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砖

搬砖

“杠杆之王”的万亿生意经

人物shenlian 发表了文章 • 2018-12-12 13:00 • 来自相关话题

Arthur Hayes


据媒体报道,在加密交易所BitMEX上,过去365天的交易量超过1万亿美元,相当于印尼2017年全年的GDP;过去30天的交易量超过900亿美元。

在这些巨额交易量的背后,成全了一个年仅32岁的亿万富翁——5年前,这位叫亚瑟 · 海耶斯(Arthur Hayes)的年轻人被花旗银行扫地出门。

亚瑟 · 海耶斯是BitMEX的创始人,这家平台以提供最高100倍杠杆的加密货币期货合约而闻名。

2018年,他租下了全世界最贵的办公室—长江中心第45层,与高盛等世界级金融机构平起平坐。

在向人们贩卖暴富的梦想或者推人坠入深渊的过程中,亚瑟 · 海耶斯和他的伙伴们,成全了自己的发财梦,成为加密货币领域的“杠杆之王”。


金融危机后被裁员


和众多渴望暴富的热血青年一样,BitMEX创始人亚瑟 · 海耶斯从小便有华尔街投行梦。

亚瑟出生于美国水牛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母都是在通用汽车工作的工人。曾经,亚瑟考虑过从事房地产行业,但是出于对华尔街的向往,他最后还是选择金融作为人生前进的目标,并顺利被全球排名第一的商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录取。

2006 年,他在大一时,来香港进行短暂地学习交流,繁华的东方之珠吸引了他,让他流连忘返。不久后他回到费城,却依旧渴望维多利亚湾的美景,于是第二年他便向香港的12家银行申请了暑期实习,最后去了德意志银行。

亚瑟对自己的现状很满意,伴随着2007年全球牛市的到来,他感觉自己站到了时代风口上,见证了金融繁荣的大爆炸。

2008年6月,22岁的亚瑟顺利从沃顿商学院毕业,随即前往伦敦参加德意志银行的管理培训生计划。

在伦敦金融区边缘的公寓套房内,亚瑟和几十名年轻毕业生经历学生时代最后的洗礼:在六个小时的金融课之后,他们跑去各种酒吧和会所,释放年轻的激情。殊不知,对于他们来说,这也是学生时代最后的疯狂,次贷危机的浪潮即将席卷全球。

亚瑟回忆说,当时还有一个学员因为喝醉而弄断了一根肋骨,而他自己也很享受这样的派对氛围,特别是银行内部“论功行赏”的功利文化,赚钱是唯一目标,没有人会为这个目标感到羞耻,这也符合标准的华尔街文化:贪婪是一种美德。

但也正是华尔街的贪婪,让次贷泡沫逐渐演变成一场全球危机。2008年9月,亚瑟正式成为了德意志银行香港办公室的一名全职员工,在中环的办公室里,他踌躇满志,对未来充满信心。谁也不会预料到,一周之后,这个世界会卸下温柔的伪装,面露狰狞。

2008年9月15日,有着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引发全球金融海啸。当亚瑟看到这消息时,他在瘫坐在办公椅上,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他知道,银行业的好日子到头了,他的好日子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事实的确如此,随后几年,德意志银行大幅削减奖金,并多次重组其全球交易业务,以此来控制风险。当时在ETF做市商团队工作的亚瑟收入锐减,比他预期的要低起码30%到50%,更可怕的是一轮又一轮的裁员潮袭来,亚瑟当时只有一个目标:“一直活下去。”

2013年初,亚瑟跳槽到了花旗银行,但是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5个月后,在花旗银行的裁员潮中,他被裁掉,但是他却没有为此惊慌不安,因为就在一个月以前,他通过网络上的一篇文章认识了比特币。

一个时代落幕了,而新的世界正在萌芽。


往返香港、深圳之间“搬砖”


比特币,这个完全有别于传统金融产品的新事物彻底吸引了他。

被辞后,亚瑟全身心投入比特币交易中,他通过俄罗斯公司ICBIT在分别在现货市场以及期货市场交易比特币。

然而,他那年秋天因为某个市场事件而尝到了一个惨痛教训,那就是他无法从Mt.Gox提取现金。Mt.Gox一家位于日本的比特币交易平台,2014年2月,在85万个比特币被盗后,无力偿还,宣布破产。

长期交易金融衍生品的亚瑟认为购买和持有比特币的做法不仅风险极大,而且相当无趣,这似乎为今后其创建BitMEX埋下了伏笔。

在炒币的过程中,亚瑟兴奋地发现了一条致富之路:比特币在不同交易所之间的价格差距很大,存在套利空间,比如,中国内地交易所的比特币价格比位于香港的Bitfinex多20%。

于是亚瑟开始乐此不疲地在Bitfinex上购买比特币,然后在中国内地的交易所进行售卖赚取价差。

然而,赚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根据中国法律,亚瑟可以将其卖币的钱存入内地的银行账户,但他无法将那些钱汇到香港。于是,他开始乘坐一小时的巴士到深圳的银行,取出所允许的最高提现额2万元,将现金带回香港,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搬砖套利。

就这样,通过一次次的“人肉搬砖”,亚瑟积攒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谁也不会想到,这个穿梭在香港与深圳巴士之间的搬砖青年,有一天会成为享誉全球的比特币杠杆之王。


杠杆之王


亚瑟从不掩饰他的野心,从进入德意志银行的那一刻,他的人生目标便没有动摇过——赚钱,赚更多的钱,几千万美金,甚至是几亿美金。

合法地贪婪是一种光荣,这是它在德意志银行学到的第一件事;而第二件事就是交易衍生品比交易现货更加有利可图,衍生品不仅可以应用数十倍的杠杆,还可以在任何方向上进行巨额投注。既可以让人一夜暴富,也可以让人一贫如洗,股票衍生品交易员出身的亚瑟喜欢这样的游戏。

但是这一次,亚瑟并没有走到牌桌前成为赌徒,他选择做一个大赌场,为所有比特币爱好者提供一个高达100倍杠杆的比特币期货合约交易平台,这就是BitMEX。

2014年1月,不再满足于搬砖套利的亚瑟找到了两个创业合伙人:毕业于牛津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本·戴罗(Ben Delo),他曾为摩根大通开发高频交易系统;以及来自美国的资深程序员山姆·里德(Samuel Reed), 山姆曾经担任过两家技术公司的首席技术官。

三人进行了合理分工,精通金融衍生品的亚瑟担任首席执行官;熟悉高频交易系统的戴罗任首席策略官;有着十几年程序开发经验的山姆担任首席技术官,BitMEX创业铁三角正式形成。

BitMEX被打造成了一个纯期货合约平台,撮合期货合约的买家和卖家,无论加密币走势如何,BitMEX都能保证自己赚钱。

若是比特币,则平台收取0.05%的结算费用,莱特币等其他流动性较低的币种,平台则收取0.25%的结算费用,并且为了绕过银行系统,BitMEX上的所有交易都以比特币结算,不转换为任何法定货币。

同时,亚瑟与戴罗一个天才般的设计,让BitMEX从比特币期货合约交易平台中脱颖而出,那就是永续掉期合约(perpetual swap),即XBT-USD永续合约。与一般定期合约不同,一般定期合约最终会到期并触发标的资产的交割,而这些永续合约永不终止。它追踪与比特币的美元价格指数,投资者可以在不中断的情况下,长时间做多或做空比特币。

BitMEX成为了全世界所有比特币合约玩家的投机天堂,根据官网数据,其日成交量17亿美元,30日成交量约900亿美元,冠绝全球。最高100倍杠杆放大了投机者的贪欲,只需要1%的波动,要么财富翻倍,要么爆仓出局,不成功,便成仁。

用《北京人在纽约》的台词来形容BitMEX再合适不过:

如果你爱他,就让他去BitMEX开单,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让他去BitMEX开单,因为那里是地狱。



赚钱机器


谁也不知道,亚瑟究竟赚了多少钱,但是可以肯定的是,BitMEX这台24小时不间断运转的造富机器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铺垫了三位创始人财富自由的道路。

据英国媒体报道,BitMEX联合创始人之一的本·戴罗成为英国第一位比特币亿万富翁和英国最年轻的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今年8月,BitMEX斥巨资租下了长江中心第45层,每平方英尺(0.09平方米)花费28.66美元,打破此前26.75美元的记录,一举成为全球最贵办公室。

BitMEX将与美国银行,巴克莱银行,彭博社,高盛集团以及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这些传统金融巨头共同分享长江中心。

2013年亚瑟被花旗银行扫地出门;2018年,他一举拿下全球最贵办公室,和华尔街大银行平起平坐,五年时间,斗转星移,换了人间,银行还是那个银行,比特币却不再是当初那个比特币。

“传统金融业已经从往日的辉煌跌下神坛,剩下的只有市场不景气和裁员的新闻,微弱的波动性和监管当局对投资者一举一动的监控。”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亚瑟骄傲地说:“当人们问我什么进入这个行业?我会反问他们,为什么你还苦逼地在银行上着班?是时候冒险了。”

亚瑟喜欢冒险,更喜欢行情剧烈波动,今年1月份当数字货币市场经历雪崩行情时,亚瑟正在北海道滑雪,那一天,BitMEX处理了超过30亿美元的交易量,并且从中获利。

这才是亚瑟真正想要的, “作为一个交易员,这是我可以想到的最好的事情,在市场崩溃时我可以赚到更多的钱,我喜欢这种运动。”


文丨不亮

参考资料:

Bloomberg:With Banking, This Former Citi Trader Went Full Crypto
Cryptoslate:Co-Founder Becomes Britain’s First Bitcoin Billionaire and Youngest Self-Made Billionaire 查看全部
arthur.jpg

Arthur Hayes


据媒体报道,在加密交易所BitMEX上,过去365天的交易量超过1万亿美元,相当于印尼2017年全年的GDP;过去30天的交易量超过900亿美元。

在这些巨额交易量的背后,成全了一个年仅32岁的亿万富翁——5年前,这位叫亚瑟 · 海耶斯(Arthur Hayes)的年轻人被花旗银行扫地出门。

亚瑟 · 海耶斯是BitMEX的创始人,这家平台以提供最高100倍杠杆的加密货币期货合约而闻名。

2018年,他租下了全世界最贵的办公室—长江中心第45层,与高盛等世界级金融机构平起平坐。

在向人们贩卖暴富的梦想或者推人坠入深渊的过程中,亚瑟 · 海耶斯和他的伙伴们,成全了自己的发财梦,成为加密货币领域的“杠杆之王”。


金融危机后被裁员


和众多渴望暴富的热血青年一样,BitMEX创始人亚瑟 · 海耶斯从小便有华尔街投行梦。

亚瑟出生于美国水牛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母都是在通用汽车工作的工人。曾经,亚瑟考虑过从事房地产行业,但是出于对华尔街的向往,他最后还是选择金融作为人生前进的目标,并顺利被全球排名第一的商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录取。

2006 年,他在大一时,来香港进行短暂地学习交流,繁华的东方之珠吸引了他,让他流连忘返。不久后他回到费城,却依旧渴望维多利亚湾的美景,于是第二年他便向香港的12家银行申请了暑期实习,最后去了德意志银行。

亚瑟对自己的现状很满意,伴随着2007年全球牛市的到来,他感觉自己站到了时代风口上,见证了金融繁荣的大爆炸。

2008年6月,22岁的亚瑟顺利从沃顿商学院毕业,随即前往伦敦参加德意志银行的管理培训生计划。

在伦敦金融区边缘的公寓套房内,亚瑟和几十名年轻毕业生经历学生时代最后的洗礼:在六个小时的金融课之后,他们跑去各种酒吧和会所,释放年轻的激情。殊不知,对于他们来说,这也是学生时代最后的疯狂,次贷危机的浪潮即将席卷全球。

亚瑟回忆说,当时还有一个学员因为喝醉而弄断了一根肋骨,而他自己也很享受这样的派对氛围,特别是银行内部“论功行赏”的功利文化,赚钱是唯一目标,没有人会为这个目标感到羞耻,这也符合标准的华尔街文化:贪婪是一种美德。

但也正是华尔街的贪婪,让次贷泡沫逐渐演变成一场全球危机。2008年9月,亚瑟正式成为了德意志银行香港办公室的一名全职员工,在中环的办公室里,他踌躇满志,对未来充满信心。谁也不会预料到,一周之后,这个世界会卸下温柔的伪装,面露狰狞。

2008年9月15日,有着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引发全球金融海啸。当亚瑟看到这消息时,他在瘫坐在办公椅上,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他知道,银行业的好日子到头了,他的好日子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事实的确如此,随后几年,德意志银行大幅削减奖金,并多次重组其全球交易业务,以此来控制风险。当时在ETF做市商团队工作的亚瑟收入锐减,比他预期的要低起码30%到50%,更可怕的是一轮又一轮的裁员潮袭来,亚瑟当时只有一个目标:“一直活下去。”

2013年初,亚瑟跳槽到了花旗银行,但是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5个月后,在花旗银行的裁员潮中,他被裁掉,但是他却没有为此惊慌不安,因为就在一个月以前,他通过网络上的一篇文章认识了比特币。

一个时代落幕了,而新的世界正在萌芽。


往返香港、深圳之间“搬砖”


比特币,这个完全有别于传统金融产品的新事物彻底吸引了他。

被辞后,亚瑟全身心投入比特币交易中,他通过俄罗斯公司ICBIT在分别在现货市场以及期货市场交易比特币。

然而,他那年秋天因为某个市场事件而尝到了一个惨痛教训,那就是他无法从Mt.Gox提取现金。Mt.Gox一家位于日本的比特币交易平台,2014年2月,在85万个比特币被盗后,无力偿还,宣布破产。

