圈游荡。肖风开创了区块链币圈操盘玩法,如今所有的区块链庄家运作,都有着这种玩法的影子。

区块链币圈王者离开后,诸侯纷纷效仿其行为,又形成许多大大小小的势力。如同当年肖风操盘,有自己的媒体,自己的投资公司。利用媒体造势,由币圈中人进行基本操盘,而资本在其后进行运作,在优势项目中以少量代价换取最大的份额,或者等待发币后割一波韭菜。

然而,回顾肖风对区块链的操盘,会发现仍旧持有的是基金投资时的思路。这样的缺陷其实十分明显:但凡面临监管政策的调控,整个行业陷入周期性调整的阶段时,大船总是最难掉头的。

如今,区块链币圈厮杀进入下半场。全球性区块链项目投资依旧是肖风最爱。

2016年8月,肖风主导投资了一家名为钜真金融的公司,创始人是孙立林,这笔投资创下区块链领域单笔最大金额——1.5亿,2017年钜真金融更名为矩阵元。2018年7月,孙立林又有了一个新身份——PlatON创始人,这个项目则由肖风亲自挂帅。值得注意的是,矩阵元的CSO正是肖风的女儿。


作者:王丹阳,赵黎

炒币故事:200万币圈人,谁是幸运的1%?

chaintruth 发表了文章 • 2018-09-04 14:17 • 来自相关话题

在币圈赚钱的永远是那1%,99%的人只有被收割的命运,唯一的差别在于被收割了多少。大部分人都盲目地相信自己会成为那1%,却忽略了在巨大的诱惑面前,抽身早就成为不可能。


三个不同职业的男性,在不同的时间,因不同的理由加入币圈。

徐磊,90后,创业者。创业一年,公司持续盈利,有房有车,以14000美元的价格入手两个比特币,一夜涨了2000美元,从此决定入圈。

龙宇,80后,创业者。从事实体经济,曾年入百万,但生意越来越难做,想通过炒币赚钱来补贴亏钱的实体公司。

周鸣,80后,自由职业者。从事股票投资10年,2015年收入100万元,股市行情不好,想谋求其他的生财之道。

三个人的生活看似没有任何交集,但加入币圈,重仓某一数字货币之后,他们以相同的结局收场。

徐磊,卖房卖车,公司倒闭,现每月还贷款2万元,累计亏损400万元。

龙宇,拉朋友入场,倾注1年多积蓄,累计亏损100万元。

周鸣,投入10年积蓄,从银行贷款,问亲戚朋友借钱,累计亏损70多万元。

加入币圈以前,他们的生活安逸,甚至是普通人眼中的人生赢家。加入币圈之后,原有的一切转瞬即逝,多年积蓄人间蒸发,生活到达了另外一种窘境。但他们依然留恋币圈,依旧相信自己有机会成为那赚钱的1%。


初入币圈


刚入币圈,徐磊就尝到了甜头。刚刚毕业两年,他已经拥有一家可持续盈利的公司,买了房,买了车,在大部分人眼中都是人生赢家。

“睡了一觉比特币涨了2000刀,我当时14000刀买了两个,立马就入圈了。”徐磊兴奋地表示。一晚上净赚4000美元,这虽然和4年赚足2亿美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钱来得也算容易。

巨大的财富挑逗着每个人的神经,身边本来处于同一水平的朋友财富轰然增长后,龙宇坐不住了。80后的龙宇实体出身,有2次创业经历。“没有实际应用,发个币就有几个亿、十几个亿的市值,泡沫太大,我们做实体花多少心血才能做到市值1个亿。”他感叹到。





投资数字货币、创办币安,赵长鹏赚了125亿


彼时,龙宇经营的实体生意遇到了瓶颈。“北京房租涨、原材料涨、人工涨、运费涨,还有各种税,项目难做,材料款不好接,公司基本属于亏钱状态。”因此,他打算投资数字货币,赚到钱后,补贴自己的实体公司。

今年4月,比特币价格下跌到4万人民币左右,龙宇决定入手。他没有贸然行动,先是咨询了身边投资数字货币的朋友。“让我购买WICC,我投资1万元,6元入的。”龙宇回忆。2天内,WICC翻了1.5倍,龙宇在8.9元卖出,随后又在价格7.2元时加仓5万元买入,在11元全部卖出。不久,龙宇以0.9元的价格买入SOC,又在1.3元和1.5元时逐步加仓,最后在1.49元全部卖出。这两笔交易,让他在短短10天内赚了10万元。

“你知道人的本性是赚了快钱之后,抽回去特别难。”龙宇感慨。在短期内获得一笔不小的收益后,“急功近利的赌徒心态蒙蔽了思考能力”,他不断买入数字货币,不断加仓。

徐磊和龙宇都从数字货币赚到了钱,选择加大筹码尚可理解,但周鸣的投资经历显然有一丝赌博的味道。80后的他和股票打了10年交道,行情好的时候,一年赚了100万,他花30万买了一辆车,但这样的速度显然和投资数字货币不能比。

周鸣回忆,今年年初新闻上到处都在播放数字货币大涨的消息,媒体上接二连三出现数字货币造富神话,他来不及了解数字货币究竟为何物,匆匆忙忙从股票退出了全部资金,后来又将所有的资金全部押注在一个名为文通的项目上。“因为当时考虑今年股票不好做,而且当时区块链很火,我们是县城,玩币的人很少,来不及了解。”龙宇对笔者表示。

三个不同职业的男性,在不同的时间点,因不同的理由加入币圈,等待他们的却是极其相似的惨淡结局。


重仓一币


徐磊决定玩把大的,将400万资金全部投入EOS。EOS由BM一手打造,他被人称为技术天才,敢与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叫板。

徐磊想通过杠杆(30~150倍)做空EOS,但EOS一度从30元上涨到134元,他赔惨了。此前,他也曾在数字货币赔过钱,比如被代投骗了30多个以太坊(当时单价为6000元人民币)跑路,但金额远没有这次巨大。





EOS最高曾涨至21.46美元,折合146元(9月1日汇率计算)


相比之下,龙宇的做法显得略微保守。他被朋友拉倒一个名为ZJLT项目的群里。白皮书显示,该项目将企业的ID和KYC信息保存到区块链上,打开企业进入区块链世界的入口;然后将企业在平台上完成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情况如实记录并上链保存;最后依据这些真实数据给出一个信用评级,作为企业的信用价值表示。

龙宇对区块链技术并不了解。但天使投资人薛蛮子、著名经济学家王福重等均为ZJLT站台,“朱潘天天在群里说3倍开盘,破发吃屎”。营销搞得很好,龙宇去查看了朱潘的相关信息:90后、草根创业者、100亿创收者、投资深脑链获得百倍回报。

一系列信息让龙宇觉得这个项目有戏。于是,他在场外以0.173元的价格投资40万元买入了ZJLT。6月15日,ZJLT登录HADAX,随后价格从0.1元涨到0.17元之后便开始了暴跌。目前,ZJLT的市场价格为0.01元人民币,较0.173跌去94%。

龙宇曾想赶紧抛了,但在价格暴跌之时,朱潘(项目方)一直在稳定军心,“绝对会拉,很快就起飞了”。每次,他一想抛,“那种洗脑的文字就会出现”,最终龙宇选择持有,直到ZJLT沦为妥妥的空气币,龙宇投资的40万也打了水漂。

周鸣的经历和龙宇颇为类似。今年2月,周鸣通过代投购买了WTB。起初,周鸣比较谨慎,仅仅投资了5万元。但代投邀请周鸣到发币的公司(深圳文通区块链科技公司)尽调,以取得周鸣的信任。周鸣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了深圳,他发现公司在福田的一栋豪华写字楼内,几十台电脑摆放有序,20多个员工正在工作,“我问了他们,连员工和前台都买了”。

考察过后,周鸣决定重仓。从2月到3月期间,他陆陆续续投资了70万元,以均价5元左右的价格,购买了15万个WTB。其中,30万元是他10年的积蓄,10多万是从亲戚朋友借的,剩余的钱全部来自银行贷款。

3月3日中午,WTB在外盘的价格达到22元。周鸣有些小兴奋,晚上WTB登录交易所,价格瞬间跌到2元,这意味着原本投入的70万瞬间变成了28万,钱没赚成,反倒赔了一大半。


维权无望


周鸣有些慌了。满心期待上线,却是这样的结果,他睡意全无。他不断翻阅资料,开始了解以前并不了解的数字货币。此时的他才明白,原来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并非一个事儿。

3月4日,他想要低价卖出,并没有人接盘。“一是交易量少,二是仅有的交易量也是对倒的。”周鸣表示。但项目方却说5月底拉盘,如果不行,6月项目方以6.8元的价格回购。

此时,周鸣已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但投机心态严重的他还在期待6月奇迹。遗憾的是,奇迹没有发生,6月底,深圳文通区块链科技公司人去楼空,WTB也从交易所下线。

他彻彻底底意识到自己被骗了,70万可能就此打了水漂。他马上联系代投,希望找到项目方追回损失,代投给了周鸣一颗并无任何效果的定心丸:很多领导人都在公司,一起解决。周鸣要求代投退钱,但代投拒绝,他表示,这钱不是自己拿的,没有理由退。周鸣没有第一时间报警,而是选择通过媒体发声。他期待以这样的方式逼出文通公司,悉数要回自己的投资款。

同是80后的龙宇也走上了维权路。8月6日,在ZJLT骗局被揭穿后,龙宇加入了维权群。投资者的情绪激动,一些投资者到朱潘当时的公司Beecool拉横幅,一些投资者已经报警,但更多的人还在期待朱潘出来拉盘。直到2天后,朱潘公开宣布退出币圈,项目方拉盘的幻想破灭,诸多投资者才意识到这不过是另外一场骗局。

因为利益而产生的信任瞬间土崩瓦解。龙宇去找了同样投资ZJLT的伙伴沟通,人们发现此前朱潘的文章不过是过度包装。“北京的豪宅是4万一个月租的,他的确有赚到过钱,几千万有的,但没有包装的那么多。”龙宇回忆。有人表示,朱潘甚至拖欠了Beecool公司的装修费用。

维权无疾而终,依然有人在坚持。ZJLT投资者把矛头指向了当时拉群维权的人,“当时说大家一起维权,结果他一个人得币之后就删除所有人,不管大家”。随后,投资者爆出了拉群人的电话号码。





如今,ZJLT维权群状况


但大多数时候,维权群已经变得冷清,唯一能挑动大家神经依然是关于数字货币的消息。群友们相互切磋投资哪个币,该怎么玩儿,过去被骗的经历似乎成为了过眼云烟。

不同于80后的周鸣和龙宇,徐磊更看得开。“也没什么,不后悔,本来就是一个浴血奋战的战场,有人生就有人死,无所谓,还年轻,重头再来。”言语中,这位刚刚毕业两年的90后对过去的一切早已淡然处之。


被打乱的生活,未被打醒的意识


币圈给了他沉痛一击。炒币之后,徐磊卖了房,卖了车,原本盈利的公司也无法继续维持,还需要每个月还银行2万元的贷款,生活在旁人看来一团糟。

但徐磊似乎并没有打算退出币圈,他的朋友圈还在不断更新和数字货币有关的消息。他对笔者感叹:“我见过很多暴富的,只是没有见过自己而已”。

年长一些的龙宇不似徐磊般潇洒。投资ZJLT,身边的朋友也被他带了进来,最后大家都亏了钱,数额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我有时候不敢面对他们,因为他们亏的是一年或者几年的工资,毕竟小县城一年下来也存不过五六万。”龙宇表示。

他后悔带朋友入圈,但却并没有退出的打算。“炒币还会吧。”他淡淡地说道,似乎没有经过更深入的思考,又像早就想清楚了。他认识到虚拟货币这个圈子是大骗子骗小骗子,小骗子骗韭菜,但暴富的神话依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即便已经赔了将近100万(50万个人投资,50万给朋友做了基金,熊市之下,基金无法退出),他依然决定坚持。

梭哈ZJLT的经历让他买了教训。“我本来就不服输,以后不会动不动就梭哈,其实炒币的确是能赚到钱的,但是绝大部分人不懂抽身。”龙宇说道。钱来得如此快,欲望也会随之无限膨胀,原本的底线也就消失了。

对周鸣而言,麻烦似乎更大。投资的70万有10万是从亲戚朋友借的,他觉得对不起他们。眼下更紧急的是银行的债务问题。从银行借来的16万中,8万是分期,8万归还期限是一年。他必须赶快赚到钱,补上窟窿。“我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等有波行情,再去朋友那里借点钱,慢慢做起来自己熟悉的股票,把借的钱还上。”周鸣表示。

生活质量受到了影响。“说来心里不是很爽,现在基本都是啃老,孩子也归父母管。”这样的窘境是他投资股票10年从未遇到过的,“股票一旦不好我会立马降低仓或空仓,毕竟做了10年,有一定经验”。

他从来不后悔投资数字货币,后悔的是自己缺乏知识反而被骗。“数字货币我会关注,看风景,但绝不是我的菜。”周鸣表示。以投机目的入场的周鸣赔得一塌糊涂,却最终明白这不过是传销而已。

被币圈洗劫后回到生活的藩篱,三人的日子变得惨淡。或许,在币圈赚钱的永远是那1%,99%的人只有被收割的命运,唯一的差别在于被收割了多少。大部分人都盲目地相信自己会成为那1%,却忽略了在巨大的诱惑面前,抽身早就成为不可能。


注: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徐磊、龙宇、周鸣均为化名。 查看全部
671d92d3198280ec9d93c3d2b6b6e9ed_1536020610.jpeg


在币圈赚钱的永远是那1%,99%的人只有被收割的命运,唯一的差别在于被收割了多少。大部分人都盲目地相信自己会成为那1%,却忽略了在巨大的诱惑面前,抽身早就成为不可能。



三个不同职业的男性,在不同的时间,因不同的理由加入币圈。

徐磊,90后,创业者。创业一年,公司持续盈利,有房有车,以14000美元的价格入手两个比特币,一夜涨了2000美元,从此决定入圈。

龙宇,80后,创业者。从事实体经济,曾年入百万,但生意越来越难做,想通过炒币赚钱来补贴亏钱的实体公司。

周鸣,80后,自由职业者。从事股票投资10年,2015年收入100万元,股市行情不好,想谋求其他的生财之道。

三个人的生活看似没有任何交集,但加入币圈,重仓某一数字货币之后,他们以相同的结局收场。

徐磊,卖房卖车,公司倒闭,现每月还贷款2万元,累计亏损400万元。

龙宇,拉朋友入场,倾注1年多积蓄,累计亏损100万元。

周鸣,投入10年积蓄,从银行贷款,问亲戚朋友借钱,累计亏损70多万元。

加入币圈以前,他们的生活安逸,甚至是普通人眼中的人生赢家。加入币圈之后,原有的一切转瞬即逝,多年积蓄人间蒸发,生活到达了另外一种窘境。但他们依然留恋币圈,依旧相信自己有机会成为那赚钱的1%。


初入币圈


刚入币圈,徐磊就尝到了甜头。刚刚毕业两年,他已经拥有一家可持续盈利的公司,买了房,买了车,在大部分人眼中都是人生赢家。

“睡了一觉比特币涨了2000刀,我当时14000刀买了两个,立马就入圈了。”徐磊兴奋地表示。一晚上净赚4000美元,这虽然和4年赚足2亿美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钱来得也算容易。

巨大的财富挑逗着每个人的神经,身边本来处于同一水平的朋友财富轰然增长后,龙宇坐不住了。80后的龙宇实体出身,有2次创业经历。“没有实际应用,发个币就有几个亿、十几个亿的市值,泡沫太大,我们做实体花多少心血才能做到市值1个亿。”他感叹到。

