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最神秘的高频交易巨头说起

chainnews 发表了文章 • 2019-06-10 10:58 • 来自相关话题

全球顶级高频交易公司中,有一家公司低调、神秘、独特,它就是 Jump Trading LLC。

过去 15 年,这家公司的高频交易员队伍在持续壮大。去年,Jump 成功跻身 CME(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顶级高频交易公司之列,年度营收超 5 亿美元。

与一些高频交易公司创始人出身计算机程序员不同,Jump 的两位创始人 Bill DiSomma 和 Paul Gurinas 都是 CME 场内交易员出身。1992 年两人相遇,当时正值金融市场开始向电子化交易趋势发展,他们预感到计算机将在套利交易中占据绝对优势。因此在 1999 年两人双双辞职创办了 Akamai Trading LLC 公司,并在 2001 年将公司更名为 Jump,并沿用至今。

在此期间,CME 集团董事会成员 William Shepard 购买了 Jump 公司的一些股份。目前,人们无法在 CME 集团网站上找到 William Shepard 的任何图片。CME 集团甚至在今年年初的调查文件中都没有指出他参股的 Jump 公司。

Jump 还是极少数几家成为 CME 结算成员的高频交易公司。这意味着,根据 CME 的规则,Jump 为满足最低预付金要求而支付的交易费用是最低的。


最大特点 —— 低调


与华尔街张扬奢华的风格不同,牛气冲天的 Jump 异常低调。在狭窄的高频交易圈之外,Jump 公司并不广为人知,直到今年四月被纽约检方传讯。

根据今年年初公司官网信息显示,尽管公司在纽约、伦敦和新加坡都设有分公司,但总部却不在华尔街,而是在芝加哥北部城区。但即便这样的信息当前都已经从网站上消失了。彭博新闻社文章称,Jump 的总部办公楼以前是仓库,其所处区域 Cabrini-Green Homes 曾是全美最危险的保障性住房,高层已被陆续拆除。

而这些资料之所以被删除,和纽约监管机构有关。华尔街见闻网站曾在今年 4 月提及,当时,纽约总检察官 Eric Schneiderman 办公室向 Jump 等六家高频交易公司派发传票。随后,该公司官网的绝大多数信息就此踪影全无。

自从金融作家 Michael Lewis 在新作《Flash Boys: A Wall Street Revolt(追踪高频交易——华尔街猎狼者)》中指责美国股市是被操纵之后,同样位于芝加哥的对冲基金 Typhon Capital Management LLC 首席执行官 James Koutoulas 表示:

高频交易员们试图避免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不仅如此,Jump 公司施行高度的保密制度。关于公司的一切信息连已经离职的员工都必须守口如瓶,更不要说公司高管和创始人了。而交易小组之间的交易策略信息也不共享。

Jump 是一家少数人控股的公司,仅使用自有资金开展交易,因此,外界难以知晓它的内部运作或者财务状况,除了今年官网被删的信息透露出该公司有 350 多名雇员以外,Jump 公司的多数情况都笼罩在重重迷雾之中。

Jump 公司和高官们也不怎么回应任何形式的采访请求,也拒绝回复媒体的电话或者电子邮件。

然而,还是有些「漏网之鱼」的。根据美国证券委员会 2010 年的资料,人们总算知道,当年 Jump 公司净利润为 2.68 亿美元,营业收入为 5.12 亿美元。而根据另一份 SEC 资料,该公司甚至在 2008 年时的利润都高达 3.16 亿美元。SEC 今年的资料显示,截止今年 3 月底,Jump 公司持有的美股总市值约为 2.39 亿美元。


决胜关键 —— 速度


类似对冲基金巨头文艺复兴科技公司,Jump 也聘用了大量的科学家、数学家和程序员来设计复杂的计算机算法系统,使用几分之一秒的速度标准来交易欧美股票、期货、外汇及债券。

对于高频交易公司来说,交易速度几乎是决胜的唯一关键。Jump 的交易系统速度接近光速,而与竞争对手之间的激烈竞争仅是为了减少几毫秒。这就意味着,假若 Jump 已经签署了光纤网络租赁协议,但马上就有一条更快的网络建设完毕,那么 Jump 将毫不犹豫租下更快的那条光纤网。该公司一度同时使用四条不同的光纤网络。

为了保证极高的交易速度,华尔街见闻曾提及,Jump 甚至斥巨资购买了退役的军用信号发射塔,而其他的高频交易公司通常只是租赁微波塔。与光纤相比,信号塔微波技术可以将传输时间缩短一倍,这将帮助公司大幅提升利润。这座微波信号塔高 800 英尺,1983 年时曾为北约军队在巴尔干传送过情报。

Jump 将投资资金分配给 20 个小组,这些交易小组都是独立交易的,并以独立成本核算的形式单独运营。每个小组的投资资产也不一样,有的交易所有金融资产,而有些则只专注于一种资产。

Jump 吸引交易员的一点还在于其类似硅谷的办公氛围。员工着装随意,每周五提供午餐,平日还有娱乐项目和体育赛事。每年夏季还举办员工野餐会。还曾在芝加哥艺术学院和菲尔德博物馆 (Field Museum) 举办过假日派对。

不过,轻松的办公氛围不能掩饰公司对员工的高要求。曾经历过 Jump 面试的人说,Jump 有着非常强烈的「拼命工作 努力赚钱 (work-hard and reward-hard)」的公司文化。
 
 
文章来源:公众号 量化与对冲 查看全部
qunt.jpeg

全球顶级高频交易公司中,有一家公司低调、神秘、独特,它就是 Jump Trading LLC。

过去 15 年,这家公司的高频交易员队伍在持续壮大。去年,Jump 成功跻身 CME(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顶级高频交易公司之列,年度营收超 5 亿美元。

与一些高频交易公司创始人出身计算机程序员不同,Jump 的两位创始人 Bill DiSomma 和 Paul Gurinas 都是 CME 场内交易员出身。1992 年两人相遇,当时正值金融市场开始向电子化交易趋势发展,他们预感到计算机将在套利交易中占据绝对优势。因此在 1999 年两人双双辞职创办了 Akamai Trading LLC 公司,并在 2001 年将公司更名为 Jump,并沿用至今。

在此期间,CME 集团董事会成员 William Shepard 购买了 Jump 公司的一些股份。目前,人们无法在 CME 集团网站上找到 William Shepard 的任何图片。CME 集团甚至在今年年初的调查文件中都没有指出他参股的 Jump 公司。

Jump 还是极少数几家成为 CME 结算成员的高频交易公司。这意味着,根据 CME 的规则,Jump 为满足最低预付金要求而支付的交易费用是最低的。


最大特点 —— 低调


与华尔街张扬奢华的风格不同,牛气冲天的 Jump 异常低调。在狭窄的高频交易圈之外,Jump 公司并不广为人知,直到今年四月被纽约检方传讯。

根据今年年初公司官网信息显示,尽管公司在纽约、伦敦和新加坡都设有分公司,但总部却不在华尔街,而是在芝加哥北部城区。但即便这样的信息当前都已经从网站上消失了。彭博新闻社文章称,Jump 的总部办公楼以前是仓库,其所处区域 Cabrini-Green Homes 曾是全美最危险的保障性住房,高层已被陆续拆除。

而这些资料之所以被删除,和纽约监管机构有关。华尔街见闻网站曾在今年 4 月提及,当时,纽约总检察官 Eric Schneiderman 办公室向 Jump 等六家高频交易公司派发传票。随后,该公司官网的绝大多数信息就此踪影全无。

自从金融作家 Michael Lewis 在新作《Flash Boys: A Wall Street Revolt(追踪高频交易——华尔街猎狼者)》中指责美国股市是被操纵之后,同样位于芝加哥的对冲基金 Typhon Capital Management LLC 首席执行官 James Koutoulas 表示:

高频交易员们试图避免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不仅如此,Jump 公司施行高度的保密制度。关于公司的一切信息连已经离职的员工都必须守口如瓶,更不要说公司高管和创始人了。而交易小组之间的交易策略信息也不共享。

Jump 是一家少数人控股的公司,仅使用自有资金开展交易,因此,外界难以知晓它的内部运作或者财务状况,除了今年官网被删的信息透露出该公司有 350 多名雇员以外,Jump 公司的多数情况都笼罩在重重迷雾之中。

Jump 公司和高官们也不怎么回应任何形式的采访请求,也拒绝回复媒体的电话或者电子邮件。

然而,还是有些「漏网之鱼」的。根据美国证券委员会 2010 年的资料,人们总算知道,当年 Jump 公司净利润为 2.68 亿美元,营业收入为 5.12 亿美元。而根据另一份 SEC 资料,该公司甚至在 2008 年时的利润都高达 3.16 亿美元。SEC 今年的资料显示,截止今年 3 月底,Jump 公司持有的美股总市值约为 2.39 亿美元。


决胜关键 —— 速度


类似对冲基金巨头文艺复兴科技公司,Jump 也聘用了大量的科学家、数学家和程序员来设计复杂的计算机算法系统,使用几分之一秒的速度标准来交易欧美股票、期货、外汇及债券。

对于高频交易公司来说,交易速度几乎是决胜的唯一关键。Jump 的交易系统速度接近光速,而与竞争对手之间的激烈竞争仅是为了减少几毫秒。这就意味着,假若 Jump 已经签署了光纤网络租赁协议,但马上就有一条更快的网络建设完毕,那么 Jump 将毫不犹豫租下更快的那条光纤网。该公司一度同时使用四条不同的光纤网络。

为了保证极高的交易速度,华尔街见闻曾提及,Jump 甚至斥巨资购买了退役的军用信号发射塔,而其他的高频交易公司通常只是租赁微波塔。与光纤相比,信号塔微波技术可以将传输时间缩短一倍,这将帮助公司大幅提升利润。这座微波信号塔高 800 英尺,1983 年时曾为北约军队在巴尔干传送过情报。

Jump 将投资资金分配给 20 个小组,这些交易小组都是独立交易的,并以独立成本核算的形式单独运营。每个小组的投资资产也不一样,有的交易所有金融资产,而有些则只专注于一种资产。

Jump 吸引交易员的一点还在于其类似硅谷的办公氛围。员工着装随意,每周五提供午餐,平日还有娱乐项目和体育赛事。每年夏季还举办员工野餐会。还曾在芝加哥艺术学院和菲尔德博物馆 (Field Museum) 举办过假日派对。

不过,轻松的办公氛围不能掩饰公司对员工的高要求。曾经历过 Jump 面试的人说,Jump 有着非常强烈的「拼命工作 努力赚钱 (work-hard and reward-hard)」的公司文化。
 
 
文章来源:公众号 量化与对冲

苹果发布的 CryptoKit 和密码学有关,但与密码货币无关

chainnews 发表了文章 • 2019-06-06 15:51 • 来自相关话题

苹果在刚刚举行的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 2019)中发布了新的「CryptoKit」框架。通过该框架,软件开发者可以在苹果即将发布的新系统 iOS 13,macOS 10.15 和 tvOS 13 中,安全和高效的执行特定的加密算法。

这个消息让币圈的朋友兴奋了一下子。

众所周知,加密算法是区块链技术得以实现的重要根基,所以这件事在加密货币社区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甚至有夸张的言论说苹果可能会开发加密货币钱包。但事实上,CryptoKit 和密码学有关,意味着未来可能会支持越来越多的算法和提供更多的硬件加密方案,但这与密码货币关系不大。

被币安收购的 Trust 钱包的创始人 Viktor Radchenko 在苹果发布 CryptoKit 后评论:






离把你的手机变成一个硬件钱包仅有几步之遥了。

但另一名区块链开发者 Ronald Mannak 却泼了一盆冷水:






    CryptoKit 是一个「密码学」的框架,但并不是「加密货币」的框架。 CryptoKit 的发布并不能暗示苹果正在改变对加密货币的态度。
    苹果之前已经有了一个密码学框架「CommonCrypto」,但 CryptoKit 更强大一些。CryptoKit 是一个对 Swift 编程语言更友好的框架,并且包含了更多的哈希算法,比如说众望所归的 SHA256。
    CryptoKit 的功能并不一定需要「Secure Enclave」协处理器(目前在售的 iOS 设备和部分 Mac 支持)。
    与 CommonCrypto 框架类似,如果设备未集成 Secure Enclave,CryptoKit 就会回退并使用苹果设备内置的「钥匙串 | Keychain」功能处理加密算法作为替代。
    从目前的开发文档中可以看到 Secure Enclave 仅支持 secp256r1 (也叫 prime256) 这一种椭圆曲线,并不是比特币、以太坊和其他区块链常用的 secp256k1。除非以后硬件升级,否则你的 iPhone 是不可能变成一台硬件钱包的。







    再者,就算 CryptoKit 支持区块链常用的 secp256k1,那通过 CryptoKit 生成的私钥也是没办法被 Secure Enclave 的外部所读取的。你可以(通过 CryptoKit)使用这个私钥生成公钥或者执行消息签名,但你永远无法获得私钥本身。所以也就没办法备份这个私钥,这个限制可能会非常不方便钱包的使用场景。

    对 Swift 开发者而言 CryptoKit 是一个很好的新功能,但这并不是加密货币社区所想要的那种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 CryptoKit 中,苹果加入了一些常用的加密算法。在开发文档中,苹果是这样介绍的:

使用 CryptoKit 执行常用的加密算法:

    计算和对比安全摘要
    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创建和对比数字签名,或执行交换公钥的操作
    除了可以在内存中储存密钥,也可以在「Secure Enclave」中储存并管理私钥
    创建「对称」密钥,并执行消息的验证或加密等功能
    相比底层接口,更推荐使用 CryptoKit 框架。CryptoKit 可以替开发者管理指针,自动处理那些可以让 App 更安全的任务,比如在内存释放期间覆盖敏感数据



再仔细看文档中所支持的加密算法,大多是由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 (NIST) 发布的通用和标准的加密算法。

包含:

    AES-GCM 对称加密算法
    ChaCha20-Poly1305 对称加密算法
    HMAC 消息认证算法
    第二代安全哈希算法 SHA-2 系列,包含 SHA-512,SHA-384,SHA-256
    非对称加密算法(又称公钥加密算法),包含 Curve25519,P-521,P-384,P-256 这四种椭圆曲线



而且开发者可以调用 Secure Enclave 自带的 P-256 算法进行硬件加解密。

Secure Enclave (安全区域)是 Apple A7 (初次集成在 iPhone 5S 中,用以保证「触控 ID」的安全性)或更高版本 A 系列处理器中集成的协处理器,它为数据保护密钥管理提供所有加密操作,即使在内核遭到入侵的情况下,也可维护数据保护的完整性。而且在 Secure Enclave 内部生成的密钥使用真正的硬件随机数生成器。

虽然比特币使用了许多和密码学相关的算法,但最重要的至少会包含这两个:SHA-256,secp256k1。

    SHA-256 是第二代安全哈希算法,比特币也在不止一处使用了该算法,比如在计算工作量证明的时候 (PoW)
    secp256k1 是非对称加密算法中的一种椭圆曲线,比特币的私钥可以通过该算法生成对应的公钥



非常可惜的是,Secure Enclave 支持的 P-256 的椭圆曲线是 secp256r1,而不是比特币采用的 secp256k1。这也就意味着无法将现有的苹果设备变成一台硬件钱包。就算还是可以在苹果设备上开发软件钱包,但也是用不到这个 CryptoKit 框架的,需要开发者自己实现或者使用第三方代码库。

CryptoKit 还处于 Beta 阶段,而且这也是苹果发布的第一个版本而已,所以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苹果专门独立出一个框架用以处理密码学相关的算法,是一个值得肯定并会影响深远的决策,未来可能会支持越来越多的算法和提供更多的硬件加密方案。但以现阶段的细节来看,对区块链技术的普及还是比较有限的。

有意思的是,CryptoKit 和 CryptoKitties ( 迷恋猫,一个曾经最热门的基于以太坊的收集类游戏)相比只多了最后的 ties 这四个字母,也许这也是为什么 CryptoKit 和币圈有关系的理由。