长期交易金融衍生品的亚瑟认为购买和持有比特币的做法不仅风险极大,而且相当无趣,这似乎为今后其创建BitMEX埋下了伏笔。

在炒币的过程中,亚瑟兴奋地发现了一条致富之路:比特币在不同交易所之间的价格差距很大,存在套利空间,比如,中国内地交易所的比特币价格比位于香港的Bitfinex多20%。

于是亚瑟开始乐此不疲地在Bitfinex上购买比特币,然后在中国内地的交易所进行售卖赚取价差。

然而,赚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根据中国法律,亚瑟可以将其卖币的钱存入内地的银行账户,但他无法将那些钱汇到香港。于是,他开始乘坐一小时的巴士到深圳的银行,取出所允许的最高提现额2万元,将现金带回香港,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搬砖套利。

就这样,通过一次次的“人肉搬砖”,亚瑟积攒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谁也不会想到,这个穿梭在香港与深圳巴士之间的搬砖青年,有一天会成为享誉全球的比特币杠杆之王。


杠杆之王


亚瑟从不掩饰他的野心,从进入德意志银行的那一刻,他的人生目标便没有动摇过——赚钱,赚更多的钱,几千万美金,甚至是几亿美金。

合法地贪婪是一种光荣,这是它在德意志银行学到的第一件事;而第二件事就是交易衍生品比交易现货更加有利可图,衍生品不仅可以应用数十倍的杠杆,还可以在任何方向上进行巨额投注。既可以让人一夜暴富,也可以让人一贫如洗,股票衍生品交易员出身的亚瑟喜欢这样的游戏。

但是这一次,亚瑟并没有走到牌桌前成为赌徒,他选择做一个大赌场,为所有比特币爱好者提供一个高达100倍杠杆的比特币期货合约交易平台,这就是BitMEX。

2014年1月,不再满足于搬砖套利的亚瑟找到了两个创业合伙人:毕业于牛津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本·戴罗(Ben Delo),他曾为摩根大通开发高频交易系统;以及来自美国的资深程序员山姆·里德(Samuel Reed), 山姆曾经担任过两家技术公司的首席技术官。

三人进行了合理分工,精通金融衍生品的亚瑟担任首席执行官;熟悉高频交易系统的戴罗任首席策略官;有着十几年程序开发经验的山姆担任首席技术官,BitMEX创业铁三角正式形成。

BitMEX被打造成了一个纯期货合约平台,撮合期货合约的买家和卖家,无论加密币走势如何,BitMEX都能保证自己赚钱。

若是比特币,则平台收取0.05%的结算费用,莱特币等其他流动性较低的币种,平台则收取0.25%的结算费用,并且为了绕过银行系统,BitMEX上的所有交易都以比特币结算,不转换为任何法定货币。

同时,亚瑟与戴罗一个天才般的设计,让BitMEX从比特币期货合约交易平台中脱颖而出,那就是永续掉期合约(perpetual swap),即XBT-USD永续合约。与一般定期合约不同,一般定期合约最终会到期并触发标的资产的交割,而这些永续合约永不终止。它追踪与比特币的美元价格指数,投资者可以在不中断的情况下,长时间做多或做空比特币。

BitMEX成为了全世界所有比特币合约玩家的投机天堂,根据官网数据,其日成交量17亿美元,30日成交量约900亿美元,冠绝全球。最高100倍杠杆放大了投机者的贪欲,只需要1%的波动,要么财富翻倍,要么爆仓出局,不成功,便成仁。

用《北京人在纽约》的台词来形容BitMEX再合适不过:


如果你爱他,就让他去BitMEX开单,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让他去BitMEX开单,因为那里是地狱。




赚钱机器


谁也不知道,亚瑟究竟赚了多少钱,但是可以肯定的是,BitMEX这台24小时不间断运转的造富机器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铺垫了三位创始人财富自由的道路。

据英国媒体报道,BitMEX联合创始人之一的本·戴罗成为英国第一位比特币亿万富翁和英国最年轻的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今年8月,BitMEX斥巨资租下了长江中心第45层,每平方英尺(0.09平方米)花费28.66美元,打破此前26.75美元的记录,一举成为全球最贵办公室。

BitMEX将与美国银行,巴克莱银行,彭博社,高盛集团以及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这些传统金融巨头共同分享长江中心。

2013年亚瑟被花旗银行扫地出门;2018年,他一举拿下全球最贵办公室,和华尔街大银行平起平坐,五年时间,斗转星移,换了人间,银行还是那个银行,比特币却不再是当初那个比特币。

“传统金融业已经从往日的辉煌跌下神坛,剩下的只有市场不景气和裁员的新闻,微弱的波动性和监管当局对投资者一举一动的监控。”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亚瑟骄傲地说:“当人们问我什么进入这个行业?我会反问他们,为什么你还苦逼地在银行上着班?是时候冒险了。”

亚瑟喜欢冒险,更喜欢行情剧烈波动,今年1月份当数字货币市场经历雪崩行情时,亚瑟正在北海道滑雪,那一天,BitMEX处理了超过30亿美元的交易量,并且从中获利。

这才是亚瑟真正想要的, “作为一个交易员,这是我可以想到的最好的事情,在市场崩溃时我可以赚到更多的钱,我喜欢这种运动。”


文丨不亮

参考资料:

Bloomberg:With Banking, This Former Citi Trader Went Full Crypto
Cryptoslate:Co-Founder Becomes Britain’s First Bitcoin Billionaire and Youngest Self-Made Billionaire

伊朗比特币飙涨到2.3万美金,全球搬砖团队涌入掘金

地区yibencaijing 发表了文章 • 2018-09-05 22:38 • 来自相关话题

今天,伊朗的比特币价格突然暴涨,最高达到2.3万美金,折合人民币15万多。

而今天,比特币的正常价格仍维持在七千美元上方,折合人民币约5万元。

为何伊朗的比特币价格,溢价高达两倍之多?

正处在美国经济制裁下的伊朗,内乱不断、货币贬值。为了逃避经济制裁,伊朗甚至要将数字货币合法化。

多重因素促使该国购买比特币的需求暴增,而伊朗只能通过场外交易获得比特币,导致供不应求,价格开始暴涨。

有趣的是,市场的异动引发全球搬砖团队蜂拥而至,都想在伊朗捞一桶金。

在伊朗,正在上演精彩的地下经济争夺战……


01 暴涨背后


今天,伊朗为了抢夺比特币而疯狂。

在伊朗的场外交易平台localbitcoins.com上,一枚比特币的价格超过了10亿伊朗里亚尔(IRR)。






按最新汇率计算,伊朗人民需要支付约23736美元,才能购买一枚比特币。

伊朗发生了什么?比特币为何产生如此高之溢价?

如今的伊朗,正处在内忧外患之中。

今年5月8日,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退出伊核协议。

这自然是一个不佳信号,果不其然,3个月后,美国政府就宣布重启对伊朗经济制裁,禁止进口伊朗石油。

在全球最强的经济体压制下,伊朗经济迅速下滑。

而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法币的崩塌。

伊朗官方规定的法币“里亚尔”兑美元汇率,是42000:1。

而如今,黑市的里亚尔兑美元汇率,早已上涨至146000:1。如果和官方数据来比,法币贬值了71%。






货币崩塌后,当地的货物开始紧缺,进一步推动了物价上涨。

伊朗商场中的进口产品价格,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不断上涨。

一台组装电脑被卖家贴了五六层价签,对于有价格保护的品牌商品,商家则直接挂出“断货”的牌子。

面对手中货币的迅速贬值,伊朗民众开始陷入恐慌。

他们开始在黑市中大量购入黄金、美元,试图保护自己的资产。

今年第二季度起,伊朗对于对黄金的需求增长了三倍,占中东地区总需求的75%。

另外一个避险投资品开始进入伊朗人的眼中,那就是“比特币”。

CoinDance数据显示,伊朗地区的比特币交易,自今年5月后出现明显增长。

另一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主体推动了比特币的暴涨,那就是伊朗政府。

面对特朗普的强势紧逼,伊朗总统鲁哈尼并不打算坐以待毙。

他在8月初放出信号,表示已经在研究建立数字货币在线交易所,开采数字货币,以及哪些货币将被宣布合法。

他甚至打算学习委内瑞拉,发行一个类似的“石油币”。

法币崩溃、内忧外患、监管利好,这些都是导致比特币需求暴增的原因。


02 监管转变


可是,在几个月前,伊朗的监管对数字货币可不是这样的拥抱态度。

在今年4月,监管放出数据称,伊朗国内至少有25亿美金的资金,流入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市场。

政府担心资金外流,迅速落下闸门。

很快,伊朗央行通告称,所有金融机构不得给数字货币提供服务,紧接着,司法部门就对Telegram的ICO发出禁令,不准民众参与。

一时间,数字货币风声鹤唳,整条产业链都几乎停摆。

但如今,监管态度180度转变,从严打到拥抱,伊朗政府到底经历了什么?

伊朗总统鲁哈尼在内部会议中称,美国无法监管数字货币,也就意味着,数字货币可以绕过美国的经济制裁。

不让法币进出口,用数字货币交易总可以吧?

伊朗突然找到了旁门左道,用数字货币的经济系统,绕过法币的经济圈。

有人说,这是剑走偏锋,也有人说,这是出奇妙招。

不论最终伊朗是否能成功渡劫,这个新闻发布后,法币“里亚尔”的狂跌,就突然间被遏制。

政府这一信号释放之后,人们的数字货币热情开始暴涨,比特币更是成为紧俏货。

但是,在4月的严打中,伊朗当地的数字货币几乎均被清退出场,甚至连blockchain.info等比特币浏览器网站也被屏蔽。





Binance网站被伊朗官方屏蔽


此后,Bittrex、Bithumb与UPbit等交易所,也相继宣布禁止伊朗公民交易数字货币。

对于突如其来的监管示好,民众猝不及防,数字货币的基础设施,也并未重建,大家只能通过场外交易购买比特币。

需求无限增大,但供应却在拼命缩小,在这种巨大的供求差距下,伊朗的比特币价格才会出现如此的暴涨。

这一巨大的价差,迅速让全球的搬砖团队看到了商机。

一个搬砖团队的负责人称,他们正在将一些比特币通过各种渠道,引入伊朗市场。

“找了几个当地数字货币的从业者,让他们帮助联系卖家,然后大家分成。”该负责人称,目前,全球很多搬砖团队都看到了这一商机,纷纷涌向伊朗。

哪里有商机,哪里就有逐利者。

而这个价差,恐怕会迅速在搬砖团队的涌入后“抹平”。


03 溢价是常态?


伊朗的故事并不是孤例。

实际上,在很多国家的民众热捧比特币时,因为需求激增,比特币都出现过高溢价。

最家喻户晓的案例,无疑出现在全球第三大比特币交易国——韩国。韩国的比特币溢价被戏称为“泡菜溢价”。媒体报道,2017年,在美国比特币价格不到2300美元时,韩国的比特币价格就达到了2944美元,溢价近30%。

在2017年5月25日比特币创下当时的历史新高后,甚至有韩国散户以两倍溢价购买比特币。在韩国,以太坊的溢价也一度超过了50%。

在日本,比特币的溢价也一度高达16%。

在某种程度上,比特币也是一国政治和经济的晴雨表。在某国法币贬值加剧、政府废钞时,民众会出于保值心理抢购比特币。此时,比特币也往往会出现较大的溢价。

2016年,印度宣布,为了打击贪污和洗黑钱行为,推行货币改革,废除1000卢比和500卢比大钞。此后,印度人纷纷冲到银行以旧换新,而比特币的需求量大涨。当时,印度比特币的价格达到了800美元,比国际价格高12%。

而在通货膨胀异常严重的非洲国家津巴布韦,2017年的比特币价格一度达到7200美元,而当时的比特币国际价格是4200美元,溢价超过了70%。

在出现溢价的情况下,精明的个人套利者往往闻风而动,从中牟利。

他们会在价格低的A国交易所买币,然后在价格高的B国交易所出手,在扣除交易手续费和提币费之后,赚取价差。这种行为又被叫做“搬砖”。

在一个论坛帖子里,有网友称,搬一天“砖”,可以有3%的利润。

但此举的前提是,你得在卖掉比特币的国家设有账户。以韩国为例,如果是外国人,要在韩国开户,就可谓困难重重。

在此情况下,海外的韩国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新浪曾报道,香港的一台加密货币提款机,在每天早晨9点营业。每次营业前,都会有一些韩国人排队,等着用现金换比特币,然后在韩国交易所出售。

有渠道参与的机构也不在少数。有的欧美金融机构在美国交易所以正常价格买下一个比特币,转到韩国交易所卖掉,再将获得的韩元兑换成美元,再在美国交易所买币,如是再三,乐此不疲。

但随着各国政府对数字货币监管的趋严,套利变得越来越难。除去伊朗这样的特殊国家,溢价这样诱人的“美食“,逐渐变得看得见,吃不着。

2018年4月,福布斯报道,印度央行(RBI)禁止银行让人将账户里的钱转入比特币钱包。

此举无疑是对数字货币交易的釜底抽薪。

日本从2017年起,就要求数字货币交易所实行更加严格的KYC政策。换言之,用户身份、交易记录,都会被记录在册,可疑交易都需要上报。

同样情况也出现在韩国。

媒体报道,韩国居民以及一年向国外转移超过5万美元的公司,必须提交证明转移原因的文件,而它们可能不会获批。此外,在韩国,年度交易总额超过1万美元,就必须向税务机关报告。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交易额超过1万美元,用户就会接到交易所的调查电话。

CCN曾报道,有卖家被韩国比特币交易所Coinplug问及,自己的资金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要在韩国兑现比特币。

他表示,自己的账户一度被临时冻结,“直到我提交了我的护照截图并且进行了电话采访”。

有报道称,自韩国政府2018年1月禁止数字货币匿名交易之后,“泡菜溢价”在6月已降至0.6%,降幅明显。

看上去,韩国已经不是搬砖团队的最佳选择。


逐利,永远是资本的第一天性。

在可见的将来,随着数字货币价格在不同国家的此消彼长,搬砖团队注定会一次又一次迁徙。

它们是真正的国际化军团。


作者:棘轮,罗素,木樨 查看全部
yilang.jpg


今天,伊朗的比特币价格突然暴涨,最高达到2.3万美金,折合人民币15万多。

而今天,比特币的正常价格仍维持在七千美元上方,折合人民币约5万元。

为何伊朗的比特币价格,溢价高达两倍之多?

