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

瑞银

重磅!《华尔街日报》曝14大国际银行联合发币,“类似比特币”

资讯huoxing 发表了文章 • 2019-06-04 12:55 • 来自相关话题

4月至今,比特币从4000多美元上升到8500美元,涨幅超过100%。比特币惊人涨势的动力就来自大公司的入场。



越来越多大型金融机构加入区块链金融的行列。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以瑞银集团(UBS Group AG)为代表的14家金融机构计划推出“类似比特币”的加密货币进行跨境交易结算。这14家金融机构分别是来自美国、欧洲、日本的大型银行和金融机构,除瑞银外还包括巴克莱集团、纳斯达克、瑞士信贷集团、纽约梅隆银行公司等13家知名公司。

各方共投资5000万英镑(约合6320万美元)成立了一家名为Fnality International的合资公司来管理即将推出的加密货币。被它们寄予厚望的加密货币名为“公共事业结算币”(utility settlement coin),简称USC。

USC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摩根大通在今年2月推出的自有加密货币JPM Coin。除了同样用于跨境交易结算,JPM Coin还将用于另外两大场景:证券交易和取代美元在摩根大通资金业务间的流通。

摩根大通推出JPM Coin时,很多人还在怀疑大型金融机构布局区块链的决心。但之后短短几个月,市场陆续传出富达、TD Ameritrade、ErisX等传统金融机构布局区块链金融的消息。而今天随着瑞银、巴克莱集团、纳斯达克、瑞士信贷等14家金融机构共同推出USC,传统金融机构要接管新生区块链和加密资产市场的决心再明显不过了。

越早发现这一现象并付诸实施的投资者,就越早在市场中获益。以投资比特币为例,4月至今,比特币从4000多美元上升到8500美元,涨幅超过100%。支撑比特币惊人涨势的动力就来自过去一段时间Facebook、富达等大型科技、金融公司布局区块链市场的消息。

瑞银等14家金融机构推出的USC能否推动加密资产市场再度上涨?和BTC、ETH等加密资产相比,它又有哪些不同?普通人是否有投资USC的机会?更多细节,请阅读火星财经APP(ID:hxcj24h)独家译文:

以瑞银集团(UBS Group AG)为代表的14家金融公司计划使用“类似比特币”的加密货币进行跨境交易结算,这是区块链技术应用方面取得的最大进展之一。

这14家公司包括来自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大型银行。它们已经成立一家合资公司来开发名为“公用事业结算币”(USC,utility settlement coin)的加密货币。目前,它们向这家名为Fnality International的合作公司投资了5000万英镑,换算后大约为6320万美元。

USC的启动预示着银行业在使用区块链技术方面进入了全新阶段。许多区块链项目正在从测试阶段转入应用阶段,表明该技术正在融入全球金融基础设施。

USC既可以作为支付工具,也可以作为“信使”——携带完成交易所需的所有信息,减少交易的时间和成本。

处理一项贸易可能涉及多个方面,特别是跨境交易。跨境交易通常需要几天甚至几周才能完成,实际中一方最终未能完成交易的情况也很常见。

但是在基于区块链的跨境交易系统中,过去由第三方执行的功能都被集成到交易系统本身中。

瑞银(UBS)战略投资主管海德·杰弗瑞(Hyder Jaffrey)表示,“(区块链)消除了导致市场交易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的所有风险,包括结算风险、交易对手风险和市场风险。”

摩根大通也在致力研发一种与USC类似、名为JPM Coin的加密货币。2018年,摩根大通还推出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共享平台——银行间信息网络IIN(Interbank Information Network)。目前已有250多名机构成员加入IIN,包括西班牙桑坦德银行、巴西布拉德斯科银行等。

美国存管信托和结算公司计划今年晚些时候推出一个名为AxCore的平台,用于处理信贷衍生品数据的交易和结算。加密资产XRP背后的Ripple公司正在建设基于区块链的网络,允许银行绕过中间商。此外,创业公司R3也一直在开发区块链技术——这个名为Corda的技术同样可以应用于多种银行服务。

USC将由央行持有的银行自有货币作为后盾。除瑞银(UBS)外,它的支持者还包括巴克莱集团、纳斯达克、瑞士信贷集团、纽约梅隆银行公司、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道富银行、德国商业银行、桑坦德银行、荷兰国际银行、比利时联合银行、劳埃德银行、三菱UFJ銀行和三井住友银行。

Fnality首席执行官Rhomaios Ram表示,公司正在与多个国家的监管机构合作,以获得批准,合规运营。

监管问题是目前影响区块链发展的一大阻力,典型代表是纽交所母公司洲际交易所旗下的Bakkt。但Rhomaios Ram对USC很有信心,他表示在12个月内,USC会实现完全投入使用。



本文旨在提供更多市场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文 | 梁雨山 陈向明
出品 | 火星财经APP(ID:hxcj24h) 查看全部
banks_1.jpg


4月至今,比特币从4000多美元上升到8500美元,涨幅超过100%。比特币惊人涨势的动力就来自大公司的入场。




越来越多大型金融机构加入区块链金融的行列。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以瑞银集团(UBS Group AG)为代表的14家金融机构计划推出“类似比特币”的加密货币进行跨境交易结算。这14家金融机构分别是来自美国、欧洲、日本的大型银行和金融机构,除瑞银外还包括巴克莱集团、纳斯达克、瑞士信贷集团、纽约梅隆银行公司等13家知名公司。

各方共投资5000万英镑(约合6320万美元)成立了一家名为Fnality International的合资公司来管理即将推出的加密货币。被它们寄予厚望的加密货币名为“公共事业结算币”(utility settlement coin),简称USC。

USC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摩根大通在今年2月推出的自有加密货币JPM Coin。除了同样用于跨境交易结算,JPM Coin还将用于另外两大场景:证券交易和取代美元在摩根大通资金业务间的流通。

摩根大通推出JPM Coin时,很多人还在怀疑大型金融机构布局区块链的决心。但之后短短几个月,市场陆续传出富达、TD Ameritrade、ErisX等传统金融机构布局区块链金融的消息。而今天随着瑞银、巴克莱集团、纳斯达克、瑞士信贷等14家金融机构共同推出USC,传统金融机构要接管新生区块链和加密资产市场的决心再明显不过了。

越早发现这一现象并付诸实施的投资者,就越早在市场中获益。以投资比特币为例,4月至今,比特币从4000多美元上升到8500美元,涨幅超过100%。支撑比特币惊人涨势的动力就来自过去一段时间Facebook、富达等大型科技、金融公司布局区块链市场的消息。

瑞银等14家金融机构推出的USC能否推动加密资产市场再度上涨?和BTC、ETH等加密资产相比,它又有哪些不同?普通人是否有投资USC的机会?更多细节,请阅读火星财经APP(ID:hxcj24h)独家译文:

以瑞银集团(UBS Group AG)为代表的14家金融公司计划使用“类似比特币”的加密货币进行跨境交易结算,这是区块链技术应用方面取得的最大进展之一。

这14家公司包括来自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大型银行。它们已经成立一家合资公司来开发名为“公用事业结算币”(USC,utility settlement coin)的加密货币。目前,它们向这家名为Fnality International的合作公司投资了5000万英镑,换算后大约为6320万美元。

USC的启动预示着银行业在使用区块链技术方面进入了全新阶段。许多区块链项目正在从测试阶段转入应用阶段,表明该技术正在融入全球金融基础设施。

USC既可以作为支付工具,也可以作为“信使”——携带完成交易所需的所有信息,减少交易的时间和成本。

处理一项贸易可能涉及多个方面,特别是跨境交易。跨境交易通常需要几天甚至几周才能完成,实际中一方最终未能完成交易的情况也很常见。

但是在基于区块链的跨境交易系统中,过去由第三方执行的功能都被集成到交易系统本身中。

瑞银(UBS)战略投资主管海德·杰弗瑞(Hyder Jaffrey)表示,“(区块链)消除了导致市场交易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的所有风险,包括结算风险、交易对手风险和市场风险。”

摩根大通也在致力研发一种与USC类似、名为JPM Coin的加密货币。2018年,摩根大通还推出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共享平台——银行间信息网络IIN(Interbank Information Network)。目前已有250多名机构成员加入IIN,包括西班牙桑坦德银行、巴西布拉德斯科银行等。

美国存管信托和结算公司计划今年晚些时候推出一个名为AxCore的平台,用于处理信贷衍生品数据的交易和结算。加密资产XRP背后的Ripple公司正在建设基于区块链的网络,允许银行绕过中间商。此外,创业公司R3也一直在开发区块链技术——这个名为Corda的技术同样可以应用于多种银行服务。

USC将由央行持有的银行自有货币作为后盾。除瑞银(UBS)外,它的支持者还包括巴克莱集团、纳斯达克、瑞士信贷集团、纽约梅隆银行公司、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道富银行、德国商业银行、桑坦德银行、荷兰国际银行、比利时联合银行、劳埃德银行、三菱UFJ銀行和三井住友银行。

Fnality首席执行官Rhomaios Ram表示,公司正在与多个国家的监管机构合作,以获得批准,合规运营。

监管问题是目前影响区块链发展的一大阻力,典型代表是纽交所母公司洲际交易所旗下的Bakkt。但Rhomaios Ram对USC很有信心,他表示在12个月内,USC会实现完全投入使用。



本文旨在提供更多市场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文 | 梁雨山 陈向明
出品 | 火星财经APP(ID:hxcj24h)

摩根、汇丰、花旗决战区块链,谁能称霸跨境支付?

