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T

ONT

专业羊毛党:炒币亏损50万,薅羊毛赚回30万

特写31qu 发表了文章 • 2019-11-07 17:53 • 来自相关话题

 在币圈的生态中,除了项目方、媒体、投资者等常见角色以外,还有一种不为大众关注,但对项目产生重要影响的工种——羊毛党。
 
他们单兵或者团队作战,在不违反项目方设定的规则下,进行大规模的操作,所到之处往往“片草不生”,往往令项目方闻风丧胆。
 
区块链项目初期启动的时候,通常会出台一些拉新优惠措施,例如每邀请一个用户注册账号,邀请者获得XX代币(某个项目的原生代币或者USDT等),交易所则采用返还一部分被邀请者等手续费等等。其中比较著名的几个项目包括:2018年Enumivo对使用以太坊钱包向某个智能合约转账0 ETH的用户空投ENU代币;本体向每个在官网订阅了邮件的用户空投1,000个ONT(本体的代币),以及最近非常火热、导致EOS网络资源紧缺的EIDOS空投。
 
以上的项目都有羊毛党的身影,他们控制着成百上千个账号,获得远超普通用户的代币,并创造了通过薅羊毛暴富的神话。
 
“做一个羊毛党挺好的:白薅总不会亏钱,最多伤点时间。”专业羊毛党「王二」(化名)向31QU表示自己的态度。
 
下文我们通过王二的阐述,来一窥其中的门道。


羊毛党的作战流程 


币圈竞争最激烈的一个赛道是“交易所”,因此很多交易所推出的优惠措施很大,王二也认为:“交易所羊毛,是大毛最常发生的地方。比如畅思,一个账号几千块。鲸交所的羊毛也不错。但是交易所是最难薅的,它们的安全监测多,爱封号。特别是小交易所,一言不合就跑路,根本就没想送。”
 
同时他一气呵成地介绍了羊毛党的常规作战流程:
 
第一步就是寻找羊毛。
 
好的羊毛只能凭运气。例如最常见的就是交易所羊毛,有些实在小的不能再小的交易所或者项目,就放过吧,大多数浪费时间。
 
找到可薅的项目后,接着观察他们的认证难度。交易所的认证方式主要有以下3种:

1. 手持身份证;
2. 人脸识别;
3. 综合认证。
 
手持认证是最简单的,很容易通过。
 
人脸认证也算简单,可以找到任务平台发布任务,一单大约5-10元。





某任务平台的实名认证服务

 
综合性认证的则是手持+人脸视频识别+刷交易量认证+数据监控。这种不推荐薅,因为多数都是被封号的。
 
有了这些资料后,就可以开始薅了。
 
不过这时候还需要准备一些切换IP的工具和浏览器的工具。因为交易所通常都会记录登记IP和设备,如果同一个IP注册大量账号,很容易触发风控,导致被封号。
 
工具准备好以后,换了IP,浏览器打开匿名模式,清楚COOKIES,严格风控的项目甚至要开虚拟机,就可以正式开始注册账号了。
 
其中要注意的是手机号问题,有条件的自己多养些手机号,没条件的可以使用接码平台,大概1毛钱可以接到一条短信。
 
最后就是风控问题,如果一个账号邀请了几百人,那么是很容易被封号的。因此最好分批进行,比如一个号邀请十来个以后,换成别的号。
 
最终就是听天命了:要么白干,要么暴富。
 
白干和暴富的比例,需要看眼光了。我看中的项目,60%都没白干。
 
记得第一时间把薅到的币变现,不要有感情。
 
卖卖卖。

最后王二作了补充:

羊毛党要有职业操守。
坚决不对任何项目产生情感,绝不被反薅。
一个项目跨了就速度换下一个,被浪费时间维权。


根据王二的说法,坚持“卖卖卖”原则下来,他从没亏过。
 
在微信群里,由于这一策略,王二又被群友称为“卖总”。


一个专业羊毛党堪比一个军团 


王二给羊毛党做了一个简单的分门别类:

有些是专门地推的;
有些是发任务,例如通过邀请链接注册,补贴多少钱给你;
有些是靠编程纯技术薅的;
有些是设备型的,一个人控制一片手机墙。


而王二则属于“靠编程纯技术薅羊毛”,也可以划分为“技术性专业羊毛党”。其他邀请真实用户的羊毛党可以简单归结为“普通羊毛党”。
 
基本上专业的羊毛党所控制的账号(手机号/钱包地址等)在几十到上千甚至上万个,王二表示:“一个人控制几百个账号,群控的感觉还是挺过瘾的”。而他的以太坊账号达1,600多个,“因为很容易注册”,能控制的手机和电脑也达十几台。





王二掌握的以太坊钱包地址

 
但是他表示自己的段位还不够高级,另外一个「X老板」(化名)才“威水”:“X老板他不仅限于币圈,是全领域薅。楼盘开业抽奖,他去薅别人空调沙发。银行APP啥的他把优惠券、满减额度全薅了。至于币圈抽奖活动之类的,他一个人占抽奖名额一半以上。”
 
除此之外,王二还介绍了X老板的两件牛逼往事,“之前有个安装软件的推广,大致是在一台上安装一个软件送多少钱这样的。结果,他跑去当地各大网吧,跟网管沟通好,把全市的机器全部安装上这个软件。”
 
Brave是一款无广告、响应速度快,植入代币激励的浏览器,但它的代币BAT也遭到了X老板的“毒手”:“ 还有个叫BAT币的,中国区起码有一大半他的团队薅走的,逼迫别人升级了好多次验证。甚至还有项目方发邮件给他,说项目已黄,别薅了。”
 
王二还介绍了一个“更可怕”的羊毛党,是X老板的朋友:“什么项目他朋友一知道,一周内必黄。他有一大堆黑科技设备,和一大堆专业网络设备。”最后心有余悸地加了一句:“幸好,他们现在的目光大部分在传统互联网行业,放过了币圈。毕竟那个市场更大,项目更多。他们设备多,经验足,玩互联网项目优势更大。”
 
一个专业羊毛党堪比一个军团,因此对项目方机制的设计非常考验,稍有不慎,项目方可能会因此出现重大的问题。


对羊毛党爱恨交加的项目方 


当问及是否有平台是被羊毛党撸倒时,王二首先表示,“一个项目永远不是靠一个羊毛党就能玩垮的。如果它真的倒了,根本肯定是那个项目有问题。羊毛党只不过加速了进程而已。”
 
但随后他补充:“确实有些项目是被羊毛党玩垮的,例如POB、区分、支点、32知……Steem上的好几个小项目,也瞬间被薅黄了。”
 
至于项目被玩垮背后的原因,王二归纳了几个原因:

1. 币价跌了。
2. 币的分配不均衡,认真玩的抱怨币都被薅走了。
3. 治理力度过大,玩家羊毛一通全杀光,导致没人气。
4. 本来穷,抠门不发币,全跑了。

 
因此对项目方而言,项目启动时的拉新鼓励机制设计要非常非常谨慎。
 
即然羊毛党的罪行如此“恶劣”,项目方是否应该赶尽杀绝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能一棍子打死:众多普通羊毛党活跃地邀请用户,为项目方创造了很好看的数据,例如注册用户、日活、使用时长等等。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普通羊毛党和用户之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它们之间可以转化,例如为了获得交易所奖励的用户被邀请过来,如果有买币的需求,他们很有可能产生实际的购买行为;内容平台的羊毛党在为平台提供内容,可能也会在平台上停留,进行真实的看内容等行为。
 
对此,王二的建议是:“羊毛在左,资金盘在右。羊毛党和权重党的界限要清晰,他们最好不要碰在一起并且各自有各自的空间。封杀羊毛其实很简单,数据上是很清晰的,但是封杀完毕后平台很可能就没人气了。”
 
最后关于羊毛党的活跃是否遵循牛熊规律时,王二说:“无论牛熊,只要有机会,他们马上过来,毕竟人员设备都是现成的。”
 
“比如这次EIDOS,X老板轻轻投入了几十台手机,也薅了不少EOS走。”
 
“当然,EIDOS我也薅了。”王二补充,“但是薅的不多”。


文 / 深度炼丹 查看全部
a-lot-of-smartphones.jpg

 在币圈的生态中,除了项目方、媒体、投资者等常见角色以外,还有一种不为大众关注,但对项目产生重要影响的工种——羊毛党。
 
他们单兵或者团队作战,在不违反项目方设定的规则下,进行大规模的操作,所到之处往往“片草不生”,往往令项目方闻风丧胆。
 
区块链项目初期启动的时候,通常会出台一些拉新优惠措施,例如每邀请一个用户注册账号,邀请者获得XX代币(某个项目的原生代币或者USDT等),交易所则采用返还一部分被邀请者等手续费等等。其中比较著名的几个项目包括:2018年Enumivo对使用以太坊钱包向某个智能合约转账0 ETH的用户空投ENU代币;本体向每个在官网订阅了邮件的用户空投1,000个ONT(本体的代币),以及最近非常火热、导致EOS网络资源紧缺的EIDOS空投。
 
以上的项目都有羊毛党的身影,他们控制着成百上千个账号,获得远超普通用户的代币,并创造了通过薅羊毛暴富的神话。
 
“做一个羊毛党挺好的:白薅总不会亏钱,最多伤点时间。”专业羊毛党「王二」(化名)向31QU表示自己的态度。
 
下文我们通过王二的阐述,来一窥其中的门道。


羊毛党的作战流程 


币圈竞争最激烈的一个赛道是“交易所”,因此很多交易所推出的优惠措施很大,王二也认为:“交易所羊毛,是大毛最常发生的地方。比如畅思,一个账号几千块。鲸交所的羊毛也不错。但是交易所是最难薅的,它们的安全监测多,爱封号。特别是小交易所,一言不合就跑路,根本就没想送。”
 
同时他一气呵成地介绍了羊毛党的常规作战流程:
 
第一步就是寻找羊毛。
 
好的羊毛只能凭运气。例如最常见的就是交易所羊毛,有些实在小的不能再小的交易所或者项目,就放过吧,大多数浪费时间。
 
找到可薅的项目后,接着观察他们的认证难度。交易所的认证方式主要有以下3种:

1. 手持身份证;
2. 人脸识别;
3. 综合认证。
 
手持认证是最简单的,很容易通过。
 
人脸认证也算简单,可以找到任务平台发布任务,一单大约5-10元。

640-4.jpeg

某任务平台的实名认证服务

 
综合性认证的则是手持+人脸视频识别+刷交易量认证+数据监控。这种不推荐薅,因为多数都是被封号的。
 
有了这些资料后,就可以开始薅了。
 
不过这时候还需要准备一些切换IP的工具和浏览器的工具。因为交易所通常都会记录登记IP和设备,如果同一个IP注册大量账号,很容易触发风控,导致被封号。
 
工具准备好以后,换了IP,浏览器打开匿名模式,清楚COOKIES,严格风控的项目甚至要开虚拟机,就可以正式开始注册账号了。
 
其中要注意的是手机号问题,有条件的自己多养些手机号,没条件的可以使用接码平台,大概1毛钱可以接到一条短信。
 
最后就是风控问题,如果一个账号邀请了几百人,那么是很容易被封号的。因此最好分批进行,比如一个号邀请十来个以后,换成别的号。
 
最终就是听天命了:要么白干,要么暴富。
 
白干和暴富的比例,需要看眼光了。我看中的项目,60%都没白干。
 
记得第一时间把薅到的币变现,不要有感情。
 
卖卖卖。

最后王二作了补充:


羊毛党要有职业操守。
坚决不对任何项目产生情感,绝不被反薅。
一个项目跨了就速度换下一个,被浪费时间维权。



根据王二的说法,坚持“卖卖卖”原则下来,他从没亏过。
 
在微信群里,由于这一策略,王二又被群友称为“卖总”。


一个专业羊毛党堪比一个军团 


王二给羊毛党做了一个简单的分门别类:


有些是专门地推的;
有些是发任务,例如通过邀请链接注册,补贴多少钱给你;
有些是靠编程纯技术薅的;
有些是设备型的,一个人控制一片手机墙。



而王二则属于“靠编程纯技术薅羊毛”,也可以划分为“技术性专业羊毛党”。其他邀请真实用户的羊毛党可以简单归结为“普通羊毛党”。
 
基本上专业的羊毛党所控制的账号(手机号/钱包地址等)在几十到上千甚至上万个,王二表示:“一个人控制几百个账号,群控的感觉还是挺过瘾的”。而他的以太坊账号达1,600多个,“因为很容易注册”,能控制的手机和电脑也达十几台。

640-4.png

王二掌握的以太坊钱包地址

 
但是他表示自己的段位还不够高级,另外一个「X老板」(化名)才“威水”:“X老板他不仅限于币圈,是全领域薅。楼盘开业抽奖,他去薅别人空调沙发。银行APP啥的他把优惠券、满减额度全薅了。至于币圈抽奖活动之类的,他一个人占抽奖名额一半以上。”
 
除此之外,王二还介绍了X老板的两件牛逼往事,“之前有个安装软件的推广,大致是在一台上安装一个软件送多少钱这样的。结果,他跑去当地各大网吧,跟网管沟通好,把全市的机器全部安装上这个软件。”
 
Brave是一款无广告、响应速度快,植入代币激励的浏览器,但它的代币BAT也遭到了X老板的“毒手”:“ 还有个叫BAT币的,中国区起码有一大半他的团队薅走的,逼迫别人升级了好多次验证。甚至还有项目方发邮件给他,说项目已黄,别薅了。”
 
王二还介绍了一个“更可怕”的羊毛党,是X老板的朋友:“什么项目他朋友一知道,一周内必黄。他有一大堆黑科技设备,和一大堆专业网络设备。”最后心有余悸地加了一句:“幸好,他们现在的目光大部分在传统互联网行业,放过了币圈。毕竟那个市场更大,项目更多。他们设备多,经验足,玩互联网项目优势更大。”
 
一个专业羊毛党堪比一个军团,因此对项目方机制的设计非常考验,稍有不慎,项目方可能会因此出现重大的问题。


对羊毛党爱恨交加的项目方 


当问及是否有平台是被羊毛党撸倒时,王二首先表示,“一个项目永远不是靠一个羊毛党就能玩垮的。如果它真的倒了,根本肯定是那个项目有问题。羊毛党只不过加速了进程而已。”
 
但随后他补充:“确实有些项目是被羊毛党玩垮的,例如POB、区分、支点、32知……Steem上的好几个小项目,也瞬间被薅黄了。”
 
至于项目被玩垮背后的原因,王二归纳了几个原因:


1. 币价跌了。
2. 币的分配不均衡,认真玩的抱怨币都被薅走了。
3. 治理力度过大,玩家羊毛一通全杀光,导致没人气。
4. 本来穷,抠门不发币,全跑了。


 
因此对项目方而言,项目启动时的拉新鼓励机制设计要非常非常谨慎。
 
即然羊毛党的罪行如此“恶劣”,项目方是否应该赶尽杀绝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能一棍子打死:众多普通羊毛党活跃地邀请用户,为项目方创造了很好看的数据,例如注册用户、日活、使用时长等等。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普通羊毛党和用户之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它们之间可以转化,例如为了获得交易所奖励的用户被邀请过来,如果有买币的需求,他们很有可能产生实际的购买行为;内容平台的羊毛党在为平台提供内容,可能也会在平台上停留,进行真实的看内容等行为。
 
对此,王二的建议是:“羊毛在左,资金盘在右。羊毛党和权重党的界限要清晰,他们最好不要碰在一起并且各自有各自的空间。封杀羊毛其实很简单,数据上是很清晰的,但是封杀完毕后平台很可能就没人气了。”
 
最后关于羊毛党的活跃是否遵循牛熊规律时,王二说:“无论牛熊,只要有机会,他们马上过来,毕竟人员设备都是现成的。”
 
“比如这次EIDOS,X老板轻轻投入了几十台手机,也薅了不少EOS走。”
 
“当然,EIDOS我也薅了。”王二补充,“但是薅的不多”。


文 / 深度炼丹

曾经的区块链十大天王项目,还剩几个?

项目blockbeats 发表了文章 • 2019-10-17 19:16 • 来自相关话题

2017、2018 年 ICO 最火的时候,社群里曾广为流传一张名为「2018 十大天王级私募」的图片,上面罗列着以太坊杀手 Dfinity、区块链世界的连接器 Penta、 NEO 上的闪电网络 Trinity 等项目。早期参与 ICO 带来的暴富效应,让这份名单一经推出,很快引得众人蜂拥而至,大家多方打探何处能拿到份额,幻想着一夜暴富。






除了上图,还有更多的版本,比如:  






随着传播范围的进一步扩大,这个榜单也越来越长,逐渐变成了 15 大天王、16 大天王(区块律动 BlockBeats 注:越来越长的名单,不排除有鱼龙混杂、打广告的项目):

RSK 比特币侧链,更智能的比特币

Dfinity 自进化无限链计算,以太坊竞争者

ONT 本体网络,复星集团千万元级

BLZ 区块链生态系统的「甲骨文」

GoNetwork 以太坊网络移动基础设施

Orchid 兰花协议,绕过防火墙自由通畅

Trinity NEO 上的闪电网络

Basecoin 稳定币

Zilliqa 高吞吐量区块链平台

Rchain 日链,商业级区块链解决方案

Cybex 基于 EOS 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InvestDigital 硬币资本早期投资

IHT 云产币,创业团队来自摩根、IBM、德勤、百度、微软

THETA 流媒体基础设施,美国版的流量矿石

RealChain 高端消费品和收藏品鉴定数据中心

SEMUX 一个实验性高性能区块链平台,为分散式应用提供支持



综合多个榜单来看,当时至少有以下几个项目被认定为了「黑马」:RSK、Dfinity、Bluzelle、ONT、Zilliqa、POA Network、Orchid(兰花协议)、Trinity、GoNetwork。当时的人们大多蠢蠢欲动,幻想着只需参投成功,一旦代币上线,必将带来几倍,甚至数十倍的收益。

区块律动 BlockBeats 梳理以上几个项目现状后发现,在经过长时间的开发与成果验证后,这几个曾被认定为属于「天王」级别的项目,大多已经「折戟」:有的团队高管前后离开,徒留一地鸡毛,有的研发成果平平、只能无奈调转方向,有的甚至已经退出公众视野、销声匿迹。

不过,在经过残酷的牛熊市轮转考验后,还有哪几个项目仍值得关注?


RSK


曾在数个榜单首位的 RSK,是 Rootstock 的缩写,它是由比特币网络维护的第一个智能合约平台,通过一个双向锚定比特币侧链的方式与比特币主链连接。

2015 年年底,RSK 技术白皮书发布。最初,RSK 定位是比特币侧链,旨在改善比特币。2016 年初,在多方资金的支持下,RSK Labs(现为 IOV Labs)成立。2018 年 1 月,RSK 主网上线。

11 月,RIF Labs 通过 RSK 智能合约平台发行了 RIF,同时,收购 RSK Labs。收购完成后,RSK 的方向有了新的变化,在公告里,「RSK 协议超越对比特币和以太坊网络的支持,并增加各种 P2P 功能。」后来,该项目兼容了 ETH 和 EOS,并配备了存储功能,还计划做支付功能。

对 RSK 的过高预期,让项目顺利完成多轮融资,crunchbase 数据显示,RSK Labs 共筹集了 730 万美元融资,不过很长一段时间,团队都未对这笔融资有明确、公开的安排(引自 TokenGazer 访谈)。






今年 5 月,RIF 核心组件的第二个协议、RIF 支付协议的一部分 Lumino 网络发布,同时 RIF Labs 更名为 IOV Labs,以区分组织(IOV)、平台(RSK、RIF)及所开发的服务。根据区块律动 BlockBeats 行情数据,目前 RSK 只上线了 2 家交易所,当年的黑马似乎已经被「弃之如敝履」。






从币价来看,根据当时官方公布的兑换比例,1BTC=14000RIF,按当时成本价差不多为 5 元以上,另需锁仓 1 年。如今行情网站显示,RIF 价格只有 0.1 美元,远低于成本价。


Bluzelle


2014 年,Pavel Bains 和 Neeraj Murarka 共同创立了 Bluzelle,旨在满足设备间更高效的数据交换及存储需求。它号称全球第一家建立去中心化的 NoSQL 数据库的项目,能为去中心化应⽤开发基于客户需求、可扩展的数据服务。

Bluzelle 对标甲骨文,2017 年 8 月,Bluzelle 募集到 150 万美元,完成 A 轮融资,2018 年年初,被众人看好的 Bluzelle,很快完成了 1950 万美元的 ICO 融资,官方称公募阶段「代币在数秒内即被抢购一空」。2018 年 3 月 29 日,Bluzelle 宣布获得了 NEO Global Capital 的 100 万美元投资。

Bluzelle 的 BLZ 代币曾在上线伊始大放光彩,据一位私募投资者反映,其在二级市场上线后的回报率达 3-5 倍,但接踵而至的瀑布行情也没有让 BLZ 幸免,目前 BLZ 代币价格已经距最高点下跌了近 97%。

随着项目推进,Bluzelle 似乎已经把重心放到了今年大火的 Web3.0。据区块律动 BlockBeats 此前报道,Bluzelle 正在构建一个双层系统,该系统具有一组政治上中心化的主节点,以及还有一组架构上去中心化的副本节点。


Zilliqa


Zilliqa 称得上是区块链领域里,第一个专注于分片扩容的项目,技术架构上 PBFT 用于达成节点共识,PoW 防止女巫攻击,交易分片的理念红极一时。经历过 ICO 浪潮的玩家们可能还记得,2017 年底 Zilliqa 曾是 Bitcoin Suisse(「瑞士站」)最炙手可热、上线回报率超高的明星项目之一。

然而,今年 9 月 17 日,CTO 贾瑶琪在朋友圈宣布,「是时候离开 Zilliqa 去探索和迎接其他新的挑战了」。而不久前,Zilliqa 的 CEO 董心书宣布离任 CEO,将「作为社区委员会顾问继续为 Zilliqa 做贡献」。

这两年间,Zilliqa 究竟发生了什么?

2017 年 10 月,Zilliqa 称在 3600 个节点、6 个分片测试条件下达到 2488 的 TPS,名噪一时。2018 年 2 月 13 日,Bluzelle 与 Zilliqa 宣布达成合作,称前者将利用后者的高吞吐量能力实现应用,同时双方共同提供一个集成解决方案,让用户使用 Zilliqa 作为底层区块链构建 DApp 时,可以使用 Bluzelle 进行分散式数据存储。

2018 年 4 月,Zilliqa 正式的 1.0 版测试网上线,在 1000 个节点下测试达到约 2000TPS。2018 年 5 月 23 日,Zilliqa 在新加坡发布第一版 Scilla,这是一种全新的智能合约语言。2018 年 Q3,ZIlliqa 在世界多地举办了 Scilla 技术研讨会。

今年 1 月 31 日,Zilliqa 发布了主网。此时,整个加密货币市场正在经历价格最低迷的时刻。随着 2019 年 Q2、Q3,新一批分片项目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包括 Harmony、Near Protocol、Elrond,他们大多打着状态分片和 PoS 的旗帜,与此相比,Zilliqa 似乎太过低调,甚至有些落后于时代。两位核心人物的相继「出走」,让本就冷清下来的社区氛围雪上加霜。

据 Messari 今年 9 月公布的数据,Zilliqa 在过去 90 天里下跌了 77%。






长江后浪推前浪,是币圈不变的趋势。PoS 里,点点币、未来币的铺垫换来了 EOS 和以太坊;PoC/PoST 里,Burst 的铺垫换来了 Filecoin;侧链、隐私计算都是如此……而 Zilliqa,也是一次科学家们对分片技术的勇敢尝试。


POA Network


POA Network,诞生于 2017 年,是一条公开的以太坊侧链,完全兼容以太坊,支持 Parity 客户端。POA 团队制作了第一个兼容 ETH 的代币桥梁,制作了开源浏览器 BlockScout,这在与ETH兼容的项目里被广泛采用。

2018 年 10 月,有人质疑该项目团队并不去中心化:其采用的「可监管的验证者和治理体系中的惩罚机制」被发现并不公正,验证人之间存在关系。





POA Network路线图


不过,虽然团队开发了不少有用的应用,但由于 POA Network 在代币设计上缺乏网络效应的可扩展性,缺乏任何价值创造或捕获,导致用户很少,容易陷入「无人购买 POA 代币」的境地。

2018 年底,MakerDAO 和 POA Network 合作推出了一条新链 xDai Chain,它是中心化的,验证者是 POA 基金会、MakerDAO 和 xDai 的一些创始人。今年年初,xDai 在丹佛大火了一把,当时大会上的所有食物都用 xDAI 进行支付。今年 8 月,xDai 完成 5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由 BitMax 旗下风投 B-Tech 领投,NGC Ventures 和币信资本参投。

根据 defipulse 网站数据,目前 xDai 排名 18,锁定的以太坊总价值约 3.7 万美元。虽然锁定价值一直在上升,但 3.7 万美元的数值绝对称得上惨淡。







GoNetwork


GoNetwork 宣称自己致力于为以太坊打造首个高度扩容的手机移动端,因项目同样构想在 Layer2 的状态通道,在募资阶段被不少舆论吹捧为「移动版的雷电网络」。更拨投资人心弦的是,GoNetwork 宣传时标榜自己是 V 神站台的项目。不过,这只是项目方的「包装」,所谓的「站台」不过是 GoNetwork 部分成员在 ETHWaterloo(以太坊滑铁卢黑客松)获奖,V 神与众多参赛人员的合影。

随着 ICO 泡沫消散,GoNetwork 的画皮被不断无情扯下,有社区成员爆料,散户投资者多次在 GoNetwork 电报中询问公司、投资机构、产品进度等具体信息,均没有得到管理员的明确答复。

随后,一张疑似 GoNetwork 的 COO Xun Cai 的私人聊天记录被不小心曝光,截图显示 Xun Cai 正在筹备 GoNetwork 的「圈钱」计划,并打算「另起炉灶」,启动新项目后「再圈一笔」。






由于尚未能联系到当事人,我们无法 100% 证实该截图的真实性,但区块律动 BlockBeats 翻看了 GoNetwork 的 Github,发现其所有代码库在整个 2019 年均没有更新,官方推特连续 13 个月杳无音讯,官网无法正常访问……种种迹象表明:GoNetwork 项目进度已经彻底停滞。  







Orchid 兰花协议


Orchid(兰花协议)旨在鼓励互联网用户与其他用户共享带宽,将流量进行分割,并将其路由到网络上的各个节点,让对手很难确定谁在访问网站,确保隐私。

根据公开信息,2018 年初兰花协议的公开 Beta 版本就会发布,不过,关于该项目的进展信息在去年下半年国内很少有报道。直到今年年初,Web3.0 的概念开始火热,而 Orchid 提倡的开放、自由、隐私等概念天然符合 Web3.0 时代主基调,从近期 Orchid 的动态来看,项目似乎也在往这方面发力。

今年 5 月,Orchid Labs 又筹集了 700 万美元资金,而早在 2018 年 4 月,该公司曾计划通过 SAFT 代币销售融资 1.25 亿美元,不过当时 Orchid Labs 只获得了 3610 万美元资金。而 Andreessen Horowitz 、Blockchain Capital、Polychain Capital 和红杉资本在去年 10 月向该项目投资 470 万美元。





兰花协议的Github代码迭代情况


从兰花协议的 Github 代码迭代情况来看,该项目最早从 6 个月前开始更新,一直持续到近期。根据最新消息,Orchid App 即将推出 iOS 和安卓 (Android) 上的移动虚拟专用网(简称 V-P-N),通过兰花网络路由来屏蔽用户的互联网流量,推动虚拟专用网市场走向更透明、隐私和更公平的定价。

10 月 10 日,Orchid 团队最新研究的 Layer2 方案在以太坊 Devcon 上公布,这项方案将被用于 Orchid 的虚拟专用网支付生态,允许用户按需付费,即「随用随付」,改变以往的「包年、包月」等制度。


Ontology(ONT)


中文名为本体 Ontology(ONT),定位新一代多链式公有链平台 & 分布式信任生态,提供一系列应用框架,包括 API、SDK 等多种应用模块,开发者可以在本体上开发其去中心化应用。

本体于 2017 年 11 月 27 日发布,主网已经在 2018 年 6 月 30 日上线,本体的路线图大致为:第一年(2018)同构多链;第二年(2019)异构多链;第三年打造可信信息互联网。2019 年 7 月,NEO 与 Ontology 宣布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建一个开放性跨链平台,Ontology 将继续发力于面向未来的去中心化身份框架。

从官方公众号来看,更新较为频繁,目前 ONT 正在有序推进,算是区块律动 BlockBeats 在研究天王项目时,发现的少数各方面情况还不错的公链。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 ONT 搭建的生态仍有待繁荣,国内外关于该公链的讨论热度也有待提高。


Dfinity


Dfinity 旨在打造区块链中的超级计算机、无限扩容的去中心化云,打破传统独角兽的数据垄断,是硅谷的明星区块链项目,也是 V 神曾多次在采访中提到的「以太坊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正是这样一个天王级项目,却迟迟没有上线主网。不少投资者因为一直没有收到支付邮费后的 T 恤赠品,将其戏称为「拖延的硅谷 T 恤商」。

今年 6 月,Dfinity 联合创始人 Tom Ding 表示,他个人正在以「战略和生态系统的顾问」身份继续参与该项目,同时在探索生命科学中寿命延长这个全新的领域。这在当时又引起了不少舆论的猜测和误读,「出走」的传言弥漫在币圈社群,好在随后他明确表示:Dfinity 已经拥有近百名员工,核心团队非常稳定,测试网发布在即。

不过,这次 Dfinity 好像真的要开始搞事情了。

据官方消息,今年 11 月举行的旧金山区块链周期间,Dfinity 计划举办一场特别活动。Dfinity 团队将与著名投资机构、企业家、技术人员及合作伙伴一道,揭示 Dfinity 最新的神秘成果,并支持试用 Dfinity 研发的新型技术栈。

可以说,Dfinity 算是为数不多在「2017 年天王榜单」中还没有陨落的项目了,虽然延迟上线,但谈不上失败。

区块律动 BlockBeats 从一些渠道了解到,此前 Dfinity 的技术开发成果较为封闭。另外,也许极客更了解极客,Vitalik 在前几日的采访中表示「我曾觉得 Dfinity 是一个很难缠的竞争对手,但他们自己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挑战了。」Dfinity 会顺利攻坚克难吗?我们拭目以待。


Trinity


Trinity 打造的链下扩容方案旨在成为 NEO 智能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为 NEO 广大的用户群体提供更加快捷安全的交易方式,状态通道网络是由无数隐私支付通道组成的二级协议,但结算在区块链上进行。2018 年 2 月 28 日,Trinity 公测版发布,可实现基于状态通道的即时转账等基本功能。

官方推特会发布项目进度周报,但几乎每一条发文下方的留言里,都会有人询问进度和质疑项目。






据区块律动 BlockBeats 市场行情显示,TNC 代币市值现在仅 480 万人民币,距离历史最高点下跌逾 99%。状态通道类的项目普遍估值不高,这是当前区块链市场的定价现状,但就 Trinity 来说,币价如此高的跌幅和惨淡的流动性,以及社区涣散的人气,可能仍是项目方需要继续加强的。


总结


曾经的十大天王,大多没有逃过陨落的命运,有的已经停摆,有的还在挣扎,有的仍未上线。依靠白皮书和 PPT 骗钱的谎言相继被戳破,退潮之后,裸游的天王们「面面相觑」,却又「心照不宣」地销声匿迹。

随之陨落的,绝不仅仅是这一个个项目,还有爱西欧融资泡沫的破裂,和币圈一级市场黄金时代的终结。

最终还能留下的,大概只有愤怒的投资者们在「各大天王」推特下的谩骂、无奈和哭泣。 查看全部
ICO-Death-March.jpg


2017、2018 年 ICO 最火的时候,社群里曾广为流传一张名为「2018 十大天王级私募」的图片,上面罗列着以太坊杀手 Dfinity、区块链世界的连接器 Penta、 NEO 上的闪电网络 Trinity 等项目。早期参与 ICO 带来的暴富效应,让这份名单一经推出,很快引得众人蜂拥而至,大家多方打探何处能拿到份额,幻想着一夜暴富。

5da6f5c555158.png


除了上图,还有更多的版本,比如:  

5da6f67b96d1c.jpg


随着传播范围的进一步扩大,这个榜单也越来越长,逐渐变成了 15 大天王、16 大天王(区块律动 BlockBeats 注:越来越长的名单,不排除有鱼龙混杂、打广告的项目):


RSK 比特币侧链,更智能的比特币

Dfinity 自进化无限链计算,以太坊竞争者

ONT 本体网络,复星集团千万元级

BLZ 区块链生态系统的「甲骨文」

GoNetwork 以太坊网络移动基础设施

Orchid 兰花协议,绕过防火墙自由通畅

Trinity NEO 上的闪电网络

Basecoin 稳定币

Zilliqa 高吞吐量区块链平台

Rchain 日链,商业级区块链解决方案

Cybex 基于 EOS 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InvestDigital 硬币资本早期投资

IHT 云产币,创业团队来自摩根、IBM、德勤、百度、微软

THETA 流媒体基础设施,美国版的流量矿石

RealChain 高端消费品和收藏品鉴定数据中心

SEMUX 一个实验性高性能区块链平台,为分散式应用提供支持




综合多个榜单来看,当时至少有以下几个项目被认定为了「黑马」:RSK、Dfinity、Bluzelle、ONT、Zilliqa、POA Network、Orchid(兰花协议)、Trinity、GoNetwork。当时的人们大多蠢蠢欲动,幻想着只需参投成功,一旦代币上线,必将带来几倍,甚至数十倍的收益。

区块律动 BlockBeats 梳理以上几个项目现状后发现,在经过长时间的开发与成果验证后,这几个曾被认定为属于「天王」级别的项目,大多已经「折戟」:有的团队高管前后离开,徒留一地鸡毛,有的研发成果平平、只能无奈调转方向,有的甚至已经退出公众视野、销声匿迹。

不过,在经过残酷的牛熊市轮转考验后,还有哪几个项目仍值得关注?


RSK


曾在数个榜单首位的 RSK,是 Rootstock 的缩写,它是由比特币网络维护的第一个智能合约平台,通过一个双向锚定比特币侧链的方式与比特币主链连接。

2015 年年底,RSK 技术白皮书发布。最初,RSK 定位是比特币侧链,旨在改善比特币。2016 年初,在多方资金的支持下,RSK Labs(现为 IOV Labs)成立。2018 年 1 月,RSK 主网上线。

11 月,RIF Labs 通过 RSK 智能合约平台发行了 RIF,同时,收购 RSK Labs。收购完成后,RSK 的方向有了新的变化,在公告里,「RSK 协议超越对比特币和以太坊网络的支持,并增加各种 P2P 功能。」后来,该项目兼容了 ETH 和 EOS,并配备了存储功能,还计划做支付功能。

对 RSK 的过高预期,让项目顺利完成多轮融资,crunchbase 数据显示,RSK Labs 共筹集了 730 万美元融资,不过很长一段时间,团队都未对这笔融资有明确、公开的安排(引自 TokenGazer 访谈)。

5da6f657cdf32.png


今年 5 月,RIF 核心组件的第二个协议、RIF 支付协议的一部分 Lumino 网络发布,同时 RIF Labs 更名为 IOV Labs,以区分组织(IOV)、平台(RSK、RIF)及所开发的服务。根据区块律动 BlockBeats 行情数据,目前 RSK 只上线了 2 家交易所,当年的黑马似乎已经被「弃之如敝履」。

5da6f69cd6ef5.png


从币价来看,根据当时官方公布的兑换比例,1BTC=14000RIF,按当时成本价差不多为 5 元以上,另需锁仓 1 年。如今行情网站显示,RIF 价格只有 0.1 美元,远低于成本价。


Bluzelle


2014 年,Pavel Bains 和 Neeraj Murarka 共同创立了 Bluzelle,旨在满足设备间更高效的数据交换及存储需求。它号称全球第一家建立去中心化的 NoSQL 数据库的项目,能为去中心化应⽤开发基于客户需求、可扩展的数据服务。

Bluzelle 对标甲骨文,2017 年 8 月,Bluzelle 募集到 150 万美元,完成 A 轮融资,2018 年年初,被众人看好的 Bluzelle,很快完成了 1950 万美元的 ICO 融资,官方称公募阶段「代币在数秒内即被抢购一空」。2018 年 3 月 29 日,Bluzelle 宣布获得了 NEO Global Capital 的 100 万美元投资。

Bluzelle 的 BLZ 代币曾在上线伊始大放光彩,据一位私募投资者反映,其在二级市场上线后的回报率达 3-5 倍,但接踵而至的瀑布行情也没有让 BLZ 幸免,目前 BLZ 代币价格已经距最高点下跌了近 97%。

随着项目推进,Bluzelle 似乎已经把重心放到了今年大火的 Web3.0。据区块律动 BlockBeats 此前报道,Bluzelle 正在构建一个双层系统,该系统具有一组政治上中心化的主节点,以及还有一组架构上去中心化的副本节点。


Zilliqa


Zilliqa 称得上是区块链领域里,第一个专注于分片扩容的项目,技术架构上 PBFT 用于达成节点共识,PoW 防止女巫攻击,交易分片的理念红极一时。经历过 ICO 浪潮的玩家们可能还记得,2017 年底 Zilliqa 曾是 Bitcoin Suisse(「瑞士站」)最炙手可热、上线回报率超高的明星项目之一。

然而,今年 9 月 17 日,CTO 贾瑶琪在朋友圈宣布,「是时候离开 Zilliqa 去探索和迎接其他新的挑战了」。而不久前,Zilliqa 的 CEO 董心书宣布离任 CEO,将「作为社区委员会顾问继续为 Zilliqa 做贡献」。

这两年间,Zilliqa 究竟发生了什么?