正处在美国经济制裁下的伊朗,内乱不断、货币贬值。为了逃避经济制裁,伊朗甚至要将数字货币合法化。

多重因素促使该国购买比特币的需求暴增,而伊朗只能通过场外交易获得比特币,导致供不应求,价格开始暴涨。

有趣的是,市场的异动引发全球搬砖团队蜂拥而至,都想在伊朗捞一桶金。

在伊朗,正在上演精彩的地下经济争夺战……


01 暴涨背后


今天,伊朗为了抢夺比特币而疯狂。

在伊朗的场外交易平台localbitcoins.com上,一枚比特币的价格超过了10亿伊朗里亚尔(IRR)。

yilang2.jpg


按最新汇率计算,伊朗人民需要支付约23736美元,才能购买一枚比特币。

伊朗发生了什么?比特币为何产生如此高之溢价?

如今的伊朗,正处在内忧外患之中。

今年5月8日,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退出伊核协议。

这自然是一个不佳信号,果不其然,3个月后,美国政府就宣布重启对伊朗经济制裁,禁止进口伊朗石油。

在全球最强的经济体压制下,伊朗经济迅速下滑。

而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法币的崩塌。

伊朗官方规定的法币“里亚尔”兑美元汇率,是42000:1。

而如今,黑市的里亚尔兑美元汇率,早已上涨至146000:1。如果和官方数据来比,法币贬值了71%。

yilang3.jpg


货币崩塌后,当地的货物开始紧缺,进一步推动了物价上涨。

伊朗商场中的进口产品价格,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不断上涨。

一台组装电脑被卖家贴了五六层价签,对于有价格保护的品牌商品,商家则直接挂出“断货”的牌子。

面对手中货币的迅速贬值,伊朗民众开始陷入恐慌。

他们开始在黑市中大量购入黄金、美元,试图保护自己的资产。

今年第二季度起,伊朗对于对黄金的需求增长了三倍,占中东地区总需求的75%。

另外一个避险投资品开始进入伊朗人的眼中,那就是“比特币”。

CoinDance数据显示,伊朗地区的比特币交易,自今年5月后出现明显增长。

另一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主体推动了比特币的暴涨,那就是伊朗政府。

面对特朗普的强势紧逼,伊朗总统鲁哈尼并不打算坐以待毙。

他在8月初放出信号,表示已经在研究建立数字货币在线交易所,开采数字货币,以及哪些货币将被宣布合法。

他甚至打算学习委内瑞拉,发行一个类似的“石油币”。

法币崩溃、内忧外患、监管利好,这些都是导致比特币需求暴增的原因。


02 监管转变


可是,在几个月前,伊朗的监管对数字货币可不是这样的拥抱态度。

在今年4月,监管放出数据称,伊朗国内至少有25亿美金的资金,流入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市场。

政府担心资金外流,迅速落下闸门。

很快,伊朗央行通告称,所有金融机构不得给数字货币提供服务,紧接着,司法部门就对Telegram的ICO发出禁令,不准民众参与。

一时间,数字货币风声鹤唳,整条产业链都几乎停摆。

但如今,监管态度180度转变,从严打到拥抱,伊朗政府到底经历了什么?

伊朗总统鲁哈尼在内部会议中称,美国无法监管数字货币,也就意味着,数字货币可以绕过美国的经济制裁。

不让法币进出口,用数字货币交易总可以吧?

伊朗突然找到了旁门左道,用数字货币的经济系统,绕过法币的经济圈。

有人说,这是剑走偏锋,也有人说,这是出奇妙招。

不论最终伊朗是否能成功渡劫,这个新闻发布后,法币“里亚尔”的狂跌,就突然间被遏制。

政府这一信号释放之后,人们的数字货币热情开始暴涨,比特币更是成为紧俏货。

但是,在4月的严打中,伊朗当地的数字货币几乎均被清退出场,甚至连blockchain.info等比特币浏览器网站也被屏蔽。

yilang4.jpg

Binance网站被伊朗官方屏蔽


此后,Bittrex、Bithumb与UPbit等交易所,也相继宣布禁止伊朗公民交易数字货币。

对于突如其来的监管示好,民众猝不及防,数字货币的基础设施,也并未重建,大家只能通过场外交易购买比特币。

需求无限增大,但供应却在拼命缩小,在这种巨大的供求差距下,伊朗的比特币价格才会出现如此的暴涨。

这一巨大的价差,迅速让全球的搬砖团队看到了商机。

一个搬砖团队的负责人称,他们正在将一些比特币通过各种渠道,引入伊朗市场。

“找了几个当地数字货币的从业者,让他们帮助联系卖家,然后大家分成。”该负责人称,目前,全球很多搬砖团队都看到了这一商机,纷纷涌向伊朗。

哪里有商机,哪里就有逐利者。

而这个价差,恐怕会迅速在搬砖团队的涌入后“抹平”。


03 溢价是常态?


伊朗的故事并不是孤例。

实际上,在很多国家的民众热捧比特币时,因为需求激增,比特币都出现过高溢价。

最家喻户晓的案例,无疑出现在全球第三大比特币交易国——韩国。韩国的比特币溢价被戏称为“泡菜溢价”。媒体报道,2017年,在美国比特币价格不到2300美元时,韩国的比特币价格就达到了2944美元,溢价近30%。

在2017年5月25日比特币创下当时的历史新高后,甚至有韩国散户以两倍溢价购买比特币。在韩国,以太坊的溢价也一度超过了50%。

在日本,比特币的溢价也一度高达16%。

在某种程度上,比特币也是一国政治和经济的晴雨表。在某国法币贬值加剧、政府废钞时,民众会出于保值心理抢购比特币。此时,比特币也往往会出现较大的溢价。

2016年,印度宣布,为了打击贪污和洗黑钱行为,推行货币改革,废除1000卢比和500卢比大钞。此后,印度人纷纷冲到银行以旧换新,而比特币的需求量大涨。当时,印度比特币的价格达到了800美元,比国际价格高12%。

而在通货膨胀异常严重的非洲国家津巴布韦,2017年的比特币价格一度达到7200美元,而当时的比特币国际价格是4200美元,溢价超过了70%。

在出现溢价的情况下,精明的个人套利者往往闻风而动,从中牟利。

他们会在价格低的A国交易所买币,然后在价格高的B国交易所出手,在扣除交易手续费和提币费之后,赚取价差。这种行为又被叫做“搬砖”。

在一个论坛帖子里,有网友称,搬一天“砖”,可以有3%的利润。

但此举的前提是,你得在卖掉比特币的国家设有账户。以韩国为例,如果是外国人,要在韩国开户,就可谓困难重重。

在此情况下,海外的韩国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新浪曾报道,香港的一台加密货币提款机,在每天早晨9点营业。每次营业前,都会有一些韩国人排队,等着用现金换比特币,然后在韩国交易所出售。

有渠道参与的机构也不在少数。有的欧美金融机构在美国交易所以正常价格买下一个比特币,转到韩国交易所卖掉,再将获得的韩元兑换成美元,再在美国交易所买币,如是再三,乐此不疲。

但随着各国政府对数字货币监管的趋严,套利变得越来越难。除去伊朗这样的特殊国家,溢价这样诱人的“美食“,逐渐变得看得见,吃不着。

2018年4月,福布斯报道,印度央行(RBI)禁止银行让人将账户里的钱转入比特币钱包。

此举无疑是对数字货币交易的釜底抽薪。

日本从2017年起,就要求数字货币交易所实行更加严格的KYC政策。换言之,用户身份、交易记录,都会被记录在册,可疑交易都需要上报。

同样情况也出现在韩国。

媒体报道,韩国居民以及一年向国外转移超过5万美元的公司,必须提交证明转移原因的文件,而它们可能不会获批。此外,在韩国,年度交易总额超过1万美元,就必须向税务机关报告。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交易额超过1万美元,用户就会接到交易所的调查电话。

CCN曾报道,有卖家被韩国比特币交易所Coinplug问及,自己的资金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要在韩国兑现比特币。

他表示,自己的账户一度被临时冻结,“直到我提交了我的护照截图并且进行了电话采访”。

有报道称,自韩国政府2018年1月禁止数字货币匿名交易之后,“泡菜溢价”在6月已降至0.6%,降幅明显。

看上去,韩国已经不是搬砖团队的最佳选择。


逐利,永远是资本的第一天性。

在可见的将来,随着数字货币价格在不同国家的此消彼长,搬砖团队注定会一次又一次迁徙。

它们是真正的国际化军团。


作者:棘轮,罗素,木樨

“杠杆之王”的万亿生意经

人物shenlian 发表了文章 • 2018-12-12 13:00 • 来自相关话题

Arthur Hayes


据媒体报道,在加密交易所BitMEX上,过去365天的交易量超过1万亿美元,相当于印尼2017年全年的GDP;过去30天的交易量超过900亿美元。

在这些巨额交易量的背后,成全了一个年仅32岁的亿万富翁——5年前,这位叫亚瑟 · 海耶斯(Arthur Hayes)的年轻人被花旗银行扫地出门。

亚瑟 · 海耶斯是BitMEX的创始人,这家平台以提供最高100倍杠杆的加密货币期货合约而闻名。

2018年,他租下了全世界最贵的办公室—长江中心第45层,与高盛等世界级金融机构平起平坐。

在向人们贩卖暴富的梦想或者推人坠入深渊的过程中,亚瑟 · 海耶斯和他的伙伴们,成全了自己的发财梦,成为加密货币领域的“杠杆之王”。


金融危机后被裁员


和众多渴望暴富的热血青年一样,BitMEX创始人亚瑟 · 海耶斯从小便有华尔街投行梦。

亚瑟出生于美国水牛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母都是在通用汽车工作的工人。曾经,亚瑟考虑过从事房地产行业,但是出于对华尔街的向往,他最后还是选择金融作为人生前进的目标,并顺利被全球排名第一的商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录取。

2006 年,他在大一时,来香港进行短暂地学习交流,繁华的东方之珠吸引了他,让他流连忘返。不久后他回到费城,却依旧渴望维多利亚湾的美景,于是第二年他便向香港的12家银行申请了暑期实习,最后去了德意志银行。

亚瑟对自己的现状很满意,伴随着2007年全球牛市的到来,他感觉自己站到了时代风口上,见证了金融繁荣的大爆炸。

2008年6月,22岁的亚瑟顺利从沃顿商学院毕业,随即前往伦敦参加德意志银行的管理培训生计划。

在伦敦金融区边缘的公寓套房内,亚瑟和几十名年轻毕业生经历学生时代最后的洗礼:在六个小时的金融课之后,他们跑去各种酒吧和会所,释放年轻的激情。殊不知,对于他们来说,这也是学生时代最后的疯狂,次贷危机的浪潮即将席卷全球。

亚瑟回忆说,当时还有一个学员因为喝醉而弄断了一根肋骨,而他自己也很享受这样的派对氛围,特别是银行内部“论功行赏”的功利文化,赚钱是唯一目标,没有人会为这个目标感到羞耻,这也符合标准的华尔街文化:贪婪是一种美德。

但也正是华尔街的贪婪,让次贷泡沫逐渐演变成一场全球危机。2008年9月,亚瑟正式成为了德意志银行香港办公室的一名全职员工,在中环的办公室里,他踌躇满志,对未来充满信心。谁也不会预料到,一周之后,这个世界会卸下温柔的伪装,面露狰狞。

2008年9月15日,有着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引发全球金融海啸。当亚瑟看到这消息时,他在瘫坐在办公椅上,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他知道,银行业的好日子到头了,他的好日子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事实的确如此,随后几年,德意志银行大幅削减奖金,并多次重组其全球交易业务,以此来控制风险。当时在ETF做市商团队工作的亚瑟收入锐减,比他预期的要低起码30%到50%,更可怕的是一轮又一轮的裁员潮袭来,亚瑟当时只有一个目标:“一直活下去。”

2013年初,亚瑟跳槽到了花旗银行,但是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5个月后,在花旗银行的裁员潮中,他被裁掉,但是他却没有为此惊慌不安,因为就在一个月以前,他通过网络上的一篇文章认识了比特币。

一个时代落幕了,而新的世界正在萌芽。


往返香港、深圳之间“搬砖”


比特币,这个完全有别于传统金融产品的新事物彻底吸引了他。

被辞后,亚瑟全身心投入比特币交易中,他通过俄罗斯公司ICBIT在分别在现货市场以及期货市场交易比特币。

然而,他那年秋天因为某个市场事件而尝到了一个惨痛教训,那就是他无法从Mt.Gox提取现金。Mt.Gox一家位于日本的比特币交易平台,2014年2月,在85万个比特币被盗后,无力偿还,宣布破产。

长期交易金融衍生品的亚瑟认为购买和持有比特币的做法不仅风险极大,而且相当无趣,这似乎为今后其创建BitMEX埋下了伏笔。

在炒币的过程中,亚瑟兴奋地发现了一条致富之路:比特币在不同交易所之间的价格差距很大,存在套利空间,比如,中国内地交易所的比特币价格比位于香港的Bitfinex多20%。