市场odaily 发表了文章 • 2019-05-07 10:51 • 来自相关话题

区块链重塑跨境支付业务,通过与美元挂钩的银行代币来吸收世界财富流到美国,帮助美国继续稳固美元霸权。 



近日,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又拿下一项有关区块链的专利。此前,美国银行以 50 多份专利成为了拥有最多区块链相关专利的银行,美国银行也正希望通过专利申请,在区块链领域抢占先机。

事实上,不只美国银行,自去年以来,大量海外银行已纷纷进场,除了专利申请,还基于区块链发行债券、结算货币、信用证等。

Odaily星球日报针对美国银行、汇丰银行、摩根大通等八大海外银行的区块链布局进行盘点后发现,这八大银行在区块链上公开的应用内容有足足 84 项。

在此前,金融一度被认为是区块链的最佳应用场景。人们认为,区块链会革中心化金融机构的命,有可能冲击传统银行现有的业务职能体系。

显然,现在区块链成为了海外八大银行们争相抢滩的高地。这寓意着,中心化的金融机构意识到了止步的风险,在变革来临前,中心化的银行们正在顺应前沿趋势,进行自我革命。


海外银行涌向区块链,38% 为贸易金融相关


根据 Relbanks 于 2018 年做出的世界银行市值规模排名,Odaily星球日报从中挑选出了在区块链业务中探索广泛且市值排名位列全球前茅的八大海外银行,分别是摩根大通集团、美国银行、富国银行集团、汇丰控股有限公司、花旗集团、三菱UFJ金融集团、高盛集团、瑞银集团。

八大海外银行中,摩根大通是最早涉猎区块链领域的海外银行,其早在 2013 年就向美国专利局申请过比特币相关专利。

其中,区块链布局最多的前三名银行分别是汇丰、高盛以及美国银行。汇丰在将区块链应用上,起步时机稍落后其余 7 家,但其应用区块链的速度却遥遥领先,应用试水高达 15 项。

经盘点,Odaily星球日报发现,八大海外银行多在 2018 年前后开始大范围拓展区块链应用方向的实验。

综合银行的区块链探索方向来看,贸易金融领域是银行之间争相蚕食的应用宝地,主要应用在信用证、贸易融资和跨境支付三大方面。

粗略统计,八大银行 84 项区块链业务中,共有 33 项与贸易金融、支付相关,占比 38%。

除此之外,摩根大通、花旗银行、三菱集团、高盛均曾尝试过使用发行数字货币的形式来进行支付方向的探索,以改造中心化金融在支付结算领域的痛点。





(注:本图为市值前三银行区块链布局)


汇丰押注区块链+贸易金融


当银行们试验区块链的不同应用可能时,汇丰银行几乎全力扑在了贸易金融上。这也是由汇丰的历史决定的。

从初创时期,贸易融资就是汇丰的一大特色业务。

一个世纪前,汇丰银行在香港创立,汇丰银行的本名是 Hong 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汇丰”一词也是香港人给起的,一方面是取的“汇款丰富”的吉利寓意;另一方面,人们希望该银行所从事的国际汇兑业务能生意兴隆。

早期,汇丰银行主营业务以提供贸易融资为主,该银行曾为中国及欧洲之间频繁的跨境商贸活动提供资金。

在 20 世纪初期,汇丰银行曾向亚洲各国政府提供金融服务,是英国政府在中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地所开账户的重要银行。

汇丰银行向来是贸易金融业务的主力兵。有数据显示,2017 年,汇丰在贸易金融方面的收入达到 25.2 亿美元,是全球贸易金融领域中规模最大的银行之一。

据悉,在贸易金融中,银行们提供信用证、融资机制供应以及对客户的财务管理等服务,多使用的是纸质文件,交易时长也长达数日。

据 Odaily星球日报统计,当前汇丰公开的区块链应用共有 15 项,其中 13 项标的在贸易金融上。





(注:本图为汇丰银行区块链布局)


对比起多在 2015 至 2017 年期间开始区块链应用的其他银行来说,汇丰虽起步稍晚,但推进的力度却不小。有数据统计,汇丰银行在 2017 年投入到区块链技术中的资金大约有 2 亿美元,预计 2019 年则会达到 4 亿美元。

2018 年 5 月,汇丰通过区块链技术,给农业巨头嘉吉集团(Cargill)的一笔大豆货物交易开出了首张信用证,汇丰所使用的 R3 公司的 corda 平台也在这时正式投入商用。

有了区块链,贸易金融无纸化了、交易耗时也得以精简到数个小时以内。汇丰评价,使用区块链技术将能够降低信用证和其他欺诈风险,有助于提高银行效率、减少贸易融资失误。

头部军汇丰的试验引发了业内的广泛关注。有人认为,汇丰正在革自己的命。英国《金融时报》称,这会对 9 万亿美元规模的贸易金融行业构成巨大的冲击。

对此,汇丰银行表示认可,其称,在未来几年,区块链将显著减少传统贸易金融活动。

时任汇丰贸易融资业务负责人 Vivek Ramachandran 也称,这一技术(区块链+贸易金融)已经做好商业化应用的准备,下一步是鼓励更多的参与者加入到相关协议中来。

在去中心化金融彻底冲垮、吞噬中心化金融之前,头部军队中的老手玩家汇丰早已做好了“去中心化”的准备。


人人觊觎的跨境支付市场


再细分一些,跨境支付则是贸易金融领域里的一片蓝海。

跨境支付的市场体量不容小觑,早在 2015 年时,跨境支付带来的收入规模就已经达到了 3000 亿美元,跨境支付带来的交易费却占到了全球支付交易费的 40%。

麦肯锡曾预计,到 2020 年,跨境支付有望创造高于 2 万亿美元的收入;到 2022 年,全球跨境支付交易将达到 6 万亿笔。

毫无疑问,跨境支付是一块拥有庞大市场空间的大蛋糕。

报告调查到,在这高达万亿美元的跨境支付市场中,92% 是 B2B 支付,而 B2B 的支付中, 90% 的交易是通过银行进行的。而当前,银行间统一采用的是 SWIFT 通道,这之中的成本费用并不小。

有数据统计,一笔跨境支付的平均成本在 25 美元到 35 美元之间,最终用户(付款人)的平均成本达到转账金额的 7.68%。

与此同时,跨境转账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来对账,通过 SWIFT 来进行跨境支付的到账时间往往在 3 至 5 天。

高昂的费用和漫长的结算时间,是当前跨境支付最痛的痛点。

对于银行来说,区块链技术正有可能帮助解决跨境支付的成本问题,颠覆当前 SWIFT 设下的护城河。

区块链技术在之中最核心的作用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麦肯锡报告《区块链:银行业游戏规则的颠覆者》中称,区块链技术在 B2B 跨境支付与结算业务中的应用将使每笔交易成本从约 26 美元下降到 15 美元,其中约 75% 为中转银行的支付网络维护费用,25% 为合规、差错调查,以及外汇汇兑成本。

所有人都想瓜分这一块诱人的奶酪。

在 Odaily星球日报所盘点的这八大银行均有尝试在自己的支付业务中应用区块链。为此,摩根大通、花旗银行、三菱集团、高盛四家银行还曾尝试过“发币”。

一方面是激烈的市场竞争氛围,另一方面更严峻的现实却是,跨境支付的生意并不好做。

花旗银行是最早试验通过区块链技术解决跨境支付痛点的企业,早在 2015 年时,花旗这家美国老牌银行就曾发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 citicoin 来改造跨境支付业务。在默默坚持了 4 年之后,没有获得广泛的应用前景,

2019 年,摩根大通大张旗鼓推出用于支付结算的 JPMcoin 后,花旗宣布中止其 citicoin 计划,放弃跨境支付转向自己更擅长的贸易融资领域。

花旗此举是在间接向外界解释,自己尝试过,但终究没啃下跨境支付的蛋糕,SWIFT 定下的传统格局难以撼动。





(注:本图为花旗银行区块链布局)


而摩根大通却依旧一心要挑战和颠覆 SWIFT 的霸权,这又意欲为何?