2017 年 10 月,Zilliqa 称在 3600 个节点、6 个分片测试条件下达到 2488 的 TPS,名噪一时。2018 年 2 月 13 日,Bluzelle 与 Zilliqa 宣布达成合作,称前者将利用后者的高吞吐量能力实现应用,同时双方共同提供一个集成解决方案,让用户使用 Zilliqa 作为底层区块链构建 DApp 时,可以使用 Bluzelle 进行分散式数据存储。

2018 年 4 月,Zilliqa 正式的 1.0 版测试网上线,在 1000 个节点下测试达到约 2000TPS。2018 年 5 月 23 日,Zilliqa 在新加坡发布第一版 Scilla,这是一种全新的智能合约语言。2018 年 Q3,ZIlliqa 在世界多地举办了 Scilla 技术研讨会。

今年 1 月 31 日,Zilliqa 发布了主网。此时,整个加密货币市场正在经历价格最低迷的时刻。随着 2019 年 Q2、Q3,新一批分片项目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包括 Harmony、Near Protocol、Elrond,他们大多打着状态分片和 PoS 的旗帜,与此相比,Zilliqa 似乎太过低调,甚至有些落后于时代。两位核心人物的相继「出走」,让本就冷清下来的社区氛围雪上加霜。

据 Messari 今年 9 月公布的数据,Zilliqa 在过去 90 天里下跌了 77%。

5da6f6f63c231.jpg


长江后浪推前浪,是币圈不变的趋势。PoS 里,点点币、未来币的铺垫换来了 EOS 和以太坊;PoC/PoST 里,Burst 的铺垫换来了 Filecoin;侧链、隐私计算都是如此……而 Zilliqa,也是一次科学家们对分片技术的勇敢尝试。


POA Network


POA Network,诞生于 2017 年,是一条公开的以太坊侧链,完全兼容以太坊,支持 Parity 客户端。POA 团队制作了第一个兼容 ETH 的代币桥梁,制作了开源浏览器 BlockScout,这在与ETH兼容的项目里被广泛采用。

2018 年 10 月,有人质疑该项目团队并不去中心化:其采用的「可监管的验证者和治理体系中的惩罚机制」被发现并不公正,验证人之间存在关系。

5da6f70980caf.jpg

POA Network路线图


不过,虽然团队开发了不少有用的应用,但由于 POA Network 在代币设计上缺乏网络效应的可扩展性,缺乏任何价值创造或捕获,导致用户很少,容易陷入「无人购买 POA 代币」的境地。

2018 年底,MakerDAO 和 POA Network 合作推出了一条新链 xDai Chain,它是中心化的,验证者是 POA 基金会、MakerDAO 和 xDai 的一些创始人。今年年初,xDai 在丹佛大火了一把,当时大会上的所有食物都用 xDAI 进行支付。今年 8 月,xDai 完成 5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由 BitMax 旗下风投 B-Tech 领投,NGC Ventures 和币信资本参投。

根据 defipulse 网站数据,目前 xDai 排名 18,锁定的以太坊总价值约 3.7 万美元。虽然锁定价值一直在上升,但 3.7 万美元的数值绝对称得上惨淡。

5da6f72d3c967.png



GoNetwork


GoNetwork 宣称自己致力于为以太坊打造首个高度扩容的手机移动端,因项目同样构想在 Layer2 的状态通道,在募资阶段被不少舆论吹捧为「移动版的雷电网络」。更拨投资人心弦的是,GoNetwork 宣传时标榜自己是 V 神站台的项目。不过,这只是项目方的「包装」,所谓的「站台」不过是 GoNetwork 部分成员在 ETHWaterloo(以太坊滑铁卢黑客松)获奖,V 神与众多参赛人员的合影。

随着 ICO 泡沫消散,GoNetwork 的画皮被不断无情扯下,有社区成员爆料,散户投资者多次在 GoNetwork 电报中询问公司、投资机构、产品进度等具体信息,均没有得到管理员的明确答复。

随后,一张疑似 GoNetwork 的 COO Xun Cai 的私人聊天记录被不小心曝光,截图显示 Xun Cai 正在筹备 GoNetwork 的「圈钱」计划,并打算「另起炉灶」,启动新项目后「再圈一笔」。

5da6f74e8b1e8.jpg


由于尚未能联系到当事人,我们无法 100% 证实该截图的真实性,但区块律动 BlockBeats 翻看了 GoNetwork 的 Github,发现其所有代码库在整个 2019 年均没有更新,官方推特连续 13 个月杳无音讯,官网无法正常访问……种种迹象表明:GoNetwork 项目进度已经彻底停滞。  

5da6f76c7b9f0.jpg



Orchid 兰花协议


Orchid(兰花协议)旨在鼓励互联网用户与其他用户共享带宽,将流量进行分割,并将其路由到网络上的各个节点,让对手很难确定谁在访问网站,确保隐私。

根据公开信息,2018 年初兰花协议的公开 Beta 版本就会发布,不过,关于该项目的进展信息在去年下半年国内很少有报道。直到今年年初,Web3.0 的概念开始火热,而 Orchid 提倡的开放、自由、隐私等概念天然符合 Web3.0 时代主基调,从近期 Orchid 的动态来看,项目似乎也在往这方面发力。

今年 5 月,Orchid Labs 又筹集了 700 万美元资金,而早在 2018 年 4 月,该公司曾计划通过 SAFT 代币销售融资 1.25 亿美元,不过当时 Orchid Labs 只获得了 3610 万美元资金。而 Andreessen Horowitz 、Blockchain Capital、Polychain Capital 和红杉资本在去年 10 月向该项目投资 470 万美元。

5da6f789d30fa.png

兰花协议的Github代码迭代情况


从兰花协议的 Github 代码迭代情况来看,该项目最早从 6 个月前开始更新,一直持续到近期。根据最新消息,Orchid App 即将推出 iOS 和安卓 (Android) 上的移动虚拟专用网(简称 V-P-N),通过兰花网络路由来屏蔽用户的互联网流量,推动虚拟专用网市场走向更透明、隐私和更公平的定价。

10 月 10 日,Orchid 团队最新研究的 Layer2 方案在以太坊 Devcon 上公布,这项方案将被用于 Orchid 的虚拟专用网支付生态,允许用户按需付费,即「随用随付」,改变以往的「包年、包月」等制度。


Ontology(ONT)


中文名为本体 Ontology(ONT),定位新一代多链式公有链平台 & 分布式信任生态,提供一系列应用框架,包括 API、SDK 等多种应用模块,开发者可以在本体上开发其去中心化应用。

本体于 2017 年 11 月 27 日发布,主网已经在 2018 年 6 月 30 日上线,本体的路线图大致为:第一年(2018)同构多链;第二年(2019)异构多链;第三年打造可信信息互联网。2019 年 7 月,NEO 与 Ontology 宣布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建一个开放性跨链平台,Ontology 将继续发力于面向未来的去中心化身份框架。

从官方公众号来看,更新较为频繁,目前 ONT 正在有序推进,算是区块律动 BlockBeats 在研究天王项目时,发现的少数各方面情况还不错的公链。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 ONT 搭建的生态仍有待繁荣,国内外关于该公链的讨论热度也有待提高。


Dfinity


Dfinity 旨在打造区块链中的超级计算机、无限扩容的去中心化云,打破传统独角兽的数据垄断,是硅谷的明星区块链项目,也是 V 神曾多次在采访中提到的「以太坊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正是这样一个天王级项目,却迟迟没有上线主网。不少投资者因为一直没有收到支付邮费后的 T 恤赠品,将其戏称为「拖延的硅谷 T 恤商」。

今年 6 月,Dfinity 联合创始人 Tom Ding 表示,他个人正在以「战略和生态系统的顾问」身份继续参与该项目,同时在探索生命科学中寿命延长这个全新的领域。这在当时又引起了不少舆论的猜测和误读,「出走」的传言弥漫在币圈社群,好在随后他明确表示:Dfinity 已经拥有近百名员工,核心团队非常稳定,测试网发布在即。

不过,这次 Dfinity 好像真的要开始搞事情了。

据官方消息,今年 11 月举行的旧金山区块链周期间,Dfinity 计划举办一场特别活动。Dfinity 团队将与著名投资机构、企业家、技术人员及合作伙伴一道,揭示 Dfinity 最新的神秘成果,并支持试用 Dfinity 研发的新型技术栈。

可以说,Dfinity 算是为数不多在「2017 年天王榜单」中还没有陨落的项目了,虽然延迟上线,但谈不上失败。

区块律动 BlockBeats 从一些渠道了解到,此前 Dfinity 的技术开发成果较为封闭。另外,也许极客更了解极客,Vitalik 在前几日的采访中表示「我曾觉得 Dfinity 是一个很难缠的竞争对手,但他们自己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挑战了。」Dfinity 会顺利攻坚克难吗?我们拭目以待。


Trinity


Trinity 打造的链下扩容方案旨在成为 NEO 智能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为 NEO 广大的用户群体提供更加快捷安全的交易方式,状态通道网络是由无数隐私支付通道组成的二级协议,但结算在区块链上进行。2018 年 2 月 28 日,Trinity 公测版发布,可实现基于状态通道的即时转账等基本功能。

官方推特会发布项目进度周报,但几乎每一条发文下方的留言里,都会有人询问进度和质疑项目。

5da6f804e2ad6.jpg


据区块律动 BlockBeats 市场行情显示,TNC 代币市值现在仅 480 万人民币,距离历史最高点下跌逾 99%。状态通道类的项目普遍估值不高,这是当前区块链市场的定价现状,但就 Trinity 来说,币价如此高的跌幅和惨淡的流动性,以及社区涣散的人气,可能仍是项目方需要继续加强的。


总结


曾经的十大天王,大多没有逃过陨落的命运,有的已经停摆,有的还在挣扎,有的仍未上线。依靠白皮书和 PPT 骗钱的谎言相继被戳破,退潮之后,裸游的天王们「面面相觑」,却又「心照不宣」地销声匿迹。

随之陨落的,绝不仅仅是这一个个项目,还有爱西欧融资泡沫的破裂,和币圈一级市场黄金时代的终结。

最终还能留下的,大概只有愤怒的投资者们在「各大天王」推特下的谩骂、无奈和哭泣。

币安研究院:去中心化借贷有哪些玩家?相比中心化借贷有何优势?

投研chainnews 发表了文章 • 2019-06-10 13:29 • 来自相关话题

DeFi —— 去中心化金融,作为 Dapp 的一个分支,似乎是目前区块链技术的最佳使用案例之一。本文翻译了币安研究院发布的 DeFi 报告系列第一篇,其中着重讨论 DeFi 的基石应用类型:去中心化加密资产借贷平台。深入浅出的剖析了有代表性的借贷类 DeFi 项目,市场参与者及参与动机,以及与中心化的金融系统相比这些平台的优势和风险。


核心摘要


去中心化金融,也被称为开放式金融,或 DeFi,已经发展成为以太坊网络应用的核心驱动因素之一。DeFi 的核心原则是提供一个全新的、无需许可的金融服务生态系统,没有任何中心化权威,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用户就是自己资产的托管人,对自己的资产拥有完整的控制权、所有权,他们可以自由进入市面上所有的去中心化市场。

借贷协议和平台给市场参与者提供了不同的使用动机,比如:

    对借贷者:可以做空某个资产或者借来使用权(比如治理权)
    对出借者:可以利用自己的资产来获取利息
    对以上两者:存在跨平台之间的套利机会


与传统金融产品相比,去中心化、无托管方的协议提供了几个很有前景的优势,比如:

    透明和价格有效性,因为价格受市场需求影响
    当发生借贷行为时的便利性和速度
    抗监管和不变性


不过,鉴于这些金融原型的实验性质,与中心化的竞品相比,他们确实表现出一些特定的缺点,比如:

    技术风险(交易对手的风险被智能合约的风险代替了)
    低流动性(即,很难大规模的去借贷而不影响当前的利率水平)


总体而言,加密货币驱动的借贷领域仍处于早期阶段,但是提供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价值主张,即个人和机构可以用过去的信贷模型来提供更广泛的资金渠道,同时还不需要可信的中间人或第三方。尽管现在很难确定哪些平台或者协议在长期能够吸引最多用户,但各种工具共同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去中心化方案来获取资本,同时形成了更加全面的 DeFI 工具箱。

本篇报告是我们(币安研究院)DeFi 系列的第一篇文章,涵盖了诸多不同的平台和协议,这些新生事物旨在颠覆现有金融行业和基础设施。总体而言,这篇报告将讨论 DeFi 的基石应用类型:去中心化加密资产借贷平台。

尽管开放式金融在本质上是相对于平台而独立的,但目前 DeFi 类应用几乎全部在以太坊上开发和使用。稳定币 Dai 是 DeFi 的基石之一,Dai 是一个由加密资产抵押的去中心化稳定币,在 Maker 的生态系统中产生。

截至 2019 年 5 月 31 日,从现有应用数、交易数以及锁在平台(如 Maker、Compound)里的金额这几个维度来看,以太坊占主导地位。因此,基于以太坊的 DeFi 类 Dapp 将是本次报告的重点。

长久以来,贷款是建立在双方之间的信任之上。那么,与中心化平台相比,去中心化加密资产的借贷平台是如何在没有信任关系的匿名陌生人之间匹配贷款的呢?


1 去中心化借贷概览


1.1 公链、平台、和支持资产概述

1.1.1 什么是 DeFi?有哪些相关的公链?


DeFi 可以被定义为:

    一个由无需许可的区块链、点对点协议和在去中心化网络构建的应用所组成的生态系统,用于促进借贷行为或者用金融工具来交易。


现在,大多数的 DeFi 协议都是基于以太坊构建的。截至 6 月 5 日,以以太坊为基础的 DeFi 应用累计锁仓的质押资产总价值超过 5 亿美金(超过 150 万 ETH)。





图 1 按公链统计的 DeFi 应用数量(截至 6 月 5 日)


比特币的闪电网络解决方案可以被视为在比特币区块链上运行的 DeFi 应用程序。截至 2019 年 6 月 5 日,闪电网络的锁仓价值约为 800 万美元。





图 2 - DeFi 应用中锁仓的总金额(百万美元)(截至 6 月 5 日)


关于 EOS,EOSRex 使用户能够借用和借出 EOSIO 资源(例如 CPU、RAM、NET)。尽管它只发布了一个多月,但按照总抵押价值排序,该应用早已傲视群雄,总计超过 9000 万个 EOS 被锁仓。EOS 上的其他平台还包括一个无需许可的货币市场协议 —— BUCK Protocol,该协议最近刚刚上线。

此外,其他公链也在构建去中心化金融类应用。例如,Stellar 旨在开发新的全球金融系统,但目前尚未看到由第三方开发者所开发的金融类 dApp。

另一个例子是 Ontology,最近与稳定币发行商 Paxos 合作,在其公链上发布了多达 1 亿个 PAX 代币。在其新闻稿中,Ontology 提到「将探索除了交易所之外的 DeFi 应用场景,预计将在 5 月份在 Ontology 上发布 PAX 代币」。

由于以太坊在 DeFi 应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因此本报告将重点关注基于以太坊的 DeFi 应用。那么这些平台和协议支持哪些资产?


1.1.2 基于以太坊的 DeFi 平台支持哪些资产?

以太坊上 DeFi 平台所支持的资产多种多样。可以分为两大类:原生区块链资产和非原生区块链资产。

「原生区块链资产被定义为其价值没有被任何非原生区块链资产(如股票或法定货币)所抵押或背书的资产。例子有 Basic Attention Token (BAT)或 OmiseGo (OMG)等等。」

这些资产通常允许在区块链上来铸造 / 或销毁(即链上创建资产)。在 DeFi 生态系统中,核心支柱之一(同时是原生区块链资产的一个例子)便是 MakerDao (MKR)及其 Dai (DAI)稳定币。

作为由加密资产抵押产生的稳定币,Dai 的价值之所以能够和美元挂钩,是通过一套复杂的抵押机制,以及一个稳定费率来激励市场参与者用套利来抵消存在的价格错误。细节将在下一节中进一步讨论。

其他原生资产也能用于这些应用,例如以太坊区块链上的 ERC-20 代币,如 REP、BAT 或 ZRP。

这些原生区块链资产可用作:

    贷款抵押品
    可出借资产
    可借入资产
    治理资产(例如 MKR)


有趣的是,没有流动性的(原生)区块链资产不能用作抵押品,无论它们是同质化资产(ERC20)还是非同质化资产(ERC721 如 CryptoKitties)。

「非原生区块链资产包括在公链上运行的各类资产,但其价值由非区块链资产抵押或背书(如大宗商品,股票或法定货币)。」

一些最受欢迎的非原生区块链资产是由银行账户上法币抵押来发行的稳定币,比如 USDC 或者 TUSD。

在 DeFi 生态系统中,USDC 被纳入许多借贷协议。值得注意的是,继 2019 年 2 月 Coinbase 的投资之后,Dharma 将 USDC 加入其支持的资产。

那么,以太坊上运行的非托管的协议和平台有哪些?


1.2 协议和平台

在本节中,仅包括非托管的平台和协议。因此,BlockFi、Nexo 等平台被排除在外。





表 1 支持借贷的以太坊非托管协议和平台





图 3 截至 2019 年 6 月 4 日,最大的几个以太坊上 DeFi 借贷平台抵押物价值(百万美金)


MakerDAO,Dharma 和 Compound 组成的三巨头占 DeFi 平台锁定的总 ETH 的近 80%,在下一节中我们将介绍它们。


1.3 贷款流程如何在非托管平台上运作?

在本节中,将讨论上一节中提到的三个最大平台:Maker,Compound 和 Dharma。三者使用了不同的模型,这给我们提供了一般贷款流程如何在非托管平台上运作的有趣见解。

整体来说,这些平台依托于借款人的超额抵押作为发起贷款的关键机制,以及来决定贷款期间是否必须关闭贷款。


Maker

Maker 是一个独特的「发行人」(issuer),其中个人可以直接通过将 ETH 存入其抵押债仓(CDP)来借用 Dai —— 一种与美元挂钩稳定币,其挂钩目标价值为每个代币 1 美元。

Maker 代币(MKR)允许持币个人通过「治理费」(即借贷利率)参与运营收入。这种结构与点对点模型不同,因为它将储备(抵押物)汇集在一起以主动发行代币,而不是转移现有代币。

与由法币抵押发行的稳定币不同,加密资产抵押的稳定币依赖于不同的机制来维持其与法定货币的挂钩。值得一提的是,无论其挂钩机制如何,任何稳定币的内在价值完全取决于中央银行(如美联储)的集中决策过程,这些中央银行负责制定货币政策,最终影响到法定货币对其他货币和资产的相对价值。

在 MakerDAO 的例子中,Dai 是一个加密资产抵押稳定币,与建立在以太坊上的 Maker 生态系统一起使用。Maker 生态系统目前允许 ETH 持有人将 ETH 放入智能合约中,以换取铸造 DAI 稳定币的能力,从而用波动率较高的抵押资产 ETH 换取稳定的贷款。值得注意的是,Maker 平台将很快允许借款人放入多种资产抵押品,以减轻单一资产的波动性,从而在抵押品层面更加多元化。随着整体市场价格的反弹,这可能会进一步推动 Dai 的流通供应量达到新高,目前 Dai 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由加密资产抵押发行的稳定币。

在 Maker 里,贷款是超额抵押的,贷款开始时要求的抵押比率高于 150%。

点对点的借贷池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直接配对(例如 Dharma,Ethlend 等)
2、流动资金池(例如 Compound,dydx)

我们下面来看看两个最大的点对点平台:Compound 和 Dharma。

在大多数这些平台中,平台直接匹配贷方和借方,利率之间存在利差,平台或者协议开发者通过利差作为收入维持运营。


Compound

Compound 是一种协议,为以太坊上运行的各种代币创造货币市场。

每个市场都链接到一个 cToken (比如 cBAT),它充当了在协议上借出资产的中介。通过 cToken,出借方可以获得随时间而累加的利息。具体而言,利息的金额是在区块维度进行累加。在贷款的周期内,每隔 15 秒出来一个新的区块,cTokens 都会持续增加。

在 Compound 中,还有一个撤销功能,允许用户将 cTokens 转换为原始资产(例如从 cBAT 转换为 BAT)。

每种资产的利率都基于实时的市场供需关系。当借款人的需求过剩时,利率会增加,而可借贷金额的过剩则会导致利率下降。此外,出借利率总是低于借款利率,以在平台上产生流动性。


Dharma

Dharma 是一个允许用户以 90 天固定利率借入和借出各种资产的平台。支持的资产包括 ETH、USDC 和 Dai。

简而言之,该平台可以手动处理和匹配交易,而无需在任何时间点担任托管人。用户可以请求借出资产,然后只需等待他们的请求被匹配。

Dharma 上的利率目前由团队在黑箱流程中手动确定。有趣的是,Dharma 的借贷利率设定是相等的,这与其他平台如 Compound 形成鲜明地对比。

如果借款人决定在到期日之前偿还贷款,他必须支付 90 天周期的全部利息。因此,借款人(提前还贷)的唯一动机是拿回抵押资产。


1.4 一些额外的指标






表 2 传统美元计价金融工具的收益率和利率(2019 年 5 月 31 日)


这些传统金融工具(见表 2)基本上提供了美国经济中「无风险利率」的参考。目前,利率介于 2%至 3%之间。

与抵押稳定币的借款利率(即表 3 中的 USDC)相比,数字资产借贷平台提供的借款利率高于这些基准利率,尽管他们有一些核心优势,比如资金流动和基础智能合约的透明性、更大的平台实用性和灵活性、用户使用的便利性。





表 3 截至 2019 年 6 月 4 日,托管和非托管平台及数字资产协议的借贷费率


Dai 的利率高于 USDC 的利率,因为 USDC 对美元没有潜在的价格风险,并且总是可以兑换成一美元。不过将其视为一个 Dai 的借贷利率对标物其实很有趣。由于现在稳定币的借贷利率远低于被投票出来的 17.50%稳定费率,Maker 的投票者将来可能会决定进一步降低其治理费用以缩小与其他平台利率之间的差距,保持平台的竞争力。

关于以太坊借贷利率,当以太坊从 PoW 过渡到 PoS 时,它们与未来的 PoS 质押回报一致。PoS 质押回报与网络的通胀率相似,因此,借贷利率与预期的以太坊 PoS 收益范围 2-3%一致。

由于 Maker 是以太坊上 DeFi 的最大组成部分,在整个借贷生态系统中占据近 80%的主导地位,可以由此看出所有非托管平台的总抵押资产价值的演变。





图 4 锁定在 Maker 里总抵押资产价值(百万美金)的趋势


Dai 作为以太坊上运行的 DeFi 生态系统的核心组件之一,目前大约 1.5%的以太坊总供应量锁定在 Maker 上。下面是一些关键指标:





图 5 - 自 2018 年 1 月以来 Maker 治理费率(CDP 利率)的演变


2019 年 5 月 31 日,Maker 持有者决定首次将 CDP 利率下调 2%至 17.5%。CDP 利率在 2019 年前五个月里从 0.50%一直上升至 19.50%的历史高位。





图 6 自 2018 年 1 月以来 Dai 的流通供应量(以百万美元计)


截至今日,Dai 的流通供应约为 8,200 万,在 2019 年上半年略有下降,这与期间稳定费用连续大幅上涨相关。

按市值计算,Dai 目前是的第五大美元稳定币,仅次于美元 USDT,USDC,TUSD,PAX,最近已经超过 GUSD。





图 7 截至 2019 年 6 月 5 日,大型稳定币(不包括 USDT)流通市值(百万美元)


由于 Dai 目前抵押比率(480%+)远高于其最低门槛,因此只要 MKR 治理决定取消目前设定为 1 亿美金 Dai 的最高发行限制,那么流通市值仍有可能增加。这一点,以及未来对多种资产抵押品的支持可能进一步推动 Dai 的流通供应量达到新高。


2 市场参与者


在本节中,我们将讨论 DeFi 市场参与者的视角,包括哪些类型的个人 / 机构可能希望参与这些协议,以及他们这样做的潜在动机,比如套利。


2.1 贷款人案例

从贷方的角度来看,核心的好处是能够将现有资本投入使用并产生收益,而不是长期持有资产(「基本是 HODL 策略」)。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能会看到的两个关键回报是:

    长期投资的「奖励」。长期头寸持有人(也就是价值投资者)可以通过这些利息(通常以相同货币计价)获得奖励,为他们带来新的收入来源(除了资本增值或「HODL 策略」 )。例如,长期投资于以太坊的投资者可以从这些贷款平台中受益并获得额外的收益率。
    美元对稳定币的收益率。与银行的大多数常规银行账户不同,稳定币不会产生任何收益率。将美元计价的稳定币存储在数字钱包上类似于将美元纸币保存在皮革钱包中:没有一个能够带来收益。考虑通货膨胀的风险,这将转化成稳定币有效价值的贬值。对于稳定币发行人,为了竞争市场份额,有动力将其从银行存款得到的部分收入通过这些去中心化平台分配给支持流通供应的用户们。



2.2 借款人案例

从借款人的角度来看,有几个原因是需要使用去中心化协议借用资产。

    能够做空资产。借款人可以通过借入资产来做空某一种资产,并立即在任何交易所卖出它获得其他加密货币(通常是稳定币)。这与中心化交易所的保证金交易具有类似的功能。同样,它还提供了在不支持此功能的平台上进行保证金交易的能力。例如,交易者可以在 Coinbase 上做空资产(因为它不允许保证金交易)。随着可借入资产的列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大,这种应用场景也将变得越来越有价值。
    借用代币的使用价值(例如借用治理权)。借款人可以决定(暂时)借入资产,以获得区块链的更多权力或治理权。例如,有人可以借用 REP (Augur 币)来参与链上的决议机制。


2.3 套利机会

假设没有交易成本,如果以下不等式成立,则存在套利机会:

贷款利率(%) < 借款利率(%)

但是,由于所有贷款在今天的现有协议中都是超额抵押的,借款和贷款利率之间的利差实际上永远不会为零。可以用一个更全面的等式来包括额外费用,例如交易成本或 Gas fee:

__借款利率(%) - 最小抵押率(%)_ 贷款利率(%) - 总费用(%)> 0_

总费用(%)> 0 是任何额外费用的总和,例如 Gas fee 或贷款 / 借款平台的任何交易费。

从理论上,最小抵押率(%)和贷款利率(%)的乘积其实就是可借出所有资本的 100% 有效利率。然而在实践中,平台上的用户倾向于以比最小抵押率高得多的比例进行超额抵押,为抵押率过低提供缓冲空间。





表 4 跨平台的平均抵押比率(2019 年 6 月 4 日)


目前,贷款 / 借款平台存在两大主要套利机会:

    去中心化平台和中心化平台之间的套利。截至撰写本文时,Dharma 以 USDC 的 8%年利率提供 90 天的贷款。对于能够以美元获得信贷的消费者(基于对 KYC 账户的现有访问的监管套利等)存在套利机会。套利者可以以低于 8%的利率借入美元,将这些美元转移到 Coinbase 上以购买 USDC,然后将 USDC 借给 Dharma。然而,这种套利受特定风险的影响。例如,如果平台定义的特定利率的需求不足,贷款可能永远不会与 Dharma 上的相匹配。此外,这些机会也存在潜在风险(交易对手,平台特定风险),将在下一节中详细讨论。最终,套利可能存在于访问受限(或需要更严格的 KYC)的平台上,并且这些机会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
    去中心化平台之间的套利:由于去中心化平台目前在借贷利率之间存在较大差价,因此预计这种情况会更为罕见。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这个行业的参与率较低,毕竟仍在早期阶段。不仅如此,由于这些开放的去中心化平台的性质,消除套利机会的参与者数量更多。在此之上,这些套利机会通常会稍纵即逝,因为许多平台集成了其他平台上的借贷信息(例如 Zerion)。此外,为了纯粹套利,两笔贷款必须具有相似的参数。特别是贷款的期限(期限长度)和到期日必须相同或相似,以便最好地执行此类套利,不然潜在的风险可能包括网络环境因素,(代币发行的)原生通货膨胀率,价格变化风险和提前还款 / 流动性(不论利率和期限长度是固定的还是可变的)。如果不同平台对借款人在贷款到期前如何关闭头寸有不同的政策,则可能存在提前还款的风险。



3 去中心化协议的风险和优势


在本节中,我们将比较这些去中心化协议与传统金融行业以及中心化加密资产托管平台的风险和优势。


3.1 这些平台和协议的优点和好处

3.1.1 加密资产行业的好处


以下是使用这些新的去中心化非托管平台对加密资产行业的一些好处:

    提高价格效率:由于贷款和借款协议允许任何人对资产进行做空,因此可以在市场中实现更高的价格发现和效率。
    不可变性和抗审查性:单一交易无法逆转,任何第三方都无法阻止借款流程。这样就形成了无需审查的有效市场,不会对用户造成歧视。



3.1.2 去中心化系统对于中心化银行平台的优势

具体而言,这些平台和协议提供了相对于中心化银行业务平台的若干优势,

    更广泛的资本准入:居住在资本控制国家的参与者可以获得基于其他法币的稳定币,例如美元或任何以法币计价的稳定币(例如英镑,欧元)。
    透明度和效率:在纯粹的 P2P 借贷平台上,利率仅由市场参与者决定,贷款通过超额抵押来确保。而且可以容易、无成本地公开获取有关贷款的信息。
    灵活性和贷款隔离:使用一个钱包可以同时借入多种加密货币。不同的风险也可以是完全独立的。例如,可以通过一个钱包用 ETH 借入 USDC,而另一个钱包用 ETH 借用 BAT。如果一笔贷款违约(即抵押品价值低于其清算门槛),则只会影响该抵押品,因为风险是隔离的。但是,对于允许多边抵押的平台,可以通过将不同资产汇总为一组抵押品来降低风险。
    降低流程成本 / 周转时间:与传统金融行业不同,去中心化金融移除了所有中间信用审核,任何用户都可以以市场价格非常快速地借入资金。



3.1.3 去中心化系统对于托管借贷平台的优势(例如中心化交易所)

托管借贷平台是指加密行业中的中心化平台,例如托管借贷平台(如 BlockFi)或中心化交易所(如 Bitfinex,Gate.io),他们允许用户在其上进行保证金借贷。

    能够跨平台和交易场所转移借入资金:与中心化贷款交易场所不同,个人可以借入资金并将其自由转移到其他场所,只有抵押品会被锁定在智能合约中。
    完全托管资金:想进行保证金交易的人可以在不舍弃代币的情况下,在去中心化交易所有效地做空资产。
    能够在受限制的司法管辖区内进行保证金交易。在完全去中心化的贷款协议上, 整个过程在链上发生,不需要 KYC。因此,任何市场参与者 - 无论其国家政策 - 都可以接触资产(无论是多头还是空头),然后进入保证金交易。



3.2. 缺点和固有风险

3.2.1 普遍性缺点


以下是针对以太坊区块链上运行的现有协议 / 平台的中心化借贷解决方案和托管平台的一些普遍缺点:

    缺乏保险机制:与传统金融业不同,链上贷款没有保险机制。因此,存在违约风险,虽然某些平台可能会在交易对手违约的情况下为用户提供保险,这仍然是这些去中心化平台的一般缺陷。
    难以赎回法定货币:由于贷款以加密货币方式计价,通常很难将这些贷款变现成法定货币。那么似乎很难在实体经济中利用这些借入的资金,但这其实是一个更宽泛的问题,它涉及到实体经济中如何能更广泛的使用区块链资产。此外,抵押稳定币(特别是 USDC)的支持可能进一步激励用户用原生区块链资产(如以太币)借出资金并赎回法币。
    超额抵押无助于「未开户」用户(即没有加密资产的用户):由于目前没有可用的信用评分,贷款必须超额抵押。对于没有加密资产的用户,就没有了借贷的机会。所以这些贷款和借贷平台并不服务于经济增长,因为贷款的先决条件之一是超额抵押(有时高达 150%)。另一种基于信用评分的系统也在开发中,但并不清楚在没有明确的 KYC 政策下如何设计这样的区块链借贷系统,反而有可能进一步「歧视」部分市场参与者。
    超额抵押对杠杆交易效果不大:虽然可以借入资金并将其转到其他平台,但由于需要超额抵押,炒币交易者并不那么感兴趣在去中心化的平台和协议上借款。中心化交易所使保证金交易更容易操作,它们依靠自动去保证金系统,复杂的清算算法和保险基金,允许交易者建立高杠杆仓位。


这些缺点的确十分关键,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大多数缺点的存在都是由于开放金融行业尚处于早期阶段,诸多应用程序和协议仍是一片试验田。我们期待随着行业逐步成熟,一些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能够浮出水面。比如通过创建保险协议,研究新的行业法规和智能合约机制,来避免必须过度抵押的设计。


3.2.2 区块链特定风险

由于我们在本报告中主要讨论基于以太坊的应用程序,因此以太坊本身的一些问题可能会为 DeFi 借贷解决方案带来一些难题:

    网络拥塞:以太坊可能因为像加密猫这样的应用产生堵塞;FCoin 的链上投票上币政策也造成了 Sybil Attack (女巫攻击)。如果发生网络拥塞,交易可能会保持在等待状态,最终导致市场效率低下和信息延迟。
    交易成本,如 Gas fee:由于交易是基于 Gas fee 的竞争,低 Gas fee 的交易可能会在较低优先级下等待确认。相反,有些产品有时没有明确或固定的 Gas fee,导致用户可能会付出更高的成本。


以上这些以太坊上的问题,在其他区块链上都有可能出现。网络性能问题之所以在以太坊上显得格外突出,是因为以太坊的受欢迎程度和使用频次较高。相比之下,其他区块链目前没有扩容问题,往往是因为没有足够高的使用量,或者是在设计上更加中心化,从而拥有了更高的交易速度以及更好的性能。


3.2.3 特定于平台的风险

虽然本报告侧重于非托管平台,但借贷协议的去中心化程度也有所不同。特定于平台的风险可分为两大类:半中心化平台风险和完全去中心化的平台风险。

半中心化平台风险

    缺乏完全透明度。例如,Dharma 是第三大 DeFi 应用程序,但在特定方面仍缺乏透明度。目前尚不清楚每种资产的固定利率是如何定义的,因为它不受市场环境(供应和报价动态)的影响。此外,贷款匹配过程不透明。没有关于有多少贷款待处理的实时信息,也没有办法来审计贷款的匹配是否基于一些公平的规则,比如「FIFO (先到先得)」。
    利率治理:中心化平台可以随时改变利率,给贷方和借方带来不确定性。
    交易对手风险:如果平台是半中心化的(资金通过中间人转移而直接发送到智能合约), 平台本身可以控制资产并可能恶意使用资金。


完全去中心化的平台风险

    价格机制失败:一些预言机,也就是数据提供商来给抵押资产估价时,会存在操作风险,例如数据操纵或由于价格来源问题而无法检索正确的市场数据。这可能会导致抵押资产估价错误的问题。
    波动风险:如果价格波动太快,一些用户可能会被强制清算其抵押资产。
    智能合约缺陷:由于交易无法在区块链上逆转,智能合约中的任何问题所导致的黑客攻击都可能使去中心化协议的用户产生巨大损失。随着以太坊的开发和持续快速迭代,平台需要不断保持智能合约的开发和版本迁移,以防止资金损失。
    时间缺陷:当平台的出块时间平稳时,利率在区块级别计算。否则,如果区块链停滞或减速(或反向加速),利率可能会有所不同,智能合约计算利息的逻辑与每块的利率挂钩。



3.2.4 监管和税收风险

如果任何个人使用或依靠托管或中心化平台,即使执行跨平台套利,监管风险和税务成本也要考虑。以下概述了使用这些平台带来的一些监管和税收风险。

    证券分类:对于稳定币是否可归类为证券,存在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尽管 CFCT 可将其视为「Swap (掉期交易)」,SEC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可能会将这些视为「demand notes (即期票据)」。
    托管:非托管平台带来的不确定性是:谁是借出资产的实际托管人? 许多专业投资者被要求依托第三方托管人,使用这些平台可能会产生潜在的监管漏洞,因为部分监管要求可能无法满足。
    牌照 / 许可证:无论最终用户位于何处,去中心化平台在大多数司法管辖区都无需牌照即可运营。从中期来看,最近许多对 USDC 支持的平台可能会产生潜在的「许可证风险」,最终会影响操作者的成本,从而导致利率上升或交易费用增加。
    税收不确定性:对这些平台来说,办公地点以及在当地要遵循的司法政策都是一个灰色地带。



4 结论


以太坊是目前市值最大的可编程区块链。因此,毫无疑问,它是许多去中心化应用程序的标准默认平台,其中包括借贷协议,如 Compound,Dharma 等。很快,其他可编程区块链(如 EOS)可能会越来越多地落地许多其他的去中心化借贷协议。

由于其尚处于早期,借贷行业仍有一些风险,随着行业的成熟(特别是流入量增加和交易量增加),这些风险有望得到缓解。在更成熟的行业中,更多的产品应该为参与者提供更多选择,使用户能够更加完整地获得金融服务。

此外,这些去中心化的金融平台可能是中心化机构做出进场决策的基础或数据点,希望通过加强对传统金融机构(当今金融界的守门人)的竞争,从而获得更多的金融服务。

虽然摩根大通的分叉版以太坊 —— Quorum 正在与 JPM Coin 等计划一起开发,但从去中心化应用的角度来看,以太坊仍然是所有区块链的标兵。

如这些借贷平台所示,DeFi 似乎是区块链技术的最佳使用案例之一,有可能覆盖全球数十亿用户,并让用户更高效地获取基本金融服务。


原文:DeFi Series 1:Decentralized Cryptoasset Lending &amp; Borrowing
来源:币安研究院
翻译:DappReview 查看全部
c72aff25ba3cb7a25ae49d67fe2778fa.jpg

DeFi —— 去中心化金融,作为 Dapp 的一个分支,似乎是目前区块链技术的最佳使用案例之一。本文翻译了币安研究院发布的 DeFi 报告系列第一篇,其中着重讨论 DeFi 的基石应用类型:去中心化加密资产借贷平台。深入浅出的剖析了有代表性的借贷类 DeFi 项目,市场参与者及参与动机,以及与中心化的金融系统相比这些平台的优势和风险。


核心摘要


去中心化金融,也被称为开放式金融,或 DeFi,已经发展成为以太坊网络应用的核心驱动因素之一。DeFi 的核心原则是提供一个全新的、无需许可的金融服务生态系统,没有任何中心化权威,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用户就是自己资产的托管人,对自己的资产拥有完整的控制权、所有权,他们可以自由进入市面上所有的去中心化市场。

借贷协议和平台给市场参与者提供了不同的使用动机,比如:


    对借贷者:可以做空某个资产或者借来使用权(比如治理权)
    对出借者:可以利用自己的资产来获取利息
    对以上两者:存在跨平台之间的套利机会



与传统金融产品相比,去中心化、无托管方的协议提供了几个很有前景的优势,比如:


    透明和价格有效性,因为价格受市场需求影响
    当发生借贷行为时的便利性和速度
    抗监管和不变性



不过,鉴于这些金融原型的实验性质,与中心化的竞品相比,他们确实表现出一些特定的缺点,比如:


    技术风险(交易对手的风险被智能合约的风险代替了)
    低流动性(即,很难大规模的去借贷而不影响当前的利率水平)



总体而言,加密货币驱动的借贷领域仍处于早期阶段,但是提供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价值主张,即个人和机构可以用过去的信贷模型来提供更广泛的资金渠道,同时还不需要可信的中间人或第三方。尽管现在很难确定哪些平台或者协议在长期能够吸引最多用户,但各种工具共同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去中心化方案来获取资本,同时形成了更加全面的 DeFI 工具箱。

本篇报告是我们(币安研究院)DeFi 系列的第一篇文章,涵盖了诸多不同的平台和协议,这些新生事物旨在颠覆现有金融行业和基础设施。总体而言,这篇报告将讨论 DeFi 的基石应用类型:去中心化加密资产借贷平台。

尽管开放式金融在本质上是相对于平台而独立的,但目前 DeFi 类应用几乎全部在以太坊上开发和使用。稳定币 Dai 是 DeFi 的基石之一,Dai 是一个由加密资产抵押的去中心化稳定币,在 Maker 的生态系统中产生。

截至 2019 年 5 月 31 日,从现有应用数、交易数以及锁在平台(如 Maker、Compound)里的金额这几个维度来看,以太坊占主导地位。因此,基于以太坊的 DeFi 类 Dapp 将是本次报告的重点。

长久以来,贷款是建立在双方之间的信任之上。那么,与中心化平台相比,去中心化加密资产的借贷平台是如何在没有信任关系的匿名陌生人之间匹配贷款的呢?


1 去中心化借贷概览


1.1 公链、平台、和支持资产概述

1.1.1 什么是 DeFi?有哪些相关的公链?



DeFi 可以被定义为:


    一个由无需许可的区块链、点对点协议和在去中心化网络构建的应用所组成的生态系统,用于促进借贷行为或者用金融工具来交易。



现在,大多数的 DeFi 协议都是基于以太坊构建的。截至 6 月 5 日,以以太坊为基础的 DeFi 应用累计锁仓的质押资产总价值超过 5 亿美金(超过 150 万 ETH)。

0794f8a3f85dda4051dccebedd929e81.jpg

图 1 按公链统计的 DeFi 应用数量(截至 6 月 5 日)


比特币的闪电网络解决方案可以被视为在比特币区块链上运行的 DeFi 应用程序。截至 2019 年 6 月 5 日,闪电网络的锁仓价值约为 800 万美元。

5753b0a368dd4266a0cf1d22c5b0c489.jpg

图 2 - DeFi 应用中锁仓的总金额(百万美元)(截至 6 月 5 日)


关于 EOS,EOSRex 使用户能够借用和借出 EOSIO 资源(例如 CPU、RAM、NET)。尽管它只发布了一个多月,但按照总抵押价值排序,该应用早已傲视群雄,总计超过 9000 万个 EOS 被锁仓。EOS 上的其他平台还包括一个无需许可的货币市场协议 —— BUCK Protocol,该协议最近刚刚上线。

此外,其他公链也在构建去中心化金融类应用。例如,Stellar 旨在开发新的全球金融系统,但目前尚未看到由第三方开发者所开发的金融类 dApp。

另一个例子是 Ontology,最近与稳定币发行商 Paxos 合作,在其公链上发布了多达 1 亿个 PAX 代币。在其新闻稿中,Ontology 提到「将探索除了交易所之外的 DeFi 应用场景,预计将在 5 月份在 Ontology 上发布 PAX 代币」。

由于以太坊在 DeFi 应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因此本报告将重点关注基于以太坊的 DeFi 应用。那么这些平台和协议支持哪些资产?


1.1.2 基于以太坊的 DeFi 平台支持哪些资产?

以太坊上 DeFi 平台所支持的资产多种多样。可以分为两大类:原生区块链资产和非原生区块链资产。

「原生区块链资产被定义为其价值没有被任何非原生区块链资产(如股票或法定货币)所抵押或背书的资产。例子有 Basic Attention Token (BAT)或 OmiseGo (OMG)等等。」

这些资产通常允许在区块链上来铸造 / 或销毁(即链上创建资产)。在 DeFi 生态系统中,核心支柱之一(同时是原生区块链资产的一个例子)便是 MakerDao (MKR)及其 Dai (DAI)稳定币。

作为由加密资产抵押产生的稳定币,Dai 的价值之所以能够和美元挂钩,是通过一套复杂的抵押机制,以及一个稳定费率来激励市场参与者用套利来抵消存在的价格错误。细节将在下一节中进一步讨论。

其他原生资产也能用于这些应用,例如以太坊区块链上的 ERC-20 代币,如 REP、BAT 或 ZRP。

这些原生区块链资产可用作:


    贷款抵押品
    可出借资产
    可借入资产
    治理资产(例如 MKR)



有趣的是,没有流动性的(原生)区块链资产不能用作抵押品,无论它们是同质化资产(ERC20)还是非同质化资产(ERC721 如 CryptoKitties)。

「非原生区块链资产包括在公链上运行的各类资产,但其价值由非区块链资产抵押或背书(如大宗商品,股票或法定货币)。」

一些最受欢迎的非原生区块链资产是由银行账户上法币抵押来发行的稳定币,比如 USDC 或者 TUSD。

在 DeFi 生态系统中,USDC 被纳入许多借贷协议。值得注意的是,继 2019 年 2 月 Coinbase 的投资之后,Dharma 将 USDC 加入其支持的资产。

那么,以太坊上运行的非托管的协议和平台有哪些?


1.2 协议和平台

在本节中,仅包括非托管的平台和协议。因此,BlockFi、Nexo 等平台被排除在外。

84edc9d4892c177706753bbe8ec595d2.jpg

表 1 支持借贷的以太坊非托管协议和平台

f856c592c315acbf47aaed1f5b8bfc53.jpg

图 3 截至 2019 年 6 月 4 日,最大的几个以太坊上 DeFi 借贷平台抵押物价值(百万美金)


MakerDAO,Dharma 和 Compound 组成的三巨头占 DeFi 平台锁定的总 ETH 的近 80%,在下一节中我们将介绍它们。


1.3 贷款流程如何在非托管平台上运作?