于是亚瑟开始乐此不疲地在Bitfinex上购买比特币,然后在中国内地的交易所进行售卖赚取价差。

然而,赚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根据中国法律,亚瑟可以将其卖币的钱存入内地的银行账户,但他无法将那些钱汇到香港。于是,他开始乘坐一小时的巴士到深圳的银行,取出所允许的最高提现额2万元,将现金带回香港,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搬砖套利。

就这样,通过一次次的“人肉搬砖”,亚瑟积攒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谁也不会想到,这个穿梭在香港与深圳巴士之间的搬砖青年,有一天会成为享誉全球的比特币杠杆之王。


杠杆之王


亚瑟从不掩饰他的野心,从进入德意志银行的那一刻,他的人生目标便没有动摇过——赚钱,赚更多的钱,几千万美金,甚至是几亿美金。

合法地贪婪是一种光荣,这是它在德意志银行学到的第一件事;而第二件事就是交易衍生品比交易现货更加有利可图,衍生品不仅可以应用数十倍的杠杆,还可以在任何方向上进行巨额投注。既可以让人一夜暴富,也可以让人一贫如洗,股票衍生品交易员出身的亚瑟喜欢这样的游戏。

但是这一次,亚瑟并没有走到牌桌前成为赌徒,他选择做一个大赌场,为所有比特币爱好者提供一个高达100倍杠杆的比特币期货合约交易平台,这就是BitMEX。

2014年1月,不再满足于搬砖套利的亚瑟找到了两个创业合伙人:毕业于牛津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本·戴罗(Ben Delo),他曾为摩根大通开发高频交易系统;以及来自美国的资深程序员山姆·里德(Samuel Reed), 山姆曾经担任过两家技术公司的首席技术官。

三人进行了合理分工,精通金融衍生品的亚瑟担任首席执行官;熟悉高频交易系统的戴罗任首席策略官;有着十几年程序开发经验的山姆担任首席技术官,BitMEX创业铁三角正式形成。

BitMEX被打造成了一个纯期货合约平台,撮合期货合约的买家和卖家,无论加密币走势如何,BitMEX都能保证自己赚钱。

若是比特币,则平台收取0.05%的结算费用,莱特币等其他流动性较低的币种,平台则收取0.25%的结算费用,并且为了绕过银行系统,BitMEX上的所有交易都以比特币结算,不转换为任何法定货币。

同时,亚瑟与戴罗一个天才般的设计,让BitMEX从比特币期货合约交易平台中脱颖而出,那就是永续掉期合约(perpetual swap),即XBT-USD永续合约。与一般定期合约不同,一般定期合约最终会到期并触发标的资产的交割,而这些永续合约永不终止。它追踪与比特币的美元价格指数,投资者可以在不中断的情况下,长时间做多或做空比特币。

BitMEX成为了全世界所有比特币合约玩家的投机天堂,根据官网数据,其日成交量17亿美元,30日成交量约900亿美元,冠绝全球。最高100倍杠杆放大了投机者的贪欲,只需要1%的波动,要么财富翻倍,要么爆仓出局,不成功,便成仁。

用《北京人在纽约》的台词来形容BitMEX再合适不过:

如果你爱他,就让他去BitMEX开单,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让他去BitMEX开单,因为那里是地狱。



赚钱机器


谁也不知道,亚瑟究竟赚了多少钱,但是可以肯定的是,BitMEX这台24小时不间断运转的造富机器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铺垫了三位创始人财富自由的道路。

据英国媒体报道,BitMEX联合创始人之一的本·戴罗成为英国第一位比特币亿万富翁和英国最年轻的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今年8月,BitMEX斥巨资租下了长江中心第45层,每平方英尺(0.09平方米)花费28.66美元,打破此前26.75美元的记录,一举成为全球最贵办公室。

BitMEX将与美国银行,巴克莱银行,彭博社,高盛集团以及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这些传统金融巨头共同分享长江中心。

2013年亚瑟被花旗银行扫地出门;2018年,他一举拿下全球最贵办公室,和华尔街大银行平起平坐,五年时间,斗转星移,换了人间,银行还是那个银行,比特币却不再是当初那个比特币。

“传统金融业已经从往日的辉煌跌下神坛,剩下的只有市场不景气和裁员的新闻,微弱的波动性和监管当局对投资者一举一动的监控。”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亚瑟骄傲地说:“当人们问我什么进入这个行业?我会反问他们,为什么你还苦逼地在银行上着班?是时候冒险了。”

亚瑟喜欢冒险,更喜欢行情剧烈波动,今年1月份当数字货币市场经历雪崩行情时,亚瑟正在北海道滑雪,那一天,BitMEX处理了超过30亿美元的交易量,并且从中获利。

这才是亚瑟真正想要的, “作为一个交易员,这是我可以想到的最好的事情,在市场崩溃时我可以赚到更多的钱,我喜欢这种运动。”


文丨不亮

参考资料:

Bloomberg:With Banking, This Former Citi Trader Went Full Crypto
Cryptoslate:Co-Founder Becomes Britain’s First Bitcoin Billionaire and Youngest Self-Made Billionaire 查看全部
arthur.jpg

Arthur Hayes


据媒体报道,在加密交易所BitMEX上,过去365天的交易量超过1万亿美元,相当于印尼2017年全年的GDP;过去30天的交易量超过900亿美元。

在这些巨额交易量的背后,成全了一个年仅32岁的亿万富翁——5年前,这位叫亚瑟 · 海耶斯(Arthur Hayes)的年轻人被花旗银行扫地出门。

亚瑟 · 海耶斯是BitMEX的创始人,这家平台以提供最高100倍杠杆的加密货币期货合约而闻名。

2018年,他租下了全世界最贵的办公室—长江中心第45层,与高盛等世界级金融机构平起平坐。

在向人们贩卖暴富的梦想或者推人坠入深渊的过程中,亚瑟 · 海耶斯和他的伙伴们,成全了自己的发财梦,成为加密货币领域的“杠杆之王”。


金融危机后被裁员


和众多渴望暴富的热血青年一样,BitMEX创始人亚瑟 · 海耶斯从小便有华尔街投行梦。

亚瑟出生于美国水牛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母都是在通用汽车工作的工人。曾经,亚瑟考虑过从事房地产行业,但是出于对华尔街的向往,他最后还是选择金融作为人生前进的目标,并顺利被全球排名第一的商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录取。

2006 年,他在大一时,来香港进行短暂地学习交流,繁华的东方之珠吸引了他,让他流连忘返。不久后他回到费城,却依旧渴望维多利亚湾的美景,于是第二年他便向香港的12家银行申请了暑期实习,最后去了德意志银行。

亚瑟对自己的现状很满意,伴随着2007年全球牛市的到来,他感觉自己站到了时代风口上,见证了金融繁荣的大爆炸。

2008年6月,22岁的亚瑟顺利从沃顿商学院毕业,随即前往伦敦参加德意志银行的管理培训生计划。

在伦敦金融区边缘的公寓套房内,亚瑟和几十名年轻毕业生经历学生时代最后的洗礼:在六个小时的金融课之后,他们跑去各种酒吧和会所,释放年轻的激情。殊不知,对于他们来说,这也是学生时代最后的疯狂,次贷危机的浪潮即将席卷全球。

亚瑟回忆说,当时还有一个学员因为喝醉而弄断了一根肋骨,而他自己也很享受这样的派对氛围,特别是银行内部“论功行赏”的功利文化,赚钱是唯一目标,没有人会为这个目标感到羞耻,这也符合标准的华尔街文化:贪婪是一种美德。

但也正是华尔街的贪婪,让次贷泡沫逐渐演变成一场全球危机。2008年9月,亚瑟正式成为了德意志银行香港办公室的一名全职员工,在中环的办公室里,他踌躇满志,对未来充满信心。谁也不会预料到,一周之后,这个世界会卸下温柔的伪装,面露狰狞。

2008年9月15日,有着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引发全球金融海啸。当亚瑟看到这消息时,他在瘫坐在办公椅上,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他知道,银行业的好日子到头了,他的好日子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事实的确如此,随后几年,德意志银行大幅削减奖金,并多次重组其全球交易业务,以此来控制风险。当时在ETF做市商团队工作的亚瑟收入锐减,比他预期的要低起码30%到50%,更可怕的是一轮又一轮的裁员潮袭来,亚瑟当时只有一个目标:“一直活下去。”

2013年初,亚瑟跳槽到了花旗银行,但是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5个月后,在花旗银行的裁员潮中,他被裁掉,但是他却没有为此惊慌不安,因为就在一个月以前,他通过网络上的一篇文章认识了比特币。

一个时代落幕了,而新的世界正在萌芽。


往返香港、深圳之间“搬砖”


比特币,这个完全有别于传统金融产品的新事物彻底吸引了他。

被辞后,亚瑟全身心投入比特币交易中,他通过俄罗斯公司ICBIT在分别在现货市场以及期货市场交易比特币。

然而,他那年秋天因为某个市场事件而尝到了一个惨痛教训,那就是他无法从Mt.Gox提取现金。Mt.Gox一家位于日本的比特币交易平台,2014年2月,在85万个比特币被盗后,无力偿还,宣布破产。

长期交易金融衍生品的亚瑟认为购买和持有比特币的做法不仅风险极大,而且相当无趣,这似乎为今后其创建BitMEX埋下了伏笔。

在炒币的过程中,亚瑟兴奋地发现了一条致富之路:比特币在不同交易所之间的价格差距很大,存在套利空间,比如,中国内地交易所的比特币价格比位于香港的Bitfinex多20%。

于是亚瑟开始乐此不疲地在Bitfinex上购买比特币,然后在中国内地的交易所进行售卖赚取价差。

然而,赚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根据中国法律,亚瑟可以将其卖币的钱存入内地的银行账户,但他无法将那些钱汇到香港。于是,他开始乘坐一小时的巴士到深圳的银行,取出所允许的最高提现额2万元,将现金带回香港,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搬砖套利。

就这样,通过一次次的“人肉搬砖”,亚瑟积攒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谁也不会想到,这个穿梭在香港与深圳巴士之间的搬砖青年,有一天会成为享誉全球的比特币杠杆之王。


杠杆之王


亚瑟从不掩饰他的野心,从进入德意志银行的那一刻,他的人生目标便没有动摇过——赚钱,赚更多的钱,几千万美金,甚至是几亿美金。

合法地贪婪是一种光荣,这是它在德意志银行学到的第一件事;而第二件事就是交易衍生品比交易现货更加有利可图,衍生品不仅可以应用数十倍的杠杆,还可以在任何方向上进行巨额投注。既可以让人一夜暴富,也可以让人一贫如洗,股票衍生品交易员出身的亚瑟喜欢这样的游戏。

但是这一次,亚瑟并没有走到牌桌前成为赌徒,他选择做一个大赌场,为所有比特币爱好者提供一个高达100倍杠杆的比特币期货合约交易平台,这就是BitMEX。

2014年1月,不再满足于搬砖套利的亚瑟找到了两个创业合伙人:毕业于牛津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本·戴罗(Ben Delo),他曾为摩根大通开发高频交易系统;以及来自美国的资深程序员山姆·里德(Samuel Reed), 山姆曾经担任过两家技术公司的首席技术官。

三人进行了合理分工,精通金融衍生品的亚瑟担任首席执行官;熟悉高频交易系统的戴罗任首席策略官;有着十几年程序开发经验的山姆担任首席技术官,BitMEX创业铁三角正式形成。

BitMEX被打造成了一个纯期货合约平台,撮合期货合约的买家和卖家,无论加密币走势如何,BitMEX都能保证自己赚钱。

若是比特币,则平台收取0.05%的结算费用,莱特币等其他流动性较低的币种,平台则收取0.25%的结算费用,并且为了绕过银行系统,BitMEX上的所有交易都以比特币结算,不转换为任何法定货币。

同时,亚瑟与戴罗一个天才般的设计,让BitMEX从比特币期货合约交易平台中脱颖而出,那就是永续掉期合约(perpetual swap),即XBT-USD永续合约。与一般定期合约不同,一般定期合约最终会到期并触发标的资产的交割,而这些永续合约永不终止。它追踪与比特币的美元价格指数,投资者可以在不中断的情况下,长时间做多或做空比特币。

BitMEX成为了全世界所有比特币合约玩家的投机天堂,根据官网数据,其日成交量17亿美元,30日成交量约900亿美元,冠绝全球。最高100倍杠杆放大了投机者的贪欲,只需要1%的波动,要么财富翻倍,要么爆仓出局,不成功,便成仁。

用《北京人在纽约》的台词来形容BitMEX再合适不过:


如果你爱他,就让他去BitMEX开单,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让他去BitMEX开单,因为那里是地狱。




赚钱机器


谁也不知道,亚瑟究竟赚了多少钱,但是可以肯定的是,BitMEX这台24小时不间断运转的造富机器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铺垫了三位创始人财富自由的道路。

据英国媒体报道,BitMEX联合创始人之一的本·戴罗成为英国第一位比特币亿万富翁和英国最年轻的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今年8月,BitMEX斥巨资租下了长江中心第45层,每平方英尺(0.09平方米)花费28.66美元,打破此前26.75美元的记录,一举成为全球最贵办公室。

BitMEX将与美国银行,巴克莱银行,彭博社,高盛集团以及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这些传统金融巨头共同分享长江中心。

2013年亚瑟被花旗银行扫地出门;2018年,他一举拿下全球最贵办公室,和华尔街大银行平起平坐,五年时间,斗转星移,换了人间,银行还是那个银行,比特币却不再是当初那个比特币。

“传统金融业已经从往日的辉煌跌下神坛,剩下的只有市场不景气和裁员的新闻,微弱的波动性和监管当局对投资者一举一动的监控。”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亚瑟骄傲地说:“当人们问我什么进入这个行业?我会反问他们,为什么你还苦逼地在银行上着班?是时候冒险了。”

亚瑟喜欢冒险,更喜欢行情剧烈波动,今年1月份当数字货币市场经历雪崩行情时,亚瑟正在北海道滑雪,那一天,BitMEX处理了超过30亿美元的交易量,并且从中获利。

这才是亚瑟真正想要的, “作为一个交易员,这是我可以想到的最好的事情,在市场崩溃时我可以赚到更多的钱,我喜欢这种运动。”


文丨不亮

参考资料:

Bloomberg:With Banking, This Former Citi Trader Went Full Crypto
Cryptoslate:Co-Founder Becomes Britain’s First Bitcoin Billionaire and Youngest Self-Made Billionaire

伊朗比特币飙涨到2.3万美金,全球搬砖团队涌入掘金

地区yibencaijing 发表了文章 • 2018-09-05 22:38 • 来自相关话题

今天,伊朗的比特币价格突然暴涨,最高达到2.3万美金,折合人民币15万多。

而今天,比特币的正常价格仍维持在七千美元上方,折合人民币约5万元。

为何伊朗的比特币价格,溢价高达两倍之多?