483fd9676dc4c3f109c3fa60b9441c0c_1536020610.jpeg

投资数字货币、创办币安,赵长鹏赚了125亿


彼时,龙宇经营的实体生意遇到了瓶颈。“北京房租涨、原材料涨、人工涨、运费涨,还有各种税,项目难做,材料款不好接,公司基本属于亏钱状态。”因此,他打算投资数字货币,赚到钱后,补贴自己的实体公司。

今年4月,比特币价格下跌到4万人民币左右,龙宇决定入手。他没有贸然行动,先是咨询了身边投资数字货币的朋友。“让我购买WICC,我投资1万元,6元入的。”龙宇回忆。2天内,WICC翻了1.5倍,龙宇在8.9元卖出,随后又在价格7.2元时加仓5万元买入,在11元全部卖出。不久,龙宇以0.9元的价格买入SOC,又在1.3元和1.5元时逐步加仓,最后在1.49元全部卖出。这两笔交易,让他在短短10天内赚了10万元。

“你知道人的本性是赚了快钱之后,抽回去特别难。”龙宇感慨。在短期内获得一笔不小的收益后,“急功近利的赌徒心态蒙蔽了思考能力”,他不断买入数字货币,不断加仓。

徐磊和龙宇都从数字货币赚到了钱,选择加大筹码尚可理解,但周鸣的投资经历显然有一丝赌博的味道。80后的他和股票打了10年交道,行情好的时候,一年赚了100万,他花30万买了一辆车,但这样的速度显然和投资数字货币不能比。

周鸣回忆,今年年初新闻上到处都在播放数字货币大涨的消息,媒体上接二连三出现数字货币造富神话,他来不及了解数字货币究竟为何物,匆匆忙忙从股票退出了全部资金,后来又将所有的资金全部押注在一个名为文通的项目上。“因为当时考虑今年股票不好做,而且当时区块链很火,我们是县城,玩币的人很少,来不及了解。”龙宇对笔者表示。

三个不同职业的男性,在不同的时间点,因不同的理由加入币圈,等待他们的却是极其相似的惨淡结局。


重仓一币


徐磊决定玩把大的,将400万资金全部投入EOS。EOS由BM一手打造,他被人称为技术天才,敢与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叫板。

徐磊想通过杠杆(30~150倍)做空EOS,但EOS一度从30元上涨到134元,他赔惨了。此前,他也曾在数字货币赔过钱,比如被代投骗了30多个以太坊(当时单价为6000元人民币)跑路,但金额远没有这次巨大。

969054d9cd4d7a8a3a3309bb2feaf5d5_1536020610.png

EOS最高曾涨至21.46美元,折合146元(9月1日汇率计算)


相比之下,龙宇的做法显得略微保守。他被朋友拉倒一个名为ZJLT项目的群里。白皮书显示,该项目将企业的ID和KYC信息保存到区块链上,打开企业进入区块链世界的入口;然后将企业在平台上完成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情况如实记录并上链保存;最后依据这些真实数据给出一个信用评级,作为企业的信用价值表示。

龙宇对区块链技术并不了解。但天使投资人薛蛮子、著名经济学家王福重等均为ZJLT站台,“朱潘天天在群里说3倍开盘,破发吃屎”。营销搞得很好,龙宇去查看了朱潘的相关信息:90后、草根创业者、100亿创收者、投资深脑链获得百倍回报。

一系列信息让龙宇觉得这个项目有戏。于是,他在场外以0.173元的价格投资40万元买入了ZJLT。6月15日,ZJLT登录HADAX,随后价格从0.1元涨到0.17元之后便开始了暴跌。目前,ZJLT的市场价格为0.01元人民币,较0.173跌去94%。

龙宇曾想赶紧抛了,但在价格暴跌之时,朱潘(项目方)一直在稳定军心,“绝对会拉,很快就起飞了”。每次,他一想抛,“那种洗脑的文字就会出现”,最终龙宇选择持有,直到ZJLT沦为妥妥的空气币,龙宇投资的40万也打了水漂。

周鸣的经历和龙宇颇为类似。今年2月,周鸣通过代投购买了WTB。起初,周鸣比较谨慎,仅仅投资了5万元。但代投邀请周鸣到发币的公司(深圳文通区块链科技公司)尽调,以取得周鸣的信任。周鸣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了深圳,他发现公司在福田的一栋豪华写字楼内,几十台电脑摆放有序,20多个员工正在工作,“我问了他们,连员工和前台都买了”。

考察过后,周鸣决定重仓。从2月到3月期间,他陆陆续续投资了70万元,以均价5元左右的价格,购买了15万个WTB。其中,30万元是他10年的积蓄,10多万是从亲戚朋友借的,剩余的钱全部来自银行贷款。

3月3日中午,WTB在外盘的价格达到22元。周鸣有些小兴奋,晚上WTB登录交易所,价格瞬间跌到2元,这意味着原本投入的70万瞬间变成了28万,钱没赚成,反倒赔了一大半。


维权无望


周鸣有些慌了。满心期待上线,却是这样的结果,他睡意全无。他不断翻阅资料,开始了解以前并不了解的数字货币。此时的他才明白,原来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并非一个事儿。

3月4日,他想要低价卖出,并没有人接盘。“一是交易量少,二是仅有的交易量也是对倒的。”周鸣表示。但项目方却说5月底拉盘,如果不行,6月项目方以6.8元的价格回购。

此时,周鸣已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但投机心态严重的他还在期待6月奇迹。遗憾的是,奇迹没有发生,6月底,深圳文通区块链科技公司人去楼空,WTB也从交易所下线。

他彻彻底底意识到自己被骗了,70万可能就此打了水漂。他马上联系代投,希望找到项目方追回损失,代投给了周鸣一颗并无任何效果的定心丸:很多领导人都在公司,一起解决。周鸣要求代投退钱,但代投拒绝,他表示,这钱不是自己拿的,没有理由退。周鸣没有第一时间报警,而是选择通过媒体发声。他期待以这样的方式逼出文通公司,悉数要回自己的投资款。

同是80后的龙宇也走上了维权路。8月6日,在ZJLT骗局被揭穿后,龙宇加入了维权群。投资者的情绪激动,一些投资者到朱潘当时的公司Beecool拉横幅,一些投资者已经报警,但更多的人还在期待朱潘出来拉盘。直到2天后,朱潘公开宣布退出币圈,项目方拉盘的幻想破灭,诸多投资者才意识到这不过是另外一场骗局。

因为利益而产生的信任瞬间土崩瓦解。龙宇去找了同样投资ZJLT的伙伴沟通,人们发现此前朱潘的文章不过是过度包装。“北京的豪宅是4万一个月租的,他的确有赚到过钱,几千万有的,但没有包装的那么多。”龙宇回忆。有人表示,朱潘甚至拖欠了Beecool公司的装修费用。

维权无疾而终,依然有人在坚持。ZJLT投资者把矛头指向了当时拉群维权的人,“当时说大家一起维权,结果他一个人得币之后就删除所有人,不管大家”。随后,投资者爆出了拉群人的电话号码。

e4dd42f7d21272e16391774d3654c6c2_1536020610.jpeg

如今,ZJLT维权群状况


但大多数时候,维权群已经变得冷清,唯一能挑动大家神经依然是关于数字货币的消息。群友们相互切磋投资哪个币,该怎么玩儿,过去被骗的经历似乎成为了过眼云烟。

不同于80后的周鸣和龙宇,徐磊更看得开。“也没什么,不后悔,本来就是一个浴血奋战的战场,有人生就有人死,无所谓,还年轻,重头再来。”言语中,这位刚刚毕业两年的90后对过去的一切早已淡然处之。


被打乱的生活,未被打醒的意识


币圈给了他沉痛一击。炒币之后,徐磊卖了房,卖了车,原本盈利的公司也无法继续维持,还需要每个月还银行2万元的贷款,生活在旁人看来一团糟。

但徐磊似乎并没有打算退出币圈,他的朋友圈还在不断更新和数字货币有关的消息。他对笔者感叹:“我见过很多暴富的,只是没有见过自己而已”。

年长一些的龙宇不似徐磊般潇洒。投资ZJLT,身边的朋友也被他带了进来,最后大家都亏了钱,数额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我有时候不敢面对他们,因为他们亏的是一年或者几年的工资,毕竟小县城一年下来也存不过五六万。”龙宇表示。

他后悔带朋友入圈,但却并没有退出的打算。“炒币还会吧。”他淡淡地说道,似乎没有经过更深入的思考,又像早就想清楚了。他认识到虚拟货币这个圈子是大骗子骗小骗子,小骗子骗韭菜,但暴富的神话依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即便已经赔了将近100万(50万个人投资,50万给朋友做了基金,熊市之下,基金无法退出),他依然决定坚持。

梭哈ZJLT的经历让他买了教训。“我本来就不服输,以后不会动不动就梭哈,其实炒币的确是能赚到钱的,但是绝大部分人不懂抽身。”龙宇说道。钱来得如此快,欲望也会随之无限膨胀,原本的底线也就消失了。

对周鸣而言,麻烦似乎更大。投资的70万有10万是从亲戚朋友借的,他觉得对不起他们。眼下更紧急的是银行的债务问题。从银行借来的16万中,8万是分期,8万归还期限是一年。他必须赶快赚到钱,补上窟窿。“我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等有波行情,再去朋友那里借点钱,慢慢做起来自己熟悉的股票,把借的钱还上。”周鸣表示。

生活质量受到了影响。“说来心里不是很爽,现在基本都是啃老,孩子也归父母管。”这样的窘境是他投资股票10年从未遇到过的,“股票一旦不好我会立马降低仓或空仓,毕竟做了10年,有一定经验”。

他从来不后悔投资数字货币,后悔的是自己缺乏知识反而被骗。“数字货币我会关注,看风景,但绝不是我的菜。”周鸣表示。以投机目的入场的周鸣赔得一塌糊涂,却最终明白这不过是传销而已。

被币圈洗劫后回到生活的藩篱,三人的日子变得惨淡。或许,在币圈赚钱的永远是那1%,99%的人只有被收割的命运,唯一的差别在于被收割了多少。大部分人都盲目地相信自己会成为那1%,却忽略了在巨大的诱惑面前,抽身早就成为不可能。


注: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徐磊、龙宇、周鸣均为化名。

Electron Cash 开发者 Jonald Fyookball: 我在曼谷出席两场矿业大会

chainnews 发表了文章 • 2018-09-02 23:36 • 来自相关话题

由 BCH 钱包 Electron Cash 的开发者 Jonald Fyookball,与大家分享在曼谷参加 BCH Summit Bangkok 矿工大会的经历。他在 Yours.org 撰写了这篇文章,尽量还原现场。

社区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当天在曼谷实际上举办了两场矿业峰会。Jonald Fyookball 猜测原本只有一场大会,即比特大陆、ViaBTC 与其他一些中国社区的朋友举办的。他收到了邀请邮件,便出发去参会。邮件上还通知说 CSW 与 CoinGeek 的 Calvin Ayre 等其他一些人也会出席。约一两日过后,Jonald Fyookball 注意到 CoinGeek 也宣布他们会在同一天在曼谷 W 酒店举办一场会议。为何会有两场会议……

无论怎样,会议当日一早便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CoinGeek 发布声明称,大会已成功举办,并且矿工达成共识,全力支持「Satoshi's Vision」。这里的「Satoshi's Visoin」,Jonald Fyookball 也不清楚具体指 nChain 的 SV 客户端,还是指 Nakamoto Satoshi’s Vision 这一概念。更诡异的是这篇文章的发布时间,曼谷当地上午 8 时,要么就是 W 酒店真的早早开完了会,要么就是……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秘密。






下面讲讲比特大陆等组织的这个矿业大会。

Antpool、ViaBTC、BTC.com、Rawpool、Bitcoin.com 等全球顶级矿池的代表,共 50 余人参会。此外,ABC、BU、XT、Bitprim、nChain 开发者也悉数到场。当然还有其他重要社区代表。会上,nChain、Bitcoin ABC 和 BU 依次阐述自己的立场与观点,相互问答,再接着讨论。三场发言都很精彩。

nChain 会议演讲主要是说比特币需要「安全,稳定,能扩容」;ABC 回顾了 BCH 的前世与今生,展望了未来;并且讨论了解决扩容瓶颈的技术细节;BU 则主要探讨了分叉,分析了好与坏。

nChain 的发言主要描述「为什么」,ABC 的发言集中在「怎么做」。Jonald Fyookball 亲身感受是大家的立场一致,除了 CSW 演讲完,便与 Jimmy 匆匆离场,也没有听取其他人的观点。茶歇以后,CSW 再回来。问答环节,Jonald Fyookball 针对 ABC 团队问了第一个问题:移除区块上限究竟存在什么风险?

在 ABC 的开发者 Shammah Chancellor 回答这个问题时,CSW 大喊了一句「骗子!扯淡!」就又离场,并更新了一系列推文,随即在酒店大厅里接受了采访。

CSW 的离场,让 Jonald Fyookball 忘了自己要问其他哪些问题……之后杨海坡提议成立一个治理组织。再后来,Jonald Fyookball 睡意上来,便回酒店休息倒时差。

会议第二天,CSW 也没有出席(毕竟他在推特上说跟 ABC 见面纯属浪费时间)。Jimmy 说会议组织者一开始通知大会只有一天,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出席第二天的会议。

第二天的讨论无非就是围绕区块硬顶、软顶、理论上限。讲真,有些无聊,且没什么实质成果。为啥不集中讨论下社区的当务之急,也就是 11 月份的升级呢?

大部分人都在关心会不会分叉,但也有矿工等一些人更关心社区治理。总之,五十余人之间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非常低效。nChain 代表称有足够算力反对 ABC 的路线图,但没有具体表明原因。大家向 nChain 施压,要求他们阐明为什么反对OP_CHECKDATASIG。他们推辞说还没有调查清楚,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的人没有出席。规范交易排序(Canonical transaction ordering,CTOR)这个问题最后也不了了之。反方简单提及到 CTOR 是默克尔插入(Merkel insertion)而不是按照大小顺序排序(appends),再没有下文。

大会上,很多矿工与开发者都表示不希望看到分叉,不希望社区分裂。大家都是大区块支持者,都支持扩容,但是如何达成目的,是技术问题,需要技术讨论……可惜我在会上没看到。

这次扩容争论谁也不愿意让步或妥协。Jonald Fyookball 问 nChain 如果 ABC 提议的某些操作码确实是 BCH 当下需要的,他们愿意接受这些改变吗?答案是否定的。nChain 一方认为需要延迟分叉以防止链分裂。其他人则不同意,认为争议不应该阻止 BCH 升级,并且 ABC 提议的 SIGHASH 重放保护已经部署就位,分叉是必须的(A fork is mandatory anyway due to the SIGHASH replay protection already in place)。

总之,Jonald Fyookball 对于这次曼谷会议的印象,一方面没啥收获,浪费时间;另一方面又觉得增加了社区矿工与开发者的了解。Jonald Fyookball 自己倒很开心见到了一些网友,比如 nChain 的 Steve Shadders、ABC 的 Jason Cox。同时,Jonald Fyookball 表示,除了 CSW,大家都挺专业、挺温和。

Roger Ver 也出席了本次会议,并且积极发声。他提供了 10 万美金的悬赏来支付能找出 ABC 技术路线漏洞的人。

而这两日的意外收获是碰见以太坊的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此前,Jonald Fyookball 在电报群里看到信息说他也在曼谷,本以为是谣言,没想到真的在酒店碰到他。但他其实并没有出席这次的会议。





在推特上广为流传的 Vitalik Buterin 与吴忌寒在酒店外面面相觑


Jonald Fyookball 有些遗憾 Calvin Ayre 没有现身会场。本还想着他在的话,双方更有可能达成妥协。





在 BCH Summit Bangkok 举办的时间,Calvin Ayre 确实人在曼谷

 
不讨论技术细节是无法真正达成共识的。有些人说这次的争议是理念不同:锁死协议 V.S. 升级协议。但是考虑到明明大家追求的目标都是一样的,Jonald Fyookball 认为这次的社区争论其实是一场影响力大比拼,考验谁真正掌握对协议更改的话语权。