在本节中,将讨论上一节中提到的三个最大平台:Maker,Compound 和 Dharma。三者使用了不同的模型,这给我们提供了一般贷款流程如何在非托管平台上运作的有趣见解。

整体来说,这些平台依托于借款人的超额抵押作为发起贷款的关键机制,以及来决定贷款期间是否必须关闭贷款。


Maker

Maker 是一个独特的「发行人」(issuer),其中个人可以直接通过将 ETH 存入其抵押债仓(CDP)来借用 Dai —— 一种与美元挂钩稳定币,其挂钩目标价值为每个代币 1 美元。

Maker 代币(MKR)允许持币个人通过「治理费」(即借贷利率)参与运营收入。这种结构与点对点模型不同,因为它将储备(抵押物)汇集在一起以主动发行代币,而不是转移现有代币。

与由法币抵押发行的稳定币不同,加密资产抵押的稳定币依赖于不同的机制来维持其与法定货币的挂钩。值得一提的是,无论其挂钩机制如何,任何稳定币的内在价值完全取决于中央银行(如美联储)的集中决策过程,这些中央银行负责制定货币政策,最终影响到法定货币对其他货币和资产的相对价值。

在 MakerDAO 的例子中,Dai 是一个加密资产抵押稳定币,与建立在以太坊上的 Maker 生态系统一起使用。Maker 生态系统目前允许 ETH 持有人将 ETH 放入智能合约中,以换取铸造 DAI 稳定币的能力,从而用波动率较高的抵押资产 ETH 换取稳定的贷款。值得注意的是,Maker 平台将很快允许借款人放入多种资产抵押品,以减轻单一资产的波动性,从而在抵押品层面更加多元化。随着整体市场价格的反弹,这可能会进一步推动 Dai 的流通供应量达到新高,目前 Dai 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由加密资产抵押发行的稳定币。

在 Maker 里,贷款是超额抵押的,贷款开始时要求的抵押比率高于 150%。

点对点的借贷池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直接配对(例如 Dharma,Ethlend 等)
2、流动资金池(例如 Compound,dydx)

我们下面来看看两个最大的点对点平台:Compound 和 Dharma。

在大多数这些平台中,平台直接匹配贷方和借方,利率之间存在利差,平台或者协议开发者通过利差作为收入维持运营。


Compound

Compound 是一种协议,为以太坊上运行的各种代币创造货币市场。

每个市场都链接到一个 cToken (比如 cBAT),它充当了在协议上借出资产的中介。通过 cToken,出借方可以获得随时间而累加的利息。具体而言,利息的金额是在区块维度进行累加。在贷款的周期内,每隔 15 秒出来一个新的区块,cTokens 都会持续增加。

在 Compound 中,还有一个撤销功能,允许用户将 cTokens 转换为原始资产(例如从 cBAT 转换为 BAT)。

每种资产的利率都基于实时的市场供需关系。当借款人的需求过剩时,利率会增加,而可借贷金额的过剩则会导致利率下降。此外,出借利率总是低于借款利率,以在平台上产生流动性。


Dharma

Dharma 是一个允许用户以 90 天固定利率借入和借出各种资产的平台。支持的资产包括 ETH、USDC 和 Dai。

简而言之,该平台可以手动处理和匹配交易,而无需在任何时间点担任托管人。用户可以请求借出资产,然后只需等待他们的请求被匹配。

Dharma 上的利率目前由团队在黑箱流程中手动确定。有趣的是,Dharma 的借贷利率设定是相等的,这与其他平台如 Compound 形成鲜明地对比。

如果借款人决定在到期日之前偿还贷款,他必须支付 90 天周期的全部利息。因此,借款人(提前还贷)的唯一动机是拿回抵押资产。


1.4 一些额外的指标


b9c59adc3d1d08d6ea58e99a32550a23.jpg

表 2 传统美元计价金融工具的收益率和利率(2019 年 5 月 31 日)


这些传统金融工具(见表 2)基本上提供了美国经济中「无风险利率」的参考。目前,利率介于 2%至 3%之间。

与抵押稳定币的借款利率(即表 3 中的 USDC)相比,数字资产借贷平台提供的借款利率高于这些基准利率,尽管他们有一些核心优势,比如资金流动和基础智能合约的透明性、更大的平台实用性和灵活性、用户使用的便利性。

113f19848f3590437c6ff04db94c686b.jpg

表 3 截至 2019 年 6 月 4 日,托管和非托管平台及数字资产协议的借贷费率


Dai 的利率高于 USDC 的利率,因为 USDC 对美元没有潜在的价格风险,并且总是可以兑换成一美元。不过将其视为一个 Dai 的借贷利率对标物其实很有趣。由于现在稳定币的借贷利率远低于被投票出来的 17.50%稳定费率,Maker 的投票者将来可能会决定进一步降低其治理费用以缩小与其他平台利率之间的差距,保持平台的竞争力。

关于以太坊借贷利率,当以太坊从 PoW 过渡到 PoS 时,它们与未来的 PoS 质押回报一致。PoS 质押回报与网络的通胀率相似,因此,借贷利率与预期的以太坊 PoS 收益范围 2-3%一致。

由于 Maker 是以太坊上 DeFi 的最大组成部分,在整个借贷生态系统中占据近 80%的主导地位,可以由此看出所有非托管平台的总抵押资产价值的演变。

65309a995ca5014572fb10634e47259a.jpg

图 4 锁定在 Maker 里总抵押资产价值(百万美金)的趋势


Dai 作为以太坊上运行的 DeFi 生态系统的核心组件之一,目前大约 1.5%的以太坊总供应量锁定在 Maker 上。下面是一些关键指标:

e230cee3777dd212a73e81da3ffa320e.jpg

图 5 - 自 2018 年 1 月以来 Maker 治理费率(CDP 利率)的演变


2019 年 5 月 31 日,Maker 持有者决定首次将 CDP 利率下调 2%至 17.5%。CDP 利率在 2019 年前五个月里从 0.50%一直上升至 19.50%的历史高位。

eda1ea6a72050a5042048e86c294e69e.jpg

图 6 自 2018 年 1 月以来 Dai 的流通供应量(以百万美元计)


截至今日,Dai 的流通供应约为 8,200 万,在 2019 年上半年略有下降,这与期间稳定费用连续大幅上涨相关。

按市值计算,Dai 目前是的第五大美元稳定币,仅次于美元 USDT,USDC,TUSD,PAX,最近已经超过 GUSD。

6a119094203a0235edd7c23c026cb11f.jpg

图 7 截至 2019 年 6 月 5 日,大型稳定币(不包括 USDT)流通市值(百万美元)


由于 Dai 目前抵押比率(480%+)远高于其最低门槛,因此只要 MKR 治理决定取消目前设定为 1 亿美金 Dai 的最高发行限制,那么流通市值仍有可能增加。这一点,以及未来对多种资产抵押品的支持可能进一步推动 Dai 的流通供应量达到新高。


2 市场参与者


在本节中,我们将讨论 DeFi 市场参与者的视角,包括哪些类型的个人 / 机构可能希望参与这些协议,以及他们这样做的潜在动机,比如套利。


2.1 贷款人案例

从贷方的角度来看,核心的好处是能够将现有资本投入使用并产生收益,而不是长期持有资产(「基本是 HODL 策略」)。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能会看到的两个关键回报是:


    长期投资的「奖励」。长期头寸持有人(也就是价值投资者)可以通过这些利息(通常以相同货币计价)获得奖励,为他们带来新的收入来源(除了资本增值或「HODL 策略」 )。例如,长期投资于以太坊的投资者可以从这些贷款平台中受益并获得额外的收益率。
    美元对稳定币的收益率。与银行的大多数常规银行账户不同,稳定币不会产生任何收益率。将美元计价的稳定币存储在数字钱包上类似于将美元纸币保存在皮革钱包中:没有一个能够带来收益。考虑通货膨胀的风险,这将转化成稳定币有效价值的贬值。对于稳定币发行人,为了竞争市场份额,有动力将其从银行存款得到的部分收入通过这些去中心化平台分配给支持流通供应的用户们。




2.2 借款人案例

从借款人的角度来看,有几个原因是需要使用去中心化协议借用资产。

    能够做空资产。借款人可以通过借入资产来做空某一种资产,并立即在任何交易所卖出它获得其他加密货币(通常是稳定币)。这与中心化交易所的保证金交易具有类似的功能。同样,它还提供了在不支持此功能的平台上进行保证金交易的能力。例如,交易者可以在 Coinbase 上做空资产(因为它不允许保证金交易)。随着可借入资产的列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大,这种应用场景也将变得越来越有价值。
    借用代币的使用价值(例如借用治理权)。借款人可以决定(暂时)借入资产,以获得区块链的更多权力或治理权。例如,有人可以借用 REP (Augur 币)来参与链上的决议机制。



2.3 套利机会

假设没有交易成本,如果以下不等式成立,则存在套利机会:

贷款利率(%) < 借款利率(%)

但是,由于所有贷款在今天的现有协议中都是超额抵押的,借款和贷款利率之间的利差实际上永远不会为零。可以用一个更全面的等式来包括额外费用,例如交易成本或 Gas fee:

__借款利率(%) - 最小抵押率(%)_ 贷款利率(%) - 总费用(%)> 0_

总费用(%)> 0 是任何额外费用的总和,例如 Gas fee 或贷款 / 借款平台的任何交易费。

从理论上,最小抵押率(%)和贷款利率(%)的乘积其实就是可借出所有资本的 100% 有效利率。然而在实践中,平台上的用户倾向于以比最小抵押率高得多的比例进行超额抵押,为抵押率过低提供缓冲空间。

c648987f7bb2a28c84e0ea34dc853e38.jpg

表 4 跨平台的平均抵押比率(2019 年 6 月 4 日)


目前,贷款 / 借款平台存在两大主要套利机会:


    去中心化平台和中心化平台之间的套利。截至撰写本文时,Dharma 以 USDC 的 8%年利率提供 90 天的贷款。对于能够以美元获得信贷的消费者(基于对 KYC 账户的现有访问的监管套利等)存在套利机会。套利者可以以低于 8%的利率借入美元,将这些美元转移到 Coinbase 上以购买 USDC,然后将 USDC 借给 Dharma。然而,这种套利受特定风险的影响。例如,如果平台定义的特定利率的需求不足,贷款可能永远不会与 Dharma 上的相匹配。此外,这些机会也存在潜在风险(交易对手,平台特定风险),将在下一节中详细讨论。最终,套利可能存在于访问受限(或需要更严格的 KYC)的平台上,并且这些机会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
    去中心化平台之间的套利:由于去中心化平台目前在借贷利率之间存在较大差价,因此预计这种情况会更为罕见。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这个行业的参与率较低,毕竟仍在早期阶段。不仅如此,由于这些开放的去中心化平台的性质,消除套利机会的参与者数量更多。在此之上,这些套利机会通常会稍纵即逝,因为许多平台集成了其他平台上的借贷信息(例如 Zerion)。此外,为了纯粹套利,两笔贷款必须具有相似的参数。特别是贷款的期限(期限长度)和到期日必须相同或相似,以便最好地执行此类套利,不然潜在的风险可能包括网络环境因素,(代币发行的)原生通货膨胀率,价格变化风险和提前还款 / 流动性(不论利率和期限长度是固定的还是可变的)。如果不同平台对借款人在贷款到期前如何关闭头寸有不同的政策,则可能存在提前还款的风险。




3 去中心化协议的风险和优势


在本节中,我们将比较这些去中心化协议与传统金融行业以及中心化加密资产托管平台的风险和优势。


3.1 这些平台和协议的优点和好处

3.1.1 加密资产行业的好处



以下是使用这些新的去中心化非托管平台对加密资产行业的一些好处:


    提高价格效率:由于贷款和借款协议允许任何人对资产进行做空,因此可以在市场中实现更高的价格发现和效率。
    不可变性和抗审查性:单一交易无法逆转,任何第三方都无法阻止借款流程。这样就形成了无需审查的有效市场,不会对用户造成歧视。




3.1.2 去中心化系统对于中心化银行平台的优势

具体而言,这些平台和协议提供了相对于中心化银行业务平台的若干优势,


    更广泛的资本准入:居住在资本控制国家的参与者可以获得基于其他法币的稳定币,例如美元或任何以法币计价的稳定币(例如英镑,欧元)。
    透明度和效率:在纯粹的 P2P 借贷平台上,利率仅由市场参与者决定,贷款通过超额抵押来确保。而且可以容易、无成本地公开获取有关贷款的信息。
    灵活性和贷款隔离:使用一个钱包可以同时借入多种加密货币。不同的风险也可以是完全独立的。例如,可以通过一个钱包用 ETH 借入 USDC,而另一个钱包用 ETH 借用 BAT。如果一笔贷款违约(即抵押品价值低于其清算门槛),则只会影响该抵押品,因为风险是隔离的。但是,对于允许多边抵押的平台,可以通过将不同资产汇总为一组抵押品来降低风险。
    降低流程成本 / 周转时间:与传统金融行业不同,去中心化金融移除了所有中间信用审核,任何用户都可以以市场价格非常快速地借入资金。




3.1.3 去中心化系统对于托管借贷平台的优势(例如中心化交易所)

托管借贷平台是指加密行业中的中心化平台,例如托管借贷平台(如 BlockFi)或中心化交易所(如 Bitfinex,Gate.io),他们允许用户在其上进行保证金借贷。


    能够跨平台和交易场所转移借入资金:与中心化贷款交易场所不同,个人可以借入资金并将其自由转移到其他场所,只有抵押品会被锁定在智能合约中。
    完全托管资金:想进行保证金交易的人可以在不舍弃代币的情况下,在去中心化交易所有效地做空资产。
    能够在受限制的司法管辖区内进行保证金交易。在完全去中心化的贷款协议上, 整个过程在链上发生,不需要 KYC。因此,任何市场参与者 - 无论其国家政策 - 都可以接触资产(无论是多头还是空头),然后进入保证金交易。




3.2. 缺点和固有风险

3.2.1 普遍性缺点



以下是针对以太坊区块链上运行的现有协议 / 平台的中心化借贷解决方案和托管平台的一些普遍缺点:


    缺乏保险机制:与传统金融业不同,链上贷款没有保险机制。因此,存在违约风险,虽然某些平台可能会在交易对手违约的情况下为用户提供保险,这仍然是这些去中心化平台的一般缺陷。
    难以赎回法定货币:由于贷款以加密货币方式计价,通常很难将这些贷款变现成法定货币。那么似乎很难在实体经济中利用这些借入的资金,但这其实是一个更宽泛的问题,它涉及到实体经济中如何能更广泛的使用区块链资产。此外,抵押稳定币(特别是 USDC)的支持可能进一步激励用户用原生区块链资产(如以太币)借出资金并赎回法币。
    超额抵押无助于「未开户」用户(即没有加密资产的用户):由于目前没有可用的信用评分,贷款必须超额抵押。对于没有加密资产的用户,就没有了借贷的机会。所以这些贷款和借贷平台并不服务于经济增长,因为贷款的先决条件之一是超额抵押(有时高达 150%)。另一种基于信用评分的系统也在开发中,但并不清楚在没有明确的 KYC 政策下如何设计这样的区块链借贷系统,反而有可能进一步「歧视」部分市场参与者。
    超额抵押对杠杆交易效果不大:虽然可以借入资金并将其转到其他平台,但由于需要超额抵押,炒币交易者并不那么感兴趣在去中心化的平台和协议上借款。中心化交易所使保证金交易更容易操作,它们依靠自动去保证金系统,复杂的清算算法和保险基金,允许交易者建立高杠杆仓位。



这些缺点的确十分关键,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大多数缺点的存在都是由于开放金融行业尚处于早期阶段,诸多应用程序和协议仍是一片试验田。我们期待随着行业逐步成熟,一些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能够浮出水面。比如通过创建保险协议,研究新的行业法规和智能合约机制,来避免必须过度抵押的设计。


3.2.2 区块链特定风险

由于我们在本报告中主要讨论基于以太坊的应用程序,因此以太坊本身的一些问题可能会为 DeFi 借贷解决方案带来一些难题:


    网络拥塞:以太坊可能因为像加密猫这样的应用产生堵塞;FCoin 的链上投票上币政策也造成了 Sybil Attack (女巫攻击)。如果发生网络拥塞,交易可能会保持在等待状态,最终导致市场效率低下和信息延迟。
    交易成本,如 Gas fee:由于交易是基于 Gas fee 的竞争,低 Gas fee 的交易可能会在较低优先级下等待确认。相反,有些产品有时没有明确或固定的 Gas fee,导致用户可能会付出更高的成本。



以上这些以太坊上的问题,在其他区块链上都有可能出现。网络性能问题之所以在以太坊上显得格外突出,是因为以太坊的受欢迎程度和使用频次较高。相比之下,其他区块链目前没有扩容问题,往往是因为没有足够高的使用量,或者是在设计上更加中心化,从而拥有了更高的交易速度以及更好的性能。


3.2.3 特定于平台的风险

虽然本报告侧重于非托管平台,但借贷协议的去中心化程度也有所不同。特定于平台的风险可分为两大类:半中心化平台风险和完全去中心化的平台风险。

半中心化平台风险


    缺乏完全透明度。例如,Dharma 是第三大 DeFi 应用程序,但在特定方面仍缺乏透明度。目前尚不清楚每种资产的固定利率是如何定义的,因为它不受市场环境(供应和报价动态)的影响。此外,贷款匹配过程不透明。没有关于有多少贷款待处理的实时信息,也没有办法来审计贷款的匹配是否基于一些公平的规则,比如「FIFO (先到先得)」。
    利率治理:中心化平台可以随时改变利率,给贷方和借方带来不确定性。
    交易对手风险:如果平台是半中心化的(资金通过中间人转移而直接发送到智能合约), 平台本身可以控制资产并可能恶意使用资金。



完全去中心化的平台风险


    价格机制失败:一些预言机,也就是数据提供商来给抵押资产估价时,会存在操作风险,例如数据操纵或由于价格来源问题而无法检索正确的市场数据。这可能会导致抵押资产估价错误的问题。
    波动风险:如果价格波动太快,一些用户可能会被强制清算其抵押资产。
    智能合约缺陷:由于交易无法在区块链上逆转,智能合约中的任何问题所导致的黑客攻击都可能使去中心化协议的用户产生巨大损失。随着以太坊的开发和持续快速迭代,平台需要不断保持智能合约的开发和版本迁移,以防止资金损失。
    时间缺陷:当平台的出块时间平稳时,利率在区块级别计算。否则,如果区块链停滞或减速(或反向加速),利率可能会有所不同,智能合约计算利息的逻辑与每块的利率挂钩。




3.2.4 监管和税收风险

如果任何个人使用或依靠托管或中心化平台,即使执行跨平台套利,监管风险和税务成本也要考虑。以下概述了使用这些平台带来的一些监管和税收风险。


    证券分类:对于稳定币是否可归类为证券,存在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尽管 CFCT 可将其视为「Swap (掉期交易)」,SEC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可能会将这些视为「demand notes (即期票据)」。
    托管:非托管平台带来的不确定性是:谁是借出资产的实际托管人? 许多专业投资者被要求依托第三方托管人,使用这些平台可能会产生潜在的监管漏洞,因为部分监管要求可能无法满足。
    牌照 / 许可证:无论最终用户位于何处,去中心化平台在大多数司法管辖区都无需牌照即可运营。从中期来看,最近许多对 USDC 支持的平台可能会产生潜在的「许可证风险」,最终会影响操作者的成本,从而导致利率上升或交易费用增加。
    税收不确定性:对这些平台来说,办公地点以及在当地要遵循的司法政策都是一个灰色地带。




4 结论


以太坊是目前市值最大的可编程区块链。因此,毫无疑问,它是许多去中心化应用程序的标准默认平台,其中包括借贷协议,如 Compound,Dharma 等。很快,其他可编程区块链(如 EOS)可能会越来越多地落地许多其他的去中心化借贷协议。

由于其尚处于早期,借贷行业仍有一些风险,随着行业的成熟(特别是流入量增加和交易量增加),这些风险有望得到缓解。在更成熟的行业中,更多的产品应该为参与者提供更多选择,使用户能够更加完整地获得金融服务。

此外,这些去中心化的金融平台可能是中心化机构做出进场决策的基础或数据点,希望通过加强对传统金融机构(当今金融界的守门人)的竞争,从而获得更多的金融服务。

虽然摩根大通的分叉版以太坊 —— Quorum 正在与 JPM Coin 等计划一起开发,但从去中心化应用的角度来看,以太坊仍然是所有区块链的标兵。

如这些借贷平台所示,DeFi 似乎是区块链技术的最佳使用案例之一,有可能覆盖全球数十亿用户,并让用户更高效地获取基本金融服务。


原文:DeFi Series 1:Decentralized Cryptoasset Lending &amp; Borrowing
来源:币安研究院
翻译:DappReview

公链洗牌进行时

市场chainbs 发表了文章 • 2018-10-12 14:03 • 来自相关话题

构建技术壁垒与搭建生态闭环是公链打造自身竞争力的根本,但在当前阶段,无论是壁垒还是闭环,对几乎所有公链而言都过于遥远。

长期的熊市,令公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进一步激发与暴露,许多公链陷入危机重重的境地,新一轮公链大洗牌已为进行时。

当下,以太坊、EOS 等主流公链声势浩荡、信众庞大,且无论在技术完成度、开发者数量还是知名度等方面,都要高于其他公链,但总体来看目前区块链行业仍非常早期,以太坊等主流公链尚未能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性能存在明显缺陷。

公链玩家仍在快速增长,这种增长在去年下半年和今年年初尤其明显,由于以太坊的爆红以及区块链的财富效应,一大批玩家争先恐后地进入公链市场,以抢占区块链行业重要基础设施入口,亦或利用概念炒作割一把「韭菜」。

在今年,这批公链遭遇了超级熊市的冲击,也经历了以太坊、EOS 从万众期待到备受质疑的转变,同时还取得了一些技术开发与生态拓展的成果,这些都深刻影响着公链格局的变化。


01 扩容技术方案多样化


当前,性能不足是公链进一步走向落地的最大掣肘,以太坊的 TPS 至今仍是两位数,拥堵现象频频发生,因而导致一大批竞争性公链在这一两年诞生。

几乎所有新兴公链提出的目标都是成为更好的以太坊,想尽办法试图突破链上的性能瓶颈,声称要达到甚至已经达到数十万 TPS 的公链不在少数。

由此,公链提出各种链上扩容方案在去年和今年年初一度相当流行。链上扩容指的是直接发生在区块链上,通过改变区块大小或数据结构从而达到提高处理交易能力的解决方案,比如隔离见证和增加区块容量,这类解决方案在去年极为流行,比特币现金亦是比特币链上扩容方案的产物。

分片技术是今年最受关注的链上扩容方案,以太坊社区首先提出并正在开发分片技术,但目前只有 Zilliqa、QuarkChain 等少数公链采用。

事实上,随着行业的进化演变,纯链上扩容以及唯 TPS 论遭受到越来越多质疑。「链上扩容存在瓶颈,过度追求「链上」的绝对共识,难以满足商业需求同时会牺牲其他方面。即便突破了不可能三角,实现了性能上的提高,也可能需要极大的成本,并不划算。」一名区块链行业资深从业者说。

ONT 创始人李俊进一步指出,链上扩容只是公链要做的一个点,实际上很多业务并不需要在链上做撮合,几千到一万的 TPS 足矣。

因此,在加密货币的主链之外建立外围或第二层交易网络的链下扩容成为越来越多公链的主流选择。Nervos 联合创始人吕国宁告诉链捕手,已经有大量区块链社区头部研究者与开发者在关注 Layer2 解决方案,解决方案也已经百花齐放,包括侧链、闪电网络、Plasma、Truebit 等代表性技术。

以公链项目 aelf 为例,其联合创始人陈注伶告诉链捕手,aelf 在区块链架构主打的特性就是「主链+多级侧链」,链与链间使用专门的跨链算法,来实现相对隔离的业务单元间的资源协同,记账节点运行在集群上,节点内部通过并行化方案提升吞吐量指标。

另一个重要趋势是垂直公链正在增多,即越来越多项目试图专门为某一个垂直领域开发公链基础设施,对某些行业特有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目前尤以物联网、金融和内容领域居多。

币安创始人赵长鹏就曾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表示,他认为目前的主流公链玩家都无法取得长期成功,因为任何为通用智能合约设计的区块链运行速度都不会很快,现有区块链将把这个市场让给更专门化的区块链。

不过从现实来看,前述扩容方案仅停留在构思与早期开发阶段的不在少数,它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仍是很大的未知数。


02 DApp 生态难搭


强大的底层技术支撑是公链必备的基础条件,拥有大量开发者与 DApp 搭建闭环生态,则是公链走向大规模推广落地的必要条件,尤其是能带来庞大用户规模的杀手级优质应用。

因此 ,在深耕底层技术的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吸引并寻找开发者前来开发各种 DApp、搭建生态也是公链们极其重要的任务。

除了前文论述的技术竞争力,公链吸引开发者的重要优势就是低门槛。以太坊虽然技术成熟度相对较高,但它的智能合约与虚拟机都采用了全新的开发语言 Solidity,对程序员不够友好,开发工具也不齐全。「区块链没能大规模应用,智能合约语言及其易操作性是很大的制约。」前量子链首席工程师、现 DREP 联合创始人徐小龙告诉链捕手。

因此,很多新兴公链都在这方面下功夫,通过各种办法降低开发者在该公链进行开发的技术门槛,解决方案主要有提供丰富的 SDK 乃至于模板化的开发程序、采用程序员友好度高的语言编写智能合约与虚拟机、优化开发流程等。

据了解,近期波场、CyberMiles、量子链等都在计划上线其虚拟机,可支持更多类型传统开发语言,同时兼容以太坊 Solidity 语言。

链捕手还了解道,今年还有很多公链推出了开发者激励计划,通过奖励吸引开发者前来开发并提交 DApp。星云链、公信链、ONT 等公链在今年都相继推出了开发者激励计划,以公信链近期推出的活动为例,用户推荐 1 名有效开发者可获价值 300 元左右的 Token,开发者提交 DApp 并通过审核即可获得价值 1000 元左右的 Token,在后续评选中排名靠前的 DApp 可获得更多奖励。

不过从星云链激励计划结束的这三四个月表现来看,此类活动效果不容乐观。

更多的公链在主动出击,通过各种方式邀请优质项目迁移或者开发 DApp。BUMO 联合创始人郭强告诉链捕手,除了常规性动作,他们最近一直在与英诺等传统 VC 进行沟通与合作,计划将团队优秀、应用场景不适合信息互联网的被投项目进行通证经济模型改造,吸引这些项目前来开发 DApp。

据了解,BUMO 近几个月已经接触近 200 个项目团队,其中进行初步技术对接的项目则有近 80 个,上线 DApp 有 10 余个。

对外投资也是公链们拓展生态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投资可以将其他优质项目纳入自身的生态圈,譬如开发 DApp 应用、提供第三方服务等。今年此类投资案例包括 NULS 投资 PRISM、阿希链投资 Dreamworld 和 OKGaEx、Achain 投资 ADTrue 和 PundiX,LendChain、Lucia、Prophet 等公信链上的 DApp 则都拿到了公信宝的投资。

但总体而言,大部分公链在 DApp 生态的营造上仍是失败的,不仅数量较少,仅有的数个或数十个 DApp 几乎都没有真实用户,许多 DApp 的开发与运营都陷入停滞,「上线即破发」的现象普遍存在,量子链更被币民吐槽为破发币的聚集地。

更为不利的是,不少 DApp 或代币正在从二三线公链中撤离到以太坊或者 EOS。6 月,Kcash 钱包就将其代币由基于 Achain 智能合约平台的 Token 转换为基于以太坊 ERC20 的 Token;此后几个月,AWARE、CFun 等 DApp 也相继从量子链迁移至以太坊,CFun 项目方更是不留情面地表示,「Qtum 项目的发展进入瓶颈期,后期技术未达到需求,生态圈较为狭窄,不再适合 CFun DApp 后续发展。」

不过徐小龙告诉链捕手,这些 DApp 的离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在上更多交易所时遇到了困难,大部分交易所和钱包优先支持以太坊上的 ERC20 代币,造成 Token 流动性不足以及受众过窄。

归根结底,这批公链在技术没有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仍无法形成规模化的社区共识,外力作用下产生的 DApp 则由于各种利益关系易发展畸形,难以取得预期效果。「而且,大部分人的思维惯性都很强,对以太坊或 EOS 存在先入为主为观念。」徐小龙补充道。


03 熊市的摧残


虽然一众公链提出了形形色色的技术解决方案以及争夺开发者的策略,希望快人一步在区块链行业取得领先地位,但在目前区块链行业并不成熟、市场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其路途可谓障碍重重,加之今年这次深不见底的超级熊市,可谓雪上加霜。

这次熊市对公链最显而易见的影响是资产贬值、资金短缺。由于不少公链团队缺乏金融操作经验,未能及时将募集而来的 ETH 或 BTC 兑换为现金,私募到的资金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缩水,用于市场营销、团队激励的项目 Token 缩水更为严重。

特别是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创新性,以及公链提出的各种衍生技术的复杂性,公链从开始开发到测试网上线、主网上线、主网迭代、大规模应用落地通常需要 2-3 年时间,资金的短缺使得这部分新兴公链被迫开源节流,同时公链开发与推广进展缓慢。

据链捕手了解,某知名公链为了补充资金弹药,甚至已经安排技术团队做一些外包技术工作。公链开发团队离职人员亦不在少数,徐小龙告诉链捕手,他的新项目 DREP 在招聘时就发现有许多二三线公链的开发人员求职。

部分公链的开发进展已经明显落后于白皮书的规划,多次推迟主网上线时间,例如 ZIL、AE 等。至于提到的种种扩容技术,其技术实现度亦普遍较低,落地时间大多虚无缥缈,生态拓展同样进展缓慢。

「从去年到今年上半年,那是公链行业的一段非理性繁荣时期,如今已经进入公链的寒冬。」吕国宁说道。

显然,在熊市的催化下,市场上既有公链玩家的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一部分公链会被市场淘汰甚至主动离开,一部分公链则会借此机会完成技术储备、弯道超车。一场事关公链生死存活的过冬战争正在拉开帷幕。

「 接下来几个月或者一年,大部分公链都会面临落地、也就是交付的问题,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公链危机产生的时候。」ArcBlock 创始人冒志鸿如此说道。


文:龚荃宇;编辑:潘宇波 查看全部
Which-Crypto-Coin-Is-the-Strongest-2018-Investment-ETH-EOS-or-TRX-696x449.jpg

构建技术壁垒与搭建生态闭环是公链打造自身竞争力的根本,但在当前阶段,无论是壁垒还是闭环,对几乎所有公链而言都过于遥远。

长期的熊市,令公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进一步激发与暴露,许多公链陷入危机重重的境地,新一轮公链大洗牌已为进行时。

当下,以太坊、EOS 等主流公链声势浩荡、信众庞大,且无论在技术完成度、开发者数量还是知名度等方面,都要高于其他公链,但总体来看目前区块链行业仍非常早期,以太坊等主流公链尚未能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性能存在明显缺陷。

公链玩家仍在快速增长,这种增长在去年下半年和今年年初尤其明显,由于以太坊的爆红以及区块链的财富效应,一大批玩家争先恐后地进入公链市场,以抢占区块链行业重要基础设施入口,亦或利用概念炒作割一把「韭菜」。

在今年,这批公链遭遇了超级熊市的冲击,也经历了以太坊、EOS 从万众期待到备受质疑的转变,同时还取得了一些技术开发与生态拓展的成果,这些都深刻影响着公链格局的变化。


01 扩容技术方案多样化


当前,性能不足是公链进一步走向落地的最大掣肘,以太坊的 TPS 至今仍是两位数,拥堵现象频频发生,因而导致一大批竞争性公链在这一两年诞生。

几乎所有新兴公链提出的目标都是成为更好的以太坊,想尽办法试图突破链上的性能瓶颈,声称要达到甚至已经达到数十万 TPS 的公链不在少数。

由此,公链提出各种链上扩容方案在去年和今年年初一度相当流行。链上扩容指的是直接发生在区块链上,通过改变区块大小或数据结构从而达到提高处理交易能力的解决方案,比如隔离见证和增加区块容量,这类解决方案在去年极为流行,比特币现金亦是比特币链上扩容方案的产物。

分片技术是今年最受关注的链上扩容方案,以太坊社区首先提出并正在开发分片技术,但目前只有 Zilliqa、QuarkChain 等少数公链采用。

事实上,随着行业的进化演变,纯链上扩容以及唯 TPS 论遭受到越来越多质疑。「链上扩容存在瓶颈,过度追求「链上」的绝对共识,难以满足商业需求同时会牺牲其他方面。即便突破了不可能三角,实现了性能上的提高,也可能需要极大的成本,并不划算。」一名区块链行业资深从业者说。

ONT 创始人李俊进一步指出,链上扩容只是公链要做的一个点,实际上很多业务并不需要在链上做撮合,几千到一万的 TPS 足矣。

因此,在加密货币的主链之外建立外围或第二层交易网络的链下扩容成为越来越多公链的主流选择。Nervos 联合创始人吕国宁告诉链捕手,已经有大量区块链社区头部研究者与开发者在关注 Layer2 解决方案,解决方案也已经百花齐放,包括侧链、闪电网络、Plasma、Truebit 等代表性技术。

以公链项目 aelf 为例,其联合创始人陈注伶告诉链捕手,aelf 在区块链架构主打的特性就是「主链+多级侧链」,链与链间使用专门的跨链算法,来实现相对隔离的业务单元间的资源协同,记账节点运行在集群上,节点内部通过并行化方案提升吞吐量指标。

另一个重要趋势是垂直公链正在增多,即越来越多项目试图专门为某一个垂直领域开发公链基础设施,对某些行业特有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目前尤以物联网、金融和内容领域居多。

币安创始人赵长鹏就曾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表示,他认为目前的主流公链玩家都无法取得长期成功,因为任何为通用智能合约设计的区块链运行速度都不会很快,现有区块链将把这个市场让给更专门化的区块链。

不过从现实来看,前述扩容方案仅停留在构思与早期开发阶段的不在少数,它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仍是很大的未知数。


02 DApp 生态难搭


强大的底层技术支撑是公链必备的基础条件,拥有大量开发者与 DApp 搭建闭环生态,则是公链走向大规模推广落地的必要条件,尤其是能带来庞大用户规模的杀手级优质应用。

因此 ,在深耕底层技术的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吸引并寻找开发者前来开发各种 DApp、搭建生态也是公链们极其重要的任务。

除了前文论述的技术竞争力,公链吸引开发者的重要优势就是低门槛。以太坊虽然技术成熟度相对较高,但它的智能合约与虚拟机都采用了全新的开发语言 Solidity,对程序员不够友好,开发工具也不齐全。「区块链没能大规模应用,智能合约语言及其易操作性是很大的制约。」前量子链首席工程师、现 DREP 联合创始人徐小龙告诉链捕手。

因此,很多新兴公链都在这方面下功夫,通过各种办法降低开发者在该公链进行开发的技术门槛,解决方案主要有提供丰富的 SDK 乃至于模板化的开发程序、采用程序员友好度高的语言编写智能合约与虚拟机、优化开发流程等。

据了解,近期波场、CyberMiles、量子链等都在计划上线其虚拟机,可支持更多类型传统开发语言,同时兼容以太坊 Solidity 语言。

链捕手还了解道,今年还有很多公链推出了开发者激励计划,通过奖励吸引开发者前来开发并提交 DApp。星云链、公信链、ONT 等公链在今年都相继推出了开发者激励计划,以公信链近期推出的活动为例,用户推荐 1 名有效开发者可获价值 300 元左右的 Token,开发者提交 DApp 并通过审核即可获得价值 1000 元左右的 Token,在后续评选中排名靠前的 DApp 可获得更多奖励。

不过从星云链激励计划结束的这三四个月表现来看,此类活动效果不容乐观。

更多的公链在主动出击,通过各种方式邀请优质项目迁移或者开发 DApp。BUMO 联合创始人郭强告诉链捕手,除了常规性动作,他们最近一直在与英诺等传统 VC 进行沟通与合作,计划将团队优秀、应用场景不适合信息互联网的被投项目进行通证经济模型改造,吸引这些项目前来开发 DApp。

据了解,BUMO 近几个月已经接触近 200 个项目团队,其中进行初步技术对接的项目则有近 80 个,上线 DApp 有 10 余个。

对外投资也是公链们拓展生态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投资可以将其他优质项目纳入自身的生态圈,譬如开发 DApp 应用、提供第三方服务等。今年此类投资案例包括 NULS 投资 PRISM、阿希链投资 Dreamworld 和 OKGaEx、Achain 投资 ADTrue 和 PundiX,LendChain、Lucia、Prophet 等公信链上的 DApp 则都拿到了公信宝的投资。

但总体而言,大部分公链在 DApp 生态的营造上仍是失败的,不仅数量较少,仅有的数个或数十个 DApp 几乎都没有真实用户,许多 DApp 的开发与运营都陷入停滞,「上线即破发」的现象普遍存在,量子链更被币民吐槽为破发币的聚集地。

更为不利的是,不少 DApp 或代币正在从二三线公链中撤离到以太坊或者 EOS。6 月,Kcash 钱包就将其代币由基于 Achain 智能合约平台的 Token 转换为基于以太坊 ERC20 的 Token;此后几个月,AWARE、CFun 等 DApp 也相继从量子链迁移至以太坊,CFun 项目方更是不留情面地表示,「Qtum 项目的发展进入瓶颈期,后期技术未达到需求,生态圈较为狭窄,不再适合 CFun DApp 后续发展。」

不过徐小龙告诉链捕手,这些 DApp 的离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在上更多交易所时遇到了困难,大部分交易所和钱包优先支持以太坊上的 ERC20 代币,造成 Token 流动性不足以及受众过窄。

归根结底,这批公链在技术没有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仍无法形成规模化的社区共识,外力作用下产生的 DApp 则由于各种利益关系易发展畸形,难以取得预期效果。「而且,大部分人的思维惯性都很强,对以太坊或 EOS 存在先入为主为观念。」徐小龙补充道。


03 熊市的摧残


虽然一众公链提出了形形色色的技术解决方案以及争夺开发者的策略,希望快人一步在区块链行业取得领先地位,但在目前区块链行业并不成熟、市场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其路途可谓障碍重重,加之今年这次深不见底的超级熊市,可谓雪上加霜。

这次熊市对公链最显而易见的影响是资产贬值、资金短缺。由于不少公链团队缺乏金融操作经验,未能及时将募集而来的 ETH 或 BTC 兑换为现金,私募到的资金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缩水,用于市场营销、团队激励的项目 Token 缩水更为严重。

特别是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创新性,以及公链提出的各种衍生技术的复杂性,公链从开始开发到测试网上线、主网上线、主网迭代、大规模应用落地通常需要 2-3 年时间,资金的短缺使得这部分新兴公链被迫开源节流,同时公链开发与推广进展缓慢。

据链捕手了解,某知名公链为了补充资金弹药,甚至已经安排技术团队做一些外包技术工作。公链开发团队离职人员亦不在少数,徐小龙告诉链捕手,他的新项目 DREP 在招聘时就发现有许多二三线公链的开发人员求职。

部分公链的开发进展已经明显落后于白皮书的规划,多次推迟主网上线时间,例如 ZIL、AE 等。至于提到的种种扩容技术,其技术实现度亦普遍较低,落地时间大多虚无缥缈,生态拓展同样进展缓慢。

「从去年到今年上半年,那是公链行业的一段非理性繁荣时期,如今已经进入公链的寒冬。」吕国宁说道。

显然,在熊市的催化下,市场上既有公链玩家的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一部分公链会被市场淘汰甚至主动离开,一部分公链则会借此机会完成技术储备、弯道超车。一场事关公链生死存活的过冬战争正在拉开帷幕。

「 接下来几个月或者一年,大部分公链都会面临落地、也就是交付的问题,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公链危机产生的时候。」ArcBlock 创始人冒志鸿如此说道。


文:龚荃宇;编辑:潘宇波

NEO:“中国以太坊”传奇落幕?