正处在美国经济制裁下的伊朗,内乱不断、货币贬值。为了逃避经济制裁,伊朗甚至要将数字货币合法化。

多重因素促使该国购买比特币的需求暴增,而伊朗只能通过场外交易获得比特币,导致供不应求,价格开始暴涨。

有趣的是,市场的异动引发全球搬砖团队蜂拥而至,都想在伊朗捞一桶金。

在伊朗,正在上演精彩的地下经济争夺战……


01 暴涨背后


今天,伊朗为了抢夺比特币而疯狂。

在伊朗的场外交易平台localbitcoins.com上,一枚比特币的价格超过了10亿伊朗里亚尔(IRR)。






按最新汇率计算,伊朗人民需要支付约23736美元,才能购买一枚比特币。

伊朗发生了什么?比特币为何产生如此高之溢价?

如今的伊朗,正处在内忧外患之中。

今年5月8日,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退出伊核协议。

这自然是一个不佳信号,果不其然,3个月后,美国政府就宣布重启对伊朗经济制裁,禁止进口伊朗石油。

在全球最强的经济体压制下,伊朗经济迅速下滑。

而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法币的崩塌。

伊朗官方规定的法币“里亚尔”兑美元汇率,是42000:1。

而如今,黑市的里亚尔兑美元汇率,早已上涨至146000:1。如果和官方数据来比,法币贬值了71%。






货币崩塌后,当地的货物开始紧缺,进一步推动了物价上涨。

伊朗商场中的进口产品价格,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不断上涨。

一台组装电脑被卖家贴了五六层价签,对于有价格保护的品牌商品,商家则直接挂出“断货”的牌子。

面对手中货币的迅速贬值,伊朗民众开始陷入恐慌。

他们开始在黑市中大量购入黄金、美元,试图保护自己的资产。

今年第二季度起,伊朗对于对黄金的需求增长了三倍,占中东地区总需求的75%。

另外一个避险投资品开始进入伊朗人的眼中,那就是“比特币”。

CoinDance数据显示,伊朗地区的比特币交易,自今年5月后出现明显增长。

另一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主体推动了比特币的暴涨,那就是伊朗政府。

面对特朗普的强势紧逼,伊朗总统鲁哈尼并不打算坐以待毙。

他在8月初放出信号,表示已经在研究建立数字货币在线交易所,开采数字货币,以及哪些货币将被宣布合法。

他甚至打算学习委内瑞拉,发行一个类似的“石油币”。

法币崩溃、内忧外患、监管利好,这些都是导致比特币需求暴增的原因。


02 监管转变


可是,在几个月前,伊朗的监管对数字货币可不是这样的拥抱态度。

在今年4月,监管放出数据称,伊朗国内至少有25亿美金的资金,流入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市场。

政府担心资金外流,迅速落下闸门。

很快,伊朗央行通告称,所有金融机构不得给数字货币提供服务,紧接着,司法部门就对Telegram的ICO发出禁令,不准民众参与。

一时间,数字货币风声鹤唳,整条产业链都几乎停摆。

但如今,监管态度180度转变,从严打到拥抱,伊朗政府到底经历了什么?

伊朗总统鲁哈尼在内部会议中称,美国无法监管数字货币,也就意味着,数字货币可以绕过美国的经济制裁。

不让法币进出口,用数字货币交易总可以吧?

伊朗突然找到了旁门左道,用数字货币的经济系统,绕过法币的经济圈。

有人说,这是剑走偏锋,也有人说,这是出奇妙招。

不论最终伊朗是否能成功渡劫,这个新闻发布后,法币“里亚尔”的狂跌,就突然间被遏制。

政府这一信号释放之后,人们的数字货币热情开始暴涨,比特币更是成为紧俏货。

但是,在4月的严打中,伊朗当地的数字货币几乎均被清退出场,甚至连blockchain.info等比特币浏览器网站也被屏蔽。





Binance网站被伊朗官方屏蔽


此后,Bittrex、Bithumb与UPbit等交易所,也相继宣布禁止伊朗公民交易数字货币。

对于突如其来的监管示好,民众猝不及防,数字货币的基础设施,也并未重建,大家只能通过场外交易购买比特币。

需求无限增大,但供应却在拼命缩小,在这种巨大的供求差距下,伊朗的比特币价格才会出现如此的暴涨。

这一巨大的价差,迅速让全球的搬砖团队看到了商机。

一个搬砖团队的负责人称,他们正在将一些比特币通过各种渠道,引入伊朗市场。

“找了几个当地数字货币的从业者,让他们帮助联系卖家,然后大家分成。”该负责人称,目前,全球很多搬砖团队都看到了这一商机,纷纷涌向伊朗。

哪里有商机,哪里就有逐利者。

而这个价差,恐怕会迅速在搬砖团队的涌入后“抹平”。


03 溢价是常态?


伊朗的故事并不是孤例。

实际上,在很多国家的民众热捧比特币时,因为需求激增,比特币都出现过高溢价。

最家喻户晓的案例,无疑出现在全球第三大比特币交易国——韩国。韩国的比特币溢价被戏称为“泡菜溢价”。媒体报道,2017年,在美国比特币价格不到2300美元时,韩国的比特币价格就达到了2944美元,溢价近30%。

在2017年5月25日比特币创下当时的历史新高后,甚至有韩国散户以两倍溢价购买比特币。在韩国,以太坊的溢价也一度超过了50%。

在日本,比特币的溢价也一度高达16%。

在某种程度上,比特币也是一国政治和经济的晴雨表。在某国法币贬值加剧、政府废钞时,民众会出于保值心理抢购比特币。此时,比特币也往往会出现较大的溢价。

2016年,印度宣布,为了打击贪污和洗黑钱行为,推行货币改革,废除1000卢比和500卢比大钞。此后,印度人纷纷冲到银行以旧换新,而比特币的需求量大涨。当时,印度比特币的价格达到了800美元,比国际价格高12%。

而在通货膨胀异常严重的非洲国家津巴布韦,2017年的比特币价格一度达到7200美元,而当时的比特币国际价格是4200美元,溢价超过了70%。

在出现溢价的情况下,精明的个人套利者往往闻风而动,从中牟利。

他们会在价格低的A国交易所买币,然后在价格高的B国交易所出手,在扣除交易手续费和提币费之后,赚取价差。这种行为又被叫做“搬砖”。

在一个论坛帖子里,有网友称,搬一天“砖”,可以有3%的利润。

但此举的前提是,你得在卖掉比特币的国家设有账户。以韩国为例,如果是外国人,要在韩国开户,就可谓困难重重。

在此情况下,海外的韩国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新浪曾报道,香港的一台加密货币提款机,在每天早晨9点营业。每次营业前,都会有一些韩国人排队,等着用现金换比特币,然后在韩国交易所出售。

有渠道参与的机构也不在少数。有的欧美金融机构在美国交易所以正常价格买下一个比特币,转到韩国交易所卖掉,再将获得的韩元兑换成美元,再在美国交易所买币,如是再三,乐此不疲。

但随着各国政府对数字货币监管的趋严,套利变得越来越难。除去伊朗这样的特殊国家,溢价这样诱人的“美食“,逐渐变得看得见,吃不着。

2018年4月,福布斯报道,印度央行(RBI)禁止银行让人将账户里的钱转入比特币钱包。

此举无疑是对数字货币交易的釜底抽薪。

日本从2017年起,就要求数字货币交易所实行更加严格的KYC政策。换言之,用户身份、交易记录,都会被记录在册,可疑交易都需要上报。

同样情况也出现在韩国。

媒体报道,韩国居民以及一年向国外转移超过5万美元的公司,必须提交证明转移原因的文件,而它们可能不会获批。此外,在韩国,年度交易总额超过1万美元,就必须向税务机关报告。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交易额超过1万美元,用户就会接到交易所的调查电话。

CCN曾报道,有卖家被韩国比特币交易所Coinplug问及,自己的资金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要在韩国兑现比特币。

他表示,自己的账户一度被临时冻结,“直到我提交了我的护照截图并且进行了电话采访”。

有报道称,自韩国政府2018年1月禁止数字货币匿名交易之后,“泡菜溢价”在6月已降至0.6%,降幅明显。

看上去,韩国已经不是搬砖团队的最佳选择。


逐利,永远是资本的第一天性。

在可见的将来,随着数字货币价格在不同国家的此消彼长,搬砖团队注定会一次又一次迁徙。

它们是真正的国际化军团。


作者:棘轮,罗素,木樨 查看全部
yilang.jpg


今天,伊朗的比特币价格突然暴涨,最高达到2.3万美金,折合人民币15万多。

而今天,比特币的正常价格仍维持在七千美元上方,折合人民币约5万元。

为何伊朗的比特币价格,溢价高达两倍之多?

正处在美国经济制裁下的伊朗,内乱不断、货币贬值。为了逃避经济制裁,伊朗甚至要将数字货币合法化。

多重因素促使该国购买比特币的需求暴增,而伊朗只能通过场外交易获得比特币,导致供不应求,价格开始暴涨。

有趣的是,市场的异动引发全球搬砖团队蜂拥而至,都想在伊朗捞一桶金。

在伊朗,正在上演精彩的地下经济争夺战……


01 暴涨背后


今天,伊朗为了抢夺比特币而疯狂。

在伊朗的场外交易平台localbitcoins.com上,一枚比特币的价格超过了10亿伊朗里亚尔(IRR)。

yilang2.jpg


按最新汇率计算,伊朗人民需要支付约23736美元,才能购买一枚比特币。

伊朗发生了什么?比特币为何产生如此高之溢价?

如今的伊朗,正处在内忧外患之中。

今年5月8日,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退出伊核协议。

这自然是一个不佳信号,果不其然,3个月后,美国政府就宣布重启对伊朗经济制裁,禁止进口伊朗石油。

在全球最强的经济体压制下,伊朗经济迅速下滑。

而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法币的崩塌。

伊朗官方规定的法币“里亚尔”兑美元汇率,是42000:1。

而如今,黑市的里亚尔兑美元汇率,早已上涨至146000:1。如果和官方数据来比,法币贬值了71%。

yilang3.jpg


货币崩塌后,当地的货物开始紧缺,进一步推动了物价上涨。

伊朗商场中的进口产品价格,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不断上涨。

一台组装电脑被卖家贴了五六层价签,对于有价格保护的品牌商品,商家则直接挂出“断货”的牌子。

面对手中货币的迅速贬值,伊朗民众开始陷入恐慌。

他们开始在黑市中大量购入黄金、美元,试图保护自己的资产。

今年第二季度起,伊朗对于对黄金的需求增长了三倍,占中东地区总需求的75%。

另外一个避险投资品开始进入伊朗人的眼中,那就是“比特币”。

CoinDance数据显示,伊朗地区的比特币交易,自今年5月后出现明显增长。

另一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主体推动了比特币的暴涨,那就是伊朗政府。

面对特朗普的强势紧逼,伊朗总统鲁哈尼并不打算坐以待毙。

他在8月初放出信号,表示已经在研究建立数字货币在线交易所,开采数字货币,以及哪些货币将被宣布合法。

他甚至打算学习委内瑞拉,发行一个类似的“石油币”。

法币崩溃、内忧外患、监管利好,这些都是导致比特币需求暴增的原因。


02 监管转变


可是,在几个月前,伊朗的监管对数字货币可不是这样的拥抱态度。

在今年4月,监管放出数据称,伊朗国内至少有25亿美金的资金,流入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市场。

政府担心资金外流,迅速落下闸门。

很快,伊朗央行通告称,所有金融机构不得给数字货币提供服务,紧接着,司法部门就对Telegram的ICO发出禁令,不准民众参与。

一时间,数字货币风声鹤唳,整条产业链都几乎停摆。

但如今,监管态度180度转变,从严打到拥抱,伊朗政府到底经历了什么?

伊朗总统鲁哈尼在内部会议中称,美国无法监管数字货币,也就意味着,数字货币可以绕过美国的经济制裁。

不让法币进出口,用数字货币交易总可以吧?