事实上,摩根大通在推出 JPMcoin 之前,就推出了基于自己私有链“Quorum”的银行间支付平台 IIN,在该方案下,摩根大通已经组建了一只由 185 家银行组成的联盟队伍,JPMcoin 拥有了最初的落地应用场景。

作为美国最大金融服务机构之一,既有实力的资金实力又有大量的人才储备,摩根大通的确有可能成为这次变革中一呼百应的领导者。


美国银行缘何热衷区块链?


尽管上述大多都是正在试验或者论证阶段,但不管最后效果如何,美国的银行几乎将能看到的业务都加入了区块链技术。

美国的银行为何如此“拥抱”区块链?

银行金融体系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美国银行“优待”区块链的背后是美国政府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科技因素的考量。

自二战以来,美国建立了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握有全球金融主导权。不过,随着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美国的金融霸主地位有所松动。而且,全球贸易美元结算体系,特别是国际汇款,需要经由多家银行的专用网络,成本高又耗时不可避免。

区块链的出现,让美国看到了“契机”。

区块链重塑跨境支付业务,通过与美元挂钩的银行代币来吸收世界财富流到美国,帮助美国继续稳固美元霸权。

其次,擅长玩货币游戏的美国当然不会允许一个交易市场游离于自己的管控之外。美国银行积极布局区块链,通过与美元挂钩,将加密货币市场纳入美国金融市场的网络中去,进而争夺未来加密货币市场的定价权。

最后,区块链技术有潜力“从根本上改变”在线交易方式信任和安全问题,或成为引导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力量。

美国政府认识到区块链的巨大潜力,正如同 1993 年的互联网概念一样,即便当下大部分人对此还不是十分了解,但十年之后,就会完全无法想象没有区块链技术的社会该如何运转。

如果将区块链技术融会贯通,一方面将推动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继续拉开世界其他国家与美国的差距;另一方面,抢占未来科技高地,制定区块链技术的规则。





(注:本图为三菱、高盛、瑞银三家银行区块链布局)


文:昕楠  
出品:Odaily星球日报(ID:o-daily)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查看全部
banks.jpg


区块链重塑跨境支付业务,通过与美元挂钩的银行代币来吸收世界财富流到美国,帮助美国继续稳固美元霸权。 




近日,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又拿下一项有关区块链的专利。此前,美国银行以 50 多份专利成为了拥有最多区块链相关专利的银行,美国银行也正希望通过专利申请,在区块链领域抢占先机。

事实上,不只美国银行,自去年以来,大量海外银行已纷纷进场,除了专利申请,还基于区块链发行债券、结算货币、信用证等。

Odaily星球日报针对美国银行、汇丰银行、摩根大通等八大海外银行的区块链布局进行盘点后发现,这八大银行在区块链上公开的应用内容有足足 84 项。

在此前,金融一度被认为是区块链的最佳应用场景。人们认为,区块链会革中心化金融机构的命,有可能冲击传统银行现有的业务职能体系。

显然,现在区块链成为了海外八大银行们争相抢滩的高地。这寓意着,中心化的金融机构意识到了止步的风险,在变革来临前,中心化的银行们正在顺应前沿趋势,进行自我革命。


海外银行涌向区块链,38% 为贸易金融相关


根据 Relbanks 于 2018 年做出的世界银行市值规模排名,Odaily星球日报从中挑选出了在区块链业务中探索广泛且市值排名位列全球前茅的八大海外银行,分别是摩根大通集团、美国银行、富国银行集团、汇丰控股有限公司、花旗集团、三菱UFJ金融集团、高盛集团、瑞银集团。

八大海外银行中,摩根大通是最早涉猎区块链领域的海外银行,其早在 2013 年就向美国专利局申请过比特币相关专利。

其中,区块链布局最多的前三名银行分别是汇丰、高盛以及美国银行。汇丰在将区块链应用上,起步时机稍落后其余 7 家,但其应用区块链的速度却遥遥领先,应用试水高达 15 项。

经盘点,Odaily星球日报发现,八大海外银行多在 2018 年前后开始大范围拓展区块链应用方向的实验。

综合银行的区块链探索方向来看,贸易金融领域是银行之间争相蚕食的应用宝地,主要应用在信用证、贸易融资和跨境支付三大方面。

粗略统计,八大银行 84 项区块链业务中,共有 33 项与贸易金融、支付相关,占比 38%。

除此之外,摩根大通、花旗银行、三菱集团、高盛均曾尝试过使用发行数字货币的形式来进行支付方向的探索,以改造中心化金融在支付结算领域的痛点。

201905070943212.jpg

(注:本图为市值前三银行区块链布局)


汇丰押注区块链+贸易金融


当银行们试验区块链的不同应用可能时,汇丰银行几乎全力扑在了贸易金融上。这也是由汇丰的历史决定的。

从初创时期,贸易融资就是汇丰的一大特色业务。

一个世纪前,汇丰银行在香港创立,汇丰银行的本名是 Hong 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汇丰”一词也是香港人给起的,一方面是取的“汇款丰富”的吉利寓意;另一方面,人们希望该银行所从事的国际汇兑业务能生意兴隆。

早期,汇丰银行主营业务以提供贸易融资为主,该银行曾为中国及欧洲之间频繁的跨境商贸活动提供资金。

在 20 世纪初期,汇丰银行曾向亚洲各国政府提供金融服务,是英国政府在中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地所开账户的重要银行。

汇丰银行向来是贸易金融业务的主力兵。有数据显示,2017 年,汇丰在贸易金融方面的收入达到 25.2 亿美元,是全球贸易金融领域中规模最大的银行之一。

据悉,在贸易金融中,银行们提供信用证、融资机制供应以及对客户的财务管理等服务,多使用的是纸质文件,交易时长也长达数日。

据 Odaily星球日报统计,当前汇丰公开的区块链应用共有 15 项,其中 13 项标的在贸易金融上。

201905070943224.jpg

(注:本图为汇丰银行区块链布局)


对比起多在 2015 至 2017 年期间开始区块链应用的其他银行来说,汇丰虽起步稍晚,但推进的力度却不小。有数据统计,汇丰银行在 2017 年投入到区块链技术中的资金大约有 2 亿美元,预计 2019 年则会达到 4 亿美元。

2018 年 5 月,汇丰通过区块链技术,给农业巨头嘉吉集团(Cargill)的一笔大豆货物交易开出了首张信用证,汇丰所使用的 R3 公司的 corda 平台也在这时正式投入商用。

有了区块链,贸易金融无纸化了、交易耗时也得以精简到数个小时以内。汇丰评价,使用区块链技术将能够降低信用证和其他欺诈风险,有助于提高银行效率、减少贸易融资失误。

头部军汇丰的试验引发了业内的广泛关注。有人认为,汇丰正在革自己的命。英国《金融时报》称,这会对 9 万亿美元规模的贸易金融行业构成巨大的冲击。

对此,汇丰银行表示认可,其称,在未来几年,区块链将显著减少传统贸易金融活动。

时任汇丰贸易融资业务负责人 Vivek Ramachandran 也称,这一技术(区块链+贸易金融)已经做好商业化应用的准备,下一步是鼓励更多的参与者加入到相关协议中来。

在去中心化金融彻底冲垮、吞噬中心化金融之前,头部军队中的老手玩家汇丰早已做好了“去中心化”的准备。


人人觊觎的跨境支付市场


再细分一些,跨境支付则是贸易金融领域里的一片蓝海。

跨境支付的市场体量不容小觑,早在 2015 年时,跨境支付带来的收入规模就已经达到了 3000 亿美元,跨境支付带来的交易费却占到了全球支付交易费的 40%。

麦肯锡曾预计,到 2020 年,跨境支付有望创造高于 2 万亿美元的收入;到 2022 年,全球跨境支付交易将达到 6 万亿笔。

毫无疑问,跨境支付是一块拥有庞大市场空间的大蛋糕。

报告调查到,在这高达万亿美元的跨境支付市场中,92% 是 B2B 支付,而 B2B 的支付中, 90% 的交易是通过银行进行的。而当前,银行间统一采用的是 SWIFT 通道,这之中的成本费用并不小。

有数据统计,一笔跨境支付的平均成本在 25 美元到 35 美元之间,最终用户(付款人)的平均成本达到转账金额的 7.68%。

与此同时,跨境转账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来对账,通过 SWIFT 来进行跨境支付的到账时间往往在 3 至 5 天。