原文:My Experience at the Bangkok Miner's Meeting 查看全部
c1d8b38a-effb-5dd9-9760-16a4f932194b.jpg


由 BCH 钱包 Electron Cash 的开发者 Jonald Fyookball,与大家分享在曼谷参加 BCH Summit Bangkok 矿工大会的经历。他在 Yours.org 撰写了这篇文章,尽量还原现场。

社区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当天在曼谷实际上举办了两场矿业峰会。Jonald Fyookball 猜测原本只有一场大会,即比特大陆、ViaBTC 与其他一些中国社区的朋友举办的。他收到了邀请邮件,便出发去参会。邮件上还通知说 CSW 与 CoinGeek 的 Calvin Ayre 等其他一些人也会出席。约一两日过后,Jonald Fyookball 注意到 CoinGeek 也宣布他们会在同一天在曼谷 W 酒店举办一场会议。为何会有两场会议……

无论怎样,会议当日一早便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CoinGeek 发布声明称,大会已成功举办,并且矿工达成共识,全力支持「Satoshi's Vision」。这里的「Satoshi's Visoin」,Jonald Fyookball 也不清楚具体指 nChain 的 SV 客户端,还是指 Nakamoto Satoshi’s Vision 这一概念。更诡异的是这篇文章的发布时间,曼谷当地上午 8 时,要么就是 W 酒店真的早早开完了会,要么就是……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秘密。

ae355c72-9561-5291-a5be-512105f5d44d.jpg


下面讲讲比特大陆等组织的这个矿业大会。

Antpool、ViaBTC、BTC.com、Rawpool、Bitcoin.com 等全球顶级矿池的代表,共 50 余人参会。此外,ABC、BU、XT、Bitprim、nChain 开发者也悉数到场。当然还有其他重要社区代表。会上,nChain、Bitcoin ABC 和 BU 依次阐述自己的立场与观点,相互问答,再接着讨论。三场发言都很精彩。

nChain 会议演讲主要是说比特币需要「安全,稳定,能扩容」;ABC 回顾了 BCH 的前世与今生,展望了未来;并且讨论了解决扩容瓶颈的技术细节;BU 则主要探讨了分叉,分析了好与坏。

nChain 的发言主要描述「为什么」,ABC 的发言集中在「怎么做」。Jonald Fyookball 亲身感受是大家的立场一致,除了 CSW 演讲完,便与 Jimmy 匆匆离场,也没有听取其他人的观点。茶歇以后,CSW 再回来。问答环节,Jonald Fyookball 针对 ABC 团队问了第一个问题:移除区块上限究竟存在什么风险?

在 ABC 的开发者 Shammah Chancellor 回答这个问题时,CSW 大喊了一句「骗子!扯淡!」就又离场,并更新了一系列推文,随即在酒店大厅里接受了采访。

CSW 的离场,让 Jonald Fyookball 忘了自己要问其他哪些问题……之后杨海坡提议成立一个治理组织。再后来,Jonald Fyookball 睡意上来,便回酒店休息倒时差。

会议第二天,CSW 也没有出席(毕竟他在推特上说跟 ABC 见面纯属浪费时间)。Jimmy 说会议组织者一开始通知大会只有一天,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出席第二天的会议。

第二天的讨论无非就是围绕区块硬顶、软顶、理论上限。讲真,有些无聊,且没什么实质成果。为啥不集中讨论下社区的当务之急,也就是 11 月份的升级呢?

大部分人都在关心会不会分叉,但也有矿工等一些人更关心社区治理。总之,五十余人之间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非常低效。nChain 代表称有足够算力反对 ABC 的路线图,但没有具体表明原因。大家向 nChain 施压,要求他们阐明为什么反对OP_CHECKDATASIG。他们推辞说还没有调查清楚,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的人没有出席。规范交易排序(Canonical transaction ordering,CTOR)这个问题最后也不了了之。反方简单提及到 CTOR 是默克尔插入(Merkel insertion)而不是按照大小顺序排序(appends),再没有下文。

大会上,很多矿工与开发者都表示不希望看到分叉,不希望社区分裂。大家都是大区块支持者,都支持扩容,但是如何达成目的,是技术问题,需要技术讨论……可惜我在会上没看到。

这次扩容争论谁也不愿意让步或妥协。Jonald Fyookball 问 nChain 如果 ABC 提议的某些操作码确实是 BCH 当下需要的,他们愿意接受这些改变吗?答案是否定的。nChain 一方认为需要延迟分叉以防止链分裂。其他人则不同意,认为争议不应该阻止 BCH 升级,并且 ABC 提议的 SIGHASH 重放保护已经部署就位,分叉是必须的(A fork is mandatory anyway due to the SIGHASH replay protection already in place)。

总之,Jonald Fyookball 对于这次曼谷会议的印象,一方面没啥收获,浪费时间;另一方面又觉得增加了社区矿工与开发者的了解。Jonald Fyookball 自己倒很开心见到了一些网友,比如 nChain 的 Steve Shadders、ABC 的 Jason Cox。同时,Jonald Fyookball 表示,除了 CSW,大家都挺专业、挺温和。

Roger Ver 也出席了本次会议,并且积极发声。他提供了 10 万美金的悬赏来支付能找出 ABC 技术路线漏洞的人。

而这两日的意外收获是碰见以太坊的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此前,Jonald Fyookball 在电报群里看到信息说他也在曼谷,本以为是谣言,没想到真的在酒店碰到他。但他其实并没有出席这次的会议。

b21c4613-83e1-5d99-bfae-b79d86a17cb9.jpg

在推特上广为流传的 Vitalik Buterin 与吴忌寒在酒店外面面相觑


Jonald Fyookball 有些遗憾 Calvin Ayre 没有现身会场。本还想着他在的话,双方更有可能达成妥协。

cea0d6c1-fefc-52fc-aca3-21c31fdd239b_vwMh2rO.jpg

在 BCH Summit Bangkok 举办的时间,Calvin Ayre 确实人在曼谷

 
不讨论技术细节是无法真正达成共识的。有些人说这次的争议是理念不同:锁死协议 V.S. 升级协议。但是考虑到明明大家追求的目标都是一样的,Jonald Fyookball 认为这次的社区争论其实是一场影响力大比拼,考验谁真正掌握对协议更改的话语权。


原文:My Experience at the Bangkok Miner's Meeting

区块链与“传销”不得不说的故事

odaily 发表了文章 • 2018-08-31 14:40 • 来自相关话题

项目击鼓,韭菜传花。

 “金融就是庞氏骗局。”“黄金就是庞氏骗局。”


曾经接触过资金盘的韩城对金融的感觉过于负面。在他眼中,被称为“数字黄金”的比特币,币价短期从一千多元飙涨三倍,也都是传销的“功劳”。

传销和资金盘风行之时,比特币一度被用作交易媒介。

韩城是一个 90 后,与资金盘和数字货币的故事却已纠缠了数年——参与著名国际庞氏骗局 MMM 并差点血本无归。他因传销接触比特币,最初毫无信仰,多次拿到之后立刻套现。不过亲眼所见最易动摇人心。正如我曾经采访过的持币者日禾所说,眼看着几百块的比特币涨到两千、两万,甚至十万,你就莫名其妙又信了。

“赚了第一笔钱,人就会有点飘,脑袋里面真的会相信,比特币会涨到 50、100 万,生怕自己上不了车。”


最后,跟资金盘彻底断绝关系的韩城,成为了一名币圈韭菜。

比特币的“原罪论”并不新鲜。难以否认暗网和非法活动促进了比特币流通。Odaily星球日报采访过的一位知名交易平台前产品经理认为,2017 年 ICO 的新用户,大部分是来自被国家所禁的邮币卡等外盘的用户。

数年前,信仰者在巴比特论坛中为技术信仰唇枪舌战,“比特神教”教徒指责比特股和以太坊皆为骗局时,外界对比特币也依旧知之甚少。区块链布道者、币信 COO 吴广庚告诉 Odaily星球日报,他 2015 年曾在火车上被三位赴京参加微商大会的人指责为“传销”,不久之后,他听说,这三位所在的 “云在指尖” 被工商局定性为传销。





区块链早期布道者的心酸往事
 
 
时至今日,比特币在区块链的光芒下被“拨乱反正”,鲜少有人提及这段过往。但无法否认的是,依旧有大量 “借区块链之名行传销之实” 的空气币。一度靠“交易即挖矿”和“平台币分红”跻身国内第四大交易所的 Fcoin,也被第一大交易所币安的创始人抨击为资金盘。

再想想韩城从传销受害者成为币圈韭菜的故事,我们不得不承认,今天的 “币圈世界” 与资金盘运作确实有大量相似之处。区块链一边承担着极客的技术理想,一边也被有心者渔利。渐渐地,这里形成了一个理想主义者和欺世盗名者兼存,投机者驱逐务实者的怪圈。

自由软件运动、密码朋克、比特币之父——我们讲述过很多关于区块链理想主义的故事;今天,我们来讲讲区块链不愿为人所道的黑暗童话。


传销币的鼻祖:以高收益骗你入局的“庞氏骗局”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犯罪形式在不断迭代。要了解今天传销币、资金盘,需要了解他们的前身。

韩城接触的第一个资金盘 “MMM”,是俄罗斯史上规模最大的庞氏骗局,受害者遍布东亚、东南亚。创始人谢尔盖 · 马夫罗季 1955 年出生于莫斯科的一个中产家庭。他擅长数学和物理,在莫斯科理工学院的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后,成为一名普通的程序员。 1994 年他和两位兄弟,以姓氏首字母为名,创办 MMM 股份公司,以投资石油的名义,用 “金字塔” 投资模式,声称要建立最大的投资基金。MMM 几乎在俄罗斯所有的知名媒体投放广告,大肆传播。 

该项目于 1997 年崩盘,马夫罗季因而入狱,四年后出狱的他又重操旧业,这次中国成为了他的主要目标。这位“金字塔顶端”的男人于今年 3 月在莫斯科医院心脏病发去世,留下 14 万枚比特币。






直至今天,一名为“MMM互助金融平台”的中国网站,竟还能访问。比特币的匿名特性受到资金盘的偏爱,网站上带有比特币钱包注册和购买教程,提供帮助(充值)和领取帮助(提现)都是以比特币操作。






根据该网站介绍,MMM中国的收益分成三部分:一是超高的固定收益,月息 30%;二是推荐奖,推荐人能获得被推荐人新投资额 10% 的奖金;三是经理奖,根据层级经理能拿到“伞下”会员固定比例的奖金。如今,网站上还挂着大量社区会员的各种获得帮助的“幸福视频”,传播类似互助理念,“感谢马夫罗季先生建立了伟大的平台并带来了中国。”

这种机制是典型的传销式设计:有超高收益,同时以收益吸引参与者招揽下线,以保证庞氏骗局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类似骗局曾在 2015 年前后在中国病毒式传播,后来被定性为非法集资、传销骗局的几个 P2P 平台也随之诞生。

行文至此,或有读者疑惑资金盘所为何物。坦白说,这是个没有严谨定义的名词。

据智库百科,资金盘是指没有造血功能、拆东墙补西墙、用后加入会员的钱支付给前面会员的网资盘。“资金盘”的模式虽与英语中 Pyramid Scheme (庞氏骗局经典款)接近,却因传销“走红”。跟传统传销不同之处在于其无实物、走线上渠道,根据模式不同可细分为资金盘、分红盘、互助盘、拆分盘等。

庞氏骗局最早源于 1919 年意大利移民查尔斯·庞兹在美国兜售的骗局。而在中国,传销模式的兴起跟俄罗斯 MMM 时代背景如出一辙,均是在国家经济改革前后、货币大幅贬值之时。

在贫穷和经济疲软之下,无处安放的贪婪和饥渴成为资金盘最大的温床。据一专门研究传销的公号写道,“1998 年前后中国社会飞速发展过程中,消费品不断增多,货币相对贬值速度较快,很多传销产品即便销量巨大,团队人多的黑压压一片,团队领导们收入更不上时代变化。于是以摇摆机(传销模式)为代表的五级三阶制,首先普及了早期资金盘模式,也就是买一个产品交多份的钱。”多交的钱进了领导的口袋,继而演变成先给钱后拿货,最后连货都没有,干脆直接以空壳形式运作。

后来,传销“产业不断迭代”,衍生了上述的各种新型资金盘。MMM 是典型的"互助盘",哈尔滨人张天明还受 MMM “启发”创立了传销组织善心汇,购买“善心种”(实为激活码)“布施”,随后等待感恩“受助”。张天明把善心汇包装成扶贫济困、民族大业的事情;把自身包装成大慈善家,接受媒体采访,主打低线城市和贫困山村,在某些网点甚至被奉为神。换了名头之外,本质与 MMM 无异。

核心攒局者、社区运营者、拉盘者、不明真相的韭菜——资金盘的运作与水深的币圈玩法多处重叠,许多传销行径披着“区块链”的外衣。





已经被定性的传销币有 MFCCLUB、UC摩根、中华币、云数贸五行币、中非币、万福币、U币、Vpay等

 
正如自媒体牛顿先生所言:“从查尔斯 · 庞兹的邮政票据投资破败入狱(庞氏骗局),到国内P2P公司的跑路,再到空气币站台大佬退出币圈。资金盘长盛不衰,从未消失。”


区块链赐予赌博的革命之路:公开透明的资金盘


很多人以为资金盘是“空手套白狼”,无本生利,实则不然。

询问了一些知情人士之后,Odaily星球日报发现,操盘者需有技术+渠道+营销,要掌握多项互联网创业必备的技能。

在数字时代,基本没人搞传销不依靠“网络效应”,加上有的传销模式设计得特别复杂,人力操作成本巨大,“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

区块链投行负责人由熙向 Odaily星球日报透露,为了快速上线,资金盘系统的开发一般找外包公司,成本在 10-15 万元。

东经是一家技术开发公司的 CTO,偶然接触到几个疑似资金盘的案子,他表示报价按需求而定,复杂的系统可能需要几十万。“有的做得大的客户对系统的承载量、速度和 UI 要求很高,他们还会找一些名人站台。”





为了让你感受大客户的需求,给你看看MMM 精美的英文介绍视频

 
渠道和营销(即获客能力)是资金盘或传销组织最具核心竞争力之处。MMM 之所以在众多庞氏骗局中“脱颖而出”,与其宣传手法不无关系;善心汇主打乡镇,依靠扶贫和宗教包装;还有打着知名外资机构或者冒充其他合法公司的方式。

最怪异的当属渠道。

营销是包装,本质是有组织地公开说谎。因而我们把“资金盘”叫做骗局,称投钱进去还帮忙拉人头的人为受骗者。若明知被骗,是受骗者,还是合谋者?

这就是渠道。传销中的渠道之首,是经理人培训学校的“校长”。“校长”手下掌握着数十万“忠心耿耿”的经理人,他们“训练有素”、“参盘无数”,知道如何快速拉人头入局,他们就像互联网的地推大军,曾是微商、是 P2P 地推大军、是互助盘布道者、是资金盘经理人,是传销模式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






而作为传销渠道,也是有“规矩”的。核心的开盘者,可以骗外围者,不能骗中间人。一旦他们发现操盘者在开盘之初,就有跑路的迹象,只打算骗一波,这个盘大抵就玩不成的。由于资金盘的关键是源源不断入局的人头,后来者决定先进者的收益,如此规则也促使操盘者不宜在一开始拉进来太多人,否则容易后继无力;若市场向好,即便提现人数一时过多,操盘者也需要加点钱“拉盘”,撬动更多资金进入。

很多参与资金盘的人内心清楚“迟早会崩盘”,但只要开盘者守信,后来者接盘,他们就能稳赚不赔。

这些当局者在投机和赌性的驱使下进场,寄希望于自己不是最终的“接盘侠”。对他们而言,资金盘不是骗局,是赌局。

这样的心态不难理解,但毕竟资金盘是毫无保障的——提款都靠黑卡,兑付看心情,遭遇了黑吃黑也无处喊冤,区块链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痛点。

不久前大火的以太坊游戏 Fomo 3D 就被称为“永不跑路的去中心化资金盘”,模式与传统的分红盘有点像。不同在于,当奖金池的倒计时结束时,最后一个买钥匙的人将分走奖池绝大部分的奖金。

人们并不讨厌 Fomo 3D,而是前赴后继参与,并绞尽脑汁想发现或成为下一个它,模仿之流一夜遍地。比如,EOS 版的 EOSSTUD 团队诈骗 4 万余 EOS 跑路。

“你知道一个资金盘游戏的产品经理有多难找吗?”