伊朗突然找到了旁门左道,用数字货币的经济系统,绕过法币的经济圈。

有人说,这是剑走偏锋,也有人说,这是出奇妙招。

不论最终伊朗是否能成功渡劫,这个新闻发布后,法币“里亚尔”的狂跌,就突然间被遏制。

政府这一信号释放之后,人们的数字货币热情开始暴涨,比特币更是成为紧俏货。

但是,在4月的严打中,伊朗当地的数字货币几乎均被清退出场,甚至连blockchain.info等比特币浏览器网站也被屏蔽。

yilang4.jpg

Binance网站被伊朗官方屏蔽


此后,Bittrex、Bithumb与UPbit等交易所,也相继宣布禁止伊朗公民交易数字货币。

对于突如其来的监管示好,民众猝不及防,数字货币的基础设施,也并未重建,大家只能通过场外交易购买比特币。

需求无限增大,但供应却在拼命缩小,在这种巨大的供求差距下,伊朗的比特币价格才会出现如此的暴涨。

这一巨大的价差,迅速让全球的搬砖团队看到了商机。

一个搬砖团队的负责人称,他们正在将一些比特币通过各种渠道,引入伊朗市场。

“找了几个当地数字货币的从业者,让他们帮助联系卖家,然后大家分成。”该负责人称,目前,全球很多搬砖团队都看到了这一商机,纷纷涌向伊朗。

哪里有商机,哪里就有逐利者。

而这个价差,恐怕会迅速在搬砖团队的涌入后“抹平”。


03 溢价是常态?


伊朗的故事并不是孤例。

实际上,在很多国家的民众热捧比特币时,因为需求激增,比特币都出现过高溢价。

最家喻户晓的案例,无疑出现在全球第三大比特币交易国——韩国。韩国的比特币溢价被戏称为“泡菜溢价”。媒体报道,2017年,在美国比特币价格不到2300美元时,韩国的比特币价格就达到了2944美元,溢价近30%。

在2017年5月25日比特币创下当时的历史新高后,甚至有韩国散户以两倍溢价购买比特币。在韩国,以太坊的溢价也一度超过了50%。

在日本,比特币的溢价也一度高达16%。

在某种程度上,比特币也是一国政治和经济的晴雨表。在某国法币贬值加剧、政府废钞时,民众会出于保值心理抢购比特币。此时,比特币也往往会出现较大的溢价。

2016年,印度宣布,为了打击贪污和洗黑钱行为,推行货币改革,废除1000卢比和500卢比大钞。此后,印度人纷纷冲到银行以旧换新,而比特币的需求量大涨。当时,印度比特币的价格达到了800美元,比国际价格高12%。

而在通货膨胀异常严重的非洲国家津巴布韦,2017年的比特币价格一度达到7200美元,而当时的比特币国际价格是4200美元,溢价超过了70%。

在出现溢价的情况下,精明的个人套利者往往闻风而动,从中牟利。

他们会在价格低的A国交易所买币,然后在价格高的B国交易所出手,在扣除交易手续费和提币费之后,赚取价差。这种行为又被叫做“搬砖”。

在一个论坛帖子里,有网友称,搬一天“砖”,可以有3%的利润。

但此举的前提是,你得在卖掉比特币的国家设有账户。以韩国为例,如果是外国人,要在韩国开户,就可谓困难重重。

在此情况下,海外的韩国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新浪曾报道,香港的一台加密货币提款机,在每天早晨9点营业。每次营业前,都会有一些韩国人排队,等着用现金换比特币,然后在韩国交易所出售。

有渠道参与的机构也不在少数。有的欧美金融机构在美国交易所以正常价格买下一个比特币,转到韩国交易所卖掉,再将获得的韩元兑换成美元,再在美国交易所买币,如是再三,乐此不疲。

但随着各国政府对数字货币监管的趋严,套利变得越来越难。除去伊朗这样的特殊国家,溢价这样诱人的“美食“,逐渐变得看得见,吃不着。

2018年4月,福布斯报道,印度央行(RBI)禁止银行让人将账户里的钱转入比特币钱包。

此举无疑是对数字货币交易的釜底抽薪。

日本从2017年起,就要求数字货币交易所实行更加严格的KYC政策。换言之,用户身份、交易记录,都会被记录在册,可疑交易都需要上报。

同样情况也出现在韩国。

媒体报道,韩国居民以及一年向国外转移超过5万美元的公司,必须提交证明转移原因的文件,而它们可能不会获批。此外,在韩国,年度交易总额超过1万美元,就必须向税务机关报告。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交易额超过1万美元,用户就会接到交易所的调查电话。

CCN曾报道,有卖家被韩国比特币交易所Coinplug问及,自己的资金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要在韩国兑现比特币。

他表示,自己的账户一度被临时冻结,“直到我提交了我的护照截图并且进行了电话采访”。

有报道称,自韩国政府2018年1月禁止数字货币匿名交易之后,“泡菜溢价”在6月已降至0.6%,降幅明显。

看上去,韩国已经不是搬砖团队的最佳选择。


逐利,永远是资本的第一天性。

在可见的将来,随着数字货币价格在不同国家的此消彼长,搬砖团队注定会一次又一次迁徙。

它们是真正的国际化军团。


作者:棘轮,罗素,木樨

“杠杆之王”的万亿生意经

人物shenlian 发表了文章 • 2018-12-12 13:00 • 来自相关话题

Arthur Hayes


据媒体报道,在加密交易所BitMEX上,过去365天的交易量超过1万亿美元,相当于印尼2017年全年的GDP;过去30天的交易量超过900亿美元。

在这些巨额交易量的背后,成全了一个年仅32岁的亿万富翁——5年前,这位叫亚瑟 · 海耶斯(Arthur Hayes)的年轻人被花旗银行扫地出门。

亚瑟 · 海耶斯是BitMEX的创始人,这家平台以提供最高100倍杠杆的加密货币期货合约而闻名。

2018年,他租下了全世界最贵的办公室—长江中心第45层,与高盛等世界级金融机构平起平坐。

在向人们贩卖暴富的梦想或者推人坠入深渊的过程中,亚瑟 · 海耶斯和他的伙伴们,成全了自己的发财梦,成为加密货币领域的“杠杆之王”。


金融危机后被裁员


和众多渴望暴富的热血青年一样,BitMEX创始人亚瑟 · 海耶斯从小便有华尔街投行梦。

亚瑟出生于美国水牛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母都是在通用汽车工作的工人。曾经,亚瑟考虑过从事房地产行业,但是出于对华尔街的向往,他最后还是选择金融作为人生前进的目标,并顺利被全球排名第一的商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录取。

2006 年,他在大一时,来香港进行短暂地学习交流,繁华的东方之珠吸引了他,让他流连忘返。不久后他回到费城,却依旧渴望维多利亚湾的美景,于是第二年他便向香港的12家银行申请了暑期实习,最后去了德意志银行。

亚瑟对自己的现状很满意,伴随着2007年全球牛市的到来,他感觉自己站到了时代风口上,见证了金融繁荣的大爆炸。

2008年6月,22岁的亚瑟顺利从沃顿商学院毕业,随即前往伦敦参加德意志银行的管理培训生计划。

在伦敦金融区边缘的公寓套房内,亚瑟和几十名年轻毕业生经历学生时代最后的洗礼:在六个小时的金融课之后,他们跑去各种酒吧和会所,释放年轻的激情。殊不知,对于他们来说,这也是学生时代最后的疯狂,次贷危机的浪潮即将席卷全球。

亚瑟回忆说,当时还有一个学员因为喝醉而弄断了一根肋骨,而他自己也很享受这样的派对氛围,特别是银行内部“论功行赏”的功利文化,赚钱是唯一目标,没有人会为这个目标感到羞耻,这也符合标准的华尔街文化:贪婪是一种美德。

但也正是华尔街的贪婪,让次贷泡沫逐渐演变成一场全球危机。2008年9月,亚瑟正式成为了德意志银行香港办公室的一名全职员工,在中环的办公室里,他踌躇满志,对未来充满信心。谁也不会预料到,一周之后,这个世界会卸下温柔的伪装,面露狰狞。

2008年9月15日,有着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引发全球金融海啸。当亚瑟看到这消息时,他在瘫坐在办公椅上,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他知道,银行业的好日子到头了,他的好日子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事实的确如此,随后几年,德意志银行大幅削减奖金,并多次重组其全球交易业务,以此来控制风险。当时在ETF做市商团队工作的亚瑟收入锐减,比他预期的要低起码30%到50%,更可怕的是一轮又一轮的裁员潮袭来,亚瑟当时只有一个目标:“一直活下去。”

2013年初,亚瑟跳槽到了花旗银行,但是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5个月后,在花旗银行的裁员潮中,他被裁掉,但是他却没有为此惊慌不安,因为就在一个月以前,他通过网络上的一篇文章认识了比特币。

一个时代落幕了,而新的世界正在萌芽。


往返香港、深圳之间“搬砖”


比特币,这个完全有别于传统金融产品的新事物彻底吸引了他。

被辞后,亚瑟全身心投入比特币交易中,他通过俄罗斯公司ICBIT在分别在现货市场以及期货市场交易比特币。

然而,他那年秋天因为某个市场事件而尝到了一个惨痛教训,那就是他无法从Mt.Gox提取现金。Mt.Gox一家位于日本的比特币交易平台,2014年2月,在85万个比特币被盗后,无力偿还,宣布破产。

长期交易金融衍生品的亚瑟认为购买和持有比特币的做法不仅风险极大,而且相当无趣,这似乎为今后其创建BitMEX埋下了伏笔。

在炒币的过程中,亚瑟兴奋地发现了一条致富之路:比特币在不同交易所之间的价格差距很大,存在套利空间,比如,中国内地交易所的比特币价格比位于香港的Bitfinex多20%。

于是亚瑟开始乐此不疲地在Bitfinex上购买比特币,然后在中国内地的交易所进行售卖赚取价差。

然而,赚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根据中国法律,亚瑟可以将其卖币的钱存入内地的银行账户,但他无法将那些钱汇到香港。于是,他开始乘坐一小时的巴士到深圳的银行,取出所允许的最高提现额2万元,将现金带回香港,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搬砖套利。

就这样,通过一次次的“人肉搬砖”,亚瑟积攒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谁也不会想到,这个穿梭在香港与深圳巴士之间的搬砖青年,有一天会成为享誉全球的比特币杠杆之王。


杠杆之王


亚瑟从不掩饰他的野心,从进入德意志银行的那一刻,他的人生目标便没有动摇过——赚钱,赚更多的钱,几千万美金,甚至是几亿美金。

合法地贪婪是一种光荣,这是它在德意志银行学到的第一件事;而第二件事就是交易衍生品比交易现货更加有利可图,衍生品不仅可以应用数十倍的杠杆,还可以在任何方向上进行巨额投注。既可以让人一夜暴富,也可以让人一贫如洗,股票衍生品交易员出身的亚瑟喜欢这样的游戏。

但是这一次,亚瑟并没有走到牌桌前成为赌徒,他选择做一个大赌场,为所有比特币爱好者提供一个高达100倍杠杆的比特币期货合约交易平台,这就是BitMEX。

2014年1月,不再满足于搬砖套利的亚瑟找到了两个创业合伙人:毕业于牛津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本·戴罗(Ben Delo),他曾为摩根大通开发高频交易系统;以及来自美国的资深程序员山姆·里德(Samuel Reed), 山姆曾经担任过两家技术公司的首席技术官。

三人进行了合理分工,精通金融衍生品的亚瑟担任首席执行官;熟悉高频交易系统的戴罗任首席策略官;有着十几年程序开发经验的山姆担任首席技术官,BitMEX创业铁三角正式形成。

BitMEX被打造成了一个纯期货合约平台,撮合期货合约的买家和卖家,无论加密币走势如何,BitMEX都能保证自己赚钱。

若是比特币,则平台收取0.05%的结算费用,莱特币等其他流动性较低的币种,平台则收取0.25%的结算费用,并且为了绕过银行系统,BitMEX上的所有交易都以比特币结算,不转换为任何法定货币。

同时,亚瑟与戴罗一个天才般的设计,让BitMEX从比特币期货合约交易平台中脱颖而出,那就是永续掉期合约(perpetual swap),即XBT-USD永续合约。与一般定期合约不同,一般定期合约最终会到期并触发标的资产的交割,而这些永续合约永不终止。它追踪与比特币的美元价格指数,投资者可以在不中断的情况下,长时间做多或做空比特币。

BitMEX成为了全世界所有比特币合约玩家的投机天堂,根据官网数据,其日成交量17亿美元,30日成交量约900亿美元,冠绝全球。最高100倍杠杆放大了投机者的贪欲,只需要1%的波动,要么财富翻倍,要么爆仓出局,不成功,便成仁。

用《北京人在纽约》的台词来形容BitMEX再合适不过:

如果你爱他,就让他去BitMEX开单,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让他去BitMEX开单,因为那里是地狱。



赚钱机器


谁也不知道,亚瑟究竟赚了多少钱,但是可以肯定的是,BitMEX这台24小时不间断运转的造富机器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铺垫了三位创始人财富自由的道路。

据英国媒体报道,BitMEX联合创始人之一的本·戴罗成为英国第一位比特币亿万富翁和英国最年轻的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今年8月,BitMEX斥巨资租下了长江中心第45层,每平方英尺(0.09平方米)花费28.66美元,打破此前26.75美元的记录,一举成为全球最贵办公室。

BitMEX将与美国银行,巴克莱银行,彭博社,高盛集团以及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这些传统金融巨头共同分享长江中心。

2013年亚瑟被花旗银行扫地出门;2018年,他一举拿下全球最贵办公室,和华尔街大银行平起平坐,五年时间,斗转星移,换了人间,银行还是那个银行,比特币却不再是当初那个比特币。

“传统金融业已经从往日的辉煌跌下神坛,剩下的只有市场不景气和裁员的新闻,微弱的波动性和监管当局对投资者一举一动的监控。”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亚瑟骄傲地说:“当人们问我什么进入这个行业?我会反问他们,为什么你还苦逼地在银行上着班?是时候冒险了。”