参考介绍Secure Enclave 的文档:

https://www.apple.com/cn/iphone/business/docs/iOSSecurityGuide.pdf


撰文:潘致雄 查看全部
201906061544161.jpg

苹果在刚刚举行的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 2019)中发布了新的「CryptoKit」框架。通过该框架,软件开发者可以在苹果即将发布的新系统 iOS 13,macOS 10.15 和 tvOS 13 中,安全和高效的执行特定的加密算法。

这个消息让币圈的朋友兴奋了一下子。

众所周知,加密算法是区块链技术得以实现的重要根基,所以这件事在加密货币社区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甚至有夸张的言论说苹果可能会开发加密货币钱包。但事实上,CryptoKit 和密码学有关,意味着未来可能会支持越来越多的算法和提供更多的硬件加密方案,但这与密码货币关系不大。

被币安收购的 Trust 钱包的创始人 Viktor Radchenko 在苹果发布 CryptoKit 后评论:

201906061544162.jpg


离把你的手机变成一个硬件钱包仅有几步之遥了。

但另一名区块链开发者 Ronald Mannak 却泼了一盆冷水:

201906061544163.jpg


    CryptoKit 是一个「密码学」的框架,但并不是「加密货币」的框架。 CryptoKit 的发布并不能暗示苹果正在改变对加密货币的态度。
    苹果之前已经有了一个密码学框架「CommonCrypto」,但 CryptoKit 更强大一些。CryptoKit 是一个对 Swift 编程语言更友好的框架,并且包含了更多的哈希算法,比如说众望所归的 SHA256。
    CryptoKit 的功能并不一定需要「Secure Enclave」协处理器(目前在售的 iOS 设备和部分 Mac 支持)。
    与 CommonCrypto 框架类似,如果设备未集成 Secure Enclave,CryptoKit 就会回退并使用苹果设备内置的「钥匙串 | Keychain」功能处理加密算法作为替代。
    从目前的开发文档中可以看到 Secure Enclave 仅支持 secp256r1 (也叫 prime256) 这一种椭圆曲线,并不是比特币、以太坊和其他区块链常用的 secp256k1。除非以后硬件升级,否则你的 iPhone 是不可能变成一台硬件钱包的。



201906061544174.jpg


    再者,就算 CryptoKit 支持区块链常用的 secp256k1,那通过 CryptoKit 生成的私钥也是没办法被 Secure Enclave 的外部所读取的。你可以(通过 CryptoKit)使用这个私钥生成公钥或者执行消息签名,但你永远无法获得私钥本身。所以也就没办法备份这个私钥,这个限制可能会非常不方便钱包的使用场景。

    对 Swift 开发者而言 CryptoKit 是一个很好的新功能,但这并不是加密货币社区所想要的那种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 CryptoKit 中,苹果加入了一些常用的加密算法。在开发文档中,苹果是这样介绍的:

使用 CryptoKit 执行常用的加密算法:


    计算和对比安全摘要
    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创建和对比数字签名,或执行交换公钥的操作
    除了可以在内存中储存密钥,也可以在「Secure Enclave」中储存并管理私钥
    创建「对称」密钥,并执行消息的验证或加密等功能
    相比底层接口,更推荐使用 CryptoKit 框架。CryptoKit 可以替开发者管理指针,自动处理那些可以让 App 更安全的任务,比如在内存释放期间覆盖敏感数据




再仔细看文档中所支持的加密算法,大多是由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 (NIST) 发布的通用和标准的加密算法。

包含:


    AES-GCM 对称加密算法
    ChaCha20-Poly1305 对称加密算法
    HMAC 消息认证算法
    第二代安全哈希算法 SHA-2 系列,包含 SHA-512,SHA-384,SHA-256
    非对称加密算法(又称公钥加密算法),包含 Curve25519,P-521,P-384,P-256 这四种椭圆曲线




而且开发者可以调用 Secure Enclave 自带的 P-256 算法进行硬件加解密。

Secure Enclave (安全区域)是 Apple A7 (初次集成在 iPhone 5S 中,用以保证「触控 ID」的安全性)或更高版本 A 系列处理器中集成的协处理器,它为数据保护密钥管理提供所有加密操作,即使在内核遭到入侵的情况下,也可维护数据保护的完整性。而且在 Secure Enclave 内部生成的密钥使用真正的硬件随机数生成器。

虽然比特币使用了许多和密码学相关的算法,但最重要的至少会包含这两个:SHA-256,secp256k1。


    SHA-256 是第二代安全哈希算法,比特币也在不止一处使用了该算法,比如在计算工作量证明的时候 (PoW)
    secp256k1 是非对称加密算法中的一种椭圆曲线,比特币的私钥可以通过该算法生成对应的公钥




非常可惜的是,Secure Enclave 支持的 P-256 的椭圆曲线是 secp256r1,而不是比特币采用的 secp256k1。这也就意味着无法将现有的苹果设备变成一台硬件钱包。就算还是可以在苹果设备上开发软件钱包,但也是用不到这个 CryptoKit 框架的,需要开发者自己实现或者使用第三方代码库。

CryptoKit 还处于 Beta 阶段,而且这也是苹果发布的第一个版本而已,所以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苹果专门独立出一个框架用以处理密码学相关的算法,是一个值得肯定并会影响深远的决策,未来可能会支持越来越多的算法和提供更多的硬件加密方案。但以现阶段的细节来看,对区块链技术的普及还是比较有限的。

有意思的是,CryptoKit 和 CryptoKitties ( 迷恋猫,一个曾经最热门的基于以太坊的收集类游戏)相比只多了最后的 ties 这四个字母,也许这也是为什么 CryptoKit 和币圈有关系的理由。


参考介绍Secure Enclave 的文档:

https://www.apple.com/cn/iphone/business/docs/iOSSecurityGuide.pdf


撰文:潘致雄

加密基金巨头灰度“亮家底”:1个月买入1.1万个比特币,已坐拥19.7亿美元比特币

8btc 发表了文章 • 2019-05-30 17:31 • 来自相关话题

美国加密资产管理公司、加密资产基金巨头灰度公司(Grayscale Investments)近日亮出了自己的丰厚家底。根据发布的一份图表显示,在该公司总共管理了价值大约21亿美元的加密资产,比特币投资信托基金(GBTC)达到了19.7亿美元,占据近94%的份额。该公司于5月28日在推特上发布了这些数据。

根据公布的数据,除了比特币信托基金(GBTC)之外,该公司还指出,其比特币现金信托基金价值670万美元,以太坊信托基金价值1,300万美元,而XRP信托基金价值570万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的第二大信托基金是ETC,价值4,130万美元,而唯一一个隐私币信托基金,Zcash信托基金,价值1,130万美元。

本月早些时候,Grayscale Investments称2019年第一季度基金产品流入同比增长42%。

比特币分析师Rhythm今日发推称,

    “灰度在2019年4月购买了超过1.1万个BTC,而比特币网络每月开采5.4万个BTC,灰度购买BTC的数量占BTC全球每月供应量的21%左右。机构投资者正在FOMO(害怕错过)比特币。”







正如此前的数据显示,自加密市场寒冬触底以来,持有1000至10000个比特币的钱包数量急剧增加,表明在价格下跌期间,囤币的数量有了显著增加。一部分就包括机构投资者的资金入场。

 
GBTC呈现巨额溢价,比特币隐含价值超过1.1万美元
 

根据数据显示,通过公开交易的灰度比特币投资信托基金(GBTC),投资者正在支付巨额溢价,对当前的加密牛市进行买入。

根据BTC在灰度公司加密资产储备中所占的比例,GBTC的股价溢价约为37%。

目前,GBTC的交易价格为每股11.44美元,使比特币的隐含价格超过11600美元,相当于每个比特币溢价近3000美元。

 
放弃黄金,选择比特币
 

灰度公司最近一直在推动其“放弃黄金”运动,试图说服更多的人投资其加密产品。该公司正在提供一些应用最广泛的加密资产投资工具,由认可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使用,让客户在严格监管和透明的环境下投资加密市场。

该基金产品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使用一种传统的投资工具,让机构投资者得以了解全球领先加密货币的价格走势。他们不必担心这些加密资产的存储、购买或管理自己的私钥。此外,这些产品还伴随着额外的红利,也可以通过一些美国IRA和经纪账户持有这些股票。

 
“愚蠢的”钱正在买进?
 

根据该信托目前每股11.44美元的价格计算,如果投资者通过GBTC购买一个比特币,由于这个投资工具存在的溢价,其购买成本将超过1.1万美元。在这种溢价水平买入,很可能会被贴上“愚蠢”货币的标签,即押注比特币进入新的牛市。

这个公开交易的股票(在一些美国交易服务上都有提供,如证券经纪商TD Ameritrade)很可能是FOMO(害怕错过)投资者迅速获得一些敞口的最简单方式,他们清楚地知道他们或许还能以相对于在受监管的交易所(如Coinbase、Gemini或Kraken)的币同样高的溢价退出短期交易。


原文:
https://finance.yahoo.com/news/bitcoin-trading-significant-premium-grayscale-140044351.html
https://cointelegraph.com/news/grayscale-btc-holdings-make-up-197b-of-21b-assets-under-management
编译:Kyle 查看全部
201905300716099251.jpg

美国加密资产管理公司、加密资产基金巨头灰度公司(Grayscale Investments)近日亮出了自己的丰厚家底。根据发布的一份图表显示,在该公司总共管理了价值大约21亿美元的加密资产,比特币投资信托基金(GBTC)达到了19.7亿美元,占据近94%的份额。该公司于5月28日在推特上发布了这些数据。

根据公布的数据,除了比特币信托基金(GBTC)之外,该公司还指出,其比特币现金信托基金价值670万美元,以太坊信托基金价值1,300万美元,而XRP信托基金价值570万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的第二大信托基金是ETC,价值4,130万美元,而唯一一个隐私币信托基金,Zcash信托基金,价值1,130万美元。

本月早些时候,Grayscale Investments称2019年第一季度基金产品流入同比增长42%。

比特币分析师Rhythm今日发推称,


    “灰度在2019年4月购买了超过1.1万个BTC,而比特币网络每月开采5.4万个BTC,灰度购买BTC的数量占BTC全球每月供应量的21%左右。机构投资者正在FOMO(害怕错过)比特币。”



201905300709324521.jpg


正如此前的数据显示,自加密市场寒冬触底以来,持有1000至10000个比特币的钱包数量急剧增加,表明在价格下跌期间,囤币的数量有了显著增加。一部分就包括机构投资者的资金入场。

 
GBTC呈现巨额溢价,比特币隐含价值超过1.1万美元
 

根据数据显示,通过公开交易的灰度比特币投资信托基金(GBTC),投资者正在支付巨额溢价,对当前的加密牛市进行买入。

根据BTC在灰度公司加密资产储备中所占的比例,GBTC的股价溢价约为37%。

目前,GBTC的交易价格为每股11.44美元,使比特币的隐含价格超过11600美元,相当于每个比特币溢价近3000美元。

 
放弃黄金,选择比特币
 

灰度公司最近一直在推动其“放弃黄金”运动,试图说服更多的人投资其加密产品。该公司正在提供一些应用最广泛的加密资产投资工具,由认可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使用,让客户在严格监管和透明的环境下投资加密市场。

该基金产品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使用一种传统的投资工具,让机构投资者得以了解全球领先加密货币的价格走势。他们不必担心这些加密资产的存储、购买或管理自己的私钥。此外,这些产品还伴随着额外的红利,也可以通过一些美国IRA和经纪账户持有这些股票。

 
“愚蠢的”钱正在买进?
 

根据该信托目前每股11.44美元的价格计算,如果投资者通过GBTC购买一个比特币,由于这个投资工具存在的溢价,其购买成本将超过1.1万美元。在这种溢价水平买入,很可能会被贴上“愚蠢”货币的标签,即押注比特币进入新的牛市。

这个公开交易的股票(在一些美国交易服务上都有提供,如证券经纪商TD Ameritrade)很可能是FOMO(害怕错过)投资者迅速获得一些敞口的最简单方式,他们清楚地知道他们或许还能以相对于在受监管的交易所(如Coinbase、Gemini或Kraken)的币同样高的溢价退出短期交易。


原文:
https://finance.yahoo.com/news/bitcoin-trading-significant-premium-grayscale-140044351.html
https://cointelegraph.com/news/grayscale-btc-holdings-make-up-197b-of-21b-assets-under-management
编译:Kyle

Poloniex疯狂清退代币:下一个被炒的是谁?

gongxiang 发表了文章 • 2019-05-24 10:49 • 来自相关话题

Circle(有“美国版支付宝”之称的支付金融公司)2018年2月收购了美国最大的密码交易所之一Poloniex(俗称P网),自那以来,该交易所已采取“黑色星期五”的方式将一些项目退市。

事实上,几乎每过一个月,“前任”的名单就会越来越长。

最近的P网退市大屠杀(尽管只针对美国客户)的受害者在上周被大幅削减,包括Augur (REP)、Decred (DCR)和Lisk (LSK)。其它6个项目(ARDR、BCN、GAME、GAS、NXT、OMNI)也被投票淘汰。

(5月17日,P网发公告称将于5月30日停止为美国用户提供以上9种代币)

这些退市是在美国证交会发表声明后做出的,Circle表示,该声明“……对哪些加密资产可能被视为有价证券持有极其广泛的看法。”

在被Circle收购之前,Poloniex在业内享有“狂野西部”(Wild West)密码交易所的美誉,这是该公司积极扩张计划的结果,当时Poloniex列出了数十枚加密货币。

但据《纽约时报》的Nathaniel Popper称,美国证交会非正式地告诉Circle,只要Circle在收购后将该公司转型为一家受监管的交易所,监管机构就不会对Poloniex之前的行为采取任何强制措施。

Circle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杰里米·阿莱尔(Jeremy Allaire)去年7月做客劳拉·申(Laura Shin)的Unchained播客,他不愿谈及传闻中的与SEC的非正式对话。他表示,“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我们一直与监管机构保持积极、建设性的接触”,“我们将与他们(监管机构)充分合作”。

Circle后来公布了他们的资产框架,以确定他们将在所有交易所上市的项目,包括Poloniex。同样的框架也指导着他们的退市决定。

当被问及Circle 的资产框架时,Allaire解释说,“上市和退市以及整个框架也是我们的优先事项,我们将在这方面做很多工作。”

Poloniex的退市政策指出,它们剥离资产是为了确保该交易所符合它们的高标准,而这些退市显然对加密货币的持有者产生了负面影响。

例如,Poloniex公司在5月16日宣布了美国客户的代表会议,从那以后,REP的价格就下降了15%。






其他被退市的加密货币也有类似表现,而Poloniex去年一直在退市一批加密货币。

例如,Gnosis (GNO)在2018年10月3日被摘牌,此后一直处于下跌趋势(尽管很明显,当时这一趋势正处于全盛时期)。






通过分析Circle的资产框架,我们可以尝试预测下一个可能出现在刽子手暗杀名单上的加密货币。

应该指出的是,这些标准大多需要主观分析——框架相当模糊,Circle/Poloniex可能会发现,任何数字资产都落在某种程度的适用性上。

该框架将分析分为五个方面:


基本原则:确保项目“符合加密货币社区的核心原则”。






技术:确保基础技术是可靠的。






人员:确保项目成员是合格的、有经验的和强大的。他们同时关注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合作关系,这是件好事。






商业模式:这是另一个主观的衡量标准,看看是否有适合这个项目的市场。






市场动态:这似乎构成了大部分分析。Circle关注市场兴趣、交易量、交易对以及其他可用于衡量市场兴趣的交易所上市公司。







除了这个框架之外,公司可能还会做出一些业务决策,以控制未来的退市。交易所里的每一枚加密货币都需要维护。如果这些资产没有通过交易费用为公司赚钱,那么放弃它们是有道理的。


那么接下来可能会是哪些资产呢?