一无所有者最敢赌。币圈的熊市正当其时。由熙设想通过区块链资金盘游戏来获客,加入的用户可以通过后来的投入获得收益,最后一个人只能获得约七成。该游戏只支持几乎已经归零的山寨币,反正散户也不在乎。现在这个计划万事俱备,就缺产品经理。

而对此最有经验的,就是以前专门设计资金盘机制的人。

这就是区块链最大的悲哀:解决的最大痛点是资金盘“庄家跑路”,少数的爆款游戏是个资金盘,不少用户和人才也来自资金盘。

无怪乎有人讽刺,区块链最大的应用还是资金盘。


区块链加持的“薛定谔”资金盘:巨大染缸与自我预言


最可怕的不是恶魔,而是难辨“天使”还是“恶魔”的混合体。

上文 Odaily星球日报介绍了币圈中“纯粹的传销币骗局”和“公开的资金盘赌局”。而更困扰我们的,是那些真假难辨,既不时被指为资金盘,又披上合理包装的模式。比如 Fcoin 带火的“交易即挖矿”。

6 月 20 日,币安创始人赵长鹏在微博中将“交易即挖矿”模式“定性”为资金盘。其核心论据是,如果交易所没有手续费收入,只靠平台币上涨盈利,那么将依靠拉盘生存。此后,不少媒体跟进,长篇抨击 Fcoin 的资金盘模式终有崩盘的一天。






在舆论场的大战之外,不乏有创业者认为交易即挖矿只是获客方式罢了,类似传统互联网的补贴。比如火币创始人李林,他认为交易即挖矿只是一种早期营销模式,相当于把整个平台的未来收益分给早期的贡献者,这种模式确实不具备持续性。他还表示,这种模式应用不好会成为用户很大的危害,如果交易所未获得良性成长,风险巨大。“你要有非常巨大的能力来把控风险,要非常强的能力,在短时间内取得快速的发展,抓住交易挖矿的有效期,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交易所。”

但是,把交易即挖矿做成纯粹资金盘的交易所并非没有。Odaily星球日报曾报道,仅有数百用户的交易所,靠着平台币获客、拉盘,每天盈利超过十万元,这就是活生生的资金盘。

根据前述定义,资金盘有两个特点:1、没有造血功能(没有价值),2、拆东墙补西墙(前人收益来自后人接盘)。仔细推敲之下会发现这个定义不够严谨。

先用“归谬”法,我们会发现满足第二点的金融场景不在少数:股票、外汇、黄金等一切有二级市场或“能炒”的品类,大多数人靠升值而非分红/交割盈利;风投、楼市、养老金等,何不都需要接盘侠;甚至保险的赔付金,也是来源于其他人投保。如前文所言,不少区块链项目的运作方式确实类似传销。

可是,世界上存在着不少可能有价值,却也具有投机属性的金融产品。既然第二点不好用,判断的关键点落在了是否有“造血能力”。

我们尝试问这几个问题:“投的钱去哪儿了;收益来自哪;标的本身有无价值;这个模式的终局如何?”一般来说,价值投资的回本周期较慢,而资金盘通常没有真正的产品,只能靠高收益吸引后来者为前入者提供收益,奖金几乎没有沉淀(比如接近 100% 甚至以上的分红比例,理论上回本越快,崩盘越快)。表面来看,收益率远超常识,回本周期短,那基本可以判定为资金盘。

这意味着,一个金融市场中的企业(项目)一旦失去“造血能力”,就沦为资金盘。

不过,币圈大多数都是早期项目,要求一个早期项目有“造血能力”并不现实。在互联网模式中通常会换个问法:这个项目有无创造价值、有无满足用户痛点/需求。落到可统计指标中就是“你有多少用户”?太早期的就只能看需求和团队。

交易所、溯源、电商、游戏、公链,我们能说区块链行业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用户、只有散户,却很难说这些赛道没有需求。于是判断资金盘的关键都落在了团队。

是不是资金盘,取决于真实用户有多少,取决于创始人一念之间,取决于项目最后有没有成功。

这就是所谓的“薛定谔”的资金盘:不到崩盘那天,你都不知道它是不是资金盘。

说回 Fcoin,如果真实交易量>刷单量,它就不是资金盘;但互联网有句话叫做用户习惯养成,就算初始都是刷单,后来转化成真实交易量,是不是就从资金盘变成非资金盘了呢?上述市值管理团队负责人甚至说到,如果平台起初赚了大把钱,他可以后来才开始认真做事,用这些钱不断去尝试新玩法,洗白自己,起码你活下来了。“最怕的是,你能用传销的方式赚钱时,你怕这钱太脏不屑赚,之后才后悔莫及。”

劣币驱逐良币。

二级市场、市值管理之风气普遍存在,发币决定着你无法安心做事。一位创业者告诉 Odaily星球日报,他朋友的公司本来做得半死不活,“但也是在做事”,有意“发币自救”。“我告诉他你一旦发币,就不可能好好做事了。”果不其然,碰上熊市,即便发了币,这家公司也还是亏的,但 CEO 已然是骑虎难下。

“区块链是我见过的最怪异的圈子,在技术、信仰、理想的包裹之下,已经无法分辨这是什么。”一位知名交易所前员工跟 Odaily星球日报感叹,“这个圈子可能聚集着全中国价值观最不正确的人。”

诚然技术圈中不乏类似中本聪等区块链极客信仰者,但他见得更多的是所谓“区块链创业者”和“信仰者”——心怀技术理想、口谈去中心化和乌托邦,以为自己在做、在投资有价值的事,实际上连什么是区块链和能解决什么都不知道。这样的人跟宗教骗局中的受骗民众有何区别?

可是在区块链中,他们不是外围被骗的受害者,而是这个谎言的编织者和背书者。他们不是二三线城市的人微言轻的市井小民,而是手持百亿基金、能撬动一众韭菜的意见领袖。

曾经投身资金盘的是一群被主流社会边缘化的人,他们“蛊惑”的也是最弱势的人。而加上“区块链”的滤镜,社会地位更高、能一呼百应的大佬与项目方站在了一起。这些自带流量的人,如滚雪球一般吸引着后继者填坑买单。在前沿技术与社会实验的口号下,很难看懂、也很难说清,它究竟是什么。

说穿了,早期项目投资本身也是九死一生,机构有甄别机制,更有风险承担能力,散户没有。监管规定上市公司需要业绩支撑,区块链二级市场则是一片空白。

在这个市场里,面对层出不穷的诱惑,大部分人没有能力辨别,这究竟是助你一本万利的投资,还是累你血本无归的骗局。

可以确定的是,眼前为如斯豪赌,身后是万丈深渊。

马夫罗季的传记电影中《MMM金融金字塔》中,他在招揽合伙人安东时说:

资本主义建立在每个人贪婪的基础上,这些贪婪各自为战,耗费了巨大能量,我可以购买贪婪,收集这种能量。

每个人带来货币形式的个人贪欲,利息越来越多,贪婪也不断增长。

与黄金不同,贪婪是取之不尽的资源。一个人得到的越多,他想拥有的就越多。


贪婪无处不在,没有那么大的资本,你就配不上那么大的贪念。


(作者:卢晓明 郝方舟。韩城、由熙、东经均为化名,感谢接受采访的知情人士。) 查看全部
p01.jpg


项目击鼓,韭菜传花。


 “金融就是庞氏骗局。”“黄金就是庞氏骗局。”



曾经接触过资金盘的韩城对金融的感觉过于负面。在他眼中,被称为“数字黄金”的比特币,币价短期从一千多元飙涨三倍,也都是传销的“功劳”。

传销和资金盘风行之时,比特币一度被用作交易媒介。

韩城是一个 90 后,与资金盘和数字货币的故事却已纠缠了数年——参与著名国际庞氏骗局 MMM 并差点血本无归。他因传销接触比特币,最初毫无信仰,多次拿到之后立刻套现。不过亲眼所见最易动摇人心。正如我曾经采访过的持币者日禾所说,眼看着几百块的比特币涨到两千、两万,甚至十万,你就莫名其妙又信了。


“赚了第一笔钱,人就会有点飘,脑袋里面真的会相信,比特币会涨到 50、100 万,生怕自己上不了车。”



最后,跟资金盘彻底断绝关系的韩城,成为了一名币圈韭菜。

比特币的“原罪论”并不新鲜。难以否认暗网和非法活动促进了比特币流通。Odaily星球日报采访过的一位知名交易平台前产品经理认为,2017 年 ICO 的新用户,大部分是来自被国家所禁的邮币卡等外盘的用户。

数年前,信仰者在巴比特论坛中为技术信仰唇枪舌战,“比特神教”教徒指责比特股和以太坊皆为骗局时,外界对比特币也依旧知之甚少。区块链布道者、币信 COO 吴广庚告诉 Odaily星球日报,他 2015 年曾在火车上被三位赴京参加微商大会的人指责为“传销”,不久之后,他听说,这三位所在的 “云在指尖” 被工商局定性为传销。

p02.jpg

区块链早期布道者的心酸往事
 
 
时至今日,比特币在区块链的光芒下被“拨乱反正”,鲜少有人提及这段过往。但无法否认的是,依旧有大量 “借区块链之名行传销之实” 的空气币。一度靠“交易即挖矿”和“平台币分红”跻身国内第四大交易所的 Fcoin,也被第一大交易所币安的创始人抨击为资金盘。

再想想韩城从传销受害者成为币圈韭菜的故事,我们不得不承认,今天的 “币圈世界” 与资金盘运作确实有大量相似之处。区块链一边承担着极客的技术理想,一边也被有心者渔利。渐渐地,这里形成了一个理想主义者和欺世盗名者兼存,投机者驱逐务实者的怪圈。

自由软件运动、密码朋克、比特币之父——我们讲述过很多关于区块链理想主义的故事;今天,我们来讲讲区块链不愿为人所道的黑暗童话。


传销币的鼻祖:以高收益骗你入局的“庞氏骗局”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犯罪形式在不断迭代。要了解今天传销币、资金盘,需要了解他们的前身。

韩城接触的第一个资金盘 “MMM”,是俄罗斯史上规模最大的庞氏骗局,受害者遍布东亚、东南亚。创始人谢尔盖 · 马夫罗季 1955 年出生于莫斯科的一个中产家庭。他擅长数学和物理,在莫斯科理工学院的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后,成为一名普通的程序员。 1994 年他和两位兄弟,以姓氏首字母为名,创办 MMM 股份公司,以投资石油的名义,用 “金字塔” 投资模式,声称要建立最大的投资基金。MMM 几乎在俄罗斯所有的知名媒体投放广告,大肆传播。 

该项目于 1997 年崩盘,马夫罗季因而入狱,四年后出狱的他又重操旧业,这次中国成为了他的主要目标。这位“金字塔顶端”的男人于今年 3 月在莫斯科医院心脏病发去世,留下 14 万枚比特币。

p03.jpg


直至今天,一名为“MMM互助金融平台”的中国网站,竟还能访问。比特币的匿名特性受到资金盘的偏爱,网站上带有比特币钱包注册和购买教程,提供帮助(充值)和领取帮助(提现)都是以比特币操作。

p04.jpg


根据该网站介绍,MMM中国的收益分成三部分:一是超高的固定收益,月息 30%;二是推荐奖,推荐人能获得被推荐人新投资额 10% 的奖金;三是经理奖,根据层级经理能拿到“伞下”会员固定比例的奖金。如今,网站上还挂着大量社区会员的各种获得帮助的“幸福视频”,传播类似互助理念,“感谢马夫罗季先生建立了伟大的平台并带来了中国。”

这种机制是典型的传销式设计:有超高收益,同时以收益吸引参与者招揽下线,以保证庞氏骗局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类似骗局曾在 2015 年前后在中国病毒式传播,后来被定性为非法集资、传销骗局的几个 P2P 平台也随之诞生。

行文至此,或有读者疑惑资金盘所为何物。坦白说,这是个没有严谨定义的名词。

据智库百科,资金盘是指没有造血功能、拆东墙补西墙、用后加入会员的钱支付给前面会员的网资盘。“资金盘”的模式虽与英语中 Pyramid Scheme (庞氏骗局经典款)接近,却因传销“走红”。跟传统传销不同之处在于其无实物、走线上渠道,根据模式不同可细分为资金盘、分红盘、互助盘、拆分盘等。

庞氏骗局最早源于 1919 年意大利移民查尔斯·庞兹在美国兜售的骗局。而在中国,传销模式的兴起跟俄罗斯 MMM 时代背景如出一辙,均是在国家经济改革前后、货币大幅贬值之时。

在贫穷和经济疲软之下,无处安放的贪婪和饥渴成为资金盘最大的温床。据一专门研究传销的公号写道,“1998 年前后中国社会飞速发展过程中,消费品不断增多,货币相对贬值速度较快,很多传销产品即便销量巨大,团队人多的黑压压一片,团队领导们收入更不上时代变化。于是以摇摆机(传销模式)为代表的五级三阶制,首先普及了早期资金盘模式,也就是买一个产品交多份的钱。”多交的钱进了领导的口袋,继而演变成先给钱后拿货,最后连货都没有,干脆直接以空壳形式运作。

后来,传销“产业不断迭代”,衍生了上述的各种新型资金盘。MMM 是典型的"互助盘",哈尔滨人张天明还受 MMM “启发”创立了传销组织善心汇,购买“善心种”(实为激活码)“布施”,随后等待感恩“受助”。张天明把善心汇包装成扶贫济困、民族大业的事情;把自身包装成大慈善家,接受媒体采访,主打低线城市和贫困山村,在某些网点甚至被奉为神。换了名头之外,本质与 MMM 无异。

核心攒局者、社区运营者、拉盘者、不明真相的韭菜——资金盘的运作与水深的币圈玩法多处重叠,许多传销行径披着“区块链”的外衣。

p05.jpg

已经被定性的传销币有 MFCCLUB、UC摩根、中华币、云数贸五行币、中非币、万福币、U币、Vpay等

 
正如自媒体牛顿先生所言:“从查尔斯 · 庞兹的邮政票据投资破败入狱(庞氏骗局),到国内P2P公司的跑路,再到空气币站台大佬退出币圈。资金盘长盛不衰,从未消失。”


区块链赐予赌博的革命之路:公开透明的资金盘


很多人以为资金盘是“空手套白狼”,无本生利,实则不然。

询问了一些知情人士之后,Odaily星球日报发现,操盘者需有技术+渠道+营销,要掌握多项互联网创业必备的技能。

在数字时代,基本没人搞传销不依靠“网络效应”,加上有的传销模式设计得特别复杂,人力操作成本巨大,“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

区块链投行负责人由熙向 Odaily星球日报透露,为了快速上线,资金盘系统的开发一般找外包公司,成本在 10-15 万元。

东经是一家技术开发公司的 CTO,偶然接触到几个疑似资金盘的案子,他表示报价按需求而定,复杂的系统可能需要几十万。“有的做得大的客户对系统的承载量、速度和 UI 要求很高,他们还会找一些名人站台。”

p06.jpg

为了让你感受大客户的需求,给你看看MMM 精美的英文介绍视频

 
渠道和营销(即获客能力)是资金盘或传销组织最具核心竞争力之处。MMM 之所以在众多庞氏骗局中“脱颖而出”,与其宣传手法不无关系;善心汇主打乡镇,依靠扶贫和宗教包装;还有打着知名外资机构或者冒充其他合法公司的方式。

最怪异的当属渠道。

营销是包装,本质是有组织地公开说谎。因而我们把“资金盘”叫做骗局,称投钱进去还帮忙拉人头的人为受骗者。若明知被骗,是受骗者,还是合谋者?