高昂的费用和漫长的结算时间,是当前跨境支付最痛的痛点。

对于银行来说,区块链技术正有可能帮助解决跨境支付的成本问题,颠覆当前 SWIFT 设下的护城河。

区块链技术在之中最核心的作用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麦肯锡报告《区块链:银行业游戏规则的颠覆者》中称,区块链技术在 B2B 跨境支付与结算业务中的应用将使每笔交易成本从约 26 美元下降到 15 美元,其中约 75% 为中转银行的支付网络维护费用,25% 为合规、差错调查,以及外汇汇兑成本。

所有人都想瓜分这一块诱人的奶酪。

在 Odaily星球日报所盘点的这八大银行均有尝试在自己的支付业务中应用区块链。为此,摩根大通、花旗银行、三菱集团、高盛四家银行还曾尝试过“发币”。

一方面是激烈的市场竞争氛围,另一方面更严峻的现实却是,跨境支付的生意并不好做。

花旗银行是最早试验通过区块链技术解决跨境支付痛点的企业,早在 2015 年时,花旗这家美国老牌银行就曾发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 citicoin 来改造跨境支付业务。在默默坚持了 4 年之后,没有获得广泛的应用前景,

2019 年,摩根大通大张旗鼓推出用于支付结算的 JPMcoin 后,花旗宣布中止其 citicoin 计划,放弃跨境支付转向自己更擅长的贸易融资领域。

花旗此举是在间接向外界解释,自己尝试过,但终究没啃下跨境支付的蛋糕,SWIFT 定下的传统格局难以撼动。

201905070943226.jpg

(注:本图为花旗银行区块链布局)


而摩根大通却依旧一心要挑战和颠覆 SWIFT 的霸权,这又意欲为何?

事实上,摩根大通在推出 JPMcoin 之前,就推出了基于自己私有链“Quorum”的银行间支付平台 IIN,在该方案下,摩根大通已经组建了一只由 185 家银行组成的联盟队伍,JPMcoin 拥有了最初的落地应用场景。

作为美国最大金融服务机构之一,既有实力的资金实力又有大量的人才储备,摩根大通的确有可能成为这次变革中一呼百应的领导者。


美国银行缘何热衷区块链?


尽管上述大多都是正在试验或者论证阶段,但不管最后效果如何,美国的银行几乎将能看到的业务都加入了区块链技术。

美国的银行为何如此“拥抱”区块链?

银行金融体系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美国银行“优待”区块链的背后是美国政府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科技因素的考量。

自二战以来,美国建立了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握有全球金融主导权。不过,随着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美国的金融霸主地位有所松动。而且,全球贸易美元结算体系,特别是国际汇款,需要经由多家银行的专用网络,成本高又耗时不可避免。

区块链的出现,让美国看到了“契机”。

区块链重塑跨境支付业务,通过与美元挂钩的银行代币来吸收世界财富流到美国,帮助美国继续稳固美元霸权。

其次,擅长玩货币游戏的美国当然不会允许一个交易市场游离于自己的管控之外。美国银行积极布局区块链,通过与美元挂钩,将加密货币市场纳入美国金融市场的网络中去,进而争夺未来加密货币市场的定价权。

最后,区块链技术有潜力“从根本上改变”在线交易方式信任和安全问题,或成为引导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力量。

美国政府认识到区块链的巨大潜力,正如同 1993 年的互联网概念一样,即便当下大部分人对此还不是十分了解,但十年之后,就会完全无法想象没有区块链技术的社会该如何运转。

如果将区块链技术融会贯通,一方面将推动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继续拉开世界其他国家与美国的差距;另一方面,抢占未来科技高地,制定区块链技术的规则。

201905070943238.jpg

(注:本图为三菱、高盛、瑞银三家银行区块链布局)


文:昕楠  
出品:Odaily星球日报(ID:o-daily)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重磅!《华尔街日报》曝14大国际银行联合发币,“类似比特币”

资讯huoxing 发表了文章 • 2019-06-04 12:55 • 来自相关话题

4月至今,比特币从4000多美元上升到8500美元,涨幅超过100%。比特币惊人涨势的动力就来自大公司的入场。



越来越多大型金融机构加入区块链金融的行列。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以瑞银集团(UBS Group AG)为代表的14家金融机构计划推出“类似比特币”的加密货币进行跨境交易结算。这14家金融机构分别是来自美国、欧洲、日本的大型银行和金融机构,除瑞银外还包括巴克莱集团、纳斯达克、瑞士信贷集团、纽约梅隆银行公司等13家知名公司。

各方共投资5000万英镑(约合6320万美元)成立了一家名为Fnality International的合资公司来管理即将推出的加密货币。被它们寄予厚望的加密货币名为“公共事业结算币”(utility settlement coin),简称USC。

USC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摩根大通在今年2月推出的自有加密货币JPM Coin。除了同样用于跨境交易结算,JPM Coin还将用于另外两大场景:证券交易和取代美元在摩根大通资金业务间的流通。

摩根大通推出JPM Coin时,很多人还在怀疑大型金融机构布局区块链的决心。但之后短短几个月,市场陆续传出富达、TD Ameritrade、ErisX等传统金融机构布局区块链金融的消息。而今天随着瑞银、巴克莱集团、纳斯达克、瑞士信贷等14家金融机构共同推出USC,传统金融机构要接管新生区块链和加密资产市场的决心再明显不过了。

越早发现这一现象并付诸实施的投资者,就越早在市场中获益。以投资比特币为例,4月至今,比特币从4000多美元上升到8500美元,涨幅超过100%。支撑比特币惊人涨势的动力就来自过去一段时间Facebook、富达等大型科技、金融公司布局区块链市场的消息。

瑞银等14家金融机构推出的USC能否推动加密资产市场再度上涨?和BTC、ETH等加密资产相比,它又有哪些不同?普通人是否有投资USC的机会?更多细节,请阅读火星财经APP(ID:hxcj24h)独家译文:

以瑞银集团(UBS Group AG)为代表的14家金融公司计划使用“类似比特币”的加密货币进行跨境交易结算,这是区块链技术应用方面取得的最大进展之一。

这14家公司包括来自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大型银行。它们已经成立一家合资公司来开发名为“公用事业结算币”(USC,utility settlement coin)的加密货币。目前,它们向这家名为Fnality International的合作公司投资了5000万英镑,换算后大约为6320万美元。

USC的启动预示着银行业在使用区块链技术方面进入了全新阶段。许多区块链项目正在从测试阶段转入应用阶段,表明该技术正在融入全球金融基础设施。

USC既可以作为支付工具,也可以作为“信使”——携带完成交易所需的所有信息,减少交易的时间和成本。

处理一项贸易可能涉及多个方面,特别是跨境交易。跨境交易通常需要几天甚至几周才能完成,实际中一方最终未能完成交易的情况也很常见。

但是在基于区块链的跨境交易系统中,过去由第三方执行的功能都被集成到交易系统本身中。

瑞银(UBS)战略投资主管海德·杰弗瑞(Hyder Jaffrey)表示,“(区块链)消除了导致市场交易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的所有风险,包括结算风险、交易对手风险和市场风险。”

摩根大通也在致力研发一种与USC类似、名为JPM Coin的加密货币。2018年,摩根大通还推出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共享平台——银行间信息网络IIN(Interbank Information Network)。目前已有250多名机构成员加入IIN,包括西班牙桑坦德银行、巴西布拉德斯科银行等。

美国存管信托和结算公司计划今年晚些时候推出一个名为AxCore的平台,用于处理信贷衍生品数据的交易和结算。加密资产XRP背后的Ripple公司正在建设基于区块链的网络,允许银行绕过中间商。此外,创业公司R3也一直在开发区块链技术——这个名为Corda的技术同样可以应用于多种银行服务。

USC将由央行持有的银行自有货币作为后盾。除瑞银(UBS)外,它的支持者还包括巴克莱集团、纳斯达克、瑞士信贷集团、纽约梅隆银行公司、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道富银行、德国商业银行、桑坦德银行、荷兰国际银行、比利时联合银行、劳埃德银行、三菱UFJ銀行和三井住友银行。

Fnality首席执行官Rhomaios Ram表示,公司正在与多个国家的监管机构合作,以获得批准,合规运营。

监管问题是目前影响区块链发展的一大阻力,典型代表是纽交所母公司洲际交易所旗下的Bakkt。但Rhomaios Ram对USC很有信心,他表示在12个月内,USC会实现完全投入使用。