通过交叉参照资产框架和Poloniex仍在上市的代币,我们确定了四个未来可能面临退市风险的项目:

1.Vertcoin (VTC):该项目在过去24小时内,Poloniex的交易量为1.2万美元。尽管该项目从2014年开始运营,但市场(及其开发商)似乎真的失去了兴趣。

2.Primecoin (XPM): XPM唯一上市的其他交易所是CoinEgg、BX Thailand和Bittylicious——确切地说,这些交易所并不以致力于与监管机构合作而闻名。过去24小时,XPM在Poloniex上的交易量也达到了糟糕的7000万美元。

3.泡沫(FOAM):这是一个热门话题,因为在Circle被收购后,该公司于2018年12月在Poloniex上市,并发表了一篇博客文章,支持泡沫确实通过了他们的资产框架。也就是说,这些代币每天的交易量为1.3万美元。由于Poloniex的收费结构,这意味着他们每天从交易费用中获利30美元,才能让这枚加密货币上市……这值得维护吗?关于该项目的公开信息也非常少,这使得人们很难相信,如果该项目达到了足够高的公开披露标准,可以继续留在交易所。

4.LBRY Credits (LBC):这枚加密货币看起来不像其他加密货币那么“有风险”,但它在过去24小时内(5月21日)的交易量只有1万美元,而且只在另外两个交易量类似的交易所上市。话虽如此,开发人员还是很活跃的,去年提交的代码超过了平均水平,项目的数字市场精神可能符合“密码社区精神”。

尽管退市的竞争者很多,其中一些是交易量很大的Token,但上面提到的数字资产退市的几率似乎高于平均水平——至少从分析已发布的资产框架来看是这样。

话虽如此,任何在密码学领域呆过一段时间的人都知道逻辑和分析并不总是重要的——就像杀戮片一样,有时候只是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了错误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昨日,据The Block消息,有知情人士透露,加密初创公司Circle正寻求筹集1.5亿美元,远低于The Information今年3月报道的2.5亿美元目标,降低了40%。消息来源包括该公司的一名前员工和一名审查其投资推介台的人士。

目前,Circle拒绝对融资情况置评,但Circle指出其Circle Trade业务盈利,预计Poloniex在Q2和Q1会增加更多客户。


作者:Zach Wheeler
编译:共享财经 Neo
责编:共享财经 Alian 查看全部
Poloniex-and-Circle-graphic-608x400.jpg

Circle(有“美国版支付宝”之称的支付金融公司)2018年2月收购了美国最大的密码交易所之一Poloniex(俗称P网),自那以来,该交易所已采取“黑色星期五”的方式将一些项目退市。

事实上,几乎每过一个月,“前任”的名单就会越来越长。

最近的P网退市大屠杀(尽管只针对美国客户)的受害者在上周被大幅削减,包括Augur (REP)、Decred (DCR)和Lisk (LSK)。其它6个项目(ARDR、BCN、GAME、GAS、NXT、OMNI)也被投票淘汰。

(5月17日,P网发公告称将于5月30日停止为美国用户提供以上9种代币)

这些退市是在美国证交会发表声明后做出的,Circle表示,该声明“……对哪些加密资产可能被视为有价证券持有极其广泛的看法。”

在被Circle收购之前,Poloniex在业内享有“狂野西部”(Wild West)密码交易所的美誉,这是该公司积极扩张计划的结果,当时Poloniex列出了数十枚加密货币。

但据《纽约时报》的Nathaniel Popper称,美国证交会非正式地告诉Circle,只要Circle在收购后将该公司转型为一家受监管的交易所,监管机构就不会对Poloniex之前的行为采取任何强制措施。

Circle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杰里米·阿莱尔(Jeremy Allaire)去年7月做客劳拉·申(Laura Shin)的Unchained播客,他不愿谈及传闻中的与SEC的非正式对话。他表示,“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我们一直与监管机构保持积极、建设性的接触”,“我们将与他们(监管机构)充分合作”。

Circle后来公布了他们的资产框架,以确定他们将在所有交易所上市的项目,包括Poloniex。同样的框架也指导着他们的退市决定。

当被问及Circle 的资产框架时,Allaire解释说,“上市和退市以及整个框架也是我们的优先事项,我们将在这方面做很多工作。”

Poloniex的退市政策指出,它们剥离资产是为了确保该交易所符合它们的高标准,而这些退市显然对加密货币的持有者产生了负面影响。

例如,Poloniex公司在5月16日宣布了美国客户的代表会议,从那以后,REP的价格就下降了15%。

201905240938181.png


其他被退市的加密货币也有类似表现,而Poloniex去年一直在退市一批加密货币。

例如,Gnosis (GNO)在2018年10月3日被摘牌,此后一直处于下跌趋势(尽管很明显,当时这一趋势正处于全盛时期)。

201905240938182.png


通过分析Circle的资产框架,我们可以尝试预测下一个可能出现在刽子手暗杀名单上的加密货币。

应该指出的是,这些标准大多需要主观分析——框架相当模糊,Circle/Poloniex可能会发现,任何数字资产都落在某种程度的适用性上。

该框架将分析分为五个方面:


基本原则:确保项目“符合加密货币社区的核心原则”。

201905240938183.png


技术:确保基础技术是可靠的。

201905240938194.png


人员:确保项目成员是合格的、有经验的和强大的。他们同时关注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合作关系,这是件好事。

201905240938195.png


商业模式:这是另一个主观的衡量标准,看看是否有适合这个项目的市场。

201905240938196.png


市场动态:这似乎构成了大部分分析。Circle关注市场兴趣、交易量、交易对以及其他可用于衡量市场兴趣的交易所上市公司。

201905240938197.png



除了这个框架之外,公司可能还会做出一些业务决策,以控制未来的退市。交易所里的每一枚加密货币都需要维护。如果这些资产没有通过交易费用为公司赚钱,那么放弃它们是有道理的。


那么接下来可能会是哪些资产呢?


通过交叉参照资产框架和Poloniex仍在上市的代币,我们确定了四个未来可能面临退市风险的项目:

1.Vertcoin (VTC):该项目在过去24小时内,Poloniex的交易量为1.2万美元。尽管该项目从2014年开始运营,但市场(及其开发商)似乎真的失去了兴趣。

2.Primecoin (XPM): XPM唯一上市的其他交易所是CoinEgg、BX Thailand和Bittylicious——确切地说,这些交易所并不以致力于与监管机构合作而闻名。过去24小时,XPM在Poloniex上的交易量也达到了糟糕的7000万美元。

3.泡沫(FOAM):这是一个热门话题,因为在Circle被收购后,该公司于2018年12月在Poloniex上市,并发表了一篇博客文章,支持泡沫确实通过了他们的资产框架。也就是说,这些代币每天的交易量为1.3万美元。由于Poloniex的收费结构,这意味着他们每天从交易费用中获利30美元,才能让这枚加密货币上市……这值得维护吗?关于该项目的公开信息也非常少,这使得人们很难相信,如果该项目达到了足够高的公开披露标准,可以继续留在交易所。

4.LBRY Credits (LBC):这枚加密货币看起来不像其他加密货币那么“有风险”,但它在过去24小时内(5月21日)的交易量只有1万美元,而且只在另外两个交易量类似的交易所上市。话虽如此,开发人员还是很活跃的,去年提交的代码超过了平均水平,项目的数字市场精神可能符合“密码社区精神”。

尽管退市的竞争者很多,其中一些是交易量很大的Token,但上面提到的数字资产退市的几率似乎高于平均水平——至少从分析已发布的资产框架来看是这样。

话虽如此,任何在密码学领域呆过一段时间的人都知道逻辑和分析并不总是重要的——就像杀戮片一样,有时候只是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了错误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昨日,据The Block消息,有知情人士透露,加密初创公司Circle正寻求筹集1.5亿美元,远低于The Information今年3月报道的2.5亿美元目标,降低了40%。消息来源包括该公司的一名前员工和一名审查其投资推介台的人士。

目前,Circle拒绝对融资情况置评,但Circle指出其Circle Trade业务盈利,预计Poloniex在Q2和Q1会增加更多客户。


作者:Zach Wheeler
编译:共享财经 Neo
责编:共享财经 Alian

趣头条——前区块链时代一次不成功的实验

leeks 发表了文章 • 2019-05-22 11:13 • 来自相关话题

北京时间5月21日凌晨,趣头条(Nasdaq:QTT)今日发布了截至3月31日的2019财年第一财季财报。报告显示,趣头条第一财季净亏损为人民币6.882亿元(约合1.025亿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的净亏损为人民币3.026亿元,亏损额同比增长127.4%。

趣头条的股价也于5月20日跌至5美元,创上市以来的新低。同时趣头条宣布原CEO李磊由于个人原因,将不再担任公司CEO一职,但仍将保留董事职务并兼任副董事长,创始人兼董事长谭思亮将接任CEO一职。

而观察趣头条的模式,其操作像极了目前的区块链产品,尤其是经济制度的设计,和许多区块链资讯产品类似。因此,许多区块链从业者都将趣头条模式视为区块链落地应用的先行“哨兵”。在2018年9月14日,趣头条上市时,有文章还认为是区块链模式的一种胜利。

然而,持续的亏损似乎表明,这次前区块链时代的产品,并不那么成功。


趣头条和区块链的关系


2016年6月,趣头条上线。作为一个资讯平台,趣头条带来了一种截然不同的经济分配机制。

门户时代资讯平台分配机制是:广告主将广告费给资讯平台,比如新浪新闻、腾讯新闻等门户新闻网站。这些平台会把绝大多数收入留在自己体内,当然为了解决版权问题,这些平台也会去购买内容,但都是一家一家谈,没有什么达成全行业共识的模式。实力较弱的内容提供方不会获得收益。





(制图:互链脉搏)


再后来,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百家号等都建立了创作者的激励计划,将从广告主获取的收入部分给到创造流量的内容创作者。





(制图:互链脉搏)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产品也将收益进行了共享,但没有人将其和区块链挂上关系。原因是,“挖矿”的机制仍不明确,没有“共识”可言。收益分配多寡全凭平台方说了算。

趣头条开创了新的模式是广告主的钱给到平台,平台返还给读者。





(制图:互链脉搏)


和其他资讯类产品不同,趣头条有一套复杂的记账机制来判断给读者多少激励,并且相对比较透明。读者知道自己怎样的行为能获得多少的激励。

趣头条给读者的激励记账符号是“金币”,金币来自多种“挖矿”操作,包括阅读即挖矿、活跃即挖矿、分享即挖矿、评论即挖矿、使用趣头条产品即挖矿等。

当中的很多挖矿行为和很多原生区块链社交媒体非常相似,比如国外知名的Steemit、国内团队开发的币世界、网易圈圈、币乎等,都用很多行为记录来实现“虚拟货币”的分配。

“虚拟货币”用区块链来记录,就是“加密货币”,可以实现某种价值的交易。在趣头条的模式中,将其发行的虚拟货币——“金币”和平台的广告收入进行锚定。

如下图所示,除了记账方式的不同,趣头条和其他区块链媒体平台似乎没什么不同。而依托趣头条(背后投资人有腾讯、小米、人民网)的信用,其信任机制可以在不需要区块链的情况下,维系其运营。





(制表:互链脉搏)


趣头条的启示


趣头条的设想是美好的:通过激励获取用户——通过用户来获取广告收入——通过广告收入再来奖励用户。实现完美闭环。

但是趣头条却面临着金币贬值情况。

去年上市前,趣头条金币和人民币的兑换比例是1元=1500~1600金币,仅仅半年过去,金币就贬值到1元=10000金币。

完美闭环正有演化成恶性循环的可能:通过激励获取用户——通过用户来获取广告收入——广告主发现广告ROI回报率很低——降低广告收入——降低用户激励——用户流失。

从一季度报告来观察,用户增速已经放缓。从2018年三季度环比69%的增速,下降到今年一季度的21.4%。





(数据来源:趣头条财报 制图:互链脉搏)


事实上,趣头条为了维系这个循环,用融资的钱进行用户激励,于是造成文章开头所述的一季度报的情况——亏损扩大。

可以说,趣头条是前区块链时代,由中心化组织用“通证经济”的思维进行的一次创新尝试。目前的结果并不算理想。

但这对正在打造“通证经济”的项目方提供了许多的启示。

首先,区块链从业人对“通证经济”寄予很高期望,原因是通过“通证”能够可信的建立股东(资方)、员工(生产者)、和用户(消费者)利益一致的生产关系(区块链是改变生产关系技术的由来)。

趣头条绑定了股东和用户的利益,但遗憾的是,内容生产者的利益没有照顾到,因此提及趣头条,广告主常常判断其内容质量不很好。而据有些广告主向互链脉搏介绍,趣头条能够带来很不错的CPC转化率,但是很难带来实际消费,因为趣头条的用户是为激励而来,而不是真正关心内容。“趣头条的用户是来赚钱的,不是来花钱的。”

其次,趣头条金币的发行和兑换比例较为随意,造成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最后,也是最核心的——趣头条建立的生产关系出了问题。趣头条将原本的消费者当成了生产者。一个媒体产品,读者是其消费者。比如在纸媒时代,读者需要购买报纸、杂志;即便到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公司采用的羊毛出在猪身上狗来买单的模式,将内容一定程度上免费给了读者,但读者将自己信息作为交换条件,本质还是消费者。

趣头条的模式是让读者成为“流量生产者”,刺激读者拉流量,进行工作奖励。而为奖励来的读者自然不是内容消费者,趣头条的广告主又需要基于内容进行广告投放,本身就是矛盾。

回到区块链的“通证经济”,项目方在设计奖励机制的时候,除了要考虑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还需要明确生产关系的分工,以及通证锚定的价值来源。

其实媒体天生存在简单的交易关系,就是内容价值直接交易。区块链作为价值互联网,可以实现内容价值的归内容,广告价值的归广告。广告价值可以用一条广告链解决,不需要媒体参与,媒体价值的实现同样不需要广告。

笔者理想的区块链+媒体应该是下面的模型:





(制图:互链脉搏)


平台方的核心工作是帮助读者找到需要的内容,帮助内容创作者找到适合的读者。

作者:互链脉搏评论员·元尚
来源:互链脉搏 查看全部
c539c4c7-61af-414a-b290-8e08ec6f0292.jpg

北京时间5月21日凌晨,趣头条(Nasdaq:QTT)今日发布了截至3月31日的2019财年第一财季财报。报告显示,趣头条第一财季净亏损为人民币6.882亿元(约合1.025亿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的净亏损为人民币3.026亿元,亏损额同比增长127.4%。

趣头条的股价也于5月20日跌至5美元,创上市以来的新低。同时趣头条宣布原CEO李磊由于个人原因,将不再担任公司CEO一职,但仍将保留董事职务并兼任副董事长,创始人兼董事长谭思亮将接任CEO一职。

而观察趣头条的模式,其操作像极了目前的区块链产品,尤其是经济制度的设计,和许多区块链资讯产品类似。因此,许多区块链从业者都将趣头条模式视为区块链落地应用的先行“哨兵”。在2018年9月14日,趣头条上市时,有文章还认为是区块链模式的一种胜利。

然而,持续的亏损似乎表明,这次前区块链时代的产品,并不那么成功。


趣头条和区块链的关系


2016年6月,趣头条上线。作为一个资讯平台,趣头条带来了一种截然不同的经济分配机制。

门户时代资讯平台分配机制是:广告主将广告费给资讯平台,比如新浪新闻、腾讯新闻等门户新闻网站。这些平台会把绝大多数收入留在自己体内,当然为了解决版权问题,这些平台也会去购买内容,但都是一家一家谈,没有什么达成全行业共识的模式。实力较弱的内容提供方不会获得收益。

201905221030011.jpg

(制图:互链脉搏)


再后来,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百家号等都建立了创作者的激励计划,将从广告主获取的收入部分给到创造流量的内容创作者。

201905221030012.jpg

(制图:互链脉搏)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产品也将收益进行了共享,但没有人将其和区块链挂上关系。原因是,“挖矿”的机制仍不明确,没有“共识”可言。收益分配多寡全凭平台方说了算。

趣头条开创了新的模式是广告主的钱给到平台,平台返还给读者。

201905221030013.jpg

(制图:互链脉搏)


和其他资讯类产品不同,趣头条有一套复杂的记账机制来判断给读者多少激励,并且相对比较透明。读者知道自己怎样的行为能获得多少的激励。

趣头条给读者的激励记账符号是“金币”,金币来自多种“挖矿”操作,包括阅读即挖矿、活跃即挖矿、分享即挖矿、评论即挖矿、使用趣头条产品即挖矿等。

当中的很多挖矿行为和很多原生区块链社交媒体非常相似,比如国外知名的Steemit、国内团队开发的币世界、网易圈圈、币乎等,都用很多行为记录来实现“虚拟货币”的分配。