亚瑟喜欢冒险,更喜欢行情剧烈波动,今年1月份当数字货币市场经历雪崩行情时,亚瑟正在北海道滑雪,那一天,BitMEX处理了超过30亿美元的交易量,并且从中获利。

这才是亚瑟真正想要的, “作为一个交易员,这是我可以想到的最好的事情,在市场崩溃时我可以赚到更多的钱,我喜欢这种运动。”


文丨不亮

参考资料:

Bloomberg:With Banking, This Former Citi Trader Went Full Crypto
Cryptoslate:Co-Founder Becomes Britain’s First Bitcoin Billionaire and Youngest Self-Made Billionaire 查看全部
arthur.jpg

Arthur Hayes


据媒体报道,在加密交易所BitMEX上,过去365天的交易量超过1万亿美元,相当于印尼2017年全年的GDP;过去30天的交易量超过900亿美元。

在这些巨额交易量的背后,成全了一个年仅32岁的亿万富翁——5年前,这位叫亚瑟 · 海耶斯(Arthur Hayes)的年轻人被花旗银行扫地出门。

亚瑟 · 海耶斯是BitMEX的创始人,这家平台以提供最高100倍杠杆的加密货币期货合约而闻名。

2018年,他租下了全世界最贵的办公室—长江中心第45层,与高盛等世界级金融机构平起平坐。

在向人们贩卖暴富的梦想或者推人坠入深渊的过程中,亚瑟 · 海耶斯和他的伙伴们,成全了自己的发财梦,成为加密货币领域的“杠杆之王”。


金融危机后被裁员


和众多渴望暴富的热血青年一样,BitMEX创始人亚瑟 · 海耶斯从小便有华尔街投行梦。

亚瑟出生于美国水牛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母都是在通用汽车工作的工人。曾经,亚瑟考虑过从事房地产行业,但是出于对华尔街的向往,他最后还是选择金融作为人生前进的目标,并顺利被全球排名第一的商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录取。

2006 年,他在大一时,来香港进行短暂地学习交流,繁华的东方之珠吸引了他,让他流连忘返。不久后他回到费城,却依旧渴望维多利亚湾的美景,于是第二年他便向香港的12家银行申请了暑期实习,最后去了德意志银行。

亚瑟对自己的现状很满意,伴随着2007年全球牛市的到来,他感觉自己站到了时代风口上,见证了金融繁荣的大爆炸。

2008年6月,22岁的亚瑟顺利从沃顿商学院毕业,随即前往伦敦参加德意志银行的管理培训生计划。

在伦敦金融区边缘的公寓套房内,亚瑟和几十名年轻毕业生经历学生时代最后的洗礼:在六个小时的金融课之后,他们跑去各种酒吧和会所,释放年轻的激情。殊不知,对于他们来说,这也是学生时代最后的疯狂,次贷危机的浪潮即将席卷全球。

亚瑟回忆说,当时还有一个学员因为喝醉而弄断了一根肋骨,而他自己也很享受这样的派对氛围,特别是银行内部“论功行赏”的功利文化,赚钱是唯一目标,没有人会为这个目标感到羞耻,这也符合标准的华尔街文化:贪婪是一种美德。

但也正是华尔街的贪婪,让次贷泡沫逐渐演变成一场全球危机。2008年9月,亚瑟正式成为了德意志银行香港办公室的一名全职员工,在中环的办公室里,他踌躇满志,对未来充满信心。谁也不会预料到,一周之后,这个世界会卸下温柔的伪装,面露狰狞。

2008年9月15日,有着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引发全球金融海啸。当亚瑟看到这消息时,他在瘫坐在办公椅上,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他知道,银行业的好日子到头了,他的好日子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事实的确如此,随后几年,德意志银行大幅削减奖金,并多次重组其全球交易业务,以此来控制风险。当时在ETF做市商团队工作的亚瑟收入锐减,比他预期的要低起码30%到50%,更可怕的是一轮又一轮的裁员潮袭来,亚瑟当时只有一个目标:“一直活下去。”

2013年初,亚瑟跳槽到了花旗银行,但是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5个月后,在花旗银行的裁员潮中,他被裁掉,但是他却没有为此惊慌不安,因为就在一个月以前,他通过网络上的一篇文章认识了比特币。

一个时代落幕了,而新的世界正在萌芽。


往返香港、深圳之间“搬砖”


比特币,这个完全有别于传统金融产品的新事物彻底吸引了他。

被辞后,亚瑟全身心投入比特币交易中,他通过俄罗斯公司ICBIT在分别在现货市场以及期货市场交易比特币。

然而,他那年秋天因为某个市场事件而尝到了一个惨痛教训,那就是他无法从Mt.Gox提取现金。Mt.Gox一家位于日本的比特币交易平台,2014年2月,在85万个比特币被盗后,无力偿还,宣布破产。

长期交易金融衍生品的亚瑟认为购买和持有比特币的做法不仅风险极大,而且相当无趣,这似乎为今后其创建BitMEX埋下了伏笔。

在炒币的过程中,亚瑟兴奋地发现了一条致富之路:比特币在不同交易所之间的价格差距很大,存在套利空间,比如,中国内地交易所的比特币价格比位于香港的Bitfinex多20%。

于是亚瑟开始乐此不疲地在Bitfinex上购买比特币,然后在中国内地的交易所进行售卖赚取价差。

然而,赚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根据中国法律,亚瑟可以将其卖币的钱存入内地的银行账户,但他无法将那些钱汇到香港。于是,他开始乘坐一小时的巴士到深圳的银行,取出所允许的最高提现额2万元,将现金带回香港,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搬砖套利。

就这样,通过一次次的“人肉搬砖”,亚瑟积攒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谁也不会想到,这个穿梭在香港与深圳巴士之间的搬砖青年,有一天会成为享誉全球的比特币杠杆之王。


杠杆之王


亚瑟从不掩饰他的野心,从进入德意志银行的那一刻,他的人生目标便没有动摇过——赚钱,赚更多的钱,几千万美金,甚至是几亿美金。

合法地贪婪是一种光荣,这是它在德意志银行学到的第一件事;而第二件事就是交易衍生品比交易现货更加有利可图,衍生品不仅可以应用数十倍的杠杆,还可以在任何方向上进行巨额投注。既可以让人一夜暴富,也可以让人一贫如洗,股票衍生品交易员出身的亚瑟喜欢这样的游戏。

但是这一次,亚瑟并没有走到牌桌前成为赌徒,他选择做一个大赌场,为所有比特币爱好者提供一个高达100倍杠杆的比特币期货合约交易平台,这就是BitMEX。

2014年1月,不再满足于搬砖套利的亚瑟找到了两个创业合伙人:毕业于牛津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本·戴罗(Ben Delo),他曾为摩根大通开发高频交易系统;以及来自美国的资深程序员山姆·里德(Samuel Reed), 山姆曾经担任过两家技术公司的首席技术官。

三人进行了合理分工,精通金融衍生品的亚瑟担任首席执行官;熟悉高频交易系统的戴罗任首席策略官;有着十几年程序开发经验的山姆担任首席技术官,BitMEX创业铁三角正式形成。

BitMEX被打造成了一个纯期货合约平台,撮合期货合约的买家和卖家,无论加密币走势如何,BitMEX都能保证自己赚钱。

若是比特币,则平台收取0.05%的结算费用,莱特币等其他流动性较低的币种,平台则收取0.25%的结算费用,并且为了绕过银行系统,BitMEX上的所有交易都以比特币结算,不转换为任何法定货币。

同时,亚瑟与戴罗一个天才般的设计,让BitMEX从比特币期货合约交易平台中脱颖而出,那就是永续掉期合约(perpetual swap),即XBT-USD永续合约。与一般定期合约不同,一般定期合约最终会到期并触发标的资产的交割,而这些永续合约永不终止。它追踪与比特币的美元价格指数,投资者可以在不中断的情况下,长时间做多或做空比特币。

BitMEX成为了全世界所有比特币合约玩家的投机天堂,根据官网数据,其日成交量17亿美元,30日成交量约900亿美元,冠绝全球。最高100倍杠杆放大了投机者的贪欲,只需要1%的波动,要么财富翻倍,要么爆仓出局,不成功,便成仁。

用《北京人在纽约》的台词来形容BitMEX再合适不过:


如果你爱他,就让他去BitMEX开单,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让他去BitMEX开单,因为那里是地狱。




赚钱机器


谁也不知道,亚瑟究竟赚了多少钱,但是可以肯定的是,BitMEX这台24小时不间断运转的造富机器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铺垫了三位创始人财富自由的道路。

据英国媒体报道,BitMEX联合创始人之一的本·戴罗成为英国第一位比特币亿万富翁和英国最年轻的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今年8月,BitMEX斥巨资租下了长江中心第45层,每平方英尺(0.09平方米)花费28.66美元,打破此前26.75美元的记录,一举成为全球最贵办公室。

BitMEX将与美国银行,巴克莱银行,彭博社,高盛集团以及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这些传统金融巨头共同分享长江中心。

2013年亚瑟被花旗银行扫地出门;2018年,他一举拿下全球最贵办公室,和华尔街大银行平起平坐,五年时间,斗转星移,换了人间,银行还是那个银行,比特币却不再是当初那个比特币。

“传统金融业已经从往日的辉煌跌下神坛,剩下的只有市场不景气和裁员的新闻,微弱的波动性和监管当局对投资者一举一动的监控。”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亚瑟骄傲地说:“当人们问我什么进入这个行业?我会反问他们,为什么你还苦逼地在银行上着班?是时候冒险了。”

亚瑟喜欢冒险,更喜欢行情剧烈波动,今年1月份当数字货币市场经历雪崩行情时,亚瑟正在北海道滑雪,那一天,BitMEX处理了超过30亿美元的交易量,并且从中获利。

这才是亚瑟真正想要的, “作为一个交易员,这是我可以想到的最好的事情,在市场崩溃时我可以赚到更多的钱,我喜欢这种运动。”


文丨不亮

参考资料:

Bloomberg:With Banking, This Former Citi Trader Went Full Crypto
Cryptoslate:Co-Founder Becomes Britain’s First Bitcoin Billionaire and Youngest Self-Made Billionaire

伊朗比特币飙涨到2.3万美金,全球搬砖团队涌入掘金

地区yibencaijing 发表了文章 • 2018-09-05 22:38 • 来自相关话题

今天,伊朗的比特币价格突然暴涨,最高达到2.3万美金,折合人民币15万多。

而今天,比特币的正常价格仍维持在七千美元上方,折合人民币约5万元。

为何伊朗的比特币价格,溢价高达两倍之多?

正处在美国经济制裁下的伊朗,内乱不断、货币贬值。为了逃避经济制裁,伊朗甚至要将数字货币合法化。

多重因素促使该国购买比特币的需求暴增,而伊朗只能通过场外交易获得比特币,导致供不应求,价格开始暴涨。

有趣的是,市场的异动引发全球搬砖团队蜂拥而至,都想在伊朗捞一桶金。

在伊朗,正在上演精彩的地下经济争夺战……


01 暴涨背后


今天,伊朗为了抢夺比特币而疯狂。

在伊朗的场外交易平台localbitcoins.com上,一枚比特币的价格超过了10亿伊朗里亚尔(IRR)。






按最新汇率计算,伊朗人民需要支付约23736美元,才能购买一枚比特币。

伊朗发生了什么?比特币为何产生如此高之溢价?

如今的伊朗,正处在内忧外患之中。

今年5月8日,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退出伊核协议。

这自然是一个不佳信号,果不其然,3个月后,美国政府就宣布重启对伊朗经济制裁,禁止进口伊朗石油。

在全球最强的经济体压制下,伊朗经济迅速下滑。

而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法币的崩塌。

伊朗官方规定的法币“里亚尔”兑美元汇率,是42000:1。

而如今,黑市的里亚尔兑美元汇率,早已上涨至146000:1。如果和官方数据来比,法币贬值了71%。






货币崩塌后,当地的货物开始紧缺,进一步推动了物价上涨。

伊朗商场中的进口产品价格,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不断上涨。

一台组装电脑被卖家贴了五六层价签,对于有价格保护的品牌商品,商家则直接挂出“断货”的牌子。

面对手中货币的迅速贬值,伊朗民众开始陷入恐慌。

他们开始在黑市中大量购入黄金、美元,试图保护自己的资产。

今年第二季度起,伊朗对于对黄金的需求增长了三倍,占中东地区总需求的75%。

另外一个避险投资品开始进入伊朗人的眼中,那就是“比特币”。

CoinDance数据显示,伊朗地区的比特币交易,自今年5月后出现明显增长。

另一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主体推动了比特币的暴涨,那就是伊朗政府。

面对特朗普的强势紧逼,伊朗总统鲁哈尼并不打算坐以待毙。

他在8月初放出信号,表示已经在研究建立数字货币在线交易所,开采数字货币,以及哪些货币将被宣布合法。

他甚至打算学习委内瑞拉,发行一个类似的“石油币”。

法币崩溃、内忧外患、监管利好,这些都是导致比特币需求暴增的原因。


02 监管转变


可是,在几个月前,伊朗的监管对数字货币可不是这样的拥抱态度。

在今年4月,监管放出数据称,伊朗国内至少有25亿美金的资金,流入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市场。

政府担心资金外流,迅速落下闸门。

很快,伊朗央行通告称,所有金融机构不得给数字货币提供服务,紧接着,司法部门就对Telegram的ICO发出禁令,不准民众参与。

一时间,数字货币风声鹤唳,整条产业链都几乎停摆。

但如今,监管态度180度转变,从严打到拥抱,伊朗政府到底经历了什么?

伊朗总统鲁哈尼在内部会议中称,美国无法监管数字货币,也就意味着,数字货币可以绕过美国的经济制裁。

不让法币进出口,用数字货币交易总可以吧?