这就是渠道。传销中的渠道之首,是经理人培训学校的“校长”。“校长”手下掌握着数十万“忠心耿耿”的经理人,他们“训练有素”、“参盘无数”,知道如何快速拉人头入局,他们就像互联网的地推大军,曾是微商、是 P2P 地推大军、是互助盘布道者、是资金盘经理人,是传销模式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

p07.png


而作为传销渠道,也是有“规矩”的。核心的开盘者,可以骗外围者,不能骗中间人。一旦他们发现操盘者在开盘之初,就有跑路的迹象,只打算骗一波,这个盘大抵就玩不成的。由于资金盘的关键是源源不断入局的人头,后来者决定先进者的收益,如此规则也促使操盘者不宜在一开始拉进来太多人,否则容易后继无力;若市场向好,即便提现人数一时过多,操盘者也需要加点钱“拉盘”,撬动更多资金进入。

很多参与资金盘的人内心清楚“迟早会崩盘”,但只要开盘者守信,后来者接盘,他们就能稳赚不赔。

这些当局者在投机和赌性的驱使下进场,寄希望于自己不是最终的“接盘侠”。对他们而言,资金盘不是骗局,是赌局。

这样的心态不难理解,但毕竟资金盘是毫无保障的——提款都靠黑卡,兑付看心情,遭遇了黑吃黑也无处喊冤,区块链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痛点。

不久前大火的以太坊游戏 Fomo 3D 就被称为“永不跑路的去中心化资金盘”,模式与传统的分红盘有点像。不同在于,当奖金池的倒计时结束时,最后一个买钥匙的人将分走奖池绝大部分的奖金。

人们并不讨厌 Fomo 3D,而是前赴后继参与,并绞尽脑汁想发现或成为下一个它,模仿之流一夜遍地。比如,EOS 版的 EOSSTUD 团队诈骗 4 万余 EOS 跑路。


“你知道一个资金盘游戏的产品经理有多难找吗?”



一无所有者最敢赌。币圈的熊市正当其时。由熙设想通过区块链资金盘游戏来获客,加入的用户可以通过后来的投入获得收益,最后一个人只能获得约七成。该游戏只支持几乎已经归零的山寨币,反正散户也不在乎。现在这个计划万事俱备,就缺产品经理。

而对此最有经验的,就是以前专门设计资金盘机制的人。

这就是区块链最大的悲哀:解决的最大痛点是资金盘“庄家跑路”,少数的爆款游戏是个资金盘,不少用户和人才也来自资金盘。

无怪乎有人讽刺,区块链最大的应用还是资金盘。


区块链加持的“薛定谔”资金盘:巨大染缸与自我预言


最可怕的不是恶魔,而是难辨“天使”还是“恶魔”的混合体。

上文 Odaily星球日报介绍了币圈中“纯粹的传销币骗局”和“公开的资金盘赌局”。而更困扰我们的,是那些真假难辨,既不时被指为资金盘,又披上合理包装的模式。比如 Fcoin 带火的“交易即挖矿”。

6 月 20 日,币安创始人赵长鹏在微博中将“交易即挖矿”模式“定性”为资金盘。其核心论据是,如果交易所没有手续费收入,只靠平台币上涨盈利,那么将依靠拉盘生存。此后,不少媒体跟进,长篇抨击 Fcoin 的资金盘模式终有崩盘的一天。

p08.jpg


在舆论场的大战之外,不乏有创业者认为交易即挖矿只是获客方式罢了,类似传统互联网的补贴。比如火币创始人李林,他认为交易即挖矿只是一种早期营销模式,相当于把整个平台的未来收益分给早期的贡献者,这种模式确实不具备持续性。他还表示,这种模式应用不好会成为用户很大的危害,如果交易所未获得良性成长,风险巨大。“你要有非常巨大的能力来把控风险,要非常强的能力,在短时间内取得快速的发展,抓住交易挖矿的有效期,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交易所。”

但是,把交易即挖矿做成纯粹资金盘的交易所并非没有。Odaily星球日报曾报道,仅有数百用户的交易所,靠着平台币获客、拉盘,每天盈利超过十万元,这就是活生生的资金盘。

根据前述定义,资金盘有两个特点:1、没有造血功能(没有价值),2、拆东墙补西墙(前人收益来自后人接盘)。仔细推敲之下会发现这个定义不够严谨。

先用“归谬”法,我们会发现满足第二点的金融场景不在少数:股票、外汇、黄金等一切有二级市场或“能炒”的品类,大多数人靠升值而非分红/交割盈利;风投、楼市、养老金等,何不都需要接盘侠;甚至保险的赔付金,也是来源于其他人投保。如前文所言,不少区块链项目的运作方式确实类似传销。

可是,世界上存在着不少可能有价值,却也具有投机属性的金融产品。既然第二点不好用,判断的关键点落在了是否有“造血能力”。

我们尝试问这几个问题:“投的钱去哪儿了;收益来自哪;标的本身有无价值;这个模式的终局如何?”一般来说,价值投资的回本周期较慢,而资金盘通常没有真正的产品,只能靠高收益吸引后来者为前入者提供收益,奖金几乎没有沉淀(比如接近 100% 甚至以上的分红比例,理论上回本越快,崩盘越快)。表面来看,收益率远超常识,回本周期短,那基本可以判定为资金盘。

这意味着,一个金融市场中的企业(项目)一旦失去“造血能力”,就沦为资金盘。

不过,币圈大多数都是早期项目,要求一个早期项目有“造血能力”并不现实。在互联网模式中通常会换个问法:这个项目有无创造价值、有无满足用户痛点/需求。落到可统计指标中就是“你有多少用户”?太早期的就只能看需求和团队。

交易所、溯源、电商、游戏、公链,我们能说区块链行业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用户、只有散户,却很难说这些赛道没有需求。于是判断资金盘的关键都落在了团队。

是不是资金盘,取决于真实用户有多少,取决于创始人一念之间,取决于项目最后有没有成功。

这就是所谓的“薛定谔”的资金盘:不到崩盘那天,你都不知道它是不是资金盘。

说回 Fcoin,如果真实交易量>刷单量,它就不是资金盘;但互联网有句话叫做用户习惯养成,就算初始都是刷单,后来转化成真实交易量,是不是就从资金盘变成非资金盘了呢?上述市值管理团队负责人甚至说到,如果平台起初赚了大把钱,他可以后来才开始认真做事,用这些钱不断去尝试新玩法,洗白自己,起码你活下来了。“最怕的是,你能用传销的方式赚钱时,你怕这钱太脏不屑赚,之后才后悔莫及。”

劣币驱逐良币。

二级市场、市值管理之风气普遍存在,发币决定着你无法安心做事。一位创业者告诉 Odaily星球日报,他朋友的公司本来做得半死不活,“但也是在做事”,有意“发币自救”。“我告诉他你一旦发币,就不可能好好做事了。”果不其然,碰上熊市,即便发了币,这家公司也还是亏的,但 CEO 已然是骑虎难下。

“区块链是我见过的最怪异的圈子,在技术、信仰、理想的包裹之下,已经无法分辨这是什么。”一位知名交易所前员工跟 Odaily星球日报感叹,“这个圈子可能聚集着全中国价值观最不正确的人。”

诚然技术圈中不乏类似中本聪等区块链极客信仰者,但他见得更多的是所谓“区块链创业者”和“信仰者”——心怀技术理想、口谈去中心化和乌托邦,以为自己在做、在投资有价值的事,实际上连什么是区块链和能解决什么都不知道。这样的人跟宗教骗局中的受骗民众有何区别?

可是在区块链中,他们不是外围被骗的受害者,而是这个谎言的编织者和背书者。他们不是二三线城市的人微言轻的市井小民,而是手持百亿基金、能撬动一众韭菜的意见领袖。

曾经投身资金盘的是一群被主流社会边缘化的人,他们“蛊惑”的也是最弱势的人。而加上“区块链”的滤镜,社会地位更高、能一呼百应的大佬与项目方站在了一起。这些自带流量的人,如滚雪球一般吸引着后继者填坑买单。在前沿技术与社会实验的口号下,很难看懂、也很难说清,它究竟是什么。

说穿了,早期项目投资本身也是九死一生,机构有甄别机制,更有风险承担能力,散户没有。监管规定上市公司需要业绩支撑,区块链二级市场则是一片空白。

在这个市场里,面对层出不穷的诱惑,大部分人没有能力辨别,这究竟是助你一本万利的投资,还是累你血本无归的骗局。

可以确定的是,眼前为如斯豪赌,身后是万丈深渊。

马夫罗季的传记电影中《MMM金融金字塔》中,他在招揽合伙人安东时说:


资本主义建立在每个人贪婪的基础上,这些贪婪各自为战,耗费了巨大能量,我可以购买贪婪,收集这种能量。

每个人带来货币形式的个人贪欲,利息越来越多,贪婪也不断增长。

与黄金不同,贪婪是取之不尽的资源。一个人得到的越多,他想拥有的就越多。



贪婪无处不在,没有那么大的资本,你就配不上那么大的贪念。


(作者:卢晓明 郝方舟。韩城、由熙、东经均为化名,感谢接受采访的知情人士。)

「首次深度揭秘」Fomo3D,被黑客拿走的 2200 万

hacker 发表了文章 • 2018-08-23 15:50 • 来自相关话题

01 黑客拿走大奖


以太坊上近期最火爆的Dapp应用FOMO 3D 第一轮大奖于北京时间8月22日下午14点48分揭晓。

钱包地址尾号为5的获奖者(以下简称5哥)获得了价值2200万元人民币(10,469以太坊)的大奖。






而从钱包交易历史来看,该获奖人仅仅付出了6000元人民币左右的成本(2.7个以太坊)。

该玩家于8月15日开始进入游戏,经过6天时间,145笔交易的努力,在数十万的玩家中杀出重围,以小博大,斩获大奖,获得了4000倍的收益。

为何价值北京二环两套房的大奖能被5哥夺走?是命中注定还是暗箱操作?

DapDap的小伙伴们深入调查了中奖事件和5哥钱包相关的交易记录,发现事情果然不是5哥撞大运这么简单。

几乎可以断定是黑客行为。

黑客5哥所做的准备工作,也远比表面看起来的买买买这么简单。


02 真正的高级玩家


接下来,我们层层剥开事件真相。

首先,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获得大奖的规则。

规则1:最后一个购买KEY的人获得奖池中的大奖

规则2:每有人购买一个KEY,倒计时时间会增加30秒

规则3:游戏启动后从24小时开始倒计时


也就是说,只要你是最后一个购买KEY的人,就可以捧走北京两套二环房。






当然有人会怀疑团队有暗箱操作的可能。但是由于FOMO 3D 的智能合约全程开源,公开透明,因此可以查到黑客5哥是使用正常的购买功能进行购买的。

所以不存在官方暗箱操作的可能。

那作为想要获得2200万大奖的玩家,会怎么去做呢?

如果你是小白玩家:

你可能会24小时盯着电脑,每次在倒计时快要结束的时候,花一点钱买一个KEY,然后祈祷后面不要再有人购买。

如果你是程序员玩家:

你可能会写一个脚本,设定在倒计时快要结束的时候,自动花一点钱买一个KEY,然后不断重复该过程。

如果你真的这么做了,只能说明你很傻很天真。

因为高达2200万的大奖,只要一旦接近倒计时结束,就一定会有人去购买,甚至已经有上百个脚本会等着购买。

真正的高级玩家是这么做的:

买了KEY之后,以各种手段确保后面没有人能够再买进来。

这也是黑客5哥,拿走大奖的关键原因。


03 中奖的两个手段


如下图所示,从黑客5哥的近期钱包交易记录看,他只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买一个KEY。






所以不少人猜测黑客5哥只是写了个脚本,然后正好赶上了以太坊拥堵,或者游戏热度下降没人关注,然后运气好中了奖而已。

但是如果进一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黑客5哥购买KEY之后长达3分钟、12个区块的时间里,仅有一人有过一次失败的购买。

除此之外,再无任何人发出过购买的指令。

这和之前每次倒计时3分钟的时候就会大抢一番完全不同,显得异常的冷清。

那么在以太坊上,如何可以做到这一点呢?主要有以下两个途径:

1)和矿主合谋,让矿主在我的交易后,不再打包其他购买KEY的交易;

2)在自己成功购买KEY之后,把以太坊堵塞,让其无法打包其他购买KEY的交易。


04 以太坊工作原理


这里给区块链小白简单科普一下以太坊网络的工作原理。

一般家用计算机每秒都在执行很多程序。但是以太坊可以理解为平均每14秒才执行一次,专业术语叫做“打包交易”。

负责执行程序(打包交易)的计算机被称为“矿机”,拥有矿机的人叫做矿工或矿主。

这个世界上有上万台以太坊矿机,而由哪台矿机来打包交易,会受到矿机算力和全网算力的影响。争夺打包交易权力的行为被称作“挖矿”。






一旦矿机挖矿成功,将会获得以太坊奖励,并且可以决定打包哪些交易,以及如何打包这些交易。

每时每刻都有很多用户提交自己的程序命令希望被矿机打包,被矿机打包交易需要支付给矿工一定的手续费,而矿机一般会选择付费最高的用户。

因此,通俗的讲,想要获得大奖的玩家,有以下两个途径:

1、选择和各大矿主协商好,请矿工挖矿成功后,不要打包别人买KEY的交易;

2、可以通过某种技术手段,配合高额的交易手续费,让矿机自动选择只打包我的交易,而不打包别人的交易。

矿主在这个过程中甚至毫不知情。


05 与矿主合谋的可能性


首先看与矿主合谋的可能性。

如下图,以太坊的矿机算力分布相对较为分散。

拥有最高算力的矿池Ethermine也仅占有29%的比例,其他大矿池所占比例也仅为10%左右。





出自:ethgasstation.info


由于倒计时一旦低于2分钟后,必然有大量的玩家受大奖刺激入场购买KEY。

所以大奖玩家,必须在倒计时结束前至少两分钟购买KEY,然后和挖到接下来的8-12个区块(14秒一个区块,每分钟4个,2-3分钟8-12个)的矿主协商好,让对方阻止所有要购买KEY的用户,保证自己是最后一个。

但这个做法不但在理论上较难实现,在此次事件的实际操作中,也几乎不可能达成。

如下图所示,从黑客5哥购买KEY直至确定大奖归属之间的12个区块,分别属于Ethermine、SparkPool、Nanopool、BitClubPool、bw等8个不同的矿工。

黑客5哥必须提前和这8个矿主都谈好,然后正好是这8个矿主挖矿成功。

学过概率的同学都可以很快算出来这可能性几乎为零。






分析到这里,我们基本排除了串谋矿池的可能性。


06 异常的交易数据


在分析过程中,我们也惊奇地发现,5哥购买KEY直至中奖的这3分钟、12个区块里的交易笔数异常的低,几乎为平时的1/10不到,而交易费用却数百倍高于平时水平。






这异常的数据让我断定其中必有猫腻,而结合接下来做的一系列数据分析,我们确认:

5哥在自己购买KEY后,使用高额的以太费用和技术手段让以太坊堵塞了3分钟。

进而使得其他玩家无法打包购买KEY的交易,从而获得了最后的大奖。

以下是实锤和步骤解析:

首先,我们把中奖前以太坊12个区块的一共353笔交易全部提取出来。经过各维度分析,我们有了以下发现:

1、交易次数最多的众多账号中,有一个刚刚建立不到4天的未开源合约账户。该账户在短短3分钟时间内,交易了32笔之多。






2、我们进一步深挖发现,该可疑合约账户就是由黑客5哥在差不多3、4天前创建的。

也就是说,5哥购买KEY之后,自己用智能合约向以太坊发送了大量的交易。

到这一步,虽然我们还不确定合约内容到底是什么,但是基本可以断定5哥是在买到KEY之后做了手脚。

具体做了什么手脚,我们还需进一步分析。






3、接着我们统计了在中奖前的12个区块里的GAS消耗。

我们发现5哥所创建的可疑合约账户所耗GAS占据了这段时间GAS消耗的绝大多数。

尤其是在最后的6个区块中,差不多1分半钟的时间里,5哥给出了190到501的天价GAS费用,一举垄断了所有以太坊所有的算力。






其他用户几乎无法在以太坊上执行任何操作。


07 黑客动机


这里简单讲解一下以太坊的原理以及为什么黑客5哥要这么做。

上面我们说过以太坊平均每14秒左右出一个块,该区块中会打包一些交易。而每个区块能够进行的运算量是有限的,一般为800万GAS左右。

超过这个限额的交易,将被延后至后续区块进行交易。

打个比方,以太坊上的每个区块都像一个水桶,用户提交交易请求就像往水桶里倒水,一个桶一旦倒满了水,就无法再处理其他交易请求。

水桶一般会优先处理出价高的交易。

所以5哥在这里做的事情,就是给他购买KEY之后6191898至6191908那十几个区块中挖到矿的矿机,支付了大量的金钱,让其优先打包5哥所发出的交易。

然后5哥所发出的交易占了过高的资源,把十几个区块几乎都占满了。

其他所有以太坊用户,包括玩FOMO 3D和不玩FOMO 3D的用户,在那3分钟的时间里,都无法和以太坊进行交互。

由于没有玩家可以进来和黑客5哥竞争,5哥成功守到倒计时结束的那一秒。


08 来龙去脉


于是,整个事件的脉络也就基本理清楚了:

1、FOMO 3D倒计时剩下3分钟左右;

2、黑客5哥购买了1个KEY;

3、黑客5哥用其他钱包账号向自己创建的智能合约,发送大量垃圾信息,造成了以太坊拥堵3分钟;

4、3分钟过后,由于无人购买KEY,黑客5哥成功获得大奖。

当然,整个事件当中还有一些有趣的地方和不容易想明白的地方。我们逐一进行讨论:

1、黑客5哥是手动操作的吗?

当然不是,黑客5哥提前写好了脚本以及和脚本配套的智能合约。

在整个过程中,5哥其实写了10来个智能合约,但最终成功使用的还是尾数7801这个智能合约。看来5哥也一直在优化。


2、黑客5哥的成功之路并不十分顺利

黑客5哥在7天前建立了用于赢取大奖的钱包,之后同时在FOMO 3D和 last winner执行了5、6天的脚本,意图争夺最后大奖。

但无奈一直没有成功,还白白损失了不少手续费。

直到1天前,黑客5哥灵机一动,做了一个小的改动,由原来fccbf85主账户购买KEY之后,自行给智能合约发送命令,改为fccbf85主账户只负责购买KEY,由其他若干个账号给合约发送命令。





改动前





改动后


这个改动应该大幅提高了效率,5哥差不多3小时后就迎来了FOMO 3D的大获全胜。

而本次的成功,并不是一次就成的,而是在失败了近千次之后,一次带了一点点运气成分的成功。


3、黑客5哥是谁?

应该是一名区块链领域的职业黑客,我们分析了他的钱包账户往来,但是很遗憾并不能确定最终是谁。

黑客5哥的钱包一共有8个钱包地址向其汇入以太坊。






而这些账户除了5哥自己的账户之外,都是使用了疑似ShapeShift的钱包,而ShapeShift因难以被追踪而被广大区块链黑客喜爱和使用。

同时,黑客5哥在整个过程中,使用了将近20个不同的钱包地址,用于程序运行(跑脚本)。

这些钱包地址基本都无法查到其他来源。


4、赚来的钱去哪了?

分别被存入以下两个钱包:

0xbd321d63a925b439a20ae3260f461c35cbf9b875

0x2c389a86a686ac7ee98ac2606802b5bb4a2186c1

目前暂时还没有转出


5、整个过程中没有人竞争吗?

其实是有的,在5哥买到KEY之后的三分钟时间里,曾经有一位成功的以5000+的GAS 价格挤了进来,尝试购买KEY。

但是非常遗憾的是他所设的GAS上限太低,因此交易报错。而该名玩家也因此损失了2.1以太坊,约合4000元人民币。

其他时间5哥还是很强势的。


6、交易是被f2pool鱼池打包的,鱼池是否有做手脚的嫌疑?

经过以上讨论,黑客成功的关键要素是堵住购买KEY交易之后的十几个区块。而这些区块和鱼池无关,所以我认为和鱼池无关。






但鱼池的强势出镜,反而让游戏变得更加有趣了起来。


09 少数黑客玩的游戏


Fomo 3D的设计技巧十分高超,我们之前甚至会有种错觉:「这个游戏永远不会结束」

所以在听到游戏结束的时候,我们的第一直觉就是,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于是我们花了一晚上时间,对Fomo 3D的这次大奖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结果种种迹象都证实了我们的猜测,确实是黑客所为。

Fomo 3D的第二轮已经启动,几个小时内,奖池的金额就过了6000以太坊。第二轮的大奖,将会在何时产生,是否还会有黑客行为,大家可以耐心等待和观察。

《GAME启示录》中曾有这样一段话:

真实的世界有太多不可预测的事,而游戏则不然,游戏就是基于规则设计的,虽有局部的随机性,但进度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是确定的。

有人暴富,就必然有人血本无归。

正如我们所写的,这类资金盘游戏,是「少数黑客玩的游戏」,他们会对以太坊直接发出指令进行交互。

通过游戏页面去玩的,大多数人都是亏损的。

所以永远不要以赌徒心态去玩这类游戏。

因为,当你在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10 其他线索汇总


以下是事件的关键要素汇总:

1、获奖人:5哥

2、钱包地址:

0xa169df5ed3363cfc4c92ac96c6c5f2a42fccbf85


3、成功购买交易地址:

0x7a06d9f11e650fbb2061b320442e26b4a704e1277547e943d73e5b67eb49c349


4、中奖打款交易地址:

0xe08a519c03cb0aed0e04b33104112d65fa1d3a48cd3aeab65f047b2abce9d508


5、黑客5哥创建可疑合约的交易地址:

https://etherscan.io/tx/0x21ebb34d74aa487f036d5b8b5cf9cbfc7083b9fec3614a312341a3ab01592293


6、购买交易的区块高度:6191896


7、矿工:f2pool_2 (鱼池)


8、区块信息:七彩神仙鱼


9、其他参考资料、信息来源:

https://etherscan.io/address/0xa169df5ed3363cfc4c92ac96c6c5f2a42fccbf85

https://etherscan.io/tx/0xe08a519c03cb0aed0e04b33104112d65fa1d3a48cd3aeab65f047b2abce9d508

https://etherscan.io/block/6191896


作者:dapdap, dapdap区块链  查看全部

ha01.jpg



01 黑客拿走大奖


以太坊上近期最火爆的Dapp应用FOMO 3D 第一轮大奖于北京时间8月22日下午14点48分揭晓。

钱包地址尾号为5的获奖者(以下简称5哥)获得了价值2200万元人民币(10,469以太坊)的大奖。

ha02.jpg


而从钱包交易历史来看,该获奖人仅仅付出了6000元人民币左右的成本(2.7个以太坊)。

该玩家于8月15日开始进入游戏,经过6天时间,145笔交易的努力,在数十万的玩家中杀出重围,以小博大,斩获大奖,获得了4000倍的收益。

为何价值北京二环两套房的大奖能被5哥夺走?是命中注定还是暗箱操作?

DapDap的小伙伴们深入调查了中奖事件和5哥钱包相关的交易记录,发现事情果然不是5哥撞大运这么简单。

几乎可以断定是黑客行为。

黑客5哥所做的准备工作,也远比表面看起来的买买买这么简单。


02 真正的高级玩家


接下来,我们层层剥开事件真相。

首先,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获得大奖的规则。


规则1:最后一个购买KEY的人获得奖池中的大奖

规则2:每有人购买一个KEY,倒计时时间会增加30秒

规则3:游戏启动后从24小时开始倒计时



也就是说,只要你是最后一个购买KEY的人,就可以捧走北京两套二环房。

ha03.jpg


当然有人会怀疑团队有暗箱操作的可能。但是由于FOMO 3D 的智能合约全程开源,公开透明,因此可以查到黑客5哥是使用正常的购买功能进行购买的。

所以不存在官方暗箱操作的可能。

那作为想要获得2200万大奖的玩家,会怎么去做呢?

如果你是小白玩家:

你可能会24小时盯着电脑,每次在倒计时快要结束的时候,花一点钱买一个KEY,然后祈祷后面不要再有人购买。

如果你是程序员玩家:

你可能会写一个脚本,设定在倒计时快要结束的时候,自动花一点钱买一个KEY,然后不断重复该过程。

如果你真的这么做了,只能说明你很傻很天真。

因为高达2200万的大奖,只要一旦接近倒计时结束,就一定会有人去购买,甚至已经有上百个脚本会等着购买。

真正的高级玩家是这么做的:

买了KEY之后,以各种手段确保后面没有人能够再买进来。

这也是黑客5哥,拿走大奖的关键原因。


03 中奖的两个手段


如下图所示,从黑客5哥的近期钱包交易记录看,他只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买一个KEY。

ha04.jpg


所以不少人猜测黑客5哥只是写了个脚本,然后正好赶上了以太坊拥堵,或者游戏热度下降没人关注,然后运气好中了奖而已。

但是如果进一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黑客5哥购买KEY之后长达3分钟、12个区块的时间里,仅有一人有过一次失败的购买。

除此之外,再无任何人发出过购买的指令。

这和之前每次倒计时3分钟的时候就会大抢一番完全不同,显得异常的冷清。

那么在以太坊上,如何可以做到这一点呢?主要有以下两个途径:

1)和矿主合谋,让矿主在我的交易后,不再打包其他购买KEY的交易;

2)在自己成功购买KEY之后,把以太坊堵塞,让其无法打包其他购买KEY的交易。


04 以太坊工作原理


这里给区块链小白简单科普一下以太坊网络的工作原理。

一般家用计算机每秒都在执行很多程序。但是以太坊可以理解为平均每14秒才执行一次,专业术语叫做“打包交易”。

负责执行程序(打包交易)的计算机被称为“矿机”,拥有矿机的人叫做矿工或矿主。

这个世界上有上万台以太坊矿机,而由哪台矿机来打包交易,会受到矿机算力和全网算力的影响。争夺打包交易权力的行为被称作“挖矿”。

ha05.jpg


一旦矿机挖矿成功,将会获得以太坊奖励,并且可以决定打包哪些交易,以及如何打包这些交易。

每时每刻都有很多用户提交自己的程序命令希望被矿机打包,被矿机打包交易需要支付给矿工一定的手续费,而矿机一般会选择付费最高的用户。

因此,通俗的讲,想要获得大奖的玩家,有以下两个途径:

1、选择和各大矿主协商好,请矿工挖矿成功后,不要打包别人买KEY的交易;

2、可以通过某种技术手段,配合高额的交易手续费,让矿机自动选择只打包我的交易,而不打包别人的交易。

矿主在这个过程中甚至毫不知情。


05 与矿主合谋的可能性


首先看与矿主合谋的可能性。

如下图,以太坊的矿机算力分布相对较为分散。

拥有最高算力的矿池Ethermine也仅占有29%的比例,其他大矿池所占比例也仅为10%左右。

ha06.jpg

出自:ethgasstation.info


由于倒计时一旦低于2分钟后,必然有大量的玩家受大奖刺激入场购买KEY。

所以大奖玩家,必须在倒计时结束前至少两分钟购买KEY,然后和挖到接下来的8-12个区块(14秒一个区块,每分钟4个,2-3分钟8-12个)的矿主协商好,让对方阻止所有要购买KEY的用户,保证自己是最后一个。

但这个做法不但在理论上较难实现,在此次事件的实际操作中,也几乎不可能达成。

如下图所示,从黑客5哥购买KEY直至确定大奖归属之间的12个区块,分别属于Ethermine、SparkPool、Nanopool、BitClubPool、bw等8个不同的矿工。

黑客5哥必须提前和这8个矿主都谈好,然后正好是这8个矿主挖矿成功。

学过概率的同学都可以很快算出来这可能性几乎为零。

ha07.jpg


分析到这里,我们基本排除了串谋矿池的可能性。


06 异常的交易数据


在分析过程中,我们也惊奇地发现,5哥购买KEY直至中奖的这3分钟、12个区块里的交易笔数异常的低,几乎为平时的1/10不到,而交易费用却数百倍高于平时水平。

ha08.jpg


这异常的数据让我断定其中必有猫腻,而结合接下来做的一系列数据分析,我们确认:

5哥在自己购买KEY后,使用高额的以太费用和技术手段让以太坊堵塞了3分钟。

进而使得其他玩家无法打包购买KEY的交易,从而获得了最后的大奖。

以下是实锤和步骤解析:

首先,我们把中奖前以太坊12个区块的一共353笔交易全部提取出来。经过各维度分析,我们有了以下发现:

1、交易次数最多的众多账号中,有一个刚刚建立不到4天的未开源合约账户。该账户在短短3分钟时间内,交易了32笔之多。

ha09.jpg


2、我们进一步深挖发现,该可疑合约账户就是由黑客5哥在差不多3、4天前创建的。

也就是说,5哥购买KEY之后,自己用智能合约向以太坊发送了大量的交易。

到这一步,虽然我们还不确定合约内容到底是什么,但是基本可以断定5哥是在买到KEY之后做了手脚。

具体做了什么手脚,我们还需进一步分析。

ha10.jpg


3、接着我们统计了在中奖前的12个区块里的GAS消耗。

我们发现5哥所创建的可疑合约账户所耗GAS占据了这段时间GAS消耗的绝大多数。

尤其是在最后的6个区块中,差不多1分半钟的时间里,5哥给出了190到501的天价GAS费用,一举垄断了所有以太坊所有的算力。

ha11.jpg


其他用户几乎无法在以太坊上执行任何操作。


07 黑客动机


这里简单讲解一下以太坊的原理以及为什么黑客5哥要这么做。

上面我们说过以太坊平均每14秒左右出一个块,该区块中会打包一些交易。而每个区块能够进行的运算量是有限的,一般为800万GAS左右。

超过这个限额的交易,将被延后至后续区块进行交易。

打个比方,以太坊上的每个区块都像一个水桶,用户提交交易请求就像往水桶里倒水,一个桶一旦倒满了水,就无法再处理其他交易请求。

水桶一般会优先处理出价高的交易。

所以5哥在这里做的事情,就是给他购买KEY之后6191898至6191908那十几个区块中挖到矿的矿机,支付了大量的金钱,让其优先打包5哥所发出的交易。

然后5哥所发出的交易占了过高的资源,把十几个区块几乎都占满了。

其他所有以太坊用户,包括玩FOMO 3D和不玩FOMO 3D的用户,在那3分钟的时间里,都无法和以太坊进行交互。

由于没有玩家可以进来和黑客5哥竞争,5哥成功守到倒计时结束的那一秒。


08 来龙去脉


于是,整个事件的脉络也就基本理清楚了:

1、FOMO 3D倒计时剩下3分钟左右;

2、黑客5哥购买了1个KEY;

3、黑客5哥用其他钱包账号向自己创建的智能合约,发送大量垃圾信息,造成了以太坊拥堵3分钟;

4、3分钟过后,由于无人购买KEY,黑客5哥成功获得大奖。

当然,整个事件当中还有一些有趣的地方和不容易想明白的地方。我们逐一进行讨论:

1、黑客5哥是手动操作的吗?