“虚拟货币”用区块链来记录,就是“加密货币”,可以实现某种价值的交易。在趣头条的模式中,将其发行的虚拟货币——“金币”和平台的广告收入进行锚定。

如下图所示,除了记账方式的不同,趣头条和其他区块链媒体平台似乎没什么不同。而依托趣头条(背后投资人有腾讯、小米、人民网)的信用,其信任机制可以在不需要区块链的情况下,维系其运营。

201905221030024.jpg

(制表:互链脉搏)


趣头条的启示


趣头条的设想是美好的:通过激励获取用户——通过用户来获取广告收入——通过广告收入再来奖励用户。实现完美闭环。

但是趣头条却面临着金币贬值情况。

去年上市前,趣头条金币和人民币的兑换比例是1元=1500~1600金币,仅仅半年过去,金币就贬值到1元=10000金币。

完美闭环正有演化成恶性循环的可能:通过激励获取用户——通过用户来获取广告收入——广告主发现广告ROI回报率很低——降低广告收入——降低用户激励——用户流失。

从一季度报告来观察,用户增速已经放缓。从2018年三季度环比69%的增速,下降到今年一季度的21.4%。

201905221030035.jpg

(数据来源:趣头条财报 制图:互链脉搏)


事实上,趣头条为了维系这个循环,用融资的钱进行用户激励,于是造成文章开头所述的一季度报的情况——亏损扩大。

可以说,趣头条是前区块链时代,由中心化组织用“通证经济”的思维进行的一次创新尝试。目前的结果并不算理想。

但这对正在打造“通证经济”的项目方提供了许多的启示。

首先,区块链从业人对“通证经济”寄予很高期望,原因是通过“通证”能够可信的建立股东(资方)、员工(生产者)、和用户(消费者)利益一致的生产关系(区块链是改变生产关系技术的由来)。

趣头条绑定了股东和用户的利益,但遗憾的是,内容生产者的利益没有照顾到,因此提及趣头条,广告主常常判断其内容质量不很好。而据有些广告主向互链脉搏介绍,趣头条能够带来很不错的CPC转化率,但是很难带来实际消费,因为趣头条的用户是为激励而来,而不是真正关心内容。“趣头条的用户是来赚钱的,不是来花钱的。”

其次,趣头条金币的发行和兑换比例较为随意,造成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最后,也是最核心的——趣头条建立的生产关系出了问题。趣头条将原本的消费者当成了生产者。一个媒体产品,读者是其消费者。比如在纸媒时代,读者需要购买报纸、杂志;即便到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公司采用的羊毛出在猪身上狗来买单的模式,将内容一定程度上免费给了读者,但读者将自己信息作为交换条件,本质还是消费者。

趣头条的模式是让读者成为“流量生产者”,刺激读者拉流量,进行工作奖励。而为奖励来的读者自然不是内容消费者,趣头条的广告主又需要基于内容进行广告投放,本身就是矛盾。

回到区块链的“通证经济”,项目方在设计奖励机制的时候,除了要考虑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还需要明确生产关系的分工,以及通证锚定的价值来源。

其实媒体天生存在简单的交易关系,就是内容价值直接交易。区块链作为价值互联网,可以实现内容价值的归内容,广告价值的归广告。广告价值可以用一条广告链解决,不需要媒体参与,媒体价值的实现同样不需要广告。

笔者理想的区块链+媒体应该是下面的模型:

201905221030036.jpg

(制图:互链脉搏)


平台方的核心工作是帮助读者找到需要的内容,帮助内容创作者找到适合的读者。

作者:互链脉搏评论员·元尚
来源:互链脉搏

从横盘到暴涨,瑞波公司卖掉了25亿XRP

hashpai 发表了文章 • 2019-05-15 15:20 • 来自相关话题

一直注重合规化迟迟不愿意上线XRP的coinbase,昨天上午宣布,现在纽约的用户可以在该平台交易瑞波币了,于是XRP结束近半年的横盘,顺势上涨22%。

但几乎是同时,纽约金融服务部门NYDFS以保护企业隐私避免影响企业竞争地位为由,驳回了加密货币数据公司Messari创始人Ryan Selkis关于要求披露XRP II公司销售XRP具体情况的申请。

高涨的投机情绪似乎冲淡了大家对瑞波币中心化程度的质疑,手握瑞波总量60%的Ripple公司在XRP价格走势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依旧成迷。


1


进入2019年,矿工、散户、机构投资者们都在蠢蠢欲动,久违的躁动重新笼罩了币市,币价越发扑朔迷离了。

从年初至今,在看涨情绪的带动下,比特币价格上涨近120%,加密货币总市值翻了一翻,但以BTC计价的竞争币市值却在三月之后跌去了38%。几个月来,大多竞争币价格波动不定,唯独瑞波以日收益波动2.9%的数据,刷新了2013年最后一个季度以来波动性第二低的记录。

加密货币分析师Peter brandt在自己的推特上发布了一张XRP价格的走势图,并配文说:“庄家的动力在这个巨大的下降三角中发挥了作用,这说明市场是被操纵的,操纵者将价格维持在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图片来源:Peter brandt推特


为了考证这一说法,哈希派开始翻找Ripple官方地址的过往交易记录,于是我们发现了几个可疑的地址。







2018年底,ripple官方共向地址1、2中转入了2.4亿枚XRP

并将全部代币转入地址3中







随后经地址5、6转向地址4







其中有1.9亿枚XRP通过地址4流向交易所






在ripple公司公布的第一季度销售报告中表明,第一季度他们一共只卖出了xrp流通总量中的0.32%,即1.72亿枚代币,其中机构直接出售的数量约为0.63亿。很显然上述1.9亿XRP的交易并没有被包括在内。

从5月7日至今的一周时间内,又有3140万枚XRP转入地址4并流向了不同的交易所。而这,只不过是ripple庞大销售网络中的冰山一角。

在查阅交易记录的过程中,哈希派发现了Ripple用来出售XRP的地址之一:r49yezViZ8N6FtwwKg9byDYtJ3UDuJi1zv







据不完全统计,从18年4月至今的一年时间内,至少有10.62亿XRP从瑞波官方地址转出,通过以1zv结尾的地址流入了交易所。

越是追查越是发现,Peter brandt的分析似乎得到了某种印证。按照Peter brandt的后续推测,XRP市场没有足够的力量进一步反弹,操纵者只会越来越绝望;但市场分析最实际的作用就是用来被打脸的,XRP并没有走出预期的态势,反而一路直线上涨。






而除了通过以1zv结尾的地址出售代币之外,还有5.76亿的XRP从瑞波官方转出,通过不同地址直接转进了交易所。

这些被卖出代币的总量不过是官方公布数据的3.7倍而已。事实证明,币圈的真相大概比靠谱的行情分析还要稀缺。

另经粗略统计,最近一周内通过上述相关地址,至少又有1亿代币以不同方式出售给了交易所。

 
2


除了Ripple公司,另一个大量持有XRP的群体就是Ripple公司的创始团队。





截止2015年Ripple公司大概持有70%左右的XRP,创始团队持有20%


2018年1月,XRP的价格飙升50000%正处于巅峰状态,此时持有52亿XRP的Ripple创始人Chris Larsen,以80亿美元的身价成为首位上榜胡润富豪榜的加密货币富豪,福布斯认为他是区块链行业最富有的人。

然而在之后的几个月时间,XRP价格一落千丈,Ripple公司也因此被投资者以操纵市场的罪名告上了法庭,至今尚未有结论。而Chris Larsen的身家亦随之缩水75%。

出于对曾经币圈首富的敬畏,我们顺手查了查Chris Larsen的交易记录,发现:





部分中间地址省略,完整版见附录


一年时间内,从Chris Larsen个人地址转出,流向交易所的XRP超过了9亿枚。

瑞波CTO David Schwartz今年4月初在论坛上回答了网友关于“Ripple是否控制着XRP”的提问,他信誓旦旦的说:

     “XRP是一项独立的数字资产,不是任何个人或实体可以控制的。”


毕竟,承认瑞波币的中心化属性会得罪那么多付出真金白银的投资人,甚至还可能被扣上证券的帽子。


3


然而,在为瑞波币申辩了不到半个月之后,David Schwartz就一边鼓吹XRP值得,一边卖掉了自己手中的280万枚XRP,他说“我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面对网友的质疑,他回应称:

    “我大部分的流动性资产是XRP,大部分的非流动性资产是瑞波的股票,环境已经把我置于无法接受的风险之中了。在我第一次决定投资时,我和我的妻子达成了一项消除风险的策略,以防止我们破产,并且我也一直带着些许悲伤在遵循这一策略。”


其言之诚恳,要不是因为他在2018年高位套现一千多万,哈希派差点就要相信他了。





David Schwartz在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期间共出售1346万枚XRP,约合1814万美元


事到如今,谁还会认为过去几次XRP价格的涨跌完全是市场的结果?

瑞波币的投资者Scout早就在XRP聊天室里说过:

    “人们普遍认为价格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谁能控制资产分配变量谁就能操纵价格,这绝对不是魔法,只是一个计算程序,根据人为的输入来处理这些数字,就像每个人都知道,XRP的价值超过30美分,但它的价格却始终维持不变。这就是加密货币的时代。”


我们只需要耐心等待有人来把XRP的价格定高一点,在此之前请善待这个定价的人。

迫切想要看见收益的投资者总是缺乏耐心和记忆的,所以只要掌握了足够多的筹码,无论是谁都有可能将买币之人玩弄于股掌之上。很多投机者自然会认为,有庄家拉盘总好过一潭死水,但霍金说过即便相信了命中注定,过马路的时候我们也还是要左右看看的。

 
作者:不碎 查看全部
ripple-xrp.jpg

一直注重合规化迟迟不愿意上线XRP的coinbase,昨天上午宣布,现在纽约的用户可以在该平台交易瑞波币了,于是XRP结束近半年的横盘,顺势上涨22%。

但几乎是同时,纽约金融服务部门NYDFS以保护企业隐私避免影响企业竞争地位为由,驳回了加密货币数据公司Messari创始人Ryan Selkis关于要求披露XRP II公司销售XRP具体情况的申请。

高涨的投机情绪似乎冲淡了大家对瑞波币中心化程度的质疑,手握瑞波总量60%的Ripple公司在XRP价格走势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依旧成迷。


1


进入2019年,矿工、散户、机构投资者们都在蠢蠢欲动,久违的躁动重新笼罩了币市,币价越发扑朔迷离了。

从年初至今,在看涨情绪的带动下,比特币价格上涨近120%,加密货币总市值翻了一翻,但以BTC计价的竞争币市值却在三月之后跌去了38%。几个月来,大多竞争币价格波动不定,唯独瑞波以日收益波动2.9%的数据,刷新了2013年最后一个季度以来波动性第二低的记录。

加密货币分析师Peter brandt在自己的推特上发布了一张XRP价格的走势图,并配文说:“庄家的动力在这个巨大的下降三角中发挥了作用,这说明市场是被操纵的,操纵者将价格维持在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201905151043571.png

图片来源:Peter brandt推特


为了考证这一说法,哈希派开始翻找Ripple官方地址的过往交易记录,于是我们发现了几个可疑的地址。

201905151043572.jpg



2018年底,ripple官方共向地址1、2中转入了2.4亿枚XRP

并将全部代币转入地址3中

201905151043584.jpg



随后经地址5、6转向地址4

201905151043585.jpg



其中有1.9亿枚XRP通过地址4流向交易所

201905151043586.png


在ripple公司公布的第一季度销售报告中表明,第一季度他们一共只卖出了xrp流通总量中的0.32%,即1.72亿枚代币,其中机构直接出售的数量约为0.63亿。很显然上述1.9亿XRP的交易并没有被包括在内。

从5月7日至今的一周时间内,又有3140万枚XRP转入地址4并流向了不同的交易所。而这,只不过是ripple庞大销售网络中的冰山一角。

在查阅交易记录的过程中,哈希派发现了Ripple用来出售XRP的地址之一:r49yezViZ8N6FtwwKg9byDYtJ3UDuJi1zv

201905151043587.jpg



据不完全统计,从18年4月至今的一年时间内,至少有10.62亿XRP从瑞波官方地址转出,通过以1zv结尾的地址流入了交易所。

越是追查越是发现,Peter brandt的分析似乎得到了某种印证。按照Peter brandt的后续推测,XRP市场没有足够的力量进一步反弹,操纵者只会越来越绝望;但市场分析最实际的作用就是用来被打脸的,XRP并没有走出预期的态势,反而一路直线上涨。

201905151043598.jpg


而除了通过以1zv结尾的地址出售代币之外,还有5.76亿的XRP从瑞波官方转出,通过不同地址直接转进了交易所。

这些被卖出代币的总量不过是官方公布数据的3.7倍而已。事实证明,币圈的真相大概比靠谱的行情分析还要稀缺。

另经粗略统计,最近一周内通过上述相关地址,至少又有1亿代币以不同方式出售给了交易所。

 
2


除了Ripple公司,另一个大量持有XRP的群体就是Ripple公司的创始团队。

201905151043599.jpg

截止2015年Ripple公司大概持有70%左右的XRP,创始团队持有20%


2018年1月,XRP的价格飙升50000%正处于巅峰状态,此时持有52亿XRP的Ripple创始人Chris Larsen,以80亿美元的身价成为首位上榜胡润富豪榜的加密货币富豪,福布斯认为他是区块链行业最富有的人。

然而在之后的几个月时间,XRP价格一落千丈,Ripple公司也因此被投资者以操纵市场的罪名告上了法庭,至今尚未有结论。而Chris Larsen的身家亦随之缩水75%。

出于对曾经币圈首富的敬畏,我们顺手查了查Chris Larsen的交易记录,发现:

2019051510435910.jpg

部分中间地址省略,完整版见附录


一年时间内,从Chris Larsen个人地址转出,流向交易所的XRP超过了9亿枚。

瑞波CTO David Schwartz今年4月初在论坛上回答了网友关于“Ripple是否控制着XRP”的提问,他信誓旦旦的说:


     “XRP是一项独立的数字资产,不是任何个人或实体可以控制的。”



毕竟,承认瑞波币的中心化属性会得罪那么多付出真金白银的投资人,甚至还可能被扣上证券的帽子。


3


然而,在为瑞波币申辩了不到半个月之后,David Schwartz就一边鼓吹XRP值得,一边卖掉了自己手中的280万枚XRP,他说“我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面对网友的质疑,他回应称:


    “我大部分的流动性资产是XRP,大部分的非流动性资产是瑞波的股票,环境已经把我置于无法接受的风险之中了。在我第一次决定投资时,我和我的妻子达成了一项消除风险的策略,以防止我们破产,并且我也一直带着些许悲伤在遵循这一策略。”



其言之诚恳,要不是因为他在2018年高位套现一千多万,哈希派差点就要相信他了。

2019051510435911.jpg

David Schwartz在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期间共出售1346万枚XRP,约合1814万美元


事到如今,谁还会认为过去几次XRP价格的涨跌完全是市场的结果?