投研leek 发表了文章 • 2018-07-30 21:25 • 来自相关话题

 
“NEO是个傻逼项目,根本没东西,后来全是资本盘玩起来的,达鸿飞手里没几个币。”
7月3日深夜,“中国比特币首富”李笑来辣评币圈大佬与头部区块链项目的一段录音在网上疯传。这段长达近一小时的对话,一时之间把有“中国以太坊”之称的NEO推进了舆论漩涡。

此前,NEO因为代码更新不力以及市场表现不佳等,已经在持币者中间引发了持续的讨论与焦虑。“都说2018年是底层公链爆发的一年,已经有一大波公链上线露头,NEO这几个月却一直不温不火,真是急死我了。”一名NEO持币者向核财经APP表达了他的不安。

而在7月11日,NEO创始人达鸿飞在一次区块链发展论坛上宣讲其最新的Token容器理论,也未彻底吸引冒雨前来的众多区块链关注者。“直接说Token是你闷声发大财的杠杆,岂不是更到位?”在现场,30岁出头的李强(化名)频频摇头、面露不屑地评论道。

在这位深谙NEO往事的持币者眼里,今年公链竞争非常激烈,NEO如果不积极作为,那它被淘汰是早晚的事。


跌下云端的公链明星


小蚁、量子与公信宝,曾是国产公链的“三架马车”。其中,2014年正式立项的“小蚁”被誉为中国第一个原创区块链项目。它于2015年6月在Github实时开源;同年10月20日晚9时开始众筹时,24小时就实现了40%的募资额。2017年6月22日,小蚁完成以“数字资产”为核心的去中心化金融交易平台到智能经济分布式网络的战略升级,更名为“NEO”,寓意新的开始。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新晋公链CTO告诉核财经APP,他非常羡慕NEO,因为它在ICO的黄金时段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后来者很难再遇如此良机。

作为早期国产公链的“明星”,小蚁寄托了众多区块链人士的期望,一度风头无两。2015年,小蚁QQ群还是链圈为数不多的活跃社群之一,群内500多人曾在1个多月内创下高达7.3万行的聊天记录,其中不乏关于共识机制、股权众筹、区块链未来的讨论。其创始人达鸿飞,亦是币圈名人漫画扑克牌中当仁不让的“红桃K”。

许是与NEO战略升级这一利好消息有关,上线交易所以来一直在1美元上下浮动的小蚁/NEO,在2017年6月中旬出现了明显的价格变化。CoinMarketCap数据显示,此后,NEO创造了千倍币的佳绩,2018年1月15日,NEO价格一度冲高至196.85美元历史高位(众筹价为1元人民币),市值超过了110亿美元。今年2月,达鸿飞甚至在NEO DevCon大会上放言,2020年前使NEO成为世界第一的区块链项目。

“他的这一席话,让很多中国人陷入了疯狂。”李强说,他就是在那时上了NEO的车。

然而,正当人们以为NEO的前方“一路小平坡”时,NEO价格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小幅振荡下行后于3月9日跌破100美元,当日市值即缩水至约60亿美元。

掩藏于风光之后的疑问,就在这时冒了出来。3月,有网民发布“扒皮帖”质疑,NEO区块性能差,不具备达鸿飞声称的平台“每秒钟支持1000次交易”的技术特征;此外,NEO项目采用的DBFT共识机制使得网络被攻击的风险较高。他们指出,NEO其实是条中心化的链,并担心随着越来越多的ICO在NEO上进行,其广告表现与实际表现会有严重分歧。

几天后,达鸿飞针对网友质疑逐一做出回应。但这番回应最终未能挽回NEO已经流失的信任。在数字货币市场总体熊市时期,NEO价格迄今并无较大起色。


亲密“兄弟”


在区块链不长的发展历史中,公链一直扮演着基础设施的角色,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如知名区块链研究者、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理事长元道所言,2018年是公链元年,主流力量纷纷入场,未来10年得公链者得天下。

也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区块链专家指出,众多公链上线进场,反证目前公链存在明显不足,还无法实现真正的安全、可靠和高效。

而在众多入场的公链中,相比NEO,李强显然更为看好本体网络ONT。“在熊市寒冬,考验的不光是韭菜们,还有明星项目的底蕴和含金量。”李强告诉核财经APP。

有资深韭菜爆料,ONT和NEO其实都是Onchain(分布科技)旗下的区块链项目,不分你我。对此,尽管NEO创始人张铮文解释两者是“不同的项目和不同的团队,只是合作关系”,但从公开资料看,两者关系极为亲密已是不争的事实。

ONT官方资料显示,小蚁创始人达鸿飞是ONT的唯一投资人顾问。

有业内人士称,ONT在技术上近似NEO,可以看作NEO的2.0版本。

5月24日,NEO官网发布消息,宣称NEO Foundation和Ontology Foundation共同出资400万人民币成立联合工作组,“将在标准化技术接口、共享智能合约生态、打造智能合约开放标准、推进跨链创新技术研究等方向展开工作”。

7月19日,张铮文告诉核财经APP:“NEO是一个开源社区,是社区化运作;ONT是一个公司项目,由分布科技负责开发。”NEO官网并未公布其办公地址,但实际上,Onchain与NEO同层办公,两家公司同处上海杨浦区创智天地企业中心5号楼,房号一为301一为303,办公场所采用了统一的装饰风格与颜色。值得注意的是,NEO对应的公司中文名为上海尼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核财经APP查询天眼查发现,该公司注册时间却为今年3月7日,注册地在上海浦东新区,公司法人为陈志同。

就在上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核财经APP,NEO技术团队的大部分力量已移师ONT,留下的技术人员仅满足维护需求。其言下之意,NEO的疲弱或与此相关。

NEO技术主力是否移师ONT姑且不论,而NEO技术力量薄弱,从项目代码更新次数等方面已可见一斑。区块链研究机构TokenInsight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29日,NEO项目的代码更新次数、参与人数分别为414与21,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ETH、EOS,亦逊于QTUM、ONT;而在最近一个月,NEO仅有1次代码提交。

TokenInsight方面认为,NEO虽已发布一年有余,但这不能成为代码库更新频率低的理由。对于任何一个公链项目而言,主网发布仅仅是生态的开始。更有代码审计专家指出,主网上线后,为确保生态运作和跟上技术发展,代码更新更为频繁才是正途。

核财经APP查询天眼查亦发现,6月5日至7月25日,上海尼遨信息科技公司共发布16条招聘信息,其中多数涉及NEO技术岗位,如区块链测试工程师、区块链软件开发员(Java)、.NET技术工程师、区块链核心开发工程师、高级网络协议(P2P)开发工程师、UI设计师等。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目前,NEO仍然保持着较高的社区活跃度。TokenInsight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7月28日与7月29日两天NEO人气值虽较ETH差强人意,但远超ADA与ONT。尽管如此,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NEO的异常。

“NEO近期的各项工作都很迟缓。”一位上海媒体记者如是表示。

NEO设有较为完善的月报制度。而核财经APP注意到,自6月6日发布《5月月报》后,《6月月报》截至记者发稿时仍未与公众见面。

自NEO上线以来,达鸿飞一直视以太坊为赶超目标。但诸多数据业已表明NEO距离超越ETH仍很遥远。如从最新持币钱包地址数看,据TokenInsight介绍,NEO只有206352个,低于ETH与EOS。

NEO创始人张铮文告诉核财经APP,眼下,NEO已停止开发2.x版本,正在设计3.0版本。根据7月10日NEO的官方博客,这一全新版本专为大型企业用例而构建,将提供更高的TPS和稳定性、扩展的智能合约API、优化的经济和定价模型等。更重要的是,NEO将重新设计其核心模块。

对NEO而言,这不啻又一重要转向。但一位业内人士称,就NEO的使命而言,此举无疑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看不懂NEO。”他说道。
“达鸿飞到处演讲布道,完全没有重视公链领域的竞争。”7月11日,李强自言自语道,“这是自废武功,没有前途。”
 
 
原文作者:Vincent, 核财经
  查看全部
1000.jpg

 
“NEO是个傻逼项目,根本没东西,后来全是资本盘玩起来的,达鸿飞手里没几个币。”
7月3日深夜,“中国比特币首富”李笑来辣评币圈大佬与头部区块链项目的一段录音在网上疯传。这段长达近一小时的对话,一时之间把有“中国以太坊”之称的NEO推进了舆论漩涡。

此前,NEO因为代码更新不力以及市场表现不佳等,已经在持币者中间引发了持续的讨论与焦虑。“都说2018年是底层公链爆发的一年,已经有一大波公链上线露头,NEO这几个月却一直不温不火,真是急死我了。”一名NEO持币者向核财经APP表达了他的不安。

而在7月11日,NEO创始人达鸿飞在一次区块链发展论坛上宣讲其最新的Token容器理论,也未彻底吸引冒雨前来的众多区块链关注者。“直接说Token是你闷声发大财的杠杆,岂不是更到位?”在现场,30岁出头的李强(化名)频频摇头、面露不屑地评论道。

在这位深谙NEO往事的持币者眼里,今年公链竞争非常激烈,NEO如果不积极作为,那它被淘汰是早晚的事。


跌下云端的公链明星


小蚁、量子与公信宝,曾是国产公链的“三架马车”。其中,2014年正式立项的“小蚁”被誉为中国第一个原创区块链项目。它于2015年6月在Github实时开源;同年10月20日晚9时开始众筹时,24小时就实现了40%的募资额。2017年6月22日,小蚁完成以“数字资产”为核心的去中心化金融交易平台到智能经济分布式网络的战略升级,更名为“NEO”,寓意新的开始。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新晋公链CTO告诉核财经APP,他非常羡慕NEO,因为它在ICO的黄金时段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后来者很难再遇如此良机。

作为早期国产公链的“明星”,小蚁寄托了众多区块链人士的期望,一度风头无两。2015年,小蚁QQ群还是链圈为数不多的活跃社群之一,群内500多人曾在1个多月内创下高达7.3万行的聊天记录,其中不乏关于共识机制、股权众筹、区块链未来的讨论。其创始人达鸿飞,亦是币圈名人漫画扑克牌中当仁不让的“红桃K”。

许是与NEO战略升级这一利好消息有关,上线交易所以来一直在1美元上下浮动的小蚁/NEO,在2017年6月中旬出现了明显的价格变化。CoinMarketCap数据显示,此后,NEO创造了千倍币的佳绩,2018年1月15日,NEO价格一度冲高至196.85美元历史高位(众筹价为1元人民币),市值超过了110亿美元。今年2月,达鸿飞甚至在NEO DevCon大会上放言,2020年前使NEO成为世界第一的区块链项目。

“他的这一席话,让很多中国人陷入了疯狂。”李强说,他就是在那时上了NEO的车。

然而,正当人们以为NEO的前方“一路小平坡”时,NEO价格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小幅振荡下行后于3月9日跌破100美元,当日市值即缩水至约60亿美元。

掩藏于风光之后的疑问,就在这时冒了出来。3月,有网民发布“扒皮帖”质疑,NEO区块性能差,不具备达鸿飞声称的平台“每秒钟支持1000次交易”的技术特征;此外,NEO项目采用的DBFT共识机制使得网络被攻击的风险较高。他们指出,NEO其实是条中心化的链,并担心随着越来越多的ICO在NEO上进行,其广告表现与实际表现会有严重分歧。

几天后,达鸿飞针对网友质疑逐一做出回应。但这番回应最终未能挽回NEO已经流失的信任。在数字货币市场总体熊市时期,NEO价格迄今并无较大起色。


亲密“兄弟”


在区块链不长的发展历史中,公链一直扮演着基础设施的角色,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如知名区块链研究者、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理事长元道所言,2018年是公链元年,主流力量纷纷入场,未来10年得公链者得天下。

也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区块链专家指出,众多公链上线进场,反证目前公链存在明显不足,还无法实现真正的安全、可靠和高效。

而在众多入场的公链中,相比NEO,李强显然更为看好本体网络ONT。“在熊市寒冬,考验的不光是韭菜们,还有明星项目的底蕴和含金量。”李强告诉核财经APP。

有资深韭菜爆料,ONT和NEO其实都是Onchain(分布科技)旗下的区块链项目,不分你我。对此,尽管NEO创始人张铮文解释两者是“不同的项目和不同的团队,只是合作关系”,但从公开资料看,两者关系极为亲密已是不争的事实。

ONT官方资料显示,小蚁创始人达鸿飞是ONT的唯一投资人顾问。

有业内人士称,ONT在技术上近似NEO,可以看作NEO的2.0版本。

5月24日,NEO官网发布消息,宣称NEO Foundation和Ontology Foundation共同出资400万人民币成立联合工作组,“将在标准化技术接口、共享智能合约生态、打造智能合约开放标准、推进跨链创新技术研究等方向展开工作”。

7月19日,张铮文告诉核财经APP:“NEO是一个开源社区,是社区化运作;ONT是一个公司项目,由分布科技负责开发。”NEO官网并未公布其办公地址,但实际上,Onchain与NEO同层办公,两家公司同处上海杨浦区创智天地企业中心5号楼,房号一为301一为303,办公场所采用了统一的装饰风格与颜色。值得注意的是,NEO对应的公司中文名为上海尼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核财经APP查询天眼查发现,该公司注册时间却为今年3月7日,注册地在上海浦东新区,公司法人为陈志同。

就在上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核财经APP,NEO技术团队的大部分力量已移师ONT,留下的技术人员仅满足维护需求。其言下之意,NEO的疲弱或与此相关。

NEO技术主力是否移师ONT姑且不论,而NEO技术力量薄弱,从项目代码更新次数等方面已可见一斑。区块链研究机构TokenInsight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29日,NEO项目的代码更新次数、参与人数分别为414与21,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ETH、EOS,亦逊于QTUM、ONT;而在最近一个月,NEO仅有1次代码提交。

TokenInsight方面认为,NEO虽已发布一年有余,但这不能成为代码库更新频率低的理由。对于任何一个公链项目而言,主网发布仅仅是生态的开始。更有代码审计专家指出,主网上线后,为确保生态运作和跟上技术发展,代码更新更为频繁才是正途。

核财经APP查询天眼查亦发现,6月5日至7月25日,上海尼遨信息科技公司共发布16条招聘信息,其中多数涉及NEO技术岗位,如区块链测试工程师、区块链软件开发员(Java)、.NET技术工程师、区块链核心开发工程师、高级网络协议(P2P)开发工程师、UI设计师等。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目前,NEO仍然保持着较高的社区活跃度。TokenInsight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7月28日与7月29日两天NEO人气值虽较ETH差强人意,但远超ADA与ONT。尽管如此,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NEO的异常。

“NEO近期的各项工作都很迟缓。”一位上海媒体记者如是表示。

NEO设有较为完善的月报制度。而核财经APP注意到,自6月6日发布《5月月报》后,《6月月报》截至记者发稿时仍未与公众见面。

自NEO上线以来,达鸿飞一直视以太坊为赶超目标。但诸多数据业已表明NEO距离超越ETH仍很遥远。如从最新持币钱包地址数看,据TokenInsight介绍,NEO只有206352个,低于ETH与EOS。

NEO创始人张铮文告诉核财经APP,眼下,NEO已停止开发2.x版本,正在设计3.0版本。根据7月10日NEO的官方博客,这一全新版本专为大型企业用例而构建,将提供更高的TPS和稳定性、扩展的智能合约API、优化的经济和定价模型等。更重要的是,NEO将重新设计其核心模块。

对NEO而言,这不啻又一重要转向。但一位业内人士称,就NEO的使命而言,此举无疑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看不懂NEO。”他说道。
“达鸿飞到处演讲布道,完全没有重视公链领域的竞争。”7月11日,李强自言自语道,“这是自废武功,没有前途。”
 
 
原文作者:Vincent, 核财经
 

币安研究院:去中心化借贷有哪些玩家?相比中心化借贷有何优势?

投研chainnews 发表了文章 • 2019-06-10 13:29 • 来自相关话题

DeFi —— 去中心化金融,作为 Dapp 的一个分支,似乎是目前区块链技术的最佳使用案例之一。本文翻译了币安研究院发布的 DeFi 报告系列第一篇,其中着重讨论 DeFi 的基石应用类型:去中心化加密资产借贷平台。深入浅出的剖析了有代表性的借贷类 DeFi 项目,市场参与者及参与动机,以及与中心化的金融系统相比这些平台的优势和风险。


核心摘要


去中心化金融,也被称为开放式金融,或 DeFi,已经发展成为以太坊网络应用的核心驱动因素之一。DeFi 的核心原则是提供一个全新的、无需许可的金融服务生态系统,没有任何中心化权威,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用户就是自己资产的托管人,对自己的资产拥有完整的控制权、所有权,他们可以自由进入市面上所有的去中心化市场。

借贷协议和平台给市场参与者提供了不同的使用动机,比如:

    对借贷者:可以做空某个资产或者借来使用权(比如治理权)
    对出借者:可以利用自己的资产来获取利息
    对以上两者:存在跨平台之间的套利机会


与传统金融产品相比,去中心化、无托管方的协议提供了几个很有前景的优势,比如:

    透明和价格有效性,因为价格受市场需求影响
    当发生借贷行为时的便利性和速度
    抗监管和不变性


不过,鉴于这些金融原型的实验性质,与中心化的竞品相比,他们确实表现出一些特定的缺点,比如:

    技术风险(交易对手的风险被智能合约的风险代替了)
    低流动性(即,很难大规模的去借贷而不影响当前的利率水平)


总体而言,加密货币驱动的借贷领域仍处于早期阶段,但是提供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价值主张,即个人和机构可以用过去的信贷模型来提供更广泛的资金渠道,同时还不需要可信的中间人或第三方。尽管现在很难确定哪些平台或者协议在长期能够吸引最多用户,但各种工具共同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去中心化方案来获取资本,同时形成了更加全面的 DeFI 工具箱。

本篇报告是我们(币安研究院)DeFi 系列的第一篇文章,涵盖了诸多不同的平台和协议,这些新生事物旨在颠覆现有金融行业和基础设施。总体而言,这篇报告将讨论 DeFi 的基石应用类型:去中心化加密资产借贷平台。

尽管开放式金融在本质上是相对于平台而独立的,但目前 DeFi 类应用几乎全部在以太坊上开发和使用。稳定币 Dai 是 DeFi 的基石之一,Dai 是一个由加密资产抵押的去中心化稳定币,在 Maker 的生态系统中产生。

截至 2019 年 5 月 31 日,从现有应用数、交易数以及锁在平台(如 Maker、Compound)里的金额这几个维度来看,以太坊占主导地位。因此,基于以太坊的 DeFi 类 Dapp 将是本次报告的重点。

长久以来,贷款是建立在双方之间的信任之上。那么,与中心化平台相比,去中心化加密资产的借贷平台是如何在没有信任关系的匿名陌生人之间匹配贷款的呢?


1 去中心化借贷概览


1.1 公链、平台、和支持资产概述

1.1.1 什么是 DeFi?有哪些相关的公链?


DeFi 可以被定义为:

    一个由无需许可的区块链、点对点协议和在去中心化网络构建的应用所组成的生态系统,用于促进借贷行为或者用金融工具来交易。


现在,大多数的 DeFi 协议都是基于以太坊构建的。截至 6 月 5 日,以以太坊为基础的 DeFi 应用累计锁仓的质押资产总价值超过 5 亿美金(超过 150 万 ETH)。





图 1 按公链统计的 DeFi 应用数量(截至 6 月 5 日)


比特币的闪电网络解决方案可以被视为在比特币区块链上运行的 DeFi 应用程序。截至 2019 年 6 月 5 日,闪电网络的锁仓价值约为 800 万美元。





图 2 - DeFi 应用中锁仓的总金额(百万美元)(截至 6 月 5 日)


关于 EOS,EOSRex 使用户能够借用和借出 EOSIO 资源(例如 CPU、RAM、NET)。尽管它只发布了一个多月,但按照总抵押价值排序,该应用早已傲视群雄,总计超过 9000 万个 EOS 被锁仓。EOS 上的其他平台还包括一个无需许可的货币市场协议 —— BUCK Protocol,该协议最近刚刚上线。

此外,其他公链也在构建去中心化金融类应用。例如,Stellar 旨在开发新的全球金融系统,但目前尚未看到由第三方开发者所开发的金融类 dApp。

另一个例子是 Ontology,最近与稳定币发行商 Paxos 合作,在其公链上发布了多达 1 亿个 PAX 代币。在其新闻稿中,Ontology 提到「将探索除了交易所之外的 DeFi 应用场景,预计将在 5 月份在 Ontology 上发布 PAX 代币」。

由于以太坊在 DeFi 应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因此本报告将重点关注基于以太坊的 DeFi 应用。那么这些平台和协议支持哪些资产?


1.1.2 基于以太坊的 DeFi 平台支持哪些资产?

以太坊上 DeFi 平台所支持的资产多种多样。可以分为两大类:原生区块链资产和非原生区块链资产。

「原生区块链资产被定义为其价值没有被任何非原生区块链资产(如股票或法定货币)所抵押或背书的资产。例子有 Basic Attention Token (BAT)或 OmiseGo (OMG)等等。」

这些资产通常允许在区块链上来铸造 / 或销毁(即链上创建资产)。在 DeFi 生态系统中,核心支柱之一(同时是原生区块链资产的一个例子)便是 MakerDao (MKR)及其 Dai (DAI)稳定币。

作为由加密资产抵押产生的稳定币,Dai 的价值之所以能够和美元挂钩,是通过一套复杂的抵押机制,以及一个稳定费率来激励市场参与者用套利来抵消存在的价格错误。细节将在下一节中进一步讨论。

其他原生资产也能用于这些应用,例如以太坊区块链上的 ERC-20 代币,如 REP、BAT 或 ZRP。

这些原生区块链资产可用作:

    贷款抵押品
    可出借资产
    可借入资产
    治理资产(例如 MKR)


有趣的是,没有流动性的(原生)区块链资产不能用作抵押品,无论它们是同质化资产(ERC20)还是非同质化资产(ERC721 如 CryptoKitties)。

「非原生区块链资产包括在公链上运行的各类资产,但其价值由非区块链资产抵押或背书(如大宗商品,股票或法定货币)。」

一些最受欢迎的非原生区块链资产是由银行账户上法币抵押来发行的稳定币,比如 USDC 或者 TUSD。

在 DeFi 生态系统中,USDC 被纳入许多借贷协议。值得注意的是,继 2019 年 2 月 Coinbase 的投资之后,Dharma 将 USDC 加入其支持的资产。

那么,以太坊上运行的非托管的协议和平台有哪些?


1.2 协议和平台

在本节中,仅包括非托管的平台和协议。因此,BlockFi、Nexo 等平台被排除在外。





表 1 支持借贷的以太坊非托管协议和平台





图 3 截至 2019 年 6 月 4 日,最大的几个以太坊上 DeFi 借贷平台抵押物价值(百万美金)


MakerDAO,Dharma 和 Compound 组成的三巨头占 DeFi 平台锁定的总 ETH 的近 80%,在下一节中我们将介绍它们。


1.3 贷款流程如何在非托管平台上运作?

在本节中,将讨论上一节中提到的三个最大平台:Maker,Compound 和 Dharma。三者使用了不同的模型,这给我们提供了一般贷款流程如何在非托管平台上运作的有趣见解。

整体来说,这些平台依托于借款人的超额抵押作为发起贷款的关键机制,以及来决定贷款期间是否必须关闭贷款。


Maker

Maker 是一个独特的「发行人」(issuer),其中个人可以直接通过将 ETH 存入其抵押债仓(CDP)来借用 Dai —— 一种与美元挂钩稳定币,其挂钩目标价值为每个代币 1 美元。

Maker 代币(MKR)允许持币个人通过「治理费」(即借贷利率)参与运营收入。这种结构与点对点模型不同,因为它将储备(抵押物)汇集在一起以主动发行代币,而不是转移现有代币。

与由法币抵押发行的稳定币不同,加密资产抵押的稳定币依赖于不同的机制来维持其与法定货币的挂钩。值得一提的是,无论其挂钩机制如何,任何稳定币的内在价值完全取决于中央银行(如美联储)的集中决策过程,这些中央银行负责制定货币政策,最终影响到法定货币对其他货币和资产的相对价值。

在 MakerDAO 的例子中,Dai 是一个加密资产抵押稳定币,与建立在以太坊上的 Maker 生态系统一起使用。Maker 生态系统目前允许 ETH 持有人将 ETH 放入智能合约中,以换取铸造 DAI 稳定币的能力,从而用波动率较高的抵押资产 ETH 换取稳定的贷款。值得注意的是,Maker 平台将很快允许借款人放入多种资产抵押品,以减轻单一资产的波动性,从而在抵押品层面更加多元化。随着整体市场价格的反弹,这可能会进一步推动 Dai 的流通供应量达到新高,目前 Dai 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由加密资产抵押发行的稳定币。

在 Maker 里,贷款是超额抵押的,贷款开始时要求的抵押比率高于 150%。

点对点的借贷池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直接配对(例如 Dharma,Ethlend 等)
2、流动资金池(例如 Compound,dydx)

我们下面来看看两个最大的点对点平台:Compound 和 Dharma。

在大多数这些平台中,平台直接匹配贷方和借方,利率之间存在利差,平台或者协议开发者通过利差作为收入维持运营。


Compound

Compound 是一种协议,为以太坊上运行的各种代币创造货币市场。

每个市场都链接到一个 cToken (比如 cBAT),它充当了在协议上借出资产的中介。通过 cToken,出借方可以获得随时间而累加的利息。具体而言,利息的金额是在区块维度进行累加。在贷款的周期内,每隔 15 秒出来一个新的区块,cTokens 都会持续增加。

在 Compound 中,还有一个撤销功能,允许用户将 cTokens 转换为原始资产(例如从 cBAT 转换为 BAT)。

每种资产的利率都基于实时的市场供需关系。当借款人的需求过剩时,利率会增加,而可借贷金额的过剩则会导致利率下降。此外,出借利率总是低于借款利率,以在平台上产生流动性。


Dharma

Dharma 是一个允许用户以 90 天固定利率借入和借出各种资产的平台。支持的资产包括 ETH、USDC 和 Dai。

简而言之,该平台可以手动处理和匹配交易,而无需在任何时间点担任托管人。用户可以请求借出资产,然后只需等待他们的请求被匹配。

Dharma 上的利率目前由团队在黑箱流程中手动确定。有趣的是,Dharma 的借贷利率设定是相等的,这与其他平台如 Compound 形成鲜明地对比。

如果借款人决定在到期日之前偿还贷款,他必须支付 90 天周期的全部利息。因此,借款人(提前还贷)的唯一动机是拿回抵押资产。


1.4 一些额外的指标






表 2 传统美元计价金融工具的收益率和利率(2019 年 5 月 31 日)


这些传统金融工具(见表 2)基本上提供了美国经济中「无风险利率」的参考。目前,利率介于 2%至 3%之间。

与抵押稳定币的借款利率(即表 3 中的 USDC)相比,数字资产借贷平台提供的借款利率高于这些基准利率,尽管他们有一些核心优势,比如资金流动和基础智能合约的透明性、更大的平台实用性和灵活性、用户使用的便利性。





表 3 截至 2019 年 6 月 4 日,托管和非托管平台及数字资产协议的借贷费率


Dai 的利率高于 USDC 的利率,因为 USDC 对美元没有潜在的价格风险,并且总是可以兑换成一美元。不过将其视为一个 Dai 的借贷利率对标物其实很有趣。由于现在稳定币的借贷利率远低于被投票出来的 17.50%稳定费率,Maker 的投票者将来可能会决定进一步降低其治理费用以缩小与其他平台利率之间的差距,保持平台的竞争力。

关于以太坊借贷利率,当以太坊从 PoW 过渡到 PoS 时,它们与未来的 PoS 质押回报一致。PoS 质押回报与网络的通胀率相似,因此,借贷利率与预期的以太坊 PoS 收益范围 2-3%一致。

由于 Maker 是以太坊上 DeFi 的最大组成部分,在整个借贷生态系统中占据近 80%的主导地位,可以由此看出所有非托管平台的总抵押资产价值的演变。





图 4 锁定在 Maker 里总抵押资产价值(百万美金)的趋势


Dai 作为以太坊上运行的 DeFi 生态系统的核心组件之一,目前大约 1.5%的以太坊总供应量锁定在 Maker 上。下面是一些关键指标:





图 5 - 自 2018 年 1 月以来 Maker 治理费率(CDP 利率)的演变


2019 年 5 月 31 日,Maker 持有者决定首次将 CDP 利率下调 2%至 17.5%。CDP 利率在 2019 年前五个月里从 0.50%一直上升至 19.50%的历史高位。





图 6 自 2018 年 1 月以来 Dai 的流通供应量(以百万美元计)


截至今日,Dai 的流通供应约为 8,200 万,在 2019 年上半年略有下降,这与期间稳定费用连续大幅上涨相关。

按市值计算,Dai 目前是的第五大美元稳定币,仅次于美元 USDT,USDC,TUSD,PAX,最近已经超过 GUSD。





图 7 截至 2019 年 6 月 5 日,大型稳定币(不包括 USDT)流通市值(百万美元)


由于 Dai 目前抵押比率(480%+)远高于其最低门槛,因此只要 MKR 治理决定取消目前设定为 1 亿美金 Dai 的最高发行限制,那么流通市值仍有可能增加。这一点,以及未来对多种资产抵押品的支持可能进一步推动 Dai 的流通供应量达到新高。


2 市场参与者


在本节中,我们将讨论 DeFi 市场参与者的视角,包括哪些类型的个人 / 机构可能希望参与这些协议,以及他们这样做的潜在动机,比如套利。


2.1 贷款人案例

从贷方的角度来看,核心的好处是能够将现有资本投入使用并产生收益,而不是长期持有资产(「基本是 HODL 策略」)。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能会看到的两个关键回报是:

    长期投资的「奖励」。长期头寸持有人(也就是价值投资者)可以通过这些利息(通常以相同货币计价)获得奖励,为他们带来新的收入来源(除了资本增值或「HODL 策略」 )。例如,长期投资于以太坊的投资者可以从这些贷款平台中受益并获得额外的收益率。
    美元对稳定币的收益率。与银行的大多数常规银行账户不同,稳定币不会产生任何收益率。将美元计价的稳定币存储在数字钱包上类似于将美元纸币保存在皮革钱包中:没有一个能够带来收益。考虑通货膨胀的风险,这将转化成稳定币有效价值的贬值。对于稳定币发行人,为了竞争市场份额,有动力将其从银行存款得到的部分收入通过这些去中心化平台分配给支持流通供应的用户们。



2.2 借款人案例

从借款人的角度来看,有几个原因是需要使用去中心化协议借用资产。

    能够做空资产。借款人可以通过借入资产来做空某一种资产,并立即在任何交易所卖出它获得其他加密货币(通常是稳定币)。这与中心化交易所的保证金交易具有类似的功能。同样,它还提供了在不支持此功能的平台上进行保证金交易的能力。例如,交易者可以在 Coinbase 上做空资产(因为它不允许保证金交易)。随着可借入资产的列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大,这种应用场景也将变得越来越有价值。
    借用代币的使用价值(例如借用治理权)。借款人可以决定(暂时)借入资产,以获得区块链的更多权力或治理权。例如,有人可以借用 REP (Augur 币)来参与链上的决议机制。


2.3 套利机会

假设没有交易成本,如果以下不等式成立,则存在套利机会:

贷款利率(%) < 借款利率(%)

但是,由于所有贷款在今天的现有协议中都是超额抵押的,借款和贷款利率之间的利差实际上永远不会为零。可以用一个更全面的等式来包括额外费用,例如交易成本或 Gas fee:

__借款利率(%) - 最小抵押率(%)_ 贷款利率(%) - 总费用(%)> 0_

总费用(%)> 0 是任何额外费用的总和,例如 Gas fee 或贷款 / 借款平台的任何交易费。

从理论上,最小抵押率(%)和贷款利率(%)的乘积其实就是可借出所有资本的 100% 有效利率。然而在实践中,平台上的用户倾向于以比最小抵押率高得多的比例进行超额抵押,为抵押率过低提供缓冲空间。





表 4 跨平台的平均抵押比率(2019 年 6 月 4 日)


目前,贷款 / 借款平台存在两大主要套利机会:

    去中心化平台和中心化平台之间的套利。截至撰写本文时,Dharma 以 USDC 的 8%年利率提供 90 天的贷款。对于能够以美元获得信贷的消费者(基于对 KYC 账户的现有访问的监管套利等)存在套利机会。套利者可以以低于 8%的利率借入美元,将这些美元转移到 Coinbase 上以购买 USDC,然后将 USDC 借给 Dharma。然而,这种套利受特定风险的影响。例如,如果平台定义的特定利率的需求不足,贷款可能永远不会与 Dharma 上的相匹配。此外,这些机会也存在潜在风险(交易对手,平台特定风险),将在下一节中详细讨论。最终,套利可能存在于访问受限(或需要更严格的 KYC)的平台上,并且这些机会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
    去中心化平台之间的套利:由于去中心化平台目前在借贷利率之间存在较大差价,因此预计这种情况会更为罕见。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这个行业的参与率较低,毕竟仍在早期阶段。不仅如此,由于这些开放的去中心化平台的性质,消除套利机会的参与者数量更多。在此之上,这些套利机会通常会稍纵即逝,因为许多平台集成了其他平台上的借贷信息(例如 Zerion)。此外,为了纯粹套利,两笔贷款必须具有相似的参数。特别是贷款的期限(期限长度)和到期日必须相同或相似,以便最好地执行此类套利,不然潜在的风险可能包括网络环境因素,(代币发行的)原生通货膨胀率,价格变化风险和提前还款 / 流动性(不论利率和期限长度是固定的还是可变的)。如果不同平台对借款人在贷款到期前如何关闭头寸有不同的政策,则可能存在提前还款的风险。



3 去中心化协议的风险和优势


在本节中,我们将比较这些去中心化协议与传统金融行业以及中心化加密资产托管平台的风险和优势。


3.1 这些平台和协议的优点和好处

3.1.1 加密资产行业的好处


以下是使用这些新的去中心化非托管平台对加密资产行业的一些好处:

    提高价格效率:由于贷款和借款协议允许任何人对资产进行做空,因此可以在市场中实现更高的价格发现和效率。
    不可变性和抗审查性:单一交易无法逆转,任何第三方都无法阻止借款流程。这样就形成了无需审查的有效市场,不会对用户造成歧视。



3.1.2 去中心化系统对于中心化银行平台的优势

具体而言,这些平台和协议提供了相对于中心化银行业务平台的若干优势,

    更广泛的资本准入:居住在资本控制国家的参与者可以获得基于其他法币的稳定币,例如美元或任何以法币计价的稳定币(例如英镑,欧元)。
    透明度和效率:在纯粹的 P2P 借贷平台上,利率仅由市场参与者决定,贷款通过超额抵押来确保。而且可以容易、无成本地公开获取有关贷款的信息。
    灵活性和贷款隔离:使用一个钱包可以同时借入多种加密货币。不同的风险也可以是完全独立的。例如,可以通过一个钱包用 ETH 借入 USDC,而另一个钱包用 ETH 借用 BAT。如果一笔贷款违约(即抵押品价值低于其清算门槛),则只会影响该抵押品,因为风险是隔离的。但是,对于允许多边抵押的平台,可以通过将不同资产汇总为一组抵押品来降低风险。
    降低流程成本 / 周转时间:与传统金融行业不同,去中心化金融移除了所有中间信用审核,任何用户都可以以市场价格非常快速地借入资金。



3.1.3 去中心化系统对于托管借贷平台的优势(例如中心化交易所)

托管借贷平台是指加密行业中的中心化平台,例如托管借贷平台(如 BlockFi)或中心化交易所(如 Bitfinex,Gate.io),他们允许用户在其上进行保证金借贷。

    能够跨平台和交易场所转移借入资金:与中心化贷款交易场所不同,个人可以借入资金并将其自由转移到其他场所,只有抵押品会被锁定在智能合约中。
    完全托管资金:想进行保证金交易的人可以在不舍弃代币的情况下,在去中心化交易所有效地做空资产。
    能够在受限制的司法管辖区内进行保证金交易。在完全去中心化的贷款协议上, 整个过程在链上发生,不需要 KYC。因此,任何市场参与者 - 无论其国家政策 - 都可以接触资产(无论是多头还是空头),然后进入保证金交易。



3.2. 缺点和固有风险

3.2.1 普遍性缺点


以下是针对以太坊区块链上运行的现有协议 / 平台的中心化借贷解决方案和托管平台的一些普遍缺点:

    缺乏保险机制:与传统金融业不同,链上贷款没有保险机制。因此,存在违约风险,虽然某些平台可能会在交易对手违约的情况下为用户提供保险,这仍然是这些去中心化平台的一般缺陷。
    难以赎回法定货币:由于贷款以加密货币方式计价,通常很难将这些贷款变现成法定货币。那么似乎很难在实体经济中利用这些借入的资金,但这其实是一个更宽泛的问题,它涉及到实体经济中如何能更广泛的使用区块链资产。此外,抵押稳定币(特别是 USDC)的支持可能进一步激励用户用原生区块链资产(如以太币)借出资金并赎回法币。
    超额抵押无助于「未开户」用户(即没有加密资产的用户):由于目前没有可用的信用评分,贷款必须超额抵押。对于没有加密资产的用户,就没有了借贷的机会。所以这些贷款和借贷平台并不服务于经济增长,因为贷款的先决条件之一是超额抵押(有时高达 150%)。另一种基于信用评分的系统也在开发中,但并不清楚在没有明确的 KYC 政策下如何设计这样的区块链借贷系统,反而有可能进一步「歧视」部分市场参与者。
    超额抵押对杠杆交易效果不大:虽然可以借入资金并将其转到其他平台,但由于需要超额抵押,炒币交易者并不那么感兴趣在去中心化的平台和协议上借款。中心化交易所使保证金交易更容易操作,它们依靠自动去保证金系统,复杂的清算算法和保险基金,允许交易者建立高杠杆仓位。


这些缺点的确十分关键,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大多数缺点的存在都是由于开放金融行业尚处于早期阶段,诸多应用程序和协议仍是一片试验田。我们期待随着行业逐步成熟,一些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能够浮出水面。比如通过创建保险协议,研究新的行业法规和智能合约机制,来避免必须过度抵押的设计。


3.2.2 区块链特定风险

由于我们在本报告中主要讨论基于以太坊的应用程序,因此以太坊本身的一些问题可能会为 DeFi 借贷解决方案带来一些难题:

    网络拥塞:以太坊可能因为像加密猫这样的应用产生堵塞;FCoin 的链上投票上币政策也造成了 Sybil Attack (女巫攻击)。如果发生网络拥塞,交易可能会保持在等待状态,最终导致市场效率低下和信息延迟。
    交易成本,如 Gas fee:由于交易是基于 Gas fee 的竞争,低 Gas fee 的交易可能会在较低优先级下等待确认。相反,有些产品有时没有明确或固定的 Gas fee,导致用户可能会付出更高的成本。


以上这些以太坊上的问题,在其他区块链上都有可能出现。网络性能问题之所以在以太坊上显得格外突出,是因为以太坊的受欢迎程度和使用频次较高。相比之下,其他区块链目前没有扩容问题,往往是因为没有足够高的使用量,或者是在设计上更加中心化,从而拥有了更高的交易速度以及更好的性能。


3.2.3 特定于平台的风险

虽然本报告侧重于非托管平台,但借贷协议的去中心化程度也有所不同。特定于平台的风险可分为两大类:半中心化平台风险和完全去中心化的平台风险。

半中心化平台风险

    缺乏完全透明度。例如,Dharma 是第三大 DeFi 应用程序,但在特定方面仍缺乏透明度。目前尚不清楚每种资产的固定利率是如何定义的,因为它不受市场环境(供应和报价动态)的影响。此外,贷款匹配过程不透明。没有关于有多少贷款待处理的实时信息,也没有办法来审计贷款的匹配是否基于一些公平的规则,比如「FIFO (先到先得)」。
    利率治理:中心化平台可以随时改变利率,给贷方和借方带来不确定性。
    交易对手风险:如果平台是半中心化的(资金通过中间人转移而直接发送到智能合约), 平台本身可以控制资产并可能恶意使用资金。


完全去中心化的平台风险

    价格机制失败:一些预言机,也就是数据提供商来给抵押资产估价时,会存在操作风险,例如数据操纵或由于价格来源问题而无法检索正确的市场数据。这可能会导致抵押资产估价错误的问题。
    波动风险:如果价格波动太快,一些用户可能会被强制清算其抵押资产。
    智能合约缺陷:由于交易无法在区块链上逆转,智能合约中的任何问题所导致的黑客攻击都可能使去中心化协议的用户产生巨大损失。随着以太坊的开发和持续快速迭代,平台需要不断保持智能合约的开发和版本迁移,以防止资金损失。
    时间缺陷:当平台的出块时间平稳时,利率在区块级别计算。否则,如果区块链停滞或减速(或反向加速),利率可能会有所不同,智能合约计算利息的逻辑与每块的利率挂钩。



3.2.4 监管和税收风险

如果任何个人使用或依靠托管或中心化平台,即使执行跨平台套利,监管风险和税务成本也要考虑。以下概述了使用这些平台带来的一些监管和税收风险。

    证券分类:对于稳定币是否可归类为证券,存在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尽管 CFCT 可将其视为「Swap (掉期交易)」,SEC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可能会将这些视为「demand notes (即期票据)」。
    托管:非托管平台带来的不确定性是:谁是借出资产的实际托管人? 许多专业投资者被要求依托第三方托管人,使用这些平台可能会产生潜在的监管漏洞,因为部分监管要求可能无法满足。
    牌照 / 许可证:无论最终用户位于何处,去中心化平台在大多数司法管辖区都无需牌照即可运营。从中期来看,最近许多对 USDC 支持的平台可能会产生潜在的「许可证风险」,最终会影响操作者的成本,从而导致利率上升或交易费用增加。
    税收不确定性:对这些平台来说,办公地点以及在当地要遵循的司法政策都是一个灰色地带。



4 结论


以太坊是目前市值最大的可编程区块链。因此,毫无疑问,它是许多去中心化应用程序的标准默认平台,其中包括借贷协议,如 Compound,Dharma 等。很快,其他可编程区块链(如 EOS)可能会越来越多地落地许多其他的去中心化借贷协议。

由于其尚处于早期,借贷行业仍有一些风险,随着行业的成熟(特别是流入量增加和交易量增加),这些风险有望得到缓解。在更成熟的行业中,更多的产品应该为参与者提供更多选择,使用户能够更加完整地获得金融服务。

此外,这些去中心化的金融平台可能是中心化机构做出进场决策的基础或数据点,希望通过加强对传统金融机构(当今金融界的守门人)的竞争,从而获得更多的金融服务。

虽然摩根大通的分叉版以太坊 —— Quorum 正在与 JPM Coin 等计划一起开发,但从去中心化应用的角度来看,以太坊仍然是所有区块链的标兵。

如这些借贷平台所示,DeFi 似乎是区块链技术的最佳使用案例之一,有可能覆盖全球数十亿用户,并让用户更高效地获取基本金融服务。


原文:DeFi Series 1:Decentralized Cryptoasset Lending &amp; Borrowing
来源:币安研究院
翻译:DappReview 查看全部
c72aff25ba3cb7a25ae49d67fe2778fa.jpg

DeFi —— 去中心化金融,作为 Dapp 的一个分支,似乎是目前区块链技术的最佳使用案例之一。本文翻译了币安研究院发布的 DeFi 报告系列第一篇,其中着重讨论 DeFi 的基石应用类型:去中心化加密资产借贷平台。深入浅出的剖析了有代表性的借贷类 DeFi 项目,市场参与者及参与动机,以及与中心化的金融系统相比这些平台的优势和风险。


核心摘要


去中心化金融,也被称为开放式金融,或 DeFi,已经发展成为以太坊网络应用的核心驱动因素之一。DeFi 的核心原则是提供一个全新的、无需许可的金融服务生态系统,没有任何中心化权威,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用户就是自己资产的托管人,对自己的资产拥有完整的控制权、所有权,他们可以自由进入市面上所有的去中心化市场。

借贷协议和平台给市场参与者提供了不同的使用动机,比如:


    对借贷者:可以做空某个资产或者借来使用权(比如治理权)
    对出借者:可以利用自己的资产来获取利息
    对以上两者:存在跨平台之间的套利机会



与传统金融产品相比,去中心化、无托管方的协议提供了几个很有前景的优势,比如:


    透明和价格有效性,因为价格受市场需求影响
    当发生借贷行为时的便利性和速度
    抗监管和不变性



不过,鉴于这些金融原型的实验性质,与中心化的竞品相比,他们确实表现出一些特定的缺点,比如:


    技术风险(交易对手的风险被智能合约的风险代替了)
    低流动性(即,很难大规模的去借贷而不影响当前的利率水平)



总体而言,加密货币驱动的借贷领域仍处于早期阶段,但是提供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价值主张,即个人和机构可以用过去的信贷模型来提供更广泛的资金渠道,同时还不需要可信的中间人或第三方。尽管现在很难确定哪些平台或者协议在长期能够吸引最多用户,但各种工具共同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去中心化方案来获取资本,同时形成了更加全面的 DeFI 工具箱。

本篇报告是我们(币安研究院)DeFi 系列的第一篇文章,涵盖了诸多不同的平台和协议,这些新生事物旨在颠覆现有金融行业和基础设施。总体而言,这篇报告将讨论 DeFi 的基石应用类型:去中心化加密资产借贷平台。

尽管开放式金融在本质上是相对于平台而独立的,但目前 DeFi 类应用几乎全部在以太坊上开发和使用。稳定币 Dai 是 DeFi 的基石之一,Dai 是一个由加密资产抵押的去中心化稳定币,在 Maker 的生态系统中产生。

截至 2019 年 5 月 31 日,从现有应用数、交易数以及锁在平台(如 Maker、Compound)里的金额这几个维度来看,以太坊占主导地位。因此,基于以太坊的 DeFi 类 Dapp 将是本次报告的重点。

长久以来,贷款是建立在双方之间的信任之上。那么,与中心化平台相比,去中心化加密资产的借贷平台是如何在没有信任关系的匿名陌生人之间匹配贷款的呢?