当然不是,黑客5哥提前写好了脚本以及和脚本配套的智能合约。

在整个过程中,5哥其实写了10来个智能合约,但最终成功使用的还是尾数7801这个智能合约。看来5哥也一直在优化。


2、黑客5哥的成功之路并不十分顺利

黑客5哥在7天前建立了用于赢取大奖的钱包,之后同时在FOMO 3D和 last winner执行了5、6天的脚本,意图争夺最后大奖。

但无奈一直没有成功,还白白损失了不少手续费。

直到1天前,黑客5哥灵机一动,做了一个小的改动,由原来fccbf85主账户购买KEY之后,自行给智能合约发送命令,改为fccbf85主账户只负责购买KEY,由其他若干个账号给合约发送命令。

ha12.jpg

改动前

ha13.jpg

改动后


这个改动应该大幅提高了效率,5哥差不多3小时后就迎来了FOMO 3D的大获全胜。

而本次的成功,并不是一次就成的,而是在失败了近千次之后,一次带了一点点运气成分的成功。


3、黑客5哥是谁?

应该是一名区块链领域的职业黑客,我们分析了他的钱包账户往来,但是很遗憾并不能确定最终是谁。

黑客5哥的钱包一共有8个钱包地址向其汇入以太坊。

ha14.jpg


而这些账户除了5哥自己的账户之外,都是使用了疑似ShapeShift的钱包,而ShapeShift因难以被追踪而被广大区块链黑客喜爱和使用。

同时,黑客5哥在整个过程中,使用了将近20个不同的钱包地址,用于程序运行(跑脚本)。

这些钱包地址基本都无法查到其他来源。


4、赚来的钱去哪了?

分别被存入以下两个钱包:

0xbd321d63a925b439a20ae3260f461c35cbf9b875

0x2c389a86a686ac7ee98ac2606802b5bb4a2186c1

目前暂时还没有转出


5、整个过程中没有人竞争吗?

其实是有的,在5哥买到KEY之后的三分钟时间里,曾经有一位成功的以5000+的GAS 价格挤了进来,尝试购买KEY。

但是非常遗憾的是他所设的GAS上限太低,因此交易报错。而该名玩家也因此损失了2.1以太坊,约合4000元人民币。

其他时间5哥还是很强势的。


6、交易是被f2pool鱼池打包的,鱼池是否有做手脚的嫌疑?

经过以上讨论,黑客成功的关键要素是堵住购买KEY交易之后的十几个区块。而这些区块和鱼池无关,所以我认为和鱼池无关。

ha15.jpg


但鱼池的强势出镜,反而让游戏变得更加有趣了起来。


09 少数黑客玩的游戏


Fomo 3D的设计技巧十分高超,我们之前甚至会有种错觉:「这个游戏永远不会结束」

所以在听到游戏结束的时候,我们的第一直觉就是,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于是我们花了一晚上时间,对Fomo 3D的这次大奖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结果种种迹象都证实了我们的猜测,确实是黑客所为。

Fomo 3D的第二轮已经启动,几个小时内,奖池的金额就过了6000以太坊。第二轮的大奖,将会在何时产生,是否还会有黑客行为,大家可以耐心等待和观察。

《GAME启示录》中曾有这样一段话:

真实的世界有太多不可预测的事,而游戏则不然,游戏就是基于规则设计的,虽有局部的随机性,但进度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是确定的。

有人暴富,就必然有人血本无归。

正如我们所写的,这类资金盘游戏,是「少数黑客玩的游戏」,他们会对以太坊直接发出指令进行交互。

通过游戏页面去玩的,大多数人都是亏损的。

所以永远不要以赌徒心态去玩这类游戏。

因为,当你在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10 其他线索汇总


以下是事件的关键要素汇总:

1、获奖人:5哥

2、钱包地址:

0xa169df5ed3363cfc4c92ac96c6c5f2a42fccbf85


3、成功购买交易地址:

0x7a06d9f11e650fbb2061b320442e26b4a704e1277547e943d73e5b67eb49c349


4、中奖打款交易地址:

0xe08a519c03cb0aed0e04b33104112d65fa1d3a48cd3aeab65f047b2abce9d508


5、黑客5哥创建可疑合约的交易地址:

https://etherscan.io/tx/0x21ebb34d74aa487f036d5b8b5cf9cbfc7083b9fec3614a312341a3ab01592293


6、购买交易的区块高度:6191896


7、矿工:f2pool_2 (鱼池)


8、区块信息:七彩神仙鱼


9、其他参考资料、信息来源:

https://etherscan.io/address/0xa169df5ed3363cfc4c92ac96c6c5f2a42fccbf85

https://etherscan.io/tx/0xe08a519c03cb0aed0e04b33104112d65fa1d3a48cd3aeab65f047b2abce9d508

https://etherscan.io/block/6191896


作者:dapdap, dapdap区块链 

币圈“徐翔”揭秘坐庄黑幕:韭菜不够用了,交易所、私募、项目方互杀

qudian 发表了文章 • 2018-08-21 10:59 • 来自相关话题

 从传统投资领域转战币圈的他,从事着一个对圈外人而言非常陌生的职业:加密货币币值管理。“其实就是职业庄家。”

X先生曾操盘管理过数十只币,最高管理流通币值上百亿等值人民币,高峰期旗下专职下单员团队上百人,圈内人送外号“币圈徐翔”。

近一年以来,币圈急速升温。随着币市过山车般的暴涨暴跌,有人声称手握5位数比特币身价上亿,有人损失惨重、甚至倾家荡产。在这背后,庄家的身影无处不在。

在X先生的讲述中,币圈庄家洗盘、拉盘、抛盘,疯狂割“韭菜”的常见手法,币价暴跌下,“韭菜”明显不够,交易所、项目方、私募之间的互杀……整个币圈的野蛮生态一一呈现。

“这件事让我并不快乐,这是短期的黑暗时代。”X先生这样解释自己愿意揭开币圈内幕的原因:“在没有监管的市场上,个人投资者根本不可能战胜庄家。当下的币圈是个连赌场都不如的市场,很多内幕普通投资者都不知道,看到的很多都不是真实的,这里充斥着骗局和陷阱,是时候该有人站出来说些真话了。”

以下是与深喉X先生的采访对话,其中Q代表提问,A代表X先生回答。


Q:作为币值管理资深业者,你平时的主要工作是?

A:拉盘砸盘,操纵币价,因为币圈没有任何监管,市场也是一个国际化的市场,去年我们在做币值管理,今年我们在帮项目方发币。


Q:币值管理怎么做?

A:币值管理两件事,第一是操盘,包括拉盘和砸盘。第二是做流动性。我们有量化趋势回归策略。它会做两件事,一是不断的对敲,做虚假的交易量。二是不断的填小单子,把人工拉盘造成的跳空做平滑。手工做的拉盘是不平滑的,很硬的一个曲线。

我们有总的策略师,一个项目一个组,底下有下单员,下单员是很便宜的工作人员,2500/月的那种,但是策略师比较贵;我们要控制劳务市场风险。

我们有操盘作战会议室。譬如今天我要对某个币拉盘,我要通知大家某个时间点都要到,到了这里,手机全没收,打电话全用座机。进来时什么都别带,房间四个角摄像头,盯着大家屏幕。这是我们基本的配置。


Q:摄像头为什么是盯着大家屏幕?

A:这样是为了怕他们做老鼠仓,我拉盘一个币,你不能先买进去。


Q:币值管理的操作流程有几个阶段?

A:一般分三个阶段。私募融资的时候,会做锁仓的操作。这在股市里面是没有的。锁仓是什么意思,譬如我把20%的币以单价1元/个卖出去了,交换回20000ETH。但是20%并不是初期就放给大家,20%又会被分,其中20%的20%,约总量的4%,初期就释放了,16%会三个月后释放。也就是三个月后会突然爆发一个16%的流通盘。但是在这个区间,只有4%的流动盘,我有20000ETH的筹码,也就是我的筹码和流动盘是完全不对等的,我想拉多少拉多少。

第一阶段也就在7天以内,让他赚一点,再赔一点,造成恐慌,这段时间就瞎搞,上下200%,洗盘。因为很多人作为私募投资者,他们指望开盘暴利,卖掉、赚钱,这种我们要把他打到绝望,第一我们要砸,绝望了就卖,我们的社群、市场统统喊利空。

开盘的时候,嗖一下,一根线上去,为什么一根线上去?半夜,没成交量,哐、哐、哐三个台阶下来,让人感觉看不到底一样。接着横一段时间,不横大家是不出来的,一直横,如果第一阶段7天的话,横盘至少三天。回调一下,这样就把盘洗干净了,可能我让他以投资的价格把这4%(流通盘),洗成了2%,这样庄家再拉盘压力就小了。

接下来就是拉盘了。拉盘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流通盘控制很好的情况下,直接用自己的钱就可以拉盘。一种是流通盘控制不好的情况下,那我就需要再借一笔钱,配合一块拉盘。

币圈拉盘要拉的急,跌要跌的缓。人工操纵市场,要快牛、慢熊。首先拉盘要耗筹码,大家反映过来要慢,但是当市场急剧波动的时候,大家不卖,不敢卖,横盘的时候才会卖。所以一开始,我们哐一根线,哐一根线,尽快的涨到高点。譬如从1块钱,涨到10块钱,然后立刻回落,譬如7块钱,其实我就是要拉到7块钱。在暴涨暴跌之中,实际上没什么流动性。消耗的资金量也相对可控。

第三阶段是下跌。跌的时候为什么要慢呢,因为跌的话,需要把筹码卖出去。20%的币已经给人家了,80%还在我们自己手上。你可能花了一部分钱,把盘拉上去了,但是目的是把80%的币卖出去,怎么处理掉?它不是一条线直接下来的,每一次它的高点比上一次的高点低,它的低点也比上一次的低点低,并且它的振幅在不断的扩大,基本上是这样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的好处是,作为一个散户,会看到W底,形成触底反弹的假象。基本在这个阶段,把80%的筹码哐、哐、哐处理掉。

第一阶段是洗盘,第二个阶段是拉盘,第三阶段是下跌阶段。基本上三个月是一个坎。1块钱(初始私募价)也是一个坎。我要确保锁仓打开之前,砸到1块钱(初始私募价)这个位置,不然锁仓结束之后,他们(拥有16%币的私募)也会把价格砸下来。

针对不锁仓模式的市值管理更简单,基本上就是跌,然后大家割肉。


Q:币值管理的核心是什么?

A:币值管理本质是普通投资者和项目方币值管理团队的博弈。整个交易中,第一是先谋胜再谋战,整个操作的过程中,先做筹码的论证,如果觉得这把仗能打赢就打。第二是币值管理的操作。第三是一级市场的基本面。你需要去喊单,需要去社群里面运营舆论,需要去放市场消息。


Q:目前为什么市场那么惨?

A:市场分为牛市和熊市,就像一杯咖啡,牛市时一堆泡沫,所有人都去分泡沫,泡沫是凭什么产生?是因为有人不卖,也就是说资产在增值,大家在分食泡沫。

熊市的特点是流动性的匮乏,泡沫没了。举一个列子,你有800万的房,400万卖给我,我200万卖给别人,我们每个人都没赚。熊市的时候,第一个特点是泡沫在消减,不是零和游戏而是负和游戏。第二,泡沫没了后,我们都是存量博弈了,因为每个人都有压力,每个人都需要给他背后的人赚钱。熊市的特点就是有量暴跌加无量阴跌,之后触底反弹。

熊市的逻辑是大家互杀,负和博弈。互相杀的过程中,有四方力量,交易所,项目方,私募和韭菜。这四方力量,首先是交易所、项目方、私募团结起来,杀韭菜。韭菜的数量急剧锐减,锐减之后,杀不了韭菜,大家开始互相杀。交易所杀项目方,项目方杀私募。目前是交易所割项目方、项目方割私募的阶段。


Q:交易所怎么杀项目方?

A:ZB、Exx、Coinw交易所,他们都是火星人下面的,这几个交易所有几大罪状,他们有几大杀项目方的方法。

方案1,拿押金炒币。项目方会给交易所押金,他(交易所)会拿项目方的押金炒币,高位卖掉,低位再接回来。这还算好,是市场行为。项目方给他的押金很多是代币,他承诺过项目方,押金是不能动的,除非项目方违约,他才能动用。而他直接把押金先卖出去,再买回来。就像拿保证金炒股一样,行为恶劣。

方案2,凭空借。在市值管理过程中,我们发现,整个市场的流通盘加起来,超过发行的总币数。为什么这样?他们凭空借了一些币,因为币都在交易所,很方便修改数字。凭空借一些币,然后卖空,卖完以后,在底部再把它买回来。因为他们凭空卖币,肯定有人拿到了这些币,可能要提现,如果提现的话有兑付危机,他们再在底部把它买回来。大家在证券市场,融券卖空,而他们则凭空就借一个币去卖,卖完之后,再还回去这个虚空,这非常无耻。

方案3,禁止提现。本质上是老板把钱挪走炒币,赚的时候好说,赔的时候就傻X了,而且交易所还存在盗币的问题。客户放在里面的头寸没有监管,他随时可以挪用,一旦少的时候,客户提现它就不给提了。

这几个交易所我们全都遇到过提现问题。基本上就说我们的系统故障,钱包只能充值、不能提现,或是小额可以提,大额不能提。

而且他们本身具有优先成交权,在同样的价格上,他们可以优先成交买卖。在交易所的战场上,你打不过它,他已经可以用世界的规则作战。

通过这些手法,项目方被割的非常惨烈。


Q:项目方怎么杀私募?

A:今天的项目方怎么挣钱?第一被交易所割,第二,死命的割私募。项目方有筹码,他要让币价涨,需要花成本。他要让币价跌,不用花成本,只要抛售即可。市值管理是割二级市场韭菜,杀私募是直接割一级韭菜。这里面最近的案例,一个叫朱潘的人,号称90后“币圈天才”,号称100天赚100亿,1天赚1亿。

也许下一步,加密货币的私募就将批量倒闭、办公室转租,现在已经有很多私募基金的办公室在转租。

当前,存量的韭菜博弈杀完了,交易所、项目方、私募要互相杀。当交易所杀项目方的时候,不会有矛盾出现。但是,当项目方杀私募的时候,会造成巨大的舆论危机,因为私募方背后是散户,私募方背后有媒体。其实这样的相爱相杀一直存在,只是,私募被杀的时候会叫;项目方被杀的时候,它忍着不叫;韭菜被杀时候,想叫也叫不出来。


Q:币值管理服务的收费模式?

A:分两部分费用。一部分是固定费用,一部分是carry(收益分成)。譬如我们为项目方服务,项目方给我们一个账户,账户里面有5000万的BTC,和价值5000万的小币种。我们操盘了三个月或是六个月,账户变为6000万的BTC和7000万的小币种,那么除去原来的数量,收益1000万的btc和2000万的小币种,我们收30%的carry。整个账户的交易权在我们手上,提现权在客户手上。

对于一些长期服务的小币种,我们还会收千五左右的总代币。像blockVC等他们还会收一些月费,10~15万美金/月。

我们自己内部有系统,但是只能兼容几个大的交易所,小的交易所我们都人工下单,所以在成都那边我们有大量的下单员,对外叫交易员。


Q:交易所允许做币值管理吗?

A:交易所会要求项目方必须做币值管理,没有币值管理会被下架。因为真实的交易确实没有那么多,交易所对我们的要求,第一,要做足够的交易量。第二,线要平滑,要有利于真实用户的交易。实际上大部分交易所都有自己的币值管理团队。


Q:有没有不做币值管理的币?