本文旨在提供更多市场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文 | 梁雨山 陈向明
出品 | 火星财经APP(ID:hxcj24h) 查看全部
banks_1.jpg


4月至今,比特币从4000多美元上升到8500美元,涨幅超过100%。比特币惊人涨势的动力就来自大公司的入场。




越来越多大型金融机构加入区块链金融的行列。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以瑞银集团(UBS Group AG)为代表的14家金融机构计划推出“类似比特币”的加密货币进行跨境交易结算。这14家金融机构分别是来自美国、欧洲、日本的大型银行和金融机构,除瑞银外还包括巴克莱集团、纳斯达克、瑞士信贷集团、纽约梅隆银行公司等13家知名公司。

各方共投资5000万英镑(约合6320万美元)成立了一家名为Fnality International的合资公司来管理即将推出的加密货币。被它们寄予厚望的加密货币名为“公共事业结算币”(utility settlement coin),简称USC。

USC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摩根大通在今年2月推出的自有加密货币JPM Coin。除了同样用于跨境交易结算,JPM Coin还将用于另外两大场景:证券交易和取代美元在摩根大通资金业务间的流通。

摩根大通推出JPM Coin时,很多人还在怀疑大型金融机构布局区块链的决心。但之后短短几个月,市场陆续传出富达、TD Ameritrade、ErisX等传统金融机构布局区块链金融的消息。而今天随着瑞银、巴克莱集团、纳斯达克、瑞士信贷等14家金融机构共同推出USC,传统金融机构要接管新生区块链和加密资产市场的决心再明显不过了。

越早发现这一现象并付诸实施的投资者,就越早在市场中获益。以投资比特币为例,4月至今,比特币从4000多美元上升到8500美元,涨幅超过100%。支撑比特币惊人涨势的动力就来自过去一段时间Facebook、富达等大型科技、金融公司布局区块链市场的消息。

瑞银等14家金融机构推出的USC能否推动加密资产市场再度上涨?和BTC、ETH等加密资产相比,它又有哪些不同?普通人是否有投资USC的机会?更多细节,请阅读火星财经APP(ID:hxcj24h)独家译文:

以瑞银集团(UBS Group AG)为代表的14家金融公司计划使用“类似比特币”的加密货币进行跨境交易结算,这是区块链技术应用方面取得的最大进展之一。

这14家公司包括来自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大型银行。它们已经成立一家合资公司来开发名为“公用事业结算币”(USC,utility settlement coin)的加密货币。目前,它们向这家名为Fnality International的合作公司投资了5000万英镑,换算后大约为6320万美元。

USC的启动预示着银行业在使用区块链技术方面进入了全新阶段。许多区块链项目正在从测试阶段转入应用阶段,表明该技术正在融入全球金融基础设施。

USC既可以作为支付工具,也可以作为“信使”——携带完成交易所需的所有信息,减少交易的时间和成本。

处理一项贸易可能涉及多个方面,特别是跨境交易。跨境交易通常需要几天甚至几周才能完成,实际中一方最终未能完成交易的情况也很常见。

但是在基于区块链的跨境交易系统中,过去由第三方执行的功能都被集成到交易系统本身中。

瑞银(UBS)战略投资主管海德·杰弗瑞(Hyder Jaffrey)表示,“(区块链)消除了导致市场交易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的所有风险,包括结算风险、交易对手风险和市场风险。”

摩根大通也在致力研发一种与USC类似、名为JPM Coin的加密货币。2018年,摩根大通还推出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共享平台——银行间信息网络IIN(Interbank Information Network)。目前已有250多名机构成员加入IIN,包括西班牙桑坦德银行、巴西布拉德斯科银行等。

美国存管信托和结算公司计划今年晚些时候推出一个名为AxCore的平台,用于处理信贷衍生品数据的交易和结算。加密资产XRP背后的Ripple公司正在建设基于区块链的网络,允许银行绕过中间商。此外,创业公司R3也一直在开发区块链技术——这个名为Corda的技术同样可以应用于多种银行服务。

USC将由央行持有的银行自有货币作为后盾。除瑞银(UBS)外,它的支持者还包括巴克莱集团、纳斯达克、瑞士信贷集团、纽约梅隆银行公司、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道富银行、德国商业银行、桑坦德银行、荷兰国际银行、比利时联合银行、劳埃德银行、三菱UFJ銀行和三井住友银行。

Fnality首席执行官Rhomaios Ram表示,公司正在与多个国家的监管机构合作,以获得批准,合规运营。

监管问题是目前影响区块链发展的一大阻力,典型代表是纽交所母公司洲际交易所旗下的Bakkt。但Rhomaios Ram对USC很有信心,他表示在12个月内,USC会实现完全投入使用。



本文旨在提供更多市场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文 | 梁雨山 陈向明
出品 | 火星财经APP(ID:hxcj24h)

重磅!《华尔街日报》曝14大国际银行联合发币,“类似比特币”

资讯huoxing 发表了文章 • 2019-06-04 12:55 • 来自相关话题

4月至今,比特币从4000多美元上升到8500美元,涨幅超过100%。比特币惊人涨势的动力就来自大公司的入场。



越来越多大型金融机构加入区块链金融的行列。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以瑞银集团(UBS Group AG)为代表的14家金融机构计划推出“类似比特币”的加密货币进行跨境交易结算。这14家金融机构分别是来自美国、欧洲、日本的大型银行和金融机构,除瑞银外还包括巴克莱集团、纳斯达克、瑞士信贷集团、纽约梅隆银行公司等13家知名公司。

各方共投资5000万英镑(约合6320万美元)成立了一家名为Fnality International的合资公司来管理即将推出的加密货币。被它们寄予厚望的加密货币名为“公共事业结算币”(utility settlement coin),简称USC。

USC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摩根大通在今年2月推出的自有加密货币JPM Coin。除了同样用于跨境交易结算,JPM Coin还将用于另外两大场景:证券交易和取代美元在摩根大通资金业务间的流通。

摩根大通推出JPM Coin时,很多人还在怀疑大型金融机构布局区块链的决心。但之后短短几个月,市场陆续传出富达、TD Ameritrade、ErisX等传统金融机构布局区块链金融的消息。而今天随着瑞银、巴克莱集团、纳斯达克、瑞士信贷等14家金融机构共同推出USC,传统金融机构要接管新生区块链和加密资产市场的决心再明显不过了。

越早发现这一现象并付诸实施的投资者,就越早在市场中获益。以投资比特币为例,4月至今,比特币从4000多美元上升到8500美元,涨幅超过100%。支撑比特币惊人涨势的动力就来自过去一段时间Facebook、富达等大型科技、金融公司布局区块链市场的消息。

瑞银等14家金融机构推出的USC能否推动加密资产市场再度上涨?和BTC、ETH等加密资产相比,它又有哪些不同?普通人是否有投资USC的机会?更多细节,请阅读火星财经APP(ID:hxcj24h)独家译文:

以瑞银集团(UBS Group AG)为代表的14家金融公司计划使用“类似比特币”的加密货币进行跨境交易结算,这是区块链技术应用方面取得的最大进展之一。

这14家公司包括来自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大型银行。它们已经成立一家合资公司来开发名为“公用事业结算币”(USC,utility settlement coin)的加密货币。目前,它们向这家名为Fnality International的合作公司投资了5000万英镑,换算后大约为6320万美元。

USC的启动预示着银行业在使用区块链技术方面进入了全新阶段。许多区块链项目正在从测试阶段转入应用阶段,表明该技术正在融入全球金融基础设施。

USC既可以作为支付工具,也可以作为“信使”——携带完成交易所需的所有信息,减少交易的时间和成本。

处理一项贸易可能涉及多个方面,特别是跨境交易。跨境交易通常需要几天甚至几周才能完成,实际中一方最终未能完成交易的情况也很常见。

但是在基于区块链的跨境交易系统中,过去由第三方执行的功能都被集成到交易系统本身中。

瑞银(UBS)战略投资主管海德·杰弗瑞(Hyder Jaffrey)表示,“(区块链)消除了导致市场交易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的所有风险,包括结算风险、交易对手风险和市场风险。”

摩根大通也在致力研发一种与USC类似、名为JPM Coin的加密货币。2018年,摩根大通还推出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共享平台——银行间信息网络IIN(Interbank Information Network)。目前已有250多名机构成员加入IIN,包括西班牙桑坦德银行、巴西布拉德斯科银行等。

美国存管信托和结算公司计划今年晚些时候推出一个名为AxCore的平台,用于处理信贷衍生品数据的交易和结算。加密资产XRP背后的Ripple公司正在建设基于区块链的网络,允许银行绕过中间商。此外,创业公司R3也一直在开发区块链技术——这个名为Corda的技术同样可以应用于多种银行服务。