1 去中心化借贷概览


1.1 公链、平台、和支持资产概述

1.1.1 什么是 DeFi?有哪些相关的公链?



DeFi 可以被定义为:


    一个由无需许可的区块链、点对点协议和在去中心化网络构建的应用所组成的生态系统,用于促进借贷行为或者用金融工具来交易。



现在,大多数的 DeFi 协议都是基于以太坊构建的。截至 6 月 5 日,以以太坊为基础的 DeFi 应用累计锁仓的质押资产总价值超过 5 亿美金(超过 150 万 ETH)。

0794f8a3f85dda4051dccebedd929e81.jpg

图 1 按公链统计的 DeFi 应用数量(截至 6 月 5 日)


比特币的闪电网络解决方案可以被视为在比特币区块链上运行的 DeFi 应用程序。截至 2019 年 6 月 5 日,闪电网络的锁仓价值约为 800 万美元。

5753b0a368dd4266a0cf1d22c5b0c489.jpg

图 2 - DeFi 应用中锁仓的总金额(百万美元)(截至 6 月 5 日)


关于 EOS,EOSRex 使用户能够借用和借出 EOSIO 资源(例如 CPU、RAM、NET)。尽管它只发布了一个多月,但按照总抵押价值排序,该应用早已傲视群雄,总计超过 9000 万个 EOS 被锁仓。EOS 上的其他平台还包括一个无需许可的货币市场协议 —— BUCK Protocol,该协议最近刚刚上线。

此外,其他公链也在构建去中心化金融类应用。例如,Stellar 旨在开发新的全球金融系统,但目前尚未看到由第三方开发者所开发的金融类 dApp。

另一个例子是 Ontology,最近与稳定币发行商 Paxos 合作,在其公链上发布了多达 1 亿个 PAX 代币。在其新闻稿中,Ontology 提到「将探索除了交易所之外的 DeFi 应用场景,预计将在 5 月份在 Ontology 上发布 PAX 代币」。

由于以太坊在 DeFi 应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因此本报告将重点关注基于以太坊的 DeFi 应用。那么这些平台和协议支持哪些资产?


1.1.2 基于以太坊的 DeFi 平台支持哪些资产?

以太坊上 DeFi 平台所支持的资产多种多样。可以分为两大类:原生区块链资产和非原生区块链资产。

「原生区块链资产被定义为其价值没有被任何非原生区块链资产(如股票或法定货币)所抵押或背书的资产。例子有 Basic Attention Token (BAT)或 OmiseGo (OMG)等等。」

这些资产通常允许在区块链上来铸造 / 或销毁(即链上创建资产)。在 DeFi 生态系统中,核心支柱之一(同时是原生区块链资产的一个例子)便是 MakerDao (MKR)及其 Dai (DAI)稳定币。

作为由加密资产抵押产生的稳定币,Dai 的价值之所以能够和美元挂钩,是通过一套复杂的抵押机制,以及一个稳定费率来激励市场参与者用套利来抵消存在的价格错误。细节将在下一节中进一步讨论。

其他原生资产也能用于这些应用,例如以太坊区块链上的 ERC-20 代币,如 REP、BAT 或 ZRP。

这些原生区块链资产可用作:


    贷款抵押品
    可出借资产
    可借入资产
    治理资产(例如 MKR)



有趣的是,没有流动性的(原生)区块链资产不能用作抵押品,无论它们是同质化资产(ERC20)还是非同质化资产(ERC721 如 CryptoKitties)。

「非原生区块链资产包括在公链上运行的各类资产,但其价值由非区块链资产抵押或背书(如大宗商品,股票或法定货币)。」

一些最受欢迎的非原生区块链资产是由银行账户上法币抵押来发行的稳定币,比如 USDC 或者 TUSD。

在 DeFi 生态系统中,USDC 被纳入许多借贷协议。值得注意的是,继 2019 年 2 月 Coinbase 的投资之后,Dharma 将 USDC 加入其支持的资产。

那么,以太坊上运行的非托管的协议和平台有哪些?


1.2 协议和平台

在本节中,仅包括非托管的平台和协议。因此,BlockFi、Nexo 等平台被排除在外。

84edc9d4892c177706753bbe8ec595d2.jpg

表 1 支持借贷的以太坊非托管协议和平台

f856c592c315acbf47aaed1f5b8bfc53.jpg

图 3 截至 2019 年 6 月 4 日,最大的几个以太坊上 DeFi 借贷平台抵押物价值(百万美金)


MakerDAO,Dharma 和 Compound 组成的三巨头占 DeFi 平台锁定的总 ETH 的近 80%,在下一节中我们将介绍它们。


1.3 贷款流程如何在非托管平台上运作?

在本节中,将讨论上一节中提到的三个最大平台:Maker,Compound 和 Dharma。三者使用了不同的模型,这给我们提供了一般贷款流程如何在非托管平台上运作的有趣见解。

整体来说,这些平台依托于借款人的超额抵押作为发起贷款的关键机制,以及来决定贷款期间是否必须关闭贷款。


Maker

Maker 是一个独特的「发行人」(issuer),其中个人可以直接通过将 ETH 存入其抵押债仓(CDP)来借用 Dai —— 一种与美元挂钩稳定币,其挂钩目标价值为每个代币 1 美元。

Maker 代币(MKR)允许持币个人通过「治理费」(即借贷利率)参与运营收入。这种结构与点对点模型不同,因为它将储备(抵押物)汇集在一起以主动发行代币,而不是转移现有代币。

与由法币抵押发行的稳定币不同,加密资产抵押的稳定币依赖于不同的机制来维持其与法定货币的挂钩。值得一提的是,无论其挂钩机制如何,任何稳定币的内在价值完全取决于中央银行(如美联储)的集中决策过程,这些中央银行负责制定货币政策,最终影响到法定货币对其他货币和资产的相对价值。

在 MakerDAO 的例子中,Dai 是一个加密资产抵押稳定币,与建立在以太坊上的 Maker 生态系统一起使用。Maker 生态系统目前允许 ETH 持有人将 ETH 放入智能合约中,以换取铸造 DAI 稳定币的能力,从而用波动率较高的抵押资产 ETH 换取稳定的贷款。值得注意的是,Maker 平台将很快允许借款人放入多种资产抵押品,以减轻单一资产的波动性,从而在抵押品层面更加多元化。随着整体市场价格的反弹,这可能会进一步推动 Dai 的流通供应量达到新高,目前 Dai 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由加密资产抵押发行的稳定币。

在 Maker 里,贷款是超额抵押的,贷款开始时要求的抵押比率高于 150%。

点对点的借贷池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直接配对(例如 Dharma,Ethlend 等)
2、流动资金池(例如 Compound,dydx)

我们下面来看看两个最大的点对点平台:Compound 和 Dharma。

在大多数这些平台中,平台直接匹配贷方和借方,利率之间存在利差,平台或者协议开发者通过利差作为收入维持运营。


Compound

Compound 是一种协议,为以太坊上运行的各种代币创造货币市场。

每个市场都链接到一个 cToken (比如 cBAT),它充当了在协议上借出资产的中介。通过 cToken,出借方可以获得随时间而累加的利息。具体而言,利息的金额是在区块维度进行累加。在贷款的周期内,每隔 15 秒出来一个新的区块,cTokens 都会持续增加。

在 Compound 中,还有一个撤销功能,允许用户将 cTokens 转换为原始资产(例如从 cBAT 转换为 BAT)。

每种资产的利率都基于实时的市场供需关系。当借款人的需求过剩时,利率会增加,而可借贷金额的过剩则会导致利率下降。此外,出借利率总是低于借款利率,以在平台上产生流动性。


Dharma

Dharma 是一个允许用户以 90 天固定利率借入和借出各种资产的平台。支持的资产包括 ETH、USDC 和 Dai。

简而言之,该平台可以手动处理和匹配交易,而无需在任何时间点担任托管人。用户可以请求借出资产,然后只需等待他们的请求被匹配。

Dharma 上的利率目前由团队在黑箱流程中手动确定。有趣的是,Dharma 的借贷利率设定是相等的,这与其他平台如 Compound 形成鲜明地对比。

如果借款人决定在到期日之前偿还贷款,他必须支付 90 天周期的全部利息。因此,借款人(提前还贷)的唯一动机是拿回抵押资产。


1.4 一些额外的指标


b9c59adc3d1d08d6ea58e99a32550a23.jpg

表 2 传统美元计价金融工具的收益率和利率(2019 年 5 月 31 日)


这些传统金融工具(见表 2)基本上提供了美国经济中「无风险利率」的参考。目前,利率介于 2%至 3%之间。

与抵押稳定币的借款利率(即表 3 中的 USDC)相比,数字资产借贷平台提供的借款利率高于这些基准利率,尽管他们有一些核心优势,比如资金流动和基础智能合约的透明性、更大的平台实用性和灵活性、用户使用的便利性。

113f19848f3590437c6ff04db94c686b.jpg

表 3 截至 2019 年 6 月 4 日,托管和非托管平台及数字资产协议的借贷费率


Dai 的利率高于 USDC 的利率,因为 USDC 对美元没有潜在的价格风险,并且总是可以兑换成一美元。不过将其视为一个 Dai 的借贷利率对标物其实很有趣。由于现在稳定币的借贷利率远低于被投票出来的 17.50%稳定费率,Maker 的投票者将来可能会决定进一步降低其治理费用以缩小与其他平台利率之间的差距,保持平台的竞争力。

关于以太坊借贷利率,当以太坊从 PoW 过渡到 PoS 时,它们与未来的 PoS 质押回报一致。PoS 质押回报与网络的通胀率相似,因此,借贷利率与预期的以太坊 PoS 收益范围 2-3%一致。

由于 Maker 是以太坊上 DeFi 的最大组成部分,在整个借贷生态系统中占据近 80%的主导地位,可以由此看出所有非托管平台的总抵押资产价值的演变。

65309a995ca5014572fb10634e47259a.jpg

图 4 锁定在 Maker 里总抵押资产价值(百万美金)的趋势


Dai 作为以太坊上运行的 DeFi 生态系统的核心组件之一,目前大约 1.5%的以太坊总供应量锁定在 Maker 上。下面是一些关键指标:

e230cee3777dd212a73e81da3ffa320e.jpg

图 5 - 自 2018 年 1 月以来 Maker 治理费率(CDP 利率)的演变


2019 年 5 月 31 日,Maker 持有者决定首次将 CDP 利率下调 2%至 17.5%。CDP 利率在 2019 年前五个月里从 0.50%一直上升至 19.50%的历史高位。

eda1ea6a72050a5042048e86c294e69e.jpg

图 6 自 2018 年 1 月以来 Dai 的流通供应量(以百万美元计)


截至今日,Dai 的流通供应约为 8,200 万,在 2019 年上半年略有下降,这与期间稳定费用连续大幅上涨相关。

按市值计算,Dai 目前是的第五大美元稳定币,仅次于美元 USDT,USDC,TUSD,PAX,最近已经超过 GUSD。

6a119094203a0235edd7c23c026cb11f.jpg

图 7 截至 2019 年 6 月 5 日,大型稳定币(不包括 USDT)流通市值(百万美元)


由于 Dai 目前抵押比率(480%+)远高于其最低门槛,因此只要 MKR 治理决定取消目前设定为 1 亿美金 Dai 的最高发行限制,那么流通市值仍有可能增加。这一点,以及未来对多种资产抵押品的支持可能进一步推动 Dai 的流通供应量达到新高。


2 市场参与者


在本节中,我们将讨论 DeFi 市场参与者的视角,包括哪些类型的个人 / 机构可能希望参与这些协议,以及他们这样做的潜在动机,比如套利。


2.1 贷款人案例

从贷方的角度来看,核心的好处是能够将现有资本投入使用并产生收益,而不是长期持有资产(「基本是 HODL 策略」)。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能会看到的两个关键回报是:


    长期投资的「奖励」。长期头寸持有人(也就是价值投资者)可以通过这些利息(通常以相同货币计价)获得奖励,为他们带来新的收入来源(除了资本增值或「HODL 策略」 )。例如,长期投资于以太坊的投资者可以从这些贷款平台中受益并获得额外的收益率。
    美元对稳定币的收益率。与银行的大多数常规银行账户不同,稳定币不会产生任何收益率。将美元计价的稳定币存储在数字钱包上类似于将美元纸币保存在皮革钱包中:没有一个能够带来收益。考虑通货膨胀的风险,这将转化成稳定币有效价值的贬值。对于稳定币发行人,为了竞争市场份额,有动力将其从银行存款得到的部分收入通过这些去中心化平台分配给支持流通供应的用户们。




2.2 借款人案例

从借款人的角度来看,有几个原因是需要使用去中心化协议借用资产。

    能够做空资产。借款人可以通过借入资产来做空某一种资产,并立即在任何交易所卖出它获得其他加密货币(通常是稳定币)。这与中心化交易所的保证金交易具有类似的功能。同样,它还提供了在不支持此功能的平台上进行保证金交易的能力。例如,交易者可以在 Coinbase 上做空资产(因为它不允许保证金交易)。随着可借入资产的列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大,这种应用场景也将变得越来越有价值。
    借用代币的使用价值(例如借用治理权)。借款人可以决定(暂时)借入资产,以获得区块链的更多权力或治理权。例如,有人可以借用 REP (Augur 币)来参与链上的决议机制。



2.3 套利机会

假设没有交易成本,如果以下不等式成立,则存在套利机会:

贷款利率(%) < 借款利率(%)

但是,由于所有贷款在今天的现有协议中都是超额抵押的,借款和贷款利率之间的利差实际上永远不会为零。可以用一个更全面的等式来包括额外费用,例如交易成本或 Gas fee:

__借款利率(%) - 最小抵押率(%)_ 贷款利率(%) - 总费用(%)> 0_

总费用(%)> 0 是任何额外费用的总和,例如 Gas fee 或贷款 / 借款平台的任何交易费。

从理论上,最小抵押率(%)和贷款利率(%)的乘积其实就是可借出所有资本的 100% 有效利率。然而在实践中,平台上的用户倾向于以比最小抵押率高得多的比例进行超额抵押,为抵押率过低提供缓冲空间。

c648987f7bb2a28c84e0ea34dc853e38.jpg

表 4 跨平台的平均抵押比率(2019 年 6 月 4 日)


目前,贷款 / 借款平台存在两大主要套利机会:


    去中心化平台和中心化平台之间的套利。截至撰写本文时,Dharma 以 USDC 的 8%年利率提供 90 天的贷款。对于能够以美元获得信贷的消费者(基于对 KYC 账户的现有访问的监管套利等)存在套利机会。套利者可以以低于 8%的利率借入美元,将这些美元转移到 Coinbase 上以购买 USDC,然后将 USDC 借给 Dharma。然而,这种套利受特定风险的影响。例如,如果平台定义的特定利率的需求不足,贷款可能永远不会与 Dharma 上的相匹配。此外,这些机会也存在潜在风险(交易对手,平台特定风险),将在下一节中详细讨论。最终,套利可能存在于访问受限(或需要更严格的 KYC)的平台上,并且这些机会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
    去中心化平台之间的套利:由于去中心化平台目前在借贷利率之间存在较大差价,因此预计这种情况会更为罕见。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这个行业的参与率较低,毕竟仍在早期阶段。不仅如此,由于这些开放的去中心化平台的性质,消除套利机会的参与者数量更多。在此之上,这些套利机会通常会稍纵即逝,因为许多平台集成了其他平台上的借贷信息(例如 Zerion)。此外,为了纯粹套利,两笔贷款必须具有相似的参数。特别是贷款的期限(期限长度)和到期日必须相同或相似,以便最好地执行此类套利,不然潜在的风险可能包括网络环境因素,(代币发行的)原生通货膨胀率,价格变化风险和提前还款 / 流动性(不论利率和期限长度是固定的还是可变的)。如果不同平台对借款人在贷款到期前如何关闭头寸有不同的政策,则可能存在提前还款的风险。




3 去中心化协议的风险和优势


在本节中,我们将比较这些去中心化协议与传统金融行业以及中心化加密资产托管平台的风险和优势。


3.1 这些平台和协议的优点和好处

3.1.1 加密资产行业的好处



以下是使用这些新的去中心化非托管平台对加密资产行业的一些好处:


    提高价格效率:由于贷款和借款协议允许任何人对资产进行做空,因此可以在市场中实现更高的价格发现和效率。
    不可变性和抗审查性:单一交易无法逆转,任何第三方都无法阻止借款流程。这样就形成了无需审查的有效市场,不会对用户造成歧视。




3.1.2 去中心化系统对于中心化银行平台的优势

具体而言,这些平台和协议提供了相对于中心化银行业务平台的若干优势,


    更广泛的资本准入:居住在资本控制国家的参与者可以获得基于其他法币的稳定币,例如美元或任何以法币计价的稳定币(例如英镑,欧元)。
    透明度和效率:在纯粹的 P2P 借贷平台上,利率仅由市场参与者决定,贷款通过超额抵押来确保。而且可以容易、无成本地公开获取有关贷款的信息。
    灵活性和贷款隔离:使用一个钱包可以同时借入多种加密货币。不同的风险也可以是完全独立的。例如,可以通过一个钱包用 ETH 借入 USDC,而另一个钱包用 ETH 借用 BAT。如果一笔贷款违约(即抵押品价值低于其清算门槛),则只会影响该抵押品,因为风险是隔离的。但是,对于允许多边抵押的平台,可以通过将不同资产汇总为一组抵押品来降低风险。
    降低流程成本 / 周转时间:与传统金融行业不同,去中心化金融移除了所有中间信用审核,任何用户都可以以市场价格非常快速地借入资金。




3.1.3 去中心化系统对于托管借贷平台的优势(例如中心化交易所)

托管借贷平台是指加密行业中的中心化平台,例如托管借贷平台(如 BlockFi)或中心化交易所(如 Bitfinex,Gate.io),他们允许用户在其上进行保证金借贷。


    能够跨平台和交易场所转移借入资金:与中心化贷款交易场所不同,个人可以借入资金并将其自由转移到其他场所,只有抵押品会被锁定在智能合约中。
    完全托管资金:想进行保证金交易的人可以在不舍弃代币的情况下,在去中心化交易所有效地做空资产。
    能够在受限制的司法管辖区内进行保证金交易。在完全去中心化的贷款协议上, 整个过程在链上发生,不需要 KYC。因此,任何市场参与者 - 无论其国家政策 - 都可以接触资产(无论是多头还是空头),然后进入保证金交易。




3.2. 缺点和固有风险

3.2.1 普遍性缺点



以下是针对以太坊区块链上运行的现有协议 / 平台的中心化借贷解决方案和托管平台的一些普遍缺点:


    缺乏保险机制:与传统金融业不同,链上贷款没有保险机制。因此,存在违约风险,虽然某些平台可能会在交易对手违约的情况下为用户提供保险,这仍然是这些去中心化平台的一般缺陷。
    难以赎回法定货币:由于贷款以加密货币方式计价,通常很难将这些贷款变现成法定货币。那么似乎很难在实体经济中利用这些借入的资金,但这其实是一个更宽泛的问题,它涉及到实体经济中如何能更广泛的使用区块链资产。此外,抵押稳定币(特别是 USDC)的支持可能进一步激励用户用原生区块链资产(如以太币)借出资金并赎回法币。
    超额抵押无助于「未开户」用户(即没有加密资产的用户):由于目前没有可用的信用评分,贷款必须超额抵押。对于没有加密资产的用户,就没有了借贷的机会。所以这些贷款和借贷平台并不服务于经济增长,因为贷款的先决条件之一是超额抵押(有时高达 150%)。另一种基于信用评分的系统也在开发中,但并不清楚在没有明确的 KYC 政策下如何设计这样的区块链借贷系统,反而有可能进一步「歧视」部分市场参与者。
    超额抵押对杠杆交易效果不大:虽然可以借入资金并将其转到其他平台,但由于需要超额抵押,炒币交易者并不那么感兴趣在去中心化的平台和协议上借款。中心化交易所使保证金交易更容易操作,它们依靠自动去保证金系统,复杂的清算算法和保险基金,允许交易者建立高杠杆仓位。



这些缺点的确十分关键,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大多数缺点的存在都是由于开放金融行业尚处于早期阶段,诸多应用程序和协议仍是一片试验田。我们期待随着行业逐步成熟,一些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能够浮出水面。比如通过创建保险协议,研究新的行业法规和智能合约机制,来避免必须过度抵押的设计。


3.2.2 区块链特定风险

由于我们在本报告中主要讨论基于以太坊的应用程序,因此以太坊本身的一些问题可能会为 DeFi 借贷解决方案带来一些难题:


    网络拥塞:以太坊可能因为像加密猫这样的应用产生堵塞;FCoin 的链上投票上币政策也造成了 Sybil Attack (女巫攻击)。如果发生网络拥塞,交易可能会保持在等待状态,最终导致市场效率低下和信息延迟。
    交易成本,如 Gas fee:由于交易是基于 Gas fee 的竞争,低 Gas fee 的交易可能会在较低优先级下等待确认。相反,有些产品有时没有明确或固定的 Gas fee,导致用户可能会付出更高的成本。



以上这些以太坊上的问题,在其他区块链上都有可能出现。网络性能问题之所以在以太坊上显得格外突出,是因为以太坊的受欢迎程度和使用频次较高。相比之下,其他区块链目前没有扩容问题,往往是因为没有足够高的使用量,或者是在设计上更加中心化,从而拥有了更高的交易速度以及更好的性能。


3.2.3 特定于平台的风险

虽然本报告侧重于非托管平台,但借贷协议的去中心化程度也有所不同。特定于平台的风险可分为两大类:半中心化平台风险和完全去中心化的平台风险。

半中心化平台风险


    缺乏完全透明度。例如,Dharma 是第三大 DeFi 应用程序,但在特定方面仍缺乏透明度。目前尚不清楚每种资产的固定利率是如何定义的,因为它不受市场环境(供应和报价动态)的影响。此外,贷款匹配过程不透明。没有关于有多少贷款待处理的实时信息,也没有办法来审计贷款的匹配是否基于一些公平的规则,比如「FIFO (先到先得)」。
    利率治理:中心化平台可以随时改变利率,给贷方和借方带来不确定性。
    交易对手风险:如果平台是半中心化的(资金通过中间人转移而直接发送到智能合约), 平台本身可以控制资产并可能恶意使用资金。



完全去中心化的平台风险


    价格机制失败:一些预言机,也就是数据提供商来给抵押资产估价时,会存在操作风险,例如数据操纵或由于价格来源问题而无法检索正确的市场数据。这可能会导致抵押资产估价错误的问题。
    波动风险:如果价格波动太快,一些用户可能会被强制清算其抵押资产。
    智能合约缺陷:由于交易无法在区块链上逆转,智能合约中的任何问题所导致的黑客攻击都可能使去中心化协议的用户产生巨大损失。随着以太坊的开发和持续快速迭代,平台需要不断保持智能合约的开发和版本迁移,以防止资金损失。
    时间缺陷:当平台的出块时间平稳时,利率在区块级别计算。否则,如果区块链停滞或减速(或反向加速),利率可能会有所不同,智能合约计算利息的逻辑与每块的利率挂钩。




3.2.4 监管和税收风险

如果任何个人使用或依靠托管或中心化平台,即使执行跨平台套利,监管风险和税务成本也要考虑。以下概述了使用这些平台带来的一些监管和税收风险。


    证券分类:对于稳定币是否可归类为证券,存在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尽管 CFCT 可将其视为「Swap (掉期交易)」,SEC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可能会将这些视为「demand notes (即期票据)」。
    托管:非托管平台带来的不确定性是:谁是借出资产的实际托管人? 许多专业投资者被要求依托第三方托管人,使用这些平台可能会产生潜在的监管漏洞,因为部分监管要求可能无法满足。
    牌照 / 许可证:无论最终用户位于何处,去中心化平台在大多数司法管辖区都无需牌照即可运营。从中期来看,最近许多对 USDC 支持的平台可能会产生潜在的「许可证风险」,最终会影响操作者的成本,从而导致利率上升或交易费用增加。
    税收不确定性:对这些平台来说,办公地点以及在当地要遵循的司法政策都是一个灰色地带。




4 结论


以太坊是目前市值最大的可编程区块链。因此,毫无疑问,它是许多去中心化应用程序的标准默认平台,其中包括借贷协议,如 Compound,Dharma 等。很快,其他可编程区块链(如 EOS)可能会越来越多地落地许多其他的去中心化借贷协议。

由于其尚处于早期,借贷行业仍有一些风险,随着行业的成熟(特别是流入量增加和交易量增加),这些风险有望得到缓解。在更成熟的行业中,更多的产品应该为参与者提供更多选择,使用户能够更加完整地获得金融服务。

此外,这些去中心化的金融平台可能是中心化机构做出进场决策的基础或数据点,希望通过加强对传统金融机构(当今金融界的守门人)的竞争,从而获得更多的金融服务。

虽然摩根大通的分叉版以太坊 —— Quorum 正在与 JPM Coin 等计划一起开发,但从去中心化应用的角度来看,以太坊仍然是所有区块链的标兵。

如这些借贷平台所示,DeFi 似乎是区块链技术的最佳使用案例之一,有可能覆盖全球数十亿用户,并让用户更高效地获取基本金融服务。


原文:DeFi Series 1:Decentralized Cryptoasset Lending &amp; Borrowing
来源:币安研究院
翻译:DappReview

专业羊毛党:炒币亏损50万,薅羊毛赚回30万

特写31qu 发表了文章 • 2019-11-07 17:53 • 来自相关话题

 在币圈的生态中,除了项目方、媒体、投资者等常见角色以外,还有一种不为大众关注,但对项目产生重要影响的工种——羊毛党。
 
他们单兵或者团队作战,在不违反项目方设定的规则下,进行大规模的操作,所到之处往往“片草不生”,往往令项目方闻风丧胆。
 
区块链项目初期启动的时候,通常会出台一些拉新优惠措施,例如每邀请一个用户注册账号,邀请者获得XX代币(某个项目的原生代币或者USDT等),交易所则采用返还一部分被邀请者等手续费等等。其中比较著名的几个项目包括:2018年Enumivo对使用以太坊钱包向某个智能合约转账0 ETH的用户空投ENU代币;本体向每个在官网订阅了邮件的用户空投1,000个ONT(本体的代币),以及最近非常火热、导致EOS网络资源紧缺的EIDOS空投。
 
以上的项目都有羊毛党的身影,他们控制着成百上千个账号,获得远超普通用户的代币,并创造了通过薅羊毛暴富的神话。
 
“做一个羊毛党挺好的:白薅总不会亏钱,最多伤点时间。”专业羊毛党「王二」(化名)向31QU表示自己的态度。
 
下文我们通过王二的阐述,来一窥其中的门道。


羊毛党的作战流程 


币圈竞争最激烈的一个赛道是“交易所”,因此很多交易所推出的优惠措施很大,王二也认为:“交易所羊毛,是大毛最常发生的地方。比如畅思,一个账号几千块。鲸交所的羊毛也不错。但是交易所是最难薅的,它们的安全监测多,爱封号。特别是小交易所,一言不合就跑路,根本就没想送。”
 
同时他一气呵成地介绍了羊毛党的常规作战流程:
 
第一步就是寻找羊毛。
 
好的羊毛只能凭运气。例如最常见的就是交易所羊毛,有些实在小的不能再小的交易所或者项目,就放过吧,大多数浪费时间。
 
找到可薅的项目后,接着观察他们的认证难度。交易所的认证方式主要有以下3种:

1. 手持身份证;
2. 人脸识别;
3. 综合认证。
 
手持认证是最简单的,很容易通过。
 
人脸认证也算简单,可以找到任务平台发布任务,一单大约5-10元。





某任务平台的实名认证服务

 
综合性认证的则是手持+人脸视频识别+刷交易量认证+数据监控。这种不推荐薅,因为多数都是被封号的。
 
有了这些资料后,就可以开始薅了。
 
不过这时候还需要准备一些切换IP的工具和浏览器的工具。因为交易所通常都会记录登记IP和设备,如果同一个IP注册大量账号,很容易触发风控,导致被封号。
 
工具准备好以后,换了IP,浏览器打开匿名模式,清楚COOKIES,严格风控的项目甚至要开虚拟机,就可以正式开始注册账号了。
 
其中要注意的是手机号问题,有条件的自己多养些手机号,没条件的可以使用接码平台,大概1毛钱可以接到一条短信。
 
最后就是风控问题,如果一个账号邀请了几百人,那么是很容易被封号的。因此最好分批进行,比如一个号邀请十来个以后,换成别的号。
 
最终就是听天命了:要么白干,要么暴富。
 
白干和暴富的比例,需要看眼光了。我看中的项目,60%都没白干。
 
记得第一时间把薅到的币变现,不要有感情。
 
卖卖卖。

最后王二作了补充:

羊毛党要有职业操守。
坚决不对任何项目产生情感,绝不被反薅。
一个项目跨了就速度换下一个,被浪费时间维权。


根据王二的说法,坚持“卖卖卖”原则下来,他从没亏过。
 
在微信群里,由于这一策略,王二又被群友称为“卖总”。


一个专业羊毛党堪比一个军团 


王二给羊毛党做了一个简单的分门别类:

有些是专门地推的;
有些是发任务,例如通过邀请链接注册,补贴多少钱给你;
有些是靠编程纯技术薅的;
有些是设备型的,一个人控制一片手机墙。


而王二则属于“靠编程纯技术薅羊毛”,也可以划分为“技术性专业羊毛党”。其他邀请真实用户的羊毛党可以简单归结为“普通羊毛党”。
 
基本上专业的羊毛党所控制的账号(手机号/钱包地址等)在几十到上千甚至上万个,王二表示:“一个人控制几百个账号,群控的感觉还是挺过瘾的”。而他的以太坊账号达1,600多个,“因为很容易注册”,能控制的手机和电脑也达十几台。





王二掌握的以太坊钱包地址

 
但是他表示自己的段位还不够高级,另外一个「X老板」(化名)才“威水”:“X老板他不仅限于币圈,是全领域薅。楼盘开业抽奖,他去薅别人空调沙发。银行APP啥的他把优惠券、满减额度全薅了。至于币圈抽奖活动之类的,他一个人占抽奖名额一半以上。”
 
除此之外,王二还介绍了X老板的两件牛逼往事,“之前有个安装软件的推广,大致是在一台上安装一个软件送多少钱这样的。结果,他跑去当地各大网吧,跟网管沟通好,把全市的机器全部安装上这个软件。”
 
Brave是一款无广告、响应速度快,植入代币激励的浏览器,但它的代币BAT也遭到了X老板的“毒手”:“ 还有个叫BAT币的,中国区起码有一大半他的团队薅走的,逼迫别人升级了好多次验证。甚至还有项目方发邮件给他,说项目已黄,别薅了。”
 
王二还介绍了一个“更可怕”的羊毛党,是X老板的朋友:“什么项目他朋友一知道,一周内必黄。他有一大堆黑科技设备,和一大堆专业网络设备。”最后心有余悸地加了一句:“幸好,他们现在的目光大部分在传统互联网行业,放过了币圈。毕竟那个市场更大,项目更多。他们设备多,经验足,玩互联网项目优势更大。”
 
一个专业羊毛党堪比一个军团,因此对项目方机制的设计非常考验,稍有不慎,项目方可能会因此出现重大的问题。


对羊毛党爱恨交加的项目方 


当问及是否有平台是被羊毛党撸倒时,王二首先表示,“一个项目永远不是靠一个羊毛党就能玩垮的。如果它真的倒了,根本肯定是那个项目有问题。羊毛党只不过加速了进程而已。”
 
但随后他补充:“确实有些项目是被羊毛党玩垮的,例如POB、区分、支点、32知……Steem上的好几个小项目,也瞬间被薅黄了。”
 
至于项目被玩垮背后的原因,王二归纳了几个原因:

1. 币价跌了。
2. 币的分配不均衡,认真玩的抱怨币都被薅走了。
3. 治理力度过大,玩家羊毛一通全杀光,导致没人气。
4. 本来穷,抠门不发币,全跑了。

 
因此对项目方而言,项目启动时的拉新鼓励机制设计要非常非常谨慎。
 
即然羊毛党的罪行如此“恶劣”,项目方是否应该赶尽杀绝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能一棍子打死:众多普通羊毛党活跃地邀请用户,为项目方创造了很好看的数据,例如注册用户、日活、使用时长等等。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普通羊毛党和用户之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它们之间可以转化,例如为了获得交易所奖励的用户被邀请过来,如果有买币的需求,他们很有可能产生实际的购买行为;内容平台的羊毛党在为平台提供内容,可能也会在平台上停留,进行真实的看内容等行为。
 
对此,王二的建议是:“羊毛在左,资金盘在右。羊毛党和权重党的界限要清晰,他们最好不要碰在一起并且各自有各自的空间。封杀羊毛其实很简单,数据上是很清晰的,但是封杀完毕后平台很可能就没人气了。”
 
最后关于羊毛党的活跃是否遵循牛熊规律时,王二说:“无论牛熊,只要有机会,他们马上过来,毕竟人员设备都是现成的。”
 
“比如这次EIDOS,X老板轻轻投入了几十台手机,也薅了不少EOS走。”
 
“当然,EIDOS我也薅了。”王二补充,“但是薅的不多”。


文 / 深度炼丹 查看全部
a-lot-of-smartphones.jpg

 在币圈的生态中,除了项目方、媒体、投资者等常见角色以外,还有一种不为大众关注,但对项目产生重要影响的工种——羊毛党。
 
他们单兵或者团队作战,在不违反项目方设定的规则下,进行大规模的操作,所到之处往往“片草不生”,往往令项目方闻风丧胆。
 
区块链项目初期启动的时候,通常会出台一些拉新优惠措施,例如每邀请一个用户注册账号,邀请者获得XX代币(某个项目的原生代币或者USDT等),交易所则采用返还一部分被邀请者等手续费等等。其中比较著名的几个项目包括:2018年Enumivo对使用以太坊钱包向某个智能合约转账0 ETH的用户空投ENU代币;本体向每个在官网订阅了邮件的用户空投1,000个ONT(本体的代币),以及最近非常火热、导致EOS网络资源紧缺的EIDOS空投。
 
以上的项目都有羊毛党的身影,他们控制着成百上千个账号,获得远超普通用户的代币,并创造了通过薅羊毛暴富的神话。
 
“做一个羊毛党挺好的:白薅总不会亏钱,最多伤点时间。”专业羊毛党「王二」(化名)向31QU表示自己的态度。
 
下文我们通过王二的阐述,来一窥其中的门道。


羊毛党的作战流程 


币圈竞争最激烈的一个赛道是“交易所”,因此很多交易所推出的优惠措施很大,王二也认为:“交易所羊毛,是大毛最常发生的地方。比如畅思,一个账号几千块。鲸交所的羊毛也不错。但是交易所是最难薅的,它们的安全监测多,爱封号。特别是小交易所,一言不合就跑路,根本就没想送。”
 
同时他一气呵成地介绍了羊毛党的常规作战流程:
 
第一步就是寻找羊毛。
 
好的羊毛只能凭运气。例如最常见的就是交易所羊毛,有些实在小的不能再小的交易所或者项目,就放过吧,大多数浪费时间。
 
找到可薅的项目后,接着观察他们的认证难度。交易所的认证方式主要有以下3种:

1. 手持身份证;
2. 人脸识别;
3. 综合认证。
 
手持认证是最简单的,很容易通过。
 
人脸认证也算简单,可以找到任务平台发布任务,一单大约5-10元。

640-4.jpeg

某任务平台的实名认证服务

 
综合性认证的则是手持+人脸视频识别+刷交易量认证+数据监控。这种不推荐薅,因为多数都是被封号的。
 
有了这些资料后,就可以开始薅了。
 
不过这时候还需要准备一些切换IP的工具和浏览器的工具。因为交易所通常都会记录登记IP和设备,如果同一个IP注册大量账号,很容易触发风控,导致被封号。
 
工具准备好以后,换了IP,浏览器打开匿名模式,清楚COOKIES,严格风控的项目甚至要开虚拟机,就可以正式开始注册账号了。
 
其中要注意的是手机号问题,有条件的自己多养些手机号,没条件的可以使用接码平台,大概1毛钱可以接到一条短信。
 
最后就是风控问题,如果一个账号邀请了几百人,那么是很容易被封号的。因此最好分批进行,比如一个号邀请十来个以后,换成别的号。
 
最终就是听天命了:要么白干,要么暴富。
 
白干和暴富的比例,需要看眼光了。我看中的项目,60%都没白干。
 
记得第一时间把薅到的币变现,不要有感情。
 
卖卖卖。

最后王二作了补充:


羊毛党要有职业操守。
坚决不对任何项目产生情感,绝不被反薅。
一个项目跨了就速度换下一个,被浪费时间维权。



根据王二的说法,坚持“卖卖卖”原则下来,他从没亏过。
 
在微信群里,由于这一策略,王二又被群友称为“卖总”。


一个专业羊毛党堪比一个军团 


王二给羊毛党做了一个简单的分门别类:


有些是专门地推的;
有些是发任务,例如通过邀请链接注册,补贴多少钱给你;
有些是靠编程纯技术薅的;
有些是设备型的,一个人控制一片手机墙。



而王二则属于“靠编程纯技术薅羊毛”,也可以划分为“技术性专业羊毛党”。其他邀请真实用户的羊毛党可以简单归结为“普通羊毛党”。
 
基本上专业的羊毛党所控制的账号(手机号/钱包地址等)在几十到上千甚至上万个,王二表示:“一个人控制几百个账号,群控的感觉还是挺过瘾的”。而他的以太坊账号达1,600多个,“因为很容易注册”,能控制的手机和电脑也达十几台。

640-4.png

王二掌握的以太坊钱包地址

 
但是他表示自己的段位还不够高级,另外一个「X老板」(化名)才“威水”:“X老板他不仅限于币圈,是全领域薅。楼盘开业抽奖,他去薅别人空调沙发。银行APP啥的他把优惠券、满减额度全薅了。至于币圈抽奖活动之类的,他一个人占抽奖名额一半以上。”
 
除此之外,王二还介绍了X老板的两件牛逼往事,“之前有个安装软件的推广,大致是在一台上安装一个软件送多少钱这样的。结果,他跑去当地各大网吧,跟网管沟通好,把全市的机器全部安装上这个软件。”
 
Brave是一款无广告、响应速度快,植入代币激励的浏览器,但它的代币BAT也遭到了X老板的“毒手”:“ 还有个叫BAT币的,中国区起码有一大半他的团队薅走的,逼迫别人升级了好多次验证。甚至还有项目方发邮件给他,说项目已黄,别薅了。”
 
王二还介绍了一个“更可怕”的羊毛党,是X老板的朋友:“什么项目他朋友一知道,一周内必黄。他有一大堆黑科技设备,和一大堆专业网络设备。”最后心有余悸地加了一句:“幸好,他们现在的目光大部分在传统互联网行业,放过了币圈。毕竟那个市场更大,项目更多。他们设备多,经验足,玩互联网项目优势更大。”
 
一个专业羊毛党堪比一个军团,因此对项目方机制的设计非常考验,稍有不慎,项目方可能会因此出现重大的问题。


对羊毛党爱恨交加的项目方 


当问及是否有平台是被羊毛党撸倒时,王二首先表示,“一个项目永远不是靠一个羊毛党就能玩垮的。如果它真的倒了,根本肯定是那个项目有问题。羊毛党只不过加速了进程而已。”
 
但随后他补充:“确实有些项目是被羊毛党玩垮的,例如POB、区分、支点、32知……Steem上的好几个小项目,也瞬间被薅黄了。”
 
至于项目被玩垮背后的原因,王二归纳了几个原因:


1. 币价跌了。
2. 币的分配不均衡,认真玩的抱怨币都被薅走了。
3. 治理力度过大,玩家羊毛一通全杀光,导致没人气。
4. 本来穷,抠门不发币,全跑了。


 
因此对项目方而言,项目启动时的拉新鼓励机制设计要非常非常谨慎。
 
即然羊毛党的罪行如此“恶劣”,项目方是否应该赶尽杀绝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能一棍子打死:众多普通羊毛党活跃地邀请用户,为项目方创造了很好看的数据,例如注册用户、日活、使用时长等等。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普通羊毛党和用户之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它们之间可以转化,例如为了获得交易所奖励的用户被邀请过来,如果有买币的需求,他们很有可能产生实际的购买行为;内容平台的羊毛党在为平台提供内容,可能也会在平台上停留,进行真实的看内容等行为。
 
对此,王二的建议是:“羊毛在左,资金盘在右。羊毛党和权重党的界限要清晰,他们最好不要碰在一起并且各自有各自的空间。封杀羊毛其实很简单,数据上是很清晰的,但是封杀完毕后平台很可能就没人气了。”
 
最后关于羊毛党的活跃是否遵循牛熊规律时,王二说:“无论牛熊,只要有机会,他们马上过来,毕竟人员设备都是现成的。”
 
“比如这次EIDOS,X老板轻轻投入了几十台手机,也薅了不少EOS走。”
 
“当然,EIDOS我也薅了。”王二补充,“但是薅的不多”。


文 / 深度炼丹

曾经的区块链十大天王项目,还剩几个?