瑞波币的投资者Scout早就在XRP聊天室里说过:


    “人们普遍认为价格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谁能控制资产分配变量谁就能操纵价格,这绝对不是魔法,只是一个计算程序,根据人为的输入来处理这些数字,就像每个人都知道,XRP的价值超过30美分,但它的价格却始终维持不变。这就是加密货币的时代。”



我们只需要耐心等待有人来把XRP的价格定高一点,在此之前请善待这个定价的人。

迫切想要看见收益的投资者总是缺乏耐心和记忆的,所以只要掌握了足够多的筹码,无论是谁都有可能将买币之人玩弄于股掌之上。很多投机者自然会认为,有庄家拉盘总好过一潭死水,但霍金说过即便相信了命中注定,过马路的时候我们也还是要左右看看的。

 
作者:不碎

为推动更大规模商用落地,阿里、迅雷、百度、京东的区块链巨头春夏之变

leeks 发表了文章 • 2019-05-10 15:01 • 来自相关话题

2018年,中国区块链进入BIG-TECH时代。这一年,大中型互联网公司、金融公司纷纷发布了自己的区块链平台型产品。比如迅雷率先发布迅雷链,紧接着,腾讯发布TBaaS、百度发布超级链、阿里发布蚂蚁区块链 BaaS、京东发布JD chain……

一年之后,这些科技公司在区块链方面干劲更足了。4月初,京东区块链底层引擎JD Chain宣布对外开源并同步上线开源社区。而百度继2月份推出区块链引擎BBE平台后,近期也对外透露,其区块链系统即将开源。

阿里旗下的蚂蚁金服在年初挂牌独立区块链子公司蚂蚁区块链之后,近期对外表示,将以 “某种形式的代币”(some form of a token)在区块链上发行数字资产。

而在4月10日,迅雷链也一口气发布了包括支持EVM、WASM双虚拟机等在内的一系列新技术和web开发工具——Catalyst,进一步改善开发环境,提升开发效率,加速实现区块链应用的开发和落地。

从区块链底层技术的开源开放、激励机制的改进,再到应用场景的落地摸索,中国互联网公司在经历近两年的区块链试水之后,不仅加快了探索的步伐,而且纷纷开始“求变”,当中目的殊途同归——为了将区块链应用于实体经济。


BAJ、迅雷集体调整区块链战略布局
 

在互联网公司中,迅雷切入区块链领域最早,而调整区块链战略布局的速度也最快。

在迅雷发布了具备百万级TPS的高性能主链和TCFS文件系统之后,迅雷旋即将技术研发的方向瞄准了突破存储、扩展性能,以及改善区块链开发环境方面。

今年4月10日,迅雷链一口气发布了4项新技术,包括率先支持EVM、WASM双虚拟机模式,率先实现国密体系中签名逆推公钥的算法、在国密场景下减少存储空间需求等多项行业技术突破,以及革命性实现存储快照化、从根本上降低节点存储压力、提高节点启动速度,实用可行的隐私保护方案等。

此次随同双虚拟机公布的,还有一个全新的web开发工具,迅雷链将其命名为Catalyst——催化剂,意在希望能催化区块链应用开发的加快完成。

而迅雷链这一系列新技术的推出,无疑将构建更加强大的开发环境,进一步提升了区块链应用的开发效率,让迅雷链在2B和2C端应用落地和赋能实体经济方面充满更大的想象空间。

除了迅雷链,百度也在今年也重整了区块链业务的发展方向,从最初以BaaS平台作为切入点,到今年年初推出百度区块链引擎BBE平台,构建开源、商业化的“区块链操作系统”,发力DAPP应用开发。

而蚂蚁金服为了深耕区块链业务,在今年年初专门设立了两家子公司蚂蚁区块链和蚂蚁双链,重点发力区块链商业应用场景。不仅如此,近期蚂蚁金服区块链负责人张辉更是透露,蚂蚁金服正在探索联盟链上类似积分的激励机制,以促进企业间更高效的协同和价值流转。

实际上,早在去年,张辉就曾指出蚂蚁区块链的总体策略是以联盟链为主,突破商业与金融应用场景。而近期其在第三届“区块链商业峰会”(BoB)提出的正在探索如何以“某种形式的代币”(some form of a token)在区块链上发行数字资产,或正是在进一步推进资产可信的金融级应用的突破。

京东自去年发布区块链BaaS平台后,今年4月京东区块链底层引擎JD Chain也正式对外开源并同步上线开源社区,为企业级用户和开发者提供开源服务。

此外,京东在今年又重新发布了白皮书,在新版白皮书中,京东不仅公布了14个代表性的落地应用,还重点介绍了针对中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应用部署的模型,以及与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中科院软件所共同成立的区块链联合实验室,以寻求区块链下一代技术研发迭代和突破,以推动更大规模的商业应用落地。

从时间进度来看,国内互联网公司布局区块链业务最长不过2年光景,但为何在近期纷纷调整战略布局?

从需求端来看,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政务、金融、溯源、版权等2B领域的应用需求越发旺盛,BATJ、迅雷等在试水2B应用场景过程中已经拥有一定积累,调整区块链战略布局是为了更好贴合市场需求。

而另一方面,随着国内互联网公司的区块链技术不断突破,区块链业务正逐渐上升其重点发力的战略核心业务。如京东已经将区块链定位为集团级的技术战略之一,也是京东ABCD(AI、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四大核心技术能力之一。又比如百度推出的区块链引擎BBE平台,同样是其ABC(AI、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战略的核心产品之一。

事实上,进入2019年以来,整个区块链行业脱虚向实,产业发展更加注重应用落地已成为业界共识。对于国内互联网公司而言,无论是切割Token业务,探索联盟链积分机制,发力DAPP应用开发,还是构建开源、开放的区块链操作系统,互联网公司的集体调整战略布局,都是为了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更好地赋能实体经济。


互联网巨头区块链应用开枝散叶
 

两年前,相较于海外公链的高举高打,国内互联网公司在区块链布局方面却显得较为低调,但在推动区块链应用落地上却进展迅速。尤其是随着区块链虚火退怯,BATJ、迅雷等俨然已经成为推动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的中坚力量。

从行业分布来看,国内互联网公司区块链应用场景涵盖了政务、金融、溯源、版权、公益等十多个领域,其中,政务和金融是BAT重点推进的应用场景。





(BAT、迅雷、京东区块链应用分布统计 制图:互链脉搏)


在政务场景,腾讯和阿里巴巴主要聚焦在区块链电子发票方面,截至目前,二者与国家税务总局合作开发的区块链电子发票已经覆盖了从出行、餐饮、停车场、医疗、理赔和消费金融等多个领域,其中腾讯区块链电子发票截至3月底,累计开票已经超过了150万张。而百度在政务场景的应用主要是与北京互联网法院等合作共建天平链,助力“司法+区块链”落地。

而在金融场景,BAT主要聚焦在供应链金融领域,比如去年11月份,腾讯与联易联合打造的“微企链”,次月百度度小满与天风证券合作的“中泰天风-金保贝供应链金融第1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以及今年1月蚂蚁金服上线的“双链通”。

在国内互联网公司中,迅雷是区块链应用场景落地最多的公司。互链脉搏统计,目前在迅雷链上链的项目应用场景超过10多个,涵盖了从溯源、版权、公益、保险、医疗、游戏以及出行等领域。

比如在版权方面,迅雷不仅联合中国版权中心发布了中国数字版权唯一标识(DCI)标准联盟链,还中标了南方传媒“区块链创始节点系统建设项目”,在溯源方面,绿松石溯源系统和量子云码相继上线迅雷链,而在公益领域,迅雷链早在去年5月就已经与壹基金合作推动区块链应用落地。





(BAT、迅雷、京东部分区块链应用案例统计 制图:互链脉搏)


相比较之下,京东由于布局区块链时间相对较晚,其应用落地的步伐也较慢。目前,京东区块链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政务、金融、溯源和电子存证等几个重点领域。

不过,随着4月初京东区块链底层引擎JD Chain对外开源的启动,京东区块链的性能和应用场景开拓也给业界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2019年以来,区块链底层平台的开源和开放正成为越来越多互联网公司的共识,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区块链技术将会在更多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普及开来,而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也不再只是一句口号。


作者:互链脉搏资深编辑·梁山花荣
来源:互链脉搏资 查看全部
alipayillustration1.jpg

2018年,中国区块链进入BIG-TECH时代。这一年,大中型互联网公司、金融公司纷纷发布了自己的区块链平台型产品。比如迅雷率先发布迅雷链,紧接着,腾讯发布TBaaS、百度发布超级链、阿里发布蚂蚁区块链 BaaS、京东发布JD chain……

一年之后,这些科技公司在区块链方面干劲更足了。4月初,京东区块链底层引擎JD Chain宣布对外开源并同步上线开源社区。而百度继2月份推出区块链引擎BBE平台后,近期也对外透露,其区块链系统即将开源。

阿里旗下的蚂蚁金服在年初挂牌独立区块链子公司蚂蚁区块链之后,近期对外表示,将以 “某种形式的代币”(some form of a token)在区块链上发行数字资产。

而在4月10日,迅雷链也一口气发布了包括支持EVM、WASM双虚拟机等在内的一系列新技术和web开发工具——Catalyst,进一步改善开发环境,提升开发效率,加速实现区块链应用的开发和落地。

从区块链底层技术的开源开放、激励机制的改进,再到应用场景的落地摸索,中国互联网公司在经历近两年的区块链试水之后,不仅加快了探索的步伐,而且纷纷开始“求变”,当中目的殊途同归——为了将区块链应用于实体经济。


BAJ、迅雷集体调整区块链战略布局
 

在互联网公司中,迅雷切入区块链领域最早,而调整区块链战略布局的速度也最快。

在迅雷发布了具备百万级TPS的高性能主链和TCFS文件系统之后,迅雷旋即将技术研发的方向瞄准了突破存储、扩展性能,以及改善区块链开发环境方面。

今年4月10日,迅雷链一口气发布了4项新技术,包括率先支持EVM、WASM双虚拟机模式,率先实现国密体系中签名逆推公钥的算法、在国密场景下减少存储空间需求等多项行业技术突破,以及革命性实现存储快照化、从根本上降低节点存储压力、提高节点启动速度,实用可行的隐私保护方案等。

此次随同双虚拟机公布的,还有一个全新的web开发工具,迅雷链将其命名为Catalyst——催化剂,意在希望能催化区块链应用开发的加快完成。

而迅雷链这一系列新技术的推出,无疑将构建更加强大的开发环境,进一步提升了区块链应用的开发效率,让迅雷链在2B和2C端应用落地和赋能实体经济方面充满更大的想象空间。

除了迅雷链,百度也在今年也重整了区块链业务的发展方向,从最初以BaaS平台作为切入点,到今年年初推出百度区块链引擎BBE平台,构建开源、商业化的“区块链操作系统”,发力DAPP应用开发。

而蚂蚁金服为了深耕区块链业务,在今年年初专门设立了两家子公司蚂蚁区块链和蚂蚁双链,重点发力区块链商业应用场景。不仅如此,近期蚂蚁金服区块链负责人张辉更是透露,蚂蚁金服正在探索联盟链上类似积分的激励机制,以促进企业间更高效的协同和价值流转。

实际上,早在去年,张辉就曾指出蚂蚁区块链的总体策略是以联盟链为主,突破商业与金融应用场景。而近期其在第三届“区块链商业峰会”(BoB)提出的正在探索如何以“某种形式的代币”(some form of a token)在区块链上发行数字资产,或正是在进一步推进资产可信的金融级应用的突破。

京东自去年发布区块链BaaS平台后,今年4月京东区块链底层引擎JD Chain也正式对外开源并同步上线开源社区,为企业级用户和开发者提供开源服务。

此外,京东在今年又重新发布了白皮书,在新版白皮书中,京东不仅公布了14个代表性的落地应用,还重点介绍了针对中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应用部署的模型,以及与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中科院软件所共同成立的区块链联合实验室,以寻求区块链下一代技术研发迭代和突破,以推动更大规模的商业应用落地。

从时间进度来看,国内互联网公司布局区块链业务最长不过2年光景,但为何在近期纷纷调整战略布局?

从需求端来看,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政务、金融、溯源、版权等2B领域的应用需求越发旺盛,BATJ、迅雷等在试水2B应用场景过程中已经拥有一定积累,调整区块链战略布局是为了更好贴合市场需求。

而另一方面,随着国内互联网公司的区块链技术不断突破,区块链业务正逐渐上升其重点发力的战略核心业务。如京东已经将区块链定位为集团级的技术战略之一,也是京东ABCD(AI、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四大核心技术能力之一。又比如百度推出的区块链引擎BBE平台,同样是其ABC(AI、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战略的核心产品之一。

事实上,进入2019年以来,整个区块链行业脱虚向实,产业发展更加注重应用落地已成为业界共识。对于国内互联网公司而言,无论是切割Token业务,探索联盟链积分机制,发力DAPP应用开发,还是构建开源、开放的区块链操作系统,互联网公司的集体调整战略布局,都是为了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更好地赋能实体经济。


互联网巨头区块链应用开枝散叶
 

两年前,相较于海外公链的高举高打,国内互联网公司在区块链布局方面却显得较为低调,但在推动区块链应用落地上却进展迅速。尤其是随着区块链虚火退怯,BATJ、迅雷等俨然已经成为推动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的中坚力量。

从行业分布来看,国内互联网公司区块链应用场景涵盖了政务、金融、溯源、版权、公益等十多个领域,其中,政务和金融是BAT重点推进的应用场景。

201905101009051.png

(BAT、迅雷、京东区块链应用分布统计 制图:互链脉搏)


在政务场景,腾讯和阿里巴巴主要聚焦在区块链电子发票方面,截至目前,二者与国家税务总局合作开发的区块链电子发票已经覆盖了从出行、餐饮、停车场、医疗、理赔和消费金融等多个领域,其中腾讯区块链电子发票截至3月底,累计开票已经超过了150万张。而百度在政务场景的应用主要是与北京互联网法院等合作共建天平链,助力“司法+区块链”落地。

而在金融场景,BAT主要聚焦在供应链金融领域,比如去年11月份,腾讯与联易联合打造的“微企链”,次月百度度小满与天风证券合作的“中泰天风-金保贝供应链金融第1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以及今年1月蚂蚁金服上线的“双链通”。

在国内互联网公司中,迅雷是区块链应用场景落地最多的公司。互链脉搏统计,目前在迅雷链上链的项目应用场景超过10多个,涵盖了从溯源、版权、公益、保险、医疗、游戏以及出行等领域。

比如在版权方面,迅雷不仅联合中国版权中心发布了中国数字版权唯一标识(DCI)标准联盟链,还中标了南方传媒“区块链创始节点系统建设项目”,在溯源方面,绿松石溯源系统和量子云码相继上线迅雷链,而在公益领域,迅雷链早在去年5月就已经与壹基金合作推动区块链应用落地。

201905101009052.jpg

(BAT、迅雷、京东部分区块链应用案例统计 制图:互链脉搏)


相比较之下,京东由于布局区块链时间相对较晚,其应用落地的步伐也较慢。目前,京东区块链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政务、金融、溯源和电子存证等几个重点领域。

不过,随着4月初京东区块链底层引擎JD Chain对外开源的启动,京东区块链的性能和应用场景开拓也给业界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2019年以来,区块链底层平台的开源和开放正成为越来越多互联网公司的共识,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区块链技术将会在更多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普及开来,而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也不再只是一句口号。


作者:互链脉搏资深编辑·梁山花荣
来源:互链脉搏资

Facebook的“区块链革命”:进军加密货币支付系领域,但真准备好了吗?

binary 发表了文章 • 2019-05-10 14:50 • 来自相关话题

从2月14日摩根大通与加密货币的“情人节官宣”,到如今沸沸扬扬的Facebook进军加密货币支付系统,巨头身影在区块链市场上出现的愈加频繁。

巨头入场,固然是对区块链行业的整体利好,但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巨头在“革自己的命”。这种“革命”的决心是巨头能否真正布局区块链、推动区块链技术发展的关键。

从2018年开始,有关Facebook有意推出加密货币的消息不胫而走。

据《纽约时报》去年12月报道,Facebook计划推出与一篮子法定货币锚定的加密货币,并准备将其应用在WhatsApp中,用于用户点对点之间发送和接受资金。

最近,Facebook的发币计划又有了最新进展。5月3日,《华尔街日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Facebook的加密货币支付系统项目——“Project Libra”(天秤座计划),已秘密推进一年多时间。目前,Facebook正在寻求与Visa、万事达卡等多家金融公司和线上电子商务公司合作。另有资料表明,Facebook已经在当地时间4月20日从一家加密货币税务公司手中获得了“Libra”商标。

我们不禁要问:Facebook如此热衷区块链及数字货币的真实原因何在?究竟是怎样的战略布局?能否引起区块链行业巨变?