A:对于好的币种,也有币值管理团队,不拉盘,也不砸盘,只维护流动行就好。把曲线做平滑,做不断。也就是说好的币不会大拉大砸,这伤害散户。


Q:交易所对币值管理团队是怎么收手续费的?

A:一般交易所对币值管理团队收千一的手续费,有的交易所会给到币值管理团队零手续费的账号,有的交易所为了赚钱,则不给。譬如Fcoin,她要求每个币的交易量是500万,千一的手续费。交易量500万就意味着买500万,卖500万,合计1000万,千一的手续费用就是一天1万块钱。我们自己的账号,操作我们自己的币,不收手续费,但是操作别人家的币,还是要交。


Q:交易所生存状态如何?

A:目前来讲,中国就三大交易所。因为产品技术做不出区别,小交易所也没什么特殊的。现在的交易所也很缺钱,原先他们会找中间人,帮项目方上币,中间人会收费用,再给交易所交钱。这样可以帮交易所避免法律风险,交易所把币下架时,就不会有意外产生,因为这是给中间人的费用。


Q:上小交易所是否流量不如大交易所?

A:大交易所的流量不会分给小币种,小币种的流量一定要靠自己获取。一个小币种也没多少人玩,可能就1000个人。因为这是个投机型产品,也就是用户的钱是有限的。


Q:币圈是否有权威的中立的第三方机构?

A:在币圈,没有独立的研究机构和评级机构,因为独立赚不到钱。本质上都是自媒体,做内容,获取流量,然后找项目方要钱。在这个市场上,最懂的是交易所,其次是项目方,最后是投资人。

有一些公司,不断参加各种高逼格的会,不断的做品牌,做LOGO,目的就是喊单。在它的公众号里以非常专业的角度,告诉人家,这个币好,快来买,买了就涨。我们觉得喊单的意义不大,因为我们自己做币值管理,我们不喊单,但是我们会合作很多喊单方。

现在整个市场也没多少喊单方了,因为喊单初喊有用,后面喊得都没用,第一次有用,第二次韭菜就学精了。很多自媒体账号从2015年就开始运营,喊这么一次单,从此就废了。

遇到北上广深杭的喊单方合作请求,(我们)聊都不聊。遇到西部或二三线城市的喊单,还能喊一下,因为韭菜还没被割过。


Q:最后您对参与币圈的普通投资者有什么建议?

A:主力代币可做波段不可长拿。小币都是庄家控盘,在没有监管的市场上,个人投资者根本不可能战胜庄家。当下的币圈是个连赌场都不如的市场,很多内幕普通投资者都不知道,不要被币圈的造富神话迷惑盲目进场。(升妹儿) 查看全部

zuozhuang.jpg

 从传统投资领域转战币圈的他,从事着一个对圈外人而言非常陌生的职业:加密货币币值管理。“其实就是职业庄家。”

X先生曾操盘管理过数十只币,最高管理流通币值上百亿等值人民币,高峰期旗下专职下单员团队上百人,圈内人送外号“币圈徐翔”。

近一年以来,币圈急速升温。随着币市过山车般的暴涨暴跌,有人声称手握5位数比特币身价上亿,有人损失惨重、甚至倾家荡产。在这背后,庄家的身影无处不在。

在X先生的讲述中,币圈庄家洗盘、拉盘、抛盘,疯狂割“韭菜”的常见手法,币价暴跌下,“韭菜”明显不够,交易所、项目方、私募之间的互杀……整个币圈的野蛮生态一一呈现。

“这件事让我并不快乐,这是短期的黑暗时代。”X先生这样解释自己愿意揭开币圈内幕的原因:“在没有监管的市场上,个人投资者根本不可能战胜庄家。当下的币圈是个连赌场都不如的市场,很多内幕普通投资者都不知道,看到的很多都不是真实的,这里充斥着骗局和陷阱,是时候该有人站出来说些真话了。”

以下是与深喉X先生的采访对话,其中Q代表提问,A代表X先生回答。


Q:作为币值管理资深业者,你平时的主要工作是?

A:拉盘砸盘,操纵币价,因为币圈没有任何监管,市场也是一个国际化的市场,去年我们在做币值管理,今年我们在帮项目方发币。


Q:币值管理怎么做?

A:币值管理两件事,第一是操盘,包括拉盘和砸盘。第二是做流动性。我们有量化趋势回归策略。它会做两件事,一是不断的对敲,做虚假的交易量。二是不断的填小单子,把人工拉盘造成的跳空做平滑。手工做的拉盘是不平滑的,很硬的一个曲线。

我们有总的策略师,一个项目一个组,底下有下单员,下单员是很便宜的工作人员,2500/月的那种,但是策略师比较贵;我们要控制劳务市场风险。

我们有操盘作战会议室。譬如今天我要对某个币拉盘,我要通知大家某个时间点都要到,到了这里,手机全没收,打电话全用座机。进来时什么都别带,房间四个角摄像头,盯着大家屏幕。这是我们基本的配置。


Q:摄像头为什么是盯着大家屏幕?

A:这样是为了怕他们做老鼠仓,我拉盘一个币,你不能先买进去。


Q:币值管理的操作流程有几个阶段?

A:一般分三个阶段。私募融资的时候,会做锁仓的操作。这在股市里面是没有的。锁仓是什么意思,譬如我把20%的币以单价1元/个卖出去了,交换回20000ETH。但是20%并不是初期就放给大家,20%又会被分,其中20%的20%,约总量的4%,初期就释放了,16%会三个月后释放。也就是三个月后会突然爆发一个16%的流通盘。但是在这个区间,只有4%的流动盘,我有20000ETH的筹码,也就是我的筹码和流动盘是完全不对等的,我想拉多少拉多少。

第一阶段也就在7天以内,让他赚一点,再赔一点,造成恐慌,这段时间就瞎搞,上下200%,洗盘。因为很多人作为私募投资者,他们指望开盘暴利,卖掉、赚钱,这种我们要把他打到绝望,第一我们要砸,绝望了就卖,我们的社群、市场统统喊利空。

开盘的时候,嗖一下,一根线上去,为什么一根线上去?半夜,没成交量,哐、哐、哐三个台阶下来,让人感觉看不到底一样。接着横一段时间,不横大家是不出来的,一直横,如果第一阶段7天的话,横盘至少三天。回调一下,这样就把盘洗干净了,可能我让他以投资的价格把这4%(流通盘),洗成了2%,这样庄家再拉盘压力就小了。

接下来就是拉盘了。拉盘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流通盘控制很好的情况下,直接用自己的钱就可以拉盘。一种是流通盘控制不好的情况下,那我就需要再借一笔钱,配合一块拉盘。

币圈拉盘要拉的急,跌要跌的缓。人工操纵市场,要快牛、慢熊。首先拉盘要耗筹码,大家反映过来要慢,但是当市场急剧波动的时候,大家不卖,不敢卖,横盘的时候才会卖。所以一开始,我们哐一根线,哐一根线,尽快的涨到高点。譬如从1块钱,涨到10块钱,然后立刻回落,譬如7块钱,其实我就是要拉到7块钱。在暴涨暴跌之中,实际上没什么流动性。消耗的资金量也相对可控。

第三阶段是下跌。跌的时候为什么要慢呢,因为跌的话,需要把筹码卖出去。20%的币已经给人家了,80%还在我们自己手上。你可能花了一部分钱,把盘拉上去了,但是目的是把80%的币卖出去,怎么处理掉?它不是一条线直接下来的,每一次它的高点比上一次的高点低,它的低点也比上一次的低点低,并且它的振幅在不断的扩大,基本上是这样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的好处是,作为一个散户,会看到W底,形成触底反弹的假象。基本在这个阶段,把80%的筹码哐、哐、哐处理掉。

第一阶段是洗盘,第二个阶段是拉盘,第三阶段是下跌阶段。基本上三个月是一个坎。1块钱(初始私募价)也是一个坎。我要确保锁仓打开之前,砸到1块钱(初始私募价)这个位置,不然锁仓结束之后,他们(拥有16%币的私募)也会把价格砸下来。

针对不锁仓模式的市值管理更简单,基本上就是跌,然后大家割肉。


Q:币值管理的核心是什么?

A:币值管理本质是普通投资者和项目方币值管理团队的博弈。整个交易中,第一是先谋胜再谋战,整个操作的过程中,先做筹码的论证,如果觉得这把仗能打赢就打。第二是币值管理的操作。第三是一级市场的基本面。你需要去喊单,需要去社群里面运营舆论,需要去放市场消息。


Q:目前为什么市场那么惨?

A:市场分为牛市和熊市,就像一杯咖啡,牛市时一堆泡沫,所有人都去分泡沫,泡沫是凭什么产生?是因为有人不卖,也就是说资产在增值,大家在分食泡沫。

熊市的特点是流动性的匮乏,泡沫没了。举一个列子,你有800万的房,400万卖给我,我200万卖给别人,我们每个人都没赚。熊市的时候,第一个特点是泡沫在消减,不是零和游戏而是负和游戏。第二,泡沫没了后,我们都是存量博弈了,因为每个人都有压力,每个人都需要给他背后的人赚钱。熊市的特点就是有量暴跌加无量阴跌,之后触底反弹。

熊市的逻辑是大家互杀,负和博弈。互相杀的过程中,有四方力量,交易所,项目方,私募和韭菜。这四方力量,首先是交易所、项目方、私募团结起来,杀韭菜。韭菜的数量急剧锐减,锐减之后,杀不了韭菜,大家开始互相杀。交易所杀项目方,项目方杀私募。目前是交易所割项目方、项目方割私募的阶段。


Q:交易所怎么杀项目方?

A:ZB、Exx、Coinw交易所,他们都是火星人下面的,这几个交易所有几大罪状,他们有几大杀项目方的方法。

方案1,拿押金炒币。项目方会给交易所押金,他(交易所)会拿项目方的押金炒币,高位卖掉,低位再接回来。这还算好,是市场行为。项目方给他的押金很多是代币,他承诺过项目方,押金是不能动的,除非项目方违约,他才能动用。而他直接把押金先卖出去,再买回来。就像拿保证金炒股一样,行为恶劣。

方案2,凭空借。在市值管理过程中,我们发现,整个市场的流通盘加起来,超过发行的总币数。为什么这样?他们凭空借了一些币,因为币都在交易所,很方便修改数字。凭空借一些币,然后卖空,卖完以后,在底部再把它买回来。因为他们凭空卖币,肯定有人拿到了这些币,可能要提现,如果提现的话有兑付危机,他们再在底部把它买回来。大家在证券市场,融券卖空,而他们则凭空就借一个币去卖,卖完之后,再还回去这个虚空,这非常无耻。

方案3,禁止提现。本质上是老板把钱挪走炒币,赚的时候好说,赔的时候就傻X了,而且交易所还存在盗币的问题。客户放在里面的头寸没有监管,他随时可以挪用,一旦少的时候,客户提现它就不给提了。

这几个交易所我们全都遇到过提现问题。基本上就说我们的系统故障,钱包只能充值、不能提现,或是小额可以提,大额不能提。

而且他们本身具有优先成交权,在同样的价格上,他们可以优先成交买卖。在交易所的战场上,你打不过它,他已经可以用世界的规则作战。

通过这些手法,项目方被割的非常惨烈。


Q:项目方怎么杀私募?

A:今天的项目方怎么挣钱?第一被交易所割,第二,死命的割私募。项目方有筹码,他要让币价涨,需要花成本。他要让币价跌,不用花成本,只要抛售即可。市值管理是割二级市场韭菜,杀私募是直接割一级韭菜。这里面最近的案例,一个叫朱潘的人,号称90后“币圈天才”,号称100天赚100亿,1天赚1亿。

也许下一步,加密货币的私募就将批量倒闭、办公室转租,现在已经有很多私募基金的办公室在转租。

当前,存量的韭菜博弈杀完了,交易所、项目方、私募要互相杀。当交易所杀项目方的时候,不会有矛盾出现。但是,当项目方杀私募的时候,会造成巨大的舆论危机,因为私募方背后是散户,私募方背后有媒体。其实这样的相爱相杀一直存在,只是,私募被杀的时候会叫;项目方被杀的时候,它忍着不叫;韭菜被杀时候,想叫也叫不出来。


Q:币值管理服务的收费模式?

A:分两部分费用。一部分是固定费用,一部分是carry(收益分成)。譬如我们为项目方服务,项目方给我们一个账户,账户里面有5000万的BTC,和价值5000万的小币种。我们操盘了三个月或是六个月,账户变为6000万的BTC和7000万的小币种,那么除去原来的数量,收益1000万的btc和2000万的小币种,我们收30%的carry。整个账户的交易权在我们手上,提现权在客户手上。

对于一些长期服务的小币种,我们还会收千五左右的总代币。像blockVC等他们还会收一些月费,10~15万美金/月。

我们自己内部有系统,但是只能兼容几个大的交易所,小的交易所我们都人工下单,所以在成都那边我们有大量的下单员,对外叫交易员。


Q:交易所允许做币值管理吗?

A:交易所会要求项目方必须做币值管理,没有币值管理会被下架。因为真实的交易确实没有那么多,交易所对我们的要求,第一,要做足够的交易量。第二,线要平滑,要有利于真实用户的交易。实际上大部分交易所都有自己的币值管理团队。


Q:有没有不做币值管理的币?

A:对于好的币种,也有币值管理团队,不拉盘,也不砸盘,只维护流动行就好。把曲线做平滑,做不断。也就是说好的币不会大拉大砸,这伤害散户。


Q:交易所对币值管理团队是怎么收手续费的?

A:一般交易所对币值管理团队收千一的手续费,有的交易所会给到币值管理团队零手续费的账号,有的交易所为了赚钱,则不给。譬如Fcoin,她要求每个币的交易量是500万,千一的手续费。交易量500万就意味着买500万,卖500万,合计1000万,千一的手续费用就是一天1万块钱。我们自己的账号,操作我们自己的币,不收手续费,但是操作别人家的币,还是要交。


Q:交易所生存状态如何?

A:目前来讲,中国就三大交易所。因为产品技术做不出区别,小交易所也没什么特殊的。现在的交易所也很缺钱,原先他们会找中间人,帮项目方上币,中间人会收费用,再给交易所交钱。这样可以帮交易所避免法律风险,交易所把币下架时,就不会有意外产生,因为这是给中间人的费用。


Q:上小交易所是否流量不如大交易所?

A:大交易所的流量不会分给小币种,小币种的流量一定要靠自己获取。一个小币种也没多少人玩,可能就1000个人。因为这是个投机型产品,也就是用户的钱是有限的。


Q:币圈是否有权威的中立的第三方机构?

A:在币圈,没有独立的研究机构和评级机构,因为独立赚不到钱。本质上都是自媒体,做内容,获取流量,然后找项目方要钱。在这个市场上,最懂的是交易所,其次是项目方,最后是投资人。

有一些公司,不断参加各种高逼格的会,不断的做品牌,做LOGO,目的就是喊单。在它的公众号里以非常专业的角度,告诉人家,这个币好,快来买,买了就涨。我们觉得喊单的意义不大,因为我们自己做币值管理,我们不喊单,但是我们会合作很多喊单方。

现在整个市场也没多少喊单方了,因为喊单初喊有用,后面喊得都没用,第一次有用,第二次韭菜就学精了。很多自媒体账号从2015年就开始运营,喊这么一次单,从此就废了。

遇到北上广深杭的喊单方合作请求,(我们)聊都不聊。遇到西部或二三线城市的喊单,还能喊一下,因为韭菜还没被割过。


Q:最后您对参与币圈的普通投资者有什么建议?

A:主力代币可做波段不可长拿。小币都是庄家控盘,在没有监管的市场上,个人投资者根本不可能战胜庄家。当下的币圈是个连赌场都不如的市场,很多内幕普通投资者都不知道,不要被币圈的造富神话迷惑盲目进场。(升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