USC将由央行持有的银行自有货币作为后盾。除瑞银(UBS)外,它的支持者还包括巴克莱集团、纳斯达克、瑞士信贷集团、纽约梅隆银行公司、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道富银行、德国商业银行、桑坦德银行、荷兰国际银行、比利时联合银行、劳埃德银行、三菱UFJ銀行和三井住友银行。

Fnality首席执行官Rhomaios Ram表示,公司正在与多个国家的监管机构合作,以获得批准,合规运营。

监管问题是目前影响区块链发展的一大阻力,典型代表是纽交所母公司洲际交易所旗下的Bakkt。但Rhomaios Ram对USC很有信心,他表示在12个月内,USC会实现完全投入使用。



本文旨在提供更多市场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文 | 梁雨山 陈向明
出品 | 火星财经APP(ID:hxcj24h) 查看全部
banks_1.jpg


4月至今,比特币从4000多美元上升到8500美元,涨幅超过100%。比特币惊人涨势的动力就来自大公司的入场。




越来越多大型金融机构加入区块链金融的行列。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以瑞银集团(UBS Group AG)为代表的14家金融机构计划推出“类似比特币”的加密货币进行跨境交易结算。这14家金融机构分别是来自美国、欧洲、日本的大型银行和金融机构,除瑞银外还包括巴克莱集团、纳斯达克、瑞士信贷集团、纽约梅隆银行公司等13家知名公司。

各方共投资5000万英镑(约合6320万美元)成立了一家名为Fnality International的合资公司来管理即将推出的加密货币。被它们寄予厚望的加密货币名为“公共事业结算币”(utility settlement coin),简称USC。

USC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摩根大通在今年2月推出的自有加密货币JPM Coin。除了同样用于跨境交易结算,JPM Coin还将用于另外两大场景:证券交易和取代美元在摩根大通资金业务间的流通。

摩根大通推出JPM Coin时,很多人还在怀疑大型金融机构布局区块链的决心。但之后短短几个月,市场陆续传出富达、TD Ameritrade、ErisX等传统金融机构布局区块链金融的消息。而今天随着瑞银、巴克莱集团、纳斯达克、瑞士信贷等14家金融机构共同推出USC,传统金融机构要接管新生区块链和加密资产市场的决心再明显不过了。

越早发现这一现象并付诸实施的投资者,就越早在市场中获益。以投资比特币为例,4月至今,比特币从4000多美元上升到8500美元,涨幅超过100%。支撑比特币惊人涨势的动力就来自过去一段时间Facebook、富达等大型科技、金融公司布局区块链市场的消息。

瑞银等14家金融机构推出的USC能否推动加密资产市场再度上涨?和BTC、ETH等加密资产相比,它又有哪些不同?普通人是否有投资USC的机会?更多细节,请阅读火星财经APP(ID:hxcj24h)独家译文:

以瑞银集团(UBS Group AG)为代表的14家金融公司计划使用“类似比特币”的加密货币进行跨境交易结算,这是区块链技术应用方面取得的最大进展之一。

这14家公司包括来自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大型银行。它们已经成立一家合资公司来开发名为“公用事业结算币”(USC,utility settlement coin)的加密货币。目前,它们向这家名为Fnality International的合作公司投资了5000万英镑,换算后大约为6320万美元。

USC的启动预示着银行业在使用区块链技术方面进入了全新阶段。许多区块链项目正在从测试阶段转入应用阶段,表明该技术正在融入全球金融基础设施。

USC既可以作为支付工具,也可以作为“信使”——携带完成交易所需的所有信息,减少交易的时间和成本。

处理一项贸易可能涉及多个方面,特别是跨境交易。跨境交易通常需要几天甚至几周才能完成,实际中一方最终未能完成交易的情况也很常见。

但是在基于区块链的跨境交易系统中,过去由第三方执行的功能都被集成到交易系统本身中。

瑞银(UBS)战略投资主管海德·杰弗瑞(Hyder Jaffrey)表示,“(区块链)消除了导致市场交易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的所有风险,包括结算风险、交易对手风险和市场风险。”

摩根大通也在致力研发一种与USC类似、名为JPM Coin的加密货币。2018年,摩根大通还推出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共享平台——银行间信息网络IIN(Interbank Information Network)。目前已有250多名机构成员加入IIN,包括西班牙桑坦德银行、巴西布拉德斯科银行等。

美国存管信托和结算公司计划今年晚些时候推出一个名为AxCore的平台,用于处理信贷衍生品数据的交易和结算。加密资产XRP背后的Ripple公司正在建设基于区块链的网络,允许银行绕过中间商。此外,创业公司R3也一直在开发区块链技术——这个名为Corda的技术同样可以应用于多种银行服务。

USC将由央行持有的银行自有货币作为后盾。除瑞银(UBS)外,它的支持者还包括巴克莱集团、纳斯达克、瑞士信贷集团、纽约梅隆银行公司、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道富银行、德国商业银行、桑坦德银行、荷兰国际银行、比利时联合银行、劳埃德银行、三菱UFJ銀行和三井住友银行。

Fnality首席执行官Rhomaios Ram表示,公司正在与多个国家的监管机构合作,以获得批准,合规运营。

监管问题是目前影响区块链发展的一大阻力,典型代表是纽交所母公司洲际交易所旗下的Bakkt。但Rhomaios Ram对USC很有信心,他表示在12个月内,USC会实现完全投入使用。



本文旨在提供更多市场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文 | 梁雨山 陈向明
出品 | 火星财经APP(ID:hxcj24h)

摩根、汇丰、花旗决战区块链,谁能称霸跨境支付?

市场odaily 发表了文章 • 2019-05-07 10:51 • 来自相关话题

区块链重塑跨境支付业务,通过与美元挂钩的银行代币来吸收世界财富流到美国,帮助美国继续稳固美元霸权。 



近日,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又拿下一项有关区块链的专利。此前,美国银行以 50 多份专利成为了拥有最多区块链相关专利的银行,美国银行也正希望通过专利申请,在区块链领域抢占先机。

事实上,不只美国银行,自去年以来,大量海外银行已纷纷进场,除了专利申请,还基于区块链发行债券、结算货币、信用证等。

Odaily星球日报针对美国银行、汇丰银行、摩根大通等八大海外银行的区块链布局进行盘点后发现,这八大银行在区块链上公开的应用内容有足足 84 项。

在此前,金融一度被认为是区块链的最佳应用场景。人们认为,区块链会革中心化金融机构的命,有可能冲击传统银行现有的业务职能体系。

显然,现在区块链成为了海外八大银行们争相抢滩的高地。这寓意着,中心化的金融机构意识到了止步的风险,在变革来临前,中心化的银行们正在顺应前沿趋势,进行自我革命。


海外银行涌向区块链,38% 为贸易金融相关


根据 Relbanks 于 2018 年做出的世界银行市值规模排名,Odaily星球日报从中挑选出了在区块链业务中探索广泛且市值排名位列全球前茅的八大海外银行,分别是摩根大通集团、美国银行、富国银行集团、汇丰控股有限公司、花旗集团、三菱UFJ金融集团、高盛集团、瑞银集团。

八大海外银行中,摩根大通是最早涉猎区块链领域的海外银行,其早在 2013 年就向美国专利局申请过比特币相关专利。

其中,区块链布局最多的前三名银行分别是汇丰、高盛以及美国银行。汇丰在将区块链应用上,起步时机稍落后其余 7 家,但其应用区块链的速度却遥遥领先,应用试水高达 15 项。

经盘点,Odaily星球日报发现,八大海外银行多在 2018 年前后开始大范围拓展区块链应用方向的实验。

综合银行的区块链探索方向来看,贸易金融领域是银行之间争相蚕食的应用宝地,主要应用在信用证、贸易融资和跨境支付三大方面。

粗略统计,八大银行 84 项区块链业务中,共有 33 项与贸易金融、支付相关,占比 38%。

除此之外,摩根大通、花旗银行、三菱集团、高盛均曾尝试过使用发行数字货币的形式来进行支付方向的探索,以改造中心化金融在支付结算领域的痛点。





(注:本图为市值前三银行区块链布局)


汇丰押注区块链+贸易金融


当银行们试验区块链的不同应用可能时,汇丰银行几乎全力扑在了贸易金融上。这也是由汇丰的历史决定的。

从初创时期,贸易融资就是汇丰的一大特色业务。

一个世纪前,汇丰银行在香港创立,汇丰银行的本名是 Hong 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汇丰”一词也是香港人给起的,一方面是取的“汇款丰富”的吉利寓意;另一方面,人们希望该银行所从事的国际汇兑业务能生意兴隆。