1、一条腿走路的巨人 谈起Facebook,首先想到的必是“社交”,其次可能就是“广告”。

社交是Facebook的基本属性。这种属性的强壮,为Facebook带来了海量的用户及数据。据当地时间4月24日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Facebook一季度的每日活跃用户数为15.6亿,同比增长8%;每月活跃用户数为23.8亿,同样增长8%。





图:Facebook日活用户增长(单位:百万)。来源:零壹财经·Binary根据财报数据整理


而广告则是Facebook目前最主要的变现渠道和收入来源。财报数据显示,Facebook在2019年一季度的营收为150.8亿美元,其中广告收入149.12亿美元,占公司总营收比重高达98.9%。而移动端广告营收在整体广告收入中占比高达93%,高于去年同期的91%。





图:Facebook广告收入及占比变化。来源:零壹财经·Bianry根据财报数据整理


可以说,Facebook依靠着“社交”和“广告”,成为了全球最富有的公司之一。

2018年Facebook全年收入558.4亿美元,净收入为220亿美元,公司总市值高达5500亿美元。在世界品牌实验室2018年12月揭晓的《2018世界品牌500强》中,Facebook高居第11位。

然而,高度依赖广告收入的营收模式也正成为Facebook的潜在危机。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前Facebook的营收几乎全部来自广告,在线游戏等其他业务的收入占比在逐年降低,Oculus等新兴业务短期内更是无法带来巨大营收。

虽然在2019年一季度,Facebook的广告业务表现仍旧亮眼,但就如同该公司在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中的警示:下半年公司还将面临巨大的广告投放方面的阻力。

这种阻力来自于内外两个方面:内部由于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频繁发生,已经逐步导致用户的信任流失,影响广告投放效果;外部谷歌、亚马逊等强敌环伺,尤其是亚马逊近几年在数字广告方面更是异军突起,凭借高转化率和精准投放,越来越受到广告主的青睐。仅2018年第四季度,亚马逊的广告收入就超过50亿美元,增长率高达97%,几乎实现翻倍。虽相较Facebook还相差甚远,但亚马逊正在切实地改变数字广告市场的原有格局。

Facebook就像“一条腿走路的巨人”,表面风光无限,实则步步艰难。扎克·伯格急需为Facebook寻找“另一支脚”,可以带来可观营收和平衡营收结构的“脚”。 目前来看,扎克·伯格选择的是区块链和加密货币。


2、信任危机继续酝酿

Facebook在2018年年报中这样描述到:“Facebook是一个完全依靠广告盈利,失去用户就失去了一切的社交媒体”。

如果说营收结构单一可能使Facebook面临风险,那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问题则有可能直接动摇根基——失去用户。

作为一个掌握着全球三分之一人口海量数据的人际网络和数据库,Facebook在全球用户和监管层的眼中,至关重要。

这些数据甚至足以影响一个国家的选举。2018年3月,Facebook被曝允许一家名叫“剑桥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的数据机构,擅自利用经由Facebook获取的多达8700万位用户的数据。这些本应私密的用户数据曾被用于2016 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特朗普竞选团队对民众的定向政治宣传,以及其他一些政治活动。这桩丑闻引发了全球Facebook用户对个人数据隐私安全的担忧。

之后的9月,Facebook再次因安全系统漏洞而遭受黑客攻击,泄露了超过3000万用户的个人信息,其中1400万用户的敏感信息被黑客获取。

而到了去年12月份,Facebook又被曝存在软件漏洞,并可能导致6800万用户的私人照片泄露。

2018年,对Facebook而言无疑是艰难的一年。单单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问题,就已经难以应对。时间拨到2019年,阴霾却并未消散。数据安全与用户隐私问题仍是悬在Facebook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2019年4月,因未能及时告知俄罗斯监管部门究竟将俄罗斯用户的数据存储在哪,Facebook被当地法院罚款47美元。虽然从数额上看,47美元对于Facebook完全不值一提,但这一罚款措施可能最终导致俄罗斯政府禁止Facebook在该国境内的正常运营。

除此之外,Facebook还面临包括爱尔兰、比利时和德国在内的欧洲多国监管部门的追责。美国联邦贸易委员(FTC)目前也正在与Facebook进行处罚谈判。除了可能对Facebook采取高达30-50亿美元之间的财务处罚外,FTC还可能以领导失察为由,直接向其创始人扎克·伯格追究责任。

腹背受敌的Facebook只能选择“破财消灾”:在其公布的2019年一季度财报中,Facebook已经预留出了30亿美元作为可能的罚款应急措施。

如果30亿美元的处罚能够抵消过去的种种丑闻,Facebook“稳赚不赔“。但事实上,用户对于Facebook的信任危机不可能因为监管部门的罚款而烟消云散。

为了重新挽回用户信任,Facebook宣布将在公司内部建立一个独立的隐私监督委员会,扎克·伯格将亲自出任负责公司隐私政策执行的“指定合规官”。同时,扎克·伯格今年4月份宣布Facebook将转向构建一个“更简单的平台,隐私第一”,将从目前分享大量信息流模式,转向更加私密的好友聊天模式,并且阅后即焚。但这些变化需要耗费数年时间才能真正投入运营,短期内无法重构信任。

用户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可能也是Facebook目前重视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原因之一。毕竟,区块链被誉为“信任机器”,在用户个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3、漫长征途:从社交到支付

扎克·伯格一直以来都对区块链技术秉持着友好态度。就现在来看,Facebook不仅希望利用区块链技术来解决隐私问题,但准备通过发行数字货币的方式进军支付领域,丰富自身的业务层次。

毕竟,进军支付场景是Facebook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事,但始终难偿所愿。





表:Facebook在支付领域的尝试。来源:零壹财经·Binary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为何Facebook对支付如此执著?——Facebook想要构建一个完整的闭环生态,摆脱目前过度依赖单一业务的营收模式,支付就是最为重要的基础场景。

以游戏业务为例,以社交为基础,并带动游戏场景发展的模式已被腾讯证明是可行且有效的。根据2018年腾讯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腾讯手游业务收入为7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24%,占全年营收收入的41%,是腾讯营收的重要来源。

而Facebook拥有数十亿的用户,与缺乏社交元素的App Store相比,更能促进用户的参与感,并且能够带动潜在玩家加入。可为什么不能为Facebook创收?

对此,有国外媒体质疑Facebook拓展游戏业务的障碍就在于缺乏支付通道。彭博社也曾表示,缺乏支付工具会成为Facebook通过手游创收的关键障碍,认为这迫使其依赖苹果和谷歌的支付通道,削减其在游戏业务中的利润。

除了游戏之外,无论是2019年Facebook开发者大会上提到的Instagram新增的产品购物功能还是智能硬件的发售,也都离不开支付这个基础场景。

之前有分析人士认为,Facebook准备发行数字货币,进军支付场景,是企图成为全球“支付宝”。但零壹财经·Binary认为,如果说Facebook还有哪家值得它羡慕的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话,那一定是腾讯或者说腾讯旗下的微信。

首先,两家公司的基础业务相同,那就是社交。这与支付宝以电商为基础的发展模式存在差异。虽然支付宝近些年也一直大力发展自己的社交业务,但进展缓慢。

其次,微信目前横跨通讯、社交、媒体、电商、支付等诸多场景,构建了完整的生态闭环,已经成为中国用户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种模式,正是Facebook当前正在尽力布局的。近些年来,Facebook也在有意识地“模仿”微信:先后上线了贴纸、企业公众号、媒体内容号等类似微信的功能。

所以,Facebook更想成为国际版“微信”。

那为什么Facebook在支付领域没有简单模仿微信的做法,而选择利用加密货币也构建支付体系?

分析人士认为,简单模仿永远只能落于人后,而扎克·伯格显然不想把Facebook作成一个“盗版微信”,所以他需要在最关键同时也是最基础的支付环节先人一步:

首先,使用加密货币做支付系统,实现点对点(P2P)支付,相较传统移动支付能更容易触及用户,是一种更底层直接的经济系统;

其次,从目前的公开资料来看,Facebook发行的加密货币将会与一篮子法定货币的价值锚定。这种稳定的加密货币在支付场景尤其是跨境支付种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有效降低支付系统的成本,同时增强支付主体间的信任。这是微信的移动支付所做不到的。


4、关于“Project Libra”不得不知道的事儿

上文已经基本解释了为什么Facebook和扎克·伯格如此青睐区块链技术,并会选择使用加密货币构建支付系统。那么,对于关键的加密货币支付系统项目“Project Libra”,又有什么值得关注的点?

弄清一个新生事物的本质,首先要知道它是什么。最基本的问题:Facebook将要发行的数字货币是稳定币吗?——由于将与一篮子法定货币价值相锚定,它的价格必然也是稳定的。从这个角度讲,它是稳定币。它与市场上主流稳定币的差别主要在于使用场景。

但正如此前MakerDAO中国社区负责人潘超在接受零壹财经·Binary专访时谈到的,“货币本身就是分阶层的,稳定币也是如此。在不同的阶层当中,稳定币需要解决不同场景中的不同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USDT、USDC等主流稳定币是交易稳定币,摩根大通的JPM Coin是结算稳定币,而Facebook的稳定加密货币就是支付稳定币。

Facebook的加密货币将主要用于构建支付网络,在消除信用卡手续费的同时,消除BTC、ETH等加密资产价格波动过大而无法用于日常支付的难题。同时,这些加密货币还将被融合进入其核心的广告系统,用来将来用户行为,类似“看广告即挖矿“。

Facebook正在积极整合旗下的WhatsApp、Facebook Massager、Instagram三大通讯社交平台,以期未来加密货币与支付能覆盖这些庞大的用户群体。

而据彭博社2018年12月报道,Facebook的加密货币可能会率先在印度发行,WhatsApp用户可以使用加密货币向印度汇款。分析人士认为,Facebook选择印度“首发”可能是出于以下考虑:印度拥有全球最为庞大的Facebook用户;印度存在巨大的汇款市场,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2017年全球汇款金融为6130亿美元,其中690亿来自于印度居民发往家乡的汇款。

同时,Facebook也着手正在与Visa、MasterCard(万事达卡)进行谈判,也在和金融资讯服务公司first data及一些电商平台进行合作谈判。

可是,任何解决方案都不可能完美,区块链和加密货币也是如此。Facebook希望通过加密货币构建支付系统,优势固然存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大家最关心也最常谈及的是,Facebook作为发行机构,将对加密货币保持多少控制权?控制程度不足,Facebook很难从该加密货币的交易费中获利;如果完全控制,这种加密货币将沦为一个中心化发行、控制的完全中心化的加密货币,这被认为是违背了区块链的基本愿景。零壹财经·Binary认为,存在这种担忧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许区块链情怀。但就实际而言,微信没有控制人民币,同样能从支付业务中获利;所以Facebook即使不控制发行的加密货币,也能从其延伸的场景中获得营收。支付只是基础,关键是要围绕社交和支付建立一个具备持续造血能力的业务生态。

另外,某些分析人士担忧Facebook发行的加密货币无法取信于去中心化的加密社区。零壹财经·Binary认为,这点更不用担心。首先Facebook本身拥有数十亿用户,用户规模上完全碾压去中心化加密社区;其次,Facebook的加密货币极大可能是由中心化机构基于联盟链发行,而目前的加密社区更多是基于公链项目而自发形成的。所以,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Facebook更无需取悦于加密社区。

但和其他加密货币项目相同,合规和监管问题始终是绕不过去的坎。Facebook如何保证自己发行的加密货币不成为犯罪分子和黑客手中的工具至关重要。此外,由于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的全球化特性,Facebook还需要取得多国监管部门的许可。所以,Facebook发行数字货币,在目前的监管态势下,必将路途坎坷。

更为关键的是,使用区块链和加密货币在一定程度上是巨头在“革自己的命”,Facebook是否真得做好了准备?

互联网巨头之所以成为巨头,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垄断了数据,而区块链却将用户的个人数据还给了用户。并且,在目前监管尚不明朗的情况下,使用加密货币是存在极大风险的。虽然扎克·伯格很看好区块链技术,也曾在电话会议中表示,“我非常坚信要把权力下放给个人手中,我们谈论去中心化的其中一个方法是独立加密和消息传递,并且确实有一个非常广泛的意义。”但作为一个市值高达5500亿美元的公司,Facebook早已不是一个人的私有物品,其中牵扯到数不清的利益相关方。股东和用户的态度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比创始人的态度更为重要。

所以,不仅扎克·伯格,整个Facebook是否真得准备好了?哪怕是在“革命”。


本文作者:Mr.J 查看全部
201905101105041.jpeg

从2月14日摩根大通与加密货币的“情人节官宣”,到如今沸沸扬扬的Facebook进军加密货币支付系统,巨头身影在区块链市场上出现的愈加频繁。

巨头入场,固然是对区块链行业的整体利好,但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巨头在“革自己的命”。这种“革命”的决心是巨头能否真正布局区块链、推动区块链技术发展的关键。

从2018年开始,有关Facebook有意推出加密货币的消息不胫而走。

据《纽约时报》去年12月报道,Facebook计划推出与一篮子法定货币锚定的加密货币,并准备将其应用在WhatsApp中,用于用户点对点之间发送和接受资金。

最近,Facebook的发币计划又有了最新进展。5月3日,《华尔街日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Facebook的加密货币支付系统项目——“Project Libra”(天秤座计划),已秘密推进一年多时间。目前,Facebook正在寻求与Visa、万事达卡等多家金融公司和线上电子商务公司合作。另有资料表明,Facebook已经在当地时间4月20日从一家加密货币税务公司手中获得了“Libra”商标。

我们不禁要问:Facebook如此热衷区块链及数字货币的真实原因何在?究竟是怎样的战略布局?能否引起区块链行业巨变?


1、一条腿走路的巨人 谈起Facebook,首先想到的必是“社交”,其次可能就是“广告”。

社交是Facebook的基本属性。这种属性的强壮,为Facebook带来了海量的用户及数据。据当地时间4月24日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Facebook一季度的每日活跃用户数为15.6亿,同比增长8%;每月活跃用户数为23.8亿,同样增长8%。

201905101102591.png

图:Facebook日活用户增长(单位:百万)。来源:零壹财经·Binary根据财报数据整理


而广告则是Facebook目前最主要的变现渠道和收入来源。财报数据显示,Facebook在2019年一季度的营收为150.8亿美元,其中广告收入149.12亿美元,占公司总营收比重高达98.9%。而移动端广告营收在整体广告收入中占比高达93%,高于去年同期的91%。

201905101103171.png

图:Facebook广告收入及占比变化。来源:零壹财经·Bianry根据财报数据整理


可以说,Facebook依靠着“社交”和“广告”,成为了全球最富有的公司之一。

2018年Facebook全年收入558.4亿美元,净收入为220亿美元,公司总市值高达5500亿美元。在世界品牌实验室2018年12月揭晓的《2018世界品牌500强》中,Facebook高居第11位。

然而,高度依赖广告收入的营收模式也正成为Facebook的潜在危机。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前Facebook的营收几乎全部来自广告,在线游戏等其他业务的收入占比在逐年降低,Oculus等新兴业务短期内更是无法带来巨大营收。

虽然在2019年一季度,Facebook的广告业务表现仍旧亮眼,但就如同该公司在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中的警示:下半年公司还将面临巨大的广告投放方面的阻力。

这种阻力来自于内外两个方面:内部由于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频繁发生,已经逐步导致用户的信任流失,影响广告投放效果;外部谷歌、亚马逊等强敌环伺,尤其是亚马逊近几年在数字广告方面更是异军突起,凭借高转化率和精准投放,越来越受到广告主的青睐。仅2018年第四季度,亚马逊的广告收入就超过50亿美元,增长率高达97%,几乎实现翻倍。虽相较Facebook还相差甚远,但亚马逊正在切实地改变数字广告市场的原有格局。

Facebook就像“一条腿走路的巨人”,表面风光无限,实则步步艰难。扎克·伯格急需为Facebook寻找“另一支脚”,可以带来可观营收和平衡营收结构的“脚”。 目前来看,扎克·伯格选择的是区块链和加密货币。


2、信任危机继续酝酿

Facebook在2018年年报中这样描述到:“Facebook是一个完全依靠广告盈利,失去用户就失去了一切的社交媒体”。

如果说营收结构单一可能使Facebook面临风险,那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问题则有可能直接动摇根基——失去用户。