项目blockbeats 发表了文章 • 2019-10-17 19:16 • 来自相关话题

2017、2018 年 ICO 最火的时候,社群里曾广为流传一张名为「2018 十大天王级私募」的图片,上面罗列着以太坊杀手 Dfinity、区块链世界的连接器 Penta、 NEO 上的闪电网络 Trinity 等项目。早期参与 ICO 带来的暴富效应,让这份名单一经推出,很快引得众人蜂拥而至,大家多方打探何处能拿到份额,幻想着一夜暴富。






除了上图,还有更多的版本,比如:  






随着传播范围的进一步扩大,这个榜单也越来越长,逐渐变成了 15 大天王、16 大天王(区块律动 BlockBeats 注:越来越长的名单,不排除有鱼龙混杂、打广告的项目):

RSK 比特币侧链,更智能的比特币

Dfinity 自进化无限链计算,以太坊竞争者

ONT 本体网络,复星集团千万元级

BLZ 区块链生态系统的「甲骨文」

GoNetwork 以太坊网络移动基础设施

Orchid 兰花协议,绕过防火墙自由通畅

Trinity NEO 上的闪电网络

Basecoin 稳定币

Zilliqa 高吞吐量区块链平台

Rchain 日链,商业级区块链解决方案

Cybex 基于 EOS 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InvestDigital 硬币资本早期投资

IHT 云产币,创业团队来自摩根、IBM、德勤、百度、微软

THETA 流媒体基础设施,美国版的流量矿石

RealChain 高端消费品和收藏品鉴定数据中心

SEMUX 一个实验性高性能区块链平台,为分散式应用提供支持



综合多个榜单来看,当时至少有以下几个项目被认定为了「黑马」:RSK、Dfinity、Bluzelle、ONT、Zilliqa、POA Network、Orchid(兰花协议)、Trinity、GoNetwork。当时的人们大多蠢蠢欲动,幻想着只需参投成功,一旦代币上线,必将带来几倍,甚至数十倍的收益。

区块律动 BlockBeats 梳理以上几个项目现状后发现,在经过长时间的开发与成果验证后,这几个曾被认定为属于「天王」级别的项目,大多已经「折戟」:有的团队高管前后离开,徒留一地鸡毛,有的研发成果平平、只能无奈调转方向,有的甚至已经退出公众视野、销声匿迹。

不过,在经过残酷的牛熊市轮转考验后,还有哪几个项目仍值得关注?


RSK


曾在数个榜单首位的 RSK,是 Rootstock 的缩写,它是由比特币网络维护的第一个智能合约平台,通过一个双向锚定比特币侧链的方式与比特币主链连接。

2015 年年底,RSK 技术白皮书发布。最初,RSK 定位是比特币侧链,旨在改善比特币。2016 年初,在多方资金的支持下,RSK Labs(现为 IOV Labs)成立。2018 年 1 月,RSK 主网上线。

11 月,RIF Labs 通过 RSK 智能合约平台发行了 RIF,同时,收购 RSK Labs。收购完成后,RSK 的方向有了新的变化,在公告里,「RSK 协议超越对比特币和以太坊网络的支持,并增加各种 P2P 功能。」后来,该项目兼容了 ETH 和 EOS,并配备了存储功能,还计划做支付功能。

对 RSK 的过高预期,让项目顺利完成多轮融资,crunchbase 数据显示,RSK Labs 共筹集了 730 万美元融资,不过很长一段时间,团队都未对这笔融资有明确、公开的安排(引自 TokenGazer 访谈)。






今年 5 月,RIF 核心组件的第二个协议、RIF 支付协议的一部分 Lumino 网络发布,同时 RIF Labs 更名为 IOV Labs,以区分组织(IOV)、平台(RSK、RIF)及所开发的服务。根据区块律动 BlockBeats 行情数据,目前 RSK 只上线了 2 家交易所,当年的黑马似乎已经被「弃之如敝履」。






从币价来看,根据当时官方公布的兑换比例,1BTC=14000RIF,按当时成本价差不多为 5 元以上,另需锁仓 1 年。如今行情网站显示,RIF 价格只有 0.1 美元,远低于成本价。


Bluzelle


2014 年,Pavel Bains 和 Neeraj Murarka 共同创立了 Bluzelle,旨在满足设备间更高效的数据交换及存储需求。它号称全球第一家建立去中心化的 NoSQL 数据库的项目,能为去中心化应⽤开发基于客户需求、可扩展的数据服务。

Bluzelle 对标甲骨文,2017 年 8 月,Bluzelle 募集到 150 万美元,完成 A 轮融资,2018 年年初,被众人看好的 Bluzelle,很快完成了 1950 万美元的 ICO 融资,官方称公募阶段「代币在数秒内即被抢购一空」。2018 年 3 月 29 日,Bluzelle 宣布获得了 NEO Global Capital 的 100 万美元投资。

Bluzelle 的 BLZ 代币曾在上线伊始大放光彩,据一位私募投资者反映,其在二级市场上线后的回报率达 3-5 倍,但接踵而至的瀑布行情也没有让 BLZ 幸免,目前 BLZ 代币价格已经距最高点下跌了近 97%。

随着项目推进,Bluzelle 似乎已经把重心放到了今年大火的 Web3.0。据区块律动 BlockBeats 此前报道,Bluzelle 正在构建一个双层系统,该系统具有一组政治上中心化的主节点,以及还有一组架构上去中心化的副本节点。


Zilliqa


Zilliqa 称得上是区块链领域里,第一个专注于分片扩容的项目,技术架构上 PBFT 用于达成节点共识,PoW 防止女巫攻击,交易分片的理念红极一时。经历过 ICO 浪潮的玩家们可能还记得,2017 年底 Zilliqa 曾是 Bitcoin Suisse(「瑞士站」)最炙手可热、上线回报率超高的明星项目之一。

然而,今年 9 月 17 日,CTO 贾瑶琪在朋友圈宣布,「是时候离开 Zilliqa 去探索和迎接其他新的挑战了」。而不久前,Zilliqa 的 CEO 董心书宣布离任 CEO,将「作为社区委员会顾问继续为 Zilliqa 做贡献」。

这两年间,Zilliqa 究竟发生了什么?

2017 年 10 月,Zilliqa 称在 3600 个节点、6 个分片测试条件下达到 2488 的 TPS,名噪一时。2018 年 2 月 13 日,Bluzelle 与 Zilliqa 宣布达成合作,称前者将利用后者的高吞吐量能力实现应用,同时双方共同提供一个集成解决方案,让用户使用 Zilliqa 作为底层区块链构建 DApp 时,可以使用 Bluzelle 进行分散式数据存储。

2018 年 4 月,Zilliqa 正式的 1.0 版测试网上线,在 1000 个节点下测试达到约 2000TPS。2018 年 5 月 23 日,Zilliqa 在新加坡发布第一版 Scilla,这是一种全新的智能合约语言。2018 年 Q3,ZIlliqa 在世界多地举办了 Scilla 技术研讨会。

今年 1 月 31 日,Zilliqa 发布了主网。此时,整个加密货币市场正在经历价格最低迷的时刻。随着 2019 年 Q2、Q3,新一批分片项目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包括 Harmony、Near Protocol、Elrond,他们大多打着状态分片和 PoS 的旗帜,与此相比,Zilliqa 似乎太过低调,甚至有些落后于时代。两位核心人物的相继「出走」,让本就冷清下来的社区氛围雪上加霜。

据 Messari 今年 9 月公布的数据,Zilliqa 在过去 90 天里下跌了 77%。






长江后浪推前浪,是币圈不变的趋势。PoS 里,点点币、未来币的铺垫换来了 EOS 和以太坊;PoC/PoST 里,Burst 的铺垫换来了 Filecoin;侧链、隐私计算都是如此……而 Zilliqa,也是一次科学家们对分片技术的勇敢尝试。


POA Network


POA Network,诞生于 2017 年,是一条公开的以太坊侧链,完全兼容以太坊,支持 Parity 客户端。POA 团队制作了第一个兼容 ETH 的代币桥梁,制作了开源浏览器 BlockScout,这在与ETH兼容的项目里被广泛采用。

2018 年 10 月,有人质疑该项目团队并不去中心化:其采用的「可监管的验证者和治理体系中的惩罚机制」被发现并不公正,验证人之间存在关系。





POA Network路线图


不过,虽然团队开发了不少有用的应用,但由于 POA Network 在代币设计上缺乏网络效应的可扩展性,缺乏任何价值创造或捕获,导致用户很少,容易陷入「无人购买 POA 代币」的境地。

2018 年底,MakerDAO 和 POA Network 合作推出了一条新链 xDai Chain,它是中心化的,验证者是 POA 基金会、MakerDAO 和 xDai 的一些创始人。今年年初,xDai 在丹佛大火了一把,当时大会上的所有食物都用 xDAI 进行支付。今年 8 月,xDai 完成 5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由 BitMax 旗下风投 B-Tech 领投,NGC Ventures 和币信资本参投。

根据 defipulse 网站数据,目前 xDai 排名 18,锁定的以太坊总价值约 3.7 万美元。虽然锁定价值一直在上升,但 3.7 万美元的数值绝对称得上惨淡。







GoNetwork


GoNetwork 宣称自己致力于为以太坊打造首个高度扩容的手机移动端,因项目同样构想在 Layer2 的状态通道,在募资阶段被不少舆论吹捧为「移动版的雷电网络」。更拨投资人心弦的是,GoNetwork 宣传时标榜自己是 V 神站台的项目。不过,这只是项目方的「包装」,所谓的「站台」不过是 GoNetwork 部分成员在 ETHWaterloo(以太坊滑铁卢黑客松)获奖,V 神与众多参赛人员的合影。

随着 ICO 泡沫消散,GoNetwork 的画皮被不断无情扯下,有社区成员爆料,散户投资者多次在 GoNetwork 电报中询问公司、投资机构、产品进度等具体信息,均没有得到管理员的明确答复。

随后,一张疑似 GoNetwork 的 COO Xun Cai 的私人聊天记录被不小心曝光,截图显示 Xun Cai 正在筹备 GoNetwork 的「圈钱」计划,并打算「另起炉灶」,启动新项目后「再圈一笔」。






由于尚未能联系到当事人,我们无法 100% 证实该截图的真实性,但区块律动 BlockBeats 翻看了 GoNetwork 的 Github,发现其所有代码库在整个 2019 年均没有更新,官方推特连续 13 个月杳无音讯,官网无法正常访问……种种迹象表明:GoNetwork 项目进度已经彻底停滞。  







Orchid 兰花协议


Orchid(兰花协议)旨在鼓励互联网用户与其他用户共享带宽,将流量进行分割,并将其路由到网络上的各个节点,让对手很难确定谁在访问网站,确保隐私。

根据公开信息,2018 年初兰花协议的公开 Beta 版本就会发布,不过,关于该项目的进展信息在去年下半年国内很少有报道。直到今年年初,Web3.0 的概念开始火热,而 Orchid 提倡的开放、自由、隐私等概念天然符合 Web3.0 时代主基调,从近期 Orchid 的动态来看,项目似乎也在往这方面发力。

今年 5 月,Orchid Labs 又筹集了 700 万美元资金,而早在 2018 年 4 月,该公司曾计划通过 SAFT 代币销售融资 1.25 亿美元,不过当时 Orchid Labs 只获得了 3610 万美元资金。而 Andreessen Horowitz 、Blockchain Capital、Polychain Capital 和红杉资本在去年 10 月向该项目投资 470 万美元。





兰花协议的Github代码迭代情况


从兰花协议的 Github 代码迭代情况来看,该项目最早从 6 个月前开始更新,一直持续到近期。根据最新消息,Orchid App 即将推出 iOS 和安卓 (Android) 上的移动虚拟专用网(简称 V-P-N),通过兰花网络路由来屏蔽用户的互联网流量,推动虚拟专用网市场走向更透明、隐私和更公平的定价。

10 月 10 日,Orchid 团队最新研究的 Layer2 方案在以太坊 Devcon 上公布,这项方案将被用于 Orchid 的虚拟专用网支付生态,允许用户按需付费,即「随用随付」,改变以往的「包年、包月」等制度。


Ontology(ONT)


中文名为本体 Ontology(ONT),定位新一代多链式公有链平台 & 分布式信任生态,提供一系列应用框架,包括 API、SDK 等多种应用模块,开发者可以在本体上开发其去中心化应用。

本体于 2017 年 11 月 27 日发布,主网已经在 2018 年 6 月 30 日上线,本体的路线图大致为:第一年(2018)同构多链;第二年(2019)异构多链;第三年打造可信信息互联网。2019 年 7 月,NEO 与 Ontology 宣布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建一个开放性跨链平台,Ontology 将继续发力于面向未来的去中心化身份框架。

从官方公众号来看,更新较为频繁,目前 ONT 正在有序推进,算是区块律动 BlockBeats 在研究天王项目时,发现的少数各方面情况还不错的公链。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 ONT 搭建的生态仍有待繁荣,国内外关于该公链的讨论热度也有待提高。


Dfinity


Dfinity 旨在打造区块链中的超级计算机、无限扩容的去中心化云,打破传统独角兽的数据垄断,是硅谷的明星区块链项目,也是 V 神曾多次在采访中提到的「以太坊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正是这样一个天王级项目,却迟迟没有上线主网。不少投资者因为一直没有收到支付邮费后的 T 恤赠品,将其戏称为「拖延的硅谷 T 恤商」。

今年 6 月,Dfinity 联合创始人 Tom Ding 表示,他个人正在以「战略和生态系统的顾问」身份继续参与该项目,同时在探索生命科学中寿命延长这个全新的领域。这在当时又引起了不少舆论的猜测和误读,「出走」的传言弥漫在币圈社群,好在随后他明确表示:Dfinity 已经拥有近百名员工,核心团队非常稳定,测试网发布在即。

不过,这次 Dfinity 好像真的要开始搞事情了。

据官方消息,今年 11 月举行的旧金山区块链周期间,Dfinity 计划举办一场特别活动。Dfinity 团队将与著名投资机构、企业家、技术人员及合作伙伴一道,揭示 Dfinity 最新的神秘成果,并支持试用 Dfinity 研发的新型技术栈。

可以说,Dfinity 算是为数不多在「2017 年天王榜单」中还没有陨落的项目了,虽然延迟上线,但谈不上失败。

区块律动 BlockBeats 从一些渠道了解到,此前 Dfinity 的技术开发成果较为封闭。另外,也许极客更了解极客,Vitalik 在前几日的采访中表示「我曾觉得 Dfinity 是一个很难缠的竞争对手,但他们自己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挑战了。」Dfinity 会顺利攻坚克难吗?我们拭目以待。


Trinity


Trinity 打造的链下扩容方案旨在成为 NEO 智能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为 NEO 广大的用户群体提供更加快捷安全的交易方式,状态通道网络是由无数隐私支付通道组成的二级协议,但结算在区块链上进行。2018 年 2 月 28 日,Trinity 公测版发布,可实现基于状态通道的即时转账等基本功能。

官方推特会发布项目进度周报,但几乎每一条发文下方的留言里,都会有人询问进度和质疑项目。






据区块律动 BlockBeats 市场行情显示,TNC 代币市值现在仅 480 万人民币,距离历史最高点下跌逾 99%。状态通道类的项目普遍估值不高,这是当前区块链市场的定价现状,但就 Trinity 来说,币价如此高的跌幅和惨淡的流动性,以及社区涣散的人气,可能仍是项目方需要继续加强的。


总结


曾经的十大天王,大多没有逃过陨落的命运,有的已经停摆,有的还在挣扎,有的仍未上线。依靠白皮书和 PPT 骗钱的谎言相继被戳破,退潮之后,裸游的天王们「面面相觑」,却又「心照不宣」地销声匿迹。

随之陨落的,绝不仅仅是这一个个项目,还有爱西欧融资泡沫的破裂,和币圈一级市场黄金时代的终结。

最终还能留下的,大概只有愤怒的投资者们在「各大天王」推特下的谩骂、无奈和哭泣。 查看全部
ICO-Death-March.jpg


2017、2018 年 ICO 最火的时候,社群里曾广为流传一张名为「2018 十大天王级私募」的图片,上面罗列着以太坊杀手 Dfinity、区块链世界的连接器 Penta、 NEO 上的闪电网络 Trinity 等项目。早期参与 ICO 带来的暴富效应,让这份名单一经推出,很快引得众人蜂拥而至,大家多方打探何处能拿到份额,幻想着一夜暴富。

5da6f5c555158.png


除了上图,还有更多的版本,比如:  

5da6f67b96d1c.jpg


随着传播范围的进一步扩大,这个榜单也越来越长,逐渐变成了 15 大天王、16 大天王(区块律动 BlockBeats 注:越来越长的名单,不排除有鱼龙混杂、打广告的项目):


RSK 比特币侧链,更智能的比特币

Dfinity 自进化无限链计算,以太坊竞争者

ONT 本体网络,复星集团千万元级

BLZ 区块链生态系统的「甲骨文」

GoNetwork 以太坊网络移动基础设施

Orchid 兰花协议,绕过防火墙自由通畅

Trinity NEO 上的闪电网络

Basecoin 稳定币

Zilliqa 高吞吐量区块链平台

Rchain 日链,商业级区块链解决方案

Cybex 基于 EOS 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InvestDigital 硬币资本早期投资

IHT 云产币,创业团队来自摩根、IBM、德勤、百度、微软

THETA 流媒体基础设施,美国版的流量矿石

RealChain 高端消费品和收藏品鉴定数据中心

SEMUX 一个实验性高性能区块链平台,为分散式应用提供支持




综合多个榜单来看,当时至少有以下几个项目被认定为了「黑马」:RSK、Dfinity、Bluzelle、ONT、Zilliqa、POA Network、Orchid(兰花协议)、Trinity、GoNetwork。当时的人们大多蠢蠢欲动,幻想着只需参投成功,一旦代币上线,必将带来几倍,甚至数十倍的收益。

区块律动 BlockBeats 梳理以上几个项目现状后发现,在经过长时间的开发与成果验证后,这几个曾被认定为属于「天王」级别的项目,大多已经「折戟」:有的团队高管前后离开,徒留一地鸡毛,有的研发成果平平、只能无奈调转方向,有的甚至已经退出公众视野、销声匿迹。

不过,在经过残酷的牛熊市轮转考验后,还有哪几个项目仍值得关注?


RSK


曾在数个榜单首位的 RSK,是 Rootstock 的缩写,它是由比特币网络维护的第一个智能合约平台,通过一个双向锚定比特币侧链的方式与比特币主链连接。

2015 年年底,RSK 技术白皮书发布。最初,RSK 定位是比特币侧链,旨在改善比特币。2016 年初,在多方资金的支持下,RSK Labs(现为 IOV Labs)成立。2018 年 1 月,RSK 主网上线。

11 月,RIF Labs 通过 RSK 智能合约平台发行了 RIF,同时,收购 RSK Labs。收购完成后,RSK 的方向有了新的变化,在公告里,「RSK 协议超越对比特币和以太坊网络的支持,并增加各种 P2P 功能。」后来,该项目兼容了 ETH 和 EOS,并配备了存储功能,还计划做支付功能。

对 RSK 的过高预期,让项目顺利完成多轮融资,crunchbase 数据显示,RSK Labs 共筹集了 730 万美元融资,不过很长一段时间,团队都未对这笔融资有明确、公开的安排(引自 TokenGazer 访谈)。

5da6f657cdf32.png


今年 5 月,RIF 核心组件的第二个协议、RIF 支付协议的一部分 Lumino 网络发布,同时 RIF Labs 更名为 IOV Labs,以区分组织(IOV)、平台(RSK、RIF)及所开发的服务。根据区块律动 BlockBeats 行情数据,目前 RSK 只上线了 2 家交易所,当年的黑马似乎已经被「弃之如敝履」。

5da6f69cd6ef5.png


从币价来看,根据当时官方公布的兑换比例,1BTC=14000RIF,按当时成本价差不多为 5 元以上,另需锁仓 1 年。如今行情网站显示,RIF 价格只有 0.1 美元,远低于成本价。


Bluzelle


2014 年,Pavel Bains 和 Neeraj Murarka 共同创立了 Bluzelle,旨在满足设备间更高效的数据交换及存储需求。它号称全球第一家建立去中心化的 NoSQL 数据库的项目,能为去中心化应⽤开发基于客户需求、可扩展的数据服务。

Bluzelle 对标甲骨文,2017 年 8 月,Bluzelle 募集到 150 万美元,完成 A 轮融资,2018 年年初,被众人看好的 Bluzelle,很快完成了 1950 万美元的 ICO 融资,官方称公募阶段「代币在数秒内即被抢购一空」。2018 年 3 月 29 日,Bluzelle 宣布获得了 NEO Global Capital 的 100 万美元投资。

Bluzelle 的 BLZ 代币曾在上线伊始大放光彩,据一位私募投资者反映,其在二级市场上线后的回报率达 3-5 倍,但接踵而至的瀑布行情也没有让 BLZ 幸免,目前 BLZ 代币价格已经距最高点下跌了近 97%。

随着项目推进,Bluzelle 似乎已经把重心放到了今年大火的 Web3.0。据区块律动 BlockBeats 此前报道,Bluzelle 正在构建一个双层系统,该系统具有一组政治上中心化的主节点,以及还有一组架构上去中心化的副本节点。


Zilliqa


Zilliqa 称得上是区块链领域里,第一个专注于分片扩容的项目,技术架构上 PBFT 用于达成节点共识,PoW 防止女巫攻击,交易分片的理念红极一时。经历过 ICO 浪潮的玩家们可能还记得,2017 年底 Zilliqa 曾是 Bitcoin Suisse(「瑞士站」)最炙手可热、上线回报率超高的明星项目之一。

然而,今年 9 月 17 日,CTO 贾瑶琪在朋友圈宣布,「是时候离开 Zilliqa 去探索和迎接其他新的挑战了」。而不久前,Zilliqa 的 CEO 董心书宣布离任 CEO,将「作为社区委员会顾问继续为 Zilliqa 做贡献」。

这两年间,Zilliqa 究竟发生了什么?

2017 年 10 月,Zilliqa 称在 3600 个节点、6 个分片测试条件下达到 2488 的 TPS,名噪一时。2018 年 2 月 13 日,Bluzelle 与 Zilliqa 宣布达成合作,称前者将利用后者的高吞吐量能力实现应用,同时双方共同提供一个集成解决方案,让用户使用 Zilliqa 作为底层区块链构建 DApp 时,可以使用 Bluzelle 进行分散式数据存储。

2018 年 4 月,Zilliqa 正式的 1.0 版测试网上线,在 1000 个节点下测试达到约 2000TPS。2018 年 5 月 23 日,Zilliqa 在新加坡发布第一版 Scilla,这是一种全新的智能合约语言。2018 年 Q3,ZIlliqa 在世界多地举办了 Scilla 技术研讨会。

今年 1 月 31 日,Zilliqa 发布了主网。此时,整个加密货币市场正在经历价格最低迷的时刻。随着 2019 年 Q2、Q3,新一批分片项目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包括 Harmony、Near Protocol、Elrond,他们大多打着状态分片和 PoS 的旗帜,与此相比,Zilliqa 似乎太过低调,甚至有些落后于时代。两位核心人物的相继「出走」,让本就冷清下来的社区氛围雪上加霜。

据 Messari 今年 9 月公布的数据,Zilliqa 在过去 90 天里下跌了 77%。

5da6f6f63c231.jpg


长江后浪推前浪,是币圈不变的趋势。PoS 里,点点币、未来币的铺垫换来了 EOS 和以太坊;PoC/PoST 里,Burst 的铺垫换来了 Filecoin;侧链、隐私计算都是如此……而 Zilliqa,也是一次科学家们对分片技术的勇敢尝试。


POA Network


POA Network,诞生于 2017 年,是一条公开的以太坊侧链,完全兼容以太坊,支持 Parity 客户端。POA 团队制作了第一个兼容 ETH 的代币桥梁,制作了开源浏览器 BlockScout,这在与ETH兼容的项目里被广泛采用。

2018 年 10 月,有人质疑该项目团队并不去中心化:其采用的「可监管的验证者和治理体系中的惩罚机制」被发现并不公正,验证人之间存在关系。

5da6f70980caf.jpg

POA Network路线图


不过,虽然团队开发了不少有用的应用,但由于 POA Network 在代币设计上缺乏网络效应的可扩展性,缺乏任何价值创造或捕获,导致用户很少,容易陷入「无人购买 POA 代币」的境地。

2018 年底,MakerDAO 和 POA Network 合作推出了一条新链 xDai Chain,它是中心化的,验证者是 POA 基金会、MakerDAO 和 xDai 的一些创始人。今年年初,xDai 在丹佛大火了一把,当时大会上的所有食物都用 xDAI 进行支付。今年 8 月,xDai 完成 5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由 BitMax 旗下风投 B-Tech 领投,NGC Ventures 和币信资本参投。

根据 defipulse 网站数据,目前 xDai 排名 18,锁定的以太坊总价值约 3.7 万美元。虽然锁定价值一直在上升,但 3.7 万美元的数值绝对称得上惨淡。

5da6f72d3c967.png



GoNetwork


GoNetwork 宣称自己致力于为以太坊打造首个高度扩容的手机移动端,因项目同样构想在 Layer2 的状态通道,在募资阶段被不少舆论吹捧为「移动版的雷电网络」。更拨投资人心弦的是,GoNetwork 宣传时标榜自己是 V 神站台的项目。不过,这只是项目方的「包装」,所谓的「站台」不过是 GoNetwork 部分成员在 ETHWaterloo(以太坊滑铁卢黑客松)获奖,V 神与众多参赛人员的合影。

随着 ICO 泡沫消散,GoNetwork 的画皮被不断无情扯下,有社区成员爆料,散户投资者多次在 GoNetwork 电报中询问公司、投资机构、产品进度等具体信息,均没有得到管理员的明确答复。

随后,一张疑似 GoNetwork 的 COO Xun Cai 的私人聊天记录被不小心曝光,截图显示 Xun Cai 正在筹备 GoNetwork 的「圈钱」计划,并打算「另起炉灶」,启动新项目后「再圈一笔」。

5da6f74e8b1e8.jpg


由于尚未能联系到当事人,我们无法 100% 证实该截图的真实性,但区块律动 BlockBeats 翻看了 GoNetwork 的 Github,发现其所有代码库在整个 2019 年均没有更新,官方推特连续 13 个月杳无音讯,官网无法正常访问……种种迹象表明:GoNetwork 项目进度已经彻底停滞。  

5da6f76c7b9f0.jpg



Orchid 兰花协议


Orchid(兰花协议)旨在鼓励互联网用户与其他用户共享带宽,将流量进行分割,并将其路由到网络上的各个节点,让对手很难确定谁在访问网站,确保隐私。

根据公开信息,2018 年初兰花协议的公开 Beta 版本就会发布,不过,关于该项目的进展信息在去年下半年国内很少有报道。直到今年年初,Web3.0 的概念开始火热,而 Orchid 提倡的开放、自由、隐私等概念天然符合 Web3.0 时代主基调,从近期 Orchid 的动态来看,项目似乎也在往这方面发力。

今年 5 月,Orchid Labs 又筹集了 700 万美元资金,而早在 2018 年 4 月,该公司曾计划通过 SAFT 代币销售融资 1.25 亿美元,不过当时 Orchid Labs 只获得了 3610 万美元资金。而 Andreessen Horowitz 、Blockchain Capital、Polychain Capital 和红杉资本在去年 10 月向该项目投资 470 万美元。

5da6f789d30fa.png

兰花协议的Github代码迭代情况


从兰花协议的 Github 代码迭代情况来看,该项目最早从 6 个月前开始更新,一直持续到近期。根据最新消息,Orchid App 即将推出 iOS 和安卓 (Android) 上的移动虚拟专用网(简称 V-P-N),通过兰花网络路由来屏蔽用户的互联网流量,推动虚拟专用网市场走向更透明、隐私和更公平的定价。

10 月 10 日,Orchid 团队最新研究的 Layer2 方案在以太坊 Devcon 上公布,这项方案将被用于 Orchid 的虚拟专用网支付生态,允许用户按需付费,即「随用随付」,改变以往的「包年、包月」等制度。


Ontology(ONT)


中文名为本体 Ontology(ONT),定位新一代多链式公有链平台 & 分布式信任生态,提供一系列应用框架,包括 API、SDK 等多种应用模块,开发者可以在本体上开发其去中心化应用。

本体于 2017 年 11 月 27 日发布,主网已经在 2018 年 6 月 30 日上线,本体的路线图大致为:第一年(2018)同构多链;第二年(2019)异构多链;第三年打造可信信息互联网。2019 年 7 月,NEO 与 Ontology 宣布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建一个开放性跨链平台,Ontology 将继续发力于面向未来的去中心化身份框架。

从官方公众号来看,更新较为频繁,目前 ONT 正在有序推进,算是区块律动 BlockBeats 在研究天王项目时,发现的少数各方面情况还不错的公链。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 ONT 搭建的生态仍有待繁荣,国内外关于该公链的讨论热度也有待提高。


Dfinity


Dfinity 旨在打造区块链中的超级计算机、无限扩容的去中心化云,打破传统独角兽的数据垄断,是硅谷的明星区块链项目,也是 V 神曾多次在采访中提到的「以太坊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正是这样一个天王级项目,却迟迟没有上线主网。不少投资者因为一直没有收到支付邮费后的 T 恤赠品,将其戏称为「拖延的硅谷 T 恤商」。

今年 6 月,Dfinity 联合创始人 Tom Ding 表示,他个人正在以「战略和生态系统的顾问」身份继续参与该项目,同时在探索生命科学中寿命延长这个全新的领域。这在当时又引起了不少舆论的猜测和误读,「出走」的传言弥漫在币圈社群,好在随后他明确表示:Dfinity 已经拥有近百名员工,核心团队非常稳定,测试网发布在即。

不过,这次 Dfinity 好像真的要开始搞事情了。

据官方消息,今年 11 月举行的旧金山区块链周期间,Dfinity 计划举办一场特别活动。Dfinity 团队将与著名投资机构、企业家、技术人员及合作伙伴一道,揭示 Dfinity 最新的神秘成果,并支持试用 Dfinity 研发的新型技术栈。

可以说,Dfinity 算是为数不多在「2017 年天王榜单」中还没有陨落的项目了,虽然延迟上线,但谈不上失败。

区块律动 BlockBeats 从一些渠道了解到,此前 Dfinity 的技术开发成果较为封闭。另外,也许极客更了解极客,Vitalik 在前几日的采访中表示「我曾觉得 Dfinity 是一个很难缠的竞争对手,但他们自己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挑战了。」Dfinity 会顺利攻坚克难吗?我们拭目以待。


Trinity


Trinity 打造的链下扩容方案旨在成为 NEO 智能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为 NEO 广大的用户群体提供更加快捷安全的交易方式,状态通道网络是由无数隐私支付通道组成的二级协议,但结算在区块链上进行。2018 年 2 月 28 日,Trinity 公测版发布,可实现基于状态通道的即时转账等基本功能。

官方推特会发布项目进度周报,但几乎每一条发文下方的留言里,都会有人询问进度和质疑项目。

5da6f804e2ad6.jpg


据区块律动 BlockBeats 市场行情显示,TNC 代币市值现在仅 480 万人民币,距离历史最高点下跌逾 99%。状态通道类的项目普遍估值不高,这是当前区块链市场的定价现状,但就 Trinity 来说,币价如此高的跌幅和惨淡的流动性,以及社区涣散的人气,可能仍是项目方需要继续加强的。


总结


曾经的十大天王,大多没有逃过陨落的命运,有的已经停摆,有的还在挣扎,有的仍未上线。依靠白皮书和 PPT 骗钱的谎言相继被戳破,退潮之后,裸游的天王们「面面相觑」,却又「心照不宣」地销声匿迹。

随之陨落的,绝不仅仅是这一个个项目,还有爱西欧融资泡沫的破裂,和币圈一级市场黄金时代的终结。

最终还能留下的,大概只有愤怒的投资者们在「各大天王」推特下的谩骂、无奈和哭泣。

币安研究院:去中心化借贷有哪些玩家?相比中心化借贷有何优势?

投研chainnews 发表了文章 • 2019-06-10 13:29 • 来自相关话题

DeFi —— 去中心化金融,作为 Dapp 的一个分支,似乎是目前区块链技术的最佳使用案例之一。本文翻译了币安研究院发布的 DeFi 报告系列第一篇,其中着重讨论 DeFi 的基石应用类型:去中心化加密资产借贷平台。深入浅出的剖析了有代表性的借贷类 DeFi 项目,市场参与者及参与动机,以及与中心化的金融系统相比这些平台的优势和风险。


核心摘要


去中心化金融,也被称为开放式金融,或 DeFi,已经发展成为以太坊网络应用的核心驱动因素之一。DeFi 的核心原则是提供一个全新的、无需许可的金融服务生态系统,没有任何中心化权威,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用户就是自己资产的托管人,对自己的资产拥有完整的控制权、所有权,他们可以自由进入市面上所有的去中心化市场。

借贷协议和平台给市场参与者提供了不同的使用动机,比如:

    对借贷者:可以做空某个资产或者借来使用权(比如治理权)
    对出借者:可以利用自己的资产来获取利息
    对以上两者:存在跨平台之间的套利机会


与传统金融产品相比,去中心化、无托管方的协议提供了几个很有前景的优势,比如:

    透明和价格有效性,因为价格受市场需求影响
    当发生借贷行为时的便利性和速度
    抗监管和不变性


不过,鉴于这些金融原型的实验性质,与中心化的竞品相比,他们确实表现出一些特定的缺点,比如:

    技术风险(交易对手的风险被智能合约的风险代替了)
    低流动性(即,很难大规模的去借贷而不影响当前的利率水平)


总体而言,加密货币驱动的借贷领域仍处于早期阶段,但是提供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价值主张,即个人和机构可以用过去的信贷模型来提供更广泛的资金渠道,同时还不需要可信的中间人或第三方。尽管现在很难确定哪些平台或者协议在长期能够吸引最多用户,但各种工具共同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去中心化方案来获取资本,同时形成了更加全面的 DeFI 工具箱。

本篇报告是我们(币安研究院)DeFi 系列的第一篇文章,涵盖了诸多不同的平台和协议,这些新生事物旨在颠覆现有金融行业和基础设施。总体而言,这篇报告将讨论 DeFi 的基石应用类型:去中心化加密资产借贷平台。

尽管开放式金融在本质上是相对于平台而独立的,但目前 DeFi 类应用几乎全部在以太坊上开发和使用。稳定币 Dai 是 DeFi 的基石之一,Dai 是一个由加密资产抵押的去中心化稳定币,在 Maker 的生态系统中产生。

截至 2019 年 5 月 31 日,从现有应用数、交易数以及锁在平台(如 Maker、Compound)里的金额这几个维度来看,以太坊占主导地位。因此,基于以太坊的 DeFi 类 Dapp 将是本次报告的重点。

长久以来,贷款是建立在双方之间的信任之上。那么,与中心化平台相比,去中心化加密资产的借贷平台是如何在没有信任关系的匿名陌生人之间匹配贷款的呢?


1 去中心化借贷概览


1.1 公链、平台、和支持资产概述

1.1.1 什么是 DeFi?有哪些相关的公链?


DeFi 可以被定义为:

    一个由无需许可的区块链、点对点协议和在去中心化网络构建的应用所组成的生态系统,用于促进借贷行为或者用金融工具来交易。


现在,大多数的 DeFi 协议都是基于以太坊构建的。截至 6 月 5 日,以以太坊为基础的 DeFi 应用累计锁仓的质押资产总价值超过 5 亿美金(超过 150 万 ETH)。





图 1 按公链统计的 DeFi 应用数量(截至 6 月 5 日)


比特币的闪电网络解决方案可以被视为在比特币区块链上运行的 DeFi 应用程序。截至 2019 年 6 月 5 日,闪电网络的锁仓价值约为 800 万美元。





图 2 - DeFi 应用中锁仓的总金额(百万美元)(截至 6 月 5 日)


关于 EOS,EOSRex 使用户能够借用和借出 EOSIO 资源(例如 CPU、RAM、NET)。尽管它只发布了一个多月,但按照总抵押价值排序,该应用早已傲视群雄,总计超过 9000 万个 EOS 被锁仓。EOS 上的其他平台还包括一个无需许可的货币市场协议 —— BUCK Protocol,该协议最近刚刚上线。

此外,其他公链也在构建去中心化金融类应用。例如,Stellar 旨在开发新的全球金融系统,但目前尚未看到由第三方开发者所开发的金融类 dApp。

另一个例子是 Ontology,最近与稳定币发行商 Paxos 合作,在其公链上发布了多达 1 亿个 PAX 代币。在其新闻稿中,Ontology 提到「将探索除了交易所之外的 DeFi 应用场景,预计将在 5 月份在 Ontology 上发布 PAX 代币」。

由于以太坊在 DeFi 应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因此本报告将重点关注基于以太坊的 DeFi 应用。那么这些平台和协议支持哪些资产?


1.1.2 基于以太坊的 DeFi 平台支持哪些资产?

以太坊上 DeFi 平台所支持的资产多种多样。可以分为两大类:原生区块链资产和非原生区块链资产。

「原生区块链资产被定义为其价值没有被任何非原生区块链资产(如股票或法定货币)所抵押或背书的资产。例子有 Basic Attention Token (BAT)或 OmiseGo (OMG)等等。」

这些资产通常允许在区块链上来铸造 / 或销毁(即链上创建资产)。在 DeFi 生态系统中,核心支柱之一(同时是原生区块链资产的一个例子)便是 MakerDao (MKR)及其 Dai (DAI)稳定币。

作为由加密资产抵押产生的稳定币,Dai 的价值之所以能够和美元挂钩,是通过一套复杂的抵押机制,以及一个稳定费率来激励市场参与者用套利来抵消存在的价格错误。细节将在下一节中进一步讨论。

其他原生资产也能用于这些应用,例如以太坊区块链上的 ERC-20 代币,如 REP、BAT 或 ZRP。

这些原生区块链资产可用作:

    贷款抵押品
    可出借资产
    可借入资产
    治理资产(例如 MKR)


有趣的是,没有流动性的(原生)区块链资产不能用作抵押品,无论它们是同质化资产(ERC20)还是非同质化资产(ERC721 如 CryptoKitties)。

「非原生区块链资产包括在公链上运行的各类资产,但其价值由非区块链资产抵押或背书(如大宗商品,股票或法定货币)。」

一些最受欢迎的非原生区块链资产是由银行账户上法币抵押来发行的稳定币,比如 USDC 或者 TUSD。

在 DeFi 生态系统中,USDC 被纳入许多借贷协议。值得注意的是,继 2019 年 2 月 Coinbase 的投资之后,Dharma 将 USDC 加入其支持的资产。

那么,以太坊上运行的非托管的协议和平台有哪些?


1.2 协议和平台

在本节中,仅包括非托管的平台和协议。因此,BlockFi、Nexo 等平台被排除在外。





表 1 支持借贷的以太坊非托管协议和平台





图 3 截至 2019 年 6 月 4 日,最大的几个以太坊上 DeFi 借贷平台抵押物价值(百万美金)


MakerDAO,Dharma 和 Compound 组成的三巨头占 DeFi 平台锁定的总 ETH 的近 80%,在下一节中我们将介绍它们。


1.3 贷款流程如何在非托管平台上运作?