早期,汇丰银行主营业务以提供贸易融资为主,该银行曾为中国及欧洲之间频繁的跨境商贸活动提供资金。

在 20 世纪初期,汇丰银行曾向亚洲各国政府提供金融服务,是英国政府在中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地所开账户的重要银行。

汇丰银行向来是贸易金融业务的主力兵。有数据显示,2017 年,汇丰在贸易金融方面的收入达到 25.2 亿美元,是全球贸易金融领域中规模最大的银行之一。

据悉,在贸易金融中,银行们提供信用证、融资机制供应以及对客户的财务管理等服务,多使用的是纸质文件,交易时长也长达数日。

据 Odaily星球日报统计,当前汇丰公开的区块链应用共有 15 项,其中 13 项标的在贸易金融上。





(注:本图为汇丰银行区块链布局)


对比起多在 2015 至 2017 年期间开始区块链应用的其他银行来说,汇丰虽起步稍晚,但推进的力度却不小。有数据统计,汇丰银行在 2017 年投入到区块链技术中的资金大约有 2 亿美元,预计 2019 年则会达到 4 亿美元。

2018 年 5 月,汇丰通过区块链技术,给农业巨头嘉吉集团(Cargill)的一笔大豆货物交易开出了首张信用证,汇丰所使用的 R3 公司的 corda 平台也在这时正式投入商用。

有了区块链,贸易金融无纸化了、交易耗时也得以精简到数个小时以内。汇丰评价,使用区块链技术将能够降低信用证和其他欺诈风险,有助于提高银行效率、减少贸易融资失误。

头部军汇丰的试验引发了业内的广泛关注。有人认为,汇丰正在革自己的命。英国《金融时报》称,这会对 9 万亿美元规模的贸易金融行业构成巨大的冲击。

对此,汇丰银行表示认可,其称,在未来几年,区块链将显著减少传统贸易金融活动。

时任汇丰贸易融资业务负责人 Vivek Ramachandran 也称,这一技术(区块链+贸易金融)已经做好商业化应用的准备,下一步是鼓励更多的参与者加入到相关协议中来。

在去中心化金融彻底冲垮、吞噬中心化金融之前,头部军队中的老手玩家汇丰早已做好了“去中心化”的准备。


人人觊觎的跨境支付市场


再细分一些,跨境支付则是贸易金融领域里的一片蓝海。

跨境支付的市场体量不容小觑,早在 2015 年时,跨境支付带来的收入规模就已经达到了 3000 亿美元,跨境支付带来的交易费却占到了全球支付交易费的 40%。

麦肯锡曾预计,到 2020 年,跨境支付有望创造高于 2 万亿美元的收入;到 2022 年,全球跨境支付交易将达到 6 万亿笔。

毫无疑问,跨境支付是一块拥有庞大市场空间的大蛋糕。

报告调查到,在这高达万亿美元的跨境支付市场中,92% 是 B2B 支付,而 B2B 的支付中, 90% 的交易是通过银行进行的。而当前,银行间统一采用的是 SWIFT 通道,这之中的成本费用并不小。

有数据统计,一笔跨境支付的平均成本在 25 美元到 35 美元之间,最终用户(付款人)的平均成本达到转账金额的 7.68%。

与此同时,跨境转账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来对账,通过 SWIFT 来进行跨境支付的到账时间往往在 3 至 5 天。

高昂的费用和漫长的结算时间,是当前跨境支付最痛的痛点。

对于银行来说,区块链技术正有可能帮助解决跨境支付的成本问题,颠覆当前 SWIFT 设下的护城河。

区块链技术在之中最核心的作用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麦肯锡报告《区块链:银行业游戏规则的颠覆者》中称,区块链技术在 B2B 跨境支付与结算业务中的应用将使每笔交易成本从约 26 美元下降到 15 美元,其中约 75% 为中转银行的支付网络维护费用,25% 为合规、差错调查,以及外汇汇兑成本。

所有人都想瓜分这一块诱人的奶酪。

在 Odaily星球日报所盘点的这八大银行均有尝试在自己的支付业务中应用区块链。为此,摩根大通、花旗银行、三菱集团、高盛四家银行还曾尝试过“发币”。

一方面是激烈的市场竞争氛围,另一方面更严峻的现实却是,跨境支付的生意并不好做。

花旗银行是最早试验通过区块链技术解决跨境支付痛点的企业,早在 2015 年时,花旗这家美国老牌银行就曾发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 citicoin 来改造跨境支付业务。在默默坚持了 4 年之后,没有获得广泛的应用前景,

2019 年,摩根大通大张旗鼓推出用于支付结算的 JPMcoin 后,花旗宣布中止其 citicoin 计划,放弃跨境支付转向自己更擅长的贸易融资领域。

花旗此举是在间接向外界解释,自己尝试过,但终究没啃下跨境支付的蛋糕,SWIFT 定下的传统格局难以撼动。





(注:本图为花旗银行区块链布局)


而摩根大通却依旧一心要挑战和颠覆 SWIFT 的霸权,这又意欲为何?

事实上,摩根大通在推出 JPMcoin 之前,就推出了基于自己私有链“Quorum”的银行间支付平台 IIN,在该方案下,摩根大通已经组建了一只由 185 家银行组成的联盟队伍,JPMcoin 拥有了最初的落地应用场景。

作为美国最大金融服务机构之一,既有实力的资金实力又有大量的人才储备,摩根大通的确有可能成为这次变革中一呼百应的领导者。


美国银行缘何热衷区块链?


尽管上述大多都是正在试验或者论证阶段,但不管最后效果如何,美国的银行几乎将能看到的业务都加入了区块链技术。

美国的银行为何如此“拥抱”区块链?

银行金融体系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美国银行“优待”区块链的背后是美国政府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科技因素的考量。

自二战以来,美国建立了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握有全球金融主导权。不过,随着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美国的金融霸主地位有所松动。而且,全球贸易美元结算体系,特别是国际汇款,需要经由多家银行的专用网络,成本高又耗时不可避免。

区块链的出现,让美国看到了“契机”。

区块链重塑跨境支付业务,通过与美元挂钩的银行代币来吸收世界财富流到美国,帮助美国继续稳固美元霸权。

其次,擅长玩货币游戏的美国当然不会允许一个交易市场游离于自己的管控之外。美国银行积极布局区块链,通过与美元挂钩,将加密货币市场纳入美国金融市场的网络中去,进而争夺未来加密货币市场的定价权。

最后,区块链技术有潜力“从根本上改变”在线交易方式信任和安全问题,或成为引导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力量。

美国政府认识到区块链的巨大潜力,正如同 1993 年的互联网概念一样,即便当下大部分人对此还不是十分了解,但十年之后,就会完全无法想象没有区块链技术的社会该如何运转。

如果将区块链技术融会贯通,一方面将推动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继续拉开世界其他国家与美国的差距;另一方面,抢占未来科技高地,制定区块链技术的规则。





(注:本图为三菱、高盛、瑞银三家银行区块链布局)


文:昕楠  
出品:Odaily星球日报(ID:o-daily)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查看全部
banks.jpg


区块链重塑跨境支付业务,通过与美元挂钩的银行代币来吸收世界财富流到美国,帮助美国继续稳固美元霸权。 




近日,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又拿下一项有关区块链的专利。此前,美国银行以 50 多份专利成为了拥有最多区块链相关专利的银行,美国银行也正希望通过专利申请,在区块链领域抢占先机。

事实上,不只美国银行,自去年以来,大量海外银行已纷纷进场,除了专利申请,还基于区块链发行债券、结算货币、信用证等。

Odaily星球日报针对美国银行、汇丰银行、摩根大通等八大海外银行的区块链布局进行盘点后发现,这八大银行在区块链上公开的应用内容有足足 84 项。

在此前,金融一度被认为是区块链的最佳应用场景。人们认为,区块链会革中心化金融机构的命,有可能冲击传统银行现有的业务职能体系。

显然,现在区块链成为了海外八大银行们争相抢滩的高地。这寓意着,中心化的金融机构意识到了止步的风险,在变革来临前,中心化的银行们正在顺应前沿趋势,进行自我革命。


海外银行涌向区块链,38% 为贸易金融相关


根据 Relbanks 于 2018 年做出的世界银行市值规模排名,Odaily星球日报从中挑选出了在区块链业务中探索广泛且市值排名位列全球前茅的八大海外银行,分别是摩根大通集团、美国银行、富国银行集团、汇丰控股有限公司、花旗集团、三菱UFJ金融集团、高盛集团、瑞银集团。