作为一个掌握着全球三分之一人口海量数据的人际网络和数据库,Facebook在全球用户和监管层的眼中,至关重要。

这些数据甚至足以影响一个国家的选举。2018年3月,Facebook被曝允许一家名叫“剑桥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的数据机构,擅自利用经由Facebook获取的多达8700万位用户的数据。这些本应私密的用户数据曾被用于2016 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特朗普竞选团队对民众的定向政治宣传,以及其他一些政治活动。这桩丑闻引发了全球Facebook用户对个人数据隐私安全的担忧。

之后的9月,Facebook再次因安全系统漏洞而遭受黑客攻击,泄露了超过3000万用户的个人信息,其中1400万用户的敏感信息被黑客获取。

而到了去年12月份,Facebook又被曝存在软件漏洞,并可能导致6800万用户的私人照片泄露。

2018年,对Facebook而言无疑是艰难的一年。单单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问题,就已经难以应对。时间拨到2019年,阴霾却并未消散。数据安全与用户隐私问题仍是悬在Facebook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2019年4月,因未能及时告知俄罗斯监管部门究竟将俄罗斯用户的数据存储在哪,Facebook被当地法院罚款47美元。虽然从数额上看,47美元对于Facebook完全不值一提,但这一罚款措施可能最终导致俄罗斯政府禁止Facebook在该国境内的正常运营。

除此之外,Facebook还面临包括爱尔兰、比利时和德国在内的欧洲多国监管部门的追责。美国联邦贸易委员(FTC)目前也正在与Facebook进行处罚谈判。除了可能对Facebook采取高达30-50亿美元之间的财务处罚外,FTC还可能以领导失察为由,直接向其创始人扎克·伯格追究责任。

腹背受敌的Facebook只能选择“破财消灾”:在其公布的2019年一季度财报中,Facebook已经预留出了30亿美元作为可能的罚款应急措施。

如果30亿美元的处罚能够抵消过去的种种丑闻,Facebook“稳赚不赔“。但事实上,用户对于Facebook的信任危机不可能因为监管部门的罚款而烟消云散。

为了重新挽回用户信任,Facebook宣布将在公司内部建立一个独立的隐私监督委员会,扎克·伯格将亲自出任负责公司隐私政策执行的“指定合规官”。同时,扎克·伯格今年4月份宣布Facebook将转向构建一个“更简单的平台,隐私第一”,将从目前分享大量信息流模式,转向更加私密的好友聊天模式,并且阅后即焚。但这些变化需要耗费数年时间才能真正投入运营,短期内无法重构信任。

用户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可能也是Facebook目前重视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原因之一。毕竟,区块链被誉为“信任机器”,在用户个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3、漫长征途:从社交到支付

扎克·伯格一直以来都对区块链技术秉持着友好态度。就现在来看,Facebook不仅希望利用区块链技术来解决隐私问题,但准备通过发行数字货币的方式进军支付领域,丰富自身的业务层次。

毕竟,进军支付场景是Facebook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事,但始终难偿所愿。

201905101104271.png

表:Facebook在支付领域的尝试。来源:零壹财经·Binary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为何Facebook对支付如此执著?——Facebook想要构建一个完整的闭环生态,摆脱目前过度依赖单一业务的营收模式,支付就是最为重要的基础场景。

以游戏业务为例,以社交为基础,并带动游戏场景发展的模式已被腾讯证明是可行且有效的。根据2018年腾讯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腾讯手游业务收入为7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24%,占全年营收收入的41%,是腾讯营收的重要来源。

而Facebook拥有数十亿的用户,与缺乏社交元素的App Store相比,更能促进用户的参与感,并且能够带动潜在玩家加入。可为什么不能为Facebook创收?

对此,有国外媒体质疑Facebook拓展游戏业务的障碍就在于缺乏支付通道。彭博社也曾表示,缺乏支付工具会成为Facebook通过手游创收的关键障碍,认为这迫使其依赖苹果和谷歌的支付通道,削减其在游戏业务中的利润。

除了游戏之外,无论是2019年Facebook开发者大会上提到的Instagram新增的产品购物功能还是智能硬件的发售,也都离不开支付这个基础场景。

之前有分析人士认为,Facebook准备发行数字货币,进军支付场景,是企图成为全球“支付宝”。但零壹财经·Binary认为,如果说Facebook还有哪家值得它羡慕的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话,那一定是腾讯或者说腾讯旗下的微信。

首先,两家公司的基础业务相同,那就是社交。这与支付宝以电商为基础的发展模式存在差异。虽然支付宝近些年也一直大力发展自己的社交业务,但进展缓慢。

其次,微信目前横跨通讯、社交、媒体、电商、支付等诸多场景,构建了完整的生态闭环,已经成为中国用户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种模式,正是Facebook当前正在尽力布局的。近些年来,Facebook也在有意识地“模仿”微信:先后上线了贴纸、企业公众号、媒体内容号等类似微信的功能。

所以,Facebook更想成为国际版“微信”。

那为什么Facebook在支付领域没有简单模仿微信的做法,而选择利用加密货币也构建支付体系?

分析人士认为,简单模仿永远只能落于人后,而扎克·伯格显然不想把Facebook作成一个“盗版微信”,所以他需要在最关键同时也是最基础的支付环节先人一步:

首先,使用加密货币做支付系统,实现点对点(P2P)支付,相较传统移动支付能更容易触及用户,是一种更底层直接的经济系统;

其次,从目前的公开资料来看,Facebook发行的加密货币将会与一篮子法定货币的价值锚定。这种稳定的加密货币在支付场景尤其是跨境支付种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有效降低支付系统的成本,同时增强支付主体间的信任。这是微信的移动支付所做不到的。


4、关于“Project Libra”不得不知道的事儿

上文已经基本解释了为什么Facebook和扎克·伯格如此青睐区块链技术,并会选择使用加密货币构建支付系统。那么,对于关键的加密货币支付系统项目“Project Libra”,又有什么值得关注的点?

弄清一个新生事物的本质,首先要知道它是什么。最基本的问题:Facebook将要发行的数字货币是稳定币吗?——由于将与一篮子法定货币价值相锚定,它的价格必然也是稳定的。从这个角度讲,它是稳定币。它与市场上主流稳定币的差别主要在于使用场景。

但正如此前MakerDAO中国社区负责人潘超在接受零壹财经·Binary专访时谈到的,“货币本身就是分阶层的,稳定币也是如此。在不同的阶层当中,稳定币需要解决不同场景中的不同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USDT、USDC等主流稳定币是交易稳定币,摩根大通的JPM Coin是结算稳定币,而Facebook的稳定加密货币就是支付稳定币。

Facebook的加密货币将主要用于构建支付网络,在消除信用卡手续费的同时,消除BTC、ETH等加密资产价格波动过大而无法用于日常支付的难题。同时,这些加密货币还将被融合进入其核心的广告系统,用来将来用户行为,类似“看广告即挖矿“。

Facebook正在积极整合旗下的WhatsApp、Facebook Massager、Instagram三大通讯社交平台,以期未来加密货币与支付能覆盖这些庞大的用户群体。

而据彭博社2018年12月报道,Facebook的加密货币可能会率先在印度发行,WhatsApp用户可以使用加密货币向印度汇款。分析人士认为,Facebook选择印度“首发”可能是出于以下考虑:印度拥有全球最为庞大的Facebook用户;印度存在巨大的汇款市场,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2017年全球汇款金融为6130亿美元,其中690亿来自于印度居民发往家乡的汇款。

同时,Facebook也着手正在与Visa、MasterCard(万事达卡)进行谈判,也在和金融资讯服务公司first data及一些电商平台进行合作谈判。

可是,任何解决方案都不可能完美,区块链和加密货币也是如此。Facebook希望通过加密货币构建支付系统,优势固然存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大家最关心也最常谈及的是,Facebook作为发行机构,将对加密货币保持多少控制权?控制程度不足,Facebook很难从该加密货币的交易费中获利;如果完全控制,这种加密货币将沦为一个中心化发行、控制的完全中心化的加密货币,这被认为是违背了区块链的基本愿景。零壹财经·Binary认为,存在这种担忧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许区块链情怀。但就实际而言,微信没有控制人民币,同样能从支付业务中获利;所以Facebook即使不控制发行的加密货币,也能从其延伸的场景中获得营收。支付只是基础,关键是要围绕社交和支付建立一个具备持续造血能力的业务生态。

另外,某些分析人士担忧Facebook发行的加密货币无法取信于去中心化的加密社区。零壹财经·Binary认为,这点更不用担心。首先Facebook本身拥有数十亿用户,用户规模上完全碾压去中心化加密社区;其次,Facebook的加密货币极大可能是由中心化机构基于联盟链发行,而目前的加密社区更多是基于公链项目而自发形成的。所以,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Facebook更无需取悦于加密社区。

但和其他加密货币项目相同,合规和监管问题始终是绕不过去的坎。Facebook如何保证自己发行的加密货币不成为犯罪分子和黑客手中的工具至关重要。此外,由于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的全球化特性,Facebook还需要取得多国监管部门的许可。所以,Facebook发行数字货币,在目前的监管态势下,必将路途坎坷。

更为关键的是,使用区块链和加密货币在一定程度上是巨头在“革自己的命”,Facebook是否真得做好了准备?

互联网巨头之所以成为巨头,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垄断了数据,而区块链却将用户的个人数据还给了用户。并且,在目前监管尚不明朗的情况下,使用加密货币是存在极大风险的。虽然扎克·伯格很看好区块链技术,也曾在电话会议中表示,“我非常坚信要把权力下放给个人手中,我们谈论去中心化的其中一个方法是独立加密和消息传递,并且确实有一个非常广泛的意义。”但作为一个市值高达5500亿美元的公司,Facebook早已不是一个人的私有物品,其中牵扯到数不清的利益相关方。股东和用户的态度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比创始人的态度更为重要。

所以,不仅扎克·伯格,整个Facebook是否真得准备好了?哪怕是在“革命”。


本文作者:Mr.J

27亿人的伟大游戏,Facebook推出稳定币已迫在眉睫?

blockchaincamp 发表了文章 • 2019-05-07 10:17 • 来自相关话题

再一次,Facebook 因未公开的加密货币项目“冲”上了新闻热搜。

5月2日,《华尔街日报》揭露了一个 Facebook 未公开的计划 — — 项目代号为“Project Libra(天秤座)”的稳定币项目。Facebook 要来拯救如今这个混乱的稳定币市场吗?并不是,其目的在于以稳定币为中心建立一个全球支付生态系统,Facebook 生态拥有27亿用户,如果稳定币项目成功,不敢想象这将为区块链生态带来怎样的价值。

 
为什么Facebook可以做?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无论是在支付领域,还是电商产品销售等,Facebook 都正在积极向外界寻求帮助,以完成其10亿美元的融资以及对稳定币项目的支持。其计划的内容如下:

    多种法定货币支持的稳定币;
    建立一个全球支付基础设施,使得用户可以从商店购买商品和服务,也可以相互转账;
    建立一个激励系统,让 Facebook 用户做他们自愿做的事情,比如通过观看广告获取稳定币奖励。


尽管目前 Facebook 还不承认这些计划,但如果这个方向是正确的,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必要去关注它。这个实验至关重要,因为 Facebook 是能利用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技术创造巨大价值的最佳候选者。

尤其是当“剑桥分析事件”发生后,用户数据泄漏等丑闻的不断发生,使得人们不再相信中心化组织。这对扎克伯格来说,是一种痛,是一种救赎,也是一种甜。如果 Facebook 能够很好地执行这个计划,那么它将成为中心化组织利用区块链技术减少对广告收入依赖的第一个案例。

每个人可以将其正在承担的潜在商业风险,转变为未来最大的机遇。事实上,每个人都大大低估了其潜在的机遇。

为什么说 Facebook 是与加密资产有关且最重要的公司?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在最初的十年里,加密货币行业吸引了超过2000万的用户,而一旦其稳定币项目推出并受到监管认可,Facebook 必将会如鱼得水一般占领支付行业。
    我相信,扎克伯格将为世界建立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金融体系,彻底消除对广告收入的依赖。
    Facebook 比历史上任何其他团队(企业)都更了解网络效应、用户多样性和数据驱动设计等。在过去的几年里,扎克伯格已经从整个支付行业挖来了许多老手,这个团队仍在不断增长。
    Facebook 平台上拥有8000万中小型企业,这很疯狂,也很难做到,在双边市场中也十分重要。因为在拥有如此数量的客户后,Facebook 将可以比其他任何公司更快地为企业(商家)部署支付基础架构。
    扎克伯格一直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他在用科技影响世界。如今看来,没有什么比为数十亿人提供金融服务、并通过社交和商业联系将人聚集起来更有力量的事了。


 





为什么这是个伟大的实验?
 

扎克伯格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为什么需要关注这件事?监管机构又是否允许其这样做呢?

答案很简单:Facebook 正试图一举升级其全球支付基础设施,这也是与你我息息相关的事。至于监管,Facebook 能够作为区块链行业监管的推动者。

如果 Facebook 最终可以建立基于稳定币的支付基础设施,并且其能够正确利用稳定币系统,将会带来以下3方面巨大变革:

    彻底颠覆现有支付网络:Facebook 的稳定币项目将允许无差异跨境交易发生,同时可以完全消除每笔交易产生的 2%-3% 的手续费和伴随产生的 $0.30 的佣金。
    让更多人进入全球金融系统:尽管每月有数亿人使用 Facebook,但大多数人无法享受发达国家的金融服务。在你已了解、使用和信任的产品中,将基于稳定币的支付基础设施应用到金融服务上,可以为那些之前不能享受全球金融服务的人提供令人难以置信的经济体验。
    改变互联网的核心机制:通过激励引导用户特定行为的产生,Facebook 将利用科技来激励用户,再次甩开竞争对手。这种演变还将为公司重新定义如何赢得客户、如何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及如何在互联网上实现盈利。


俗话说,得数据者得天下,得用户者得天下;技术只是一种工具,最终还要服务于人。

一旦技术成熟,监管完善,到那时,Facebook 的用户群体效应就会显现了。

营长认为,Facebook 有机会搞出一些这个世界从未发生的事情。如果扎克伯格成功了,我们将会看到世界上第一个全球规模的区块链技术应用案例落地。

利用稳定币重新定义支付,Facebook 与扎克伯格这个实验伟大吗?


作者 | 乔治 查看全部
201905062240021.jpg

再一次,Facebook 因未公开的加密货币项目“冲”上了新闻热搜。

5月2日,《华尔街日报》揭露了一个 Facebook 未公开的计划 — — 项目代号为“Project Libra(天秤座)”的稳定币项目。Facebook 要来拯救如今这个混乱的稳定币市场吗?并不是,其目的在于以稳定币为中心建立一个全球支付生态系统,Facebook 生态拥有27亿用户,如果稳定币项目成功,不敢想象这将为区块链生态带来怎样的价值。

 
为什么Facebook可以做?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无论是在支付领域,还是电商产品销售等,Facebook 都正在积极向外界寻求帮助,以完成其10亿美元的融资以及对稳定币项目的支持。其计划的内容如下:


    多种法定货币支持的稳定币;
    建立一个全球支付基础设施,使得用户可以从商店购买商品和服务,也可以相互转账;
    建立一个激励系统,让 Facebook 用户做他们自愿做的事情,比如通过观看广告获取稳定币奖励。



尽管目前 Facebook 还不承认这些计划,但如果这个方向是正确的,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必要去关注它。这个实验至关重要,因为 Facebook 是能利用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技术创造巨大价值的最佳候选者。

尤其是当“剑桥分析事件”发生后,用户数据泄漏等丑闻的不断发生,使得人们不再相信中心化组织。这对扎克伯格来说,是一种痛,是一种救赎,也是一种甜。如果 Facebook 能够很好地执行这个计划,那么它将成为中心化组织利用区块链技术减少对广告收入依赖的第一个案例。

每个人可以将其正在承担的潜在商业风险,转变为未来最大的机遇。事实上,每个人都大大低估了其潜在的机遇。

为什么说 Facebook 是与加密资产有关且最重要的公司?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在最初的十年里,加密货币行业吸引了超过2000万的用户,而一旦其稳定币项目推出并受到监管认可,Facebook 必将会如鱼得水一般占领支付行业。
    我相信,扎克伯格将为世界建立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金融体系,彻底消除对广告收入的依赖。
    Facebook 比历史上任何其他团队(企业)都更了解网络效应、用户多样性和数据驱动设计等。在过去的几年里,扎克伯格已经从整个支付行业挖来了许多老手,这个团队仍在不断增长。
    Facebook 平台上拥有8000万中小型企业,这很疯狂,也很难做到,在双边市场中也十分重要。因为在拥有如此数量的客户后,Facebook 将可以比其他任何公司更快地为企业(商家)部署支付基础架构。
    扎克伯格一直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他在用科技影响世界。如今看来,没有什么比为数十亿人提供金融服务、并通过社交和商业联系将人聚集起来更有力量的事了。



 
201905062240022.jpg


为什么这是个伟大的实验?
 