在本节中,将讨论上一节中提到的三个最大平台:Maker,Compound 和 Dharma。三者使用了不同的模型,这给我们提供了一般贷款流程如何在非托管平台上运作的有趣见解。

整体来说,这些平台依托于借款人的超额抵押作为发起贷款的关键机制,以及来决定贷款期间是否必须关闭贷款。


Maker

Maker 是一个独特的「发行人」(issuer),其中个人可以直接通过将 ETH 存入其抵押债仓(CDP)来借用 Dai —— 一种与美元挂钩稳定币,其挂钩目标价值为每个代币 1 美元。

Maker 代币(MKR)允许持币个人通过「治理费」(即借贷利率)参与运营收入。这种结构与点对点模型不同,因为它将储备(抵押物)汇集在一起以主动发行代币,而不是转移现有代币。

与由法币抵押发行的稳定币不同,加密资产抵押的稳定币依赖于不同的机制来维持其与法定货币的挂钩。值得一提的是,无论其挂钩机制如何,任何稳定币的内在价值完全取决于中央银行(如美联储)的集中决策过程,这些中央银行负责制定货币政策,最终影响到法定货币对其他货币和资产的相对价值。

在 MakerDAO 的例子中,Dai 是一个加密资产抵押稳定币,与建立在以太坊上的 Maker 生态系统一起使用。Maker 生态系统目前允许 ETH 持有人将 ETH 放入智能合约中,以换取铸造 DAI 稳定币的能力,从而用波动率较高的抵押资产 ETH 换取稳定的贷款。值得注意的是,Maker 平台将很快允许借款人放入多种资产抵押品,以减轻单一资产的波动性,从而在抵押品层面更加多元化。随着整体市场价格的反弹,这可能会进一步推动 Dai 的流通供应量达到新高,目前 Dai 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由加密资产抵押发行的稳定币。

在 Maker 里,贷款是超额抵押的,贷款开始时要求的抵押比率高于 150%。

点对点的借贷池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直接配对(例如 Dharma,Ethlend 等)
2、流动资金池(例如 Compound,dydx)

我们下面来看看两个最大的点对点平台:Compound 和 Dharma。

在大多数这些平台中,平台直接匹配贷方和借方,利率之间存在利差,平台或者协议开发者通过利差作为收入维持运营。


Compound

Compound 是一种协议,为以太坊上运行的各种代币创造货币市场。

每个市场都链接到一个 cToken (比如 cBAT),它充当了在协议上借出资产的中介。通过 cToken,出借方可以获得随时间而累加的利息。具体而言,利息的金额是在区块维度进行累加。在贷款的周期内,每隔 15 秒出来一个新的区块,cTokens 都会持续增加。

在 Compound 中,还有一个撤销功能,允许用户将 cTokens 转换为原始资产(例如从 cBAT 转换为 BAT)。

每种资产的利率都基于实时的市场供需关系。当借款人的需求过剩时,利率会增加,而可借贷金额的过剩则会导致利率下降。此外,出借利率总是低于借款利率,以在平台上产生流动性。


Dharma

Dharma 是一个允许用户以 90 天固定利率借入和借出各种资产的平台。支持的资产包括 ETH、USDC 和 Dai。

简而言之,该平台可以手动处理和匹配交易,而无需在任何时间点担任托管人。用户可以请求借出资产,然后只需等待他们的请求被匹配。

Dharma 上的利率目前由团队在黑箱流程中手动确定。有趣的是,Dharma 的借贷利率设定是相等的,这与其他平台如 Compound 形成鲜明地对比。

如果借款人决定在到期日之前偿还贷款,他必须支付 90 天周期的全部利息。因此,借款人(提前还贷)的唯一动机是拿回抵押资产。


1.4 一些额外的指标






表 2 传统美元计价金融工具的收益率和利率(2019 年 5 月 31 日)


这些传统金融工具(见表 2)基本上提供了美国经济中「无风险利率」的参考。目前,利率介于 2%至 3%之间。

与抵押稳定币的借款利率(即表 3 中的 USDC)相比,数字资产借贷平台提供的借款利率高于这些基准利率,尽管他们有一些核心优势,比如资金流动和基础智能合约的透明性、更大的平台实用性和灵活性、用户使用的便利性。





表 3 截至 2019 年 6 月 4 日,托管和非托管平台及数字资产协议的借贷费率


Dai 的利率高于 USDC 的利率,因为 USDC 对美元没有潜在的价格风险,并且总是可以兑换成一美元。不过将其视为一个 Dai 的借贷利率对标物其实很有趣。由于现在稳定币的借贷利率远低于被投票出来的 17.50%稳定费率,Maker 的投票者将来可能会决定进一步降低其治理费用以缩小与其他平台利率之间的差距,保持平台的竞争力。

关于以太坊借贷利率,当以太坊从 PoW 过渡到 PoS 时,它们与未来的 PoS 质押回报一致。PoS 质押回报与网络的通胀率相似,因此,借贷利率与预期的以太坊 PoS 收益范围 2-3%一致。

由于 Maker 是以太坊上 DeFi 的最大组成部分,在整个借贷生态系统中占据近 80%的主导地位,可以由此看出所有非托管平台的总抵押资产价值的演变。





图 4 锁定在 Maker 里总抵押资产价值(百万美金)的趋势


Dai 作为以太坊上运行的 DeFi 生态系统的核心组件之一,目前大约 1.5%的以太坊总供应量锁定在 Maker 上。下面是一些关键指标:





图 5 - 自 2018 年 1 月以来 Maker 治理费率(CDP 利率)的演变


2019 年 5 月 31 日,Maker 持有者决定首次将 CDP 利率下调 2%至 17.5%。CDP 利率在 2019 年前五个月里从 0.50%一直上升至 19.50%的历史高位。





图 6 自 2018 年 1 月以来 Dai 的流通供应量(以百万美元计)


截至今日,Dai 的流通供应约为 8,200 万,在 2019 年上半年略有下降,这与期间稳定费用连续大幅上涨相关。

按市值计算,Dai 目前是的第五大美元稳定币,仅次于美元 USDT,USDC,TUSD,PAX,最近已经超过 GUSD。





图 7 截至 2019 年 6 月 5 日,大型稳定币(不包括 USDT)流通市值(百万美元)


由于 Dai 目前抵押比率(480%+)远高于其最低门槛,因此只要 MKR 治理决定取消目前设定为 1 亿美金 Dai 的最高发行限制,那么流通市值仍有可能增加。这一点,以及未来对多种资产抵押品的支持可能进一步推动 Dai 的流通供应量达到新高。


2 市场参与者


在本节中,我们将讨论 DeFi 市场参与者的视角,包括哪些类型的个人 / 机构可能希望参与这些协议,以及他们这样做的潜在动机,比如套利。


2.1 贷款人案例

从贷方的角度来看,核心的好处是能够将现有资本投入使用并产生收益,而不是长期持有资产(「基本是 HODL 策略」)。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能会看到的两个关键回报是:

    长期投资的「奖励」。长期头寸持有人(也就是价值投资者)可以通过这些利息(通常以相同货币计价)获得奖励,为他们带来新的收入来源(除了资本增值或「HODL 策略」 )。例如,长期投资于以太坊的投资者可以从这些贷款平台中受益并获得额外的收益率。
    美元对稳定币的收益率。与银行的大多数常规银行账户不同,稳定币不会产生任何收益率。将美元计价的稳定币存储在数字钱包上类似于将美元纸币保存在皮革钱包中:没有一个能够带来收益。考虑通货膨胀的风险,这将转化成稳定币有效价值的贬值。对于稳定币发行人,为了竞争市场份额,有动力将其从银行存款得到的部分收入通过这些去中心化平台分配给支持流通供应的用户们。



2.2 借款人案例

从借款人的角度来看,有几个原因是需要使用去中心化协议借用资产。

    能够做空资产。借款人可以通过借入资产来做空某一种资产,并立即在任何交易所卖出它获得其他加密货币(通常是稳定币)。这与中心化交易所的保证金交易具有类似的功能。同样,它还提供了在不支持此功能的平台上进行保证金交易的能力。例如,交易者可以在 Coinbase 上做空资产(因为它不允许保证金交易)。随着可借入资产的列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大,这种应用场景也将变得越来越有价值。
    借用代币的使用价值(例如借用治理权)。借款人可以决定(暂时)借入资产,以获得区块链的更多权力或治理权。例如,有人可以借用 REP (Augur 币)来参与链上的决议机制。


2.3 套利机会

假设没有交易成本,如果以下不等式成立,则存在套利机会:

贷款利率(%) < 借款利率(%)

但是,由于所有贷款在今天的现有协议中都是超额抵押的,借款和贷款利率之间的利差实际上永远不会为零。可以用一个更全面的等式来包括额外费用,例如交易成本或 Gas fee:

__借款利率(%) - 最小抵押率(%)_ 贷款利率(%) - 总费用(%)> 0_

总费用(%)> 0 是任何额外费用的总和,例如 Gas fee 或贷款 / 借款平台的任何交易费。

从理论上,最小抵押率(%)和贷款利率(%)的乘积其实就是可借出所有资本的 100% 有效利率。然而在实践中,平台上的用户倾向于以比最小抵押率高得多的比例进行超额抵押,为抵押率过低提供缓冲空间。





表 4 跨平台的平均抵押比率(2019 年 6 月 4 日)


目前,贷款 / 借款平台存在两大主要套利机会:

    去中心化平台和中心化平台之间的套利。截至撰写本文时,Dharma 以 USDC 的 8%年利率提供 90 天的贷款。对于能够以美元获得信贷的消费者(基于对 KYC 账户的现有访问的监管套利等)存在套利机会。套利者可以以低于 8%的利率借入美元,将这些美元转移到 Coinbase 上以购买 USDC,然后将 USDC 借给 Dharma。然而,这种套利受特定风险的影响。例如,如果平台定义的特定利率的需求不足,贷款可能永远不会与 Dharma 上的相匹配。此外,这些机会也存在潜在风险(交易对手,平台特定风险),将在下一节中详细讨论。最终,套利可能存在于访问受限(或需要更严格的 KYC)的平台上,并且这些机会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
    去中心化平台之间的套利:由于去中心化平台目前在借贷利率之间存在较大差价,因此预计这种情况会更为罕见。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这个行业的参与率较低,毕竟仍在早期阶段。不仅如此,由于这些开放的去中心化平台的性质,消除套利机会的参与者数量更多。在此之上,这些套利机会通常会稍纵即逝,因为许多平台集成了其他平台上的借贷信息(例如 Zerion)。此外,为了纯粹套利,两笔贷款必须具有相似的参数。特别是贷款的期限(期限长度)和到期日必须相同或相似,以便最好地执行此类套利,不然潜在的风险可能包括网络环境因素,(代币发行的)原生通货膨胀率,价格变化风险和提前还款 / 流动性(不论利率和期限长度是固定的还是可变的)。如果不同平台对借款人在贷款到期前如何关闭头寸有不同的政策,则可能存在提前还款的风险。



3 去中心化协议的风险和优势


在本节中,我们将比较这些去中心化协议与传统金融行业以及中心化加密资产托管平台的风险和优势。


3.1 这些平台和协议的优点和好处

3.1.1 加密资产行业的好处


以下是使用这些新的去中心化非托管平台对加密资产行业的一些好处:

    提高价格效率:由于贷款和借款协议允许任何人对资产进行做空,因此可以在市场中实现更高的价格发现和效率。
    不可变性和抗审查性:单一交易无法逆转,任何第三方都无法阻止借款流程。这样就形成了无需审查的有效市场,不会对用户造成歧视。



3.1.2 去中心化系统对于中心化银行平台的优势

具体而言,这些平台和协议提供了相对于中心化银行业务平台的若干优势,

    更广泛的资本准入:居住在资本控制国家的参与者可以获得基于其他法币的稳定币,例如美元或任何以法币计价的稳定币(例如英镑,欧元)。
    透明度和效率:在纯粹的 P2P 借贷平台上,利率仅由市场参与者决定,贷款通过超额抵押来确保。而且可以容易、无成本地公开获取有关贷款的信息。
    灵活性和贷款隔离:使用一个钱包可以同时借入多种加密货币。不同的风险也可以是完全独立的。例如,可以通过一个钱包用 ETH 借入 USDC,而另一个钱包用 ETH 借用 BAT。如果一笔贷款违约(即抵押品价值低于其清算门槛),则只会影响该抵押品,因为风险是隔离的。但是,对于允许多边抵押的平台,可以通过将不同资产汇总为一组抵押品来降低风险。
    降低流程成本 / 周转时间:与传统金融行业不同,去中心化金融移除了所有中间信用审核,任何用户都可以以市场价格非常快速地借入资金。



3.1.3 去中心化系统对于托管借贷平台的优势(例如中心化交易所)

托管借贷平台是指加密行业中的中心化平台,例如托管借贷平台(如 BlockFi)或中心化交易所(如 Bitfinex,Gate.io),他们允许用户在其上进行保证金借贷。

    能够跨平台和交易场所转移借入资金:与中心化贷款交易场所不同,个人可以借入资金并将其自由转移到其他场所,只有抵押品会被锁定在智能合约中。
    完全托管资金:想进行保证金交易的人可以在不舍弃代币的情况下,在去中心化交易所有效地做空资产。
    能够在受限制的司法管辖区内进行保证金交易。在完全去中心化的贷款协议上, 整个过程在链上发生,不需要 KYC。因此,任何市场参与者 - 无论其国家政策 - 都可以接触资产(无论是多头还是空头),然后进入保证金交易。



3.2. 缺点和固有风险

3.2.1 普遍性缺点


以下是针对以太坊区块链上运行的现有协议 / 平台的中心化借贷解决方案和托管平台的一些普遍缺点:

    缺乏保险机制:与传统金融业不同,链上贷款没有保险机制。因此,存在违约风险,虽然某些平台可能会在交易对手违约的情况下为用户提供保险,这仍然是这些去中心化平台的一般缺陷。
    难以赎回法定货币:由于贷款以加密货币方式计价,通常很难将这些贷款变现成法定货币。那么似乎很难在实体经济中利用这些借入的资金,但这其实是一个更宽泛的问题,它涉及到实体经济中如何能更广泛的使用区块链资产。此外,抵押稳定币(特别是 USDC)的支持可能进一步激励用户用原生区块链资产(如以太币)借出资金并赎回法币。
    超额抵押无助于「未开户」用户(即没有加密资产的用户):由于目前没有可用的信用评分,贷款必须超额抵押。对于没有加密资产的用户,就没有了借贷的机会。所以这些贷款和借贷平台并不服务于经济增长,因为贷款的先决条件之一是超额抵押(有时高达 150%)。另一种基于信用评分的系统也在开发中,但并不清楚在没有明确的 KYC 政策下如何设计这样的区块链借贷系统,反而有可能进一步「歧视」部分市场参与者。
    超额抵押对杠杆交易效果不大:虽然可以借入资金并将其转到其他平台,但由于需要超额抵押,炒币交易者并不那么感兴趣在去中心化的平台和协议上借款。中心化交易所使保证金交易更容易操作,它们依靠自动去保证金系统,复杂的清算算法和保险基金,允许交易者建立高杠杆仓位。


这些缺点的确十分关键,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大多数缺点的存在都是由于开放金融行业尚处于早期阶段,诸多应用程序和协议仍是一片试验田。我们期待随着行业逐步成熟,一些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能够浮出水面。比如通过创建保险协议,研究新的行业法规和智能合约机制,来避免必须过度抵押的设计。


3.2.2 区块链特定风险

由于我们在本报告中主要讨论基于以太坊的应用程序,因此以太坊本身的一些问题可能会为 DeFi 借贷解决方案带来一些难题:

    网络拥塞:以太坊可能因为像加密猫这样的应用产生堵塞;FCoin 的链上投票上币政策也造成了 Sybil Attack (女巫攻击)。如果发生网络拥塞,交易可能会保持在等待状态,最终导致市场效率低下和信息延迟。
    交易成本,如 Gas fee:由于交易是基于 Gas fee 的竞争,低 Gas fee 的交易可能会在较低优先级下等待确认。相反,有些产品有时没有明确或固定的 Gas fee,导致用户可能会付出更高的成本。


以上这些以太坊上的问题,在其他区块链上都有可能出现。网络性能问题之所以在以太坊上显得格外突出,是因为以太坊的受欢迎程度和使用频次较高。相比之下,其他区块链目前没有扩容问题,往往是因为没有足够高的使用量,或者是在设计上更加中心化,从而拥有了更高的交易速度以及更好的性能。


3.2.3 特定于平台的风险

虽然本报告侧重于非托管平台,但借贷协议的去中心化程度也有所不同。特定于平台的风险可分为两大类:半中心化平台风险和完全去中心化的平台风险。

半中心化平台风险

    缺乏完全透明度。例如,Dharma 是第三大 DeFi 应用程序,但在特定方面仍缺乏透明度。目前尚不清楚每种资产的固定利率是如何定义的,因为它不受市场环境(供应和报价动态)的影响。此外,贷款匹配过程不透明。没有关于有多少贷款待处理的实时信息,也没有办法来审计贷款的匹配是否基于一些公平的规则,比如「FIFO (先到先得)」。
    利率治理:中心化平台可以随时改变利率,给贷方和借方带来不确定性。
    交易对手风险:如果平台是半中心化的(资金通过中间人转移而直接发送到智能合约), 平台本身可以控制资产并可能恶意使用资金。


完全去中心化的平台风险

    价格机制失败:一些预言机,也就是数据提供商来给抵押资产估价时,会存在操作风险,例如数据操纵或由于价格来源问题而无法检索正确的市场数据。这可能会导致抵押资产估价错误的问题。
    波动风险:如果价格波动太快,一些用户可能会被强制清算其抵押资产。
    智能合约缺陷:由于交易无法在区块链上逆转,智能合约中的任何问题所导致的黑客攻击都可能使去中心化协议的用户产生巨大损失。随着以太坊的开发和持续快速迭代,平台需要不断保持智能合约的开发和版本迁移,以防止资金损失。
    时间缺陷:当平台的出块时间平稳时,利率在区块级别计算。否则,如果区块链停滞或减速(或反向加速),利率可能会有所不同,智能合约计算利息的逻辑与每块的利率挂钩。



3.2.4 监管和税收风险

如果任何个人使用或依靠托管或中心化平台,即使执行跨平台套利,监管风险和税务成本也要考虑。以下概述了使用这些平台带来的一些监管和税收风险。

    证券分类:对于稳定币是否可归类为证券,存在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尽管 CFCT 可将其视为「Swap (掉期交易)」,SEC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可能会将这些视为「demand notes (即期票据)」。
    托管:非托管平台带来的不确定性是:谁是借出资产的实际托管人? 许多专业投资者被要求依托第三方托管人,使用这些平台可能会产生潜在的监管漏洞,因为部分监管要求可能无法满足。
    牌照 / 许可证:无论最终用户位于何处,去中心化平台在大多数司法管辖区都无需牌照即可运营。从中期来看,最近许多对 USDC 支持的平台可能会产生潜在的「许可证风险」,最终会影响操作者的成本,从而导致利率上升或交易费用增加。
    税收不确定性:对这些平台来说,办公地点以及在当地要遵循的司法政策都是一个灰色地带。



4 结论


以太坊是目前市值最大的可编程区块链。因此,毫无疑问,它是许多去中心化应用程序的标准默认平台,其中包括借贷协议,如 Compound,Dharma 等。很快,其他可编程区块链(如 EOS)可能会越来越多地落地许多其他的去中心化借贷协议。

由于其尚处于早期,借贷行业仍有一些风险,随着行业的成熟(特别是流入量增加和交易量增加),这些风险有望得到缓解。在更成熟的行业中,更多的产品应该为参与者提供更多选择,使用户能够更加完整地获得金融服务。

此外,这些去中心化的金融平台可能是中心化机构做出进场决策的基础或数据点,希望通过加强对传统金融机构(当今金融界的守门人)的竞争,从而获得更多的金融服务。

虽然摩根大通的分叉版以太坊 —— Quorum 正在与 JPM Coin 等计划一起开发,但从去中心化应用的角度来看,以太坊仍然是所有区块链的标兵。

如这些借贷平台所示,DeFi 似乎是区块链技术的最佳使用案例之一,有可能覆盖全球数十亿用户,并让用户更高效地获取基本金融服务。


原文:DeFi Series 1:Decentralized Cryptoasset Lending &amp; Borrowing
来源:币安研究院
翻译:DappReview 查看全部
c72aff25ba3cb7a25ae49d67fe2778fa.jpg

DeFi —— 去中心化金融,作为 Dapp 的一个分支,似乎是目前区块链技术的最佳使用案例之一。本文翻译了币安研究院发布的 DeFi 报告系列第一篇,其中着重讨论 DeFi 的基石应用类型:去中心化加密资产借贷平台。深入浅出的剖析了有代表性的借贷类 DeFi 项目,市场参与者及参与动机,以及与中心化的金融系统相比这些平台的优势和风险。


核心摘要


去中心化金融,也被称为开放式金融,或 DeFi,已经发展成为以太坊网络应用的核心驱动因素之一。DeFi 的核心原则是提供一个全新的、无需许可的金融服务生态系统,没有任何中心化权威,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用户就是自己资产的托管人,对自己的资产拥有完整的控制权、所有权,他们可以自由进入市面上所有的去中心化市场。

借贷协议和平台给市场参与者提供了不同的使用动机,比如:


    对借贷者:可以做空某个资产或者借来使用权(比如治理权)
    对出借者:可以利用自己的资产来获取利息
    对以上两者:存在跨平台之间的套利机会



与传统金融产品相比,去中心化、无托管方的协议提供了几个很有前景的优势,比如:


    透明和价格有效性,因为价格受市场需求影响
    当发生借贷行为时的便利性和速度
    抗监管和不变性



不过,鉴于这些金融原型的实验性质,与中心化的竞品相比,他们确实表现出一些特定的缺点,比如:


    技术风险(交易对手的风险被智能合约的风险代替了)
    低流动性(即,很难大规模的去借贷而不影响当前的利率水平)



总体而言,加密货币驱动的借贷领域仍处于早期阶段,但是提供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价值主张,即个人和机构可以用过去的信贷模型来提供更广泛的资金渠道,同时还不需要可信的中间人或第三方。尽管现在很难确定哪些平台或者协议在长期能够吸引最多用户,但各种工具共同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去中心化方案来获取资本,同时形成了更加全面的 DeFI 工具箱。

本篇报告是我们(币安研究院)DeFi 系列的第一篇文章,涵盖了诸多不同的平台和协议,这些新生事物旨在颠覆现有金融行业和基础设施。总体而言,这篇报告将讨论 DeFi 的基石应用类型:去中心化加密资产借贷平台。

尽管开放式金融在本质上是相对于平台而独立的,但目前 DeFi 类应用几乎全部在以太坊上开发和使用。稳定币 Dai 是 DeFi 的基石之一,Dai 是一个由加密资产抵押的去中心化稳定币,在 Maker 的生态系统中产生。

截至 2019 年 5 月 31 日,从现有应用数、交易数以及锁在平台(如 Maker、Compound)里的金额这几个维度来看,以太坊占主导地位。因此,基于以太坊的 DeFi 类 Dapp 将是本次报告的重点。

长久以来,贷款是建立在双方之间的信任之上。那么,与中心化平台相比,去中心化加密资产的借贷平台是如何在没有信任关系的匿名陌生人之间匹配贷款的呢?


1 去中心化借贷概览


1.1 公链、平台、和支持资产概述

1.1.1 什么是 DeFi?有哪些相关的公链?



DeFi 可以被定义为:


    一个由无需许可的区块链、点对点协议和在去中心化网络构建的应用所组成的生态系统,用于促进借贷行为或者用金融工具来交易。



现在,大多数的 DeFi 协议都是基于以太坊构建的。截至 6 月 5 日,以以太坊为基础的 DeFi 应用累计锁仓的质押资产总价值超过 5 亿美金(超过 150 万 ETH)。

0794f8a3f85dda4051dccebedd929e81.jpg

图 1 按公链统计的 DeFi 应用数量(截至 6 月 5 日)


比特币的闪电网络解决方案可以被视为在比特币区块链上运行的 DeFi 应用程序。截至 2019 年 6 月 5 日,闪电网络的锁仓价值约为 800 万美元。

5753b0a368dd4266a0cf1d22c5b0c489.jpg

图 2 - DeFi 应用中锁仓的总金额(百万美元)(截至 6 月 5 日)


关于 EOS,EOSRex 使用户能够借用和借出 EOSIO 资源(例如 CPU、RAM、NET)。尽管它只发布了一个多月,但按照总抵押价值排序,该应用早已傲视群雄,总计超过 9000 万个 EOS 被锁仓。EOS 上的其他平台还包括一个无需许可的货币市场协议 —— BUCK Protocol,该协议最近刚刚上线。

此外,其他公链也在构建去中心化金融类应用。例如,Stellar 旨在开发新的全球金融系统,但目前尚未看到由第三方开发者所开发的金融类 dApp。

另一个例子是 Ontology,最近与稳定币发行商 Paxos 合作,在其公链上发布了多达 1 亿个 PAX 代币。在其新闻稿中,Ontology 提到「将探索除了交易所之外的 DeFi 应用场景,预计将在 5 月份在 Ontology 上发布 PAX 代币」。

由于以太坊在 DeFi 应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因此本报告将重点关注基于以太坊的 DeFi 应用。那么这些平台和协议支持哪些资产?


1.1.2 基于以太坊的 DeFi 平台支持哪些资产?

以太坊上 DeFi 平台所支持的资产多种多样。可以分为两大类:原生区块链资产和非原生区块链资产。

「原生区块链资产被定义为其价值没有被任何非原生区块链资产(如股票或法定货币)所抵押或背书的资产。例子有 Basic Attention Token (BAT)或 OmiseGo (OMG)等等。」

这些资产通常允许在区块链上来铸造 / 或销毁(即链上创建资产)。在 DeFi 生态系统中,核心支柱之一(同时是原生区块链资产的一个例子)便是 MakerDao (MKR)及其 Dai (DAI)稳定币。

作为由加密资产抵押产生的稳定币,Dai 的价值之所以能够和美元挂钩,是通过一套复杂的抵押机制,以及一个稳定费率来激励市场参与者用套利来抵消存在的价格错误。细节将在下一节中进一步讨论。

其他原生资产也能用于这些应用,例如以太坊区块链上的 ERC-20 代币,如 REP、BAT 或 ZRP。

这些原生区块链资产可用作:


    贷款抵押品
    可出借资产
    可借入资产
    治理资产(例如 MKR)



有趣的是,没有流动性的(原生)区块链资产不能用作抵押品,无论它们是同质化资产(ERC20)还是非同质化资产(ERC721 如 CryptoKitties)。

「非原生区块链资产包括在公链上运行的各类资产,但其价值由非区块链资产抵押或背书(如大宗商品,股票或法定货币)。」

一些最受欢迎的非原生区块链资产是由银行账户上法币抵押来发行的稳定币,比如 USDC 或者 TUSD。

在 DeFi 生态系统中,USDC 被纳入许多借贷协议。值得注意的是,继 2019 年 2 月 Coinbase 的投资之后,Dharma 将 USDC 加入其支持的资产。

那么,以太坊上运行的非托管的协议和平台有哪些?


1.2 协议和平台

在本节中,仅包括非托管的平台和协议。因此,BlockFi、Nexo 等平台被排除在外。

84edc9d4892c177706753bbe8ec595d2.jpg

表 1 支持借贷的以太坊非托管协议和平台

f856c592c315acbf47aaed1f5b8bfc53.jpg

图 3 截至 2019 年 6 月 4 日,最大的几个以太坊上 DeFi 借贷平台抵押物价值(百万美金)


MakerDAO,Dharma 和 Compound 组成的三巨头占 DeFi 平台锁定的总 ETH 的近 80%,在下一节中我们将介绍它们。


1.3 贷款流程如何在非托管平台上运作?

在本节中,将讨论上一节中提到的三个最大平台:Maker,Compound 和 Dharma。三者使用了不同的模型,这给我们提供了一般贷款流程如何在非托管平台上运作的有趣见解。

整体来说,这些平台依托于借款人的超额抵押作为发起贷款的关键机制,以及来决定贷款期间是否必须关闭贷款。


Maker

Maker 是一个独特的「发行人」(issuer),其中个人可以直接通过将 ETH 存入其抵押债仓(CDP)来借用 Dai —— 一种与美元挂钩稳定币,其挂钩目标价值为每个代币 1 美元。

Maker 代币(MKR)允许持币个人通过「治理费」(即借贷利率)参与运营收入。这种结构与点对点模型不同,因为它将储备(抵押物)汇集在一起以主动发行代币,而不是转移现有代币。

与由法币抵押发行的稳定币不同,加密资产抵押的稳定币依赖于不同的机制来维持其与法定货币的挂钩。值得一提的是,无论其挂钩机制如何,任何稳定币的内在价值完全取决于中央银行(如美联储)的集中决策过程,这些中央银行负责制定货币政策,最终影响到法定货币对其他货币和资产的相对价值。

在 MakerDAO 的例子中,Dai 是一个加密资产抵押稳定币,与建立在以太坊上的 Maker 生态系统一起使用。Maker 生态系统目前允许 ETH 持有人将 ETH 放入智能合约中,以换取铸造 DAI 稳定币的能力,从而用波动率较高的抵押资产 ETH 换取稳定的贷款。值得注意的是,Maker 平台将很快允许借款人放入多种资产抵押品,以减轻单一资产的波动性,从而在抵押品层面更加多元化。随着整体市场价格的反弹,这可能会进一步推动 Dai 的流通供应量达到新高,目前 Dai 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由加密资产抵押发行的稳定币。

在 Maker 里,贷款是超额抵押的,贷款开始时要求的抵押比率高于 150%。

点对点的借贷池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直接配对(例如 Dharma,Ethlend 等)
2、流动资金池(例如 Compound,dydx)

我们下面来看看两个最大的点对点平台:Compound 和 Dharma。

在大多数这些平台中,平台直接匹配贷方和借方,利率之间存在利差,平台或者协议开发者通过利差作为收入维持运营。


Compound

Compound 是一种协议,为以太坊上运行的各种代币创造货币市场。

每个市场都链接到一个 cToken (比如 cBAT),它充当了在协议上借出资产的中介。通过 cToken,出借方可以获得随时间而累加的利息。具体而言,利息的金额是在区块维度进行累加。在贷款的周期内,每隔 15 秒出来一个新的区块,cTokens 都会持续增加。

在 Compound 中,还有一个撤销功能,允许用户将 cTokens 转换为原始资产(例如从 cBAT 转换为 BAT)。

每种资产的利率都基于实时的市场供需关系。当借款人的需求过剩时,利率会增加,而可借贷金额的过剩则会导致利率下降。此外,出借利率总是低于借款利率,以在平台上产生流动性。


Dharma

Dharma 是一个允许用户以 90 天固定利率借入和借出各种资产的平台。支持的资产包括 ETH、USDC 和 Dai。

简而言之,该平台可以手动处理和匹配交易,而无需在任何时间点担任托管人。用户可以请求借出资产,然后只需等待他们的请求被匹配。

Dharma 上的利率目前由团队在黑箱流程中手动确定。有趣的是,Dharma 的借贷利率设定是相等的,这与其他平台如 Compound 形成鲜明地对比。

如果借款人决定在到期日之前偿还贷款,他必须支付 90 天周期的全部利息。因此,借款人(提前还贷)的唯一动机是拿回抵押资产。


1.4 一些额外的指标


b9c59adc3d1d08d6ea58e99a32550a23.jpg

表 2 传统美元计价金融工具的收益率和利率(2019 年 5 月 31 日)


这些传统金融工具(见表 2)基本上提供了美国经济中「无风险利率」的参考。目前,利率介于 2%至 3%之间。

与抵押稳定币的借款利率(即表 3 中的 USDC)相比,数字资产借贷平台提供的借款利率高于这些基准利率,尽管他们有一些核心优势,比如资金流动和基础智能合约的透明性、更大的平台实用性和灵活性、用户使用的便利性。

113f19848f3590437c6ff04db94c686b.jpg

表 3 截至 2019 年 6 月 4 日,托管和非托管平台及数字资产协议的借贷费率


Dai 的利率高于 USDC 的利率,因为 USDC 对美元没有潜在的价格风险,并且总是可以兑换成一美元。不过将其视为一个 Dai 的借贷利率对标物其实很有趣。由于现在稳定币的借贷利率远低于被投票出来的 17.50%稳定费率,Maker 的投票者将来可能会决定进一步降低其治理费用以缩小与其他平台利率之间的差距,保持平台的竞争力。

关于以太坊借贷利率,当以太坊从 PoW 过渡到 PoS 时,它们与未来的 PoS 质押回报一致。PoS 质押回报与网络的通胀率相似,因此,借贷利率与预期的以太坊 PoS 收益范围 2-3%一致。

由于 Maker 是以太坊上 DeFi 的最大组成部分,在整个借贷生态系统中占据近 80%的主导地位,可以由此看出所有非托管平台的总抵押资产价值的演变。

65309a995ca5014572fb10634e47259a.jpg

图 4 锁定在 Maker 里总抵押资产价值(百万美金)的趋势


Dai 作为以太坊上运行的 DeFi 生态系统的核心组件之一,目前大约 1.5%的以太坊总供应量锁定在 Maker 上。下面是一些关键指标:

e230cee3777dd212a73e81da3ffa320e.jpg

图 5 - 自 2018 年 1 月以来 Maker 治理费率(CDP 利率)的演变


2019 年 5 月 31 日,Maker 持有者决定首次将 CDP 利率下调 2%至 17.5%。CDP 利率在 2019 年前五个月里从 0.50%一直上升至 19.50%的历史高位。

eda1ea6a72050a5042048e86c294e69e.jpg

图 6 自 2018 年 1 月以来 Dai 的流通供应量(以百万美元计)


截至今日,Dai 的流通供应约为 8,200 万,在 2019 年上半年略有下降,这与期间稳定费用连续大幅上涨相关。

按市值计算,Dai 目前是的第五大美元稳定币,仅次于美元 USDT,USDC,TUSD,PAX,最近已经超过 GUSD。

6a119094203a0235edd7c23c026cb11f.jpg

图 7 截至 2019 年 6 月 5 日,大型稳定币(不包括 USDT)流通市值(百万美元)


由于 Dai 目前抵押比率(480%+)远高于其最低门槛,因此只要 MKR 治理决定取消目前设定为 1 亿美金 Dai 的最高发行限制,那么流通市值仍有可能增加。这一点,以及未来对多种资产抵押品的支持可能进一步推动 Dai 的流通供应量达到新高。


2 市场参与者


在本节中,我们将讨论 DeFi 市场参与者的视角,包括哪些类型的个人 / 机构可能希望参与这些协议,以及他们这样做的潜在动机,比如套利。


2.1 贷款人案例

从贷方的角度来看,核心的好处是能够将现有资本投入使用并产生收益,而不是长期持有资产(「基本是 HODL 策略」)。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能会看到的两个关键回报是:


    长期投资的「奖励」。长期头寸持有人(也就是价值投资者)可以通过这些利息(通常以相同货币计价)获得奖励,为他们带来新的收入来源(除了资本增值或「HODL 策略」 )。例如,长期投资于以太坊的投资者可以从这些贷款平台中受益并获得额外的收益率。
    美元对稳定币的收益率。与银行的大多数常规银行账户不同,稳定币不会产生任何收益率。将美元计价的稳定币存储在数字钱包上类似于将美元纸币保存在皮革钱包中:没有一个能够带来收益。考虑通货膨胀的风险,这将转化成稳定币有效价值的贬值。对于稳定币发行人,为了竞争市场份额,有动力将其从银行存款得到的部分收入通过这些去中心化平台分配给支持流通供应的用户们。




2.2 借款人案例

从借款人的角度来看,有几个原因是需要使用去中心化协议借用资产。

    能够做空资产。借款人可以通过借入资产来做空某一种资产,并立即在任何交易所卖出它获得其他加密货币(通常是稳定币)。这与中心化交易所的保证金交易具有类似的功能。同样,它还提供了在不支持此功能的平台上进行保证金交易的能力。例如,交易者可以在 Coinbase 上做空资产(因为它不允许保证金交易)。随着可借入资产的列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大,这种应用场景也将变得越来越有价值。
    借用代币的使用价值(例如借用治理权)。借款人可以决定(暂时)借入资产,以获得区块链的更多权力或治理权。例如,有人可以借用 REP (Augur 币)来参与链上的决议机制。



2.3 套利机会

假设没有交易成本,如果以下不等式成立,则存在套利机会:

贷款利率(%) < 借款利率(%)

但是,由于所有贷款在今天的现有协议中都是超额抵押的,借款和贷款利率之间的利差实际上永远不会为零。可以用一个更全面的等式来包括额外费用,例如交易成本或 Gas fee:

__借款利率(%) - 最小抵押率(%)_ 贷款利率(%) - 总费用(%)> 0_

总费用(%)> 0 是任何额外费用的总和,例如 Gas fee 或贷款 / 借款平台的任何交易费。

从理论上,最小抵押率(%)和贷款利率(%)的乘积其实就是可借出所有资本的 100% 有效利率。然而在实践中,平台上的用户倾向于以比最小抵押率高得多的比例进行超额抵押,为抵押率过低提供缓冲空间。

c648987f7bb2a28c84e0ea34dc853e38.jpg

表 4 跨平台的平均抵押比率(2019 年 6 月 4 日)


目前,贷款 / 借款平台存在两大主要套利机会:


    去中心化平台和中心化平台之间的套利。截至撰写本文时,Dharma 以 USDC 的 8%年利率提供 90 天的贷款。对于能够以美元获得信贷的消费者(基于对 KYC 账户的现有访问的监管套利等)存在套利机会。套利者可以以低于 8%的利率借入美元,将这些美元转移到 Coinbase 上以购买 USDC,然后将 USDC 借给 Dharma。然而,这种套利受特定风险的影响。例如,如果平台定义的特定利率的需求不足,贷款可能永远不会与 Dharma 上的相匹配。此外,这些机会也存在潜在风险(交易对手,平台特定风险),将在下一节中详细讨论。最终,套利可能存在于访问受限(或需要更严格的 KYC)的平台上,并且这些机会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
    去中心化平台之间的套利:由于去中心化平台目前在借贷利率之间存在较大差价,因此预计这种情况会更为罕见。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这个行业的参与率较低,毕竟仍在早期阶段。不仅如此,由于这些开放的去中心化平台的性质,消除套利机会的参与者数量更多。在此之上,这些套利机会通常会稍纵即逝,因为许多平台集成了其他平台上的借贷信息(例如 Zerion)。此外,为了纯粹套利,两笔贷款必须具有相似的参数。特别是贷款的期限(期限长度)和到期日必须相同或相似,以便最好地执行此类套利,不然潜在的风险可能包括网络环境因素,(代币发行的)原生通货膨胀率,价格变化风险和提前还款 / 流动性(不论利率和期限长度是固定的还是可变的)。如果不同平台对借款人在贷款到期前如何关闭头寸有不同的政策,则可能存在提前还款的风险。




3 去中心化协议的风险和优势


在本节中,我们将比较这些去中心化协议与传统金融行业以及中心化加密资产托管平台的风险和优势。


3.1 这些平台和协议的优点和好处

3.1.1 加密资产行业的好处



以下是使用这些新的去中心化非托管平台对加密资产行业的一些好处:


    提高价格效率:由于贷款和借款协议允许任何人对资产进行做空,因此可以在市场中实现更高的价格发现和效率。
    不可变性和抗审查性:单一交易无法逆转,任何第三方都无法阻止借款流程。这样就形成了无需审查的有效市场,不会对用户造成歧视。




3.1.2 去中心化系统对于中心化银行平台的优势

具体而言,这些平台和协议提供了相对于中心化银行业务平台的若干优势,


    更广泛的资本准入:居住在资本控制国家的参与者可以获得基于其他法币的稳定币,例如美元或任何以法币计价的稳定币(例如英镑,欧元)。
    透明度和效率:在纯粹的 P2P 借贷平台上,利率仅由市场参与者决定,贷款通过超额抵押来确保。而且可以容易、无成本地公开获取有关贷款的信息。
    灵活性和贷款隔离:使用一个钱包可以同时借入多种加密货币。不同的风险也可以是完全独立的。例如,可以通过一个钱包用 ETH 借入 USDC,而另一个钱包用 ETH 借用 BAT。如果一笔贷款违约(即抵押品价值低于其清算门槛),则只会影响该抵押品,因为风险是隔离的。但是,对于允许多边抵押的平台,可以通过将不同资产汇总为一组抵押品来降低风险。
    降低流程成本 / 周转时间:与传统金融行业不同,去中心化金融移除了所有中间信用审核,任何用户都可以以市场价格非常快速地借入资金。




3.1.3 去中心化系统对于托管借贷平台的优势(例如中心化交易所)

托管借贷平台是指加密行业中的中心化平台,例如托管借贷平台(如 BlockFi)或中心化交易所(如 Bitfinex,Gate.io),他们允许用户在其上进行保证金借贷。


    能够跨平台和交易场所转移借入资金:与中心化贷款交易场所不同,个人可以借入资金并将其自由转移到其他场所,只有抵押品会被锁定在智能合约中。
    完全托管资金:想进行保证金交易的人可以在不舍弃代币的情况下,在去中心化交易所有效地做空资产。
    能够在受限制的司法管辖区内进行保证金交易。在完全去中心化的贷款协议上, 整个过程在链上发生,不需要 KYC。因此,任何市场参与者 - 无论其国家政策 - 都可以接触资产(无论是多头还是空头),然后进入保证金交易。




3.2. 缺点和固有风险

3.2.1 普遍性缺点



以下是针对以太坊区块链上运行的现有协议 / 平台的中心化借贷解决方案和托管平台的一些普遍缺点:


    缺乏保险机制:与传统金融业不同,链上贷款没有保险机制。因此,存在违约风险,虽然某些平台可能会在交易对手违约的情况下为用户提供保险,这仍然是这些去中心化平台的一般缺陷。
    难以赎回法定货币:由于贷款以加密货币方式计价,通常很难将这些贷款变现成法定货币。那么似乎很难在实体经济中利用这些借入的资金,但这其实是一个更宽泛的问题,它涉及到实体经济中如何能更广泛的使用区块链资产。此外,抵押稳定币(特别是 USDC)的支持可能进一步激励用户用原生区块链资产(如以太币)借出资金并赎回法币。
    超额抵押无助于「未开户」用户(即没有加密资产的用户):由于目前没有可用的信用评分,贷款必须超额抵押。对于没有加密资产的用户,就没有了借贷的机会。所以这些贷款和借贷平台并不服务于经济增长,因为贷款的先决条件之一是超额抵押(有时高达 150%)。另一种基于信用评分的系统也在开发中,但并不清楚在没有明确的 KYC 政策下如何设计这样的区块链借贷系统,反而有可能进一步「歧视」部分市场参与者。
    超额抵押对杠杆交易效果不大:虽然可以借入资金并将其转到其他平台,但由于需要超额抵押,炒币交易者并不那么感兴趣在去中心化的平台和协议上借款。中心化交易所使保证金交易更容易操作,它们依靠自动去保证金系统,复杂的清算算法和保险基金,允许交易者建立高杠杆仓位。



这些缺点的确十分关键,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大多数缺点的存在都是由于开放金融行业尚处于早期阶段,诸多应用程序和协议仍是一片试验田。我们期待随着行业逐步成熟,一些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能够浮出水面。比如通过创建保险协议,研究新的行业法规和智能合约机制,来避免必须过度抵押的设计。


3.2.2 区块链特定风险

由于我们在本报告中主要讨论基于以太坊的应用程序,因此以太坊本身的一些问题可能会为 DeFi 借贷解决方案带来一些难题:


    网络拥塞:以太坊可能因为像加密猫这样的应用产生堵塞;FCoin 的链上投票上币政策也造成了 Sybil Attack (女巫攻击)。如果发生网络拥塞,交易可能会保持在等待状态,最终导致市场效率低下和信息延迟。
    交易成本,如 Gas fee:由于交易是基于 Gas fee 的竞争,低 Gas fee 的交易可能会在较低优先级下等待确认。相反,有些产品有时没有明确或固定的 Gas fee,导致用户可能会付出更高的成本。



以上这些以太坊上的问题,在其他区块链上都有可能出现。网络性能问题之所以在以太坊上显得格外突出,是因为以太坊的受欢迎程度和使用频次较高。相比之下,其他区块链目前没有扩容问题,往往是因为没有足够高的使用量,或者是在设计上更加中心化,从而拥有了更高的交易速度以及更好的性能。


3.2.3 特定于平台的风险

虽然本报告侧重于非托管平台,但借贷协议的去中心化程度也有所不同。特定于平台的风险可分为两大类:半中心化平台风险和完全去中心化的平台风险。

半中心化平台风险


    缺乏完全透明度。例如,Dharma 是第三大 DeFi 应用程序,但在特定方面仍缺乏透明度。目前尚不清楚每种资产的固定利率是如何定义的,因为它不受市场环境(供应和报价动态)的影响。此外,贷款匹配过程不透明。没有关于有多少贷款待处理的实时信息,也没有办法来审计贷款的匹配是否基于一些公平的规则,比如「FIFO (先到先得)」。
    利率治理:中心化平台可以随时改变利率,给贷方和借方带来不确定性。
    交易对手风险:如果平台是半中心化的(资金通过中间人转移而直接发送到智能合约), 平台本身可以控制资产并可能恶意使用资金。



完全去中心化的平台风险


    价格机制失败:一些预言机,也就是数据提供商来给抵押资产估价时,会存在操作风险,例如数据操纵或由于价格来源问题而无法检索正确的市场数据。这可能会导致抵押资产估价错误的问题。
    波动风险:如果价格波动太快,一些用户可能会被强制清算其抵押资产。
    智能合约缺陷:由于交易无法在区块链上逆转,智能合约中的任何问题所导致的黑客攻击都可能使去中心化协议的用户产生巨大损失。随着以太坊的开发和持续快速迭代,平台需要不断保持智能合约的开发和版本迁移,以防止资金损失。
    时间缺陷:当平台的出块时间平稳时,利率在区块级别计算。否则,如果区块链停滞或减速(或反向加速),利率可能会有所不同,智能合约计算利息的逻辑与每块的利率挂钩。




3.2.4 监管和税收风险

如果任何个人使用或依靠托管或中心化平台,即使执行跨平台套利,监管风险和税务成本也要考虑。以下概述了使用这些平台带来的一些监管和税收风险。


    证券分类:对于稳定币是否可归类为证券,存在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尽管 CFCT 可将其视为「Swap (掉期交易)」,SEC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可能会将这些视为「demand notes (即期票据)」。
    托管:非托管平台带来的不确定性是:谁是借出资产的实际托管人? 许多专业投资者被要求依托第三方托管人,使用这些平台可能会产生潜在的监管漏洞,因为部分监管要求可能无法满足。
    牌照 / 许可证:无论最终用户位于何处,去中心化平台在大多数司法管辖区都无需牌照即可运营。从中期来看,最近许多对 USDC 支持的平台可能会产生潜在的「许可证风险」,最终会影响操作者的成本,从而导致利率上升或交易费用增加。
    税收不确定性:对这些平台来说,办公地点以及在当地要遵循的司法政策都是一个灰色地带。




4 结论


以太坊是目前市值最大的可编程区块链。因此,毫无疑问,它是许多去中心化应用程序的标准默认平台,其中包括借贷协议,如 Compound,Dharma 等。很快,其他可编程区块链(如 EOS)可能会越来越多地落地许多其他的去中心化借贷协议。

由于其尚处于早期,借贷行业仍有一些风险,随着行业的成熟(特别是流入量增加和交易量增加),这些风险有望得到缓解。在更成熟的行业中,更多的产品应该为参与者提供更多选择,使用户能够更加完整地获得金融服务。

此外,这些去中心化的金融平台可能是中心化机构做出进场决策的基础或数据点,希望通过加强对传统金融机构(当今金融界的守门人)的竞争,从而获得更多的金融服务。

虽然摩根大通的分叉版以太坊 —— Quorum 正在与 JPM Coin 等计划一起开发,但从去中心化应用的角度来看,以太坊仍然是所有区块链的标兵。

如这些借贷平台所示,DeFi 似乎是区块链技术的最佳使用案例之一,有可能覆盖全球数十亿用户,并让用户更高效地获取基本金融服务。


原文:DeFi Series 1:Decentralized Cryptoasset Lending &amp; Borrowing
来源:币安研究院
翻译:DappReview

公链洗牌进行时

市场chainbs 发表了文章 • 2018-10-12 14:03 • 来自相关话题

构建技术壁垒与搭建生态闭环是公链打造自身竞争力的根本,但在当前阶段,无论是壁垒还是闭环,对几乎所有公链而言都过于遥远。

长期的熊市,令公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进一步激发与暴露,许多公链陷入危机重重的境地,新一轮公链大洗牌已为进行时。

当下,以太坊、EOS 等主流公链声势浩荡、信众庞大,且无论在技术完成度、开发者数量还是知名度等方面,都要高于其他公链,但总体来看目前区块链行业仍非常早期,以太坊等主流公链尚未能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性能存在明显缺陷。

公链玩家仍在快速增长,这种增长在去年下半年和今年年初尤其明显,由于以太坊的爆红以及区块链的财富效应,一大批玩家争先恐后地进入公链市场,以抢占区块链行业重要基础设施入口,亦或利用概念炒作割一把「韭菜」。

在今年,这批公链遭遇了超级熊市的冲击,也经历了以太坊、EOS 从万众期待到备受质疑的转变,同时还取得了一些技术开发与生态拓展的成果,这些都深刻影响着公链格局的变化。


01 扩容技术方案多样化


当前,性能不足是公链进一步走向落地的最大掣肘,以太坊的 TPS 至今仍是两位数,拥堵现象频频发生,因而导致一大批竞争性公链在这一两年诞生。

几乎所有新兴公链提出的目标都是成为更好的以太坊,想尽办法试图突破链上的性能瓶颈,声称要达到甚至已经达到数十万 TPS 的公链不在少数。

由此,公链提出各种链上扩容方案在去年和今年年初一度相当流行。链上扩容指的是直接发生在区块链上,通过改变区块大小或数据结构从而达到提高处理交易能力的解决方案,比如隔离见证和增加区块容量,这类解决方案在去年极为流行,比特币现金亦是比特币链上扩容方案的产物。

分片技术是今年最受关注的链上扩容方案,以太坊社区首先提出并正在开发分片技术,但目前只有 Zilliqa、QuarkChain 等少数公链采用。

事实上,随着行业的进化演变,纯链上扩容以及唯 TPS 论遭受到越来越多质疑。「链上扩容存在瓶颈,过度追求「链上」的绝对共识,难以满足商业需求同时会牺牲其他方面。即便突破了不可能三角,实现了性能上的提高,也可能需要极大的成本,并不划算。」一名区块链行业资深从业者说。

ONT 创始人李俊进一步指出,链上扩容只是公链要做的一个点,实际上很多业务并不需要在链上做撮合,几千到一万的 TPS 足矣。

因此,在加密货币的主链之外建立外围或第二层交易网络的链下扩容成为越来越多公链的主流选择。Nervos 联合创始人吕国宁告诉链捕手,已经有大量区块链社区头部研究者与开发者在关注 Layer2 解决方案,解决方案也已经百花齐放,包括侧链、闪电网络、Plasma、Truebit 等代表性技术。

以公链项目 aelf 为例,其联合创始人陈注伶告诉链捕手,aelf 在区块链架构主打的特性就是「主链+多级侧链」,链与链间使用专门的跨链算法,来实现相对隔离的业务单元间的资源协同,记账节点运行在集群上,节点内部通过并行化方案提升吞吐量指标。

另一个重要趋势是垂直公链正在增多,即越来越多项目试图专门为某一个垂直领域开发公链基础设施,对某些行业特有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目前尤以物联网、金融和内容领域居多。

币安创始人赵长鹏就曾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表示,他认为目前的主流公链玩家都无法取得长期成功,因为任何为通用智能合约设计的区块链运行速度都不会很快,现有区块链将把这个市场让给更专门化的区块链。

不过从现实来看,前述扩容方案仅停留在构思与早期开发阶段的不在少数,它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仍是很大的未知数。


02 DApp 生态难搭


强大的底层技术支撑是公链必备的基础条件,拥有大量开发者与 DApp 搭建闭环生态,则是公链走向大规模推广落地的必要条件,尤其是能带来庞大用户规模的杀手级优质应用。

因此 ,在深耕底层技术的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吸引并寻找开发者前来开发各种 DApp、搭建生态也是公链们极其重要的任务。

除了前文论述的技术竞争力,公链吸引开发者的重要优势就是低门槛。以太坊虽然技术成熟度相对较高,但它的智能合约与虚拟机都采用了全新的开发语言 Solidity,对程序员不够友好,开发工具也不齐全。「区块链没能大规模应用,智能合约语言及其易操作性是很大的制约。」前量子链首席工程师、现 DREP 联合创始人徐小龙告诉链捕手。

因此,很多新兴公链都在这方面下功夫,通过各种办法降低开发者在该公链进行开发的技术门槛,解决方案主要有提供丰富的 SDK 乃至于模板化的开发程序、采用程序员友好度高的语言编写智能合约与虚拟机、优化开发流程等。

据了解,近期波场、CyberMiles、量子链等都在计划上线其虚拟机,可支持更多类型传统开发语言,同时兼容以太坊 Solidity 语言。

链捕手还了解道,今年还有很多公链推出了开发者激励计划,通过奖励吸引开发者前来开发并提交 DApp。星云链、公信链、ONT 等公链在今年都相继推出了开发者激励计划,以公信链近期推出的活动为例,用户推荐 1 名有效开发者可获价值 300 元左右的 Token,开发者提交 DApp 并通过审核即可获得价值 1000 元左右的 Token,在后续评选中排名靠前的 DApp 可获得更多奖励。

不过从星云链激励计划结束的这三四个月表现来看,此类活动效果不容乐观。

更多的公链在主动出击,通过各种方式邀请优质项目迁移或者开发 DApp。BUMO 联合创始人郭强告诉链捕手,除了常规性动作,他们最近一直在与英诺等传统 VC 进行沟通与合作,计划将团队优秀、应用场景不适合信息互联网的被投项目进行通证经济模型改造,吸引这些项目前来开发 DApp。

据了解,BUMO 近几个月已经接触近 200 个项目团队,其中进行初步技术对接的项目则有近 80 个,上线 DApp 有 10 余个。

对外投资也是公链们拓展生态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投资可以将其他优质项目纳入自身的生态圈,譬如开发 DApp 应用、提供第三方服务等。今年此类投资案例包括 NULS 投资 PRISM、阿希链投资 Dreamworld 和 OKGaEx、Achain 投资 ADTrue 和 PundiX,LendChain、Lucia、Prophet 等公信链上的 DApp 则都拿到了公信宝的投资。

但总体而言,大部分公链在 DApp 生态的营造上仍是失败的,不仅数量较少,仅有的数个或数十个 DApp 几乎都没有真实用户,许多 DApp 的开发与运营都陷入停滞,「上线即破发」的现象普遍存在,量子链更被币民吐槽为破发币的聚集地。

更为不利的是,不少 DApp 或代币正在从二三线公链中撤离到以太坊或者 EOS。6 月,Kcash 钱包就将其代币由基于 Achain 智能合约平台的 Token 转换为基于以太坊 ERC20 的 Token;此后几个月,AWARE、CFun 等 DApp 也相继从量子链迁移至以太坊,CFun 项目方更是不留情面地表示,「Qtum 项目的发展进入瓶颈期,后期技术未达到需求,生态圈较为狭窄,不再适合 CFun DApp 后续发展。」

不过徐小龙告诉链捕手,这些 DApp 的离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在上更多交易所时遇到了困难,大部分交易所和钱包优先支持以太坊上的 ERC20 代币,造成 Token 流动性不足以及受众过窄。

归根结底,这批公链在技术没有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仍无法形成规模化的社区共识,外力作用下产生的 DApp 则由于各种利益关系易发展畸形,难以取得预期效果。「而且,大部分人的思维惯性都很强,对以太坊或 EOS 存在先入为主为观念。」徐小龙补充道。


03 熊市的摧残


虽然一众公链提出了形形色色的技术解决方案以及争夺开发者的策略,希望快人一步在区块链行业取得领先地位,但在目前区块链行业并不成熟、市场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其路途可谓障碍重重,加之今年这次深不见底的超级熊市,可谓雪上加霜。

这次熊市对公链最显而易见的影响是资产贬值、资金短缺。由于不少公链团队缺乏金融操作经验,未能及时将募集而来的 ETH 或 BTC 兑换为现金,私募到的资金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缩水,用于市场营销、团队激励的项目 Token 缩水更为严重。

特别是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创新性,以及公链提出的各种衍生技术的复杂性,公链从开始开发到测试网上线、主网上线、主网迭代、大规模应用落地通常需要 2-3 年时间,资金的短缺使得这部分新兴公链被迫开源节流,同时公链开发与推广进展缓慢。

据链捕手了解,某知名公链为了补充资金弹药,甚至已经安排技术团队做一些外包技术工作。公链开发团队离职人员亦不在少数,徐小龙告诉链捕手,他的新项目 DREP 在招聘时就发现有许多二三线公链的开发人员求职。

部分公链的开发进展已经明显落后于白皮书的规划,多次推迟主网上线时间,例如 ZIL、AE 等。至于提到的种种扩容技术,其技术实现度亦普遍较低,落地时间大多虚无缥缈,生态拓展同样进展缓慢。

「从去年到今年上半年,那是公链行业的一段非理性繁荣时期,如今已经进入公链的寒冬。」吕国宁说道。

显然,在熊市的催化下,市场上既有公链玩家的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一部分公链会被市场淘汰甚至主动离开,一部分公链则会借此机会完成技术储备、弯道超车。一场事关公链生死存活的过冬战争正在拉开帷幕。

「 接下来几个月或者一年,大部分公链都会面临落地、也就是交付的问题,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公链危机产生的时候。」ArcBlock 创始人冒志鸿如此说道。


文:龚荃宇;编辑:潘宇波 查看全部
Which-Crypto-Coin-Is-the-Strongest-2018-Investment-ETH-EOS-or-TRX-696x449.jpg

构建技术壁垒与搭建生态闭环是公链打造自身竞争力的根本,但在当前阶段,无论是壁垒还是闭环,对几乎所有公链而言都过于遥远。

长期的熊市,令公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进一步激发与暴露,许多公链陷入危机重重的境地,新一轮公链大洗牌已为进行时。

当下,以太坊、EOS 等主流公链声势浩荡、信众庞大,且无论在技术完成度、开发者数量还是知名度等方面,都要高于其他公链,但总体来看目前区块链行业仍非常早期,以太坊等主流公链尚未能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性能存在明显缺陷。

公链玩家仍在快速增长,这种增长在去年下半年和今年年初尤其明显,由于以太坊的爆红以及区块链的财富效应,一大批玩家争先恐后地进入公链市场,以抢占区块链行业重要基础设施入口,亦或利用概念炒作割一把「韭菜」。

在今年,这批公链遭遇了超级熊市的冲击,也经历了以太坊、EOS 从万众期待到备受质疑的转变,同时还取得了一些技术开发与生态拓展的成果,这些都深刻影响着公链格局的变化。


01 扩容技术方案多样化


当前,性能不足是公链进一步走向落地的最大掣肘,以太坊的 TPS 至今仍是两位数,拥堵现象频频发生,因而导致一大批竞争性公链在这一两年诞生。

几乎所有新兴公链提出的目标都是成为更好的以太坊,想尽办法试图突破链上的性能瓶颈,声称要达到甚至已经达到数十万 TPS 的公链不在少数。

由此,公链提出各种链上扩容方案在去年和今年年初一度相当流行。链上扩容指的是直接发生在区块链上,通过改变区块大小或数据结构从而达到提高处理交易能力的解决方案,比如隔离见证和增加区块容量,这类解决方案在去年极为流行,比特币现金亦是比特币链上扩容方案的产物。

分片技术是今年最受关注的链上扩容方案,以太坊社区首先提出并正在开发分片技术,但目前只有 Zilliqa、QuarkChain 等少数公链采用。

事实上,随着行业的进化演变,纯链上扩容以及唯 TPS 论遭受到越来越多质疑。「链上扩容存在瓶颈,过度追求「链上」的绝对共识,难以满足商业需求同时会牺牲其他方面。即便突破了不可能三角,实现了性能上的提高,也可能需要极大的成本,并不划算。」一名区块链行业资深从业者说。

ONT 创始人李俊进一步指出,链上扩容只是公链要做的一个点,实际上很多业务并不需要在链上做撮合,几千到一万的 TPS 足矣。

因此,在加密货币的主链之外建立外围或第二层交易网络的链下扩容成为越来越多公链的主流选择。Nervos 联合创始人吕国宁告诉链捕手,已经有大量区块链社区头部研究者与开发者在关注 Layer2 解决方案,解决方案也已经百花齐放,包括侧链、闪电网络、Plasma、Truebit 等代表性技术。

以公链项目 aelf 为例,其联合创始人陈注伶告诉链捕手,aelf 在区块链架构主打的特性就是「主链+多级侧链」,链与链间使用专门的跨链算法,来实现相对隔离的业务单元间的资源协同,记账节点运行在集群上,节点内部通过并行化方案提升吞吐量指标。

另一个重要趋势是垂直公链正在增多,即越来越多项目试图专门为某一个垂直领域开发公链基础设施,对某些行业特有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目前尤以物联网、金融和内容领域居多。

币安创始人赵长鹏就曾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表示,他认为目前的主流公链玩家都无法取得长期成功,因为任何为通用智能合约设计的区块链运行速度都不会很快,现有区块链将把这个市场让给更专门化的区块链。

不过从现实来看,前述扩容方案仅停留在构思与早期开发阶段的不在少数,它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仍是很大的未知数。


02 DApp 生态难搭


强大的底层技术支撑是公链必备的基础条件,拥有大量开发者与 DApp 搭建闭环生态,则是公链走向大规模推广落地的必要条件,尤其是能带来庞大用户规模的杀手级优质应用。

因此 ,在深耕底层技术的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吸引并寻找开发者前来开发各种 DApp、搭建生态也是公链们极其重要的任务。

除了前文论述的技术竞争力,公链吸引开发者的重要优势就是低门槛。以太坊虽然技术成熟度相对较高,但它的智能合约与虚拟机都采用了全新的开发语言 Solidity,对程序员不够友好,开发工具也不齐全。「区块链没能大规模应用,智能合约语言及其易操作性是很大的制约。」前量子链首席工程师、现 DREP 联合创始人徐小龙告诉链捕手。

因此,很多新兴公链都在这方面下功夫,通过各种办法降低开发者在该公链进行开发的技术门槛,解决方案主要有提供丰富的 SDK 乃至于模板化的开发程序、采用程序员友好度高的语言编写智能合约与虚拟机、优化开发流程等。

据了解,近期波场、CyberMiles、量子链等都在计划上线其虚拟机,可支持更多类型传统开发语言,同时兼容以太坊 Solidity 语言。

链捕手还了解道,今年还有很多公链推出了开发者激励计划,通过奖励吸引开发者前来开发并提交 DApp。星云链、公信链、ONT 等公链在今年都相继推出了开发者激励计划,以公信链近期推出的活动为例,用户推荐 1 名有效开发者可获价值 300 元左右的 Token,开发者提交 DApp 并通过审核即可获得价值 1000 元左右的 Token,在后续评选中排名靠前的 DApp 可获得更多奖励。

不过从星云链激励计划结束的这三四个月表现来看,此类活动效果不容乐观。

更多的公链在主动出击,通过各种方式邀请优质项目迁移或者开发 DApp。BUMO 联合创始人郭强告诉链捕手,除了常规性动作,他们最近一直在与英诺等传统 VC 进行沟通与合作,计划将团队优秀、应用场景不适合信息互联网的被投项目进行通证经济模型改造,吸引这些项目前来开发 DApp。

据了解,BUMO 近几个月已经接触近 200 个项目团队,其中进行初步技术对接的项目则有近 80 个,上线 DApp 有 10 余个。

对外投资也是公链们拓展生态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投资可以将其他优质项目纳入自身的生态圈,譬如开发 DApp 应用、提供第三方服务等。今年此类投资案例包括 NULS 投资 PRISM、阿希链投资 Dreamworld 和 OKGaEx、Achain 投资 ADTrue 和 PundiX,LendChain、Lucia、Prophet 等公信链上的 DApp 则都拿到了公信宝的投资。

但总体而言,大部分公链在 DApp 生态的营造上仍是失败的,不仅数量较少,仅有的数个或数十个 DApp 几乎都没有真实用户,许多 DApp 的开发与运营都陷入停滞,「上线即破发」的现象普遍存在,量子链更被币民吐槽为破发币的聚集地。

更为不利的是,不少 DApp 或代币正在从二三线公链中撤离到以太坊或者 EOS。6 月,Kcash 钱包就将其代币由基于 Achain 智能合约平台的 Token 转换为基于以太坊 ERC20 的 Token;此后几个月,AWARE、CFun 等 DApp 也相继从量子链迁移至以太坊,CFun 项目方更是不留情面地表示,「Qtum 项目的发展进入瓶颈期,后期技术未达到需求,生态圈较为狭窄,不再适合 CFun DApp 后续发展。」

不过徐小龙告诉链捕手,这些 DApp 的离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在上更多交易所时遇到了困难,大部分交易所和钱包优先支持以太坊上的 ERC20 代币,造成 Token 流动性不足以及受众过窄。

归根结底,这批公链在技术没有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仍无法形成规模化的社区共识,外力作用下产生的 DApp 则由于各种利益关系易发展畸形,难以取得预期效果。「而且,大部分人的思维惯性都很强,对以太坊或 EOS 存在先入为主为观念。」徐小龙补充道。


03 熊市的摧残


虽然一众公链提出了形形色色的技术解决方案以及争夺开发者的策略,希望快人一步在区块链行业取得领先地位,但在目前区块链行业并不成熟、市场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其路途可谓障碍重重,加之今年这次深不见底的超级熊市,可谓雪上加霜。

这次熊市对公链最显而易见的影响是资产贬值、资金短缺。由于不少公链团队缺乏金融操作经验,未能及时将募集而来的 ETH 或 BTC 兑换为现金,私募到的资金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缩水,用于市场营销、团队激励的项目 Token 缩水更为严重。

特别是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创新性,以及公链提出的各种衍生技术的复杂性,公链从开始开发到测试网上线、主网上线、主网迭代、大规模应用落地通常需要 2-3 年时间,资金的短缺使得这部分新兴公链被迫开源节流,同时公链开发与推广进展缓慢。

据链捕手了解,某知名公链为了补充资金弹药,甚至已经安排技术团队做一些外包技术工作。公链开发团队离职人员亦不在少数,徐小龙告诉链捕手,他的新项目 DREP 在招聘时就发现有许多二三线公链的开发人员求职。

部分公链的开发进展已经明显落后于白皮书的规划,多次推迟主网上线时间,例如 ZIL、AE 等。至于提到的种种扩容技术,其技术实现度亦普遍较低,落地时间大多虚无缥缈,生态拓展同样进展缓慢。

「从去年到今年上半年,那是公链行业的一段非理性繁荣时期,如今已经进入公链的寒冬。」吕国宁说道。

显然,在熊市的催化下,市场上既有公链玩家的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一部分公链会被市场淘汰甚至主动离开,一部分公链则会借此机会完成技术储备、弯道超车。一场事关公链生死存活的过冬战争正在拉开帷幕。

「 接下来几个月或者一年,大部分公链都会面临落地、也就是交付的问题,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公链危机产生的时候。」ArcBlock 创始人冒志鸿如此说道。


文:龚荃宇;编辑:潘宇波

NEO:“中国以太坊”传奇落幕?

投研leek 发表了文章 • 2018-07-30 21:25 • 来自相关话题

 
“NEO是个傻逼项目,根本没东西,后来全是资本盘玩起来的,达鸿飞手里没几个币。”
7月3日深夜,“中国比特币首富”李笑来辣评币圈大佬与头部区块链项目的一段录音在网上疯传。这段长达近一小时的对话,一时之间把有“中国以太坊”之称的NEO推进了舆论漩涡。

此前,NEO因为代码更新不力以及市场表现不佳等,已经在持币者中间引发了持续的讨论与焦虑。“都说2018年是底层公链爆发的一年,已经有一大波公链上线露头,NEO这几个月却一直不温不火,真是急死我了。”一名NEO持币者向核财经APP表达了他的不安。

而在7月11日,NEO创始人达鸿飞在一次区块链发展论坛上宣讲其最新的Token容器理论,也未彻底吸引冒雨前来的众多区块链关注者。“直接说Token是你闷声发大财的杠杆,岂不是更到位?”在现场,30岁出头的李强(化名)频频摇头、面露不屑地评论道。

在这位深谙NEO往事的持币者眼里,今年公链竞争非常激烈,NEO如果不积极作为,那它被淘汰是早晚的事。


跌下云端的公链明星


小蚁、量子与公信宝,曾是国产公链的“三架马车”。其中,2014年正式立项的“小蚁”被誉为中国第一个原创区块链项目。它于2015年6月在Github实时开源;同年10月20日晚9时开始众筹时,24小时就实现了40%的募资额。2017年6月22日,小蚁完成以“数字资产”为核心的去中心化金融交易平台到智能经济分布式网络的战略升级,更名为“NEO”,寓意新的开始。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新晋公链CTO告诉核财经APP,他非常羡慕NEO,因为它在ICO的黄金时段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后来者很难再遇如此良机。

作为早期国产公链的“明星”,小蚁寄托了众多区块链人士的期望,一度风头无两。2015年,小蚁QQ群还是链圈为数不多的活跃社群之一,群内500多人曾在1个多月内创下高达7.3万行的聊天记录,其中不乏关于共识机制、股权众筹、区块链未来的讨论。其创始人达鸿飞,亦是币圈名人漫画扑克牌中当仁不让的“红桃K”。

许是与NEO战略升级这一利好消息有关,上线交易所以来一直在1美元上下浮动的小蚁/NEO,在2017年6月中旬出现了明显的价格变化。CoinMarketCap数据显示,此后,NEO创造了千倍币的佳绩,2018年1月15日,NEO价格一度冲高至196.85美元历史高位(众筹价为1元人民币),市值超过了110亿美元。今年2月,达鸿飞甚至在NEO DevCon大会上放言,2020年前使NEO成为世界第一的区块链项目。

“他的这一席话,让很多中国人陷入了疯狂。”李强说,他就是在那时上了NEO的车。

然而,正当人们以为NEO的前方“一路小平坡”时,NEO价格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小幅振荡下行后于3月9日跌破100美元,当日市值即缩水至约60亿美元。

掩藏于风光之后的疑问,就在这时冒了出来。3月,有网民发布“扒皮帖”质疑,NEO区块性能差,不具备达鸿飞声称的平台“每秒钟支持1000次交易”的技术特征;此外,NEO项目采用的DBFT共识机制使得网络被攻击的风险较高。他们指出,NEO其实是条中心化的链,并担心随着越来越多的ICO在NEO上进行,其广告表现与实际表现会有严重分歧。

几天后,达鸿飞针对网友质疑逐一做出回应。但这番回应最终未能挽回NEO已经流失的信任。在数字货币市场总体熊市时期,NEO价格迄今并无较大起色。


亲密“兄弟”


在区块链不长的发展历史中,公链一直扮演着基础设施的角色,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如知名区块链研究者、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理事长元道所言,2018年是公链元年,主流力量纷纷入场,未来10年得公链者得天下。

也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区块链专家指出,众多公链上线进场,反证目前公链存在明显不足,还无法实现真正的安全、可靠和高效。

而在众多入场的公链中,相比NEO,李强显然更为看好本体网络ONT。“在熊市寒冬,考验的不光是韭菜们,还有明星项目的底蕴和含金量。”李强告诉核财经APP。

有资深韭菜爆料,ONT和NEO其实都是Onchain(分布科技)旗下的区块链项目,不分你我。对此,尽管NEO创始人张铮文解释两者是“不同的项目和不同的团队,只是合作关系”,但从公开资料看,两者关系极为亲密已是不争的事实。

ONT官方资料显示,小蚁创始人达鸿飞是ONT的唯一投资人顾问。

有业内人士称,ONT在技术上近似NEO,可以看作NEO的2.0版本。

5月24日,NEO官网发布消息,宣称NEO Foundation和Ontology Foundation共同出资400万人民币成立联合工作组,“将在标准化技术接口、共享智能合约生态、打造智能合约开放标准、推进跨链创新技术研究等方向展开工作”。

7月19日,张铮文告诉核财经APP:“NEO是一个开源社区,是社区化运作;ONT是一个公司项目,由分布科技负责开发。”NEO官网并未公布其办公地址,但实际上,Onchain与NEO同层办公,两家公司同处上海杨浦区创智天地企业中心5号楼,房号一为301一为303,办公场所采用了统一的装饰风格与颜色。值得注意的是,NEO对应的公司中文名为上海尼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核财经APP查询天眼查发现,该公司注册时间却为今年3月7日,注册地在上海浦东新区,公司法人为陈志同。

就在上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核财经APP,NEO技术团队的大部分力量已移师ONT,留下的技术人员仅满足维护需求。其言下之意,NEO的疲弱或与此相关。

NEO技术主力是否移师ONT姑且不论,而NEO技术力量薄弱,从项目代码更新次数等方面已可见一斑。区块链研究机构TokenInsight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29日,NEO项目的代码更新次数、参与人数分别为414与21,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ETH、EOS,亦逊于QTUM、ONT;而在最近一个月,NEO仅有1次代码提交。

TokenInsight方面认为,NEO虽已发布一年有余,但这不能成为代码库更新频率低的理由。对于任何一个公链项目而言,主网发布仅仅是生态的开始。更有代码审计专家指出,主网上线后,为确保生态运作和跟上技术发展,代码更新更为频繁才是正途。

核财经APP查询天眼查亦发现,6月5日至7月25日,上海尼遨信息科技公司共发布16条招聘信息,其中多数涉及NEO技术岗位,如区块链测试工程师、区块链软件开发员(Java)、.NET技术工程师、区块链核心开发工程师、高级网络协议(P2P)开发工程师、UI设计师等。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目前,NEO仍然保持着较高的社区活跃度。TokenInsight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7月28日与7月29日两天NEO人气值虽较ETH差强人意,但远超ADA与ONT。尽管如此,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NEO的异常。

“NEO近期的各项工作都很迟缓。”一位上海媒体记者如是表示。

NEO设有较为完善的月报制度。而核财经APP注意到,自6月6日发布《5月月报》后,《6月月报》截至记者发稿时仍未与公众见面。

自NEO上线以来,达鸿飞一直视以太坊为赶超目标。但诸多数据业已表明NEO距离超越ETH仍很遥远。如从最新持币钱包地址数看,据TokenInsight介绍,NEO只有206352个,低于ETH与EOS。

NEO创始人张铮文告诉核财经APP,眼下,NEO已停止开发2.x版本,正在设计3.0版本。根据7月10日NEO的官方博客,这一全新版本专为大型企业用例而构建,将提供更高的TPS和稳定性、扩展的智能合约API、优化的经济和定价模型等。更重要的是,NEO将重新设计其核心模块。

对NEO而言,这不啻又一重要转向。但一位业内人士称,就NEO的使命而言,此举无疑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看不懂NEO。”他说道。
“达鸿飞到处演讲布道,完全没有重视公链领域的竞争。”7月11日,李强自言自语道,“这是自废武功,没有前途。”
 
 
原文作者:Vincent, 核财经
  查看全部
1000.jpg

 
“NEO是个傻逼项目,根本没东西,后来全是资本盘玩起来的,达鸿飞手里没几个币。”
7月3日深夜,“中国比特币首富”李笑来辣评币圈大佬与头部区块链项目的一段录音在网上疯传。这段长达近一小时的对话,一时之间把有“中国以太坊”之称的NEO推进了舆论漩涡。

此前,NEO因为代码更新不力以及市场表现不佳等,已经在持币者中间引发了持续的讨论与焦虑。“都说2018年是底层公链爆发的一年,已经有一大波公链上线露头,NEO这几个月却一直不温不火,真是急死我了。”一名NEO持币者向核财经APP表达了他的不安。

而在7月11日,NEO创始人达鸿飞在一次区块链发展论坛上宣讲其最新的Token容器理论,也未彻底吸引冒雨前来的众多区块链关注者。“直接说Token是你闷声发大财的杠杆,岂不是更到位?”在现场,30岁出头的李强(化名)频频摇头、面露不屑地评论道。

在这位深谙NEO往事的持币者眼里,今年公链竞争非常激烈,NEO如果不积极作为,那它被淘汰是早晚的事。


跌下云端的公链明星


小蚁、量子与公信宝,曾是国产公链的“三架马车”。其中,2014年正式立项的“小蚁”被誉为中国第一个原创区块链项目。它于2015年6月在Github实时开源;同年10月20日晚9时开始众筹时,24小时就实现了40%的募资额。2017年6月22日,小蚁完成以“数字资产”为核心的去中心化金融交易平台到智能经济分布式网络的战略升级,更名为“NEO”,寓意新的开始。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新晋公链CTO告诉核财经APP,他非常羡慕NEO,因为它在ICO的黄金时段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后来者很难再遇如此良机。

作为早期国产公链的“明星”,小蚁寄托了众多区块链人士的期望,一度风头无两。2015年,小蚁QQ群还是链圈为数不多的活跃社群之一,群内500多人曾在1个多月内创下高达7.3万行的聊天记录,其中不乏关于共识机制、股权众筹、区块链未来的讨论。其创始人达鸿飞,亦是币圈名人漫画扑克牌中当仁不让的“红桃K”。

许是与NEO战略升级这一利好消息有关,上线交易所以来一直在1美元上下浮动的小蚁/NEO,在2017年6月中旬出现了明显的价格变化。CoinMarketCap数据显示,此后,NEO创造了千倍币的佳绩,2018年1月15日,NEO价格一度冲高至196.85美元历史高位(众筹价为1元人民币),市值超过了110亿美元。今年2月,达鸿飞甚至在NEO DevCon大会上放言,2020年前使NEO成为世界第一的区块链项目。

“他的这一席话,让很多中国人陷入了疯狂。”李强说,他就是在那时上了NEO的车。

然而,正当人们以为NEO的前方“一路小平坡”时,NEO价格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小幅振荡下行后于3月9日跌破100美元,当日市值即缩水至约60亿美元。

掩藏于风光之后的疑问,就在这时冒了出来。3月,有网民发布“扒皮帖”质疑,NEO区块性能差,不具备达鸿飞声称的平台“每秒钟支持1000次交易”的技术特征;此外,NEO项目采用的DBFT共识机制使得网络被攻击的风险较高。他们指出,NEO其实是条中心化的链,并担心随着越来越多的ICO在NEO上进行,其广告表现与实际表现会有严重分歧。

几天后,达鸿飞针对网友质疑逐一做出回应。但这番回应最终未能挽回NEO已经流失的信任。在数字货币市场总体熊市时期,NEO价格迄今并无较大起色。


亲密“兄弟”


在区块链不长的发展历史中,公链一直扮演着基础设施的角色,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如知名区块链研究者、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理事长元道所言,2018年是公链元年,主流力量纷纷入场,未来10年得公链者得天下。

也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区块链专家指出,众多公链上线进场,反证目前公链存在明显不足,还无法实现真正的安全、可靠和高效。

而在众多入场的公链中,相比NEO,李强显然更为看好本体网络ONT。“在熊市寒冬,考验的不光是韭菜们,还有明星项目的底蕴和含金量。”李强告诉核财经APP。

有资深韭菜爆料,ONT和NEO其实都是Onchain(分布科技)旗下的区块链项目,不分你我。对此,尽管NEO创始人张铮文解释两者是“不同的项目和不同的团队,只是合作关系”,但从公开资料看,两者关系极为亲密已是不争的事实。

ONT官方资料显示,小蚁创始人达鸿飞是ONT的唯一投资人顾问。

有业内人士称,ONT在技术上近似NEO,可以看作NEO的2.0版本。

5月24日,NEO官网发布消息,宣称NEO Foundation和Ontology Foundation共同出资400万人民币成立联合工作组,“将在标准化技术接口、共享智能合约生态、打造智能合约开放标准、推进跨链创新技术研究等方向展开工作”。

7月19日,张铮文告诉核财经APP:“NEO是一个开源社区,是社区化运作;ONT是一个公司项目,由分布科技负责开发。”NEO官网并未公布其办公地址,但实际上,Onchain与NEO同层办公,两家公司同处上海杨浦区创智天地企业中心5号楼,房号一为301一为303,办公场所采用了统一的装饰风格与颜色。值得注意的是,NEO对应的公司中文名为上海尼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核财经APP查询天眼查发现,该公司注册时间却为今年3月7日,注册地在上海浦东新区,公司法人为陈志同。

就在上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核财经APP,NEO技术团队的大部分力量已移师ONT,留下的技术人员仅满足维护需求。其言下之意,NEO的疲弱或与此相关。

NEO技术主力是否移师ONT姑且不论,而NEO技术力量薄弱,从项目代码更新次数等方面已可见一斑。区块链研究机构TokenInsight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29日,NEO项目的代码更新次数、参与人数分别为414与21,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ETH、EOS,亦逊于QTUM、ONT;而在最近一个月,NEO仅有1次代码提交。

TokenInsight方面认为,NEO虽已发布一年有余,但这不能成为代码库更新频率低的理由。对于任何一个公链项目而言,主网发布仅仅是生态的开始。更有代码审计专家指出,主网上线后,为确保生态运作和跟上技术发展,代码更新更为频繁才是正途。

核财经APP查询天眼查亦发现,6月5日至7月25日,上海尼遨信息科技公司共发布16条招聘信息,其中多数涉及NEO技术岗位,如区块链测试工程师、区块链软件开发员(Java)、.NET技术工程师、区块链核心开发工程师、高级网络协议(P2P)开发工程师、UI设计师等。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目前,NEO仍然保持着较高的社区活跃度。TokenInsight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7月28日与7月29日两天NEO人气值虽较ETH差强人意,但远超ADA与ONT。尽管如此,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NEO的异常。

“NEO近期的各项工作都很迟缓。”一位上海媒体记者如是表示。

NEO设有较为完善的月报制度。而核财经APP注意到,自6月6日发布《5月月报》后,《6月月报》截至记者发稿时仍未与公众见面。

自NEO上线以来,达鸿飞一直视以太坊为赶超目标。但诸多数据业已表明NEO距离超越ETH仍很遥远。如从最新持币钱包地址数看,据TokenInsight介绍,NEO只有206352个,低于ETH与EOS。

NEO创始人张铮文告诉核财经APP,眼下,NEO已停止开发2.x版本,正在设计3.0版本。根据7月10日NEO的官方博客,这一全新版本专为大型企业用例而构建,将提供更高的TPS和稳定性、扩展的智能合约API、优化的经济和定价模型等。更重要的是,NEO将重新设计其核心模块。

对NEO而言,这不啻又一重要转向。但一位业内人士称,就NEO的使命而言,此举无疑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看不懂NEO。”他说道。
“达鸿飞到处演讲布道,完全没有重视公链领域的竞争。”7月11日,李强自言自语道,“这是自废武功,没有前途。”
 
 
原文作者:Vincent, 核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