八大海外银行中,摩根大通是最早涉猎区块链领域的海外银行,其早在 2013 年就向美国专利局申请过比特币相关专利。

其中,区块链布局最多的前三名银行分别是汇丰、高盛以及美国银行。汇丰在将区块链应用上,起步时机稍落后其余 7 家,但其应用区块链的速度却遥遥领先,应用试水高达 15 项。

经盘点,Odaily星球日报发现,八大海外银行多在 2018 年前后开始大范围拓展区块链应用方向的实验。

综合银行的区块链探索方向来看,贸易金融领域是银行之间争相蚕食的应用宝地,主要应用在信用证、贸易融资和跨境支付三大方面。

粗略统计,八大银行 84 项区块链业务中,共有 33 项与贸易金融、支付相关,占比 38%。

除此之外,摩根大通、花旗银行、三菱集团、高盛均曾尝试过使用发行数字货币的形式来进行支付方向的探索,以改造中心化金融在支付结算领域的痛点。

201905070943212.jpg

(注:本图为市值前三银行区块链布局)


汇丰押注区块链+贸易金融


当银行们试验区块链的不同应用可能时,汇丰银行几乎全力扑在了贸易金融上。这也是由汇丰的历史决定的。

从初创时期,贸易融资就是汇丰的一大特色业务。

一个世纪前,汇丰银行在香港创立,汇丰银行的本名是 Hong 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汇丰”一词也是香港人给起的,一方面是取的“汇款丰富”的吉利寓意;另一方面,人们希望该银行所从事的国际汇兑业务能生意兴隆。

早期,汇丰银行主营业务以提供贸易融资为主,该银行曾为中国及欧洲之间频繁的跨境商贸活动提供资金。

在 20 世纪初期,汇丰银行曾向亚洲各国政府提供金融服务,是英国政府在中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地所开账户的重要银行。

汇丰银行向来是贸易金融业务的主力兵。有数据显示,2017 年,汇丰在贸易金融方面的收入达到 25.2 亿美元,是全球贸易金融领域中规模最大的银行之一。

据悉,在贸易金融中,银行们提供信用证、融资机制供应以及对客户的财务管理等服务,多使用的是纸质文件,交易时长也长达数日。

据 Odaily星球日报统计,当前汇丰公开的区块链应用共有 15 项,其中 13 项标的在贸易金融上。

201905070943224.jpg

(注:本图为汇丰银行区块链布局)


对比起多在 2015 至 2017 年期间开始区块链应用的其他银行来说,汇丰虽起步稍晚,但推进的力度却不小。有数据统计,汇丰银行在 2017 年投入到区块链技术中的资金大约有 2 亿美元,预计 2019 年则会达到 4 亿美元。

2018 年 5 月,汇丰通过区块链技术,给农业巨头嘉吉集团(Cargill)的一笔大豆货物交易开出了首张信用证,汇丰所使用的 R3 公司的 corda 平台也在这时正式投入商用。

有了区块链,贸易金融无纸化了、交易耗时也得以精简到数个小时以内。汇丰评价,使用区块链技术将能够降低信用证和其他欺诈风险,有助于提高银行效率、减少贸易融资失误。

头部军汇丰的试验引发了业内的广泛关注。有人认为,汇丰正在革自己的命。英国《金融时报》称,这会对 9 万亿美元规模的贸易金融行业构成巨大的冲击。

对此,汇丰银行表示认可,其称,在未来几年,区块链将显著减少传统贸易金融活动。

时任汇丰贸易融资业务负责人 Vivek Ramachandran 也称,这一技术(区块链+贸易金融)已经做好商业化应用的准备,下一步是鼓励更多的参与者加入到相关协议中来。

在去中心化金融彻底冲垮、吞噬中心化金融之前,头部军队中的老手玩家汇丰早已做好了“去中心化”的准备。


人人觊觎的跨境支付市场


再细分一些,跨境支付则是贸易金融领域里的一片蓝海。

跨境支付的市场体量不容小觑,早在 2015 年时,跨境支付带来的收入规模就已经达到了 3000 亿美元,跨境支付带来的交易费却占到了全球支付交易费的 40%。

麦肯锡曾预计,到 2020 年,跨境支付有望创造高于 2 万亿美元的收入;到 2022 年,全球跨境支付交易将达到 6 万亿笔。

毫无疑问,跨境支付是一块拥有庞大市场空间的大蛋糕。

报告调查到,在这高达万亿美元的跨境支付市场中,92% 是 B2B 支付,而 B2B 的支付中, 90% 的交易是通过银行进行的。而当前,银行间统一采用的是 SWIFT 通道,这之中的成本费用并不小。

有数据统计,一笔跨境支付的平均成本在 25 美元到 35 美元之间,最终用户(付款人)的平均成本达到转账金额的 7.68%。

与此同时,跨境转账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来对账,通过 SWIFT 来进行跨境支付的到账时间往往在 3 至 5 天。

高昂的费用和漫长的结算时间,是当前跨境支付最痛的痛点。

对于银行来说,区块链技术正有可能帮助解决跨境支付的成本问题,颠覆当前 SWIFT 设下的护城河。

区块链技术在之中最核心的作用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麦肯锡报告《区块链:银行业游戏规则的颠覆者》中称,区块链技术在 B2B 跨境支付与结算业务中的应用将使每笔交易成本从约 26 美元下降到 15 美元,其中约 75% 为中转银行的支付网络维护费用,25% 为合规、差错调查,以及外汇汇兑成本。

所有人都想瓜分这一块诱人的奶酪。

在 Odaily星球日报所盘点的这八大银行均有尝试在自己的支付业务中应用区块链。为此,摩根大通、花旗银行、三菱集团、高盛四家银行还曾尝试过“发币”。

一方面是激烈的市场竞争氛围,另一方面更严峻的现实却是,跨境支付的生意并不好做。

花旗银行是最早试验通过区块链技术解决跨境支付痛点的企业,早在 2015 年时,花旗这家美国老牌银行就曾发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 citicoin 来改造跨境支付业务。在默默坚持了 4 年之后,没有获得广泛的应用前景,

2019 年,摩根大通大张旗鼓推出用于支付结算的 JPMcoin 后,花旗宣布中止其 citicoin 计划,放弃跨境支付转向自己更擅长的贸易融资领域。

花旗此举是在间接向外界解释,自己尝试过,但终究没啃下跨境支付的蛋糕,SWIFT 定下的传统格局难以撼动。

201905070943226.jpg

(注:本图为花旗银行区块链布局)


而摩根大通却依旧一心要挑战和颠覆 SWIFT 的霸权,这又意欲为何?

事实上,摩根大通在推出 JPMcoin 之前,就推出了基于自己私有链“Quorum”的银行间支付平台 IIN,在该方案下,摩根大通已经组建了一只由 185 家银行组成的联盟队伍,JPMcoin 拥有了最初的落地应用场景。

作为美国最大金融服务机构之一,既有实力的资金实力又有大量的人才储备,摩根大通的确有可能成为这次变革中一呼百应的领导者。


美国银行缘何热衷区块链?


尽管上述大多都是正在试验或者论证阶段,但不管最后效果如何,美国的银行几乎将能看到的业务都加入了区块链技术。

美国的银行为何如此“拥抱”区块链?

银行金融体系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美国银行“优待”区块链的背后是美国政府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科技因素的考量。

自二战以来,美国建立了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握有全球金融主导权。不过,随着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美国的金融霸主地位有所松动。而且,全球贸易美元结算体系,特别是国际汇款,需要经由多家银行的专用网络,成本高又耗时不可避免。

区块链的出现,让美国看到了“契机”。

区块链重塑跨境支付业务,通过与美元挂钩的银行代币来吸收世界财富流到美国,帮助美国继续稳固美元霸权。

其次,擅长玩货币游戏的美国当然不会允许一个交易市场游离于自己的管控之外。美国银行积极布局区块链,通过与美元挂钩,将加密货币市场纳入美国金融市场的网络中去,进而争夺未来加密货币市场的定价权。

最后,区块链技术有潜力“从根本上改变”在线交易方式信任和安全问题,或成为引导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力量。

美国政府认识到区块链的巨大潜力,正如同 1993 年的互联网概念一样,即便当下大部分人对此还不是十分了解,但十年之后,就会完全无法想象没有区块链技术的社会该如何运转。

如果将区块链技术融会贯通,一方面将推动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继续拉开世界其他国家与美国的差距;另一方面,抢占未来科技高地,制定区块链技术的规则。

201905070943238.jpg

(注:本图为三菱、高盛、瑞银三家银行区块链布局)


文:昕楠  
出品:Odaily星球日报(ID:o-daily)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规转载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