伊朗突然找到了旁门左道,用数字货币的经济系统,绕过法币的经济圈。

有人说,这是剑走偏锋,也有人说,这是出奇妙招。

不论最终伊朗是否能成功渡劫,这个新闻发布后,法币“里亚尔”的狂跌,就突然间被遏制。

政府这一信号释放之后,人们的数字货币热情开始暴涨,比特币更是成为紧俏货。

但是,在4月的严打中,伊朗当地的数字货币几乎均被清退出场,甚至连blockchain.info等比特币浏览器网站也被屏蔽。





Binance网站被伊朗官方屏蔽


此后,Bittrex、Bithumb与UPbit等交易所,也相继宣布禁止伊朗公民交易数字货币。

对于突如其来的监管示好,民众猝不及防,数字货币的基础设施,也并未重建,大家只能通过场外交易购买比特币。

需求无限增大,但供应却在拼命缩小,在这种巨大的供求差距下,伊朗的比特币价格才会出现如此的暴涨。

这一巨大的价差,迅速让全球的搬砖团队看到了商机。

一个搬砖团队的负责人称,他们正在将一些比特币通过各种渠道,引入伊朗市场。

“找了几个当地数字货币的从业者,让他们帮助联系卖家,然后大家分成。”该负责人称,目前,全球很多搬砖团队都看到了这一商机,纷纷涌向伊朗。

哪里有商机,哪里就有逐利者。

而这个价差,恐怕会迅速在搬砖团队的涌入后“抹平”。


03 溢价是常态?


伊朗的故事并不是孤例。

实际上,在很多国家的民众热捧比特币时,因为需求激增,比特币都出现过高溢价。

最家喻户晓的案例,无疑出现在全球第三大比特币交易国——韩国。韩国的比特币溢价被戏称为“泡菜溢价”。媒体报道,2017年,在美国比特币价格不到2300美元时,韩国的比特币价格就达到了2944美元,溢价近30%。

在2017年5月25日比特币创下当时的历史新高后,甚至有韩国散户以两倍溢价购买比特币。在韩国,以太坊的溢价也一度超过了50%。

在日本,比特币的溢价也一度高达16%。

在某种程度上,比特币也是一国政治和经济的晴雨表。在某国法币贬值加剧、政府废钞时,民众会出于保值心理抢购比特币。此时,比特币也往往会出现较大的溢价。

2016年,印度宣布,为了打击贪污和洗黑钱行为,推行货币改革,废除1000卢比和500卢比大钞。此后,印度人纷纷冲到银行以旧换新,而比特币的需求量大涨。当时,印度比特币的价格达到了800美元,比国际价格高12%。

而在通货膨胀异常严重的非洲国家津巴布韦,2017年的比特币价格一度达到7200美元,而当时的比特币国际价格是4200美元,溢价超过了70%。

在出现溢价的情况下,精明的个人套利者往往闻风而动,从中牟利。

他们会在价格低的A国交易所买币,然后在价格高的B国交易所出手,在扣除交易手续费和提币费之后,赚取价差。这种行为又被叫做“搬砖”。

在一个论坛帖子里,有网友称,搬一天“砖”,可以有3%的利润。

但此举的前提是,你得在卖掉比特币的国家设有账户。以韩国为例,如果是外国人,要在韩国开户,就可谓困难重重。

在此情况下,海外的韩国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新浪曾报道,香港的一台加密货币提款机,在每天早晨9点营业。每次营业前,都会有一些韩国人排队,等着用现金换比特币,然后在韩国交易所出售。

有渠道参与的机构也不在少数。有的欧美金融机构在美国交易所以正常价格买下一个比特币,转到韩国交易所卖掉,再将获得的韩元兑换成美元,再在美国交易所买币,如是再三,乐此不疲。

但随着各国政府对数字货币监管的趋严,套利变得越来越难。除去伊朗这样的特殊国家,溢价这样诱人的“美食“,逐渐变得看得见,吃不着。

2018年4月,福布斯报道,印度央行(RBI)禁止银行让人将账户里的钱转入比特币钱包。

此举无疑是对数字货币交易的釜底抽薪。

日本从2017年起,就要求数字货币交易所实行更加严格的KYC政策。换言之,用户身份、交易记录,都会被记录在册,可疑交易都需要上报。

同样情况也出现在韩国。

媒体报道,韩国居民以及一年向国外转移超过5万美元的公司,必须提交证明转移原因的文件,而它们可能不会获批。此外,在韩国,年度交易总额超过1万美元,就必须向税务机关报告。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交易额超过1万美元,用户就会接到交易所的调查电话。

CCN曾报道,有卖家被韩国比特币交易所Coinplug问及,自己的资金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要在韩国兑现比特币。

他表示,自己的账户一度被临时冻结,“直到我提交了我的护照截图并且进行了电话采访”。

有报道称,自韩国政府2018年1月禁止数字货币匿名交易之后,“泡菜溢价”在6月已降至0.6%,降幅明显。

看上去,韩国已经不是搬砖团队的最佳选择。


逐利,永远是资本的第一天性。

在可见的将来,随着数字货币价格在不同国家的此消彼长,搬砖团队注定会一次又一次迁徙。

它们是真正的国际化军团。


作者:棘轮,罗素,木樨 查看全部
yilang.jpg


今天,伊朗的比特币价格突然暴涨,最高达到2.3万美金,折合人民币15万多。

而今天,比特币的正常价格仍维持在七千美元上方,折合人民币约5万元。

为何伊朗的比特币价格,溢价高达两倍之多?

正处在美国经济制裁下的伊朗,内乱不断、货币贬值。为了逃避经济制裁,伊朗甚至要将数字货币合法化。

多重因素促使该国购买比特币的需求暴增,而伊朗只能通过场外交易获得比特币,导致供不应求,价格开始暴涨。

有趣的是,市场的异动引发全球搬砖团队蜂拥而至,都想在伊朗捞一桶金。

在伊朗,正在上演精彩的地下经济争夺战……


01 暴涨背后


今天,伊朗为了抢夺比特币而疯狂。

在伊朗的场外交易平台localbitcoins.com上,一枚比特币的价格超过了10亿伊朗里亚尔(IRR)。

yilang2.jpg


按最新汇率计算,伊朗人民需要支付约23736美元,才能购买一枚比特币。

伊朗发生了什么?比特币为何产生如此高之溢价?

如今的伊朗,正处在内忧外患之中。

今年5月8日,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退出伊核协议。

这自然是一个不佳信号,果不其然,3个月后,美国政府就宣布重启对伊朗经济制裁,禁止进口伊朗石油。

在全球最强的经济体压制下,伊朗经济迅速下滑。

而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法币的崩塌。

伊朗官方规定的法币“里亚尔”兑美元汇率,是42000:1。

而如今,黑市的里亚尔兑美元汇率,早已上涨至146000:1。如果和官方数据来比,法币贬值了71%。

yilang3.jpg


货币崩塌后,当地的货物开始紧缺,进一步推动了物价上涨。

伊朗商场中的进口产品价格,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不断上涨。

一台组装电脑被卖家贴了五六层价签,对于有价格保护的品牌商品,商家则直接挂出“断货”的牌子。

面对手中货币的迅速贬值,伊朗民众开始陷入恐慌。

他们开始在黑市中大量购入黄金、美元,试图保护自己的资产。

今年第二季度起,伊朗对于对黄金的需求增长了三倍,占中东地区总需求的75%。

另外一个避险投资品开始进入伊朗人的眼中,那就是“比特币”。

CoinDance数据显示,伊朗地区的比特币交易,自今年5月后出现明显增长。

另一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主体推动了比特币的暴涨,那就是伊朗政府。

面对特朗普的强势紧逼,伊朗总统鲁哈尼并不打算坐以待毙。

他在8月初放出信号,表示已经在研究建立数字货币在线交易所,开采数字货币,以及哪些货币将被宣布合法。

他甚至打算学习委内瑞拉,发行一个类似的“石油币”。

法币崩溃、内忧外患、监管利好,这些都是导致比特币需求暴增的原因。


02 监管转变


可是,在几个月前,伊朗的监管对数字货币可不是这样的拥抱态度。

在今年4月,监管放出数据称,伊朗国内至少有25亿美金的资金,流入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市场。

政府担心资金外流,迅速落下闸门。

很快,伊朗央行通告称,所有金融机构不得给数字货币提供服务,紧接着,司法部门就对Telegram的ICO发出禁令,不准民众参与。

一时间,数字货币风声鹤唳,整条产业链都几乎停摆。

但如今,监管态度180度转变,从严打到拥抱,伊朗政府到底经历了什么?

伊朗总统鲁哈尼在内部会议中称,美国无法监管数字货币,也就意味着,数字货币可以绕过美国的经济制裁。

不让法币进出口,用数字货币交易总可以吧?

伊朗突然找到了旁门左道,用数字货币的经济系统,绕过法币的经济圈。

有人说,这是剑走偏锋,也有人说,这是出奇妙招。

不论最终伊朗是否能成功渡劫,这个新闻发布后,法币“里亚尔”的狂跌,就突然间被遏制。

政府这一信号释放之后,人们的数字货币热情开始暴涨,比特币更是成为紧俏货。

但是,在4月的严打中,伊朗当地的数字货币几乎均被清退出场,甚至连blockchain.info等比特币浏览器网站也被屏蔽。

yilang4.jpg

Binance网站被伊朗官方屏蔽


此后,Bittrex、Bithumb与UPbit等交易所,也相继宣布禁止伊朗公民交易数字货币。

对于突如其来的监管示好,民众猝不及防,数字货币的基础设施,也并未重建,大家只能通过场外交易购买比特币。

需求无限增大,但供应却在拼命缩小,在这种巨大的供求差距下,伊朗的比特币价格才会出现如此的暴涨。

这一巨大的价差,迅速让全球的搬砖团队看到了商机。

一个搬砖团队的负责人称,他们正在将一些比特币通过各种渠道,引入伊朗市场。

“找了几个当地数字货币的从业者,让他们帮助联系卖家,然后大家分成。”该负责人称,目前,全球很多搬砖团队都看到了这一商机,纷纷涌向伊朗。

哪里有商机,哪里就有逐利者。

而这个价差,恐怕会迅速在搬砖团队的涌入后“抹平”。


03 溢价是常态?


伊朗的故事并不是孤例。

实际上,在很多国家的民众热捧比特币时,因为需求激增,比特币都出现过高溢价。

最家喻户晓的案例,无疑出现在全球第三大比特币交易国——韩国。韩国的比特币溢价被戏称为“泡菜溢价”。媒体报道,2017年,在美国比特币价格不到2300美元时,韩国的比特币价格就达到了2944美元,溢价近30%。

在2017年5月25日比特币创下当时的历史新高后,甚至有韩国散户以两倍溢价购买比特币。在韩国,以太坊的溢价也一度超过了50%。

在日本,比特币的溢价也一度高达16%。

在某种程度上,比特币也是一国政治和经济的晴雨表。在某国法币贬值加剧、政府废钞时,民众会出于保值心理抢购比特币。此时,比特币也往往会出现较大的溢价。

2016年,印度宣布,为了打击贪污和洗黑钱行为,推行货币改革,废除1000卢比和500卢比大钞。此后,印度人纷纷冲到银行以旧换新,而比特币的需求量大涨。当时,印度比特币的价格达到了800美元,比国际价格高12%。

而在通货膨胀异常严重的非洲国家津巴布韦,2017年的比特币价格一度达到7200美元,而当时的比特币国际价格是4200美元,溢价超过了70%。

在出现溢价的情况下,精明的个人套利者往往闻风而动,从中牟利。

他们会在价格低的A国交易所买币,然后在价格高的B国交易所出手,在扣除交易手续费和提币费之后,赚取价差。这种行为又被叫做“搬砖”。

在一个论坛帖子里,有网友称,搬一天“砖”,可以有3%的利润。

但此举的前提是,你得在卖掉比特币的国家设有账户。以韩国为例,如果是外国人,要在韩国开户,就可谓困难重重。

在此情况下,海外的韩国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新浪曾报道,香港的一台加密货币提款机,在每天早晨9点营业。每次营业前,都会有一些韩国人排队,等着用现金换比特币,然后在韩国交易所出售。

有渠道参与的机构也不在少数。有的欧美金融机构在美国交易所以正常价格买下一个比特币,转到韩国交易所卖掉,再将获得的韩元兑换成美元,再在美国交易所买币,如是再三,乐此不疲。

但随着各国政府对数字货币监管的趋严,套利变得越来越难。除去伊朗这样的特殊国家,溢价这样诱人的“美食“,逐渐变得看得见,吃不着。

2018年4月,福布斯报道,印度央行(RBI)禁止银行让人将账户里的钱转入比特币钱包。

此举无疑是对数字货币交易的釜底抽薪。

日本从2017年起,就要求数字货币交易所实行更加严格的KYC政策。换言之,用户身份、交易记录,都会被记录在册,可疑交易都需要上报。

同样情况也出现在韩国。

媒体报道,韩国居民以及一年向国外转移超过5万美元的公司,必须提交证明转移原因的文件,而它们可能不会获批。此外,在韩国,年度交易总额超过1万美元,就必须向税务机关报告。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交易额超过1万美元,用户就会接到交易所的调查电话。

CCN曾报道,有卖家被韩国比特币交易所Coinplug问及,自己的资金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要在韩国兑现比特币。

他表示,自己的账户一度被临时冻结,“直到我提交了我的护照截图并且进行了电话采访”。

有报道称,自韩国政府2018年1月禁止数字货币匿名交易之后,“泡菜溢价”在6月已降至0.6%,降幅明显。

看上去,韩国已经不是搬砖团队的最佳选择。


逐利,永远是资本的第一天性。

在可见的将来,随着数字货币价格在不同国家的此消彼长,搬砖团队注定会一次又一次迁徙。

它们是真正的国际化军团。


作者:棘轮,罗素,木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