扎克伯格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为什么需要关注这件事?监管机构又是否允许其这样做呢?

答案很简单:Facebook 正试图一举升级其全球支付基础设施,这也是与你我息息相关的事。至于监管,Facebook 能够作为区块链行业监管的推动者。

如果 Facebook 最终可以建立基于稳定币的支付基础设施,并且其能够正确利用稳定币系统,将会带来以下3方面巨大变革:


    彻底颠覆现有支付网络:Facebook 的稳定币项目将允许无差异跨境交易发生,同时可以完全消除每笔交易产生的 2%-3% 的手续费和伴随产生的 $0.30 的佣金。
    让更多人进入全球金融系统:尽管每月有数亿人使用 Facebook,但大多数人无法享受发达国家的金融服务。在你已了解、使用和信任的产品中,将基于稳定币的支付基础设施应用到金融服务上,可以为那些之前不能享受全球金融服务的人提供令人难以置信的经济体验。
    改变互联网的核心机制:通过激励引导用户特定行为的产生,Facebook 将利用科技来激励用户,再次甩开竞争对手。这种演变还将为公司重新定义如何赢得客户、如何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及如何在互联网上实现盈利。



俗话说,得数据者得天下,得用户者得天下;技术只是一种工具,最终还要服务于人。

一旦技术成熟,监管完善,到那时,Facebook 的用户群体效应就会显现了。

营长认为,Facebook 有机会搞出一些这个世界从未发生的事情。如果扎克伯格成功了,我们将会看到世界上第一个全球规模的区块链技术应用案例落地。

利用稳定币重新定义支付,Facebook 与扎克伯格这个实验伟大吗?


作者 | 乔治

《连线》:当小扎开始谈钱,FB Coin 就会变成积分而非加密货币

odaily 发表了文章 • 2019-05-05 14:24 • 来自相关话题

至少从现阶段来看,Facebook Coin 模式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忠诚度积分系统。



说 Facebook 要去关注用户隐私,大家都笑了,想必你们都忘记“剑桥分析”丑闻了吧。

Facebook 之前对待用户数据并不友好,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他们要么把你的数据丢在城市广场里,要么丢在你家客厅里。

本周四(5月2日),《华尔街日报》报道了 Facebook 加密货币计划的一些新细节,其中透露他们正在寻求数十个商业合作伙伴,包括线上商户和金融公司,旨在扩大“Facebook Coin”的市场覆盖范围。此外,Facebook 潜在合作伙伴还被要求加入到一个总值达到 10 亿美元(或以上)的投资基金,该基金的主要作用是为 Facebook Coin 提供背书支持,避免出现类似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的投机性价格波动。此外,根据《华尔街日报》消息,加入 Facebook Coin 加密货币计划的合作伙伴还需要为商户提供比信用卡更低的交易费率。

从短期来看,Facebook 公司可能并不会立刻从支付业务中赚到钱,但似乎 Facebook 并不在乎这点“小钱”,他们推出加密货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你花更多时间“黏在” Facebook 上。

 
马克·扎克伯格不谈区块链,而是在谈“钱”
 

如今的 Facebook 已经把重心放在了渠道建设上,假如一切顺利的话,其平台业务成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就在刚刚召开的 F8 开发者大会上,马克·扎克伯格并没有过多地提及“区块链”这个词,而是强调 Facebook 计划重新组织用户的网络关系,让他们能够在 Facebook 平台上获得更亲密的体验,同时扎克伯格提及最多的词就是——“钱”。

马克·扎克伯格表示:

    “我认为,你把钱发送给其他人的时候,应该像发送照片一样容易。Facebook 隐私前瞻性愿景的核心特征将会是——简单而安全的支付。”


马克·扎克伯格现在的想法显然已经超出了 Venmo 和 Facebook Messenger 上提供的点对点支付服务,因此他急需对 Facebook 进行一连串的“商业改革”,包括:让 Instagram 数字商城更好地结账、交换表情、以及让中小商户更轻松地在 WhatsApp 上发布商品,帮助他们通过即时通讯应用完成交易。

事实上,你会发现 WhatsApp 更像是 Facebook 业务重心,而不是加密货币——至少现在看是这样的。

就在最新的 F8 开发者大会上,Facebook 透露 WhatsApp Pay 已经开始在印度市场试运行了,而且可能会在今年年底之前把这个服务拓展到其他国家的市场——就目前而言,这个平台并不是基于区块链的,而是专门为 peer-to-peer 支付设计的。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印度 80% 的中小企业都在使用 WhatsApp 来销售自己的产品,因此这个平台的支付手段升级也是一种自然演变,毕竟加密货币是跨境支付的最佳解决方案之一。去年十二月,彭博社就已经报道 Facebook 的首次加密货币测试可能发生在印度,因为 Facebook Coin 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帮助印度海外劳工把钱寄回家。

 
Facebook Coin 就是一种积分?
 

《华尔街日报》报道中提到的另一个关键点,就是 Facebook 可能会把他们的加密货币整合到自己利润丰厚的广告生态系统里,不过 Facebook 透露这个计划可能还需要在内部进一步讨论。如果真的像报道中所描述的那样,Facebook Coin 可能会对 Facebook 广告生态系统产生两方面作用:

第一,商家可以使用 Facebook Coin 支付广告费用;

第二,用户如果查看广告、或是与广告互动的话,可以获得 Facebook Coin 代币奖励。

当然,这种模式并不新鲜,比如 Brave 浏览器就推出了类似的功能,用户在该浏览器内点击广告就能获得代币补偿。对于用户来说,Facebook Coin 可能会让他们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可以通过“关注”来赚钱,而不是仅仅作为互联网巨头的赚钱工具。而对于 Facebook 来说,加密货币可以让他们在广告业务中强化隐私概念,同时也会把 Facebook Coin 及其用户紧紧地捆绑在 Facebook 平台上。

但问题在于,如果 Facebook Coin 应用在 Facebook 广告、或是其他生态系统里的话,还算是真正的加密货币吗?

多伦多大学教授 Joshua Gans 表示:

    “我觉得 Facebook 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增加用户与其平台的交互。”


相比于好友和家人之间的互相转账,向企业提供汇款服务才是真正的挑战,因为企业有可能在每月末财务结算/清算的时候抛售他们手中持有的 Facebook Coin,并将其兑换成法定货币。

Joshua Gans 认为,如果 Facebook 向观看广告的用户付费的话,那么这套加密货币系统就会变得非常复杂。一方面,假设用户点击了广告,并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商品折扣的话,这种折扣是以 Facebook Coin 返还给用户,还是直接在商品交易时由商户提供?另一方面,商家如果使用 Facebook Coin 来支付广告和服务费用的话,是否意味着 Facebook Coin 无法流出系统,只是在一个闭环内流通?

正如《华尔街日报》指出的那样,至少从现阶段来看,Facebook Coin 模式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忠诚度积分系统——人们可以使用这个代币在 Facebook 上获得服务,也可以在 Facebook 系统内消费,或是通过合作商家兑换商品。在这方面,科技行业里其实早有先例,比如 Uber 此前推出的 “Uber Cash”就是通过特定应用程序内的资金来激励用户在 Uber APP 内部和外部进行购买交易;还有苹果推出的“Apple Card”,目的也是类似,但是苹果公司意识到这只是一种服务,可以让用户购买更多苹果应用和产品,但并不是要去颠覆信用卡行业。


Facebook Coin 的挑战还很多
 

Facebook 公司发言人最近回应了市场上的一些话题,并表示:

    “像许多其他公司一样,Facebook 正在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的方法,目前我们有一个全新的小团队在探索区块链技术的不同应用。”


不可否认,在加密货币领域里,Facebook仍然需要面临许多挑战,包括:

1、Facebook Coin 加密货币系统如何被监督;

2、用户关注的隐私问题;

3、如何确定货币流入和流出的业务过程;

4、如何与其他加密货币交易——这个操作通常是由交易所处理的;

5、如果 Facebook Coin 为了避免波动而使用“一篮子货币”模式进行锚定挂钩的话,如何应对全球经济体系内法定货币的影响,该体系是以欧元、日元和美元为主的。而 Facebook Coin 也不可能与世界上每种货币都保持稳定,这不是世界运作的方式,因此需要争取金融合作伙伴的帮助,让 Facebook 系统内外的交易更顺畅。

到目前为止,我们并不清楚 Facebook Coin 会如何在实际中运作,是一种积分?还是一个真正的加密货币?答案或许只有最后一刻才能揭晓,毕竟 Facebook 并不总是按套路出牌。
 

本文来自 Wired,原文作者:Gregory Barber

Odaily 星球日报译者 | Moni

本文翻译自 https://www.wired.com/story/facebooks-cryptocurrency-might-work-like-loyalty-points/ 查看全部
201905051406361.jpg!heading_.jpg


至少从现阶段来看,Facebook Coin 模式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忠诚度积分系统。




说 Facebook 要去关注用户隐私,大家都笑了,想必你们都忘记“剑桥分析”丑闻了吧。

Facebook 之前对待用户数据并不友好,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他们要么把你的数据丢在城市广场里,要么丢在你家客厅里。

本周四(5月2日),《华尔街日报》报道了 Facebook 加密货币计划的一些新细节,其中透露他们正在寻求数十个商业合作伙伴,包括线上商户和金融公司,旨在扩大“Facebook Coin”的市场覆盖范围。此外,Facebook 潜在合作伙伴还被要求加入到一个总值达到 10 亿美元(或以上)的投资基金,该基金的主要作用是为 Facebook Coin 提供背书支持,避免出现类似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的投机性价格波动。此外,根据《华尔街日报》消息,加入 Facebook Coin 加密货币计划的合作伙伴还需要为商户提供比信用卡更低的交易费率。

从短期来看,Facebook 公司可能并不会立刻从支付业务中赚到钱,但似乎 Facebook 并不在乎这点“小钱”,他们推出加密货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你花更多时间“黏在” Facebook 上。

 
马克·扎克伯格不谈区块链,而是在谈“钱”
 

如今的 Facebook 已经把重心放在了渠道建设上,假如一切顺利的话,其平台业务成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就在刚刚召开的 F8 开发者大会上,马克·扎克伯格并没有过多地提及“区块链”这个词,而是强调 Facebook 计划重新组织用户的网络关系,让他们能够在 Facebook 平台上获得更亲密的体验,同时扎克伯格提及最多的词就是——“钱”。

马克·扎克伯格表示:


    “我认为,你把钱发送给其他人的时候,应该像发送照片一样容易。Facebook 隐私前瞻性愿景的核心特征将会是——简单而安全的支付。”



马克·扎克伯格现在的想法显然已经超出了 Venmo 和 Facebook Messenger 上提供的点对点支付服务,因此他急需对 Facebook 进行一连串的“商业改革”,包括:让 Instagram 数字商城更好地结账、交换表情、以及让中小商户更轻松地在 WhatsApp 上发布商品,帮助他们通过即时通讯应用完成交易。

事实上,你会发现 WhatsApp 更像是 Facebook 业务重心,而不是加密货币——至少现在看是这样的。

就在最新的 F8 开发者大会上,Facebook 透露 WhatsApp Pay 已经开始在印度市场试运行了,而且可能会在今年年底之前把这个服务拓展到其他国家的市场——就目前而言,这个平台并不是基于区块链的,而是专门为 peer-to-peer 支付设计的。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印度 80% 的中小企业都在使用 WhatsApp 来销售自己的产品,因此这个平台的支付手段升级也是一种自然演变,毕竟加密货币是跨境支付的最佳解决方案之一。去年十二月,彭博社就已经报道 Facebook 的首次加密货币测试可能发生在印度,因为 Facebook Coin 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帮助印度海外劳工把钱寄回家。

 
Facebook Coin 就是一种积分?
 

《华尔街日报》报道中提到的另一个关键点,就是 Facebook 可能会把他们的加密货币整合到自己利润丰厚的广告生态系统里,不过 Facebook 透露这个计划可能还需要在内部进一步讨论。如果真的像报道中所描述的那样,Facebook Coin 可能会对 Facebook 广告生态系统产生两方面作用:

第一,商家可以使用 Facebook Coin 支付广告费用;

第二,用户如果查看广告、或是与广告互动的话,可以获得 Facebook Coin 代币奖励。

当然,这种模式并不新鲜,比如 Brave 浏览器就推出了类似的功能,用户在该浏览器内点击广告就能获得代币补偿。对于用户来说,Facebook Coin 可能会让他们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可以通过“关注”来赚钱,而不是仅仅作为互联网巨头的赚钱工具。而对于 Facebook 来说,加密货币可以让他们在广告业务中强化隐私概念,同时也会把 Facebook Coin 及其用户紧紧地捆绑在 Facebook 平台上。

但问题在于,如果 Facebook Coin 应用在 Facebook 广告、或是其他生态系统里的话,还算是真正的加密货币吗?

多伦多大学教授 Joshua Gans 表示:


    “我觉得 Facebook 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增加用户与其平台的交互。”



相比于好友和家人之间的互相转账,向企业提供汇款服务才是真正的挑战,因为企业有可能在每月末财务结算/清算的时候抛售他们手中持有的 Facebook Coin,并将其兑换成法定货币。

Joshua Gans 认为,如果 Facebook 向观看广告的用户付费的话,那么这套加密货币系统就会变得非常复杂。一方面,假设用户点击了广告,并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商品折扣的话,这种折扣是以 Facebook Coin 返还给用户,还是直接在商品交易时由商户提供?另一方面,商家如果使用 Facebook Coin 来支付广告和服务费用的话,是否意味着 Facebook Coin 无法流出系统,只是在一个闭环内流通?

正如《华尔街日报》指出的那样,至少从现阶段来看,Facebook Coin 模式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忠诚度积分系统——人们可以使用这个代币在 Facebook 上获得服务,也可以在 Facebook 系统内消费,或是通过合作商家兑换商品。在这方面,科技行业里其实早有先例,比如 Uber 此前推出的 “Uber Cash”就是通过特定应用程序内的资金来激励用户在 Uber APP 内部和外部进行购买交易;还有苹果推出的“Apple Card”,目的也是类似,但是苹果公司意识到这只是一种服务,可以让用户购买更多苹果应用和产品,但并不是要去颠覆信用卡行业。


Facebook Coin 的挑战还很多
 

Facebook 公司发言人最近回应了市场上的一些话题,并表示:


    “像许多其他公司一样,Facebook 正在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的方法,目前我们有一个全新的小团队在探索区块链技术的不同应用。”



不可否认,在加密货币领域里,Facebook仍然需要面临许多挑战,包括:

1、Facebook Coin 加密货币系统如何被监督;

2、用户关注的隐私问题;

3、如何确定货币流入和流出的业务过程;

4、如何与其他加密货币交易——这个操作通常是由交易所处理的;

5、如果 Facebook Coin 为了避免波动而使用“一篮子货币”模式进行锚定挂钩的话,如何应对全球经济体系内法定货币的影响,该体系是以欧元、日元和美元为主的。而 Facebook Coin 也不可能与世界上每种货币都保持稳定,这不是世界运作的方式,因此需要争取金融合作伙伴的帮助,让 Facebook 系统内外的交易更顺畅。

到目前为止,我们并不清楚 Facebook Coin 会如何在实际中运作,是一种积分?还是一个真正的加密货币?答案或许只有最后一刻才能揭晓,毕竟 Facebook 并不总是按套路出牌。
 

本文来自 Wired,原文作者:Gregory Barber

Odaily 星球日报译者 | Moni

本文翻译自 https://www.wired.com/story/facebooks-cryptocurrency-might-work-like-loyalty-points/